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業技能不能太業餘——兼談精讀與泛讀 豹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90d8f0100hzk4.html

  看年報之餘,無意中看到中糧地產在3月10日的一則澄清公告,該公告是回擊《理財週報》的一份對中糧地產的質疑報道。(2010 年3 月8 日,《理財週報》刊登了題為《中糧地產被指造假:3 年淪落末流回報率低如債券》的報導文章

 
    對中糧地產的基本面,我還不算很瞭解,但老實說,《理財週報》的那份報導的確大失水準,要麼是該文作者的會計、財務水平過於業餘,要麼是廣州那家機構的研究水平不值一提。其文暴露出來的財務功力的粗疏、專業知識的缺乏、邏輯漏洞之大、對地產行業背景知識的漠視,均不值一駁,公司還是一一駁斥了一番。
 
    在此也想起了三一重工的總裁向文波回擊幾個記者,個別記者就憑「經營現金流連續為負」來論證「淨利潤有水分」,向文波先生有點「秀才遇上兵」的感覺,他說「又要利潤率非常高,又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除非是經營毒品……」。
 
    經營現金流的減項之一,就是「採購商品、接受勞務所支付的現金」這一項,對於地產、重型機械等經營週期比較長的行業而言,這一項在一年之內難以形成產成品並對外銷售,一般留在當年的資產負債表「存貨」科目中,而「淨利潤」則是當年的數據,換句話來說,對這類行業而言,利潤表的第1行與第2行是有個時間跨度的,根本不是同期的,當前銷售的存貨是幾年前採購的。對於成長期的這類行業而言,經營現金流為負基本上是常態。
 
    原文還暴露了一個問題,就是稅務、會計知識的貧乏,淨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費用與應交所得稅本身就是兩個概念,這一點也被公司指出來了。少數業務結構極簡單的企業而言,這2塊差異可能相差不大,但多數企業則要進行調整。原文作者大概也從來就沒關注過「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這兩個科目的差異,當然了,中糧地產09年年報中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激增主要與會計重分類調整有關,這筆會計調整的確未影響到「所得稅費用」這一項,但多數時
候重新審核所得稅費用則需要關注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這兩項的變動。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對地產股估值邏輯的理解有較大的問題。原文作者簡單的用「淨利潤/市值」來論證投資價值,估值邏輯本質上就是用PE法。當然了,市盈率在有些時候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但這種邏輯太粗糙。對於經營週期較長的強週期性行業而言,「淨利潤」如果僅僅是用當前的淨利潤則有失偏頗,而且地產行業的結算週期,會影響這個數據的代表性。再者,還要注意「淨利潤」代表的是什麼,是全部資產的經營收益,還是僅僅部分資產的經營收益?對中糧地產而言,有幾塊股權投資項目,對當前的淨利潤沒有什麼貢獻,但在估值的時候絕對不容遺漏。其實對地產股的估值,穩妥的方法是用NAV來評估,將公司當成項目公司的加總,保守評估資產負債表上的各項目加計算出NAV,PE法對這個行業而言實在是意義有限。
 
    格老在《證券分析》中多次諄諄告誡,分析師要「自己完成對很多報表項目的調整」,他在《證券分析》第一章中就指出,「證券分析師需要具備淵博的知識和才能,他必須通曉券種、公司會計、導致各種商業成敗的基本因素、我們的經濟總體運行狀況,最後還要熟知我們的證券市場的各種評價,並運用良好的判斷力和相當豐富的想像力得出他的結論。當他自己的情感成為大眾心理的一部分時,要敢於懷疑它們。」總之,專業技能不能太「業餘」了,投資絕不「簡單」,一些「過於簡化」的模型(如到處可見的PE法)實在可能湮沒了嚴謹的思考。
 
    由此我想起了另一個問題,就是精讀與泛讀的關係。培根說「閱讀使人聰慧」、「寫作使人精確」,但前提是搞清楚讀什麼。我個人體會是,多數時候,泛讀沒有什麼用處,正如馬克·塞納爾在《你為什麼不能成為巴菲特》的演講中所說的「我不認為投資表現與閱讀數量之間呈正相關關係,你的知識積累達到某個關鍵點後,再多閱讀就會呈收益遞減效應。事實上,讀太多新聞反而會傷害你的投資表現,因為那說明你開始相信記者們為了報紙銷量而傾瀉的所有廢話」。財經媒體多數時候的確是在傾瀉垃圾。
 
    很多人不讀經典原著,也不讀年報,更不訓練專業技能,而只是看看報紙、在網上逛逛博客,這樣的「閱讀」實在是有害無益,是十足的思想上、行動上的懶漢。精讀固然慢一些,但日積月累下來,最終收穫反而很大。
 
    很多年報、公告原文就要多讀、多積累,包括行業經濟學、行業經營規律、行業現狀的一些專業雜誌,而格老的《證券分析》、巴老的信、卡拉曼的《安全邊際》更是是值得精讀10遍以上的好書。是為一點隨感。
 
     豹豹於2010年3月23日下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03

十六年A股業餘投資的反思 慢慢買資產

http://xueqiu.com/9564664610/23620514
室外陽光明媚,卻沒有信步郊遊的興致。遠方天崩地裂,再一次看到人類的脆弱渺小。打開電腦,看到雪球的討論一如既往的豐富,聯想自己也是這樣一路走來,從各種論壇囫圇吞棗,精華和糟粕一樣沉澱於心底。幸虧一把奧卡姆剃刀,始終幫助我開闢著簡明的投資路途,十六年來沒有被海市蜃樓和海妖的歌聲吸引,還能夠在雪球和大家分享我的反思。

反思一:如果能夠後悔,我情願不進入二級市場。我本是一個優秀的技術人員,曾破格晉陞高級工程師,但正像所有成功來得太容易的人一樣,對既有的收穫並不珍惜,反而對別人擅長的領域保持巨大的興趣。如果大家打開1997年的指數K線,你會看到一條完美的釣魚線,從1月6日的876點,一路不回頭地漲到1510點,所有的指標都鈍化再鈍化,只要買進就可以賺錢。體制內的高級工程師賺錢太少了,所以我立志要成為股神。十六年來我花費了數倍於研究本專業的時間和精力,研讀了無數的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的經典和不經典的著作,在和訊、閩發、淘股吧、雪球和其他論壇讀帖發帖,最終發現來到股市就像染上毒癮,是一個悲劇。如果不進入股市,自己的人生會更加多彩,至少專業領域會登上新的巔峰,會更受尊重,更有自我實現的感覺,以馬斯洛的觀點看,人生的自我實現才是最高訴求。而十六年時間精力花費於股市,我只是成為了一個股市老混混,可以講很多股市的故事,偶爾炫耀一下投資收益,但絕口不提當年賭輸的案例。

反思二:如果可以後悔,我情願不看那麼多經典投資書籍。每一本經典看上去都很有道理,但實際上能用於賺錢的不多。技術分析書籍解剖各種圖形案例,但不會告訴你這些圖形除了成功,還有很多失敗,否則百年股市裡的資金都被圖形分析者賺走了,誰來做虧損者?何況,古今中外還真沒有什麼靠技術分析縱橫一生的牛人。一句話,靠看圖說話,總有一個失敗等著你,利物莫也不例外,大獎章基金也不例外。技術分析不行,那基本分析行嗎?至少我覺得那些經典價值投資書籍說的更多的是常識,同時要有自己的批判性吸取。格雷厄姆的撿煙蒂還不錯,但一方面需要有煙蒂可撿,另一方面煙蒂可能有毒,也有巨大的風險,這些在實踐中並不會有人提醒你。當然,有時間少量看幾本經典可以折射出自己思維的盲點,但我書生氣太濃,看得太多就浪費了很多時間。

反思三:如果可以後悔,我情願不看那麼多股票。十六年來我買過的股票肯定有數百個,看過的股票肯定有上千個,直到最近幾年才慢慢收斂到少數的股票。往往幾個漲停就會吸引我去尋求K線後面的邏輯,做了無數的無用功。看見別人賺錢千萬不要眼紅,真正適合自己的,它會自動跳出來。劉翔經歷了無數的苦練,終於一炮而紅,你看到他紅了,你也去練跨欄,那是犯傻。每個人的性格特點,知識結構,經歷背景都決定了大部分十倍股都不是自己的菜,如果能抓住一個適合自己的,那是幸運。只有適合自己的,才能深入理解,才能穩定持倉,否則就算偶爾擁有,遇到震倉也會懷疑,也拿不住。我現在只對十來只股票有興趣,都是靠常識選擇的低市盈率高股息率的藍籌股,希望它們能夠幫助我養老。

反思四:如果可以後悔,我情願沒聽說過財務自由這個詞。財務自由像一個巨大的魔咒,牢牢地把我捆在股市,並且給自己提出不適當的高收益目標。財務自由是奢侈品,我們是普通人。普通人追求奢侈品,悲劇下場的可能性最大。高收益目標會強迫自己高持倉,高換手,不想放過任何機會,結果精神高度緊張,每天都不敢離開交易軟件,犧牲了睡眠,犧牲了從容的生活,也犧牲了自由。為了最大限度地快速盈利,我曾經不斷地操作權證,直到有一天突然驚覺,如果重大意外發生,比如像昨天四川的7級地震,不得不很長時間不能打開交易軟件,那麼持有權證這樣的會歸零品種,對自己對家庭都是極不負責任的。現在我已經不再追求高收益目標,甚至不再追求絕對收益,只要求長期看,複合增長大概率達到10%-12%(10年160%-210%)就可以了,因為不再追求短期的絕對收益,也不追求精確,所以也就不需要過多地考慮資金管理,選擇好品種組合滿倉持有,或者像sosme那樣動態再平衡即可。騰出大量的時間,回歸應有的生活,才是真自由。(對我如何選擇股票標的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投資的邏輯可以很簡單http://xueqiu.com/9564664610/23479411》、《銀行的估值邏輯也可以很簡單http://xueqiu.com/9564664610/23593273》)

總之,十六年A股投資生涯告訴我一個教訓,如果是業餘的投資人,最好只花一點有限的業餘時間,去追求平平常常的投資收益,這樣可以達到20%的投入獲得80%的效果。妄圖靠時間精力投入,戰勝市場,可能從一開始定位就是錯的。棋手下一輩子棋也未必能洞悉棋盤的奧妙,何況股市比棋盤更有無窮的變數,生有涯而股市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妄圖靠自己精湛的技術,頻繁的交易戰勝……其他對手,也可能從本質上就不靠譜,交易由買賣雙方構成,在交易的那個時刻,肯定是認為對手SB,我們何德何能,可以自信到藐視天下所有跟自己交易的對手,自己肯定贏?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選擇平平常常的品種,等待(自認為)價格低估時買入,等待(自認為)價格高估時賣出,平時靠分紅提供現金流,讓時間為我們創造價值,這就是我今天反思後的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66

業餘和專業的區別:沒有成功學,只有成功血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8/2929481.html
是個業餘網球愛好者,打了十幾年了。最近兩年,公司成立了網球協會,請了網球專業教練教球。和教練打球多了,有時再看看費德勒、納達爾、李娜等網球巨星的比賽,逐漸發現我們這樣的業餘球手和專業球手有一些重大的區別。

前兩天讀了Steven Pressfield寫的書《The War of Art》,他講了很多專業人士和業餘人士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的重大區別,很有感觸。我們這些業餘球手之所以打比賽遠遠不如專業球手,關鍵在於在思維方式、行為習慣上有很大不同。其實,很多業餘投資者的業績遠遠不如專業投資者,關鍵也是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有很大不同。

第一,目的不同導致情緒不同,專業工作很理性,業餘愛好很感性。

業餘球手打球是為了樂趣,是一種休閒娛樂;專業球手打球是為了錢,是一份工作。很多人說自己玩玩股票,玩玩期貨;專業投資者投資是為了錢,是一份工作,絕對不是玩玩的。專業球手、專業投資者,和我們其他行業的上班族一樣,都是為了賺錢養家餬口。

我們看體育比賽,經常發現,業餘的球迷對比賽非常狂熱,專業的球員對比賽十分冷靜。球迷看球只是休閒娛樂,為了發洩一下情緒壓力。專業球員打球是工作。兄弟姐妹們,我們幹了幾年,都成自己工作上的專業人士之後,對工作不再像剛入行時那麼狂熱。

太情緒化,什麼工作也做不好,做不久。只是為了樂趣,我們容易像球迷一樣過於激動。但為了錢,就不一樣了,你會理性地分析,值得嗎,反而容易做出正確的選擇。

巴菲特一再強調: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如果你做不到理性,就別去做投資。再舉兩個例子,老師經常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因為老師管別人的孩子是為了錢,是工作,很理性,管自己的孩子就做不到理性了。醫生經常不給自己的親人做手術,也是這樣。

有意思的是,有些專業投資人士,在工作上幫客戶投資理財做得非常出色,但是自己的錢做投資理財,業績一塌糊塗。

當你戀愛時,只是一種業餘愛好,所以非常狂熱。但你結婚幾年,尤其是生了孩子之後,你就理性多了。

狂熱的不計代價的愛好只能持續一時,理性的斤斤計較的實幹才能持續一生。業餘投資者和業餘球手一樣,總想一擊致命,專業投資者和專業球手一樣明白,飯只能一口一口吃,路只能一步一步走。

第二,投入時間不同導致技術能力不同,達到專業水平需要精深練習十年。

業餘投資者只是偶爾上網看電視看報紙時才順便看看股票行情看看投資新聞,做點簡單的研究分析,偶爾進行幾次投資操作。但是專業投資者從週一到週日,從早上到晚上,所有時間都在研究分析投資,我發現金融投資行業加班特別多,即使是不加班,平時想的也全是投資。

很多事情,最後成功必須靠時間一點一點積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請你注意,十年樹木、台下十年功、十年磨一劍,都是十年。要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外行,成為一個成功的專業人士,需要十年的磨煉。

丹尼爾·科伊爾在《The talent code》(中譯本《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書中,總結了很多行業超級巨星的成功模式,都是需要十年的精深練習。

什麼是精深練習?專門練習對你的專業能力最重要往往也是你最不擅長的技術。

為什麼業餘球手打了很多年,球技總也沒有進步?因為我們總是喜歡在自己最喜歡的區域用自己最喜歡的動作打自己最擅長的球,但專業運動員花大量時間訓練自己在最不舒服的區域用自己最不喜歡的動作打自己最不擅長的球。

重複練習絕對不是精深練習。精深練習,會讓你痛苦,會很不舒服,你不可能堅持太長時間,一天最多練三個小時左右。這樣一年就是一千個小時,十年就是一萬個小時,沒有一萬小時的練習,你根本上不了檯面。台下十年功,十年說得非常準確。

業餘投資者沒有花多少時間研究分析投資,更沒有花很多時間學習自己原來根本不懂但又非常重要的知識和能力,更沒有經常進行實戰投資,在市場上進行真刀真槍的搏擊。打過球的都知道,上場比賽和場下訓練完全不是一回事,能發揮出來一半就很不容易了,想要超水平發揮,太難了。比賽多了,經驗多了,更容易正常發揮。

第三,愛的程度不同投入精力不同,業餘的只是和你的愛好談戀愛,專業的則是和你的愛好結婚。

業餘球手愛好打球,但愛得不夠深。專業球手原來也是業餘的,但是太愛好打球,愛得太深了,以至於把自己的一生賭上去,別的事情不干,專門打球。

業餘投資者喜歡投資,但喜歡得不夠深。專業投資者一開始也是業餘投資者,由於種種原因,愛上了投資這個職業,寧願放棄其他行業的工作機會,把自己的一生獻給投資行業了。

最後要澄清一下,職業人士並不一定就是專業人士,不少人只是在混而已。專業人士未必是專家,你到醫院看病就明白,專科醫生只有少數人最後能夠成為專家,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成為頂尖專家。

職業投資人並非一定是專業投資人,專業投資人中也只有少數人是投資專家,會成為投資超級明星的更是鳳毛麟角。既要有一定的天賦,又要願意長期堅持精深練習十年之久,需要自己的堅持,也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成功不容易啊。成功是1%的天才,加上99%的汗水,而且要堅持付出十年精深練習的汗水。成功沒有捷徑,你得像烏龜一樣爬上十年,沒有成功學,只有成功血。(作者為匯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本文僅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54

投資感悟:做個快樂的業餘投資者 閒來一坐s話投資

http://xueqiu.com/3491303582/24896802
作為股市中的業餘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比較起來無疑有著一些無法比擬的劣勢,如沒有經過專門的投資訓練,沒有強大的研究團隊,沒有著「先人一步」的信息優勢,沒有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到上市公司進行調查研究等,似乎我們始終處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悲慘境地。但是,經過自己十多年的股市「悟道」,自己認為如我一樣有著一份固定工作的投資者,也自有著自己許多的快樂在。

  快樂來源於哪裡呢?

  1、我們可以有幸地與優秀的企業為伍,共同開創一段創造財富的旅程

  我常常想,股票這個東東真可謂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的發明,雖然它從一出生就帶著血腥,就帶著風險,但同時它又是人類加大創造財富的槓桿與平台,如果沒有股票和股市,或許我們人類創造財富的步子要慢得多。而對於我們業餘投資者來講,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我們與那些成功的企業成為「合夥人」,共同開創一段創造財富的旅程。不是嗎?一個十分淺顯的道理明擺著,比如,如果云南白藥不上市,我們怎麼能夠當上這個有著國家保密配方的「傷科聖藥」的股東呢?如果同仁堂不上市,作為業餘投資者又怎麼可能有機會成為這個百年老店、中華老字號的合夥人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股市最直接的便利就是可以提供給我們這樣的機會,而且這種機會有時只需我們坐在家裡,輕敲鍵盤就可以搞定。股市中人都知道巴菲特可謂是世界投資界最聰明的人,因為他憑藉著股票投資和收購企業而創造了令人目瞪口呆的財富,然而在我看來,比巴菲特還「聰明」的是他的那些早期合夥人們,因為他們中有些人可以只需要將資金交給他,若干年後便也跟著成為了百萬、億萬富翁,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可以從事他們自己所喜愛的工作。

  如本人是60後,我們這代人我估計對股票最早的起蒙認識可能是來源於茅盾的小說《子夜》,那種買空賣空緊張場面的描寫,以及投資失敗之後的自殺、跳樓景象讓我們從一開始就對股票沒有好感。本人受著「學而優則仕」的思想驅動,大學畢業之後最理想的工作自然是進機關混個一官半職的,然而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大潮的到來,總還是有著對財富追求的一種衝動,甚至本人業餘時間還與家人合夥開過服裝店之類的生意,然而安逸的工作環境又讓自己難以做出那種「下海」的決定,所以,生意沒有賺多少錢也就關門大吉,然而十二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自己誤打誤撞地進入了股市,經過不斷地學習思考,終於明白股市原來可以是讓我們追求的財富的一個「通道」,這就是可以不辭職下海,不影響工作的提提下,還可以讓自己有一段不錯的財富履歷。雖然到今天自己還沒有實現完全意義上的財富自由,但是當現在望著自己賬戶裡的資產一天的波動就大於自己一年的固定收入之時,自己還常常有一種對股市「感恩」的心理:如果不是有股市,如自己一樣靠固定收入維持生活的人,此生怎麼還會有機會對財富自由的追求?!而這一切當然均是拜那些優秀的上市公司所賜。

  當然,我這樣說或許是有些過於輕鬆、天真了。因為人人都明白,股市有著太多的血腥,股市的錢並不那麼好賺的。如我讀過一份材料,即有人統計分析,過去20年,中國股民有41.83%的人報告說自己目前總的炒股成績為虧本,23.82%的人報告為平本,34.35%的人報告說自己目前總的成績為盈利,也就是說有接近三分之二的投資者在股市中沒有賺到錢。另如報載,2013年上半年,「中國股民壓力指數調查」顯示,中國股民近一半的人甚至認為炒股很丟人,羞於承認自己是股民。調查結果還顯示,接近七成股民虧損超10%,其中被「腰斬」的佔全體股民四成,虧損達50%以上;16%的股民盈虧均衡;16%的股民盈利超過10%;在股市中大有斬獲(盈利超50%)的股民僅5%。因為長期在熊市中煎熬,股民的精神狀態普遍不佳。23%的股民會因為虧損感到崩潰;33%的股民比較焦慮;29%的股民有些鬱悶;僅有15%的股民能夠淡定地面對虧損,愈挫愈勇。面對著這些冷冰冰的數字(雖然這些數字的真實度難以考證,但是也說明了一些問題),股市對於業餘投資者來講,還有什麼快樂可言呢?!

  然而我說,這其實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在我看來,這也確實是一個十分有意思的問題,因為,我們不難發現,雖然中國股市歷史較短,有著種種不成熟的一面,然而在這樣惡劣的股市環境下,也硬是走出了一批量的上漲十幾倍、幾十倍、上百倍的牛股群,就是上證指數也基本實現了二十年二十倍。可是為什麼還有如此眾多的人虧損呢?!其實這個現象不獨我們國家有,就是在股市相對成熟的美國也不例外。如巴菲特在2004年致股東的信中曾說:「過去35年來,美國企業創造出優異的成績單,按理說投資人也應該跟著獲得豐厚的回報,只要大家以分散且低成本的方式搭順風車即可。事實上靠買入指數基金就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但實際上多數投資人的績效卻慘不忍睹。」中外的股市,為什麼會有這麼有意思的現象呢?這可以供專家們去研究,但是在我看來,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那種追漲殺跌的交易文化在做祟。本人私下裡與朋友交流投資體會,總是聽到不少人說,如果我當初就是拿著某隻股票不賣,到今天會怎麼怎麼樣了!為什麼投資人總會產生這樣的憾事呢?其實在我看來,他們在「起點」上就錯了,就輸了,因為他們從起點上並沒有真的是想與優秀的企業為伍,並成為與之合作的「合夥人」。

  總是聽到不少人振振有詞地說,我怎麼知道它們今天會上漲成這樣?大凡牛股都是事後才知道的嘛!初聽起來這確實有道理,因為投資於一家公司確實需要敏銳的商業判斷能力。但是,我說,雖然尋找到一家優秀的上市公司確實不容易,但是經過投資者本人的努力我認為還並不是難以企及的事情(其實世上做什麼事情也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股市投資更需要的是投資人不斷地學習與思考)。不是嗎?比如,以本人自己的投資體會,只要我們拿著這樣一把「快刀」,就是在股市之中專門尋找那些壟斷、具有定價權、量價齊升(或價、量單升)的企業,然後再加以具體的分析,就不難找到一些優秀企業去投資。或者就只關注我們生活中的可觸可及的知名的消費大品牌(因為我們首先是消費者),用這樣「一把快刀」,就將多數的企業過淲掉了,留在我們面前的或許就會有超級明星企業在裡頭。國內知名的投資人林園先生說,他就投資與嘴巴有關的企業,在我看來,有這樣「一把快刀」也是不難找到中國股市中那些很賺錢的優秀企業的。更何況,我們是業餘投資者,只要我們找到兩三隻這樣的優秀企業,並等個合適的價位「鑽」進去就行了,你說,這難道是永遠無法企及的事情嗎?!

  事實上,我私下裡與投資的朋友交流,大多數是能夠到幾家子優秀企業的,而且還有朋友對中國上市公司中的一些優秀企業說得頭頭是道,然而他們的問題主要是出在「拿不住」上。當然,說到為何拿不住的問題,又可以寫出好大一篇文章去討論,但至少這說明,其實作為一般的投資者尋找到幾家子優秀企業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2、股市投資可以大大開闊我們的眼界,豐富我們的學識

  早在上中學時,我的老師就告訴我:你若想教別人一桶水,你就得有十桶水。其實就是說的厚積而博發的意思。熱愛股市投資的人恐怕沒有不愛認真學習的,而成功的投資始於閱讀。我們不僅要關心國家大事,關心時事政治,關注國家經濟發展的趨向,還要不斷地學習一些投資大師的著名著作,學習一些企業的管理知識,甚至學習哲學、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以建立起芒格所說的那種「多學科思維模型」。以本人為例,自從熱愛股市投資以來,雖然不能用廢寢忘食來形容,但是業餘時間能夠利用的自己都充分利用起來了,當別人忙於各種應酬或者娛樂麻將之時,自己卻常常是沉醉於各種相關的書籍的學習之中,甚至有的書還成為自己的枕上廁上之書,時時揣摩,時時閱讀,而且這種學習可以說更「帶電」,所以效果更佳(比上四年大學本科效果還高,呵呵)。

  在我看來,經過這種長時間的學習,還常常對我們的工作有相得益彰、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如果你是個領導者,你對國家政策的學習和經濟發展形勢的掌握,一定會對你的決策有幫助作用;如果你是個企業管理層,那些優秀企業家的管理經驗無疑對你還會有很大的幫助;即便是其它職場人士,你的所思所學,或許也會讓你的職場有一種如虎添翼的感覺。就我自己的體會而言,甚至業餘時間你的「談資」也突然豐富起來。比如,我私下裡與朋友小聚之時,朋友常常因為我「博學」而不免誇上兩句,每每此時,自己也突然有種很美妙的成就感有裡面,呵呵!

  3、股市投資可以大大提升對人生哲學命題的認知,進而提高我們的人生修養。

  在生活中,我們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其實股市之中也如是。雖然我們來到股市最直接最功利的目的就是賺錢,沒有這一點也就沒有了投資快樂的基礎與源泉,但是財不入急門啊,那種一夜暴富,那種短期想利潤最大化的想法其實最誘人、害人,最穩妥、最安全的辦法其實還是依靠優秀企業的不斷成長實現自己的複利成長。更何況,作為業餘投資者本身就有著一份固定的工作,有著穩定的生活來源,我常常對一些急著發財致富的投資者納悶:你著得哪家子急呢!

  我們知道,人生在世沒有錢又是不行的,但是錢再太多了也只是個數字,特別是當你居有房,行有車,生活又有著落之時,如果你是這樣的業餘投資者,更是沒有必要天天在股市中爭殺,否則,甚至因此而損壞的身體,勞過了精神,損害了健康,賺錢再多對於你又有何加焉?!

  在生活中,我們還知道「日中則移,月盈則虧」的道理,知道「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其實股市之中又何嘗不是如此,何嘗不常常演繹著這些「物極必反」的悲喜劇呢?我們看到,當牛市瘋狂之時,似乎人人「福氣」衝天,然而恰恰「禍根」就這樣種下了;當熊市極端悲觀之時,似乎人人「穢氣」沾身,然而恰恰是幸運的種子需要播種,那些善於抓住這種大機遇的人甚至「一戰成名」,並因此而為自己積累下一生花不完的財富!

  在生活中,我們還知道「大智若愚」的道理,知道「不戰而屈人之兵」乃兵家之上策。股市之中其實也常常這樣耐人尋味。我們看到,有的投資者樂樂呵呵,悠閒自在,真的是如跳著舞步去上班一樣,表面看來他們好像愚笨,尋機「播種」之後便不管不問,該幹啥幹啥去,真所謂讓優秀的企業家為自己打工,然而,若干年下來,卻是收穫多多,快樂多多。相反,有的投資者卻是恨不能天天博取短差,最好是時時刻刻盯著股市大盤(沒準形成股市精神依賴,需要看心裡醫生,呵呵),有時為了一元兩元的蠅頭小利而苦思冥想,捻斷鬍鬚,結果多年下來,卻是揀到芝麻,丟掉西瓜,甚至弄個傾家蕩產之結局。

  在生活中,我們知道「柔弱勝剛強」的道理,知道「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這其實就是說的,我們業餘投資者應該明白在股市投資之中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並知道自己的能力圈之所在,進而採取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如此勝算的概率才會加大。否則,罔顧自己的實際能力,而誤打誤撞,甚至如無頭蒼蠅一般亂飛亂舞,其結果可想而知。

  股市如人生,人生如股市。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股市投資中,如果我們將這些哲學的命題、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參透悟透,無論是對你的人生還是股市投資如何不達到另一種新的境界呢?

  當然,股市投資之於我們業餘投資者的快樂還不限於以上種種。比如,我們還可以享受那種平靜之樂,自由之樂,不求人之樂,陽光公平之樂等等,或許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悟與解讀。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業餘投資者能夠享受到這種股市之樂。

  晚清學者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裡寫下做學問、做事的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裡尋他知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做學問、做事如此,股市投資何嘗不是如此呢?或許,還有著太多的業餘投資者仍然處在「獨上高樓」、「人憔悴」的境界,在此,本人願以「悟股市之道,享投資之樂」(本博一向的座右銘)這句話,與心有靈犀的業餘投資者朋友們共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97

十六年A股業餘投資的反思 高興的加菲

http://xueqiu.com/8489104454/23725286
 室外陽光明媚,卻沒有信步郊遊的興致。遠方天崩地裂,再一次看到人類的脆弱渺小。打開電腦,看到雪球的討論一如既往的豐富,聯想自己也是這樣一路走來,從各種論壇囫圇吞棗,精華和糟粕一樣沉澱於心底。幸虧一把奧卡姆剃刀,始終幫助我開闢著簡明的投資路途,十六年來沒有被海市蜃樓和海妖的歌聲吸引,還能夠在雪球和大家分享我的反思。
      反思一:如果能夠後悔,我情願不進入二級市場。我本是一個優秀的技術人員,曾破格晉陞高級工程師,但正像所有成功來得太容易的人一樣,對既有的收穫並不珍惜,反而對別人擅長的領域保持巨大的興趣。如果大家打開1997年的指數K線,你會看到一條完美的釣魚線,從1月6日的876點,一路不回頭地漲到1510點,所有的指標都鈍化再鈍化,只要買進就可以賺錢。體制內的高級工程師賺錢太少了,所以我立志要成為股神。十六年來我花費了數倍於研究本專業的時間和精力,研讀了無數的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的經典和不經典的著作,在和訊、閩發、淘股吧、雪球和其他論壇讀帖發帖,最終發現來到股市就像染上毒癮,是一個悲劇。如果不進入股市,自己的人生會更加多彩,至少專業領域會登上新的巔峰,會更受尊重,更有自我實現的感覺,以馬斯洛的觀點看,人生的自我實現才是最高訴求。而十六年時間精力花費於股市,我只是成為了一個股市老混混,可以講很多股市的故事,偶爾炫耀一下投資收益,但絕口不提當年賭輸的案例。
      反思二:如果可以後悔,我情願不看那麼多經典投資書籍。每一本經典看上去都很有道理,但實際上能用於賺錢的不多。技術分析書籍解剖各種圖形案例,但不會告訴你這些圖形除了成功,還有很多失敗,否則百年股市裡的資金都被圖形分析者賺走了,誰來做虧損者?何況,古今中外還真沒有什麼靠技術分析縱橫一生的牛人。一句話,靠看圖說話,總有一個失敗等著你,利物莫也不例外,大獎章基金也不例外。技術分析不行,那基本分析行嗎?至少我覺得那些經典價值投資書籍說的更多的是常識,同時要有自己的批判性吸取。格雷厄姆的撿煙蒂還不錯,但一方面需要有煙蒂可撿,另一方面煙蒂可能有毒,也有巨大的風險,這些在實踐中並不會有人提醒你。當然,有時間少量看幾本經典可以折射出自己思維的盲點,但我書生氣太濃,看得太多就浪費了很多時間。
      反思三:如果可以後悔,我情願不看那麼多股票。十六年來我買過的股票肯定有數百個,看過的股票肯定有上千個,直到最近幾年才慢慢收斂到少數的股票。往往幾個漲停就會吸引我去尋求K線後面的邏輯,做了無數的無用功。看見別人賺錢千萬不要眼紅,真正適合自己的,它會自動跳出來。劉翔經歷了無數的苦練,終於一炮而紅,你看到他紅了,你也去練跨欄,那是犯傻。每個人的性格特點,知識結構,經歷背景都決定了大部分十倍股都不是自己的菜,如果能抓住一個適合自己的,那是幸運。只有適合自己的,才能深入理解,才能穩定持倉,否則就算偶爾擁有,遇到震倉也會懷疑,也拿不住。我現在只對十來只股票有興趣,都是靠常識選擇的低市盈率高股息率的藍籌股,希望它們能夠幫助我養老。
      反思四:如果可以後悔,我情願沒聽說過財務自由這個詞。財務自由像一個巨大的魔咒,牢牢地把我捆在股市,並且給自己提出不適當的高收益目標。財務自由是奢侈品,我們是普通人。普通人追求奢侈品,悲劇下場的可能性最大。高收益目標會強迫自己高持倉,高換手,不想放過任何機會,結果精神高度緊張,每天都不敢離開交易軟件,犧牲了睡眠,犧牲了從容的生活,也犧牲了自由。為了最大限度地快速盈利,我曾經不斷地操作權證,直到有一天突然驚覺,如果重大意外發生,比如像昨天四川的7級地震,不得不很長時間不能打開交易軟件,那麼持有權證這樣的會歸零品種,對自己對家庭都是極不負責任的。現在我已經不再追求高收益目標,甚至不再追求絕對收益,只要求長期看,複合增長大概率達到10%-12%(10年160%-210%)就可以了,因為不再追求短期的絕對收益,也不追求精確,所以也就不需要過多地考慮資金管理,選擇好品種組合滿倉持有,或者像sosme那樣動態再平衡即可。騰出大量的時間,回歸應有的生活,才是真自由。(對我如何選擇股票標的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投資的邏輯可以很簡單http://xueqiu.com/9564664610/23479411》、《銀行的估值邏輯也可以很簡單http://xueqiu.com/9564664610/23593273》)
      總之,十六年A股投資生涯告訴我一個教訓,如果是業餘的投資人,最好只花一點有限的業餘時間,去追求平平常常的投資收益,這樣可以達到20%的投入獲得80%的效果。妄圖靠時間精力投入,戰勝市場,可能從一開始定位就是錯的。棋手下一輩子棋也未必能洞悉棋盤的奧妙,何況股市比棋盤更有無窮的變數,生有涯而股市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妄圖靠自己精湛的技術,頻繁的交易戰勝……其他對手,也可能從本質上就不靠譜,交易由買賣雙方構成,在交易的那個時刻,肯定是認為對手SB,我們何德何能,可以自信到藐視天下所有跟自己交易的對手,自己肯定贏?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選擇平平常常的品種,等待(自認為)價格低估時買入,等待(自認為)價格高估時賣出,平時靠分紅提供現金流,讓時間為我們創造價值,這就是我今天反思後的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103

業餘和專業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可能就是接得住球和接不住球的區別吧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600.html

我從小喜歡打乒乓球,直到上大學的時候,才認識一個從國家隊退役的隊員,退役後當教練。

從小乒乓球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也算小有名氣了,於是各種不服,纏著教練「來一局」,教練開始不想跟我打,但被我纏的煩了,陪我打了一局,但是教練有個條件,他要拿板擦當球拍跟我打,免得被別人知道認為欺負我。

當時一種被人歧視的感覺,拼了命的打,把平生各種技巧都拿出來了,但是比賽結果,你們都猜到了,21:5,我只贏了五個球,而且多半還是靠運氣的,重點是教練根本沒拿球拍跟我打,當時各種屈辱,於是問教練,我跟他比到底差在哪兒。

當時教練跟我說了這麼一番話:「我從小4歲就練球,一個推擋動作就要練幾萬次,一個步伐就得走幾萬遍,每個動作已經融進我本能中了,什麼樣的球、該如何處理,大多是靠身體本能做出來的。對方一個球打過來,你必須要接住打回去,接不住,你就退役,接住了,你就去比賽,我接不住,就退下來了,所以我只能在這給你們當教練。」

之後我找這個教練喝酒吃飯聊天玩牌,但是再沒找這個教練打過球,因為我覺得是在侮辱人家。

現在想起來,專業和業餘的區別,可能就是接得住球和接不住球的區別吧。

人生亦是如此,創業亦是如此,因專注而精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123

交易心理焦點:職業和業餘。 Dean_丁丁

來源: http://xueqiu.com/2129489320/32871852

 
 
 
 
今天和另外兩個職業操盤手@天涯射手 @碧洲鷹翔 聊了一下天。有幾點總結,寫出來做個記錄。

錯誤的感覺。普通人說的,都是感覺。感覺要漲,感覺要跌。這些都是感覺。人只會記住自己貌似正確的感覺,其實他錯了100次都不知道。任何的操作,不管是判斷大勢或個股,都要有一套體系。憑感覺的操作,最終是要死在股市上不知原因。

股票獲利,其實不是靠精確的判斷點位或價位,而是依賴重倉抓到一個股票的主升浪。這其實業余和職業的區別。在著重做前一個的,多數還屬於業余的水平。就象以前的自己,因為判斷大盤,不知道錯失了多少牛股,但是還認為市場能判斷。比如我曾經準確判斷1849是底部,當天也入市。但是2013年,也還是沒賺到很多錢。從錯失牛股講,我其實是錯的,錯大了。如果著重股市的主題或成長分析,那麽結果卻大不同。

必須用正確的選股思路,買賣價位,和資金管理去做每一個賬戶。贏得勝利的,是靠這些技巧。而不是滿足客戶變化無端的想法。 客戶都是業余股民。自從從以上角度交易,在2014,成績遠好於2013年。而我也不依靠什麽黑馬或牛股。

職業操盤手:必須心里想清楚,我不依賴某個客戶,我的操作是我的法寶。我只有完全按照我證明成功的體系賺錢,才能持久地贏得這場戰爭。而不是相反,如果聽了客戶的,最後虧了,客戶會說,你是職業操盤手,為什麽要聽我的?我們不能遊走,不能按照客戶的突發奇想隨時更改我們的航向。

靜下心來,時時刻刻考慮你的交易。減少和業余股民的交流,減少外界對你的幹擾。人的心理容量是有限的,必須把上述正確的思路變成潛意識

最後,借鑒一下莊子中的木匠的故事,交易也是一樣。原文見:http://xueqiu.com/1175857472/31608042

魯國有個木匠為魯國做了一個懸掛鐘的架子,所有的人見了都驚訝不已,稱為鬼斧神工。

這件事傳到國君那里了,國君召見木匠要問問其中的奧秘。木匠很謙虛的說,我哪里有什麽訣竅呀!根本沒有什麽技巧啊! 我做以前要用心去齋戒,齋戒的目的是為了“靜心”,讓自己的內心真正的安靜下來。在齋戒到第三天,我可以忘記成功以後可以得到各樣的封賞。也就是說齋戒的第三天,我可以忘記利。齋戒到第五天,我可以不在乎別人對我的評價,是好是壞都不重要,也就是說忘記了名聲了。還要繼續齋戒,到了第七天的時候我可以忘記自己的“四肢形體”,也就是到達了忘我的境界。這時候我就進山了,心靜下來,尋找適合的木材。觀察它們的形狀,看到它們就仿佛看到適合的做架子在眼前,我把木材砍回來順手一加工就成現在這個樣子。

木匠最後說我做事無非就是“以天合天”,這就是我的奧秘。木匠齋戒了七天的時間,穿越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忘記利益。第二個階段忘記名譽。第三個階段忘記自己。

交易也一樣  @今日話題 @方舟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01

獻給三五年股齡的業餘股民朋友:學股的四個階段 西點老a

來源: http://xueqiu.com/1512170192/34624200

【《炒股的智慧》精彩章節,作者陳江挺,字字珠璣,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感觸,強烈建議三五年股齡的業余朋友看一看,三年以下看了用處不大,五年以上已經實現穩定盈利的朋友,用處也不大】
      華爾街有個說法:“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應能不斷賺到錢;你如果熬了二十年,你的經驗將極有借鑒的價值;如果熬了三十年,那麽你退休的時候,定然是極其富有的人。”
        在我學股的歷程中,我最希望的是知道我已經學到什麽地步。當我達到什麽地步的時候,才可以認為已經畢業。當然,畢業並不表示已成為專家,但起碼它表示我已擁有足夠的知識在這行生存。就數學而言,小學的內容從加減開始,中學的數學包括幾何代數。你很清楚你的數學知識已經達到了幾年級的水平。學股有沒有這樣的級別之分呢?答案是”有”。

   我在這里就以自己的學股歷程談談學股經過的階段,你可以參照我的描述,估計一下自己現在處於什麽階段。這些階段的劃分並不嚴格,很多時是互相交錯的。如果人性共通的話,我學股的歷程應該和你十分相似。

         我在這里粗略地將學股分成蠻幹階段、摸索階段、體驗風險階段和久賭必贏階段。不算我業余炒股的經驗,這四個階段花了我近六年的時間。我研究過很多炒家的傳記,他們的描述各有不同,但經歷是相似的。能到久賭必贏的階段是學炒股的里程碑。到了這個階段,你就能在這行待下去,等待大機會。假如運氣好,被你抓到幾個大機會,你便從炒手升格為炒家。

   你可以就我的描述估計一下自己現在處於什麽階段,還要多久才能畢業。你如果有一定的悟性及對人性的認識,克服人性中的弱點不需花很多時間,因為你很清楚什麽是需要做到的,你只要盡力照做就可以了。最花時間的是怎麽學著找臨界點。每個人對風險的承受力都不一樣,找到的臨界點也不一樣。你必須綜合考慮股價、交易量、走勢、新聞、大市、公司盈利、產品等因素。

   我希望我能更詳細地解釋怎樣尋找臨界點及應怎樣在臨界點附近操作,但這實在是一門藝術,只可意會,難以言傳。而且沒有放之四海人人都適合的做法。我給你指了方向,你可以就這個方向摸著石頭過河。尋找臨界點沒有捷徑,只有實驗、失敗、再實驗,無數次地循環往複。直到有一天,你能憑直覺抓住臨界點,憑直覺地運用本書所講的所有規則,不再懷疑有無違反這、違反那,你就從有招的新手進步成了無招的高手。

   1、蠻幹階段

   第一階段可以稱蠻幹階段。


   這段的特點是自己沒有什麽主意,買時不知為何買股票,賣時也不知為何賣。買賣的決定完全由他人或自己的一時沖動所左右。比如某某股評家推薦買這只股票,他認為這只股票最少還會升10點等等。賣時也沒有章法,覺得有錢賺就可以賣了。在這時期是決不何止損的。

   我有位親戚,他從未炒過股票,有一天他聽我賣了兩只虧錢的股票,立即就指出我的過錯:”虧錢的股票怎麽能賣?最少要等到升回有錢賺時才可以脫手。虧錢的股票快快賣掉,賺錢的股票不何賣,要等到跌回虧錢後才賣,你怎麽可能從股市賺到錢?”這段話大概說出了新股民的心聲。這本書讀到這里,讀者也應能明白為何帶有這樣心態的股民不可能在股市不斷賺到錢。

   新股民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不貪;二,不怕。

   “不貪”:他們只要有一點利潤就趕快賣股獲利。”我昨天10元價進了500股,今天升到11元,趕快賣掉,500塊錢能買不少菜呢。”只要股票的價錢升到他們的買價之上,身上的每根神經都在喊:”賣!賣!賣!”生怕明天跌回來怎麽辦?他們不貪,滿足於賺小錢。

   “不怕”:假如不幸10元一股進的股票跌到9元怎麽辦?答案是:”真倒楣,被套牢了,等到反彈再說。””套牢了不怕,反正我也不急用,等就是了。”虧錢時他們不怕,他們決不願虧小錢。挺令人遺憾的是,就我的觀察,80%以上的股民都無法從這個階段畢業。問問你自己有這樣的心態嗎?如果有的話,你學股的道路還很漫長。你還處在原始階段。

  2、 摸索階段

   我自己在蠻幹階段大約待了半年,幸運的是,我居然在這階段賺到錢,使我對自己的悟性有極大的信心。或許這就是初始者的好運。這段時間我開始大量閱讀有關炒股的書籍。我知道這樣蠻幹是不對的,我開始試驗”截短虧損,讓利潤奔跑”。首先我學習止損,我首先給自己定個規矩,只要股票從我的買價跌1美元,我就賣掉,以後這樣的損失積累成很大的數目,股票常常一碰我的止損價就回彈,我便傻乎乎地不斷止損,小損終於加成大損。我明白1美元的止損不對,我便開始把止損點放大,由1美元加到10%,最後加到20%。這段時間持續了兩三年。結果還是不行。舉例說,30美元的股票,我將止損點定在27美元,股票升到35元,我就將止損點定在31.50美元。實驗的結果,我買賣的次數少了,但我常常是虧錢時在27美元賣股,賺錢在31.50美元出場。這樣虧時虧3美元,賺時只有1.5美元,算算總賬,還是虧錢。

   情況並不完全如此。當股價從30美元跌到28美元時,我總是把止損點下移,有時移到26或25美元。我給自己定10%的止損,在實際中的損失常超出10%的數目。我知道這樣做不對,但我忍不住。我怕股價一碰到27美元就反彈。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當股票升時,我通常沒有困難在進價之上賣股。如35美元的股票跌到32美元,我不會將31.50美元的止損價往下移,因為我已有1.5美元的利潤。

   最慘的是這段時間,我試過專用基礎分析來炒股,研究股票的盈利及公司資產值,研究成本收益比率,你想得到的指標我全試過。結果還是不賺錢。我試過用技術分析來炒股,找最低點,找最高點,結果不斷以”止損”收場。止損,止損,止損,我不斷止損,就是看不到盈利。止損把我止怕了。我還試過各種電腦的計算指標,如平均線、威廉%、MACD等等,沒有一樣有效。結果總是不斷地在止損。好不容易偶爾賺次錢,也常因為止損點定的太低,沒賺多少。這段時間我不僅將蠻幹階段幸運地賺到的錢全賠了進去,還虧了一些老本。就是說我不僅白幹了三年,還虧了本。

   別忘了,這段時間我是專職炒股,我把讀到的、想像到的各種炒股方式全試過,就是賺不到錢。我也將華爾街的各種各樣的家訓讀到能倒背的地步,在實際中似乎它們完全無效。你可以想像我是多麽的仿徨。

   我對炒股失去了信心,我決定試試自己在期貨上的運氣。我開始炒賣黃金、白銀、外幣、黃豆、石油、小麥。那些在炒股中學到的規矩似乎也完全無效。期貨的人為操縱更厲害,我只是虧錢虧得更快。這時我的第一位女兒來到人間,我感覺身上的責任重大。我真正地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放棄了,該轉行了!如果付不起日後女兒上學的學費,我怎麽向她交待?

   花了近四年的時間,什麽也沒有得到,虧了老本,換來一大堆經驗。如果離行另謀他就,這些經驗一錢不值,你可以想像我是多不甘心。期貨炒賣是極特殊的行業,它不註重基礎分析,你說日元或黃豆應定什麽價?它極其註重技術分析,其中特別重要的是走勢和阻力線及支撐線的要領。把這些概念放回股票,我突然感覺股票運動其實有跡可循!我突然間覺得有靈光在腦海中閃耀。

   讓我先在這里停一下。因為上述的階段可以稱為學股的摸索階段。你如果還處在蠻幹階段,這本書講的一切對你可能太深,你還不明白我在講什麽。你如果正在摸索階段,你開始明白這本書。

   摸索階段的特點是你已多多少少明白炒股的行規。你知道要止損,要讓利潤奔跑,但你還不清楚止損應怎麽止。你用10%或20%等機械的方法定止損點。有時你能辦到,有時你又想方法不去止損。讓利潤奔跑時你不知應讓它跑多遠,你不知怎麽判定獲利點。各種各樣炒股的規則有時有效,有時無效,你還不知怎樣有選擇地應用它們。看到蠻幹的炒手,你已知道他們在蠻幹,你知道不能那麽幹。你自己有時賺到錢,有時虧了錢,但你還不明白為何虧錢,也不清楚怎麽賺到了錢。你還沒有有系統的買點和賣點,這只股的成本收益比率很低了,那只股的紅利比較高,張證券行推薦這只股,李股評人看好那只股,你還在用自己的直覺加上”應該不會錯”的理由來買賣股票。這些描述合適你嗎?如果對的話,你還在摸索階段。

   3、體驗風險階段

   摸索階段的下一步是體驗風險階段。有時這兩個階段是同時進行的。遺憾的是,體驗風險階段的你常要虧大錢,不虧上一兩次大錢,你不會明白什麽叫風險,你也還不可能畢業。只有在虧錢虧得吃不下、睡不著的時候,你才會真正地反思炒股為什麽會有這些行規。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行規的意思變得很清楚。有了這個經歷,再去讀讀第三章第二節”資金管理(怎樣在股市下註)”的內容,你就真正明白我在談什麽了。

   我每次賺了大錢,隨即常常來一次虧大錢,因為每次賺了大錢,都讓我自己覺得自己”懂了”。這樣的經歷重複了好多次。這或許就如同遊泳一樣,淹死的都是”自己覺得”會遊泳的人。那些知道自己不會遊泳或真正知道怎樣遊泳的人通常不會淹死。

   如果虧大錢的經歷發生在你的蠻幹階段,我對你深表同情。但如果你確確實實有了幾年的炒股經驗,對研究股票及其運動規律下過苦功,這時虧大錢常常是你大成之前的最後考驗,請千萬不要放棄!那些著名的炒股名家,在他們成”家”之前通常都有一次甚至幾次的破產經歷。其中包括本書中提到的利物莫和巴魯克。在忍無可忍的時候,請再忍一忍。

   回到我的故事。我炒股的最大挫折,就發生在”有靈光在我腦海閃耀”之後。四年多,我白幹了,股市對我而言成了”沒錢人學到很多經驗”的地方。我不知多想快快地撈上一筆。其間有兩個星期,我虧掉53000美元。挫折不在金錢的數目,而在這次虧錢是完全不應該的。按我的規則,我會虧掉4000美元左右,那是我止損的極限。但我註下的太大,又不肯及時止損。我犯了不該犯的錯誤。我用希望取代了分析。我自以為懂股票了,其實還不全懂。隨後一個月,我開始整理自己的思路,總結五年來的經驗及教訓,綜合我這些年來的廣泛閱讀,結果就是這本書所說的一切。這兩年,我完全按照這本書所說的原理照辦,每年的回報率都超過100%。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回報是在極小的風險下取得的。日後是否還能持續這樣的回報,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我已定出了可行的炒股計劃,只要按這個計劃做,我久賭必贏。區別只在贏多贏少,那同運氣有些關系

  4、 久賭必贏階段

   現在我們談炒股的最後階段,久賭必贏階段。

   一個可行的計劃,不能憑空想像,它必須有理有據。“理”就是數學的概率,如果你每次下註的贏面超過50%,而且你只下本金的小部分,不會為幾次壞運氣就剃光頭,從長期而言你是勝定了。道理和開賭場一樣。“據”在於你知道怎樣找臨界點,在長期的觀察和實踐過程中,你知道這些點是出入場的關鍵點,在這些點操作,你的贏面超出50%,再加上應用“截短虧損,讓利潤奔跑”的原則,贏時贏大的,虧時虧小的,你的獲勝概率其實遠遠超出了50%。

   到久賭必贏階段,你不應對虧錢和賺錢有任何情緒上的波動。你對止損不再痛苦,你明白這是遊戲的一部分,你對賺錢也不再喜悅,你知道這是必然結果。你不再將勝負放在心上,你只註重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你知道利潤會隨之而來。

   有些人認為股票的運動是可以預知的,有些說是不可以預知的。這兩點都不對,股票遊戲是概率的遊戲,沒有百分之百這回事。只有隨著經驗的增加,你才可能將預測股票運動的正確率從50%提高到60%、70%。就算你能有70%的正確率,若不遵循“截短虧損,讓利潤奔跑”的原則,到頭來可能還是白忙一場。

   到這個地步,你不再執著成本收益比率或紅利之類死的東西,你在用概率考慮問題。股票的大市怎麽樣?如果大市好,你買股的獲勝概率增加了。股票的成本收益比率或紅利怎麽樣?如果有吸引力的話,你的獲勝概率增加了。這只股票本身的走勢怎麽樣?如果正處在升勢,你買股的獲勝概率增加了。這只股票的運動用你的經驗判定是否正常?是的話,你的獲勝概率增加了。還有其它許多考慮的因素,你都試著用概率來評估它們的功用。

   你知道股票運動在短期必受大戶的影響。某著名股評人極力推薦某只股,你可以看看這只股票的技術圖形,如果股票剛突破好的買入臨界點,在此之前有被人暗中囤積的跡象,你可以懷疑該股評人可能和某大戶聯手,想推高股價,但現在只是推高的開始,你買入應還有段升高的路好走,獲勝概率較大。如果這只股票已暴升了很多,股評人還來這一手,則大約是在找最後的傻瓜,你此時買股就沒有什麽贏面。同樣的“好消息”,你已知道怎樣分析及判斷,你不再迷信“權威”。

   這時候你已知道你為什麽能賺到錢,你已有一套行動計劃去重複賺錢的經歷,你也清楚為什麽會虧錢,你已學會跌時止損,虧錢不再成為心理負擔。因為你知道虧掉的錢很快就能賺回來,到了這個地步,你知道你已能夠以炒股為生了。

   你會不會就此發大財,那要看運氣。第七章“抓住大機會”講述了這樣的機會及怎樣抓住它。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結果只有由上帝決定。祝你好運,也希望你祝我好運。

   炒股的知識是否到此為止?答案自然是“否”。炒家利物莫說他炒股四十年,每天都能從股市學到新東西。華爾街有個說法:“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應能不斷賺到錢;你如果熬了二十年,你的經驗將極有借鑒的價值;如果熬了三十年,那麽你退休的時候,定然是極其富有的人。”每個循環,炒股人的規則還是那些,但你對這些規則會有更深的體會。你會找到更多的例外,你會區分在不同的環境怎樣實施不同的規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457

谷歌戰勝圍棋冠軍幕後的台灣囝仔 黃士傑每天寫16小時程式 業餘圍棋最高段

2016-03-21  TWM

Google突破人工智慧的局限,以AlphaGo電腦程式,首次在圍棋領域打敗韓國九段棋士, 帶領開發團隊的黃士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他究竟有什麼能耐?

去年十月,Google(谷歌)旗下公司DeepMind開發的人工智慧程式AlphaGo,在圍棋賽五戰完勝棋力達二段(編按:職業級最高九段)的歐洲冠軍職業棋士樊麾,首創人類以電腦勝過職業棋士的紀錄;今年三月,AlphaGo更進一步挑戰韓國十八度獲得世界棋王頭銜的圍棋九段李世石,以四勝一敗作收。在這幾場全球關注的「人機對弈」賽事中,都有一隻手,替電腦下棋,他就是來自台灣的黃士傑。

黃士傑「手」、「腦」並用,不只是替電腦下棋,更是開發AlphaGo的首席工程師之一,同時擁有業餘圍棋六段的實力,這樣的雙才實屬少見。連同樣積極開發圍棋程式的臉書,都公開承認,因為「團隊裡沒有黃士傑(Aja Huang)」,目前還打不贏谷歌。

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資工所博士班的黃士傑,不到四十歲,沒有喝過洋墨水,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囝仔」。從交大畢業後,他在台師大資工系一待就是十年,進入指導教授林順喜的實驗室底下念完碩、博士;二○一一年先到加拿大工作;一年後,迎來他人生的轉捩點,進入英國的DeepMind,這家公司專研模仿大腦的計算機系統──人工智慧,在一四年被谷歌購併,黃士傑順勢成為谷歌旗下的研發科學家。

沒喝過洋墨水

熱愛圍棋的雙才工程師

為什麼找黃士傑作為替AlphaGo下棋的手?林順喜表示,用電腦挑戰專業棋士,不能讓他們面對電腦螢幕下棋,這有違職業棋士下棋的思考習慣,所以需要一位專人代下,而「團隊只有他常和職業棋士過招,懂得棋賽的各種禮節。」谷歌相當看重這次的比賽,提出一百萬美元的獎金給贏家。第一場比賽,黃士傑代表電腦下棋時,神情凝重,他在臉書上自承,「前天晚上沒睡好,對局時保持嚴肅,一方面也是尊重李世石九段,不影響他的思考,不論勝敗如何,對局時的禮儀還是很重要的。」黃士傑熱愛下圍棋,早在○七年念研究所時,就拿到業餘六段的資格(業餘最高段,約等同職業二段),曾經獲得台灣大專盃業餘圍棋賽冠軍,甚至和學弟妹創辦圍棋社。

當年一起創社的學妹、如今已是業餘五段的圍棋專欄作家張曉茵回憶,黃士傑很熱心地指導學弟妹,年紀最長的他,幫大家擬定分組對戰表,透過圍棋,大家成為好朋友,「有關圍棋程式的知識,都是那時聽他說的。」林順喜的實驗室,主攻的就是各種棋類程式的開發,每年都會送學生出國參加國際棋類程式比賽,黃士傑結合興趣和專業,以妻子的英文名「Erica」開發圍棋程式,一開始成績普通,但是漸漸地認識各方好手。

「黃士傑積極地向他們請教,時常越洋視訊會議。」林順喜說,後來也找了法國知名教授科隆(Rémi Coulom),和他共同擔任黃士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科隆研發的「Crazy Stone」,是在AlphaGo之前最有名的圍棋軟體之一。

十年磨一劍

研發程式打敗日本團隊

黃士傑不是沒有遇到低谷,○三年以碩士論文《電腦圍棋打劫的策略》畢業後,他曾擔任林順喜的研究助理,其間也想放棄研究,到外面的軟體公司上班,後來還是放不下熱愛的圍棋軟體開發領域,回博士班就讀。

「其實他念博士早就可以畢業,但是為了想要和一流程式對抗,又多待兩年。」林順喜說,在台灣的資源有限,他總是鼓勵學生,要贏的關鍵,就只有「勤快」兩個字,而黃士傑也不負眾望,「為了寫程式,常常一天十六個小時都待在實驗室。」博士班第五年,黃士傑所研發的程式,已獲得不少獎項,其研究成果足以畢業,他卻不滿足,決定延續既有的研究成果。

一○年,在黃士傑的研究生涯第十年,他設計的「Erica」,擊敗了由日本工程師所開發、也是當時圍棋界公認最強、約有業餘五段水準的程式「ZEN」,在日本舉辦的「國際電腦奧林匹亞競賽」中榮獲十九路(編按:為標準棋盤尺寸,另有九路、十三路等)電腦圍棋金牌。來自台灣的博士生,竟然打敗由專業團隊研發的圍棋程式,是當時轟動的新聞。

「Erica」能勝出,其實和黃士傑本身的圍棋、程式雙棲能力有關,也因此他在一一年發表博士論文《應用於電腦圍棋之蒙地卡羅樹搜尋法的新啟發式演算法》之前,就被加拿大的亞伯達大學網羅,之後更進入英國DeepMind擔任工程師至今,這家公司包含他在內,目前已有四位台灣人。

「要用電腦戰勝圍棋,比西洋棋、象棋等『擒王』型遊戲更難,需要『全局統計性』(布局走法更複雜),納入棋力較高的職業棋士的加入,才能擁有人類綜觀全局的能力。」知名的旅日九段棋士、近年也和趨勢科技合作開發對弈程式的王銘琬說。

一九九七年,IBM開發的西洋棋程式深藍(Deep Blue),曾擊敗當時的西洋棋世界冠軍,被視為是人工智慧史上的里程碑,但是相對複雜的圍棋則多年沒有進展。

常受邀和圍棋軟體對弈的王銘琬觀察,五年前,這類圍棋軟體和職業棋手的差距大約在四子(人類讓電腦先下四子),「之後即陷入瓶頸,一直沒有顯著進步。」根據DeepMind團隊一月登上知名期刊《自然》(Nature)的文章內容,寫到AlphaGo使用了兩種深度神經網絡,策略神經網絡(Policy Network)負責計算每步棋的走法,價值神經網絡(Value Network)則負責「想像」、推算可能出現的局面,以黃士傑為首的工程師群,也為AlphaGo載入超過三千萬步的棋步、兩千萬次自我對局的訓練,才走上正式與棋手對弈的舞台。

讓電腦會想像

千萬次對局磨出魔鬼細節

本次AlphaGo打敗全球在十年內擁有最多世界冠軍頭銜的棋王李世石,無疑是人工智慧的一大突破;然而AlphaGo的目標,不只是讓圍棋程式進化,更期待將人工智慧應用在醫療、生活等層面,可預期的貢獻更大。

黃士傑顛覆常人對工程師「一板一眼」形象,不但會下棋,還念過音樂班、會創作歌曲,理性與感性兼備,也許正是他帶領團隊開發程式過程中,能「更趨人性」地在複雜的圍棋遊戲,打敗人腦的原因之一吧!

撰文 / 賴若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203

為開一場演唱會業餘歌手花光買樓積蓄

1 : GS(14)@2016-10-19 05:28:42

對移民來說,要在異鄉取得成功,往往需付出更多努力和勇氣。紐約五名熱愛唱歌的業餘華人歌手,為爭取表演機會獨力舉辦一場大型華語音樂會。年僅22歲、在背後策劃活動的女生Anna說,五人財力有限,但無悔實現夢想,「不想把錢存着,將來只為了買房子」。駐紐約記者:鄭柏齡張安娜(Anna)與另外四名華裔業餘歌手來自五湖四海,包括上海、廣西、台灣等;五人將於10月21日,在紐約市可容納700人的場地Highline Ballroom內,舉行一場名?「Understage Festival」的華語音樂會,一嘗站在舞台上當主角滋味。11歲跟隨家人移民紐約、正職?DJ的Anna透露,花了近四個月籌辦活動,「資金比較緊張,要自己找贊助,歌手不用自費參加但要自付排練費」。為了實現夢想,Anna甘願把積蓄投入演唱會中,「不想只把錢存着,將來只為了買房子,(歌手之夢)說不定有天會成功呢」。自小喜歡唱歌的Anna,自高中起已參加過七次大大小小歌唱比賽,「唱完就沒有了,這裏沒有讓中文歌手發揮的平台,那我就用雙手去創造」。然而,與很多傳統中國家長一樣,父母不樂見Anna以歌手作人生奮鬥目標,「肯定說不出支持,也有勸過我,但我脾氣很絕,(父母)就放棄了」。另一名參加演出的Angellynne,畢業於約翰傑刑事司法學院(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她曾經到律師樓工作,現時又轉到紐約FIT流行設計學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進修時裝採購。Angellynne坦言,當初入學主要為滿足父親期盼,「他比較封建,立志要把我送入法學院的人,更不用說唱歌」。從犯罪學走到演唱會,Angellynne認同華語歌手很難打開美國市場,因此她只把歌唱當成興趣,「要面對現實,(夢想)想想就好,能夠參加演唱會已經挺開心」。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9/198057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