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90%LED路灯企业亏损”调查 “政府买单”后遗症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9/3OMDAwMDE4NzM3OA.html


“快乐并痛苦着。”坐在记者对面,张玉生如此评价LED这个目前中国市场上堪称火爆的新兴产业现状。

张是国内大型LED照明企业华烨 集团常务副总裁,而LED路灯产品正是华烨的主营业务之一,“市场初期,我们曾经认为LED路灯会成为LED照明市场的突破口”。而现在他无力地摊开双 手,眼神中透露着一丝无奈。

但“快乐并痛苦着”却一直伴随着华烨这样的中国LED产业的探路者。“快乐是因为产业有前景,国家政策支持;痛 苦,是从企业经营角度没有产生盈利。”张玉生对记者坦言,华烨于2006年进入LED照明产业,“一直到现在没有赚到钱,是亏损的”。

来自 isuppli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LED照明市场,超过50%集中在路灯项目。产业的尴尬由此显现——在LED照明市场初期,受制于高企的成本,以政府 项目为依托的LED路灯业务,一度被寄予厚望。

而华烨的遭遇,在业界绝非个案。多位LED路灯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 从事LED路灯的企业,90%都是亏损的。”

“90%企业亏损”溯源

“做LED路灯亏是正常 的,不亏是不正常的。”张玉生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LED产业属于新兴节能产业,相当一部分项目以“示范工程”的形式进行。

“示 范工程的实质是企业先垫付资金,待政府检测节电率和照明效果之后,再付款。”多位参与LED路灯示范工程的企业负责人直言:“该模式对企业资金占用压力较 大,应收账款太高。”

但在市场推广初期,“示范工程”项目成了企业在没有太多选择余地的情况下,一种被动的接受。

2007年 12月,由华烨安装的深圳红棉路LED替换项目,是深圳第一条LED路灯示范工程。“经过检测合格后都没有问题,但至今没有收到回款。”张玉生告诉记者, 仅在深圳一地,华烨就参与了超过七条样板路的LED路灯改造工程,但均无回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LED路灯企业负责人分析,尽管国家层面 在大的政策方向上,支持LED节能产业,但具体到地方政府的执行层面,就会大打折扣。

不止于此,上述业内人士还认为,中国市场相对偏低的电 费,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政府缺少推进LED产业的动力。张玉生直言:“政府配合的速度不理想。”

这还不是LED路灯行业亏损现状的全部。本 报记者采访了解到,LED路灯市场之初,参与企业良莠不齐,导致一开始就陷入低利润的价格搏杀。

“由于市政工程一般不会轻易更换新的供应 商,因此首轮中标的争夺很重要。”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采取“低价”的恶性竞争。

国内最大的LED路灯企业勤上光电董秘 李春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勤上光电在参与的部分招标项目中,遇到不少“低价”竞争者,“很多企业都是亏损报价”。

政府关系型行业?

李 春勇分析,相对于商用市场,路灯照明工程的耗电量更大,节能效果更加明显。再加上政府在政策层面的引导,一时间从其他行业转入的新进入者纷纷把LED路灯 市场,当做是进入LED市场的突破口。

“不少转入LED路灯行业的公司,事实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政府关系。”深圳易特照明董事长冯俊直言,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业内把LED路灯当作是一个“政府关系型”的行业,“认为只要搞定了采购方,项目就拿下了”。

在此背景下,从事塑胶、五 金、数码产品等与照明行业无关的从业者纷纷涌入。“这类新进入者只看到前景,但缺少技术储备。”冯俊直言。

“事实上,外围因素仅是LED路 灯企业亏损的表象。真实的原因是大量企业LED路灯技术性能尚不稳定。”isuppli高级分析师顾文军告诉记者。

“由于路灯所使用的外部 环境,远比室内照明要复杂。因此,LED路灯对技术性能的要求更高。”李春勇也表示。

而据本报记者调查获悉,目前国内的LED路灯产品,在 光效、照明均匀度、显色性、使用寿命等均存在技术不稳定。其中主要问题集中在光衰过于严重。

“部分LED路灯产品,不到半年时间,光衰就达 到一半。”张玉生分析,目前国内在LED路灯的电路控制技术尚不成熟。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多个地方的LED路灯“示范工程”,由于验收不 合格,而处于搁置状态。

2009年初,为了扩大内需,推动中国LED产业的发展,降低能源消耗,科技部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 城市方案,该计划涵盖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21个国内发达城市。但据本报记者了解,受困于目前LED路灯技术尚不稳定,不少试点城市工作进展缓慢。

坚守还是逃离

LED路灯的产业盈利能力匮乏的产业现状,让不少LED照明企业重新审视产业机会。

“在 短期内,我们不会进入LED路灯市场。”易特照明董事长冯俊明确告诉本报记者,易特将把目光转向行业应用市场。

6月26日,易特照明与民政 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进入紧急救援行业的特种LED照明市场。

“尽管放弃LED路灯市场的大蛋糕,但LED在细分行业 的商用也是刚刚起步,市场的延展性很强。”冯俊告诉记者,相对于路灯室外照明,室内照明等行业应用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性能相对成熟。

类似 的转型还有华烨集团。张玉生告诉记者,在LED路灯产业不成熟的当下,华烨将加大商用市场的投入力度。据悉,目前华烨的室内LED照明产品开始在酒店等市 场应用。

“面对LED路灯产业的困境,不少企业选择逃离,其实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让LED路灯市场向少数几家大厂商 集中,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李春勇透露,2009年全国LED路灯安装量不到30万盏,其中勤上光电一家就超过10万盏。

“LED 路灯性能不成熟的客观因素确实存在,但这个行业需要以市场的应用来带动产业的发展。”张玉生表示,这其中政府的扶持显得至关重要,“政府对LED产业的帮 扶要落到实处。”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照明行业数万家企业争夺,没有一家占有率突破1%一样,国内LED照明企业数量也超过3000家,规模 都很小,而且LED芯片、外延片等产业链上游部件都必须从日本丰田合成、日亚、美国科锐等厂商处购买。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 展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使关键原材料以及70%以上的芯片实现国产化,上游芯片规模化生产企业达到3-5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97

温州“限电”真实后遗症:成本增加、工人减收及污染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019/2027022.shtml

 每经记者 夏子航 发自温州
大雨里,两位年轻人坐在奥康大门对街的简易招聘桌后,脚边是一地的瓜子壳。他俩是浙江哲伦服装的工作人员。“我 们厂子有1300来员工,现在也被限电,每月实际用电要24~25万度,镇里则只给了8万度的配额,剩下的全靠柴油发电。”负责招聘的年轻人说,“上周, 我们厂里刚一次性买了25吨柴油,买多点能便宜些。”
正是这种突然而至的巨大需求,令永嘉县附近的柴油贩卖价格一路飙升,上周刚由5.9元/升涨至6.3元/升。
温州市委研究室研究员、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指出,在本已不佳的中小企业生存状态下,“限电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持续下去,温州会有30%的中小企业被迫停工、半停工。”
柴油发电推升的成本
浙江休闲阳光鞋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管理负责人邓学平给记者算了一笔成本增加账:阳光鞋业一共有4层楼,正常用电的话,1天的电费一共也就1000元左右。 限电后,1、2、4楼用网电,耗电比较大的3楼车间则用柴油发电,“每天一共就用7小时,从上午8~11点,再就是下午1~4点,这么就得用1桶半柴油, 每桶柴油不到500斤,要价1300元,也就是说,光3楼一层楼每天的成本就增加2000元左右。”
邓学平坦承,柴油发电的成本增加比例并没有大到令企业不堪重负,“但生产成本肯定是增加了,幸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损不大,还有点利润空间。”
一个在瓯海区务工十余年的农民工则讲述了工人遭受的限电影响。
“初听到停10供5的消息,真的很震惊。”她说,“沿海务工环境并不那么好了,大部分工人都是计件。按照瓯海区停10供5的限电做法,相当于工人每月只 工作10天,如果1个月只给他10天活干,按以前1800元/月来计算,那么限电后的工资可能就只有600元/月。而且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工人在没有班上 的时候花钱是最厉害的,这600元哪够花20天的?”
这位工人还表示,她所在的厂里上月还刚推掉一个10万美元的新订单。“这么下去,外来务工的只能提前回家。”她说。
前述浙江哲伦服装的招聘负责人也同样提到了工人减收的问题,“本来温州就已陷入长期缺工的状态,像我们这么坐一天,招到四五个人就很不错了。限电后,大部分工人的加班收入肯定会受到影响,一般的1个月少上300~400元,多的会少800元。”
“在外贸并未完全恢复的时候,再碰上加薪潮和汇率变化,这时候的限电给企业增加的压力随时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周德文指出,“那时候,大量务工人员的就业和外流又将成为问题”。
更严重的污染
普遍的柴油发电污染则直接与节能减排的初衷相背离。即使限电,企业也无法停止生产,不为工人,也得为了经营的延续和订单的履约,柴油发电成为不得已的自 救办法。温州市节能减排综合办公室负责人、温州市发改委环境资源处处长葛雷在10月14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对企业这种无奈也表示出理解。
邓学平提到柴油发电造成的污染时觉得想不通,“都在发电,这么大烟囱,冒出那么黑的烟雾,这哪是节能减排?完全就是在污染空气。”
“节能减排我们都想提倡,不造成浪费,造成污染的不做。但现在柴油发电污染反而多了,用电不紧张的时候这么限电,实际上造成反面效果。”邓表示。
葛雷指出,实际上,柴油销售的数据也会计入温州的节能减排的考量,“石化企业也不能卖多了柴油”。但据本报记者了解,流入温州的柴油多半走的是未经监管的渠道。“那样的话,我们是监控不到的。”葛雷承认。
“这些增加的成本、工人的减收和加重的污染,最后就为了一个节能减排的达标数据。”接受采访时,温州当地的商人、学者和官员对此表达着无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83

电厂脱硫后遗症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13152&time=2010-12-31&cl=115&page=all

上百家企业分食上千亿脱硫盛宴,但这个新兴环保行业迅速滑入恶性竞争深渊,中国不得不在今后直面电厂脱硫的后遗症
《新世纪》周刊 记者 于达维 李虎军

 

  时值2010年岁末,地处成都的四川嘉陵电厂有限公司(下称嘉陵电厂)仍未通过环保部门的大考。

  三个多月前,环保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通报了2009年脱硫设施非正常运行的八家企业,嘉陵电厂名列其中。这家燃煤电厂两台发电机组的脱硫设施“运行不稳定,故障率较高”,导致二氧化硫浓度超标排放严重。

  2010年3月,嘉陵电厂暂时停产。此后,该电厂多次点火申请均被成都市环保局拒绝。据当地媒体报道,原因在于整改措施不全面,发电机组较老,点火启动时,锅炉配套除尘及脱硫设施不能同步安全、稳定运行。

  像嘉陵电厂这样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脱硫设施非正常运行的燃煤电厂,不在少数。环保部和国家发改委2010年9月通报的八家企业中,有七家均为燃煤电厂。而全国范围内的问题电厂远不止这几家。

  对于电厂脱硫设施的现状,在这个行业浸淫十年、自称“最早那一批人”的张先生深有体会。他已经不敢接什么项目,一方面是如今报价太低,除非偷工 减料,否则利润微薄;另一方面是具有国企背景的后来者太多,在关系上竞争不过。不过,这两年他依靠扮演“拯救者”的角色也拿了几个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以前 别人做过,但质量不行,需要重做。

  张先生说,表面上看,这些项目的失败是因为当初的设计与电厂的煤种不适合,其实都是前几年恶性竞争造成的。据他估计,在全国已经建成的脱硫项目中,类似的问题项目占到两三成。

  四川大学教授、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尹华强表示,说电厂脱硫设施当中有两三成非正常运行并不为过,现在有不少脱硫设施“都是摆设,上面来检查才运行”。

  前不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对全国电厂脱硫项目进行过一次评估。虽然评估结果并未公布,但接近中电联的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在全国脱硫项目中,运行不正常的确实占到两三成。如果加上运行基本正常而尚有改进余地的,整体上需要维修或改进的比例达四成之多。

  到2009年底,中国已经建成的燃煤脱硫机组装机总量达到4.65亿千瓦,这意味着接近1亿千瓦的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数以百亿计的投资打了水漂。

  尹华强非常担心,从工程质量到工程寿命,电厂脱硫问题的“后遗症”会逐渐体现,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不得不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环保盛宴

  中国加速实现工业化这些年,正是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日益加重的时期。二氧化硫不仅引发酸雨,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等。嘉陵电厂等燃煤电厂附近的居民社区,更是深受其害。

  嘉陵电厂地处成都市东二环与东三环之间。这一带原本是成都市郊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其所在的万年场、跳蹬河等片区已有数十万居民。该电厂共有三台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5.9万千瓦,其中两台(11号和12号)14.2万千瓦机组于1999年建成投运。

  2000年,中国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超标排放是违法行为。

  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新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始实施,要求1997年1月1日以后改、扩、建的电厂必须上脱硫装置,削减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也是在这段时间,张先生看到了脱硫行业的商机。2001年,他从发电企业下海,与合作者着手研发脱硫技术。两三年后,他们的技术基本上成熟,中 国电厂的脱硫浪潮也到来了。张所在的公司在脱硫项目容量排名上大体上可以进入前十名,每年项目总量约几百万千瓦,每年营业额有十几亿元。

  2006年,嘉陵电厂开始安装脱硫设施,花去1亿多元,但其过程并不顺利。由位于重庆的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下称远达环保)所提供的设备,出现过诸多问题。根据嘉陵电厂的一份汇报材料,部分主要设备出现缺陷,被迫返厂或现场抢修。

  2007年12月,嘉陵电厂的脱硫设施终于建成投运,据称二氧化硫减排效果将“十分显著”。

  但实际上,嘉陵电厂的脱硫设施经常处于非正常状态。2009年,嘉陵电厂11号和12号机组全年发电量6.84亿千瓦时,脱硫设施投运率仅为 46%,综合脱硫效率仅为39%。而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发改委要求,“十一五”末脱硫设施投运率应达到90%,燃煤机组脱硫效率一般也应在90%以 上才能保证二氧化硫排放达标。

  无奈之下,身为成都市人大代表的李之权,与附近居民一起继续维权。2010年5月,他和另外三位市人大代表,以及两位环保专家,还组成一个特别 小组进厂“督察”。而四位穿比基尼、戴防毒面具的美女大学生,曾经在嘉陵电厂门外挥舞扫帚,表达她们渴望接触干净空气、将这个成都市区最大污染源扫地出门 的愿望。

  李之权援引网民的话说,嘉陵电厂的脱硫工程类似于建筑行业中的“豆腐渣”工程,很令人失望。但嘉陵电厂总工程师谭韧对本刊记者表示,远达环保提 供的脱硫设备本身是合格的,设备在当初安装调试时出现一些状况属于正常。远达环保总经理助理蒋建华则对本刊记者强调,主要是嘉陵电厂本身存在问题。

  根据环保部与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嘉陵电厂等八家被通报处理的企业必须在2010年底前完成脱硫设施的整改任务。谭韧的回应是,嘉陵电厂的整改在这份通报发布之前就已完成。

  无论如何,嘉陵电厂脱硫设施非正常运行,且至今未获环保部门放行,是不争的事实。前述通报指出,嘉陵电厂那两台机组运行时,脱硫设施故障率较高,经常开启旁路烟道排放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的故障率也高,导致测量数据失真。

  从2006年到2009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累计下降13.14%,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期间削减10%的目标。这首先归功于 大部分燃煤电厂安装了脱硫设备,到2009年底中国脱硫机组装机容量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由2005年初的12%提高到71%。

  如此大规模的脱硫设施安装运动,也是商业机会的代名词。中国随之出现一大批以脱硫为主业的公司。其中既包括依托国有发电企业的国电龙源环保、远 达环保,也有背靠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山大华特(000915.SZ)、浙大网新(600797.SH),以及地方国企菲达环保(600526.SH)、民营 企业龙净环保(600388.SH)等。虽然发电机组脱硫价格从最初的每千瓦1000元滑落至如今的100元,若干亿千瓦的项目容量仍然意味着上千亿元的 环保盛宴。

恶性竞争

  由于市场门槛较低、彼此容易模仿,加上缺乏运行规范和有效监管,脱硫这个朝阳行业迅速滑入恶性竞争的深渊。据张先生介绍,脱硫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从2003年的10%以上,下降到5%以下,甚至还有不挣钱做项目的公司。

  “‘十一五’之前,投资好几百亿,大概一多半给外国人赚去了。”张说。当时,中国还缺乏具备足够实力的脱硫公司,央企出身的燃煤电厂一般要求全 部采用外国设备,北京某电厂一台20万千瓦的机组采用德国技术,结果花掉2亿多元。“规规矩矩按照外国人(标准)做的,特别浪费;不规矩的,就做不好。”

  国内的脱硫工程公司多数从德国、日本、美国、奥地利、意大利五国的12家公司引进。在技术引进中,除了支付一定额度的入门费,一般每台2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脱硫工程还需支付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技术使用费。外方专家的指导费则是每天上万元人民币。

  2005年3月,时任国电龙源环保总经理的徐凤刚撰文指出,国内脱硫工程公司忙于应付承接脱硫工程的实施,现有技术力量无法投入研发,各家公司采用的工艺技术都来自国外,甚至是国外同一家公司,只能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赔本赚吆喝”。

  他在文章中还透露,当时真正投入运行的脱硫装置不足合同总额的8%,能够正常运行两年的更是屈指可数。在投运的装置中,有的从投运第一天起就没有间断过改进和维修,更有公司饱尝一年施工、两年维修的惨痛教训。

  张先生说,2003年国内脱硫公司只有几家,后来冒出了上百家。国内公司慢慢学会国外技术以后,每千瓦造价逐步下降,到2007年降到了150 元以内。但大量缺乏核心技术的国内脱硫公司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每千瓦的价格从2003年的1000元迅速滑落到2006年的200元,再到如今的100 元。这种价格水平不仅让国外公司望而却步,国内公司也叫苦不迭。

  尹华强说,国外燃煤电厂脱硫价格稳定在每千瓦100美元左右,即使国产化可以使成本下降一半,每千瓦100元人民币的价格也实在反差太大。

  2007年6月,凯迪电力(000939.SZ)在转让旗下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70%股权的公告中称,“为避免上市公司受到恶性市场竞争的伤害,本公司拟在脱硫产业寒冬到来之前主动抽身而退。”

  浙大网新也在2008年8月将旗下的脱硫业务公司网新机电作价5.2亿元,转让给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众和机电(000925.SZ),置换后者 32%股权。浙大网新一位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此举是集团公司回到纯IT行业,不能说不看好脱硫行业。但众和机电证券事务代表葛姜新承认,近两年公司脱 硫业务发展趋缓,国内市场已饱和,只能拓展海外市场。

  张先生透露,有些公司因为价格竞争,请不起外国人,就不和外国企业合作,所以一批项目做得很差,尤其在2006年至2007年间。

  为鼓励火电企业上马脱硫设施,国家发改委和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7年5月推出脱硫电价政策,脱硫设备正常运行期间的发电量可以享受每度电1.5分钱的补贴。

  考虑到市场的混乱,国家发改委和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7年8月推出特许经营模式,火电厂可以将国家出台的脱硫电价、与脱硫相关的优惠政策等形 成的收益权,以合同形式特许给专业化脱硫公司,由后者承担脱硫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维护及日常管理,并完成合同规定的脱硫任务。

  张先生说,特许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这个行业。他的企业是首批七家试点企业之一,既有工程任务,又有运营任务,业务比较平稳。借助于特许经营模式,这家企业在内蒙古电厂脱硫设备运行率达到99.7%,除去原料、动力、人工消耗和财务成本,利润还有百分之十几。

  不过,BOT模式也存在待解决的问题。脱硫设备的地上建筑所有权属于脱硫企业,而设备所处的土地属于电厂,在缺乏完整产权的情况下,脱硫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

  此外,脱硫设备的运营收入来自于脱硫电价补贴的1.5分钱,这笔钱由电网支付给电厂,再由电厂支付给脱硫企业,光是税收就交了两道。

  远达环保也有几个特许经营项目,通过管理上的改进降低成本。但蒋建华说,即便如此,也是在条件好的电厂有利润,条件不好的仍然亏损,“加在一起还是微利,很难做”。

  张先生说,项目无序竞争和低价中标的现象仍不鲜见,甚至有人报出了每千瓦六七十元的超低价格。“低价中标的有两类公司,一类是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一类是电力集团下面的国企,都不差钱。”

  尹华强还表示,国内脱硫工程的技术同质化非常严重,大多采用石灰石-石膏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国东西南北这么大的地域,自然条件、市场和经济状况不一样,怎么能不加区别地采用一种模式和技术来解决问题呢?”

  尹华强指出,这一技术尚无法解决二次污染的问题。电厂脱硫每年产生的数千万吨石膏已经成为电厂主要的固体废弃物,“(脱硫)石膏的出路不解决,石膏围城是完全可能的。”

旧账新账

  在尹华强看来,中国燃煤电厂的大部分脱硫设施确实发挥了作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将为电厂脱硫后遗症埋单。有些项目达不到设计的寿命;有些项目刚建成的时候有些效果,但后来改造的成本会更高。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脱硫脱硝委员会秘书长杨明珍对本刊记者表示,应该说目前脱硫设施运行已经在走上正轨,基本上达标了,之所以有些不合格,部分是因为设备的设计不适合煤种,部分是因为低价中标无法保证质量。

  中电联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与资源环境部主任王志轩则指出,落实二氧化硫减排任务的关键,是能否运行好脱硫设备。此外,不应全国电厂“一刀切”,要对不同的环境功能区、不同时间段建设的机组、不同的排放方式,采用不同的环保要求。

  张先生也说,从好的方面来看,中国的脱硫设施在总量上还是减排了很多二氧化硫,对超排二氧化硫的处罚力度越来越大,特许经营也引起了燃煤电厂和脱硫企业的兴趣。但问题是“中国上得太快,太急了”。

  旧账未还,新“债”又到。“十二五”期间,中国不仅要继续推进电厂脱硫,还要将电厂强制脱硝摆上日程,由此也会形成一个上千亿元的脱硝市场。氮 氧化物已成为主要大气污染源之一,而“十一五”期间中国尚未强行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国内火电厂只有不足10%的机组安装了脱硝装置。

  “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教训。脱硫脱硝是好事情,但好事情要有好的思路、好的政策,在技术和管理各方面都要有创新。也要让专家和公众更多参与,不要变成少数人的决策。”尹华强说。

  由于地处成都市区,嘉陵电厂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极大关注。但还有更多的问题电厂,处在人们视野之外。无论是否搬离现址,嘉陵电厂的脱硫设施今后能否正常运行,都是一个未知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7

金融危机后遗症:高利转贷背后的“宏邦”争夺战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6/zMMDAwMDIxNDYzMw.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55

高鐵躍進後遺症:4000億難填慾壑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5/xNMDY5XzQyODMxNw.html

4000億鐵路建設資金的陸續到位,未必能保證鐵路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

負責某高鐵項目建設的鐵路系統人士透露,今年安排的4000億建設資金將用於推進「四縱四橫」高鐵在建主幹線的全面復工,但這4000億覆蓋的僅僅是合同內的高鐵造價,超出可行性研究報告資金概算的部分仍然需要施工方暫時墊付。

「根據不同的項目造價,施工方在單個項目上已經墊付的資金少則數千萬,多則已有數億元。」上述人士說,這樣的狀況發生在高鐵項目遍地開花之後,在此之前,一些合作的施工方手中大都握有十多億甚至20億的現金流。

這實際上已經造成施工方和鐵道部雙輸的局面——施工方因為無力再繼續墊付巨額的建設款項,不得不拖延工程進度;建設期拖得越長,鐵道部的資金狀況越糟糕,項目一日不投入運營,就一日不會有收益入賬,還要支付巨額貸款利息。

而鐵道部剛剛公佈的一季度財報顯示,鐵道部當前的總負債已經超過2.4萬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60%。

事實上,中國高鐵線路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資金概算與實際建造成本一直存在巨額差價。以早已運營通車的武廣高鐵為例,這條線路2004年獲批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給出的資金概算是930億元,但最終的造價超過1200億,這還是在將廣州南站等多個項目剔除後的造價,而最初930億的資金概算中涵蓋了廣州南站項目。

工程造價窟窿的出現與劉志軍時代的高鐵建設「大躍進」思路不無關係。另一位負責某高鐵線路建設的鐵路系統人士告訴記者,當初在「大干快上」的思路下,上百個項目交由4家設計院操刀,招投標時僅僅按初步設計招投標,來不及做詳細的概算。「獲批的僅僅只是一個相當粗糙的初步設計,缺乏具體細節。」

比如目前大部分高鐵項目概算的人工費標準仍然參照上世紀90年代標準,但施工方實際支付給工人的薪酬已經翻了一倍。

此外,高鐵項目從最初獲批到最終完成施工一般耗時6年甚至更長,這一時間內的地價和材料費用也出現了大幅攀升。以砂石料為例,幾年時間價格已經翻了約5倍。

而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在當初高鐵「大躍進」的思路下,很多項目的規模和技術標準被擅自擴大和提高。

由此上述種種造成的資金黑洞最終到底將如何填補,至今尚未有明確說法。

目前,一些「活動」能力較強的施工方能通過合同降造費或預備費的形式,從鐵道部處獲得資金,部分彌補材料和人工等成本上漲的損失,但相較於概算價格與現實造價的巨額價差,這也僅僅是杯水車薪。

「能夠實現現金流持平的施工方,公關能力已經相當了得。」前述鐵路系統人士說。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高鐵這類重點項目如果最後的造價超出最初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概算價格10%,就需要重新立項審批。「土地拆遷等費用的上漲尚可剔除在10%之外,但材料、人工以及融資成本的上漲難以排除在外。」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98

煙台蘋果炒作後遺症 價格跌幅約30%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9/5NNDE4XzU1OTI5Ng.html

山東煙台蘋果近期正在遭遇近兩年來沒有過的跌價,價格跌幅大約在30%。很多果農手中的鮮果半數找不到銷路。這種情況令他們一籌莫展。

煙台蘋果小觀果農合作社經理史大俊對本網表示,他們合作社從果農手中收購的煙台蘋果,零售價格跟去年同期相比,每斤下降了約1元,去年高位時賣到每斤3.3元,今年平均只有每斤2.3元。而批發價目前只有每斤1.55元,這個價格要5000公斤起訂。史大俊說,今年來要貨的客戶少了很多。

煙台蘋果小觀果合作社地處煙台蘋果主產區棲霞市觀裡鎮,始建於2003年。擁有2000噸冷庫,

中國食品畜牧進出口商會果汁分會副秘書長超軍文對本網表示,今年煙台蘋果價格大跌,主要原因是前兩年有炒作因素在裡面,導致前期價格太高。蘋果價格這兩年一直是高位運行,但這兩年炒家沒賺到錢,今年把資金都撤出了。今年蘋果市場是沒有炒作因素在其中的市場。加上今年蘋果豐收,供應加大,產量大約增加10%,但下游需求不旺導致的。

在資金炒作下,2010年,煙台紅富士創下3.3元/斤收購高價,2011年繼續維持高位。連續2年高位運行後,蘋果爆炒後遺症開始顯露,今年蘋果收購價出現大幅下滑。

超軍文表示,由於前期蘋果價格過高,雖然目前蘋果原料價格下行,整個產業鏈傳導到果汁行業,也是成本過高,短期對果汁行業不利。但長期看,中國原料供應、果汁行業在全球還是有競爭力的。從供求關係看,前期蘋果價格過高,抑制了需求,目前原料價格降低,有利於果汁行業健康發展。

煙台興農果汁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殷永清對本網表示,煙台蘋果跌價厲害,也是下游需求傳導的結果。中國果汁大部分出口,主要是受國際市場影響。而出口方面,需求減弱,銷售價格始終起不來,原料價格也就受到抑制。蘋果原料價格目前降低20%-30%。目前原料價格是每噸1300元,去年高位時大約在每噸1800元。

殷永清表示,目前果汁出口價格比去年同期大約降低15%,蘋果原料成本下降對果汁企業顯示的利好不是很大。興農的蘋果原料收購95%來自煙台本地。果農目前很想把原料果賣出去,但價格不合適,一部分壓在手裡,存儲起來,但更多希望投放市場,找到銷路。果農比去年少賺不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23

上海家化內鬥後遺症:「小金庫」被查

http://www.yicai.com/news/2013/11/3131405.html
董事長到任不到一週的上海家化,20日被證監會立案稽查。

按證監會說法,上海家化被稽查,主要涉嫌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不過,來自上海家化昨日披露的另一個公告則顯示,此番上海家化被查,事關「吳江市黎裡滬江日用化學品廠」(下稱「滬江日化」或「吳江廠」)關聯交易未披露等問題。

由於此前上海家化管理層內鬥期間,滬江日化即因「小金庫」問題而引發外界關注,此次關聯交易問題被市場普遍視為家化內鬥後遺症。受此影響,上海家化昨日收跌5.35%。

上海家化原董事長葛文耀昨日連發三篇微博就事件做澄清,認為此案涉及「認定」問題,承認自己學習不夠,並非有意而為之。但有接近平安信託的人士昨日則向南都記者坦言,已經辭職的葛文耀或難全身而退。

小金庫問題再發酵

如果說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並未指明上海家化問題所在,那麼,上海證監局20日發出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滬證監決(2013)49號,則將問題鎖定在了「滬江日化」身上。

上海證監局題為「關於對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認定,2008年4月至2013年7月,上海家化存在與滬江日化發生採購銷售、資金拆借等關聯交易而未進行公告和披露的問題。

決定書又將上海家化內鬥高潮期間爆出的小金庫問題推到了台前。

今年5月,一封匿名信將「上海家化高管涉嫌利用滬江日化謀取利益」的問題曝光在了公眾面前。依照當時匿名信以及同步出現在微博上的指控,一個名為「王浩榮」的賬戶從2011年12月16日至2012年3月21日,總共與滬江日化之間共錄得15筆交易,而上海家化子公司上海露美美容院有限公司和上海漢欣實業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即為王浩榮。

葛文耀和上海家化當時雖堅決否認上海家化高管涉嫌利用滬江日化謀取利益,但由於滬江日化是上海家化預付賬款的供應商,且上海家化對滬江日化曾產生有大量的應收賬款,這一關係的存在,還是引發了市場對上海家化與滬江日化存在關聯關係並伴有利益輸送嫌疑的猜測。

依照上海家化當時的澄清公告,2009年1月14日,上海家化將中央工廠作為細分化產品生產主要基地,而原中央工廠生產的大流通產品則逐步轉移至以滬江日化為主的OEM工廠,該計劃用一年時間分步驟實施。

上海家化稱,其與所有的OEM工廠之間的結算事宜均由生產基地管理小組討論決定,其成員來自生產部門、計劃部門與財務部門。外購產品的收購價格由原材料和加工費組成。每年11月按照市場部提交的次年分品種銷售預算開始進行外購成品收購價格的核定工作,由基地管理小組測算、討論後,報總經理室討論、審核、批准,12月底或次年1月初定稿執行。年中的調整由基地小組討論決定。

同時上海家化還強調,經上海家化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確認,公司資產管理部副總監受退管會委託代理投資理財,其本人在代理投資理財期間沒有任何個人利益。

但「很不幸」的是,滬江日化與上海家化之間的關聯關係最終為上海證監局所確定。而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則有待進一步查實。上海證監局20日發出的決定書已要求上海家化自收到責令改正書之日起30日內提交書面報告。

葛文耀連發微博辯解

對於證監會的立案稽查,葛文耀昨日連發三條微博,欲還原事情經過,以起到澄清事情的目的。不過,從二級市場股價來看,這一澄清收效甚微。

「5月20日匿名微博事件後,又有舉報信,從7月初開始有關方面對家化與吳江生產基地之間業務關係進行三個月的調查取證,事實是清楚的,關鍵是對是不是『關聯方』的認識和認定。上海家化應盡快公佈事實真相和早己整改的情況,以穩定市場,對股市和家化員工負責。」葛文耀如是指出。

據葛文耀透露,其實早在11月15日,其就已經因吳江長的關聯問題到監管部門作了筆錄。葛文耀回憶指,2008年家化退管會參股吳江廠,當時成立個管委會想逐步接管這個廠,但由於種種原因,家化人員都退出,管委會名存實亡,「家化對吳江廠的管理與其他生產基地一樣,吳江完全是自主管理」。

「由於這個徒有虛名的管委會中曾有個付總,由於退管會參股,每年按比例分紅我知道。涉及兩個高管,所以吳江廠被認定關聯方、那一切都追溯應披露了。在筆錄中我不認為是關聯交易。現在證管辦認定了,我只能承認學習不夠,但不是有意而為之。另外證管辦的決定也有好處,問題公開了,澄清許多不實傳聞。」葛文耀進一步指出。

上海醫藥前副總裁葛劍秋昨日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則還是力挺葛文耀,稱對這個事情怎麼認定,目前大家尚有分歧。

「即便認定了,也要分是有意為之還是非有意而為之。此外,還要考慮未披露的關聯交易是否在交易過程中有轉移利潤,是否損害了公司利益等問題。」葛劍秋如是認為。對於是否會影響葛文耀的正常離任,葛劍秋也認為「不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針對傳聞中的「小金庫」問題,上海家化集團曾表示,家化集團對前任董事長的離任審計尚在進行中,目前沒有任何可披露的相關信息。針對葛文耀的離任審計報告是否完成的問題,上海家化方面昨日給出的回應是「葛總已經在9月辦完了退休手續」,而上海家化集團昨日則未給出有關回應。

南都記者從曾在負責上海家化年報審計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從事公司審計的人士處獲悉,在公司審計期間,一般不對應收賬款方進行細查,且這次事件明顯是上市公司隱瞞。此外,該人士透露,一般國企的離任審查是審計局在弄,而不是會計師事務所。

謝文堅面臨考驗

平安信託昨日以自己為財務投資為由,也回絕了媒體的置評請求。而身在上海家化集團的平安信託代表昨日則向南都記者強調,平安信託5月13日發給媒體的聲明,內容並未涉及吳江廠,不清楚匿名信內容曾涉吳江廠。

不過,證監會立案稽查對上海家化的影響,則已經無法平復。依照以往的先例,被立案稽查的公司不僅會面臨巨額罰款的可能,同時極有可能因此引發投資者索賠。而這無疑將給新上任的董事長謝文堅帶去棘手的問題。

「上海家化給了市場很多預期。葛文耀以這種方式離開,尤其是這個事情發生後,對有過企業經營管理經驗的人來講,這個預期已經不存在了。」上海一位企業經管人士指出。

在該位人士看來,證監會的立案稽查,或許將為平安信託進一步掌控上海家化鋪路。而鋪路的最終結果,將有利於平安信託套現上海家化。「平安此前高價賣的上海家化集團股權用的主要是信託的錢,而信託的錢又來自投資者。」該位企業經管人士進一步指出。

南都記者昨日撥打謝文堅的電話,但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上海家化媒體負責人則強調,公司各項業務都在正常、有序地進行。上海家化已要求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認真學習證券法律法規,切實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上海家化新任董事曲建寧昨日也未就此事發表看法。據曲建寧透露,稍後將對外披露相關部門的處理進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703

【小敗局】高管出走!本來生活焦慮:「重營銷」存後遺症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4/144379.html

本來生活網剛剛迎來兩歲生日,這家以媒體基因著稱的另類生鮮電商無論是知名度、發展速度都可圈可點。但就在其為兩歲生日展開一系列活動之前,公司兩大創業高管卻選擇離開。
 

據騰訊科技獨家獲悉,曾擔任本來生活市場部總監、原產地採購與分銷中心總經理胡海卿和本來生活副總經理蔣政文(花名:唐宋)兩大高管已悄然離職,上述兩位高管直接負責和參與了本來生活網一戰成名的褚橙案例。

目前,胡海卿開始在農產品品牌打造和投資孵化領域創業,而蔣政文則加盟了樂視。
 

早在今年5月份,就不斷有消息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本來生活融資艱難,公司資金鏈可能面臨斷裂的風險。但本來生活內部亦有總監向騰訊科技表示,本來生活剛剛獲得一輪融資,已經度過危機,短期內不會斷血。
 

對此,騰訊科技致電和發短信給本來生活創始人喻華峰,截稿前對方仍未予以回應。
 

據悉,國內整個生鮮電商行業都未能實現盈利,在供應鏈、物流冷鏈等生鮮電商核心競爭力方面,本來生活並不佔據優勢,而其擅長的市場營銷又難以持續打造出「褚橙」式的爆款產品。在成本高昂,高舉高打的燒錢策略下,使得本來生活持續虧損可以理解。
 

隨著順豐、中糧、阿里、京東、1號店等資本大鱷在這一領域的持續發力,未來在生鮮市場上,如本來生活般以「巧」搏大的玩家生存將會愈加艱難。
 

媒體基因成雙刃劍
 

2012年7月, 「本來生活網」上線,主打買手制,憑藉市場營銷的優勢迅速搶食了整個生鮮電商的空白市場。創始人喻華峰則是傳媒界精英人物,其畢業後進入南方報系,創造出《南方都市報》、《新京報》等傳媒營銷奇蹟。
 

熟悉喻華峰的人指出,喻身上具有傳媒人的理想主義和濃郁的人文情懷,其團隊多為媒體出身,有著濃郁的「媒體基因」。
 

據瞭解,本來生活的核心團隊,幾乎清一色的南方報業系、網易等媒體人馬,或搞發行出身,或記者編輯轉行,他們多是跟隨喻華峰多年的戰友、同事及屬下。在本來生活內部,稱負責採購的區域買手為「記者」,運營人員則以「編輯「稱呼,每週產品會叫做「選題會」。
 

正是媒體基因,使得本來生活善於進行本土化的市場營銷和品牌包裝打造,其經典的褚橙就是一例,本來生活的品牌知名度也隨之迅速傳播開來。
 

但在分析人士眼裡,強大的媒體基因是一把雙刃劍,媒體人可以輕鬆轉變為電商營銷專家,但要一個個變成倉儲專家、物流專家,卻需下一番功夫。這使得本來生活的後勁不足。
 

一位本來生活的離職者告訴騰訊科技:「公司整體團隊知識結構單一,激情有餘,但電商專業不足,大家都不精通電商,試錯成本太高,整體陷入焦慮。而一些真正懂電商實戰的人在整體大範圍中也很難發揮出作用,整體走的很擰巴。」
 

今年上半年,本來生活將公司業務部劃分為華北、華南、華東三大區,公司人力也開始大舉擴張,團隊從春節時期的200-300人擴張到眼下的600-700人。「原來人少,公司的管理和戰略打法還沒顯示出問題,隨著人數的增加,問題也隨之加劇。」上述人士如此強調。
 

有知情人士透露,就在上個月《舌尖上的中國》節目期間,本來生活壓寶了30噸華子魚,幾百萬元花銷銷量卻一般,選品的軟實力一般對本來生活的業績起著一定製約作用。
 

生存焦慮:破局尚早
 

除了團隊因素外,生鮮電商整體行業發展現狀也讓本來生活陷入盈利困惑,生存出現短期的焦慮。其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市場營銷的影響力優勢,在產品體驗、選品和供應鏈、物流等方面與競爭對手相比沒有本質不同。
 

然而到了2013年下半年,在生鮮電商整體競爭和用戶需求的帶動下,競爭加劇,大家開始比拚內功,供應鏈、物流和冷鏈成為各家競爭的核心。這時候,順豐優選的物流、冷鏈優勢,我買網的供應鏈優勢開始顯露,而且生鮮電商燒錢迅猛,和財大氣粗的順豐、中糧相比,本來生活資金實力稍遜一籌。
 

與此同時,天貓、京東、1號店等綜合電商大平台興起,他們開始與供應商直接合作,垂直生鮮的市場和遊戲規則儼然被打破,而原來看似前景無限的生鮮電商行業進入赤膊對戰階段,以小博大的本來生活開始出現危機。
 

據內部人士透露,本來生活的毛利率高達40-60%,但因為生鮮商品難以保存,運輸耗損大(損耗率達20%),而且新鮮要求使得對及時收貨要求高,難以支持退貨,以至於淨利潤率大大被削減。同時因為用戶需求的配送量少,客單價較低,對綜合選品能力要求高。客單價如果低於200元,扣除產品成本、物流成本和流通損耗後,基本沒有利潤。
 

此外,因為物流費用成本居高不下,這使得本來生活網站上的東西與普通菜市場或者超市相比,並無價格優勢。生鮮電商須擁有優質的冷鏈物流系統,才能保證商品的品質和及時送達。但冷鏈物流大大增加了運營成本,自建冷鏈投入巨大,回報週期長,這讓初創型的本來生活難以承受。
 

此外,儘管本來生活雖然承諾全程冷鏈配送,但實際中經常實行普通的運輸,最終生鮮難「保鮮」,收到壞掉水果的情況時有發生。在本來生活網站上也充斥著「新鮮的和要過期的混在一起賣」的評論。這對用戶體驗無疑是巨大傷害,也從側面反映出本來生活的運營不力。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生鮮電商已經不是本來生活這樣的小玩家的戰場,有業內人士認為,本來生活想改變目前的局面,需要在供應鏈和冷鏈實現突破之後,在上游滲透到基地,中間控制物流,末端抓住用戶群,最終降低損耗率,提高配送體驗,控制成本。
 

而這一切需要太多的太大的投入,即便真的獲得大筆融資,在順豐、中糧、天貓、京東、1號店等巨頭的圍堵之下,本來生活未來的前景仍難預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204

八%消費稅後遺症:民間沒消費、企業砍存貨 安倍經濟學大跌跤 但它還沒玩完

2014-12-01  TCW
 

許下了「讓日本重回光明」的華麗承諾,日本首相大膽的「安倍經濟學」如今卻觸了礁。究竟在他鋪天蓋地的政策中,是哪一點失算?難道安倍經濟學真的宣告失敗了?

撰文‧楊卓翰

因為連兩季經濟衰退,讓日本正式邁入二○○八年以來第四度的經濟衰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十一月十八日晚間記者會上宣布,原本要在明年十月調升消費稅,不得不延後;為此,安倍也宣布解散眾議院,並訂在十二月十四日閃電重選。

一二年年底,用寬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及結構改革為三支箭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來勢洶洶,曾經是那麼的有希望,卻在宣布解散國會的窘境下,大受打擊。《今周刊》在去年十一月就以封面故事《安倍的困局》直陳安倍經濟學的挑戰。這些問題,果然逐一發生,為什麼安倍團隊卻沒預料到?關鍵就是他們小看了「三%」的威力。

不討喜 七成民意反對加稅加稅,永遠都不是討喜的政策。日本東京電視台十月的民調指出,自從今年四月日本將消費稅從五%調升至八%後,有七成的民眾和七成二的企業反對調升消費稅。

這三個百分點的消費稅調升幅度,雖然預計可以為日本政府帶來五‧二兆日圓的年稅收,但它的衝擊卻比想像中大。就連舉雙手支持安倍經濟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也非常不認同在此時提高消費稅。「消費稅實在下得太急了。」他說。

事實上,這次讓日本陷入經濟衰退的背後元凶,就是消費稅帶來的後遺症。如果拆解數據,可以看出,讓安倍措手不及的並不是在消費或出口,而是「企業存貨」調整,原來四月後消費大減,造成第二季的企業存貨大增,這些存貨擺了一整季,只好在第三季處理掉。匯豐銀行日本經濟學家戴瓦莉爾(Izumi Devalier)分析:「這不是一件壞事,這個存貨調整是一個健康的調節。」消費稅另一個衝擊:民間消費和企業投資,則是安倍經濟學的老問題。戴瓦莉爾用簡單幾句話解釋這次安倍「跌跤」的原因:「薪資沒有跟上物價成長,再加上匯率貶值,消費力被壓縮;同時,貶值又沒有幫助出口成長太多,而全球市場需求也不強勁。」安倍經濟學追求的正向循環,就是在這裡卡住。雖然第一支箭:寬鬆的貨幣政策,讓日本股市大漲、日圓大跌,但是安倍經濟學的唯一宗旨:讓日本走出通縮,通膨率回升至二%,如今卻離目標越來越遠。這個目標,仰賴的正是占日本經濟結構六成的民間消費。畢竟,民眾得開始買東西,才會有通膨。

但是,在第三季的消費中,民間最終消費的季成長卻是大大的鴨蛋。整體國內最終需求之所以還有二.七%的成長,是因為政府支出。事實上,現在日本經濟之所以沒有崩潰,可以說是全靠著日本政府的財政支出在苦撐。

同時,日圓貶值之下的出口雖然成長,但是企業卻沒有開始加薪,也未見安倍的第三支箭「結構改革」能改善這點。沒有薪水,哪來的錢買東西?再加上弱勢日圓,削弱了日本民眾和企業的購買力,反而讓日本的逆差擴大。

再這樣下去,安倍經濟學的二%通膨率目標,眼見就要失敗。因此安倍從北京APEC(亞太經合會)回國後,第一件事就是開記者會,宣布延後消費稅調升十八個月,一直到二○一七年四月才調整。並且解散眾議院,提早大選,重新取信於民。

事實上,選擇「當機立斷」重新選舉的安倍非常聰明,雖然解散眾議院後,十天內要重選首相;安倍也提出但書,如果重選他領導的自民黨沒有獲得多數席,他就辭職,但是從NHK(日本放送協會)在過去一年所做的民調可以看出,自民黨的支持度雖走低,但一路都在三成五以上,與在野黨民主黨不到一成的支持度一比,安倍的自信不是沒有道理。如果選贏,他也更有民意支持,可以讓安倍經濟學一路玩到一八年任期結束。

外資挺 上調明年經濟成長率在一片唱衰之下,看好安倍的不是只有日本選民,外資也不認為安倍經濟學已經宣告失敗。首先,本次GDP(國內生產毛額)的衰退,最大的問題在於來自上一季消費稅後累積的存貨調整,並不是安倍最害怕的消費衰退,而出口更是有所增加。雖然外資紛紛下調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但也指出,日本經濟在第四季將會有三%以上的成長反彈,甚至有經濟學家調高明年經濟成長率。

瑞士信貸分析師白川浩道就認為,解散國會反而對日本經濟有正面效應:「延後消費稅調整,日本的消費和需求可能回彈。原本明年和後年愁雲慘霧的經濟狀況,可以稍稍獲得減緩。」他解釋。而且,安倍接下來將推出全新的刺激民間消費政策,規模預計有二兆至三兆日圓,對日本疲弱的消費也有幫助。

救通膨

明年可望再啟QQE

另一個觀察重點,就在於戮力推升日本二%通膨率目標的央行總裁黑田東彥會怎麼做。他的決心,可以在萬聖節的記者會上看出來。在啟動八十兆日圓的QQE(量化與質化寬鬆政策,也被稱作日版QE)後,他還補了一句:「如果需要,我們會毫不猶豫地再次行動。」在現況判斷下,日本通膨率能夠在未來幾年達到二%的可能性可說微乎其微,但也因為如此,外資認為鐵了心要逼升通膨的黑田,極有可能在明年第二季後再次出手,啟動第三波QQE來推升通膨率預期,也讓市場在一片不景氣之下摩拳擦掌。

貨幣和財政政策之外,安倍經濟學接下來真正的重點,還是在尚未成形的第三支箭。如何從日本經濟結構改變,提升銀行放款及投資,並且改善企業獲利?到現在,除了安倍增加女性勞動力的女性經濟學(Womenomics)略微改善就業率外,難以看出有什麼成效。

不過,摩根大通東京證券研究部門主管科爾(Jesper Koll)仍然看出一些好轉的跡象。「安倍成長策略中,公司治理改革,特別是針對提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做的各種措施,將對企業獲利有很大的幫助。」他說。

如何帶給日本當初承諾的「光明的日本」,安倍這第三支箭,將會是一切的關鍵。

安倍經濟學出軌三大意外

—日本第三季經濟數據

GDP成長不如預期

實質GDP

市場預估2

實際-1.6

民間最終消費疲弱

民間消費

市場預估0.5

實際0

企業存貨減少

市場預估-0.5

實際-2.6

資料來源:日本內閣新聞稿、外資報告安倍經濟學,日後還有什麼招?

政治策略

目前成效:

民調支持仍高,眾議院重選預計拿下多數席次2014 .11解散國會2014 .12眾議院選舉預料勝選2015 .04地方選舉預料勝選2015 .09自民黨黨主席選舉(安倍預計連任)2016 .06參議院選舉2018 .09安倍任期結束

第一支箭

貨幣政策

目前成效:

股市大漲、匯率大跌,但通膨率未見起色

2014 .11

延後第二階段消費稅

2015 .06

預計達標2%通膨率

(非常困難)

2015 .09

可能啟動第三輪QQE

2017 .04

消費稅第二階段調升(8%→10%)

第二支箭

財政政策

目前成效:

消費稅打擊消費及企業投資意願,民間消費零成長

延後第二階段消費稅

2014 .12

公布新刺激民間消費政策

2015 .01

預計通過擴張性支出預算

2016 .01

預計達標財政平衡

(非常困難)

消費稅第二階段調升

第三支箭

成長政策

目前成效:

企業獲利尚未看到具體成效

延後第二階段消費稅

2015 .04

預計開始企業大減稅

2015 .09

公布第二階段成長策略

消費稅第二階段調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80

Party後遺癥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4/party.html

巴黎:

筆者發現,正當股票牛市Party慶高釆烈之際,我地班Blog友,可能因為特別早己入場,食了多個回合的水,已經開始諗幾時返屋企。

更有D好像跳得、食得過量,產生小小憂慮、憂鬱,一方面見到手中杯野唔捨得放低,一方面又真係好似食滯了,點算呢?

筆者有一篇在14年4月11日寫的不作感情買股票,這篇文可能有些啓示。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ca/2014/04/blog-post_5364.html

當日筆者在大熊日建議重註內銀,說建行可以升九成至十元,交行會升到12元,不過隨後建行大跌至5蚊有找,筆者身先事卒食正個大波餅。之後呢,內銀成為第一升,然後同值不同價的H接力,之後雞犬皆升。筆者無厘頭撞彩成了A股牛市第一人,其後又是H股第一人。

但這對以業績和派息作投資明燈的朋友是很大的鼓舞,因為筆者只是使用價值法,只要給足夠的時間,價值法是不會走樣。固此將來跌市⋯⋯無錯是跌市,其順序大致也是之前的倒排,那些幾十倍PE又唔派息的一定是第一批瓜、然後是AH唔對稱的高那邊跌先、然後就是價格稍高於價值的,而最後就是連價值高過價格的都會跌,這是必然的資本主義道理,教科書說的均衡點已經寫下了幾十年,次次都是一樣。

有人又會包抝頸說未必,但如果真的不是這個順序就更好,因為這正代表市場錯價,最適合被價值投資人利用去轉股的好時機。

最後是有朋友問筆者會唔會出建行,坦白說,個人第一季還在加倉,現在就一直想找更好的股票代替它,Blog不妨介紹介紹,可能大市要過3萬2才找到未定。

其實價值投資派在幾多點的牛市和熊市的做法分別不大,都是把組合中每支股的價值/價格比較市場的所有股票、包括債券。因此昨天筆者就先轉出隻只有2厘幾息的133招中基,並買入有5厘56的匯豐,當然如果招中基沽清它組合中己升了25%的招商銀行全收現金後並分派,或會考慮番買,但看到那高昂的經理人獎金費用,又比較隻有20億資產川河卻每年只有一千萬總費用,我就下定了決心。

另外還有一隻有4厘息回報的人民幣定存要註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