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轉載:人才量變的續篇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0/08/yaa-yaan-httpwww.html

早前借YAA在《信報》的專欄發表了一篇叫《會計師供過於求》的文章,當中引用了馮培漳前輩「人才量變」的說法。就這個題目,馮前輩在其《信報》的專欄再寫了一篇,當中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深思。文章轉載如下,重點則用了紅色做標示。

--------

人才量變的續篇
香港執業會計師 馮培漳

閱YAA的苦瓜君﹝未猜出是男是女﹞引了我對「人才量變」的胡謅,大感振奮!頓時明白為何大教授總喜歡說自己的觀點在學術討論中,得到第N次被引述的快 意!前一段時間陪同某內地客戶在港面試了近十位求職者,對此問題又有了個較闊的看法。此客戶是內地的民營企業,已入表排隊在港上市。因工作之需要,欲聘請 一位駐港之財務專才,協助其長駐內地的財務總監工作。

此人需有香港會計師資格,能掌握兩文三語,熟悉上市條例,也要略懂公司秘書的操作。當初客戶提議薪酬幅度可否定在三萬以下時,我曾嗤之以鼻!豈料通知我出席協助觀人時,給我先予參閱的求職信竟有十多二十封,據云已是經過篩選的了。面試過的人有幾個特點是相同的:一是都已有專業資格;二是年紀都是三十來歲;三是皆有在內地工廠工作或曾為其審計的經驗;四是大部份人都是可以立刻上崗的

換言之多已辭了職,或已與現任僱主有諒解,可讓其盡速求去。為什麼?原來是因為工廠已搬離或有計劃搬離珠三角地區,轉至一些較偏遠或來回不方便的地方,引起了勞資間不少「深層次矛盾」。 例如某女生說由原來地方搬到河源,周一至周五都得留在此地,只有周六和周日可回港。她委婉地說這種情況勢必形成要在內地納稅。其實我覺得她要訴說的是因在 內地居住的日子越來越長,離開香港日遠,不單止將成稅務定義上的內地居民,下一步更因在港蒲頭機會日少,很大可能要在內地覓偶,終則變成徹頭徹尾的內地居 民了。

河源是東江水的源頭地,位處粵省北部。說得好聽也是個「市」,但與香港比,或與深、莞比,又再與佛山、中山比,實在也有距離。 在此覓偶,寧不委屈!不約而同地,大家都選擇先回香港灣灣水,再尋出路,故一時市面上此類人才的供應大增。上市公司必須聘請一位合資格會計師的要求又於數 年前取消了,故求職者的需求便難與職位供應達成一致。雖云近幾年上市公司數目有所增加,但公司老闆均曉精打細算之道,當然會持能省則省的姿態,故未能助此 類人群迅速就業也。

現在時已移勢已易,董事學會和港交所似應重頭考慮,要求上市公司委聘合資格會計師,藉此令到僱員、僱主和投資者三方皆得受惠才對。 我覺得也可能是這群同行一時未能適應吧。自從幾年前廣東省當局的立意騰籠換鳥,不少工廠遂要遷移至省外地區,如江西及湖南或福建等。適應其實確是有困難 的。外資企業的外方人員素來享着高人一等的待遇。在珠三角工作,雖然左右隔離的人多是北方人,溝通需說北話,但要上街買點什麼、吃點什麼具廣東特色的總還 是容易找到。

深圳東莞某些地方更與香港無別。惟一出粵省境外,就是全說北話的世界,港人的得過且過或自以為已過關的「半鹹淡」普通話頓時會變成「鳥聲禽呼」。怎麼說也是不若原來的舒服。也有一些企業是越走越北,因要適應內地市場之需或是靠近資源產地之故也。還有一個人人可見但因事不關己故己不甚勞心的現象,就是許多新的投資項目已逐步轉向二、三線城市包括省會城市發展,所謂「逃離北、上、廣」也

那麼管理人自也得亦步亦趨,結果是離開較繁華之大城市者日多。港人如不能盡速調節,自然也會怨聲載道。 就這些因素來看,若要不放棄內地的就業機會和仍然憧憬其廣闊的發揮空間,那麼一切方便其人來回兩地,縮短兩地時距的措施應是受到他們歡迎的,例如高速鐵路 的興建。以河源為例,目前由深圳火車站乘車到此地約需四小時。如附近有地方可連接高鐵,有望把時間減到一至兩小時之間,會對這類已慣於在內地搵食,反而回 港更難適應的人是何等的方便!

可別忘記了這不光是工作和吃飯那麼簡單,還有上面提過的可能影響到終身大事的艱難抉擇也。 曾經大力反對建高鐵的人士,你們有從這個角度考慮過麼?為了保育一塊其產量不足自己食之菜地,要未來一代人付出多少非經濟指標可量度的人文代價?如你有適 齡的兒女受此問題困擾,你還會一步一叩頭誓要反對到底麼?由此時往前望,我覺得香港人要有個較長遠的打算和清晰的信念,才好找出個解決之方。

究竟是堅持以港為絕不改變的根基地,北上是暫時之計,搵到錢便班師回朝;抑是以外國寄居處為根基地,回流北上亦是暫時之計,搵到錢便轉回原居處;還是以 內地為長期發展之新基地,一心一意,不再心掛掛於兩頭走,雙手下注雙腳卻隨時預備鬆人。會計服務是附生於工商經濟的發展之上的。前者若興則後者亦旺。很多 人都會說全球未來經濟發展的機會在亞洲,因為亞洲與美歐相比仍未發展成熟。

換言之經濟發展已成熟之地,機會會相對較少。前幾年也有人興起要去越南和蒙古找尋商機,大教授則看好朝鮮,也是這個「先進落後相對論」的道理。若信此論,香港與內地相比,你會認為那一邊的機會較多,搵到銀的可能性更大呢?

文章來源:
http://www.prodab.hk/redirect.php?fid=11&tid=4656&goto=nextoldse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34

山東省環保廳通報新動向:部分沿海城市空氣質量變差

山東省環保廳今天(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上半年該省水氣狀況。值得註意的是,部分沿海城市空氣汙染狀況出現反彈。

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葛為硯介紹說,今年上半年,山東省“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天數平均為117.6天,同比增加了7.8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7.30,同比改善4.3%。

按照山東省制定的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辦法,空氣質量改善的市將會獲得省財政的生態補償資金,而空氣質量下降的城市,會向省財政上繳生態補償資金,這叫做有獎有罰。

今年第二季度,山東省省級財政共發放生態補償資金3282萬元,有關市上繳生態補償資金333萬元。13市獲得省財政補償,其余的4個市,也就是青島、濰坊、威海、日照分別向省財政上繳資金6萬元、36萬元、264萬元和27萬元。這4個市都是沿海城市,其中日照、威海“更加沿海”。

葛為硯以日照、威海為例分析沿海城市空氣質量下降原因。他說,這兩個市第二季度空氣質量同比反彈,主要是因為四五月份同比反彈幅度較大,雖然後期采取各項措施後空氣質量實現同比改善,但未能抵消前期的惡化幅度,導致整個季度的空氣質量同比反彈。

威海和日照都是沿海城市,自然條件類似,空氣質量反彈也有很多共性的問題,主要原因:一是建築工地數量和面積增加。今年1-4月,威海市累計在建工程數量同比增加84個,增幅為9.1%;在建工程面積同比增加1120萬平方米,增幅為42.7%。日照市拆遷工地數量同比增加16處。部分工地落實揚塵治理措施不到位,對顆粒物濃度影響較大。

二是工業企業監管還存在薄弱環節。今年以來,威海市部分火電、平板玻璃企業超標排汙現象時有發生。去年年底,位於威海市臨港區的南郊熱電開始運營,導致周邊站點二氧化硫濃度惡化明顯,對威海市整體二氧化硫濃度惡化貢獻較大。日照鋼鐵有限公司所有監控點位煙粉塵全部嚴重超標,上半年超標時間就多達4069小時。還有山東浩宇能源有限公司,四月份氮氧化物超標11天,二氧化硫超標5天,分別列全省第2位和第9位。

三是移動源汙染影響較大。截至2016年4月底,威海市機動車保有量同比增加2.5萬輛。同時,這兩個市內港口碼頭較多,港內船舶、各類港作機械和車輛燃油排放的各類汙染物對空氣質量影響較大。各類移動源運行時撒漏、碾壓導致的揚塵汙染對PM10濃度的升高也有較大貢獻。

葛為硯說,從威海、日照這兩個市的情況看,雖然沿海城市具有各種自然優勢,環境空氣質量指標的絕對濃度在全省排名較好,但全年空氣質量仍沒有一個城市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要求,說明沿海城市的空氣質量也還有較大改善空間,相關各市應在認真分析汙染成因的基礎上,結合本市實際,采取更加務實具體有力的措施,確保空氣質量跟自己比只能更好,不能變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55

大數據揭示真相:京津冀空氣質量變好了,還是變差了?

進入2016年歲尾,一場又一場的重汙染天氣接踵而至。學界也開始爭論:經過這幾年的努力,京津冀的空氣質量,到底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

“如果說是變好了,那麽為什麽人們對空氣質量的憂慮比以前增多了?如果說是變差了,那麽這麽多年政府有關部門所做的努力成效何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胡大源說。

空中看北京的霧霾。攝影/章軻

調查數據顯示,2005年,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組曾織學生對北京1000戶居民進行了入戶隨機抽樣問卷調查,結果表明:70%的回答者認為北京空氣質量得到改善,認為空氣質量惡化的人只有13%。

而在去年,中央電視臺聯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郵政,在全國進行了“CCTV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其中北京2000多份問卷的統計結果表明:僅有21%的回答者認為空氣質量得到改善,而認為空氣質量惡化的人上升到50%。

到底哪些數據可以說明真相?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日前剛完成一項霧霾大數據分析,就2013年~2016年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2013年~2016年,京津冀區域各省市PM2.5濃度均呈逐年下降趨勢。

截至2016年12月27日,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下降8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20.0%(下降18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4.4%、7.0%和10.0%,下降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

天津市PM2.5平均濃度為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下降1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29.2%(下降28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14.6%、15.9%和1.4%,2016年下降比例明顯小於2014年和2015年。

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2%(下降7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36.7%(下降40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13.8%、19.1%和9.2%,2016年下降比例小於2014年和2015年。

總體統計數據顯示,京津冀區域PM2.5平均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3%(下降8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34.6%(下降37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12.1%、17.0%和10.3%。

此外,環保部門重點監測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9%(下降6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31.9%(下降23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12.5%、12.7%和10.9%。

京津冀各省市及74城市逐年PM2.5濃度變化趨勢(截至12月27日)

京津冀各省市及74城市PM2.5濃度同比變幅(截至12月27日)

數據分析顯示,從2013年至2016年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逐日累積平均PM2.5平均濃度來看,每個城市PM2.5累積平均曲線均呈逐年整體下降趨勢,且每一年的變化曲線基本在9月中旬之前均呈下降趨勢,但進入秋冬季以後,累積平均曲線呈上升趨勢,每經過一次區域性重汙染過程,城市累積平均濃度就會階梯上升。

其中,北京市11月底PM2.5平均濃度為67微克/立方米,經過12月5次重汙染過程後,累積平均濃度上升到72微克/立方米,特別是12月16日至21日重汙染過程,累積平均濃度由69微克/立方米上升至72微克/立方米。

天津市11月底PM2.5平均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經過12月5次重汙染過程後,累積平均濃度上升到68微克/立方米,12月16日至21日重汙染過程,累積平均濃度由65微克/立方米上升至68微克/立方米。

石家莊市11月中旬PM2.5平均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經過持續多次重汙染過程,12月底已達到98微克/立方米,12月16日至21日重汙染過程,累積平均濃度由90微克/立方米上升至97微克/立方米。74城市11月底PM2.5平均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經過12月持續多次重汙染過程,12月底已達到49微克/立方米。

北京1999-2015期間140個PM2.5濃度月度數據,在控制主要天氣因素(如風速)和季節變化等解釋變量的基礎上,分析能源結構調整和煙塵粉塵減排等治理措施與PM2.5濃度變化之間的關聯關系。胡大源說,“事實上,北京的各項空氣汙染治理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計量經濟模型結果表明,北京市日均天然氣消費每增加100萬立方米,PM2.5濃度就平均下降1微克/立方米。2000年北京市日均天然氣消費量為353萬立方米,2015年漲到了3983萬立方米,15年間增長了3600萬立方米。從理論上看,在其它解釋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煤改氣”對北京PM2.5下降做出的貢獻高達36微克/立方米。

“為此,北京居民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單就供暖一項來粗略估算,成本就增加了3倍左右。”胡大源說。

胡大源認為,之所以有人認為空氣質量變差了,是由於環境質量信息公開程度低,公眾與傳媒不了解實際情況,一遇突發情況,政府有關部門的回應又難以服眾,致使媒體和公眾在批判北京空氣質量變化趨勢時,單憑感覺和記憶,或以發達國家的現狀作為參照系,代替了北京以往的空氣質量變化實情。

“這種參照系錯位,不但不利於公眾對已有成就的認同,而且增大了未來空氣汙染治理取得成效的難度。”胡大源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26

短時間連環供股 持股量變集中

1 : GS(14)@2016-12-10 12:40:58

【明報專訊】供股是上市公司集資的方式之一,做法是發行新股,邀請現有股東按持股比例認購新股。多數上市公司的做法是按倍數比例發行,例如每持有1股,認購10股,就是1供10。但發行新股的價格有可能與市價不同,不少公司更會以較現價大幅折讓的價格進行供股。

邀現有股東參與 較現價大幅折讓

如果供股將使上巿公司的已發行股本或市值增加逾50%,上市公司便須獲得股東批准,控權股東不能就供股建議進行投票。

不少公司供股,小股東若選擇不供股,仍可在市場上出售其未繳款的供股權套現。但有部分公司供股,不設供股權買賣,小股東不參與供股,就要眼白白被攤薄。

有上市公司或提出對小股東不利的供股條款,例如大折讓供股、短時間內連環供股;倘若小股東選擇不供股,這會導致持股量集中在包銷商或願意供股的股東手中,即俗稱的「供乾」,但即使供乾了,股價也不一定會立刻向上炒。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019&issue=20161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9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