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柯達 諾基亞 格力,都曾落後,結局迥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d66b010102dwza.html

柯達的沒落,令人歔欷不已。

而諾基亞也為自己曾經的自大和固步自封,付出慘重的代價。

諾基亞,曾經準確的定位,讓自己坐上了通訊手機老大的位子,回顧20年前的諾基亞,是一場賭博,也是一個選擇,賣掉電纜業務,賣掉當時在歐洲都舉足輕重的電視業務,專供通信業務,不得不說是一個賭博,也不得不說,當時的領導人具有前瞻性。

但是,20年後,當蘋果推出iphone時,諾基亞的評價是:一個不懂手機的公司推出的產品,不足為據。

可惜,時代在變,與其說是蘋果打敗了諾基亞,不如說,諾基亞敗給了移動互聯網。

這是對手機這一產品屬性的定位已經於10年前乃至5年前發生了巨大變化。

同理,當初柯達造出第一台數碼相機時,也是將其束置高閣,當時的原因之一就是利潤率不夠,也有一個原因就是當初的配套不足以普及數碼產品,有幾個領導人有魄力扔掉自己盈利的大頭而專攻前途不明的產品?

只有家族公司,只有企業創始人,具有這種膽識和魄力,以及勇往無前的能力,他們不懼其他股東以及董事會的指手畫腳。

 

同樣,3、4年前開始,當海信、美的們宣傳變頻空調時,格力還是沉迷於定頻空調,可是,幾年過去了,格力依然追了上來,重新奪取行業龍頭。

個人認為,不是格力太優秀,而是行業屬性不同而已,產品的耐用性救了格力。

 

自己專業就是機械製造業,記得大學入學時,看得宣傳資料,很多都是80年代乃至60年代的音像資料,實習時,很多設備都是70~80乃至更加久遠的設備。

畢業後,到很多企業去看,比如他們的壓力機還是傳統而古老的開式曲柄壓力機。看看中國有多少機床廠,還是靠這些傳統的壓力機依然可以獲得滋潤,有多少老闆們依然靠這些老傢伙掘取第一桶金。

自己的重點是說,我還是傾向於選擇產品的核心部件是塑料件或者金屬件的產品。

產品核心屬性是金屬或者塑料的行業,一半具有幾個屬性(可能為優勢,也可能為劣勢):

1、重資產行業;

2、產品使用壽命長;

3、產品更新慢;

4、科技發展為其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上加霜;

這一些,在家用電器上面表現明顯,比如洗衣機、冰箱、油煙機、熱水器、空調是典型代表。

在工業領域就更多了,比如壓力機、車床、CNC等等,可能至少10年的壽命期。

反過來看手機,5年前,幾人聽說過小米手機、oppo手機、魅族手機?5年前,海爾手機、tcl、夏新、步步高等,多半早已明日黃花了吧?

金屬是產品核心,還有一件好處。就是科技的發展必將帶來成本的降低。比如,冷卻管銅的可以改為鋁的,不鏽鋼的可以改為不鏽鐵的,同理,工藝的提升可以帶來厚度的減少,科技的發展可能帶來塑料或者塑化零件代替金屬零件等等。

 

耐用性產品的屬性,最終將使消費者回歸屬性,產品質量敏感性替代價格敏感性成為首要因素。比如,誰也不希望今天買了一台冰箱,後年廠家推出了一種鑲嵌3D電視的,你就把冰箱換掉,但是,手機,你卻可能一年後就更換了。

耐用品的升級,很大程度是被迫的,對於個體消費者而言,可能是基於能源價格,比如當電費上漲到一定程度,變頻空調的優勢就會顯現;也有可能是舒適性或者便利性。

而工業耐用品的升級,多半是性價比、質量和安全、法規因素。比如,舒勒的伺服壓力機在中國就很沒有市場,但是,在歐洲就很有市場,為什麼?德國人工費用比中國貴多了。節省相同的工時,德國的回收期更短,對企業更有吸引力。

同樣,現在的包裝行業也有類似的屬性。比如利樂包裝,塑料包裝、煙酒的包裝。

當然,液體或者類液體、固體為產品屬性的更好,可惜,價格多半高高在上。比如化妝品、飲料、酒類、食品等等,都是具有這些因素。

而時尚行業,自己則不太敢碰,因為自己是一個傳統的人,不太趕時髦,把握不住。

我把電子類產品歸類為時尚行業,比如手機,電腦、時尚服裝等等,這些多半是來去一陣風,很難把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03

炎洲、中石化經營戰 梁懷信都曾下指導棋 揭密!官股決勝彰銀幕後的王牌律師

2014-12-29 TWM以財政部為首的公股,能在彰銀董事改選一役大獲全勝,靠的是有經營權大戰「王牌律師」美譽的梁懷信隱身幕後操刀。但政府帶頭扮演「市場派」,日後恐將面臨強大後座力,甚至影響企業投資意願。撰文‧鄭閔聲彰銀董監事改選勝負底定後,全程督軍的財政部國庫署長凌忠嫄步出會場大門,臉上帶著笑意。在她身旁,還有位衣著輕便的男子並肩同行;但一發現眼前的攝影器材,男子立即作勢傾聽凌忠嫄說話,巧妙地避開鏡頭狙擊。他是財政部委任律師梁懷信,也是這次公股推派的彰銀董事,財政部能在彰銀董監事改選中大獲全勝,幾乎將原「公司派」台新金控掃地出門,曾參與無數經營權之爭的他,幕後操盤角色極為關鍵。一位金控高層直言,「這次公股競爭彰銀經營權的過程,動用了不少市場派的搶灘手段,顯然不是財政部官員能單獨策動。」現年僅四十八歲的梁懷信出身財政部證期會,也曾擔任金融總會副祕書長,對於︽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規十分嫻熟,近年多場經營權戰役都能看見他的身影穿梭其中,而他也經常祭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策略扭轉戰局,「輝煌」的戰績,讓他擁有「王牌律師」美譽,卻也引來非議;某位曾與梁懷信有過一面之緣的學者就說,「聽他講述如何修理對手的經過,讓人覺得不是很光明正大。」無論外界如何評價,梁懷信對相關法令,無疑下過一番苦功,才得以在業界逐步建立名號。而其中最著名的戰役,當屬二○○九年成功協助市場派的炎洲集團召開亞化公司臨時股東會,並奪下經營權。讓無董監席次的炎洲大翻盤當年,炎洲在市場上大力標購亞化股票,成為最大股東後有意直接入主經營,卻因未獲董監席次無法提案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這時梁懷信翻出《公司法》第一七三條:「繼續一年以上,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三%以上股份之股東,得以書面記明提議事項及理由,請求召集股東臨時會。」向經濟部申請召開臨時股東會並全面改選董監事,獲得經濟部核准。臨時股東會確定後,炎洲還想進一步取得委託書掌握過半股權,卻因沒有經營權無從得知股東名冊。這時梁懷信以書面要求經濟部解釋法條,經濟部也回函解釋股東得向股務代理請求抄錄或核對股東名冊,讓炎洲得以掌握過半股權,在臨時股東會上囊括所有董監事席位。這場「從零到一百」的勝仗,被梁懷信視為得意之作。隔年,經濟部正式發出公函,確立監察人與小股東都能順利合法取得股東名冊,大幅改善市場派與公司派之間資源的差距,改變經營權結構。二○一二年爭議重重的中石化經營權之爭,則是梁懷信的另一次代表作。當年中石化與市場派的力麗集團在股東會前就不斷隔空交火,並接連檢舉、控告對手,而梁懷信正是公司派最倚重的操盤手。「技術性干擾」策略奏效股東會最終決戰,中石化公司派完全主導議程,董事會先在前一天將關鍵的董監事改選案,由討論事項第八案移至第一案,當天利用拖延戰術將許多股東擋在門外,並於出席人數達法定標準,但市場派股東未全數進場前宣布開會。表決結果,公司派大獲全勝,獲得九席董事中的八席,以及三席監事;市場派僅取得一席董事。當時即有媒體將中石化大勝解讀為「技術性干擾」奏效。落敗的力麗集團當然不甘心,指控中石化動用「奧步」,惡意阻擋市場派股東報到、進場,又讓在當天才被派任為中石化董事的白旭屏擔任股東會主席,認為股東會不具效力,並控告中石化妨害自由、強制、背信、偽造文書等罪嫌。這場股東會,讓公部門注意到經營權惡鬥可能衍生的爭議,台灣證交所隨即在隔年二月修改《股東會議事規則》參考範例,規定只有任職滿六個月、且了解公司財務及業務的常務董事或董事,才能代替董事長主持股東會;另外股東會必須將股東報到、董監事改選投票計票過程全程錄音錄影。這兩項新規定,無疑是為避免類似中石化股東會的亂象再次發生,因此被業界稱為「中石化條款」。絕不違法,但擅長尋找法律模糊地帶,正是梁懷信的特色,他曾私下對友人表示:「我絕不可能做法律不能容忍的事,否則我和我的團隊與當事人不會都能全身而退。但法律上沒規定的,大家就見仁見智做文章,輸贏搞不好就是這樣。輸掉的人也許會說你遊走法律邊緣,但當事人也許說你很有創意,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只是用什麼眼光看待。」「在公司經營權爭奪時,他懂得『文、武場』,比起一般只懂『文場』的律師,更了解市場。」一位頗具名望的律師表示。因此不少爭議性的經營權案,經常看得到梁懷信的身影。在去年初,財政部就找上梁懷信擔任公股董事。今年台新與財政部多次就董監事與審計委員會分配談判時,梁懷信與他的鉅業事務所團隊皆參與其中;進行沙盤推演時,也是由梁懷信為沒有「鬥爭」經驗的財政部規畫徵求委託書、股東會當天現場操盤、配票等策略。儘管公股取得大勝,但政府靠徵求委託書,強力介入彰銀經營權,勢將面臨台新循司法途徑強力反撲。財政部能否靠「王牌律師」協助,從訴訟中全身而退,仍在未定之天。梁懷信出生:1966年現職:鉅業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彰銀董事經歷:台鹽獨立監察人、彰銀董事、遠航董事學歷:輔大法研所碩士4大經營權之爭,都有他的操刀痕跡—— 梁懷信操盤的著名戰役事件 後續爭議協助炎洲公司召開臨時股東會,搶下亞洲化學公司經營權。 股東會鬧雙包,數百名小股東抗議臨時股東會違反公司法、侵害股東權益。協助中石化公司派固守經營權。 落敗的力麗集團主張股東會無效,並控告中石化負責人沈慶京涉嫌強制罪、偽造文書、違反證券交易法背信罪。協助三陽公司派捍衛經營權。 原經營者黃家與市場派纏鬥兩年多,2014年6月市場派首次取得經營權,但遭黃家杯葛。雙方在11月各自召開臨時股東會,黃家向法院聲請禁止對手召開股東會,但遭駁回;當權派則在股東會上解除黃家董事席次。協助公股擊敗台新金控,取得彰化銀行董監事會過半席次。 台新金控指控財政部片面毀約,提出民事訴訟,求償10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944

財政、招商等數據都曾被造假 遼寧省長稱頂著面子壓力擠水分

17日,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求發在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對外確認,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數據造假的問題,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導致經濟數據被註入水分。

報告稱,遼寧省所轄市、縣財政普遍存在數據造假行為,且呈現持續時間長,涉及面廣、手段多樣等特點。虛增金額和比例從2011年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趨勢。財政數據造假問題,不但影響中央對遼寧省經濟形勢的判斷和決策,還影響到中央對遼寧省轉移支付規模,降低了市縣政府的可用財力和民生保障能力。

有財政數據造假也有招商引資作假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巡視報告發現,2014年以來,遼寧省14個地市中曾被公開通報存在經濟數據作假的就有8個,其中不僅包括財政數據造假,還有招商引資弄虛作假。

2014年,中央巡視組首輪巡視遼寧時指出,“遼寧全省普遍存在經濟數據造假問題”。其中,重點提到大連虛增財政收入,沈陽、營口、盤錦等市招商引資弄虛作假。

隨後,遼寧省給出整改報告,對於虛增財政收入,大連市高新園區、普蘭店市和莊河市主要領導被嚴肅批評,莊河市塔嶺鎮問題較為突出,鎮長被免職。同時,要求各地依法依規組織財政收入和確定財政收入預算目標,並報同級人大審議。

當年,遼寧取消了考核56個城區財政收入指標,不再對城區和縣(市)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及增幅進行排名。

招商引資弄虛作假方面,遼寧采取的整改措施是取消利用外資指標考核,重新確定引進外資的統計範圍和辦法,並且調整招商引資工作重點,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改進招商方式,規範數據統計,優化投資環境。

對於一些市縣為追求政績弄虛作假的問題,則要求各地嚴格審核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發行企業債券融資,制止違規融資及擔保等行為。制定舉債償債規劃,加強政府債務借、用、還的全過程管理。對工作嚴重失職、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的政府投資項目決策行為進行問責。

2015年初,國家審計署發布《關於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指出,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虛增財政收入8.47億元。

同年,遼寧省委巡視組在對各地市的巡視中發現:本溪某些單位和部門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經濟指標弄虛作假;阜新經濟數據存在較大水分;鐵嶺固定資產投資數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參雜水分,開原市、調兵山市為了爭取百強縣虛報各項經濟指標,有的縣直部門和地區為完成招商指標東挪西借。

而據官方媒體從有關渠道獲悉,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約占同期財政收入的近20%,虛增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虛增比例高達23%。

一些地市巡視期間GDP增速曾出現大幅下滑

2016年2月27日至4月28日,中央巡視組“回頭看”,再次重申遼寧經濟數據造假。8月,遼寧省委在巡視整改通報中指出:“對全省各地區主要經濟指標數據進行嚴格評估審核,做到基層數據準確、宏觀數據匹配,指標統計數據客觀真實。加大統計執法力度,對經濟數據造假的,一經發現依紀依法追究責任。”

有統計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數據造假實際上非常難,因為統計環比、同比數據是環環相扣的,不同經濟指標之間又有內在的邏輯聯系,一年一個數據造假就意味著後面所有的年份都需要造更多的假來填補以前的“坑”,最終根本不能圓謊。

也正因為如此,在數據造假被發現後,由於基礎數據被擠水分,2014年以來,遼寧經濟數據很難看。地區生產總值是負的,財政收入一段時期兩位數下滑,固定資產投資60%-70%的下跌。主要經濟指標大幅下降,但經濟社會基本穩定,民生也未受太大影響。

就在中央巡視組“回頭看”期間,遼寧去年一季度GDP增速僅-1.3%,成為全國唯一經濟實際增速負增長的地區。

一些地市的情況表現的更為突出,其中鐵嶺市在遼寧省委巡視後的GDP增速也出現了暴跌。其在整改通報中稱,已完全杜絕虛增收入現象。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0.3億元,下降46.1%。

遼寧頂著面子壓力認真擠水分

對忽悠成風,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忽悠”文化,新一屆遼寧省委深惡痛絕。遼寧省委書記李希強調,“絕不能讓忽悠成為文化,要讓忽悠沒有市場,讓忽悠者沒有前途!”。

在中央巡視組巡視後,遼寧針對一個時期全省普遍存在的經濟數據造假問題,對全省各地區主要經濟指標數據進行嚴格評估審核,要求做到基層數據準確、宏觀數據匹配,指標統計數據客觀真實。

同時,加大統計執法力度,對經濟數據造假的一經發現依紀依法追究責任。其中,遼寧省統計局就披露,去年3月8日至10日,遼寧省統計局抽調18名業務骨幹,組成5個抽查組,深入大連、本溪、丹東、錦州、阜新、朝陽、葫蘆島等7個市和8個縣(區)的統計機構進行抽查和指導,同時隨機抽取69家企業,對其是否是虛假調查單位,是否獨立、真實上報統計資料等情況進行重點抽查。開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項核查工作。遼寧省統計局還組成了8個核查組,深入一線開展核查。省局工業、能源、貿易等專業統計,針對專業統計發現問題,制定措施制度;各地統計部門也采取完善制度、強化培訓、做好普法等措施,推動專項整治。

讓真實可靠的數據來確定地方實際的經濟情況,地方痛定思痛後才能在新的起點拿出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

陳求發說,“我們頂著面子上難看的壓力,認真地擠壓水分,2015年夯實了財政數據,2016年以來努力夯實其他經濟數據。2016年遼寧克服重重困難,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199億元,同比增長3.4%,超額完成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794

《悟空傳》:每個人都曾是那摘不下金箍的孫悟空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916

彭於晏在《悟空傳》中飾演孫悟空。電影版的《悟空傳》沒有唐僧,但在原著中,唐僧顯得比悟空更有反叛精神。(劇組供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7月1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天庭,就是一家控制命運的大公司 十七年後的<悟空傳>》)

今何在覺得四大名著都是悲劇:“《三國演義》到最後,所有的英雄都沒有了;《水滸傳》的結局是招安。《西遊記》也是一個特別悲的悲劇,就是虛無。成佛以後,英雄也沒有了。”

“孫悟空直躍起來,一棒打在唐僧頭上,頓時鮮血飛濺,唐僧倒了下去……”

2000年,唐僧被孫悟空打死了,死在網絡小說《悟空傳》的開頭。

這樣改編《西遊記》,四百多年來幾乎是第一次。《悟空傳》迅速走紅,被網友稱為“網絡第一書”。

在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里,孫悟空有兩種狀態。“就像一個人的少年時期和成年時期,”《悟空傳》作者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取經前是一只野猴子,看見誰不服,就上去跟他鬥;戴上金箍以後,他已經知道怎麽和這個世界和諧相處了,打不過的時候,直接找對手的神仙主人。”

今何在的《悟空傳》,寫的是第三種狀態——孫悟空“中年造反”。取經路上,孫悟空精神分裂,分化出一個邪惡分身。分身趁孫悟空不備,棒殺了唐僧。孫悟空找閻王為唐僧還魂,分身打傷閻王;小白龍回龍宮為唐僧借定顏珠,分身又殺死龍王……走投無路的孫悟空上天庭請罪,這時,分身用金箍棒捅破天穹,天火從破洞流淌下來,燃著了天際。

天庭決戰,孫悟空殺死了分身,也殺死了自己,取經工程覆滅。孫悟空的屍體落入熊熊天火,燒了七天七夜,剩下一塊燒焦的石頭和一根燒斷的金箍。“他寧願死,也不肯輸。”如來拿著那根斷金箍沈吟,“他終於還是逃出了我的手掌。”石頭飛落花果山,大雨過後,焦土上開出花來。

2017年7月,號稱“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悟空傳》上映,今何在擔任編劇。然而,上述情節全都沒有出現在電影里。“要那麽做的話,就變成文藝片。”今何在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我覺得拍文藝片是特別任性的行為,文藝片的觀眾特別少,大家可能會打高分,但是收不回成本。”

電影版《悟空傳》,實質上拍的是大鬧天宮。沒有精分,沒有自我矛盾,彭於晏飾演的孫悟空“特別純粹”地打架,他打巨靈、鬥天蓬、戰楊戩,手中的金箍棒如同一條揮舞的熔巖,所到之處,電光火石、金崩玉碎。今何在覺得這樣拍才“尊重市場規律”,“是大家所有人都能夠看的、老少皆宜的片子”。

“我寫《悟空傳》的時候,不在乎書能不能賣出去,不在乎別人怎麽看,那個時候是任性的,”40歲的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但是現在做一部電影,不是你自己投錢,你不能想拍成什麽樣就什麽樣。”

原來《西遊記》這麽恐怖

大制作的西遊電影,導演大多來自香港,《悟空傳》的導演郭子健也不例外。

郭子健曾與周星馳聯合執導電影《西遊 降魔篇》。片中,黃渤飾演的孫悟空矮小醜陋、邪惡暴躁,完全顛覆了1986年央視電視劇版《西遊記》的孫悟空形象(六小齡童飾)。

“我小時候沒看過這個電視劇,”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香港是很後來才放的,而且是在一個不太有人看的電視臺(ATV)。我特別喜歡看這個臺的電視劇,所以才知道。”1986版《西遊記》登陸香港為時太晚,郭子健對這部劇最深的印象是“很low的特技”。

198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在香港重映,孫悟空和天兵天將都講粵語,這是郭子健第一次知道《西遊記》。“很小的年紀我就覺得超級厲害,回到家每一天都畫孫悟空。”其實當時郭子健認識很多超級英雄:美國的超人、蝙蝠俠、蜘蛛俠,日本的鹹蛋超人、奧特曼……但是孫悟空在他心目中排名第一,“我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很喜歡罵我們像’馬騮’(粵語‘猴子’)一樣,所以我們特別能夠投入進孫悟空的形象。我們是‘馬騮’,我們是猴子,所以我們就是孫悟空,我們天不怕地不怕,爸爸媽媽是神仙,老師是神仙,神仙我們都不怕。”

郭子健開始追各種奇思妙想的西遊作品。“其實小時候看這些,我們就認孫悟空,是不是《西遊記》的故事沒關系。”日本動畫片《太空西遊記》對他和同齡人影響深刻。片中的唐僧是個女人,這個設定延續到了本木雅弘、香取慎吾等版本的日劇西遊記。“日本人特別喜歡這樣改,女唐僧跟孫悟空之間有一些很微妙的感情。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1995年,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大話西遊》在香港上映,“評價非常慘”,就連30歲左右的年輕觀眾都無法接受。“第一是罵劇情非常分裂:前面花了半個小時去說蜘蛛精,後來沒關系了;又說白骨精,白骨精原來也沒關系,到後面說了一個原創人物紫霞出來。前面是亂七八糟沒有故事性的鬧劇、喜劇,後面突然間變成了愛情故事。把孫悟空所有對宿命的理解放到愛情上,那個時候的成年人完全不能接受,罵到祖宗十八代。”郭子健回憶,當時只有像他這樣接受過日漫洗禮的孩子,才會覺得這電影挺好玩的。

1990年代《黃飛鴻》系列電影問世,導演徐克也曾被香港觀眾罵得很慘。“‘找李連傑來演黃飛鴻,你是不是傻了,是不是神經病?’人們心中經典的黃飛鴻,是關德興演的一個老人家,民國初年的、短頭發的,沒可能是清末的人,根本完全錯了。”郭子健回憶,“但是我們年輕人很接受。”

2000年左右,北大推出《大話西遊》專題研究。“那個時候香港人嚇呆了,這麽一個垃圾電影為什麽會成為一個專題去研究的事情?”郭子健說,“內地火起來,加上我們這些年輕觀眾長大了,香港觀眾才重新去認識這個東西。”

2011年,郭子健獲得了拍《西遊 降魔篇》的機會。“第一個想法就是要把它拍成恐怖片。”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來自他對《西遊記》原著的感受。郭子健十三歲學古文時開始讀《西遊記》原著。“真的看明白了,才知道原來《西遊記》這麽恐怖、這麽血腥。”郭子健對南方周末記者舉例,“孫悟空從五指山出來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了一頭老虎,把它的皮扒出來變成自己的衣服;三打白骨精的時候,他一棒就把女孩打到頭都爆開;去到女兒國,豬八戒被那些女人把身體切開,半個身子在爬。原來不是給小孩看的童話。”

電影《悟空傳》的導演郭子健(右)、編劇今何在(中)、主題曲作者趙英俊(左),都有很深的西遊情結。(劇組供圖/圖)

只要還是凡人,你就摘不下金箍

郭子健美術中專畢業後,進了一家很小的公司做平面設計,每天替超市畫“大減價”圖案。“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們改變不了,也知道現實是很殘酷的,”郭子健說。他就像孫悟空,馴服地護送唐僧取經,打妖怪給自己積“功德分”,以期早日“修成正果”。

“但是我也會跟自己說,我肯定可以走下去,可以改變這種命運。”就像《悟空傳》里孫悟空的分身,郭子健每天利用業余時間看大量電影。25歲時,他裸辭了工作,報名參加香港導演學會的業余電影班。“當時我沒有工資、沒有背景,甚至不知道膠卷式電影是一秒24格。我進電影圈時香港經濟很差,電影產量下降得很厲害,很多長輩跟我說不要浪費青春,但我給自己立下一個理想,進去我就要當導演。”

郭子健從場工做起,2007年終於拍出電影處女作《野良犬》,2010年,他導演的《打擂臺》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片中老拳師羅新(泰迪·羅賓飾)的經典臺詞也是郭子健內心的寫照:“不打,就不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影片最後,羅新的徒弟(陳小龍飾)在比武中連續被年輕的對手擊倒,但是他一次次爬起來,決不認輸,對手最終默然離開。

周星馳正是看到《打擂臺》,才邀請郭子健合作執導了《西遊 降魔篇》。“我到現在還完全沒有感受到自己有過成功,我還是覺得自己好像在掙紮、在拼命地去做一個從第一天就想做的事情。”郭子健說。

今何在的人生軌跡恰恰相反,他在24歲就迎來了“成功”。

那是2001年,今何在還叫曾雨,本科畢業後在江西老家的電信局做網絡管理員,過著“很安逸”的生活。曾雨閑來上網寫小說,筆名“今何在”取自《滕王閣序》的最後一句:“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26歲的王勃曾因《滕王閣序》名噪天下,24歲的今何則因《悟空傳》成名。

成名後,粉絲稱今何在為“猴子”,他的微信至今使用這個昵稱。“金箍是無處不在的,我以前在電信上班,大家覺得這很安逸,但是它又把你鎖定,好像你這一輩子就會做這件事情,它就是你的金箍,”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寫完這本書以後,你不用戴這個金箍了,好像更自由了,不缺錢了,不需要工作了,但是你會戴上另外一個金箍,有更多的人給你希望,希望你寫出更好的東西來。”

《悟空傳》出版時,出版商打出了“西遊三部曲”第一部的名號。十多年後,今何在寫出了《西遊日記》,反響平平。他沒打算再寫第三部。成名後,今何在很快受邀給王家衛做電影編劇,後來又與周星馳合作寫電影小說《西遊 降魔篇》,然而他至今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仍然是24歲時寫的《悟空傳》。

“那是你最年輕的時候,最無拘無束的時候,最不在乎別人看法的時候,反而容易出好東西。到後來你壓力越來越大,特別認真要把這個東西當成一個作品來寫的時候,你會受到拘束。”今何在又談到了金箍的隱喻,“這個金箍戴上以後,是無形的,只要你還是一個世俗的凡人,你就摘不了這個金箍。”

這樣的宿命,多少也像今何在對《西遊記》的理解。他覺得和其他三大名著一樣,《西遊記》也是一個悲劇:“《三國演義》最後,所有的英雄都沒有了;《水滸傳》的結局是招安。《西遊記》也是一個特別悲的悲劇,就是虛無。成佛以後,英雄也沒有了。”

你把佛當成什麽?一個貪官嗎?

電影里沒有出現如來、觀音等“諸佛”,管理天界的是虛構人物上聖天尊,她每天對著一個巨大的佛頭請示匯報,佛頭從不回應,這是她的“領導”——“上蒼”。

這一靈感來自文學作品中的“老大哥”形象。“就好像大公司里面最上面的一個大老板,你可能沒有見過他,只知道他叫曹總。但每個部門每件事都在他掌控之中。”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郭子健設想的天庭,就是一家控制命運的大公司,這里不雇用大小神仙施法,而是生產風雷雨電。“風雷雨電本來就是原始時代控制我們命運的東西,你多努力也好,來一場洪水你什麽都沒有;你跟你最愛的人在一起,可能因為一場地震就生死相隔。”電影里的天庭不是瓊樓玉宇、雲遮霧繞,而是充滿大工廠的機械感,“神仙去控制命運的時候,手里發一道電光,那是很小孩的想法。現代天庭,它應該像一個工廠,做一些雲做一些雨,然後讓你們人世間的命運變動。”

給電影《悟空傳》寫歌的時候,音樂人趙英俊把小說里的一句話用作副歌的歌詞:“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趙英俊自稱“這輩子讀完的書不超過十本”,但《悟空傳》是其中之一。他讀過最長的書是漫畫《龍珠》,也是一個關於悟空的故事。第一次讀《悟空傳》的時候,趙英俊就被封面上的這句話吸引,心想:“真棒!這就是孫悟空嘛!”又想:“早早晚晚得有人把它寫成歌。”

在原著《悟空傳》里,這句豪氣萬丈的話其實是唐僧說的。但電影里根本沒出現唐僧。今何在覺得,許多人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副歌歌詞。

“它並不是簡單地說要‘戰勝一切’,因為它不是悟空說的話,而是唐僧說的話。唐僧前世就是個佛,當他說要諸佛煙消雲散的時候,他想的當然不是打倒如來,而是打破你們腦袋里的傳統。”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是禪宗的思想:如果一個人總去拜佛,求佛給他保佑,那這個人是不懂佛的,他把佛當成什麽,當成一個貪官嗎?真正懂佛的人,其實覺得佛本身這種偶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佛是可以打碎的。你需要建立自己的東西。”

一些原著讀者認為,《悟空傳》的唐僧比孫悟空更有反叛精神。“他們的反抗是不一樣的,比如中世紀,你敢說地球是繞著太陽走的,就會被燒死,悟空可能就是‘誰敢來燒死我,我就跟誰鬥’。而唐僧是:我要去推翻這個理論,我要去證明,用科學告訴你,這個才是正確的。”今何在說,“《悟空傳》歌頌的不是最有力量的人,孫悟空和唐僧都不是能夠戰勝一切的,他們只是敢去懷疑,敢去戰鬥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85

《悟空傳》:每個人都曾是那摘不下金箍的孫悟空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916

彭於晏在《悟空傳》中飾演孫悟空。電影版的《悟空傳》沒有唐僧,但在原著中,唐僧顯得比悟空更有反叛精神。(劇組供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7月1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天庭,就是一家控制命運的大公司 十七年後的<悟空傳>》)

今何在覺得四大名著都是悲劇:“《三國演義》到最後,所有的英雄都沒有了;《水滸傳》的結局是招安。《西遊記》也是一個特別悲的悲劇,就是虛無。成佛以後,英雄也沒有了。”

“孫悟空直躍起來,一棒打在唐僧頭上,頓時鮮血飛濺,唐僧倒了下去……”

2000年,唐僧被孫悟空打死了,死在網絡小說《悟空傳》的開頭。

這樣改編《西遊記》,四百多年來幾乎是第一次。《悟空傳》迅速走紅,被網友稱為“網絡第一書”。

在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里,孫悟空有兩種狀態。“就像一個人的少年時期和成年時期,”《悟空傳》作者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取經前是一只野猴子,看見誰不服,就上去跟他鬥;戴上金箍以後,他已經知道怎麽和這個世界和諧相處了,打不過的時候,直接找對手的神仙主人。”

今何在的《悟空傳》,寫的是第三種狀態——孫悟空“中年造反”。取經路上,孫悟空精神分裂,分化出一個邪惡分身。分身趁孫悟空不備,棒殺了唐僧。孫悟空找閻王為唐僧還魂,分身打傷閻王;小白龍回龍宮為唐僧借定顏珠,分身又殺死龍王……走投無路的孫悟空上天庭請罪,這時,分身用金箍棒捅破天穹,天火從破洞流淌下來,燃著了天際。

天庭決戰,孫悟空殺死了分身,也殺死了自己,取經工程覆滅。孫悟空的屍體落入熊熊天火,燒了七天七夜,剩下一塊燒焦的石頭和一根燒斷的金箍。“他寧願死,也不肯輸。”如來拿著那根斷金箍沈吟,“他終於還是逃出了我的手掌。”石頭飛落花果山,大雨過後,焦土上開出花來。

2017年7月,號稱“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悟空傳》上映,今何在擔任編劇。然而,上述情節全都沒有出現在電影里。“要那麽做的話,就變成文藝片。”今何在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我覺得拍文藝片是特別任性的行為,文藝片的觀眾特別少,大家可能會打高分,但是收不回成本。”

電影版《悟空傳》,實質上拍的是大鬧天宮。沒有精分,沒有自我矛盾,彭於晏飾演的孫悟空“特別純粹”地打架,他打巨靈、鬥天蓬、戰楊戩,手中的金箍棒如同一條揮舞的熔巖,所到之處,電光火石、金崩玉碎。今何在覺得這樣拍才“尊重市場規律”,“是大家所有人都能夠看的、老少皆宜的片子”。

“我寫《悟空傳》的時候,不在乎書能不能賣出去,不在乎別人怎麽看,那個時候是任性的,”40歲的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但是現在做一部電影,不是你自己投錢,你不能想拍成什麽樣就什麽樣。”

原來《西遊記》這麽恐怖

大制作的西遊電影,導演大多來自香港,《悟空傳》的導演郭子健也不例外。

郭子健曾與周星馳聯合執導電影《西遊 降魔篇》。片中,黃渤飾演的孫悟空矮小醜陋、邪惡暴躁,完全顛覆了1986年央視電視劇版《西遊記》的孫悟空形象(六小齡童飾)。

“我小時候沒看過這個電視劇,”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香港是很後來才放的,而且是在一個不太有人看的電視臺(ATV)。我特別喜歡看這個臺的電視劇,所以才知道。”1986版《西遊記》登陸香港為時太晚,郭子健對這部劇最深的印象是“很low的特技”。

198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在香港重映,孫悟空和天兵天將都講粵語,這是郭子健第一次知道《西遊記》。“很小的年紀我就覺得超級厲害,回到家每一天都畫孫悟空。”其實當時郭子健認識很多超級英雄:美國的超人、蝙蝠俠、蜘蛛俠,日本的鹹蛋超人、奧特曼……但是孫悟空在他心目中排名第一,“我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很喜歡罵我們像’馬騮’(粵語‘猴子’)一樣,所以我們特別能夠投入進孫悟空的形象。我們是‘馬騮’,我們是猴子,所以我們就是孫悟空,我們天不怕地不怕,爸爸媽媽是神仙,老師是神仙,神仙我們都不怕。”

郭子健開始追各種奇思妙想的西遊作品。“其實小時候看這些,我們就認孫悟空,是不是《西遊記》的故事沒關系。”日本動畫片《太空西遊記》對他和同齡人影響深刻。片中的唐僧是個女人,這個設定延續到了本木雅弘、香取慎吾等版本的日劇西遊記。“日本人特別喜歡這樣改,女唐僧跟孫悟空之間有一些很微妙的感情。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1995年,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大話西遊》在香港上映,“評價非常慘”,就連30歲左右的年輕觀眾都無法接受。“第一是罵劇情非常分裂:前面花了半個小時去說蜘蛛精,後來沒關系了;又說白骨精,白骨精原來也沒關系,到後面說了一個原創人物紫霞出來。前面是亂七八糟沒有故事性的鬧劇、喜劇,後面突然間變成了愛情故事。把孫悟空所有對宿命的理解放到愛情上,那個時候的成年人完全不能接受,罵到祖宗十八代。”郭子健回憶,當時只有像他這樣接受過日漫洗禮的孩子,才會覺得這電影挺好玩的。

1990年代《黃飛鴻》系列電影問世,導演徐克也曾被香港觀眾罵得很慘。“‘找李連傑來演黃飛鴻,你是不是傻了,是不是神經病?’人們心中經典的黃飛鴻,是關德興演的一個老人家,民國初年的、短頭發的,沒可能是清末的人,根本完全錯了。”郭子健回憶,“但是我們年輕人很接受。”

2000年左右,北大推出《大話西遊》專題研究。“那個時候香港人嚇呆了,這麽一個垃圾電影為什麽會成為一個專題去研究的事情?”郭子健說,“內地火起來,加上我們這些年輕觀眾長大了,香港觀眾才重新去認識這個東西。”

2011年,郭子健獲得了拍《西遊 降魔篇》的機會。“第一個想法就是要把它拍成恐怖片。”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來自他對《西遊記》原著的感受。郭子健十三歲學古文時開始讀《西遊記》原著。“真的看明白了,才知道原來《西遊記》這麽恐怖、這麽血腥。”郭子健對南方周末記者舉例,“孫悟空從五指山出來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了一頭老虎,把它的皮扒出來變成自己的衣服;三打白骨精的時候,他一棒就把女孩打到頭都爆開;去到女兒國,豬八戒被那些女人把身體切開,半個身子在爬。原來不是給小孩看的童話。”

電影《悟空傳》的導演郭子健(右)、編劇今何在(中)、主題曲作者趙英俊(左),都有很深的西遊情結。(劇組供圖/圖)

只要還是凡人,你就摘不下金箍

郭子健美術中專畢業後,進了一家很小的公司做平面設計,每天替超市畫“大減價”圖案。“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們改變不了,也知道現實是很殘酷的,”郭子健說。他就像孫悟空,馴服地護送唐僧取經,打妖怪給自己積“功德分”,以期早日“修成正果”。

“但是我也會跟自己說,我肯定可以走下去,可以改變這種命運。”就像《悟空傳》里孫悟空的分身,郭子健每天利用業余時間看大量電影。25歲時,他裸辭了工作,報名參加香港導演學會的業余電影班。“當時我沒有工資、沒有背景,甚至不知道膠卷式電影是一秒24格。我進電影圈時香港經濟很差,電影產量下降得很厲害,很多長輩跟我說不要浪費青春,但我給自己立下一個理想,進去我就要當導演。”

郭子健從場工做起,2007年終於拍出電影處女作《野良犬》,2010年,他導演的《打擂臺》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片中老拳師羅新(泰迪·羅賓飾)的經典臺詞也是郭子健內心的寫照:“不打,就不會輸,要打,就一定要贏!”影片最後,羅新的徒弟(陳小龍飾)在比武中連續被年輕的對手擊倒,但是他一次次爬起來,決不認輸,對手最終默然離開。

周星馳正是看到《打擂臺》,才邀請郭子健合作執導了《西遊 降魔篇》。“我到現在還完全沒有感受到自己有過成功,我還是覺得自己好像在掙紮、在拼命地去做一個從第一天就想做的事情。”郭子健說。

今何在的人生軌跡恰恰相反,他在24歲就迎來了“成功”。

那是2001年,今何在還叫曾雨,本科畢業後在江西老家的電信局做網絡管理員,過著“很安逸”的生活。曾雨閑來上網寫小說,筆名“今何在”取自《滕王閣序》的最後一句:“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26歲的王勃曾因《滕王閣序》名噪天下,24歲的今何則因《悟空傳》成名。

成名後,粉絲稱今何在為“猴子”,他的微信至今使用這個昵稱。“金箍是無處不在的,我以前在電信上班,大家覺得這很安逸,但是它又把你鎖定,好像你這一輩子就會做這件事情,它就是你的金箍,”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寫完這本書以後,你不用戴這個金箍了,好像更自由了,不缺錢了,不需要工作了,但是你會戴上另外一個金箍,有更多的人給你希望,希望你寫出更好的東西來。”

《悟空傳》出版時,出版商打出了“西遊三部曲”第一部的名號。十多年後,今何在寫出了《西遊日記》,反響平平。他沒打算再寫第三部。成名後,今何在很快受邀給王家衛做電影編劇,後來又與周星馳合作寫電影小說《西遊 降魔篇》,然而他至今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仍然是24歲時寫的《悟空傳》。

“那是你最年輕的時候,最無拘無束的時候,最不在乎別人看法的時候,反而容易出好東西。到後來你壓力越來越大,特別認真要把這個東西當成一個作品來寫的時候,你會受到拘束。”今何在又談到了金箍的隱喻,“這個金箍戴上以後,是無形的,只要你還是一個世俗的凡人,你就摘不了這個金箍。”

這樣的宿命,多少也像今何在對《西遊記》的理解。他覺得和其他三大名著一樣,《西遊記》也是一個悲劇:“《三國演義》最後,所有的英雄都沒有了;《水滸傳》的結局是招安。《西遊記》也是一個特別悲的悲劇,就是虛無。成佛以後,英雄也沒有了。”

你把佛當成什麽?一個貪官嗎?

電影里沒有出現如來、觀音等“諸佛”,管理天界的是虛構人物上聖天尊,她每天對著一個巨大的佛頭請示匯報,佛頭從不回應,這是她的“領導”——“上蒼”。

這一靈感來自文學作品中的“老大哥”形象。“就好像大公司里面最上面的一個大老板,你可能沒有見過他,只知道他叫曹總。但每個部門每件事都在他掌控之中。”郭子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郭子健設想的天庭,就是一家控制命運的大公司,這里不雇用大小神仙施法,而是生產風雷雨電。“風雷雨電本來就是原始時代控制我們命運的東西,你多努力也好,來一場洪水你什麽都沒有;你跟你最愛的人在一起,可能因為一場地震就生死相隔。”電影里的天庭不是瓊樓玉宇、雲遮霧繞,而是充滿大工廠的機械感,“神仙去控制命運的時候,手里發一道電光,那是很小孩的想法。現代天庭,它應該像一個工廠,做一些雲做一些雨,然後讓你們人世間的命運變動。”

給電影《悟空傳》寫歌的時候,音樂人趙英俊把小說里的一句話用作副歌的歌詞:“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趙英俊自稱“這輩子讀完的書不超過十本”,但《悟空傳》是其中之一。他讀過最長的書是漫畫《龍珠》,也是一個關於悟空的故事。第一次讀《悟空傳》的時候,趙英俊就被封面上的這句話吸引,心想:“真棒!這就是孫悟空嘛!”又想:“早早晚晚得有人把它寫成歌。”

在原著《悟空傳》里,這句豪氣萬丈的話其實是唐僧說的。但電影里根本沒出現唐僧。今何在覺得,許多人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副歌歌詞。

“它並不是簡單地說要‘戰勝一切’,因為它不是悟空說的話,而是唐僧說的話。唐僧前世就是個佛,當他說要諸佛煙消雲散的時候,他想的當然不是打倒如來,而是打破你們腦袋里的傳統。”今何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是禪宗的思想:如果一個人總去拜佛,求佛給他保佑,那這個人是不懂佛的,他把佛當成什麽,當成一個貪官嗎?真正懂佛的人,其實覺得佛本身這種偶像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佛是可以打碎的。你需要建立自己的東西。”

一些原著讀者認為,《悟空傳》的唐僧比孫悟空更有反叛精神。“他們的反抗是不一樣的,比如中世紀,你敢說地球是繞著太陽走的,就會被燒死,悟空可能就是‘誰敢來燒死我,我就跟誰鬥’。而唐僧是:我要去推翻這個理論,我要去證明,用科學告訴你,這個才是正確的。”今何在說,“《悟空傳》歌頌的不是最有力量的人,孫悟空和唐僧都不是能夠戰勝一切的,他們只是敢去懷疑,敢去戰鬥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5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