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进军鞍山或接盘鞍钢地产 中化集团借央企“清退”扩张?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413/333822.shtml


  每经记者 汤白露 发自北京
随着78家央企退出地产,中化集团正在寻找接盘机会,其“触角”正向鞍山等三线城市延伸。
4月7 日,中化集团副总裁李彬与辽宁鞍山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李彬在签字仪式上表示,“中化集团希望与鞍山在能源、化工、地产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实现 互利共赢。”
上述消息发布,立即引发业界猜测,中化集团挺进鞍山市,是否为接盘鞍钢集团旗下的地产做准备?
4月12日,《每日经 济新闻》记者致电鞍钢集团,其宣传部一位人士表示,“国资委要求78家央企退出地产业务,鞍钢集团也在此列,但是具体退出方案是否已上交国资委,这需要向 集团领导确认。”
加大土地储备
中化集团总裁办公室有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资委已经明确中化集团是以地产为主业的央 企,所以扩张地产业务是必须的。”但是该人士否认了中化集团接盘其他央企即将退出的地产业务。
在上述协议签订之际,正赶上国资委加速清理非地 产主业的央企。当记者咨询中化集团是否计划接盘鞍钢集团旗下的地产时,该人士表示,“我们还未得到这方面的消息,无法进行评价。”
尽管中化集 团否认接盘其他央企的地产资产,但是上述协议再次印证,该集团正在向二、三线城市谋求新一轮的地产扩张。
根据地产业务的规模分析,中化集团在 国资委下属16家地产央企中排名靠后。尤其与第一梯队的华侨城、中国建筑、中国保利、招商局集团相比,差距甚远。这一情况决定了中化集团必须加紧做大地产 业务,否则难以通过国资委的考核。
目前,中化集团下属的地产业务共涉及两家H股上市公司,即远洋地产 (03377,HK)与方兴地产(00817,HK)。
“中化集团很早前已经确定逐步退出远洋地产,到现在中化集团只持有远洋地产3.04% 的股权,已是小股东了。”3月25日,方兴地产董事会主席罗东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据了解,中化集团原本是远洋地产的第二大国有股股东,但 是大幅减持后变为了第三大股东,目前中国人寿成为远洋地产的第一大股东。业界认为,中化集团大幅度减持远洋地产,战略用意在于重点发展方兴地产。根本原因 是中化集团对于远洋地产的控制力不够。
中化集团作为方兴地产第一大股东,持有其7.68亿股股份 (约占62.87%股权)。3月25日,方兴地产发布2009年报。公司年报显示,包括物业开发、物业租赁、酒店经营3个业务在内,2009年的营业收入 为63.2亿港元,较2008年上升62%;净利润为11.74亿港元,同比上升30%。公告披露,方兴地产的土地扩张已经成为既定战略,但是目前其土地 储备仅为130万平方米。显然方兴地产的土地储备不足。
拟接盘多家央企地产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中化集团正在全力支持方 兴地产的扩张,其中不排除接盘多家央企退出的地产资产。
一方面,中化集团先后与大连、青岛、鞍山等城市签订合作协议,加速进军上述城市的地产 市场。3月底,中化集团与大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化集团及下属公司将与大连市政府在化工产品物流、地产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更早前,方兴地产与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签订了 《区域战略合作暨中岛·蓝海新港城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打造高端地产项目。青岛城投集团是青岛市直属国有投资公司,在青岛市属范围内,青岛城投 集团具有城市建设开发方面的独特地域优势。
此外在资金方面,中化集团也支持方兴地产接盘央企退出的地产,方兴地产获得的银行授信超过200亿 元。
3月25日,方兴地产投资者关系总监郑秋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退出房地产,“如果可能,方兴地产有意 收购这些企业转让的地产项目。”
对于挺进鞍山地产市场,鞍山市当地一位地产销售商对记者表示,“中化集团进军鞍山,其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 鞍山正在开发达道湾新城,推动城镇化建设,将涉及大面积的回迁人口与住房。另一方面,鞍钢集团下属的地产资产必须退出,不排除中化集团将获得这笔资产。”
据记者了解,鞍钢集团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是鞍钢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拥有总资产6亿元。显然,这笔资产对于财大气粗的中化集团而言,资金并不是问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85

房企举债扩张 利率再度刷新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6/1NMDAwMDE3NTg1NA.html


在楼市调控政策加压“抽血”状况下,房企对资金的渴求日益强烈,举债扩张的利率成本再度高涨。

5月5日,在香港 上市的内地房企海外融资纪录被打破。花样年集团(1777.HK)宣布成功发行本金总额为1.2亿美元的担保优先票据,2015年5月到期,票面利率高达 14%,打破了4月22日佳兆业保持的13.5%的息率纪录。4月14日,恒大地产发行3.5亿美元及2.5亿美元额外优先票据,利率已达当时最高。

4月28日,花样年发出拟发行担保优先票据公告,随即开始向亚洲、欧洲及美国的机构投资者进行路演推介。不过,随后花样年对融资额度进行了调整,由 原计划的2亿美元调减到1.2亿美元。

“这是因为目前资本市场要求的利率较高,而花样年目前的资金充裕,遂将发行规模作了调整。”花样年高 管表示。

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分析师杨奕认为,14%这一创纪录的利率在两个月前来看是偏高的,但就目前而言并不高,在当前内地银监会和证 监会等普遍收紧房企融资的情势下,现在的地产业融资成本已经达到这样的水平。在房地产信托市场和民间借贷市场,地产融资利率已分别高达18%和25%左 右。

与银行提供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相比,目前各房企更趋向于发债融资,因资金可不受项目控制,亦可用于买地。

花样年坦言,是次 集资所得将主要用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意向的优质土地收购。花样年目前在无锡、大理、桂林、苏州等地新增300多万平方米优质土地储备,旗下土地储备已经提升 到1300多万平方米。

记者初步统计,近期,包括恒大、佳兆业、雅居乐、恒盛(已推迟发债计划)、花样年等几大内地房地产企业,在海外发行 的高息债将高达26.2亿美元左右。

不过,利率屡次创出新高,风险亦在积聚。香港一名分析师表示,通常议价能力越低的公司发债息率越高,这 显示出市场对于公司偿债能力的担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18

大举扩张欠下巨债唐龙针纺董事长失踪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511/567358.shtml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发自上海
一切都似乎有着相同的轨迹。同以外贸业务起家的黄国强,终于也步绍兴另一纺织明星企业江龙印染董事长陶寿龙的 后尘,将自己的企业“甩”给了绍兴当地政府。
“现在能确定的,是黄国强已经无法联系,其本人可能已经离境。”昨日(5月10日),一熟悉情况 的浙江唐龙企业集团(以下简称唐龙企业)内部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黄国强为唐龙企业实际控制人,其名下的唐龙针纺2009年时即已在澳大利亚上市。
目前,有关黄国强拖欠钱款的数额仍在 统计中,当地政府人士接受采访时并未透露具体数字。“有消息说是4个亿左右,但据我个人估计,实际数字可能并不止4亿元。”上述唐龙企业内部人士说,黄国 强的欠款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及当地高额的民间借贷,这一切,都和陶寿龙的经历颇为相似。
董事长和妻子一起失踪
5月3日起,没有人能 再联系上黄国强,一起失去联系的,还有他的妻子王筱丽。5月4日,唐龙企业的大门上,多了一张A4纸。这张落款为“浙江唐龙企业善后组”的打印纸张上写 着:经平水镇副城开发区管委会决定,因浙江唐龙企业原业主黄国强、王筱丽两人出走并且下落不明,自2010年5月4日零时起,浙江唐龙企业原业主所签署的 涉及变更、付款、货物发运、改造工程、合同履行等一切事物都暂时冻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从多位当地人士处获悉,政府对该事件的深入调 查仍在继续,目前认为黄国强已“失去联系”,但“并未认定逃跑”,同时表示企业资金窟窿“不是很大”,仍旧有弥补的可能性。“现在企业的情况还是比较稳 定,政府首先是要处理工人工资的问题。”上述唐龙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镇里边也已经成立了工作小组,具体在负责这件事情。”唐龙企业所在 地的绍兴县平水镇副城开发区管委会人士表示。
绍兴当地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黄国强的事发此前已有先兆,当地政府部门亦有所警觉,“但五一是个很好的契机,最终还是让他走了。”
黄国强遗留下的巨 额债务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当地政府部门表示,确切的数字仍在统计之中,目前无法对外透露。而上述绍兴本地人士告诉记者,黄国强的欠款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 及高额的民间借贷,数字则至少在4亿元左右。
盲目扩张或是失败主因
虽然进一步的调查仍在进行中,但平水镇政府已拿出了一份初步的《情 况说明》,并分析称唐龙企业的问题,可能出自盲目扩张、经营不善及资金流动性不足等方面。
“用‘撑场面、靠关系’可以形容黄国强。”上述唐龙 企业内部人士说,“他惯常的做法是,驾驶豪车拜会各银行行长,向行长们展示自己建起的楼宇,出手大方,这一切都让银行感到放心,随后从银行获得贷款。第二 年,再想办法以抵押等方式,从另一家银行获得贷款,先还清前一家银行的贷款利息,以利于自己继续拿到贷款。如此循环往复,拆东墙补西墙,直至终于无法支 撑。”
黄国强的盲目,则体现于其贸然进入并不熟悉的行业,并无节制的扩张。“他还曾经进入光伏产业、铁矿石等行业。”上述绍兴当地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08年,黄国强曾与江西新余经济开发区签约,投资7亿元新建太阳能组建生产基地。
至2007年,唐龙企业已拥有 10余家子公司,当年,黄国强分别于巴西、南非等地收购了企业,但这一切,并未能转化为利润。此后至2009年时,黄国强实际控制下的唐龙针纺于澳大利亚 成功上市,募资6800万元人民币,却依然没能拯救唐龙企业的命运。
上述唐龙集团内部人士说,“在出事前几天,黄国强曾找过不少当地银行行 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0

上海中介暂停扩张 老总热盼“房产税”出台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514/629327.shtml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在上海地方版细则出台前,上海房地产中介已经暂停扩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13日)采访了 多家上海房地产中介公司,发现其成交量比4月份均大幅下跌。以上海最大房地产中介公司——中原地产为例,成交量下跌了将近8成。其他房地产中介公司目前也 是处境艰难。多家二手房中介门店传出零成交的消息。那些只有一两家房地产中介的公司索性关门歇业。
但记者昨日采访上海中原地产董事总经理谭百 强时,他却令人吃惊地回答称,希望上海正拟订征收的“房产税”能早日开征。他认为在市场消化完政策影响后,成交量可能重新反弹。而这也成为很多房地产中介 行业人士的共同愿望。
中介暂停扩张
“据我所知,上海普陀区已有一家拥有十多家门店的房地产中介公司被整体转让,另有一些只有一两家门 店的中介门店已经关门。”谭百强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原地产也已经开始修订了原先的扩张计划。原先计划在今年扩张至300家门店的中原地产,今年新开的 中介门店已不会有预期那么多。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除了中原地产以外,上海其他的二手房中介公司目前都已暂停了增开新店的计划。不过 碍于面子,大部分房地产中介公司都不愿意承认,仍是一味地强调会扩张,会增加人手。
而当记者问到“公司是否能接受亏损”时,这些房地产中介公 司却往往顾左右而言其他,仅表示公司已为可能出现的亏损准备了足够的“粮草”。
但这些 “粮草”显然并不足以“过冬”。
上海易居 房地产研究院课题组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发来预测报告称,上海版房地产新政实施细则将会显著抑制上海商品住房的投资和投机需求,同时还将对首次置业需求 以及改善性需求产生明显影响。
另外,房地产新政所引起的人们关于未来房价走势预期的调整,将会使住房需求方普遍产生浓厚的观望情绪。在这种情 况下,商品住房需求会延迟释放,课题组预计至第4季度底之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将保持收紧态势,商品住房需求将会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
而此 前上海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的门店经理曾表示,只要连续三个月业务量不足4月17日前的50%,中介门店肯定亏损,公司肯定会关闭门店。
老总热盼 “房产税”落地
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多天时间里,上海房地产中介曾努力争取房东降价卖房。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的一位分析师介 绍说,温州投资客5月份在中远两湾城演出了大幅降价的 “大甩卖”,不仅挂牌量翻了一倍,而且挂牌价有2000元~3000元/平方米的大幅折让。
信义不动产分析师朱平平也介绍,最近两天热传的“房产税”,曾令信义不动产旗下的中介门店迎来了一波挂牌潮,挂牌量增加了10%。拥有七八套二手房的业 主,在消息出台后曾打算降价5%挂牌。
但是,尽管房东着急降价卖房,但却始终无人愿意接手。
谭百强说,买方之所以不愿出手,是由 于政策还没有出尽,买卖双方的心理价格差距很大,这使得中介很难促成买卖双方的成交。
上述21世纪不动产区域分析师说,索性降价降到底,成交 量反而能够得以回升。以上述中远两湾城为例,2009年初的房价为17000元~18000元/平方米,与现在的价格相比差距明显。很多购房者认为,温州 投资客至少有4000元~5000元/平方米的折让空间。
已经落下一只靴子的上海楼市,正等待着另一只靴子的落下。
谭百强认为, 上海房地产实施细则和可能出台的“房产税”,就是另一只“靴子”,一旦落下,市场在忍受短期阵痛后,成交量又能迅速恢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1

中國豬肉大王 從南京、上海不斷擴張到全中國 從兩百元拚到兩百億的雨潤傳奇

2010-05-10  今周刊





中國超市、肉品專賣店中,最有名的豬肉供應商就是雨潤,一年屠宰兩千五百萬頭豬,雨潤的低溫肉品十二小時內就可以運到全中國的消費者手中,成為中國最具爆 發力的食品股。從兩百元到兩百億元,雨潤祝義才是如何成功的?

撰文‧周啟東

清晨天色微亮之際,上萬名散布在中國各地的農夫,辛勤地將所飼養的豬隻送往兩百座鄰近的現代化屠宰場。每天平均有六.八萬隻豬,經由機械化的生產線,被製 成各式肉品、火腿、香腸;新鮮的產品在十二小時內,以零下四度的低溫保存,送到全中國各地的超市,供十三億消費者享用。串起這龐大肉品供應鏈的,就是有 「中國豬肉大王」之稱的雨潤集團董事長祝義才。

從兩百元開始

水產起家,悟出挑戰困難才有財富祝義才的「豬肉帝國」,在全中國九六○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幾乎每三百公里半徑就有一家工廠。很難相信,這位安徽赤貧農家 出生的企業家,兩位哥哥死於饑荒,自己二十年前也是個身無分文的窮大學生;而在飢餓中求生存,正是祝義才一路打拚的動力。

二十年前,祝義才靠著身上僅有的人民幣兩百元在安徽合肥創業;如今,他的身價已高達人民幣兩百億元,名列《胡潤百富榜》第二十六名。

許多人都問祝義才成功的祕密,「困難就是機會。賺錢少的、別人看不上的、又苦又累的、風險大的,這些別人不願做的,我去做!」祝義才指出,做別人認為困難 的事,才是他真正成功的原因。

口袋只有兩百元,一般人早就打退堂鼓,但是祝義才就是不怕困難。二十年前,他聽說水產出口到日本很有賺頭,馬上找上一家合肥出口日本的貿易公司,公司經理 看他一個年輕人沒有資金、經驗,甚至沒有公司執照,一下就把他轟出去,但是祝義才沒有退縮,接連五天去拜訪這位經理。「好吧,你的執著打動了我,你送一些 樣品來,我看看再說。」經理無奈地對他說。

根本沒有資金的祝義才,擺明就是一人公司,他到水產攤費盡脣舌說服老闆賒貨給他,他挑了一些最好的蝦子、螃蟹,馬上被貿易公司經理接受,祝義才人生第一筆 生意就此開始。

為了服務好第一位客戶,他親自坐在滿是冰塊的三輪車上押車送貨,經常凍得全身發麻,最後終於賺到第一筆人民幣十萬元的現金。這筆錢對於二十歲以前口袋中沒 有超過人民幣一千元現金的祝義才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也悟出只有挑戰困難才有財富的道理。

一九九二年,為了更上層樓,祝義才結束安徽水產生意,決定到南京做肉品加工生意。因為他看到中國人有錢了,做十三億人吃的生意一定是大有發展,當時國營的 雙匯、春都早就牢牢占住火腿、香腸等加工肉品市場。為了區隔,他選擇困難度較高的低溫肉品加工市場,這個選擇改變了他的一生。

最新工廠設備花錢就可以買得到,困難的是如何讓十三億消費者接受雨潤的肉品。一開始,祝義才不走傳統的批發路線,反而招聘大量的業務員專攻南京的飯店、餐 廳及熟食店。這些地方用量小、收款慢,花了一年時間,他才打入八成的專業市場。

逐漸打出知名度後,接著祝義才用人海戰術,以一位業務員負責一條街的方式,打入當地的傳統雜貨店,辛苦耕耘兩年多之後,雨潤食品已經成為南京著名的肉品供 應商。

從南京向外擴

進軍上海,用小店包圍大店打知名度為了進攻上海市場,祝義才可說傷透了腦筋,進軍上海馬上就可以有全國知名度,但是上海的中外合資超市姿態卻非常高,當時 八佰伴超市同意雨潤肉品進店,但是要求包裝要全部換成八佰伴的品牌。祝義才拒絕了,「我們雖然失去進國際知名超市的機會,但是卻保有了自有品牌。」他回憶 指出。

祝義才並沒有因此放棄上海市場,他改採「小店包圍大店」的策略,再以人海戰術將雨潤肉品攻進大超市周圍的傳統雜貨店、小超市,兩年之內,上海家庭主婦已開 始接受雨潤品牌,最後迫使大超市不得不進雨潤的肉品。

在逐漸開放的大陸市場,充滿無數的機會,但是機會並不等人,「依靠機遇,只能獲得暫時的生存空間,處處要先行一步,只有走在機遇的前面,才能始終占據領先 地位。」祝義才感嘆地說。雨潤會爆發為一家營業額高達新台幣五六一億元的大企業,不只是靠機會,還要領先競爭對手一步。

一九九七年,中國消費市場開始大成長,祝義才的南京工廠二十四小時生產肉品,門口排起長長的卡車等貨,根本是供不應求,祝義才想要擴大生產規模,但當時國 有企業當道,民營企業遭到嚴重歧視,想要興建工廠,拿到政府的核准文件簡直比登天還難。在許多民營老闆放棄之時,祝義才走了一條別人都不敢想的困難道路 ──收購、重組國有企業。

當時有一家國營的南京罐頭廠已經停工五年,為了掌握商機,他與市政府商議收購負債累累的工廠,並保障一千四百名員工的工作權,成為南京第一樁民營中小企業 購併國營企業的案例;但這卻是祝義才惡夢的開始。

收購國有企業

不斷購併,收購工廠奠定品牌基礎接下來一個多月,怕失去工作的員工不斷圍廠、靜坐抗議,甚至動手毆打派去接收工廠的雨潤經理。員工都勸祝義才放棄,但他認 為,沒有新工廠,雨潤就會失去市場,「派去的幹部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務必在兩個月內改造工廠!」他下達最嚴厲的命令,因為他知道,失去這次機會,雨潤 就沒有壯大的機會。

他還親自上陣與工廠員工談判,在簽字保障工作、並發放積欠工資後,雨潤團隊終於走進破敗的工廠重新整頓。祝義才也與員工一起挽起袖子整理環境,半個月內光 是垃圾就清了兩百輛卡車。兩個月後,裝上新設備重新開工生產,當年就獲利人民幣五百多萬元,甚至創下南京罐頭廠建廠以來的紀錄。

祝義才的辛苦終於有了回報,由於這次的購併讓他享有全國知名度,藉機從南京、上海擴張至全中國市場。他快速複製購併經營不善國營工廠的方式,陸續在江蘇、 安徽、河北、遼寧、四川等省收購了十七家國有中型企業,投資近人民幣十億元加以改造,奠下雨潤豬肉帝國今日的基礎。

雨潤創立十八年來,每年快速成長,但是市場占有率仍不到中國整體豬肉市場的五%,顯示中國八成以上仍是傳統的溫體屠宰業主導市場。

中國政府明令二○一五年前要淘汰五○%的傳統屠宰業,為了掌握這波機會,祝義才今年將投資近新台幣百億元擴充現代化屠宰工廠,今年雨潤豬隻屠宰量將衝破三 千萬頭,成為真正的全球豬王!

祝義才

出生:1967年

現職:雨潤集團董事長

學歷:合肥工業大學

經歷:水產貿易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81

联手永旺 屈臣氏另辟扩张新路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27/5MMDAwMDE3OTI5MA.html
5月24日,正处于急速扩张中的屈臣氏宣布联手日本零售业巨头永旺株式会社(下称“永旺”),以捆绑形式在华发展新店。双方均 对中国市场定下了积极的扩张计划。根据双方协议,屈臣氏与永旺旗下的青岛永旺东泰商业有限公司将在开店方面携手进退,屈臣氏将全面进入后者 的青岛、烟台、威海和淄博分店。而且,今年之内,这样的捆绑合作将会扩展到整个山东地区,并且还可能会拓展至全国其他地区。屈臣氏表示,这 只是接下来新开门店计划的一部分。“这一次和永旺的合作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山东地区的扩张,而且在全国范围的扩张战略中也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屈臣氏华 北区总经理英达威表示。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屈臣氏背靠和记黄埔的财力,在全球市场上通过一连串的收购行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护理品连 锁店,约有9000个零售点面分布在全球。如今,屈臣氏正把这股勇猛的扩张冲击波引申到中国市场。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1015 年中国零售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屈臣氏在内地每周吸引的顾客超过250万人次,为全球总量的十分之一。最近四年,屈臣氏在内地的销售额 年增长超过30%。当前,进入内地20年有余的屈臣氏已经在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布局,门店超过400家。但是,屈臣氏一直以来在内地能够 携手合作开店的伙伴却只有百佳超市和屈臣氏酒窖。由于业态差异较大,且百佳超市门店数量有限,在选址和物流配送上并不能向屈臣氏提供很大帮助。于 是,与强势伙伴的捆绑式合作方式正在逐渐成为屈臣氏在内地圈地的新模式。今年2月,屈臣氏与中国商业地产巨头大连万达集团和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签署 了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屈臣氏的新店将会随着万达广场和大悦城一同扩张布点。选择这样一条扩张新路,是屈臣氏在内地进入一个新的竞争格 局之后的必然。当前,随着万宁、康是美在内地市场上的深入,曾经没有对手的屈臣氏正在被拉进一场愈加白热化的比赛。屈臣氏在香港的老对手万 宁虽然来迟一步,但是却快速进入了广东、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浙江等地。2004年,万宁以华南市场为突破口进入内地。截至今年四月,万宁在内地的门 店已经扩展到117家。据了解,万宁也和屈臣氏一样,把二三线城市看作是今后的重点地区。2009年夏天,屈臣氏宣布“百城千店”计划,表 示两年之内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要增长550家,总数达到1000家,主要发掘二三线市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54

“去库存化”后 鸿星尔克扩张提速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1/wMMDAwMDE4MDAwMA.html


“今后两年,将是鸿星尔克的一个快速发展期,我们的门店数将由现在的4000家拓展到6000家,销售额也将从现在的20多亿 元增加到50亿元。”5月29日,鸿星尔克副总裁吴荣照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的运动品牌,经历了2009年“去库存 化”的阵痛后,鸿星尔克正在重新梳理自己的销售网络,以更加审慎的态度拓展。

鸿星尔克创业十年。营业额从最初的1000多万成长到2005 年的6亿元,到2008年营业额已经达到了28亿元。但2009年,该公司销售额只有19.99亿元,同比下降了30.8%;今年一季度继续同比下滑 13.5%。

鸿星尔克在财报中表示,业绩下滑源于国内市场需求减弱,此外经销商的库存过剩导致鸿星尔克不得不降低经销商拿货的价格,以便经 销商消化库存。

吴荣照也解释说,2008年鸿星尔克的出货预计过高,直接导致整个2009年公司都处在一个“去库存化”的过程中。

“举 个例子:我们2008年卖给某个经销商1万双球鞋,而实际上这个经销商只卖掉8000双球鞋,那么就会剩余2000双球鞋;而到了2009年,这个经销商 可能会卖出10000双鞋子,但实际上他们只需进8000双的货,因为以前还有2000双的库存。”吴荣照说。

但吴认为,统计销量的最真实 的数据应该是看消费者的购买量,不应该只是单纯统计公司的出货量,所以实际上鸿星尔克2009年的销售并没有如此大的下滑。

网点增速过慢也 被认为是鸿星尔克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根据鸿星尔克的公开资料,2009年底该公司零售网点大约4003家,比上一年仅增加了179家;今年,其开店速度 也没有明显提升,一季度仅开新店27家,不足2009全年新店的1/6。远远慢于其他国内主要体育用品品牌的网点展开速度。

对此,吴荣照表 示,公司去年对已有零售网点进行了改良,在服务和装修等方面都进行了提升,并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将一些不满意的网点进行了关闭。“从数量看网点增加较慢, 但单店的质量得到提升。”

目前,国内体育服饰市场竞争激烈,耐克、阿迪达斯占领了一线城市,正在向二三线市场推进;李宁、安踏不甘居其 后,还有匹克、特步等众多本土品牌紧随其后低价厮杀。

吴荣照认为,做好固有优势的二三线市场是鸿星尔克的当务之急。鸿星尔克接下来还是重点 在二三线城市拓展,二三线城市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公司新增的2000多家网点也多布局在二三线城市。

针对二、三线城市,鸿星尔克正在寻 找吞食目标: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二三线品牌,以及虽然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业绩不佳,中国市场成绩与国际地位不够匹配的品牌。“我们在积极寻找这样的收购 机会。”吴说。

但他也透露,鸿星尔克还需要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设立大型旗舰店,以拓展和提升品牌形象。“我们在一线市场里没有明显的 优势,但必须要看到在一线城市里宣传,效果更明显。”吴荣照说。

扩张不仅是在国内,吴荣照希望延伸到海外。目前,鸿星尔克的海外市场约占总 体销售额的10%,这个比例在国内体育品牌中排名前列,其主要海外市场集中在中东、南美和东南亚以及欧洲,尤其在中东,鸿星尔克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能排进 前五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91

危险的扩张:紫金矿业环保顽疾调查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9/0OMDAwMDE4NzM0OQ.html


7月15日,从下午就传言要召开的紫金矿业污染事件新闻发布会,直到23点45分左右才突然召开。

出席发布会的 有福建省上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梁八生、上杭县公安局政委温松兴以及一位环保部联合调查组代表,记者看到紫金矿业负责环保事务的高管亦现身会场,但只是在台 下听取信息。

梁八生在发布会上称,“此次事件是一起由于企业污水池防渗膜破裂导致污水大量渗漏,后通过人为设置的非法通道,溢流至汀江而引 发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温松兴在会上宣布,上杭县司法机关将对紫金矿业铜矿湿法厂污水渗漏事故进行立案侦查。同时,发布会还宣布对紫金矿 业铜矿湿法厂厂长林文贤、副厂长以及环保车间主任等3人刑事拘留。本报记者了解,林文贤等3人已于当天上午被带走。

另外,温松兴还透露,鉴 于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的严重性,上杭县环保局局长陈军安已经引咎辞职,上杭县经贸局局长黄仲华已停职检查。

实际上,紫金矿业酿成此次重大污染 事件并非“一日之功”。本报记者从当晚发布会获得的新闻通稿中得知,2009年9月,福建省有关环保部门检查时,就已发现紫金矿业湿法厂排洪洞有超标污水 排入汀江,并要求企业立即进行整改,但直至本次事件发生,仍未整改到位。

而从国家环保部数次通报可知,紫金矿业屡次出现在环保整治名单中, 但并没有引起紫金矿业的高度重视。

7月15日,一直备受媒体质疑未露面的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终于出现在了紫金矿业上杭总部——紫金大厦 12层,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对股民、渔民及其它受影响的人表示非常深的歉意。”陈景河说,环境污染事件原本可以避免,“也就是几 个亿的投资,但太晚了”。

湿法厂污染事件回放:人为打通排洪洞

“暴风雨”来自7月12日,紫金 矿业(02899.HK;601899.SH)在事先并无信息披露的情况下,A股和H股突然停牌。当天晚上,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停牌缘起一项重大污染事 故——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7月3日发生渗漏,导致约9100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排入闽西最大河流之一的汀江。紫金矿业执行总裁罗映南说,7月3日15 时50分左右,铜矿湿法厂岗位人员发现污水池内的污水水位异常下降,疑似发生渗漏。得到汇报后,公司派人检查,但当时既无法判断渗漏的具体数量,也无法判 断渗漏的原因。

紫金矿业还称,事故发生后,公司展开了抢救,不过,由于流量太大,近两百号人在汹涌的污水中几无计可施,“当时只能用沙袋 堵,但放一个冲走一个”。

尽管如此,罗映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说:“最初只是以为发生了局部渗漏。”这种侥幸心理使得紫金矿业面对污染可 能发生的事态扩张,并没有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事态的发展显然也超过了紫金矿业的预计。“3日晚,县环保局接到当地汀江沿岸养鱼户报告,说 养殖的鱼出现异常死亡。当晚9时,县环保局顺流追查至紫金矿业公司,发现了渗漏事故,并判断事故严重,于是向上杭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上杭县副 县长蓝富雁在接受采访时说。

根据紫金矿业的表述,至2010 年7月4日14:30分,污水渗漏事件得到了控制。上杭县政府7月12日发布的信息也称,到7月8日,“汀江各取水点水样PH值大部分已回升到 6~7.22之间,铜离子含量全部符合国家Ⅲ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不过,流入汀江的污水已致使下游网箱鱼死亡,给沿岸渔民带来严重损 失。据本报记者调查,周围水市场生意受到影响,相当多的市民不敢吃鱼,甚至有酒店拒绝提供鱼类菜。

新华社随后的报道表示,此次重大污染事 故,造成汀江流域和位于永定县境内的棉花滩库区出现了大面积的死鱼和鱼中毒浮起现象。初步统计,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

7 月15日晚间的新闻发布会还透露了污染事故更深层的内幕:事件原因之一“是人为非法打通6号集渗观察井与排洪洞,致使渗漏污水直接进入汀江”。

在 此前的7月12日,紫金矿业所在的上杭县政府已召开了第一次发布会,对污染事故进行了通报,并表示已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了污染扩大化,同时勒令紫金山铜矿停 产整改。

但此举并没有停止坊间关于紫金矿业及相关监管方的质疑和争议。

其中,紫金矿业迟迟未发布污染信息,是最受争议的地方 之一。

按照紫金矿业的公告,污染事件发生在7月3日,到直到9天后的7月12日,作为上市公司的紫金矿业才发布公告。

关于9 天的“时间差”,罗映南解释说,公司“想在发布公告前对社会和股民有一个负责任的表达,并集中精力先处理事故”。

而稍早之前,紫金矿业曾表态说,未及时发布污染事件情况,是为了配合地方政府维稳。

7月15日,罗映南在接受本 报记者采访时对上述表态改了口:“信息披露上,我们肯定错了,应该及时发布。”

边整改边出事:污染隐患去年9月已发现

事 实上,虽然趸拥中国最大黄金企业和第二大铜生产企业的称号,紫金矿业这一明星一直不缺少环保“黑账”。

2010年5月14日,国家环保部颁 发了环办[2010]67号文件《关于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情况的通报》,针对11家问题公司予以过通报批评,紫金矿业亦赫然在列。

其 中,在环保部下发的该文件里提到,紫金矿业下的紫金山金铜矿中,“下田寮渗滤液污水处理系统未经环保部门批准,自2009年9月停运,现场检查时仍处停运 状态;尾矿渣渗滤液经收集池收集后,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后库”。

2010年4月25日,紫金矿业一处回水系统发生泄漏,引起当地居民坚决取 缔该矿的强烈呼吁。

1999年,山洪冲垮了紫金矿业拦截废矿渣的大坝,带有氰化钠残留液的矿渣呼啸而下,冲毁了当地农民的庄稼,引起了农民 与紫金矿业驻村赔付人员的激烈冲突。

……

实际上,发迹于上世纪90年代的紫金矿业,2003年在香港上市后,一直谋划回归A 股市场。2008年,紫金矿业刚折回内地股市就遭遇了“环保坎”。

根据环保部信息,2008年,环保总局首次发布对37家上市公司的环保审 查结果,对其中10家不予通过或暂缓通过上市核查,紫金矿业就是其中一家。当时,紫金矿业新收购的湖南衡阳尚卿矿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环保基础较差,曾存 在环保问题,为此被环保总局卡住,被要求整改。紫金矿业将这5家公司停产整顿,并补办了环保手续,同时承诺进行整改,最终才得以上市。

但两 年后2010年5月,当环保部核查时,紫金矿业当时的承诺宛如一纸空文,并未完成所有的整改。

针对环保部5月份的通报,陈景河接受记者采访 时说:“我们企业的环保标准在行业内一直处于上等水平,这次被通报批评我很意外。”

紫金矿业副总裁李四德当时接受本报采访时还称,污水处理 系统停运是因为没有污水需要处理,“在被处理前已经被循环利用了”,“环保法规对于无污可排而停用污水处理系统没有明文规定”。

比辩解更严 重的是,这一系列环保事故,并未引起紫金矿业实质性的警醒。

针对1999年的溃坝事故,陈景河表示,“主要是山洪引起的,是自然灾害”。陈 还强调,相关政府部门以“自然灾害”的说法进行了认定。

不过,一位了解紫金矿业的环保人士告诉记者,溃坝发生后,紫金矿业发现过去的清污分 离系统存在问题,紫金矿业为了防止地表水进入生产系统,即“挡着”,这种处理方式在降水量过大的情况,可能无法及时处理生产系统里的地表水,进而再次引发 类似溃坝的事故。

而据上杭县发布的信息显示,此次紫金矿业湿法厂污染事件早有先兆,但紫金矿业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梁八生透 露,早在2009年9月,相关部门便检查发现,紫金矿业铜矿湿法厂排洪洞存在隐患,并要求整改,但直至此次严重事件发生,仍未得到修缮。

国 家环保部调查组则认定,紫金矿业铜矿湿法厂污水监测设备早已损坏,但该厂并未及时发现,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

而在更早的今年6月,《新世纪 周刊》报道称,高考前不久,上杭县20多所中学收到了当地教育局发出的一则临时紧急通知:参加高考的学生不要随意吃鱼。

上述报道援引知情人 士的说法称,原因是紫金矿业大量含有重金属物质的渗漏液流入汀江,造成大量鱼类死亡。不过紫金矿业相关负责人否认了这一说法,表示那一次死鱼事故与该企业 无直接关系,“当地老百姓养鱼,下大雨将鱼塘里的鱼冲到旁边的沟里面,然后有人发现沟里有鱼,就将其毒死的鱼拿回去卖。但是还有一些被毒死的鱼沉在水底没 捞起来,又被人发现,就传说紫金矿业有问题,但其实没关系”。

“资源为王”失却的环保意识:融资、收购或受阻

7月12日上杭 县政府发布的公告称,其获知事故发生后,“立即向紫金矿业发出通知,责令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母公司)立即停产整改”。

罗映南称,被停产的湿 法厂每年约1.3万吨铜产能,下半年湿法厂要恢复生产的可能性不大。湿法厂停产的损失可以预估。但由于事故的应急处理以及下游处理还没有结束,因此还没办 法估计总的损失。

据湿法厂厂长助理张耀珉透露,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本身产值并不大,年利润在1亿元左右,“停产对紫金矿业应无太大影响”, 但由于其上游铜矿采选,以及相邻的金矿的采选均受波及,因此对紫金矿业“可能会有较大影响”。

除了表观的损失情况,目前还没有机构对紫金矿业此次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不过陈景河似乎已经意识到,其近年来赖以高度 发展的资源扩张,阴霾已来。

陈景河说,环保原是紫金矿业的助推器和“品牌”,但现在这个品牌“一夜坍塌”。因此,此次事故可能引发的更大风 险是未来包括市场融资、收购资源等行动计划的受阻。

近年来,紫金矿业一直在资源并购上风驰电掣。

仅就最近的收购项目来 看:2009年11月,紫金矿业宣布斥资近34亿元要约收购澳洲矿企Indophil,Indophil主要在亚太地区探索金矿和铜矿,拥有菲律宾 Tampakan铜金项目37.5%的股份。有分析人士称,如收购成功,紫金矿业将成为我国最大的黄金上市公司,并且铜储量可抗衡江西铜业,成为我国铜矿 双雄。

2010年3月15日,紫金矿业将向主要股东新华都实业集团间接持有的新疆咯纳斯增资4887万元人民币,增资完成后,紫金矿业将拥 有新疆咯纳斯约25.234%的权益。

此外,据福建省上杭县相关部门还曾经透露,紫金矿业集团和贵州瓮福集团将共同投资15.5亿元开发 20万吨磷酸项目,该项目是20万吨铜冶炼的配套项目,拟于今年6月动工,2011年年底投产。

陈景河说:“环保优势一直是紫金矿业快速扩 张的重要支撑。”现在,紫金矿业的金字招牌没了。

就在深陷环保污染事件的同时,紫金矿业已经“收获”一个“坏消息”。紫金矿业 (02899.HK)7月12日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金蕴矿业要约收购Indophil股权的期限于墨尔本时间7月9日下午7时届满,“有关合同已无 效”。但公告无内容显示收购终止与污染事件有关。

不过,紫金矿业执行董事、副总裁黄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事故造成的紫金矿业的企业形象 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对海内外项目会产生负面影响。”

相关信息显示,黄晓东负责紫金矿业海外业务并长驻香港。他说:“总体上,国外的矿山环 保要求比国内更高更严格。”

陈景河还坦言,在过去紫金矿业的发展速度有些过快,相对于比较完善的生产措施,配套的环保措施没有及时跟上来, “基层环保工作相对薄弱”。尤其是紫金矿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环保系统的建设落后于生产系统的建设,公司对此类事故(环保事故)认识不够,“现在想得很透也 很清楚,但太晚了”。

据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国内企业的环保系统,一方面标准比较低,另外,建设时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也间接降低了环 保系统的标准。事实上,紫金矿业亦可能存在环保系统的建设问题,环保部联合调查组的报告就指出要依法追究防渗系统设计施工单位的责任。

陈景 河称,以后会“全面提高企业环保标准,不仅是要结果达标,建设过程也要完全标准化”。相对于过去的发展速度,“以后会更稳一点”。

陈景河还 透露,在湿法厂事故发生前,紫金矿业就计划投入2.6亿对包括湿法厂在内的紫金山金铜矿环保系统进行封闭整改。

另外,紫金矿业在端午节前已 决定兴建新的污水坝,但上述改善防洪能力的措施未能在湿法厂污水事故发生前投入建成使用。

陈景河说,上述项目完工后,公司“防洪能力等会有 大幅度提高”。

环保利剑再舞:紫金矿业并非孤例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矿业并不是惟一面临环保问题 的企业。

7月6日,环保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称,2010年3月至5月,环境保护部对河北、辽宁、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 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14个省(自治区)53个地市的461家制浆造纸企业污染状况进行了督查。结果显示,461家企业中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约 占21%,312家正常生产的企业超标率约为20%。

这是环保部最新的一次环保问题企业公告,共有9家环境违法问题突出,被挂牌督办。

此 前5月份发布的环保通报批评名单中,国电电力、宝钢股份、青岛啤酒、江西铜业、中国建材、燕京啤酒、中材股份、中国神华、五矿发展、中国石油等知名上市企 业赫然在列。

而在2009年,环保部也曾通报了多家企业存在环保问题,其中不乏央企和知名企业。甚至有的企业因同样的环保问题被反复通报。

环 保部分析指出,这些环保问题既存在政府监管不力、司法机关执法不严、地方政府刻意保护的问题,也存在企业不重视、不整改的情况。

北京市问天 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张远忠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企业环保的违法成本低是环保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之一。张还建议,由于民事赔偿制裁力度不够,希望能 用刑法加以配合。

据本报记者了解,为了加大环保整治力度,环保部此前已经宣布将对环保不达标企业停止信贷等措施。

另外,7月13 日,环保部还下发了针对上市公司环保核查的最新文件。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 环保部门须督促辖区内上市公司发布年度环境报告书。

除推出上市公司环境年报制度外,环保部还将建立上市环保核查公告制度,每季度公开通过 部、省环保核查的企业名单,每年公布环保后督查结果。各省级环保部门须在每季度第一个月份的15日前将上一季度本省直接出具核查意见的情况报告环保部。








25家直营店扩张欲望 苹果中国渠道“五味杂陈”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4/0NMDAwMDE4NjY0Ng.html





银基集团:烟酒店入侵写字楼 多元渠道扩张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19/139334.html


 传统的烟酒销售店大多开在城市商圈和居民区附近,但五粮液最大的经销商银基集团(00886.HK)最近却决定另辟蹊径。这家因代理白酒而逐渐做大的企业,最近在深圳开了两家形象店,仍然主销烟酒产品,却将选址放在了深圳地王大厦这样的甲级写字楼。

  银基此举有多重市场期望:一是通过发展企业会员增加团购业务,二是为未来的网上销售业务提供配送平台。“另外,放在一个个写字楼里的形象店,无疑是公司提升品牌的理想载体。”银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梁国兴如是说。

  凭借代理白酒建立起来的渠道优势,银基集团于2009年4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但令资本市场诟病的是,这家企业的产品和业绩过于依赖五粮液。

  银基集团正在试图改变。

  锁定企业用户

   2010年5月,银基集团新开了两家店,一家开在深圳地王大厦,一家开在深圳国际商会中心,都放在了甲级写字楼的一楼。对于银基集团这样以代理烟酒产品 为主的企业,这样的选址决定让一些老客户甚至市场部员工都大吃一惊。在传统的思维里,烟酒店的布局,大致离不开商圈或者居民小区。

  “目的就是锁定企业用户。”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的疑惑,银基集团董事会主席梁国兴对新店的运营显得很有信心。他表示,选址在一线城市的甲级写字楼里,尽管在租金上不占优势,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企业用户。

  现在的企业大多会有些商务应酬,而目前餐馆的酒水价格比起市场售价,多数有较高的溢价。“企业客户下楼应酬前,从店里拎一瓶五粮液到餐馆,即使加上开瓶费,一般也能节省30%的酒水费用。” 梁国兴如此解释自己开新店的动机。

   更让集团看中的是,这些分布在甲级写字楼的新店,给公司品牌及其他业务带来了增值和溢价。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在平时,这些门店可以发邀请函给各个 邻近的机构,邀请他们成为会员,到中国重要节日,还可以与企业用户有一些互动,这些都将有助于提升整个公司的品牌及形象。

  银基集团一个更为长远的考虑是,这些甲级写字楼都分布在各个城市交通最为便利的地段。只要布局合理,未来可以成为一个个物流基地,实地支援日后公司在线商贸的发展。

  银基集团计划在2010年开出至少200家类似的门店,选址主要在深圳、上海、长沙这样的大城市。梁国兴表示,从营运的角度, 公司期望形象店的网络覆盖全中国一至三线城市,包括香港及澳门,暂时不考虑发展加盟店。

  成败五粮液

  银基集团目前在国内的供货渠道主要分为五类:超市、酒店及餐厅、烟酒专卖店、团购及娱乐场所。如果再加上正在规划的在线商贸渠道,这家公司在渠道方面的“5 1”布局将更加清晰。而其最近的形象店计划,则有望使自己的渠道在业内形成差异化竞争。

  对于这一点,梁国兴觉得很重要。他表示,只要把渠道牢牢掌握在手中,就会有新产品源源不断地进来,公司的业务发展才会变得可持续。

  梁国兴的这段话,实际上是在回应外界一些关于银基集团业绩过于依赖白酒的指责。事实上,银基集团自成立之初,就与国内的白酒巨头五粮液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1997年,银基集团成立时即为五粮液东南亚地区销售代理商。2001年,银基集团成为五粮液52度酒系列国际免税及完税市场的总经销商,这项代理权将 持续至2020年。同时,银基集团还是五粮液68度、45度高档酒代理商以及五粮液最大的海外经销商,并在2009年2月获得五粮液酱香型酒的总代理资 格。

  过度依赖五粮液使银基集团为资本市场所诟病。据其招股书显示,截至2008年3月底的3个财年及截至2008年9月底的6个月,五 粮液酒系列收益分别占银基集团总收益的79%、88.4%、93.1%及95%。在券商的评价中,“与五粮液集团间的关系可能发生变化”被列入其评级主要 风险。

  包括最新获得的五粮液“永福酱酒”的经销权,尽管是全球独家经销,但合同只签了五年。在这个行业,拥有品牌的酒厂始终是谈判的强势方。银基方面则对五年后继续代理“永福酱酒”信心满满,称只要有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渠道优势,就不怕代理不到好的产品。

  多渠道试水

  银基集团的另一个变化来自于公司的产品线。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代理白酒起家的银基集团,正有计划引入一些包括凉茶和茶叶等非酒精饮品,加上之前引入的60多个品牌的进口葡萄酒,这家公司的产品线正在逐渐“变色”。

   银基集团的看法是,既然公司拥有完整的白酒销售网络,就应该把这个网络更加充分地利用起来,以提高销售网络的利用率。梁国兴称,根据公司之前的市场调 查,旗下大约有70%的网点适合做葡萄酒业务。这既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又不会影响到主力产品的经销商资源和客户。

  但在一些酒 业分析师看来,银基此举更多是从未来白酒利润下滑的“隐忧”角度去考虑的。之前几年,高端白酒经销商可以以很低的价格从品牌商处提货,并获得相当丰厚的利 润回报。但可预见的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高端白酒的进货价格将越来越高,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也将越来越低。

  对于银基集团的转变,招商证券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称“公司未来发展定位将从五粮液最大的经销商转向渠道商”。这也是行业里很多经销企业的愿望。而银基集团向甲级写字楼进军,正是深挖和拓宽渠道的尝试。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