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列車廣播財技魔方解構-泓鋒國際(2309)


昨晚睡覺前突然醒覺這個交易的竅妙所在,其實只是未來偷錢和低價換股的手法,現在只欠一個套錢的交易,和對帳製造盈利的收購,這兩個東西也可以合成一交易,明天談談。


太佩服這些高手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519/LTN20100519020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97

列車廣播財技魔方解構(2-更新)-泓鋒國際(2309)

關於該公司的資料,可參看以上貼子


(1)

這家公司在2010年5月4日向主席楊家誠先生的Diligent King Investments Limited購 入永東國際拓展有限公司「永東國際」, 作價36億港元,較目標最低估值38億折讓 5.26%。作價支付非常簡單,就是以每股50仙發行72億可換股優先股支付,無息,可以永久以1兌1比例兌成普通股,但兌換後楊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士的 持股量不能超過29%及導致公眾持股量不能少於25%。

另 外,根據買賣協議,楊家誠先生承諾以其持有公司向其合作夥伴中廣電信有限公司作出12億人民幣的資本承諾,並保證於收購五年的盈利綜合純利不能少於15億 港元,盈利不足數則以該數乘1.65計算扣減代價,而1.65的比例是以作價36億資本承諾人民幣12億(約港幣 13.63億)的相差除以保 證盈利港幣15億(人民幣13.2億)計算出來的。

若公司虧損則當零盈利計算,如此計算,則作價不少於12億人民幣,亦即楊家誠先生作出的資本承擔。 為此,楊先生先拿出價值15億港元新股,亦即30億股作為擔保,以準備作為盈利不足的賠償。

若保證盈利能達成及全數優先股獲全數兌換成普通股後,楊先生持股會增至逾51%。

(2)

至 於收購標的永東國際則持有協和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協和」)據 公告稱,自其註冊成立日期以來並無營業額、除稅及非經常 項目前及後純利,於本公佈日期亦無重大資產及負債。於2010年4月30日,這兩家公司加起來之資產淨值為44,000 港元,相當於楊家誠先生於本公佈日期向目標集團之注資金額。

這家沒有資產的協和,則與一家在中國成立的中廣電信 有限公司(「中廣電訊」)訂立特許協議,並獲授予「所有工業及知識產權,包括但不限於中 廣電信於經營該業務時擁有或將擁有,位於世界任何地區之專利、商標、服務標記、商用名稱、設計、版權及所有繪圖、計劃、規格、設計及電腦軟件(包括其各項 應用程式)之版權(不論是否已註冊或可註冊),及位於任何國家之所有專業知識、發明、配方、商業秘密、機密或秘密過程及資料、商業名稱及域名及任何類似權 利,及有關前述任何一項之任何及所有許可(包括一切有關文件)之利益(須承擔義務)」的獨家權利。

中廣電信為於2000年6月16日於中國註冊成立之公司,註冊資本為7,000萬人民幣。中廣電信 主要從事開發、投資、建設及經營中國列車安裝電視廣播系統之業務。中廣電信由華廣衛星有綫電視有限公司(「華廣衛星」)(華廣衛星由中國中央 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及京華廣電分別實益擁有35%及65%)、北京市京華廣電投資有限公司(「京華廣電」)及北京市京華電信技術開發公司(「京華電 信」)分別實益擁有66%、30%及4%。彼等各自均為獨立第三方。

此外,據中廣電訊確認,其已取得中國信息化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及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之一切有關政府特許、批准及許可,以經營該業務。該業務 之初步發展計劃包括建設衛星主要通 訊站、衛星天線及所有地面訊號站,以及採購及在 列車安裝液晶顯示屏電視。

此 外,雙方亦訂立立主服務協議,據此,協和將以中國法律許可之有關方式,按獨家基準就經營該業務向中廣電信提供多項服務,包括但不限於廣告代理、設備租賃、 廣告製作及發行、市場推廣、宣傳、技術管理及業務發展服務,作為代價,協和將享有相等於中廣電信純利80%之年度服務費。該資本承諾旨在為中廣電信撥付該 業務於三年期間內的經營成本。 

(3)
於 2009年9月15日或左右,亦即在剛發佈購入伯明瀚後,楊嘉誠先生與中廣電信簽訂諒解備忘錄。 除諒解備忘錄、協和將簽訂之主服務協議及特許協議外,於本公佈日期,楊先生或標的並無與中廣電信簽訂任何其他協議。

該公司董事局鑒於(a) 中廣電信已於該協議日期與協和簽訂主服務協議,並已同意於完成時或之前與中廣電信簽訂特許協議;及(b) 本公司並無足夠內部資源以中廣電信要求之現金方式作出資本承諾,故其僅可透過目標公司收購該業務。

但吊詭的是:

(a) 當時楊先生已任該公司大股東,簽訂協議時公司已承諾購入伯明翰,而事後證明該業務是「有利」公司的,為何當時不和上市公司的附屬直接簽訂,要私下和楊先生 的私人公司簽訂?

可能簽訂的公司中一家持有 100%,一家持有不足20%,所以做一個有利的安排,先和自己的公司簽訂,然後再賣給公司,在這宗交易中獲得最大的回報。

更特別的是,其實當時可能如果收購這項業務,會給其他股東認為這是不務正業,並不有利股價吧,導致 供股失敗,也會使買伯明翰的計劃也可能不成功,但是這不是不給上市公司簽訂的理由。

但是,楊先生可以零代價轉移業務,以避過披露水平,其後在需要為此項業務投入時,才正式公開,但是他 沒這樣做,可能他是重概念和股價多於公司營運吧。

(b) 此前能夠以發行新股方式集資 逾15億元購入伯明瀚及航機廣播業務,故集資12億應不太困難,故可以見到他們是自打嘴巴。

況且如楊先生想公司好,又不想公司投入現金在此的話,可和現在一樣,以淨資產原價直接注入公司,並 代公司作出資金承諾即可,亦不需要動用上市公司資金。何必多此一舉,又要擔保盈利,托高作價,賣給上市公司呢?可見楊先生在「協助」公司之餘,也想在公司 賺點錢,小聰明之心昭然若揭。

(3)
上面的細節吹得多麼美麗都沒 用,其實都是一紙合約,加上一家空殼公司造出來的東西,就賣36億,但實際上包含大量財技的藝術,雖林奇先生所說,「用36億買入4.4萬港元資產」, 較為抽象,但實際上包含不少財技。

其實此交易可分為兩部分,12億人民幣(約值13.6億港元)代價加利潤保證的代價22.6億,這個前面已談及,但是這內中有一個特別的含義,今晚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01

列車廣播財技魔方解構(3)-泓鋒國際(2309)

(4)
先談談大股東及公司有利的部分:
(1)利用優先股作支付代價: 這個可換股債券同理,首先可以免除直接現金支出,但實際上是公司沒錢支付,又無能力集資這樣多。況且可換股債券對有在會計上可分為債券及認購權,這認購股是會隨股價的上落變化,如果股價炒上,將會導致代價增加,需直接計入損益表,導致虧損,而優先股則沒有這麻煩,那控制報表變得輕易。
(2)楊先生取得公司控制權,若楊先生有能力把股票全數兌換,股權將增至51%,使他有足夠股權控制公司,對未來的計劃也可以較易實行。
(5)
此前提及過這交易可代價分為兩部分,即是12億人民幣和溢價部分,但這兩個作價內中有甚麼含義,現在很簡單解說一下。
(1) 其實這12億,是需分3年投入,那為何有這筆錢?假設他是想從公司取錢的話,其實就剛好有12億。此前的交易中,那30個月的保證盈利是1.5億和2億,合共3.5億,加上今次收購保證盈利5年合共15億,即每年3億,3年即9億,兩數加起來即是12.5億,扣除捐給伯明翰慈善基金的5,000萬,這就剛好有12億了,非常巧合。但是如果此前賣方們不肯出錢買保證盈利或楊先生不肯造保證盈利,這公司也不會出甚麼大錢,楊先生即可以接近免費取得股票了,但仍未出現套出資金的交易。
(2)至於溢價部分是以保證盈利作為掛勾,此前未出過此現象。簡的來是,如果楊先生投入1元造盈利,那他就可以得到1.65元的股票。所以他的股票的真實成本是:
50仙/1.65= 30.3仙。
和此前收市價31仙還有2%折讓,但和現時的23.8仙有約21%的溢價。
可見這全都是空氣。
(6)
如真的有現金拿入由於未來可能要套出現金,所以仍需有一個大空氣收購或很少小空氣收購來掩飾,但交易應類似,有一定現金作價,加上很大的發行新股部分,但最後,可能達不了保證盈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06

[管理]青啤:玩转“人力”魔方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24/140221.html


困境中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但那些富有生命力的企业,却大都是相似的。

  IBM前任总裁郭士纳一句“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在业界投石 击浪。十几年来,人们从疑惑到敬佩,看着郭士纳领导IBM这个蓝色“巨象”跳起了动人的舞蹈,更想弄明白他是怎样完成这一“不可能的任务”的。而郭士纳的 一句话可谓道破天机:“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这些人,我就可以重新建起IBM。”

  的确,得人才者得天下——那些企业的相似点中,这应该是重要的一点,或许是最重要的。

   “就人才对于一家企业的贡献度而言,关键是要量才使用。人才是一种资本,有付出也一定需要回报。一家企业的组建,实际是股东将资本转移给了一个团队,希 望通过这个团队的人力资本将其保值增值,这期间需要依靠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机制来保持团队的长期有效成长,并需要业绩分享以及增值转化。”青啤公司副总裁 姜宏这样说。

  企业如同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复杂多变,人力资源管理考量的是企业的智慧。

  对此,姜宏继续说道:“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企,谁解决了这个问题,谁就解决好了保持活力、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其实,青啤的前进轨迹正是这句话最合理的论据。

  “巨人肩膀”上的造梦者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于江虹是青岛啤酒厂酿造部糖化工段工段长,最近他就中了“状元”。

  “每月享受1000元政府津贴、纳入市高层次人才库,定期参加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及市情国情考察、咨询和休假等活动……”2009年度青岛市有13人获得首席技师资格,这些不过是他们享受待遇的一部分,于江虹就是其中的一员。

   其实中“状元”之前,于江虹已经是一个“明星”了。他在公司组织的啤酒酿造大赛中拔得头筹,荣获冠军,同时被聘为青啤的首席技能师。他针对糖化闪发蒸汽 的回收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每年可减少蒸汽使用费103万元;针对糖化热水系统水温偏低的问题,实行过程管理,解决了热水系统水温偏低的问题,单批次 电耗下降80.4千瓦/时,每年可节约电费17万元……

  于江虹是“首席”团队中最新的一员。青啤的“首席团队”可谓兵强马壮。有获得山东省2008年度首席技师的亓建军,有获得青岛市2007年度首席技师的林云超,有获得“青岛市有突出贡献技师”称号的张艳等等。

  这些能力出众的技师,根植于青啤强大的员工团队。而强大的员工团队,有赖于青啤畅通的个人价值上升渠道。

  “象牙塔里的生活让我感觉很神秘,作为一名基层员工,以学生的身份走进江南大学进修,心中充满了兴奋与感恩之情。感谢公司给我们普通员工创造的这么好的机会,帮助我实现快速成长。”青啤济南公司技师张正鹏说。

  作为从普通岗位成长起来的业务骨干,他参加了青啤公司与江南大学在2009年3月联合开办的“首期技能师高级进修班”,和其他来自青啤各个工厂的优秀技师们一起圆了“大学梦”。

  “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企业管理学教授沃伦·贝尼斯说。

   “培养技能人才与培养管理人才同样重要”姜宏如此表示。公司制定了系统的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划,比如职业实习生计划、管理培训生计划、“金蓝领工程”,并 建立了青啤管理学院,涵盖包装、酿造、动力、QA等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并以职业技能大赛(两年一届)为契机,重点对啤酒企业关键工种——酿酒工、机械灌装 工、制麦工等在全面培训基础上组织技能大比武。,配合日益完善的薪酬福利和员工权益体系,在员工的发展机会、价值创造与分享和工作生活平衡多个层面得到全 面提升,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技能师队伍,形成竞争对手不可模仿的竞争力。

 青啤用激情成就的,不仅是企业的梦想,更是千千万万青啤人的理想。

  机制与文化的双剑合璧

  有人说,青岛是漂浮在两种泡沫上的城市,一种泡沫来自大海,而另一种泡沫则来自啤酒。青岛啤酒与青岛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不仅同名,还几乎同龄,他们一起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

  但青啤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从2002年才开始进行的。短短几年来,先后经历了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向贴近业务的人力资源运营管理,再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历程。

  反观青啤公司董事长金志国的经历——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洗瓶工成长为今天的董事长,他在青啤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多次转型。而以此反观青啤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体现的是: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企业的文化和机制。姜宏对此有着切身的感触。

  资本本身没有属性,关键在于机制。

   为此,青啤首先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机制,即是以顾客需要为导向的运营机制。如果销售收入不理想,问题在哪里?在于企业的内部顾客没有让外部顾客满 意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能力。但内部顾客的满意度来自哪里?源自老板是否有办法让内部顾客认可并带来最高的效益、最低的成本,进而让外部顾客满意并带来最大的 销售收入。最高的收入减去最低的成本,就可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与此同时,青啤建立了以能力为导向的用人机制。人人都是人才,关键是怎么使用,放在什么位置上,在这个位置对组织的能力有怎样的贡献?而组织对这个人又是否有回馈?这是一种包含着个人对组织贡献、组织又对个人能力有回报的互动关系。

  在此基础上,青啤还不断完善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通过这种成功分享机制,青啤建立起企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将整体与个体的利益长期、有效结合,将个人的能力转化成组织能力并实现协同效应。

  如果说机制是企业的运行规则,那么文化则是企业的凝聚之魂。而机制最大的作用则是激活了青啤的人力资源,进而营造了和谐发展氛围,为员工创造了快乐,让青啤孕育了充满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从更深层次来看,如何看待人实际上是一个企业文化的表现。如果将企业比作大树,企业文化好比土壤,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则是这棵大树的树干,人力资源管理 的能力好比树枝,人力资源管理的品牌和特点好比树叶,一般通过看“树叶”就能够知道一家企业是否以人为本,而人力资源的价值观实际就是这棵树结出的果实。 至于企业的生长能力,要通过企业机制提供复制能力。”姜宏说。

  “小我”成就“大我”

   青啤二厂37#纯生线,是代表国际最高技术水平的纯生啤酒生产线。但是其中的塑封机所使用的成辊塑封膜,在还有二十多米的时候就要更换,每个班次都有成 堆的塑封膜被白白丢弃。与生产线原厂的外国专家咨询也没有得到解决办法,青啤二厂的员工王洪源决定自己动手,经过反复摸索和论证,通过辅助膜辊与原剩余的 膜进行焊接,实现了塑封膜的完全利用,改造后的生产线比设备原设计每辊膜可多包啤酒20包。

  设备生产厂家的总裁获知这一消息,从国外专程来到厂里向青岛啤酒的员工表示了敬意并进行了特别奖励。目前该技术已经申请了专利,从那一刻起,世界上最大的啤酒设备生产厂商,将使用青岛啤酒的专利技术为全球的啤酒生产厂家提供啤酒生产设备。

  在啤酒行业产品严重同质化的今天,员工的技能直接关系到生产质量、效率、能源消耗、设备维护等,如何在严酷的竞争环境中持续提升竞争力,打造超越对手的制造员工的技能人才队伍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而业内专家表示:“作为制造企业要想改变处于价值链中的低利润区域的状况,办法就是进行价值创造上的结构调整,增加研发和品牌方面的盈利能力。青岛啤酒 的做法非常具有启示意义:推动企业发展的不仅仅有国际水平的高端技术,而且岗位上每一位员工的创新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也都成为推动企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青啤的人才观其实很简单,就是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把员工的能力、素质、特长等与岗位相匹配,让他们的能力和价值在青啤得到充分的实现。因为合适永 远是动态的,所以任何员工只要放在合适的位置,都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青啤遵循着“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关键是“适人适岗,优势互补”。

  不管是“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的人才观,还是为员工设立的发展平台,或者是基于价值和创造的薪酬激励,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让员工“快乐地工作”。

  “我们真正给予员工尊重和认可,因为只有快乐的员工才能创造出消费者喜欢喝的啤酒。我们就是要通过做大“企业”把“人”做大,通过做大“人”把企业做大。”青啤副总裁姜宏说。

   确切地说,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真正缺的不是人才,而是人力资源管理将人才本地化的战略和机制,特别是传统上对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误区,即将 业务战略放在首要位置,把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一个辅助战略,导致我们难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多年的管理沉疴。

  其实正如姜宏所言,由一个企业将人力资源所放的位置,可以看出这个企业能走多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11

“確權到人”變“確權到戶”南海修正土地魔方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098

 

2014年3月2日,農歷二月初二是傳統的“土地誕”,廣東省佛山南海區桂城東二東約村掛起高高的鞭炮,慶賀土地帶來的福氣。 (CFP/圖)

編者按:

作為改革開放最前沿,廣東一直是土地改革的先行者,也最先遭遇土地碎片化、糾紛纏身等新麻煩。

如何重新激發土地的生命力,各地都在試驗。本期南方周末經濟板塊選取兩個樣本予以記錄:

一個是在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珠三角,“南海模式”的發源地為何改變原來土地確權的路線,從“確權到人”變成“確權到戶”,更好地分享工業化收益。

另一個則是在欠發達的粵北,少有工業的清遠農村,如何將極其零碎的土地收回集體,升級生產方式,來讓依然作為農用的土地生長出更多收入。

讓土地賺更多的錢,讓農民更公平地分享這些利益,讓農業與農村都更深地卷入中國轉型升級的現代化進程,是這些土地試驗的共同終點。

土地改革中有名的“南海模式”的發源地,現在正是全國33個農村土地改革試點地區之一。在那里,土地確權方式的改變,是為了探索更好地讓集體土地入市流轉。

“主要的做法就是十六個字——確權到戶、戶內共享、社內流轉、永久不變。”

南海模式

發端於廣東南海的農村土地參與工業化的一種方式,特點是農民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成立股份合作組織,由其直接出租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或修建廠房再出租,所得收益由農民憑股份分享。因為經濟發展、人口變化、土地調整等原因,發展成集體成員無償配股或出資購股等各種細節不一的方式。

2015年3月19日,一場五百多人的動員大會,拉開了佛山市南海區的“確權”大幕。

從“確權到人”變成“確權到戶”,這是南海土地改革的最新方向,這項工作預定在今年年底完成。

南海區,隸屬於廣東佛山市,距離廣州市區僅半小時車程。1980年代它曾是廣東經濟“四小虎”之一,也是土地改革中有名的“南海模式”的發源地。

現在,它是今年確定的全國33個農村土地改革試點地區之一。

從“權”變“股”後,“把股權簡單化”

“集體”由誰組成?誰才有資格享受分紅?分紅究竟應該分多少?諸多糾紛由此而起。

土地確權,是中央關心的一件大事。從2013年到2015年的“一號文件”,都明確提出落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制度。

確權的方式,在全國各地幾乎最初都是“確權到人”。

需要說明的是,與全國大部分農村是直接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頒證不一樣,南海的“確權”,主要是對集體經濟組織股權登記頒證。

這與“南海模式”的由來有關。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一直是最前沿,也是臺資、港資進入大陸設立加工制造廠的第一站。一時間,珠三角的農村土地上“生長”出了許多工業廠房,南海自然也不例外。

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工業化和城市化都驟然加速。當年春天,南海羅村鎮下柏村成立了第一個農村股份合作社,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從“權”變成“股”,以權入股,按股分紅,使得土地能集中使用。

這種方式在南海迅速蔓延。最初,南海進行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成立了村一級經聯社和村民小組一級的經濟社。經聯社的收入主要來自村集體資產,經濟社則是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將承包的土地交給經濟社使用。

當時大量的工業企業進入南海,經濟社一般將土地集中起來租給這些企業蓋廠房,或者是直接蓋好廠房後出租,獲得的收益再按股份分享。

這樣,農村土地不用經過國家征地就可直接轉為建設用地。相對於使用國有土地,企業租用集體土地的手續簡捷,時間靈活,大受歡迎。根據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一份專題報告的數據,到2002年,南海全市工業用地共15萬畝,其中集體所有的達7.3萬畝,將近一半。

“南海模式”聲名鵲起,南海農民也從中獲得了大量的財富。

目前,南海全區共有六鎮一街,1800多個經濟社,2014年集體經濟規模過千億,村社兩級可支配收入67.06億元,股東人均分紅達到4682元。

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增減變化,問題也不斷出現。“集體”由誰組成?誰才有資格享受分紅?分紅究竟應該分多少?諸多糾紛由此而起。而越來越分散的土地,也使得規模經營遇到了麻煩,一些大企業要想找到成片成片的土地並不容易。

為了進一步解決各地農村土地遇到的各種問題,2015年2月底,全國人大批準國務院確定33個地方進行農村改革試點,其中的重點就是試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流轉制度。

“股權確權是為以後農村集體土地入市,創造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如果集體經濟不確權,集體土地就很難流轉。”南海區城鄉統籌辦公室政策研究與培訓科科長李雅文說。

目前,南海各個鎮已經開始向村民全面宣傳。但具體到經濟社要怎麽搞,“還要參照原來的章程”,比如有的地方是一人一股,就比較好處理,而有的地方分年齡段配股,還分資源股和物業股,這就比較複雜。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改革把股權簡單化。”劉錦枌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四十多歲的劉錦枌,從1992年便參與了股份制改革,現在是南海區城鄉統籌辦公室主任。

一次性解決“外嫁女”麻煩

“現在不是消化過去的問題,而是一次性把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全部解決掉。”

外嫁女,是南海過去二十多年中因土地而引起的令人頭疼的一大麻煩,是土地糾紛最為頻發之處,也是新一輪確權改革想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在南海這些年實行股份制的過程中,全區各個村鎮的細節各不相同,有的是“生增死減”的動態調整,新出生的分股份,死亡的股份就沒了;有的是“生不增死不減,嫁入不增嫁出不減”;還有的是“固化”之後“三年一調”等等。

細節不同的這些模式,實際上都有一個共性,就是股權都是確到個人頭上。只要人口一變,股權就得跟著變,帶來無盡的折騰。哪一部分人有權獲得股份,是最大的難題。在南海,有爭議的這部分人群,全區最多時劃分了17類,後來“砍”到10類,包括退伍軍人、大學生等。

其中最麻煩的變量,就是外嫁女及其子女。這些嫁出村而戶口仍留在村里的女性,“從始至終都是最大的問題,到目前為止也還是最大的問題。”劉錦枌說。

分紅多的村子,不僅吸引了更多姑娘嫁入,連出嫁的也往往選擇不遷戶口,留在村里等分紅。

“一塊豬肉就那麽大,十個人分就十份,十五個人分肯定每個人就少了嘛!誰也不願意啊!”南海區桂城街道北約社區的一位李姓村民說。他拿到分紅有二十多年了,大兒子23歲,出生就有分紅,買5股配5股,每股兩千多元;小兒子1998年出生時,買了10股——這是每個人可以買的股份上限,當地稱“滿股”,每股已漲到四千多元。現在,他們每個人每年分紅7000塊。

1998年,南海發布《關於保障我市農村“外嫁女”合法權益問題的通知》,首次以地方法規定義“外嫁女”的成員資格:“外嫁女”本人及其子女的戶口雖然仍在原村,但居住地不在原村,又沒有承擔村民義務的,其股權和福利待遇由股東代表大會確定。

但實際上,在農村傳統觀念影響下,多數人不願承認“外嫁女”的集體成員資格。因此,越來越多的南海“外嫁女”加入到抗爭隊伍中,這也成為當地政府最為“頭疼”的事情。

2003年以後,南海區提出“無償配股、出資購股、優惠出資購股”等方式保障“外嫁女”及其子女的利益。但在實施過程中,隨著情況的不斷變化,政策也不斷變化,“外嫁女”問題始終沒有完全解決。

2008年5月,南海成立了“解決農村出嫁女及其子女權益問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出嫁辦”,通過“行政引導加司法強制”的方式解決“外嫁女”問題。

目前,南海已經解決98%以上的外嫁女股權確權問題,但仍有一千多位外嫁女股權問題沒有解決,要經濟社全體股東表決。

正是在此過程中,按戶確權,進入當地官員視野。劉錦枌說,“股權到戶將從根本上解決‘外嫁女’問題。”。

“主要的做法就是十六個字——確權到戶、戶內共享、社內流轉、永久不變。”他說,“這十六個字,我們研究了近一年,開會討論了二十多次,修改了十八九遍。”

這意味著,改革之後,股權將按“戶”計算。一旦確定,戶內股份將不再隨人口增減而變化,但股份可以在經濟社內進行流轉。

“過去股權是確到個人的,這跟國家法律不銜接。”劉錦枌說。2003年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其中規定,以戶為單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中央的政策主線是確權到戶,過去土地股份確權到人偏離這一主線。”

“過去是共同財產,出嫁女是找村集體要,不要白不要。現在固化到戶,相當於把哥哥、爸爸的東西拿走了。”曾對南海農村改革跟蹤研究多年的深圳市綜合開發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憲法說。

“現在不是消化過去的問題,而是一次性把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全部解決掉。”劉錦枌如此定義。

倒逼出來的改革

隨著戶籍制度改革,農村與城市戶口都變成居民,股東資格與戶籍制度也到了“必須脫鉤”的時候。

雖然在2015年才真正在全區推行“確權到戶”,但實際在2010年左右就有一些村開始試點此模式。

目前,南海區已經有平東、平南、夏北、五星村等30個村居搞完了新一輪確權。

進行得比較早的是夏北社區、平東社區。2010年,現任平東社區黨組書記羅錦華還是平東社區經聯社的一名委員,那時改革就已經開始。

平東社區北鄰廣州,下轄11個經濟社(過去叫村民小組),共有4900多戶籍人口,4000多個股東每年能夠享受集體土地出讓、出租等帶來的物業租金等收入,現在平均每人每年分紅7000多元。

“頭一年就吹風,以2011年12月15日為時間節點改革。”羅錦華說。在此節點前,村民可以通過婚娶、生孩子等成為原始股東;在此之後,新增的人口都不能再通過過去那種出資購股而成為經濟社的股東,只可以通過戶內其他成員轉讓方可成為股東。

“其實是政策倒逼我們作出改變。”他說。原因有兩個,第一是經濟發展了,利益驅動使越來越多的人嫁進來;第二,隨著戶籍管理制度的變更,很難判斷新加入進來的人是否就是原來所規定的農村戶口——此前,只要嫁過來的人過去是農村戶口,就可以自動成為經濟社的股東,但2004年南海區取消了農村與城市戶口,全部登記為居民戶口,因此股東資格與戶籍制度也到了“必須脫鉤”的境地。

過去,平東社區的股權十分複雜,有資源股和物業股之分,按照股東年齡分配不同的股份,並且動態調整。比如,10歲以下的小孩,資源股跟物業股各0.5股,每十歲就增加0.5股資源股和0.5股物業股,但後者需出資購買,前者才會無償配給。

繁瑣的計算與頻繁的調整,都讓以前的規則難以持續。

盡管依然有異議,比如一些年齡在19、29、39歲的人就抗議自己差一歲而少領取10股股份,但羅錦華認為政策不可能照顧到所有人的利益。2011年12月15日,平東社區的股份制改革在多數人的同意下有序完成。

根據南方周末記者拿到的《平東社區江表上街股份合作經濟社章程》,最終的章程共分43條。

“我們現在運行得很順暢,股份糾紛基本上沒有出現過。”羅錦華說。

股權固化到哪里

“人有增減流動,是固不住的。”

將過去的“確權到人”變成“確權到戶”,實際上就是將股權固化到戶,之後每一個經濟社的總股份將不再變化。

在以往的現實中,經濟社的股份總是不斷在增加。

丹竈鎮丹竈村曾經在2004年努力想改變這一現實,但卻遭遇了不斷的調整。

“當時大部分股東代表都不同意”。在時任丹竈村村主任謝海人看來,當時村里死了的人有股份,而嫁娶和生孩子都沒有股份,很不公平。他頂著巨大壓力,在當年6月30日“蓋了章”。

此後,在丹竈村,只要2004年6月30日之前屬於村集體成員,均可享受每人滿股20股。按照每個村的章程要求,三年完善一次。

2004年到2007年,股權固化,實行生不增死不減,不過股權可以繼承。但是2008年第二次調整時,最終的博弈結果便是新出生的小孩可以買股份,去世的人分紅三年後就收回股份。丹竈村經聯社社長謝錦泰介紹,“當時外嫁女問題凸顯,結果也可以買到滿股。”

2011年,丹竈村又進行了第三次股權調整。這次主要針對的是“純女戶”(即一個家庭只生了一個女孩或者兩個女孩)問題。調整後,允許其中一個“入贅女婿”把戶口遷進來,購買股份。

“出生嫁娶肯定比死亡人數多,經濟社每年的收入必須要穩步提升才能保證分紅不被攤薄。”謝錦泰說。在丹竈村,雖然股權說是“固化”了,但由於仍是按個人配股,因此,集體經濟的股份處於不斷的變化中。

即使身處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十年來,丹竈村的年人均分紅也僅僅是從2004年的2000多元,上升到2014年5000元的水平。

在平東社區,羅錦華也認為這種情況帶來許多麻煩。如果遇到一個婚育小高峰,股本一下就增加很多,要是經營跟不上,“當年分的錢就會倒跌,這在農民心里面是不可思議的。”

“人有增減流動,是固不住的,”劉憲法說,“某種程度上股權固化是失敗的。”

此次確權是將股權固化到戶。第一是確權,第二是到戶。

在謝錦泰看來,這是一件好事,“今後集體的股份就不變了,戶內的股份也不變,我們今後的工作就會少很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24

理財魔方袁雨來:做普通投資者的私人資管家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21/150054.html

黑馬說:一般說來,私人的資產管理在線下做的非常地興旺,但是它針對的只是高端客戶,資產可能需要在1000萬元以上,私人銀行就會幫助做顧問。很顯然,普通投資者是無法得到這個服務的,理財魔方創始人袁雨來試圖通過互聯網、機器算法的方式,從P2P、銀行理財、基金、信托、互聯網寶寶五個層面入手,借助產品排行榜,為這個群體打造一個高收益和低風險的理財平臺。
 
文 | i黑馬  崔婧

 

\自從馬雲推出余額寶之後,互聯網金融公司也都做起了寶寶類、P2P等理財產品的生意,高達2000多家,但同時帶來了一個問題:產品太多,用戶很難從里面選到適合自己的最優產品。

那麽,能不能把市場上的理財產品集合起來,做一個幫助普通投資者比較收益和風險,提供合理理財建議的平臺?
 
理財魔方創始人袁雨來就做了這件事。他是一個連續創業者,第一次創業是做人臉識別,因為沒能找到商業模式而夭折。第二次創業是做了提供智能化推薦,訂閱和分享服務的社交音樂平臺音貝網,後來被百度收購,但是直到現在,音樂收費的商業模式也沒能成立。這之後,袁告訴自己再創業一定要做一個有商業模式的公司。
 
2014年,袁雨來開始自己的第三次創業。
 
他找到了雷蕾,雷是袁的本科同學,他們在北京信息工程學院一起度過了四年時光,前幾次創業的時候,袁就經常和雷溝通一些想法,這一次他希望雷加入一起創業,主要負責風控。雷又拉來了自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同學周維,負責市場營銷和數據分析。
 
“我們團隊就是“金三角”,我有些計算機的技術能力,雷蕾做金融出身,周維是市場營銷出身,大家正好互補。”袁很滿意地說來。
 
一段時間里,建外soho附近的咖啡廳成了他們的大本營,從晚上6點到12點他們經常窩在那里,聊方向,聊模式,聊技術,他們發現國內做智能資產管理的公司比較少,挖財、51信用卡等更側重用戶的日常資產管理,而並非投資。
 
這年10月,袁雨來他們還專門去考察了美國SigFig、Personal Capital等公司,它們就是利用理財產品相關的數據幫助投資者優化投資組合並提升投資收益,袁希望借鑒其經驗。由於美國智能資產管理模式已經相當成熟,數據信息和交易系統都很標準化,而且美國人的理財觀念很強,線上資管模式比線下收費便宜等原因,這些公司很有競爭力。
 
但在中國卻是另一種現狀。數據信息和交易系統非標準化,監管之外的新品類可能沒有標準,中國人理財觀念也不夠成熟,這意味著袁雨來他們在國內做智能資管平臺要難很多。
 
“存在的問題恰恰也是我們的機會。”袁雨來說。為了將理財魔方順利落地,他們做了很多摸索和優化。首先考慮的就是要打通信息問題,盡可能抓取到更多的理財產品信息取得數據,然後把合適的理財產品推薦給消費者。
 
他們采用客觀產品排行榜,用戶可以通過自由選擇榜單上的理財產品。袁雨來說這些排名依據真實數據,他們不做任何改動。“比如基金收益排行,每天交易人數,交易金額,收益率等全部都是公開的,我們只是根據數據做排行,任何人都可以去校驗。”周維表示。
 
目前理財魔方平臺上P2P產品,他們將收益率在20%以內作為風險界定的邊界。在袁雨來看來,公司要想良性發展,就需要將信息透明化,讓大家了解風險在什麽地方。
 
為了保證數據的多維度,理財魔方還聯合易觀智庫、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三方共同完成了《P2P網貸平臺風險評級報告》,報告前後采集了100多個緯度,最後采用63個緯度制成。
 
現在,理財魔方也和一些P2P公司進行深度合作,它們把更內部的數據開放給袁雨來團隊,為的是通過第三方讓用戶更多維度的了解自己產品的安全性,而P2P公司也可以從理財魔方獲得更多的用戶。
 
這也是袁雨來一開始就考慮到的商業模式。他們不僅為用戶免費提供智能資管服務,讓用戶更好平衡理財收益和風險,而且在打通了交易閉環後,從理財產品提供方獲取正常抽傭。
 
“我們不會說誰給我的抽傭高就賣誰的,我們上面用戶很多,任何一個理財產品在我們上面占得份額不會超過1%-2%,我們沒必要為了一點點抽傭去破壞用戶投資安全,這是一個底線,我們只會做誰是好的產品我賣誰。”
 
這是一個3萬億元的市場,他們的目標人群是25歲-35歲,可支配凈資產在50萬—300萬之間的中產階級,這些人手里掌握的20萬億到30萬億的財富。“只要切下10%,就可以有一個3萬億的想像空間。”袁雨來為自己和團隊畫了一個大餅,而未來是否能一直保持做中立的第三方將是對他們的考驗。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
,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就好像拼接魔方一樣,KUBio ™的模塊在德國的工廠內預制,然後用大型集裝箱運輸到相應地點並且進行組裝,並且安裝 FlexFactory™靈活生物藥物研制平臺。” 承接此次模塊化工廠業務的GE醫療大中華區生命科學事業部總經理李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負責管理項目的各個階段,以確保工廠和流程全部符合國際標準、快速投入運營。借助標準化設備和優化的布局,生物藥物企業可以在多個地點複制這種模塊化的工廠和生產線,並且易於擴大規模。”

KUBio ™的62個模塊正在進行組裝

據了解,這家新建成的工廠一共包含了62個模塊,而這些模塊都是統一在德國生產後運至武漢進行現場組裝的,總建廠周期僅18個月,這比傳統情況下平均3年的建廠周期縮短了接近一半,這可以給企業節約30%左右的成本。

“建一個傳統的工廠先要蓋外墻,再進行內部建設,一步做完以後再做下一步,一般需要3年時間,但我們都是平行地做,只花了18個月,節省的時間就可以提前產生經濟效益。”李慶說。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借助標準化的 FlexFactory™靈活生物藥物研制平臺,很多元件可以在異地提前進行資質驗證:比如,工廠模塊是由M+W在德國制造和裝配,然後發貨運輸。單用途生產線組件是在GE醫療位於美國和瑞典的全球制造工廠進行制造。生產完成後,KUBio ™將以模塊為單位,通過陸地或水運的方式運輸至現場並進行組裝,生產線組件也將進行現場安裝。這些工作可以與工廠本身的建設同步進行。此外,工廠模塊的制造也可以與土地準備同步進行。

“除了縮短建廠時間,我們在工藝上也進行了改進,采用了一次性的細胞培養工藝取代不銹鋼廠房。傳統工藝下,常常有1/3都是會失敗,但是如果我們用一次性設備,沒有清洗、滅菌、消毒的過 程,生產80批就成功80批,那麽成本就會下降很多。”李慶介紹。

工廠內部設施

據了解,該廠房的生產規模為一年生產250公斤左右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將供應全球藥物市場。在中國,目前單克隆抗體藥物賣得最好的是羅氏制藥,在國內一年的銷售量為90公斤。

“對我們來說,KUBio ™的生產研發速度是非常關鍵的,這是我們第一個選擇KUBio ™的原因,因為時間可以大大地縮短。第二,KUBio ™內部的技術都是在德國和美國生產,都是用最新的技術和設備,與我們而言,不但是對質量有保證,對未來這個公司把產品銷到全球也是有力的保障。” 喜康(武漢)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闞子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但不可否認的是,打包建造這樣一個“魔方工廠”單純的建造成本並不便宜,李慶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打包建造這樣一個模塊化的工廠,費用不會低於傳統廠房的建造價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82

大數據預測賽事?魔方元獲華人上億註資

8月2日,中國最大的體育大數據服務及應用企業魔方元科技宣布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為華人文化控股集團(下稱“華人文化”)。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融資額近億元。魔方元目前的主要業務是體育賽事,特別是足球比賽大數據分析,以及基於體育大數據量化分析的應用產品、包括體育彩票等。

近年來,體育與大數據產業都是熱門產業,結合了兩個產業的體育大數據產業更是風口行業。除了魔方元,今年5月,國內體育大數據公司上海創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輪3200萬元融資。

魔方元科技成立於2012年,產品囊括體育數據資訊、賽事數據分析、職業體育數據服務、體育媒體數據服務、體育商業數據決策服務、體育實時數據遊戲、體育彩票等業務板塊,覆蓋全球六大洲3300萬用戶,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新浪、新英體育、體奧動力、NIKE、微鯨科技、樂視體育、聚力體育在內的公司均為其戰略合作夥伴。

此次上億元的B輪融資完成後,魔方元科技將首先發力英超、中超、中國之隊等一大批體育版權資源的數據體育產品研發,從數據體育服務與數據體育娛樂兩大業務層面雙管齊下,為合作夥伴提供創新性版權內容增值服務,為用戶提供數據體育產品服務體驗。同時,魔方元科技還將依靠覆蓋全球六大洲的龐大用戶為基礎,通過與全球合作夥伴的深入合作,加速海外戰略布局,進一步開拓全球市場。

魔方元科技創始人、CEO陳昊表示:“之所以與華人文化合作,是因為華人文化目前已經是國內較大的體育產業投資機構,華人文化已經投資並擁有大量體育及相關產業資源,可以與魔方元科技未來發展產生協同效應。”

在戰略上,根據中國體育產業“數據連接器”的定位,魔方元科技將開啟數據體育“多元應用”戰略,深耕體育大數據應用及產品研發,主要有三大戰略,數據體育、成為體育產業“數據連接器”、加速海外市場發展。

值得註意的是,通過大數據可以幫助球迷了解一個球隊、球員等,幫助教練挑選球員,甚至可以預測一場比賽的結果。這也讓魔方元涉足體育彩票行業。

在數據資訊方面,魔方元科技提供但不限於大數據報告、足彩分析、《足球魔方》體育節目,合作平臺有新浪彩票、新英體育等。在賽事分析方面,魔方元科技旗下足球魔方運用DeepCube人工智能算法等技術對賽事進行全方位預測和分析。利用精密的大數據算法和模擬系統,通過對球員狀態評分、歷史交鋒數據統計、同類型賽事數據分析、智能優化歸類等多樣化數據分析手段得出比賽的數據預測報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53

魔方進軍“藍領公寓”市場 低價公寓其實更好賺!

公寓產業如今越來越細分,繼白領公寓、高端公寓後,業者開始開拓平價“藍領公寓”市場。

魔方生活服務集團日前宣布,其聯合多類租住品牌的公寓項目——魔方公寓9號樓亮相。“9號樓”公寓是主打B2B定位,品牌其主要對接企業,並提供企業員工集中管理的多人居住空間解決方案。

魔方生活服務集團CEO柳佳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9號樓”未來將與魔方公寓以及即將發布的中高端公寓一並拓展,以切合魔方在今年完成C輪融資之際提出的多品牌進入租賃細分市場的戰略目標。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盡管平價多人居住式公寓客單價較低,但其利潤反而高於白領公寓,因此成為公寓業者未來又一大發展方向。

B端市場新形態

有公開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包括服務業在內的人力密集型產業從業者已近4億人,圍繞這些人口產生的住宿以及生活消費,是一個超過萬億級的市場。然而,與競爭激烈的白領市場不同的是,針對這一人群的標準化租住解決方案仍是空白。盤點現有的幾種方式,不難發現無論是企業租賃小區物業改造宿舍或是利用自有閑置房源進行改造、自我管理都存在著安全隱患、管理混亂、品質沒有保障等問題。

“我們看到了這塊空白市場,因此決定推出面向多人居住的公寓產品。9號樓公寓所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工作生活在城市中心、CBD等區域的人力密集型企業從業人員。隨著市中心居住成本持續上升,合適穩定的居住空間越來越難找,而企業自建宿舍資金投入大、後期管理成本高,給企業和租住者同時帶來壓力。9號樓的普及除了能緩解市中心集體租住難的問題,長遠來看,還有利於抵禦群租房、穩定城市中心小區治安。”柳佳透露。

據悉,“9號樓”公寓的房間劃分有雙人間、六人間和八人間多種,整個租住空間由房間和公區兩部分構成,其中房間內可供休息、儲物,其他如洗漱、淋浴、晾曬、洗衣、烹飪等功能都安排在公共區域。

魔方生活服務集團旗下公寓現覆蓋深圳、上海、北京、廣州、南京等15所城市,門店數量達150余家,房量2.2萬間。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獲悉,今年上半年,9號樓公寓在上海多個區域進行了試點,目前“9號樓”公寓已在全國鋪設20余家門店,房量2500間,床位1.6萬張。根據魔方的計劃,“9號樓”未來將在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開拓,今年拓展到4000間客房,3萬個床位,明年計劃拓展到1萬間客房,6萬-7萬個床位。

低價公寓利潤高

“9號樓面對的客戶群是月薪在3000元-5000元,願意拿出工資的20%左右用於租房。這類人群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比如酒店,連鎖餐飲業,IT服務業,醫療服務,教育培訓,他們可能要三班倒,要求租房與工作地很近。”柳佳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9號樓”每張床位月租定價為500元-1500元不等,並以整間為單位出租給企業,現已簽約合作的客戶有萬豪、洲際等五星級酒店,還有連鎖餐飲、IT、金融等企業。

“因此,類似9號樓這類多人居住公寓,現在我們主要還是圍繞著交通、周邊配套和企業分布情況來選址,今後也考慮結合魔方線上平臺所提供的諸多生活服務功能,讓線上線下產生聯動, 從而在區域形成一個更加聚焦的租住型社區綜合體。”柳佳指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從盈利而言,9號樓這類“藍領公寓”其實比“白領公寓”更賺錢。

9號樓公寓總經理李亮給第一財經記者算了一筆賬。

“藍領公寓的成本低於白領公寓,因為藍領公寓設置了很多公共設施,所以不用每個房間投入衛生間、冰箱洗衣機和電視機等,如果說一般白領公寓的單間投資在5萬-6萬元,那麽藍領公寓的成本則比白領公寓要低20%左右。”李亮坦言,雖然藍領公寓的客單價要比白領公寓低,但是白領公寓一間房一般住1-2人,而藍領公寓一間房大多住6-8人,因此以一間房間的收益而言,藍領公寓的收入更高。

“白領公寓的平效不如藍領公寓高,其實同樣是這樣大的空間,租給多人居住後,由於量大,因此每間房的收入反而高了。我們測算過,藍領公寓的平效一般要比白領公寓高15%左右。以利潤而言,其實藍領公寓的利潤更高。”李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不過,盡管藍領公寓的利潤可觀,但也存在挑戰。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了解到,白領公寓的人力成本很低,一家店只要有2個工作人員即可。但是多人居住且有大量公共設施的藍領公寓則需要更多安保、管家和保潔人員等,相比較白領公寓的人力成本要高50%。此外,在選址方面也需符合服務類企業集中地且公寓距離上班地點較近等特點。而藍領公寓對住宅性質具有一定的要求,必須考慮消防設施,按照建築要求改造,保證一客一登記等安保維護。

“與長租公寓市場較為成熟的部分歐美地區相比,中國公寓市場還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租住社區,租住人群的分散、公寓體量的局限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寓運營商為租住者帶來更好的服務和配套。希望藍領公寓可以快速吸引目標客群,成為一大細分市場新趨勢。”柳佳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