📖 ZKIZ Archives


電子商務為什麼贏家翏翏?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165


  作為一個消費者,我真的是要感謝國內的這些電子商務公司。它們將產品價格透明化,給我提供了低價的產品和物流服務。不過如果作為投資者,我可能就是另一番心境了。


  2月份,折扣網站唯品會以低於預期23.5%的發行價勉強在紐交所上市,首日收盤價5.5美元,較發行價下跌15.38%,至今(3月31日)跌幅已經超過32%。2011年唯品會虧損1.07億美元,收入是2.27億美元。


  當然,不只是唯品會,其他已經上市的電子商務公司同樣很悲劇。麥考林2011年淨虧損為3330萬美元,至今較11美元的發行價跌幅超過88%。噹噹網2011年虧損2.843億人民幣,至今較16美元的發行價跌幅超過49%。


  上述幾家公司並沒有低於目前國內電子商務的平均水準,可以想像其他沒有上市的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等同行是何等境況。


  但這並不妨礙電子商務成為最熱門的商業模式。除了風險投資在京東等公司身上投入了近百億美元的資金,國美、蘇寧這樣的零售商似乎都把電子商務看成未來救命的生意。


  電子商務公司的生意邏輯都是以美國亞馬遜為樣本,即這一行需要超乎尋常的投入、耐心和規模,然後議價能力變強、成本下降,最後才能賺到大錢。但亞馬遜也不能證明電子商務在國內是個好生意。


  投資回報期超長 亞馬遜在1995年成立,直到2002年才開始盈利,期間亞馬遜累計虧損達到33億美元。這種投資回報週期都快趕上傳統的製藥行業,但電子商務公司顯然無 法做到製藥行業那種高利潤率和壟斷經營。就目前國內的競爭格局看,投資回報也會是一個很長的週期,如京東已經成立8年,噹噹已經成立13年,都仍處在虧損 且持續投入的狀態。


  利潤率低 過去5年亞馬遜的平均利潤率為4.3%,接近沃爾瑪這樣的傳統零售商的利潤率。國內公司還無法達到亞馬遜的利潤水平,因為國內公司的物流成本更高。美國亞 馬遜的物流集中在倉儲,配送全部外包給美國郵政和UPS這樣的專業公司,而國內京東這樣的公司除了倉儲外,還要自建龐大的配送團隊,而這個不是短時間大規 模投入所能解決的,它需要長期的投入—繼續侵蝕利潤。


  成功率低 亞馬遜模式的特點是比拚低價、巨資投入物流、擴大銷售品類和規模,以期最終回歸亞馬遜那種「正常」的盈利狀態。但就亞馬遜的模式看,國內可能只需要一兩 個,這和當初線下渠道的國美和蘇寧類似。尤其是國內存在著淘寶天貓)這樣的平台,對於任何獨立電商來說,這都是個恐怖的競爭者。


  從零售角度看,沃爾瑪和亞馬遜很像,都是通過龐大的平台和良好的物流管理,為消費者提供低價商品。不同的是,亞馬遜利用技術把物流做得更好,把生意搬到網上,又通過技術和創新改進消費體驗。沃爾瑪的庫存周轉率在30 天左右,而亞馬遜是10天左右。


  糟糕的是,國內電子商務公司的物流、庫存管理水平很難達到充分放大自己利益與供應商談判能力的程度。但電子商務真的就應該是亞馬遜那個樣子麼?


  電子商務的確給傳統零售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尤其是心理上的。以至於很多傳統零售商都覺得電子商務才是真正的未來,但這種恐慌的想法是錯誤的。電子商務的確帶來了新的體驗,但在實體店親自體驗產品,與店員面對面溝通,這些依然是極其良好的體驗。


  並不存在只喜歡網購或者只喜歡傳統零售的消費者,電子商務或是傳統零售都只是迎合了消費者的部分需求。真正想長久贏得消費者的零售商不應該將二者割裂或者對立起來,而是應該想辦法提供統一的用戶體驗。


  消費環境發生變化時,聰明的公司不應該被動地去迎合新的元素,而是應該從消費者體驗的角度考慮作出改變。也許平均每平方英呎月收入超過5600美元的 蘋果專賣店可以給傳統零售商和電子商務公司帶來一些啟發。無論環境和技術如何變化,讓顧客滿意就能成為最後的贏家,商業就是這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