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廠心聲》單挑平價小米機 只能拚命降成本 求生存! 華碩咬牙找上中國供應鏈

2014-04-21  TWM  
 

 

曾經寫下台灣PC產業一頁奇蹟的華碩,今年大舉進軍智慧型手機市場,還挑上近年火紅的小米捉對廝殺,銷量僅小米機一○%的華碩,只能咬牙將台灣供應商一個一個換成了陸廠。

撰文‧賴筱凡

「聯想、中興、小米他們都只用自己的供應鏈,如果我們的NB、手機品牌再弱化下去,(台灣供應鏈)只會完蛋!」說這話的是一位電子五哥代工廠的大老,一語道盡台灣所面臨的空前危機。

如果你以為只有台灣品牌救得了台灣供應鏈,那可就大錯特錯,因為就連華碩、宏達電,都紛紛「棄台保中」,在兩岸供應鏈的拉鋸中,選擇了大陸供應鏈。

今年一月,華碩在全球電子消費大展(CES)上,端出九十九美元的新手機,瞄準的目標不是別人,正是近年靠著高性價比崛起的小米機。為了與小米一搏,「我們不排除使用中國供應鏈。」華碩執行長沈振來說。

於是,華碩供應鏈的名單上,中國廠商一家一家地冒出,觸控面板給歐菲光、電池找上東莞新能源(ATL)、代工廠也多了上海華勤通訊、上海晨興希姆通,「小米給他們(台灣品牌)上了一課,什麼叫作真的便宜,他們都是拿著小米的BOM(物料清單)表,回頭去看自己的BOM cost(物料成本)。」一名歐菲光的陸籍主管說。

價格要低、規格還要好,只能以量制價你可能會問,觸控面板、電池、組裝代工這些工作,台廠不能做嗎?台灣供應鏈當然能做,但問題就出在,為什麼華碩、宏達電不得不找中國供應鏈?

說穿了,也不是什麼大學問,「就是價格兩個字,逼得他們想生存,就得用中國供應鏈。」熟悉華碩的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宣示跨入智慧型手機的華碩,在手機領域品牌力相對弱勢,而前兩年與Google合作推出低價平板Nexus熱銷,讓華碩嘗到甜頭,也確立了低價競爭的路線,此次推出新機,挑上小米廝殺。

可是,Nexus畢竟是頂著Google光環,如今華碩要靠自己的品牌力賣手機,還槓上小米,光看今年小米機的全年銷售量已估到四千萬支,華碩的內部目標才八百萬支,小米明顯擁有採購優勢。小米又以「物美價廉」崛起,華碩想比拚,就得拿出比小米更便宜、但規格更好的手機,但利潤也更低。

「華碩的策略也很簡單,既然利潤不高,就以量制價,如果能將銷售量衝高,便能將零組件採購成本降下來。」業內人士透露,為了將手機出貨量拉高,沈振來頻繁往來兩岸,費盡心思要將每一個零組件的成本壓到最低,將供應鏈換成了陸廠,得以降低一○%的成本,才拿得出九十九美元這種價格來與小米比拚。

然而,低價策略就像毒藥,價格戰一旦開啟,就非得殺到有一方倒下,才會停手,華碩選擇了險棋。

原本以為華碩有機會與小米一搏,卻在華碩的台北、北京體驗會後,兩岸定價策略的不同步,讓華碩陷入空前的消費者信心危機。

若依華碩今年台灣喊出目標一○%市佔率來算,一次定價策略的失誤,衝擊的可是近七十萬銷量的事。所以為了滅火,華碩財務長、同時身兼行銷長的張偉明,親上火線在華碩官網上回應消費者:「原本我們的規畫是希望台灣能夠與中國同價,雖然台灣的客服等成本確實比較高,但因為華碩是台灣的公司,想說台灣一開始沒賺錢,如果能夠贏得消費者的支持,增加手機心佔率,也是值得的。」兩岸定價失誤,意外爆出華碩手機零利潤張偉明原本的用意是對消費者溫情喊話,但此話一出,沒能平息台灣消費者怒火,還暴露出華碩手機零利潤這個不能說的祕密。

業界人士不諱言,「華碩手機部門一直不賺錢,反倒是主機板部門一年替華碩賺進五、六十億元。可是,PC、主機板市場日益衰退,跨入手機市場,對華碩已是不得不的發展方向,所以賠錢也要做。」原本以為今年華碩正式跨入智慧型手機市場,不再是用變形平板搭手機來拉抬,沒想到,出師未捷,手機銷量還沒衝出來,就惹得消費者滿肚子氣。

「華碩為什麼不得不用中國供應鏈?因為手機沒利潤,華碩也不可能無限制地填這個獲利黑洞,想辦法降低生產成本是必然的事。」一名華碩的供應商說,華碩原本就是在成本上很斤斤計較的品牌,但在中國品牌的強勢競爭下,華碩的壓力更大了。

如今,「棄台保中」的華碩,終於將售價壓到五千元以內,但這種作法有如飲鴆止渴,成功把零組件成本降下來,但也造成台灣零組件供應鏈崩盤的危機,如果這樣還打不贏中興、華為和小米,也難怪電子五哥大老會說:「再這樣下去,台灣電子業會完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74

英皇室資金、南非富豪 找上台灣共享新秀

2015-10-05  TCW

在創業者一定要來朝聖的TechCrunch破壞大會上,充滿工業頹廢風的碼頭倉庫會場南側,緊鄰著虛擬實境展示區,是十二家台灣新創公司努力打「國際盃」的舞台所在。

依規定,每家公司都只能有一張小圓桌,但是卻無礙超高人氣,創投、媒體以及科技業者川流不息,人手拎著一顆台灣小皮球紀念品,仔細詢問台灣新創公司的營運模式,動不動就造成走道大塞車。

「過去參加國際大型創業展,總是看到韓國派出軍容壯盛的『國家隊』,讓形單影隻的台灣創業家非常羨慕。」

Codementor創辦人劉威廷說,這次是政府第一次補助,讓新創公司集體在這麼重量級的大會上亮相,大家搶破頭爭取出席機會。

想代表台灣,可不容易。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出資、台灣新創競技場公司負責執行,以競賽方式從六十四支團隊中,篩選出十二支台灣創新團隊,遠征舊金山設立國家展示區,與中國、日本、北歐、阿根廷、巴西等國,同時競爭創投業者的眼球與資金。

全球當紅的共享經濟趨勢,台灣也沒缺席,這十二支代表團隊中,有三家推出分享式服務,成為會場創投爭相接洽的對象。

其中實力最為堅強的,莫過於Codementor。想學寫程式,卻找不到老師?或是自己雖懂軟體設計,但在某個關卡就是無法突破,找不到厲害的專家來幫忙?Codementor能一鍵線上找到「程式導師」,為你解答。

這個採收費服務的程式開發者線上教學平台,才上線一年,就已經有六萬多名會員、三千名「程式導師」。而且國際化程度超高,有一半導師是美國軟體設計師。來 自英國、俄國、東歐的程式合計也占了大半。去年Codementor到芬蘭參加歐洲的Slush創業大賽時,打入前四強,是台灣新創公司有史以來最佳成績。

類似的線上軟體教學分享的新創公司其實不少,在今年TechCrunch會場上,也出現競爭對手擺攤打對台。但Codementor依然以程式導師人士最多、品質最好,營運模式最有機會成功,成為會場焦點。

為了確保品質,每一位申請成為程式導師的網友資料,創辦人劉威廷都親自檢查。Codementor平台上一些武功高強的導師,收費已能高達每小時一百美元 (約合新台幣三千三百元),由於在工程師間頗有名氣,許多程式設計師甚至把擔任Codementor導師的經歷,寫進履歷表中。

劉威廷已經是第三次創業。他分析,目前公司的優勢第一是領先同業切入市場;第二是能透過台灣工程師超強的運算與程式能力,做到快速媒合適當導師,「就像Uber最好能五分鐘內就有車子抵達,Codementor做到半小時就有導師上門服務,才能吸引用戶持續待下來。」

竄起最快新秀,則非經營線上「分期付款平台」的Installments莫屬。該公司的 平台還沒正式上線,在TechCrunch破壞大會上,就有代表英國皇室資金的投資人、南非富豪集資的投資代表、舊金山當地創投,累計就有超過五組投資人 表達了投資意願。這些人的眼光果然了得,因為,就在大會開展前夕,Installments宣布從矽谷、台灣創投手中,募得一百七十萬美元種子基金。

綜合了最夯的Fintech(金融科技)、電子商務以及分享經濟特質的Installments平台,讓小賣家也能自訂分期付款期數。上網賣自己的車,買 家卻一時拿不出那麼多錢,這時賣家就能設定分期期數,好讓自己的二手車賣個好價錢。此外,小型醫美診所想讓顧客分期微整形,牙醫要讓患者分期付款植牙,都 可以透過這個平台自己設定分期期數。

該平台十月在美國推出測試版,美國雖有所謂的消費貸款中間商,能幫買家做分期,但抽的手續費高達交易金額的兩成,Installments以線上自動化方式服務,手續費只需一%到七%不等,相當有競爭力。

走過TechCrunch破壞大會的台灣展區,你會看到兩位老外拿著客製化包裝的森永牛奶糖,擠擠眼神秘的說:吃下這顆聰明藥,你就能瞬間「說中文也能通喔哦」!

可別以為你走錯區了。Linqapp創辦人洪善群(Sebastian Ang)為德國籍,父親為印尼華僑,英文姓氏是台語發音的洪。來台讀碩士、從政大IMBA(國際商學院)畢業的他,選擇在台灣創業,剛拿到政府發放的第一張在台外籍創業者簽證。

臉書的重度使用者可能還有印象,二○一三年七月,兩個老外想要藉由環島馬拉松募資,創業成立公司,最後他們改變策略,不募錢了,改為公開募集一百萬個讚後,帶著台灣國旗環島路跑。最後路跑完成,而公司也真的成立了。

洪善群說,Linqapp想解決的,是老外在台灣真正面臨的生活難題。深夜回到家,門上貼著粉紅色紙片、寫著密密麻麻中文的通知,不知什麼意思,一鍵拍照 貼上App社群,馬上就有人解答:你家明天要停電啦!與人聊天不知道「靠北邊走」的意思?不懂為何很多店都遇上「澳洲來的客人」?字典查不到的,一鍵發 問,就能有講母語的網友用白話解釋給你聽。不是生活在異鄉的外國人,還真挖掘不出這種商機。

但這不只是個讓人免費使用的社交App。在TechCrunch破壞大會上,Linqapp正式發表語音版,語言不通時,不知如何告訴計程車司機想去的地 點,按一鍵,就能找來通兩國語言的網友,直接用網路電話幫你跟在地人溝通。未來還將規畫讓擁有好口碑的厲害雙語專家,收費接受詢問,成為專業的語言交換市 場。

將分享經濟與社群網站結合,還有清楚的獲利商業模式,雖然公司App還很陽春,第一輪種子基金都還沒募集,但在TechCrunch破壞大會上,一位Uber大股東已經上門跟洪善群約好,會後要好好聊聊投資計畫。

「這幾家的優勢,是國際化能力。」曾經利用分享經濟服務旅遊四十多國,今年還將與外國陌生人換屋互住的台灣新創競技場執行長黃蕙雯,對分享趨勢特別有感受。她分析,分享經濟最重要的就是消費者滿意度,做跨國生意必須懂得國際營運的「眉角」。

她舉例,Linqapp有歐洲連結,Installments有矽谷基地,Codementor能無障礙切入國際市場,與創辦人劉威廷擁有美國創業與產品經驗有關,Codementor證明,結合國際經驗加上台灣厲害的工程師團隊,是台灣創業家很大的利基。

由於過去較少在國際舞台發聲,台灣新創公司在全球並沒有太大的知名度,也不容易找到合作夥伴,這也是為何國發會以創業拔粹計畫鉅資補助年輕創業家出國參展。不過可惜的是,今年倉卒成行,並沒有台灣團隊獲選進入TechCrunch破壞大會的二十五隊新創團隊競賽(Battlefield)名單中。

「不用等三年,以台灣創業家的實力,預計下一屆就能有台灣團隊進入Battlefield。」黃蕙雯說,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延伸閱讀】竄起最快分期付款平台 Installments

成立:二○一三年十月負責人:陳仁彬員工人數:二十一人產品特色:個人對個人分期付款,全球首創讓小賣家決定分期期數募資進度:完成一百七十萬美元種子基金募集

【延伸閱讀】最國際化程式設計導師 Codementor

成立:二○一三年五月負責人:劉威廷員工人數:十二人創業成績單:芬蘭Slush創業賽前四強,目前有會員六萬多人、程式導師三千人募資進度:已募得第一輪種子基金逾百萬美元

【延伸閱讀】最即時的「老外翻譯機」Linqapp

成立:二○一三年八月負責人:洪善群(Sebastian Ang)員工人數:八人產品特色:真人社交語言翻譯平台,已經有八萬會員,能翻譯八十六種語言募資進度:預計明年春天完成種子基金募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78

中國醫院、騰訊醫療App,都找上它 宜蘭小診所 變糖尿病大國救星

2016-05-02  TCW

它位於車站旁,但和一般人所想的小鎮診所不太一樣,講究數據管理、流程效率,中國官方、民間都組團來見習。

這是一家小鎮診所的傳奇故事。

「我在這裡,第一次看到病人的血糖數值,真是太開心了!」一位來自中國江蘇省蘇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護理人員張文曉,在宜蘭羅東鎮一家小診所,簡報她兩週來的上課心得。

這是江蘇省政府提供糖尿病醫護人員的海外培訓計畫,總共三梯次,近三十名江蘇省不同醫院的醫護人員,來到台灣一個小鎮診所上課;這一天,十名護理人員,分別上台用PPT簡報上課心得,報告結束,兩週課程才算完成。

為何中國醫護人員,會不遠千里來台灣小鎮診所取經?

這家小診所,叫游能俊診所,位於宜蘭羅東車站旁,不看感冒、不打點滴,只看糖尿病;十一年前,由院長游能俊創立,目前照顧的糖尿病人高達三千五百位,是台灣單一醫生照顧糖尿病人數最多,也是糖尿病照顧比(醫護人員與病患人數比)最高的診所,診所有十二名營養師、護理師(兩者均有衛教師執照),平均一位衛教師照顧三百名病患,照顧比是一般醫院的兩倍多,一般醫院是一位衛教師照顧八百到一千人。

帶病友逛老街

吃吃喝喝中,教你算糖量

這家診所更連續八年得到國健署的糖尿病品質卓越獎,是台灣獲獎最多的糖尿病診所。

中國是糖尿病大國,每十位成人就有一位糖尿病患,世界第一,為解決糖尿病患不斷增加的趨勢,中國的十二五、十三五計畫,均將糖尿病醫療產業列入計畫中。

三年前,游能俊開始和中國醫院合作,第一家合作的醫院是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它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糖尿病專科醫院集團,全中國有十家醫院;中國最大的網路公司騰訊,和瑞京有糖尿病醫療資源的合作關係,經由騰訊介紹,中國最大的線上醫療網丁香園,今年也來台參訪了這家診所。

瑞京集團先後跨海派五十位醫護人員來宜蘭受訓,游能俊更進一步協助瑞京建立糖尿病患的管理平台,包括血糖數據的建置、分析、應用。

「它有一套糖尿病的文創(指創意)管理模式,」瑞京醫院集團前總經理、現任預健醫療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呂明湖說,幾年前,瑞京集團計畫股票上市,希望引進更好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糖尿病的管控績效。

「管住嘴,邁開腿」這是中國管理糖尿病的口訣,前者指飲食管理,後者指運動管理,然而,口號歸口號,缺乏實際做法。

但,游能俊的團隊就能想出活潑的衛教方法,他創辦的「愛胰協會」,每年讓衛教師帶病人或家屬逛老街,病人、衛教師分別採購,大家將食物帶上遊覽車後,衛教師再一一講解每種食物的糖量,讓病友計算一下食物的總糖量後,就不敢大口吃下不健康的食物,透過旅遊,甚至遊戲,來達到學習效果。

這種方式,讓游能俊診所每個月平均有一千三百名病人就診,回診率高達九五%,有五成的病人糖化血色素低於七%(一般人的糖化血色素約四%至六%,糖尿病人必須控制在七%以下),均在一般醫療院所之上,才能年年得獎。

游能俊的績效背後是一套完整的糖尿病整合醫療商業模式。

「要和病人維持一種『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關係,」游能俊說。

報告不用等一週

流程簡化,30分鐘就揭曉

「從病人走進來那一刻,我就在想如何讓流程優化,」游能俊說,服務流程如果飽和,老病人做不好,新病人進不來,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糖尿病人每次看診最重要的事,就是驗血,一般醫院驗完血,都要等一星期才能看到檢驗報告,來這裡,病人只要等二、三十分鐘,就能看到報告;為了縮短檢驗流程,他和檢驗單位合作,寧可多花成本,讓病人當天就可以看報告,做到「差異化」服務。

「就是一次購足的觀念,」營養師邱奕映說,病人來診所,立刻可以做完所有檢查,不必等下次,服務品質好,自然就不會選擇另一家院所。

「服務要提前滿足客戶要求,不能等客戶要才給,」游能俊說,因此,診所設服務組,每一、兩週提供新點子,讓病人體會到不同的感受,例如,設Wi-Fi、提供糖尿病奶粉試用包等,給病人一點驚喜。病人會自動上門,這就是「品牌效果」,讓病人「有點黏」。

那如何能讓病人「不會太黏」?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病人必須學會管理血糖數值的「良率」,才不會依賴醫生。血糖數值的「良率」,是指糖尿病人每天早中晚三次測量出的血糖數值,血糖數值維持在合理數值範圍內的次數越多,就代表良率高。

游能俊重視病人的血糖數值,是來自三十多年前一位糖尿病人的啟發。

當時,他是花蓮門諾醫院的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有位病人看病時,拿著自己歸納好的血糖數字給他,他大吃一驚,當時血糖機稀少,價格昂貴,一台就是上班族半個月薪水,很少病人會用血糖機自我檢測,當時,他有很深的感觸:「只有病人有數字,才能管理病情。」

用數據控病情

多年資料庫讓療程更精準

因此,十年前開業時就訓練病人用血糖機,記錄自己血糖數字,每次回診回報給醫生,有了客觀數字,醫生的診斷精準,用藥也會精確,病人病情就會進步,更能激勵病人積極自我管理,進入正向循環,結果,這裡的病人,血糖機的使用率高達八成,全台最高。

另一個提高「良率」的關鍵,就是醫生的鼓勵。

「小進步,要大鼓勵,」游能俊說,病人回診時,數字有小小進步,就要好好鼓勵他;如果退步,千萬不要責備,要能同理病人數字不好背後的生活因素,請病人自己歸納改善的方法。

透過「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管理模式,讓診所病人高達三千五百名,是開業時的三倍,但,看診時間,縮短為兩全天三半天,其餘休診時間,游能俊投入「更重要的事」,就是,知識技術財的研發。

此外,為了取得精確的血糖數值,游能俊的衛教團隊,對病人提供的數字很敏感,如果感覺不對,就會主動請團隊去病人家看血糖機是否有問題。

準確的數字,帶來精準的療程,而多年努力建立的資料庫,更帶給他參與兩岸血糖產業的商機。例如,中國騰訊開發糖尿病的App「糖大夫」,現在投入血糖機研發製造,就是來自和他的資訊交流,而糖尿病新藥問世,廠商會委託他評估,因為,透過追蹤新藥使用者的血糖紀錄,在兩週就能決定療效。

十一年前剛開業時,前輩醫生來看他,提醒他:「你不看感冒?不吊點滴嗎?」他說:「不。」感冒是一般診所最大宗的病人,打點滴要自費,都是診所常見的業務,但是,他都不要。

去健保局簽看診項目合約時,承辦人員曾經一連問他三次:「你不做成人健檢嗎?」「不做!」他回答。

因為,從開業第一天,他就很清楚自己的市場在哪裡、價值在哪裡,「擁有知識技術財,才能永續經營,」他說。而且,一路專注其中,走到今天。

撰文者賴寧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32

喝逾65度熱飲 當心食道癌找上你 醫師呼籲 會燙舌最好放涼一點

2016-07-18  TWM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熱飲可能致癌的報告,引發全球關注, 食道癌罹病原因,不再局限嚼檳榔等壞習慣,吃過燙食物的風險也提高。

愛喝熱飲的民眾要小心了!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報告指出,攝氏六十五度以上的咖啡、茶等熱飲,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無獨有偶,二○一五年《美國預防醫學雜誌》與《生醫中心雜誌》刊載兩篇最新回溯性研究認為,除了熱飲以外,滾燙食物也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台灣食道癌權威、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認為,重點在「熱」,幾度不是重點,民眾飲食時,當舌頭覺得燙或是不舒服時,就應該把湯或熱飲放涼一點再喝。

李章銘解釋,食物或飲料幾度會導致食道癌很難界定,世衛訂六十五度是比較寬的範圍,這樣的結論是透過詢問患者而來,但患者講的未必就是真的,因為不大可能有人喝飲料時去測量溫度,因此重點在感覺到燙時,就先不要喝。

怪現象 不菸不酒也罹癌

食道是一條長約二十三到二十五公分左右的肌肉管子,上面接口腔,下面接胃,分成上、中、下三段,上、中段是鱗狀上皮細胞,下段為腺體細胞,主要的功能是輸送食物到胃中消化。

食道癌分成兩種,一種是腺癌,另一種為鱗狀細胞癌,又稱為扁平細胞癌,非白人區域如中東、南美洲、亞洲等,有八、九成的患者都是鱗狀細胞癌。李章銘分析,由於食道沒有漿膜層保護,相較於其他癌症容易向外擴散,也因此患者發現時通常已經第三期。

今年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台灣一三年食道癌新增二千四百九十六名個案,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九名;每年食道癌手術六、七百例。

「以往食道癌患者都是抽煙、喝酒、嚼檳榔的人居多,這幾年的『奇特』現象,就是有些病人沒有這三個危險因子,但都愛吃熱食,而且有明顯增加的趨勢,高溫食物容易刺激食道壁,風險因此增加。」李章銘分析。

沒症狀 多數第三期發現

一名六十多歲男子覺得吞嚥困難,輾轉換醫院治療都效果不彰,最後確診是食道癌,但已是第三期。醫療人員詢問生活習慣後發現,該名男子沒抽菸、喝酒和嚼食檳榔的習慣,但非常喜歡喝熱湯、熱茶,覺得這樣很舒服。

由於早期食道癌沒有症狀,隨著病情的嚴重度增加,患者感受到吞嚥困難、咳痰中帶有血絲、嘔吐等,才會就醫,此時大都已經是第三、第四期,死亡率較高。以往治療食道癌很令醫生洩氣,開一台食道癌手術,要切除、重建並接穩口腔與胃部,等於是三台大刀,技術上也遇到瓶頸。

隨著醫療的進步,目前有九成食道癌都使用微創手術,病情較困難者就用達文西手術(目前最先進的微創手術系統,透過精細設計的手術器來進行手術,可以讓手術風險降低);加上化療、放射治療的副作用減少,治療效果較以往好很多,患者五年的存活率也接近一半,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患者癌症期別可以降低,譬如從二、三期,變成一、二期,甚至零期。

早期食道癌可以透過內視鏡進行黏膜切除術、電燒或光動力來治療,一星期後就可以恢復進食,不影響生活。因此李章銘呼籲,有抽菸、喝酒和嚼食檳榔習慣者,超過五十歲建議做消化道內視鏡篩檢,提早發現及早治療。

這次世衛組織發表熱飲可能致癌的報告引起全球注意,主要是世衛將咖啡從二B等級致癌物(動物實驗可能會致癌,對人體致癌證據不足)降級到第三級(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都無證據顯示會致癌),如同宣布咖啡是安心的飲料;但世衛提醒,如果是熱咖啡,就一點都不安全,尤其是六十五度以上咖啡,還是二A等級的致癌物(動物實驗會致癌,但人體致癌證據不足),列同等級的還有熱茶和熱飲。

毒物專家、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指出,世衛將物質分為不同等級的致癌物,主要是提醒民眾,這些物質或食物有致癌的風險,並不是吃到就會得癌症,「這是相對風險的概念,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適可而止。」台灣人愛吃火鍋,醫師建議喝湯前最好吹涼一點,比較不傷食道。

喝熱湯,可能威脅健康——台灣食道癌病徵與關鍵數字

致病因素

抽菸、飲酒、

嚼檳榔、吃過燙、醃漬食物

主要症狀

吞嚥疼痛、嘔吐

呼吸惡臭、

咳嗽、聲音沙啞

十大癌症死因第9名、發生率第10名每210分鐘就新增一位食道癌患者2013年增加2496名病患

資料來源:

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台灣胸腔健康推廣協會、國民健康署

撰文 / 林思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14

小心!別讓騙子通過App找上你

“我一般新裝一個APP會把權限全禁了,有時候真搞不懂一個APP要那麽多權限幹嘛。”小王(化名)對記者抱怨道。為了方便日後升級更新,很多APP即使功能簡單,開發者也會申請多個權限提前占坑。

有關中國電信旗下一App索要70多項權限並修改通訊錄的報道再次引發了網民對APP過度索權、隱私泄露話題的關註。隨後,中國電信回應稱,“在用戶同意的前提下,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該App采用統一申請用戶授權的方式,以便根據用戶需要及時提供所需服務。”當用戶同意授權後,該App才能使用這些權限。”

“不管是手機APP還是PC端,一些企業肆無忌憚地收集大量的用戶信息,但是用這些信息就能有效實現商業價值嗎?也未必,有可能他(企業)也不知道真的能做什麽,或者一直沒用上。”火絨安全聯合創始人馬剛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數據是石油的時代背景下,不少企業認為數據越多越好,過度獲取用戶數據。一方面,是企業對用戶數據的極度渴望,另一方面,企業並未妥善保管這些數據,甚至進行地下交易,導致網絡黑灰產業已相當龐大。

提防過度獲取權限

從年初今日頭條麥克風權限“偷聽”隱私事件,支付寶2017年度賬單默認勾選《芝麻信用協議》,到微信是否會存儲、讀取聊天記錄的探討,再到最近李彥宏“願用隱私換便捷”言論引發爭議,一次次事件不斷刺激著用戶敏感的神經,中國用戶真的不在乎隱私嗎?

根據新京報和清研智庫最近的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用隱私換便捷”是“被自願”,七成以上的人認為網絡平臺在尊重和保護用戶隱私方面做得不好。北京市消費者協會3月7日發布的手機APP個人信息安全調查報告也顯示,有近九成的人認為手機APP存在過度采集個人信息,近八成的人認為手機APP上的個人信息不安全。

以安卓市場手機APP索權為例,小王對記者表示, 大部分APP在下載安裝時,都會申請開通多項權限, 包括使用電話權限、使用位置權限、使用通訊錄權限等。如果不同意,則無法使用APP。

手機APP過度獲取用戶權限與APP開發者的立場和企業商業邏輯有關。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如果操作系統不做強制性設定,開發者基本不會管。很多互聯網企業不會給自己設限,因為很多剛開發的APP只提供相對簡單的功能,發展到一定階段會提供更多功能和服務,需要一些新權限。“很多開發者不知道未來這個軟件需要哪些權限,在開發第一個版本時就會申請很多權限,方便以後升級更新。但是很多功能,它即使申請權限也不一定用,這種占坑的情況非常普遍。”

今年年初,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與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聯合發布了《2017年度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通過手機應用獲取用戶隱私現象十分普遍。2017年下半年,有98.5%的安卓應用在獲取用戶隱私權限。其中,有9%的手機應用存在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權限的現象。

如何界定過度獲取信息?馬剛對記者表示,“夠用就好,不能收集更多”。對於有些軟件而言,強制授權有一定合理性,如地圖類、出行類軟件需要獲取用戶的位置信息。但是更多的情況是,APP在初次安裝打開時只通知用戶一些敏感權限,實際會獲取更多的權限。記者查看手機權限管理時發現,絕大部分已下載的APP都會默認讀取已安裝應用列表。據悉,目前不少大數據公司都通過獲取已安裝應用列表權限,掌握用戶同時安裝的其他軟件,借此分析競品的市場份額,並對用戶標簽化,為商業企業提供精準營銷服務。

一位網絡安全專家告訴記者,在判斷手機APP是否過度申請權限時,用戶需要結合自己的需求,“假如一個非常簡單的工具類APP,如手電筒、小遊戲要獲取較多權限,就可以把較為敏感的權限,如聯系人、定位等關了。”在應對強制授權問題時,該專家表示,目前這需要手機系統層面解決。對於用戶而言,在安裝時如果被迫選擇授權,彌補措施是,安裝後再用權限管理軟件關閉相應的權限,“你可以保留你需要的、無風險的,然後把有風險的權限關掉。”

打響個人信息保衛戰

獲取權限不是作惡的第一步,判斷一個軟件是否真的惡意不能僅看權限,普通用戶也很難分辨,可以通過依靠安全軟件對所有的APP進行行為分析,“分析的過程當中並不會只看權限,會看這個程序調用的代碼是不是真的有問題,涉及到竊取用戶的數據。”網絡安全專家說。

山寨APP是一大公害。不少山寨APP有和正版APP一樣的圖標、文字,難辨真假。這些APP多含偷跑流量、隱私泄露等惡意代碼。過度索權、山寨APP還只是APP亂象的一部分。而除了手機APP獲取,上述《報告》顯示,移動網絡隱私的泄露還有免費WiFi竊取、舊手機設備泄露,以及黑客盜取企業大數據等渠道。

造成用戶信息泄露原因眾多,APP只是其中的一個入口,還涉及到信息數據的管理,網站本身的原因,或者黑客攻擊等,“其實手機APP過度索權問題沒有想的那麽嚴重,如果大家都把眼光只看到APP行為本身,或者是只盯著APP的權限上這個是不夠的。”

2017年6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開始實施。上述專家表示,國家公務人員或者某些掌握數據的人員泄露用戶數據,已經可以通過法律制裁,但個人隱私保護的相關法律不夠完善,“相關的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已經公布了,但是目前也沒有定下來”,而要靠行業規範難度也不小,“各個廠商、各個APP開發者對APP申請權限都有自己的理由。你很難讓各家公司或相應的開發者達成共識。現有的這種這種情況下,可能還是需要依靠操作系統本身的改進來解決這個問題。”

網民在無意中泄露自己信息的情況也極其普遍。以現金貸為例,一些現金貸企業對信息的獲取沒有指定,也完全沒有底限。參與現金貸的人毫無隱私可言,“這些人去申請貸款時,通過APP提交非常詳細的個人信息,還有包括同學、朋友、親戚等信息。這些現金貸公司三天兩頭倒閉,他們的數據在地下買賣,互通,不停地流轉。”

由此衍生的黑灰色產業已相當龐大。此前,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副總裁杜躍進曾對媒體表示,中國現在網絡黑灰產業一年的產值已達千億,而網絡安全的全部產值不到300億,其中黑灰產業造成的損失至少乘以20倍。他稱,很多黑灰產業從業者利用大數據的能力甚至超過一些知名互聯網企業,能夠精準獲取數據,進行精確詐騙。

信息的售賣對象包括詐騙、盜竊等行業,以及金融、精準營銷等。被兜售最多的信息便是用戶的聯系方式、賬號密碼。馬剛告訴記者,通過賬號密碼等個人信息真正盜取用戶的資金或財產的情況比較少,“這些明顯違法的很少,一般大家都不敢幹,更多的主要就是用來推銷、做廣告。”由於目前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很多所謂向用戶推送商業信息、廣告的精準營銷處於灰色地帶。“雖然知道這好像不對,或者涉嫌侵權,但是沒有明確規定,處罰也不是很明確,處於灰色地帶,就會放開了幹。”

為防止個人隱私信息泄露,《報告》建議,用戶可從以下五點著手:一是下載軟件選擇正規渠道,如安卓市場等;二是謹慎填寫個人隱私信息,防止信息被無謂的采集;三是管理手機軟件中的隱私權限,了解軟件權限行為,關閉不必要的授權;四是防範公共Wi-Fi,轉賬與支付時改用數據流量;五是通過“恢複出廠設置-格式化-反複拷入大文件並刪除”三步驟,徹底清理舊手機信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