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馬化騰首次站臺 騰訊雲能否彎道超車?

正如2000年的互聯網技術,雲計算正引發新一輪的技術革新。

人工智能、物聯網,這些前沿技術與趨勢都離不開雲技術,正是其具有不可撼動的基礎性地位,未來市場增長可觀。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到2020年基於雲的硬件和軟件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美元,將是目前的3倍。2016年數字化轉型將成為業界主流。

而入局者正將技術門檻越壘越高,行業競爭也愈發激烈。在這種功能情況下,紛紛入局的BAT都將雲技術視為重要業務之一。

7月5日,騰訊“雲+未來”峰會在深圳舉行,騰訊總裁馬化騰首次為騰訊雲站臺。今年3月,在騰訊公布的年報中,首次提及騰訊雲的業績增長,這也顯示了雲服務對於騰訊而言的重要戰略地位。

開放式雲平臺

“重要性”與“開放”是此次“雲+未來”峰會傳達出的主要信息。

自2013年發布以來,騰訊雲開放程度呈遞進式,從騰訊所擅長的社交、遊戲等業務逐漸向其他領域滲透。2015年,騰訊雲全面向合作夥伴開放,業務拓展到電商、O2O、互聯網金融等領域。

2015年,騰訊雲同比增長超過100%。超過遊戲平臺與微信的增長,在騰訊眾多業務中增長幅度最大。面對極具潛力的紅海市場,騰訊表示將繼續投資以加強雲服務。

在去年舉行的雲端峰會上,騰訊表示未來5年將投入100億元打造雲平臺及建設生態體系,發展2000家雲計算生態服務商,其中包括500家核心合作夥伴。隨後,騰訊在華南、華北、華東三大計算節點開放了更多的區域,幫助近300家初創公司上雲,陸續為廣州、深圳、上海、重慶、四川、河南等二十多個省市政府提供雲服務。同時,騰訊雲海外節點也加速布局,本月底新加坡節點將會上線,美國節點也將在9月份上線。

在馬化騰看來,未來雲端最大的機會在於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很多傳統的企業,過去是“觸網”,也就是使用互聯網,現在開始“觸雲”。”

產業升級必然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如何進行互聯網改造。在這點上,萬科總裁郁亮表示曾在兩年前到騰訊請教。隨後,萬科利用大數據系統對傳統投資、營銷流程進行改造。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精準投資,上海萬科上半年銷售業績超過200億。目前,騰訊雲為廣發、富途等傳統券商提供雲端解決方案。

過去的180天騰訊雲共發布了25項新的產品,包括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CDN等一系列的解決方案。下一步,騰訊將把雲服務納入平臺型戰略考量。“采用我們的方案,你是接受和得到了整個騰訊平臺,不管是社交還是騰訊,我們所有平臺的支持,我們有十幾年的經驗的支持。”在雲峰會上,馬化騰表示騰訊將用背後資源全力打造騰訊雲。

雲端之爭

這一系列布局背後是騰訊追趕競爭者的決心,無論是入局還是開放時間都稍微晚了一步的騰訊雲正在彌補跟阿里雲之間的差距。

阿里雲成立於2009年,在2013年開始布局海外市場,與騰訊雲側重有所不同,阿里雲主要為政務、電商、物流等領域提供雲服務解決方案。

兩家巨頭前後腳入局雲計算,必然面臨一場爭鬥。根據摩根士丹利近期發布報告,阿里雲單獨估值已達390億美元,其預估,阿里雲未來5年內營收將突破185億美元。

在2013年,阿里向阿里雲戰略增資60億元,加大力度布局雲服務。根據官方透露,去年阿里雲CDN客戶數已突破10萬,人民網、芒果TV、今日頭條、新浪微博、優酷土豆、知乎、豆瓣、熊貓TV、魅族等企業皆是阿里雲CDN用戶。

兩者之間競爭除了比拼平臺提供的資源以外,更影響用戶體驗的是雲端CDN的速度。

在去年雲峰會上,騰訊雲發布“雲+計劃”後,雲服務帶寬不斷擴充。在這次峰會上,騰訊雲負責人邱躍鵬表示,目前產品在三大節點的帶寬超過1T,有能力抵禦非常大的攻擊。而阿里雲在今年3月推出六代產品,阿里雲CND國內500+節點,能夠提供超過10T帶寬,單節點40-300G。帶寬之間的激烈競爭也將左右誰能夠贏得更多客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雲+未來”峰會上,騰訊雲提出了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未來將在人工智能、安全以及深度學習等各方面投入建設更大資源,在全球招聘超過100名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科技人才,強化雲在前沿科技上的能力。“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樣的人才打造,可以更好、更快速地為大家提供穩定、高速、安全、有服務能力的雲計算。”邱躍鵬說道。

而對於與阿里之間的競爭,騰訊雲副總裁曾佳欣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媒體表示,騰訊雲並沒有模仿或者跟隨阿里步伐,只是抱著開放心態在學習,“行業之間應該有更多學習與交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46

馬化騰首提超級大腦,騰訊盯上AI終端市場

騰訊是一家以連接為己任的公司。

5月23日,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騰訊雲+未來峰會上提出建設人聯網、物聯網和智聯網三張網,分別來連接人、物和服務。

人聯網、物聯網已經耳熟能詳,智聯網則是新概念,又被馬化騰稱為“超級大腦”,“雲時代要求做好雲到端的智慧連接,騰訊希望借助超級大腦來發展智聯網。”

這也意味著,作為雲服務受益者,這家互聯網公司開始把觸角伸向終端。

“雲到端的智慧連接”涉及到AI從業人士討論許久的話題:數據、算法和算力到底是部署在雲端還是終端,即發展雲端AI還是終端(嵌入式)AI。

雲端論者認為,AI的基礎是海量數據計算,終端設備節點分散,難以部署高效的算法和算力,雲端的優勢得以顯現,雲端計算和服務能力決定了AI的發展。

物聯網的發展誕生了終端論者。深圳一家AI公司創始人曾對第一財經表示,終端是萬物互聯的基礎,只有在終端把視頻圖像等非結構化信息進行結構化處理,雲端才可能對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和整合,在人工智能時代,“無終端不AI。”

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從傳統服務器廠商手中搶走生意,是雲服務的最大受益者。雲服務已經成了亞馬遜(一家電商公司)營收增長的主要引擎;直到2017年,阿里雲、騰訊雲收入同比上年依然翻倍,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動力。

但騰訊開站的是“連接”。馬化騰5月23日稱,雲端和邊緣(終端)並非互相排斥,而是相輔相成的,未來雲端和邊緣計算將借助超級大腦形成靈活調配資源和智能的“智聯網”。

“我們過去提出AI in All,意思是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這里的All既是指各行各業,也包括從雲到端的各個系統,包括我之前說的‘在雲端用AI處理大數據’,超級大腦可以看作是一個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的智能操作系統,它是智聯網的一個核心的能力。”馬化騰稱。

騰訊正在把觸角伸向終端,超級大腦正是布局終端的表現。

馬化騰舉例稱,騰訊在寧波的一個服裝小鎮幫助當地的消防部門做了一個預警系統,在小鎮各處部署了煙霧傳感器,通過窄帶的遠程網絡實時傳送數據,讓消防隊第一時間能收到預警,僅僅今年春節期間就排除了79起火災風險。

在雲端和終端連接上,騰訊也拉來了英特爾作為盟友。

英特爾爾數據中心事業部副總裁、雲計算事業部總經理Raejeanne Skillern也出現在騰訊雲+未來峰會上,介紹了一款名為“Movidius”的新產品。

Raejeanne Skillern稱,英特爾跟騰訊一起合作,把Movidius視覺處理單元放在邊緣的終端和設備當中,將這種包含人臉識別的技術應用在智慧零售或者是公共安全上。

再如能源領域。Raejeanne Skillern稱,英特爾支持騰訊提供首個能源雲解決方案,方案包含智能路由器,路由器能夠實時收集有價值的數據。

不管是馬化騰還是Raejeanne Skillern,他們舉的例子是傳統行業:安防,零售,能源。

雲服務誕生於互聯網,互聯網公司也是雲服務市場的先行者。但行業共識是,傳統行業有著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