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幫你出賣自己 還給你分紅

2011-6-6  TCW




今年一月,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 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上,隱私資料與個人數據的管理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不少專家與學者認為,如果將隱私視為與汽車、房子一樣的個人資產,在擁有者的同意下進入 市場自由交易、買賣,或許會比消極抵制來得更有效率。

Allow這家個人資料管理公司,就是在這個概念底下誕生的。

每賣一筆資料,顧客可抽佣七成

其商業模式與公司名字相同,就是「允許你使用我的資料」。客戶將自己的個人資訊授權給Allow,讓Allow拿著資料販售給信用卡、房地產商、零售業等公司,每賣出一筆,資料的持有者就能抽取七成的佣金。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這家公司從二○○九年十二月創立至今,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已經吸引了四千多個客戶。

Allow創辦人巴西尼(Justin Basini)原本是一家公司的品牌行銷主管,他發現一般信用卡公司,習慣用寄發郵件DM的方式做行銷,但這種亂槍打鳥的方式,成功率不到一%。

因為沒有人喜歡被行銷,更不要說主動回覆,但如果反過來,讓顧客從一開始就參與這個行銷過程呢?這個點子不斷在巴西尼腦中延燒。二○○九年,巴西尼從親戚朋友和一些投資者那裡籌得四十四萬英鎊(約合新台幣二千一百萬元),與另一位工程師好友創辦了Allow公司。

但網路上原本就流竄著各式各樣的個人資料,即使一般人願意將自己的資料授權給Allow,業者又何必花錢跟Allow購買?

第一步是申張個資主權。由於英國法律規定,一般人可以要求企業或公司,將其資料從行銷資料庫中刪除,因此Allow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獲得授權顧客的資料從英國前十二大的行銷資料庫中移除,並將這些客戶列入英國謝絕接受電話促銷或郵購要約的正式名單。

接下來,Allow要求他的顧客創建一個資料夾,裡面包含他們的姓名、地址、就業狀況、子女數量、業餘愛好和購物意向,最後一項也就是他們正在考慮要購買 的東西,顧客可選擇授權哪些銀行、信用卡業者、零售商等,向他們發送商品廣告。這個資料夾,就是最值錢的隱私商品。因Allow提供篩選過的準確資料,因 此售價遠高於那些透過網路追蹤技術獲取的資料。

售價比一般行情貴五百到一千倍

一般經由灰色手段獲得的隱私資訊,價格不高,每個人的資訊售價不到一便士(約合新台幣○.四七元),但Allow每一筆資料可以販售五到十英鎊,價格是前者的五百到一千倍。並且,每賣出一筆資料,顧客抽佣七成,賣出次數越多,佣金數量也會提高。

一位倫敦地產商席魁拉(Giles Sequeira)就這樣成為Allow的首批客戶之一。「如果我不會讓人免費開我的車子或住我的房子,那為什麼我要把資料免費給人使用?」他先是同意將 自己的資料授權給Allow,獲得十英鎊(約合新台幣四百七十元)的簽約費,接著,他填寫了一張開辦新信用卡的同意書,又從該信用卡商手中得到五.五六英 鎊(約合新台幣二百六十四元)。有了這樣的服務,個人資料價值是新台幣七百三十四元。席魁拉表示,這些錢雖然不多,但總比讓別人免費獲得自己的資訊來得爽 快。

如果你對於自己的資料被別人免費拿來販售十幾次感到相當憤怒,想要重新拿回自己的主導權,這家英國公司也許就能滿足你的願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18

把好奇心還給孩子

2015-11-30  TCW

前陣子有則新聞,某家百貨公司主辦兒童繪畫比賽,以消費者的發票做為評比選票,一位家長動員親朋去消費換得許多選票,小孩卻落選,他一狀告百貨公司詐欺。

孩子參加比賽原本是件好事,從小我們便鼓勵女兒們參加比賽。因為比賽與課程無關,沒有什麼壓力,可以藉由準備的過程找到學習的樂趣與動機,因此,志在參加,不在得標。而且我會特別提醒自己,就算結果很好,也不要獎賞或讚美她們,因為獎賞和讚美代表重視結果,會扭曲他們的學習動機。

曾經連續幾年跟女兒去參觀科展得獎作品;看完真嚇一跳,台灣中小學生的科學水準這麼高?

後來才知道,原來讀高中或考大學的推甄名額,會看學生的課外表現來加分,結果家長想盡辦法鼓勵孩子參加比賽,連帶著補習班或家教也應運而生,好比科展也有「職業槍手」個別輔導。其實不要說科展,連平常的作業,有多少是家長幫忙捉刀代筆的?恐怕老師也都心知肚明。

這種被大人「強力指導」下的學習,完全失去科學素養裡最重要的好奇心,以及科學能力培養最關鍵的探索過程。

「探索」是懷抱著某種好

奇、某種想法,然後尋找答案,重要的是失敗、錯誤,在不斷嘗試中獲得的體會與自信。相較於此,我們的孩子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好成績,所以背誦標準答案與快速答題變成我們主要的學習方式。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問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我們都了解,資訊時代之後,知識的取得已經沒有成本,因此重要性也降低了,在現今的全球化競爭中,創造力與想像力反而越來越重要。但是我們只重結果,如果參加比賽的目的性太強,付出的代價便是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李偉文粉絲團:httpS://zh-tw.facebook.Com/weiwenfans (本專欄由小野、柯志恩、李偉文、王浩威、夏惠汶執筆》

撰文者 李偉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53

給房、給生活費,還給百萬創業金,中國國台辦史上最大商業契作! 招聘740萬台灣青年

2016-07-18  TCW

從一線城市到三線城市,從官方到民間,從產業界到學界,兩岸全體總動員,搶進這波「契作年輕人」商機,背後的利益糾葛,價值新台幣兩千億元,本刊獨家深入兩岸四大現場,直擊中國如何收買台灣年輕人的心。

四月二十七日.第一站

東莞

傳統台商大本營,見證台青「落戶」現場說白了,就是統戰啊! 花錢讓你交出台胞證來創業這個追蹤採訪,是從年輕人們的耳語開始的。

「食宿免費,邀請你到中國看一看」,今年四月,許多台灣創業團隊都收到這封電郵。

然後,他們會收到來自中國各地方政府發出的邀約簡報檔。譬如,打開東莞市政府的簡報檔,他們明白列出為台灣年輕人準備的服務:「人民幣五千萬(約合新台幣二億五千萬元)的台灣青年創業專項基金」,只要赴當地創業,他們「提供免費辦公室、公寓,並附贈新台幣一百萬元創業啟動基金,免還。」「這筆錢就是針對台灣,要把台灣人挖光就對了。」一位台灣新創企業家說。

去年六月至今,二十一個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誕生,越來越多台青跨海赴約,本刊記者於是展開追蹤。從東莞開始,跨越四個城市,在台灣政權交替的混亂時刻,我們看到一場由中國國務院發動,「收買台灣二十歲到四十歲年輕人」的計畫,正在展開,其涉及的金額、人數規模之大,兩岸史上首見。

四月二十七日,戴著耳環的周冠佑,看著擺在眼前的東莞企業「核名申請書」,他猶豫著,簽或不簽?三十一歲的他,是線上人力外包平台CCBOX的執行長。

如果簽下這張申請書,就表示有意願註冊為一家中國公司。

這一天,他跟著台灣交通大學產業加速器帶隊的十一組台灣新創團隊,浩浩蕩蕩共十五個人,飛到東莞。主辦單位東莞台青諮詢管理公司先帶他們參觀辦公室、公寓;辦公室還在裝修,約九十坪大;公寓一問十五坪大,兩房一衛一廚、還包水電,可供兩人住。這些,兩年內通通免費提供給台灣人,只要願意入駐,即便期間人不在也沒有關係。

晚上,廣東省台辦經濟處處長肖南等省、市、地方台辦官員全部到齊,逐桌跟這群年輕人敬酒,尾聲不忘舉杯高喊:「讓我們一同為兩岸的和平努力,前進。」酒酣耳熱之後,孵化器主持人把他們帶到房間裡,要大家填寫申請書。填下去,上述資源都有了,還有新台幣一百萬元的創業基金。

身邊的團友,大家低頭振筆疾書,然後把手中一包包文件(台胞證影本、公司資信證明等)直接遞了出去。一直沉默的周冠佑,不安的舉手發問:「請問我們的台胞證影本交出去後,我可以在上面蓋『僅

供此用途使用』嗎?」

出門前一週,他的台商父親才激烈反對,「你不要去啊,大陸人都是要拿你的資料啊。」周父十幾年前曾在珠海開相機工廠,吃過中國政府的虧,在他眼裡,兒子的舉動是飛蛾撲火。

這個連台灣政府都給不出的待遇,竟然是由東莞提出。天底下有這麼好康的事?

「天下真的有白吃的午餐。」東莞孵化器主持人,也是台商第二代的林子凱(見八十六頁)極力說服著。最後,十一個團隊有九團交出登記申請書。

這樣的場面,不只在東莞上演。

二〇一一年,中國政府以新台幣一億八千萬元,契作台灣南部小鎮的虱目魚,欲收買中南部農民的心;今年四月,這為期五年的虱目魚契作案畫下了句點。

然而,一場規模比虱目魚更大的契作案卻正接力進行,但這宗契作案的對象是,人。

這將是兩岸史上規模最大的契作案。這次,中國要收買的是台灣年輕人,占台灣總人口的三一%,這七百四十萬人,也是台灣最中堅的力量。

根據統計,這群人將近一半都想創業;而來自中國國務院一筆為數人民幣四百億元(約合新台幣兩個億元)的創業基金(編按:源自中國國務院的「雙創」政策),就對想創業的台青,發出邀請;政策執行單位是國台辦,負責動員各中國各地方政府。

「說白了,就是統戰啊。」一名不願具名的東莞台商協會主委私下透露。

去年六月,第一家海峽兩岸青創基地在深圳揭牌後,一年來,全中國已有二十一家國台辦掛牌欽點的創業基地(見七十七頁表);這些,都是中國政府認可的「台灣青年契作基地」。這場契作正遍地開花:福建省砸新台幣二億五千萬元、廣州一億五千萬元、東莞也是二億五千萬元;契作點不只是一線城市,就連三線城市四川德陽都參與……。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研究員張榮豐分析,太陽花學運,是中國調整對台政策的關鍵,因為「年輕人指控,過去兩岸交流,都被幾大家族壟斷」,年輕人成為中國統戰的大重點。

中國共產黨第四號把手、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今年三月便提出:要讓台灣年輕人來體驗中國,如工作、創業等,不只是如過去的辦論壇、夏令營而已。但蔡英文政府上台後,這計畫是否也會如來台陸客般被中斷?

「正好相反,」 一位在對岸負責孵化器的台商說,中國的十三五規畫已經表達要強化兩岸的「三中一青」(中南部、中小企業、申低收入戶、青年)策略,若三中不行,讓台灣年輕人埋單中國的力道,要更強。對岸的規畫很精準,一位參與計畫的經理人說:鎖定台灣年輕人,因為他們正是一路經歷李登輝到陳水扁的時代,「對中國,不是仇視,就是恐懼。」

六月十日.第二站

廈門

台灣新創最密集地,遇見退休台幹、28K女孩半年來小三通客滿班機,一半都想做仲介台青生意中央下令,加上兩千億的大餅有利可圖,兩岸已瘋狂動起來。

以周冠佑為例,他一個人就收到至少來自六個省市的邀約,免費食宿或機票是必備規格。一位常往返兩岸的紡織業台商,也指著他的手機說,這段時間來自對岸的電話不斷,「光是希望我協助招收台灣年輕人去那邊的,我這邊就有三、四個,民間跟政府都有。」一位中國孵化器業者則說,他正展開「集點大作戰」。以廈門為例,其若引進台灣十五個新創團隊進入,就能拿到人民幣一百萬元獎勵金,甚至,還可以讓其孵化器升級,「目前,我手上有十三個台灣團隊項目,目標是在今年八月投到二十個項目,就可向政府申請成為『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採訪過程中,就連記者自己,也不只一次被詢問,「要不要一起來做生意?」只要介紹十個新創團隊,就能拿到新台幣一百萬元的推薦金。

這個由政策引出的商業供應鏈,比想像還驚人,我們決定前進「招生」力道最強的廈門看看。

到達廈門的時候,是六月十日,計程車司機跟我們說,相隔才不到一個月,五二〇新政府上任當天,廈門街上到處跑的是架著飛彈的車。這個以往中國統戰的大本營,在八三二炮戰期間,全島最高曾備有四百多門對台火炮。

現在,廈門的飛彈,卻成了銀彈。

一個廈門,有三個國台辦欽點的海峽兩岸青創基地,密度全中國之最;六個行政區中,就有五個針對台灣青年提出補助政策,廈門也因此成為這波台青契作潮中,最多台灣新創聚集的城市。從去年到現在,已有超過百家台灣團隊註冊在廈門。

隔天,第八屆海峽兩岸論壇舉辦,俞正聲親自到此參訪台灣創業館,並與台青閉門座談,全程維安高度戒備。

我在裡頭的一品創客海峽兩岸青創基地,待了一整天,也看到了這場契作大戲中的各種角色。

主事者,即主持此孵化器的台灣人田承明,曾在陸企擔任高管後退休。去年三月,他看到中國國務院頒布雙創政策,五月就申請成立一品創客眾創空間,打出招收台灣人的名號。田與廈門集美區政府談到的優惠條件,堪稱二十一個基地最好的:團隊可以住酒店式公寓,還再發放人民幣三萬元王三十萬元不等的創業啟動基金。

我們看到去那裡的台灣年輕人,有原本月領28K的夜市女孩,因為老闆年齡不符補助條件,所以當老闆人頭來此駐點(見八十六頁)。我們也看到大學畢業就過來的年輕人黃士豪,他說:「我只想了兩個禮拜就過來了……,反正我們現在失敗又沒差,我們還年輕。」我們看到這裡攤出的創業導師陣容:奇想創造總經理簡大為及和沛總經理翟本喬,赫然在列。

還有,想把台灣年輕人中介到中國的「中間商」:如鑫福國際的董事長王明福,他今年五月成立新公司,負責帶台灣團隊到中國的兩岸青創基地落地,日後再從這些台灣團隊的收入中抽取佣金。他觀察,這半年來,往返小三通直飛班機的,幾乎都是滿的,一半都是為了洽談相關合作事宜的台灣人,以前都只是陸客。

甚至,連金門縣台灣同鄉會,這個有半官方色彩的民間組織,也跑來談合作。金門的小三通業務受到兩岸政局影響,貨運量和陸客數下滑。他們頭腦動得快,計畫年底前在金門成立前哨站,讓想去中國的台灣人先在金門受訓一到兩個月,學習在中國落地的知識,再挑選合適的點進駐,他們則靠後續的營收抽成獲利。現在,他們手上已經有四十多個團隊。

最後,我還見到了一位,想替研究所還沒畢業的孩子探路的父親。他對我說,已決定叫兒子趕快休學,先來創業,因為難得的大機遇,錯過難求。

「中國的政策推法都是這樣,雖然說三年,搞不好只有第一年會給錢,所以你越早來越有機會。」一位孵化器經營者說。

台灣人在這邊得到的「特殊待遇」,連從福州來的大陸創業青年都如數家珍,「台灣人在這邊第一年住房補貼一〇〇%,第二年七〇%,第三年五〇%,如果台灣有這種大陸人創業政策,連我都想去了。」他說。

如何看待這場「台青赴陸潮」,天下真的有免費午餐?他們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當他們真的選擇落地對岸,台灣內部又將展開怎樣的質變?

六月十三日.第三站

南京

台積電中國新家,發現台大人主持的孵化器連台辦也是台大生!還有誰,能比台灣人更懂台青要什麼?

我們決定再去南京看看。

距離南京市中心一小時車程的浦口經濟開發區,是台積電未來在中國的新家,也是一群台大人輸出台灣青年的基地。

基地很荒涼,大樓林立、馬路筆直,但在園區裡走了十分鐘,一個人都沒見到。進入大樓,連警衛和櫃台都沒見著,「這裡真的是創業基地?」我嘀咕著。直到五樓,九名台灣年輕創業家才朝我迎面走來。

這裡是一群台大畢業生創辦的亞克諮詢公司兼孵化器;創辦團隊,四個人裡有兩個台大人、一個麻省理工學院,堪稱台灣菁英陣容。

執行長烏仕明、副總經理何思穎,是台大創創週和台大台陸交流協會的創辦人;去年七月,他們被台青赴陸創業紅利吸引來此。台大前副校長、現任教育部次長陳良基也對這基地印象深刻。他說,很多人找上台大,希望由台大帶團隊去中國,但該科技園區台辦副主任宋遠岑,因是台大畢業的第一屆陸生,在台灣待了三年,自稱「大家都說我是半個台北人,」因此對台灣青年提供的服務幾乎都「面面俱到」。

在這基地裡,舍天共同創辦人暨行銷長范凱婷告訴我,她畢業自新竹清大、留美;來此之前,她對中國抱有負面刻板印象,但現在,她認為中國市場大,小公司有生存空間。「(中國)活躍的程度是會讓人無法自拔的,就好像『吸毒』,你知道『吸毒』不好……,可是你還是不斷想『吸毒』,這就是一個這樣的循環過程。」但不是每個人都如范凱婷清楚自己的目標,以廈門為例。

從去年十月到六月,共來了五十二組台灣團隊,真正留下來的有十五組。田承明不諱言,有的台灣團隊擺明只想來拿補助和旅遊。

一路追蹤下來,我們看到台灣各大學與半官方組織,多敞開大門,把台青們快遞到對岸。陳良基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很多大學沒有防備心,因為他們(中國)給的條件太好了。」例如,交大就與東莞松山湖台青創新創業基地,直接簽署戰略合作契約,讓東莞成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新興產業加速育成計畫」的聯盟成員之一。再如,從南部的義守大學,到北部的北科大,也都透過台商協會等單位舉辦創業競賽,讓對岸直接進到台灣挑團隊。

對學校、半官方組織而言,協助台青創業國際化,是其工作目標,對他們來說,帶台灣團隊去中國、跟去矽谷,是同一件事。如交大的KPI(關鍵績效指標)之一,就是每年必須帶台灣新創出團至少兩次。開始有人質疑,當這些新創計畫部分是由政府補助,而這些人民納稅錢,最後竟是用來把台灣年輕人送出去,甚至送去中國時,台灣的未來會怎樣?

資金、人才、自由開放的商業環境,是創業的三方沃土,當對岸以資金優勢大力吸納台灣青年時,台灣的對應策略是什麼?放任人才外流,還是善用比較優勢,吸引人才根留台灣?

這是兩岸創業人才大戰。先看積極度:此刻,中國孵化器的經營者仍在台灣大街小巷,翻天覆地的挖掘台灣年輕人。

如廈門民辦最大孵化器愛特的管理合夥人姚錦程,他從四月到六月,共飛了六趟台灣,一個月有七天都待在台灣,他騎著Ubike登門拜訪創業者,甚至遠赴水里蛇窯拜訪藝術工作者,找文創創業的可能。

又如田承明,去年五月,他兩週內在台灣找到了二十組團隊,秘訣是從申請過政府補助和科學研究計畫的案子著手,他說,這些案子是政府拿錢已經做了一半的工作,他只要翻箱倒櫃把塵封已久的科技專案計畫找出來,再循線找人,「收成」機率就高。

但在台灣,我們未見過,哪個創投團隊如此積極的去挖掘新創公司。

論策略,中國這次重點吸納的創業項目,著重互聯網甚至是文創等未來產業;中國在硬體製造已不遜於台灣,透過吸納台灣的軟體人才,等於借力使力提升附加價直。

六月十五日.第四站

台灣

對岸騎Ubike上街挖人、進校園挑團隊從官方到學校,台灣人只顧KPI、警覺心低得嚇人回過頭看台灣,台灣的民間、官方的育成中心,密度已是全球之最,政府卻還要拿一百億元建設亞洲矽谷園區,並傳出進駐廠商已包括思科(Cisco)、英業達、宏碁等,專長的還是硬體產品。

在兩岸創業人流的轉折時刻,台灣的策略會讓人流出還是流入?(見九十頁)一念之差,將動搖國本。

省思:砸錢蓋亞洲矽谷非解藥!

台灣創業策略不改,

年輕團隊終會根留他國

這件事情,以國家的層次來看,確實是值得注意的大警訊。

以個人層次而言,是機會還是風險,則是個人的抉擇。

以機會來看,中國釋出難得利多,「如果是我當年創業時一無所有,面對中國這麼誘人的條件,我也會去!」台灣最大線上餐廳訂位服務網EZtable執行長陳翰林說。

但它自有風險。一名不願具名、在上海工作的台幹表示,他去年接收到上層指示,要他招募優秀的台灣年輕菁英來中國創業,但他拒絕了。他說,年輕人創業交出了個資,這些個資,有可能成為中國政府操縱台青的把柄。

「台灣人過去,我們沒有房產證,你剛過去創業,不會有錢可以買房產,你對銀行而言,就是高風險戶,你只要欠一點點的卡費,你就可以被列管。在台灣,你很難想像,你欠了幾萬元的卡費,就無法買機票,但是我們在大陸只有台胞證,又沒有戶籍,它就是一個『綁』著你的方式,讓你在這裡不能犯一點錯。」誠然這些只是猜測,然而,缺乏實戰經驗的年輕人,確實不能輕怱要付出的代價。

五年前的虱目魚契作案始末,提供了另一個思考面向。這場虱目魚契作案,始於政治利多,喊停於打不開市場的產品,所以今年四月宣布喊停。

最終的判斷點還是:你有沒有本事在中國存活?畢竟,政治紅利只是一時的;所有的利多,終究敵不過市場現實。

而我們要在這重申:台灣,應該以未來人才競爭力的角度,正視這個兩岸史上最大人才契作案帶來的衝擊。

簽不簽?

就看你有無本事在中國活下來簽下這張申請書,就表示你有意願註冊為中國公司,百萬創業金、免費辦公室皆到手,但背後也代表你願意交出個資,未來,中國會不會以此當把柄要脅你?風險不容輕忽。

直播預告》

當中國免費給房,給創業基金,還加三年生活費,台灣年輕人該不該西進去創業?七月十五日(五)中午十二點,邀請您參與商周編輯會客室直播,商周主作團隊、立委許毓仁,與你面對面。

撰文者李欣宜、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67

除了集體狂歡 今年雙11還給電商留下什麽?

忙碌的雙11之後,又到了各家電商集體曬成績單的時候。

雖然有著“天貓雙11全天交易額1207億元”的傲人業績珠玉在側,並不影響其他電商平臺從今年的雙11的購物盛宴中分一杯羹。

於是,走到第8個年頭的雙11購物節依然能看到各家電商不錯的業績增長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阿里公布直接天貓雙11全天交易額,包括京東、國美在內的多個電商平臺並沒有公布具體的雙11當天平臺交易數據。不過,這也是近幾年雙十一延續下來的“傳統”,畢竟相比天貓純平臺電商的模式,“自營+平臺”混合模式的京東同樣作為上市公司在公布具體交易額的時候有著諸多限制。

來自京東數據的顯示,在11月1~11日的購物季期間,京東商城交易額同比增長60%。其中,在11月11日當天,京東商城交易額同比增長為59%,其中移動端下單量占比達到85%。

作為線下零售轉型電商的代表,國美在線也通過官微正式公布截止11日24時的戰報,國美在線交易額(GMV)同比增長268%,移動端交易額占比達72%。

相比之下,主打跨境電商概念的網易考拉海購宣布用23分鐘超過去年雙11全天銷售額,其“超級洋貨節”在11月11日淩晨1點即已突破1.5億銷售額。

而時尚電商走秀網提供的數據是,雙11首日創下平均客單價1.5萬元的記錄,截至目前銷售額是去年雙11同期的2.2倍。

國產品牌成3C、家電絕對主角

作為3C品類長期的“爆品”, iPhone依舊是這次雙11的大贏家。按照國美在線給出的數據,11月11日當天,售價4888元的iPhone7成為平臺最暢銷單品爆款,售出超22000臺。

不過,從整體銷售上看,國產手機已經成為雙11舞臺上絕對的主力。

京東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大促期間,京東手機銷量排名的前十位中有8個是國產品牌;而平板電腦市場也不再是蘋果一枝獨秀,憑借在二合一平板領域的創新,聯想和華為都取得了大幅增長。11月1~11日,京東3C品類中,手機、數碼、電腦辦公的總銷量突破4250萬件,其中手機434萬臺,智能數碼2088萬件;平板電腦整體銷量突破50萬臺。

小米天貓旗艦店在雙11總支付金額超過12.95億元,再次以手機銷量第一的成績加冕天貓“雙11”,蟬聯四連冠。除了手機銷量第一之外,小米更是史無前例的同時拿下品牌店鋪、安卓手機、智能設備三項銷售額的全第一,再次刷新自己的雙11紀錄。

3C品類的國產品牌強勢主導的現狀在大家電平臺得到複制。

2016年雙11期間,京東平臺大家電銷售中,國產品牌的銷售額占比超過80%。其中,國產電視品牌占整體電視銷售額近80%;國產空調占整體空調銷售額的95%以上。其中,由於國產品牌的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的推動,京東家電在11日上午10時30分即超越了去年11日全天的銷售額。

跨境電商熱繼續升溫

雙11進入第八年,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對普通打折促銷日漸麻木,轉向追求更高級別的品質生活,從功能性消費升級為享受性消費。

於是,跨境電商帶來的海量進口商品依舊成為今年雙11的大熱門。

今年雙11期間,亞馬遜中國最受消費者關註的品類包括鞋靴、母嬰、箱包、服飾、廚具、家居用品等,而Samsonite新秀麗、Clarks、Timberland添柏嵐、Lodge洛極、Nautica、Braun博朗、Hitachi日立、Concord康科德、Tiffany & Co蒂芙尼、Dr. Martens、Tumi塔米、Rimova日默瓦等大牌則成為亞馬遜海外購用戶最為喜愛的國際品牌。

在跨境電商占據重要地位的母嬰品類在這一次雙11收獲不小,電商品牌貝貝網的數據顯示,此次雙11,貝貝網平臺上非標品銷售占比突破85%,移動端銷售占比超95%。

而在京東的平臺上,雙11的進口牛奶的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11%,進口尿褲濕巾的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2%,尤妮佳、花王、美素佳兒、惠氏、美贊臣等進口母嬰產品紛紛占據京東超市品牌銷售排行榜前列。

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養生保健以及健身,帶動京東平臺上保健器械、營養健康、護理護具商品的銷售額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65%、91%、134%。

此外,來自英國的戴森高端吸塵器僅用了半小時銷量就突破萬臺,澳洲的Swisse保健品4小時賣出了超過4萬件;雙立人(ZWILLING)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2.8倍,康寧(VISIONS)當日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2.7倍。

格調品牌跑贏奢侈品?

當雙11成為一年中一個相當重要的購物季之後,供給與需求對接在雙11得到成功釋放:一方面是商家在幾個月前便開始備貨,另一方面則是消費者等待了幾個月的消費需求。

據網易考拉海購CEO張蕾介紹,消費者的熱情已經明顯超出了之前的預期,不僅此前主打的低價爆款搶購熱潮未見減緩,針對新品和日用高頻商品的熱度也已提前到來。

在京東的平臺上,服飾家居類成為雙11下單量最大的品類,下單量占比超過40%。Lee銷售額為去年同期43倍,TUMI銷售額達去年同期20倍,GUESS銷售額是日常銷售的70倍。家居家裝品類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00%,當日銷售約823萬件家居家裝用品。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小眾時尚格調品牌。

往年雙11期間,Burberry風衣、Max Mara大衣等傳統國際奢侈品牌一直是最受歡迎的,但今年明顯的區別是,個性化的小眾時尚品牌更受歡迎。

在走秀網的平臺上,今年雙11的銷售數據顯示,國內消費者對於品牌的格調性追求首次超過了對奢侈品的追求。其中,被稱為“加拿大鵝”的格調羽絨服品牌Canada Goose在雙11首日即在走秀網多款售罄。同樣保暖性能口碑很好又有型的意大利本土品牌Mr. & Mrs. Italy剛剛引進走秀網,即在雙11遭熱賣。與Burberry同供應商的蘇格蘭百年羊絨世家家族品牌Johnstons of Elgin取代價格昂貴的奢侈品牌成為新的羊絨暢銷之王。H&M旗下的高端品牌& Other Stories與來自北歐的Acne Studios一樣,都是極簡風格的代表品牌,甚至不需要做市場推廣,出乎意料地大賣。而低調又品質極高的Brunello Cucinelli和Loro Piana也已取代LV、Burberry拔得頭籌,成為國內中產消費者的新愛。

對此,走秀網方面相關負責人認為,我國中產階級消費習慣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者對於氣質和格調的追求正大規模取代對奢侈品的追求,並直接體現在購買行為中。

網紅直播在今年雙11“大行其道”對消費的推動作用也不可小覷。

11月10 ~ 12日,蘑菇街平臺上,紅人總直播時長3051.6小時,紅人直播間單人單日收入最高271785元;多家紅人店GMV破百萬,進入類目TOP10。

來自美麗聯合集團的雙11數據顯示,同比2015年雙11,美麗說今年品單價提高50.6%,客單價提高23.46%,其中,女裝新款占比提升38%,“購物清單”轉化率超全站均值的34%。

而貝貝網方面也表示,由於在紅人直播方面發力,全程多場網紅連續24小時不間斷直播,在提升娛樂化購物體驗的同時,大大增加了用戶停留時間和轉化率,最高的紅人店鋪銷量較平時銷量激增近百倍。

三線以下和農村成為新動力

對於以跨境電商為主電商平臺而言,一二線城市依然是最為重要的消費市場。

網易考拉海購的雙11實時城市銷售排行的前10名分別為:杭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南京、寧波和蘇州。

不過,京東的數據已經顯示出今年雙11期間三線以下城市的強勁購買力。在京東的平臺上,三線以下城市中等收入人群下單量呈現大幅增長,貴州、江西、海南、湖北、重慶、湖南、雲南、廣西、河南、黑龍江等省、自治區成為三線及以下城市中等收入人群下單量增長最快的地區。

此外,今年雙11,農村地區的網購熱情已經開始被點燃。覆蓋了44萬個行政村的1700多家京東幫服務店在雙11大促中實現了京東大家電30%的銷售額,280升以上的大容量冰箱占京東幫所銷售冰箱數量的60%,5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電視、滾筒洗衣機和變頻空調等高端產品在京東幫銷售的各自品類中都有超過或接近一半的占比,煙機竈具和熱水器等品類的銷量也隨著農民的生活條件改善而大幅增加,分別比去年雙11期間上漲了2倍多和1.8倍以上。

而物流依然是今年雙11各家比拼的重點。

京東提供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淩晨0點12分49秒,上海市一位用戶收到了剛剛從京東上購買的電視,從下單到收貨,用時僅為12分31秒。截止到淩晨1點,京東已經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完成了雙11的首單配送,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武漢等地。

繼618實現跨境商品76分鐘送達的行業記錄之後,雙11當天,網易考拉海購實現首單42分鐘送達的行業新記錄。

雙11期間,京東自主研發的無人機在江蘇、陜西、北京等多地開展了實地配送,京東無人車也送出了無人配送的第一單。

而亞馬遜的Prime會員服務在雙11前夕上線中國以來,目前Prime會員已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270多個市。根據首批亞馬遜Prime會員在亞馬遜海外購的訂單銷售額,排名靠前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深圳、蘇州、武漢、成都、天津等,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消費者尤其活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328

支付寶:今年春節繼續推出五福紅包 還要把“敬業福”還給大家

據螞蟻金服微信,今年春節,支付寶還會推出五福紅包,“唯一目標就是把去年欠大家的敬業福都還給大家”。

從1月18日開始,支付寶用戶可以通過“AR掃‘福’字”、“參與螞蟻森林”兩種方式獲得福卡。為了增加趣味性,今年支付寶還增加了“萬能福”和“順手牽羊卡”,前者可以替代包括敬業福在內的任何一張福卡,後者可以隨機抽取支付寶好友的一張福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189

“中國好男友”:情人節消費亞太第一,還給買口紅

葉菁菁(化名)的口紅初接觸並不太美好。

那是她幼兒園的時候,趁家里沒人就在她媽梳妝臺前倒騰,按照腦海里媽媽的模樣塗口紅。等大人們回家挨了責備,因為那口紅都折斷了。

但這並不妨礙她現在接二連三地買口紅。“似乎就是這兩三年的事情,周邊的姑娘一股腦兒都在買。”她發現,機場免稅店或購物中心一樓的美妝櫃臺,一水兒的女孩子都在試唇膏的顏色,還彼此問,“你看我塗這顏色好看嗎?”

當然也有簡單粗暴直奔主題的妹子,都是看了韓劇直接去櫃臺找導購員,“請給我拿個宋慧喬同款”或“尹恩惠想你色”。最初帶動口紅銷售熱潮的正是韓劇,那些韓國美妝公司諸如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的蘭芝,憑借一系列的偶像劇引爆了女生們的少女心。

如今時值一年一度的“情人節”,商家們都鉚足了勁兒想要在這個節點上沖刺一下銷量,營銷做得要多花式有多花式。

不過,情人節的消費,不同於平日的消費,多是“他買”經濟。

一項新鮮出爐的調查稱,中國內地消費者在情人節出手大方,平均預算超過2000元人民幣,在亞太地區排名榜首。據此看來,男朋友們的錢包已經準備好了,情人節“秀恩愛”正中商家下懷。

時機剛剛好

2月13日,信用卡機構萬事達(Mastercard)公布的消費者購買傾向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內地的情人節平均預算為310美元(約合2130元人民幣),高居亞太地區之冠;中國香港地區的消費者屈居第二,情人節平均預算為282美元(約合1940元人民幣)。

調查稱,整體而言,亞太區的男士計劃購買情人節禮物的預算比女士多25%,而他們選購的禮物亦截然不同——男士會購買鮮花,女士則會為另一半送上服裝及皮具。

韓國美妝公司率先將口紅打造成了變身女神的“魔法杖”。到了去年,歐美品牌在這品類上也開始異軍突起。

寶潔旗下SK-II的全球總裁馬庫斯·斯特羅貝爾(Markus Strobel)日前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稱,該品牌的中國銷售在廣告推出後的2016年4~12月的9個月銷售暴漲50%。他表示,去年初朋友圈瘋轉的“相親角”廣告,幫助該品牌贏得了職業女性和女性高管類型消費者,並在零售商和消費者身上產生了積極情緒。

SK-II試圖激發單身、經濟獨立的都市女性購買自家品牌,挖掘的是“自買”市場。

最近看到讓人眼前一亮的是Sisley(法國希思黎)在《男人裝》新媒體上做的推廣。倒也符合男性讀者的口味,從性色欲的角度開講,直到文末才直達主題——情人節就要到了,兄弟們就要破費了,於是奉上品牌的口紅廣告,以及優惠禮包。

閨蜜圈里公認的“直男”大雄(化名)對此深表贊同,“一支口紅,就能搞定,不要啥玫瑰了,太貴還不實用。”

想來,也是容易理解。大多數男士,不太會知道在情人節這樣的節日到底要買什麽給自己的另一半,除了傳統的巧克力和鮮花,還有什麽?這時候,便是品牌商的最佳營銷時機。

消費升級口紅當先

很多女性對Sisley的印象多還停留在那瓶全能乳液上,以為這個低調又高冷的法國牌子向來只做護膚產品,但其實如同市面上的大多數化妝品公司一樣,公司的產品線也覆蓋了彩妝。

從定位上來說,Sisley針對的是偏高端市場,所以自然不會像大眾品牌一樣大面積做宣傳曝光。但這兩年,高端美妝大火,甚至在幾個大的美妝集團中成了拉動整體業績的“火車頭”。LA MER(海藍之謎,雅詩蘭黛旗下的高端化妝品牌)、CPB(肌膚之鑰,日本資深堂旗下的高端化妝品牌)勢頭強勁。所謂的消費升級,讓Sisley這樣的公司也坐不住了。於是終於“繃不住”開始做新媒體營銷,投的還是火辣撩人的《男人裝》。

第一財經記者咨詢了做這個營銷項目的人士,得到的回複是這樣的案例不太多。同行品牌絕大多數會找傳統的時尚媒體或者美妝博主,但套路已經泛濫,收效甚微,於是反過來做個新嘗試。

讓你的另一半送禮物的營銷方式其實不算新穎,但在近年來應用最成功的無疑是歐萊雅旗下的YSL(聖羅蘭)。YSL品牌旗下擁有時裝和香水化妝品兩大品類,其中時裝歸屬於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集團開雲(Kering),而化妝品在2008年被歐萊雅集團收購。歐萊雅在2013年把YSL重新引入中國內地銷售。此後三年里,這個牌子也培養了不少粉絲,但要說是大眾皆知卻談不上。

直到2016年10月,YSL為新款口紅上市前做了一輪推廣。一個《叫男朋友送YSL星辰,他是什麽反應?》的帖子一時間刷爆了朋友圈。這帖子內容說來簡單,就是女生秀截圖,說自己看上了YSL的星辰口紅,求男朋友或老公送。男人無比爽快,分分鐘滿足女人“送東西給我就是愛我”的心態。當然,“人”紅是非多,同時伴隨而來的是“假貨營銷”、“庸俗價值觀”等非議,但無論如何,一支口紅就那麽瞬間紅了。

彼時的火爆程度,讓歐萊雅集團的首席執行官讓-保羅·安鞏(Jean-Paul Agon)也忍不住在三季度業績會上強調:YSL特別受中國消費者的追捧,該品牌在該季度內獲得了40%的業績增長。到了2月10日公布的2016年財報里,YSL成績亮眼,全年銷售額首次突破10億歐元。

80、90後妹子追捧彩妝

俗話說,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好賺。上述案例則印證了這句話的前半部分萬分正確。女性消費者從來是這個社會的消費主力軍。雖然“懶人”依舊頗多,但人皆愛美的現象卻愈演愈烈,美圖美拍不夠,下了線還是得看真人。再說了,日本社會還不是流行一種說法麽,化妝也是對與你見面的人表示尊重與禮貌。這一理念如今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

美國化妝品集團雅詩蘭黛的總裁弗雷達(Fabrizio Freda)則在今年2月第二季業績會上指出,“彩妝是高端美容產品中成長最快的品類。”該集團旗下的TOM FORD彩妝在2015年全年銷售5億美元,但增長速度卻不可小覷為29%;2016年的銷售數據還未出,不過若是按照目前雙位數增長的趨勢,突破10億美元亦是不在話下。

而在中國,TOM FORD同樣也很受追捧。雅詩蘭黛中國公司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中國內地不過五家店,但這五家店的銷售卻全部擠進了該品牌在全亞洲銷售網點的前十名。由此可見內地消費者的購買力有多強勁。

上述幾個品牌,爆品都是口紅。有人說是口紅效應。再通俗一些來說,相比其他化妝品,口紅無疑是最應該入手的那支,因為如果你塗了粉底刷了睫毛也許別人不太會註意,但要是塗了唇膏就一定顯眼。此外,口紅的價格相對親民,300元已經可以買到高端品牌,且與海外價格差距也不大。所以,無疑所有品牌公司在推廣時都會傾向於選擇口紅“試水”。

在中國,“80、90”後們對彩妝的使用較上一代人更為普遍,未來國內彩妝市場的增長速度預計會更快。來自CIC灼識咨詢的調查顯示,2015年彩妝市場的銷售額已經突破了200億元,到2020年規模將達到450億元以上。

一場熱戰已經打響。接下來,就要看這些美妝公司想出什麽絕招來抓住顧客的錢袋子了,情人節只是進軍的鼓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2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