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脫歐還是留歐?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被曝心口不一

倫敦市前市長、現任英國外交大臣的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一直被認為是脫歐派的領軍人物之一,但近日卻被曝出,其實他對英國脫歐並不是那麽想的。

盡管約翰遜在公投前還曾於英國的《電訊報》發表文章支持脫歐,但《星期日泰晤士報》卻曝出了他在同一時期另一篇未刊登的文章。文中他列舉了留歐的諸多好處,並警告稱,一旦脫歐,英國將面臨政治、經濟多重危機。

這顯然與約翰遜此前給英國民眾留下的“脫歐先鋒”印象大為不同。面對約翰遜的如此“兩面派”作風,英國民眾正在納悶,約翰遜對於英國在歐盟的去留的真實想法究竟是什麽?

態度大不同

在今年2月於《電訊報》發表的這篇文章中,約翰遜多次強調,英國人民的脫歐公投是為了對自己的國家負責,是為了掌控國家而不必事事聽歐盟指揮。他尤其指出,英國民眾要實現所希望的改革,唯一的方式就是脫歐。

在如此強勢的表態下,時任倫敦市市長的約翰遜也成為了脫歐派的領軍人物,並活躍在各種脫歐活動的第一線。

但在《星期日泰晤士報》上這篇未刊登的文章中,鮑里斯卻“換了副面孔”,將英國留歐形容為“世界以及歐洲的福音”,並指出英國脫歐會帶使經濟受挫動蕩,同時蘇格蘭可能再次提起獨立公投,而俄羅斯也可能出手謀利。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此前約翰遜已承認這篇文章的存在,但並沒有給出實際內容。而披露文章的《星期日泰晤士報》則聲稱,約翰遜在這之前還寫過一篇爭議脫歐的文章,當下公布的這一篇則澄清了他的看法。但是,直到最後,他轉變了立場,在《電訊報》上發表了支持脫歐的文章。

立場矛盾

如今,作為新任的外交大臣,約翰遜上周還曾堅稱,脫歐之後英國得到的貿易合同、市場渠道等將會更加有利於其經濟發展,而這些是歐盟的單一市場所無法比擬的。他甚至將歐盟的單一市場形容為“越來越無用”的一個設想。

但在被曝光的這篇文章中,約翰遜卻對歐洲自由貿易區表示支持。他寫道:“在我們的家門口就有一個市場在等著英國的公司產業進一步開發”、“和我們由此獲得的資源相比,成員費用就不算什麽了”、“為什麽我們要一意孤行,拒絕這個市場呢?”

他還表示,脫歐之後可能隨之而來的許多問題還無法回答應對。

他寫道:“幾乎所有人都預計脫歐會導致英國經濟受挫震蕩”、“屆時經濟問題會有多嚴重呢?我確信那些唱衰者誇大了可能的後果,但他們的話真的完全是錯誤的嗎?我們又怎麽知道呢?”

事實上,約翰遜的這些警告並非危言聳聽,的確有部分已經發生。在脫歐公投塵埃落定後,英鎊狂跌至1980年以來的最低點,對美元匯率下降約18%。而蘇格蘭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Nicolas Sturgeon)已經表示,如果英國退出歐盟單一市場,蘇格蘭將尋求第二次獨立公投。

對於約翰遜在脫歐問題上的“兩面派”,《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政治編輯蒂姆·希普曼(Tim Shipman)則評價稱,其言論顯然與他在進入以特蕾莎·梅領導的新內閣後的立場截然不同,“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玩什麽把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012

涉強行表決TPP批準案發言,日本農業大臣被嚴厲提醒

據共同社報道,有關日本農相山本有二日前發表可被視為強行表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批準案是選項之一的言論,官房長官菅義偉在19日的記者會上透露,由於該發言“可能會造成誤解”,已經打電話嚴厲提醒山本註意。據悉,山本當時在電話中稱“非常抱歉做出了被人誤解的發言”,表示願意收回發言。

關於強行表決TPP批準案,菅義偉表示“政府絲毫沒有這樣的打算”。

山本下午出席眾院TPP特別委員會的理事會,道歉說:“對於應由國會決定的事項,我卻從行政(立場)做出了不恰當的發言,非常抱歉。”

在此之前,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致電菅義偉表示:“希望內閣也在工作中抱有緊張感”。菅義偉回答說:“給黨造成了困擾,深表歉意。”

山本18日在眾院議院運營委員長佐藤勉(自民黨)的聚會上稱:“是否強行表決由佐藤決定。”

眾院特別委員會正在對TPP批準案進行審議,力爭在本月表決的執政黨與要求充分審議的在野黨之間拉鋸戰白熱化。民進黨代理國會對策委員長笠浩史在19日的記者會上批評稱:“作為閣僚(說出這樣的話)極不合適。這是背靠巨大執政黨的政府的傲慢。”

二階此前在東京與公明黨幹事長井上義久舉行了會談。井上認為山本的發言有問題,要求進行應對。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也在該黨會議上稱:“這樣的發言可能會妨礙審議圓滿成功。應該嚴加謹慎。”

17日,有關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批準案及相關法案的日本眾院TPP特別委員會議開始進行朝野全面論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99

英外交大臣:和美國簽署貿易協議,英國“前排就坐”

1月10日據BBC報道,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考克(Bob Corker)在回見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Boris Johnson)之後表示,隨著英國準備脫離歐盟,美英兩國間簽署貿易協定將會成為“優先事項”。

“他們(英國)‘排在第一位’,我認為,我們的優先事項就是確保和英國簽署貿易協定,以彰顯兩國長期以來的友誼。”考克對BBC如是表示。

不過,按照目前的計劃看,英國可能要等到2019年正式脫離歐盟之後才可能簽署貿易協議。

特朗普在大選期間曾表示,英國脫歐是“一件很棒的事”。

約翰遜在紐約特朗普大廈與美國國會議員會面之後表示:“顯然,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擁有一份激動人心的改革計劃。不過,有一件事不會改變,那就是美國和英國之間的關系。”

“我們是美國在全球安全上的重要合作夥伴,當然也是自由貿易的擁護者。”約翰遜還表示,“在和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上,我們‘前排就坐’,因此,對我們兩個國家來說,今年將會是激動人心的一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75

英脫歐大臣:若與歐盟談崩,首相還有“B計劃”

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12日表示,英國正在準備一份應急預案,以在英國和歐盟的脫歐談判以無法達成協議告終的情況下啟動第二方案。

目前,脫歐的氣息越來越濃烈,普遍的預測是,一旦上院通過表決,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最早將於當地時間14日宣布啟動脫歐程序。

但在此之前,英國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提出警告,如果英國政府無法與歐盟達成協議,那將會是一個“非常破壞性的結果”,有損雙邊經濟並對個人、商業和法制混亂帶來不確定性。如果英國政府無法對此可能性拿出對策,那麽將是政府的失職。

“對於談判所有可能的不同的結果,我們都一直在為突發事件做準備。”戴維斯稱,鑒於不希望造成公眾的誤解,因此政府並沒過多談論這份備用計劃。

目前的情況是,梅首相需要得到議會的授權才能與歐盟進行談判,因此具體談判日期取決於議會何時通過脫歐法案。在過去幾周,英國兩院已經“打乒乓”似的輪番投票並對一些存在異議的地方提出修正案。這一周里,關鍵就看下議院是否能推翻上院的修正案。

此前,上議院共提出兩條修正案,一是要求在脫歐法案中增加條款確保在英國生活的歐盟公民在英國脫歐後能繼續享有目前的權利。二是要求只有在議會允許的前提下,英國才能在未能與歐盟達成任何協議的情況下脫歐,否則政府就應繼續談判,直至議會點頭。

簡單說,上議院提出的一個是要求歐盟公民在英權利,一個是要求議會掌握最終決定權。

戴維斯呼籲議員支持梅的脫歐戰略並推翻這兩個修正案,他認為這些附加的條件會在梅與歐盟談判時束縛手腳。

歐盟方面,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近日表示,其他歐盟成員國將在脫歐程序啟動後48小時內發表談判草案的“指導方針”。德國總理默克爾則確認,一旦脫歐程序啟動,其余歐盟國家將在4月6日舉行“特別會議”討論對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386

英國超900萬人“感染”一種“流行病”!英政府專設大臣緊急“救治”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21/1185490.html

在英國的6560萬人口中,有超過900萬人表示他們經常感到孤獨,約20萬名老年人一個月都不能與朋友交談一次。

英國紅十字會稱,孤獨就如同“隱形流行病”...

孤獨,如同“夢魘”,它侵蝕著人類的健康,比疾病更可怕!有研究人員稱,孤獨對健康的危害猶如每天吸15支煙。孤獨寂寞的人,早死的概率比其他人高1/3,患老年癡呆的風險也更高。

孤獨對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有破壞性甚至危及性命的影響。

英國爆發“孤獨病”:900萬人自曝被“感染”

在英國的6560萬人口中,有超過900萬人表示他們經常感到孤獨,約20萬名老年人一個月都不能與朋友交談一次。已經有研究人員認為,孤獨應該被視為公共健康問題。英國紅十字會稱,孤獨就如同“隱形流行病”,在人生的不同時刻,影響著各個年齡層的人。還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社交網絡發達的今天,每個人的註意力都在手機上,這使得人們在公共場所變得更加孤立。

英國特設“孤獨大臣” 幫民眾解決孤獨寂寞冷

根據孤獨委員會發布的最新報告,6600萬英國人中有900萬人常常感到孤獨,並且有20多萬名老人每個月最多與1位親朋好友交談1次。

而據倫敦經濟學院發起的“終結孤獨運動”估計,每10位英國老人當中會有1位老人處於長期孤獨的狀態。

另一項統計也顯示,75歲以上的英國老人當中,超過一半人(200萬人)獨自生活,他們中的多數人甚至好幾天或好幾周都不參與任何社交活動。

除了老人,英國兒童的孤獨問題也很突出,孤獨問題呈現低齡化趨勢。據英國兒童慈善組織全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的統計,2016年全年有4063起兒童求助熱線涉及孤獨問題,平均每天有11名英國兒童因為孤獨問題撥打求助熱線,有的求助者年齡只有6歲。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新晉媽媽們的身上。研究顯示,三分之一的新生兒母親會感到孤獨。

為什麽會有這麽多英國人感到孤獨?

在英國,孤獨似乎是一道“禁忌”,很多人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感到孤獨而逐漸放棄與之抗爭,最後讓自己被困於孤島。

76歲的英國老人瓊表示,孤獨感是難以說出口的,尤其是在家人和鄰居面前。她可以用ipad和人群保持聯系,可以通過教堂的誌願活動享受給予感,但卻缺少一個讓自己感到有所陪伴的地方。

據孤獨委員會統計,在英國,四分之三的孤獨者常常不知道該去哪里尋求支持。隨著地理距離的擴大、婚姻關系的不穩定、工作時間的增加等,英國的家庭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孤獨問題變得更加棘手。據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ONS)統計,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獨居的成人比例在1973年至2011年間幾乎翻了一番,從9%上升到16%。在這16%的人口中,28%的人年齡在35-54歲之間。而一項研究表明,跟與家人一起生活的人相比,在外工作的獨居者患抑郁癥的風險高達80%。

有研究人員稱,孤獨對健康的危害,猶如每天吸15支煙。孤獨寂寞的人,早死的概率比其他人高1/3,患老年癡呆的風險也更高。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首席護理官簡·卡明斯表示,孤獨對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有破壞性甚至危及性命的影響。但對於弱勢群體來說,社會隔離和寒冷天氣是致命的。

互聯網造就了更特別的孤獨群

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在任何場合都想要尋找一種陪伴,希望有人陪著一起吃飯,一起打遊戲,一起上班,一起過馬路,一起看電視劇,一起聽演唱會,一起天南地北地說些不著調的廢話,哪怕只是在網線的另一端。

這大概是為什麽在彈幕網站的視頻里,經常出現的彈幕語是——有人在嗎?活在網絡的熱鬧里,孤獨就真地消失了嗎?到頭來,你和孤獨之間,還不就只差了這一根網線的距離。

但是你知道嗎,互聯網造就的更特別的孤獨——這種孤獨恰恰屬於站在網絡熱鬧正中央的那個人。互聯網未見得是孤獨的解藥,也許本身就創造了更大的孤獨。熱鬧和孤獨共生在同一個地盤上,在極致喧嘩的舞臺中央,站立著一個極致孤獨的個體,為屏幕另一端的一個孤獨個體唱歌。

互聯網時代帶來了一切社交紅利,所有那些看上去熱鬧的日子,無非都是科技帶來的通貨膨脹,而孤獨的絕對價值,其實從來沒有改變過。

孤獨寂寞是一把利劍,直插老人胸口

在快速到來的老齡化社會中,不僅老人的生活、醫療需要保障,他們的精神狀態同樣需要受到重視。一項針對近1.4萬名城市老人的調查發現,他們中四成人都有孤獨、壓抑、心事無處訴說之感。盡管“常回家看看”作為精神慰藉條款,已經被寫進《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然而,“別讓父母感到孤獨”,需要來自社會與子女更多的親情與關愛。

伴隨著社會的激烈競爭,中國越來越多的子女不得不離開父母,遠赴他鄉工作定居,無形中造就了一個龐大的留守空巢老人群體。“孤獨寂寞,恰如一把利劍直插老人的胸口。長期如此,太多負面情緒的積累,會造成他們的抑郁傾向,嚴重時就選擇了結束生命。”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對此十分痛心。她告訴記者,人的社會關系有“三圈”,最外圈是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人,對個人情感起不到太多作用;中間圈是工作的同事,最內圈則是直系家屬。

老人退休後最主要失去中間圈,這時需要家人圈來彌補,但如果是空巢老人,面臨的就是“三圈”的全部缺失。在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心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萍看來,隨著年齡增長,人的安全感都會缺失,造成負面情緒增加,而空巢恰恰促進了這種情緒的增長。

“缺少精神慰藉成為困擾我國空巢老人的主要問題之一。”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說,其中既有想念子女的孤獨感,也有精神生活得不到滿足的空虛感。

西北大學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研究院韓養民教授認為,對子女的無私疼愛讓獨守空房的老人很難承受他們離開後的巨大心理落差。生病或出意外時,得不到照顧的空巢老人常產生被遺棄的感覺以及自悲自憐的情緒。

此外,長期的孤單寂寞還會讓老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慢性病增多,同時社會功能更加缺失,造成自閉,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世界再大也要回家。孤獨,比任何都可怕,別讓它傷害我們的爸媽!現在,就回家給他們一個擁抱,或者拿起手機打個電話吧!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綜合中國青年報、新京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279

促學中國人多工作少享受英大臣被轟侮辱工人

1 : GS(14)@2015-10-10 23:43:29

習近平到訪英國之前,中國女婿、英國衞生大臣亨特(Jeremy Hunt)日前發表講話,為即將推行的削減稅收減免的政策辯護,他呼籲英國人向中國人學習,「多多努力工作、而不是享受福利」。此言引起英國社會譁然,英國工會負責人炮轟他侮辱工人。亨特本周二在執政的保守黨大會期間發表講話,指調整稅收抵免政策,就是要發出提倡努力工作的「重要文化訊號」,他直指依靠福利、而非自力更生的人是缺乏「尊嚴和自尊」。他說:「我妻子是中國人。我們希望這國家(英國)在20、30、40年裏,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國家。」「我們要回答的一個困難而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準備好了向亞洲經濟體那樣地努力工作,像美國那樣地努力工作?這是關乎我們要創造一種將工作作為我們成功核心的文化。」亨特的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英文網站引起不少國人議論。有人炮轟道:「他說甚麼啊!與中國競爭難道要仿效中國的低工資、低技能、長工時嗎?」「中國沒有有效的工會組織,難道我們也要這樣嗎?」



妻子為中國人

英國工會Unite秘書長麥克拉斯基(Len McCluskey)駁斥他,指他作為現任內閣中「最富有的人」,他這一說法是對英國「數百萬工作不穩定、工作時間長的人的侮辱」。48歲的亨特2009年與中國籍的Lucia Gao結婚,據說其妻子是西安人,但一直保持低調。他們夫婦最近有了第三個孩子。亨特2010年擔任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2012年出任內閣中更為重要的衞生大臣一職。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9/193262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977

被指受賄 日大臣︰記不起

1 : GS(14)@2016-01-22 16:15:33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心腹爆出受賄醜聞。昨日出版的《週刊文春》披露經濟再生相甘利明(圖)收受一間建築公司100萬日圓(約6.7萬港元)賄款。他昨被問到事件時未明確否認,只說「記不起」。報道指,該家位於千葉縣的建築公司因施工問題跟日本再生都市機構發生糾紛,求助甘利明的政治後援會擺平事件,為此在2013至14年間行賄1,200萬日圓(80萬港元),當中100萬日圓落入甘利明口袋。爆料的建築公司職員聲稱一切有筆記和錄音為證。昨日在參院決算委員會上,甘利明被問到受賄指控時承認曾在大臣室會見該公司職員,惟「記不起有否收受過金錢」,但否定辭職的可能。安倍稱相信甘利明會徹查事件並「盡責解釋清楚」。甘利明負責談判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若涉弊案,有機會影響國會目前對TPP的審議。法新社/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2/19462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790

前影子大臣爭做工黨黨魁

1 : GS(14)@2016-07-12 08:15:33

英國保守黨轉黨魁,另一邊廂在野工黨黨魁選戰亦蓄勢待發。55歲前影子商務大臣伊格爾(Angela Eagle左圖)昨日宣佈,挑戰早前遭黨友提出不相信動議的科爾賓(右圖),指科爾賓已無法領導工黨。



指科爾賓領導無方

伊格爾發表演說,為她的競選活動展開序幕。「今日我宣佈決定競逐工黨黨魁一職。科爾賓未能給予這個黨所需要的領導,但我信我可以。我不是貝理雅繼任人、不是白高敦繼任人、不是科爾賓繼任人。我是我一個女人。」她冀能帶領工黨走出「黑暗時代」,團結工黨。工黨秘書長之後證實,黨魁競選正式展開,但確實時間表仍有待工黨全國執行委員會決定。工黨引發黨魁之爭,源於上月公投脫歐後,黨魁科爾賓遭黨內批評未有積極為留歐派拉票,黨內通過對他的不信任動議。但科爾賓表明會再參選黨魁。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2/196915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372

日復興大臣拜靖國神社

1 : GS(14)@2016-08-13 14:50:14

日本復興大臣今村雅弘(圖)昨天到供奉了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是安倍在本月初改組內閣後首次拜靖國的大臣。今村到達靖國神社後在本殿前參拜,與其他普通參拜者一樣沒有進入內殿,亦沒有在簽名本上簽名。他參拜後表示,自己在接任復興大臣前已有每年參拜靖國神社兩次的習慣,這次參拜是為了報告自己擔任了大臣職務,亦祈願日本繁榮安寧。今村曾任眾議院外務副大臣和國土交通委員會等要職,現負責福島核事故後重建。分析指他選擇於昨天拜靖國,是為了避開敏感的8月15日「終戰紀念日」。南韓外交部譴責日本內閣成員、國會議員參拜美化殖民統治與侵略戰爭的靖國神社;中國外交部則回應指,希望日本政治人物能多做有利與鄰國和解和互信的事。中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2/197328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535

英大臣首交代脫歐計劃被斥空洞

1 : GS(14)@2016-09-07 21:46:11

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德偉(David Davis)前日首次到國會闡述脫歐計劃,主要涉及與歐洲貿易及移民問題,但被在野黨派狠批他言之無物,缺乏具體細節。戴德偉指,英國期望日後仍能進入歐盟的單一市場,但不想以放棄管制移民為代價,因此他計劃與歐盟簽定自由貿易協議,但不包括允許勞工在英歐自由流動,「我們會掌控邊境、法律及納稅人的金錢」。他稱首要任務是為脫歐談判的立場「建立全民共識」,但排除支持留歐的蘇格蘭可有否決權。工黨影子外相索恩伯里批評戴德偉沒有解釋英國如何爭取歐盟讓步,「他的樂觀願景不過是發白日夢」。前影子內政大臣庫珀形容戴德偉的言論「驚人地空洞」,「沒有計劃、把握和細節」。


堅拒二次公投


國會前天亦辯論400萬人網上聯署要求舉行二次公投決定去留歐盟,戴德偉斷言拒絕,斥訴求「反民主」,「正如首相(文翠珊)所言,不會有留在歐盟的後門」。另外,文翠珊拒在脫歐後用移民計分制,被批立場軟化後,消息指她正考慮禁止未有工作證的歐洲公民移民到英國。英國《衞報》/《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7/197631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9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