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父母慘賠經驗學到「避險」真義 「生技阿嬤」之子賺數倍報酬的錦囊

2010-11-29  TWM




在業界有「生技阿嬤」之稱的加特福生技董事長程伶輝,四十年前是叱咤風雲的股市大戶,當時人稱「蔣媽媽」。「蔣媽媽」的長子蔣一恕,從父母股市操作經驗萃取智慧,青出於藍,不但為自己賺得可觀身價,更一度金援母親公司。股市作手如何教出台股新好手?

撰文‧謝富旭

二 ○○八年十一月中旬某一天早上,四十一歲的蔣一恕,接到了一通來自金鼎證券營業員友人的電話。營業員友人向他哭訴說:「我們公司成立這麼多年以來,從來沒 有看過營業大廳,竟然連一位客戶都沒有的慘況!」就是這通營業員電話,讓蔣一恕決心進場撿便宜貨。那天後的一個多月裡,他陸續買進華固、皇翔與工信三檔營 建股以及少許中華電信的股票。儘管買了之後持續走跌,由於是現金買進,秉持著他一貫不融資的原則,所以持續下跌他並不慌。

買進一年半之後,蔣一恕在今年上半年陸續出脫手上的營建股。華固從他買進平均約三十元的價位,漲到八十元,獲利一六六%;皇翔從買進平均約十二元成本,最高急彈至七十元以上,他則賣在約五十元的價位,獲利三一六%;工信買進價位約在七元,賣出在十元出頭,獲利四二%。

股市大勝 從父母經驗學習這是蔣一恕自一九九九年從美國留學回台後,繼○四年到○五年亞智科、雷科與嘉裕,○七年日勝生之後,在台股的第三場重大勝利。

蔣 一恕說,他之所以在股市賺多賠少,首先要感謝縱橫股海半輩子父母親的教導。「他們的成功或失敗經驗,不僅全部傳授給我,由於媽媽還引薦了她在股市中豐沛的 人脈,讓我少走了很多冤枉路。」出身自權貴之家的他,蔣一恕給人一種孤傲感覺。他的祖父是抗日剿共名將蔣鼎文,國民政府遷台後,蔣鼎文官拜四星上將。蔣鼎 文與前總統蔣中正不僅是同鄉,還是共同創辦黃埔軍校的戰友,一直受到器重,成為帶領數十萬部隊的大將軍。蔣一恕看到前總統蔣經國,以及前聯勤總司令蔣緯國 將軍,都要叫一聲「蔣伯伯」。

成立台灣最早的私人股市研究團隊蔣一恕的媽媽,就是創辦國內知名糖尿病患專用奶粉製造商加特福生技的董事長程伶輝;程伶輝出生於高雄左營眷村,父親是海軍軍官。程伶輝嫁給蔣鼎文的么兒蔣崇義,外人看來是嫁入權貴,事實上除了尊貴的身分外,經濟生活過得相當刻苦。

「我公公育有四男四女,還得照顧跟在他身旁數十年的眾多老部屬;來台後他雖然是美亞鋼管與新竹玻璃兩家公司的大股東,但留給我們的除了『盛名』外,其他真的很有限。」程伶輝回憶說。

程伶輝前夫蔣崇義是華航會計經理,她本人則在公公的企業——美亞鋼管擔任祕書。以當時兩夫妻薪水,要平淡度日尚可,但要撐起權貴之家交際、應酬以及行頭打點上的種種花費,卻總是捉襟見肘。

在一次機緣下,程伶輝遇見了她在中興大學企管系的助教、後來創辦協和證券的陳長儀。程伶輝向陳長儀坦承,雖然嫁入權貴之家,但家裡總是缺錢。陳長儀鼓勵她不妨進入股市,為自己開闢一條財源。

於是,陳長儀找程伶輝合組一個股市研究小組,有人負責國外股市資訊、有人負責線圖繪製、有人負責總經數據分析、有人負責產業資訊蒐集??,一個可能是台灣最早的私人股市研究團隊,就這樣草創成立。

集體作戰 進出資金達股市一半程伶輝說,她做股票最大的優點在於「整合」。從小個性活潑大方的她,嫁入權貴之家後,非但沒有任何身段,因待人豪爽坦誠,反而結交到很多朋友。

程伶輝整合了一批散戶同好共同進軍台股,這種集體作戰方式果然奏效,讓她在台股賺了不少錢。幾年下來,不僅家計改善甚多,還把原本住著小公寓換成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一戶電梯大樓。

一九七○年代初,當時加權指數不過二至三百點,日成交量約五、六千萬元,被外界稱為「蔣媽媽幫」的股市同好,進出資金就占一半以上。

當時經常往來的股市投資客,如今部分已變成身價數十億元的股市大戶,但也有身敗名裂流亡海外;像是賈文中、孫鐵漢、鄭楠興、陳由豪、榮安邱、楊天生??等,均經常在蔣媽媽家中作客,討論行情及研擬股市作戰方針。

蔣一恕的第一批股市啟蒙老師,除了母親之外,就是這一群常在自己家中走動的股市大戶。「小學放暑假時,媽媽總是帶著我到號子的貴賓室看盤,耳濡目染下,開啟我對股票市場的認識!」蔣一恕回憶說。

不過,真正的衝擊,是蔣一恕正值青少年時期的一九八○年代。

八 ○年代,是台股災難與泡沫輪番登場的激情年代。首先是八一年的石油危機,引發嚴重通貨膨脹,利率急升至二○%以上,經濟陷入蕭條、股市急挫。八五年的十信 事件讓台股大跌。八七年經濟開始復甦,新台幣升值,吹起了八九年的萬點泡沫行情。但在投機行情退燒後,台股在短短五個多月內,又從萬點崩跌至二千多點。

這段期間,進出蔣媽媽家的股市投資客依然絡繹不絕,只不過,討論行情的作戰會議變少了,更多的是逃到蔣家躲避金主甚至地下錢莊追債的股市落魄人。

重情義的蔣媽媽,對這些曾經輝煌今日落魄的股市戰友們盡量收留。而她自己也數次在股市中慘賠,還一度因賠光資金拿房子抵押,自責愧對丈夫,真想跳海輕生。

觀 察長輩作為 絕不負債投資「那段時間,雖是爸媽投資黑暗期,卻是我學到最多的時候!」蔣一恕感慨地說,「那時我才大概十五歲,卻經常目睹許多大男人在我面前痛哭流涕, 訴說他們如何在股市傾家蕩產的悲慘故事。爸媽以及那些叔叔伯伯在股市慘賠,甚至有人因此自殺、逃亡或出家,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年輕的我一直在想,將來不要 落得像他們一樣的下場!」八○年代中旬,蔣一恕準備上高中,但因爸媽在股市失利、家中情況大不如前, 父母親透過世交蔣緯國將軍替蔣一恕安排住宿學校。在入學前,蔣緯國找蔣一恕談話、問他長大後有什麼志願,家裡從富裕墜入窘迫的蔣一恕回答說,「我要富 貴!」青春少年,答案卻如此世故,讓蔣緯國愣了一下,但他的回答,蔣一恕迄今印象深刻。他摸摸蔣一恕的頭說,「富貴不難,富就是不欠人家錢,貴就是不有求 於人,能做到這兩點,你就得到富貴了!」這個來自長輩的答案,影響蔣一恕日後價值觀甚至投資觀甚巨。他寧願先慢慢存錢,累積自己投資股票的資金,不借錢, 不融資。後來即使買了房子,背了房貸,也盡量在最短時間把房貸還清。

八○年代末期,台股從谷底攀升,股市邁向萬點關卡,原本財富大失血的蔣媽媽經濟狀況跟著有起色。

這次,蔣媽媽學乖了,在崩盤之前,她聽從友人的建議,把手上第一銀行的持股全數出清(出在一○五○元),跟隨榮安邱的腳步,轉向港股匯豐銀行以及美國房地產。這個決定,不但讓蔣一恕幾年後留學美國的學費有著落,更成為蔣媽媽日後創辦加特福生技公司的最重要資金來源。

蔣 一恕申請的美國學校,主修的是電腦科學,但父母親卻強烈要求他,一定要修財經與會計學分。他清楚地記得,父親當時對他說:「投資理財是每個人一輩子必修的 學分,懂得這門知識,才有機會拿到開啟致富的鑰匙!」蔣一恕恪遵父母的建議,「事實上,我大學三分之一的學分,全是財經與投資學相關課程!」蔣一恕笑著 說。

一九九九年,蔣一恕學成歸國時,身上僅剩數百美元。當時父母已經離異,儘管對股市躍躍欲試,但父親不願金援他,母親也正因加特福生技正處於燒錢階段,無法給他錢。他選擇在投顧公司上班,一點一滴地儲蓄未來進軍股市的資本。

剛開始蔣一恕用少量的資金試身手,不過,操作情況不順利。他請教母親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程伶輝介紹了股市好友啟發投顧分析師王德智給他認識。

王德智告訴蔣一恕,他的股市投資知識雖豐富,但路數太雜,建議他化繁為簡,只要找到最適合他個性的操作方法並專精即可。「王德智的一席話,讓我恍然大悟,也是讓我決定專攻價值投資法的一記棒喝!」蔣一恕說。

透過母親的股市人脈,蔣一恕也認識了前《先探》雜誌總編輯唐啟林。「唐啟林教我最重要的一堂投資課是,股市漲漲跌跌變幻莫測,股票沒換成鈔票進口袋之前都是假的!」這句話也讓蔣一恕悟出不貪心、見好就收的原則。

○三年爆發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導致台股急殺,當時手上已有百萬元以上可動用資金的蔣一恕,看到機會來了,他在○三年至○五年間的獲利代表作是嘉裕、亞智科、雷科、皇翔等四檔股票。這四檔股票出自於他之前幾年磨練出來的三種選股要訣——五六六原則。

價值選股要訣 五六六原則第一種選股心法:挑淨值比低於○.五,總市值遠低於重置成本的公司。

這個選股原則的代表作是嘉裕西服。他在嘉裕西服跌破股價淨值比低於○.五倍以下,即股價六元以下逐漸買進。

蔣 一恕分析,買嘉裕的時候,這家公司的總市值還不到二十億元。嘉裕是台灣本土最大的西裝品牌,他本身也穿嘉裕西裝,在全台擁有十幾家直營門市,五十幾家百貨 專櫃,還有這三十幾年來打廣告所累積的品牌價值。「要重新開一家嘉裕西服,二十億元絕對做不起來。」他深入研究嘉裕財報,發現儘管獲利不佳,但負債並不 高,在桃園又擁有雄厚的土地資產,背後還有裕隆集團撐腰,「六元買進實在沒什麼好怕的。」最後他賣在十元以上,獲利高達六○%以上。

第二種選股原則:挑產品市占率達六○%以上的高度寡占公司。

蔣一恕說,他從媽媽股市戰友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買股只看技術面,不問基本面,最後的下場不是被市場主力用騙線(在線型上刻意製造假突破,或假跌破,誘導散戶進場或進行洗盤)手法坑殺,就是在市場產生系統性風險時全面崩跌中沒頂。

因 此,蔣一恕進入股市之前的第一項功課就是,先學會不賠錢,立於不敗之地,再來講如何賺錢。像他挑亞智科與雷科,前者的印刷電路板與面板溼製程設備國內市占 率超過六○%,高居第一。至於雷科的被動元件雷射切割機,全球市占率高達六五%,具寡占性。「具高度寡占性,即產品市占率達六○%的公司,也代表獲利相對 穩定很多,比較不會倒,買起來也較安心,這種股票買在低點,等於立於不敗之地。」○五年蔣一恕以二十多元價位買進亞智科,抱了二年後在七十元賣出,獲利 二.五倍。另在二十幾元價位買進雷科,抱到五十元才賣出,獲利一.五倍。

第三,挑本益比六倍左右的公司投資。蔣一恕決定買一檔股票前,報酬率目標至少設定在五○%,持股時間最少半年。基於這種特性,他總是會特別留意股價被嚴重低估,尤其是本益比僅有六倍以下的公司。

○四年他用均價二十六元買進皇翔,○七年他以平均二十二元成本買進日勝生,就是這個原則的代表作。

○四年進場時,他綜合各券商的研究報告,預估皇翔每股稅後純益(EPS)可達四元以上,○五年則可達五元以上,皇翔跌至二字頭即開始留意,後來買進平均成本為二十六元。二年後,皇翔大漲至八十元以上,讓他大賺三倍出場。

○七年日勝生股價從五十七元回檔至二十元以下,他預估日勝生當年EPS可達三元以上,「京站」案的入帳獲利,將使日勝生EPS大幅成長。蔣一恕便在十九元處進場,儘管日勝生獲利與他預估有些出入,但仍以五十一元出場,大賺一六○%。

蔣一恕說,他這套基本面選股也並非沒有盲點,最大的盲點在於公司財報造假,造成他研判失誤。他說他曾以二十五元價位買進PCB廠雅新,理由是雅新連續數年EPS都在三至四元之間,二十五元正符合他本益比低於六倍原則。豈料雅新財報造假,讓他損失不少。

風控三心法 不貪、不懼、低點買進然而,針對如何控制風險以及在股市中持盈保泰,他從父母親及他們的股市戰友經驗中學到三個心法。第一、不貪:見好先收回本金。其次、不懼:不融資與分散持股。第三、低點買進。

蔣一恕說,父母親財富為何隨著股市漲跌浮浮沉沉,主要就是太貪心,不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他資金控管的主要原則是,投資前,先設定至少五○%報酬率,達到目標就先抽回本金部分,其餘繼續投資。

他舉例,投資一百萬元於某檔股票,這一百萬元增值到一百五十萬元,一達到他設定的獲利低標,他會先賣出部分,拿回一百萬元本金,其餘五十萬元持續投資。「這時候你膽子也大了一點,比較願意等!」其次,則是不融資與分散持股。即使踩到像雅新這樣的地雷,也不會傷到元氣。

最後則是低點買進。蔣一恕父母以數十年的股市經驗告訴他說,台股是否是底部有二個最重要指標——一、日成交量低於五百億元;二、號子營業大廳中營業員人數比來看盤的客戶多。二個條件都符合,離底部八九不離十。

年僅四十一歲的蔣一恕不諱言,自己在台北縣的八十坪房子已無貸款、車子與存款大多由股市賺來。就連媽媽創辦加特福時,發不出員工薪水,他也曾伸出援手。

照理說,四十一歲的人通常股齡最多僅十五年,但蔣一恕的股市智慧彷彿是身經百戰、看過大起大落十幾次的三、四十年股市老手。他說,他之所以「超齡」,是因為成長環境太過特殊造成的。他希望藉由自己在股市的成長歷程,讓投資朋友在股海中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富爸媽教蔣一恕的投資課

第1課:投資理財是人生必修課,是開啟致富的金鑰匙。

第2課:投資只看技術不重視基本面,終將在股海中沒頂。

第3課:判斷台股底部有兩大指標:1.日成交量低於500億元,2.券商營業大廳中營業人員比客戶多。

第4課:投資要懂見好就收,達到目標,先抽回本金。

第5課:不融資買股票,心理戰就先占上風。

「蔣媽媽」程伶輝

出生:1945年

現職:加特福生技公司董事長學歷:中興大學夜間部企管系蔣媽媽的投資戰果:投資南企、中纖與第一銀行獲利數千萬元,但在1979年、1985年慘陪,一度幾近賠光家當,拿房子抵押

蔣一恕的

投 資戰果與投資心法(566原則)5 買進股價淨值比低於0.5倍標的,總市值遠低於公司重置成本重要戰果 2004年以6元價位買進嘉裕西服,當時該公司每股淨值達12元成績 10元賣出,獲利60% 6 本益比接近6倍,被市場低估的公司重要戰果 2008年金融海嘯股市狂跌,趁華固跌至近30元價位,本益比僅3倍時買進

成績 獲利160%以上

6 買進產品市占率達6成以上的高度寡占公司重要戰果 2004到2005年間,以20元價位買進亞智科與雷科。前者PCB與面板溼製程設備市占率達60%,後者被動元件雷射切割機市占率達65% 成績 亞智科獲利250%,雷科獲利150%

蔣一恕

出生:1970年生

現職:加特福生技公司董事學歷:美國東南大學電腦科學系

經歷:投顧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2

拿小錢‧養好股‧穩穩賺‧好退休 瓦斯行阿嬤 年領百萬的存股傳奇

2013-04-22  TWM
 
 

 

一個要養育四名孩子的寡婦,經營瓦斯行並替人修補衣服為生。她憑什麼條件,竟能在退休後達到年領百萬元以上股息,並從事公益,過著幸福又富足的人生。請看阿嬤的存股傳奇。

撰文‧謝富旭 研究員‧楊寶楨編按:︽今周刊︾第七九五期〈小資養錢術〉封面故事主人翁陳重銘,經本刊力邀,親自寫一篇自己母親二十幾年前,以二百萬元買進台積電未上市股二十張,到如今已累積至三百張,每年坐領百萬元現金股息的存股故事。

一九六六年底,我出生在台北市附近的鄉下地區,家裡在菜市場租了一間店面,賣米與瓦斯。有幾年我爸爸生病,媽媽要去店裡幫忙,她順便把縫紉機帶過去,一邊顧店一邊幫人家改衣服來賺些小錢,才可以應付四個小孩的生活開銷。

擇善固執 抱緊好股耐心等待小時候,家裡的經濟大權全掌握在阿公手上,連媽媽的買菜錢都錙銖必較,要盡量挑便宜的買。時到今日,我媽媽還是會趁菜市場要休息前,去買便宜但稍有瑕疵的水果,然後削掉碰爛的部位來給孫子吃。而每天陪她買菜的那輛腳踏車,已經破爛到連送給小偷都不要,一樣騎得很快樂。

由於媽媽勤儉的個性,儘管我結婚後有了三個小孩,她也一直要我乖乖地「開」那輛二十幾年的「BMW」(Bus、Mrt、Walk公車、捷運、步行),她認為車子只是負債並非資產,還要繳一堆的稅金、保險、油錢與停車費。幸虧省下了買車與養車的開銷,我可以逐漸地累積資產。去年我四十六歲才買進了人生的第一輛國產車,而且是用那一年領到的百萬元股息買的,沒有再額外花我一毛錢;現在靠股息來養車,也滿爽的。

一切都始於一個觀念的改變,三十幾年前,我們的三合院老家被收購,媽媽拿到六百萬元的現金。她思索著要怎樣把這些錢做最有效的運用,後來決定拿一半去買股票。當時有親戚在剛成立的台積電上班,在「聽說那家公司不錯」的情況下,以一股九十二元的價位買了二十張未上市的台積電股票,開始改變了我們一家子的未來。

那個時代的資訊不發達,買股票靠「道聽途說」的比率極高。媽媽靠著鄰居的仲介,也買進了台晶、鑫成、飛虹、世界先進等未上市股票。其實我媽媽當時根本不懂股票,她只是知道在現金貶值情況下,「不買股票不行」。

我常說我媽媽很幸運,就剛好買到了一檔台積電,一檔股票的獲利,足以抵掉其他四檔不賺錢股票。這或許可以稱作「分散投資」吧?畢竟沒有人買股票不賠錢的。

但是能夠「擇善固執」,把未上市的台積電股票,抱緊到現在總計高達三百張以上(不計已贈與子女的股票),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功力。我要給一個良心的建議,在「道聽途說」的情況下買進不熟悉的未上市股票(特別是科技股),風險非常的高。我曾經幫媽媽以四十八萬元,去參加鑫成這一家未上市公司的增資,後來變成一堆的壁紙。至於台晶與飛虹,抱了二十幾年後終於回本殺出,不然現在也成了壁紙。世界先進也早在十幾年前減資後,統統賣掉轉進台積電。

我媽媽投資股票,我觀察到一個特點,就是她很堅持,有賺錢的股票她死也不賣;至於沒賺到錢的股票,她可以等上十年、二十年都不賣,但是一旦耐心等到回本,一定馬上賣光,絕不戀棧。

每年股息相當兩位公務員月退俸年總和我的外公在日本時代是警察,但是從我有記憶開始,外公、外婆就住在巴西。我媽媽排行老三,她與大阿姨、二阿姨年輕時,要負責工作及照顧六個弟妹,讓他們讀大學。後來我這些阿姨、舅舅,也無後顧之憂地跟著外公到巴西工作,最後因為巴西幣貶值而移民美國,現在也都有了很大的成就。我想我媽媽家族的血統中,早就存在著精明、冒險的商業基因。在二○○九年全球金融海嘯時,我看當時機不可失,與媽媽討論後抵押房子,借得五百萬元資金投入股市,現也得到不錯的報酬。

我的岳父、岳母當了一輩子的公務員,岳父年輕時還得過十大傑出青年,算是認真工作的最佳代表;兩位老人家兢兢業業,努力工作三十幾年後,也領到不錯的月退俸。我媽媽一輩子就是在家帶小孩、處理家務,幫別人改衣服賺小錢。但是她現在每年領到的股息,卻不輸給我岳父、岳母月退俸的總和,因為她在二十幾年前就開始投資股票。

記得我剛結婚時,岳母驕傲地跟我說:「你要學你岳父一樣,好好工作,將來在台北市買下兩間房子。」以前公務員待遇不高,岳父又要養三個小孩,還能夠買下兩間台北市的房子,確實不簡單。只是我看著媽媽輕鬆領股息,似乎更技高一籌。

我決定學我岳父般認真工作,我白天在學校教書,別人輕鬆下班回家,我晚上在夜間部兼課,利用星期六、日寫教科書賺版稅。我盡力減少不必要的開銷,為了少繳一點電信費用,至今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看著同事開車上下班,我只能乖乖地擠公車。我認真賺錢,盡量節省,努力當個不敗(buy)教主,持續了將近二十年,也終於可以年領百萬元的股息。

我開始禁止自己繼續寫教科書賺版稅,不想再讓自己依賴勞力賺錢。靠勞力賺錢,好比拿鏟子挖土,兩隻手可以挖多少?可以挖到幾歲?如果用挖土機來挖,不是可以挖一大片?投資理財的知識以及資金,就是幫你挖掘金礦的挖土機。

媽媽對於稅的觀念很清楚,在我爸爸過世時,土地資產就一次分配給我們。至於她的台積電股票,也在早期股價還很低的時候,分批贈與給子女,節省了很多的稅金。見賢思齊下,我也是逐年贈與股票與土地給我的小孩。稅法有規定,每年以合法贈與的額度,就是要給老百姓節稅用的,一定要善用;而且贈與土地、股票的效益,比現金還要大很多。

持續投入公益 能捨才有得現在媽媽年紀大了(七十四歲),股票資產也比以前增加了;所以投資的方向,不再以「高收益(高風險)」為考量,而是轉移成「穩定配息」股票為主。持有最多的台積電,最輝煌的成長期已經過去,儘管每年還是賺很多錢,但是資本支出也很驚人,現在每年三塊錢的現金股息,殖利率實在是不高。所以我幫她把部分的台積電,轉移到亞泥、台泥、富邦金、中信金、聯詠、新普等現金殖利率較高的公司,穩定的股息可以確保生活無虞。

我當兵時,爸爸過世了,媽媽信了阿彌陀佛,閒暇時就去聽師父講經,跟著師父拿錢去幫助別人。或許是善有善報,她的股票投資都很穩定地在成長。

媽媽都說是阿彌陀佛在幫她,我是覺得「善有善報」的成分比較大。見賢思齊,我現在也每個月固定捐款給七家慈善機構。其實看看世界上的有錢人,像是巴菲特、比爾蓋茲等人,都是把大多數財產捐獻出來幫助別人。因為他們能「捨」,所以得到的就比別人來得多。

我很慶幸投胎對地方,站在一些長輩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也從中吸收到了認真工作、冒險犯難、投資股票的知識。儘管我的人生已不缺錢(收入大於支出等於不缺錢);但是我還是會努力把資產再增加一、兩個零,如此一來,我看世界的角度就會不一樣,這樣我教導給下一代的知識也會不一樣。與其給下一代很多錢,還不如讓他們站在上一代的肩膀上,看見更寬廣的未來。

如同瓦斯行阿嬤投資台積電一樣,存股,是一條漫長又寂寥的投資之路。然而,在《用心於不交易》一書作者林茂昌眼中,對資金有限的散戶而言,卻是一條最正確的道路。

林茂昌指出,企圖在股市中發財的投資人,往往忽略了一個亙古不變的事實:即股市中一直存在著「馬太效應」。意即,勝利的果實,通常不是平均分配給所有的參賽者,往往是贏者全拿。如同︽聖經.馬太福音︾所說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林茂昌在書中舉大富翁的遊戲為例進一步解釋:如果同時有好幾個人玩大富翁,一開始就給某個人一大筆錢的話,遊戲到最後,剛開始擁有最多錢的人,往往是最後大贏家,其他參賽者則皆落至破產境地。

存股長期收益 遠勝定存與儲蓄險保單這就是股票市場最殘酷,但卻被大多數投資人忽略的一面。散戶因為在資金、消息,甚至在交易成本上處於劣勢,短線操作的結果,通常落得空歡喜一場,導致大多數人以被痛宰痛賠下出場。

因此,股神巴菲特的最重要事業夥伴,同時也是波克夏海威瑟(Berkshire Hathaway Inc.)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Almanack)如是說:「你必須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注定一敗塗地!」小資散戶的「優勢」,或許跟資金雄厚的中實戶沒得比,但是,較之投資法人機構,卻擁有可對「好股」專注,且長期持有的「存股」優勢。迫於短期績效壓力,專業經理人管理的共同基金,往往每季就會轉換一次持股,頂多持有半年至一年,交易頻繁,投資組合又過於分散,以五年期而言,一五○幾檔台股基金中,績效超過三○%以上的僅有十檔(第一名基金五年期報酬率僅四○%)。

然而,同一期間,以「普通常識」判斷的「好股」如台積電、中華電與統一,還原權息後卻分別締造出八七%、一四七%與一九○%的報酬率。更值得注意的是,僅有四十一檔基金,占國內股票基金檔數的二六%,擊敗台灣五○指數型基金(過去五年還原權息報酬率僅一二%)的報酬率。

挑選好股進行存股,過程就如同鑿隧道般,過程苦悶又艱辛。因為,看到別人一天內賺到一根漲停板,存股投資人常常面對自己手上股票不動如山的處境。不過,一旦鑿開岩壁,微光透射進來,隧道工程就將以飛快的速度完成。

專精企管顧問公司精算師葉崇琦就算出,鑿隧道般的存股工程,以一般台灣小資階級進行存股而言,「微光」起碼要五年才看得到。如果你能找到股息殖利率五%以上,獲利穩定的好股,並把股息再投入;假使每年拿二十萬元(每月一萬元加每年八萬元年終獎金),五年後,你不僅將擁有人生第一桶金,而且所領的股息,每月等於自動幫你加薪近五千元。

如果你在三十歲開始存股,持續了二十年,等到五十歲時,即使你存的股票價格不動如山(沒漲也沒跌),但每年卻可領回三十四.七萬元股息,等於每個月約二.九萬元。每月二.九萬元的被動收入,約可維持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開銷;換句話說,五十歲後,一個有紀律的存股者,基本上已經不必為錢太過煩惱了。

相對的,如果你不是存股,存的是定存或儲蓄險保單,時間一拉長,它們的財富累積效果遠遜於存股。以目前儲蓄險保單利率僅有二%出頭的狀況下,你起碼要存四十五年,也就是約七十五歲,才能達到月領三萬元的被動收入效果。

中年存股兩個帳戶 分存績優股與收租股今年四十六歲,本身也是保險經紀人的羅守至,不管是建議客戶還是自己,均把存股作為未來退休規畫的主要工具。「我很怕風險,小孩也才上小學而已,還有父母親要奉養。即使如此,我自己的退休理財規畫,還是以存股及存基金(投資等級公司債基金)作為兩大主軸,保險主要買健康與意外險。」羅守至把個人存股分兩個部分、兩個帳戶同時進行。第一個帳戶:存高殖利率績優股,進可攻退可守;第二個帳戶:存收租股,退休後領股息。

保守的羅守至對「收租股」的定義非常的嚴格,「因為這是退休後要靠領它的股息過生活用的。」目前他心目中理想的收租股僅有中華電信、大統益,以及統一等三檔,並且中華電信、大統益的成本僅六十幾元與四十元以下。

「我理想中的收租股,一定要是民生必需品股,其需求難以被取代;且公司具該產業的領導地位、每年穩定配息的公司。台積電、亞泥、中興保??被視為是標準收租股,我都還有一點疑慮,因為如果很不景氣的話,人們可以不買3C產品、不蓋房子、不裝保全系統,但總是要打電話、要吃飯吧!」羅守至說。

至於第一個帳戶高殖利率績優股的選股標準,羅守至就放寬許多,並分享了他個人一個選股心法:「市面上每一本財經雜誌我都看,我會把專家推薦股票、雜誌報導的投資達人持股全部蒐集起來,交叉比對後,出現頻率最高的就列入候選名單。」接著,羅守至再從候選名單中挑出股價淨值比一.五倍以下,長期負債極少,最好是零的公司。「選中標的後,我通常會在殖利率六.五%以上進場,買進如果股價上漲,殖利率掉至四%以下,就獲利了結,把賺來的錢轉進收租股帳戶;等中華電、大統益或統一跌到我滿意的價位再進場。」目前羅守至第一個帳戶存股名單計有F-茂聯與耕興。「股價如果沒漲,光領股息的報酬率也不錯,達到攻守兼備的效果。」光在這兩檔股票的帳面獲利,過去一年來就高達近四十萬元。羅守至計畫俟大統益今年除息後,用這筆獲利買進,加速收租股帳戶累積的速度。

羅守至認為,中年人資產較豐,剛開始存股時,一聽到有「好股」,就急著把資金一古腦兒投入,輕忽股票跌價風險。往往落得賺股息,賠價差,情緒受影響結果,反而會對日後存股的耐心與意志造成負面影響。

青年存股戒之在急 先搞定第一桶金三十五歲的高中國文老師小樂(「小樂的生存之道」部落格板主)深諳存股戒之在急的道理。小樂與妻子皆在學校當老師,收入雖然穩定,但公教人員退休年金即將出現大改革的新聞,讓夫妻倆決定靠存股準備購屋頭期款,以及將來的退休所需。

育有兩個孩子的小樂,扣除生活開銷以及保險費(小樂夫妻買了不少儲蓄險),目前每月僅能拿九千元進行存股。存股進行不到一年後,小樂決定把每月存股金額降至六千元,另外,三千元作為將來危機入市的預備金。

「我的存股資齡才一年多,就遇上了這波高殖利率股上漲的盤勢,看好的存股標的如中華電信、統一超、正新、中租迪和??,已經貴得令人買不下手。」小樂認為,「存股要成功,選對好股很重要,但買在夠便宜的價位也很重要,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尤其是對我這種想在短期內買房子的人而言!」小樂目前存股的兩大核心是興農與高股息指數型基金(兩檔即占存股資金的六○%),同時輔以胡連、亞泥、恆義、台汽電作為衛星持股。小樂很慶幸,一出社會時,就把大部分的儲蓄以保險的方式存起來,這張儲蓄險保單報酬率雖極為有限,卻扮演了儲存他人生第一桶金的重要角色。「經過這幾年在股市的摸索,現在總算有些心得,還好錢先放在保單上,沒有在股市摸索期揮霍光,再過二年保單到期後,就有一筆可觀的資金進行存股。」存股要成功,需要具備獨具慧眼的眼光、過於常人的耐心,以及嚴謹的紀律。人生在任何一方面要成功,也都要如此不是嗎?懂得存股之道,你不僅可以克服「馬太效應」的散戶輸家命運,甚至可能成為年領百萬股息的下一個「台積電阿嬤」。

存股成功的 3大條件

條件1懂得從定量與定性

兩面向挑好股票

定量條件 定性條件

1. 過去5年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年平均高於10%。

2. 配股率介於50%~80%之間,殖利率高於5%以上。

3. 自由現金流量(營運現金-投資現金)大於零。

4. 營收與獲利趨勢平穩或向上。

5. 不景氣時,獲利衰退幅度低於20%。 1. 經營者的社會觀感與誠信。

2. 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形象。

3. 產業龍頭股、產品具利基性(高毛利)或民生必需品類股。

4. 開股東會時,經營者是否認真回答小股東(非職業鬧場股東)的問題。

條件2股利再投入,創造複利效果股息不再投入(萬元) 股息再投入

(萬元) 差額

(萬元)

5年後總值 100 116 16 10年後總值 200 264 64 20年後總值 400 694 294 註:假設選股息殖利率5%的標的,每年拿出20萬元進行存股(股價持平)條件3在以下兩種情況下,懂得適時調整

情況一:存股後股價大跌

a. 如果大跌是屬外在因素(如景氣、政策或政治利空、天災人禍),反而應該逢低買進。

b. 如果大跌乃是公司內在因素使然,應再研判是否屬一次性利空,還是結構性利空。前者情況應持有,甚至逢低買進,後者應斷然賣出。

情況二:存股後股價大漲

a. 如果股票大漲是外在因素,與公司基本面無關,那殖利率將隨大漲節節走低。如果殖利率跌至4%以下,應考慮換股。

b. 如果股票大漲是內部因素,公司獲利也同步提升。殖利率仍在你可接受的水準,如4%以上,應繼續持有。

存股遠勝存錢、保險 每年存20萬元效果比較存股(元) 存保險(元) 存定存(元)殖利率 5% 2.20% 1.20%5年後值多少錢1,160,383 1,067,968 1,036,581 每年可領多少錢 58,019 23,495 12,439 10年後值多少錢2,641,357 2,258,697 2,136,868 每年可領多少錢 132,068 49,691 25,642 15年後值多少錢4,531,498 3,586,297 3,304,776 每年可領多少錢 226,575 78,899 39,657 20年後值多少錢6,943,850 5,066,502 4,544,460 每年可領多少錢 347,193 111,463 54,534 優點複利效果最佳、有機會賺到可觀資本利得,但也有股價下跌風險。 風險低,且不用花腦筋。 風險最低,不用花腦筋。

缺點 須花精力挑股及換股有知識門檻。 中途解約,將損失可觀利息。 複利效果最差,對退休生活杯水車薪。

資料來源:專精企管精算師葉崇琦人生 3階段 需求大不同

存房屋頭期款以及

子女教育金(25~45歲)選股原則 產業前景看好,具有成長性,低價資金配置 70%成長股、30%收租股建議標的勤誠、華立、興農、新產、台產、興勤、智邦存退休金(46~60歲)選股原則 進(具成長性)可攻、退(股息不錯)可守的標的資金配置50%成長股、50%收租股建議標的 耕興、詩肯、好樂迪、松翰、百略退休後的生活及實現夢想的花費(61歲之後)選股原則配息穩定,較不受景氣良窳影響資金配置 20%成長股、80%收租股建議標的 大台北、大統益、中信金、華南金、兆豐金、生達、中興保、新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74

達人解讀三大新招 讓阿嬤到美眉都掏錢

2014-10-06  TCW
 
 

 

當日本政府釋出近年最大觀光利多、掀起國內日貨消費潮時,總是跑在台灣前面的日本服務業又進化了一大步,看看日本,下一個商機或許就在台灣發生。

進化一:讓銀髮族「一次看盡」複合店貨價消失,強調知識型消費

除日漸成熟的高齡化商機外,二○一二年起,支撐日本消費、更新的面孔,是正式進入高齡者行列的「團塊世代」。

團塊世代,狹義指二次大戰結束後,在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四九年戰後嬰兒潮中出生、約八百零六萬名的日本人。這個世代手握八十兆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十二兆元)退休金,成為各產業爭搶的目標。

台灣無印良品總經理梁益嘉發現,因應團塊世代崛起,要讓這群人埋單,做法是讓體力逐漸下滑的他們,不必走太多路,就能一次看盡。因此,在兩百坪空間內,巧妙結合各業種的複合店,店數在日本逐年成長。

但是,團塊世代的成就感較其他世代更高,自我意識強,不容易相信他人,習慣先理解「我為什麼要買?」因此更需要透過專業知識引導,再開始理性說服。

梁益嘉觀察,最能體現此模式、討好團塊世代的例子,即是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位於東京代官山的蔦屋書店。

蔦屋書店集結書籍、保養品、用具、餐廳等,強調「知識型消費」,透過書籍提案,推薦相關商品,讓團塊世代能放下戒心、接受誘導,進而消費。梁益嘉分析,團塊世代習慣先研究、再消費,但因不習慣使用網路,且退休後有時間慢慢瀏覽,因此實體書籍仍是其最仰賴也適合的媒介。所以,該店首先採無主題式陳列,把商場、書店或餐廳,全部打散。

接著,再從知識含量高且有權威性的書,帶動一連串消費。例如被養生書籍吸引時,同個架子上就有茶包、香氛或瑜伽用品供選擇;餐飲書籍旁就是鍋具、廚房用具,鄰接著散落在各處的咖啡桌,不遠處就是餐廳。

「貨架消失、業種界線模糊,只賣一種商品的專門店式微,」擁有五十二萬名粉絲的日本藥妝失心瘋俱樂部粉絲團版主Vera觀察,新崛起的複合店,賣的是total solution(整體解決方案),無論是從書籍或氣氛營造下手,目的都在說服消費者,業者推薦的「套餐」是有所本、有品味的,而這也是網路商店無法取代的優勢。

進化二:衣服、家電聯名賣優衣庫人形模特兒,拿戴森吸塵器

只是,團塊世代之外,仍然存在大量依賴網路購物的年輕客群。一般店面如何在網路購物、理性比價行為的夾殺下,找出新活路?

日本實體通路比台灣更早歷經對電子商務的抗拒、反擊,直到今日「認清事實」,主動迎戰;它們發現,如果消費者就是「只看不買」,那就將計就計,利用虛實整合,成為稱職的展示廳。

例如,許多店面導入WiFi,在消費者企圖用智慧型手機搜尋眼前商品價格時,透過伺服器端的設定,導引顧客到自家網站,提供網路價格比較,或透過該頁面強調當場購買的好處,如加贈其他商品、集點等。

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也曾舉例,日本最大零售集團永旺(Aeon)旗下的超市體系,就讓消費者在實體超市購物時,能對商品拍照、讀取條碼後,被引導到專屬網頁下單,直接配送到家,並在網頁「順便」展示店面擺不下的其他商品。

青山洋服也深知消費者喜歡比價的心態,因此讓顧客在網站上挑選可接受價格的商品後,同時預約到實體店試穿、修改長度,且可自由選擇現場或網路付費,如此一來,商家不做白工,消費者也不再受困於「只試穿、不購物」的罪惡感。

更大膽的做法,則是策略結盟,從商品聯名款,進化到「聯名店」。

二○一二年,優衣庫(Uniqlo)和家電通路商Bic Camera在東京新宿開了聯名店「Bicqlo」,共享營業面積,在服飾店裡常見的人形模特兒,身著優衣庫衣服、手拿戴森(Dyson)吸塵器的有趣模樣,成為觀光客新景點,也是網路商店難以營造的新鮮感。

不只如此,去年,無印良品也和日本文具雜貨通路Loft合作,在澀谷開「LOFT&」的大型複合店,再度躍上旅遊雜誌版面。

Vera觀察,要提供顧客一再光顧的理由,除了商品創新,通路的創新也是一途,不只創造話題,也擴大客群。以Bicqlo為例,就同時吸收了家庭客群中的女性和男性,讓媽媽看衣服時,爸爸可逛家電賣場,製造雙重消費。

進化三:讓商品永不過氣眼藥水換了個包裝,再度引發熱賣

「日本失落二十年,但商品還是能一直推陳出新,關鍵就是造勢能力!」明曜百貨親子館執行長梁旅珠發現。

「現在商品不做『倒V』形,根本賣不出去!」梁益嘉解釋,在管理教科書中,生命週期是平緩上升、下降的「小山丘」,但到了日本則呈倒V、大起大落的竹筍狀。因當地商品重視趨勢行銷,上市前一定要抓新聞點,透過媒體、廣告造勢創造高峰;之後,隨話題熱度遞減、其他商品出線,商品很快就「過氣」。因此,日本商人必須在商品每下愈況時,找出最新手法:主動推出消費者「不一定需要」的商品,再透過巧妙說法包裝、「自圓其說」。

Vera舉例,樂敦小花眼藥水人手一瓶後,業者又在原有正方形包裝外,推出Nano款,即罐子、噴頭更小,強調不會弄髒眼妝,適合帶妝時使用。又如咖啡色睫毛膏原是冷門色系,但因業者強調咖啡色會使眼神迷濛、看起來容易親近,可打開戀愛運,又再創造話題。

因應消費者越來越挑剔、對性價比敏感,以及產品生命週期快速下滑,日本商人淬煉出的變形蟲打法,值得台灣重新認識新趨勢的內涵與商戰,已和過去不同了。

【延伸閱讀】專訪花王社長》三招討好中國,獲利創新高

「往後,我們的新商品優先在中國上市!」日本最大日用品製造商花王,去年獲利創新高,花王社長澤田道隆將其歸功於海外的拓展,其中成長最快的市場之一就是中國。

澤田首度接受台灣媒體專訪,透露花王的三大中國「討好學」:商品在地化、為每個小市場服務、三分之一的速度。

他舉旗下最受中國、台灣人歡迎的兩樣商品:蒸氣眼罩、紙尿布為例,因得知過去只在日本推出的蒸氣眼罩,深受華人觀光客歡迎,促使花王內部開始大規模研究,為的就是了解華人消費者的購買原因,和日本人有何不同?

「日本人重視肌膚觸感、幫助睡眠,但華人更在意『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他說,花王因此開始了解華人喜歡的養生法,包括按摩、腳部熱敷等,無論清潔、紓壓時,都特別喜歡熱毛巾的溫熱、濕潤感,因此除了計畫將蒸氣眼罩開發成全身可用的產品,還打算縮短眼罩加熱時間(目前約須等三十秒)。

而去年在中國賣到缺貨、掀起高價轉賣風波的紙尿布,也因為知道中國人特別討厭悶,因此較日本版使用更多透氣材料;同時,行銷策略也從既有的統一版本,在中國轉變為各省分獨立策畫。

他舉例,像去年推出的洗衣粉洁霸瞬清(編按:台灣名一匙靈),就針對各省分水質軟硬不同,設計了不同說帖、廣告,如使用方式應該先泡或先洗;針對二、三線城市的中產階級強調價格,對一線城市消費者則強調品質等。

甚至,現在花王新商品只要研發完成,就直接在中國推出,時間大幅縮短至一年,是過去三分之一的時間。速度、彈性都和以往有很大不同。我們從日本最大日用品商花王身上看到,日本人變了!

(文●郭子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59

三十年老工廠靠「體驗行銷」 欣蘭化工年收近四億元 一款阿嬤凍膜 竟讓通路貼運費搶貨

2014-11-17  NM  
 

 

開架式明星保養品的代工廠欣蘭化工,光靠一項凍膜產品就能締造一年近四億元的營業額,引發廣東美妝連鎖龍頭「千色店」貼錢把海運改成空運,好能提前補貨上架。這家從中國紅回台灣的老字號,怎麼辦到的?

撰文‧林麗娟

「台鹽三寶」洗面皂、沐浴乳、洗髮精、Dr. Wu的杏仁酸系列及玻尿酸保溼化妝水都是高知名度的開架式明星保養商品,這些產品背後的催生者與代工廠就是欣蘭化工。

因為是代工廠,近三十年來,很少人注意到欣蘭存在,但就在本周一一一一中國光棍節這天,欣蘭自有品牌產品「黑裡透白凍膜」卻一天賣超過新台幣兩千萬元,成為大陸最紅的凍膜搶手貨。

熱銷中國 淘寶網凍膜第一在今年夏季凍膜消費的高峰期,欣蘭生產線供不應求,在廣東連鎖通路稱霸的美妝龍頭「千色店」,是欣蘭凍膜在大陸的通路之一,深圳地區副總經理賀麗眼看欣蘭凍膜缺貨一個月,當欣蘭終於恢復供貨,她大手筆宣布,「船運太慢,改空運,費用我就倒貼了,能提早五天到就好。」近一年,光是凍膜,欣蘭每月出貨十萬瓶以上,締造一年近四億元的業績。二○一二年五月躍登淘寶網評選中國熱銷凍膜類第一名;另外,欣蘭也獲網民超過二十萬則正面評價。

讓欣蘭業績翻倍的凍膜產品,其實改良自「阿嬤級」配方,背後的「魔法師」,正是出身櫃姐、美容教育訓練師的欣蘭化工董事長陳淑美。

陳淑美高商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資生堂專櫃小姐,時值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推廣高商高職美容科的技職訓練,考取乙級證照的她改當職訓師。

換跑道不但是陳淑美職涯的轉捩點,人生也自此不一樣。一九八九年,欣蘭化工董事長吳風開接受省教育廳委託提供產品、代訓教師,他看準師資陣容中的陳淑美肯吃苦、能輔助接班,慧眼相中為兒媳,嫁給獨生子吳榮斌。

兒媳接班 與日廠技術合作陳淑美敘述公公吳風開創業的淵源說,欣蘭化工前身是公公與日本大阪七二七(セブン)株式會社合資的代工廠「黑寶珠化工」。後因日方人事變動,公公決定改為獨資,於是「黑寶珠」走入歷史,一九八四年成立欣蘭化工。

欣蘭仍繼續向關係友好的日廠採買原料以獲得技術輔導,一九八五年六月起簽定技術合作協定,引進了日本製作保養、化妝品的技術,是國內少數具有自行研發、實驗、測試能力且能為客戶量身打造的工廠,早期即取得旁氏冷霜、聯合利華隔離霜、德國海馬牌等多家保養、彩妝產品的長期代工訂單。

只是隨著公公臥病,丈夫因奔走於廠務、醫院之間過勞猝逝,公公在臨終前把部分股份移轉給陳淑美,強調即使化工廠都轉移到中國、泰國、韓國等地,國際大廠訂單也隨著流失,但期望她能延續欣蘭化工的命脈。

○一年,陳淑美重金禮聘具藥劑師資格及資深實務經驗的日籍技術師福間正來台擔任廠長,並與已終止技術合作數年的大阪廠締結姊妹廠,逐步開拓產品線。隨著大醫院醫師自行開業設置皮膚科、醫學美容診所且生意興盛,欣蘭化工也找到另一個生存機會。

陳淑美強調,欣蘭雖不是台灣最大規模的化工廠,但她敢自傲是最具挑戰性技術、代工費最高貴的化工廠,她曾以鹽為材料,為台鹽公司研製的「台鹽三寶」洗面皂、沐浴乳、洗髮精,台鹽「蓓舒美」洗面乳也曾轟動一時。

自創品牌 黑寶珠重出江湖至於凍膜的誕生,陳淑美透露,長期為別人做嫁,也會想擁有自有產品,如果只做一項,她認為阿嬤年代的「黑寶珠」沙龍級美膚用品簡簡單單就很好用。一一年她重新檢視配方,加入具有負離子清潔作用的本土孟宗竹竹炭及歐洲天然植物精華,製作出如同仙草凍的黑亮凍膜,能深層潔淨皮膚。

因為有位空姐苦惱於毛細孔堵塞、嚴重長粉刺,陳淑美讓對方試用,空姐驚呼比撕鼻貼、擠壓拔除法更有效,也不會造成毛孔粗大、在皮膚上留下坑洞的後遺症,透過臉書強推,大家都問:「哪裡買得到?」所以欣蘭乾脆採批發方式,讓下游業務在網路上開賣。

當時欣蘭凍膜剛進軍中國,業務通路採「體驗行銷」法,大手筆到處分送產品試用,欣蘭的豪爽,加上網路口碑效應,一傳十、十傳百,於是開始收割成果。

網路詢問度居高不下,也引起實體通路注意。康是美通路、中國家樂福系統都主動找上門來要求鋪點,預計明年莎莎、統一超商也會開始鋪貨。

為對抗猖獗的偽造品,陳淑美指著凍膜的序號強調,她自建鑑別資料庫,消費者只要登上欣蘭官網輸入序號,即可驗證是否真貨。陳淑美欣慰地說,「優質的MIT產品就該這麼做吧!我已證明只要肯努力,也能撐起一番大事業。」

欣蘭化工

成立時間:1984年

負責人:陳淑美

資本額:3千萬元

主要業務:保養品與化妝品代工,另創自有品牌DMC 客戶:Dr.Wu、永信藥品、台中榮總、仁愛醫院、澄清醫院、順天本草等

員工人數:90人

近三年獲利:2012年營收1.5億元,2013年營收3.5億元,預估2014年營收將達4.5億元、獲利2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380

花蓮萬榮鄉》年輕人離鄉謀生,小原住民靠老阿嬤帶大 部落青年返鄉,要終結30年宿命


2015-06-08  TWM

從北部城市踅入南部鄉鎮,再轉到東邊部落,我們深入台灣偏遠鄉鎮,實地走訪一個個「孩子的祕密基地」,看見許多孤單無依的弱勢孩子,在脆弱的家之外,找到另一種心靈依靠,在成長過程中,有人拉一把,或許他們的命運就不一樣了。

撰文•鄧麗萍、賴若函

距離花蓮瑞穗火車站約十五分鐘車程,來到山霧氤氳的萬榮鄉。六千多人的原住民鄉鎮,門前冷落車馬稀,顯得格外安寧,時間彷彿也靜止下來。

由於失業率高,青壯年長期在都市謀生,只剩下老人與小孩。孩子們在課餘時間,不是滿山跑,就是跟著阿公阿嬤採箭筍和文旦。

「看到他們,就像看到三十年前的自己。」萬榮鄉祕密基地負責人簡智隆(Kaliling Qalmutan),回想起小時候幫忙阿嬤剝花生的光景。由於父母在北部工作,他成了流浪小孩,有時住二姑姑家,有時住阿嬤家,居無定所。

三十年前的孩子早已長大成家,三十年前的紅葉楓樹也老了,然而三十年前的宿命卻還沒改變。

原本在外地結婚生子的簡智隆,二○一三年回到部落,看見過去熟悉的成長歷程,在新一代身上重複著:許多父母把孩子留在偏鄉,變成隔代教養;也有父母在外受挫回鄉,失業或打零工,沉淪酗酒、吸毒者日益增加,更造成孩子的價值觀偏差,學習意願低落。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現年三十八歲的他,對部落鄉親的窘境感到憂心,「我們為何不做點事情?」他認為,惟有教育才能改變這一切,於是萌生辦課輔班的念頭。

簡智隆自掏腰包開辦課輔班,獨自照顧三十多個小朋友,一個月要花掉約二萬元。做下去才發現,課輔班需要更多資源,包括經費、空間、人力、時間等,而且一做下去,就沒辦法停下來。

他們很少見到父母,阿嬤也無力管教數學和英文,原本的部落媽媽教不來,繁重的課輔工作也讓他捉襟見肘。幸好後來獲得博幼基金會提供師資培訓,加上快樂學習協會經費的支援,課輔班才順利運作起來。

簡智隆說,在地人做在地事,才能提供長期的陪伴。目前有三位課輔老師,包括兩位在地青年、一位部落媽媽,他們要照顧十八名小朋友。

「小朋友的共同背景,就是隔代教養,百分之百!」簡智隆無奈苦笑,細數著:「媽媽在外工作的、單親的、家暴的、爸爸工作很晚回來的,我都稱作隔代教養。」 這些孩子早上一起來,爸媽就不見了,他們很少見到父母,也沒人管。更糟的是,還多了上網咖、吸毒等許多誘惑。「我們試圖攔下來,即使父母成天在外,有我們 幫忙照顧,不會讓孩子餓肚子或在外遊蕩。」他把租來的舊房子改造成孩子們的祕密基地,外牆自行彩繪,充滿爛漫童趣。每天傍晚六點外頭天色已暗,但門前的燈 泡總是準時亮起,黑暗中有微光,迎接孩子們的到來。

這些孩子多半家境貧困,有的鞋底開口,有的穿著大人尺寸的寬鬆外套,但每張臉蛋盡是天真開朗的笑容。「孩子們以後會如何?不知道,但至少給他們創造好一點 的環境和條件。」除了輔導課業外,簡智隆也安排吉他、烏克麗麗以及烘焙等才藝課,鼓勵他們做喜歡的事。此外,周日下午他會帶小朋友「返服」,也就是返回部 落服務老人家。

「這兩年,小朋友進步很多,」簡智隆說,尤其是念小二的小瑋(化名),到課輔班半年多,無論是功課或品行,都有很大的變化。

小瑋原本是個髒兮兮的男生,「都小一了,上廁所不會擦屁股,身上老是散發出一股味道。」老師罵他、同學排擠他,小瑋天天被罰站、天天哭,還常動手打人。其 實,小瑋的身世就是原住民部落的縮影。他的父親因案入獄,由阿嬤帶大,但阿嬤不太會講國語、精神憂鬱,對小瑋疏於照顧。

點亮改變的花火,「窮一代就夠了」為了糾正他,簡智隆一對一教導他,要求他把功課寫完。小瑋怕了,不敢去課輔班,簡智隆也不放棄,主動去學校「堵」他。努力了半年之後,小瑋拿成績單給他看,原來他考了第一名,衛生習慣也改善,而同學也不再笑他。

「環境會塑造人。」停滯了三十年的原住民村落,簡智隆相信,惟有教育,能點亮改變的花火。教育是漫長之路,需要五到十年才會萌芽;事實上,會不會萌芽也不知道,但「窮一代就夠了,不要再窮下一代,至少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

萬隆的祕密基地

教室:出租舊房子改建

學生:18位

老師:3位

特色:6千多人的原住民部落,青壯年皆在外工作,剩下老人與小孩。課輔的孩子主要是國小生,有三分之二是低收入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44

走進上海:阿嬤帶孫、九○後滑手機 都是在下單

2015-06-22  TCW


上海,六月十日清晨,美國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宣布其MSCI指數仍不納入陸股,九點半,上證開盤一度出現近二.五%的跌幅,卻一路緩步往上、一度翻紅,終場僅小跌約○.一五%。

《商業周刊》團隊在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中心現場,見證這個全球最大交易量證券市場歷史的一刻。儘管,落空已經早在行業內專家的預期中,但站在全球的高度,誰都不敢忽視中國這股紅色浪潮。

股市瘋,大媽全在買股沒MSCI照漲,大腕媽媽半年賺1.5億

看在機構法人的眼中,這個利空竟然變成利多,華安基金經理人翁啟森認為,「中國股市成交量兩萬億(人民幣兩兆元,約合新台幣十兆元),已經不需要MSCI 來證明什麼了。」他認為外資越晚進入中國市場,反而卻可能幫陸股延續漲勢;另一位法人更打趣說,「兩百億美元?一個市的大媽湊一湊就有了!」

就在這個「利空」宣布當天,上海浦東新區一家兒童英語機構的家長等待區,出現了以下的對話:

「唉呀!你們有沒有聽晨晨媽說,她過年前放了一千萬(人民幣,約合新台幣五千萬元)給私人基金,現在已經變成四千萬(約合新台幣兩億元)啦!」

「上次我們小區(社區)那個保安(警衛),幫住戶送東西進去,剛好幾個大腕在講股票,他一聽就買了二十萬,三個月已經變成三十八萬咧!」

「還說呢!連我們司機也炒股賺了兩百萬……。」

「唉!我都沒進場呢!就等著它大跌想買,怎麼就不大跌啊?你們說怎麼辦呀?」

六月十日星期三傍晚,我們來到上海浦東新區裡一家兒童英語補習班,幾位媽媽一邊等著孩子們下課,一邊大聊股票經,這個群裡還有兩位最「大腕」的媽媽,一位是一家上證A股掛牌食品公司董事長的太太,一位是投入人民幣上億元的專業投資人。

場景拉到湖南省新化縣的方正證券公司,拿著證件等辦開戶的民眾擠滿了營業大廳,平均等待時間長達兩小時,證券公司員工已經連三個月都在加班,還是無法消化完這股突然湧入的開戶潮,業務量足足是去年同期的二十倍。

不只是大媽,就連大學生也投入「炒股」的行列,沒上過一天班,卻已經盤算著這一票賺完就可以「退休」了。

這些,都是陸股狂潮的一角,方正證券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師高子劍告訴我們,今年三月之後,中國投資人大量搶進股市,光是三月到五月,上海、深圳兩市的開戶數 就比去年同期大增約一二○%;急速湧入的資金狂潮,讓陸股日成交金額一路衝上人民幣兩兆元(約合新台幣十兆元),創下全球證券史天量新紀錄。

這個數字,約當於台灣一年GDP金額的三分之二、台股日成交額的至少一百倍。

資金潮,養出股市怪談三十九支漲停板,造就中國第一妖股

現在,中國A股一半的上市公司本益比超過百倍,一百零五家更是超過千倍,而市值低於人民幣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五十億元)的公司,絕跡。

不僅如此,中國的創業板正在寫下新的歷史紀錄!四百五十八家創業板公司,總市值超過人民幣六兆元,平均本益比高過一百二十五倍,是全球其他股市從未有過的景象。

最具代表性的是仍處於虧損的暴風科技,挾網路影音題材,三月二十四日上市後,股價從人民幣七.一四元(約合新台幣三十六元)飆出三十九支漲停板,一度拉高到人民幣三百二十七點零一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六百五十元),被稱為「中國網路第一妖股」。

這是人類史上,繼美國網路泡沫後,另一起規模更大的金融神話!以市值論,二○○○年美國那斯達克 Nasdaq)市值一度達到六兆美元,約當是目前上海、深圳兩市總市值的六成;說陸股是地表上最火熱的市場,一點也不為過。

今年年初,中國一家大型券商的行政總裁在新春年會上,對全體員工高喊中期目標,是「公司兩年內市值要超過港幣三百億元」!當時坐在底下的上百名員工還半信半疑,認為領導在誇海口。

散戶狂,催生市場亂象進場違背常識,經理人越專業越痛苦

但就在今年四月,這家券商的市值竟然飆升到了港幣四百億元,原訂兩年的目標,不僅短短三個月裡達陣,甚至還超標三成!

德傳資本董事長姜廣策入行八年,二○一○年發行了中國第一檔醫藥基金,也是第一個投資特定產業的基金,目前管理基金規模高達人民幣十五億元,二○一二年底中國生技股終於有脫離熊市反轉向上的跡象,隔年四月他立刻進場,當時的那檔基金到現在已經賺了兩倍多。

「現在是『越專業、越痛苦』,」在上海工作三年多的任俊行,現在是海通期貨創新事業群總監,雖然券商不到半年、獲利就比去年一整年還多,但明知行情越來越瘋狂,不進場,只能看著股價一路攀高乾瞪眼;進場,又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專業。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意婷表示,陸股與其他成熟股市相比,反應太快了!「別的市場需要三個月才能消化完的利多或者利空,大陸可能不到一個月就消化完 了!」她以南車、北車去年宣布將合併為「中車」為例,合併案仍在進行,未來供應鏈怎麼整合,「一帶一路」題材裡怎麼拿訂單都還沒有譜,已經大漲三倍、四 倍。

「所以現在的陸股,用『舊腦袋』是賺不到錢的,」任俊行打趣說,「就祈禱後面還有人接棒吧!」

【延伸閱讀】解構1 更瘋狂!散戶這次更敢買

上波牛市(2007)國家主席:胡錦濤開戶數:剛破1億戶日成交金額:約人民幣3,000億元總市值:約人民幣32.27兆元GDP年增率:13%平均本益比:約49倍起漲原因:經濟成長,政府未做多當年上證盤中最高指數:6,124.04

這波牛市(2015)國家主席:習近平開戶數:1.6億戶日成交金額:人民幣2兆元總市值:約人民幣62兆元GDP年增率:7%平均本益比:約26倍起漲原因:政策強力做多,引出資金大潮當年上證盤中最高指數:5,178.19

【延伸閱讀】解構2 錢更多! 28兆排隊等進場(單位:新台幣)

公募基金:3.8兆銀行理財需求:2.98兆居民財富增長:11.9?17.9兆富時納入效應:2.6兆MSCI(註)納入效應:上看4,980億先鋒基金納入效應:8,600億

註:MSCI暫時不將陸股納入成分股,但聲明只要陸股投資配額等問題改善,隨時考量納入資料來源: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光大保德信

整理:王毓雯、蕭勝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415

重訂人生選項的劇本》連阿嬤都變他的宣傳官! 一個人,扛起一條老街

2016-02-08  TCW

「我想過簡單的生活。」年薪破百萬的台北上班族高耀威,憑著在地職人精神與阿嬤支持,他走出店門,投入街區改造。

花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做街上的事,我如魚得水。」台灣去年話題最多的正興街,有一個虛擬的街區改造組織「正興幫」,幫主高耀威這樣說。

正興街位於台南市,去年因發行台灣第一份街區刊物《正興聞》,從台灣紅到海外;今年它會更紅。四月,日本京都京田邊市一條老街要來台灣與正興街合辦運動會,日本NHK電視台還報導了這場跨國街區運動會,一條短短一百公尺的小街,躍上國際媒體。

第一幕:這裡以前只有三家店

一個移居台南的IT白領,讓國際觀光客慕名而來。

這條街,假日人潮擁擠,必須要封街才能維持秩序,平日中午不到,就有拖著行李的遊客,第一站就來台南正興街報到;賣冰淇淋的人氣名店蜷尾家、泰成水果店,店門還沒打開,就開始排隊、抽號碼單。

六年前,它還是一條沒落的台南老街,短短一百公尺只有三家店,遊客稀落;如今,街上有三十六間店,是台南小旅行必去之地,連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背包客都來了;街上三位素人阿嬤,被台南市政府請去拍廣告片,擔任觀光大使。

究竟是什麼力量,讓這條不起眼小

街,在六年內翻轉命運?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助理教授戴偉峻觀察這條街一年,他認為,正興街不是台南最早的街道社區,但,現在活躍非常多。會紅的重點有二個:一、有靈魂人物,二、有整體活動,「沒有這兩個,就沒有效果,」他說。他比較曾經暴紅的神農街與正興街說,神農街像是一個湖,靜靜在那邊,不知道的人不會去;但正興街引了很多渠道,有報導街區人與事的《正興聞》,有吸引年輕人的街頭演唱會,不會靜靜等人拜訪。

這條街不像其他街區會成立「社區發展協會」,有理事長可以向政府申請發展經費,形成一個勢力團體;「正興街沒理事長、沒經費,就靠關鍵人物高耀威一個人,」戴偉峻說。

六年前,高耀威原本是台北上班族,是一家數位內容公司的行銷主管,年薪超過百萬元。為了「想做自己的事」,他和另一半陳雅文離開科技業,在網路上創辦「彩虹來了」T恤品牌,成績不錯;在紅樓擺攤後發現,兩天營業額三萬元,比網路一個月的營業額要好,決定開實體店面。

朋友介紹,他們南遷,在正興街租房子開店,是正興街第三家店。裝潢期間,隔壁一位七十歲賣草莓的阿嬤買來一大串粽子請他們吃,「就是那種照顧外地來的遊子的感覺,「高耀威說。

另一位九十二歲的獨居阿嬤,自己煮飯,一個人吃不了那 多,就主動找他們搭伙。看他的店沒什麼客人,又主動介紹街上老店泰成水果店第三代老闆來買他的T恤,促成兩家店六年來的情誼。

「伊足認真(他很認真)!」去正興街採訪時,阿嬤們這樣形容高耀威;那天,《正興聞》第四期出刊,高耀威一拿到雜誌,馬上挨家挨戶拿給那些有被採訪到的阿公阿嬤看,「你看,你地家啦(你在這啦)!」他指著雜誌裡的照片說,一位阿嬤競還挑出裡面錯誤的日文,一直對著他念個不停。

「我的這些阿嬤,就是小蜜蜂,幫我傳遞訊息。」他說,阿嬤很幫他,聽到有人批評他,會透過「在地人脈」去幫他澄清,終結這些謠言。「我在這邊做一件事,傳給第四個人,訊息可能會傳歪,這些問題我觸及不了。」阿嬤就會默默當他的宣傳官,好像護城河一樣,城外不管戰況多激烈,城內的他,幾乎毫髮無傷。「你可以感受到,你在一個城堡,你聽到外面在打仗,他們打仗、在叫囂,但是好像對我都沒影響,」高耀威說。

街區改造並不簡單,尤其要一群人往同一個方向走,更非易事;但三年下來,他繼續花上八成心力給街區,「讓我很想繼續下去的動力,是人與人之間排除功利企圖,很純然的善的對待。」而且,「我隱約感覺到,原本無能為力的事,正朝向善的方向改變,這就是我要的幸福感。」

正興街有五十四戶,住戶十戶,四間空屋,三十六家店,四間工作室;高耀威的店原本就有客群,加上後來蜷尾家冰淇淋變排隊名店,原本沒落的正興街,開始吸引店家前來。高耀威的店開得早,想來這裡做生意的人,鄰居都會推薦來找他,他漸漸變成開店顧問。

三年前,大家生意還沒很好的時候,蜷尾家李豫提議一起出去玩,那次旅行,觸動高耀威辦活動的想法。一方面他做過電台主持人,對辦活動並不陌生,另一方面,也想試試能不能藉由活動吸引人潮。

第二幕:正興幫

把身邊做魚漿、水果的職人串起,街的味道就出來了。

第一場,找風和日麗唱片行(台北獨立唱片行)的歌手演唱,只花八千多元,竟然有吸引力,信心大增。辦活動有了人潮,活動發起人高耀威就成了街區的領頭羊,他也發現自己擅長做橫向整合。「我身邊一堆職人,做魚漿的、做水果的、做飯的、沖咖啡的……,我只要把他們串起來,味道就出來了,」他說。

有想法,卻沒有資源。「我一開始幾乎是充滿挫敗,」辦活動要花錢,不少人卻告訴他:「不要找我!」最後他發現,大家不願意掏錢,但願意出力,於是活動道具,他們幾乎都自製,而這種大家一起出力的模式,讓參與店家關係更緊密。

高耀威捨掉事業擴張機會,薪水只剩下過去五分之一,他認為,來這裡根本花不到錢,甚至還能存錢買房子;他投入街區改造,主導假日封街,成立虛擬組織「正興幫」,最近更名為「正興諸事會社」,幾乎天天在臉書上分享街區小事,不定期辦活動。正興街紅了,有街區前來取經,鄰近國華街、台北赤峰街,都有人前來。

「(整合)最困難的,是人,」高耀威綜合三年來的整合心得,一群人能一起不為利益做事,要先有感情基礎,才有共事的可能。

「社造的核心,就是溝通,」他說,最重要是建立了兩大基本共識。第一,不計較。「我都做了百分之八十,你只做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有什麼好計較的?」整條街好,每家店就會分到應得的利潤,這個共識一定要有。

但高耀威也認為,不能要求大家都跟他一樣,花很多時間在街區,「這是我的興趣啊,我不能想,我做這麼多,大家不一起來做。」當你發現這間店,他沒辦法幫助你,因為他在追求最好的東西,還是要給他掌聲,「大家的心要很寬。」因為店家拿到的成績,還是會回鎮到街區,提高質感,

「一條街,不是只有營造,重要的是,你的店要做好。」

第二,「金錢要透明,不要拿錢。」高耀威很早就主張「經費透明」,因為人跟人之間的信任,要建立很難,要崩毀,是一瞬間;「如果有一天,我們辦一個活動,我在裡面拿一萬元,如果有人知道,就會產生不信任慼、會懷疑,所以,我乾脆從頭到尾都不拿。」他說:「我們的街,是沒在計較的,因為沒有錢在裡面,就沒什 好計較的。」

正興街熱門後,每逢假日必塞,人車爭道,險象環生:因此,高耀威提出「封街」,禁止車輛進入。提案給市府,市府同意,就開始做。

封街,得有「街擋」,告訴車輛不能進入。高耀威建議,封街物要有創意,於是他找朋友設計,用市府原本要花的經費,做出二十六個漂亮的貓咪圖案街擋,變成正興街的觀光景點。

「如果只是封街,那沒什麽意思。」他認為,如果是一隻貓來告訴你,這裡不能停車,香菸不能亂丟,用可愛的圖案來教育遊客,「就讓那個矛盾變有趣。」原本,封街要找官員來宣傳效益,也被他阻止:「可以不要這樣嗎?」結果,辦了三場公益演唱會,還有結餘捐出去。

他更會在封街假日,主動勸離違停的車子,不惜粗話相向。他最近還把阿嬤撿到的香菸蒂,PO上臉書大罵;別人認為的小事,對他都是大事。

第三幕:與人互動是天命

我不在正興街,

就是在往正興街的路上。

「店,是有社會責任的。」局耀威說。除了他,蜷尾家李豫也是。蜷尾家生意好,客人製造垃圾也多,李豫認為這是他的責任,每天結束營業後,他和員工就會把整條街掃過一遍,連爸爸也出來幫忙。

「我天生就喜歡跟人互動,我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人與人的互動,」高耀威說。透過這些事,他覺得:「我走在天命,就是如魚得水。」現在,他就算在忙,還是可以睡滿八小時,生活的餘裕,讓他很滿足。

「如果我們想事情都去想下一代,或下下代更長遠的事,那我覺得善的東西,就會跑出來。」他進一步說,將來會不會各地狼煙,其他街區發現原來這樣做也可以,如果這樣,正興街就產生「超越一條街」的價值了。

高耀威現在每天「如果不在正興街,就是正往正興街的路上」,看到遊客臉上的幸福,他就洋溢著幸福慼。一條街像是一個花園,百花齊放,而他是那個不捨不棄的園丁,所以感到特別幸福。「有沒有可能,將來台灣更多人,七分飽就好,不只顧理念,也顧肚子,這樣,就會讓我們的環境變好。」

點亮了一條街之後,高耀威認為大家都可以為這塊土地做點事,有心,就有著力的地方。

幸福是:「我感覺到原本無能為力的事,正朝向善的方向改變,這就是我要的幸福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30

日本企業鬧人力荒 向銀髮族討救兵 82歲阿嬤還能在速食店打工

2016-03-28  TWM

高齡化使得人手不足問題越趨嚴重,日本企業紛紛延長退休年齡,並保證一定的待遇等,提高繼續工作的誘因,希望留住優秀人才。

譯者·江裕真

日本高齡化比率持續升

高,現在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是超過六十五歲的高齡者。為預防勞動人口減少,企業勢必得積極活用銀髮人力,因此多家企業相繼實施延後退休年限的制度。

其中,本田汽車在去年秋天明確訂定延後退休年齡的方針,也是日本第一家這麼做的車商。具體來說,是以四萬名日本國內員工為對象,將退休年限由六十歲延至六十五歲,由員工自己選擇在六十到六十五歲之間的某一年退休。本田已在今年一月與工會達成共識,等到細節底定後,最快力求在一六年度內實施。

解方:延後退休年限

資深經驗有助技術傳承

現行本田的作法是「重新

雇用」,員工屆滿六十歲的退休年齡後,如果有意願,公司就會重新雇用到最多六十五歲,薪水大約是原本的一半,不過,不會安排派駐海外這種負擔較重的工作。適用這種制度的六十歲以上員工,約占五至六成。

本田在新制度下,薪資可保證平均會有六十歲時的八成,也可能會派駐海外。在中國或亞洲前景看好的新興國家,第一線會越來越需要經驗豐富的人才來協助技術傳承。

本田員工的平均年齡為四

十四.八歲,為日本主要八家車廠中最高。一位人資主管表示,「在員工年齡結構中,(泡沫經濟期進公司的)四十五至五十四歲區間人數最多。」

熟悉企業雇用狀況的日生

基礎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松浦民惠說,「過去雇用高齡員工比較偏向照顧他們的角度,但這群泡沫經濟世代十年後即將退休,大企業基於人資策略的考量,也必須雇用高齡員工。」不過,一旦員工延退的薪資往上拉,人事成本可能成為實施的瓶頸——錢從哪裡來?

據前述的人資負責人表

示,這次改革重點是「勞務成本的再分配」。在提高退休年齡同時,也調整人事制度,例如更強調依實際績效發獎金。

此外,本田也把原本在業界偏高的加班津貼,調降至與業界平均相當,並停發國內出差津貼。但針對有育兒或看護需求的員工提供更好的福利,除設置在家工作制度外,並階段性廢止配偶津貼,同時新增育兒與看護津貼。若有未滿十八歲的兒女要扶養、或家人要看護,不設人數上限,每人發給二萬日圓。

餐飲業界也一樣苦於年

輕勞動人力減少,必須活用銀髮族。雲雀集團(Skylark)去年九月,將全體員工的

退休年限由六十歲延

至六十五歲,對象是

約四千三百名正職員

工,以及約八萬名兼差或打工者。

以往,正職員工

屆滿六十歲的退休年

齡後,可根據重新雇

用制度再工作到六十

五歲,薪資大約減半。至於兼差和打工員工的薪資,則是基本時薪,外加依平日績效加發的獎金,但是屆滿六十歲就要歸零,只能領基本時薪。新制度實施後,不分正職與否,職位與待遇都可以維持和六十歲之前一樣。

雲雀的正職員工,約三千人是經理(店長),社長谷真表示,「店面的營運與管理需要時間與經驗累積,近六十歲的經理當中,很多人擁有這方面的技術與知識。從公司外部找人,不足以因應公司需求。」由於該集團的工廠對食材會先做基本的加工,很需要擁有這方面專業知識的人才;每次更換菜單時,也需要有能力重新設計作業線的員工。「經常變換菜單的餐廳,最有效率的作法,是針對小型作業線做小幅調整。擁有作業線設計知識的五、六十歲員工,都非常厲害。」谷真說。

效益:產能高於人事成本

工作意識高排班好配合

雖然延退會讓總人事成本

暫時增加,但他們所發揮的生產力,效益可望高於成本的增加。只是,這也代表職位可能會晚五年才空出來,影響到對後進員工的培育,這是有待解決的課題。再者,餐廳員工在送餐或收拾座位時,都必須拿著沉重的餐具在店裡走動,體力負擔很大。為此,雲雀集團開始採取一些措施,像是提供健檢後的指導,讓員工到六十多歲依然能活力十足。

至於摩斯漢堡(日本),則是在打工族部分活用銀髮人力,目前最年長的是八十二歲的原久子,她表示,「剛進店裡時,學過一點收銀,但沒辦法全部記住。」現在她負責洗菜與切菜等工作。

在摩斯服務二十八年的六

十七歲店員龍崎花,則包辦漢堡的調理、收銀、備料、訂貨等基本業務。「哪個部分缺人,我就去補齊人力。新款漢堡我也是做一次就記得。」有些銀髮族顧客不會點菜,看到有她這位同樣年長的店員在,就安心了。「有人需要我,是我最開心的事。」她表示,這份工作還要繼續做下去。

當過店長、目前在摩斯總

公司擔任公關暨投資人關係工作的金田泰明說,「銀髮員工對於工作的意識很高,輪班時間也很固定,很好排班。」

光是延後退休年限並不

夠,工作環境的設計等相關配套措施,才是決定活用銀髮人力成敗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52

苗栗山腳社區》她們用草編出舒淇的禮服 28歲女生+阿嬤大軍 讓德日瘋台灣藺草

2016-08-08  TCW

很難把影星舒淇,和眼前的景象連在一起。

苗栗苑裡,一座媽祖廟底下,幾尊三太子、大型神偶放在角落,社區讀經班桌子旁邊,九位四十到七十歲的阿姨、阿嬤坐在草蓆上。

她們一邊討論菜價,雙手從未停過,一根根三角柱狀的藺草在她們一拉一扯之間,「嗒、嗒、嗒」的上下交疊,編織成售價六千元的帽子、兩萬起跳的草蓆。」這是日本人要的啦!」六十五歲的吳彩卿,正在趕工日本客戶的訂單,日本人每一季拜訪一次,挑貨、下單數百件。

同一雙手也接過倫敦來的訂單。台灣旅英設計師陳劭彥,就是靠兩位六、七十歲阿嬤,編出舒淇身上的晚禮服,「我要穿它去金馬獎走紅毯,一定被選為紅毯第一美!」舒淇穿上後興奮的說。

以媽祖廟為基地,苑裡山腳社區的藺車手工藝已經走進日、中、韓、泰還有德國,不只有帽子、草蓆,她們的作品已經拿下無印良品設計獎,攻入日本通路、台南林百貨,甚至有法國精品品牌下單,要訂作茶蓆。

阿姨、阿嬤們從大廟底下走向世界,關鍵,是現年僅二十八歲廖怡雅。

藺編帽曾一年出口一千五百萬頂卻因費時費工,沒落為「吐血草」

「我都覺得是阿嬤帶我走向世界的,沒有她們我做不到,」工業設計背景出身,一身文青打扮,稻田之中廖怡雅顯得突兀,不時有長輩勸她回去台南、去都市找頭路,她卻在村子裡待了七年。就是這七年,藺草從瀕臨消失,到接單不及。

當時,大學三年級的廖怡雅定進社區,看到的是四個阿嬤,靠著來進香的遊覽車多少買一點、以件計酬的過活,一頂手編兩、三天的草帽賣四百元,還被嫌貴。遊客分不清楚手編藺草的價值,只想殺價。

「以前一張草蓆全家就可以過一個好年了,」吳彩卿說,三角藺草只有苑裡能夠健康生長,因為韌性足、不怕太陽曬、有草香,一張草蓆可做為嫁妝,用個三、四十年沒問題。在日治時代,藺草更是台灣第三大出口品,光是帽子每年就出口超過一千五百萬頂。

但在當時「中」日斷交,加上塑膠製品、東南亞廉價草編影響,價格崩盤,從此被叫作「吐血草」。除了價格低,從收割、曬乾、整理,都必須仰賴人工,小心呵護,光曬就要曬十幾天。

當阿嬤遇上設計系的她將消失的技藝,化作都市沒有的機會

獨一無二的工藝,跟著吐血草之名幾乎從苑裡絕跡,整條街二、三十家帽蓆行,如今一隻手數得完。上百位手編師傅有的去工廠、有的接家庭代工,跟著台灣經濟發展曲線漂流,她們的下一代,也被警告別留在鄉村,因為這裡沒有希望。

而當工廠外移,年歲老去,身懷半世紀技藝的阿姨、阿嬤們,只能靠洗碗、端盤、賣菜過生活。四個阿姨和台灣藺草學會理事長葉文輝,跟廟裡借了個地方,苦苦的編,即使丈夫失業、兩個小孩讀大學,阿姨們繼續編,「她們不知道怎麼辦,只知道連她們都放棄的話,全部都沒了,」廖怡雅回憶。

幾乎是一個在台灣各角落都可能看見的故事,老技藝隨著鄉村老去,在學設計的她眼中,卻是個在都市中看不見的機會。

從國科會一年研究案開始,她發現除了沒有訂單、沒有通路,藺草產業的根,仍然在。

過去近三個世紀,小鎮裡從種植、收割批發、編製代工、販售等,生產鏈相當的完整,只是隨著售價被壓低,規模縮小了,手編師傅們雖然年歲增長,但都藏在家中,在台灣藺草學會的努力下,社群才開始找回來。「要找她們回來編不難,但不能只是放在文物館裡的文化,重點是產業。」葉文輝說。

跟阿姨們感情好、理解藺草又懂設計的廖怡雅,成為最好的人選。

年輕的她,沒錢、沒資源,怎麼把市場找回來?

她導入「現代化」設計

編法異於傳統,阿嬤從打槍變相挺

先從外部社群開始,她試著把活水引進社區,邀請年輕設計師、學生駐村,用設計比賽方武,讓創作者了解藺草,加進自己的設計。手機袋、書籤、側背包,年輕創作者依照自身的生活習慣,把藺草「現代化」,她就像找了外部的研發部門一樣,替社區開了模,但從平面的草蓆到一體成型的名片夾、筆記本,阿嬤怎麼看?

「那些設計師都太理想了啦,」吳彩卿說,一開始,被打槍的設計遠比實現的多。

廖怡雅自己就是最慘痛的例子。從做研究開始,她最常聽到的是「妳又來幹什麼?」但她沒洩氣。從學校來社區十幾次,自己也試著學藺草編織,才理解,以前習慣做草蓆的阿姨,每一點曲線都需要動腦筋,對五十歲以上的阿姨們來說都是麻煩。

身為長女的廖怡雅從小被祖母帶大,連哄帶騙的每天纏著阿姨,「妳最厲害了啦!只有妳可以幫我做到!」阿姨們雖然嘴上說不,但心裡蠢蠢欲動,也想證明自己會的,絕不只是草蓆。

熟悉台灣手工藝的唐草設計品牌總監陳國政說,要讓傳統工藝活下去,必須先切入現代生活,廖怡雅用時間換取信任,成為橋樑,讓外部的設計社群得以接上傳統藺草,這股設計能量也像活水一樣,讓產業留下的根,再度發芽:水壺袋、家具、長板凳、甚至棒球帽,都是設計師為藺草找到的出路。

她不只伴著阿姨們試新設計,還從外面找來支援。

超過七十歲的劉彩雲人稱大姐,是苑裡最資深的手編師傅,這一天她的身分卻是學生。

阿姨、阿嬤們就跟小學生準備考試一樣緊張,今天學的是編織。從講義開始讀,然後跟著老師一步一步繞線、打結,劉彩雲老花眼鏡掛在鼻樑,跟桌子對面相差近五十歲的廖怡雅一起從頭學起,不時叨念「一項歸一項啦(指隔行如隔山)!」同時打量旁邊進度。「喔,大家都不服輸喔!」看著五十到七十歲的阿姨同學們,編織老師打趣的說。

她著手「異材質」創作突破純藺草高價限制,擴大客群

不只是編織,皮革、木雕、拼布等,她邀請各種手工藝老師來幫阿姨們上課,阿姨們一樣從抗拒開始,「最後是老師都走不了啊,她們纏著老師一直問問題,」廖怡雅笑說。

學異材質創作,不只是因為要創新,還是因為產品採用全藺草手編,有費時、高價的限制。一張約一坪大的草蓆,需要一個月,而若要做筆記本,「沒用過藺草的,怎麼叫他們花一千多塊買一本筆記本?」她分析,結合異材質不只加快產品製作,多用途、擴張價格帶,都是為了擴大客群。

她開發「客製化」產品男帽銷到日本,一頂賣六千元

引入外部社群、開發多元商品、團隊訓練之後,她就能帶不同商品走進通路。藺草的手作特性,雖然讓她們量產規模有限,但卻有了客製化的可能。

在台南林百貨以年輕人所需的書籤、包包、手機袋為主,但賣到日本的則是一頂六干元的男帽、衣櫃裡的置物盒,甚王室內拖鞋。

以舒淇的禮服為例,人在倫敦的陳劭彥雖然來到苗栗測試質料,但前期溝通設計的一個月,加上製作期一個月,若沒有廖怡雅在設計圖與現場手編隨時調整,即使工藝師技術再強,可能也無法理解設計師的需求。

一群搶救在地文化的長輩,加上剛畢業的她,花了三年,在沒有工廠、辦公室、資金的情況下,透過設計比賽、政府補助案,成功讓藺草以不同面貌出現在市場上,國內外設計社群開始認識苗栗鄉村的她們,甚至德國手工藝展、日本千葉大學也捎來邀請。

阿嬤出國參展秀手藝「日本人嚇一跳,台灣還有藺編!」

七十歲的阿嬤第一次出國,把從小貼補家用的手編藺草,帶到國際展覽上編織,幾乎是不用思考的動作了,卻看的外國人驚呼連連,德國人直接給阿嬤大擁抱。

從十三歲就做日本的生意,過了六十歲才真正去到日本,吳彩卿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價值。過去都用女工看待自己,直到出了國,才相信廖怡雅說的話,「我們是工藝師啦,就很驕傲啊,日本人都嚇一跳,原來在台灣還找得到(藺編)!」吳彩卿靦腆的說。

在鄉村扶持產業,七十七年次的廖怡雅靠的是申請政府各種補助案,白天陪阿姨、晚上處理文件、週末跑市集,她跟時間賽跑,政府的短期補助消失之前,要讓產品銷售追上開銷。

阿嬤年歲已大,藺草產業即使再次發芽,隨時可能會再凋零。她不斷參加設計比賽,假日盡可能的擺攤,台灣各處都見得到她帶著阿嬤去參加活動的身影。

從產品回溯產地友善農法種藺草,目標取得材質認證

除了知名度,還要墊高門檻。她展開人才培訓,從國小開班到訓練當地的新住民,她們還用友善農法種植三角藺車,一步步記錄土質、氣候、微生物與藺草生長的關係,希望將種植過程標準化,同時改善當地生態,最終取得材質認證,讓苑裡藺草從種植到技藝都成為世界唯一。

她用七年時間,讓這群藺草阿嬤創造五百五十萬營收,原本阿嬤每月收入不到四千元,擴增為月薪兩到三萬元,有八人正職。

但是,人情與長輩是青年的最大支持,也可能是挑戰。

例如,長輩的朋友發來茶葉罐套訂單,兩天製期只賣五百元,賣一個賠一個,卻因為人情,推掉了國際精品品牌遞來的合作案。

又例如,砸錢做品牌設計、行銷,對於習慣仰賴政府資源的地方來說,被視為冒險。

提到不如意,為阿姨們放棄成大工業設計博士班的廖怡雅,沒有太多怨言,只想著如何跟時間賽跑。藺草學會正在跟村民籌資,準備成立公司,但公司的走向、未來的投資、組織架構都還沒討論,她一邊處理訂單、外部合作,還得按捺阿姨們對未來徬徨的心情。「我想過,最糟就是自己出去開工作室,去幫阿姨們接單回來做。」她說。

大廟下的工作空間已新進了四個年輕人,阿姨們的生產都上軌道,苑裡的藺草田越種越多,並非當地人的她,卻逆轉當地文化逝去的悲歌,也為自己搭起一個舞台。

「她們有世界唯一的技術、價值那 高的東西,卻去端盤子、洗碗’然後藺草(產業)就不見了’這怎麼可以發生?」

廖怡雅×藺編阿嬤

年齡:28歲

經歷:聯合大學講師

現職:台灣藺草學會專案經理

成績單:

去年創造550萬營業額,阿嬤收入為過去5倍

打開日本、台灣文創精品百貨通路,參展超過5國

他山之石

日本奈良×麻織300年品牌中川政七,傳統麻織結合現代設計,變身潮牌,14家店面營收逾10億元。

文·劉致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