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oogle Play還缺了點什麼?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1/2405190.html
在放眼望去,好像都是有關Google Android的各種好消息。比如iPhone 5被罵得很慘、Nexus 4賣得不錯,以及Google Play內的應用程序數量現在已經達到了蘋果App Store的規模。

具體地說,在一個多月以前,根據彭博社的報導,Google Android的官方應用商店Google Play中,應用程序的數量已經達到了70萬個,這一數字已經與蘋果在2012年9月份公佈的App Store內的應用數量相差無幾。

Android手機市場佔有率增長當然是重要原因。從這樣的發展速度看,Google Play的應用數量要超過App Store恐怕也是遲早的事。

還有開發者們現在對蘋果App Store又愛又恨。這是他們眼裡的神奇之地,有時卻也是苦難之地。江湖一直流傳在App Store上致富的傳說,而站在塔尖的卻永遠是少數人。

越來越多的應用開始推出或者考慮推出Android版本,這麼大的使用人群誰也不敢忽視。按照一些開發者的說法,他們希望「在Android市場裡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在iOS版本上賺錢」。

你看,這就是問題。如果要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就應該讓開發者意識到Google Play 也是一門「生意」。目前Google Play在30多個國家支持付費功能,但開發者在這個平台上賺錢的意識仍然很淡薄。如果不盡快做些什麼,Google Play可能會失去眼下這個最好的機會:

適當提高門檻 不設門檻讓Google Play可以提供的選擇更為豐富,但帶來的負面效應也非常明顯:應用質量良莠不齊,用戶付費意願低,提高門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轉這種局面。

亞馬遜Kindle AppStore在這方面是一個好例子。它對進入的應用採取了審核機制,並且有促銷配合。按照2012年12月這一業務的總監Aaron Rubenson的說法,一些應用,比如TinyCo出品的Tiny Village,在Kindle上賺的錢是iOS的1.8倍、是Google Play的2.76倍。

當然提高門檻也是一把雙刃劍,要知道蘋果的開發者們如今對App Store的審核機制已經有諸多不滿。最終這會是一個雙方利益的權衡問題。

更有效的應用發現機制 對於擅長搜索和數據處理的Google,這應該不是一件難事。App Store之所以刷榜橫行,是因為讓用戶發現應用的手段實在有限,除了一些愛好者網站,更多的是通過商店內的搜索和排名,或者編輯推薦。

Google可以更好地處理這件事。比如通過Google+,或者其它Google的產品平台。比這些粗淺設想最重要的是,讓用戶尋找應用成為一件有趣、並且毫不費力的事。當越來越多的應用可以被不同的手段發現,Google Play的地位還會提升一大截。

一個類iTunes平台 iTunes是蘋果軟件和硬件的連接中樞。這跟「開放」或者「封閉」沒有關係,它只跟你想讓用戶在軟件和硬件連接的這段時間裡做些什麼事有關。

沒有iTunes的差距現在看起來還不至於致命,但假設一個極端狀況,當應用程序總是因為免費,使Google Play與開發者難以形成收入關聯,蘋果和亞馬遜仍會在聚攏開發者、連接軟硬件上形成巨大優勢。

在這時,如果Goole還需要在用戶之間關聯硬件和軟件,那麼一個類似於iTunes的平台仍然很關鍵。不過Google Play的前景,也不取決於Google「是否知道應該怎樣做」,而取決於「願不願意這樣做」。商業就是這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539

雷軍帝國的隱憂:小米版圖里還缺什麽?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1/148494.html

i黑馬:2014年雷軍兩個月時間不到,他就花掉接近74億,接二連三地投資、並購,看得人眼花繚亂。雷軍帝國的版圖中,除了基於MIUI系統的路由器、電視、機頂盒,旗下華米、智米還在生產智能手環、空氣凈化器,從新浪挖來陳彤,出手千萬級美元投資優酷土豆,3億美元參股愛奇藝。加上之前投資的iHealth、凱立德、華策電影、一起作業、多玩、多看等,也許還需補上的一環或許就剩下了大數據了。
 

\“手機就是世界中心”,為了強化這一中心,小米成立了芯片公司松果電子,進一步降低手機成本,期望在2015年讓手機出貨量突破一億。

圍繞這一中心,小米不僅自己推出基於MIUI系統的路由器、電視、機頂盒,旗下華米、智米還在生產智能手環、空氣凈化器。雷軍公布的數字是:他投資了國內23家硬件創業公司。而最近大手筆入股美的,小米將在MIUI家族中加入更多的家電設施。甚至還有消息稱,小米會投資生產基於MIUI系統的汽車。

而另一邊,雷軍從新浪挖來陳彤,準備10億美元之巨讓陳彤來負責內容運營,目前已出手千萬級美元投資優酷土豆,3億美元參股愛奇藝。加上之前投資的iHealth、凱立德、華策電影、一起作業、多玩、多看等,雷軍的投資已經覆蓋在線醫療、地圖、影視、醫療、遊戲、閱讀。與此同時,小米宣布成為國內第四大手遊渠道。

雷軍甚至還入股了世紀互聯,加上金山,一個是IAAS,一個是SAAS,打通了雲平臺。可以說,一個以MIUI系統為紐帶的封閉的硬件雲帝國,已立體地浮出水面。

當然,按照雷軍的規劃,小米未來還必須在大數據領域投資。他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以MIUI系統為基礎的硬件帝國,在此之上啟動內容經營,並挖掘可能會在未來2-3年內出現的大數據價值。

“小米已經走出了不一樣的路。” Gartner移動設備首席分析師呂俊寬認為,這幾年,智能終端的迅猛發展讓太多的終端企業沈迷於硬件的競爭思維,都局限於硬件、價格的競爭,而雷軍的選擇則可以讓小米跳出這個規則。

對此,有人心存懷疑,小米現在做的,三星和HTC也曾嘗試過,但沒有成功。也有明眼人發覺,小米的做法頗似蘋果,從硬件到應用商店、操作系統和雲,一體化,索性調侃其為“低端的蘋果”。

“小米做的事情蘋果也都在做,小米的大多布局都像是跟隨蘋果。” 呂俊寬笑言,“可能幾年之內,小米都未必能擺脫這個帽子。”

不得不轉的大勢

無論如何,對小米來說,轉型是必需的。

4年前,雷軍成立小米進入手機行業。2013年,主打互聯網低價手機的小米出貨量達到1650萬臺,迅速在這個行業占領一席之地。步入2014年,小米出貨量爆表,僅上半年出貨量就超過2650萬。在IDC發布的第三季度調研報告中,小米2014年第三季度以1730萬臺的出貨量占全球5.3%份額,位居第三。雷軍還預測,小米2014年全年銷量可達6000萬。

但是,在低價模式中,高速增長的出貨量並未給小米帶來與之相匹配的利潤。根據小米最新公告,小米2013年收入265.47億,凈利潤3.47億,利潤率只有1.3%。今年11月,華爾街日報也曾報道,小米2013年收入接近270億,其中94%收入來自手機。

以此計算,2013年全年,小米手機平均售價約為1500元左右。而且,幾乎沒有超過2000元的產品。2014年,小米推出的手機同樣也未能突破這一價格。

低價的定位不僅局限了小米的利潤,也使得小米不得不提前考慮用戶消費能力提升後的流失問題。

“小米的用戶群主要是低消費能力的年輕用戶。”呂俊寬分析,這其實是小米的加分項,因為在海外投資者看來,年輕用戶非常有價值,但這也是小米最大的挑戰所在。

“用戶會成長的,消費能力肯定會逐漸提升,小米需要考慮拿什麽增加用戶黏性,留住他們。” 呂俊寬指出,中國智能手機滲透率已經接近90%。“已經從增量市場轉變為換機市場。增量市場可以靠價格吸引用戶,但換機市場的競爭就必須依賴品牌。”

一直以來,小米借助“互聯網思維”、MIUI叠代開發等手段與用戶密切互動,並且投資閱讀、遊戲來豐富MIUI系統商的應用內容,這一些令小米的用戶黏性超出同類手機。呂俊寬告訴記者:“根據我們調查,在中國手機用戶中,蘋果的黏性最高,其次就是小米。”

除此之外,小米還可以依托家庭互聯網,借助手環、電視、路由器、空調、汽車等多個產品組合“綁架”用戶。一般手機的換機周期約為1-2年,但路由器、機頂盒則超過2年以上,而電視、空調等家居設備則擁有更長的生命周期。如果小米可以把所有設備都變成手機的外設,那麽在這些產品的使用周期中,小米用戶幾乎不會更換其他品牌手機。

內容、多個硬件的組合,也能幫助小米挖掘更多用戶在手機之外的更多需求,產生更多的收入。IDC高級分析師閆占孟認為,小米成立了松果電子布局芯片,未來這些芯片肯定不止用於手機,路由器、電視、家電都能用到,這會幫助小米降低所有產品的成本,提高利潤。

低端蘋果

“當前終端市場競爭的格局正在變化,從單純的硬件、價格、營銷轉向以軟硬件、服務、內容為一體的綜合競爭。”中興通訊終端事業部CEO曾學忠告訴記者,“這種形勢的變化,敦促我們這些終端企業要構建自己的綜合競爭力。”

“以前,三星、HTC、黑莓,其實都花了一些錢,想完成這種轉型。”呂俊寬告訴記者,“但可惜,HTC、黑莓的錢浪費了,而三星的所有布局都很難說有什麽成果。他們始終沒能跳出那個以硬件競爭為核心的遊戲規則。”

三星曾計劃打造自己的BADA系統,但始終未能下決心從Andriod轉移到BADA,時至今日,BADA已基本宣告夭折。強大的產業鏈優勢掩蓋了三星系統上的短板,長久以來,三星利用自己在芯片制造、面板供應及全球供應鏈體系來支撐自己的品牌價值,形成較高的產品溢價。

但是,今年以來,由於全球產業鏈成熟度的提升,三星產業鏈優勢被縮小,三星難以支撐如此高的溢價,份額逐漸流失。今年第二季度,三星在中國、印度失去了第一寶座,前三季度,三星智能手機全球市場份額分別減少1.7%、7.1%、8.7%。

今年以來,三星曾嘗試聯合三星電視部門推出多屏互動智能電視業務,甚至還收購美國智能家居平臺SmartThings布局智能家居、推出智能手表,但這些嘗試尚難言成功。呂俊寬認為:“在中國,三星擁有近7000萬用戶,但是始終沒有什麽內容運營,這太可惜了。”

與三星不同,小米自身的定位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也從未停止過在內容上的創新。雖然MIUI也是基於Andriod開發,但它是小米的封閉系統,小米也可以在這個封閉的生態里運營自己的內容,接入更多的硬件。

這更像蘋果。在蘋果的運營策略里,終端與內容從來都是一體的。而且,蘋果所有的產品均基於iOS系統,此前蘋果已推出路由器、Apple TV等產品,並且發布了HomeKit智能家居平臺。今年10月,蘋果公布了17家HomeKit合作夥伴,其中包括博通、飛利浦、霍尼韋爾、貝爾金、Withings和Marvell。部分合作夥伴已經公布了可以用Siri操作的智能燈泡、智能鎖、智能風扇、智能溫控器、車庫門和電源插座。

除此之外,蘋果今年發布的Apple Watch還被視為整個可穿戴設備行業的救星,預計明年出貨量可達3000萬塊。此外,不久前蘋果與IBM聯合發布了大數據戰略,深度挖掘企業級市場。

小米在跟隨蘋果,這也使得小米被帶上了“低端蘋果”的帽子。呂俊寬笑稱:“從銷售策略上看,這或許有一些好處,但也未必是個褒義詞。可能很長時間之內,小米都無法脫掉這個帽子了。”

目前,MIUI系統已經擁有超過8000萬用戶,而雷軍計劃明年將小米的出貨量提升到1億以上,進一步壯大根基,穩固其封閉系統。

與BAT競爭?

但是,模仿蘋果是否就一定能成功?這沒有結論。

12月17日,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再次炮轟小米。他認為,通過資本關聯的方式構建封閉系統,然後在手機里內置與自己利益相關的應用,這不符合開放的原則。他表示,華為不會采用這種方式,會最大程度地開放合作,比如,在智能家居領域,市場上可見的品牌都在與華為接觸,絕不會只捆綁一家。

無論小米的生態系統是封閉還是開放,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基於未來物聯網時代打造的硬件生態圈,勢必與BAT,甚至谷歌等巨頭狹路相逢。

小米希望借助手機連接一切,而騰訊則希望微信成為一切入口。早在去年,微信就與海爾智能冰箱開始合作。通過“海爾智能冰箱”微信公眾賬號,用戶在微信上遠程控制冰箱,實現檢測、調節溫度的基本功能,還可以根據冰箱內食材自動檢索食譜。

今年7月,微信向第三方硬件廠商開放服務號,智能腕表iHealth、咕咚、樂心和華為榮耀手環成為首批接入的硬件產品。用微信服務號取代智能硬件APP做數據管理,並強制引入社交體系。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也剛剛在今年九月投資了iHealth。

百度則自己開發百度眼睛、咕咚手環,並計劃開發智能汽車產品;而阿里巴巴則借助其阿里雲平臺,與家電企業合作布局智能家居。今年10月,阿里巴巴與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簽署協議,共同推動雲計算與大數據技術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而飛利浦智控空氣凈化器就是其首個搭載阿里雲計算的智能互聯產品。

智能硬件產業何時成熟,物聯網時代何時盛大開啟,沒有人能預測。和小米一樣,BAT甚至360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各種投資、布局,以免錯失這個偉大時代的控制權。當然,不同的是,BAT賬上有大把現金,而小米還在燒投資人的錢。

雷軍帝國的版圖中,還需補上的一環或許就剩下了大數據了。不過,蘋果也是最近才聯合IBM開展針對企業客戶的大數據服務,能夠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大數據服務或許只有Apple Watch的健康應用。

此外,目前大數據領域信息采集、數據交易、人才儲備等方面的成熟度還遠遠不足以形成市場。

雷軍應該隱約覺察到了其中的風險,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了,“如果我們不能用大數據技術轉化出價值,那我們公司再撐下去就真的破產了……現在我扛得住,明年我也扛得住,後年我也扛得住,大後年要沒價值的話,那我就破產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678

【聚焦】SDR懸念:中國還缺什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20

【聚焦】SDR懸念:中國還缺什麽?
作者:陳植

圍繞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籃子里的貨幣構成,一場國際金融大博弈正在進行。其核心是人民幣是否應當納入SDR。對這個問題,五年前人民幣曾接受過一次評估,但是沒有成功,雖然許多條件都已具備。

這次人民幣再次接受評估,七國集團的財長已一致認為人民幣應當納入,但是卻加入了要求進行“技術性審查”的條件。這些審查主要是中國的資本項開放問題。而中國也在加速推進這個領域的改革,如外國機構獲準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擴大RQFII的使用,打通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的鏈接等等。

對於中國而言,人民幣納入SDR會大大有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但是,在審查結果公布之前,一切猜測都為時過早。就如五年前的投票權的改革,雖然IMF董事會通過了改革方案,但至今任性的美國國會一直不批準這一方案。

導讀:按照相關進程,5月IMF理事會開始對人民幣納入SDR展開正式談論,並在今年下半年針對SDR成分貨幣做出全面評估,11月份出臺最終的評估結果,到時人民幣很有可能獲準納入SDR貨幣籃子。

距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Special Drawing Right,下稱“SDR”),人民幣又邁出紮實的一步。

5月29日,德國財政部長表示,七國集團財長一致認為人民幣應被納入SDR。

金融市場普遍認為,這番言論意味著人民幣今年被納入SDR,又掃清了一個障礙。

“不過,七國集團財長也開出了條件,就是人民幣需先完成技術性審查。”一位熟悉SDR運作模式的金融機構人士表示,所謂的技術性審查,主要是IMF將考察人民幣在各國外匯儲備的比重、人民幣境外存款總額及增長趨勢、以人民幣計劃的債券在國際市場的發行規模、人民幣在全球外匯交易市場的占比等,判斷人民幣是否具備“國際市場自由使用貨幣”的條件。

在他看來,以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規模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人民幣要通過技術性審查條件,並非難事。目前人民幣納入SDR面臨的最大障礙,仍是美國政府相關部門持續認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令不少國際投資機構認為人民幣匯率依然被“操縱”,不願更多持有人民幣,間接影響人民幣納入SDR的前景。

按照相關進程,5月IMF理事會開始對人民幣納入SDR展開正式談論,並在今年下半年針對SDR成分貨幣做出全面評估,11月份出臺最終的評估結果,到時人民幣很有可能獲準納入SDR貨幣籃子。

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2015複旦全球領袖論壇做主題演講時表示,人民幣加入SDR只是時間問題。

技術性審查“玄機”

事實上,人民幣被納入SDR的進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早在2010年,IMF開始對人民幣匯率加入SDR做認真評估,發現人民幣已經滿足加入SDR的首個條件,即在截至檢討結果生效前的5年間,中國相關商品和服務出口值達到全球前列,人民幣也迅速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貿易結算貨幣之一。

“如今,人民幣要完成加入SDR的第二項條件,並非難事。”上述熟悉SDR運作模式的金融機構人士表示,所謂第二項條件,就是技術性審查。

具體而言,IMF將引入四個參考數值,分別是人民幣在IMF全球官方外匯儲備幣種構成的占比、國際清算銀行(BIS)統計的人民幣國際跨境存款額、人民幣國際債券市場規模與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市場的交易規模等,以此評估人民幣在當前國際支付、外匯市場的使用活躍度,進而判斷人民幣是否真正被國際市場所接受,成為全球主要的投資、儲備貨幣之一。

在他看來,在上述四項參考指標里,人民幣可謂是強弱分明——強項主要體現在跨境存款與外匯市場交易資金規模雙雙激增。尤其是去年底境外的人民幣存款超過2.8萬億元人民幣,僅次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等四只SDR貨幣的跨境存款數額,與此同時,人民幣也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外匯交易貨幣之一;目前人民幣面臨的弱項,則是人民幣在各國外匯儲備的占比,以及人民幣國際債券規模仍較低。

有機構測算,當前人民幣占據各國外匯儲備的比重約在3%,而人民幣國際債券規模占全球債券交易量的占比更低。

“但是,隨著中國近年開啟一系列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這兩項規模也在快速增加,足以贏得IMF方面的認可。”一家國內銀行的外匯交易部主管直言。這些政策包括外國機構獲準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推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制度、擴大人民幣在跨境金融投資的使用、與多個國家簽訂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並建立人民幣清算銀行,還有近期正在醞釀的QDII2措施,都為各國政府增加人民幣外匯儲備、全球金融機構認購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債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他認為,IMF對人民幣納入SDR設定的最主要要求,就是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尤其是人民幣在完成貿易項可兌換後,需要加快資本項可兌換的步伐。

根據IMF的分類,資本賬戶管制分為7大項、40小項,其中7大項分別是資本和貨幣市場工具交易管制、衍生品及其他交易管制、信貸工具交易管制、直接投資管制、直接投資清盤管制、房地產交易管制、個人資本交易等管制。目前中國已有35個小項全部或部分實現貨幣自由兌換,只有5個小項仍然不能完全自由兌換,主要涉及個人跨境投資以及非居民在本國市場發行股票和其他金融工具。

“但是,人民幣資本項自由兌換,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家銀行宏觀經濟學家直言。人民幣資本項自由兌換,首先與人民幣匯率完全市場化定價息息相關,因為全球投資機構需要一個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好地判斷自身資金進出中國投資交易的匯率風險;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定價,又與利率市場化密不可分,畢竟,影響全球資金跨境流向的一個風向標,就是一個國家的存款利率高低,某種程度影響萬億美元利差交易資金的投資抉擇。

他直言,一旦某個國家在利率市場化與匯率市場化定價的步伐邁得太快,很可能引發大量熱錢的快進快出,導致整個國家經濟面臨不小的風險。

“其實,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IMF也認為一個國家開放了信貸工具市場,且貨幣資本項開放6個大項,就基本實現了貨幣資本賬自由兌換。”他表示。在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後,IMF進一步對貨幣資本項自由兌換持謹慎態度,甚至認為在特定時期將資本管制作為臨時性的宏觀審慎管理工具,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貨幣政策選擇。

“按照現有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與中國資本項有序開放步伐,人民幣通過技術性審查,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他表示。反而是美國持續表態人民幣匯率被低估,可能給人民幣加入SDR造成某些困擾。

美國指責人民幣匯率低估的“算盤”

圍繞當前人民幣匯率是否均衡合理,美國似乎與IMF意見相左。

5月27日, 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明確表示,美國依然認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中國匯率政策讓人擔憂,中國在匯率改革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是5月底,IMF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指出,過去一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大幅升值,令當前人民幣幣值不再被低估。兩者觀點針鋒相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美國財政部在5月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在貿易加權基準計算與經過通膨調整後,人民幣兌美元實質有效匯率過去半年其實上漲了10%,但這依然無法改變美國政府相關部門認為人民幣被嚴重低估的結果。

“美國相關部門的用意,不僅僅是督促人民幣更快速的升值。“上述金融機構人士直言,他們更大的算盤,是迫使中國政府推動更多的匯改措施,包括加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讓人民幣匯率盡早實現“市場化”定價,大幅放寬資本項下的資本兌換管制等。

但對中國而言,這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中國政府被迫加快匯改措施導致人民幣升值速度過快,就會產生多方面的負面效應:一是吸引更多熱錢大進大出,給宏觀經濟發展造成某種不穩定性;二是刺激更多國內資金趁人民幣大幅升值期間,大舉投向“估值偏低”的美國股市與房地產,反而推動美國經濟複蘇,給他人做嫁衣;三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與外貿環境將面臨更大的貨幣升值壓力,稍有不慎就會陷入經濟困境,反而鞏固了美元現有的國際地位。

在他看來,當前美國政府借助匯率低估問題,給人民幣加入SDR設定“障礙”,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以此作為談判籌碼,鞏固美國以往在IMF與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

早在2010年,IMF董事會曾通過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按此方案,IMF的份額將增加一倍,從2008年的2385億提高到4770億特別提款權,同時約有6%的份額將轉移給有活力的新興市場和代表性不足的發展中國家。改革後,中國份額將從目前的3.72%升至6.39%,成為第三大份額國。

然而,這項改革方案由於美國的反對,一直未能通過。

按照IMF重要事項需經過85%投票支持才能通過的規定,美國擁有16.75%的IMF投票權,實際上擁有一票否決權。但考慮到2010年的這份改革方案將改變美國一票否決的現狀,美國政府相關部門一直不願支持這項改革方案。

按照IMF相關規定,目前SDR里的主要權重貨幣有四個,分別是美元41.9%,歐元37.4%,英鎊11.3%,日元9.4%。

“不排除美國政府可能以人民幣加入SDR為條件,換取中國政府對美國維系IMF重大事項一票否決權的支持。”他直言。但是,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人民幣勢必將在國際金融市場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48

七問燃煤電廠超低排放:不缺技術,缺評估,還缺把尺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787


上:從左到右分別是柴發合、朱法華、葛察忠、高翔;下:從左到右分別是閆克平、王誌軒、王仕龍、酈建國。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柴發合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朱法華 國電環保研究院副院長

葛察忠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主任

高 翔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副院長

閆克平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

王誌軒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

王仕龍 神華國能集團科技信息環保部總經理

酈建國 浙江菲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環保裝備研究院副院長

是怎樣的一場會議,能讓主講嘉賓在會前準備講稿時,倍感“糾結”;又使得參會人在會上自由討論時,頻繁提起“困惑”“被動”等字眼?

2015年5月26日,在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浙江大學主辦的“燃煤鍋爐超低排放學術研討會”上,來自火電行業和環保部的標準制定學者、高校技術專家、火電企業和環保企業,對於超低排放的技術、評估、效益甚至最基本的定義,展開了激烈的探討。

超低排放,也被稱為近零排放,一直是業界爭論的熱點。與數年前的概念話題相比,如今已有了浙江、江蘇、山西等多地的實踐。

如同減肥訓練營中,最努力的學員偏偏又立下了最狠心的計劃,治霾攻堅戰中,在水泥、鋼鐵等重工業連脫硫脫硝都尚未完成時,燃煤電廠行業一路領先。在2011年推出“史上最嚴”火電排放標準、2013年在重點控制區執行特別排放限值後,超低排放又成為新一輪的加碼。

2014年9月,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和能源局下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了東、中、西部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在2020年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的不同要求。上述浙江、江蘇、山西等地則已設立了電量獎勵乃至電價補貼的政策。

從地方到中央,超低排放的呼聲越來越強。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制會議上提出,要積極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

是鞭打快牛,是技術革新,還是在煤炭總量控制和換“氣”不足的雙重壓力下,企業和政府的博弈?南方周末記者根據會議討論整理出了超低排放七問,以期給參會者反問自己的那一句“我們準備好了嗎”擬出註解。

一問:近零排放、超凈排放、超低排放的稱謂為何換來換去?

朱法華:沒有煙囪才叫“零排放”。現在電廠還是有排放口的,不能叫“近零排放”。全球燃煤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數美國最嚴格,中國提出的超低排放要求比美國還嚴,所以稱為超低排放。其中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小於10毫克/立方米(單位下同)、35、50的稱為超低排放;煙塵達到5,可稱為超超低排放。

王誌軒:從排放限值的數字上看,超低排放既可以看成是比我國排放標準中的特別排放限值更嚴的一種要求,但也可以說是屬於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的一種特殊形式。提出排放標準時,政府應該有類似國際上BAT(最佳可行技術)的技術配套文件來支撐。評價超低排放的效果時,政府部門應當制定一個“分數線”,作為價值評判的依據。正如一個體育項目,達標比賽和奧運會是不一樣的。歐美BAT技術文件的制定一般需要三四年時間,我國2014年對燃煤電廠的排放要求一年就變了4次,剛剛改造完的環保設施,又要開始進行改造。

閆克平:2000-2005年意大利電力公司在煙塵排放控制方面的改造就已經按10的要求做(或30mg/kWh)。日本的國家標準比較松,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標準。一個城市的電廠由市政府決定要達到多大的排放,而不是像我們這樣一刀切。在歐洲,實際運行的排放量往往比標準及設計值更低。

二問:企業該以誰為準,是《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還是發改委、地方政府文件中要求的超低排放?

柴發合:超低排放是為了解決嚴重的大氣汙染而下發行政的指令,目標是對的。真正的管理還是以排放標準為主。地方可以實施更嚴格的標準,但一定要有科學論證。例如河北省環境容量超得太厲害,需要對電力等其他行業實施更嚴格的地方標準,甚至嚴於特別排放限值,地方標準有可能7月份就出臺。以京津冀為主的重點地區,北京使用天然氣的經驗不好複制,超低排放就很重要。但在大戈壁灘建超低排放就是傻子了。

朱法華:目前超低排放還不適宜上升為排放標準,還是引導性的。標準是最基本要求,每個人都要達到。有了超低排放補貼電價的省份則是有條件的,比如江蘇和山西補貼的分別是單機容量10萬噸和30萬以上燃煤發電機組。

三問:《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要求自2014年7月1日起執行,目前標準執行得如何?

王誌軒:在2014年7月電廠老機組開始實施排放標準時,約有20%未能達標,改造需要一個過程。

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工作人員:從標準執行的角度考慮,標準不是一下子可以達到,我們要關註持續性達標。2014年7月之後,對於火電標準的達標評估正在進行,已經在江蘇等地開展了調研,評估過程中也重點關註超低排放。

四問:那麽多火電廠宣稱達到超低排放,可是對超低排放的監測方法還在研究中,如何評估企業超低排放的成效?

高翔:現有測量技術的確是有效評估超低排放成效的瓶頸。現在國內已有人在研究先進的監測技術,並已經有樣機在實際中示範應用了。針對不同煤質、不同負荷的機組,如何實現超低排放,需要進行系統評估,不僅要關註技術可行性、環境效益,還要進行費效、能效評估。我們也擔心良莠不齊的技術都上了。我們希望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方法,及時評估超低排放系統的實際運行狀態和成效。

柴發合:同一種方法評估改造前後,如果汙染下降,這種相對值是認可的。但是為了更準確的絕對值,還需要研究。現在很多部門在研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352

國務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再造華為還缺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0538.html

國務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再造華為還缺什麽?

一財網 郭麗琴 2015-12-24 23:22:00

中國最高決策者已經明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要保護創新,讓真正創新的人有收益。如果延伸開去,就是只要在中國設立的公司,不論是外資還是內資,都要受到同樣的保護。

哪家中國企業是最具創新能力、最受海外市場歡迎的投資者?《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過的十來個歐洲國家外商投資局異口同聲的回答:華為。

如何再造華為,是中關村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院長馬一德研究的領域。

今年6月,馬一德作為智囊成員,參與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幹意見》(下稱《若幹意見》)的前期論證和修改意見環節。他很高興地對本報記者說,自己提出的兩點核心意見最終被采納:第一,創新驅動貫穿了整個《指導意見》;第二,建設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改變城市生態面貌。

經過多年醞釀,國務院日前最終下發的《若幹意見》明確指出,中國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若幹意見》得到了大多數知識產權學界和產業界的贊賞。若將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都計算在內,那麽這是中國自身發展進入新的階段的必然產物,也即從入世前後的“以對外貿易驅動發展”進入到了需要“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時代。

如果說,華為這種對外能夠和國際ICT巨頭比拼,對內能夠通過知識產權帶動區域產業升級的企業,並不是一天長成的,那麽真正要執行知識產權的嚴格保護,也依然任重道遠。

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

關於知識產權制度,在國際上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往往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很難形成共識。發展中國家認為:知識產權提高了技術擴散的門檻,而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需要非常迅速、有效地運用新技術來提高生產力,那麽過強的知識產權保護就會造成發展中國家在發展中居於不利位置。其實,不論是英國、德國、日本還是美國,都曾經走過先模仿、再創新的路線,立場也是隨著發展而變。

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國家的政策選擇。舉例來說,就是決策者面對大量以價格取勝缺少技術的中小型企業,以及華為這樣有國際技術競爭力的企業的時候,該選擇誰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政策該鼓勵前者還是後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教授李明德對本報記者指出,《若幹意見》已經做出了明確的選擇。其中,讓他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一句話“嚴格保護知識產權”。

他認為,中國最高決策者已經明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要保護創新,讓真正創新的人有收益。如果延伸開去,就是只要在中國設立的公司,不論是外資還是內資,都要受到同樣的保護。而鼓勵創新,也意味著,需要對創新的產物(專利)支付相應的費用。

“其實作為小企業,你可以算一筆經濟賬。自己投入研發的費用,與購買其他人專利的費用,其實花錢買專利,成本可能更低。”他說。

不同發展階段的選擇

不同的政策選擇,來自於不同的發展階段。

包括安傑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何菁在內的諸多業界專家認為,20年前,中國的知識產權體系建立與貿易政策直接相關。可以說,當時進入WTO談判,“中美知識產權談判”有關系,它直接導致了中國知識產權體系的建立和設計。而現在,中國面臨發展上諸多更大課題,如:就業、創新、發展、環保、穩定等問題。

一方面,目前國際談判體現出來的大趨勢,就是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包括醫藥產業、音樂產業。如果中國不跟上,那麽這些相關行業企業就會從中國轉移到其他保護力度更強的市場去,中國能否接受這樣的事情?另一方面,中國的商標、專利,論文數量已經成為全球最大,但質量亟待加強。如何從大躍升到強,也需要更強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若幹意見》指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創新引領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更加突出。

馬一德對本報記者分析說,《若幹意見》的討論過程中,曾經有兩種意見。一類認為,2008年制定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已經不適合時代發展,要推倒重來;另一種意見則是,國務院不用推翻2008年版本,只需要再出一個升級版本即可。最終,高層采納了後者的建議,《若幹意見》的出臺便是2008年版的全面升級。

企業的轉型升級,主要通過三個維度來衡量,科技(體現在專利),文化(體現在圖書、影視作品的著作權和版權),以及品牌(體現在商標),《若幹意見》三方面全部涉及。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也提醒本報記者,不應該孤立地看待《若幹意見》,應該結合其他幾個文件,包括今年3月13日《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幹意見》,今年10月以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修改與發布以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這些都是一脈相承的,也即通過保護知識產權,來促進創新發展。

賠償上限還將提高

對於那些真正在業界工作的人來說,他們從《若幹意見》中看到的是真金白銀。

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寧對本報記者說,按照這個趨勢來看,賠償上限又要提高。

他解釋說,專利、商標、著作權侵權的賠償數額是按照權利人損失、侵權人違法所得等計算的,如果算不出來,就法官酌定,酌定的時候法律有賠償上限規定。這個上限前幾年已經提高過一次了,看來還要再提高。

《商標法》2012年修法,法定賠償額增加到了300萬,為現行法里最高,剛剛公布的《專利法修訂草案》的賠償額是10萬~500萬,但不確定最終頒布稿能否延續這個數額。此外,《著作權法》的修訂還沒有具體日程,所以修訂前都還是舊法規定的50萬。

這些額度,對於以華為為代表的知識產權運營公司來說,顯然有些不合時宜,還不能真正激勵創新。

華為副總裁宋柳平就多次在公開論壇上表述,中國司法系統平均8萬元一件專利的賠付價格,嚴重影響了專利實際價值,他期望上億元的訴訟判決在國內出現。他的常見理論還包括,歷史上從來沒有過一個國家因為嚴格保護知識產權而被歷史所拋棄的,越是嚴格的保護知識產權,越是能夠促進社會的創新、能夠促進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何菁則舉例稱,長期以來中國的專利代理人的費用是非常低的,這跟中國的專利保護、賠償、數額都有關系。因為現在專利的司法保護不夠強,賠償數額確實比較低,所以你很難要求一個企業會花很多的錢在專利代理人身上。

“很多國內企業要求幾千元寫一個專利,而在矽谷我們當年是15000美元寫一個專利,現在可能降低一半。這樣金額量級上的差異,對中國專利代理人階層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他說。

此外,他認為,讓一個像“創新”這樣的好東西創造出來,就應該有比較確定的條件。比如矽谷有創新,是因為有很多確定的條件在里面,比如大量的風險投資家、律師、學者以及創新教育。

“倘若創新的企業、創新的人所在的環境是不確定的,作為企業,最理性的選擇是生存下去。而只想生存的企業和能夠做出很大創新的企業,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何菁說。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52

MBA多博士少 上海還缺哪些人才

全球化城市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自帶“人才高地”屬性,匯聚最高端的人力資本。

伴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孕育興起,國際經濟競爭更加突出地體現為科技創新的競爭。對於欲打造科創中心的上海,現有人才的分布和對人才的吸引力成為了重中之重。

日前,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與上海市徐匯區政府聯合發布了《上海市科創中心人才報告》(下稱“報告”)。該報告重點圍繞上海先進制造、金融、互聯網與軟件、醫療健康四大行業的人才分布情況、與國內外其他城市的人才結構對標分析,並對上海科創人才布局和人才政策進行了前瞻性分析。

打造科創中心,上海最缺哪些人才?從資深人才分布上來看,縱觀四個重點行業,上海市與國內外城市對標時,都表現出一個共同特征即人才的平均從業年限與國內對標城市類似,卻遠遠低於國外對標城市。

缺資深、高端研究人才

從統計樣本中可見,上海市在領英上註冊的人才超過100萬,他們分布在各行各業中。從細分行業分布中可以發現,匯聚人才最多的前三個細分行業分別為先進制造、金融、互聯網與軟件行業。從職位分布來看,17.6%在從事銷售崗位的工作,排名第一;工程職能位居第二;與互聯網相關的運營與信息技術職能也名列前茅。前五名的職能占比總和達到了整體樣本的47%。

在對人才的細化比較中,《第一財經日報》從領英方面獲悉,上海的工商管理碩士(MBA)人才占比最高,達7.7%,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1%。在四個重點行業中,上海MBA的比例也均超過國內對標城市,醫療健康業甚至超過了一些國外對標城市。

不僅如此,上海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人才比例達20.4%,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2.1%。在四個重點行業中,上海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人才比例均高於國內對標城市。

盡管上海吸引了大量海歸和高級管理人才,但該報告也發現,資深人才和高端研究型人才的缺乏,或成為上海科技創新之路上的一大攻堅點。

以醫療健康行業為例,在美國波士頓工作的人才中,擁有十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資深人才高達41.8%,遠高於上海的22.2%。由此可見,吸引和留住資深人才已經成為上海打造科創中心之路上亟待解決的一大課題。

此外,高學歷研究型人才較為稀缺。報告顯示,上海具有博士學歷的人才比例為4.5%,低於全國主要一線城市平均水平5.3%;在金融業、互聯網與軟件業和醫療健康業,上海的博士比例也都低於北京和國外對標城市。以先進制造業為例,上海的博士人才占比為4.3%,遠遠低於德國慕尼黑的12.4%。

當前中國本土企業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在逐漸加強,但上海的高端人才則更多聚集於外企。以先進制造業為例,上海人才最為聚集的10家企業中,只有華為和寶鋼集團兩家中國企業,其余都是外企或合資企業。而在深圳的制造業中,高端人才則更多服務於像中興、聯想、比亞迪這樣的領先本土廠商。在金融行業中,上海憑借著成熟的商業環境與完善的金融產業鏈,無可爭議地處於行業的領先地位,但隨著北京等城市對金融人才的政策支持和激勵措施,也使得城市間的金融人才爭奪戰漸入白熱化。在互聯網與軟件行業,北京擁有眾多大型本土互聯網企業、創業氛圍濃厚,對於科技互聯網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

對此,領英中國副總裁於誌偉表示:“我們相信,在這個以人才為核心競爭力的雙創時代,唯有撬動和釋放人力資本,才能把握住創新的變局,並站上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跨界人才更吃香

那麽公司又在尋找什麽樣的人才呢?

埃森哲大中華區人力資源招聘總監蔡董莉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正在面臨各種結構上的變革,但我們人才核心上的理念跟要求沒有變過。”具體來說,“我們咨詢行業需要幫助客戶創造價值,首先要有服務精神,這是作為我們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其次,敬業和專業很重要,嚴謹的思維能力也一直在我們的人物畫像上。”

以招船長為例,攜程旅行網人力資源總監陳誌雲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們首先會從領英找一下全球範圍之內優秀的遊輪公司的船長、大副,並把具體範圍縮小到華人、中國人,然後再去主動聯系。由於出海,很多時候這些人的手機打不通要等靠岸再去找。從優秀公司要挖優秀的人才,從圈子里去找,讓朋友從行業內推薦。這和傳統的發布招聘啟事大有不同,“HR要不斷地接受挑戰,不斷地應對新的問題。”

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都在追求創新變革業務、結構上的轉型,“有互聯網相關背景的人才很受歡迎。”於誌偉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跨界類人才也很受企業的喜歡,還有那些跨行業的人才。企業更喜歡這些人才幫他們從不同的專業角度看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33

英國能在3月前完成脫歐嗎?一份爭議文件透露其還缺3萬人手

15日,據英國《泰晤士報》披露的一份英政府文件來看,英國“脫歐”程序冗長複雜,面臨3萬名處理人手缺口,而內閣中“脫歐派”與“留歐派”間始終存在分歧。

這份名為《脫歐最新進展》的備忘錄顯示,英國政府目前正處理超過500個“脫歐”相關項目,面臨嚴重的人手缺口。有的政府部門需要增加40%的人手來應對“脫歐”程序帶來的巨大工作量。

備忘錄還顯示,內閣中以外交大臣約翰遜為代表的“脫歐派”與財政大臣哈蒙德為代表的“留歐派”之間始終存在分歧,如果處理不當,將影響“脫歐”進程。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曾表示,將於明年3月底前正式啟動“脫歐”程序。

但據BBC今日報道,英國首相辦公室的一位發言人說:“這並非一份政府報告,我們並未辨別出其中的主張,我們正專註於著手啟動退歐的工作以及讓退歐成功進行。”

英國議會下院領袖Chris Grayling表示,他“不清楚”這份報道出自何處。

Grayling在BBC的節目中發表講話,稱此份文件並不是政府備忘錄,且對文件內容表示否定。他表示:“我自己的經歷與備忘錄所描述的不一樣,”他將脫歐項目視為“團隊協作”。

Grayling還稱,脫歐協商是“複雜的,但並不是像此份文件所描述的那樣。”

他對備忘錄中需要另外30000名公務員的參與這一觀點表示否定,稱“我不知道所謂的需要30000個人在脫歐過程中能幹什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643

7月新增貸款超預期,為什麽企業還缺錢

在宏觀經濟政策預調微調、貨幣政策結構性轉向的當下,“寬信用”的信號開始初顯,“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開始在7月公布的金融數據中得到體現。

8月13日晚間,央行公布數據顯示,初步統計,中國7月M2貨幣供應同比增8.5%,預期8.2%,前值8%。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認為, M2增速觸底回升,反映當前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市場利率回落,銀行信貸超預期增長,存款派生效應增強,市場流動性狀況好轉。

但是,從社會融資規模看,社融增量1.0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242億元,情況不及預期。但人民幣貸款余額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速。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分析稱,新增社融低於預期主要原因仍是去杠桿下影子銀行繼續壓縮回表。另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外部不確定性,使得企業和居民投資和消費不夠旺盛,也是難以帶動社融回升的原因之一。

專家認為,目前銀行間的流動性已經相對充裕,接下來的調控重心不在貨幣政策,而是信貸政策空間如何打開,要驅動商業銀行作為利益主體,有動力向實體經濟投放信貸,並且進一步提升直接融資。

新增貸款超預期

央行數據顯示,7月人民幣新增貸款增加1.45萬億元,同比多增6278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34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76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576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650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03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875億元,票據融資增加238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582億元。

“新增貸款超預期,主因是政策推動,央行加大資金投放為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持,同時支持銀行加大對小微、基建等特定領域投放。受新增貸款上升的帶動,貨幣供應增速也有所回升。總體看,在政策推動下,融資增速有所回升,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增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鄂永健表示,7月對中長期貸款增加較多,估計以小企業和基建為主,說明政策推動效果明顯,“但當月票據融資較多,也說明融資需求並不是很強勁,後續隨著相關政策陸續發力,預計會帶動融資需求,未來融資增長或可期。”

近期,“寬信用”的信號開始顯現。在政治局會議及金穩會第二次會議確立的“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會議精神指導下,銀保監會明確了落實的方向:引導加大信貸投放、多舉措增加信貸空間,健全激勵機制以增強服務實體積極性。

溫彬認為,人民幣信貸超預期增長,表明銀行放貸能力和意願增強,同時信貸結構優化有利於助力持續擴大內需。

“這是寬信用政策的再次確認。信貸作為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主要方式,加大信貸投放已成為監管工作的重心。”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誌明表示。他還預計,下半年信貸持續放量,全年新增貸款有望達17萬億元(較2017年的13.5萬億增長約26%)。1~7月新增貸款已達10.5萬億,余下5個月月均新增貸款或達1.3萬億。

此外,近階段資金面也持續寬松,城投債發行利率下行。就上海銀行間市場的七天期拆借利率(7天shibor)來看,在今年7月以前,7天期shibor一直保持在2.8%以上。不過最近一個月以來,在央行定向降準疊加MLF超額投放後,7天shibor快速下跌,8月8日跌至2.345%。

7月以來,一級市場的利率債中標利率不斷下行;城投債發行利率大幅下行,此前北京市谷財集團發債率為4.77%,同期限同評級的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債利率為4.9%。AAA級的河南交投發債利率只有4.33%。

影子銀行壓縮導致社融不及預期

央行數據顯示,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0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242億元。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29萬億元,同比多增3709億元。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增社融低於預期主要原因還是影子銀行繼續壓縮,包括委托貸款、信托貸款、票據等數據都有所減少。

初步數據統計,委托貸款減少950億元,同比多減1113億元;信托貸款減少1192億元,同比多減2424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2744億元,同比多減707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2237億元,同比少384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75億元,同比少361億元。

邵宇認為,7月數據可謂“喜憂參半”,一方面去杠桿下影子銀行回表帶來了貸款規模的持續增加,但是以股票融資、債券融資為主的直接融資並沒有明顯上升,說明融資結構仍然不理想。

“另外一個角度,從經濟基本面來說,擔憂內需的問題,經濟下行壓力,外部不確定性,總體企業和居民投資和消費的需求目前來看還不是特別旺盛,所以需求不足也導致社融數據沒有出現反彈。”中信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明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溫彬也認為,社會融資規模再創新低,表明仍受委貸、信托等表外融資下降的拖累,隨著資管新規和銀行理財新規落地,表外融資變動趨向平緩,有利於社融增速保持平穩。

疏通流動性向實體經濟傳導通道

6月支持小微企業一系列推動信貸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相繼出臺,但目前並未反映到社融數據上,專家表示,一方面政策有時滯,一些商業銀行也反映目前儲備項目不夠,錢到了銀行間也並不是“想放就能放”。

“7月的貨幣政策已經相當寬松了,短期利率到了歷史低位,雖然7月也出了一些政策,但目前看來從寬貨幣到寬信用的傳導還是比較慢。”明明對記者稱。

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但在多位分析人士看來,央行二季度以來所采取的定向降準、中期借貸便利(MLF)擴容等貨幣調控政策,均體現出“滴灌”的特征,目前流動性更多地聚集在銀行間,但是信貸投放的渠道卻並不通暢,並未順利到達實體經濟。

明明對第一財經表示,要引導資金走向實體經濟、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對流動性精準滴灌的要求自然水漲船高。

“今後定向的、結構性信貸政策配合積極的財政政策可能更為有效,一方面是基建投資對實體經濟的拉動;另一方面是窗口指導商業銀行加速放貸;其三,通過融資擔保基金鼓勵各大銀行參與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緩解目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不足的窘境。”明明指出。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社融要大幅上升需要很多政策配合,不是單純的貨幣政策上升就能實現的。財政政策要提高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的意願,現在信用風險比較高,銀行整體的信貸投放意願不是很強,有效的客戶需求也是值得關註的,即使銀行想投放,是否有足夠多的達到資質的客戶也是一個問題。此外,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已經開始了,表外融資目前負增長的局面,能不能改善,改善多少都是不確定的。

邵宇亦表示,接下來的調控不在貨幣政策,而是信貸政策空間如何打開,要驅動商業銀行作為利益主體有動力向實體經濟投放信貸,或者擴大債券融資。

“下一階段,隨著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相關政策實施,金融機構將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更好地解決‘三農’、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溫彬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加強監管引領,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的文章,其中指出,對於小微企業,要落實無還本續貸、盡職免責等監管政策,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有效發揮監管考核“指揮棒”的激勵作用。

隨後,銀保監會稱,要求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保障實體有效需求, 其中“落實無還本續貸、盡職免責等監管政策”等提法受到市場關註。(周艾琳、宋易康對本文亦有貢獻)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小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