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國不再是首選 美國製造業鮭魚返鄉

2011-6-13  TWM




去年,中國首度把「世界最大製造業國家」美譽的頭銜,從美國手中搶走,不過,這種情況正悄悄的出現變化中。

近來,包括全球最大的建築和工程機械生產商美國卡特彼勒(Caterpillar)、玩具巨頭Wham-o,以及NCR公司決定把主打產品ATM(自動提款機)遷回美國生產。明顯的,美國企業正吹起一股「返鄉潮」。

第一季,美國製造業成長率達九.一%,不僅超越其他產業,也比同期美國經濟成長率一.八%高出許多,全拜美國製造業回歸所賜。而美國州政府和當地政府,祭出各種優惠措施吸引企業回鄉,功不可沒。

此外,中國工資節節高漲具有絕對的影響力。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分析,目前,美國製造業工人的時薪約二十二美元,中國工人僅二美元,只有美國的九%。以目前中國製造業工人工資每年成長率約一七%,美國工資卻只增加三%。預期到一五年時,兩國的薪資水平差距將拉近到只剩下三成。

近來,中國溫州的中小型企業頻頻傳出倒閉風潮,就是高漲的工資與原物料價格,拖累了營運表現。看來,美國企業的回鄉潮恐怕還要持續一陣子。

(吳美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55

國內隱形眼鏡市場殺戮戰將起金可鮭魚返鄉 挑戰龍頭精華光

2012-02-27  TCW




一片小小的隱形眼鏡,為何能造就一個傳產股王?而國內的隱形眼鏡大廠精華光學、金可國際各自優勢為何?金可掛牌後對高價股排名又有何影響?

撰文‧方沛晶

預計將在四月掛牌的金可國際,挾著自有品牌「海昌隱形眼鏡」打敗嬌生、博士倫國際大廠的中國龍頭氣勢,以及去年EPS(每股稅後純益)挑戰十元的獲利能 力,法人預估金可上櫃後,股價可能挑戰二百元,將與生技股王精華光等高價股一較長短。

從持有金可二一.六二%股份的寶島科近期股價來看,今年以來就一路走高,除了因金可掛牌後,海昌將在泛寶島集團旗下六百家據點販售,可望拉高整體毛利之 外,寶島科持股金可國際的成本僅十元,持股潛在利益更是超過三十億元。

挾中國龍頭優勢

反攻台灣市場將遇強敵

不僅寶島科股價受到追捧,許多台股基金經理人也認為金可將是中概股的大黑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金可旗下百分之百擁有的「海昌(Hydron)」隱形眼 鏡,中國市占率高達三五%,如果再加上獨家代理高端品牌視康(CIBA Vision),市占率加起來接近四成,這種「在中國市場稱王,等於在全球稱霸」的強大影響力,除了中國大潤發,目前就只有海昌了。

據業者統計,中國有三分之一人口、約四億人需要矯正視力,是世界上視力矯正人口比率最高的國家。但目前隱形眼鏡配戴率卻不到五%,就算是在上海、北京等一 線城市,配戴率也僅為一三%,遠低於美國(二五%)、日本(三二%),以及台灣和香港(三五%),顯示中國隱形眼鏡的使用人口成長空間極大。也因此,金可 的隱形眼鏡產能,由二○○九年的八千萬片,一路擴增至現在的一.五億片,預計明年產量將有兩億片之多。

不只是市占率第一,金可國際還有其他同業沒有的優勢──通路。擁有上千家門市的中國寶島,是中國最大眼鏡連鎖業者,而金可董事長蔡國洲家族,持有中國寶島 三分之一股權,另三分之二則由原台灣寶島眼鏡創辦人之一的王國勝家族和各地經銷團隊持有。而且,除了中國寶島,海昌隱形眼鏡還靠著批發商,在全中國布局約 二萬個據點,這種從製造、品牌到通路的一條龍式整合,在兩岸眼鏡市場上幾乎無可匹敵。

不過,將從四月開始「反攻」台灣市場的海昌,遇上的第一個強勁對手,就是以「帝康」自有品牌在台灣市場稱霸的精華光學。

高毛利競爭者眾

代工製造「藍海變紅海」

精華光是全球第五大隱形眼鏡製造商,全球市占率約一.二%,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拋棄式隱形眼鏡代工廠,主要產品七成為日拋,三成為非日拋,年產能約三.四 億片。目前精華光的代工業務約占營收比重七成,其餘三成為自有品牌銷售,台灣市場主打「Ticon帝康」,現在已坐二望一,市占率約三五%,中國市場則以 「精華帝康」為主力。

○七年掛牌以來,精華光的EPS就從十元大幅成長,去年光是前三季的EPS就達十六.一八元,全年度更可望突破二十元,除了製造毛利率高達六成,市場規模 每年皆以一○%的速度穩定成長,完全不受景氣影響,也因此讓精華光一度登上傳產股王寶座。

不過,金可回台掛牌的確對精華光的股價造成威脅。法人認為,拋棄式隱形眼鏡是百分之百的消費品,未來的決勝點將是「品牌」,而非「製造」。以代工見長的精 華光,除了得面對生產實力相差無幾的金可,還有「覬覦」隱形眼鏡高毛利,前來爭食的科技大廠轉投資公司。

目前包括大立光旗下的星歐光、和碩與景碩轉投資的晶碩光,以及明基、佳世達轉投資的視陽光都要投入。雖說短期內,這些新進者在量產和良率暫時無法和精華光 相比,但卻可能是隱形眼鏡代工製造「藍海變紅海」的開始!

另一方面,精華光的自有品牌在中國無法有效擴展,台灣市場又有海昌和優你康的「高視能」加入戰局,更讓市場揣測,金可掛牌後有實力改寫高價股的排名。

也有人認為,去年EPS只有精華光一半的金可,究竟會為市場掀起什麼波瀾?誰會登上生技股王寶座?將是股民近期內最期待的一場好戲。

金可國際控股

成立:2007年

董事長:蔡國洲

總經理:蔡國源

資本額:8億元

主要業務:隱形眼鏡、護理液

近三年營收、獲利:

200920102011Q1~Q3 營收(億元) 20.9524.3523.24 獲利(億元)5.827.267.21 EPS(元)5.216.977.10 金可來勢洶洶 準備挑戰龍頭──國內隱形眼鏡上市櫃公司比一比精華光學金可國際優你康*

上市櫃狀況2007年

上櫃(1565)預計4月

第一上櫃現掛興櫃

營收(億元)25.4323.241.74 獲利(億元) 8.167.12-0.30 EPS (元)16.187.100.00 主要業務代工製造70%、自有品牌30% 隱形眼鏡51%、護理液49%代工製造98%、自有品牌2%註:1. 營收與獲利為2011年Q1~Q3數據。

2.*優你康為興櫃公司,只須提供半年報與年報資料,因此只列出第一至第二季數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4

挪威鮭魚養殖王國 又貴又成功秘訣


2014-10-06  TCW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魚肉消費量越來越多。日本人愛吃黑鮪魚,卻面臨過度捕撈帶來的漁獲量大減危機,正積極研發全養殖技術。台灣養殖的石斑魚、吳郭魚雖然品質好,卻苦於中國低成本競爭、不易打開國際市場。但是,每當討論到如何養殖、如何企業化、大型化,各國取經對象都會不約而同指向:挪威。

你知道嗎?在台灣吃的鮭魚,十條裡面,就有六條來自挪威。

挪威成功的把這個必須在淡水孵育、在海水中長大的魚種,轉變成全球魚類養殖最成功的案例。

現在,全球市場供應的養殖鮭數量遠勝野生鮭,甚至成功的扭轉消費者印象,養殖鮭的售價也比一般野生鮭來得高。

「想知道挪威鮭魚產業哪裡厲害,你一定要去看他們的制度、還有整個技術、自動化的發展。」湧升海洋總經理徐承堉說。身為鮭魚專家的他,碩士論文主題就是比較挪威鮭魚與台灣養殖產業。《商業周刊》記者特地飛越大半個地球,一探這個鮭魚王國的成功之道。

秘訣一:類無塵室養殖機器打疫苗,一小時兩萬尾

戴上帽子將頭髮完全包住,穿上防塵衣,單腳金雞獨立,把鞋子套上防塵鞋套,小心翼翼的踩到警示線另一端,再套上另一腳,我終於可以兩腳都站在清潔區。要是在台灣,這麼大費周章肯定是為了參觀半導體業或面板廠的無塵室。不過,在挪威,我看的是鮭魚育苗廠與魚片處理廠。

不到四十年內,挪威將原本要五、六年才能成熟的野生大西洋鮭魚,做到從孵卵、魚苗、小魚、成魚都能人工處理的「完全養殖」,只需三年就能收成。

水產養殖產業向來是高度的勞力密集,但人口只有五百萬人、以地廣人稀聞名的挪威,人工成本極高,時薪高達約每小時新台幣九百元,卻把鮭魚養殖徹底科技化、自動化,無懼智利等開發中國家的低成本競爭,成了僅次於石油的全國第二大產業。

養殖最怕的就是疫病,必須一隻隻施打疫苗,對象若是豬,想起來還算簡單,但若是一池萬尾起跳的魚呢?位於挪威第二大城卑爾根(Bergen)的Blom鮭魚養殖場,一年生產一萬噸左右的鮭魚,總經理布隆(Oyvind Blom)指著秘密武器──全自動疫苗施打機。

過去,幼鮭必須先低溫麻醉後,人工一條條施打疫苗,但挪威設備業者Skala Maskon發明了疫苗自動注射機,利用照相定位,能為每隻大小略有差異的小魚,找到正確施打部位,只需要一人操作機器,一小時就能搞定兩萬隻幼鮭。

處理鮮魚,總要手工去鱗去刺吧?在挪威,卻不這樣做。

全球最大的鮭魚生產商美威水產(Marine Harvest),在挪威的漁業重鎮奧勒松(Alesund),有個全球最大規模的鮭魚切片處理廠。在這裡,每隻魚都會先照相確認魚骨位置,再用機器手臂精準的切去鰭、刺。

「每隻魚從活跳跳到處理好冰存,絕對在兩小時內完成。」美威水產挪威中部地區最高主管紀亞德(Per Roar Gjerde)得意的說。

「自動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齒輪,挪威成功之道在於它的制度與系統,將齒輪組起來。」成功大學生物科技所特聘教授楊惠郎分析,甫退休的他,長期以挪威鮭魚產業為藍本,積極推動台灣石斑魚養殖產業化。

秘訣二:嚴控養殖執照限在地人、漁場大小位置

挪威的鮭魚產業,剛開始時也並非一帆風順,直到一場全球鮭魚供過於求的教訓,才開始脫胎換骨。

三十年前,挪威政府的主要訴求是藉由為沿海小漁村提供就業機會,平衡城鄉差距,因此規定一家鮭魚公司只能有一張養殖執照,負責人必須是在地人,並嚴格限制漁場大小與所在位置,委由漁民組成的挪威漁民銷售組織(FOS)訂定收購價。

當年,挪威全國有高達六百多家鮭魚養殖公司,做不到規模經濟,經營不善倒閉時有所聞。

直到一九八九年,全球鮭魚市場因為供過於求,鮭魚價格腰斬。為了穩住價格,挪威漁民銷售組織貸款收購鮭魚,但仍阻擋不住跌勢,最後宣告倒閉。在債權人的壓力下,挪威政府淡出鮭魚交易管理,轉而支持產業自由競爭,從此,透過不斷購併,現在挪威的養殖業者從六百多家銳減為不到百家,並發展出如龍頭公司,美威水產等跨國企業。

有了規模就能向外擴張,目前全球前五大鮭魚業者都是挪威人當老闆,並且高度垂直整合。其中,美威水產旗下,還有全球最大的燻鮭魚加工事業;挪威政府持股過半的Cermaq,則是全球第三大鮭魚生產商,擁有全球第二大的魚飼料公司EWOS。

秘訣三:專款做國際行銷免政府補貼,年預算二十億

一直以來,挪威鮭魚外銷量總能占全球過半。然而,魚生產得又快又多,還要能賣得出去才行。這個台灣石斑魚、虱目魚都正面臨的銷售問題,挪威依然是各國取經對象。

不管是在台灣宣傳鮭魚滷肉飯,在東南亞推廣椰汁鮭片、酸辣鮭魚撈麵,都是挪威海產局(Norwegian Seafood Council)的責任。該局東南亞區域總監史汀利(Jon Erik Steenslid)說,海產局就是為了國際行銷所設立的組織,預算來自每年從出口水產課徵○.七五%附加稅,由於鮭魚外銷金額屢攀新高,去年預算高達四億三千萬挪威克朗(約合新台幣二十億元)!

「重點是,挪威海產局專款專用,沒用到一般納稅人的錢,有了業界自己的監督,杜絕胡亂補貼的弊端,」徐承堉說,這正是台灣補貼一直無法到位,但挪威鮭魚行銷能成功的關鍵。

挪威鮭魚產業布局的完整性超強,每個養殖場都有保險,疫病損失、外銷貨款收不回來皆可理賠,甚至,整個運送過程貨車、機場低溫物流一條龍,都讓其他海產外銷國難望其項背。

秘訣四:獎勵環保做法用藥更少,拿新執照勝算大

事實上,雖然已經穩居鮭魚外銷冠軍,但挪威未曾在制度改善、技術研發上稍作停歇。挪威政府這兩年發出十張新的鮭魚養殖執照,唯有對鮭魚用藥量、用藥種類都較少,且實施更環保做法的養殖場,才有資格爭取。

近年蘇格蘭、加拿大、尤其是智利鮭魚的崛起,瓜分了挪威鮭魚大塊市場,但管理良善、用藥量最少的挪威鮭魚,市場售價都能比其他國家產品貴上許多,囊括全球五成市占。以鮭魚片為例,挪威產品比智利每磅多出兩美元(每公斤多出台幣一百三十元以上),絲毫不擔心智利鮭魚的低價競爭。

今年六月,由類似台灣科技部的挪威研究委員會(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領軍,與加拿大、智利共同合作的鮭魚基因定序計畫宣告完成,讓業界未來可利用定序成果,找出抗病力佳、快速增重,或是讓魚肉色澤更漂亮的基因。

挪威五大鮭魚生產商之一的SalMar,今年也宣布挖角專門設計鑽油平台的工程師,打算把海上開採石油的經驗應用在較遠海域箱網飼養鮭魚,一旦實驗成功,生產量將能達到目前近海養殖方式的七倍。

同樣是一個小國,同樣從小養殖場做起,挪威一步步改變鮭魚養殖產業的做法,不僅改寫了挪威漁業的全球地位,更讓挪威鮭魚成為品質保證代名詞,不怕智利的低價競爭,台灣要完整複製雖是不可能的,但卻是台灣漁業要走上國際,最好的借鏡。

【延伸閱讀】挪威年產百萬噸魚,占全球逾6成—2013年全球各國鮭魚產量市占率

●挪威:62%(100.6萬噸)●智利:14%●英國:10%●北美:8%●其他:6%

資料來源:挪威海產局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5年才成熟的鮭魚,縮至3年就上桌—挪威科技養魚流程

1.育卵:5個月→挑選抗病毒、增重快、肉色紅品種受精

2.挑卵育苗:1年→自動化分撿發育良好受精卵,發育成魚苗

3.幼鮭防疫:3個月→自動化機器為幼鮭施打疫苗,1名工人每小時可施打2萬尾。之後移入海水養殖

4.養成:1年→自動化餵食、監控,2人顧場即可。正實驗以鑽油平台遠洋養殖新技術

5.成魚收成:2小時→自動化去魚刺、清內臟、裝箱冷藏

整理: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57

日圓續貶,在日生產成本省一五% 美升息海外日企鮭魚返鄉

2015-01-11  TCW

暌違九年,美國確定升息,日本則持續貨幣寬鬆,兩國利率差距擴大,二0二八年日企經營戰略也開始改變,最明顯看到的,是回國增產、海外購併案例增加。

美國終於升息了,日立製作所社長東原敏昭說:「雖然必須緊盯全球熱錢往哪裡流竄,不過美國市場的商機依然看好。」有不少經營者重新看好美國經濟基調,暌違九年半,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決定,也許將成為日本出口業者改變策略的契機。

從電器到飛機零件廠都返日二0一五年八月,松下電器在愛知縣春日井市新增了加濕空氣清淨機的生產線,這是自從二00六年將空氣清淨機產線全部栘往中國之後,首度將三項高階機種的組裝工程移回日本生產。

長期以來日本的出口業者都奉守「完全避險策略」,不讓匯率波動影響企業經營,因此都以客戶所在國家或鄰近地區的當地生產策略為大原則。但是當美國宣布升息、日本依然維持寬鬆政策之下,美日兩國的利差範圍將很難收斂。

野村證券匯率策略主管池田雄之表示:「在二0一六年三月底之前,日圓極有可能貶破一美元兌一百三十日圓水準」。松下之所以會決定栘回日本生產,這股日圓貶值的論調也是原因之一。

看似早已料到美國升息而提前採取行動的不只松下,日產汽車也計畫於二0一六年春季在九州工廠以年產十萬輛的規模,開始生產專門銷往北美市場的新型「ROGUE」系列車款,社長高恩(CarlosGhoSn)表示:「二0一六年日產汽車將增加在日本國內的生產量,目標為一百萬輛。」

此外,三菱化學控股集團旗下生產碳纖維、淨水器等的三菱麗陽公司,也決定在二0一六年中之前,將廣島縣大竹事業所的產能提高一.五倍。海外需求特別看好、用於汽車與飛機零組件的碳纖維,將優先提高產量。川崎重工業也決定斥資二百五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七十億元)增設客機本體等生產工廠,以期順利供貨給美國波音公司。

各企業經營賴以研判的根據,就是以美元計價的日本國內生產成本。根據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試算,假如日圓匯率來到一美元兌一百三十日圓的水準,則企業在日本國內的單位生產成本(編按:企業生產一定單位產品所需要的資金),將比二00二年一美元兌一百二十五日圓時期,減少大約一五%左右。

相對的,這段期間美國的單位生產成本已經上揚二三%,中國更是飆升了二.三倍之多,返回日本國內生產,反而更能提升日本企業的競爭力。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星野卓也說:「國內生產成本即使加計未來三年薪資上揚的預期幅度,日本企業依然具有優勢。」

新興國幣值大貶,有利購併安倍政府企圖以降低營業稅,來換取企業提高目前在國內約七十兆日圓(約合新台幣十九兆六千億元)規模的資本設備支出,對此,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會長榊原定征曾表示:「降稅可望使企業增加十兆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兆八個億元)的投資。」然而,這番話並末受到產業界認同,因為有企業大老認為:「這簡直就是對企業綁手綁腳,很難想像有企業願意在日本這個人口呈現衰退趨勢的國家進行投資。」

但是在美國決定升息後,這個風向可能出現急轉彎。新興國家前景不明,中國對鋼材需求減緩不見改善,連帶影響新日鐵等鋼鐵大廠今年獲利衰退。麒鱗控股公司則因為巴西景氣衰退,旗下位於巴西的啤酒大廠業績持續惡化,在二0一五年十二月認列了超過一千億日圓的特別損失,創下掛牌以來首次虧損紀錄。

美國升息無疑雪上加霜,在景氣復甦減緩之下,波羅的海指數在二0一五年十二月十六日一度跌至史上最低,導致商船三井公司不得不改變策略,減少旗下船隻運作。

新興國家為了減輕本國貨幣貶值壓力,在美國升息後,墨西哥、智利、中東產油國等紛紛跟進升息,但是這些國家賴以為生的原物料價格卻持續下跌,升息恐怕會讓這些國家的經濟加速惡化。

一般認為「美國升息對日本企業的新興國家策略有負面影響」,其實並不然。歐力上集團剛完成一樁八十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十二億四千萬元)的印尼汽車貸款公司購併案,雖然收購過程耗時兩年,但是代表執行副社長小島一雄表示:「亞洲地區從不動產到企業的市值,在這一到兩年問跌了三成左右。」更何況新興國家幣值貶值幅度甚於日圓,於是促成了此樁划算的購併案。

無論檯面上或檯面下,還有許多投資案正蠢蠢欲動。小島說:「因為美國升息腳步平緩,企業在購併時所需的資金,較容易取得。現在有越來越多投資機會浮上檯面,我們將一一仔細評估。」

一般來說,當日圓貶值,在海外進行購併所須支付的資金會增加,也容易導致企業決策縮手。但是在美國升息的環境下,新興國家的企業反而變得容易收購。

M&A顧問公司RECOF統計,二0一五年日本企業購併海外企業的總金額,首次突破十兆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兆八千億元),物流業、金融業等大型購併案相繼成交。受到美國升息影響而貶值的新興國家貨幣,反而促進了日本企業出手購併的意願。

課題:外國客消費力恐減弱然而,也有產業因為美國升息和新興國家貨幣貶值,受到嚴重打擊,即近來創下大幅成長的外國觀光客消費額。二0一五年訪日的中國旅客數約比前一年增兩倍,原因之一是近三年來持續的「日圓貶、人民幣升」態勢,但是在美國升息後,大型連鎖飯店已有警惕:「人民幣貶值,情況將會改變。」

從日本五大百貨集團二O一五年十一月份營收來看,有四家的業績比二O一四年同期衰退,其中高島屋針對外國旅客的免稅營業額,只比二0一四年同期成長了一.八倍,跌破關鍵的兩倍大關。

截至二0一五年十一月底,當年訪日外國旅客數,已達一千七百九十六萬人次,比二0一四年同期成長四七.五%,亦可望提前達成日本政府「二0二0年訪日旅客兩千萬人次」的目標。

這股趨勢目前雖然銳不可當,二0一五年全年外國旅客的消費金額可望突破三兆日圓(約合新台幣八千四百億元),但是在外來客消費力恐怕烏雲罩頂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影響日本全體景氣。(Nikkei Business(c)2016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