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劉慈欣之後 80後女作家郝景芳《北京折疊》再獲“雨果獎”

繼劉慈欣之後,又一位中國科幻作家獲得“雨果獎”!

有科幻界諾獎之稱的2016年科幻界”雨果獎”,8月21日美國堪薩斯城舉行頒獎典禮,中國科幻女作家郝景芳憑借《北京折疊》(Folding Beijing)獲得最佳中短篇小說獎。

本屆雨果獎參賽的中國作者眾多,包括劉慈欣的《黑暗森林》、以及長期受媒體支持的科幻作家陳楸帆等,都遺憾未能突圍出線。

郝景芳與劉慈欣也是多年好友

從2006年開始寫作至今,郝景芳的作品並不多,她的科幻作品,也僅有長篇科幻《流浪蒼穹》(曾分作兩部出版);兩本短篇科幻小說集《去遠方》和《孤獨深處》。此次雨果獎獲獎作品《北京折疊》也收錄在《孤獨深處》中。

《北京折疊》由一位在不同空間中穿梭的垃圾工“老刀”展開,描繪了不同階層的生活樣貌和心理狀態,將現實中的階級鴻溝化作了科幻作品中相隔離的物理空間。

網上曾經有一篇《白天是清華金融女,晚上是宇宙學女神,一枚清華“學渣”的逆襲史》的文章,在郝景芳今年獲雨果獎提名的消息後,幾天內被刷了屏。

2002年,郝景芳獲全國中學生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2006-2008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天體物理中心,現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在讀博士生。

郝景芳以《谷神的飛翔》榮獲2007年首屆九州獎暨第二屆“原創之星”征文大賽一等獎,又以《祖母家的夏天》榮獲2007年《科幻世界》科幻小說銀河獎讀者提名獎。

郝景芳的獲獎感言:

對我來說,獲獎並不是完全意料之外。實際上,剛才我還在考慮自己去“雨果獎落選者”派對上的樣子。獲獎者派對,落選者派對,我都不知道自己更期待哪一個呢。科幻作家很喜歡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慮到,不管好壞,是幸運還是不幸。他們會討論采取什麽戰略應對外星人等等這樣的問題。基本上可以說,他們生活在無數平行宇宙之間。在《北京折疊》這部小說中,我提出了未來的一種可能性,面對著自動化、技術進步、失業、經濟停滯等各方面的問題。同時,我也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有一些黑暗,顯然並非最好的結果,但也並非最壞的:人們沒有活活餓死,年輕人沒有被大批送上戰場,就像現實中經常發生的那樣。我個人不希望我的小說成真,我真誠地希望未來會更加光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376

雨果獎又迎來一部中國作品,國產科幻遊戲還要沈寂多久?|黑馬薦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31/158484.shtml

雨果獎又迎來一部中國作品,國產科幻遊戲還要沈寂多久?|黑馬薦文
袁婷 袁婷

雨果獎又迎來一部中國作品,國產科幻遊戲還要沈寂多久?|黑馬薦文

既然我們已經有了一流的故事,距離我們做出受歡迎的國產科幻遊戲還要多久?

推薦人:麻策

推薦星級:☆☆☆

閱讀時間:8分鐘

推薦理由:做科幻不易,做中國科幻遊戲更難。本文分析了中國科幻題材遊戲現狀,並提出了一些觀點和暢想。

雨果獎宛如科幻界的諾貝爾獎,劉慈欣去年剛折桂,今年郝景芳再獲殊榮。足以證明,國產科幻小說是有能力產出比肩西方科幻大作的產品的。遺憾的是,相較於科幻小說取得的成就,國產科幻遊戲一直表現平平。如今,文學IP在資本熱捧之下,不斷被改編為多種形式,但涉及到科幻題材,無論是科幻電影還是科幻遊戲,始終沒有一件像樣的作品出來。如果說受限於國內的技術水平,尚不能制作出高水準的影視作品,那作為第九藝術的遊戲呢?科幻題材天熱與遊戲有著天然的契合度,既然我們已經有了一流的故事,距離我們做出受歡迎的國產科幻遊戲還要多久?

冰火兩重天:科幻題材在國內外的不同命運

受眾狹小,國內科幻難出頭

提到國內的重量級科幻作品,多數人茫然不知,答得上來的也只能說出一部《三體》。遊戲和電影作為文化的表現形式,需要相應的民眾土壤。換言之,群眾們不愛看的,相應題材的作品自然就少。

QQ圖片20160829134404

來源:今日頭條

實際上,科幻作品在我國還屬於邊緣作品,一眾科幻作者的知名度遠沒有韓寒、南派三叔等人高,科幻題材的受眾也遠沒有其它網絡小說廣。這種情況反映到遊戲上,就是仙俠、武俠和玄幻風題材的手遊紮推出現,玩家想要換換口味,只能求諸於歐美和日本的遊戲。有統計稱,自2012年開始,國內出版的科幻圖書,包含引進的在內,每年也不過一百多本,這點也得到了劉慈欣本人的印證,他曾感嘆過,“人家(美國科幻)一年出版超過1000本新小說,我們一年不到100本”。

國外大作搶占國內市場,國產科幻遊戲何時發力?

而科幻之於歐美,正如武俠之於中國。在一個主流娛樂偏向於科幻的國家中,誕生出無數經典科幻遊戲也就不足為奇了。

看起來,在國內做科幻的小眾題材似乎沒有出路,但和慘淡的科幻出版業比起來,國外的科幻電影和遊戲在國內卻有著較好的反響。不管是《火星救援》《地心引力》在國內的高票房,還是《星戰前夜》(EVE)、《沈默年代》(the silent age)等科幻遊戲在國內的高知名度,都說明國內有實力消化科幻題材的作品。國產采用科幻題材作品獲得成功的少之又少,但國外進口科幻題材作品在中國市場的反應卻屢創新高,這表明中國市場對於高品質的科幻作品是有需求,畢竟題材小眾不等於市場狹小。問題是,中國的科幻遊戲什麽時候能出頭?

有好題材不等於有好遊戲,國產科幻遊戲緣何難出頭

創意不夠IP湊,國內缺少做好科幻的誠意。

如果說國產科幻電影的失敗是因為技術,那麽遊戲的原因則在於創新能力。近年來,遊戲的制作水平逐年上升,隨著3D引擎技術的提高,在科幻題材的畫面上已經毫無壓力,我們缺的,只是讓遊戲變得“好玩的能力”。

科幻,說白了就是腦洞大開的遊戲,將主角換成太空、機器人、機甲,並不能改變遊戲的本質。科幻元素只是外皮,內里的科幻精神才是關鍵。國內在沒有足夠的創意之下,往往選擇一個科幻IP來換皮改成所謂的科幻遊戲。

IP本身沒有錯,但在IP的利用態度上,國內比較急於求成,一個IP還沒培養好,便進行一系列的開發。西方科幻產業的利潤中心經歷過從雜誌到暢銷書,再到影視遊戲等轉移的一個過程。我們沒有時間按照西方的步驟來,遊戲、動漫、電影一起上陣,同步開發,美其名曰“IP全產業鏈”。科幻IP的開發不同於二次元、音樂,需要的專業度較高。具體到遊戲上,則不能和仙俠和玄幻一樣,換個人物模型、UI,簡單植入科幻劇情就了事,而後者正是大部分國產科幻遊戲的做法。

長期讓玩家失望,國產科幻遊戲還能被信任嗎?

在國產科幻遊戲長期發育不良的時間里,大多數科幻迷轉而投向了《輻射3》、《生化危機》等國外經典科幻遊戲的懷抱。也曾有國產科幻作品試圖從國外大作雲集的市場上突圍,如去年眾籌失敗的某國產太空題材的沙盒遊戲。最初,該作以震撼人心的宣傳片博得了一致好評,從遊戲畫面和透露出來的玩法看,均有較高水準,科幻範兒十足。雖然欣賞的玩家不少,但這款遊戲的眾籌還是以失敗告終——且籌集的資金僅僅達到了目標的3%。究其原因,還是在於玩家對於國產遊戲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不少人認為宣揚的概念炒作大於實際,宣揚的外太空+硬科幻的風格固然吸引人,但在中國當前的制作水平下,很難達到宣傳中的效果。再結合眾籌近年來的浮誇風,說不定又是一場炒作。

如果在資金和技術都充裕的情況下,國產科幻遊戲還有可能交出一份讓玩家滿意的答卷嗎?

國產科幻遊戲要怎麽做才能從市場中突圍?

在細分領域下,科幻迷們仍是一個不小的市場,同時國內手遊市場的發展已經快要觸頂,出海已是眾多廠商的選擇。要想打開全球化市場,科幻遊戲是最好的題材。

目前,已有眾多大廠在布局科幻遊戲。騰訊代理《無盡之劍》;盛大代理《無主之地OL龍圖第二款遊戲是《星際傳奇》;中手遊在CJ期間將公布代理《星球大戰:指揮官》……這些動作也側面反映了科幻遊戲在國內大有可為。

在確定有足夠的資金和實力布局科幻市場前,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還很多。

1、 選擇適合的題材,是模擬探險還是星際戰爭?科幻遊戲在ACG領域比較常見,就像超級英雄之於漫威。國產科幻確實有不少優異的作品,太空、戰艦、多維空間等已經是諸多科幻遊戲的標配。確定題材後,需要思考的就是做成什麽類型的遊戲,是策略、解謎還是格鬥,抑或是其它?如《沈默年代》(The silent Age)中的末日背景,可以做成拯救世界的格鬥,但制作方選擇的是燒腦類型的解謎,既保留了科幻元素,又避開了與重度化大作的競爭。對於實力不足的中小廠商來說,小而美的遊戲類型是不錯的選擇。

2、 重度化的大趨勢下,有實力的廠商應該做成S級大作。16年上半年是端遊老廠集中爆發的一年,由端遊IP改編的MMO手遊霸占了這個暑期的榜單。一代人記憶中的端遊IP即將耗盡,下一步何去何從?端遊不可取代,在玄幻、仙俠霸占的端遊市場,一款精良的科幻題材端遊會不會讓玩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或許下一款現象級手遊IP就是由科幻題材的端遊改編而來。

3、 VR發展迅速,將是科幻遊戲的天然良機。對於虛擬現實而言,科幻、格鬥、射擊都是最佳題材。從現階段VR的表現形式來看,偏場景化的內容和空間感的體驗會讓更讓用戶有驚喜感,那麽以星際探索、外太空為題材的科幻遊戲顯然更能滿足用戶的感官體驗。

“請不要再問我們飛向太空有什麽意義,請問若幹億年前生命從海洋走向陸地有什麽意義?”這是劉慈欣在《三體》中的一句話。科幻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擁有所有的可能,做科幻不易,做國產科幻遊戲更難,但正如生命經歷千萬年的磨難才成成就人類一樣,一步步的嘗試才能觸碰到可能性。中國的技術已經不成問題,美術功底也不遜於國外,剩下的,就是資源整合和腦洞迸發的時刻。科幻給人以無窮的想象空間,期待遊戲從業者有朝一日能給國產科幻遊戲不一樣的可能!

科幻 遊戲 雨果獎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97

小米全球副總裁雨果·巴拉宣布離職 稱是因為健康問題

1月23日消息,小米全球副總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在個人推特和Facebook主頁上宣布,由於健康問題,他決定從小米離職,未來將回到矽谷。

Barra在聲明中說:“在這樣一個獨特環境中生活的最後幾年對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損害,並開始影響我的健康。“Barra說,他將在農歷新年後正式離開這個工作崗位,並在開始新的角色之前休假。他沒有指明下一步將何去何從。

據路透社報道,Barra將會在矽谷有一個新的工作崗位。

2013年8月29日,小米宣布挖來了矽谷的谷歌全球副總裁、Android產品副總裁Hugo Barra。小米董事長雷軍確認了這一消息,並稱Hugo Barra加盟小米後將擔任副總裁一職,負責小米國際業務拓展,以及與谷歌Android的戰略合作。這是這家成立三年多的本土互聯網創業公司首次引入洋高管。而此前,中國互聯網公司鮮少有從跨國大公司挖到如此高級別的人才。

Hugo曾被譽為Google Android產品線的“代言人”。公開資料顯示, 他擁有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與電子工程專業碩士。2002年之前,他曾在LOBBY7公司任職,2003年從公司商務拓展副總裁的位置上離職,進入語音技術公司Nuance擔任產品經理。2008年3月,他加入Google,出任谷歌英國移動產品部門經理。

此後,2010年Hugo出任Android團隊產品總監,後升任全球副總裁。他在谷歌負責過的產品包括移動搜索、谷歌地圖移動版、語音搜索、垂直搜索、移動廣告、Android 4.0等谷歌多條重要業務產品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540

小米前副總裁雨果·巴拉加盟Facebook 負責VR業務

Facebook CEO紮克伯格在他的個人主頁上宣布,剛剛離職的小米全球副總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正式加盟Facebook。在加入Facebook後,雨果·巴拉將負責VR部門,領導Oculus團隊。

紮克伯格稱,“我認識Hugo很長時間,從他幫助開發Android操作系統開始就認識。過去幾年,他在為北京的小米工作,並為人們帶來了許多創新設備。”

紮克伯格還表示,“雨果和我有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是下一代主流計算平臺。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能讓我們體驗全新的事物,讓我們比過去更有創造力。雨果將幫助我們構建未來,我期待著他加入我們的團隊。”

此前的1月23日,雨果·巴拉在個人推特和Facebook主頁上宣布,由於健康問題,他決定從小米離職,未來將回到矽谷。Barra在聲明中說:“在這樣一個獨特環境中生活的最後幾年對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損害,並開始影響我的健康。“

2013年8月29日,小米宣布挖來了矽谷的谷歌全球副總裁、Android產品副總裁雨果·巴拉,負責小米國際業務拓展,以及與谷歌Android的戰略合作。

雨果·巴拉曾被譽為Google Android產品線的“代言人”。公開資料顯示, 他擁有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與電子工程專業碩士。2002年之前,他曾在LOBBY7公司任職,2003年從公司商務拓展副總裁的位置上離職,進入語音技術公司Nuance擔任產品經理。2008年3月,他加入Google,出任谷歌英國移動產品部門經理。此後,2010年雨果·巴拉出任Android團隊產品總監,後升任全球副總裁。他在谷歌負責過的產品包括移動搜索、谷歌地圖移動版、語音搜索、垂直搜索、移動廣告、Android 4.0等谷歌多條重要業務產品線。

附雨果·巴拉此前在Facebook發布的辭職公開信原文及翻譯:

THANKS FOR A GREAT 3.5 YEARS, MI FANS — When Lei Jun and Bin Lin came to me nearly four years ago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help turn a young rockstar startup into a global player, I embarked on what has been the greatest and most challenging adventure of my life.

米粉們,感謝這完美的3年半,當雷軍和林斌4年前找到我,提供給我一個能夠幫助這家年輕且潛力巨大的創業公司開拓國際市場的機會時,我就此決定開始我一生最偉大也最具挑戰性的冒險。

I moved to Beijing, 6,500 miles out of my comfort zone in Silicon Valley, to build from scratch a startup team within a bigger startup. This journey has been nothing short of spectacular in every way, and I can proudly say that Xiaomi Global is the first baby I helped bring into the world 。

我搬到了北京,離矽谷6500英里,在小米這個大創業公司里開始建立一個初創團隊。這個過程非常偉大,而我也可以驕傲地說,小米國際是我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一個孩子。

But what I've realized is that the last few years of living in such a singular environment have taken a huge toll on my life and started affecting my health. My friends, what I consider to be my home, and my life are back in Silicon Valley, which is also much closer to my family. Seeing how much I've left behind these past few years, it is clear to me that the time has come to return.

但我所意識到的是,最近幾年在這樣一個獨特的環境中生活已經對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並開始影響我的健康。我在這幾年的時間里已經留下了不少東西,所以我認為現在是時候離開了,回到我在矽谷的生活。

As I thought about this late last year, I concluded that Xiaomi is in a very good place on its global expansion path, and if there was ever going to be a good time for me to come back home, that time is now — when I can confidently say our global business is no longer just an in-house startup.

正如我在去年年底所想的那樣,我的結論是,目前小米在其全球擴張道路上前景光明,如果我有時間回家,那麽現在是時候了 - 我可以自信地說,我們的全球業務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內部初創項目。

We turned India from a dream into Xiaomi’s largest international market with $1 billion in annual revenues, faster than any company in India's history. We expanded into Indonesia, Singapore, Malaysia, and more recently 20 other markets including Russia, Mexico, and Poland.

我們將印度從一個夢想變成了小米最大的國際市場,一年營業額達到了10億美元,比印度歷史上任何公司都快。我們擴展到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20個其他市場,包括俄羅斯、墨西哥和波蘭。

We teamed up with Google to launch our first official product in the US, and with our successful debut at CES 2017 — where we won 3 prestigious awards — the world now sees that Xiaomi is a global player changing the tech industry through our simple promise of bringing innovation to everyone.

我們與Google合作推出了我們在美國的第一個官方產品,憑借我們在2017年CES上的成功亮相,我們贏得了3個獎項。讓世界看到,小米是一個全球性的企業,並通過我們要為每個人帶來創新的承諾推動科技產業的改變。

More importantly, we now have a team of som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and enthusiastic people I have ever worked with, and leaving them all behind is without doubt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of stepping away. At the same time, I know I’ll be leaving them in very good hands. Xiaomi now has a strong, globally-minded executive team who will continue to drive the momentum we began together.

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有一個由我所經歷的最傑出和熱情的人組成的團隊,他們是我離開小米最難以割舍的一個因素。同時,我離開後他們也會做得很好。 小米現在有一個強大的、全球化的管理團隊,將繼續推動我們一起開始時的願景。

I want to thank the Xiaomi founders, and particularly our CEO Lei Jun, who has been a mentor and a friend. It has been both humbling and uplifting to work with a man whose vision is redefining the role technology plays in all of our lives, and the role the China tech industry plays in the world.

我要感謝小米創始人們,特別是CEO雷軍,他既是導師也是朋友。與他一起工作是非常令人振奮的,他的願景是重新定義技術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色,以及中國科技產業在世界上的角色。

As a friend and shareholder of the company, I am honored that he has been very supportive of my transition and has asked me to remain an advisor to Xiaomi indefinitely, as we continue to extend our reach around the world.

作為公司的朋友和股東,我很榮幸,他一直非常支持我的轉型,並邀請我繼續作為小米的無限期顧問,因為我們仍然在繼續擴大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

For me, as for many people in China, the Spring Festival brings new beginnings, and I will be transitioning out of my role at Xiaomi in February after Chinese New Year. I will take some much-needed time off before embarking on a new adventure back in Silicon Valley.

對我來說,同時也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春節帶來了新的開始。我將在春節後的2月份轉變我的角色。我將急需一些時間,而後開始在矽谷的新冒險。

To my Xiaomi colleagues in China and India: as I leave our home in Beijing and Bangalore, please be assured that I will remain your loyal and grateful Mi fan 虎哥. I will be watching diligently from the sidelines and rooting for you guys all the way! And, of course, a very special shout-out to all our Mi fans around the world, who have won my heart for life!

Stay in touch guys
I'll be seeing you,
Hug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8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