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比收益,企鵝號、頭條號、UC號、百家號……這號那號哪家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7/161927.shtml

比收益,企鵝號、頭條號、UC號、百家號……這號那號哪家高?
刺猬公社刺猬公社

比收益,企鵝號、頭條號、UC號、百家號……這號那號哪家高?

對於扶持自媒體,這家說撒10億,那家說10億,自媒體有沒有搶到大紅包,賺個缽滿盆溢?

本文由刺猬公社(微信ID: ciweigongshe)授權i黑馬發布。

BAT有錢,今日頭條也有錢,他們分別建了個大群。頭條號,企鵝號(又稱企鵝媒體平臺),UC號,百家號……紛紛出現。

它們都在四處網羅優質自媒體入駐,以壯大聲勢。為了吸引更多人,讓大家幹活更賣力,群主都說要發大紅包。有說10個億的,有說12億的,也有說100億的。

都說自己福利大,撒錢多,但用戶又沒法對他們做審計,那究竟哪家會比較實惠?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訪談了多個大號的運營者,聽他們怎麽說。

企鵝號原創補貼高 頭條號廣告收益高

除微信公眾號外,刺猬公社也入駐了多家平臺,平時看得最多的是頭條號和企鵝號。

企鵝號的收益欄包括以下這些方面:

835f396a4c6324cfcb5275dc60414c74

而今日頭條的收益欄包括以下這些:

18a1c4d67d029703ba570b834e142a7e

從刺猬公社的數據來看,雖然入駐企鵝媒體平臺較晚(2016年4月入駐),但在該平臺上每10萬閱讀數可以獲得672元的收益。

這其中,原創補貼的收益占96.5%。

刺猬公社在今日頭條入駐較早(2014年7月),收益為每10萬閱讀數37.28元。

雖然入駐早,刺猬公社從今日頭條獲得的收益,卻只有在企鵝媒體平臺的1/3。

主要原因,是因為刺猬公社在今日頭條上沒有“原創補貼”,所有收益全部來自廣告。但是,企鵝媒體平臺上廣告的收益會相對較少。

刺猬公社向其他大號求證,知名大號X告知,該號在企鵝媒體平臺上每10萬閱讀數可以獲得150元的收益,在今日頭條上為每10萬閱讀數獲得56元。“感覺企鵝強一點”。

“刻畫視頻”表示,在頭條號和企鵝媒體平臺的收益主要是靠日常內容帶來的廣告收益,也有一些贊賞收入。

據刺猬公社了解,“灼見”只開通了頭條號,在今日頭條上的閱讀數達到百萬+時,收益會有上千元。

另一不願意透露名號的知名大號Y,也沒有獲得企鵝媒體平臺原創補貼扶持,在今日頭條上為每10萬閱讀數獲得大約100元收益。

2015年9月,今日頭條宣布實施千人萬元計劃——確保頭條號平臺至少有 1000 個頭條號創作者,單月至少獲得 1 萬元保底收入。2016年3月,騰訊企鵝媒體平臺推出“芒種計劃”,宣布給入駐該平臺的原創自媒體補貼2億元。

dcaf839fcde11d2173b735548f0a6031

芒種計劃2.0宣布補貼及扶持達到12億

實際發放情況怎麽樣?今日頭條宣布發放完畢,騰訊則在芒種計劃2.0大會上宣布已經累計分成1.89億。從刺猬公社了解的情況來看,兩家應該所言不虛。

2016年9月和2017年3月,兩家又分別更新了計劃,投入的量級達到了10億元以上。這也使得這兩家平臺,成為目前最具吸引力的自媒體平臺。

從數據來看,企鵝媒體平臺對原創內容的扶持力度更大,但今日頭條明顯在廣告分成方面更闊綽,這可能跟天天快報推出較晚、廣告較少有關(企鵝媒體平臺內容主要在天天快報上分發),而今日頭條廣告增長勢頭很猛,2017年的目標為100億元,據接近今日頭條的人士透露,頭條號現在每個月給自媒體的分成有4000萬元。

一家知名大號Z告知,比起廣告收益,其更重視版權價值,與頭條號、企鵝媒體平臺的合作方式都是通過年度版權合作,平時沒有流量主等額外收益。但一攬子打包的價格會遠高於補貼或廣告分成。“企鵝媒體平臺每年給的版權費用跟頭條號比,差距有二三十萬元(頭條更高)。其他給錢少的平臺,就沒有入駐了。”

還有很多大號透露,頭條號和企鵝媒體平臺在獨家內容方面的競爭也十分激烈。二者都和一些大號商談過簽署排他的獨家內容協議,開出的價碼也不菲。但比起獨家內容授權的收益,這些頭部賬號更希望多平臺分發內容,以獲得更大的傳播量和影響力。

UC號最近補貼勢頭很猛

2016年9月,百度啟動百家號。隨後,百度副總裁陸複斌宣布:2017年百度將累計向內容生產者分成100億,通過聯盟廣告和原生廣告兩種模式分成。

2017年2月24日,百度公司公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百家號已有超過20萬名作者入駐。

百家號最新公布的數據則顯示,該平臺入駐自媒體最高月收入突破20萬元。但刺猬公社問過的大號中,很少有入駐百家號的,入駐了百家號的收益也不高。這可能是因為這些號的調性和百家號有差異。

普遍反映,最近很猛的是UC號。

UC號是UC流量器啟動的自媒體入駐計劃,扶持的政策稱為“W+量子計劃”。該計劃有兩點比較實惠:每月最多有1000個自媒體獲得1萬元補貼(感覺像在對標今日頭條“千人萬元”計劃),此外,廣告分成差異化激勵,運營得越好,根據分成收益所獲得的補貼越高。

35ec16fa4d959dd0de557774efce07ef

一位獲得頭條“千人萬元”計劃的自媒體人告訴刺猬公社,盡管他在頭條號有萬元保底的收入,卻能在UC號拿到更多。

ad1bfc66d8ba4f965b84cdc7d39371f8

“刻畫視頻”也表示,在其入駐的自媒體平臺中,UC給的收益扶持最多。作為原創短視頻內容供應者,“刻畫視頻”每個月都能獲選量子計劃。除此之外,還有廣告費、贊賞費等收益。

高收益有時也源於平臺的扶持

獲得平臺發的“紅包”,拼的不是手氣,而是魅力——閱讀量。

企鵝號在推出“芒種計劃”時就已明確表示,最終收益都和閱讀量正相關,廣告分成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自媒體在頭條號上的收益也主要為廣告分成,廣告量展示越多,分成越高,原創作者會翻倍。其他“號”也都基本如此。

盡管頭條號和企鵝號都將廣告分成全部給自媒體,UC號甚至對五星和四星賬號分別給予三倍和兩倍的廣告分成(即平臺自己額外補貼兩倍和一倍),但如果沒有流量,都是空談。

收益流向依然遵循著“二八定律”,極少數的頭部賬號蠶食了絕大部分紅利,而更大規模的非頭部賬號則幾乎只能眼巴巴看著幾十億人民幣從自己眼前飄過。像是頭條號的“千人萬元”計劃,就是補貼各種細分領域的頭部作者。刺猬公社了解的一些小型自媒體,在各平臺上的閱讀數寥寥,幾乎沒有收益。

但平臺對於自媒體的原始流量格局並非沒有政策修正。

譬如UC號,是根據創作活躍度、用戶認可度、內容質量/原創/垂直度、運營健康度等四個維度進行星級評定後,對高星級的賬號內容基於更多推薦,從而影響流量。

頭條號也類似,通過健康度、原創度、活躍度、垂直度、互動度這五個維度制定頭條號指數,影響推薦量,最終反映到流量上。

不少自媒體人告訴刺猬公社,如果沒有平臺的人工推薦,單靠機器分發,優質內容很容易被埋沒在信息洪流中,無法觸達用戶。即使在微信公眾號上閱讀數能達到10萬+,在其他自媒體平臺上的閱讀數也可能只有個位數。

而內容如果沒有流量,就枉談收益。

人工幹預確實可以為優質內容帶來巨大流量。一個短視頻類自媒體大號就表示,UC號的推薦機制更“人性化”,因為小眾領域的垂直內容即使做得非常好,也很難做出爆款,但UC對優質的原創內容推薦量比較高,收益就很不錯。

事實上,雖然多個自媒體平臺都有補貼和分成,但在目前,微信公眾號仍然是自媒體的第一載體。“大號”這個詞,也被約定俗成地被理解為“微信公眾號”。

這些平臺也都知道目前還沒法鬥過微信,所以都“貼心”地設置了“鏡像功能”,即入駐的自媒體綁定微信公眾號後,系統便能自動抓取該賬號在微信公眾號上的內容更新。

據刺猬公社了解,各大自媒體平臺在實際操作方面,也暗自與微信公眾號展開競爭。比如,首發頭條號的文章會比已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過的文章得到更多推薦的權重。

但從收益上看,自媒體從微信公眾號上獲得的收益,要遠高於其他平臺。這也是為什麽許多大號根本就不關心其他平臺收益如何,有些自媒體甚至在這些平臺都懶得添加財務信息,仍然入駐的原因只有一個:

“錢都是次要的,多個平臺唄。”

但純靠機器分發,閱讀數很不穩定,也很難把握運營規律。某歷史類大號告訴刺猬公社,歷史類內容相對嚴肅,很少有用戶直接在自媒體平臺上進行主動搜索,如果單靠機器分發,閱讀數會非常慘淡。“忠實用戶就直接在微信公號上訂閱了”。

內容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