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貼圖]鍾絳虹

1 : GS(14)@2011-03-28 22:11:07


中央證券董事總經理鍾絳虹「新猷」不絕,5年前力推eIPO,最近則不斷提倡「雙幣股票」。(朱永倫攝)
2 : GS(14)@2011-03-28 22:11:26


港eIPO幕後功臣 中央證券鍾絳虹:
不甘平淡 沉悶中找創新
2011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本港屢摘全球新股集資王頭銜,熱門新股最高紀錄要處理接近100萬名散戶認購,背後功臣是過戶處「一哥」中央證券登記。董事總經理鍾絳虹2006年底更出盡板斧,說服工商銀行(1398)創先河推出eIPO(網上用白表認購新股)。鍾絳虹說她做事的原則是不甘於平淡,總要在工作中找出新點子。「過戶處本來是很悶的工作,不過我怕悶,鍾意創新。」


中央證券至今已協助上百家企業完成上市,客戶幾乎囊括所有大型國企及海外公司。工行(1398)5年前採納了她的建議之後,eIPO亦成為大型新股集資的必然選擇,中央證券便「穩坐釣魚船」,自07年起幾近壟斷了大型新股的過戶處生意。她指老闆並未要求她創新,純粹是個人性格使然。

推eIPO成功 幾近壟斷

工行首次推出eIPO時,申請由佔整體白表的一至兩成,至去年比率已進一步升至35%。鍾絳虹5年前的努力,同時也為環保出了一分力。

不少讀者可能都曾認購新股,但未必了解每隻新股在正式面世、開始公開招股前,需要經歷的漫長孕育期。作為過戶處的中央證券登記,原本只是幫助上市公司在香港管理股東名冊登記,要做的是派發通函、招股書等瑣碎事務。但在鍾絳虹眼中,作為一家過戶處,要爭取盈利增長,便需拓展客戶基礎,吸納新上市公司是重要途徑。

「我主要負責幫公司找客戶,搵生意。」鍾絳虹稱,雖然外人看來很辛苦,但她一向都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她覺得這份工作的性質很適合自己的性格,「我從做客戶經理開始就負責對外,可以跟不同的客戶接觸,不會重複。……客戶(對我)評價又都好好,自己做得也開心。」

經手的新股上市交易不下百單,鍾絳虹最難忘的還是工行。06年底工行上市是「landmark transaction(標誌性的交易)」,創下多項第一,包括開本港上市新股eIPO認購先河。之所以想到提倡eIPO,是汲取了之前中行(3988)認購時的教訓,很多散戶想長,通過白表申請,導致往銀行領表者排起了長龍。

最難忘工行 說服第一人不易

鍾絳虹透露,當時要說服工行下決心做「吃螃蟹」的第一人,也非易事,「保薦人在(eIPO)建議書上仍有保留。」不過她也做足了功課,「之前查過網上銀行是工行業務的一個亮點,而內地散戶認購新股也是網上進行。」她指當時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建立支付系統,好在她的老闆之前有在銀行工作的經歷,想到開設類似交電費水費的帳單支付帳號。

「當時壓力很大,病到發不出聲。」鍾絳虹回憶道,好在工行最後拍板接納,「從6、7月份提出實行eIPO建議,到最後10月完成上市,中間做了很多次測試。」最終可以順利推出。

由20年前一位企業秘書助理,到今天本港新股市場重點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鍾絳虹對工作始終投入,最近兩三年都沒放過大假,「只能趁聖誕和8月中下旬新股淡季時」短暫休息下,「平常就鍾意購物,減壓。」她工作很忙,沒有私人時間,至今仍是單身,她說自己並不排斥組織家庭,不過單身的話,壓力相對小了些,不用在工作之餘兼顧家庭。

撰文﹕蘆歡、龍彩霞
3 : GS(14)@2011-03-28 22:11:39

研「雙股雙幣制」 盼年內面世
2011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自稱「沒想過做女強人」的鍾絳虹表示,許多新點子都是順應大勢推出的,除了eIPO外,還包括人民幣新股上市可採「雙股雙幣制」的建議。「我們也不能做完手頭的事情便算,還要為企業、投行乃至散戶服務」。她指目前有兩三家公司正在考慮這一建議,今年下半年可能會有首個成功案例面世。

順應大勢推新產品

所謂「雙股雙幣制」是指一家公司,同時在香港發行港元計價及人民幣計價的股票,變成一家公司在港有兩個股票編號,而兩隻股票的股價亦可以不同。

如果新股全部採取人民幣計價的方式,鍾絳虹指「歐美的大基金未必有那麼多的人民幣」,沒法在國際配售部分入大飛認購,等公司上市後也沒法買入股票。而散戶通常是持有人民幣存款,到時要通過買本票認購,又增加了購買成本。雙股雙幣不單有利於機構及散戶,她指投行也相當歡迎該建議,因「可分開兩個系統操作,不用改現有的系統」,而改系統會有風險。

鍾絳虹預期最快今年下半年,便會有首隻實行雙股雙幣的新股在港掛牌,而最有希望的是零售股。「首次推出要選大家容易接受的,有brand(品牌)的公司」,所以零售行業是首選。

1990年代初便過檔中央證券的鍾絳虹,協助投行做新股上市至今已有18年了,見證本港新股市場的變革。

鍾絳虹回憶道,2000年之前擔任保薦人角色的通常是本地的券商,「那時IPO(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少,程序也相對簡單。」

但隨大型國企開始來港發行H股,新股的規模急速膨脹,國際投行也加入了保薦人行列,並逐漸佔據主要市場份額。中央證券見大有可為,於是在最近幾年建立了專門的新股團隊。來上市的「多了國內公司,大deal(交易)也是國內的,許多advisor(顧問)也講普通話」,鍾絳虹稱。

內地交易增 學會大陸用詞

「我最近幾年講普通話,多過廣東話和英文」,她笑言自己現在已經會寫簡體字了,也學會了大陸的用詞造句,「不單是國內公司,許多律師和投行的人都是寫這類文字。」

她特地舉了個例子說明,「我之前以為「領導」專門是指中央的那些(政府官員),後來才知道,原來也可以用來形容公司的管理層。」
4 : GS(14)@2011-03-28 22:11:53

投資心得﹕選股只看管理層 結果常「坐艇」
2011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鍾絳虹講到自己的投資理念,可能因為她在協助新股上市時,經常與新股公司管理層接觸,令她投資者時會傾向選擇管理層「醒目」的公司,沒有留意其他因素,令她很多時候結果要「坐艇」。

「我投資股票多數因覺得該間公司的管理層好叻,自然認為他管理的公司股價有好表現。」但鍾絳虹慨嘆說,管理層管理質素好,對公司股價當然有幫助,但可能那個行業已十分成熟,增長有限,或者面對很大競爭。甚至當時該類公司是不是市場焦點也要留意。

07年底入市 偏遇大熊市

「我平日工作忙碌,難以抽時間留意股票表現,當有時間留意時去入市,往往買入時已差不多是摸頂。好像2007年底,忙完之後有時間便入市,同事說我是明燈,入市時他要作相反行動。」2007年底港股剛由32000點回落不久,當時入市,正值大熊市的開端。

鍾絳虹買物業也是以自住為主,不過,她也後悔幾年前將灣仔一個單位賣出,如果持有至今回報應該超過一倍。她說當時想另覓心儀單位,故將灣仔單位出租,但由於要處理租務問題,覺得很麻煩,所以出租幾年後便沽出。
5 : GS(14)@2011-03-28 22:12:03

中央證券前身 專服務怡和匯豐股東
2011年3月28日
【明報專訊】中央證券前身是怡和及匯豐合資擁有,在1972年成立,怡和及匯豐各佔五成股份,工作是處理怡和旗下牛奶公司和置地及匯豐股東股票過戶登記及領取股票等。



在1999年怡和淡出香港,並將五成股權售予澳洲公司Computershare。該公司1978年在墨爾本成立。由於股民多數對「中央證券」名稱印象較深,中文名維持不變,英文名Central Registration Hong Kong Limited則改成Computershare。

2001年匯控亦售出手持的中央證券股份給Computershare。Computershare在2002年收購港交所(0388)旗下相同業務公司,並且以股份交換,故港交所持有Computershare 30%股權。惟2007年4月港交所將三成股份賣回給Computershare,中央證券成為Computershare全資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632

周日人物:鍾絳虹「睇清」投行 新股女王夠口密

1 : GS(14)@2013-06-16 16:52: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616/18299043

                              一場金融海嘯,讓ibanker(投資銀行家)的形象由受人景仰變成傲慢兼貪婪,多年來參與逾330間新股上市的中央證券登記董事總經理鍾絳虹,可能是全港與ibanker最接近的人,她坦言ibanker是一群為高昂人工負出重大代價的聰明人,至於貪錢,她笑言「有邊個唔貪錢?」
記者:鄧偉忠 攝影:黃偉傑
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鍾絳虹被投行及律師等冠以「IPO Queen(新股女王)」稱號,事業路上與新股及投行結下不解之緣。她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英資怡和擔任公司秘書助理,那時候怡和仍然在香港上市,她主要負責怡和在各地上市的合規事宜(Compliance),例如聯絡股票過戶處提供股東名冊資料、召開股東大會等。
經常與中央證券打交道,後來鍾絳虹更索性跳槽到中央證券工作,「當時係97回歸前夕,好多中、低管理層都忙住搞移民,形成好多空缺,嗰個年代年輕人機會比今日多好多,我一個秘書仔就咁升咗做客戶經理。」
一次轉工,成為鍾絳虹與投行的交滙點。「當時新工作好快就上手,老闆就畀機會我去試下做新股。」她生命中首隻處理的新股是合和(054)分拆、現已退市的亞洲電力,那時候分拆上市不多,她更設計首張用於股東優先認購的藍表,直至最近合和分拆合和香港上市,她再替合和設計藍表eIPO,非常有緣。

內地ibanker成主流

                                    近20年來幾乎每天都與ibanker交手,鍾絳虹坦言,已跟很多ibanker建立互信關係,成為他們的智囊,除了熟悉條例及運作外,守得秘密也是重要原因,「投行文化係『get the deal done(完成交易)』,唔要兜圈,要直接,而且因為好多資料要保密,所以仲要信得過。」
鍾絳虹陪伴香港投資銀行業走過近二十年歲月,她說,投行在本質上出現很大變化,「以前香港無投行,係由商業銀行負責IPO,直到2000年後IPO開始盛行,先有投行出現。」投行現時也受到內地生湧入影響,她說,入行初期投行以外國人及香港人主導,但其後隨着大量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內地ibanker現在已成為主流。
在她眼中,ibanker也只是普通人,「有啲真係好聰明,有啲就爭少少,不過普遍嚟講都係聰明人為主。」
金融海嘯後,不少人都將ibanker標籤為「貪錢」,鍾絳虹說,ibanker人工的確很高,但所付出的也不少,「有時遇着大deal,經常都會做到三更半夜」,有時甚至連續多晚沒有睡覺。她說,ibanker的工作很不穩定而且壓力大,「香港今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佢哋背後出好多力,錢係一個drive(動力)令佢哋做得更好,咁未嘗不可。」

「生女要似趙海珠咁幸福」

                  【唔好似我】
由昔日一名公司秘書到今日的新股女王,現時仍然單身的鍾絳虹對感情卻看得很開,她坦言所有事情都「有好有唔好」,雖要更小心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打算,但沒有家庭負擔自然也少了很多顧忌,她最後還幽了自己一默,「大家生女唔好似我,要好似輪后(趙海珠)咁幸福」。
很多女性都盼望結婚生兒育女,鍾絳虹卻笑得坦然,「沒有男朋支,沒有老公,人生唔可能無憾」。她也曾經困惑過,但今天的她變得信命,「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我而家都係平常心面對。」
鍾絳虹笑說,身邊其實也有不少同樣單身的朋友,發現其實單身也有好處,「起碼我唔使為家庭負擔或者一身兒女債,為五斗米折腰呀﹗」她又引用名導演王家衛《一代宗師》裏,一句她喜歡的對白,「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她說,久別就為了重逢,雖然並非所有久別,也可以重逢。
雖然工作上贏得尊重,但鍾絳虹說自己從來不是那種為工作賣身的性格,所以現時會抽多一點時間享受人生,她閒時最大興趣是看書,其中以《神探伽俐略》聞名香港的東野圭吾,是她最喜歡看的小說。但有趣的是,她對金融書卻毫無興趣,「嗰時幫中信證券(6030)上市後,公司經常寄好多金融書畀我,直到後來我先話佢知,我其實唔鍾意睇。」
她說,鍾情東野圭吾的作品,尤其喜歡《白夜行》,因為作品經常圍繞人心及宿命的探討,很對她的口味,東野圭吾甚至令她再次走進電影院,「我有睇《神探伽俐略》電影版,好好睇!」

鍾絳虹簡歷(Pamela Chung)

                  國籍:中國香港特區
學歷:加拿大西安大略省大學Richard Ivey School of Business EMBA
年齡:4字頭(單身)
工作:
1989-1992怡和集團上市公司秘書部主任
1993-1999中央證券登記客戶服務經理
2000-2004中央證券登記客戶服務總監
2005-2006中央證券登記客戶服務高級總監
2007-2009中央證券登記交易管理董事
2010-2013中央證券登記董事總經理
處理新股上市宗數:超過330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75

人物專訪:鍾絳虹冀吸新經濟優質企業

1 : GS(14)@2018-02-13 00:56:54

■鍾絳虹指,市值大的企業出事機會率相對較小。李潤芳攝


港交所(388)落實在主板引入同股不同權公司來港上市,但首要條件是有關公司須是新經濟行業。「新股女王」中央證券董事總經理鍾絳虹個人認為,新經濟難下定義,倒不如以市值、規模等可量度的客觀準則作門檻,否則或引起市場較大爭議,甚至令有心人發揮「度橋」精神,將劣質企業「化妝整容」到符合定義。她認為,只要是「夠班」兼能夠幫到新股市場的公司,本港都應歡迎其上市,反正「今日的新經濟,過幾年就變咗舊經濟。」根據港交所建議,新經濟公司定義,包括以科技、創新理念或業務模式令公司進行核心業務,並有別於現有上市公司、與眾不同,或業務以研發為主、已申請專利等。但同時,港交所不給予新經濟固定定義,改為適時發指引檢討。鍾絳虹認為,現時內地的人工智能(AI)及金融科技等行業發展迅速,「呢啲公司處於強勢,叫價能力高,香港要同其他交易所競爭,引入同股不同權係無可厚非。」她亦希望因而吸引內地資金南下,帶旺整個股票市場。不過,她強調吸引優質的企業,比吸引新經濟企業更為重要。她舉例,若一間符合市值、盈利要求的連鎖髮型屋申請以同股不同權形式來港上市,港交所應否批准呢?「剪頭髮係傳統手藝,但佢用人工智能喎。」

倡以市值作門檻

如果缺乏可以量度的客觀準則的話,無論怎樣定義或是不予定義,擔心都會引起市場爭議,因此以市值、規模等客觀準則作門檻,更為合適,「公司係邊個產業唔重要,講到尾都係睇質素。」她指,市值大的企業,不代表不會出事,但機會率相對較小,「市值細嘅,若遇上經濟周期改變,難以得到銀行融資,爆煲的機會會大好多。」她認為,最終仍需以「優質」或符合發展策略作為旗號,才能服眾。根據諮詢總結,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時市值最少100億元,過去一年收入達10億元以上。市值達400億元以上的超大型公司則獲豁免收入測試,零收入也可申請IPO。港交所預計6月底接受同股不同權公司的上市申請,最快在第四季掛牌。鍾絳虹指,由於首批同股不同權上市後的表現具指標性,估計港交所會先招攬名氣及市值大的企業上市造勢。她指「新經濟三寶」眾安(6060)、閱文(772)及易鑫(2858)上市時均取得不錯估值。若之後股價造好,有助吸引更多新經濟企業來港。記者:陳雷蕾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5/202959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2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