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兩岸三地:偽中產階層 Uncle Ray

2010-05-11  AD





 

以下是筆者一位 朋友的真人真事。94年,朋友兩夫婦剛從英國大學畢業回港,身無長物,前路茫茫。兩夫婦月入不足3萬元,思前想後覺得需要買層樓,但手頭連裝修費也沒有。 膽粗粗到沙田第一城買了個395方呎的單位,樓價約140萬元。朋友個子高大,單位廳房卻極細,自我安慰,單位細抹地打掃省工夫。數年後,夫婦有了小朋 友,加上一個菲傭,單位更不夠住。

90年代12厘按息仍可應付

90年代是香港地產黃金時期,按揭利率是「P(最優惠利率) 加」,曾高見12厘,九成按揭,兩夫婦每月供樓要1.2萬元,加上管理費、水電煤等,兩夫婦生活要十分節儉才能應付。十多年後,筆者的朋友雖然不算很富 貴,但有車有樓。過去的年代,香港不停有同樣的故事,nothing special。395方呎單位現時市價約160萬元,九成按揭,以現時P按計,月供連按保約7000元,比筆者朋友16年前供款大減。

筆 者的朋友是「X Generation」,很難理解80後為甚麼買不起樓,更搞不清早前有一對年輕專業夫婦,月入6萬元,「苦戀」太古城而不得的原因。打開報紙,康怡花園 600方呎兩房單位,成交425萬元,九成按揭供20年,借390萬元,連保險月供約2萬元,佔家庭收入35%。香港樓價真的太貴?Come on,80後,政府有責任照顧弱勢社群,資源應放在公屋,但沒有責任通過居屋、夾屋,製造偽中產階層幻象。

Uncle Ray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60

管理階層決策獨斷 從雲端跌落谷底 黑莓帝國崩壞 兩兆市值消失的教訓

2012-2-6  TWM




「如果沒讓員工配備黑莓機,這公司可能好不到哪去!」美國企業曾流傳這樣一句話,不過現在換成蘋果了!短短兩年間,黑莓機由雲端跌入谷底,它到底犯了什麼 錯?

撰文‧翁書婷

「我的黑莓機好幾天不能上網!」去年十月十一日起,歐洲、北美、中東四千萬名黑莓機用戶發出怒吼,以黑莓機聞名全球的RIM(Research in motion)公司陷入危機。其實兩年來,這家上市公司麻煩不斷,不僅市占率下滑,股價也一再腰斬,甚至台灣的代工廠都受連累要大裁員,一手創辦黑莓機的 拉扎里迪(Mike Lazaridis)被迫放棄董事長和執行長職位。一家曾經如此輝煌的公司,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RIM為加拿大知名智慧型手機黑莓機(blackberry)製造商,二○○九年全盛期,黑莓機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占率高達五○%,等於每兩位擁有智慧型 手機的用戶,就有一人使用黑莓機,瑪丹娜、貝克漢、美國總統歐巴馬都是愛用者。

員工一封信 踢爆管理危機當蘋果推出iPhone、Google陣營推出Android手機後,黑莓機一路處於挨打地位,市占從一六%跌到一一年的一一%,輸給蘋果、 三星;股價更像溜滑梯般下滑,從○八年每股一四八美元跌到目前的十五美元,創八年新低,市值蒸發七七五億美元(約二兆三千萬台幣),超過目前四個宏達電的 市值。

巨人倒地,是挑戰者太強,還是巨人生病了?

「我對公司失去了信心,熱情已經不見 ,而且這種感覺不是只有我一人,是在整個公司彌漫。」去年七月,一名RIM員工在網站上發出匿名信,踢爆RIM內部管理問題,一名前RIM工程師證實, 「這信的真實程度相當高,裡頭提到的狀況非常貼近RIM的現狀,不但是RIM員工所寫,還是高層主管才能觀察到的高度。」「我們的公司就像蘇聯時期的政府 辦公室一樣!」這封匿名信點出問題所在,封閉官僚文化是RIM反應遲鈍的原因之一,缺乏開放管道,連「我覺得黑莓機的平台開發工具爛透了!」這種真話都沒 有人敢向高層反映,讓高層自我感覺良好。

除了基層意見無法上傳,高層決策端也出現狀況。「在關鍵時刻,沒人能做出重要決定,所有人都各做各的。」RIM缺乏強而有力的決策系統,缺乏明確的賞罰機 制,「讓沒有能力的高層主管仍穩坐大位。」這封信不客氣地指出。

「雖然拉扎里迪與巴爾西利(Jim Balsillie)是共同董事長和執行長,但所有大決策都出自巴爾西利,拉扎里迪只發表產品和行銷上的小意見,決策獨斷,缺乏多元意見制衡。」RIM第 六大股東Stephen Jarislowsky更點出寡頭管理問題。

「提前到會議室,你會發現多數人低垂著頭,目光向下凝視,這是黑莓式的祈禱,你輕輕坐下加入他們的行列,共譜一曲手機鍵盤奏鳴曲。」《黑莓帝國》一書描寫 RIM的過去風光。

沉醉昔日榮光 不了解消費者獲得FBI信賴的安全性加密、用兩隻拇指就打字飛快的專利鍵盤和即時收件的push mail,串起企業和員工安全網絡,讓八成五的歐美上市公司選擇黑莓機,甚至最注重通信安全的聯邦政府員工也全部配發黑莓機。傲人的安全設計不僅征服人 心,也打敗不景氣,在金融海嘯期間,RIM逆勢締造一一○億美元營收佳績。

RIM過去在企業用戶的成功無庸置疑,但是當蘋果掀起智慧型手機革命,拉扎里迪、巴爾西利兩巨頭沒有跟上賈伯斯的腳步,還停留在十年前的思惟,「我們相信 一般消費者有一天會重視黑莓機的安全認證機制??,公司才不會(像蘋果一樣)分心去創造一大堆華麗的應用和遊戲。」拉扎里迪面對新潮流還是拒絕改變。

「他們一點都不了解一般消費者。」顧能(Gartner)資深分析師呂俊寬觀察,結果就是消費者轉買蘋果,企業用戶也開放讓員工攜帶蘋果。

「過分沉醉於過去成就,活在自己築起的高牆裡,過於盲目,公司仍在持續運轉,但是沒有意義的運轉。」觀察RIM長達十五年的市場研究機構Charter Equity分析師Edward Snyder說。

最後,RIM連核心用戶都保不住。「我們是從企業用戶起家的公司沒錯,但我們也擁抱一般消費者。」拉扎里迪不得不在○八年開始轉彎。

當RIM發現蘋果大受一般消費者歡迎時,不情願地追隨蘋果進攻消費者市場,「但是RIM什麼都想做!」呂俊寬說,沒有考量到自身優勢是什麼,兩邊都抓的結 果,就是兩邊都做不好。

什麼都想做 結果都做不好RIM發現蘋果iPhone以觸控面板讓一般消費者瘋狂,也馬上推出擁有觸控的Torch手機反擊,「除了觸控螢幕之外,它還有鍵盤,不但讓 手機變得很厚重,看起來就像舊世代的笨重手機,成本也比較高。」呂俊寬說,結果不僅無法吸引一般消費者,企業用戶也不買單,兩面不討好。

不僅想用手機打進蘋果盤據的消費者市場,RIM也學蘋果推出平板電腦playbook,但是市場定位卻失焦,RIM聲稱是針對企業用戶設計,卻強調會讓員 工上班分心的遊戲娛樂功能,RIM前高層主管Raymond Reddy也說,「playbook只有wi-fi沒有3G,讓企業用戶很不方便,前景黯淡。」果然,playbook積累約八十萬台庫存。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奧斯汀(Ian Austen)認為,為抵禦蘋果拓展各階層消費者,RIM也像三星一樣使用機海戰術,四年來推出三十七種機型,多到讓消費者昏頭,「而且三星的機海戰術成 功,是因為關鍵零件都自己做,有成本優勢;但RIM沒有,因此毛利下滑。」而且RIM連自己的核心技術都顧不好,「最近的當機事件就是最好例證」,成大電 信管理所教授黃光渠說,「為什麼小小的幾台電腦當機,就導致五大洲用戶手機失靈,難道公司沒有備用系統?」企業用戶對於黑莓機的信任,在不知不覺中已然瓦 解。

美調查機構ipass統計,去年iPhone以四五%的比率超過黑莓機的三五%,成為企業用戶最愛的手機。

不過,黑莓機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在印尼,黑莓機的地位有如美國的iPhone。」呂俊寬說,去年印尼市占高達四七%,RIM能不能再複製印尼經驗到其 他新興國家,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

RIM

成立時間:1984年

主要業務:智慧型手機品牌廠經營團隊:董事長史蒂米斯特(Barbara Stymiest)執行長海恩斯(Thorsten Heins)近三年營收、獲利:單位:美元年度營收淨利EPS 2009149.5億24.5億4.53 2010199.0億 34.1億6.34 2011前3季142.7億12.8億2.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53

關於階層與個人命運(ZT) 投資人黃祖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e1c3e0102ewba.html
關於一個孩子的未來,我的感覺就是「父母的眼光是子女的起跑線」,而不是父母的財產、社會地位、社會關係,說到財產,富不過三代是普遍現象,因父母對子女教育缺乏超前的眼光,溺愛孩子導致社會地位較高的成功人士子女成為社會垃圾的現象比比皆是,只有父母較高的眼光是比較靠得住的。子女自己的探索,有一定運氣的成份(比如毛澤東父母就沒什麼遠見,但毛自己一直在探索。明明中共高層想安排毛澤東在上海的總部坐辦公室,但他寧可去窮山溝發展武裝力量)。關於這個觀點,一直想寫一篇,可惜積累的東西不多,以後再寫。

關於階層與個人命運
2014-02-15  來源:豆瓣網   作者:柚子
 
   英國有部很了不起的紀錄片,一個導演可能初衷是想驗證在英國社會階級是很難踰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窮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去年的56歲,幾十年過去,還是那個導演,從青年到老年,還是那群人,從兒童步入老年。
 
   我聽說這片子有一年之多,因為是完全的真人秀,所以相當好奇,但是一直沒有找到片源,終於在搜狐視頻見到這片子,2012年他們也完成了56歲的拍攝,所以這最新的一部片名字叫做《56UP》,一共分三集,在這150分鐘裡,我們可以窺見到普通的英國人的人生。
 
   那些人的人生好像證實了導演最初的推測,遺憾地是,真的證明了,就像天涯前不久一個很火熱的帖子《寒門再難出貴子》,一群畢業生在銀行實習後各自不同的表現和最終歸宿,讓人無法言語但卻就是殘酷的現實,優良的社會資源早已經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盡,從父母輩一直承傳到子女輩。在我們的國家,那個二十年前就出來打工而子女留守老家的這群體,作為父母遠離孩子也沒有時間精力管孩子,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可提升孩子,他們只是艱難地活著而已,而他們的80.90後孩子依然隨便上點學到了中學就輟學然後步入父母的老路到城市來打工,然後依然在繁華城市的邊緣被壓擠,這群人中除非立志能夠改變自己人生的還是有,但是很小的一部分。而這部英國真人秀電視紀錄片也是讓人看了唏噓不已,裡面沒有分析具體原因,我們只能通過那些表象去推斷本質的原因。
 
   7歲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上層階級讀私立學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經每天在看《金融報》或者《觀察家》了,他們明確知道自己會上哪個高級中學然後上牛津大學然後成為著名律師著名人物之類,中產階級的男孩也有一些夢想反對種族歧視幫助有色人種或者到哪裡上學讀書有個什麼職業,女孩子則想著長大了嫁人生子,而在窮人區貧民窟上寄宿學校的下層階級的孩子甚至談不上什麼夢想,有人希望當馴馬師賺錢,有人希望能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爸爸吃飽飯少罰站少被打這也成為了他們的願望。
 
    在他們56歲的時候,當年那幾個7歲的上私立學校的孩子已經按照既定路線上了牛津大學畢業然後都做了著名律師,過著上層社會的優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們的孩子也無一例外地走著父親的老路,好中學好大學好工作;中產階級的男孩子有三個也上了大學,第一個bruce牛津大學數學系畢業後成為了一個中學教師,按照他的理想幫助窮困地區的學生,後來回到英國在一個普通的公立學校教書,過著平淡也還安靜的生活;另外一農家子弟nick上牛津物理系畢業後到美國成為一個美國著名大學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個身材外貌氣質極佳的美國妻子,他是這裡面唯一一個成功晉級精英階級的人;一個男孩peter年輕的時候政治思緒很激烈英姿勃發,大學畢業後做了教師,中途因為發表政治言論被民眾抨擊退出了有壓力的電影拍攝,56歲時候重回拍攝,已經改行做了公務員,家庭穩定幸福兒女雙全且優秀,和自己的美麗妻子業餘時間一起創辦樂隊進行創作表演並在業內取得很不錯的成績,身材修長氣質優雅,他們依然穩定地處在在中產階級這個梯度裡。不過那些中產階級出來的女孩子則表現都很平淡,我甚至都不能準確地分出誰的故事,無一例外她們嫁人結婚生孩子,她們的人生幸福程度幾乎與她們的婚姻美滿程度完全掛鉤。而那幾個來自底層社會階級的孩子,有色人種居多,他們年老以後,都當了一堆孩子的爺爺奶奶,而他們的孩子,極少能上到大學,做著都是普通的服務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類,他們自己,常與失業相伴,如果沒有好的社會制度,他們其實處境堪憂。
 
   我們中國古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主要說的是遺傳和潛移默化,大概也表達了不同物種之間這難以踰越的某種界規吧。除了結論真的讓人感嘆甚至讓人有些不甘以外,我還明顯地發現了以下值得感興趣的幾點。
 
    一、一個人的體重與他的社會階級是對應的。在片中,精英階級的andrew和john老到56歲依然還保持相對不錯的體型和身材,原中產階級中美國教授nick夫妻晉陞為精英階級,公務員peter夫妻作為中層裡面的佼佼者,體型明顯較好,有幾個甚至說得上修長精幹;而底層階級長大變老的男人們,幾乎都成了胖子禿子,雖然他們年輕的時候有幾個甚至說得上相當英俊帥氣,尤其是她們的妻子,每個體型都是走形得相當厲害。而這些底層階級父母生的孩子們,人數眾多,絕大部分都是肥胖的,雖然現在他們還只有20來歲。
 
   可見,精英階級從身形鍛鍊飲食控制等方面的修行,遠遠強於底層階級,這種能保持自己體重的毅力,是不是也是他們成功的重要特質?人人都只看到了他們與生俱來的優越的家庭教育資源和社會環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質和生活習慣,其實在體型的背後更是他們的家庭賦予的某種自律自強的精神吧,這點其實很值得我們深思。所以現在有人說,你連自己的體重都控制不了,你連冬天早晨起床都起不了,你如何能有毅力去控制人生呢?我們看到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後映射的是更多內容,因此我們對那些能長年保持自己體型的人,那些堅持不懈朝著自己目標奮進的人,由衷地表達自己的敬意,在背後,他們的付出或許是我們所不能設想的。
 
   二、除了母體的家庭環境,性格是重塑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張牌。誠然,前面有說,絕大部分人基本都沒跳出社會的等級的既定魔咒,但還是也有例外的。舉兩個例子,任何人都會注意到有個叫neil的中產階級的孩子(他有個小學同班同學是電影中的考上牛津數學系的bruce),neil在在7歲的鏡頭裡他非常燦爛地敘述著他不著天際的奇異的劍客或者花朵蝴蝶飛之類的夢想,甚至14歲的鏡頭下也是一背著書包騎著自行車在好教區飛速而過的陽光燦爛少年,在考牛津大學失利而進入一別的大學之後,因為精神有了問題,他輟學之後做了建築工人,然後流浪輾轉在英國各地,居無定所,食不果腹,衣衫襤褸,實在讓人看了相當心酸。雖然最後在56歲的時候以反轉的姿態做了某個地區的議員,但依然是個貧苦的拿著救濟金的議員,他平時所打的零工比如做教堂的輔助祭司也僅僅能讓他活著,他對著鏡頭從來都沒有過高的奢望,說不知道他自己能做的是什麼,還有什麼樣他可以做下去賺到錢的更好職業,他骨子裡已經對自己的命運無可奈何了。片子一直沒說他的精神問題是他的天生遺傳問題還是後來因為家庭環境壓迫所致,總之,這個人物看了讓人相當悲涼。如果他性情沒有問題,他大學畢業後本來是可以順利走在中產階級有尊嚴的軌道上的。
 
  還有一個孩子,生活在貧民窟,住在寄宿學校裡,7歲時候出現的那張悲涼的臉讓我很難忘懷,他叫paul。他7歲時候談不上什麼夢想不過就是希望少被打,少被罰站之類。他的憂傷無助的小臉在1964年的黑白鏡頭下讓人心痛。他成年後雖然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是因為無一技之長,也無足夠的毅力堅持,或者也因為就業環境不佳,他頻繁地失業,換工作,到晚年的時候已經只能在妻子幫工的養老院謀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雜差。他到底是因為家庭環境而造成的自卑,還是因為天生性格本身而造成的少毅力?不得而知,總而言之,他小時候的那張臉讓人憐憫並心裡發冷,因為這都可能只是與他的童年生長環境密切相關。
 
   三、婚姻可以拯救一個人,尤其是女人。在電影中,女人的幸福主要與情感與婚姻有關,事業在裡面的比重很小。中產階級裡面有三個同班同學,在多個年代一起肩並肩出現在鏡頭裡,長大以後的命運差別還是很遠。有個叫Sue樂觀的女孩第一次離婚後堅強帶著孩子,後來再婚幸福夫妻關係很和諧,然後工作也一路順利並且有顯著提升,家庭美滿事業順利,總之人生更為幸福;有個女孩子一生中嫁了兩次離婚兩次,留下幾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沒上大學,只做著低微的工作,她身體不好又遭遇到一系列的家庭不幸,一直失業領著救濟金經濟也很拮据;還有一個女孩子本性是個悲觀的人,她在7歲14歲和21歲的時候是一個很憂傷很反叛的女孩,而在28歲的時候遇到了她的丈夫,從此她變成了一個陽光的人,在56歲的時候坦然地說出:雖然自己是一本也許不怎麼好看的書,別人(觀眾)既然翻開了,但是還是會有慣性一直讀下去。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這話放在女權主義那裡不好說對與錯,但是放在這個電影裡再合適不過了。那些在7歲的時候就興高采烈地說要結婚要幾個孩子的女人,在她們的人生道路上都寫下了這些篇章,只是個中滋味大相逕庭。婚姻甚至重塑了她們的第二次生命。那個蘇在這些女人中顯得相當年輕有活力,無論容貌還是精神在這群女人中都是佼佼者,再婚遇到的讓她幸福的男人,和一路向上的事業也給了她極大的信心,當然也創造了較好的物質環境吧。而其中有個女人在56歲的時候衰老得驚人,家庭一般又遭遇失業,歲月在她的臉上無情地刻下深深的痕跡。
 
   父母的糟糕的婚姻會傷害一個孩子,給他們人生留下很不好的印記,但其實好的婚姻也可以拯救一個男人,比如上段中寫的那個7歲就臉呈憂傷之色讓人心痛的白人貧民男孩paul,小時候因為父母離婚一直說不會結婚不考慮這事情,後來去了澳洲,看起來很英俊,長大到28歲以後幸運遇到一個陽光的女人,這女人支撐他走過了後面的幾十年的歲月。雖然他遇到問題的時候無一例外地想逃避,想消失,但是最後他的妻子用自己的方式固定了他,也許是孩子,也許是溫暖,讓他留在這個完整的家庭裡繼續盡責。如果沒有這個妻子的話,這個從來就一臉悲涼的對人生無望恐懼的孩子又被傷害了自尊心又沒有自信的男人不知道晚景會如何地悲涼也很難預測。而他的女兒終於也考上大學主修英國歷史,一家人重回英國遊覽的時候也很讓人感嘆。
 
   四、一個家庭中孩子數量的的多少確實與生活品質大有關係。在電影中,精英階級的人基本只生個兩個孩子,在優生優養子女之外有更多的時間來享受自己的人生進行自己的理想規劃,比如喜愛園藝、帶領板球隊、組建樂隊等,他們的孩子都按部就班地上中學大學、畢業以後也有很不錯的體面高薪的工作。而底層階級的那些長大後很容易生個三五個孩子,兩段婚姻甚至更多,因為他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因為衝動無序而導致孩子們更無序地出生,甚至他們年輕的兒子在也很年輕甚至不到二十歲的時候也會生了三五個孩子。因此他們還未到衰老的時候甚至只有49歲就已經是一大堆小孩的爺爺奶奶了,經濟壓力可想而知,他們的生活質量也是可想而知,電影中他們被一大家子圍著忙忙碌碌,一刻不得閒,有白人也有有色人,他們在五十六歲時候為自己的兒女輩找到了一個體面的工作比如郵遞員而感到很欣慰,如果偶爾家族出現了一個大學生,則更是滿面榮光。按照推測,他的子女應該基本是我們所說的80後。
 
   那些結婚的人基本都是找的是門當戶對階級的人,這很正常,一個人在自己所屬的階級裡有更廣泛的人群交集和價值共鳴,裡面精英階級和上層的中產階級在婚姻上倒是更為穩定,是因為理性的選擇還是物質的保證?而其他很多人在35——42歲左右的時候經歷了離婚再婚的過程。當然,一段失敗的婚姻會讓人生更為不幸,除了讓人對婚姻的某種信念散失而讓人覺得沮喪,更是因為修正上一段錯誤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和精力,如果上端婚姻又留下一堆要負責的孩子而爸爸們也都不知道去了哪裡的話,這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理性的人是更容易具有幸福生活,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掌握中?還是感性的人更容易有幸福生活,走到哪裡算哪裡,隨心所欲?或者,表面上的有序看起來乏味無趣,但是在有序之中卻有遊刃的空間,而表面上自由隨心卻帶來後續的混亂,最終是否能擁有自由和愜意卻是未知。所以這個讓我們深思,我們羨慕的不僅僅是精英階級表面上所擁有的更為豐厚的物質基礎和社會資源,或者更要研究他們能擁有並保持傳承這種實力的潛在的那種特質。
 
  從42歲的時候開始,他們的生活基本已經沒有了什麼變化,人生的一切似乎已經成為了定局,孩子們已經長大再教育已經來不及,而自己年華老去追求事業和愛情都已經力不從心,那些曾經意氣風發劍指江湖的有志少年也變成了今日平靜祥和的頭髮稀少的中老年男人,那些曾經憤世嫉俗的女孩也成為現在淡淡評閱自己人生的中年嫻靜婦女。在這個年紀,人生的大好時光已經過去,回首過去,他們都很驚訝自己小時候的模樣,他們彷彿都基本滿意如今的人生,只是不滿意又能如何?他們不會對著鏡頭後悔的。雖然,電影中,那是在英國的福利性的保障制度下,那些人生活還能得到很有效的保障。在我們的國家和我們現在這樣的保障體系下,如果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也都知道了未來的我們是什麼樣的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我們是否更充滿信心還是會覺得沮喪?

  或許就像劇中人所說,無論我們自己是怎麼樣的一本書,精彩或者乏味,讀著讀著,也就讀下去了;或者就像局中人說說,而所謂幸福,就是我們都還在平穩地在這裡,沒有遭遇到厄運,這也是一種幸福;或者就像劇中人說說,如果有機會重來,會在年輕的時候好好讀書,因為知識是誰也拿不走的,那樣可以更有力掌控人生;或者如劇中人所說,如果能重新來過,一定不會像當年那麼懶,會很努力工作把握每一次機會,那麼還是會有很多機會改變整個人生。
 
  如果,如果,不過人生沒有如果,在這個知天命的年齡,一切都已經成為定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325

轉:上等階層與下等階層 但斌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8b4ee0102v3b9.html

上等階層與下等階層
2014-09-28 連嶽

圖:Félix Edouard Vallotton.Woman Reading to Little Girl

美國著名學者Edward Christie Banfield,更八卦的資料也許有利於你記住他,他既是尼克松和里根的顧問,也是 Leo Strauss和Milton Friedman的朋友。

閑話少說,他有個區分上等階層與下等階層的標準,我在以前的文章里簡略提及,今天翻譯得詳細點,有興趣的人可以對照自查,看看你是哪個階層。

上等階層的品質有:

1、自我約束能力強;
2、更看重未來;
3、願意為更好的未來犧牲當下的快感。

下等階層的品質有:

1、只顧當下,及時行樂;
2、無未來感;
3、浪費;
4、工作只不過是為了糊口,對工作毫無興趣,不停地從一種非技術工作轉換到另一種非技術工作——也就是只能打打雜,也只滿足於打打雜;
5、不愛惜自己的財產,不維護、不保養,減少它們的壽命;
6、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不維護,不保養,折騰到壞為止。

與下等階層伴隨的現象有:家庭破裂;濫交;性病;酗酒;吸毒;暴力;犯罪;嬰兒死亡率高;預期壽命低。

Edward Christie Banfield 糾正了一個誤解,即認為下等階層是由於失業及低收入造成的,相反,是下等階層的品質導致失業和低收入。

所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伴的,而不幸的家庭卻有各自的不幸。Banfield對上等階層一句話帶過,描述下等階層卻花了不少筆墨。因為人想成為上等階層,只有一條路可走:自我約束,目光長遠。實踐這點,要花很多時間,成為某領域的行家,就得花去你十年的時間(或20000小時),你日複一日地訓練,情緒平穩地前行,不為暫時的事件所影響,看起來平淡無奇,真沒什麽值得多說的。

人最寶貴的資源是時間,善於分配及放大時間的力量,用來求知、培養技能、儲蓄資本,能承受當下的“克制之苦”,自然如巴菲特所說:你有一個雪球,且有足夠長的斜坡,你的未來雪球越滾越大。這是上等階層的活法。

你將不停聽到這些口頭禪:人不就那麽回事!有什麽用呢?死了都一樣!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這口氣一定要出!賭一把!——它們會營造出一種氣氛:就是現在死了,也得不管不顧。這就是下等階層的活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09

谁在背后给布什和希拉里撒钱:高盛员工VS草根阶层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6267.html


在政治筹款这场马拉松大赛之中,共和党候选人杰布•布什的筹资速度令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希拉里相形失色。

根据最新出炉的美国官方选举机构“联邦选举委员会”报告,投行员工力挺布什,美国两任布什总统也自掏腰包支持杰布•布什竞选。小布什在捐款人项下写着“美国前总统”,不过老布什就只是简单地写了个“退休人员”。

在希拉里方面,她明显得到草根阶层和女性选民的支持。不过来得快花得更快,希拉里竞选团队已经“烧掉”近40%的筹款资金。

高盛员工力挺布什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联邦选举委员会负责人魏塔布(Ellen Weintraub)在网上催促:“快点上报数字,八点之前搞完,晚上都能见孩子。”

联邦选举委员会负责统计美国两党候选人筹款数字以及花费去向,本周三是各竞选团队向其申报初步筹款情况的最后期限,不过真正筹款大头“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Super PACs)的报告要在本月末出炉。

这份新出炉的联邦选举委员会报告统计的是2015年4月1日~6月30日之间,美国两党共22支竞选团队宣布参加大选竞选之后的财政情况,这份报告上会显示所有200美元之上的捐款人名单,个人捐款最高限额是2700美元。

报告显示,杰布•布什的总统竞选团队自其宣布角逐总统大选后,两个星期内已筹集到1140万美元(总筹资额因此增至1.14亿美元),不过他已经在志愿者薪水和政策咨询方面花掉了四分之一。

布什团队的竞选资金大部分是顶级共和党“打包人”(Bundler)贡献的,这些人多是布什家族的亲朋好友。打包人通常是公司CEO或有钱人。布什的竞选资金里,只有3%的资金来自于少于200美元的捐款人。

在其中,根据记者的统计,有56名来自高盛的员工给布什打了钱,没有任何其他总统候选人能从投行界吸引到这样的政治献金额度。这些高盛员工里就包括前高盛总裁佐利克(Robert Zoellick)。

布什家族自己也很给力,包括前总统老布什、前第一夫人劳拉,以及前总统小布什等在内的亲属,都每人给杰布•布什捐了2700美元。

希拉里团队“最烧钱”

与此同时,希拉里团队则体现了“钱来得快也烧得快”的原则:在她筹集的4700万美元中,已经花掉了1900万美元,相当于花掉了40%。

在筹款来源方面,94%的政治现金每笔都低于250美元,平均额度近145美元;不过这些资金仅仅占到希拉里筹集到的竞选资金总额的17%。有趣的是,希拉里团队61%的捐款人,是女性。

在花得快方面,希拉里主要将资金用于雇佣团队(目前为止雇了364个人)并在全国进行一些竞选基础设施建设的准备。

布什团队则把不少钱用在了打“Uber”和私人飞机上:在使用Uber服务方面,他们花了1400美元,并为租用私人飞机花了15.3万美元。

自杰布•布什宣布参选后的16天里,其竞选团队每天平均筹资71万美元,而自希拉里宣布竞选以来的81天里,其竞选团队每天平均募集55.5万美元。

不过真正筹款大头“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报告要在本月末出炉,就目前来看,布什团队遥遥领先。

在美国,单个竞选活动的捐款最高限额为每人2700美元,但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却被允许募集不限额度的捐款。杰布•布什在筹款方面的策略是,在其宣布参加竞选之前的六个月之前,他为其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Right to Rise”筹集到创纪录的1.03亿美元,之后在6月15日正式宣布参加竞选后,他又从单个竞选活动捐款中筹集到上文报告中提到的1140万美元,总筹资额也因此增至1.14亿美元。

在希拉里团队方面,除了单个竞选活动中筹集的4700万美元,她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目前则筹集到1500万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56

中產階層興起赴日購房?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1596.html

中產階層興起赴日購房?

第一財經日報 羅韜 2015-07-28 22:48:00

高凈值人群通常希望投資歐美的豪宅以彰顯自己的身份,中產階層因為在國內缺乏投資渠道,而日本這樣投資門檻相對較低、深具性價比的國家成為他們的選擇。

“國內一線城市房價太貴也不知道會不會下跌,而那些房價便宜的城市我們也沒有投資興趣,我們都是風險保守的人,希望進行稍微穩健的投資,所以我們逐漸開始參與了解更多的海外投資。”上海個人投資者方旭峰(化名)在電話里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最近兩年,海外購房似乎成為了一個時尚潮流,每個周末位於上海、北京的五星級酒店就會有一場海外置業的講座或者項目推薦。而中國的開發商也是紛紛出海,選擇那些中國人留學、旅遊的目的地,希望在國外為中國人提供中國式的物業。面對源源不斷進入卻“看得見、摸不著”的潛在客戶,海外不動產的銷售方只能以舉辦各類型講座或相關聯活動的形式,聚攏有意購置海外房產的消費者。

方旭峰經常周末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在某一個市中心的五星級酒店,聽那些身著華麗的置業顧問講述每一個海外國家的特點。

“移民、留學、投資是大家投資海外房產的最主要目的,其中大部分人和我一樣是投資需求。而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是傳統的海外投資國家,政治經濟穩定,房價溫和上漲被國內很多買家喜歡。但是在今年,日本突然開始火爆了起來,無論是海外項目推薦會還是私人銀行客戶經理推薦產品名單上都出現了日本。”通過了一年的各種講座“培訓”,方旭峰已經成為了一名置業專家,他去過好幾次日本,逐漸覺得日本東京也許會像多年前的北京,因為奧運會房價還會出現一輪猛漲。

中產階層海外購房夢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方采訪獲悉,相比於之前中國買家都是高凈值人群,越來越多中產階層參與到了海外投資。其中高凈值人群通常希望投資歐美的豪宅以彰顯自己的身份,而中產階層因為在國內缺乏投資渠道,而中國不斷走向國際化,因此這些人群開始“被教育”參與海外投資,而日本這樣投資門檻相對較低、深具性價比的國家成為他們的選擇。

臺灣信義房屋的數據顯示,在日本出售給中國買家的房屋在今年前三個月里增長了70%達到111億日元(約合9.08億美元),日本售出的每100套公寓就有10至15套賣給了來自亞洲的外國投資者。

方旭峰周圍很多朋友也會受到這個圈子的影響,時不時也去聽一聽海外置業的講座。方旭峰告訴記者:“國內目前信托門檻較高,P2P和股市風險很大,雖然一線城市房價穩定但是購房成本和限購影響不動產投資並不是很好選擇,而實體經濟下行也導致很多投資的回報越來越低。”面對這樣的環境,博士畢業的方旭峰開始看到了全球化的機會,雖然方旭峰並不是專業的炒房客,但是他正在不斷了解這個領域的動態發展。

出去投資,教育問題也越來越被中產階層看重。

“我覺得國內的壓力太大,小孩未來在這樣的競爭中太吃苦,我希望可以辦理移民去國外,所以我也會考慮海外置業,中國人還是希望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才是家。”住在靜安區的張女士在電話里告訴記者自己的想法。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最近幾年興起的海外“生子潮”目前已經成為海外購房的新生力量,這類購房者是以移民以及孩子教育為主要目的,以自住為主,同時為了孩子教育,“學區房”更容易受到追捧。業內人士蔡為民發現,國內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是催生不少父母赴海外投資買房的一大原因,通過投資買房,讓小孩赴國外留學,接受更好的教育。

看上日本房產哪一點?

“純粹看匯率現在買房最劃算,人民幣在日本的購買力具備絕對高位。”方旭峰告訴記者。

目前,日幣匯率處於歷史最低點,而人民幣貶值預期不斷增加。根據日本財務省於5月下旬發布的最新數據,2014 年底海外對日直接投資余額同比增長5.3%,達到20.583萬億日元,連續4年增加。其中,日元貶值成為海外對日投資增加的一大因素。同時,日元下跌讓日本簽證官們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今年半年的簽證發放量超過了以往一整年的量。對於中國投資者而言,日元貶值成為了赴日投資房產甚至進入日本股市的誘因。

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方對於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期待。從歷史數據看,舉辦奧運會的城市,房產增值潛力都很大。在今年3月世邦魏理仕發布的《亞太地區投資者意向調查》中提到,在經濟複蘇和日本電子產業預期被看好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東京商業地產租金收益將在未來兩年內上漲2%~4%,空置率也將下降至1%。

但是最吸引方旭峰們的還是房屋的永久產權。“很多中國人有土地意識,我周圍的朋友去澳大利亞、日本買房都是因為這里面的海外永久產權,這樣自己的子子孫孫都可以享受到曾經自己置業的福利,這樣的體驗也很重要。”方旭峰說到。

此外,由於日本貸款程序較為簡便、利率低,且大多數房產首付僅需一成,同時日本也有著中國人更易接受的生活風格,加之比較穩定的租金回報,這些因素也潛移默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138

美國平價綠卡時代或將“終結” 中產階層成國際資產配置“新增長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509.html

美國平價綠卡時代或將“終結” 中產階層成國際資產配置“新增長點”

一財網 王蔚佳 2015-11-18 11:20:00

美國參議院已通過投資移民EB5漲價法案並且送達到眾議院,一經公布即生效——這意味著目標就業區投資額由現在的50萬美元漲至最少80萬,對中國投資者而言,50萬美元的平價綠卡時代將正式終結。

隨著12月11日美國投資移民EB-5法案改革臨近,風傳已久的提價方案將最先影響近年來已成為這一項目主力軍的中國投資者。

來自多家移民機構的消息顯示,美國參議院已通過投資移民EB5漲價法案並且送達到眾議院,隨後眾議院也將很快通過該法案並公布,一經公布即生效——這意味著目標就業區投資額由現在的50萬美元漲至最少80萬。

由於現有市面上大多數紐約市中心的項目所在地目標就業區,將可能不符合新法案關於目標就業區的要求,相應項目投資額將可能漲至100萬,對中國投資者而言,50萬美元的平價綠卡時代將正式終結。

然而,盡管赴美移民門檻提高,但中國依然多年成為全球移民市場的主力軍,而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的擴大,這一新興人群成為新移民環境下的“新增長點”。

“在國際資產配置的領域里,高凈值人士曾是不二之選,他們的國際資產配置不僅逐年上升,而且增速可觀,資產總量與國際資產配置一向互成正比,但近年來中產階層在這一領域表現得非常活躍。”福布斯一項自2010年起的國際資產配置研究顯示。

該研究指出,特別值得註意的是,最近數年,中國大眾富裕階層成為國際資產配置的生力軍,他們擁有海外資產的比例在2011年幾乎為零,2012年卻增長到26%,這一龐大的大眾富裕群體還在進一步增長。

“由於中產階層與大眾富裕階層僅一線之隔或互為重疊,我們有充分理由認為,中國的中產階層已經將國際資產配置放入視野,而非仰望與隔膜。特別是國際投資機會中與理想居留地結合的項目,與子女教育有關的投入,成為中國中產階層的熱議話題。”該研究指出。

在福布斯聯合出國移民機構外聯出國出版的《國際資產配置趨勢報告》中,對中國投資者這一新的國際資產配置傾向分析指出,中國投資者在考慮國際資產配置時的首要思路是區別動產和不動產。

而在具體投資方向上,美元依然受到中國投資者追捧,歐元以其流動性也開始受到重視;此外,該人群開始主動進行多種金融產品的配置,海外保險以及一些國家的國債成為許多投資者資產配置的第一步,而且近年來信托產品日漸受到歡迎,其中關於財富傳承的信托產品尤其受到重視;而受海外永久產權的吸引以及子女教育和養老醫療等目驅動,房產投資成為很多投資者國際資產配置的重要一環。

盡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般中國投資者都依然將焦點集中在金融投資和房地產投資上,在商業機會和全球商業拓展上的數量較少,但與早年移民以生活享受為目的比較起來,現在開始規劃投資移民或資產配置的人士,會在初期就關註當地的商業機會和資產布局。

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就這一趨勢預測指出,中國對外的投資在“十三五”期間可能會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而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速,海外資產配置的現實條件也在不斷完善。

編輯:郭潔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25

中國中產階層人數已超兩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2935.html

中國中產階層人數已超兩億

一財網 甘犁 2015-11-17 13:06:00

從總量上,中國儼然是一個中產階層大國,但無論是富裕程度還是人口占比都遠不及發達國家。家庭財富分配結構也更呈“金字塔型”。

10月13日,瑞信(Credit Suisse)發布的“2015全球財富報告(Global Wealth Report 2015)”(下稱“瑞信財富報告”)指出,中國家庭財富總值達22.8萬億美元,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富裕國家,僅次於美國;同時,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中產階層人口,達1.09億名,超越美國的9200萬名中產階層人數。該報告發布後迅速引起了輿論的高度關註。

關於瑞信財富報告的熱議焦點有二個,一是瑞信數據的可靠性。二是中產階層數量,即中國的中產階層數量究竟是多少?馬雲就認為,中國中產階層人口數量已達3億。

                                  瑞信的數據可靠嗎?

數據的可靠性決定了研究結論的可信度。根據瑞信的“2015全球財富數據手冊(Global Wealth Databook 2015)”(下稱“數據手冊”),中國財富的數據源自於中國社科院開展的“Chin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Survey”,該數據涵蓋了2000年中國家庭財富的基本狀況,並且,除2000年的數據源於調查,此後14年的數據均是通過模型推測出來的,推測模型也未公布。因此,中國的財富數據還只能稱作“推測數據”。不可忽視的是,中國從2000年到2015年的15年間,無論是宏觀經濟形勢還是家庭資產結構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基於2000年數據推測而來的結果難以讓人信服。

與中國的“推測數據”不同,美國和日本的財富數據是通過官方數據和家庭調查數據直接測算,屬於“基礎數據”。日本數據來自日本全國家庭收入消費調查(2009),美國數據來自美國消費者金融調查(2013)。顯然,“基礎數據”的可信度遠高於“推測數據”。

事實上,中國並不缺乏家庭微觀調查數據。從2011年開始,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通過科學的抽樣和現代化的調查手段,已經先後開展了三輪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簡稱CHFS),以及多輪季度電話回訪,成功建立了一個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家庭金融數據庫。2015年9月底,中心完成了第三輪家庭調查,共收集樣本40000余戶,為分析中國家庭財富提供了豐富而可靠的信息。

那麽,中國究竟有多少中產階層呢?

                         被低估的中國中產階層數量

瑞信財富報告以每人擁有5萬~50萬美元的凈財富來界定中產階層成年人。這樣的中產階層標準並不算高。因此,與以往網友驚呼“被平均”、“拖後腿”不同的是,這次網友們紛紛表明,“如果財富只要達到5萬美元就是中產階層,那我也算是中產階層了”。其實,中產階層的標準並不唯一。例如,福布斯雜誌也公布過一個中產階層標準:生活在城里;25歲到45歲之間;有大學學位;專業人士和企業家;年收入在1萬美元到6萬美元之間。

這里,我們以瑞信財富報告的中產階層標準來測算中國中產階層的人數。按照5萬至50萬美元的凈財富,根據CHFS最新的2015年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中國中產階層成年人口占成年人口比例為20.1%,遠高於瑞信所估計的10.7%;中產階層成年人平均財富約為13.9萬美元,也遠高於瑞信所估計的6.8萬美元。根據CHFS數據推算,中國中產階層成年人口數量應該是2.04億人,而非1.09億人,同時中產階層所掌握的總財富也應為28.3萬億美元,而非7萬億美元,遠遠超過美國和日本的16.8萬億美元和9.7萬億美元。

因此,無論是以中產階層人口規模,還是中產階層總財富來看,中國都躍居世界榜首。

    當然,雖然中國中產階層在總體規模上有明顯優勢,但有兩個特征值得註意:第一,中國中產階層的人均財富為13.9萬美元,遠低於美國的18.4萬美元和日本的15.7萬美元。中國中產階層的絕對數量雖已遠高於瑞信財富報告的估計數目,但占比僅為20.1%,遠低於美國的37.7%和日本的59.5%。第二,中國不同階層的占比與美國和日本也迥然不同。如圖所示,中國成年人口中,極少部分人邁過高財富的門檻,超過中產階層中等財富標準的人口占比僅為1.0%。該比例在美國為12.3%,日本為9.1%。在財富金字塔的低端,中國尚有78.9%的成年人口的財富沒有達到中產階層的最低標準。根據瑞信的估計,該比例在美國和日本分別為50.0%和31.4%。如果說一個理想的財富分配結構為“橄欖型”,那麽日本相對更接近於這種模式,而中國則屬於財富分配不均的“金字塔型”。

            中國中產階層財富太過依賴房產

中國不同富裕階層的財富規模和資產結構也存在很大差異。首先,低財富成年人的平均財富僅為1.1萬美元,距離中產階層的5萬美元標準還很遠。其次,中產階層的財富在房產上的配置比例過重,高達79.5%,而金融資產占比過低,僅有10.8%。與中國人更偏好房產不同,美國和日本家庭更願意參與金融市場。根據2013年美國消費者金融調查(SCF)數據,美國家庭金融資產占比為40.8%,而房產占比僅為34.1%。

家庭財富是社會財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家庭財富的分布狀況可以直接反映中國當前社會財富的公平狀況,同時通過家庭財富的配置狀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會消費、投資和儲蓄的潛力。作為社會生產和消費的主力,中產階層的規模和占比以及其財富狀況直接關系到中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未來經濟的潛力。雖然瑞信財富報告遠遠低估了中國中產階層的人口數量和財富規模,但不可否認的是瑞信財富報告引起了我們對於中國中產階層當前狀況的關註。從總量上,中國儼然是一個中產階層大國,但無論是富裕程度還是人口占比都遠不及發達國家。家庭財富分配結構也更呈“金字塔型”。中國,在走向真正的中產階層國家的道路上,還任重而道遠。

(作者系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黃賓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30

小英、柯P勝選的幕後推手 鬼才導演盧建彰他不懂政治 卻能精準找出台灣社會各階層的心聲

2016-02-01  TWM

「詩人導演」盧建彰在這次大選操刀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的競選廣告, 作品風格充滿細膩的社會觀察。 他不只是透過廣告訴說改革社會的理念,更像是一個人生信仰的傳道家,透過寫小說、寫書、四處演講等, 用愛與包容力,要為世界帶來正向的力量。

總統大選落幕,民進黨贏得首次的完全執政,擲地有聲的文宣,被認為是勝選的因素之一,幾波競選廣告如《願你平安》、《人民大聲公》、《台灣隊加油》等,用細膩的觀察,說出紛亂社會下的庶民心聲,獲得許多人共鳴。不過,這幾支廣告的幕後推手盧建彰,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卻說自己和政治,其實「很不熟」。

四十歲的盧建彰,曾是台灣兩大廣告公司奧美、智威湯遜的創意總監,二十九歲就被評為全球著名廣告獎Gunn Report(全球創意報告)創意積分排行台灣區第一名,商業廣告作品很多,但在和民進黨合作前,唯一的政治廣告作品,是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兩支競選廣告。他坦言,一開始心中不是沒有掙扎,因為「不利於中國市場,但是想想,錢少賺了,卻換來很大的公共利益,所以就接了。」很會拍、很會寫,坎城廣告獎、時報廣告金像獎??,各種獎項拿到手軟,盧建彰的專業能力不容質疑,但是他身上最閃閃發光的,是善於觀察人心、洞見社會不同階層痛苦後,仍舊充滿盼望的眼光,和不斷用作品訴說希望的行動力。

「我看這些政治人物,就像是國家代表隊,有更多的要求和期待在他們身上。」留著一頭褐色長髮的盧建彰,說起話來滔滔不絕,有著廣告人的能說善道,不過卻多了一份誠懇改變社會的熱情。

他說,最早和綠營總綰文宣大計的林錦昌談廣告方向時,心中想到的是「人的苦痛」,但還不太清楚怎麼呈現。沒多久,遇到一位老朋友,身家上億,卻深深為台灣人活得不快樂感到擔憂,讓他想起蔡英文身上那種同樣迫切想要為人民做事的心,於是有了《願你平安》和《台灣隊加油》兩支廣告。

盧建彰的競選廣告不見激情吶喊、攻擊對手或端出政策牛肉的訴求,只有蔡英文靜靜地輪番用國語、台語和客語的旁白,說出平凡如你我的心聲,像一顆丟入海裡的震撼彈,安靜卻深刻地撞擊人心。

他把政治拍出高度

描繪人民對台灣感受、對未來期待「Kurt(盧建彰)本身就是一個詩人,很深刻觀察台灣的脈動。」在柯P、小英競選廣告中,和盧建彰兩度合作的民進黨媒體創意中心主任李厚慶說,盧建彰的作品文字感染力驚人,能夠有一個高度,表現出對台灣的感受、對未來的期待,討論時雙方一拍即合,他的作品「除了字體等細節調整,基本上都很到位。」善於說故事,來自盧建彰自小養成的閱讀習慣,以及愛和人聊天、觀察人生百態,隨時擷取素材的能力。他說,因為母親在他高中時出車禍留下的後遺症,以及後來父親罹患肝癌的緣故,自己有一半的人生都在進出醫院。有一次他看著隔壁床生病的孩子不願和母親分離,母親不斷勸說「媽媽要去工作,才有錢付醫藥費」,那個糾結的場景烙印在他心中,和許多身旁的故事,一起成為他創作的靈感來源。

非科班出身的盧建彰,才二十九歲就當上創意總監,是社會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和一般廣告人最不一樣的是,他打從心裡渴望為社會帶來影響力的信念。

他說,大學會選企管系,是因為那時正逢股票上萬點的輝煌年代,人人都想進入投資市場賺一筆。但後來他開始對這行的本質產生懷疑,因為才大二的他到金融業打工,時常要給電話另一端年紀大他兩、三倍的菜籃族買股票建議,他能搬出的答案,其實就是前一天老師上課教的理論,非常粗淺,卻左右許多人的投資成效,「這情況有如電影《華爾街之狼》翻版,是一種極度的荒謬。」「人生意不在賺錢、我想當別人心中的『橫道世之介』。」盧建彰話鋒一轉,談起了他最愛的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的小說《橫道世之介》,主角是一個外貌、能力都平凡的大學生,但是對身旁人適時的付出、關懷,讓他在多年之後,成為眾人回憶當年時,難以忘懷的「大家的好朋友」;這就是盧建彰期許自己成為的人。

「他總是可以在客戶的回應中,跳脫表面字句,看見客戶內在真正的動機,找到改善關鍵!」奧美前創意總監、自由廣告人薛瑞昌,在十多年前盧建彰剛入行時,以上司身分和他共事三年。薛瑞昌認為盧建彰不是天才型的人物,但因他看重人、謙虛、細心的態度,補足專業上的不足,學習力很強,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他不斷進步,作品的感染力也更加驚人。

他把公益摻進商廣

用父子情談長照, 吸引兩百萬人點閱「我很在乎公共利益,做車子廣告,我談的其實是長照議題。」盧建彰說的,是他二○一五年幫豐田汽車拍攝的廣告,觀眾先是看到藝人修杰楷飾演的男主角開著車,好像載著孩子去旅行,但最後發現他推的不是嬰兒車而是輪椅,一起出遊的則是他的父親。這支網路影片,兩周內吸引兩百萬人次觀看,可見盧建彰的廣告超越商品本身,引起更多人對品牌價值的認同。

「工作也可以帶給人幸福,比賺三、五億元更有意義。」盧建彰相信,一定能透過自身的工作,給社會一點正向的力量。所以他談土地正義、談原住民世代貧窮議題、談炫富、談年金改革,不用批評的角度切入,而是轉過身來,期許自己和身旁的每個人「把眼睛放在別人身上,不要只是閉眼忍耐、充耳不聞別人的痛苦」。

五年前,在盧建彰三十五歲、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他辭去廣告總監的工作,到台藝大念電影研究所,轉作廣告導演,為的就是想要更自由地說自己想說的故事。

曾經的不自由,帶來現在珍惜的自由。大學畢業時,盧建彰是全班的異數,在同學們紛紛投入商業領域時,他進入廣告業,本以為可以不用坐辦公室,沒想到廣告業卻是加班到天荒地老的行業。他從最低階的AE(廣告業務)做起,負責倒茶水、跑腿,連會議紀錄都曾被撕掉十次。他回想第一天上班,公司一票人去吃飯,在座都是薪水高他兩、三倍的主管,卻要薪水最低的他買單,傻眼的他說身上沒錢,卻引來白眼,那種感覺,他一輩子忘不了。

「所以不管我後來當到多高的位置,都不會輕視底下的人,因為這是不尊重專業。」盧建彰說,雖然他後來從AE轉作文案,不再動輒被叫去跑腿,但工作不該有貴賤,「創意了不起的是想法,而不是人,不該有誰高誰一截的陋習。」對人的善良和公平,除了來自他虔誠的基督教信仰,也深受家庭影響。盧建彰的老家,曾是台南的望族,家中常見達官貴人;孰料家族親戚倒債,一夕間家道中落,後來母親重病,父親得用一個月四萬元不到的薪水養活全家人、付學費,但仍給予孩子正向積極的價值觀。他還記得,父親曾經告訴他,「就算無法賺大錢,但要做一個讓人懷念的人。」這句話,就深深影響他至今。

「Kurt比其他導演更宏觀思考,總是加入個人對社會的關懷。」和他合作多年的工作夥伴、想像影像總監製蔡麗雯笑言,他是一個好脾氣的人,在面對工作的困難時,總是「以不變應萬變」,如一四年拍柯P競選廣告時,只有兩天時間找齊演員,然而有政治色彩的廣告不易找人,結果找來的都是素人,包括工作人員的家人,甚至自己的妻子,盧建彰也因應人選隨時做腳本調整,最後廣告如期完成,大受好評。

一五年初為人父的盧建彰,在同為廣告人出身的妻子陳祖安眼中,變成一個「更有愛、更有包容力」的人。有了孩子,就更在乎是否給予下一代更好的世界,所以在談論工作時,也總是會想透過作品向社會發聲。而她也稱讚他,是一個生活工作都平衡的人。

他用倒數來算生命長度

離開只剩九千多天,更珍惜每一刻採訪妻子的當下,盧建彰正在陪小孩睡午覺。平常沒有工作時就回家,不讓妻子一個人照顧小孩太久,因為兩人都認為「創意來自於生活,沒有生活就難以有好作品」,盧建彰每天規律運動、閱讀,甚至每年都帶她去「蜜月旅行」。

「當我各種獎都得過了,就會想,然後呢,我還要做什麼?」盧建彰用平均八十二歲的壽命來倒數人生,認真地說,只剩九千多天,所以每一刻都不要浪費。現在的他不只是拍廣告,也陸續出了五本書,今年將推出第一本以醫療為主題的小說。

再來的目標?受訪前一天剛看完電影《大賣空》的他,直說自己未來的目標,就是拍出這樣說出人性貪婪、反思當代社會的電影。說著說著,他的眼睛散發出光芒,彷彿已經進入自己執導的長篇電影劇情中;那種想要改變世界的熱切,好像也讓現場的溫度跟著熱了起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79

誤讀中產階層錯失消費升級 寶潔在中國市場“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2496.html

誤讀中產階層錯失消費升級 寶潔在中國市場“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嗎?

一財網 劉瓊 2016-02-22 20:46:00

除了美國業務持續多年增長疲軟,在中國寶潔也未能利用好中國消費者收入不斷提高的機遇。寶潔近段時間在中國也在牙膏等多個領域推出了一系列高端產品,但是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嗎?

正在瘦身和削減成本的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公司寶潔,在中國市場也正遭遇困境。寶潔公司在其最新財季業績報告中公布,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下滑了高個位數百分點,降幅與上個財季差不多。

3個月前正式接替雷富禮(A.G. Lafley)就任寶潔公司CEO的大衛·泰勒(David Taylor),日前首次公開講話時表示,寶潔目前正面臨許多不容易解決的問題。除了美國業務持續多年增長疲軟,在中國寶潔也未能利用好中國消費者收入不斷提高的機遇。寶潔太把中國當成一個發展中市場,而不是當作全世界眼光最敏銳的市場。

在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2015財年,寶潔旗下所有業務部門的銷售額均出現下滑,銷售額同比下降5%至763億美元(約合4973.69億元人民幣),而凈收益則同比下降了40%至70億美元(約合456.30億元人民幣)。而在最新的第二財季盈利32.1億美元,按年增長35%,但收入減少8.5%至169.2億美元。

值得註意的是,寶潔近段時間在中國也在牙膏等多個領域推出了一系列高端產品,但是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嗎?

錯失消費升級

去年10月份,寶潔表示,在創新高價位產品方面已落後對手,這導致公司整體收入增長疲弱。

在中國市場上,日本品牌對寶潔旗下幫寶適(Pampers)嬰兒尿布品牌市場份額的侵占。2012年以後,日本最大的消費品公司花王從日本進口銷售的“妙而舒”,價格比普通紙尿褲高很多,卻成了引爆中國市場的導火索。花王集團社長澤田道隆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其官方在中國的妙而舒紙尿褲銷售額(含進口和國產)2013年是2012年的兩倍,2014年也是2013年的兩倍。

此後,美國金佰利、日本尤尼佳等也開始在中國銷售在海外生產的高價位紙尿褲,一舉擴大了份額。隨著中國人的安全意識不斷提升,高價位紙尿褲的年增長率達到了30~40%,份額從2010年的不足10%擴大到了2013年的15%左右。

寶潔錯失的另一個高速增長的高端消費領域是在牙膏市場。一位日化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寶潔旗下的佳潔士雖然整體市場份額高於中高端定位的雲南白藥牙膏,但是一些地方市場,受到了雲南白藥的步步緊逼。

目前中國高檔牙膏市場,以雲南白藥牙膏市場份額最大,其憑借高端草本路線在牙膏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業績,2014年的銷售額在30億元左右。2009年進入中國市場的高檔牙膏品牌舒適達(藥業及保健品巨頭葛蘭素史克GSK旗下),目前在高端牙膏領域業績與LG竹鹽平分秋色,緊隨雲南白藥之後。

實際上,在與中國本土快速消費品牌的對決中,寶潔等曾經優勢的外資品牌,在不少領域正面臨份額下降的尷尬。全球性管理咨詢公司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去年發布的《2015年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該公司研究的中國市場26個快速消費品品類中,本土品牌已經連續三年從國際競爭對手手中爭得市場份額,以7成市場份額占據主導地位,約貢獻了8成以上的市場增量。

日化業內人士、上海悅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白雲虎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寶潔在頭發護理領域總體市場份額依然保持優勢,但增速放緩;在護膚與美容領域,寶潔在華遇到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巨頭的競爭,和中國本土化妝品牌的崛起,其玉蘭油、SK-II組成的美容陣營份額不斷被蠶食,後來針對化妝品店渠道推出的護膚品牌也很快悄無聲息;而寶潔旗下汰漬、碧浪組成的洗滌陣營,更是早已被立白、納愛斯、藍月亮等本土品牌占據優勢市場份額。“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國消費者理念變化,消費結構調整,但寶潔未能及時應對中國近年來的消費升級趨勢,忽略了中國中產階層消費能力提升的需求。”

“過去寶潔太把中國當成一個發展中市場,而不是世界上消費者最為挑剔的市場。”寶潔CFO喬恩·默勒表示。

誤讀中產階層

實際上,過去的2015年是寶潔重大改革之年,這個187歲的品牌已經通過出售、停產及自然淘汰等形式,放棄旗下約100個品牌,希望專註於包括汰漬洗衣液和幫寶適尿布在內的70~80個消費品牌,這些品牌合計為公司帶來90%左右的銷售額,貢獻約95%的利潤。

全球層面,寶潔正在進行品牌重組以集中力量於核心業務,但寶潔意識到,中國市場要做的不僅僅是品牌調整。去年10月,前CEO雷富禮也曾表示,寶潔誤解了中國的中產階級,“我們被困在市場中間了。消費者越來越高端,這意味著我們在往下走。”

不過默勒表示,如今寶潔正在針對中國二胎政策,以及中國消費者偏好更高價產品的趨勢,來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寶潔正在不斷加碼高端消費品市場,迎合消費升級的趨勢,泰勒表示,希望以此來贏得未來幾個季度能看到在中國的業務取得顯著好轉。

它正迎合中國父母樂於在嬰兒身上投資更多資金的消費傾向,推出了一個新系列的幫寶適尿布;最近力推其創新產品液體衛生巾、洗衣凝珠、歐樂B牙膏等。

寶潔在中國推出的碧浪洗衣凝珠,是一款由薄膜包裹的濃縮洗衣液“膠囊”,遇水後薄膜即溶,每顆凝珠售價2.5元,比普通洗衣液高出20%,寶潔希望用這些看起來更有趣的產品吸引年輕消費者。

再如,2016年1月進入中國的市場的歐樂B潔齒護齦家用雙管套裝,該(113克+65克)套裝的銷售價格為159元,是目前中國市場上最貴的牙膏。“因為消費升級,和中國消費者對口腔健康的逐漸重視,口腔護理領域是中國消費品市場中的朝陽產業。”寶潔大中華區口腔護理品類總裁歐陽慶球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相對於其他品類,口腔護理領域也是寶潔中國目前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

寶潔大中華區總裁馬睿思 (Matthew Price)在今年初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城鎮化進程的加速發展,具有較高消費實力的中產階級的迅速崛起,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都為中國快速消費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寶潔將繼續發揮全球化優勢,同時堅定地立足於本土、關註並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不斷強化高端品牌,通過更優質、更具創新的產品豐富我們的產品組合,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這些嘗試還包括,通過海外旗艦店的形式,在中國市場引入更多寶潔旗下高端產品。2015年雙十一期間,寶潔中國的首家海外旗艦店登陸天貓國際,引入該公司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法國、 澳大利亞等6個國家的涵蓋母嬰、美發護發、身體護理、衣物護理等品類的多款在中國大陸市場尚未出售的人氣單品,寶潔大中華區電子商務總裁許敏女士表示:“從去年開始,中國已經成為寶潔全球電商最大的市場,希望用這種方式以讓寶潔的海外優質產品通過跨境電商這種便捷的方式來到中國,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不過,白雲虎也認為,除了提供更高端創新的產品,引進國外優質產品來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寶潔也應該調整對中國的增長期待值,畢竟中國這個寶潔第二大市場,不可能長期高速增長,每個市場都有階段性。特別是中國本土企業的成長,也是必然的趨勢,就像當年日本、韓國本土企業的成長一樣,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變化規律。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4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