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內房股老總異常表現 李華華

2008-04-22 AppleDaily
做內房股老總認真難,先要面對中央唔知幾時推出宏調,近排仲成日被人話「缺水(資金)」。唔知係咪呢個原因,以下兩位內房股老總表現似乎有啲異常,一個撩交嗌,一個就爆粗。碧桂園楊國強:銀行家信唔過碧 桂園(2007)主席楊國強冇跟到其他內房股老總去台灣考察,但就留番喺香港撩事鬥非。貴為亞洲女首富老竇,佢撩邊個?點解撩?咪就係恒生銀行(011) 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囉!話說楊國強噚日出席貿發局個CEO論壇,同其他講者包括柯大班、紫金礦業(2899)董事長兼總裁陳景河、復星國際 (656)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廣昌、國美電器(493)總裁陳曉,講中國企業嘅成長同挑戰。楊國強提到做生意嘅理念,話唔會只諗好事,一定預計埋最壞嘅 情況,好似「啲樓賣唔去會點?銀行唔借錢又點?」講到銀行唔借錢呢度,佢突然爆咗句,「大家唔好信晒啲銀行家,佢哋好多時話借(錢畀你),之後又唔借!」 前排有報道話,中央閂水閘內房股大旱,唔知楊總係咪有感而發。不過,正所謂言者無心,聽者……坐喺佢隔籬嘅銀行家柯大俠,亦反應速迅,回番句:「你講嗰啲 係國內銀行咋?」許榮茂激動爆粗內房股今年跌到四腳朝天,就連曾經當炒、交到業績嘅世茂房地產(813)都不能倖免,昨收報13.54元,比舊年11月歷史高位29.05元,唔見咗一半有多。難怪主席許榮茂一講到公司前景就非常肉緊,激動到爆粗,「仆街」二字衝口而出。彈起搶答為維護公司事 緣世房噚日開記者會講業績,順帶透露計劃明年將酒店業務分拆上市,今年會先出售部份股權,引入策略投資者,明年上市再賣部份股權,等兩年都有特殊收益咁 話。華華就奇怪,世房喺上海經營緊3間酒店,都未真正有錢賺,咁心急明年搞上市攞特殊收益,唔通賣樓生意有阻滯?但又話今年打算賣樓套現170億元人仔, 增長85%o架喎。許榮茂聽到條問題即刻彈起搶答,話公司未來賣樓前景秀麗,土地成本又平云云,講得激動,佢吐咗句:「唔係因為出年仆街,就將酒店業務分 拆上市補番條數。」分拆嘅主因,係酒店資產價值被低估,要透過上市反映出嚟咁話。其實大家都明嘅,許主席又使乜咁激動呢。電郵:mailto: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6

英之見:避開高負債內房股 黃國英

2008-09-10 AppleDaily

原 來自8月開始,恒指從來未試過連續兩日上升,攤路極之強勁。有不少人仍在期待另一次熊市反彈,最佳策略還是破位追買,21000應該是關鍵位。不過看來再 創新低的機會是比較大,好消息效力只得一日,最慘是一大堆中資股已破新低,呈現絕望式下跌,中資銀行股、內房股及資源股全部都被轟炸,唯一是成交甚低,沽 壓未算太重。如果以股份的氣勢來分析,恒指遲早重試上周低位,一旦失守20000點,便可以確認新一浪的期指淡倉攻擊。

買股不如博金銀期貨

對 股票已有恐懼症,上周四五的新歡,部份打算坐長一點,又要由贏變輸,基本上高位只得15分鐘左右就一瞬即逝。雖然仍然是有心水博資源股,對冲基金洗倉效應 下是抵博,可是既然資源股回升的大前提是相關商品價格要造好,便索性直接趁低買黃金白銀期貨,至少成交較大,又差不多全日交易,勢頭不對隨時平倉,值博率 明顯勝一籌。何況收檔的對冲基金一樣是滿手商品期貨好倉,因此近日的低迷也可能是洗倉效應。最應該避開是內房股,不應該死板看NAV折讓率,9月開始的劈 價潮可以令NAV大幅下調,而做生意要看現金流,一時周轉不靈就要賤賣家當甚至執笠,高負債的要極之小心,隨時這個浪中元氣大傷,價值大跌。作者黃國英為 證監會持牌人士電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

立論:內房股選股策略 林少陽

2009-05-25  AppleDaily






 

上 落市應對策略是「揀股不揀市」,股海茫茫,點揀法好?雖云本欄不提供股票貼士,給予一些方向性提示以供參考,實有必要。原則上,在預期通脹上升的前提下, 磚頭是當然之選。篇幅關係,今天只談內房。內房相關股在這一潮升市中大幅跑贏大市。由去年10月底到現在,中國建材(3323)及九龍建業(034)股價 高低位相差超過十倍。能夠錄得這麼大的波幅,當然是各有前因:一來之前股價跌得多,二來淡倉被挾倉亦應記一功。事實上,龍頭股中國海外(688)在今次升 浪表現只是中規中矩,非因企業質素差,只因之前跌幅小。累積升幅那麼大,按「道理」是時候有獲利回吐的壓力,然而股市短線升降,那有「道理」可言?退而求 其次,個人的選擇是從二三線地產股中尋寶當買沒有時間值的期權,若大市回落可分段加注。對沒有時間做資料研究的普羅投資者,再退而求其次,目標應該是逢低 吸納一線龍頭地產股,除了中海及華潤置地(1109),在內地做得不錯的恒隆地產(101)及瑞房(272),亦應在購物名單之列。

酒店收租股可追落後

上 周末英美兩國主權評級,分別被評級機構列入或可能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早已轉弱的美元再遭狂沽,英鎊遠離市場焦點,暫避一劫。每逢美元弱勢,美元區的樓市、 出口及旅遊業都會興旺。今年3月初歐美股市跌穿十年新低,以出口為主的台灣及南韓股市,卻向上突破移動平均線。受惠於旅遊及內部消費的二奶磚頭(收租及酒 店)股,升市表現未必及得上「大婆」(地產發展股),在美元明顯轉弱下可望追落後,縮窄兩者估值差距。林少陽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70

內房股中的極品?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531


(08年數字)市賬率     負債比率   流動比率

中國海外       3.9             67%              2.4

華潤置地       2.7             70%              3.22

世茂房地產   2.0             77%              1.45

碧桂園            2.1             62%             1.71

遠洋地產        1.7             89%             2.46

雅居樂            2.3             78%              2.03

瑞安房地產    1.1             49%              1.93

SOHO        1.4             30%              2.77

方興地產        1.3             96%              0.71

綠城中國        1.8            196%             1.72

合景泰富        1.4              71%             2.27

富力地產        2.6             138%            1.12

越秀投資        0.6              70%             1.36

嘉華國際        0.8              62%             2.53

中國奧園        0.5              31%             3.47

首創置業        1.2             162%            1.75

我不理解香港人為何如此偏愛地產股,可能同香港的環境有關...

以上一批內房股,以藍籌的中國海外估值最高,但其財政只是合格的水平,不見特別優秀,現在的股價是說,在相同財政能力的水平,中國海外的地皮升值能力會高過碧桂園的1倍,合景泰富的3倍,嘉華的4倍咁話,事實是不是如此?

按安全性排列,最強的的是:奧園,SOHO,瑞安

這是由於近期有悲情股東進貢,其實好多公司都有,但佢地好彩一時未趕的切用先咁有錢

按財政能力排列,最強的的是:SOHO,瑞安,奧園

除左安全性外,金錢的絕對量也要考慮,錢多先可以標到大地皮,SOHO有100億,瑞安都有34億,奧園14億

按估值排列,綜合又平又安全的的是:奧園,SOHO,瑞安

財政水平奧園同SOHO同級,但SOHO的估值為奧園的兩倍,如果買SOHO就是期待佢主席的能力是奧園的兩倍,而SOHO同瑞安比,財政財力都有 優勢,負債比率相差19%,當利率為9%,瑞安的盈利股東權益回報值要少1.7%,因此貴少少是應該的,以現價來看,買這3隻的人都食左聰明豆

負債高的公司,賺到錢優先是要還債,而唔係分比股東,好似有人認為邊間值8蚊咁,資產係有,但冇考慮到還債,其實賣完再還錢之後有少大截了

作為投資,這3隻是當然之選(08年的數字)

至於方興,綠城,富力,首創看來都有極高的破產機會,至少集資就肯定要了,碧桂園,世茂,雅居樂,瑞安,合景泰富,越秀都有集資壓力,因為流動比率比起負債比率不足,這都已經是上年的數字了,投資時想迥避其實好容易

但作為投機,最好的卻是首創

首創係官股,唔駛還本,只需還息,本金到期可以用新債券代替,銀行見佢冇錢還,收借據當還錢,又唔當不良貸款,至少唔會破到產,呢點得首創同越秀可以,而首創負債比率高,利息支出多,盈利基點低,市況反彈就會顯得增長特別高的假象

首創由低點已經反彈左5倍,而且是在安全情況下的,比起碧貴園等不安全的好得多

不過內房股仲唔止呢d,其實仲有隱藏的內房股,就好似地鐵咁,有人真係以為佢係鐵路公司?

果類隱藏內房股,估值低之餘,有d仲可以淨現金添,邊d?下回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0

隱藏內房股(補充)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543


上回提到,內房股都有隱藏的,有人估到,就係東方海外

東方海外排除本業同外房業務,內房項目有:

上海盧灣長樂路住宅項目-8萬平方,2011年完工

上海盧灣長樂路酒店項目-500房酒店,工期未知

上海徐匯衡山路項目-150房酒店,2012年完工

上海長寧路綜合項目-18萬5000平方的寫字樓,3萬平方商場,400房酒店,2012年完工

上海浦東南碼頭住宅項目-10萬平方,2011年完工

江蘇昆山花橋住宅項目-54萬平方住宅,5萬平方商場,11萬平
方寫字樓,2011年完工


天津「國貿中心大廈」項目-23萬平方爛尾樓

北京之「北京東方廣場」8%股權-57萬3000平方,包括商場,寫字樓,出租單位及一所五星級酒店

基本上2011年落成的數量較多,現只講住宅,齋上海已有18萬平方,早前咪有一單新聞話上海霉都有外星人推倒大廈嘅,被推倒果間野要賣12000蚊一平方米,因此東方海外剩係呢一批住宅都值22億了,何況仲有其他

大部分工程已在動工,因此首期款項已經支付,未來的起樓支出會少於只得空地的內房股,而東方海外有20億美元現金同每年4億美元以上的現金流,比起 未賣到樓時就要食穀種的地產公司好得多,雖然都有23億長債,不過公司還得起(況且其中15億為財務租賃,性質同負債有根本分別),而且2011年內到期 的只有4.6億

運輸公司的好處是可以將舊車站,碼頭,倉庫等地方轉商住途,愛瞞也有巴士公司用建巴士總站的名義標土地回來,轉頭就轉售比大股東起海X天等例子

另一個隱藏內房股係湯臣,蟹金也在1.84時買過,後來發現佢實際上係地產股,我唔鍾意先賣走,湯臣名義是酒店股,但同時又搞地產,定位等於鷹君咁,湯臣的財政無可挑剔,處於淨現金狀態,內房項目賣剩的仲有:

湯臣湖庭花園2期-38000平方,下年落成,湯臣佔70%股份

湯臣一品-117000平方,正在賣

同樣用12000蚊一平方米計,值17億,湯臣一品由於已經完工,再冇支出,賣出就全部落袋,湖庭花園起左大半,要比的尾數有限

湯臣08年有的固定資產合計為66億,其中上面提到的部分爛可以收回12億現金計,根據錦江酒店的招股書資料,06年湯臣錦江酒店值12億,當現家值16億計,湯臣佔到8億,加上湯臣現有現金15億,現在46億的市值是傻的

不過湯臣也有缺點,"其他長期負債"太多,佢有大量董事認股權,達現有股數的3成咁滯,異常惡劣(對董事來說,當然這也成為湯臣"有必要升"的原因),另外甚麼遞延利得稅以後也要交

 

*後來補充:睇錯左,認股權唔係3成,3%先啱,關於湯臣原來仲有一則舊文:

  "當年,湯臣集團(當時稱湯臣太平洋)是他與何鴻燊收購物業的融資平臺,並寫下了兩年內七度配股的壯舉。1990年,湯君年看中了處於財務困境 中的澳洲公司奔達集團(後兩度易名,包括世貿中心集團、鵬利國際,現已私有化)。當時,奔達集團已被匯豐接管,但卻坐擁20億-30億港元的現金,湯君年 計劃透過10億元收購奔達集團34.5%股權,以避開全面收購。

  湯臣頻頻配股集資卻引起了香港政府的注意,並於1992年委任獨立調查員調查湯臣與世貿集團兩間公司。1994年,調查報告指出湯臣為回避收購,遂安排將31.5%世貿股權在市場配售,但部分當時聲稱獨立第三者的配售對象,卻與湯臣的董事有關。

  “湯臣案”歷時六年,案件牽連甚廣,當中包括何鴻燊及邱達昌,涉及證人超過一百人。于1996年,湯君年、徐楓妹妹徐傑、前渣打證券要員賴焯群等五人被控串謀訛騙。于1998年中正式開庭,經過82天的聆訊後,于同年11月6日,法院宣佈湯君年等五人無罪獲釋。"

 

非常感謝ckm的提醒,原來又係同叉燒何有關,咁就係老千股了,湯臣買不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1

低吸內房股 東尼


2010-06-10  NM





人生總是時晴時雨,股市亦然。就 以美國股市的表表者道瓊斯指數為例,在一九三二年只得四十一點,當時正值一九二九年股災之後;惟到○八年已達一萬四千點,可以想像美股這些年來一直穩步上 揚。

美股當然也曾經歷風浪,例如在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三年的戰爭時期,以及一九七三年的石油危機,股市都曾下挫一半以上。大家也許仍記得八 七年金融危機及○二年科網股爆破,市場一度恐慌。所以,麻煩總是少不了的。

短暫調整不礙發展

惟人總是要往前走,而種種的災 難,亦隨着時間過去,而被人遺忘。次按引起的金融海嘯,亦令道指下跌五成,由一萬四千點跌至七千點,當時大家以為世界末日,金錢世界已經完結。然而,不過 一年光景,道指由七千點急彈五成,儘管過去數月曾下挫近千點,但我認為調整即將完結,股市將重拾動力。即使美國人仍為最近的跌市而痛苦,惟就業及房地產市 場已開始重整。

何況,根據以往經驗,美國金融海嘯對中國和香港的影響似乎較小,刻下中國經濟越來越倚靠內需,其刺激經濟措施甚至太過寬鬆, 令房地產及其他資產的升幅再次失控,中央又要再次出招收緊,以防經濟過熱。

內地房屋需求高

香港現時的情況與國內類似,大量資 金流入、企業盈利增長強勁,失業率低企,但同時要抗衡泡沫爆破。香港仍沒有被投機充斥,就算中國有,香港也不一定會有。

今年首季的企業盈 利,對香港市場有很大的鼓舞作用,除了之前已經說過的銀行股之外,地產發展商的盈利潛力令人更有信心。今年新地(16)、長實(1)及恒地的盈利,應該貼 近其歷史高位,其他發展商亦然。此外,出口公司如利豐(494)及創科的利潤亦逐漸恢復。

其實,要找一間並非比之前表現得更好的大藍籌公 司,應該很難。

港股正受一些不明朗因素影響,大家恐懼一些未知的環境,甚至是一些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內地樓市亦不會長久停滯不前,因為隨 着國內中產不斷增加及越來越富裕,對新屋的需求只會上升,而情況需要數年而不是幾個月便可紓緩。

中資銀行是中國富起來的受惠者之一,其股價 已自高位下跌兩成,預測市盈率只是約十一倍,它們應該獲得更高估值。不過,這個市場正被種種不明朗因素困擾,擔心買家不敢買樓,而這種心態現時相當普及。

所 以,除了中資銀行股外,我近來還十分留意備受打壓的內房股。

東尼Tony Measor

在證券界有五十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 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 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37

情傾小型內房股 東尼


2010-07-1  NM





問:你曾表示會多買一些內房股, 請問除了瑞房外,哪間公司較好?華潤置地(1109)的前景如何?

答:華潤置地聲譽良好,亦有母公司華潤在背後撐腰,不過作風帶點官僚。其 市值近八百億元,相對其資產淨值而言,略為偏貴。

相對而言,一些小型內房股對我更有吸引力,例如基地設於湖南省的建業地產(832),新加 坡淡馬錫便持有兩成七股權,現時市值三十五億元,預測市盈率約十倍。

另外一隻由新加坡資金持有的星獅地產(535),市值更細,只有十三億 元。我貪其每股資產淨值達兩毫半,惟股價只是一毫八。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內房股同屬吸引,例如世茂房地產(813),但我對它們並不大熟 悉,所以暫不考慮。

問:我打算買入長實(1)或和黃(13),請問你認為哪一間較好?

答:長實是和黃的母公司,同屬李嘉誠 的王國,長實以發展地產為主,而和黃則是綜合企業。

經歷多年變遷後,和黃的市值已超越長實,尤其是○○年,和黃以天價賣出電訊業務予德國機 構,不過李嘉誠最終決定以大部分賺到的資金,用作競投多國的3G牌照,導致刻下和黃前路茫茫。由於3G業務的投資龐大,和黃惟有不斷變賣其他資產粉飾賬 目。

即使和黃賣了不少家當,它仍有不少資產,例如港口業務,其零售業擁有百佳、屈臣氏及豐澤等品牌,此外還有加拿大的赫斯基石油。和黃已投 資3G接近十年,前景仍然未能看清,故此我認為買入和黃帶有賭博成分。

長實是香港著名的地產發展商,而且持有和黃一半股權,因此我傾向長實 多一點,即使和黃盈利急升,長實亦可水漲船高。

長實現價九十四元,市值二千一百七十億元,我預期今年可賺二百二十億元,市盈率約十倍,相對 其他發展商而言價錢合理,有大幅上升的空間。和黃現價五十元,預測市盈率十五倍。

問:近期歐元大跌,你認為會否令思捷(330)受損,你對 這公司有何睇法?

答:外匯走勢反覆無常,我是門外漢,不敢預測。不過歐洲多國自身的消費力下降,勢必影響思捷的營業額。此公司不俗,在○九 年之前,曾連續十年盈利遞增,其大股東邢李『火原』亦進身億萬富豪,數年前更逐步退出思捷的管理層。如我像他般這麼富有,我亦會頻頻減持股票套現。

思 捷現價四十五元,市值六百億元,市盈率十二倍,我預期今年盈利跟去年相差不遠。

問:你常說睇好內需股,請問你對春天百貨(331)有什麼評 價?

答:春天百貨上市時間仍短,初步看業績不錯。此行業充滿生機,但缺點是競爭激烈,如你有多餘的資金,這無疑是不錯的投機選擇。

中 國未來的發展,必須倚賴內部消費,揀中優質公司便會帶來豐厚收益。不過,這市場確實龐大,就算不少巨企亦曾損手,故此必須小心選擇。

東尼

在 證券界有五十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

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 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26

三線城市崛起 香港內房股估值提升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14/xOMDAwMDIzMjQxOQ.html

持續的限購令下,不受影響的三四線城市迅速崛起。4月12日,恆大地產(3333.HK)發佈一季度業績報告,其佈局二三四線的戰略優勢顯現,一季度實現198億銷售額,佔年度銷售計劃近30%。

2011年3月恆大新開盤4個項目,分別為中山恆大綠洲、景德鎮恆大名都、南充恆大綠洲、遵義恆大城,全月合計銷售8億元。4個新開盤項目均位於三線城市。

這是恆大二三線城市戰略的縮影。恆大項目所處的大部分地區不屬於調控熱點區域,恆大已進入62個城市,三線城市佔比63%;集團擁有的112個項目中,39.3%的項目位於三線城市。年內,集團三線城市尚有30多個項目計劃陸續開盤。

恆大之外,碧桂園(2007.HK)、佳兆業(1638.HK)等深入三四線城市的地產商也取得不俗業績,三四線城市對房企的銷售和利潤貢獻佔比越來越大。

中房信報告指出,受益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業蓬勃發展,部分提前佈局的企業表現突出。如碧桂園一季度銷售約93億元,同比增長45%;一季度銷售面積約150萬平方米,位居全國房企前三。

碧桂園控股公佈的2010年報顯示,其二、三線城市的土儲佔總土儲約84%,其位於增城市(未限購)的碧桂園豪園在3月中旬推出200餘套全新洋房單位,連續數日佔據廣州樓盤簽約榜首位。

開 發深入到鎮一級的佳兆業,於2011年首季實現累計合約銷售收入約12.07億,其中大量的三線城市項目拉低了成交均價及總價,合約銷售面積約 14.565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由第二季開始,佳兆業計劃每季度推出可銷售總建築面積約142萬平方米,大部分位於三四線城市。

一季度房企的市場表現和分化,引起了香港資本市場對於內房股的估值分歧和轉向。多家券商表示,中資概念股有機會成為港股新一波升浪的火車頭,尤其中資銀行及房地產,在去年大受打擊後,今年或將否極泰來。

其中,業績增速明顯、去化率高、佈局二三線的房企首獲認可。

自3月29日年報公佈以來,恆大地產股價連漲6天,從4.00元港幣漲至4月7日5.04元(股價為港幣,下同),漲幅高達26%。4月8日盤中最高衝至5.15元,第三次刷新盤中最高價紀錄,相比歷史最低值反彈高達181.4%。

過去一個月來,27只香港內房股已平均上漲了7.3%,除恆大外,中海外(0688.HK)等在3月也大漲了20%左右。

但香港證券分析師亦提醒,雖然恆大等公司目前在三四線城市發展,但財務增長的壓力也相應變大,尤其是在獲取了較多的土地儲備之後,其財務方面的槓桿也會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26

減持內房股 股壇老兵鍾記

http://blog.yahoo.com/_W7IRY52UUXB7Z6MXPPNXD2UOR4/articles/624444/index

 

當全世界都憂慮歐債還債高峰期而看淡港股上半年的走勢時,恆生指數偏偏從年初開始上漲了8%,再次證明短期股市是不可測的。關鍵是中國總理溫家寶說要支持國內A股二級市場的發展,令投資者相信股市已見底,基金急急補貨,因為之前實在看得太淡。

 

 

 

作為價值投資者,我從來不喜歡追貨,也不會急於沽出手上的愛股,尤其是那些擁有經濟專利而估值合理或便宜的股票,千萬不可因為蠅頭小利而沽出,必須長線持有。

 

 

我在去年十一月份,當股民非理性拋售的時候,趁低買入了一些二線內房股。這個星期,我把握機會沽出部份內房股獲利,其中包括雅居樂世茂,回報不錯。我認為如果中國政府打壓房價的前題沒變的話,內房股的股價不可能持續攀升,所以決定減持內房股在個人投資組合的比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48

九倉是內房股嗎? 林智遠

九倉是內房股嗎?  
 

 

熟悉九倉(4)的朋友,相信一看標題:《九倉是內房股嗎?》後,立刻就會答:「不是!」然而,分析員可以不用思考,就答「不是」嗎?仍以物業業務為主

上週,九倉(4)公布2014年全年業績,對比2013年,營業額增加20%,營業盈利增加8%,在投資物業重估盈餘280億港元帶動下,除稅前盈利達400億港元,上升17%。分析員對九倉業績像發現新大陸一樣,不是立刻降目標價,就是即時下調評級,所持理據主要是:核心盈利下跌7%,及物業銷售營業盈利下跌超過三成等。可是,部分分析懷疑誇大,或失去焦點。業務廣泛的九倉,投資物業收入一向佔總收入約三成多,相關營業盈利佔總營業盈利卻持續上升,2014年上升至76%;同時,發展物業收入也佔總收入約四成,相關營業盈利佔總營業盈利卻持續收縮,2014年收縮至只佔12%。兩項業務佔總收入和總營業盈利約七至九成,一增一減主導九倉業績,分析員應不是今天才知此發展,為何像發現新大陸一樣?九倉投資物業收入在2014年上升21%,幅度比2013年更高,但相關營業盈利率微跌,由83%下降至81%;發展物業收入也上升35%,但相關營業盈利卻下降,營業盈利率由23%下跌至11%。兩項比率下降是什麼地域的業務導致?

地域分析揭示內地因素的重要

以業務地域深入分析九倉,可看到在投資物業方面,香港營業盈利率不跌反微升,下跌的僅只內地營業盈利率,按年由60%下跌至50%。在發展物業方面,九倉收入主要依賴內地,近兩年從香港而來的收入不足兩億港元;而內地的營業盈利率是持續下跌,由2012年的37%,輾轉下跌至2014年約一成。九倉內地收入持續上升,2014年已升至接近總收入約五成,可惜內地營業盈利卻未能同步。2012年前,九倉的內地業務營業盈利率超過三成,但2013年開始下跌,2014年更只剩19%。此分折顯示九倉或正面對一些內房股的問題:內地宏觀環境因素,無論推論是否成立,九倉或也是時候想想在內地的下一步發展策略。

投資物業公允價值的啟示

看投資物業業務不能不看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變動,以九倉為例,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持續上升,產生的重估盈餘在收益表中反映,佔九倉過去多年除稅前盈利超過五成,2014年更達七成。有些分析員或會撇除考慮這些估值變動的啟示,但估值反映投資物業將來現金流的變動,任何估值變動不但影響收益表,也反映管理層、專業測量師及核數師對企業投資物業將來收入的評估,當中雖然牽涉不少「估值的藝術」,但分析地產企業又怎可完全不考慮這些估值變動呢!分析九倉2014年的投資物業重估盈餘,發現香港物業的重估盈餘佔香港物業價值超過一成,而內地物業的重估盈餘佔內地物業價值僅0.7%,接近無升跌。此重估盈餘差異,是否反映了專業測量師,預測香港及內地物業收入的不同走向?分析應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九倉不是內房股,但也要面對內房股的問題。何況九倉也曾表示,如價錢相宜,有興趣收購綠城(3900)的內地項目,那時九倉可能不只收入有一半來自內地,盈利或也會有一半來自內地!

林智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1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