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如何克服牛熊迷思!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177


巴黎:

巴黎10多年前已經不存有投機的心態,但是內心仍有牛態市的劃分,這可從我當時有作指數基金,例如盈富的買賣可被透露,因為投資人 既然明白恆生指數中包括自已已知道一些內在價值偏低的企業,沽出尤恐不及,買入包括它在內的盈富,道理上除了基於免走失大市的捕捉外,就很難自圓其說。

這 種控制我的潛意識的思想盲點,在閱讀了Graham的Security Analysis一書之後已經全然開通了,之後自已就不再買賣大市基金,而是花時間在選股而非注重大市的方向。

無可否認市場在某些時侯是 難以用常理分析,這就像在設定人是自私的資本主義中,一些利用這道理大賺錢的富豪,卻把自已的身家全然捐出一樣地難以想象。但是我們仍然應嘗試找尋有邏輯 根據的大方向理論的行為,否則如果接受了市場永遠是對的想法,把市場出現不理性的行為也認為可以捉得住,那自已就會變成不理性了。

市場有一種想法是---如果是熊 市,即使是有高價值的股票,也不應買入,反之是牛市,那管一些只是概念的股票,仍是值得買入。這種買賣方法能否奏效,我們可 以從價值投資理論分析。

價值投資最 重要的一個假設是----人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理性,這個假設的引申是,股票在大多數的情形下,它的價格會等同它的內涵價值。 同理,在某一非理性的情況下,那支股票的價格,可以超出或低於它的內涵價值。

因此,一支股票,或一批股票的上升,可以是由於它們被低估的 內涵價值,從新被理性地處理而上升,也可以是即使它們內在價值已高於價格,但市場仍正非理性處理它們而上升,即我們不能單從很多股票的上升,去決定是否買 入的好時候,因為,如果這個上升是因為市場理性而引起,那麼,很合邏輯地, 一些內涵價值低的股票,將會在這因理性主導的大上升市浪潮中,被大量拋棄至它應有的低價格。  所以,單從牛熊市決定買賣的投機客的結果,是沒有軋跡,可以是勝,也可以是輸得一無所有,它的機會理論應是均等50/50。

那麼明顯地, 在人是在大部份時間,假定是9比1的時間上是理性下,注重內在價值的投資人在股價被嚴重低估情況下買入,即只要內在價值大於價格,股價愈下跌,愈買入,它的取勝率相對地在增加,而非減少。

這是巴黎
一值強調莫問牛熊背後的邏輯,或者可以給予同道作為如 何克服牛熊迷思的借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38

融資的迷思 - 股本融資還是借貸? 精工窮人

http://hk.myblog.yahoo.com/Seiko-Investor/article?mid=447

數年前,因為朋友的關係有幸和一位經營生意的老闆有過一面之緣。由於機器老舊,加上廠房租約將到期,那位老闆正在籌備和銀行借貸以增添/更換現有的設備及廠房,應付未來的要求。

友人一向口多,向老闆打趣道,何不效法那些上市公司,引入股東集資,配新股,不就免卻了借貸的煩惱嗎,又不用給利息? 老闆聽後反應很大,斬釘截鐵道 : "不可能,肥水不流別人田。"

那時侯我似懂非懂點了點頭,表面似略有得著,卻是"只知其言,而不知其所言。" 心裡浮現了一個問題,"那甚麼時候應該借貸,甚麼時候應該用股本融資呢?" 只是當時見老闆認真起來,而且話題已轉到九霄雲外,不好意思再多加追問。(那位老闆後來的故事是怎樣就不多說了,因為不是本文的中心。)

後來接觸了股票市場,卻有了另一番見解。那麼應該用股本融資還是借貸來籌集資金呢? 就拿下面的例子做個解釋吧~

小明有天發現了一個可以把砂粒變成金砂的獨門秘方,只要把砂粒加水,加肥料及豬肉,放進一個大鍋爐加熱七七四十九個小時,所有的金砂就會變成金粒。由於自家工場後來應付不了需求,小明開了家"精工金砂科技有限公司",經營了兩年後,現在的山寨工廠及鍋爐已經不敷應用,唯有再另覓地方開新山寨工廠。經他計算後,新工廠需要五千萬資金,擴建工程需要一年時間就可能投入生產,而新工廠產能與目前產能一致。

然而,車痴小明已經把公司賺回來的都用來買林寶堅尼及法拉利,公司現金只剩下三千萬,那麼他應該向銀行舉債還是引入股東配售新股來融資呢? 先說說精金科技的現況吧~

資產 (千元)       Y1

固定資產         50,000

現金                30,000

存貨                20,000

負債                0

股東權益        100,000*

收益表(千元)    Y1

銷貨               60,000

毛利               30,000

行政開支        10,000

稅收 (25%)     5,000

純利               15,000

 

*公司股票共有一千萬股,Y0年結後股東權益為85,000,000。

                         Y1

毛利率            50%**

純利率            25%

ROE                15%

EPS                 0.15

**哎呀,現在可是砂粒變金砂,50%毛利也不過份吧!!

 

 

融資方案一

 

假設小明向XYZ銀行借了那五千萬,一年利息4%(2百萬) 不計市場而需求因素,假設所以產出金砂都能就原價買出。於Y1年結後開始工程,在Y2年結時完成工程並在Y3年開始投產。那麼未來5年財政狀況則如下:

資產 (千元)        Y1           Y2         Y3         Y4         Y5

固定資產        50,000     100,000   100,000   150,000* 150,000

現金                30,000     33,500     62,000     25,500     69,000

存貨                20,000     30,000** 30,000     45,000     45,000

負債                0             50,000     50,000     50,000     50,000

股東權益        100,000   113,500   142,000   170,500   214,000

*Y04年初再擴產,與上次一樣,一年後投產。

 

*增加存貨應付擴充了的產能

收益表(千元)     Y1           Y2         Y3         Y4         Y5

銷貨               60,000     60,000     120,000   120,000   180,000

毛利               30,000     30,000     60,000     60,000     90,000

行政開支        10,000     10,000     20,000     20,000     30,000

利息                0             2,000       2,000       2,000       2,000

稅收 (25%)    5,000        4,500       9,500       9,500       14,500

純利               15,000     13,500     28,500     28,500     43,500

                                      Y1           Y2       Y3        Y4        Y5

毛利率                         50%         50%        50%         50%         50%

純利率                         25%        22.5%      23.8%      23.8%      25%

ROE                             15%         11.9%      20.1%      16.7%      20.3%

EPS                               1.5           1.35         2.85         2.85         4.35

每股BOOK VALUE     10            11.35       14.2         17.05       21.40

累積股東權益增長*      15,000     28,500     57,000     85,500     129,000

股東權益增長率**        17.6%      13.5%      25.1%      20.1%      25.5%

* Yn股東權益–Y0股東權益

**Yn股東權益增長 / Y (n-1) 股東權益

 

五年間股東權益增長=2.518

以複行方式計算,Y0-Y平均每年股東權益增長率為 [(214/85)^(1/5)]–1= 20.28%

 

 

融資方案二

同樣的經營模式,假設小明今次於Y1年向金太郎將配售五百萬新股,每股成本為10.2 (由於金太郎先生看好小明的生意,於是每股多給0.2溢價。) 小明共得到資金為51,000,000。則精工金砂科技有限公司發行總股數為 15,000,000。小明及金太郎先生各佔公司的控制權現為66.7%33.3%。那麼未來5年財政狀況則如下:

資產 (千元)        Y1           Y2         Y3         Y4         Y5

固定資產        50,000     100,000   100,000   150,000   150,000

現金                30,000     36,000     66,000     31,000     76,000

存貨                20,000     30,000     30,000     45,000     45,000

負債                0              0              0              0              0

股東權益        100,000   166,000   196,000   226,000   271,000

小明股東權益 100,000   110,667   130,667   150,667   180,667

*注資後股東權益為151,000 (BOOK VALUE=10.1)。另外加上Y2純利15,000,最後股東權益為166,000

收益表(千元)     Y1           Y2         Y3         Y4         Y5

銷貨               60,000     60,000     120,000   120,000   180,000

毛利               30,000     30,000     60,000     60,000     90,000

行政開支        10,000     10,000     20,000     20,000     30,000

稅收 (25%)     5,000       5,000       10,000     10,000     15,000

純利               15,000     15,000     30,000     30,000     45,000

                                              Y1           Y2       Y3        Y4        Y5

毛利率                                 50%         50%        50%         50%         50%

純利率                                 25%        25%         25%         25%         25%

ROE                                     15%         9.0%        15.3%      13.3%      16.6%

EPS                                      1.5           1.0           2.0           2.0           3.0

每股BOOK VALUE             10.0         11.07       13.07       15.07       18.07

累積股東權益增長*             15,000     81,000     111,000    141,000   186,000

累積小明股東權益增長^      15,000     25,667     45,667     65,667     95,667

股東權益增長率**               17.6%      66.0%      18.1%      15.3%      19.9%

小明股東權益增長率^^        17.6%      10.7%      18.1%      15.3%      19.9%

* Yn股東權益–Y0股東權益

^Yn小明股東權益增長 / Y (n-1) 小明股東權益

* Yn股東權益–Y0股東權益

^^Yn小明股東權益增長 / Y (n-1) 小明股東權益

 

五年間股東權益增長=3.188

 

五年間小明的股東權益增長=2.125

Y0-Y5平均每年股東權益增長率為 [(271/85)^(1/5)]–1= 26.10%

Y0-Y5平均每年小明股東權益增長率為 [(180/85)^(1/5)]–1= 16.28%

由於注資以後,純利會由小明及金太郎先生所佔股份來對分,加上融資引致股本增加的因素,所以實際上小明所佔的權益分得的增長需要另外計算。而與在實際股東權益增長上亦應以方案一股東權益增長來比較方案二的小明股東權益增長”。

 

用下表來比較以上兩個方案的一些主要數據:

 

純利率

方案一            25%        22.5%      23.8%      23.8%      25%

方案二          25%        25%         25%         25%         25%

 

ROE

方案一            15%         11.9%      20.1%      16.7%      20.3%

方案二            15%         9.0%        15.3%      13.3%      16.6%

 

EPS

方案一            1.5           1.35         2.85         2.85         4.35

方案二            1.5           1.0           2.0           2.0           3.0

 

每股BOOK VALUE

方案一            10            11.35       14.2         17.05       21.40

方案二            10.0         11.07       13.07       15.07       18.07

 

累積股東權益增長

方案一            15,000     28,500     57,000     85,500     129,000

方案二            15,000     25,000     45,000     65,000     95,000

 

股東權益增長率

方案一            17.6%      13.5%      25.1%      20.1%      25.5%

方案二            17.6%      10.7%      18.1%      15.3%      19.9%

 

平均股東權益增長

方案一            2.518

方案二            2.125

平均每年股東權益增長率

方案一            20.28%

方案二            16.28%

 

從以上數據可以見到由於要支付利息,公司的整體利潤受到捐害。可是,由於使用槓桿卻免卻了多隻香爐多隻鬼的爭食情況,使股東權益得到更大的增長。這個也就是那位老闆就肥水不流別人田的真正意思,也就是我時常說配新股後股份被分薄了的意思了。

配股股越多的話,那麼分薄效應將會更大,而且有關的影響是永久性的!!!! (即使在配股那刻有溢價)

五年後,兩個方案的股東權益相差了39.3%。如果按現在的模式運行十年不作擴充,還債及配新股。那麼十年後,兩者的股東權益分別會是原來的5.076及 3.89倍。相差了1.186倍。

所以如果在低息環境下,如果債務負擔不大,利用槓桿舉債不失為一個理想的融資方案。

然而,如果本身債務負擔已經對利潤或現金流帶來很大的壓力,而公司又必須擴充,那麼就唯有使用股本融資了。同樣,如果公司不獲銀行融資、所需的融資資金金額太大,那麼亦只可使用股本融資。

而實際上,槓桿舉債亦不是永遠比股本融資理想,公司產品的毛利及純利率越高,稅率及借貸利率越低,所能負荷的債務亦越大。

做個實驗,我把以上的例子修改了一下,把毛利率下調到15%,借貸利率上升到6%

結果如下:

請注意最後的平均每年股東權益增長率及累積股東權益增長。

 

 

說到這裡,哪個融資方比較好,應該不言而喻吧。而一家公司的責任就是利用對股東 (其實亦即是老闆自己) 較有利的方案進行融資。則大家的利益就可以得到最大化了。

而這個就是我覺得那家X大融資方法抱有很大疑問的地方。它的借貸一向都少之又少,除了CB就是配新股,但都是/有機會損害股本的方法。難道是不獲銀行借貸?

而那位主席配股減持的那段故事,故然沒有影響以上股本結構。但回想起來,作為一間公司的持有人,亦即是最清楚公司運作及前景的那位,手執高毛利及收益的武器,卻只用平均價不到5元售出,如此不惜貨也真的有點奇怪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75

华尔街重塑迷思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templates/inc/chargecontent2.jsp?id=110508182&time=2010-08-30&cl=106&page=all

《财经》记者乔晓会 特派记者胡采苹 金焱 刘波\发自纽约
 

  两年前的9月15日,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这桩美国金融史上最大的破产案,全面引爆了金融危机。两年之后,最困难的时期已成历史,但余波仍在震荡,复苏缓慢而虚弱,金融业裁员阴云再次笼罩,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经济仍未走出二次探底之虞。

  危机倒逼改革,再造势在必行。正如鼓励竞争的市场机制不可逆转,金融业精英再也无法阻挡监管者对他们忽视风险追求暴利的约束。7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多德-弗兰克法案》生效。这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金融改革法案。

  每一次重大改革,都将塑造一个新的时代。监管法案的推出,也将重塑华尔街,乃至全球金融体系。虽然一切刚刚开始,未知和空白很多,但历史性的转身无可避免。

  时隔两年,《财经》杂志再次派出记者组前往本次金融风暴中心——美国纽约,采访在华尔街浸淫多年的摩根士丹利董事长约翰·麦克(John Mack)、越来越喜欢思考的私人投资家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全球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桥水联合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雷蒙德·戴利奥(Ray Dalio)以及摩根大通执行副总裁谢尔(Peter Scher)等多位华尔街核心人士,倾听他们对危机的反思,对未来的展望。

  本次危机唤起了人们对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新思考,必要的监管约束与充分的市场竞争需要以更有效的方式达成新平衡,对危机源头及如何避免下一次危机的求索,令金融界和经济学界陷入某种哲学式迷思。

  如何协调全球金融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认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不仅是世界各国,更是处于转型期且金融不断外向化的中国需要认真应对的现实挑战。

  ——编者

  纽约曼哈顿第七大道745号,靠近著名的百老汇大街路口。

  两年前,挂在这栋大楼的招牌,是深绿色的“Lehman Brothers”。曾经的雷曼兄弟投资银行总部,现在则挂上了水蓝色的“Barclays”(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创立于1690年的老牌英国银行巴克莱,在2008年9月16日宣布收购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从此走入历史。

  纽约市麦迪逊大道383号,现在的醒目招牌是JP.Morgan。在2008年5月29日以前,这里还是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的营运总部。

  纽约市维塞街(Vesey Street)250号,名为“世界金融中心四号大楼”的整栋34层建筑物,曾经是美林投资银行的全球总部,现在已经改名为“美银美林银行”。

  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的招牌,已经完全从地球上消失。相较于前二者,以蓝色公牛作为传统企业标志的美林投资银行较为幸运,保留了“Merrill Lynch”字样,人们仍能依稀辨认出这里曾经有华尔街第三大投资银行的痕迹。

  自2008年9月至今,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华尔街独立投资银行五去其三。为了挽救仅存的两家投资银行——高盛(Goldman Sachs,纽约交易所代码:G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纽约交易所代码:MS),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也在雷曼兄弟倒闭一周内宣布,同意两家投资银行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的申请,并且比照商业银行机构给予资金援助。严格意义上,五大投资银行全数阵亡,风光一时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商业模式宣布告终。

  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公布的破产银行清单统计,2008年到2009年共有165家银行倒闭,是此前八年里,倒闭银行合计27家的6倍有余。

  从2007年7月到2009年2月,欧洲共有10个国家的20多家大型银行请求政府救援。在这场风暴中破产的,还有美国通用汽车、日本航空公司、加拿大北电网络,以及冰岛政府,灾难几乎蔓延到每一个角落。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银行倒闭的情况可能比前两年更为糟糕,今年前八个月,已经有118家美国银行倒闭清盘,如果以每个月13.1家银行倒闭的速率计算,到今年年底可能会有150余家美国银行倒闭,比2009年的140家还要多。

  这场噩梦,显然还没有结束。

  先于投资银行崩溃的美国政府支持企业“房地美”(Freddie Mac),因二季度营运亏损而向美国财政部求援的消息,仍然引发 “两房还值不值得救下去?”的议论。二季度末,经济情势转弱,曾经一度沉寂的“二次衰退”议题,也重新登上财经新闻版面。

  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标志着贪婪的华尔街开始用未来为过去埋单。

  世界交易所联合会主席威廉·布拉斯基(William Brodsky)对《财经》记者表示,正是出于对过去行为不端的反击,全球政府都在致力于监管从严,而美国是这个潮流之源。

  争议新法案

  我们不清楚,美联储将如何行使这些权力,美联储犯过很多错误

  虽然尚有数百项细则有待制定,但超过2000页的新法案,足以勾勒美国新的监管体系。

  在新法案中,对华尔街影响最重大的是“沃尔克规则”(the Volcker Rule)。该法则遵照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精神,将金融业的买方(buy side)与卖方(sell side)切分开来,因此未来站在“卖方”、销售金融商品的投资银行,必须将属于金融投资的“买方”业务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自营业务部门从银行中剥离,最多仅能保留核心资本3%的投资。

  由于华尔街投资银行近年来在相关业务上利润不菲,各界认为沃尔克规则可能严重影响投行利润。高盛首席执行官布兰克芬(Lloyd Blankfein)今年6月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高盛的自营业务占全公司利润的10%。由于沃尔克规则的影响,汇丰(HSBC)、花旗(Citigroup)、巴克莱银行已经传出消息,准备出售私募股权业务。

  吸取了在金融危机中监管部门无法确知场外衍生品交易规模的教训,法案要求所有衍生品都在场内通过电子交易进行,通过清算所清算。并且将对让人无法理解的衍生产品采取限制。

  法案还规定,资本金规模超过15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将在5年时间内,把信托优先债券从一级资本中逐步剔除,以提高银行资本金要求。

  未来,由财政部牵头,九大部所组成的“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被外界视为未来具有最高权力的新设机构, “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未来在三分之二成员投票通过的情况下,可以赋予美联储强制分拆、重组大型金融机构的权力。

  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在回忆录《峭壁边缘》(On the Brink)中总结时说, “我们的监管制度仍然是一个无可救药、七拼八凑的过时大杂烩,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时代和形势。监管制度充斥着重复、重大漏洞和监管竞争。”

  不过美国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仍没有解决保尔森过去指出的问题。

  “这是一个庞大的金融监管法案,涵盖内容甚多,里面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纽约交易所代码:JPM)政府关系及公共政策主管、执行副总裁谢尔(Peter Scher)在纽约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其中的一个挑战是,很多具体实施细节都留待监管者去落实,比如在美联储之下创建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gency,CFPA),如何与既有的相关资格审查机构共存并各司其职?”

  针对“大而不能倒”的缺失,新法案赋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清算金融机构的权力,银行清算后由美联储接管、证券公司清算后由证监会接管,保险公司清算后,则由新设的“联邦保险办公室”接管。

  而美联储更被赋予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强制命令破产权,一旦确认金控资本不足,即可下令公司破产清算。

  美联储不仅仅承担危机出资人的角色,还深入到了监管一线。目前,美联储已经派出庞大的队伍,深入到美国大型金融机构,对所有运营和市场风险进行管控。

  卡耐基梅隆大学政治经济学家、货币政策研究学者艾伦·梅尔泽(Allan Meltzer)对此颇有微辞。他对《财经》记者说,新法案赋予美联储太大的自由裁量权,美联储职权的扩大带来隐忧。

  “我们不清楚,美联储将如何行使这些权力。美联储犯过很多错误,现在它也没有把经济形势完全弄明白。”索罗斯在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毫不客气地质疑。

  监管的危机

  贪婪和监管不善扼杀了金融体系

  华尔街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本次危机的波及程度并不亚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欧美金融业损失惨重,实体经济至今仍低迷徘徊,所谓复苏“非常微弱”,美国失业率仍高居不下,经济短期难见实质恢复。

  索罗斯表示,过去造成的金融失衡是一个“超级大泡沫”。从1980年到2008年,有28年之久。金融系统存在过度的杠杆化,房地产业也有同样的问题。如此大规模的失衡是不可能在短短两年里化解的。

  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总结危机教训时,首先将危机根源归咎于世界主要经济体间的结构失衡,美国过度消费,却从石油出口国和中国等高储蓄国家借入大量资金。“这些失衡状况仍然继续,必须解决”。

  香港证监会前主席、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此前从宏观层面分析认为,“冷战”后的新增市场化经济体为全球增加了30亿劳动者,为长达20年的 低通胀提供了条件;日元的低息政策,催生了全球日元利差交易,也加大了全球杠杆操作和衍生品交易的产生;金融工程师的大量涌现;全球市场的监管放松。正是 在上述潮流下,创造了趋一性的全球化宏观趋势,但其实是四种套利:工资套利、金融套利、知识套利和监管套利。

  到上世纪末,随着金融工程的发达,创造并追逐利润成为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力。现代金融最伟大的三个发明,今天也成了“最伟大的问题”。

  这三个发明分别是:结构性投资工具(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IV)的出现,使金融机构投资高风险产品获得高收益时,可以把这部分资产挪到不受监管的资产负债表外;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ABS)将商业银行贷款可以打包成证券再次出售;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则利用保险公司承保,增强了信贷证券化资产质量。

  桥水联合基金创始人戴利奥对《财经》记者表示,危机是经由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杠杆化操作引发的。美国的金融机构和借款人都高杠杆化,同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金融工程,有些做得很明智,有些则陷于过度的杠杆化中。

  电子计算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衍生品的不断繁衍。更为可怕的是,在华尔街金融势力的推动下,美国在1999年推出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个 被认为是20世纪末全球金融自由化最重大的事件,否定了“大萧条”以来一直对金融业要求混业经营的规定,使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共同加入了“创造并批发”的 行列,也直接导致这次危机中三大投资银行的覆灭。

  “贪婪和监管不善扼杀了金融体系。”美国媒体从业者加斯帕里诺(Charles Gasparino)的话,被引为针砭这次危机的精辟之语。

  摩根士丹利董事长约翰·麦克对《财经》记者说, “华尔街进行的过度杠杆化交易,确是我们犯下的过失之一。我们借了太多的债,冒了太大的风险,毫无疑问,在这件事上,我们负有责任。”

  与华尔街一样,监管者也受到了公众强烈批评。

  “监管者比市场更不完美。监管者为何不完美?因为他们是官僚,他们总是比市场反应慢,而且极易受到政治影响。” 索罗斯直接批评美国的监管者。

  约翰·麦克表示,监管者没有很好地跟上潮流,把握和理解市场的变化,也使问题变得复杂。

  对于监管者的能力怀疑,在本次危机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目前美国对冲基金业界对于监管新规有两重忧虑:一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信息披露的处理,是否会将他们的信息泄露到外界去;另一个是,监管者是否会对产品的复杂性有充分的把握,否则,会因为不能游刃有余地运用专业知识而阻碍对冲基金的一些明智举动。

  大而不倒?

  如果银行系统不稳定,对其放任自流,结果会是大崩溃

  美国政府是否应允许雷曼兄弟破产?至今仍是本次危机的最大争议。批评者认为,如果没有雷曼兄弟破产,可能不会导致金融市场大规模的流动性紧张。

  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多次表示,他和美国政府已经尽力,但是在当时无人接手的情况下,向国会申请用纳税人的钱救助雷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争议正因为此。事后证明,雷曼兄弟破产,引爆了危机全面爆发。破产前雷曼兄弟虽然只拥有6200亿美元资产。

  但让人意外的是,破产后发现,雷曼兄弟有1.6万亿美元的交易对手头寸,其占伦敦股票交易所交易头寸的14%,纽约证券交易所固定收益的 12%。这些交易头寸的冻结,立即引发了欧美大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短缺。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的极度恐慌,任何人都可能会破产,下一个会是谁?市场的去杠杆 活动加速,流动性进一步陷入全面干涸。

  雷曼兄弟破产,也引发了全球金融界的讨论,未来防范系统性风险,如何避免机构“大而不能倒”,一旦金融机构大到不能倒的地步,纳税人埋单的道德风险也立即凸显。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董事长Sheila Bair表示,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立法后,银行业监管部门就将拥有所需要的手段,在金融崩溃中清除那些“大到不容倒闭”的金融机构。

  拆分金融机构业务、将衍生品纳入清算系统,被认为是有效防范“大而不能倒”的手段。

  约翰·麦克表示,“太大而不能倒”,是指这个公司如果倒闭了,可能造成国内经济、全球经济的重大影响。“我认为并不存在银行天生就有‘大而不倒’的特质。”

  一个问题是,将金融机构的业务拆分,将导致金融机构有重返“大萧条”后的分业趋势,而从当前的金融资源分配效率看,混业经营显然更有效率,也更有规模经济。

  但这次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发现,过度追求效率而罔顾风险,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承担的风险损失也难以承受。

  “从某种意义上,监管会牺牲一定的效率,因为达到监管的要求,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这是为维护稳定必须支付的代价。”索罗斯表示,“如果银行系统不稳定,对其放任自流,结果会是大崩溃。”

  防范大型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这些机构出现问题谁将承担后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4月向G20提议,应向全球银行和金融机构征收“金融稳定贡献税”和“金融活动税”建议,用以防止未来银行倒闭时破坏更广泛金融体系的稳定。

  由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不愿本国银行机构承担资本支付成本,这一动议遇到了阻力。不过,在欧洲内部已经开始加征了银行税,美国则设置了应急资本处理机制。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比照欧美,中国的大型商业银行还处于国有性质,不存在纯商业机构的倒闭埋单问题,但在商业化转型之后,也应考虑建立类似的稳定资金机制。

  他表示,为了扫除监管盲点,美联储还将金融控股公司纳入监管视野,而中国目前的金融控股公司以及大量其他金融资产,仍未有明确的监管规划。

  陷入迷思

  监管者的不完美性,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金融危机的爆发,冲击了很多被自由市场主义认为不可能在西方世界动摇的传统。

  为了给市场提供紧急的流动性,增强市场的信心,美联储直接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拆借,并在时隔半个世纪后,出手购买美国国债。而日本、德国、瑞士等国央行,也购买了本国国债。全球最后贷款人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

  为了稳定市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还在危机爆发时宣布,禁止对19种金融股票进行“裸卖空”交易,德国、俄罗斯也纷纷采取了类似措施。

  政府不应干预市场!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自由市场主义的信奉者对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批评言犹在耳,但事实证明,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缺乏监管和约束的金融体系,不仅不能为社会生产带来高效率,反而会拖累实体经济。自由市场主义暴露了弱点。

  被自由市场主义夺取高地,诞生于“大萧条”时期的凯恩斯主义再次抬头。而各个国家为经济注资的计划,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行为的复辟。

  中国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让还陷于为救助方案争吵的西方世界为之羡慕,被认为是面对危机的高效决策。

  但问题是,在经济活动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干预,需要一个具有高度远见及智慧的政府才能胜任,否则就无法驾驭复杂的经济、金融活动。这样的政府鲜有存在。正如索罗斯而言,政府既反应迟缓,又受政治影响。他表示,监管者的不完美性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

  亦有不少人士担心,一个政府干预力度过高的经济体,一旦遇到决策失误,也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都遇到了现实问题。自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引发了不少经济学家陷入 “向死而思生”的迷思。

  就连近来喜欢哲学式思索的索罗斯,也未能看清未来的方向。索罗斯对《财经》记者表示,金融危机的教训至今仍没有得到充分检讨,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惑。经济学理论的根本谬误仍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政府与市场如何取得动态平衡,这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共同探索的课题。

  但曹远征也强调,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证明了政府控制下的效率是不高的,不能混淆危机下的干预与常态化的干预,“美国并不总是处于危机之中”。

  全球共治难题

  我们有全球化的市场,但只有国别化的心态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性的金融监管体系显得异常重要,但也凸显建立这一体系的艰难。

  全球资本的自由流动,如果没有较为一致的监管原则,就可能出现利用不同市场标准差异进行的监管套利活动。

  是次危机中,虽然各国在对待本国问题时反应迅速,但面对区域及全球系统性问题,却往往显得协调能力不足。

  2009年4月,在伦敦G20峰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全球性的金融监管机构,将原有G7组织的金融论坛改为金融稳定委员会,承担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改造这一重任,成员包括20多个国家的央行、财政部和监管机构。

  但金融稳定委员会仅是一个协调性机构,本身存在缺陷,它面对的是拥有主权的国家,在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利益复杂化的形势下,在多大程度上形成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标准,仍是一个疑问。

  金融业发达的英美、欧洲大陆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世界金融业发展差异图景,这种差异化的存在,注定难以形成统一的金融监管标准。谁都不愿对本国金融业首先开刀,否则可能导致资本向更为宽松且容易获利的市场流动。

  2009年6月在巴塞尔举行的首次金融稳定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就体现了对分歧的担忧。会上达成的第一个共识就是:将设计一套机制,确保各国各种监管标准不会出现竞相攀比谁更宽松的情况。

  一个猜测是,在美国推出监管法案之后,必将推动全球金融监管向其看齐,不愿独自承担削减自身金融机构实力的成本。

  美国财政部一位官员此前就向《财经》记者表示,“美国在金融监管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将确保美国在全球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领袖位置,同时为我们与其他国家合作打造监管改革共识提供动力。”

  随着G20峰会的不断召开,各国关于金融监管的分歧愈发明显。

  在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产生了分歧。资本自由流动一直是发达国家认为的自由市场核心的一部分,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充分流动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则难以承受。

  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脱离实体经济建立起来的高流动性和高交易量,需要一个资本自由流动的市场,但金融仍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并不迫切。

  今年6月在加拿大举行的多伦多G20峰会,对全球征集银行税也引起了争执,欧洲国家为了避免纳税人再次为救市埋单,希望全球开始加征银行税,而 印度、中国、巴西等新兴国家不愿让本国机构承担银行税的负担。其背后逻辑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的资本以支持本国经济,而银行税必将加重其国内支配资本的 成本。

  桥水联合对冲基金创始人戴利奥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不认为美国的监管行为将导致金融机构最具风险性的活动从西方经济体转移到新兴国家。

  沈联涛曾撰文认为,我们有全球化的市场,但只有国别化的心态。东京证券交易所总裁齐藤对《财经》记者说,“如果政府监管者都以各自利益为驱动,而不考虑同其他国家的合作,不仅会造成管制方案偏颇的恶果,也为监管套利培育了空间。”

  “最大的风险在于全球金融体制仍然是互不相交的.每个国家都不想牺牲他们的自治权,但是他们的想法与如下现实脱节:我们有全球性资金在流动,但是却没有全球性的监管。” 欧盟委员会内部审计服务首任总干事朱利缪依斯(Jules Muis)说。

  辉煌不再?

  “我希望华尔街在上一轮繁荣的鼎盛时期所从事的那些活动,不要全部都恢复”

  华尔街乃至全球金融业,能重现危机前的辉煌吗?

  英国央行金融稳定事务执行理事安迪·霍尔丹(Andy Haldane)和其他英格兰银行专家都认为,金融业要重现辉煌非常困难。

  前英国金融服务局主席、现伦敦经济学院院长霍华德·戴维斯(Howard Davies)则开始以“后黄金时代的金融业”为题撰写文章。

  约翰·麦克也认为,收益率高达35%的暴利年代,的确一去不复返了,但他相信这个行业仍能实现15%-20%的常规收益率。但这样的利润率已经非同凡响。

  多数金融界人士都认为,监管法案代表了未来全球金融监管的最新取向:降低杠杆利用和防范系统风险。

  曹远征表示,美国监管法案有回到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趋势,让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中介机构老实地充当中介机构。“未来可能是诸多中小机构的充分竞争,不太可能出现巨无霸式的机构。”

  2008年7月,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撰文表示,金融市场被比作经济的大脑,它应该分配资本,同时也管理风险。但金融体系最新的创新是用于设计获利机制,但这种机制大部分是不透明的,却允许产生与社会利益不相称的大量收益,且都是私人报酬。

  为了限制不切实际的追求高个人回报,监管法案要求董事会下的薪酬委员会完全由独立人士组成,允许监管机构强行中止金融机构不恰当、不谨慎的薪酬方案。

  实际上,利润的下降比任何降薪措施都更有效。可能产生的结果是,投行业并不像以往那样具有超级诱惑力。

  戴利奥表示,设置投资限制,会使那些银行业中做过对冲基金的才贤们感到报偿日益乏味,会使他们加速回流到对冲基金业中来,由于投资者们喜欢追求高回报,因此资金流向银行业也会减少。

  “未来留在投行内部的这部分业务将变得很小,由于这些业务的交易量和弹性变小,经营这些业务的人会流失,投行的人才优势会慢慢转向私募基金产业。” 约翰·麦克向《财经》记者表示了他的忧虑。但同时他亦强调,投行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失败,只是结构需要调整,他也不认为华尔街最辉煌的时期已经结束。

  有不少反对声音认为,过多限制金融机构创造利润的能力,限制业务种类,会使金融领域的人才流失,进而影响其创新性的发挥。

  “从长远看,投行业务可能确实会受到一些限制,我们也感到担忧,但投行可以存活下去并繁荣发展。比如在产业重组的过程中,并购仍然活跃,投行可以帮助好的公司整合产业上下游。”摩根大通银行执行副总裁谢尔向《财经》记者表示。

  新的监管方向,并未对哪些具体产品做出明显的限制,但可以肯定的是,脱离实体经济太远或者风险过于模糊的产品,将不太可能获得批准。金融业将重新回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

  沈联涛认为,我们不能被货币理论绕得晕头转向,把常识性的道理都忘了,那就是,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拉着它跑。

  曹远征表示,金融业未来将会更加回归于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也会遵循这一原则。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则不存在金融业的创新过度问题,而是创新不足。

  索罗斯不鼓励令人无法理解的创新,认为并不是所有创新都是有益的。“我希望华尔街在上一轮繁荣的鼎盛时期所从事的那些活动,不要全部都恢复。”在可以望见纽约中央公园的办公室里,索罗斯对《财经》记者强调。■

  资料

  美国三大金融业改革法案推出简史

  1.《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

  为了不让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重现,保证商业银行避免证券业的风险,美国推出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也称作《1933年银行法》,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地划分开。

  该法案禁止银行包销和经营公司证券,只能购买由美联储批准的债券。该法案令美国金融业形成了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模式。

  2.《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案》 (Gramm-Leach-Bliley Act)

  分业格局使得商业银行利润下滑,非银行的公司集团纷纷侵入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与金融发展形势不相符合,是银行向其他金融领域拓展的主要障碍。

  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已经成为当时的障碍。商业银行不满足于低利润的银行零售业,开始向投资银行渗透,很多商业银行都有变相的投资银行部门。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遭到很多商业银行的反对。1988年第一次尝试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但未成功。1991年,布什政府经过研究推出了监管改革绿皮书(Green Book)。

  1998年,花旗银行(Citigroup)花费386亿美元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当时的华尔街对这种趋势表示了强烈的认可,在合并宣布后,花旗公司的股票狂升33.9美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名存实亡。

  1999年,由克林顿政府提交由1991年布什政府推出的监管改革绿皮书(Green Book),经国会通过,形成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 ,亦称《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案》,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有关条款,从法律上消除了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在业务范围上的边界,结束了美国长达66年之久的金融分业经营的历史。重新开启了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之间跨业经营的新纪元。

  3.《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在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之间进行跨业经营之后,金融扩张的幅度明显大于其所服务的实体经济,随着监管的绊脚石被移走,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加入到衍生品的盛宴当中。

  2006年开始,美国房地产价格回落,作为诸多衍生品基础的房地产信贷质量出现问题,在此基础上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链条便从根本上断裂,全面金融危机发生了。

  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自“大萧条”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金融改革法案——《多德-弗兰克法案》。

  此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有两个重心。一是新的监管框架从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出发,防止所谓“大而不倒”的超级金融机构经营失败而引发新的系统性危机成为此次金融改革的首要任务;二是保护消费者免受金融欺诈、保证充分信息披露,防止类似危机重演。

  本刊实习记者刁晓琼整理

  资料

  美国新金融监管法案大事记

  2009年6月17日, 奥巴马政府正式公布一整套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涉及金融机构监管、金融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危机处理和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

  2009年12月11日,众议院投票表决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将全面重塑,美联储将成为“超级监管者”,全面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新设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赋予其超越目前监管机构的权力。

  2010年1月21日,奥巴马宣布将对美国银行业做重大改革,并采纳“沃尔克法则”,限制商业银行规模、限制银行利用自身资本进行自营交易、禁止银行拥有或资助对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的投资,让银行在传统借贷业务与高杠杆、对冲、私募等高风险投资活动之间划出明确界线。

  2010年4月16日,SEC起诉高盛,评论称此为奥巴马为金融改革方案通过的造势之举。

  2010年4月22日,奥巴马发表演说表示支持“沃尔克法则”。

  2010年5月20日,参议院投票表决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2010年6月25日,美国参众两院协商小组敲定金融改革法案最终版本。

  2010年6月30日,众议院投票表决通过了两院统一版本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2010年7月15日,参议院投票表决通过了最终版本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为该法案最终成为法律清除了最后障碍。

  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使之成为法律,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完成。

  本刊记者钱亦楠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58

兔年投資哲學迷思 蔡東豪

2011-2-3  NM




壹百年前首富JP摩根的格言是,Think a lot、Say Little、Write Nothing。

股民的所有不幸源自一件事:坐唔定。

懇求你給我一個必賺的股票冧巴,我應承你不會跟買。

當我可以作出一個決定而選擇不作,這本身已是一個決定。

香港人發達三部曲:早起身 —— 勤力 —— 做地產。投資篇

投資冇得教,要自己學,用自己最固執和最古怪一套方法去學。

勇氣的反面不是懦弱,是跟大隊。

有沒有留意到,「死就死啦」很多時都是最明智的決定。

金錢不代表一切,因為通常都不夠。

投資的出發點,不可能是結交朋友。

投資者憑經驗作決定,是輸多贏少的原因。

投資者面對的問題,大部分答案是,It depends。

人的獨立思考能力,當遇上內幕消息就立即消失。

很多人買股票做功課的時間,少於上網查去北海道訂機票、溫泉旅館、租車資料的時間。

股市不是由牛熊兩面組成,它只得一面:對的一面。

預測股市調整而輸錢的人,比因為股市調整而輸錢的人多。

投資者最大的優點是猶豫不決。

對財經演員最大的報復是,跟他們說你天天追看他們的專欄和電台節目。

寫一篇「講完等於冇講」的演詞毫不容易。

你想輕鬆的話,讀一個財經演員的專欄;想懲罰自已,讀兩個。

人生中總有就連財經演員也無言以對的時刻。

世上有三種經濟學家:一種懂得計數,一種不懂計數。

預測未來最穩妥方法是製造未來,因此,我信誠哥的預測。

股價跌了,不是更便宜嗎,為何要止蝕?

投資市場的贏家是那些懂得把想法、知識、分析、感覺分開的人。

贏家和輸家之分取決於三件事:投入的時間、人際關係、運氣。

庄家股的定義:買入的股票,股價無緣無故下跌,這隻股票成為庄家股。

下對注,贏一次;跟對人,贏一世。

生命不在於活得長與短,而在於頓悟到分散投資的早與晚。

散戶的宿命是「唔信」 —— 升到你唔信,跌到你唔信。

股價無緣無故下跌,宜暫離場,這是《大時代》教的——「落雨去離島」。

哲學篇

把目標定得太高,容易帶來失望,投資抱着必輸心態,心情會輕鬆一點。

真相是集體靠估。

品質是無人關心和留意的時候仍然做得好。

成功要訣有兩個:一、不要告訴別人太多東西。

不要在夜深時候作重要決定。

說話講得流暢和動聽,不代表是真的。

互聯網盛行之前,對人與人之間溝通最重要的物件是,一張枱。

女人的靠估比男人的肯定更準確。

女人知道自己是對的時候會保持沉默,男人知道自己是對的時候會急着告訴全世界。

隨便你去為礦難奇蹟驕傲,但我不想依賴奇蹟,尤其在山西。

玩是科研最高境界。

我最寶貴的資產是,我未說出口的說話。

團隊的最佳成績是團隊最弱成員的成績,提升表現的秘訣不是令最強隊員做得更好,而是令最弱隊員做得好一些。

來自高層的口號永遠是空談,來自基層的謠言永遠是真的。

踏入中年的好處是我更加肯定自己是對的。

最害人不淺的一句話是,有志者事竟成。

我揀書的基準是,假如我意外死去,人家發現這本書放在我床邊,我被認為有品味。

我們把人為錯誤炒成一碟,然後叫它「命運」。

集思廣益不會誕生好主意,但可殺死壞主意。

儘快作決定,千萬不要解釋,因為你的決定可能是對,但解釋多數是錯。

當我說:「所有人……」,我是指我一個人。

無偏見的意見,零見地。

世上沒有一走了之解決不到的難題。

睇得起我的人,買唔起我;買得起我的人,睇我唔起。

我是CEO不是因為我是對的;我是對的因為我是CEO。

世上沒有中國專家,因為中國社會充斥太多矛盾。

共產黨不怕你叻、不怕你賺錢、不怕你大聲,內心深處只有一個恐懼,就是怕亂,怕失去對社會和經濟的控制。

做生意一定要學阿爺嗰套,只要對方肯做生意,管他是好人、壞人,還是殺人狂魔。

資本主義在1989年救了中國,而中國在2008年救了資本主義。

腦袋最清醒的一刻,是你不指揮它的時候,例如沖涼和沖涼。

有意識地無知,是求知的最有力武器。

逆向思維錯不到那裡,因為你決定走向逆向之前,一定要透徹地想過這件事,這本身已非常有用。

「好似你話齋」這句話是用來增加說服力的伎倆,其實對方從來沒有說過。

我食素不是因為我喜歡動物,我食素是因為討厭植物。

你試過亦失敗過,上了寶貴的一課,教訓是,唔好試。

迷思篇

女人喜歡寡言的男人,她們以為男人在聆聽。

「金錢買不到幸福」掛在口邊的人很少出街Shopping。

人類發明統計數字之前,生活得愉快,而且有不錯的判斷力。

每件事的背後一定有原因,如果找不到原因,也是一個原因。

經典書籍是那些我們談論得最多,卻讀得最少的書。

沒有失敗的藝術家這回事;藝術家本身已是一種成功。

成為一個父親很易,做一個父親很難。

錢買不到朋友,但有錢可遇上更高層次的敵人。

創意是容許自己犯錯,藝術是知道那些是錯。

沉悶的救藥是好奇,但好奇冇救藥。

不要太早取消約會,因為人家可能早你一步取消。

你最重要的決定,在你不在的時候由別人替你作出。

你最重要的事情在你不在的時候發生。

你當然可肯定一件事,但肯定可以是錯。

我知你討厭開會,不過要打發這件事,唯一方法是開會。

「中間落墨」可以搞到你好污糟。

我很想知道,李澤楷的衣櫃還有沒有科網泡沫年代的衣服?

成功沒有秘密,你遇過一個沒有把他畢生成功要訣告知全世界一萬遍的成功人士嗎?

你早到的話,波士永遠遲到;你遲到的話,波士永遠早到。

有人對你說:「我考慮下先覆你。」他已回覆你。

真可惜,懂得管理這政府的人,都忙於揸的士。

錢不是萬能這句話,我三十歲以後未說過。

錢猶如人的第六感,有了它,另外五感變得敏銳。

一個原創的主意不需前無古人,重點是能夠在混局中得到公眾認同。

當我們隱約感到一件事會出錯,我們自自然然出外徵詢意見,出事後便可以抵賴。

說話中有「謙卑」二字的人不謙卑。

形容一個人為好的聆聽者,其實是指一個冷漠的人懂得有技巧地假裝關心。

為一本未讀過的書寫書評,容易過為一本讀過的書。

收費服務和免費服務的分別是,免費服務貴好多。

醫生有一個不會告人的秘密是,世上大部分事情會自己解決;信我,早點睡,明天自然會好好多。

人生三個階段:比才華——比財力——比境界。

未來的工廠只需一個人和一頭狗:人的責任是餵狗,狗的責任是阻止人接觸機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4

炎洲事件凸顯台灣上市公司和投資人的外資崇拜迷思 山寨外資騙倒三十三年老牌企業

2011-6-6  TWM




「假外資」事件讓被欺蒙的媒體顏面無光、啞巴吃黃連,自稱也是受害人的炎洲公司則被證交所輕罰十萬元了事。不過,這件事凸顯出來的公司治理與外資崇拜等問題,值得省思。

撰文‧謝富旭

五月二十五日,摩根士丹利券商從香港總部發出一則新聞稿,指近日媒體引述「Mogan Stanley」香港區副總裁張聖彬的個股評論,與「Morgan Stanley」無關,並強調張聖彬不是Morgan Stanley員工。一個R字母之差,掀了山寨外資的底,讓之前曾被矇騙的媒體顏面無光,同時也導致代發張聖彬假外資報告的炎洲公司受罰。

張聖彬 政大法律系查無此生張聖彬是何許人也?竟能瞞天過海騙倒眾家媒體。他曾經在某知名股票專業雜誌,以英文名字寫過投資專欄,也曾接受過平面財經媒體的專訪登上版面,更透過許多網路媒體發表過對台股、國際金融情勢與個股的看法。

張聖彬對採訪過他的媒體記者提及個人的背景,聲稱自己是政治大學法律系畢業,妹妹在外銀擔任高階主管。與他接觸過記者指出,他分析起國際金融情勢與股票時 滔滔不絕,說話時還不時夾帶英文,還三不五時電郵外資報告給記者參考,「真看不出來竟是冒牌貨!」《今周刊》(以下稱本刊)去電政大法律系詢問是否有張聖 彬這名畢業系友,法律系答覆:「查無此名」。而傳言可能是張聖彬胞妹的外銀主管也透過公關表示:「不認識這個人!」雖然張聖彬掛的外資券商頭銜,此 「Mogan」非彼「Morgan」,但他發表的股評的確造成被點名的股票價格波動。五月廿三日,張聖彬看好炎洲前景喊出目標價「四十八元」的新聞稿見諸 報端當天,炎洲股價放量勁揚三‧一%;隔一個交易日,炎洲續漲二‧五%,成交量暴增至一萬二千張,股價收三○‧九五元。直到廿五日,大摩發布澄清新聞稿, 炎洲股價急轉直下,僅四個交易日就跌至廿三日的起漲點之下。

針對假外資事件,主跑炎洲的記者喊冤,說是因為收到炎洲所發的新聞稿,不疑有他而發稿出去,並沒有看到所謂的假外資報告。

而炎洲竟然甘冒被證管當局處罰的風險,引用張聖彬報告發布具有業績預測成分的新聞稿,其動機也啟人疑竇。證交所上市一部主管指出:「即使引述真外資報告也 不行,除非向證交所申請並核備召開法說會,否則公司對外發布對公司財務或業績預測的言論,就是要罰!」五月二十七日,證交所公告:「炎洲代轉發涉及公司財 務業績之新聞稿,部分內容係尚未確定之消息,依規定處以違約金新台幣十萬元。」因違反證交法令規定被罰錢,炎洲已是常客(見附表)。本刊去電炎洲公司發言 人柳明鑫,詢問上市掛牌已達十年之久的企業,怎會不知證券交易法規定,以公司名義發布具有預測及不確定成分的業績新聞稿?並要求查看張聖彬所發的 「Mogan Stanley」對炎洲的報告。柳明鑫在電話中以「已經以新聞稿回應此事件」為由,拒絕受訪。

五月二十六日,炎洲在證交所公開資訊站登錄重大訊息,指稱「本公司並未以公司名義轉發(新聞稿),因張聖彬表示主動要發新聞稿給記者,但對產業相關記者不 熟悉,詢問是否可提供記者聯絡方式。」的確,媒體收到從炎洲員工處寄發的新聞稿,稿頭載明:「代Mogan Stanley代發新聞稿??」問題是,公司新聞稿是對外代表公司及公司負責人的重要宣示文件,如果任何上市櫃公司,只加「代發」二字,恣意發布券商或媒 體對公司股價及業績前景的看法與預測,那麼,資訊揭露的相關規定將形同具文,恐對市場交易秩序產生不良後果。

過度崇拜外資分析師

曾經擔任過上市公司財務長與發言人職務,現為知名財經作家的「獵豹財務長」郭恭克指出:「炎洲可能因為是傳產公司,公司財務長對金融圈欠缺敏感度,才會被 假外資所騙!」郭恭克以曾在券商及外商投信公司工作多年的經驗,建議上市櫃公司財務長如何識別來訪的法人身份真假。首先,如果是外資券商來訪,通常會相當 正式,經常是主管帶著分析師與助理一同拜訪,鮮少會單槍匹馬。其次,要搞清楚法人來訪的動機,如果來訪法人提出不合常理要求:比如說要錢、要股票或要業務 上的利益,這時公司就必須提高警覺,最好敬而遠之。

郭恭克也點出,台灣上市櫃公司、媒體以及投資人對外資過度崇拜的心態,在這次假外資事件也應該要反省。「大部份外資分析師也是黃皮膚、講中文,只是薪水比 較高而已,分析觀點未必特別突出,公司與投資人應以平常心看待!」在此山寨外資事件,儘管炎洲聲稱被欺蒙,也是受害者之一,但實情不管如何,已經令這家成 立逾三十三年的老牌企業形象受損。

隨著山寨外資事件引爆,炎洲過去二年多來,頻仍更換稽核主管、會計主管以及監察人的事件開始被用放大鏡被檢驗。一樁山寨外資事件,炎洲董事長李志賢不僅讓股民受傷,也使自己形象大壞,這恐怕是他始料未及。

炎洲3年來已被證交所罰了超過100萬元

時間事由裁決

2011.05.27發布消息未經確認的新聞稿,違反證交所處理程序。10萬元罰款2010.02.01 財報上沒有會計主管的簽名或蓋章,違反證交法規定。24萬元罰款2009.12.11在董事會尚未決議前,先貸款給旺洲建設。 24萬元罰款2009.08.05未於七天前通知董監事,逕行召開董事會,違反證交所規定。48萬元罰款資料來源:金管會網站、DJ財經資料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08

明星理專給畢業生的理財建議 破除四大迷思 拒當「薪光幫」

2011-6-27  TWM




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別以為每個月薪水只有兩三萬元就無法理財!在有限的收入中,必須先弄清楚收支明細,訂定出儲蓄金額,再做好保險的保障,加以投資的輔助,聰明累積財富。

撰文‧何珮郁

時序進入畢業季,許多畢業生將從校園邁入職場,根據人力銀行統計,二○一○年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約為二萬七千元,碩士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則約為三萬一千元。「薪光幫」當道,很多人以為薪水才兩三萬元,就無法理財,每個月薪水就在不知不覺中見底。

七年級前段班的育棻,研究所畢業後踏入職場近一年,是名月薪二萬八千元的上班族,從南部上來台北打拚的她坦言,每個月扣除房租水電、生活、娛樂開銷後, 「能剩五千元就不錯了!」自認對數字沒有概念,又不懂琳琅滿目的理財商品,始終讓育棻無法跨出投資理財的第一步。「不過,最近我考慮買黃金存摺。」她興奮 地補充著。再細問到對黃金走勢的了解程度,「我也是聽人家說黃金最近漲很多,又可以保值,不過風險好像很高,我要再考慮一下。」她的語氣突然收斂許多。

「為何總是存不到錢?」相信是很多社會新鮮人心中共同的疑問。究竟這些理財行為中,有哪些需要破除的迷思,我們要請三位資歷豐富的明星理財專員一一檢視。

迷思一

收支流向不清 莽撞投資「理財不等於投資!」國泰世華銀行理財業務副理游千慧首先提醒社會新鮮人,別急於將手上的資金全數投入股票或基金,甚至是高槓桿的投資工具,期望 自己能像許多大戶投資致富,否則眼高手低的結果,往往讓辛苦賺來的血汗錢一夕蒸發,生活也陷入困難。她建議,在每月的所得中,以記帳的方式,先弄清楚每個 月必要的生活開銷支出,如水電、房租、三餐費用等,再訂定出可作為儲蓄的目標金額,最後才思考還有多少錢可以花在非必要的娛樂支出上。也就是嚴守「收入- 儲蓄=支出」的原則。

曾經有個朋友的小孩,抱著全部家當數萬元來找游千慧,請她幫忙投資,卻被她一口回絕,「你還是先繼續累積儲蓄!」她認為,投資前至少應留有三至六個月的生活預備金,萬一投資表現不如預期,又遇到急需用錢的狀況,才不致造成兩頭燒的局面。

許多社會新鮮人,一畢業就面臨就學貸款的負債,上海銀行財管業務副理李弘康認為,新鮮人應該以「先理債再理財」為原則,訂定每年的還款目標,將每月所餘優先償還就學貸款,及早還清,日後投資理財較無後顧之憂。

迷思二

只買儲蓄險 忽略人身保險雖然儲蓄的習慣很好,但是社會新鮮人往往在第一次接觸保險時,將大部分資金放在儲蓄險保單上,而忽略了壽險、醫療險及意外險等基本保障。擁有 國際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證照的游千慧表示,剛開始做保險規畫要以生病時能照顧自己,不造成家人負擔為原則,萬一身體發生狀況,工作收入中斷,醫藥費用、生活開銷 就可轉由保險來支付。

台新銀行私人財富管理部經理林妤華也鼓勵年輕人,可從年收入先提撥十分之一做基本的保險規畫,壽險和醫療險都是越年輕投保,保費相對越便宜。「特別是壽 險,趁年輕時用低保額『卡位』,日後再視人生階段、家庭責任等狀況來調整。」舉例來說,如果在二十五歲買入一百萬元的保額,到了三十歲成家時,想調整到五 百萬元,只要保單未停售,保險公司可追溯回二十五歲的費率來計算,保戶補繳差額即可,比三十歲重新買一張五百萬元的保單要便宜許多。

迷思三

自認積極 卻承受不了風險有了保障做後盾,開始投資後也要把握幾項原則。大家都知道投資有風險,卻不見得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游千慧以多年的經歷觀察,許多年輕人積極投資高風險標的,一心期待高報酬,但是往往跌了一○%就寢食難安,急於抽身。

她認為,投資前應該先設定好目標,短期目標如旅遊計畫,中長期目標如購屋頭期款、退休規畫等,再針對最重要的目標做投資配置。如果目標是一年後就會用到的 資金,則要挑選穩健的標的,如定期定額申購平衡型基金。若是中期的目標,就可以挑選較活潑的標的,設定的停利點也可以高一些。

「年輕人常聽信他人的投資經驗,誤信明牌卻不懂基本面,也許一開始嘗到了甜頭,卻不知道哪裡是下車的時點,或是跌了也不懂停損!」林妤華直指許多理財新手 的迷思,「也別以為定期定額長期扣款就一定穩賺不賠!」每一個景氣循環約五年,投資前還是要先了解標的內容,定期檢視市場變化,嚴格執行停利、停損。

迷思四

聽信明牌 只看短期報酬率她還分享了自己的「雙十定律」,只要每筆定期定額扣款達到十萬元以上,且獲利達一○%,兩個條件同時成立時,不管市場如何,一定停利贖回,嚴格遵守投資紀律!

另外,李弘康也指出,有些人會用定期定額的方式短線操作基金。很多人每月扣款不過一萬元,不出三個月市場大漲了,就急於獲利了結,「這樣的作法並不具長期 累積財富的意義。」他建議:「將五成的資金配置在長期的目標上,利用債券型、全球股票型基金,或年金保險、儲蓄險等工具來規畫。」即使遇到空頭市場也不至 於賠光積蓄。

三位經驗豐富的理財專員,都不約而同強調「投資紀律」的重要性,來戒除隨市場追高殺低的習慣,接觸理財初期,可以先用小金額投資,來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穩紮穩打累積經驗,理財新鮮人也會成為經驗豐富的高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0

投資回收期長?類型龐雜一視同仁? 三大創投教你破除生技投資的二大迷思

2011-7-11  TWM




當今年半導體業成長五%,NB產業成長僅九%,尋找下一個高成長產業是投資人當務之急的功課,而生技產業成了投資人的新焦點。《今周刊》專訪三大創投,教你如何看生技股。

撰文‧賴筱凡

「幾 乎所有國家談新成長產業時,一定會提到生技,而且只有生技產業比較具體,所以,你的投資組合裡一定不能缺少生技。」浩理生技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李世仁,觀 察生技產業數十年,之所以如此看好,其來有自。「整個台股市值約二十五兆元,六成是半導體,最近的成交量大約是四○%至五○%;生技族群市值約僅占台股 一%,可是成交量卻有四%至五%。」李世仁一語道破生技族群今年題材不斷的關鍵,也帶動投資人對生技股的興趣,「如果投資人想要挑一個基本面還不斷有高成 長的產業,生技無疑地名列其中。」同樣最近因為投資生技而大賺的生華創投董事長,也是前中華開發總經理胡定吾,靠著一檔生技投資案,讓他把整個創投的股本 都賺了回來。「現在會對生技投資沒信心的人,都是以前被『燙過』的人。」他不諱言,以前金控投資生技,在沒有章法、邏輯及知識背景支撐下,十個案子九個 賠。

投資前先搞懂遊戲規則

然而,這樣的情況開始扭轉,從一位生技大廠董事長口中就聽得出端倪,「最近,蔡明忠 跟吳東亮都在問,到底還有哪些(生技)案子可以投資,他們要的是十億元以上的大案子。」從醫療本業轉入創投業的台灣工銀生技創投協理羅敏菁就認為,生技投 資是有一套遊戲規則可依循的,「大家都認為生技產業是高風險投資,我倒是覺得,做生技投資就像一場接力賽,沒有人可從頭撐到尾。」過去,投資生技要從頭盼 到尾,不用十年也要五年,從開發新藥、臨床實驗,到買家上門,一家生技廠的資本額可能已經燒掉二、三個,「可是,你要投資人等你三、五年,投資期拉到這麼 長,又遲遲看不到獲利,投資人一定會不耐煩。」所以,羅敏菁認為,新藥廠老闆一定得考慮到投資人的感受。

她以在興櫃市場頗受注目的新藥公司中裕為例,中裕興櫃掛牌價約十六元,第一輪投資人進場,股價從十六元漲到三十元,承銷商、創投都先賺了一筆,隨著中裕的二期臨床新藥授權給國際藥廠,第一輪投資人可說是豐收退場,再吸引第二輪投資人接棒。

「對比有些生技廠一掛牌就是五、六十元,中裕這樣的作法,才能讓每個階段的投資人都賺到錢。」羅敏菁說,每個階段進來的投資人,不用撐到新藥做完,都能獲利出場,由下一輪投資人接棒。如此一來,便打破生技產業是投資回收期長的迷思。

而 台灣生技產業一直以來,多數是學術掛帥的教授轉進產業界,這一類生技廠的無形資產價值很高,相對的,創業團隊開口要求的技術股也會非常高,「要求三、五成 的,大有人在,可是,技術是有市場的,不是每個創業團隊都該享有這麼高的技術股比重,只要創業團隊技術股超過一五%,我就不投資。」搞懂遊戲規則後,再來 就要挑,投資哪些類型的生技公司,比較有前景。

攤開生技產業,大致可粗分為新藥、原料藥、學名藥、保健食品、醫療器材、醫療服務等,光分類 名目就把投資人搞得一頭霧水,但國際知名生技創投維梧(VIVO)合夥人孔繁建認為,「其實也沒那麼難,從『市場』開始看起,哪裡有利可圖就往哪裡去。」 新藥看利基,醫材看營收「醫材選小而美,原料藥廠挑有接單的公司,因為有訂單就有營收進來,保健食品有穩定營收的公司,也可以看。」李世仁給了一個簡單的 大原則。

羅敏菁進一步用電子業來作詮釋,「醫材就用電子代工廠的投資法,看每月營收就很好估計接單狀況;原料藥廠則像碩禾、達邁這些材料 廠,是價格的決定者;真正讓大家看不懂的,其實是做新藥的公司。」新藥百百款,羅敏菁認為,台灣較有發展利基的是單株抗體,「二○一六年,全球前十大新藥 都將會是單株抗體,因為它藥效直接、副作用少。」新藥研發廠有機會逆向讓美國替台廠代工。

但面對新藥廠三不五時就有技術突破、專利授權消息,投資人如何判別?「這時,你就必須看買主是否為『大咖』公司,是的話,授權金拿到後,就看新藥商品化上市,新藥廠才能跟著有收入進帳。」李世仁說。

此外,孔繁建也提醒,投資人現在也得把大陸生技廠一起納進來看,因為當美國生技廠不斷在裁員時,大陸生技廠卻不停地把這些人找去,所以他挑選投資標的時,先看他們的大陸布局策略,因為未來的生技產業不再是美國一家獨大,台灣也會有很多機會!

三大創投教你聰明挑選生技類型

浩理生技管理顧問執行長

李世仁:

醫材首選小而美,有接單優勢的原料藥也可看、保健食品廠從穩健營收找投資機會。

台灣工銀創投協理

羅敏菁:

做新藥公司要挑利基,單株抗體藥是明日之星;醫材公司看營收,能衝量壓低成本者較優。

VIVO創投合夥人

孔繁建:

投資生技並不難,挑對「市場」就有獲利,有大陸布局策略的公司,優先考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80

四大解讀重點 破除信評迷思


2011-8-22  TCW




八月五日,標準普爾 (Standard & Poor's)史無前例的將美國評等調降,由最高等級的AAA降為AA+,展望為負向。在歐債風暴之後,這個事件成為壓垮市場信心最後一根稻草,標普降等 後率先開盤的亞股急瀉,台股在降等後第一個交易日跌掉了三百點,跌幅三.八%,緊接著開盤的歐美股市更是重災區,其中道瓊工業指數下殺超過六百點,跌幅 五.五%,一天內市值蒸發了一兆美元。

標普擔心美國國會和政府達成的財政計畫共識,無法穩定美國中期的債務動態,但調降評等的消息一出,立 刻面臨各方質疑。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就質疑,直到二○○八年次貸問題爆發後,才接連調降次貸金融商品評等的信評機構,怎有能力做為美國財政政策的裁決者?

確 實,信評機構的決策流程,是有很多的討論空間。評等的評定,在三大信評機構,做法略有些許不同,但大致上都是由主責的分析師蒐集資訊,再請資深分析師主管 擔任主席召開評等委員會,委員會一般由四到六人組成,採多數決(人數少可能採全數決),有可能委員會對資料質疑而退回議案,或是表決直到有結果才結束。

迷 思:能預測未來?錯!只能反映市場現況

只是,這個牽一髮則撼動全球市場的決定,判定優劣的標準是由少數人拍板定案;為了怕外界施壓,參與成 員名單是黑盒子,只有信評機構本身和所在國主管機關才能得知。

但,與其質疑信評的流程,或是標普評等委員會評等美國為何能有影響力?我們不 如回過頭,以更宏觀的角度來討論,到底信評能不能為市場預警?我們,又該怎樣看待這個機構的定位?

「市場希望信評能夠預知,本來就是一種錯 誤的期待。」熟悉債券市場的國票金控副總經理蔡佳晉一語道破市場的迷思。標普在台灣的分支機構中華信評副總裁雷明峰指出,「調整評等,考量的因素很多,只 有一項因素改變,不一定會影響結果。」所以,「調整評等,要有充分的證據,但等到證據足夠,市場可能又會有慢半拍的批評,」惠譽信評台灣分公司副總經理李 信佳,點出信評機構的兩難之處。

對於信評機構引發金融市場爭議,就連國際貨幣基金(IMF)也著手調查研究,它們是不是有做好份內的工作。 以希臘為例,在二○○八年年底以前,希臘都擁有償債能力頗強的A級評等,但隨著希臘的舉債成本升高,也就是信用違約交換(CDS)利差越走越高,希臘的評 等也每下愈況。

如果排除市場其他所有的因素,只看評等的調整和CDS利差變化之間的關係,IMF發現,這兩者之間有七○%的正相關,但評等 並沒有領先CDS利差的變化,而是兩者同時發生,也就是說,並沒有達到預知的功能,頂多是替市場的疑慮,多添了一背書。

重點一:看穩定度短 期若變動太大,免參考

不過IMF也指出,標普、惠譽和穆迪三大信評機構在金融危機時,處理主權評等的能力已經有大幅的改善。

相 較於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信評機構一年內調整新興國家評等超過三級的次數達十七次,其中更曾一年內將韓國評等由AA-降了十二級到 B-。

但過去三年,面對一連串的主權債信危機,信評機構一年調整評等超過三級的次數減少了兩成,最多一口氣將愛爾蘭評等降了七級,顯示評等 的穩定度明顯改善,而穩定度是建立評等信用的重要元素,因為如果短期間內評等大幅變動,等於評等的參考價值失效。

重點二:看論述內容找出對 後續經濟影響關鍵

只是,既然信用評等是反映現況,並依據歷史經驗計算受評單位債務違約的可能性,再做出相對的排序。就像基金績效的排名,僅 能顯示過去的績效,並不能代表未來的報酬率,市場到底該如何看待信用評等的調整呢?

「與其批評結果,大家應該仔細來看降等的論述內容,要客 觀來看如何做有效的改革,」李信佳語重心長的指出。

翻開標普調降美國評等的八頁報告,降等其實是對美國政治投下不信任票。

歸 根究柢,標普擔心的是美國兩大黨歧見太深,恐怕無法達成財政改革所需的共識。而一個國家的政策制度,就像公司治理制度一樣,當然是主權評等的評分要素之一 。

讀完上述報告之後,投資人就可清楚,後續政黨共事的效率,將是觀察美國評等走向的關鍵。

美國的政客,在這次降等的當頭棒 喝之後,未來在制衡敵對黨之前,對經濟影響的評估,該想得更周延。

重點三:看是否重審未來三個月變化的風向球

如果想要預測資 本市場未來發展,比起評等調整的結果,評等是否列入信用觀察(credit watch)或重審(review),其實才是觀察市場短期變化更重要的風向球。在標普將美國降等前,今年四月標普就將美國評等列入負面的信用觀察,一旦 評等列入信用觀察,就代表未來九十天內,評等可能因事件或環境而變化。

像去年六月穆迪一口氣將希臘的評等降了四級至Ba1,讓市場大吃一 驚,使得CDS利差飆升,但事實上,早在降等的兩個月前,穆迪就將希臘列入重審,並且預告可能大幅調降希臘評等。

重點四:看展望方向觀察未 來兩年市場的指標

展望也是另一個投資人可以觀察市場後續變化的指標,這次標普將美國評等降為AA+,展望為負向,就代表未來兩年內,評等可 能會朝負面的方向變化。標普就在調降美國評等的報告中明確指出,美國如果支出減少的幅度比原先承諾的還少,或利率飆高,或有新的財政壓力,使政府負債曲線 上升,標普還可能再度出手調降美國評等。

讀懂了上述重點。未來,我們看到信評評等時就能抓住更有價值的訊息。

或許讀者心底還 有最後一個疑問,既然評等只能當參考,為何還能在全球擁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因全球逾一百個國家、總規模逾三十二兆美元的固定收益市場,一定要有等級排名, 當成投資參考機制,所以「信用機構是必要之惡」,一位外商資深投資銀行副總裁很坦白的說。「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沒有單一投資機構有能力評斷這麼多標的,但 不能過度信賴。」投資人要懂得在同樣投資評等裡,篩選出沒被發現的鑽石。

【延伸閱讀】為何信評被三大民間機構壟斷?

一家公司 的信評為何能撼動全球?令人驚奇!但更有趣的是,為什麼評等全球上百個國家,擁有這麼大權力的生意,卻是幾乎由三個民間公司完全壟斷?

主權 信用評等是一個國家要吸引外國投資,以及該國民間企業能夠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依據。而這套給分的標準,目前仍掌控在全球三大信評機構標普 (S&P)、惠譽(Fitch)和穆迪(Moody's)的手上,最主要原因就是,經過歐洲、美國和日本相關金融管理機構認證的信評機構 當中,只有這三大機構給出的主權評等超過一百國。

這牽涉到經濟規模,這三大信評機構都養了超過上千位分析師,還不包括內控和管理人員的數 目,才能對全球總規模超過三十二兆美元的債券型金融商品給出評等。

熟悉信評機構作業模式的人士指出,信評公司並不好賺,信評機構的經營模式 大多是靠發行債券的單位支付評等年金費用,再針對債券發行金額收取一定比例的發行費,但很多評等不是受評單位出錢要求評的,而是信評公司主動免費去評的, 為的就是受評單位日後若有發債的需求,自然就需要評等的服務。

除了現在的市場規模,還養不出第四家全球性的信評機構,這三大信評機構超過百 年的歷史,更建立了難以跨越的超高入門門檻。像不到二十年資歷、中國的信評機構大公國際,其實比標普更早將美國降等,大公早在八月三日將美國信用等級從 A+下調至A,展望為負面,但並未引發市場大篇幅討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4

捷安特老董vs.文心蘭CEO 談群戰4大迷思


2011-11-07  TCW




一位是將台灣自行車推上全球品質 尖端的戰將,一位是整合雲嘉南文心蘭花農開闢海外第二市場的推手,他們有什麼共同點?

他們全球化的起點,都在荷蘭。

一九八六年,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選擇在荷蘭,成立歐洲捷安特公司,做為全球化的第一站;二○○七年起,中華文心蘭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明進把荷蘭當目 標,經常自問「荷蘭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在全球市場中創造比較優勢,好比登山攻頂,他們都有夢想與熱情,也有環境限制,對未來態勢的評估,正決定他們腳下這一步。

《商業周刊》邀請兩人跨世代、跨產業對談,針對產業整合的條件、龍頭的角色、合作的迷思,展開精彩對話。

迷思一:同行敵手,一定是冤家?

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以下簡稱劉):A-Team成立有個背景,大陸改革開放後,因為工資低廉、經營成本低,台商外移到那裡設廠經營,台灣開始逐漸空洞 化。這種情況一直下去,整個產業就瓦解了,但台灣有很多優勢和人才,包括國際貿易、技術發展、經營的能力,太多是我們台灣擁有的。

我就跳出來建議,志同道合、經營理念比較接近的,成立A-Team,邀請我們的競爭對手像美利達一起來參加。A-Team的目標就是:我們一定要共同來捍 衛台灣!

捍衛要做什麼事情?我們把握住具競爭效益的,再怎麼努力都敵不過大陸的,乾脆放棄。我們企業經營,認輸也是一種勇氣啊!

放棄之後,手就空出來了,投入研發資源朝高級化發展,突破「工業產品一定越做越便宜」的魔咒。

大家都講,同業沒有辦法合作,同行是冤家,可是我們合作成功。因為我們知道,捍衛台灣是第一,台灣流失掉的話,什麼都沒有了。

迷思二:沒有危機感,能有共識?

中華文心蘭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明進(以下簡稱曾):文心蘭產業當初談整合的時候,確實因為出現很大的危機感,協會做了很多措施,包含整合產銷、開發第二 市場,確實也化解一些危機。

不過現在遇到一個滿大的問題。今年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因為(文心蘭)仰賴日本單一市場,這個產業可能因此垮掉,所以協會出面協調,想辦法把出口花量稍微降 低,所以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並沒有出現。

結果花農的想法變成:「也沒多壞,那我跟你參加合作幹嘛?」有時候我會有一種想法,就讓它一敗塗地,真的很慘的時候再來救。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會不會花農的危機感還不夠強?危機一定是合作的必要條件嗎?

劉:當然,危機產生的壓力,會逼得你不得不合作。如果經營環境很優渥,為什麼要合作?

曾:像我們要去做第二市場的開拓時,大家也認為說有必要嗎?反正日本市場經營得好好的……,我提文心蘭的產業要跳到另一個階段去發展盆花,很多人還是: 「幹嘛,切花就做得好好的,幹嘛投資那麼多成本去做盆花?」

劉:你也知道,我們自行車行業是很多行業別製造出一部自行車來:鋼鐵、塑膠、鋁合金……,某個程度已經是生命共同體,這個是我們(跟蘭花產業)不一樣的地 方。蘭花我就自己種,從苗到收成我就可以賣,每一個都是企業主,談到整合的事情可能是你大我大,搞不好還在那邊比較,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問:如果你已經預見危機,別人卻沒看到,這時怎麼辦?

劉:我只能用一句話形容:先知是寂寞的。我們看到、想到了,有危機感,但是別人天塌下來可以當棉被蓋,他們沒有危機感的話,這個共識就有問題了。要想辦法 讓共識形成,以後大家才能談合作。

我們經營者是很敏感的,我常常在公司裡面談「讓未來決定現在」。未來是怎麼樣,我們現在應該做什麼,但常被同事問,「未來誰知道?」我當然也很難去說明, 如果我知道未來會怎樣,我去買股票就好了!(眾人笑)

可是我們如果是「江中鴨」的話,春江水暖鴨先知,鴨一定先知道的啦!你如果在江中你知道,你在岸上不知道啊。

那段時間,我提這個案子(指二○○二年組A-Team),沒有人認同,包含我們海外客戶、協力廠商,都認為同業合作不可能成功。不過我已經做很完整的思 考,整個系統觀,產業的環境、長短處、資源,我都有研究,研究了也知道,(自行車)進一步高級化有市場,我有很大的信心。

嚴格講起來說,我那時很「固執」的提這個案子。也有人在笑,說:「劉金標,你口氣比力氣大!」產業的事情那麼多,你哪有辦法做到合作?但是我一直堅持,讓 未來決定現在,我們不做的話台灣絕對完蛋。

曾:這話我很有感觸,能夠看到比較遠的,可能是孤鳥。農業算是比較草莽性格,很多時候我說的人家不一定聽得懂……,等到協會成員逐漸知道我的理念,這種懷 疑或不信任才比較少。

劉:能做這個事情(指出面整合)的,只有龍頭,業界龍頭有影響力,產業的興衰,龍頭本來就是要扛起這個責任使命。當時我們也算是龍頭,邀請大家來共商大 計。

迷思三:合作是目的,還是手段?

曾:雖然我們(指大林三班)也是龍頭,不過沒辦法像這麼明顯……。我們想把很多力量整合起來,由大林三班先做基礎,做這個區塊的推動,其他花班再參與。

曾:我想請教董事長,文心蘭產業現在遇到一個問題,我們去攻一個新市場,剛開始要很大的付出,後續可能遇到風險和利益的分配,分配不好,合作可能就瓦解 了,A-Team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

劉:我們那段時間,所謂新車種的開發、研究發展,還是各自在進行。有一段時間,我也想把新車種的開發,大家來做、來分享,可是後來想想,這塊如果合作下去 的話,可能會導致失敗。

因為一個車種可以救活一個企業,這是無形的財產,是產業的基本面,所以我們當時就各自發展。生廠技術、管理技術以及系統製造,經營理念的交流,這些我們全 面開放。

為什麼要合作?無非是要把餅做大,如果餅沒辦法做大,合作都是空談,這是第一個。另外一個,同業對這個有沒有共識?如果沒有共識,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都 有,你跟他講大公大義的事情,他聽不進去。即使說好,還是會搞小動作,這就是人性,人性問題要把它考慮進來。

曾:人性的部分考慮進來,事情就更複雜了……。

劉:合作本來就是複雜啊!這麼複雜的事情你要做,要考慮代價。合作的成果值不值得付出代價?合作本來就是「綁手綁腳」,你要花很多心血,所以回過頭來,目 的是什麼?要把它先明確下來,再考慮人性、現實環境、產業特性,有沒有合作的可能,如果沒有可能,我不建議一定要合作。

曾:董事長談到這點,其實我也滿感觸的,只要牽扯到人,就會複雜化,所以可能這部分我回去也會思考,如果做整合不一定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效果,也許就讓整合 維持這個階段就好……。

劉:講一句實在話,(同行)他的宏觀、視野到底多大?如果不是格局高,合作不來。回到人性的問題,不一定要合作,合作反而誤了商機,失敗也有可能。

迷思四:合作成功,就永不分手?

問:董事長一直強調「讓未來定義現在」,之前的合作,是因為預見危機;現在環境已經改變,A-Team繼續合作是必要的嗎?

劉:我們也認為A-Team階段性的使命已經完成了,必須與時俱進,回歸到正常的競爭。並不是這樣做成功了,就繼續這樣子走,時間久了,可能對的事情就變 成錯了,因為環境不一樣了。

我們台灣已經捍衛住了,台灣的工業領導,流行的地位很鞏固,我們轉型成功了,台灣形成高級化實力重鎮,全世界歷史悠久的品牌,包括義大利、世界各國、日 本、美國,紛紛到台灣來,不是設公司就是派人長期跟台商共同經營,產地已經國際化了,這是很微妙的發展。同業長期的合作,這個違背自由經濟法則,我們還是 要尊重自由市場的法則。

問:這時候叫大家不要太依賴合作,會有阻力嗎?

劉:有有有。至少二十家(A-Team成員除了巨大以外),每一家都認為合作這麼成功,為什麼不繼續?大家不願意放棄,這讓我感受很大的壓力。因為成效太 好啦,另外有一種危機,我深怕這種好,反而延伸出迷思或迷信,依賴合作。

我很明確的告訴他們:同樣的一個計畫,繼續做五年、六年,如果沒有進一步調整改進的話,就會鈍化掉,變成一個形式化,會產生一種minus(減分),大家 會太相信這種合作模式,忽略市場的變化或商機。

當然,現在大家是不會這樣想的,我是有一股叛逆性,看法跟別人不同,才會有這樣的主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93

數學天才「算」出房仲20年迷思

2011-12-19 TCW




看過電影《魔球》嗎?這部由真人 真事改編的電影,敘述一個球隊經理,如何靠數據,取代球隊靠直覺判斷的模式,用數學精算每一個決策,把一群各有缺陷的二流球員,用最有限的預算,打造出美 國職棒史上的強隊。

這不是電影才有的情節,真實生活裡,用數學取代直覺,提供更精細的分析和判斷,是台灣剛興起的新服務,此服務有個硬邦邦的名字,叫「決策最佳化服務」。

IBM資深顧問謝明志,就是提供此服務的人。過去,做顧問服務,要對客戶所在的產業有深度了解,再結合管理知識,靠邏輯推理和經驗,給客戶建議。但他的決 策最佳化服務卻不是這樣,他透過數學模型,分析大量資料,結合數學和管理知識,提出建議。

一開始,他並未打算走企管顧問這條路,他是台大電機所的博士,博士論文專攻大型資料庫分析技術,若不當顧問,他現在應該是助理教授。

「我是參加商學院的專案,發現自己對管理有興趣,所以改走管理這條路,我想看到自己的知識被應用出來,」他說,「聽到我做管理顧問,我的指導教授很生 氣。」

他加入IBM前幾年,擔任接近研究員的工作,跟著資深的顧問跑,需要複雜的分析,就由他來完成。

去當一日店員,再用公式模擬狀況

金融海嘯時,他跨界的機會來了,「金融海嘯後,情況變化更快,用傳統工具已經無法分析。」他說,以前,企業只需要按年齡、性別區分,就能觀察出消費者的購 買喜好,金融海嘯後,已經不能再把所有消費者當成同一群人來分析。IBM需要能分析更細微資料的顧問服務。

他的分析能力沒有問題,痛苦的是,他過去只鑽研高深的學理,突然間要他和各行各業有二十幾年經驗的高階主管,談對方公司管理上的瓶頸在哪裡,一開始吃足苦 頭,必須從頭開始,靠自己的創意解決問題。

有一次,他接到一個房屋銷售公司的案例,他過去沒接觸過這個產業,雖然努力在短時間內,讀完所有找得到的產業分析,一開始,他提出的報告卻被長官退回, 「我們給的諮詢意見,不能只是書上找得到的答案,顧問的價值,就是要找書上找不到,沒有人知道的答案。」換言之,他要在短時間內,找出連這個產業高階主管 都看不出的管理Know-how,過去,在傳統顧問行業,這要長時間累積經驗才能辦到。

這次,他把書暫時拋開,從真實世界裡去找答案,「我去當了一天店員,」他說,從早上開門開始,到帶客戶看產品,到晚上關門,全程體驗,回家後,他在紙上模 擬起這家公司業務會遇到的狀況,並寫成一個個公式,設計出新的指標,替這家公司做體檢。

「這個運算非常的複雜繁瑣,資訊人員也無法執行,」最後他寫了十幾支程式,分析客戶公司內部的狀況。

他的程式分析,竟推翻客戶長久以來認定的規則,「以前他們認為,成交過程,花最多時間是說服客戶下單購屋的過程,」他的新指標卻發現,「從客戶願意下單, 到談定價格的時間,其實更長,」這件事,連做了二十幾年的副總,都沒發覺。

還能幫財稅單位,找詐領保險金者

「因為能升上去的人,都是技術純熟的老鳥,他們一下就能談定價格,以為別人也這樣,」他從分析裡發現,這個產業的成長瓶頸和成本,其實是在如何把菜鳥業務 員,變成老鳥業務員,但過去,這個產業只看成交率,欠缺有效指標,衡量菜鳥的努力程度,他提出「回客率」的新指標,後來變成客戶管理制度的一部分。

現在,他是IBM決策最佳化諮詢服務部門裡的當紅顧問,同時掌握分析能力和管理知識,比只懂其中一種的顧問,更能運用分析工具定義問題。

他的客戶,包括化妝品、航空業等七個不同領域,他甚至能用數學工具,幫財稅單位從資料裡找出,誰最可能涉嫌詐領保險金。

「他比別人更容易快速掌握一個新的產業,」他的長官、IBM副總賈景光觀察,他的跨界背景,讓他吸收新知、分析新產業的速度更快,在開發新產業的能力上, 相當突出。

他的案子多得接不完,收入跟著不斷上升,賈景光透露,這幾年,謝明志加薪幅度「超過四成」。「這種人才非常難找,」賈景光說。

科技業不景氣,衝擊許多電機人才,但謝明志卻自闢蹊徑,靠著跨界與創新,讓客戶、長官都黏上他。

【延伸閱讀】乘法功3步驟1.多探索:參加商學院研究計畫,發覺對管理有興趣2.找機會:以電機專長加入IBM,並大量吸收商業知識3.敢爭取:主動開發 出化妝品、航空業等新產業客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