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淤泥裏的麻石柱 棚屋出世紙

1 : GS(14)@2013-08-05 23:24: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0805/18363647


一家一碼頭

                                    生於斯,長於斯的張海泉,人稱海泉叔,前半生一直以捕魚為生,其後搭建棚屋終老。屬於下一代的黃志強,人稱強哥,跟海泉叔同樣是半途出家做棚屋師傅,不同的是,海泉叔一生沒離開過大澳,黃志強這一代,很多人已出城打工。
2000年大澳發生最嚴重火災,燒毀近五分一棚屋,當中大部份都是海泉叔興建的,強哥就是在大火前一年回流大澳。災後要重建六十五間棚屋,是漫長工程,到目前為止只建了廿多間,就在2002年,重建到第五間棚屋之時,強哥開始跟隨海泉叔學藝:「海泉叔從不罵人,也不愛埋怨,跟他學到好脾氣和勤力,他覺得做快一天,可以為棚主節省一天工錢。」當時連同另一個師傅,三人約廿多天便可建成一間棚屋。
棚屋可算是大澳漁民的祖屋,蜑家人早在香港開埠前已來到大澳定居,他們以海為家,棚屋隨生活實際需要而演變,在以帆船捕魚的年代,每隻船只有約二十呎長,數呎闊,一家十多口就住在船裏,青年壯年出海捕魚,老幼則留在稱為「住家艇」的小船上,其後發展至在永安街後近岸的地方搭建棚屋,好讓家人能在安全環境下生活。插在水中的棚屋,屋前可停泊漁船,每家猶如一個私家碼頭。老一輩的漁民,一生都不曾居於陸地,如強哥父母就一直居於棚屋。他家那艘小艇,從前載父親向漁民買魚穫,再轉售給大澳街市:「三十多年前,大澳魚穫仍然豐沛時,都會把魚穫運往香港仔魚市場和屯門。小時候很過癮,每晚在屋前放下魚餌,早上醒來便有魚吃了。」


2 : GS(14)@2013-08-05 23:24:5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0805/18363649


大澳漁業式微,但只要棚屋這個家仍在,漁民的生活文化仍會一直延續下去。
棚屋構造可分為主棚、頭廠和棚頭,主棚又可細分前中後三個部份,前段是廳或睡房,中段擺放神位,後段睡房多留給長輩居住。頭廠則是廚房、廁所,棚頭則是伸展出去的水上露台。漁民的漁船緊鄰泊在一起,棚屋也是一家挨着一家,每家之間有狹窄的通道連貫。有時候,通道就是某家人的棚頭,大澳水上人家每天都會穿過一條又一條的通道和橋樑,才能連接上岸,正因如此,住棚屋幾乎沒有私隱可言,也造就了親密的鄰舍關係。漁民多會在棚頭吃飯、編織修補魚網,棚屋屋頂則用作曬鹹魚,倒模海中心漁船甲板的生活,這種生活模式太根深柢固了,即使災後獲安排上樓,在大澳公屋的走廊,依然看到人們在曬鹹魚、吃飯、擺放雜物、閒話家常的情景。
木結構的棚屋,四平方呎闊的木地板插一支坤甸木就是支柱,入泥僅一米深,整座棚屋就可安然穩立淤泥上,二百多年來只怕火燒,卻從不倒塌。睡在棚屋裏,耳朵貼近木地板,屋子隨潮水拍打的律動而輕微搖晃,感覺很奇妙。
大澳棚屋主要分佈在一涌、二涌、三涌、大涌、沙仔面棚、半路棚等。棚屋的外形一直在變,最初是半圓形,像船篷,用竹枝、樹皮、葵葉和鐵皮建成;五六十年代建成的棚屋多為尖頂設計,七八十年代建成的棚屋多為平頂設計。在一涌、二涌,至今還可以看到新舊棚屋並存。經強哥指點,每看到由頭廠至棚頭的斜頂,一眼便認出是海泉叔的作品,做裝修出身的強哥,看到斜頂越往下斜,頂下空間就越是不足,於是便跟海泉叔商量,設計出一款由頭廠至棚頭的平頂皆在同一水平的構造技術:「棚屋隨時代慢慢演變,大澳人喜歡十年八年儲夠錢便翻新棚屋,很多時看到別家的式樣好看,便會跟風。」
演變








3 : GS(14)@2013-08-05 23:26: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0805/18363651


棚屋由漁民發明,是民間經驗和智慧的累積,政府一方面在旅遊推廣上強調棚屋有悠久歷史和獨特性,一方面卻僵化地將一切木結構鐵皮屋視為寮屋,強哥上五六代人已住在大澳,少說也有二百年,奈何大澳水上人沒族譜,沒多留一點證據,不獲原居民身份,祖屋被當作寮屋,其實很冤!他指政府早在十多年前,已經想讓棚屋自然凋謝,大火不時助其一把,所以重建永遠趕不上破壞的速度。從海泉叔到強哥,棚屋建好再浴火重生,插在淤泥裏的麻石柱卻永不拆除,強哥指麻石柱是至少百多年前已經用上了的建築技術,他朝政府要考證原居民身份,麻石柱就是棚屋的身份證,能旁證一家人在棚屋住了幾多代人。
其後,坤甸木取代麻石做柱,插入水支持整間棚屋的重量,強哥指坤甸木密度高,含有鐵質,越浸水越美,歲月越久越發黑,色澤越光亮,屋裏不外露的部份,則用次一等的杉木。坤甸木跟大澳人的生活已密不可分,新基橋的橋墩便用了坤甸木:「那些木頭來自百年漁船的骨幹,這些古木至今仍然堅實。」說到新基橋,原來跟棚屋一樣,都是漁民的心血。七十年代集資興建新基橋時,香港漁民互助社副主席張志榮親自到內地考察,只有小學程度的他膽粗粗當了這條橋的總設計師,棚屋師傅盧樹勝、海泉叔等把搭建棚屋的經驗應用到新橋的橋樑上,而橋的開合,則參考了油麻地小輪的跳板設計。
坤甸是印尼西加里曼丹省首府,盛產木材,很久以前,廣東已從坤甸進口木材,故稱「坤甸木」,龍舟也用坤甸木製,坤甸的城市面貌跟大澳也有幾分相似,居民一樣靠小艇穿梭水道兩旁的木結構高腳屋。一樣的坤甸木,屋子樣式卻不同,強哥也不認為棚屋只應有鐵皮屋樣子,可以摻合屋主本身性格而建。若你遊大澳,不難發現一座黑白分明、充滿江南風情的大屋,直教人懷疑它是不是棚屋,這屋屋主叫黃文光,本身是木頭癡,跟強哥商量後搭建這座由支架、內櫳至窗戶,都全由黑色坤甸木搭建而成的棚屋,只是外牆噴了仿石屎的牆身。經強哥介紹入屋參觀,通往棚屋的通道做了一道九曲橋,連寫滿詩句的牌子也是木做的,一式家具也是木製,非常有格調。
強哥今年四十八歲,未來棚屋的設計有着許多可能性,他說過,卅年後、五十年後,只要仍有坤甸木這種木材,棚屋依然靠它撐起,同樣,有棚屋,棚屋師傅仍會一代代承傳下去,延續大澳的水鄉風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6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