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回購迷債隨時泡湯港府唔畀銀行講真話? 李華華


2008-12-05  AppleDaily


 

一個弱勢政府面對民情洶湧嘅雷曼迷債苦主,可以做得啲乜?除咗方寸大亂之外,拖字訣可能係唯一出路。

政府銀行角力白熱化

政 府由雷曼爆煲,火速拋出以為獨步天下嘅絕世好橋──「責成」銀行按抵押品市價,向苦主回購迷債,到財金部門紛紛爭相蒲頭領功,演變至最近雷曼清盤人花旗國 嘅大狀,突然公開發律師信,挑戰迷債託管人滙豐,令政府同銀行界之間台前幕後嘅角力,至此已經到咗白熱化地步。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幾十年嚟,銀行業之 間建立嘅官商合作關係,亦到咗危危乎嘅懸崖邊。按照原來路線圖,銀行界上個禮拜日,會召開記者會,宣佈今個禮拜一,發信通知迷債苦主開始回購。不過明眼人 都知,自從美國律師投下深水炸彈後,積極啲講,回購安排已經延遲咗;悲觀啲講,回購可能泡湯或變到走晒樣。不過政府就死唔肯認回購已無法進行,財爺日前仲 同政黨話,一兩個星期可望展開回購。

苦主隨時再上街

華華聽聞,銀公連日嚟已經草擬咗份聲明,想向公眾交代吓,以免被認為銀行 界玩嘢,內容大意係講,由於律師信引發巨大法律風險,回購工作碰到極大困難,之不過銀行界仍會積極諗辦法解決,唔會拉倒,前面嘅挑戰仍然好大……但係政府 就唔准銀公出呢份聲明。華華認為,錯就要認,打要企定,咁樣唔認唔講,再搞落去,雷曼苦主隨時又嚟逼爆玻璃o架。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3

瑞信首席經濟分析員陶冬︰3大炸彈隨時爆破

2009-02-07 iMoney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警告金融海嘯第二波將臨,到底第二波的殺傷力有多大?何時來襲?多次成功捕捉經濟趨勢逆轉的瑞信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分析員(亞洲區)陶冬表示,刻下除面對海嘯衝擊,三個隨時爆破的「炸彈」正來襲。

他認為,若處理不好正在醞釀的信貸危機,破壞力將相當驚人;而所謂信貸危機,背後隱藏著三大炸彈:歐洲經濟崩圍、新興市場淪陷,以及美債泡沫爆破;一旦藥引被燃點,炸彈爆破結果如何,難以想像。

到底陶冬的預言會否實現暫且不得而知,或許讀者會問,海嘯中真的沒有幸存的綠洲嗎?陶冬指,全球唯一能在海嘯中站穩住腳的國家,就只有中國。他更樂觀地表示,中國一定能管好自己,達成2009年經濟增長保八的目標。

----------------------------------

陶冬剖析經濟重點

˙歐洲國債違約風險正在上升,連續有歐洲國家被調低評級,對歐元體系穩定性有很大衝擊

˙新興市場國家將面臨資金斷流危機,隨時爆發新一輪金融風暴

˙美國財政已瀕臨破產,但投資者避險取態令國債釀成泡沫,若資金從國債流走便會爆破

˙中國金融信貸功能正在恢複,今年經濟前景會好起來,中國將是唯一仍可站得住腳的地方,內需消費市場長線看好

----------------------------------

他,曾經準確推測中國經濟過熱,並將實施宏觀調控、人民幣將進行滙改;去年6月,預告美元將轉強;早在雷曼還沒倒閉前,警告中國經濟增長將亮起紅燈,第一個站出來說:「中國政府將再次為保八而戰」。

他,一直堅稱自己並非預言家,卻是一次又一次成功預見經濟逆向大趨勢的經濟學家。

他,是陶冬。

這天來到瑞信辦公室,陶冬穿上棗紅色棉襖迎來記者,一番新年祝賀語後,隨即送上「三枚炸彈」,本來一臉嚴肅的他突然笑著說:「2009年,全球金融,股市是上落市,今年有太多不確定性,太多炸彈要爆,帶來大喜大悲……有那麼多炸彈,我估計你會嚇得今天晚上睡不著覺。」

陶冬分析環球經濟問題一向透徹,見解精闢,這次接受本刊獨家專訪,他預警在金融海嘯下,今年環球經濟、股市、樓市都不會好。那麼海嘯背後隱藏的三個炸彈會如何爆發?他微笑地說:「不要問一個經濟學家不會答的問題。」

金融業最壞時刻已過

陶冬以三個「火藥桶」比作金融海嘯面臨的三大危機,藥引由歐美國家燃點,卻要其他國家幫忙撲熄。

金融海嘯的第一波,始于去年一場「火燒連環船」。3月貝爾斯登被摩通收購,9月雷曼兄弟倒閉,同日美銀並購美林,複有聯儲局向瀕臨倒閉的AIG注資,此 後房地美、房利美、華盛頓互惠銀行相繼出事,連高盛、摩根士丹利都由投資銀行變為商業銀行……。滔天巨浪席卷歐美,以至全世界。

陶冬以「衍生產品垮了,石油商品垮了,利差交易垮了,行業信譽垮了。銀行突然收緊信貸,令猝不及防的對沖基金潰不成軍」來形容這場金融浩劫的威力。霎時間,金融行業變成夕陽行業,金融從業員亦從雲端掉落凡塵。

他說,金融海嘯來得急且快,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招架。別說國家,連金融從業員也當災。「去年11月中旬,我到美國路演,有一天到曼克頓中區見客,選擇步行前往,卻竟然在馬路上碰上5位剛失業的對沖基金經理朋友,這個或然率著實令我震驚。」

今天,距離海嘯來襲已有3個多月,情況可有惡化?他在Blog上寫道:「未來信心最重要,剛收到紐約友人電郵,他被美林裁掉後已找到工作,你猜他去哪? 雷曼。諷刺的是華爾街到處裁人,就雷曼在招人,幫助清盤,一年的活兒,也許剛好等到金融市場稍微穩點,到時候能找到好工。」

陶冬相信,希望在明天。正因為對未來懷抱信心,他預言:「金融體系崩潰的最壞時刻已過。」人人都說第二波(詳見48頁來龍去脈)將到來,連香港金管局總裁任志剛亦如是說,陶冬卻認為任總的言論值得關注,但是何時出現第二波?有沒有第二、第三波?他本人不懂得分類。

實質經濟影響剛開始

「還記得雷曼兄弟未出事前,金融企業喜以高杠杆吸納資金。一旦金融機構的信用遭到市場的質疑,投資銀行被催還款,那怕再穩健的金融機構也沒法幸存。一家 銀行出事可能影響一系列銀行,一個接一個產生骨牌效應,最終導致整個金融體系出問題。」他認為,因為各國明確無誤地表明,會以國家信用來支持銀行的企業行 為,換句話說,金融企業是靠國家信用來進行運作,所以他認為金融體系崩潰的機會不大。

話雖如此,他卻提醒:「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剛剛開 始。這次經濟危機,一定比過去任何一次都要嚴重。」他說,2009年實體經濟面臨兩大問題,分別是信貸緊縮及就業惡化問題,他以美國就業數據為例,「我們 已看到連續3個月,美國非農業就業人數劇減,每月大概減少50萬人,這是很大的數字,但是勞工市場卻只不過收縮1.4%,過去9個經濟周期,美國勞工市場 最少要收縮2.1%,這並不成比例,因此我認為美國的失業率年內將達到8.5%至9%甚或更高。」

就業一旦出問題,連鎖反應可大了。「就業出問題,消費一定下跌,消費出問題,企業盈利一定出問題,企業倒閉,回個頭來,又成為銀行不良資產,這是惡性循環。盡管多家銀行得到國家資金拯救,但是銀行並不願意把資金再貸出去,這樣又給實體經濟帶來問題。」

實體經濟惡化,各國的GDP卻又未必如大家預期的那麼差。陶冬說指出,金融海嘯出現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所有的國家都不願意永遠衰退,今天干預經濟不再 是可恥的事情,出現衰退反而是可恥的事,但各國都採取極端的措施,來制止經濟下滑,所有國家的央行都比賽向零利率衝刺,大多數國家都推出天文數字的財政國 策,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未有出現的,若果要看GDP的話,下半年GDP就可能穩住,明年GDP的增長可能比預期要強。

「但是這是財政興奮劑釋放出來的,是人為的增長,民間不願消費、投資,讓政府來投資、消費。銀行不願借錢,就讓政府來借吧!政府通過發行債券來籌錢,這是各國政府在做的事情,這對GDP是有好處的,然而這是虛假的增長,民間消費到底何時得以重新啓動才是關鍵?」

他更以人工心臟搭橋手術來比喻各國政府所幹的事情,「銀行業這個心臟栓塞了,血液不能流動,這威脅到人的生命,政府就在心臟血管外另辟途徑,讓其出現循環,並且將各種藥物輸到各器官,這是不正常的,問題是何時會爆?」

政府干預致「虛假增長」

陶冬愛寫Blog,若讀者有興趣看他的文章,可登入他的Blog,但登入前可要有長時間閱讀的心理準備,因為他的粉絲實在太多,每篇文章的回應都多達十 版以上。陶冬吸引網民,是因為他會與網民互動,不論是晚上十一、二時或早上七時他都在線,回應網友的提問。他亦早已應粉絲要求,在博客中教網友如何拆解當 前經濟困局,亦教路如何防避,但是詳細而深入剖析將臨的信貸危機,及背後潛藏的三大炸彈以及其緣起及解救方法,卻是頭一回。

----------------------------------

炸彈1︰歐洲經濟

陶冬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企業倒閉,而該些企業所發行的債券都會變成廢紙,而主要由保險公司發行、為這些債券再擔保的CDS(信貸違約掉期)都會作廢,後果 堪虞。他愁眉深鎖地說:「企業倒閉後有可能使整個CDS市場爆掉,而CDS裡面,承保最大的金融機構就可能出事。CDS爆掉後又引發連串問題,如企業發不 出工資,引起失業問題,接踵而至的是消費信貸問題,雖然我認為金融體系崩潰最壞的時間已過,卻並不代表不會出現反覆。」

歐洲多國前景實堪虞

CDS問題不獨美國有,連歐洲亦同樣面對這炸彈。歐洲國債遺約風險正在上升,代表投資者都擔心歐洲國家無力還債。他指:「不僅是銀行出問題,我還看到其他潛在泡沫,譬如說歐洲銀行出事了,國家再將信用押上去,而國家有沒有能力擔保這些金融機構呢?」

「眼前已看到,西班牙、葡萄牙的主權評級被調低,法國的信用評級亦岌岌可危,這直接威脅歐洲的前景,如果這度『鐵板』不穩的話,會帶來連鎖效應,如歐元 體系的穩定性甚或歐元瓦解,今天歐元國家每人將一隻腳綁在一起跑,因為十多人栓在一起,跌倒的話危機很大,你看,西班牙、葡萄牙、法國都出問題了,而俄羅 斯盧布評級遭降亦令歐元滙價出現波動。」

沒有國家有足夠財力

在陶冬眼中,CDS危機以至歐洲國家經濟衰退是不容忽視,問 題是CDS真的會爆嗎?他回應說:「CDS共有62萬億美元(約484萬億港元),若企業大量倒閉,甚至是國家信用受質疑的話,CDS爆是非常有可能的。 但在刺破蜂窩前,政府一定會採取系列措施隔離,這是與雷曼最大的差別。雷曼出事前,沒人料到政府敢讓她倒閉,之後就出現資金斷流,銀行A不相信B,B不相 信C,這可以令整個銀行體系垮掉。」

「千萬不要輕視資金斷流問題,銀行就是經濟的杠杆,銀行資產的數量可能是經濟的幾倍,沒有一個國家 的財政可以真正擔保銀行的所有資產,只是沒有一個人敢喊出來說:『皇帝沒有穿衣服』,你說哪個國家可以擔保?這就是所謂的現代資本主義——只搭了一個臨時 防火牆,希望能夠及時止住,讓骨牌不要倒下。

投資者注意 歐洲不好香港不好

歐洲經濟形勢較美國更令人擔心,近年歐洲已超越美國成為中國出口比重最大地區,約占整體出口的26%,連同全球消費大國美國以及日本,合共占中國出口比重近半,中國出口目前已出現大幅放緩勢頭,中國不好香港經濟也難好。

另外,屬外向型經濟的香港,歐洲占香港整體出口約8.4%,去年12月份出口至英國貨值就下跌10%,歐洲經濟崩潰肯定會進一步打擊香港出口業。

----------------------------------

炸彈2︰新興市場

第二個炸彈是新興市場出現資金斷流。當前,許多國家面臨資金外流和舉債困難,新興市場國家中一半因商品價格暴跌而陷入困境,另一半則因出口下滑而現不景氣。能源和商品價格暴跌,令許多資源輸出國大失預算,新興市場正處於近10年來罕見的困難時期。

陶冬憂心忡忡地說:「若果說,2008年是發達國家的金融危機的話,2009年很大程度可能是新興市場的危機,因為新興市場將出現資金斷流。」此時記者想起有很多網友要求陶冬詳細解釋這個觀點,他笑笑口說:「你還有時間讀我的Blog?」

資金斷流及出口最致命

「依賴外債的多個新興市場國家最是致命。厄瓜多爾已出現問題,歐洲的新興市場都有一些國家面臨同樣問題,這不僅是體制比較弱的國家,還包括體制比較強的國家,過去靠石油出口、靠商品出口賺大錢,曾經非常財大氣粗的國家,將面臨財政困境。」

他知道傳媒愛問點解兼要舉例子解釋,他自覺地回答說:「以杜拜作例吧,這兩年許多人間奇怪的事情都在那裡發生,月球上可以看到棕櫚島,杜拜製造出人間仙 境般的環境,又製造出一家又一家不知道是六星級還是七星級的酒店,這些都是用錢堆出來的。這些錢建立在石油價格高企,讓他們有能力支付建築開支,惟一旦商 品價格大跌,問題會變得非常突出。」

「金磚四國」宣告幻滅

「大多數石油國家的財政預算,都是建基於石油每桶70美元至 80美元之上。油價暴跌不僅造成巨額財政赤字,還可能帶來動蕩,這是全球經濟一個新的定時炸彈。還有俄羅斯,她已面臨經濟上的破產,在我看來,『金磚四 國』的故事或是『新興11國』的故事已經完結,依賴外債的國家都面臨巨大挑戰,新興國家要靠自身的素質熬過這幾年困境。」

投資者注意 銀團撤資影響嚴重

陶冬預言新興市場出現資金斷流,事實上香港也可能出現相似的危機。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近日指出,本港今年到期的銀團貸款金額高達1,000億元,在金融海嘯衝擊下,部分外資銀行有可能不再續期並把資金撤出香港,對於企業而言將造成嚴重影響,他建議由政府直接貸款予用家,是值得研究的其中一個方法。

----------------------------------

炸彈3︰美國國債

第三個炸彈是美國國債泡沫爆破。「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刺激經濟方案,從5,000億美元到7,000億以至8,000億,我估計最後要到1萬億……你看,這是多少錢堆出來的?若加上設立壞銀行又需要多少千億?美國財政已瀕臨破產,有沒有償付能力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信用危機可觸發爆炸

更重要的是,「目前美國國債的價格與森姆叔叔自己的償付能力不成正比,美國國債收益率能夠維持這麼低的水平,當下只有一個解釋,就是外資要避險,除了避 險外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釋,為何一個即近破產的政府可以如此低廉的成本舉債。國債仍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避險天堂,才會有吸引力。」

「但 是這塊綠洲的底子卻築在下層,任何一個觸發點,都會令市場對美國政府的信用產生懷疑,屆時國債炸彈也得爆發,而國債崩盤的機會,可能比許多人預期為高。」 如果有一天,資金真的從美國國債大量流出的話,要麼就是幾種資產價格暴漲,要麼就觸發國債危機,財富再次被摧毀,他說:「將何去何從?取決于那時候的經濟 是向上還是向下。」

投資者注意 美債港元唇齒相依

在聯繫滙率機制下,港元需要100%美元支持,最低風險的美元資產就是美國國債,因此香港外滙基金持有大量美債,因此一旦美債泡沫爆破令債價急跌,除了會令外滙基金蝕大錢外,更會嚴重影響港元的穩定性,而美債爆破也會引發美元大貶值,屆時港元不但要跟著貶值,更有機會出現超高通脹。

買滙豐後果自負

陶冬一向專注于研究經濟趨勢,極少評論個別股份,即使在今次專訪中,記者三番四次向他討教股市看法仍不得要領。然而,他在其個人博客內回答網友提問時,偶已也會談到某些股份,最近他就對滙豐(00005)提出一點個人看法。

自嘲獲反向指標大獎

有網友問陶冬應否入市買滙豐,陶冬說滙豐是少數還站著的跨國銀行,但投資在她身上則千萬要小心,因為花旗(Citigroup)20多美元時也有不少人 覺得便宜。他又說:「沙氏時我叫人60元買滙豐,但今天則不敢,不是因為她沒有反彈潛力,而是覺得風險回報還不太成比率。」不過,他自嘲曾榮獲「反向指標 大獎」,叫網友後果自負。

他對於近年滙豐營運模式也有一番見解,指滙豐近幾年在港關掉許多分行,剩餘分行也多數變成理財中心,對小存戶 趕得就趕;換言之,滙豐不想做息差產品,因為非利息業務回報更高:可是經過雷曼迷債及Accumulator事件後,投資者對銀行投資產品失去信心,滙豐 過去的存戶基礎又開始動搖,以往的盈利模式已被摧毀,過去的成就跟將來的盈利前景已沒有直接關係。

----------------------------------

中國是唯一站穩的地方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完成為期7天的歐洲信心之旅,出訪期間曾以強硬姿態指摘有人「唱衰中國」,又刻意不訪法國,明顯改變了外交政策,以示中國國力。經濟方面,溫總理依然認為要管好自己的事最重要,堅持實現2009年經濟增長保八的目標。

說到保八,2008年當一衆中央領導人仍然推行「一保一控」政策時,陶冬于8月已指出︰「中國經濟增長亮起紅燈。」

信貸數據顯示露曙光

陶冬當時看見7月份的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48.4,連續3月急跌實在罕見,意味著有衰退的風險。到了9月,回看奧運期間旅客入住人數急降,消費力不繼,電力消費回落等連串數據下滑,陶冬率先表示︰「擔心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可能低於8%。」

他當時勸喻,中國領導人除關注出口、消費、投資三大引擎數據外,亦要關心領先經濟指標。他指出即使中央加大對基建的投入,也無法即時拉動經濟加速增長,著領導正視問題。

當領導們全力保八之際,陶冬于去年11月底再力排衆議,提出新論。「從11月底後,瑞信把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測向上調,那時幾乎所有同行都向下調。今天, 我們所看到的是,地方大量基建上馬,雖然市場上有一些懷疑,認為政府哪來錢,地產市道不好收入都沒有了,這是他們的理據。但是1月份的信貸數字恰好給我們 一個答案,基建的資金是從那裡來的。」所以他認同溫總理指中國經濟露曙光的觀點。

今年1月首20天,內地新增貸款達9,000億元人民 幣,過去幾個月新增的貸款,將投放到基建及民生工程。他說:「1月份數據很重要,大量資金進來代表中國的銀行開始貸款,其金融信貸功能正在恢複,這與世界 其他地方有很大的差別,我個人認為,中國的經濟前景會好起來,而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中國將是唯一仍可以站得住腳的地方。」

內需消費持樂觀態度

著陶冬預測經濟增長,他說可以看領先指標,可以從數據中得出數據,加上對中國國情的熟悉,他每每能作出前瞻性的預測,他謔稱為「觀點製造者」。既然他捕捉趨勢最在行,記者問他,未來的中國大趨勢是甚麼?

「金融海嘯就是一個趨勢,未來一年相信這仍是主導人民生活,主導世界經濟、金融市場的最重要因素。長遠來說,我認為『出口黃金時代結束,消費穩步上揚』,應該是今後10年一個大趨勢。」他補充︰「我看趨勢一般要5年、10年,(經濟)今明年都會往下走。」

「長遠而言,美國人不再像往日般消費,這不僅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亞洲的增長模式,包括中國的增長方式。中國很難像過去那樣,光靠賣產品給美國而有10%的增長,相對來說,我對於內需,尤其是消費持樂觀的態度。」

陶冬曾經說過要尋找中國的可口可樂,穀歌(Google)這類公司,並將之鎖進抽屜里,再將鑰匙扔掉,長期持有20年,為子孫留下一筆財富。

問他如何可找到這類具長線投資的價值股,他說:「企業正處於萌芽狀態,我當然不知道哪家是未來的可口可樂,20、30年前誰都不知道,你想,中國有13億人口,城市5.72億人口的收入正在大幅上漲,可支配收入在上升,農村消費又在起步。」

海嘯過後只剩下中美

那麼在內需股中,甚麼股份值得長期持有?他說不評個股,但深信中國的未來會更好,同時會有一批知名品牌被打造出來,「中國將會在不完全靠市場經濟主導下,產生自家品牌,而中國的消費市場最終亦將超越美國。」

關於捕捉趨勢,陶冬曾說過未來中港台只有一個股市,人民幣最後會見5兌11。記者問及這個看法可有改變?他回應道:「若是金融風暴有甚麼變化的話,那預 言實現的時機可能推前。因為全世界其他勢力正在向下走,中國國力在全球此消彼長下會加強,今天美國、歐洲、日本、中國為世界四大經濟重大區域,我相信金融 危機過後只剩下美國和中國。」

今年手持現金為上策

經濟大師看宏觀經濟在行,測大市卻時有失准。2007年下半年,陶冬仍 指A股「有過熱,無泡沫」,後來連A股都隨港股步入熊市,他被責測市失准,自那時起他鮮有再預測股市。記者問他如何看A股後市,他說:「我儘量不談市場, 若你真的迫著我,我認為2009股市會反覆,而牛年投資第一招是:『持有現金』,在一個通縮,盈利大跌,全球金融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我相信惟有持現金靜 候機會,今年之後的投資機會仍然很多。」

----------------------------------

後記:粉絲有利可圖

陶冬個子不高,身形亦不健碩,小小腦袋卻裝滿智慧,亦裝滿捕捉趨勢的「秘訣」。若讀者是他的粉絲,跟他的趨勢預言入市,一定有利可圖。

2005年他預視未來5年將踏入石油年代,油價會升穿100元;去年中又預告美元將大反彈。跟隨他的信徒,那怕是商品市場還是滙市,必有所獲。記者亦悔不早些成為他的粉絲。

2月4日(周三),他又告訴大家:「兩周前,大型散裝貨船還有60%停止運作,今天收到消息,幾乎所有運力已經全部啓動了,波羅的海指數還得漲呢!」作為忠實粉絲,定將金睛火眼,留意追蹤航運股的最佳入市時機。

﹏﹏﹏﹏﹏﹏﹏﹏﹏﹏﹏﹏﹏﹏﹏﹏﹏﹏

中國趨勢三大預言

預言一:中國消費力超美國

中國將會迎來消費「黃金十年」,在2020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消費大國,屆時內地消費額將占全球總消費21.1%,未來15年將出現「中國麥當勞」、「中國Google」等超級品牌。

預言二:人民幣兌美元見5算

隨著人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長,中產階級的崛起,市場容量及購買力不斷提高,這種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相對變化,必然會反映在滙率的長期趨勢上,而人民幣自2005年7月滙改後,預期10年內(即2015年)兌美元將升值至5兌1水平。

預言三:中國股市全球第二

再過10年,中國內地A、B股、香港、台灣股市將融合為單一股市,屆時市值將超逾日本,位列全球第二。

﹏﹏﹏﹏﹏﹏﹏﹏﹏﹏﹏﹏﹏﹏﹏﹏﹏﹏

Blog上無所不談

寫Blog不單單是現今潮人或青少年的專利,貴為瑞信首席經濟分析員(亞洲區)的陶冬自2006年9月起,開始在《新浪博客》區內當上博客 (http://blog.sina.com.cn/taodong),與網友分享他對中國以至全球經濟的觀點之餘,也記下他工作背後輕鬆旅遊的點滴,至 今瀏覽人次高達480萬。

這位大忙人寫罷一篇博客文章後,不會就此放下不管,若有網友在評論區回應,他便會偷空以博主身份作出回應。近日便有網友問他對鄉議局主席劉皇發為香港求得下簽有何看法,陶冬回覆說他並不看好香港經濟,認為企業裁員及投資大減將會反過來影響消費及樓市。

有時想到新點子,陶冬也會即時以簡短文字在Blog內與網友共享,如總理溫家寶農曆年間出訪時談到「有人唱衰中國」時,他便立即「挺身而出」在Blog內大抒己見。

愛在雲霄寫作

談吐溫文的陶冬,與其說他是分析師,倒不如說他更像一個文人。事實上,陶冬很喜歡寫作,除了寫Blog,近年他還著書立說,出版了兩本有關中國經濟的著作,分別是《中國經濟熱點透視》和《聚焦神州》。

陶冬童年時期,媽媽就告訴他︰「你長得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樣子,現在只要好好讀書。」幸好父母都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的信徒,酷愛閱讀,尤其陶父更一字一 句把童話《小王子》繙譯給他看。3、4歲時候的小陶冬每晚就跟著父母坐在小椅子上享受讀書樂,慢慢培養出一股文人氣質,長大後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主修日文。

在大型投行工作,陶冬曾表示每年有八成的時間花在公務旅程上,不停穿梭于中國、美國、歐洲之間,而機艙就成了他的第二個工作間,他更愛在萬尺雲霄上暢懷 寫作,他曾在著作中有這樣的描述:「思緒徜徉在起落架折起與放下之間的片刻寧靜中,筆尖馳騁在飛機小桌板的方寸世界上。」

﹏﹏﹏﹏﹏﹏﹏﹏﹏﹏﹏﹏﹏﹏﹏﹏﹏﹏

一分鐘經濟學 自由經濟已死?

在金融海嘯肆虐下,歐美政府不惜違反自由經濟原則,以天文數字注資銀行助她們脫困,這種政府干預商業市場運作的舉措,被外界評為自由經濟主義已死。

所謂的自由經濟,是指一個不受到政府干預和調控的市場,政府只行使最低限度的職能,如維護法律制度和保護財產權等,自由經濟的代表人物有已故美國經濟學者佛利民(Milton Friedman)。

紐約大學著名教授魯賓尼(Nouriel Roubini)認為,今次金融危機反映歐、美等地對自由經濟存在誤解,強調過去的自由經濟過分依賴金融體系的內部風險管理,以及行業欠缺規例監管,最後造成對全世界經濟的大規模破壞。

﹏﹏﹏﹏﹏﹏﹏﹏﹏﹏﹏﹏﹏﹏﹏﹏﹏﹏

陶冬簡歷

學歷

˙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主修日文)

˙美國猶他大學博士及經濟學碩士

工作

˙1998至今,瑞信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分析員(亞洲區),主管亞洲區經濟研究,但側重中國經濟研究

˙1994至1998年,寶源證券高級經濟分析師及中國研究部主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51

兩岸三地:內企盈利隨時逆轉 Uncle Ray

2011-4-18  AD




 

由於工作關係,筆者最近四出與不同的保薦人及基金經理碰面,談起最近中國的經濟情況,大家都對內地樓市、中央收緊銀根、通脹及中國最近公佈的trade deficit感到憂慮。

以上海為例,從浦東機場到市中心,一片樓海,浩浩蕩蕩,人煙渺渺。像這樣的情景,從一線到三、四線城市,十分普遍,對一些在香港上市的國內地產公司盈利的影響,相信還未反映。

股評人多紙上談兵

四大銀行內地的loan book很不透明,到底當這些壞賬浮面的時候,又會怎樣影響在香港上市的內地銀行?

通脹之厲害,中央政府心膽虛怯,竟然通過修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組合,中央硬要把通脹壓下去,簡直是掩耳盜鈴之極致。

內地公司一向深受香港股民及股評人推許,這些股評人有沒有實實際際地做一些工課,才作出評論?

大部份其實都只是紙上談兵,浮光掠影地人云亦云而已。內地股票恐怖之處,是盈利會突然改變而事前毫無先兆。

畢 菲特其中一隻愛股比亞迪(1211)就是其中的表表者。2010年第三季利潤比2009年同期驚人地下跌99%,2010年底負債達140億元人民幣,其 中約100億元需要在2011年還款,比亞迪的財政風險,小投資者應該小心。有興趣的讀者可留意內地著名財經報刊最近的報道。內地媒體有組織、有預謀地大 膽披露有關比亞迪的問題,似乎有些山雨欲來。

Uncle Ra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92

隨時犯錯 艾薩 Isaac Sofaer

2011-9-29  NM



我們要準備承擔錯誤投資帶來的後果,不要重蹈覆轍,繼續向前行吧!我的錯誤,就是思捷。我被其財政情況蒙蔽,以為其管理層做得很好;我也忽視了其產品的質素和表現。加上,思捷的主要收入來源並非中國,當中八成來自歐洲,我顯然對歐洲的消費模式不太了解,只是我以感性蒙蔽了理性。假如我也會犯錯,你們也會犯錯。

思捷毋須負債

思捷受到不少打擊,管理層要退出美加市場,並關閉歐洲及亞洲區八十間無錢賺的店鋪。幸好其主要的市場德國,營業額只輕微下跌百分之三,而中港澳的營業額上升了百分之四十,故能夠維持與去年一樣,有三百四十億元的總營業額,淨利潤由三十四億元下降至二十四億元。為何營業額可以不變?其實單看匯率及歐洲經濟差兩大因素,至少應影響了營業額中的五成。不派息將節省現金開支。我期望未來四年,思捷會陸續恢復派息,從其派息往績來看,它始終是藍籌股中最好的。未來四年,它會花費一百 八十億元為品牌進行改革,退出無利可圖的地區,改為投資於有前景的市場。這可是十分冒險,但我認為它可行。此舉或會令營業額下降二十億元,但同時間可減少每年五億元的虧損,實屬合理。


現時思捷現金達二十七億元,加上未來四年增加的營運現金,扣除了資本及利息開支,它也沒有負債的需要。這意 味着,思捷是一間強勁的公司。即使在經濟如此波動的一年,思捷仍然可以維持營業額不變,其實已經做得很好了。既然不是所有數據都是負面的,為何不向正面想想?最重要是,這一切與欺詐無關,只是人為錯誤而已。思捷失 去了方向,老貓燒鬚。不過,管理層已發現了問題,並且願意作出糾正。如果你還是不相信他們,就把這股票賣掉 吧。不好意思,我的組合仍然會持有這隻股票,因為它毛利高,財政健全,我相信它還有復甦的機會。有沒有一間 公司夠膽說,他們由始至終沒有犯過錯?

新地股價有折讓

 新鴻基地產表現良好。它以衍生工具來為利率上漲作對沖。我擔心的是,香港和新加坡的樓價幅或放緩,而成本上升,這直接影響新地的利潤。假設香港和內地的租金收入和成本都能保持穩定,新地一二年的每股盈利可維持與今年一樣,而一三年則可上升。九七年前,新地的股價相對每股資產淨值可有雙倍溢價,但今天卻有兩成折讓。由此可見,新地是一間穩健而有活力的企業。中國的熊市已持續很久了,最好的公司價值已十分吸引,而且牛市即將來臨。你再猶豫的話,恐怕已失去了入市機會。過去三十年,我便經常犯上這個錯誤。祝君好運!艾薩
[email protected]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 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15

將才篇 》服務生變身老爺酒店執行長的好咖哲學 沈方正:隨時讓你的主管意外驚喜

2012-6-18  TCW




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大學畢業就一腳跨進飯店業,薪水還比同學少一半,但因為比別人「用力」上班,經常是所屬單位升遷最快、最年輕的主管。

他如何以「好咖哲學」,讓他的老闆稱他為「非比尋常的CEO」?

撰文‧林讓均

五月三日,向來低調的老爺大酒店集團,罕見地召開集團聯合記者會!當天現場,同時擔任台東知本與宜蘭礁溪老爺酒店總經理的沈方正,代表集團侃侃而談事業布局。許多人這才發現,原來在二○一○年底,沈方正多了一個「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的頭銜。

透過這場集團內首見的聯合記者會,沈方正等於是交出了上任後的第一張成績單——目前海內外共有九家老爺酒店,一四年還將開出台北北投、台南的新形態酒店。他的快動作、大動作,迥異於老爺集團給人的印象,這讓業界人士紛紛談論「沈方正讓老爺動起來了」!

的確,沈方正打破了許多集團框架。

例如,在他之前,三十年歷史的老爺大酒店集團,並無「執行長」的位置,過去一向都由集團大家長、互助營造集團總裁林清波親自掌理酒店事業體。

「對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先當一位能被小用的『好咖』!」坐在可望見蘭陽平原的礁溪老爺大廳中,四十八歲的沈方正歸納著自己的職場心得。

政大阿拉伯語系畢業的沈方正,大學時代曾是什麼社團、什麼活動都參加的「玩咖」。當年留學風氣很盛,他卻決定要盡快就業,找工作的唯一原則就是要「好玩」。

因為分析過觀光產業可以玩得盡興,又能發揮語言優勢,所以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台北來來飯店(喜來登飯店前身)當櫃枱服務生,一個月薪水只有一萬一千元。

「許多同學進入兩大報或是投考公職,薪水一個月有二萬五千元,是我的二倍多!」但沈方正不久後即升官加薪,櫃枱才站了一年半就當上小組長,再一年又升上主任。算一算,在來來飯店的五年間,他一共歷練過櫃枱、行銷、業務與餐飲等四個部門,而且都擔任過主管。

廣結善緣 當一位能被小用的「好咖」一進職場就能快速進入狀況,當然是有備而來。大學打橄欖球校隊的沈方正,畢業前向隊上年長他十幾歲的企業界學長請教,「如何才能在職場上出頭天?」學長們告訴他,一定要「比別人更用力上班」!這是什麼意思?學長告訴他,「基本動作一定要到位!如果你是人才,人家才要磨鍊你。」學長的教誨,讓沈方正養成了一套獨特的「好咖哲學」。

首先,他是同事眼中的好咖。早在站櫃枱時期,沈方正一定每天比別人早十分鐘到十五分鐘上班、晚一個小時走,為的就是觀察別人怎麼做事,他還自告奮勇幫同事買早餐、做雜務,很快就贏得好人緣。

再者,他也是主管眼中的好咖。舉凡有公司內活動,他一定領隊投入,例如他就曾組團參加公司內演講拿到冠軍,早早就在當時一千多人的集團中嶄露頭角。

此外,他也是派去哪就去哪的「即戰力」人才。「遇到新工作,我頂多說『我不會,但我可以學』,我絕不說『我不會,所以我不接』!」沈方正笑說。二十六歲那年,在業務部的他買了大衣就要飛到德國去談生意,後來是轉調新的餐飲部門,才又把他留在國內。

沈方正更不忘在職場上尋找貴人,特別是「別部門的主管」!

「別部門主管的立場比較客觀,可以幫你分析情勢,讓你更了解直屬主管對你的期待是什麼。」沈方正鼓勵年輕人,透過業務之便,主動去拜訪別部門主管,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跨界專業。

累積上百萬人次點閱率、現實生活有十多年人資主管經驗的知名部落客「萬惡的人資主管」分析,「別部門主管」確實是職場上的「重要他人」。其重要性就是幫你建立主管的視野高度,必要時還能拉拔你一下,或幫你緩和與直屬主管的緊張關係。

沈方正回想起來,自己能一路升遷,除了直屬主管的賞識,其他部門主管的「掛保證」推薦也是一大助力。

直搗核心 創新經營藍圖讓老闆驚豔初入社會的第一階段就「被老闆(主管)看見」的沈方正,第二階段給自己的任務是「讓老闆驚豔」!

「你的表現,要超乎老闆對你的期待值!」沈方正舉例,他總是提前做好老闆交辦的任務,例如老闆給一周時間,他往往第三天就交出報告。

躍居飯店總經理職務後,沈方正的老闆除了總裁,更包括整個董事會。面對這麼多老闆,他如何一一安撫?「就是勤於『溝通』,而溝通的重點也很單純,只有兩個:『投資獲利』與『企業文化』!」他說,能夠合乎企業文化,又能達成投資獲利的事項,他才提到董事會上報告。

沈方正指出,想說服老闆,一定要證明你有更深入的insight(洞見)。例如,○五年他籌建礁溪老爺酒店,就畫出清楚的經營藍圖,估算出每一季、每一年的盈虧數字。

報告時,他總是先說結論,再闡述各種立論,最後歸結出幾個財務模式讓老闆挑選。「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財務上的投資報酬是老闆最在乎的,也往往是會議中最需要溝通的核心!」「當時創立礁溪老爺時,我率先引進日本的『一泊二食』概念,想要跳出飯店低價競爭的紅海,創立另一種高客單價、富有人文氣息的商業模式!」沈方正說,當時他說服董事會以長達九個月的時間,並只開放三成的營業量能來試營運。

這等於讓礁溪老爺在未正式開幕前,就已經一個月賠掉兩千萬元。但董事會並未生氣,因為沈方正早已「消毒」,預先告知第一階段會虧損。

結果,在口碑傳出去之後,這家立足在宜蘭、非一線戰區的觀光飯店,居然在第一年就賺錢,讓董事會大大驚喜。「沈方正創立了一種人文風格,這使得老爺酒店在飯店業中,有了與眾不同的辨識度!」高雄餐旅大學校長容繼業觀察。

設身處地 訓練屬下以主管角度思考沈方正憑傲人成績備受高層賞識,也不忘提攜指點屬下。

「呈給執行長的公文,只要有錯字,他就認為你不用心!在注重細節的同時,他又會要求你往大方向思考!」擔任沈方正祕書長達五年的馮思穎說。沈方正不會給「是」或「否」的具體答案,而是經常反問「你覺得呢?」訓練他們站在老闆的角度,先做好各部門的整合,並預擬一些具體方案。

設身處地思考,並且藉著學習不斷擴展自己的專業,就是沈方正一貫的職場態度。

年屆八旬的林清波,曾為沈方正出書寫序,說他是「非比尋常的CEO」。最令林清波印象深刻的,就是他曾在沈方正辦公室看見一套他在日本捨不得買的旅館套書,「由此可知,他有很強的求知欲,使我感佩。」一○年底,林清波要這位總是讓他感到驚喜的部屬為他分憂,接下執行長一職。而沈方正一上任,就向他力陳「人才」的重要性,也才有今年招募五百位新血的大動作。

「不趁著服務業正夯,來擴大市場曝光度,好人才都被別人搶走了!」正如他剛出版的新書名稱,沈方正的人才觀就是「能被小用,才是大才」。顯然,沈方正說的就是當年的自己!

沈方正

出生:1964年

現職: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礁溪、知本老爺總經理

經歷:來來飯店主管

學歷:政大阿拉伯語文系

老闆沒說,我默默做的事承擔力成為勇於任事的「好咖」,從不拒絕部門輪調。

執行力提前一半時間完成老闆交辦任務。

溝通力報告一定附上財務分析,並擬出數個方案供老闆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7

隨時調整儲蓄率 三十八歲單身族搞定階段目標 銀行員穩健布局 十年買兩房、存千萬

2012-8-27  TWM




從月薪二萬五的銀行職員,到年薪百萬元的銀行小主管,林青壕花了十多年的時間,買了兩戶房子、累積淨資產達千萬元,憑藉的不是人人稱羨的高薪收入,反而是扮演好「個人財務長」的角色。如今手握數張金融證照,持續做好財務控管的他,是不折不扣的理財達人。

撰文‧林心怡

「年輕時,我年收入最高一度達二百萬元,卻存不到多少錢;反而是進了銀行當行員,從月薪二萬五做起的這十年,才累積了一點財富。」四十歲不到、目前單身的林青壕,進入職場十四年,如今,名下已有二戶位於桃園市的房子,淨資產達千萬元。

長相斯文的林青壕,除了懂得在專業上投資自己,增加本業的薪資收入,以及投資業外報酬外,做好財務控管,更是他累積財富的重要關鍵。

原來,出社會後,才半工半讀拿到輔大國際金融研究所文憑的林青壕,雖然專科念的是會計,但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卻是在旅行社擔任導遊兼業務。這份工作他一做就是三年,林青壕笑說,「那時旅遊業的景氣還不錯,業務獎金加小費,一年領個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元都不成問題。」比起同儕,當時的收入確實好很多。

「不過,從事旅遊業期間賺得多,花費也大,整個算下來,當時其實沒存多少錢。」因為工作關係,林青壕常當空中飛人在國內外穿梭,一出國,「買個名牌包」、「刷幾項喜歡的服飾行頭」等,往往不自覺就花掉幾萬元;再加上沒有記帳的習慣,扣掉交際與娛樂費用,雖然不致成為「月光族」,但三年下來的存款也才不過六十萬元。「算算與一些省吃儉用、只領固定薪的同儕沒差多少,甚至還更少。」林青壕有些難為情地說。

強迫儲蓄 累積第一桶金扎穩根基後來為求收入穩定,林青壕決定轉換跑道至金融業。「還記得那時我當業務助理月薪才二萬五,就算後來表現好,加薪也不過三萬五千元。」但也因為賺得少,林青壕開始每月嚴格管控開支,強迫儲蓄近五成,讓他花了二年半的時間就存到了四十萬元,其中還不包括投資所含的收益。

比起他先前年收入一百五十萬元,二年半結餘六十萬元,後來依舊能維持原先高收入時的三分之二存款水準;顯然,在林青壕做好財務規畫、管控預算後,即使沒有高薪也能增加存款速度。

只是,當時身上已有一百萬元存款的林青壕深深覺得,光靠「呆儲蓄」是不夠的,就好比一家年輕、資本額小的公司,必須要不斷創造獲利,甚至經由取得許多客戶的「產品認證」,才能增加公司淨值一般。因此,二○○○年時,三十歲的他才開始認真思考「財務問題」,他認為要累積身家,除了落實「財務收支控管」與「增加保留盈餘」外,更要積極創造獲利收入。

投資自己 考證照、提高學歷加持身價在林青壕財務規畫藍圖裡的第一步,就是創造本業薪資收入。在○三年轉任台新銀財富管理部門前,林青壕陸續考了五張理財證照投資自己,也因為過去的銀行經驗與證照加持,讓林青壕後來轉職有了加薪的機會,月收入增加至六萬元,年薪平均有九十萬元的水準。○八年,他又利用工作之餘拿到輔大國際金融研究所的文憑,並晉升小主管職位,年收入達到一百萬至一百一十萬元的水準。

再來,林青壕開始設定中長期財務目標,並依此計算出應該達到的儲蓄率與報酬率。

在○三年買第一戶房子以前,林青壕先評估現有的存款,再設定存夠自備款購屋為短期財務目標,在能力範圍下買屋保值,作為日後結婚及退休的長期目標依據。因此,他先提高自己的年度儲蓄率達近五成,設定每年基金、股票等投報率至少一五%以上。

存房置產 降低消費支出提高儲蓄率「我當時的計畫是,買一戶透天厝把父母接過來一起同住,不但能就近照顧,還可省下房租與伙食費,想辦法提高我的儲蓄率,讓我可以有更多的資金拿來投資。」○三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期間,林青壕趁房價修正之際,把從儲蓄與基金投資賺來的錢,提出一百五十萬元的頭期款,買下總價七百萬元的透天厝;至今,這戶位於桃園的房子已增值逾一成,房貸也已還清。

在「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下,一一年,林青壕再度在桃園購屋,每月固定支出二萬多元的房貸,把薪資的三分之一「存在」房子上,來降低不必要的消費欲望與支出。目前,這戶總價六百多萬元的房子,如今已增值到七百萬元以上。

在資產配置上,林青壕將五成的資金「存在」房地產,三成的資金放在積極型的股票型基金、台股或操作選擇權,並保留二成的現金(包含外幣存款)。所以,即使發生○八年金融海嘯,投資不如預期,林青壕的資產減損也有限。

除了嚴格設立一五%停損點外,也正因他向來會保留二成的現金部位,因此在度過景氣低迷後,股市觸底反彈時,讓他還有資金可以逢低布局加碼,在○九年,又把虧損的資金賺回來,甚至創造更高的報酬率。綜觀○八年至一一年期間,林青壕每年平均投報率都有達到一成五以上的目標水準。

「其實,每個人生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財務規畫與目標,重點是你在設定目標後,要持續追蹤進度。」林青壕笑著說,有效率的財務規畫力與執行力,就是他完成人生每個階段性目標的關鍵。例如,在清償完第一戶房子貸款後,他再度擬定近三年的理財目標,依序為「再買一戶房子」、「二年後結婚」,以及「三年後想換一輛車」等等。

擬定三年的理財目標後,林青壕再依此評估,調整每年的儲蓄率和投資報酬率。比方說,目前有房貸的他,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就會設定每年儲蓄率約四成,多存六十萬元,每月提撥一萬元、投資年報酬率一五%,分別為結婚與退休金做準備。另外,由於房貸金額仍有四百萬元,因此他計畫將原本年繳四萬元的壽險保費金額提高,將保額增加到四百萬元來避險。

「我也曾想過不顧一切就買輛新車來開呀!但這樣一算發現,想換一輛新車,勢必要延緩其他理財目標達成的時間,一想到這裡,我就不會衝動消費。」林青壕笑說,其實在「一人飽全家飽」的情況下,單身的人很容易不小心把錢花掉,這時候有目標的財務規畫,就能夠為自己的財富把關。

林青壕

出生:1974年

現職:新光銀行財富管理經理經歷:旅行社業務員、銀行理財業務學歷:輔大國際金融研究所家庭:單身(計畫二年後結婚)

林青壕的

家庭財務計畫書

步驟1家庭財務目標: 1. 退休金規畫:希望在65歲退休,每月有4.5萬元生活費,退休金2000萬元。

2. 近三年財務規畫:結婚基金(50萬元)、購車(70萬元)、二年一次國外旅遊(8萬元)。

步驟2階段財務目標: 1. 年度結餘54萬元。

2. 計畫3年靠業外投資理財多存75萬元,每年至少多存25萬元。

步驟3可行性收支目標:保守估計年度工作收入約為122萬元,年度支出(不含旅遊等目標支出)約為68萬元,年度結餘約為54萬元,儲蓄率約為36%;另提高投報率每年至少15%以上,以股票型基金投資為主。

步驟4定期檢視程序:1. 每月分析現金支出與流向,依目標調整年度支出比重。

2. 每年檢視資產負債表,即投資績效與投資比重配置,估計要花多少錢,才能達成階段目標。

林青壕財務整理3心法

財務整理3心法

加強本業競爭力:投資自己,考取RFP國際理財策畫師等8張證照,並在職進修EMBA。

增加資本財:5成資金投資房地產,強化長期財富的穩定性。

穩固業外收益:用3成資金投資,中長線以定期定額股票型基金為主,高現金殖利率股票為輔。

林青壕的私房買基金要訣

1. 獲利15%的三「10」法則,挑選規模超過10億美元、成立超過10年、過去10年績效前10名的基金。

2. 定期定額搭配單筆投資,報酬率30%就留意出場點,15%就停損,逢重挫15%就定期定額增加看好基金的投資單位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98

陳一舟:要有隨時認識失敗並改正的試錯精神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9/2109255.html
觀中國的互聯網歷史,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與張朝陽、丁磊等互聯網大佬幾乎同時登上中國互聯網舞台,但卻「大器晚成」。他就是人人公司首席執行官陳一舟。

被譽為中國互聯網「雜牌軍總司令」的他,13年來一直在互聯網產業中淘金,參與過五花八門的項目:2003年千橡收購貓撲,此後陸續收購魔獸世界中國、UUme、RenRen、DoNews、校內網等近10家網站,業務範圍涉及當時幾乎所有的熱門概念。


去年,陳一舟打包人人網、人人遊戲、糯米網、經緯網,憑藉「中國版Facebook」的概念登陸紐交所,融資8.5億美元,掛牌首日市值曾一度高達70多億美元,演繹了一場資本盛宴。

然而盛宴過後,一年後的今天,這位互聯網老兵遇到了多重挑戰:在資本市場,Facebook股價連續下跌至腰斬,社交網絡被質疑是一個被過分吹大的泡沫;業務層面,人人在SNS(社交網絡)領域要面臨騰訊、新浪微博等巨頭圍剿;移動互聯網領域,在騰訊微信已經崛起的情況下,人人還未找到合適的方向。

9月14日,針對人人未來的發展策略和重點,以及移動互聯網如何破局等一系列問題,陳一舟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

新收購試水教育貸款

9月12日,人人公司對外宣佈,向總部位於舊金山的金融服務公司SocialFinance(以下簡稱SoFi公司)投資4900萬美元。

相關資料顯示,這是一群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學生於2011年組建的創新型金融服務公司,他們組建網絡貸款平台,幫助學生以低於美國聯邦政府貸款的利息募集來自校友的教育貸款。

對於為何選擇一家年僅1歲的新型創業公司作為投資對象,陳一舟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遊戲和電子商務是社交化革命浪潮的開端,下一波社交化革命浪潮將在金融行業和教育行業發起。在美國,比較成熟的P2P(點對點)網絡小額貸款與教育貸款是一種不錯的結合。

在陳一舟看來,利用不到5%的資產成為SoFi公司第一大股東,是一件不錯的生意。

就在此前,陳一舟已經在視頻、社交、遊戲、團購以及智能商務社交等完全不同的領域有所布局,這些業務線均有可以類比對象,如人人網的類比對象是Facebook、糯米網模仿的是Groupon、經緯網借鑑的是Linkedin。

根據IPO時提交的招股書來看,人人公司的營收42%來自廣告,45%來自遊戲,13%來自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從2011年5月在紐交所上市以來,人人的表現不斷對中國社交網絡的激烈競爭發出「警告」——由於廣告收入增長減緩,以及對團購業務和移動互聯網業務投入的增加,公司前兩個季度業績走軟。在剛發佈的二季度財報中,人人遊戲收入為2250萬美元,在線廣告業務收入僅為1510萬美元。

此前,陳一舟曾在公司內部郵件中聲稱,已經上市的人人好比三國劉備的荊州,儘管糧草充足,但卻易攻難守。

陳一舟表示,廣告只是SNS變現的一個方向,有很多案例證明中國互聯網最大的業務依然是遊戲,包括電子商務和遊戲在內的付費服務將成為社交網絡的支柱。據他透露,目前人人除了自己開發遊戲外,也大量運營第三方遊戲。

10.5億美元現金加短期投資是陳一舟最大的底氣。「作為一家不斷挖掘社交網絡基礎設施發展潛力的公司,人人一直密切關注並參與其他的互聯網業務,並利用『社交化』在規模上放大產品的研發、市場推廣和發佈。」陳一舟說,他一直在尋找多元化的營收來源。

陳一舟的「試錯」原則

互聯網多元化的時代已初露端倪,在長達2個多小時的採訪中,陳一舟多次強調,未來人人將重點針對PC和手機兩大領域發力,主要的業務將包括人人網、糯米網和遊戲。

陳一舟認為,80%的時間、精力和資源應投入到主業上,保證主業不斷升級;其餘的20%可以分給風險、投入不大的業務,或許會達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

對於外界質疑人人攤子鋪得太大,陳一舟回應稱:「窮人家的孩子想的事情自然多!」他指出,人人不像Facebook日子那麼好過,但社交網絡相當於基礎設施,團購、視頻網站等都是在基礎設施鋪好後所跑的應用。「團購的技術十年前就有了,為什麼現在才起來,就是因為有了社交網絡這個基礎設施。」

不過,一味地佈局應用,還需要有隨時認識失敗並改正的「試錯精神」。

陳一舟舉例說,此前人人一直想做職業人士的一個平台,就按照Linkedin的模式來做,但是發現行不通,於是被迫進行了改變。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此前人人花費大量精力佈局HTML5,但在意識到問題之後立刻改變了方向,「我們和Facebook都意識到HTML5不成熟的問題,願景很好,但實施是兩回事。」

這樣的精神或許與早年陳一舟的創業經歷有關:2002年他帶著30萬美元創辦千橡,剛有起色即遭遇SP業務低谷;隨後轉型社區,發現社區成長性不高後轉做門戶,門戶遇挫後又嘗試視頻、分類信息和網絡下載等各種熱門概念。

搶灘移動互聯網市場

針對移動互聯網市場,人人與中國其他很多互聯網巨頭一樣,在尋找發力點。

此前,360董事長周鴻禕曾表示,目前拿到移動互聯網門票的只有騰訊的微信。陳一舟坦陳,移動互聯網已成為未來人人最關鍵的平台,不過,目前人人還未找到任何進入這一領域的有效方式。

他認為,移動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有很大區別,移動互聯網更像快消品,生命週期發展比傳統互聯網產品更快。在該領域,陳一舟的目標是一億用戶,而目前活躍用戶僅4000萬。他希望人人在三年時間內以每年30%的增長率來實現這個目標。

陳一舟坦誠,從產品屬性來看,沒有幾款產品的DNA比SNS更適合向移動互聯網遷移,然而這種優勢並沒有為人人賺得一些先機。

眾所周知,在PC領域,互聯網公司已經習慣了多年不變的 「加法」策略,如一個瀏覽器加一個輸入法。但在移動端,這種策略變得異常難行。「手機受制於屏幕,這意味著往手機上轉的時候要減東西,將產品變輕。」陳一舟表示。

據他透露,目前移動業務人員占人人總員工的45%,但只有10%的營收來自於移動服務。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陳一舟沒有野心。據《每日經濟新聞》瞭解,打造經緯網失敗後,陳一舟轉戰到了移動互聯網端,並開發出了一款基於商務社交的應用經緯名片通。

這款集名片掃瞄、溝通聊天和商務社交功能為一體的產品,或許是陳一舟撬動移動互聯網市場的 「殺手鐧」。從這款產品的定位可以看出,一條不同於騰訊QQ的社交關係鏈正在形成。

這似乎也是在彌補PC端人人網的短板。PC端人人網的核心用戶為大學生和受過大學教育的年輕白領。通過新產品的打造,陳一舟很好地對上述人群進行了延伸,並正式切入移動社交商務市場。

如果該產品得到廣泛使用,人人在無線端可以向用戶通訊錄延伸,並且擁有更多商業化的可能,如通過名片掃瞄建立一條社交關係鏈,基於商務關係,用戶可以將其推薦給平台上發佈招聘職位的公司,人人可以從招聘公司獲得數額不小的招聘賞金。

對於未來該產品的商業模式,陳一舟不願意談得太多。他僅表示,「在用戶拓展和盈利模式上都還處於探索階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23

隨時受不了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62
 因為手賤,我敲了行字在微博上。內容如下:「看到張雨綺說我的夫。只好哼起了劉海砍樵。《白鹿原》什麼的,興趣好低。書也沒看,那一類小說全沒怎麼看過。嗯,我畢業證上是文學學士。」


  事情的起源就是看到張小姐支持她先生王全安,經受「一次又一次的審查」,最後感慨「我知你已盡力我的夫」時,我燃起了家鄉情。想起了那個著名的花鼓戲裡的唱詞「胡大姐,我的妻,劉海哥,我的夫」。


  順便又想起小說《白鹿原》。自己只看過一小節,覺得忒無聊—對西北派頑強的生殖力類農村題材真是一點興趣都沒有。每次看到一幫人喊史詩,總是想小聲地補充,加個你妹就真實多了。


  但是,貶低它們的同時,我也完全不想抬舉都市派,市民派小說。


  籠統地得罪人的話,我對當代文學都沒啥好感。但我的文憑又歸到了文學學士範疇內,所以我還想嘲笑一下我們的教育—沒讀過幾本文學作品的人,也能順利結業。多麼好混。


  這段話裡我大概就是這麼幾個意思。雖然充滿了怨念,但因為既沒有@事主,又沒有轉發量,所以也就尋常牢騷罷了。


  可沒料到很快引來了一堆斥罵。幾個《白鹿原》的小說粉,大概「隨時受不了」這種詆毀,向我發起攻擊—首次感受到幾十年前的文學作品的威力,我真是低估了它們,以為這類東東都入土為安了呢。


  攻擊的主要邏輯是,你有本事寫一個出來。另外一種則是,喲,您趣味可真高。第三種是:文學學士有什麼了不起,二本的都能算學士。


  以上幾種,我最覺遺憾的是第三種。天可憐見,這年頭,還會有人拿文學學士當顯擺物嗎?


  一開始我還想好好說話,忽然,惡向膽邊生,我也「隨時受不了」了。有個人讓我有本事拿個茅盾文學獎啊,我就說茅盾文學獎算個P啊。


  有人說你有本事寫個讓我們大多數普通的中國人都認可的文字來。我就說為毛要寫出讓你們認可的東西來啊,你們是給了我錢還是付了我房補啊。


  這樣的鬥嘴既無聊又消磨精力,很快我就不耐煩了。改用直接刪除再拉黑的戰術。一口氣拉黑了十幾人。前所未有的體驗。所謂「宏拉黑」也就是這樣吧。


  但是,清淨之後又顯蕭瑟。想一想,掐架總是來也匆匆,散也匆匆。


  大概每一場掐架都遵循著這樣的路徑。1.有人隨時受不了 2.立即口吐惡言 3.引來另外隨時受不了的人拳腳相向 4.互毆,打不死你 5.死的死傷的傷 6.各自休養生息 7.未來再起波瀾


  這麼說來,倒挺具有動物性。離「你看我理你麼」的境界相去真是太遠。


  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我的坡怎麼來得那麼陡和短呢?而且「一滾就到懸崖邊」?

 

 

富大人
《第一財經週刊》編輯,吐槽一線工作者。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28

電動車跑不遠?充電車道隨時續航


2013-05-27  TCW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日前發布全球電動車市場前景報告,去年銷售比前年成長一倍以上,預估至二○二○年將有兩千萬輛電動車上路,其中,普及的最大關鍵在於電池續航力。

絕大多數電動車充一次電可跑的里程數都令人不甚滿意。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引述調查結果,宣稱可以跑上一百零九英里的日產(Nissan)卻只能撐七十三英里;雷諾(Renault)承諾可以跑上一百一十五英里,實際也只有八十六英里。

為了解決充電問題,荷蘭設計工作室(Studio Roosegaarde)發表「充電車道」概念,將感應線圈預埋地底下,為行經上方路面的車子充電。這個點子頗受好評,還贏得二○一二年荷蘭設計獎(Dutch Design Awards)「最佳未來概念」項目。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類似充電車道的無線充電技術吸引許多機構與企業投入,其中包括美國的史丹佛大學、德國的汽車與交通工程技術公司(IAV)、加拿大的交通運輸設備商龐巴迪(Bombardier)等,研究電磁學原理運用,讓車內裝備與地下線圈感應產生磁場充電。

德國明年試辦公車進站候客,順便充電

科技雜誌《連線》(Wired)指出,明年初龐巴迪定於德國曼海姆市(Mannheim)試驗:感應線圈內建於公車站牌地面下,利用公車進站等候乘客上、下車的空檔充電。這項計畫將試辦十二個月,一面還蒐集資料改善技術。

此外,電動車的研發對象也延伸到排碳量更大的卡車上。德國西門子(Siemens)在高速公路專用車道上設立高架電纜,當油電混合卡車上方的導電設備偵測到電纜位置時,卡車便自動切換成電動車模式,即使行進車速每小時九十公里亦可順利完成。

BBC科技專欄作家湯普森(Bill Thompson)認為,這些點子值得肯定,不過專用車道的新建整修將是花大錢的工程;德國運輸專家杜登赫夫爾(Ferdinand Duddenhoffer)也認為,創新商業化的重點在於成本,否則再棒的創意也可能淪為曇花一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44

一觸即發——那些隨時會引爆信托違約的火藥桶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388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多次提到中國信託業的兌付危機,年前三家機構力保中誠信託30億元涉礦產品剛性兌付,19日吉林信託松花江(77號)信託項目第五期規模為1億元的產品再次逾期。

但據《21世紀經濟報導》稱,山西省3家本地企業將向聯盛能源投資3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國開行將向該公司進一步提供20億元人民幣貸款以換取50%的股份。

無論吉林信託能否能像中誠信託一樣化險為夷,對整個信託業來說,這兩次的違約危機或許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美銀的分析師David Cui在報告中指出,今年信託業的違約危機一觸即發。

中信證券也發佈報告,其估算2014年將有7966只信託產品到期,規模合計9071億元,考慮利息支付的因素,本息合計1萬億元。

根據近年來各大媒體的報導,今年違約風險較高的信託產品大概有12只,這些產品大都與煤炭有關,投資的企業幾乎全部集中在一個地方——山西省,但也有例外,如中誠信託的農戈山鉛鋅礦信託計劃,該項目位於四川,到期日為今年5月30日。未來幾個月即便沒有出現違約,相關企業的債務重組任務相當繁雜,同樣,山雨欲來的違約危機也將不斷撩動市場的神經。

以下是華爾街見聞根據媒體報導、美銀報告以及對各信託官網的逐一核實,整理的最近一年到期且違約風險高的信託產品列表(圖片來自美銀報告,或因媒體報導的差異,其與華爾街見聞整理的內容稍有出入,僅供參考,點擊看大圖):

1,1月31日 中誠信託·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託

信託產品發行方:中誠信託

涉及企業:振富能源

涉及資金:30億元

結果:兌付,但不支付第三期利息


2,2月19日 吉林信託·松花江【77】號山西福裕能源項目收益權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第五期)

信託產品發行方:吉林信託

涉及企業:聯盛集團

涉及資金:1億元

結果:已逾期


3,2月21日  山西信託•山西聯盛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權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第三期

信託產品發行方:山西信託

涉及企業:聯盛集團

涉及資金:5億元

細節:該信託計劃前兩期在延期後清算兌付,該官網上並沒有第三期的詳細信息,此為媒體報導的綜合。

可能的結果:延期


4,3月11日  吉林信託·松花江【77】號山西福裕能源項目收益權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第六期)

信託產品發行方:吉林信託

涉及企業:聯盛集團

涉及資金:1億元

可能的結果:延期


5,3月31日 中信信託·中信乾景套利型投資集合信託計劃

信託產品發行方:中信信託

涉及企業:重慶麥吉可房地產開發有限

涉及資金:1.96億元

細節:麥吉可房地產公司在去年年中陷入資金鏈緊張,中信信託試圖拍賣抵押房產但是計劃擱淺,因為開發商已經將抵押的房產出售,並再度抵押給了幾家貸款方。

可能的結果:開發商和信託公司將共同支付該筆款項

原因:1,在中信信託出售這款產品的時候,合同中並沒有明確地表明接下來的投資項目。2,為防止市場出現騷亂,地方政府已經出手干預。此前相關的一處房產因歸屬權不明,已導致當地的一位買家自殺。


6,5月14日

信託產品發行方:江西國際信託(現中江國際信託)

涉及企業:聯盛集團

涉及資金:該信託計劃的總規模為15億元

細節:中江國際信託是聯盛最大的信託債權人

可能的結果:延期


7,5月30日,中誠信託·農戈山鉛鋅礦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信託產品發行方:中誠信託

涉及企業:四川農戈山多金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涉及資金:1.96億元

細節:投資鉛鋅礦資源

可能的結果:違約

原因:1,相較於煤礦,鉛鋅礦的投資吸引力更低,開採難度大。2,根據不願具名的政府人士,中央能夠容許出現1-2億元的信託違約。


8,7月25日 中誠信託·誠至金開2號集合信託計劃

信託產品發行方:中誠信託

涉及企業:山西新北方集團有限公司

涉及資金:13億元

細節:新北方是山西另一家煤礦開採商

可能的結果:延期

原因:新北方正在與一家國企談判出售部分煤礦資產。


9,7月27日 金牡丹·融豐系列·宏盛聚德特定資產收益權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第二期)

信託產品發行方:華融信託

涉及企業:山西宏盛能源開發投資集團

涉及資金:3.19億元

細節:華融還出售了另外一隻信託產品,9月4日到期,規模為6300萬元。

可能的結果:延期


10,9月7日  建信證大金牛增長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第1期)

信託產品發行方:建信信託

涉及企業:證大投資

涉及資金:4億元

細節:1,該信託通過投資金融市場獲得收益。2,該計劃的第一期在2013年3月到期,投資者損失38%,而預期的回報率為20-30%。投資者同意將該產品的到期日展期到今年9月。3,該計劃的第二期規模為3.59億元,預期收益也為20-30%,在去年6月份到期時虧損31%,投資者同意將到期日展期到今年12月。

可能的結果:信託公司和投資公司共同承擔損失

願意:1,證大投資在產品最初到期時拒絕全額補償投資者,因此信託公司可能不得不參與進來。2,到今年1月,第一期產品的虧損情況收窄至24%,第二期浮虧減少至13%。3,為了聲譽,證大可能不讓違約發生。


11,11月15日 長安信託·煤炭資源產業投資基金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第一期)

信託產品發行方:長安信託

涉及企業:聯盛

涉及資金:2億元

可能的結果:延期


12,11月20日 

信託產品發行方:中建投信託

涉及企業:聯盛集團

涉及資金:該信託計劃的總規模為6億元

可能的結果:延期


13,12月23日  華潤信託•焱金2號孝義德威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信託產品發行方:華潤信託

涉及企業:山西省孝義市德威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涉及資金:11億元

細節:該信託產品原本在2013年12月到期,但是延期到了2014年12月。

可能的結果:有可能違約

原因:在最開始的到期日,信託公司和融資方都拒絕全額償還投資人,近來也沒有該公司變賣資產的相關報導。


14,2015年1月15日

信託產品發行方:五礦信託

融資方:宏盛能源實際控制人屈全大

涉及資金:12億元

細節:該信託產品用以受讓屈在京所控房產和土地的收益權。

可能的結果:被新的信託產品替代


美銀認為,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集合信託產品到期的高峰時段:

我們認為信託市場是主流金融市場中最脆弱的一部分,借款人的質量越來越不如貸款、公司債等市場的參與者,他們幾乎是市場中風險最高、償付能力最差的一群主體。

而在信託市場內,集合信託產品(可以向多個投資者募集資金)的風險要高於單一信託,因為單一信託的投資者資源更豐富更牢固,所以他們對風險的把控更加老練。但如果償付能力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單一信託最終也會違約。

美銀根據Wind的數據和估算的結果製作了集合信託產品每個月到期的規模,從中可見,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是下一波到期的高峰。

規模最大的200只集合信託產品總的資產規模為1450億元。其中絕大部分信託產品投向了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佔比分別為35%和34%。其次是煤礦和金融市場,具體如下圖:

美銀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煤礦信託最有可能發生違約。因為:

1,煤礦價格在最近幾個季度急劇下跌。

2,大部分煤礦信託的貸款方都是私人企業。

3,這些企業大都來自資源大省,例如山西和內蒙古,這些省份嚴重依賴資源。與此相對,最近的房地產市場仍在適度上漲,而地方融資平台則有政府兜底,在此之前他們都可以獲得再融資。

結合下面這種200大集中信託產品的到期時間分佈圖,美銀認為煤礦信託違約的時間點可能集中在4月、6月和7月。

需要提醒的是,美銀分析報告的數據基礎實際上只覆蓋了整個信託市場的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