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誰會是中國的赫芬頓郵報

http://www.eeo.com.cn/2012/0818/232178.shtml

經濟觀察報 魏武揮/文 作為一個行業觀察者,我很注意一些IT類網站,比如36氪、tech2ipo、愛范兒、極客公園之類的網站。最新冒出來的大概就是一個名為「虎嗅」的網站,是由幾個從傳統經管類媒體出來的人做的網絡媒體。和很多網站一樣,虎嗅會為它的註冊用戶推送信息郵件,也和很多網站一樣,這些郵件裡包含著幾個標題、幾段摘要和幾條超鏈接——目的很明顯,希望拉著你回到它的網站。通常意義上,這類郵件會被我本能地忽視掉,但有那麼一次我注意了一下虎嗅的郵件,發現它推送的幾個標題很對我胃口,隨後的幾次下來,虎嗅的郵件就不再被我標記為「垃圾郵件」了。

其實,做一個ICP(內容發佈網站)並不是很難。從技術角度講,幾乎是入門級的技術門檻。《商業價值》這本雜誌索性拿著一套網上隨處可得的開源程序架設了一個網站(其實就是個博客),我經常和人提到它:技術成本大概不過幾千的內容網站(考慮到域名費用和服務器託管費用),但由於內容的關係,這個網站恐怕價值十數倍或者數十倍於它的技術成本。

虎嗅同樣如此。有人認為它不過是一個群博客:有多人參與寫作的博客站而已——唔,「而已」這兩個字未免太過輕鬆了。對於內容網站而言,技術選型之類的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還是內容。雖然我一貫認為整個傳媒產業已經渠道為王,但對於單個媒體而言,依然是內容為王。這個道理就像賣飲料的總是飲料口味很重要,但做超市的,想必會考慮市口之類的問題。內容網站去做什麼渠道是相當困難的事,做好自己的內容才是本分。虎嗅出道的時候,被稱為「1.0的逆襲」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相對於web2.0而言,它的確更多的側重於傳統媒體式的把關人體系的內容生產。

那麼,什麼是內容?如何運營內容?

我一點也不懷疑赫芬頓郵報這個美國新聞博客給國內這些網站所起到的榜樣作用,這個網站可謂是名利雙收:2011年3月,AOL花了3個多億美元收購了赫芬頓郵報;2012年4月,該網站則獲得了新聞界至高獎普利策獎的國內報導獎。赫芬頓郵報說白了也是一個群博客,但技術上的卑微一點都不妨礙它極高的價值。

不過,赫芬頓郵報畢竟是美國的網站,全盤照收是肯定不行的。這家網站側重於news(新聞)和opin-ion(觀點)兩個部分,從它的網站陳述裡可以看出來:Big news and opinion。在我看來,news和opinion並不相同。

概括地講,新聞是要求「實證」的,而觀點則偏重於「推導」。我比較喜歡的一個比喻是歇洛克·福爾摩斯和他的哥哥邁克羅夫特·福爾摩斯的區別。在歇洛克自己看來,他的哥哥的推理能力遠遠比他強,但由於邁克羅夫特只是喜歡坐在椅子上推理而懶得求證,故而並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偵探——但這不妨礙歇洛克從他那裡獲取靈感。我自己寫評論文章很多年,深知自己偏向於邁克羅夫特,而不是歇洛克。道理其實很簡單,倒不是我懶,而是實在沒有這個資源。

中國的具體國情是,網站要報新聞是要獲取新聞牌照的,而通常意義上,非巨型網站很難獲得這張牌照(傳統媒體的網站例外)。在中國,做一個news的網站政策上不太現實,實際操作上也有問題:你哪裡來的那麼多人工去像記者那樣一一求證?更何況,被採訪對象如果聽說是某某報某某雜誌,可能還說兩句,聽說是一個網站,被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於是,長久以來,中國IT垂直類的獨立內容網站,要麼就是喜歡弄點小道消息,如果是長篇大論,基本上都是複製或者翻譯過來的(這裡有沒有版權問題另當別論,但總之就不會是獨家了)。垂直類內容網站的歷史不短了,但IT類裡很難冒出頭來和門戶的IT頻道相抗衡。Donews一度藉著web2.0風頭很勁了一陣子,但近來也頗有老態龍鍾之感。

這裡的關鍵是人的因素(Donews的衰落某種意義上也是因為主事者的離去)。人的因素分為兩層。較淺的一層是對文章的鑑別能力。說得難聽點,即便都是複製來的,也知道哪個是重點要力推,哪個隨便掛一下就行了。這是比較淺層次的編輯活,鑑賞問題。而較高的一層則是對產業的洞察力,懂得寫評論,或者邀請對的人寫對的評論(其實就是選題)。評論這個東西是可以坐在家裡寫的,但它考驗的其實是論者對下筆的這個公司乃至行業多年的觀察思考。

我個人傾向於中國這類網站做細分領域的行業評論。如果是公司評論,屬於微觀層面,靠得太近,需要極細節的證據去輔助,這已經和做新聞報導沒什麼兩樣了。如果走到宏觀層面,就又有些宏大敘事,不是一兩千字能寫完的,而文章一長,在網上受到什麼樣的待遇,很多人心知肚明。以典型公司破題,進行中觀層面的細分行業評論,是相當符合本文所提及網站的道路的。

這方面,國內的虎嗅和愛范兒(它主要聚焦於移動領域,特別是蘋果生態)已經有了些許萌芽,我也不得不說一句的是,假以時日,它們將是雜誌類的重要競爭對手。

(作者為知名博客It Talks博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486

亞馬遜CEO貝佐斯收購華盛頓郵報 巴菲特持股28%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30806/072916355924.shtml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8月6日晨間消息,亞馬遜[微博](300,-0.99,-0.33%)CEO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已同意以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華盛頓郵報公司(592.6,23.90,4.20%)的報紙資產,包括其旗艦日報《華盛頓郵報》等。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擁有華盛頓郵報公司28%的股權。

  華盛頓郵報公司股價盤後上漲5%。人們想知道貝佐斯能否讓《華盛頓郵報》再次煥發青春。

  這一令人意外的交易是在紐約時報公司作價7000萬美元出售給波士頓環球(Boston Globe)以後浮出水面的,進一步表明報紙行業正面臨史無前例的挑戰,其廣告營收和讀者人數均有所下滑。

  華盛頓郵報公司董事長兼CEO唐納德·格雷厄姆(Donald E. Graham)稱,作價出售對該公司來說是一種更好的選擇。「我和凱瑟琳·韋莫斯(Katharine Weymouth)以及董事會成員在經過多年時間以後才作出出售的決定,這段時間裡類似的報紙行業挑戰讓我們想知道,是否換一個東家對華盛頓郵報公司來說才是更好的選擇。傑夫·貝佐斯的技術和商業才能已得到證明,再加上他的長期投資戰略及其個人聲譽,使其成為了獨一無二的華盛頓郵報公司新東家人選。」

  在過去20年時間裡,貝佐斯已將亞馬遜建設為一家購物和在線技術發展公司。今年早些時候,貝佐斯對互聯網新聞站點Business Insider進行了小額投資,從而進入了媒體行業。貝佐斯在《華盛頓郵報》網站上發表公開信,承諾不會作出任何激進型變革。「《華盛頓郵報》的價值觀不需要改變,這份報紙仍將對其讀者負責,而不是追求其所有者的私人利益。」

  據《華盛頓郵報》稱,亞馬遜網站與貝佐斯收購華盛頓郵報公司的交易無關。這項交易涵蓋《華盛頓郵報》及其他出版業務,如《Express》、《The Gazette Newspapers》、《Fairfax County Times》、西班牙週刊《El Tiempo Lati》和Greater Washington Publishing出版業務等。(唐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20

巴菲特投資華盛頓郵報狂賺10億美元 回報率高達9080%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144

亞馬遜CEO貝佐斯剛剛用2.5億美元收購了《華盛頓郵報》。你可能記得,沃倫.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華盛頓郵報》最大的元老級的股東,該公司持有《華盛頓郵報》一系列其他的資產,包括專業教育及職業培訓教育集團Kaplan。巴菲特已經在華盛頓郵報董事會任職25年。

那麼,巴菲特的投資有怎樣的收穫?

巴菲特在1973年開始持有《華盛頓郵報》股份,根據7月24日的數據,截至2004年,他以1100萬美元的代價持有170萬股《華盛頓郵報》股份。

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最近的財報,巴菲特現在仍然持有相同數量的股份。這些股票在一季度末的價值是7.72億美元。

儘管如此,股票依然在猛漲,自從今年初已經上漲了55%。

在週一盤後交易中,華盛頓郵報公司股價創下598美元高價,巴菲特170萬股價值高達10.1億美元。假設巴菲特投資成本真的是1100萬美元,那這筆投資的回報率高達9080%。

同時,在週一消息公佈後,這只股票價格上漲了約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43

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2.5億美元收購華盛頓郵報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111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dff Bezos)將以2.5億美元收購華盛頓郵報,這將結束華盛頓郵報家族控制的時代。在水門事件時代,華盛頓郵報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在互聯網新聞時代華盛頓郵報一直艱難地在維持其影響力。

華盛頓郵報集團週一宣佈,該公司已經把包括《華盛頓郵報》在內的報紙發行業務出售給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值得注意的是,貝佐斯此次將使用私人身份,而不是通過亞馬遜完成這一交易。這是貝佐斯首次以私人身份進入紙質新聞行業,但是他作為一個財力雄厚的互聯網企業家進入華盛頓郵報將對廣泛的紙質新聞行業造成影響。

凱瑟琳.格雷厄姆是水門事件時期華盛頓郵報的發行人, 其繼承人凱瑟琳. 韋慕思表示,「這一天是我和我的家人從來沒有預料到會到來「。她是華盛頓郵報第四代發行人。

「我有一個最讓人驚訝的消息宣佈,」華盛頓郵報公司CEO唐納德.格雷厄姆對員工表示,格雷厄姆家族深愛這份報紙,但是在經過7年之後收入下滑後,「凱瑟琳和我開始問自己,是否我們的小型上市公司仍然是這家報紙最好的歸屬。」

這起交易是苦苦掙扎中的美國都市類報紙被富豪個人收購的最新案例。《紐約時報》週末剛剛將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將《波士頓環球報》出售給波士頓紅襪棒球隊老闆約翰.亨利(John Henry)。沃倫.巴菲特是《華盛頓郵報》前董事,在過去兩年中,他增加了對國內報紙的投資。

貝佐斯將收購《華盛頓郵報》及其附屬公司,這一交易不包括《華盛頓郵報》寶貴的總部大樓和在線雜誌《Slate》,以及旗下的《外交政策》雜誌。旗下還擁有專業教育及職業培訓教育集團Kaplan的華盛頓郵報集團,依據與貝佐斯達成的交易協議,將會更改公司的名稱。

唐納德稱,「貝佐斯的技術和商業才能已得到證明,再加上他的長期投資戰略及其個人聲譽,使其成為了獨一無二的華盛頓郵報公司新東家人選。」

貝佐斯此前並沒有投資報紙的記錄,但是4月份曾主導了對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的500萬美元的投資。他對《華盛頓郵報》的員工保證,他不會影響《華盛頓郵報》管理層已經達成的管理方向。

「華盛頓郵報的價值觀不需要改變,這份報紙的職責仍然是對讀者負責,而不是對老闆的個人利益負責,「貝佐斯表示。儘管如此,他也承認,改變將是至關重要的。

他補充道,「沒有改革的時間表,事先畫出改革的路線圖也並不容易。」貝佐斯的亞馬遜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司之一,他表示,他的經驗將很好的理解讀者關心什麼。

在交易的消息宣佈後,華盛頓郵報公司的股票上漲了近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45

解密:貝索斯購買《華盛頓郵報》全過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292.html

今年年初,華盛頓郵報公司聘請了美國投行Allen & Co.為《華盛頓郵報》尋找買家。雖然將《華盛頓郵報》以2.5億美元價格出售給貝索斯的決定最終是在格雷厄姆位於愛達荷州的度假公寓裡敲定的,但早在去年下半年格雷厄姆就與其侄女、《華盛頓郵報》發行人凱瑟琳•韋莫斯(Katharine Weymouth)曾就出售該報討論了數週。他們倆當時討論的焦點問題是,在互聯網促進報紙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格雷厄姆家族是否還是《華盛頓郵報》的最佳所有者。格雷厄姆在宣佈出售《華盛頓郵報》當天表示:「讓我們倆都感到吃驚的是,我們倆都向對方問了同一個問題:是否有外部公司或個人能夠給《華盛頓郵報》帶來些改變。」他指出,雖然家族內部成員誰也不想出售《華盛頓郵報》,但他們卻希望給予它「最大的成功機會」。

貝索斯考慮數月

最後,為《華盛頓郵報》尋找買家的重任落在了Allen & Co.執行董事南希•皮雷茲曼(Nancy Peretsman)的肩上,她同時也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在線旅遊服務網站Priceline.com Inc.的董事會成員。更令格雷厄姆家族感到欣慰的是,皮雷茲曼還是格雷厄姆已故母親凱瑟琳•格雷厄姆的好友。《華盛頓郵報》曾因在1970年代初通過揭露水門事件和迫使理查德•尼克松總統退職而獲得了國際威望。凱瑟琳恰恰在那段時間裡執掌著該報紙。

格雷厄姆表示,皮雷茲曼曾在今年年初給貝索斯打過幾次電話,不過此後這位亞馬遜CEO就沉默起來。在此後的兩個月裡,格雷厄姆一直與多個潛在買家商討出售《華盛頓郵報》的事宜,但他拒絕透露這些買家的具體名字。

直到上個月,貝索斯才通過電子郵件表達了對收購《華盛頓郵報》的興趣。然後,雙方就展開了談判。

格雷厄姆表示:「當貝索斯表示對收購感興趣時,我感到非常興奮。很明顯,他在這段時間裡一直在認真考慮這個問題。這可不是一時衝動才做出的決定。」

現年68歲的格雷厄姆和49歲的貝索斯已經是十幾年的老朋友了。雙方曾在推出Kindle閱讀器以及Kindle版《華盛頓郵報》的過程中有過非常親密的合作。

兩次面談定乾坤

《華盛頓郵報》的印刷廣告業務營收在過去七年裡一直呈現下滑趨勢,儘管該報的電子版業務營收也在逐漸增長,但還是無法抵消印刷廣告營收下滑所帶來的虧損。華盛頓郵報公司去年總營收為40億美元,同比下降近3%,其運營收入則同比下降了56%。

格雷厄姆表示,公司在吸引新讀者和削減成本方面做出的種種努力還是無法抵消印刷廣告業務下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儘管格雷厄姆家族四代人都在執掌《華盛頓郵報》,但家族成員也逐漸意識到,他們對如何拯救這家報紙也無能為力了。

格雷厄姆稱:「我們努力過。我們曾經在吸引讀者、品牌推廣和產品開發方面進行過非常成功的創新,但就在扭轉營收下滑趨勢方面無法取得任何進展。」

在七月中旬Allen & Co.年度媒體和科技大會上,格雷厄姆與貝索斯的兩次單獨面談最終促成了《華盛頓郵報》的出售交易。格雷厄姆回憶稱,我們倆的第一次面談是在Allen & Co.位於愛達荷州太陽谷(Sun Valley)總部的會議中心的後陽台上,面談持續了約一小時。第二次面談則是在太陽谷度假中心的一幢公寓裡。當時,格雷厄姆買了三明治和飲料,他們倆就在餐桌上暢談起來。

兩個人不斷地交流著各自的想法,最終在格雷厄姆與其他潛在買家談判的「公平價格」上達成了一致意見。亞馬遜新聞發言人德魯•赫德納(Drew Herdener)並未立即回覆媒體要求其對此事發表評論的請求。而貝索斯則通過一家獨立公司購買了《華盛頓郵報》。

董事會一致通過

格雷厄姆表示,他和韋莫斯曾經反覆諮詢過公司董事以及公司的最大股東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詢問他們出售《華盛頓郵報》是否有意義。當格雷厄姆提出將《華盛頓郵報》出售給貝索斯的建議時,得到了董事會的一致表決通過。

8月5日下午,在華盛頓郵報公司總部一樓大廳的房間裡召開的會議上,格雷厄姆和韋莫斯向出席會議的眾多員工通報了將《華盛頓郵報》出售給貝索斯的消息。

韋莫斯在昨天接受媒體電話採訪時表示:「員工的第一反應是非常沮喪,因為他們對唐•格雷厄姆及其家族充滿尊敬和愛慕之情。然後第二反應是震驚。不過,他們也對買方是貝索斯感到滿意,因為貝索斯與格雷厄姆家族擁有相同的價值觀。至少,《華盛頓郵報》找到了一個好買家,而不是被迫拍賣出去的。」

貝索斯面臨挑戰

貝索斯表示,他將繼續將重心放在亞馬遜的業務拓展上,而要求現年47歲的韋莫斯及其員工繼續經營《華盛頓郵報》。格雷厄姆稱,與此同時,貝索斯還將思考如何激活新聞產業的難題。

格雷厄姆指出:「貝索斯懂得如何聚攏員工為新聞產業帶來可喜的變革。不過,他必須首先弄清楚我們的營收為何沒有增長、新聞的來源在哪裡以及讀者需求等關鍵問題。」

貝索斯在昨天致《華盛頓郵報》員工的備忘錄中表示:「《華盛頓郵報》的價值不需要變化。報紙依然要為讀者負責,而不是所有者的私人利益負責。」

讀到這裡,格雷厄姆被深深打動。畢竟,這正是他的外祖父尤金•梅耶斯(Eugene Meyers)在1933年買入《華盛頓郵報》以後一直給員工灌輸的價值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35

《華盛頓郵報》的變與不變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119.html

以下是公開信全文的中文翻譯版:

《華盛頓郵報》的僱員們:

你們都知道這則新聞了,而你們當中的很多人也會對此有所顧慮。一個家族已經擁有這個公司達數十年之久,而且這數十年來無論在順境和逆境當中,這個家族一直真誠行事,堅持原則,做重要價值觀的守護者。因為這個家族做得如此出色,你們對這次改變的顧慮也是很自然的。

那麼,讓我從關鍵的地方說起。華盛頓郵報的價值觀不需要改變。這份報紙仍然是對讀者負責,而不是對擁有它的人的一己利益負責。我們會繼續追隨真相指引的方向,我們會努力工作,爭取不犯錯誤。如果我們錯了,我們會迅速而完全地坦白承認。

我不會領導華盛頓郵報的日常工作。我在另一個華盛頓(譯註:指亞馬遜總部所在地,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生活的很開心,並且在那裡有一份我熱愛的全職工作。此外,郵報已經有了一個出色的領導團隊,他們對新聞業的瞭解比我多。他們同意留下來,對此我十分感謝。

當然,在接下來的年月裡,郵報會有改變。無論有沒有新的老闆,這種改變都會發生,而改變也是必要的。互聯網正在改造著新聞業的幾乎所有元素:縮短新聞流程;侵蝕長期可靠的收入來源;催生新型的競爭對手,它們中有一些只承擔很少——或者根本不承擔新聞採訪的成本。我們面前沒有一份地圖,指明一條前進的路徑也並不容易。我們需要發明創造,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實驗。我們的試金石是讀者,要理解他們關心什麼——無論是政府、地方領導人、新餐廳開業、童子軍、商業、慈善、州長或者體育——然後進行逆向思考。對於這個發明創造的機會,我感到很興奮,也很樂觀。

新聞業在一個自由社會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而作為美國首都的本土報紙,《華盛頓郵報》顯得尤其重要。我想特別指出,作為郵報所有人的格雷厄姆家族展現出了兩類勇氣,我希望能夠學習。第一種勇氣是,他們會說:等一等,要確認,不要急,再找個信源,因為新聞報導關乎實實在在的人,這和他們的聲譽、生計及家庭都利益攸關;而第二種勇氣是,他們會說:追蹤報導這件事,不管代價有多大。我當然不希望有人威脅說要把我的身體零件放進榨乾機(譯註:榨乾機是美國常用的擰乾衣物的設備。在五角大樓文件事件中,尼克松政府司法部長約翰•米切爾曾對當時的《華盛頓郵報》老闆凱瑟琳•格雷厄姆發出「榨乾機」威脅),不過有了格雷厄姆女士的榜樣,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幹,我會準備好的。

我最後想說的一點,跟郵報或者這次所有權的轉手都沒有關係。我很高興能在過去的十幾年間裡和唐(譯註:指華盛頓郵報公司董事長兼CEO唐納德•格雷厄姆)變得如此熟悉,他是我見過的最好的人。

你真誠的

傑夫•貝索斯

                   財新記者 王嘉鵬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46

華盛頓郵報的新長征

2013-08-12  NCW
 
 

 

這家美國大報在格雷厄姆家族80年執掌下的光榮歷史結束,下一步革命要在電商

創業者貝索斯的手中延展

◎ 本刊特派華盛頓記者 唐家婕 記者 李昕 文郵報易主的消息來得突然。

當 地 時 間8月5日 下 午4時15 分, 《華盛頓郵報》在總部的員工們收到了一封內部郵件,通知大家在15分鐘內前往一樓的大會議室。

“不要推特這個信息,只聽我說。 ”當《華盛頓郵報》公司(Washington Post Co.)董事長兼 CEO 唐納德· 格雷厄姆(Don Graham)在講台上以這段話作開頭,上百人的會場頓時鴉雀無聲。

格雷厄姆隨後向員工們宣佈,以2.5 億美元的價格將《華盛頓郵報》出售給亞馬遜公司創始人貝索斯(Jeff Bezos) 。

郵報是美國報業成就的雙峰之一(另一是《紐約時報》 ) ,也是美國東部嚴肅大報傳統的代表。在這一傳統中,報紙有強烈的雙重屬性: 不僅是門生意,更是輿論公器; 擁有者往往是本地望族,不僅是資本家,更是托管人。

在美國報業的黃金年代,報紙獨立報道,維護公義,不追逐利潤而利潤自至,雙重屬性相得益彰,成就義利兼得的一段段傳奇。比如, 《華盛頓郵報》1972年揭發水門案丑聞,擁有者家族長老格雷厄姆夫人力抗尼克松總統重壓,為自己、為《華盛頓郵報》 ,也為美國報業奠定不朽名聲。

今天不然,美國報業已近黃昏。行業革命衝擊下,傳統報紙商業模式左右支絀,而報紙所有者與新聞團隊的關係不再能維持過往的超然。擁有美國東部三大報的家族各有選擇。

班克羅夫特(Bancroft)家族選擇 放棄,于2007年以50億美元將《華爾街日報》出售給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在全球新聞媒體業界,默多克是資本家中的資本家,逐利是其惟一目標。

蘇茲伯格家族選擇堅持。這一代的掌門人小阿瑟· 蘇茲伯格(Arthur Sulzberger)在《華盛頓郵報》交易公佈後發表聲明,不會出售《紐約時報》 ,將帶領全體員工邁入全球化及數字化未來。蘇茲伯格是《紐約時報》過去十年當之無愧的領袖和靈魂人物,親自主導《紐約時報》的數字轉型。

格雷厄姆家族選擇將《華盛頓郵報》所有者光榮而沉重的雙重身份,移交給了貝索斯。這既是一門生意的轉讓,也是公器托管人的傳承,從望族之手轉入創業者。

“我和凱瑟琳· 韋茅思(Katharine Weymouth,發行人)以及董事會成員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報紙行業面臨的挑戰使我們開始思考,或許有更合適的人選來經營這份報紙。 ”格雷厄姆表示,貝索斯的技術能力以及商業天賦使他成為最適合人選。

貝索斯發表聲明表示,他理解《華盛頓郵報》在首都華盛頓特區以及在美國的重要地位,尊重和認同該報的價值觀。未來的《華盛頓郵報》仍然是對讀 者而非擁有者的利益負責。2000名員工的工作也不會受到影響。

《華盛頓郵報》屬於《華盛頓郵報》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後者在出售報紙公告當天的市值約50億美元。貝索斯以個人名義買下的是其報紙出版業務,包括《華盛頓郵報》和《免費通勤報》 (The Express) 、 《南馬里蘭報》(Southern Maryland Newspapers) 和西班牙文的《拉美時報》 (El Tiempo Latino) 以及大華盛頓出版公司 (Greater Washington Publishing)等。

《華盛頓郵報》公司將改名,繼續保持上市公司地位,保留網絡雜誌Slate、新聞網站 TheRoot.com 和《外交政策》 (Foreign Policy)雜誌,教育和電視業務成為其業務重點。

“ 《華盛頓郵報》的同事們熱愛格雷厄姆家族,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悲傷的消息。 ” 《華盛頓郵報》副主編伊格內修斯(David Ignatius)向財新記者表示,“但我認為,貝索斯創建用 kindle 改變了閱讀,如果有人能領導郵報走向平穩且繁榮的未來,就是貝索斯。 ”收購消息傳出後,郵報公司股價上揚4.3%,報收593美元,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的投資公 司 伯 克 希 爾· 哈 撒 韋(Berkshire Hathaway)是郵報的大股東,持股27.9%,價值已超過10億美元。

困境

與《紐約時報》全國發行,並推出多國版本不同,郵報發行僅限于華盛頓地區。

格雷厄姆2006年在其辦公室自信地對財 新記者說,郵報是一家地方媒體,當然這個地方是美國的政治核心。

在傳統媒體中, 《華盛頓郵報》觸網不算晚也勇於嘗試。Washington Pos Online成立于1996年,此後一度與報紙 成為截然分開的兩個公司,以保證網站有足夠內容自主權與商業獨立性,數年後再度合併。郵報網站上多媒體報道屢屢獲得新聞獎項,贏得讚譽的是呈現形式的新穎和講述老百姓故事的傳統——但關注的大多是居住在華盛頓的老百姓,而網站95% 的訪問量來自對政治話題興趣濃厚的非華盛頓地區讀者。

《紐約時報》網站豎起的收費牆策略已看見成功曙光。相形之下, 《華盛頓郵報》一度強烈抵制收費策略,直到今年3月才宣佈轉型收費,6月才實行。

郵報受到的衝擊是行業性的。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統計,2012年,互聯網和手機已經超越廣播和報紙,成為僅次于電視的美國第二大新聞來源。美國民衆閱讀報紙和雜誌的比例在急劇下滑,目前僅有23% 的用戶閱讀報紙,2010年這一比例為26%,2000年為47%。

對於自1933年以來便一直擁有《華盛頓郵報》的格雷厄姆家族來說,出售報紙是不得已的抉擇。

《華盛頓郵報》公司已連續七年營收下滑,其報紙部門過去兩年虧損擴大,2012年虧損了5370萬美元,報紙業務收入同比下滑7% 至5.82億美元,同期印刷廣告收入同比跌14%至2.3億美元。

《華盛頓郵報》公司超過半數的利潤來自旗下教育培訓機構 Kaplan。但Kaplan 不能永遠為報紙輸血,而事實上,格雷厄姆家族也有意控制輸血的程度,維持資本市場的信心。報紙投入有限,2011年編輯部一舉裁員25%。正如《哥倫比亞新聞評論》曾評論過的那樣:Kaplan 的盈利不投入《華盛頓郵報》 ,是美國人民的損失;投入《華盛頓郵報》 ,則是股東的損失。

格雷厄姆透露,面對連年下滑的窘況,他與侄女韋茅思在2012年底決定尋找買主接手。期間,他們曾接洽過幾位潛在買家,最後於今年7月在硅穀與貝索斯二度會商後敲定這項交易。

溢價出售?

2.5億美元購買這家百年大報,許多人認為貝索斯撿了便宜。但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市場研究機構Outsell Inc. 指出,美國主要城市報業公司的市值約為年淨利潤的3-4倍。貝索斯開出的2.5億美元的收購價,約相當于《華盛頓郵報》經過調整後的年淨利潤的17倍。

在伊格內修斯看來,貝索斯的出價是為了延續報紙的生命, “我不認為他收購郵報是為了最大化收入,我認為他是為了幫助郵報生存下來,繼續是一家偉大的報紙。 ”他向財新記者表示。

彭博社援引Albert Fried & Co的分析師沙赫指出, “ 《華盛頓郵報》在美國報紙業的地位可能會幫助其證明2.5億美元收購價的合理性。畢竟,美國沒有幾個像《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這樣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報業公司。 ”還有分析認為,貝索斯能夠帶入亞馬遜的長處,分銷印刷與電子媒體;或者是讓平板閱讀器Kindle直接獲取郵報的內容; 還可以打造一個個性化的平台,做不同消費內容的推薦。

BusinessInsider 網站的創始人布洛捷特(Henry Blodget)撰文分析,貝索斯認為數字化的新聞服務和電子商務都是傳統競爭者難以進入的領域,也都可以被深度個人化定制,有著規模龐大的細分市場機會。但新聞行業里還沒有人真正將這一點資本化。

他提到,新聞在數位意義上等同于高流量的入口:人們在信息中穿梭,也會同時停下買一些東西。而貝索斯若能成功將新聞內容服務和電商公司這兩種體驗整合在一起,將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貝索斯的試驗

“新聞業的各項元素,幾乎都被網絡改變了, ” 在強調尊重《華盛頓郵報》特有的新聞價值與專業時,貝索斯在寫給 《華盛頓郵報》員工的公開信說,互聯網縮短新聞周期、削弱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帶來新型競爭等。這些轉型與嘗試所帶來的震蕩,將從多大程度上改變這家百年老報,現在沒有人有答案。

《華盛頓郵報》副總編輯伍德沃德(Bob Woodward)曾參與報道1972年水門案,是《華盛頓郵報》乃至全美國最知名的記者之一。他歡迎貝索斯入主,稱其為“真正創新者之一” 。

現年49歲的貝索斯,早已是身價高達280億美元的企業家。他于1994年創立亞馬遜,先後打入網絡書籍、CD、DVD 零售商市場,再走向全面電商,打造出這個美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2007年11月,亞馬遜推出首款電子閱讀 器kindle,從此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

“沒有地圖在手,要劃出前方的路徑並不容易。我們需要發明,需要去實驗。 ”貝索斯在寫給《華盛頓郵報》員工的信中提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61

23:17 PIMCO格罗斯: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萨默斯的退选强化了周三美联储前瞻指引。 22:50 葡萄牙副总理表示,一旦葡萄牙退出现行援助计划,将整考虑申请额外的欧元区支持来缓解其回归金融市场的压力。 22:45 前美联储官员Donald Kohn: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危险的风险。 22:30 美联社:美国防部官员称有几人在Navy Yard狙击手事件中被射杀。 22:25 华盛顿邮报消息:警方称1名狙击手已经受伤倒地,警方在追捕另两人。 22:20 美联社: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华盛顿Navy Yard狙击手已经被控制,但未被拘押。 22:12 高盛2015年二季度巴塞尔 I一级普通资本比率为12.6%。 22:02 NBC最新报道,至少10人在Navy Yard狙击手事件中被枪击。 21:56 联合国武器检查组:有清楚且确凿的证据显示叙利亚境内曾使用过沙林毒气。 21:49 华盛顿狙击手事件过后,华盛顿机场暂停所有航班。 21:47 NBC消息:华盛顿Navy Yard事件目前有7名受害者,包括5个平民及2名警察。 21:44 花旗集团2015年二季度的一级普通资本比率测试结果为13.2%;花旗集团预计在面临严重压力的情况下,将损失212亿美元。 21:42 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延长流动性互换时间至2014年9月30日。 21:33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周一开盘上涨78.33点,涨幅0.51%,报15454.3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周一开盘上涨7.48点,涨幅0.4... 21:15 美国8月工业产出月率+0.4%,预估+0.5%,前值持平;美国8月制造业产出月率+0.7%,预估+0.5%,前值修正为-0.4%,初值-0.... 21:13 美国海军确认,一名活跃的狙击手出现在华盛顿navy yard,至少1人受伤。 即時刷新» 美銀實習生猝死事件發酵,高盛蘇黎世辦公室涉嫌強迫員工加班被調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793

高盛蘇黎世分部接受蘇黎世勞工部門(AWA)的檢查,瑞士日報Tages-Anzeiger稱AWA 接到瑞士銀行聯合工會的舉報:高盛不遵守勞動法案,要求員工加班、不予支付加班費。AWA透露此次尋訪目的為了調查高盛內部是否涉嫌強制員工加班。

瑞士勞動法規定,僱員每週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5小時,允許一些行業延長到50小時。

AWA主要職責就是監督勞動法在各行各業的實際落實情況,他們也負責處理一些來自工會或僱員的舉報信息。

瑞士勞工部的此番行動很可能受了美銀實習生猝死倫敦慘案的影響。華爾街見聞此前有報導:2 1歲的美銀實習生Moritz Erhardt連續三天通宵加班後,猝死身亡。該事件引發渲染大波,部分媒體譴責金融行業「食人」加班制。

高盛在全球的辦公室均存在加班現象,程度各一,而FT稱高盛每星期都會統計員工的加班工時,然後做電子備份。

目前,AWA表示目前尚未公佈調查結果,舉報者銀行聯盟不願意透露更多細節,高盛拒絕回應此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334

《華盛頓郵報》執行總編談郵報未來

2013-10-14  NCW  
 

 

作者 付濤

10月1日,華盛頓郵報公司發佈聲明稱 : 「華盛頓郵報公司今天宣佈它已將其報紙出版業務出售給傑弗裡·貝索斯。 」兩週前,我們見到了該報 執行總編、新聞編輯部負責人馬丁(Martin Baron) 。他談到的主要觀點,可能多少反映了貝索斯對郵報未來的一些打算。

傳統媒體轉型面臨的挑戰,也許遠大於很多人的預期。這些都是留給貝索斯的難題,也是馬丁等管理者面臨的壓力。

馬丁對我們說 : 「我們需要創新,使我們更加貼近讀者。

這意味著,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將承受很大的壓力。 」「我們需要實現營收增長。

為此,我們需要使我們的讀者群規模實現增長,我們的第一客戶和最重要的客戶是讀者,其他的客戶例如廣告客戶排在讀者之後,讀者規模的增長能帶來廣告的增長。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實現廣告增長。讀者規模的增長,能保障這個任務的實現。 」他向我們透露了郵報基本的經營策略。

對於傳統媒體商業模式面

臨的衝擊,馬丁說,他們沒有夠快意識到互聯網對傳統媒體商業模式的衝擊。美國報紙沒 有作出充分反應,因此很快就失去大量廣告,同時也開始失去讀者。在有些國家,新聞報 紙似乎還在繼續增長,可能是互聯網渠道受限的結果。否則,美國這樣的行業改變,會發生在全世界任何地方。

馬丁說,他們正計劃重新設計網站,需要思考什麼是核心原則,以及新聞信息這個概念發生怎樣的改變。郵報目前共有900多人,大約630人在編輯部。越來越多的人為網站工作,而郵報的網站業務現在已經搬到華盛頓的新聞編輯部了。

談到郵報會否放棄印刷版,馬丁笑著說: 「至少在我退休前不會,現在距我退休也就七年左右。我不認為我會看到印刷媒體完全消失。年輕人獲取信息的方式改變確實是一個趨勢,或許是我跟不上年輕人的步伐吧。 」付濤為財新記者,本文有刪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099

互聯網大趨勢下,巴菲特擬放棄對華盛頓郵報長達40年持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337

         (巴菲特與格雷厄姆前主席Katharine Graham)在格雷厄姆控股(Graham Holdings )把旗下《華盛頓郵報》賣給亞馬遜創始人後,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準備退出對該報紙母公司格雷厄姆集團11億美元的持股。監管文件顯示,巴菲特準備用持有的格雷厄姆控股28%股份,換取後者去年夏天新組建子公司的控制權。這筆交易意味著巴菲特將與自己持有時間最長的一筆投資說再見。1973年巴菲特開始持有《華盛頓郵報》母公司的股票,兩年之後該報紙上市,之後一年巴菲特進入了格雷厄姆控股的董事會。自此以後巴菲特與格雷厄姆控股主席Katharine Graham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後者於1991年離職時擔任主席時間接近30年。按照格雷厄姆集團周三收盤每股報654.9美元的價格,巴菲特的持股價值約為11億美元。格雷厄姆控股旗下還擁有Kaplan教育子公司、電視臺以及有線電視網。巴菲特購入《華盛頓郵報》被認為是他最成功的投資之一。巴菲特在1985年的致投資者信中說,他當時僅僅花了1006萬美元完成了最初的持股。巴菲特當時說:“我們在1973年就幾乎完成了對《華郵》所有的持倉,價格不超過後來其估值的四分之一。”根據向SEC提交的監管文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準備用所有持股,交換格雷厄姆“還沒有完全組建成型的”子公司,其中包括格雷厄姆集團沒有披露的一些業務,以及格雷厄姆擁有的部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資產。格雷厄姆控股在聲明說,雙方潛在的“資產剝離交易”還沒有達成協議,同時存在交易最終無法達成的可能。格雷厄姆控股股東,International Value LLC的資產經理 Charles De Vaulx說,“我的第一想法是對換的資產包括電視播送資產。”但現在還無法完全評估交易涉及的範圍。在面臨連續數年收入下滑,並承認找不到如何拯救不斷滑坡的報紙業的答案後,格雷厄姆控股於去年夏天以2.5億美元的價格把《華盛頓郵報》賣給了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巴菲特去年秋天在曾透露曾經有意買下《華盛頓郵報》,但是因為不願意承擔管理一家大報的重擔,最終放棄了收購意向。近幾年來巴菲特仍然在穩健的買入報紙資產,他收購幾家規模較小的美國社區日報,但避免買入位於大城市的報紙。在2012年的致投資者信中,巴菲特寫道:“也許向那些關系緊密的社區提供綜合可靠的信息,並具有互聯網思維的策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仍然有生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