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台通十四倍豪賭 搶中華電生意

2012-4-2  TCW



這是一個小公司十二年內三次轉型,決定「豪賭」,以掙得做「長生意」的故事。

去年底,台北市光纖到府委託建造營運(BOT)案開標。以台通為首的「台灣智慧光網公司」得標,商機粗估五百億元。去年九月才掛牌上市的台通成了網通股的領頭羊,去年底開標之後到今年三月初,股價最大漲幅達四八%,遠超過大盤同期的兩成。

有趣的是,台通的資本額不到七億元,是老牌網通股台揚、合勤控的六分之一與七分之一,卻以小資本額持股七八%,與帆宣、真毅、麟瑞合組台灣智慧光網,將在二○一五年前投資一百餘億元、完成三千公里光纖網路鋪設。此案若順利進行,台通等於是挑戰資本額一百倍大的中華電信,要提供台北市民頻寬比現行提高至少一倍(一百Mbps)、價格打九折的光纖網路。

先不論,台通運轉一個投資金額是資本額十四倍以上的案子是否是豪賭,因為今、明兩年台灣智慧光網還會增資。這背後,成立三十一年的台通,歷經三次轉型才走到今日的心態,更值得玩味。

首次轉型:擺脫價格戰從電線、通訊線賣到光纜

台通董事長李慶煌在二十歲時,向父親借了兩萬元,創立電線電纜公司;當時台灣經濟起飛,李慶煌很輕易就拿到訂單,現在的大同、台塑企業總部與台北知名飯店等大型建物內,都有他賣出的電線。需求強到賣價是成本的三倍以上,李慶煌回憶,「真是賺到半夜也會笑。」

當時台通是全台第五大電線電纜廠,但線纜廠日趨M型化。老大哥華新麗華資本額三百六十一億元,足足是台通的五十二倍。

一九九○年後,當華新麗華、太電等對手仍然固守電力線標案,且價格戰日益激烈時,李慶煌眼見電腦出貨與通訊標案起飛,立刻決定轉移戰場,不能只拚大量低毛利的產品,以免與大廠硬碰硬。此外,他也積極投資工廠自動化,並轉以中華電信等網路通訊標案為主。

事實證明,李慶煌是對的。「後來電力線標案競爭太激烈,沒虧就不錯了!但我們做(網路)通訊線,毛利率起碼都還有兩成,」李慶煌說。

轉向網路通訊市場,讓台通與中華電信、遠傳、台固等電信服務商密切往來。

二○○○年時,李慶煌注意到,標案出現了「光通訊」這樣的新項目,而且占標案總金額很快就超過兩成,極可能是未來主流,他心想光通訊不做不行,又開始轉型。

光通訊進入門檻高,因此,李慶煌先從瑞士進口光通訊元件接標案,當時高達一倍的獲利讓他好生得意,但不到一年,二○○一年就碰上網路泡沫、光通訊長達十年的大蕭條期,「只是光纜的原料跌價損失,半年就五千多萬了!」台通發言人陸秀芳說。就連鴻海、台達電、華新麗華、錸德、華宇等公司的光通訊轉投資,在那一波也多是鎩羽而歸。

洗牌的苦日子裡,李慶煌一邊小心計算獲利接單,一邊承攬遠傳等電信業者的零組件物料管理,勉力維持微薄利潤,○四、○五年甚至還出現虧損。

在虧損期間,李慶煌緊盯大廠少著墨的特殊規格線纜研發,例如國際規格光纜外徑十二毫米(mm),台通能做到九毫米,因為大廠不做的,就是他的機會。「我最重要的三大武器,就是價格、配合度與機動性,」李慶煌說。

二次轉型:走出大蕭條星國給機會做光通訊整合

第二次轉型的機會,有部分是老天賜與。

○六年,台通在新加坡淡馬錫控股集團公司、新科電信引荐下,承接了第一宗新加坡電信標案。新科電信會引荐台通一起承包此上百億元台幣的標案,是因為二○○一年納莉風災重創台北市捷運時,李慶煌僅花了一週就交出其所需要的特殊線纜元件,解決了新科搶修捷運工程的大難題。

這個標案也讓台通從光纜供應商轉型為光通訊系統整合商,大量投注研發能量,除了主動元件外的所有光通訊零組件,台通都能自行生產。接案也從新加坡一路輻射到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每股稅後盈餘(EPS)逐步提高,○八年金融海嘯時還創○四年後新高,○九年起則都超過三元。

三次轉型:想做長生意靠電信服務避開產業震盪

但,之前的經驗卻告訴李慶煌一件事:如果只能趁產業興起,搶快去吃甜頭,永遠只能享受一小段波段。他想改變。

這次的光纖標案,台通想轉型為電信服務商。陸秀芳說:「不轉型,台通可能只賺幾年;轉成功了,就可以避開產業的劇烈震盪。」在李慶煌眼中,電信服務商把網路架設好,用戶不分晝夜使用,等於無時無刻在印鈔票,穩定獲利也讓中華電信成為高殖利率必選股。

確實,這次是個豪賭。一,未來四年得先行投資建設,每年將吃掉台通一元至兩元的每股獲利。二,目前台灣智慧光網團隊均來自硬體廠商,但電信營運商偏重軟體服務,兩者營運竅門截然不同。

李慶煌能不能突破中小企業只能「逐機會」而居的限制,完成他心目中所謂的「長生意」的夢想,還需要時間印證。但他做出抉擇,並已在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35

台通十四倍豪賭 搶中華電生意

2012-4-2  TCW



這是一個小公司十二年內三次轉型,決定「豪賭」,以掙得做「長生意」的故事。

去年底,台北市光纖到府委託建造營運(BOT)案開標。以台通為首的「台灣智慧光網公司」得標,商機粗估五百億元。去年九月才掛牌上市的台通成了網通股的領頭羊,去年底開標之後到今年三月初,股價最大漲幅達四八%,遠超過大盤同期的兩成。

有趣的是,台通的資本額不到七億元,是老牌網通股台揚、合勤控的六分之一與七分之一,卻以小資本額持股七八%,與帆宣、真毅、麟瑞合組台灣智慧光網,將在二○一五年前投資一百餘億元、完成三千公里光纖網路鋪設。此案若順利進行,台通等於是挑戰資本額一百倍大的中華電信,要提供台北市民頻寬比現行提高至少一倍(一百Mbps)、價格打九折的光纖網路。

先不論,台通運轉一個投資金額是資本額十四倍以上的案子是否是豪賭,因為今、明兩年台灣智慧光網還會增資。這背後,成立三十一年的台通,歷經三次轉型才走到今日的心態,更值得玩味。

首次轉型:擺脫價格戰從電線、通訊線賣到光纜

台通董事長李慶煌在二十歲時,向父親借了兩萬元,創立電線電纜公司;當時台灣經濟起飛,李慶煌很輕易就拿到訂單,現在的大同、台塑企業總部與台北知名飯店等大型建物內,都有他賣出的電線。需求強到賣價是成本的三倍以上,李慶煌回憶,「真是賺到半夜也會笑。」

當時台通是全台第五大電線電纜廠,但線纜廠日趨M型化。老大哥華新麗華資本額三百六十一億元,足足是台通的五十二倍。

一九九○年後,當華新麗華、太電等對手仍然固守電力線標案,且價格戰日益激烈時,李慶煌眼見電腦出貨與通訊標案起飛,立刻決定轉移戰場,不能只拚大量低毛利的產品,以免與大廠硬碰硬。此外,他也積極投資工廠自動化,並轉以中華電信等網路通訊標案為主。

事實證明,李慶煌是對的。「後來電力線標案競爭太激烈,沒虧就不錯了!但我們做(網路)通訊線,毛利率起碼都還有兩成,」李慶煌說。

轉向網路通訊市場,讓台通與中華電信、遠傳、台固等電信服務商密切往來。

二○○○年時,李慶煌注意到,標案出現了「光通訊」這樣的新項目,而且占標案總金額很快就超過兩成,極可能是未來主流,他心想光通訊不做不行,又開始轉型。

光通訊進入門檻高,因此,李慶煌先從瑞士進口光通訊元件接標案,當時高達一倍的獲利讓他好生得意,但不到一年,二○○一年就碰上網路泡沫、光通訊長達十年的大蕭條期,「只是光纜的原料跌價損失,半年就五千多萬了!」台通發言人陸秀芳說。就連鴻海、台達電、華新麗華、錸德、華宇等公司的光通訊轉投資,在那一波也多是鎩羽而歸。

洗牌的苦日子裡,李慶煌一邊小心計算獲利接單,一邊承攬遠傳等電信業者的零組件物料管理,勉力維持微薄利潤,○四、○五年甚至還出現虧損。

在虧損期間,李慶煌緊盯大廠少著墨的特殊規格線纜研發,例如國際規格光纜外徑十二毫米(mm),台通能做到九毫米,因為大廠不做的,就是他的機會。「我最重要的三大武器,就是價格、配合度與機動性,」李慶煌說。

二次轉型:走出大蕭條星國給機會做光通訊整合

第二次轉型的機會,有部分是老天賜與。

○六年,台通在新加坡淡馬錫控股集團公司、新科電信引荐下,承接了第一宗新加坡電信標案。新科電信會引荐台通一起承包此上百億元台幣的標案,是因為二○○一年納莉風災重創台北市捷運時,李慶煌僅花了一週就交出其所需要的特殊線纜元件,解決了新科搶修捷運工程的大難題。

這個標案也讓台通從光纜供應商轉型為光通訊系統整合商,大量投注研發能量,除了主動元件外的所有光通訊零組件,台通都能自行生產。接案也從新加坡一路輻射到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每股稅後盈餘(EPS)逐步提高,○八年金融海嘯時還創○四年後新高,○九年起則都超過三元。

三次轉型:想做長生意靠電信服務避開產業震盪

但,之前的經驗卻告訴李慶煌一件事:如果只能趁產業興起,搶快去吃甜頭,永遠只能享受一小段波段。他想改變。

這次的光纖標案,台通想轉型為電信服務商。陸秀芳說:「不轉型,台通可能只賺幾年;轉成功了,就可以避開產業的劇烈震盪。」在李慶煌眼中,電信服務商把網路架設好,用戶不分晝夜使用,等於無時無刻在印鈔票,穩定獲利也讓中華電信成為高殖利率必選股。

確實,這次是個豪賭。一,未來四年得先行投資建設,每年將吃掉台通一元至兩元的每股獲利。二,目前台灣智慧光網團隊均來自硬體廠商,但電信營運商偏重軟體服務,兩者營運竅門截然不同。

李慶煌能不能突破中小企業只能「逐機會」而居的限制,完成他心目中所謂的「長生意」的夢想,還需要時間印證。但他做出抉擇,並已在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