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朗普強勢喊話美制造業“回國”  這些巨頭被點名

誓言要把制造業帶回美國的當選總統特朗普,最近又把炮轟矛頭對準了美國汽車制造業巨頭。

當地時間1月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威脅通用汽車公司(GM):要麽把雪佛蘭科魯茲車型從墨西哥遷回美國制造,要麽就等著高額的邊境交易稅。

這已不是美國汽車制造業第一次面對特朗普的炮轟。在競選美國總統期間,當時還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特朗普就打著“制造業回流美國”的旗號,向包括福特汽車在內的美國汽車廠商為代表的本土制造業喊話,要求它們將制造業基地遷回美國,把就業崗位留在美國。

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美國制造業的從業人口在2000年之前,還能維持在1700萬~1800萬。但在2000~2010年的10年間,美國制造業崗位數從1730萬急速下跌到1150萬。雖然隨後的經濟複蘇使得美國制造業的就業人數出現恢複,增加了近80萬個崗位,但是自2000年至今的16年中,美國制造業還是損失了超過500萬個工作崗位。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在美國“鐵銹地帶”生活的藍領工人會在2016年大選時,站在主張“把制造業遷回美國”的特朗普一邊了。

至於如何遷回美國,一邊通過提供減稅等財政優惠,鼓勵企業把工廠留在國內;另一邊對那些把工廠轉移到海外的企業進行懲罰,這是特朗普“強留”美國制造業的兩手策略。

誰被點名

面對特朗普的指責,通用汽車公司發布聲明回應道,其實,大部分科魯茲車型都在美國本土制造,即俄亥俄州的Lordstown工廠;在墨西哥制造的部分主要面向全球市場,只有少量在美國本土銷售。通用汽車給出的數據顯示,2016年,其在全美銷售了近19萬輛科魯茲,其中的4500輛,也就是總體的2.4%是在墨西哥制造的。此外,數據顯示,通用汽車在美國雇用了大約10萬名員工,在墨西哥僅雇用了1.5萬名員工。

特朗普所謂的“高額邊境交易稅”是指,將對那些在墨西哥制造、但又回美國市場銷售的車企征收35%的稅收。高關稅,顯然意味著美國消費者要支付更多。而一旦該政策落地,那麽,相對於同樣在人力成本低廉的墨西哥設置生產線的日本豐田、本田、德國大眾等競爭對手而言,美國車企的優勢將被明顯削弱。

除了通用最新被“點名”外,同為美國車企巨頭的福特公司此前也面臨特朗普的類似警告。福特公司創始人曾孫比爾·福特(Bill Ford)表示,特朗普的指責是“無中生有”,且令人憤慨。但是,時任特朗普競選顧問的康威(Kellyanne Conway)在推特上僅用兩個字回應了福特公司的不滿:“American First(美國優先)”。

此外,特朗普還點名批評科技巨頭蘋果公司把iPhone、iPad、iMac等一系列產品的生產線放在了國外。特朗普曾表示,他會讓蘋果公司在美國,而不是中國生產。但是,蘋果公司對美國經濟的整體貢獻有目共睹。除了在美國直接雇用8萬人之外,該公司發表聲明指出,其產品包含了在美國33個州的69個供應商機構里制造的零部件。同時,還有數十萬的軟件開發者在矽谷埋頭為iPhone、iPad寫應用程序。

此前,食品業巨頭億滋也計劃把部分生產線轉移到墨西哥,因此,也沒少被特朗普在競選時拿來說事。

陸續回流

目前已有一些美國制造業開始陸續響應特朗普的號召,選擇把生產基地留在美國。

就在特朗普對通用汽車發出警告的當天,福特公司的態度出現了大轉彎。福特CEO馬克·菲爾茲(Mark Fields)表示,將取消在墨西哥建廠的計劃,取而代之的,是在密歇根州投資7億美元,建立新的生產電動汽車的工廠。此舉將為美國的制造業貢獻700個就業崗位。

菲爾茲在聲明中強調,在密歇根州建廠投資,是對當選總統特朗普所營造的親商環境的一種信心。更重要的是,“福特並沒有與特朗普達成任何交易”。接受美媒采訪時,他表示,遷回美國建廠是出於市場需求,與特朗普本人沒有關系。而另一邊墨西哥政府得知福特的決定後,遺憾地表示,在墨西哥建廠,對美國來說不會是場惡性競爭。

除了福特,美國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Corp)已在去年11月底與特朗普及副總統當選人、印第安納州現任州長彭斯達成一項協議,旗下開利公司(Carrier Corp)位於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冷氣設備工廠將保留近1000個就業崗位,把該公司計劃轉移到墨西哥的崗位數削減了近一半。而開利公司決定留在美國的背後,是印第安納州政府已同意未來10年給予聯合技術公司價值700萬美元的減稅優惠。

去年12月底,美國第四大電信運營商Sprint表示,將把5000個就業崗位從其他國家帶回美國,主要集中在銷售與售後服務方面。Sprint 的CEO克萊爾(Marcelo Claure)還勸各方不要過多猜忌,這5000個就業崗位並不在公司的此前計劃中,而是全新的考慮。

與此同時,衛星通訊商OneWeb也積極響應特朗普的號召,準備在美國本土雇用超過3000人。這家正在開發低軌道的小微企業,打算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廉價的寬帶服務。

作為Sprint和OneWeb股東之一的日本軟銀集團CEO孫正義在與特朗普會面時表示,將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約合3440億元人民幣),為美國創造5萬個工作崗位。不過,集團尚未透露投資的細節。

如此計算,截至目前,特朗普已為美國帶回近萬個制造業崗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74

美制造業巨頭坐不住了 致信國會:快降稅

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表示,將在未來數周內推出“現象級”減稅計劃,但有些企業已經有點坐不住了。周二部分美國制造業巨頭高管致信國會,要求議員盡快修改企業稅法,並對一項頗具爭議的旨在降低出口稅加大進口(邊境)稅的草案大加贊揚。

共有16位本土制造業企業高管簽署了這封聯名信,包括飛機制造商波音CEO米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機械制造商卡特彼勒CEO恩波比(Jim Umpleby),軍工巨頭雷神總裁肯尼迪(Thomas Kennedy)及聯合技術總裁海耶斯( Gregory Hayes),他們認為現行稅收制度傷害了美國勞工的權益,限制了商業投資環境和經濟增長。

這封信也突出了1986年稅制改革法案(Tax Reform Act)實施及此後一系列稅制改革下,美國政界和商界一直存在的巨大分歧。1986年頒布實施的《稅制改革法案》是美國最具根本性的稅制改革方案之一。目的在於改革稅法,以實現“公平、簡化和增長”目標,它同以往主要是為增加稅收以解決聯邦政府預算持續的巨額赤字的目的所進行的改革是很不相同的。

制造業巨頭力挺“寬出口,緊進口”

這封信的發起者是最近成立的“美國制造業聯盟(American Made Coalition)”成員,他們對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提出的稅制改革計劃頗感興趣。

根據該計劃,企業稅率將從目前的35%降至20%,並允許出口商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生產成本。不過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中進口成本無法省去,也就是對進口貨物征收的邊境調節稅(border adjustment)將保留。該方案與歐盟增值稅體系進口制度類似,這也導致了美國貨價格在歐洲明顯高於本土。

信中指出,這種改革與世界其他國家類似,結束海外公司因“(美國本土)企業稅”而獲得價格優勢,保護美國工作崗位並促進經濟增長。

瑞恩的方案也遭到了零售業的強烈反對,上周塔吉特 、百思買和J.C.潘尼百貨等全美八大零售商主管來到白宮與特朗普會面,建議白宮不要征收邊境稅。零售業巨頭警告說,這將推高企業的運營成本,並最終轉嫁到客戶頭上。

減稅未必能提振經濟

能否有效控制赤字,是決定減稅政策成敗的關鍵。1981年里根總統上臺之初,就推出了一個力圖大規模減稅的經濟複興稅收法案(Economic Recovery Tax Act),該法案將個人所得稅的最高邊際稅率由70%降至50%,最低邊際稅率則從14%降至11%,同時還引入加速折舊等措施來刺激經濟增長。但在第二年,由於膨脹的財政赤字將利率由12%左右推高到20%以上,美國經濟出現了1.9%的負增長。1986年里根第二任期內推出的稅制改革法案(Tax Reform Act)則是在不減少財政收入的前提下減稅,取得了一定效果。

對於特朗普而言,擺在他面前的情況並不樂觀,美國正面臨不斷上升的債務及巨大財政赤字壓力,特朗普要好好想想如何彌補減稅帶來的政府開支缺口。根據聯邦預算責任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的數據,2007年至2016年,美國中央政府債務/GDP比率從35%飆升至77%,僅次於杜魯門時期創下的103%的紀錄。

減稅誘惑難敵避稅 矽谷難言回歸
不少擁有較高品牌價值、專利和版權的矽谷企業,往往會把分公司設在低稅制的地區,例如歐洲、亞洲或加勒比海地區,然後盡可能把業務轉移給分公司,從而減少應納稅款。目前蘋果、谷歌已經把海外經營的所得稅負降到個位數,很難想像20%的公司所得稅率會吸引這些企業大量回流美國。

當然避稅必須合理合法,否則就會面臨巨額罰單。比如2月10日《華盛頓郵報》爆出美國參議院調查結果,微軟通過在美屬波多黎各開設分公司等“合法手段”,每年能夠少繳約15億美元的稅款。微軟在波多黎各的分公司2011年的銷售額高達40億美元,但是員工僅有177名,但這種避稅方式確實是完全合法的。而蘋果則因被歐盟裁定在愛爾蘭的稅收違反法律、被要求向愛爾蘭補繳130億歐元“天價稅款”,目前雙方依然未能就賠償達成共識。

除了減稅方案,特朗普政府還面臨在3月份提交新政府第一份財政預算案,如何在減稅、財務支出及債務上限等問題上取得平衡,是現階段擺在特朗普團隊面前的一大難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335

美制裁威脅下俄再遇股匯雙殺:俄鋁港股一周跌七成

據悉,美國將於周一宣布針對俄羅斯的新制裁措施,俄羅斯再遇“股匯雙殺”。

4月16日,香港上市的俄羅斯鋁業巨、全球第二大鋁業公司俄鋁(UC RUSAL)港股早盤繼續暴跌近22%,前後一周的時間跌幅高達近70%;盧布兌美元的周跌幅也接近7%。

新一輪制裁將至

回顧歷史,每一次制裁都對俄羅斯的股市和匯市造成了猛烈沖擊,這次也不例外。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Nikki Haley上周日表示,美國財長姆努欽將於4月16日宣布對俄羅斯的新制裁措施。Nikki Haley還在公開場合提及——你將會看到接下來還有針對俄羅斯的制裁; 姆努欽將於周一宣布這些措施;如果他還沒有宣布的話,就將直接針對所有那些涉及(敘利亞)化學武器相關設備交易的公司。

其實早在4月6日,美國財政部就已經發布新一輪對俄制裁措施,對38個俄羅斯個人及實體實施制裁。受制裁的對象包括俄羅斯商人Oleg Deripaska、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Alexei Miller、俄羅斯外貿銀行CEO Andrey Kostin。此前英國方面稱俄羅斯“毒殺”前間諜,隨後歐美多國聯合宣布制裁俄羅斯,驅趕駐俄大使。

近期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加劇了美俄矛盾。當地時間4月13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發表講話,宣布對敘利亞進行“精準打擊”。話音剛落,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已經響起了爆炸聲。同時,英法兩國也在配合對敘利亞進行打擊。敘利亞電視臺稱,美英法三國對敘利亞“發動了侵略”。

俄聯邦杜馬第一副主席亞歷山大·謝林隨即發表聲明稱,美英法三國軍事打擊敘利亞是對國際準則的踐踏,俄羅斯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美英法的行為是對主權國家赤裸裸的侵犯,俄羅斯作為一個核大國,對此不會坐視不理。

股匯雙殺

受波及最大的無疑就是俄羅斯股市和盧布。

在4月9日,俄羅斯RTS指數和盧布就雙雙暴跌,RTS指數暴跌逾10%,創1995年9月1日RTS指數設立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當日,俄鋁暴跌50.43%,市值蒸發355.44億港元。截至目前,俄鋁一周累計跌幅已經逼近70%

俄鋁是全球第二大鋁生產商,處於美國制裁的實體名單中。而在被美國制裁的個人中,俄羅斯富豪Oleg Deripaska也正是俄鋁總裁。 上周,LME(倫敦金屬交易所)和CM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均表示,將不會接受來自俄鋁的產品。

盡管股市和匯市暴跌,但機構當前對於盧布的情緒並沒有那麽悲觀。渣打全球宏觀策略師張蒙就對記者表示,盧布的價格似乎已經過度計入了風險,過去一年間,做多盧布的策略表現優異,並且產生了可觀的收益,遠期價格顯示的1年期套息交易收益為4.4%。盡管近期盧布暴跌、經波動率調節後的套息收益下降,但未來盧布仍然是新興市場中值得看好的貨幣。

之所以各界情緒不那麽悲觀,是因為俄羅斯當前的處境也並非那麽糟糕。因為俄羅斯是原油生產大國,而當前的油價已經沖破了70美元/盎司的高位,而兩年前油價一度進入了20美元/盎司的區間,曾令俄羅斯財政吃緊。

截至4月13日,布倫特油價收報於72.58美元/桶,一周漲幅約8.2%;WTI油價收報於67.39美元/桶,一周漲幅約8.6%。油價創近三年新高,敘利亞緊張局勢和中美貿易摩擦緩和是主要原因。

不過,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劍對記者表示,“盡管4月14日美國聯合英國、法國對敘利亞發動空襲,但襲擊規模有限,對油價的影響或與2017年美對敘空襲所帶來的影響類似,短期刺激效應明顯,長期影響較弱。”

從供給看,油價的回升也將帶動美國頁巖油產量的快速增長,全年增量有望超150萬桶/日。機構預計2018年原油供給與需求均實現明顯增長,使得供需有望基本平衡,55美元-75美元/桶或成為2018年油價主要運行區間。另外值得註意的是,2018年油價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除中美貿易沖突、敘利亞問題外,伊朗核協議爭端等都可能帶來較大不確定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446

美制裁中興 中國商務部反擊

1 : GS(14)@2016-03-09 17:06:05

【明報專訊】日前美國商務部就中興通訊(0763)違反禁令向伊朗出售科技產品,決定對中興實施出口限制,昨日中國商務部就此表示強烈不滿及堅決反對。當局稱,中興一直積極從事國際化經營,與數百家美國企業開展了廣泛的貿易投資合作,為美國貢獻了數以萬計的就業職位;美方此舉將嚴重影響中國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中方將繼續與美方就此問題進行交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9/news/ww_ww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408

美制裁伊朗導彈企業

1 : GS(14)@2017-05-19 05:43:36

美國國務院在伊朗總統選舉前兩日,決定延長前年核協議提供的寬限,豁免對伊朗的制裁,但財政部同日針對伊朗彈道導彈計劃,宣佈制裁伊朗及中國多名人士和機構。


3華企涉案遭制裁

受美國財政部新制裁影響的,包括兩名伊朗國防官員、一間伊朗企業、一名中國男子和三間中國企業,指他們支持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伊朗外交部譴責新制裁,認為此舉削弱核協議的成效,揚言會繼續研發導彈技術;中國外交部對美方的制裁表示不滿,重申反對任何損害第三者利益的單方面制裁行動。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要求重新檢視前年簽訂的伊朗核協議,國內亦有聲音要求對伊朗政府侵犯人權及囚禁美國公民多加施壓。分析指,美國政府這次一手軟一手硬,既表示特朗普暫無意全盤推翻核協議,但同時會對伊朗保持強硬。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9/200259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632

搞制憲獨裁 委總統遭美制裁

1 : GS(14)@2017-08-02 05:59:33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強推制憲大會選舉,引起國內外譴責。美國宣佈直接對馬杜羅本人實施制裁,凍結他在美資產,禁止受美國管轄的人與他作買賣,但暫未擴及委內瑞拉的經濟命脈石油業。


反對派領袖被拘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前天表示:「這場非法的選舉,證明馬杜羅是個無視人民意願的獨裁者。」這是當局少有地直接制裁一名國家元首,但未有針對石油業。分析指,制裁石油業雖可即時動搖馬杜羅管治,但美國國內油價也會上升,更可能重挫委國本已不振的經濟,觸發人道危機,消息指是否行這一步將視乎委國反應。馬杜羅則一如既往強硬,表示「我不會遵從帝國主義命令」,更挑釁美國總統特朗普:「繼續來制裁我啊。」他揚言要大刀闊斧改革政治,當局前晚拘捕和帶走兩名原被軟禁的反對派領袖,其中轉軟禁不足一個月的洛佩斯被送回軍事監獄。國內民眾則繼續示威。歐盟、加拿大、阿根廷、秘魯等都加入譴責今次選舉,不過委內瑞拉盟友俄羅斯、玻利維亞及古巴都表示支持。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2/201088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2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