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退出曹妃甸:河鋼與首鋼的七年之癢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25/3OMDAwMDIyMjQ3OQ.html

中國首鋼集團與河北鋼鐵集團的6年姻緣,終還是走到了盡頭。

2月24日,本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河鋼將退出與首鋼合作建設的曹妃甸精品鋼基地。」

「這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其實我們內部對此並不意外,」河北鋼鐵集團內部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當雙方在戰略目標和利益分配上出現不一致時,分手也就很自然。」

6年前,國家發改委批准首鋼搬遷至河北省唐山曹妃甸,並與河北省唐鋼(河北鋼鐵集團前身)共同組建「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首鋼京唐公司」),共同開發曹妃甸精品鋼材基地。其中,首鋼佔股51%,唐鋼佔股49%。

時過境遷。6年間,唐鋼經歷省內聯合重組併入河北鋼鐵集團,首鋼搬遷將業務重心傾注於曹妃甸,雙方的心態和外部的市場都已發生巨大變化。

對受困於行業低谷的河北鋼鐵來說,放棄曹妃甸這一「家門口」基地的原因,既有「不控股能圖什麼」的無奈,又有避免巨額虧損的現實壓力。

從2002年至今,河北鋼鐵業的重組始終貫穿著強烈的政府意志——無論是河北鋼鐵集團的組建,還是在招商引資大旗下首鋼與唐鋼的短暫聯姻。

大鋼企之間「強強聯手」的實驗,又一次以分手而告終。首鋼京唐公司的未來命運仍未可知,只留下一個失敗的剪影,投射在中國鋼鐵業重組聯合的道路上。

市場之力:七年之癢

「近500億的投入,折舊支出太高,儘管只需出資49%,但對河北鋼鐵來說包袱的確是太重了。」

鋼鐵企業間的「牽手」,也逃不過七年之癢。

河鋼提出分手,「最直接的原因,應該是曹妃甸項目目前虧損特別大,去年虧損額可能在10億至20億之間。」2月24日,北京科技大學治金學院教授、鋼鐵行業專家許中波也向本報記者表示,河北鋼鐵近期退出曹妃甸鋼鐵基地「可能性非常大」。

市場的巨大變化,也是合作失敗的重要誘因。

2005年2月,出於環保搬遷的需要,國家發改委批准首鋼「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結合首鋼搬遷和唐山地區鋼鐵工業調整,在曹妃甸建設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鋼鐵聯合企業」。

當年10月,「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在唐山市註冊成立並揭牌,首鋼佔股51%、唐鋼佔股49%,共同投資曹妃甸鋼鐵生產基地。

2007年3月,首鋼京唐公司正式開工,預計總投資486億,一期工程800萬噸。

但時至2008年6月,河北省內鋼鐵業格局出現巨變:唐鋼集團和邯鋼集團聯合組建而成的河北鋼鐵集團正式掛牌,而曹妃甸項目,也順勢成為了首鋼和河鋼這兩位「大佬」之間的喜事。

曹妃甸項目原本定位於高端薄板產品,計劃50%的產品出口國外,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歐美市場萎縮,而國內競爭又非常激烈,曹妃甸項目起步時就異常艱難。

上述河北鋼鐵集團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回憶道:「剛投產的產品在質量、價格、市場佔有率等方面都需要突破。最關鍵是,近500億的投入,折舊支出太高,儘管只需出資49%,但對河北鋼鐵來說包袱的確是太重了。」

2010年,河鋼集團營業收入達到2200億元,但利潤僅40億元。儘管產量連續兩年保持全國第一,但河鋼區區40億元的利潤,尚不及寶鋼股份128億利潤中的1/3,河北鋼鐵「由大到強」的壓力顯而易見。

行政之變:從「邯寶」到「首唐」

河北省鋼鐵業「防禦性」、「排他性」的內部重組,也一度為該省的投資環境蒙上陰影。

6年後,跟隨市場腳步變化的,還有地方政府的思路。

「當年留住首鋼,因為它是河北省最重大的招商引資項目,於情於理也需要本地企業的配合,這一點唐鋼積極支持。」上述河北鋼鐵知情人士這樣告訴記者,「但現在雙方發展側重點不同,首鋼沒有退路需全力經營,而河北鋼鐵經營重心並不在曹妃甸。那就沒有必要繼續強扭一處。」

2月24日,原首鋼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鋼鐵業專家戴國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並不清楚這一事件,但如果雙方真的根據市場狀況自由選擇進退,我想應該也和政府的放手相關。」

他所指的,是兩年前寶鋼退出河北事件。

作為中國鋼企龍頭,寶鋼一直寄望進軍環渤海地區。2007年5月,地處河北的邯鋼集團與寶鋼合資組建邯寶鋼鐵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20億元,兩家各佔50%股權。雙方計劃總投資193.68億元,建設460萬噸鋼的精品板材基地。

其中,寶鋼全「真金白銀」出資,邯鋼則以現金加實物的方式出資。熱情背後,是河北省領導曾許諾最終讓寶鋼取得對邯寶的控制權。

但時至2009年,唐鋼、邯鋼合併成河北鋼鐵集團。無奈之下,寶鋼將邯寶鋼鐵公司股權和新上的生產線等項目,一併轉讓給河北鋼鐵集團,黯然撤出河北。

這一我國鋼鐵業的重大重組事件以失敗告終,而河北省鋼鐵業「防禦性」、「排他性」的內部重組,也一度為該省的投資環境蒙上陰影。

模型之辯:「平等聯合」的優與劣

如果沒有多方平等聯合型的重組作為補充,中國鋼鐵企業重組的範圍和步伐仍然會有很大侷限。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兩家鋼企「大佬」幾乎平等持股的聯合模式,也為日後「分手」埋下了禍因。

上述可靠消息人士還告訴本報記者:在曹妃甸項目中,首鋼51%的持股比例雖然只比河鋼的49%多出兩個百分點,但是首鋼京唐公司中的管理、經營等主要角色,都由首鋼把持。

「這些年,雙方因戰略和理念不同,多少都會產生一定的摩擦。河北鋼鐵方面越來越覺得,自己付出很多,但從中得到的實際利益卻太少。」該人士說。

記者也通過河北鋼鐵內部知情人士獲悉:「京唐公司從董事長、總經理到工廠車間管理層人員的配置,都是按照首鋼為正、河鋼為副的模式。而且目前合資公司1000萬噸的產能,都是算在首鋼名下,並沒有列入河鋼的產能統計。」

鋼鐵行業投資回報週期長,是眾所周知的定律。儘管目前曹妃甸項目已經形成1000萬煉鋼煉鐵的產能,以及800萬噸軋鋼產能,但河北鋼鐵已經不願再等下去了。

戴國慶向本報記者分析認為,如果兩家鋼企的聯合,由一方主導,或雙方各有優勢、願意結合併發揮各自特點者,結果會相對較好。「但當雙方產品構成、發展階段差別不大,股比又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往往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他同時強調,由大股東佔據絕對控股地位的吞併型併購,雖然在我國現實情況下仍有其合理成分和成長空間,但「如果沒有多方平等聯合型(如安賽樂、新日鐵、JFE式的聯合)的重組作為補充,中國鋼鐵企業重組的範圍和步伐仍然會有很大侷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79

全球鋼鐵過剩,河鋼集團仍在海外買買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582

4月18日,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工人在廠區內穿行。(新華社記者 王慧娟/圖)

4月18日,河北鋼鐵集團以46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39億元)收購了塞爾維亞唯一一家國有鋼鐵廠斯梅代雷沃,並計劃投資3億美元用於擴大生產。

這家斯梅代雷沃鋼廠成立於1913年,是塞爾維亞大型國有支柱型鋼鐵企業,的設計鋼鐵產能為年產量220萬噸,主要生產熱軋板、酸洗卷、冷軋卷等產品。由於經營不善,在2003年破產,並以23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鋼鐵公司。但隨著經濟下滑,從2007年開始,鋼鐵產量一直下滑,到2012年1月,美國方面宣布撤資,並以名義價格1美元重新賣給塞爾維亞政府。

此後,塞政府一直在尋求各種可能性救活該鋼鐵廠,但並不成功。2013年2月28日,塞爾維亞財政和經濟部長丁基奇稱,斯梅代雷沃鋼鐵廠最新一輪招標再次失敗,俄羅斯Ural Vagon Zavod(UVZ)公司最終決定放棄收購該廠。

直到2013年4月,斯梅代雷沃鋼鐵廠恢複生產,但產量有限。近兩年更是在全球鋼鐵產量過剩的情況下,經營不善,連年虧損,去年凈虧損達1.13億美元(約合7.33億元人民幣),其產量去年也僅為87.5萬噸。

此次收購是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政府的首個重大民營化交易。再過幾天便是塞爾維亞重新選舉新政府的日子,武契奇曾對媒體稱,“一旦完成該協議,塞爾維亞處境將大有改觀。經濟增長率有望從今年的1.75%躍升至明年的3.5%——4%。”

中國與塞爾維亞的合作一直比較多,從匈塞鐵路到工業園區的建設,都有中國企業的影子。而在鋼鐵領域,2015年11月24日,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後,河鋼集團、”中投海外”與塞爾維亞政府便已簽署了關於斯梅代雷沃鋼鐵公司的合作框架協議。

河鋼集團董事長於勇在簽約儀式上說,“通過新設立的河鋼塞爾維亞公司,為斯梅德雷沃鋼廠提供投資,打造歐洲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

於勇認為,在國際鋼鐵企業產能過剩、微利狀態時,收購塞爾維亞鋼鐵廠是很好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能避開歐洲對中國鋼鐵業“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保護措施的影響。

目前,歐盟在英、法、德三國的施壓下,對某些中國鋼材制品征收進口稅,並啟動對中國其它鋼材制品的反傾銷調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58

鋼價大幅上漲 河鋼股份凈利預增161%至179%

河鋼股份1月19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報,預計2016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億元-16億元,同比增長161.57%-179.01%。 ​​​​

河鋼股份稱,2016年鋼材價格大幅回升,行業盈利空間明顯改善。本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加強成本對標管理,強化市場與產線對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升高端客戶比例,優化品種結構,使公司的盈利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128

平安興業盤中暴跌國家隊清倉河鋼 A股異動頻現探因

隨著市場成交近期的回暖,投資者的情緒也被充分調動起來,市場成交量也一度攀升至單日7000億元以上的量級。不過隨著市場的活躍,一些異動的股票也開始隨之增多,周三中國平安(601318.SH)和興業銀行(601166.SH)這樣的藍籌金融股盤中也出現了異動更是較為罕見,這同時也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

筆者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看法,最為根本的原因是市場已經連續幾個交易日在尾盤時段出現大量的機構拋盤,盡管這不能代表所有機構的態度,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部分機構已經開始用實際行動來表達他們的態度了。

平安、興業銀行異動

首先從周四的異動股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來看,中國平安是在14:37分開始出現巨量拋單,從成交情況來看,短短一分鐘之內湧出了約1300萬股拋單,股價也從36.16元直降至35元;而興業銀行的巨量拋單則出現於14:41分,在短短一分鐘內股價從16.07元直降至15元,一分鐘內累計成交則達到了約3700萬股。這兩個股票初略合計成交超過了10億元之多!

從事後交易所公布的情況來看,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異動系某券商資管賬戶集中大量賣出所致,上交所已經立即暫停了相關賬戶的當日交易,並將約談券商負責人,進一步核查相關情況。

看到這則消息時筆者必須要給上交所一個大大的贊!資深的投資者一定還記得幾年前光大證券的烏龍指事件吧,其當時對市場盤面的影響之大相信很多投資者一定記憶猶新,而其後也直接導致了光大證券在此後數年時間里一直在休養生息,影響不可謂不大!

而此次突發事件發生之時,交易所能夠及時暫停相關賬戶的交易可謂對維護市場穩定交易至關重要,尾盤時疑似國家隊拉升了一下權重股更是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住了市場情緒,否則在當時股指正加速下跌之時任由該賬戶大肆拋售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國家隊清倉雄安概念?

其實,這樣的大舉拋售本周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周二尾盤時漲停的雄安概念股中就有不少個股因為出現大量的拋單而被打開了漲停板,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河鋼股份(000709.SZ)、華夏幸福(600340.SH)、榮盛發展(002146.SZ),在巨量的拋單之下,河鋼股份直接被砸開了漲停板,華夏幸福和榮盛發展盡管當時並未打開漲停板,但周三明顯開始無力繼續漲停。

仔細觀察這三個個股的股東名單,投資者可以發現,證金公司或者匯金資產管理公司均是排名前列的股東,而周二這三家公司的股價又都恰好開始進入或者超過了2015年股災高點時的區間,是誰拋的股票幾乎已經呼之欲出了!

如果投資者還不相信,那麽筆者再根據4月11日深交所的交易公開信息給你計算一下:河鋼股份當天賣出席位第一名的機構席位成交約16.4486億元,以當天漲停價5.82元計算,其合計拋出了約28262萬股,而根據2016年公司的三季報數據,證金公司當時的持股正好就是28262萬股,該機構席位鎖定證金公司無疑,因為比它持股更高的只有邯鋼集團、唐鋼集團和承德鋼鐵集團,他們使用的都不會是機構席位!而其余股東持有河鋼股份的數量都未超過1億股,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有心的投資者還可自行去研究一下華夏幸福和榮盛發展兩個個股周二的成交情況,心中自有答案!

當然,筆者通過研究數據指出這點,並不是在指責國家隊的出貨行為,相反還要大大贊賞一番,能夠等到現在微利情況下清倉出局對於市場、對於國家隊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國家隊是完成其任務微利離場,在保存實力的同時也給過熱的市場氛圍澆了一點冷水,有利於市場恢複正常交易狀態,否則股價被炒到天上去的雄安概念股給追高的普通投資者又將留下的是沈重的教訓無疑!

而對於合格的投資者而言,從上述兩天市場尾盤交易的異動情況來看,明顯可以看到一些機構投資者對於目前市場相對狂熱走勢的態度,那就是用腳在投票,難道我們不該從中發現什麽嗎?或者還是任由市場熱烈的情緒影響我們的判斷,繼續投身於追漲雄安概念股的洪流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1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