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隧道分流還須等十年(2013/2/28) 林本利

2013-02-28  NM
 
 

 

政府就紅隧及東隧分流方案,進行公眾諮詢。政府提出三個收費方案,預期每日可以減少3,000至4,200架次車輛使用紅隧。

政府早於2008年11月委託顧問就合理使用過海隧道進行研究,於2010年完成工作並進行公眾諮詢。政府原本計劃在2011年推出隧道分流方案,不料東隧申請大幅加價四成,打亂政府的部署。直至去年底東隧加價申請被仲裁庭駁回,政府才再啟動隧道分流的第二階段諮詢。

在這段期間,紅隧平均每日使用量已下跌超過4,000架次,由2007年約123,000架次,跌至去年約118,000架次。換言之,紅隧的使用量已跌至政府的預期目標。

政府現時提出三個方案進行諮詢,要到2014年下半年才能正式推行試驗計劃,到時距離2016年收回東隧不足兩年。政府是否有需要動用公帑去補貼私營隧道公司,而最終方案明顯又是針對私家車車主,加重他們的負擔。

過去20多年,政府已試過兩次大幅調高私家車使用紅隧的收費。1984年6月,政府開徵過海稅,令私家車收費由每程五元增加一倍至十元。大幅加費後,紅隧每日的使用量隨即下跌15%,由120,000架次跌至約100,000架次,但一年多之後已差不多回升至原先水平。

同樣,1999年9月政府收回紅隧後,將私家車收費再大幅調高一倍至每程二十元。今次的效果更短暫,加費後數個月紅隧每日使用量已回升至120,000架次的水平。由此可見,即使政府再次向私家車車主開刀,相信對減輕紅隧擠塞、縮短車龍的幫助十分有限和短暫。

現時東隧和西隧的收費模式,反映車輛佔用路面空間的比例及損耗路面的情況。例如重型貨車及雙層巴士的收費,大約是私家車和的士收費的三倍。政府提出的方案A,收費以資源管理為本的原則,正好針對紅隧現行收費的不公之處。特別是的士載客量與私家車相若,為何隧道費只是十元?然而,以立法會和政府欺善怕惡的處事方式,加上政府有額外收入,推行方案A的機會幾乎是「零」。根據過往經驗,政府大幅調高私家車收費的效果只會十分短暫,不足幾個月紅隧的使用量便會返回120,000架次的水平。況且紅隧大幅加價,西隧肯定馬上跟隨。須知道西隧加價不受政府管制,現時實際收費遠低於法定上限,還有很大的加價空間。西隧跟隨紅隧加價,促使車輛轉用紅隧,抵銷紅加東減的效果。隧道分流方案最令人質疑之處,就是向東隧公司提供的補貼款額,不是以公司總收入的損失來推算,而是以隧道費下調金額再乘以實際行車架次來計算。紅加東減,東隧使用量自然上升,令公司每年可以額外取得數以千萬元計的政府補貼。這還未計算公司大股東同時擁有西隧股權,可以乘機加價多賺一筆。因此,除非西隧承諾在試驗期間凍結收費,否則任何收費調整方案的效果都十分有限和短暫。政府倒不如致力改善過海公共交通服務,待西港島和南港島鐵路線完工後評估新形勢,才決定2016年收回東隧後如何調整兩隧收費。若要真正達至三條過海隧道有效分流,恐怕要等待至2023年,收回西隧後才可達到目標。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2038

周小川:改革毋須等條件滿足 被視為「臨別贈言」 在岸人民幣升穿6.6

1 : GS(14)@2017-10-15 14:12:44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早前接受內地傳媒訪問,總結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以及匯率改革的歷程時,並不認同改革要先達一定的條件和按最佳的順序。他指出,對外開放、匯率制度改革、減少外匯管制要整體推進,整個大方向是要往前的;對改革而言,時機很重要,有合適的時機就要抓住,若錯過了未來成本可能更高,困難也更多。訪問言論被外界視為周小川的「臨別贈言」。

明報記者 陳子凌、歐陽偉昉

人民幣昨日中間價報6.6273,比上個交易日升220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在岸人民幣開市急升近340點子,升穿6.6 水平,全日反覆向好,下午升幅擴大,截至晚上9時15分,在岸人民幣報6.5782,升469點子,離岸人民幣報6.5720,升434點子。

「時間窗口很重要 措施可倒逼跟上」

周小川提出,經濟對外開放,需要關注「三駕馬車」,包括貿易投資對外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更多由市場決定,逐步走向合理均衡;和減少外匯管制,逐步實現人民幣可自由使用或較高可兌換性。開放的過程中,三者的進度可能有快有慢,但基本是一起往前走的,既相互配合和促進,也相互影響和牽制。

周小川又指出,世界上沒有國家能在嚴重外匯管制下實現開放型經濟,在匯率嚴重偏離均衡的情况下與國內外市場良好互動。他指出,中國對人民幣匯率給的正式定義就是「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2005年中國又對人民幣匯率機制進行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周小川認為,匯率改革不能「等、靠、要」。曾有意見指,改革人民幣匯率要先滿足出口、外匯儲備、宏觀調控體系和經驗,否則勉強推動改革會出問題,不過周小川認為,有關條件均滿足時,便沒有改革動力,毋須進行改革,從過往經驗看,都是最困難的狀况迫使改革出台。

稱沒一定的條件和順序

此外,周小川亦不同意把各項改革設計為合理順序,「經濟學家往往可以從經濟邏輯出發,找出政策變革的最優順序;而實踐中,改革是大政治,政治家往往要從政治邏輯考慮最優排序」。總括而言,他認為改革需把握時間窗口時機,否則未來的成本可能會更高。他又指,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也出現過反覆,不過一旦上了台階就難以回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86&issue=201710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