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年畝產3075斤!袁隆平華南雙季稻破世界紀錄

19日中午,在廣東省梅州興寧市龍田鎮環陂村,“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3000斤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模式攻 關”項目測產驗收組測產後宣布:該項目年畝產量達到1537.78公斤,項目實驗獲得成功,並創造了水稻畝產量新的世界紀錄。

11月的廣東正值秋收季節,測產驗收在秋陰里展開。經過現場收割、稱重和測算,袁隆平主持的“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3000斤全程機械化綠色 高效模式攻關”項目晚造實割畝產705.68公斤(幹谷),加上早造的畝產832.1公斤,最終年畝產量達到1537.78公斤(折合3075.56 斤)。

測產驗收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說,廣東氣候特點是高溫高熱多雨,水稻極易有病蟲害,要實現增產並不容易,尤其今年梅州地區晚造天氣災害明顯,臺風“海馬”帶來的風雨影響很嚴重。該項目華南雙季稻兩季產量相當於以前的三季,是重大突破。

袁隆平在現場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這是超級稻的第五代技術,此次項目成功,代表著中國水稻產量創下了一個新的世界紀錄。而且本次不僅產量有突破,這個品種的大米質量可以與日本的越光米媲美。

袁隆平及相關專家對華南雙季稻年畝產三千斤綠色高效模式攻關項目進行測產驗收。(圖:南方網)

這次驗收的項目是袁隆平科研團隊培育的超級稻在全國38個百畝示範片中唯一一個雙季稻科研攻關項目。

華南雙季稻3000斤技術攻關項目自2015年啟動,由廣東省農業廳組織,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華南農業大學為技術支撐單位。廣 東省農業廳總農藝師陸國煌說,該項目采取“超級稻+強源活庫優米技術+缽苗機插秧+機械化病蟲綠色防控”技術,好氣灌溉,全程機械化,綠色統防統治病蟲 害。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馬國輝說,全程機械化操作是該項目技術特點之一,這也符合我國農業發展趨勢,有利於今後大規模推廣。

我國現有水稻種植面積4億多畝,其中華南雙季稻分布於湖南、江西、廣東等地,播種面積約2億畝,年畝產量約900公斤。如果這一技術能夠大面積推廣,即使按照每畝年產量提高100公斤算,也將明顯增加我國糧食產量,提高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019

世界雙季稻最高產量!超級雜交稻今年創多項世界紀錄   

據新華社報道,11月24日下午,湖南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了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2016年在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上的重大進展。創下世界雙季稻最高產量紀錄、世界高緯度地區高產紀錄、世界水稻百畝片單產最高紀錄等多項紀錄。

今年以來,袁隆平團隊在雲南、四川、陜西、重慶、湖南等16個省區市,建立了42個超級雜交稻百畝連片高產攻關示範點,采用南方一季稻超高產攻關、華南雙季稻超高產攻關、南方一季加再生稻超高產攻關、長江中下遊雙季晚稻超高產攻關等模式,實施“良種+良田+良法+良態”的“四良”配套技術,開展超級雜交稻超高產攻關研究,主要取得了七個方面的突破。

湖南省隆回縣一季稻“Y58S/R957”百畝片平均畝產1000.5公斤,在湖南同一生態區連續3年百畝片平均畝產突破千公斤。其中,2014年“Y兩優900”平均畝產1026.7公斤,2015年“超優千號”平均畝產1004.3公斤。

山東省莒南縣一季稻“超優千號”百畝片平均畝產1013.8公斤,創該省水稻單產最高紀錄。

廣東省興寧市雙季早稻“超優千號”百畝片平均畝產832.1公斤,雙季晚稻“超優千號”百畝片平均畝產705.7公斤,合計畝產1537.8公斤,創世界雙季稻最高產量紀錄。

河北省永年縣一季稻“超優千號”百畝片平均畝產1082.1公斤,創北方稻區水稻高產紀錄,也創世界高緯度地區高產紀錄。

雲南省個舊市一季稻“超優千號”百畝片平均畝產1088.0公斤,刷新2015年創的1067.5公斤紀錄,再創世界水稻百畝片單產最高紀錄。

湖北省蘄春縣“超優千號”一季加再生稻百畝片,頭季采用人工收割的再生稻平均畝產509.7公斤,頭季采用機械收割的再生稻平均畝產394.9公斤,創長江中下遊稻區再生稻高產紀錄;“超優千號”百畝片一季加再生稻人工收割平均畝產1253.4公斤,機械收割平均畝產1138.6公斤,創長江中下遊稻區一季加再生稻高產紀錄。

廣西灌陽縣“超優千號”再生稻百畝片平均畝產497.6公斤,創華南稻區高產紀錄;“超優千號”一季加再生稻百畝片平均畝產1448.2公斤,創華南稻區一季加再生稻高產紀錄,也創世界高產紀錄。

“超級雜交稻前景很大,大幅度提高了糧食產量,中國人通過努力實現科技進步,自己解決吃飯問題。同時,超級稻雜交稻還在向其他國家發展,為他們減輕糧食短缺問題,對保障糧食安全、促進世界和平,將發揮更大作用。”袁隆平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7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