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識別非冷藏疫苗,這項技術或許能幫你的忙!

此前上億元冷藏疫苗流入18個省份的消息引起社會一篇恐慌,疫苗是一種脆弱的生物制品、對溫度的要求敏感,從運輸到存儲需要全程冷藏。而作為消費者,如何辨別自己所使用的疫苗是否一直保持冷藏狀態,或者是否為真疫苗,這的確是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

不過最近一項技術或許將終結你的擔憂。通過內置溫度傳感器系統的NFC智能標簽,可以記錄並存儲藥物運輸到應用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歷史以及相應的時間節點。而每個標簽都有唯一的ID,標簽的歷史記錄都可以通過NFC手機掃描讀取,上傳至雲端,建立電子醫療記錄。

除了可以追蹤產品的溫度變化之外,Thinfilm研發的另一款產品可以用來甄別產品的真偽,利用近場通信Open sense技術,它還可以識別註射器開啟前和開啟後的狀態,提供不同的信息指導。

此前Thinfilm和YpsoMate合作,推出了具有NFC功能的自助藥療註射筆。在GSMA創新城市展上,據Thinfilm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針對該產品研發的APP,掃描標簽可以了解該產品的真偽、使用方式、註射時間、註意事項等。

而在開封之後,標簽可以提醒患者按期註射,並將相關信息反饋給醫生,告知醫生患者的使用時間和使用頻次,患者通過智能手機接觸註射器的用藥信息,會與YpsoMate雲設備交互記錄患者自助治療的情況。

據了解,該自動註射筆主要應用於需要周期性註射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借此品牌商、患者、醫生,以及醫生與醫生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Thinfilm工作人員介紹道。

Thinfilm是一家來自挪威的印刷電子和智能系統制造商,專註於智能標簽的研發,除了醫療應用之外,新型智能標簽還可以應用至化妝品、紅酒、食品等零售產品。

例如在化妝品上貼上一張電子傳感標簽,經過智能手機掃描,可以在手機上查看該化妝品的原材料、制作工藝、功效等信息,當你將化妝品買回家,打開使用後再次掃描,會呈現完全不同的信息,例如告知消費者如何使用。而在使用完該化妝品後,再次掃描標簽,標簽會識別使用狀況並提供補貨購買信息。

奢侈品牌和其他工匠制造商往往是假冒偽劣產品供給的目標,解決奢侈品假冒問題,Thinfilm的SpeedTap標簽可以發揮甄別作用。該標簽可檢測到產品的“工廠密封”及“開封”狀態,並可通過NFC手機進行讀取,消費者可以了解該品牌及產品,或在線購買限量版手袋。

據工作人員介紹,基本型的印制存儲器標簽成本約為2美分;印制感應標簽不超過50美分,遠低於傳統微電子系統標簽。伴隨智能標簽普及,價格會進一步降低,產品應用的場景將更為豐富。

這些智能電子標簽的應用,無疑為零售業帶來新的營銷前景。根據國際物聯網貿易與應用促進協會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RFID行業調研報告》顯示,僅在中國市場,2010~2012年間,中國超高頻RFID市場規模以年均78%的複合增長率在快速擴張。

在Thinfilm公司CEO Davor Sutija看來,未來電子標簽必將取代傳統條形碼。“相較於條形碼而言,電子標簽可以攜帶更多的內容,且可以存儲信息,追溯產品的生產信息,大數據信息的積累將產生更多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00

這項允許9·11受害者起訴沙特的法案,奧巴馬打算否決

當地時間周一,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歐內斯特(Josh Earnest)表示,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否決一項允許9·11受害者家屬起訴沙特政府的法案。

該法案全稱《對恐怖主義資助者實行法律制裁法案》(JASTA)。2001年,發生在美國的9·11恐怖襲擊導致近3000人遇難,而在19名劫機者中,有15人是沙特阿拉伯籍。美國也一直有人猜測,沙特官員與襲擊者之間存在聯系。JASTA便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

歐內斯特在白宮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稱,不難想象,此項法案一旦通過,其他國家也將以此為借口,起訴全球各地的美國外交官、美軍成員乃至美國企業,使他們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之下。

後果“無法估量”

美國國會在7月份解密了部分9·11事件調查報告,顯示劫機者可能得到與沙特政府相關人士的協助。此事重新激起各方猜測。不過,美國方面並未掌握確鑿證據。

今年5月,美國參議院經投票一致通過JASTA法案,上周五,眾議院又經口頭表決通過該法案,恰好趕在9·11事件的15周年紀念日之前。之後它就被送往白宮,由美國總統決定簽署或否決。

一旦它成為法律,美國人將可以就美國境內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起訴涉嫌參與其中的外國政府。

奧巴馬早前就表示會否決該項法案,擔心美國政府會反過來成為類似訴訟的眾矢之的。《紐約時報》列舉的潛在把柄就包括,美國軍事襲擊造成的附帶損害,後9·11時期的拘留政策,包括關塔那摩灣拘押中心,以及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犯下的暴行。《洛杉磯時報》在一篇社論中表示,此項法案一旦通過,美國政府將承受“無法估量”的後果。

不過即便奧巴馬否決該法案,參眾兩院仍然可以推翻他的決定。從目前形勢判斷,該法案在參眾兩院的支持率都超過三分之二,足以推翻否決。

這將是奧巴馬自2009年1月上任以來,首次面臨否決被推翻的局面。

參議院於周一晚間將法案遞給白宮,在9月23日之前,奧巴馬有十天時間選擇簽署或是否決,否則法案自動生效。

但按照美國憲法,若國會在此期間休會,且休會前奧巴馬既未簽署也未否決,則該法案將自動失去效力。此即所謂的“口袋否決”。

這種情況並非沒有可能,由於選舉臨近,參議院最早可於本周休會,直到11月8日的參議院選舉後再重返國會山。

遭遇阻力

JASTA在國際上也遭遇了不小的阻力。沙特阿拉伯就威脅拋售總計75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其他美國資產。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份,沙特政府持有117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另外,它也可能通過第三方國家的實體或是相關衍生品,持有其他美國資產。JASTA支持者辯稱,若沙特阿拉伯與9·11襲擊事件並無瓜葛,其政府應該無所畏懼。

周一,以沙特為首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GCC)公開譴責了JASTA的最新進展。GCC秘書長阿蔔杜拉提夫·紮耶尼(Abdullatif al-Zayani)發表聲明中稱,該法案“有悖於國與國關系的原則與基礎,以及各國享有的主權豁免”。

作為美國親密盟友的GCC成員國,阿聯酋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鑒於其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以及樹立的危險先例,該法案不符且明顯有悖於國與國關系的原則與基礎。”阿聯酋外長謝赫•阿蔔杜拉·本•紮耶德•阿勒納哈揚(Sheikh Abdullah bin Zayed Al Nahyan)在一份聲明中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47

這項允許“9·11”受害者起訴沙特的法案,被奧巴馬否決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總統奧巴馬23日以損害美國家安全利益為由,否決了美國會通過的允許“9·11”恐襲事件幸存者和遇難者親屬起訴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法案。

該法案分別於今年5月17日和9月9日在參眾兩院獲得通過,需經美國總統簽署才能正式成為法律,但奧巴馬與白宮官員曾多次表示對該法案持反對態度。

據報道,奧巴馬表示,他本人對“9·11”恐襲受害者及家人深表同情,但國會通過上述法案有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因此他行使了否決權。

奧巴馬列舉了三個理由,首先,該法案非但不會保護美國免受恐怖襲擊,反而會削弱美應對恐襲的效率;其次,剝奪未被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名單國家的主權豁免權,美國的海外利益和人員同樣會失去主權豁免權的保護;最後一點,如允許私人控告美國的盟友和夥伴國家,則有損這些國家在反恐等國家安全問題上與美國的合作。

“9·11”事件的幸存者和遇難者親屬認為,實施恐襲的“基地”組織得到沙特政府資助,19名劫機者中多數來自沙特。因此,他們在美法院起訴沙特政府,並提出索賠,但美法院駁回了訴訟,理由是沙特政府享有主權豁免權。

於是,幸存者和遇難者親屬在國會展開遊說,敦促美國眾參兩院分別在今年5月和9月通過以上法案,並遞交奧巴馬簽署。

但與此同時,沙特政府也一直在遊說奧巴馬政府行使總統否決權,並威脅稱該法案如獲通過,沙特將拋售所持有的7500億美元國債和其他美元資產。

不過,奧巴馬的此番說辭難以說明參眾兩院的議員們。據中新社報道,多名美國會領導人表態稱,他們將推動該法案在兩院獲得超過三分之二議員的支持,以投票方式推翻否決。

法案起草人、民主黨參議員舒默23日明確表示,奧巴馬的否決將“迅速而徹底地被推翻”。舒默稱,對奧巴馬的決定感到“失望”。他說,如果沙特政府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他們就不會害怕這一法案。“9·11”事件受害者家屬有權進行起訴。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的發言人當天表示,參議院將盡快采取行動,推翻否決。

多數美國媒體認為,鑒於該法案此前以口頭表決方式輕松獲得通過,參眾兩院有很大幾率獲得足夠多的票數推翻否決。奧巴馬也將首度遭遇否決被推翻的“尷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392

這項技術在推動節日購物潮

近幾年,網絡零售越來越依賴精致的頁面和更便捷的付費方式。而在已經到來的這個節日消費季,越來越多的零售商利用人工智能這種新的技術策略,促進銷售。

資深導購員

隨著人工智能越來越高級和精密,為消費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例如基於瀏覽歷史和購買記錄的個性化推薦、網店和實體店內的聊天機器人,以及根據消費行為設計的網站等越來越流行。

在傳統零售業掙紮度日、電商努力尋找新盈利方式的時候,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成熟被商家看在眼里。今年以來,包括家居電商One Kings Lane等在內的矽谷多家熱門創業電商宣告失敗,讓零售業者不得不重新思考該如何吸引網上消費者。

從折扣連鎖巨頭Target到服裝品牌The North Face等,都希望人工智能成為零售戰場上的有效武器。

“在過去的10年里,電子商務並沒有真正發展進步,轉化率幾乎停滯。”人工智能初創公司Sentient商務副總裁納拉亞南(Andy Narayanan)表示,“我們讓人工智能選出顧客們想要的產品,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沒有見過這麽高水平的個性化服務了。”

以意大利女性內衣品牌Cosabella為例,和Sentient合作後,該公司用人工智能的進化算法快速測試網頁設計的各種選項,和傳統的A/B測試相比,新算法節省了大量時間。Cosabella市場總監康奈爾(Courtney Connell)稱這立即帶來了35%的銷售增長。他說,公司正在計劃更廣泛地應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最常見的兩項應用包括視覺搜索和個性化推薦。視覺搜索是通過消費者喜歡的圖片進行搜索,而非傳統的關鍵字搜索。

以美國尼曼百貨公司為例,消費者可以拍下任何喜歡的產品,該百貨公司的手機應用程序能夠顯示出類似商品的存貨清單。零售商和技術人員希望人工智能搜索發展到最後,將像資深導購員一樣能夠精準判斷出消費者的喜惡。

替代人工

然而在其他領域,人工智能的發展遲緩卻低於預期。智能聊天機器人一直被認為是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大用處,目前的發展卻並未達到預期,在零售業的應用仍十分有限。

技術專家稱情況會改變,而且最終聊天機器人不僅僅可以服務於網站,還能供職於線下實體店。

智能對話應用MindMeld創始人塔特爾(Tim Tuttle)表示“智能幫手”的概念在零售業以及其他行業還比較新,在過去半年內才有人對其展示出興趣。

“現在幾乎所有的主要零售商都開始研究投資該技術的發展。”塔特爾說,“以後很有可能,走進一家商店後可以直接拿出手機,問它任何問題。”比如說,消費者進店後可以拿出手機,問Siri某種顏色材質的外套是否有貨,而無需問人工導購。

智能聊天機器人和數字化幫手不僅能讓購物更便捷高效,還可能提供有些缺乏培訓的人工導購無法回答出來的更深入的答案。此外,人工智能的應用可能會減少對人工導購的需要,減少零售商的勞工成本。

為了讓人工智能更智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培訓人工智能引擎的大軍。

美國波特蘭的一名家庭主婦斯洛夫就是其中一員。她稱,只要一有時間她就會打開應用程序Spare5,進行人機互動,利用“人的智力”來完成任務。有些任務很簡單,例如匹配鞋子和裙子;有些比較複雜,例如對著手機說出指定的語句,幫助人工智能進行語音處理。他說:“這些任務容易讓人上癮。”

“越來越多我們的客戶以及他們自己的客戶正在學習如何讓人工智能提升網購體驗。”Spare5董事長本克表示,“電子商務是我們旗下增長最快的板塊。”

“我們Spare5現在正在做的是推翻未來人機對抗的謬論。”他說,“事實上,只要我們訓練他們,電腦就會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830

農地入市畝均百萬,中央要對這項改革督察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11/1115957.html

作為農村“三塊地”改革的攻堅決戰年,中央多部門本月起將聯合將對33個試點地區展開督察,加強三項改革和農村相關改革的統籌以及三項試點與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統籌。

國土資源部近日召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督察動員培訓會,全面啟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的督察工作。國土部相關司局、各督察局及中央改革辦、中央財辦、中央農辦等相關部門負責同誌將組成15個督察組赴33個試點地區進行實地督察。

2015年初,根據中央要求和全國人大授權,國土部在全國選取了33個縣(區)進行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等三項改革試點。試點任務到2017年底完成。

這也被俗稱為農村“三塊地”改革。其中,15個縣(區)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15個地區進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3個地區進行征地制度改革試點。

2016年9月,中央決定進一步統籌協調推進三項試點,把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擴大到現有33個試點地區,宅基地制度改革仍維持在原15個試點地區。

此項改革力圖在農村土地問題上長期存在的重點難點進行探索突破和研究總結,如縮小征地範圍、統籌入市和征地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明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用途、規範宅基地有償使用和流轉範圍等問題。

近期,官方部門也披露了一些三塊地改革過程中的成果。例如,截至今年4月,33個試點地區中,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地塊共計278宗(其中原15個試點地區259宗),面積約4500畝,總價款約50億元。

折算下來,每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價格大約110萬元。當然,這只是平均價格,每宗地塊的具體價格還要取決於其地理位置以及入市後的使用用途等。

國土部部長姜大明2016年6月曾表示,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三項試點工作於2015年啟動,目前進展總體順利。截至2016年4月底,共有97宗約1277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總價款達15.7億元。

姜大明稱,入市改革提高了農村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豐富了集體土地所有權實現形式,增強了農民集體和農民群眾的獲得感。

按照政策要求,此處所謂集體建設用地入市,試點行政區域只允許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非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不得入市。入市要符合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條件。入市範圍限定在存量用地。

此舉更多的是為當地工商業提供生產經營用地,目前政策上還不允許這些土地搞房地產開發。

除了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征地制度改革也是多年來農村土地改革推進過程中難啃的骨頭。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房地產業發展,地方政府大量征收集體土地進行商業性開發。與政府在賣地環節獲得的巨額收入相比,失地農民得到的征地補償占比相對較小。

中央政府也試圖通過法律方面進行修訂來改善這一難題。十八大報告中曾明確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國土部4月表示,“三塊地”改革統籌推進以來,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試點取得實質性進展。河北定州以維護農民利益為出發點,明確征地範圍,重構征地程序,擬將全市所有項目征地全部納入改革試點範圍。山東禹城探索形成“一代管、二提高、三保障”的農民利益保障機制,有效提升了被征地農民獲得感。各試點地區通過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征地範圍進一步縮小,征地程序更加規範完善,被征地農民所得補償和分享的增值收益明顯增加。

相關立法工作也正在推進。在國土部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中,研究起草《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被列為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立法項目之一。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廖洪樂此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農村土地征收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兩個,一個是提高征地補償,另一個是縮小征地範圍,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的制訂也應該重點對準這兩個問題。

按照時間安排,33個試點地區的農村“三塊地”改革將在2017年完成,為了落實改革任務、確保取得預期成效,國土部才聯合其他部門一起啟動此次督察工作。

對於此次督察內容,國土部副部長、國家土地副總督察張德霖指出,一是督察改革試點的總體部署,看看地方組織領導是否健全,基礎工作是否紮實;二是督察改革試點的總體進展、成效,根據改革的目標和時間表、路線圖,看看配套制度是否及時出臺、抓緊落實,相關改革任務是否配套跟進,政策銜接是否順暢;三是對“三塊地”制度改革各自的進展情況進行督察,按照好、中、差的標準分別進行評判。

按照此前披露的督察時間表,6月份對33個試點地區的試點工作開展一次交叉督察,9月份對33個試點地區開展一次督察反饋意見落實情況的檢查,11月—12月開展試點工作總結評估和深入推進工作。

(來源:第一財經APP,記者:葉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8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