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烏克蘭稱俄羅斯占領了克里米亞兩個機場 包圍海岸警衛隊基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542

烏克蘭代理內政部長本周五表示,俄羅斯軍隊已經占領了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的兩個重要的機場。此外在北京時間今日晚間,美聯社引述烏克蘭國家邊防長官消息稱,海岸警衛隊基地被30搜俄羅斯艦船包圍。 內政部長Arsen Avakov在Facebook上發帖表示,穿著迷彩服、持有自動武器的軍隊已經占領了Sevastopol地區的Belbek機場,該地區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根據地,克里米亞首府的Simferopol機場也被占領。據其稱,這些士兵的制服沒有任何識別標記,但是“他們毫不隱藏自己與俄羅斯武裝部隊的關聯”。 他提到,“這是一次軍事入侵和占領。這是對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領土進行武裝流血沖突的直接挑釁。” 據他稱,Belbek機場當前已經關閉,而烏克蘭軍隊和邊防戰士仍在機場內。內政部門的軍隊已經抵達機場外圍,但並未發生沖突。 Simferopol機場方面,BBC報道引述目擊者報道稱,約有50個士兵出現在機場,他們攜帶俄羅斯海軍旗幟。而華爾街日報(WSJ)指出,在當地時間周五淩晨1:30,搭載著100位武裝士兵的卡車抵達該機場,然後占領了機場內的餐館,當內政部軍隊告知他們沒有權利留在此處時,他們稱上級指示不要進行交涉。 但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消息,俄羅斯黑海艦隊稱他們沒有抓捕任何人或在克里米亞島Sevasopol附近的機場采取任何行動。 烏克蘭代總統則稱,因克里米亞機場事件,要求安全部門主管召開緊急會議。隨後又有消息稱,烏克蘭考慮讓克里米亞進入緊急狀態。 相關地區的地理位置圖如下: 華爾街見聞在今早曾發文提到,本周四,親俄羅斯的武裝分子占領了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的議會和政府大樓,受控的克里米亞議長此後表示,議會已特別投票決定將於烏克蘭總統大選日5月25日當天進行地區公投,這個歷來屬於軍事要塞的重要戰略地區可能獨立。 克里米亞曝出獨立的威脅信號後,烏克蘭臨時政府加快速度爭取國際社會援助。 自烏克蘭去年底爆發政治危機以來,烏克蘭國內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烏西部為傳統的親歐洲地區,南部的克里米亞則是俄羅斯勢力的根據地。 從戰略角度來說,克里米亞歷來是一個易守難攻的軍事戰略要塞,是俄羅斯確保南部安全的重要地區。俄羅斯人在克里米亞半島居民中占多數,俄黑海艦隊總部就設在當地。 更新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36

吃的億萬市場里,菜譜軟件是如何占領了山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29/151199.shtml

當溫飽變成滿足,吃飯從一種生理的剛需,變成了承擔情感和社交功能的事物。隨著“回家吃飯”的呼聲漸高,每個人手機上菜譜類APP的打開頻率,也開始明顯地增加。或許是因為對於“從前慢,現在快的不得了”的節奏來說,能夠回家好好做一頓飯,或者跟家人吃一頓飯,簡直就是我們想要的理想生活。     

當我們談論吃飯時,我們在談些什麽?    

互聯網下的餐飲行業怎麽就成了萬億市場?因為吃飯是剛需?不完全如此。1942年,吃的問題是“逃離饑荒”,到了2012年,吃的問題是“逃離寂寞”。社會用前50年解決的問題並沒有帶來多大的產值,但近10年的變化才是“令人意想”不到的開始。    

互聯網時代遇上了社會需求的極大滿足,吃飯不再是算計柴米油鹽,但也無外乎就這麽幾個常見場景:外出就餐、公司訂餐、在家烹飪。在分布狀態上,三個場景維持著動態的平衡,大多數人不會一直在外面吃,也不會一直在家吃。數據顯示,人們每周完全在家吃飯的天數大概只有1-2天,但每天有80%的人在家烹飪解決早餐和晚餐。 

   

  我們來看看,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下,人們是如何創造性地解決“吃飯”問題的。1. 外出就餐:各類點評類、團購類APP;2. 公司訂餐:外賣類APP、微信電商;3. 回家吃飯:菜譜類、家政類APP、食材、生鮮電商。為何會出現這麽多“花樣”?這是因為,當我們在互聯網的語境下談起“吃飯”,說到得實際是:如何在解決“吃”的基礎上,來滿足更高層次的情感需求(包括自我滿足)和社交需求(包括家庭關系)由此可見,解決某種剛需不見得帶來驚人的顛覆,創造性地解決剛需,才是撬動價值杠桿的支點。     

互聯網+風口下,如何創造性的“回家吃飯”?     

此前的互聯網餐飲市場,競爭多集中在“外出就餐”和“外賣訂餐”兩大場景之上,而當下,“回家吃飯”正在興起。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中國城市白領傾向在家吃飯(如果家庭有了小孩比例更高),並且認為回家吃飯的健康指數和幸福感較高;此外,這部分人群在移動端購買食材、炊具等的比例超過了65%;也反映了“回家吃飯”的大體趨勢。 

     

產生“回家吃飯”的需求之後,如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首先,是烹飪。做菜是一項技能,但媽媽輩的“家庭廚師”不再流行。對於大量的生活信息,當下的使用方式不再是“存儲型”,而是“搜索型”,也就是年輕人習慣“現學現賣”,而且要能隨時、隨地地獲取。於是,菜譜類APP就成了吃飯之前,最簡便的信息獲取入口。

其次,是購買。即使回家做飯,大部分上班族也沒有精力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再去擁擠的超市、菜市場備齊食材,於是移動端電商的生鮮、調料等購買比例大大增加。而且,如果能從選好的菜譜上直接購買相應的食材,“回家吃飯”的技術性問題也基本上得到了解決。    

由此可見,在創造性地解決“回家吃飯”方面,菜譜類APP不失為一個體量輕盈,牽引力卻很大的重要切入口。數據也顯示,從2012到2014年,中國菜譜類APP的覆蓋人數在穩步上升,截止2014年底,月覆蓋人數已經達到了4820多萬人,並且用戶停留在菜譜APP上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這表示回家吃飯的心理黏性是在穩步增加的。     

結局才是開始,吃飯引導人民     

當人們準備高高興興地回家吃飯,對移動互聯網的參與者來說,競爭才剛剛開始。以菜譜類應用為例,美食傑、下廚房、豆果美食等幾款APP,坊間還都比較流行。從最初的菜譜展示出發,近年來各家在垂直方向上也有不同探索。     

 美食傑。基於大數據,會根據不同的用戶提供定制化的菜譜推薦。     

豆果美食。主打生活資訊和社交互動,料理資訊可以分享至各大SNS平臺,隨後還專門搭建了自己的社交平臺“美食日記”;在電商方向上,則接入了生鮮、半成品、調料、廚具等的購買渠道。     

下廚房。號稱最文藝的美食APP,提供有版權的實用菜譜和飲食知識,以及根據時令季節給用戶的飲食提醒。就連做電商也很“文藝”,下廚房的“特色市集”里不僅有廚電,還經營著UGC的美食產品,瞄準小清新和長尾。     

顯然,幾家菜譜類APP各有所長,並且都在盡力挖掘“回家吃飯”背後的產業鏈。但值得註意的是,“回家吃飯”的浪潮才剛剛開始,如何在恰當的時機、以適當地姿態配合需求的增長,是未來行業爭奪的核心法則。      

菜譜+電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信現在沒有人會把“網購”和“宅”必然聯系在一起了。電商的存在令人習以為常,網購和“吃飯”相關的一應物品,對85、90後消費群體來說也十分自然。隨著菜譜類用戶的快速增長,基於菜譜延伸出來的,如食材、廚具、電器等周邊產品的銷售和互動,應該能夠很快形成圍繞“回家吃飯”的商業閉環。但對於長在互聯網春風里的“苗苗們”,越是年輕,對飲食的精細化、品牌化、個性化的要求,可能就越高。所以即使看似順理成章、入口降低的“菜譜+電商”,也要對著目標用戶群體和商業模式精打細算才好。 

菜譜類應用轉戰電商,在已有的案例中,豆果美食和下廚房本質上還是“貨架模式”,也就是在自己原有的平臺上接入電商渠道,盈利方式是低買高賣或抽取傭金,與傳統的“內容APP充當電商導流入口”沒有太大區別,長此以往,還會因同質化明顯而不免落入“價格戰”的窠臼。而且還記得我們開頭說到的嗎?創造性才是最重要的。    

“菜譜+電商”可以走怎樣一條創性地道路?個人的設想是:首先,抓住“消費場景化”這個關鍵趨勢。當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後,按需購買的情況會變成為了“場景”和“口碑”而購買。比如,你看菜譜的時候,除了美食之外,還可能對人家的餐具、調料、桌布發生了興趣,自然會產生購買的欲望。其次,在和吃飯相關的程序上,通常先回答吃什麽,再解決怎麽吃,然後是如何便捷地吃到,電商納入要分別研究這些心理過程。再次,菜譜更適合做垂直電商,和吃飯相關的很多產品是非標準化的,人們的飲食口味千差萬別,即使對同一種食品每個人的喜好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回家吃飯”的電商建設,可能也需要幫助用戶在購買之前對海量產品和信息進行過濾,以精準化服務達成良性體驗。所以,筆者認為菜譜在垂直電商上將大有作為(突然想出了美麗說和蘑菇街),但運營理念和方式還有待提升。     

菜譜戰爭,吃飯這件偉大的小事兒    

移動互聯網的“菜譜之爭”才剛開始,最終的勝出者,一定是離用戶最近、能夠清晰地理解和分析用戶行為、並且為用戶解決問題的創新平臺。一些方向上的問題有待思考,例如:    

• 在消費心理的角度,線下與線上購買食材的動機、習慣有什麽區別?   

• 是否越有消費能力的用戶,越會采買更多、更貴的廚具?   

• 用戶在購買前期采用了什麽樣的對比決策,購買後的認可程度越高?   

• 在什麽情況下,用戶傾向於將和吃飯相關的購買或使用經驗,和他人進行傳播和分享?     而當下的競爭參與者都在做什麽?

來看幾家同類中的代表:豆果美食在堅持塑造著良好的品牌形象;下廚房的電商之路經過了“推倒重來”,現在想變得“不那麽文藝”;美食傑則是比較有工匠精神的,對用戶的研究比較深入。等未來各家在電商的方向上齊備,誰能率先具備“菜譜的生態鏈”和“消費場景化”這兩柄利劍,令人拭目以待。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易見,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108

科技晨練 | 現場直擊!深圳雙創周被實用型機器人占領了

【Tech|業界大事件】

現場直擊!深圳雙創周被實用型機器人占領了

雙創周啟動儀式之後,第一財經記者來到雙創周主會場,這里將在13日到18日進行為期6天的主題展示。從會場情況來看,機器人以及無人機展區吸引了最多客流,今年這兩個展區相連,觀眾參觀完機器人可以直接進入無人機展區。而這次所展示的機器人更多是生活服務類機器人,對比之前概念型的機器人,更多產品有更多實質性應用方向。

馬雲說“電子商務”快被淘汰了 這五大創新才真正影響世界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出席杭州雲棲大會時提出,未來30年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世界的變化將遠遠超出想象,“電子商務”這個詞很快會被淘汰,有五個新的發展將會深刻地影響到世界。此外,馬雲認為,未來世界的競爭是創新的競爭,是年輕人的競爭,他呼籲各國政府為未來30年制定創新發展的政策,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和30人以下的小企業制定獨特的扶持政策。

中國研制世界最大太空飛機 垂直起降可載20人

據英國雜誌《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報道,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市10月10日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中,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火箭專家韓鵬新透露,其所在研究院已設計出一款太空飛機,最突出的特征在於可以增加搭載乘客的數量至20人。《新科學家》網站稱這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太空飛機,擬用於商業用途。

胡潤百富榜:馬雲、馬化騰包攬二三名

胡潤研究院發布《2016碧桂園森林城市·胡潤百富榜》(Forest City·Hurun Rich List 2016)。榜單顯示,62歲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以2150億財富第三次成為中國首富。52歲的馬雲及其家族財富增長41%到2050億,保持第二。45歲的馬化騰雖然已經捐了139個億,但財富仍然增長了38%到1650億,上升1位到第三。

30萬基站加速 中國電信2017上半年800M LTE全網覆蓋

據中國通信網報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電信已於本周啟動LTE五期工程無線網主設備(FDD)集采工作。這次集采規模預計達到30萬個基站,超過以往各期。同時,中國電信此次集采非常看重800MHz組網能力,相信伴隨著後續網絡建設,中國電信4G網絡覆蓋能力將大幅提升。

從洛杉磯到香港!臉書、谷歌參與建造跨太平洋超高速光纜

美國臉書、谷歌公司、海底通信技術供應商TE SubCom及香港太平洋光纜數據通訊公司宣布,將共同建造連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與香港的太平洋光纜網絡系統(PLCN),這將是兩地間的首條超高速海底光纜。這條跨太平洋海底光纜全長1.28萬公里,預計2018年夏季投入使用。

iPhone 7大熱帶動 臺積電三季度賺205億元創歷史新高

據彭博社報道,臺積電召開法人說明會稱,受惠於蘋果A10 Fusion應用處理器、輝達(NVIDIA)繪圖晶片、海思及聯發科手機晶片等出貨強勁,臺積電第三季度凈利潤968億元新臺幣(約合205億元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較第二季度增長33.4%,與去年同期相較也增長了28.4%;毛利率50.7%,營業利益率40.8%。

富士康收購奧地利IT集團S&T 29.4%股權 成最大股東

奧地利IT集團S&T宣布,已獲得富士康旗下工業主板制造商樺漢科技(Ennoconn)1.5283億歐元(約合1.683億美元)的投資,獲得29.4%的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與此同時,S&T還宣布將利用這筆投資收購德國計算機廠商Kontron 29.9%的股權。但S&T同時強調,無意再繼續增持Kontron股份,或徹底收購Kontron。

汽車之家CEO秦致等撤回私有化要約

汽車之家宣布,公司董事會下屬的特別獨立委員會近日接到了私有化買家聯盟的通知函,他們將撤回今年4月份提交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為了評估該私有化要約而組建的特別獨立委員會也於10月12日解散。此前,汽車之家原控股股東澳洲電訊宣布以16億美元將所持汽車之家47.7%股份轉讓給中國平安保險集團。

【Tech|奇點】

AR還可以用來幫助青少年禁毒?

新加坡的一輛大巴把這項技術用在了禁毒上,通過AR技術,大巴車上的設備會對你進行面部掃描,隨後通過數字轉換,你就能看到吸毒後自己的那副尊容了,而年輕人可以看到自己濫用毒品後直線下降的顏值,這樣就能起到應有的警示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785

多數人在25歲失業,然後領了10年退休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9/162241.shtml

多數人在25歲失業,然後領了10年退休金
少加點班 少加點班

多數人在25歲失業,然後領了10年退休金

一旦技能“自動化”之後就難以進步,無論你多麽“努力”重複鍛煉,你的水平也就停留在當初基本掌握後的狀態。

本文由少加點班(微信ID:lishaojia2015)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李少加

這絕非危言聳聽。

我們都寧願相信一個樸素的真理:熟能生巧。

我們都以為在一個好的職業崗位上勤勤懇懇十年一日就能成為一名專家牛人,進而成為市場的寵兒、高薪的主子,財富自由,指日可待。

遺憾的是,大量事實證明,對於絕大部分職場人,踏入職場10年後,專業能力並不會比現在高多少

換句話說:在25歲左右時掌握基本的職場技能後,即便盲目努力10年也不會再有質的提高,更不可能成為該領域的權威專家(高價值人才)。而眾所周知,一流人才的價值堪比二流人才的百倍(按發展趨勢來看兩者身價會持續拉大)

這才是“35歲失業危機”的直接原因:企業憑啥要高薪養一個經驗豐富的“庸才”

所以當多數人工作一兩年(25歲左右)之後止步不前,幾乎就宣告了若幹年後的“失業”。

這絕非“個別事件”,它具有如此之高的普遍性、隱蔽性,以致絕大部分人都無法幸免於難,而這背後的本質原因是:

我們是如此堅信不疑的認為:付出終有回報,單純的努力就一定能持續提升我們的專業技能(公正世界假設)。

而事實及大量科學研究結果都一並證明:並不能。

舉一些人人身上都有的例子就明白:

我們從小學到大學寫了10年的字,但字也沒好看到哪里去;

我們縱然堅持寫上20年日記,也不會成為村上春樹;

廣場舞大媽跳上30年舞也不會成為出色的弗拉明戈舞者;

……

另外,我們稍微觀察下周邊吐槽“領導無能瞎指揮”的人數之多,則可見一斑(這些領導大都是擁有多年資深管理經驗的人)

可見,在某個領域的大量經驗不會讓你成為牛人。

那麽,那些古往今來取得傑出成就的人,難道是天賦使然?

事實上,無論是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富蘭克林、喬布斯、馬雲等人都沒有特別高人一等的智力(甚至一些人還比普通人“笨”),哪怕被譽為音樂天才的莫紮特,也是因其在絕佳的“音樂環境優勢”下長大……

可見,無論是經驗還是天賦都不會讓你成為牛人

那麽,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我們怎樣才能從“你很努力,朝失業狂奔而去”的魔咒中自我解救?

下面,李少加將與各位探索問題的本原,進而給出一個全新、可落地的努力方法,讓我們的每1分努力都準確踩在成為“傑出者”路上。

魔咒本原:大腦的“經濟偏好”誘使我們放棄“精進”

微信圖片_20170329133730

如果細心留意下剛學走路的小Baby,你會發現,他們是如此的專註、吭奮、不厭其煩的跌倒、嘗試,直到終於踉踉蹌蹌的學會走路。

隨著走路這一“技能”的掌握,幾乎沒有成年人需要思考“如何走路”的問題,時下的我們幾乎都能夠一邊漫不經心的走路一邊思考諸如“如何成為專家”之類異常複雜的問題。

是的,這得益於大腦兩套系統(即意識系統、無意識系統)的相互配合、協作。簡單來說,前者負責認知、學習、訓練“全新的技能”,隨著“技能”的掌握、熟練,大腦就“移交”給無意識系統。

當需要使用這套“技能程序”的時候,後者會自動化調用這套技能,幾乎不需要大腦耗費多少“註意資源”參與(兩者關系如下圖所示)。

微信圖片_20170329133757

常年的進化使人腦演化成了追求效率的工廠,哪里用的多,就將哪里自動化,進而獲得經濟效益最大化。對,大腦本身就是一套聰明、精密的智能機器。

然,凡事都是相對的。

在我們歡樂的享受大腦“自動化”福利的同時,也意味著:那套被“自動化的技能程序”幾乎就停留在初始水平,很難提升了

就拿“跑步”來說,估計沒幾個人認為自己“不會跑步”。

但是,哪怕你是一個憑習慣跑了10年的老手,一個經過專業訓練幾個月的跑者,就能輕松超越你——原因就在於,專業的跑步動作(包括呼吸技巧)其實並非很“自然”。

這也是“10萬小時定律”最坑爹的地方:

它由於滿足人們“懶得思考”的胃口,迎合人們“付出多少回報多少”的偏好,始終以“被閹割的狀態”風靡國內幾十年。

它讓我們以為,只要足夠努力,就能臻於至善(下圖藍線的狀態)。

而實際上,一旦技能“自動化”之後就難以進步,無論你多麽“努力”重複鍛煉,你的水平也就停留在當初基本掌握後的狀態(下圖橙色的狀態)。

b

結果就是: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資深”的庸才。

好!找到了這個病根之後,我們就能針對性制定一個“三步走”策略來持續突破自我瓶頸,通過“刻意訓練”來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你想要的高收入、高成就的必經訓練)。

具體是哪“三步”訓練呢?

首先,第1步

我們需要“活化”思維模式,防止技能“自動化”,這就好比專業運動員的訓練設施,為“技能”突破瓶頸創造環境條件;

第2步

我們需要給意誌餵飽精神能量,對於“刻意訓練”這種高耗能活動而言,意誌力薄弱會比較累

第3步

我們會通過實施具體的拆解技能、對標專家、加速訓練、量化反饋、刻意訓練來最終實現“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聲明:本文核心思想與暢銷書《刻意練習》不同,該書適合成熟領域的“動手型技能”,比如體育、藝術等,而本文更適用於新興領域的“知識技能”,為避免混淆,故而李少加稱之為“刻意訓練”

刻意訓練第1步:給思維意識來一針“打破自動化”疫苗

生病要吃藥。我們的歸因思維總是讓人以為是“藥”將“病菌”消滅從而使身體痊愈。但真相往往有悖直覺——是我們自身產生的“抗體”戰勝了病菌

同理,如果我們想讓身體抵抗某種病毒,首先需要的就是將少量的無害病菌註入體內(接種)以此讓身體自發產生天然抗體。

這種方式同樣適用於“精神疫苗”。

比如,我們想防止單純的朋友讓邪教(或某些大V)洗腦,首先需要的就是預先告訴朋友邪教大概會怎麽洗腦(接種)。

因此,絕大部分人之所以在“刻意訓練”的過程半途而廢,很大原因是因為缺乏給自己的精神來一針抗體:

畢竟,將關鍵的“職業技能”從大腦的“無意識系統”中抽離出來,重新打磨,會使我們的精神承擔相當程度的“不適”及“壓力”。

當我們抵抗大腦“追求經濟偏好”的本能,打破“技能自動化”時,必然會有三類病菌入侵:

其中,最先發作的病菌就是:走出“舒適區”。

疫苗1.脫離舒適區

如果你對脫離舒適區無感,不妨即時體驗一番:

首先,先盡量憋住呼吸一段時間,同時計個時。

然後,在這個時間的基礎上,再增加額外10秒。

對,這額外10秒的感受就是脫離舒適區時候的感覺(很不好受吧)。

好,如果你覺得要成為人中龍鳳,這點痛苦不算什麽,那麽不妨再來第二針第精神疫苗:體驗挫敗感。

疫苗2.體驗挫敗感

就跟我們學走路時要摔倒幾次,學遊泳時要嗆上幾口帶著消毒水味道的臟水一樣,當我們一旦開始“刻意訓練”時,我們將要反複體驗失敗的滋味。

對,你沒看錯,是“反複”體驗……(如下圖波谷所示)

c

“刻意訓練”要求我們鍛煉具體的技能點時,持續采取不同的全新模式(會讓人很別扭),直到找到一個突破瓶頸的新模式為主,這個過程充滿著無數的“不盡人意”。

然而如果你想要打出一記全壘打,你必須先“後退一步”

疫苗3.挑戰“不確定性”的心理壓力

原始的叢林規則使我們的大腦演化了強烈的“厭惡損失”心理——意即我們在本能上是非常恐懼及排斥“不確定性”。

畢竟,對於我們的遠古祖先而言,一只萌萌噠的國寶大熊貓有可能成為人類的朋友,也有可能一掌拍死你……保險起見,還是保持距離更為明智。

而那些偏好“不確定性”的遠古智人們,想必在歡樂的品嘗各類彩色蘑菇的過程中……呵呵了。

這就是為何,當我們“刻意訓練”時尤其讓人難受。

畢竟絕大部分職場技能都缺乏成熟、現成、且適用於所有人的“有效提升方案”,需要我們自行探索。這個過程充滿著亂吃彩色蘑菇(中毒風險)的無數“不確定性”。

因此,付出100分,反而能力還“暫時退步”的“不確定性”是需要付出的必要代價,這個巨大的心理落差感將使我們愈發步履維艱。

d

刻意訓練第2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如上述的三大精神“病菌”所述,除非你像鳴人(“火影忍者”角色)般具有“自帶雞血”的主角光環,否則,“刻意訓練”不僅會讓你感覺痛苦,導致中途放棄。複歸平庸,這就與你的初衷相差甚遠矣。

因此,我們如果想要提升成功率,首先就要承認:

吾等皆為凡人。

在我們尚未通過“刻意訓練”獲得階段性成功(比如升職加薪受人崇敬)的外在動力之前,我們需要先借助一些“內在動力”來餵飽我們的精神能力。

幸運的是,人人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技巧獲得三個“內在動力”,更有助於抵抗前述的三大“精神壓力”。

內在動力1:轉移概念框架

我們都需要記住一句真理:工作本身毫無樂趣可言的,“刻意訓練”更是如此。

當我們羨慕才華橫溢的鋼琴家怎能彈奏如此美妙的樂曲時,可知道他們在幼年時期就得接受無數近乎無情的訓練折磨。有個學藝術的朋友曾告訴我,很多人因而私下里脾氣狂躁,就是幼年缺乏玩樂的後遺癥。

因此,當我們進行“刻意訓練”時,為避免歇斯底里狂躁癥,可以采取一些科學的技巧,進而變“折磨”為“虐戀”,化“痛苦”為“力量”

比如,當我針對“寫作”的某個“技能點”進行訓練時,我一直把自己想象成一名“藝術加”而不是“李少加”,而我的文章也不再是文章,那可是即將擺在巴黎盧浮宮的偉大藝術品。

當我們擁有一個偉大的願景時,它能賦予人強悍的精神力。

所以我一直非常欽佩托馬斯·傑斐遜於《獨立宣言》中添加了“追求幸福的權利(pursuit of happiness)”

是的,無論你要進行多麽慘無人道的“刻意訓練”前,一定要善於利用我們與生俱來的驚人“想象力”對“訓練對象”進行“概念轉移”。

比如你要訓練“英語口語”,你要告訴自己,這不是學習,而是在雕刻語言的藝術……

又或者你在訓練“批判性思維”,你可以告訴自己,這不是訓練,而是捍衛靈魂追求真相的尊嚴……

PS:概念轉移的思想李少加是借鑒了NLP身心語言程序學的「換框」,有科學的神經學基礎,是一種可以善用的精神技巧。

內在動力2:提升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指一個人對自己究竟能多大程度改變命運的意念。自我效能越高的人,通常越自信,對事物也保持更加樂觀、積極的態度。

然而,現實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自我效能”略低,意即認為自己無力改變局面,一切“但憑天意”。這一方面是由於某些激素分泌導致,另一方面可能是成長經歷導致的“習得性無助”等。

無論如何,對於自我效能較低的人群,當面對“刻意訓練”所需要巨大的精神意誌力時往往寸步難行

所以李少加的建議是,在訓練前,不妨先慢慢培養“自我掌控感”提升自我效能。

怎麽培養呢?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體驗到“成長”的感覺,無論是多麽微小的進步。

比如,男生可以每天做定量的俯臥撐,覺得適應之後每天增加一兩個,慢慢找到進步的感覺。

而對於女生,則可以鍛煉慢跑,逐步慢慢增加跑步的距離。

e

內在動力3:適當自我獎勵

還記得「少加點班」專欄在前一篇推文“培養用戶習慣”中提到的“獎賞回路”麽?

雖然我們原始的“爬行動物腦”經常會壞事:比如偏好偷懶、短視、容易分心等,但我們也反過來利用它培養好的習慣

比如,在每次取得非常非常小的進步時,稍微滿足下自己的一些小小癖好,無論是看部小電影、還是吃點垃圾食品、買件漂亮衣服……whatever。

通過適當的自我獎勵可以有效激發我們對“擺脫自動化、走出舒適區”的“刻意訓練”形成獎賞回路。

慢慢的就能形成螺旋式成長的正向循環

好的,到目前為止,如果我們已經很好的“給思維意識接上抵抗自動化的精神疫苗”、“餵飽精神動力”,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後,下面,就可以著手啟動成為專家的“刻意訓練”了。

刻意訓練第3步: MECE技能拆解,對標專家,加速訓練,反饋叠代

人類的神經系統決定了大腦(意識系統部分)的最高運作效率是“單線程”模式,意即,每次僅能專註一樣工作任務。

而對於絕大部分職業技能,通常都是由一系列獨立的“技能點(工作任務)”連貫組合而成。

比如,遊泳的第一課,通常就是訓練“擺脫水的恐懼”。而不是一上來就“讓我們蕩起雙腳暢遊泳池100圈”

又或者,對於“寫作”這個“技能”而言,通常包括:

讀者分析

主題定位

知識儲備

文章結構

措辭風格

擬定題目

切換視角檢視

批判性檢視……

等等系列技能點,我們不可能同時訓練所有技能點,一口氣吃不成胖子。

由此,我們不難想象,“刻意訓練”首先應當是:

1.拆解技能點,直到不能細分為止

任何崗位的主要職業技能都能分拆為若幹獨立的“子技能”,我們進而得以準確“定位”制約你整體能力的“瓶頸”技能點。

我們以常見的“電話銷售”為例,“子技能”有:

發音訓練(好聲音能極大保證不被掛斷)

客戶心理洞察(站在客戶立場,避免被快速掛掉電話)

產品亮點提煉(有效產生商機)

話術準備(有效產生商機)

意向商機價格談判策略技巧

建立個人口碑

客戶關系管理

……

技能點拆解後,我們就能夠清晰的找到自己的“短板技能”,需要優先“刻意訓練”的地方了

比如,當我們很多時候都是通話到一半被客戶不耐煩的掛斷時,問題很大可能出現在“客戶心理洞察(同理心)”上,那麽可以針對此問題進行單點訓練;

又或者,如果客戶願意聊天,但最終又對產品興趣不大(有需求的前提下),那問題更可能出現在對“產品亮點提煉”方面;

但是,聰明如你應該註意到了,上述提到的“子技能”大都還包括若幹個更細化的“低層技能”:

比如上述提到的子技能:“產品亮點提煉”,包含的更低層子技能有:

“客戶視角思維”

“場景化思維”

“說服心理學(中心路徑及外周路徑)”

“金字塔邏輯表達”

……

是的,每一樣都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這不是恰好說明所有看似平凡的職業都能夠訓練出厲害的職業人士麽,大好事來著啊)。

我們要做的是進一步按照MECE原則(相互獨立不重複,完全窮盡無遺漏)將之拆解到不能再細化的底層技能為止,然後再“逐一刻意訓練,單點突破”。

對,需要“刻意訓練”的技能點越細,效果越好

由此可見,牛人們談笑間信手拈來一句文案即可震撼靈魂,表面看似簡易,其背後卻是經過無數次擺脫大腦自動化、走出舒適區、持續叠代嘗試,重複訓練之後才擁有的,遠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下圖所示)。

f

又比如,東漢末年,曹植之所以能以“七步詩”保全性命於亂世,全憑著將“詩、詞、歌、賦、用戶心理、專註力、創意素材收集……”等各項子技能訓練的淋漓盡致才能出口成章,若換成一般人就不是“煮豆燃豆萁”……

估計直接“君在釜中泣”了。

2.對標外部專家,單點高頻訓練

當我們訓練具體某一技能時,最佳的策略就是找到最優秀的參照對象

但是,除非在體育、競技領域,我們能夠輕易辨識出“世界第一”,對於“知識技能”而言,無論是哪一個職能崗位,我們都很難找到一個“最牛叉”的學習對象。

比如,我們不可能找到最厲害的程序員,最厲害的運營、最厲害的HR,最厲害的銷售……

但這恰恰是(經MECE原則)拆解細化“技能點”的優勢,我們可以輕易找到學習某專業技能點的最佳“老師”,而不僅僅局限於向本行業的專家學習。

而事實上,在絕大部分“技能點”上,本行業的專家都遠稱不上“優秀”

以銷售為例,就拿“同理心(共情)”這一技能來說,再牛叉的銷售,他對“同理心”的領悟絕對遠不及該領域的心理學專家到位。

所以你需要的不是請教你所在行業的高手,而是找到對應的心理學子科目進行學習、訓練,然後將成果應用到你的工作場景進行驗證。

又比如,對於“文字駕馭能力”,最好的老師絕不是來寫文案的高手,而是那些受過文學訓練的人。

誠如一個職業馬拉松運動員不會在比賽時嘗試新的跑步動作,“刻意訓練”最好也盡量安排在職場外

畢竟,“刻意訓練”針對的是一個個非常小的技能點,而職場工作要求的“連貫性”會影響“刻意訓練”需要的“高頻、大量、重複性”的要求

當你將這些獨立的底層技能都“刻意訓練”的差不多之後,你會驀然意識到:

以前覺得“很厲害”的職場老鳥(憑著直覺磨練過來而非“刻意訓練”過的人),其實大都水平非常“業余”。

很多朋友到這里可能會犯難了,這麽多細化的技能點需要“刻意訓練”,那得耗費多少時間精力啊。

當然,但也不是沒有“加速”的辦法。

3.訓練加速器:善用“專註敏感度”

一旦你開始學會駕馭大腦的“專註”能力,你一定會驚訝於自己這麽多年來,怎麽就忽視了大腦這個不離不棄的好夥伴好同誌呢。

不信,你嘗試下對大腦下達一個指令:

留意你視野內的“綠色”。

是不是突然覺得所有綠色的事物都“凸顯”了?

對,當我們針對一個技能點進行訓練時,可以強制喚醒該技能的“職業敏感度”,這將極大的加速訓練進展。

例如,如果你需要“刻意訓練”李少加常年強調的“用戶(客戶)視角思維”(這對於市場、銷售、產品、運營、客服、HR等面向人的工作崗位都非常核心的能力)那麽,喚醒你的職業敏感度(類似職業病狀態),你可以把一切都當做訓練對象:

比如,當你看到領導忙的焦頭爛額時,就可以適當移情到自己身上:

當你自己很忙碌,別人跟你溝通時,你希望他的溝通方式是怎樣的(一步到位,直接說事)?

當你下屬給你匯報時,你希望看到怎樣的匯報材料(言簡意賅,註重結果)?

又比如,當你媽媽覺得你冷,拿衣服給你穿,你極其不耐煩的推掉時,你就可以移情下:

當你覺得你狗狗冷,給它添衣還被它咬一口時的心情……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想要刻意訓練“文案的說服力”,你依然可以把周邊的一切都納入訓練對象:

比如,你屁股下的椅子,給它寫一句話文案要怎麽寫?

它的賣點是什麽、怎麽吸引註意、怎麽喚醒渴望……

又比如,你桌上擺放的《進化式運營》一書,如何一句話闡述它的亮點?

甚至,路上看到任何的廣告,都像雷達眼一般掃描下:思考吸引你的地方,不吸引你的地方……

諸如此類,借助“專註敏感度”吸收業余時間的大量高頻訓練,不用多久,你就能隨時切換到不同人的視角去思考問題。

這就是那些“年輕有為”之人的成長模式:刻意、專註、敏感、加速升級。

4.找到鏡子,尋求反饋,持續叠代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長得帥不帥,那麽你不應該用美顏相機,而是需要一面鏡子。

同樣,如果你想要知道“刻意訓練”是否有效,就必須事先找到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鏡子),隨時給到自己反饋,即刻調整,而不至於反複訓練“錯誤的技能”,以致走火入魔。

事實上,絕大部分的技能都非常容易找到各類精確的反饋指標:

比如,新媒體運營,可以通過閱讀率、閱讀完整率、分享率、收藏率檢測你的訓練成效;

又或者,對於電話銷售,可以通過有效客戶的“掛掉電話所在環節”的統計數變化來反饋;

對於一些實在難以統計到數據的職能崗位,可以通過目標的主觀反饋來判斷。

比如前面提到的“用戶(客戶)視角思維”,你可以留意其他同事(客戶)是不是比以前更願意跟你聊天了,互動更多,對你評價更高了……等等。

全文總結

進化使得人腦本能的將“新學的技能”進行“自動化處理”,這導致大部分職場人的技能水平保持在“夠用”之後,就再沒能進一步突破了。

這也是大部分人必將面臨“中年淘汰”的最本質原因。

本文,李少加根據諸多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自身的思考,提出人人均可習得的“刻意訓練”方法(下圖):

g

我們直覺會認為,那些被社會淘汰的人大都是因為自身懶惰,不思進取。

然,事實卻總是出人意料: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異常勤奮、努力。

但單純的努力就好像“愚忠”一般並無多大價值,我們需要的是“有技巧的努力”。

刻意訓練”的方法雖看似繁瑣,但它卻是任何一個牛人,從資質平平的普通人磨煉而來的“必經之路”,某種意義上講,這才是真正的“捷徑”。

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精彩的詮釋了李少加常說的那句話:

難路易行,向死而生

職場 線下技能分享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