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美電子商務網站上線 左右互搏不迴避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421/2303748.shtml

  在收購家電B2C網站庫巴網5個月後,國美正式進入「左右互搏」階段。
昨日(4月20日),在推遲近一個月的時間後,國美集團宣佈旗下電子商務網站(以下簡稱國美電商)正式上線,國美電商在發展初期將享受國美電器在供應和採購上的價格優惠。
國美電商總經理韓德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美電商的信息化系統可以滿足年200億元的銷售規模,對這個量級的需求,我們完全可以從容應對。」
國美總裁王俊洲則放出豪言,「做國美電商的目的一是要滿足消費者網上購物的需求;二是要實現盈利,回報投資者。我們的預期是兩三年實現盈利,成為行業領導者。」
「不迴避雙方的競爭」
在國美線下實體店開始大肆擴張的同時,國美的線上渠道也開始正式佈局。
與去年11月出資4800萬元收購庫巴網80%的股份不同,此次國美電商是由國美電器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其準備時間持續了近一年。
國美電商總經理韓德鵬在接受記者時表示,網站的運營主體為「新銳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於2010年成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未來資本規模也會相應增大。」
始終如一的低價商品採購能力、及時送達的物流配送能力和貫穿各個環節的信息系統能力,是支撐國美電子商務未來長足發展的三大核心要素,韓德鵬表示,國美 電子商務採用集團聯合採購與獨立採購相結合的方式,集團每年超1000億元的採購規模可以保障產品的低價,獨立採購將有效保證產品的多樣性。「這就是說, 國美電商可以在兩個採購平台當中『擇優』而取,因此比一般的B2C家電平台更有價格優勢。」
「當然,在國美電商上線初期,我們還需要集團給予更多幫助,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韓德鵬進一步解釋。
王俊洲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集團每年的採購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我們的議價能力遠比一個百億採購規模的企業要強,這是國美做電子商務的優勢。」
對國美於5個月前宣佈控股的庫巴網,王俊洲直言,「不迴避雙方的競爭。」
「從經營的角度上講,我們希望庫巴網和國美離得更遠,當然我們肯定會在商品供應上給予庫巴幫助。」王俊洲表示,「兩家B2C平台並不會成為國美的負擔,他們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條件允許,我們不排除再建一個電子商務平台的可能性。」
三年成為B2C行業領跑者?
在傳統實體店上保持領先的國美,希望在新興渠道上再造一個國美。
在3月28日的國美2010年業績說明會上,國美董事長張大中對國美的5年規劃作出調整,電子商務就是其中之一。
記者查閱相關統計數據發現,過去五年國內網購規模暴增了22倍,到2010年已達4500多億元,其中數碼家電佔比達10.35%,銷售額突破400億元。
在電子商務領域比國美先行一步的蘇寧電器,已開始大規模擴張。蘇寧電器旗下的蘇寧易購從傳統家電、3C類產品,拓展到百貨產品、日化用品、圖書等品類的綜合銷售上,逐漸發展成為綜合性的電子商務平台,去年銷售規模達到20億元。
蘇寧總裁金明此前表示,鑑於電子商務的發展形勢及蘇寧的自身優勢,他們將蘇寧易購今年的銷售目標定為80億元。
王俊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美之所以要拿出資源來經營國美電商,主要是希望在滿足消費者網上消費需要的同時,也能夠盡快實現盈利,給予投資者更多的回報。
「電子商務的本質並不是將產品轉移到網上去銷售,而是要探索一種虛實相融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的本質不在『電子』,而在於『商務』;其競爭力不在於 『網店』,而在於 『供需鏈』,國美肯定有這個能力。」王俊洲告訴記者。
王俊洲表示,目前還不便透露國美電商今年的銷售目標,「但是,我們的目標就是在電子商務這個高毛利的行業中,經過3年的努力成為消費電子B2C中的領跑者,使國美電商三五年之內的營業收入佔到集團收入的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3

企業洗牌 政府迴避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8-10/100422347.html
□ 張文魁 | 文

  許多中國企業都熱衷並擅長於抓牌,也就是說,儘量爭取各種資源、要素、機會。抓得一手好牌,當然就擁有更大勝算,更有把握 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優勝者。因此,能抓牌本身是好事。但是,如若一味沉溺於抓牌,久之成為一種習慣,並且疏忽了如何打牌,忘記了還有重新洗牌的時候,那就麻 煩了。

  這一輪牌局已持續了很長時間,又快到重新洗牌的時候了。

  本輪牌局始於2003年,是一場在「雙高」(經濟高增長和行業高增速)場景下持續展開的遊戲,很多企業形成了「抓到籃子裡就是菜」的思維定勢, 認為只要搶到好牌,就能做大做強。這種「搶牌式」的粗放發展模式,強化了速度效益型格局,使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對GDP增速的彈性係數達到4.5以上。規模 擴張越快、產值增速越高,利潤就會更大幅度地上升;反過來,規模擴張越慢、產值增速越低,利潤也會更大幅度地下降。目前,後一種境況已經開始顯現。

  仔細分析中國工業企業近幾年的利潤情況,可以發現利潤增速曲線的斜率很高,利潤增速曲線和銷售收入增速曲線的交匯點大約在30%這一區段。如果 銷售收入的增速在30%以上,利潤增速將高於銷售收入的增速,當銷售收入增速在30%以下時,利潤增速將低於銷售收入的增速。也就是說,如果要維持利潤與 銷售收入同步增長,銷售收入增速必須在30%以上。這反映了效益對規模增長速度的嚴重依賴。

  更為要害的是,這裡還有一條10%的紅線。如果銷售收入增速下滑到10%,利潤增速基本為0;收入增速降到10%以下時,利潤會負增長。今年上 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為11.3%,而利潤下降了2.2%,基本上符合10%紅線規律。若考慮規模以下的企業,應該會更加準確。國有 企業對規模擴張和速度衝刺的依賴更強,其利潤對經濟回調更敏感,今年上半年國有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為6.5%,利潤則下降了10.9%。

  經濟有震盪,行業有波動,企業有盈虧,這是很正常的。在中國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中,中國的企業總結出了一條屢試不爽的經驗,其實就是一個字 ——熬。「熬字訣」已被多輪經濟週期所驗證。一般只要熬過一兩年的低潮期,經濟就會重新回到高增長狀態,20%-30%甚至30%-40%的收入增速又會 回來。對於大多數行業而言,30%的營業收入增速對應著10%以上的GDP增長。這一次,如果GDP不能回到過去30多年10%的平均增速,那麼大多數行 業就跟30%的收入增速「Bye-bye」了。如此,企業的主要心思還停留在抓牌上恐怕不行了。

  中國經濟未來幾年很可能呈現「宏觀好受、微觀難受」的格局,宏觀指標還不錯,微觀部門困難重重。這樣一種格局,將會導致微觀領域的重新洗牌,我 們會看到企業兩極分化、優勝劣汰、重組整合局面的到來。那些經營機制能適應市場經濟要求,調整能力較強,升級轉型比較成功的企業將會勝出,並且越來越強 大;反之,過去那些只知道搶牌,並沒有在打牌技術上下過苦功的企業,尤其那些天然地抓了一副好牌,依賴壟斷優勢和尋租土壤生長起來的企業,一旦因牌局變動 而失勢,就很有可能陷入困境並被淘汰出局。這一洗牌過程雖然痛苦,但對中國經濟走上內生平衡增長的新軌道大有益處,也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

  在洗牌時代,政府該做什麼?如果政府以各種名目給企業補貼,幫企業還債,或者注入礦藏、土地什麼的,動用公共資源關愛那些關係不尋常、路子不一 般的企業,那牌局就更亂了,結果很可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明智的政府應該順應洗牌潮流,千萬不要親自上場抓牌,更不要搶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07

不可承受之輕----無退市機制,任何改革都是迴避核心問題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iom9.html

體態臃腫的股堅強臥在病榻上,向新晉的主治醫師肖主任問道:主任,我的排泄問題.......,肖主任舉起手,做了一個打住的手勢,輕撫股堅強的臉頰說:堅強,我給你的營養餐已經做了重大改革,過去的多種肆無忌憚已經被遏制了,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股堅強原本閃過一絲亮光的眼神即刻又變的渾濁起來,那因浮腫而幾乎快看不見的喉結上下游動了一下,便又懨懨的不再有說話的意願了,二十多年以來,這個「人」幾乎沒有排泄過,過去負荷量不大的時候,尚能承擔,而今如此大的體量,他再無能力消化了,他臭氣熏天,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倒下倒下再倒下。

 

偉大勤勞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信奉天道,懂得循環往復,知道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但凡一件活物,或者是一種機製程序,都必須有進出,有代謝,此為王道!但是在建立了自己的資本市場後,卻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逆天創造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東西,就是一個公司可以在資本市場永生不死,它的設計師很天真,要求凡來上市的企業必須具有三年良好的盈利記錄,而這個美好的初衷實際上是給市場輸送了大量在生命的巔峰期上市套現的企業,同時,在這個市場,它還執行了一種類似藏傳佛教裡那種轉世靈童的制度,公司經營隨便做,做爛掉不要緊,因為永遠可以金玉其外,撤掉敗絮,再添新絮,製造一個又一個暴富運動,而置真正的資本意志於不顧,長期堅定的讓劣幣驅逐良幣。

 

二十多年來,這些市場根本機制上的重大缺陷,從來都是被視而不見的,與之相比,今天所謂的新股IPO發行制度改革,根本就是抓小放大,漠視市場機制中最關鍵的環節,給一個將死之人做保健性治療,因此不管IPO制度如何改,或者什麼優先股新政如何有效激勵企業發展,抑制套現衝動,都不是從根本上能徹底解決市場最致命病根的良藥。

 

離開複雜的資本市場,僅僅用常識來判斷,在這個世界上,宇宙裡,有沒有在相對時間裡只生不死的物事,或者沒有新陳代謝能活的非常健康的體系?

 

如果沒有,中國資本市場憑什麼能夠這樣活?

 

實際上想穿了,中國股市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在是否建立和貫徹退市制度上,建立資本市場,根本目的是什麼,是為社會發展服務,還是為企業集團獲得股權保值服務,如果為前者,那麼尊重資本意志,資本聰明的很,自然知道哪裡去得,哪裡去不得,他將像一條歡唱流動的河流,不斷展現其勃勃生機;而為後者,那就扭曲的很,它將會被斷流成一灘一灘的小水渠,絕無有靈動的浪花閃現,而今天的中國股市,正是這樣的一種狀態,在這個狀態下談什麼新股IPO改革,根本上就是迴避最核心的問題。

 

退市機制一旦被貫徹和執行起來,新股IPO就成為市場的新鮮活力之源,不管你多大市值的企業,生命週期到了就退出,生老病死最正常不過,對企業和公司尤其如此,人的平均壽命可以到七十八十,而公司的平均壽命要低得多,美國《財富》雜誌統計,美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7年,大企業平均壽命不足40年;而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在這個數字面前,中國上市公司基本上一直活的依據在哪裡?上市要求三年連續盈利並要承諾繼續保持的依據又在哪裡?

 

按照企業的平均壽命,每年退市企業和上市企業長期以來是可以保持出一個平衡狀態的,只要符合條件就退市,和只要符合條件就上市一樣,完全可以在一定的量化標準下相對精確的把握,這是我個人理解下,中國股市最迫切要做的事情,單向的在所謂IPO改革上下再多的功夫,也是沒用的,說的難聽點,要想股市有井噴,先讓他屎噴,指望一個沒有代謝和排泄系統的活物蓬勃昂揚,簡直痴人說夢,創業板能跳起來,和它的身材小巧精瘦有關,和它的業務新型有關,更和它最可能率先執行退市制度有關,至少在體制上,創業板是最接近成熟股市的板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261

檢視二○一六候選人 不能迴避的兩大難題

2014-12-08 TCW

 

九合一選舉,執政黨慘敗,代表多數選民對現況不滿、民心思變;回應這股民怨,明年,政府有兩大議題不能迴避,一是年金改革,二是資本利得稅。

年金改革為何重要?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說:「年金包含兩大不公,行業不公、世代不公。」

行業不公。軍公教的所得替代率(編按:指退休後每月可支配金額,與退休當時每月薪資的比率)高達七五%至九五%,但勞工的所得替代率卻只有五○%到七○%。舉例來說,A先生是公務人員,他退休前月薪八萬元,退休金可領六萬元至七萬六千元間水準。但上班族的B先生,即便月薪相同,但因勞工最高投保月薪是四萬三千九百元,所得替代率也較低,退休後每月只能領二萬一千多元至三萬多元間水準。行業不同,便造成A、B兩位先生退休後,每個月收入相差一倍多。

年金黑洞,快補!軍公教領得多、退得早,潛藏負債17兆

「政府提供軍公教的退休條件,實在太豐厚了。」郝充仁說,對比先進國家公務人員的所得替代率僅約五成上下,但台灣軍公教人員工作三十五年,最少竟可領到七成薪水,讓行業間形成極大的不公平,一般勞工的相對剝奪感也由此而來。

考試院的公務人員年金改革報告便舉例,一位年資三十五年、非主管職的公務人員,二○一五年退休,所得替代率竟可在九三%到一○二%之間!對比美國的四二.三%,日本三六.三%,德國四六.九%,只有破產的冰島高達一○九.一%,希臘也高達九五.七%,而這兩個國家均因公務人員退休金負擔沉重,讓財政惡化,最後甚至破產。

軍公教退休太早,也是年金負擔沉重的原因。軍人四十多歲就可退休,老師五十到五十五歲間退休,公務人員平均退休年齡為五十五歲,這和其他國家主要勞動人口相較,如韓國七十歲,日本六十八歲,美國六十五歲,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平均六十三歲,台灣軍公教退休年齡足足早了十年左右!

但,勞工目前可請領退休金的年齡卻是六十歲,從二○二六年開始,則必須等到六十五歲以後才能請退休金。軍公教退休,比勞工領得多、領得早,甚至一度還有不排富的春節慰問金(現已改為月領兩萬元以下才有慰問金),造成行業不公,讓一般民眾感受深刻。

這樣行業不公平的退休金制度,再碰上人口老化、稅收窘困的年代,每一代提撥的退休金收將大於支,將產生世代不公。

一九九一年,台灣每十.三個勞動人口扶養一個老人,到二○一二年變成六.七個勞動人口養一個老人,到二○四○年,變兩個勞動人口養一個老人,明顯看出,下一代的負擔越來越重。

扶老比越來越小,代表領錢的人越來越多,賺錢的人越來越少,一旦造成退休金收支失衡,現在賺錢的人,就得多提退休金準備,來養退休老人,但自己退休時,可能因少子化,下一代更無力負擔自己的退休生活,形成世代負擔,造成「世代不公」。

世代不公,不止出現在軍公教退撫基金,勞保年金因為勞工投保人數已突破千萬,每年支出龐大,危急情況不輸退撫。

台灣年金的情況有多危急?行政院年金改革小組指出,目前「勞保」、「軍公教退撫基金」的安全存量,已經低於二十年。

其中,軍人退撫基金已在民國二○一一年收支失衡,勞保、教師將在二○一八年失衡,公務人員則會在二○二○年失衡,萬一失衡,就得吃老本,得動用過去累積下來的基金,來支持退休金。

老本能吃多久?年金改革小組預估,兩大基金最遲將在二○三一年「用盡」,「用盡,就是一塊錢都沒有啊,就是破產!」一位財金官員憂心的說。

「不管那個黨上來(當總統),都要面對(年金失衡!)」這位官員說,而且「下一任(民國二○一六年以後)一定會碰到!」

年金黑洞多大?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二○一三年中央及地方政府潛藏負債高達十七兆餘元(編按:軍公教退撫、勞保、農保等未來應支付的退休給付稱為潛藏負債),若每位國民平均負擔的潛藏負債為八十五萬元(扣掉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人口),等於剛出生的小嬰兒也得替阿公背債八十五萬元。

「潛藏負債,就是世代不公!」郝充仁說,因為這代不解決,就會產生世代資金缺口,最後誰來負擔?就是「下一代」。

潛藏負債該如何解決?「就是給付下降,保費提高。」簡單說,就是「老人少拿一點,財源補充多一點。」

老人少拿一點,這部分行政院已擬妥年金改革計畫,送立法院審查,包括退休年齡延後,軍公教所得替代率下降到五成到八成,都是改革重點,年金改革必須由軍公教退休金給付制度先改變,勞保才可能改,才會有解。

但兩年來因為選舉,相關法案還躺在立法院,因為「年金法案阻力非常大,要砍選民利益的案子,還沒看到積極支持的立委,」財金官員說,「我們還滿擔心的。」

至於「財源補充」,在改革法案中,不論軍公教人員、勞工都必須面對增加保費來挹注財源的課題,但,增加保費,會加重年輕人的負擔,「會讓年輕人痛苦,」郝充仁說,從太陽花學運到這次選舉結果執政黨大敗,都顯示所得分配惡化,讓年輕人對政府失望,若要增加保費,來解決年金黑洞,恐引起更大的民怨。

不公平稅制,快修!資本利得稅偏低,懲罰努力上班族

因此,開拓「額外財源」便成改革重點。目前世界各國,都會為社會年金另闢財源,像挪威以北海石油的利益、中國以國企民營化的釋股利益,及賣土地收益,提撥部分利益挹注社會年金。

台灣最重要的額外財源,同時又能兼顧社會公平正義的,就是資本利得稅,包括房地產、骨董、字畫,這類富人持有最多的財產,是改革重點。

「要解決世代不公,就要從財富多一點的人身上著手。」郝充仁認為。

台灣房價所得比在全球數一數二,房價飆漲,年輕人買不起房子,但,富人卻是從容囤房,甚至買賣房地產致富,原因就在房地產資本利得稅太低。

房地產資本利得稅偏低,是因為房地產的公告現值低於市價,造成以公告現值為計算基礎的所得稅偏低。

買賣房地產,和薪資所得者的所得稅相差多少?實例說明,前兩年,有一位投資客在年初買進一間一億二千萬元的房子,幾個月後以一億七千萬元賣掉,大賺五千萬元,結果,只課了三十萬元的房屋交易所得稅。

但,一位年薪千萬元的金融機構高層主管,後年起得繳四五%所得稅,得繳三百六十四萬元所得稅,所得只剩下六百三十六萬元。

賺五千萬元,只繳稅三十萬元;辛苦上班年薪千萬元,卻得支付三百多萬元所得稅,兩者對政府稅收的貢獻,不成比例!

台灣薪水階級的所得稅偏高,而富人買賣房地產的所得稅偏低,造成所得分配不均的社會不公現象,也是懲罰薪資所得者,而變相補貼資本利得者。

更嚴重的不公平,是二○○九年調降的遺贈稅,從五○%降為一○%,為全球最低,「這是(賦稅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稅系主任孫克難說,這措施導致海外資金回流台灣,造成房價飆漲。但目前調高遺贈稅的呼聲並不高。

不管是已送立法院的年金改革案、或因內閣改組停擺的房產稅制修法,都是台灣不可迴避的改革。然而,明年是總統、立法委員選舉前一年,如果執政黨仍未從此次選舉得到教訓,只知一味討好選民,不敢大刀闊斧改革,在野黨也繼續忽視這股社會不公的民怨,那麼這兩個法案可能繼續冰存,世代剝奪的壓力將與日俱增。

衷心期待執政黨、在野黨,能勇於承擔,為下一代扛起改革的重責大任!

【延伸閱讀】世代不公》收支不平衡,負債留給下一代背——4大年金財務現狀

■軍退撫18萬人潛藏負債0.39兆(赤字年度2011年)

■教退撫28萬人潛藏負債1.1兆(赤字年度2018年)

■公退撫38萬人潛藏負債1.2兆(赤字年度2020年)

■勞保945萬人潛藏負債8.05兆(赤字年度2018年)

註1:軍、公、教為退撫基金,勞工則為勞工保險

註2:勞工人數以2013年945萬人估算

註3:軍公教退撫潛藏負債數字摘錄自2014年公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委員會第五次精算報告,勞保潛藏負債數字摘錄自行政院主計總處10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整理:趙維孝

【延伸閱讀】不公平稅制,辛苦賺錢竟繳稅最多——遺贈稅、房地產資本利得稅、所得稅試算比較

一、遺產稅

●情境:繼承遺產2,000萬元

●假設:(1) 2014年繼承台北市一筆大安區大樓,房地市價2,000萬元(2) 依當時土地公告現值450萬元,房屋評定現值50萬元計算

●算法:450萬(土地公告現值)+50萬(房屋評定現值),遺產總額合計500萬,低於免稅額1,200萬,免扣遺產稅

●稅金:遺產稅0元

二、房地產資本利得稅

●情境:買賣房地產,獲利2,000萬元

●假設:(1) 2003年以1,500萬元買入大安區大樓,2013年以3,500萬元賣出,獲利2,000萬元(2) 土地漲價總額為500萬(3) 賣房雜支150萬(含裝潢、仲介費、代書費等),以房地比20:80,申報人綜合所得稅以40%為例

●算法:

算式1》土地漲價總額X自用稅率10%=土地增值稅額;500萬X10%=50萬

算式2》(賣價-買價-土地增值稅-賣房雜支)X房地比X綜所稅稅率40%=財產交易所得稅額(3,500萬-1,500萬-50萬-150萬)X房地比20%X綜所稅率40%=144萬

算式3》土地增值稅額+財產交易所得稅額=房地產資本利得稅;50萬+144萬=194萬

●稅金:房地產資本利得稅194萬元

三、所得稅

●情境:辛苦工作,賺得2,000萬元

●假設:(1) 2013年夫妻薪資所得各為1,000萬元,合併申報(2) 申報戶扶養一對七旬父母、及2個仍在校就學的成年子女

●算法:

算式1》綜合所得總額-標準扣除額-免稅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綜合所得淨額

標準扣除額(包含本人及配偶):15.8萬免稅額:8.5萬X2+12.75萬X2=42.5萬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10.8萬X2=21.6萬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2.5萬X2=5萬2,000萬-15.8萬-42.5萬-21.6萬-5萬=1,915.1萬元

算式2》(52-0)萬X5%+(117-52)萬X12%+(235-117)萬X20%+(440-235)萬X30%+(1,915.1-440)萬X40%=685.54萬元(註)

●稅金:所得稅:685.54萬元

註:所得稅採累進稅率計算。

資料:國稅局、財政部稅務入口網、住商不動產

整理: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60

中研院證實:院長未如實申報 翁啟惠自打臉 違反自訂利益迴避內規


2016-04-04  TCW




讓科學家持有技轉公司股份,有如打開潘朵拉盒子,翁啟惠不照規定做,更成了無法自圓其說的最大漏洞。

「請問,翁(啟惠)院長是否依照中研院規定,申報二親等以內對浩鼎的持股嗎?」《商業周刊》記者問。

電話另一端,負責院內利益衝突迴避業務的中研院智財技轉處處長楊富量沉默了半分鐘,嘆了口氣說:「現在的規定是這樣子沒錯,但是……。」浩鼎生技解盲不如預期,投資市場四天股價跌幅超過三成,當時,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跳出來發言,力主解盲結果在科學上是大突破。三月二十三日,他被爆女兒翁郁琇持有浩鼎股票高達三千張,翁啟惠是全球醣分子權威、曾是浩鼎美國母公司股東,到中研院當院長後,中研院持續與浩鼎合作醣分子至今。

三方說不清楚的利益糾葛,引發風暴。當法界人士都把焦點放在,翁是否觸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時。翁自己掌管的中研院,處長楊富量已向本刊證實:翁啟惠並沒有依規定向中研院申報二親等以內持股。

這條翁自己發布實施的「科技栘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他自己卻沒有遵守。

時間拉回二〇一〇年,研發「龐貝氏症」孤兒藥的中研院院士陳垣崇,因家人投資了由他的技術栘轉成立的世基公司股份,恐涉嫌圖利,遭到檢調搜索、偵查。向來形象良好的他,引發全台搶救風,進而催生「科學技術基本法」 (以下簡稱科技基本法)修正案,讓以國家經費研究有成的科學家與家人們,有了法源可以持有技轉公司股份,享受研究成果。

當時科技基本法將該如何申報、如何判定是否有利益衝突、利益迴避等原則,交給各機構自訂,這就是中研院內規的由來。

若翁啟惠按規定申報女兒持股,只要中研院亮出資料,應能平息質疑,風暴也不會延燒。

翁自己發布實施

四個月後,其女人股洁鼎

讓人不解的是,內規公布至今,實施起來徒具形武。內規宣布的四個月後,翁郁琇就認購浩鼎持股。但是持股從未被申報。

「那中研院有按照規定,追蹤研究人員的持股動態嗎?」我們追問。楊富量承認,研究人員的利益衝突情形,只在審查技術移轉案時被討論,一旦技轉案通過、合約簽完,就不再追蹤。翁郁琇縱使申報,是否買賣浩鼎股票也無法得知。

值得探討的是,中研院對科學家們所開的大門,其實是非常寬鬆的。

根據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邱文聰所述,台灣對生技專家技轉的規定相比美國,其實已經寬鬆非常多。邱曾長期擔任中研院倫理委員會委員,是院內的利益衝突研究專家。

態度輕忽!

不把利益迴避當一回事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指出,二〇一一年後,美國已強制領取政府補助的研究計畫主持人,必須申報並公開利益衝突資料,同時也要各藥廠、科技公司公告給予科學家哪些報酬。雙邊資料勾稽比對,若有不符,藥廠將遭罰款、處分,而科學家也得負起責任。「美國對於利益衝突問題,很明顯是越管越嚴格。」他說。

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員翁裕峯比對後也發現,〇七年實施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 (以下簡稱生技條例)讓生醫學者能擔任技轉公司的創辦人、董事或科技諮詢委員,但其他產業學者沒有生技條例護身,只能擔任發起人、非執行業務的科技諮詢委員,不得擔任董事或監察人。

給出這麼寬鬆的條例,正是出自社會各界對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的高度期待,而中研院不設罰則的內規,也是基於信任品格而有的榮譽制度。現在,大家面對寬鬆標準卻還不遵守,「如果到最後變成要修法納入刑責,就真的斯文掃地了。」劉宏恩說。

只是,中研院明明已開大路給科學家,為什麼大家還不肯正當光明的走?

一面是輕怱,甚至是傲慢的態度。「我相信他們(科學家)既沒有惡意、也不是貪財,但就是不(把利益衝突迴避)當一回事。」劉宏恩說。

一面則是社會對發明者共享利益的價值觀,並未達到共識。「一邊(科學家)說沒違法,另一邊(社會大眾)卻覺得怪怪的,給予非正面的評價,」邱文聰觀察。

翁啟惠案,像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般,要讓大家認真思考:讓科學家獲取利益的同時,該如何維持科學研究的客觀性?該讓科學家享受利益到什麼樣的程度?「顯然還沒有取得普遍的共識。」邱文聰說。

翁是台灣最接近諾貝爾獎得主的科學家。但這次,身為國家最高學術研究機關的他,確實做了不良示範。六年多前,台灣社會大喊:「不要再有下一個陳垣崇」,因此鬆綁法規並訂出利益衝突迴避規定,現在,翁若不能示範出應當有的道德標準,並對榮譽制度有所交代。未來,台灣「不要再有下一個翁啟惠」的期待,可能很快就落空。

撰文者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605

隨時賣殼 助迴避全購

1 : GS(14)@2015-05-19 01:07:21

【新興手法】除了為求貸款,將控股權抵押原來是一款新興的賣殼方法,在操作上更為靈活,也可規避觸發全購,有熟悉市場操作人士認為,雖然公司一般不會披露押股意圖,但若然押股金額所得與殼價相近,市場便順理成章憧憬押股是為賣殼。



毋須披露金主背景

一般最常見的買殼手法是全面收購,買家持有超過30%以上的公司權益或具投票權的股份時,需向所有股東付出同等價格購股。但透過押股賣殼,新殼主便得以迴避有關全面收購的限制,不用準備額外錢向小股東買回股票,從而減低買殼成本。專業投資者梅偉琛指出,將控制性股權抵押賣殼的做法較隱秘,當市場以為押股是為貸款,其實是暗地易手,其中一大好處是毋須披露金主背景。而在訂立押股貸款協議時,一般會定下非常高的貸款息率,高得令舊主無力還款,以「押斷」控股權。另有熟悉市場人士指,押股賣殼是毋須召開股東會表決一系列議案,便能直接與新殼主交接。而賣家為免買家突然反口追數,亦會將控股權持有權託予由大股東成立的離岸空殼公司,並不提供個人擔保,被提清盤時債務也毋須「上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518/191514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444

台灣總統就職:就任總統拒提一中蔡演說迴避九二共識

1 : GS(14)@2016-05-21 19:00:57

■蔡英文(左)和陳建仁昨日就任正、副總統後,向在場的來賓揮手致意。台灣《蘋果日報》


【本報訊】台灣民進黨的蔡英文昨日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完成了台灣第三度政黨輪替;之後出席總統府前就職典禮。一如外界所料,蔡演講時避談「九二共識」,但稱尊重九二會談史實,籲兩岸執政黨「放下歷史包袱,造福兩岸人民」。北京國台辦批蔡態度模糊,沒明確承認九二共識,指其演說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美國則形容政權順利交接是台灣民主又一里程碑。記者:陳永階


■馬英九(左)在蔡英文(右)的陪伴下離開總統府,其間馬與府院人員一一道別。台灣《蘋果日報》


台灣今年1月16日投票選出新總統,經過4個月「空窗期」準備後,蔡英文正式宣誓就任,成為中華民國史上首位女總統。上午9時,蔡由卸任總統馬英九陪同,在總統府經國廳向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和孫中山像宣誓,從立法院長蘇嘉全手中接過總統印璽。之後,蔡簽署首份公文,任命行政院長和總統府秘書長、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國台辦批「沒有完成的答卷」

隨後蔡英文步出總統府,參加在府外廣場舉行的就職慶典。蔡先發表演說,開篇以國語、台語、原住民語向民眾問好。蔡避提「九二共識」,稱「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稱要在此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在6,000字演講中,蔡英文僅用350字闡述兩岸關係,為歷任最少。她5次提「中華民國」,41次提「台灣」。她對發展兩岸關係提四大原則,包括尊重九二會談史實、依據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遵循兩岸過去20多年協商交流成果、按照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她呼籲兩岸執政黨「放下歷史包袱,開展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演說獲40次掌聲,三度被打斷。大陸國台辦昨午回應,指蔡英文講話提到1992年會談史實和「達成共同認知」,表示要依據現行規定和條例處理兩岸關係事務,但「在兩岸關係性質根本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沒有提出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具體辦法」;國台辦形容其演講「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



■台上的蔡英文向民眾揮手致意。

■李登輝出席典禮。台灣《蘋果日報》




美:民主發展又一里程碑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指,蔡英文演說五大主題,先後順序為經濟結構轉型、強化社會安全網、社會公平與正義、區域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外交與全球性議題;兩岸關係擺第四且在區域問題框架下,反映蔡心中兩岸仍是「異己關係」。北京聯合大學台研院教授李振廣則認為,蔡演說雖無提九二共識及一中,但對一中原則「表示尊重」,是良好基礎,相信兩岸關係不會有重大動盪,但需磨合。昨日參加蔡英文就職典禮外國使團共來自59國,包括22個邦交國,近700外賓出席,是往屆之最。美國在台協會當日發聲明祝賀蔡就任,並形容這次政權和平轉移「是台灣活躍民主發展的又一里程碑」;美方的聲明同時感謝馬英九在位八年強化美台關係,期待與新政府合作,進一步強化美台關係。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對於蔡就任表達歡迎之意,並提到台是日重要夥伴,期望深化兩方的合作關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1/196215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910

曾俊華政綱 再推23條 重啟政改 民主派指致社會撕裂 轟迴避撤8.31框架

1 : GS(14)@2017-02-07 05:07:58

■曾俊華昨公佈參選政綱。夏家朗攝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特首參選人曾俊華昨公佈政綱,表明會盡快為《基本法》23條立法和重啟政改,23條會以白紙草案諮詢,並以先易後難方式處理,政綱載列重啟政改時未有提及人大8.31框架,被指迴避撤8.31框架,曾俊華其後在記者會稱8.31決定是政改基礎,但承諾日後會如實向中央反映港人不滿8.31的意見。有泛民選委批評曾俊華為23條立法會令社會撕裂,增添民主派選委對他的疑慮。記者:姚國雄

曾俊華昨公佈以「凝聚人心 主動賦能」為題的政綱,極大部份是泛民多個政黨及界別爭取多年的議題,如將《防止賄賂條例》中公職人員接受利益的條文涵蓋至特首、研究引入負入息稅制度、取消TSA、檢討特首應否出任大專校監、檢討非政府機構一筆過撥款制度及不發展郊野公園等,而民主派手握逾300多張選委票。而在吸納民主派意見之時,曾俊華亦為爭取中央支持,重提被形容為「惡法」的23條立法和重啟政改。政綱表明無理由再拖延為23條立法,但會以白紙草案進行諮詢,充份保障公民權利和自由不受侵犯,並會處理較少引起爭議的問題,先易後難。白紙草案即政府在立法上沒既定立場,既可立法、也可不立法,甚至可以收回。曾指為23條立法是憲制責任,「回歸近20年仲未做到係可惜,相信條例內容同程序可做好啲」,建議由法律界具公信力人士領導小組,先制訂草案內容,在透明程序下廣泛諮詢市民,但暫時未有心水人選。



冀於2020年完成

至於政改,曾強調以最大誠意實現普選,承諾如實向中央反映香港各界意見,待水到渠成,政府會提出方案。但他在政綱卻隻字不提8.31人大決定,他其後在記者會回應提問時稱,8.31決定是關鍵環節和基礎,「冇可能迴避得到」,共識也是要包括8.31決定,但港人若反對8.31決定,會如實向中央反映:「原汁原味反映出嚟。」他表明一上任即盡快立法和重啟政改,冀2020年完成兩方面工作。至於能否有足夠支持通過23條和政改,曾指若他當選特首,相信香港社會會有大改變,「我相信好多方面會有正確溝通,大家對各方面有新認知,我哋嘅工作係會比較暢順」,並指相比梁振英,其班子是市民可以信任,能讓港人看見希望。當年為推銷23條立法而下台的特首參選人葉劉淑儀不認為可以先易後難方式處理23條,指曾的想法太樂觀。另一參選人胡國興亦曾稱若當選會推23條及重啟政改,他昨稱歡迎曾俊華「抄政綱」。林鄭月娥未有特別回應上述建議,卻對曾提出引入累進式利得稅表示有趣,暗指曾在位多年遲遲未推行。



■大批記者在曾俊華公佈參選政綱的記者會上採訪。

民主派周六商討提名

民主派選委早前預告會提名曾俊華及胡國興,曾推出政綱後反令獲提名現暗湧。負責協調民主派選委的公民黨郭榮鏗批評,曾在政改及23條立法問題上,立場跟其他建制派參選人無大分別,令民主派選委對他增添很大疑慮,批評推動23條立法令社會進一步撕裂,破壞行政立法關係,與對方之前說要休養生息的說法背道而馳。民主派選委周六開會商討提名。當年有份審議23條的民主黨涂謹申則指,23條中確有一些不太爭議性的部份,認為將這些無爭議的部份先行,待政改通過後、有普選時才為較難和爭議較大的部份立法,較易為港人接受。香港眾志羅冠聰在facebook指看完曾俊華政綱後,「唔通(民主派)仲可以大張旗鼓、用lesser evil理由強烈支持嗎?Lesser evil,都要睇吓有幾less。」醫學界選委黃任匡指,曾的政綱雖沒提8.31框架,但須澄清立場,質疑:「避重就輕唔提呢樣嘢得到多啲民主派選票蒙混過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7/199206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52

發言人迴避解僱科米提問

1 : GS(14)@2017-05-14 10:50:51

白宮發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神隱」數天,前日終於再現身例行新聞簡佈會,繼續對科米被革職一事十問九不答,卻為總統與白宮說法有出入辯護。斯派塞解釋,白宮新聞團隊欲向記者提供最新資訊,但發言前往往因總統「貴人事忙」而「沒機會與他見面並充份理解其想法」,因而出現誤差。他又指特朗普為傳媒大肆報道當中的差異而沮喪,因感覺有人「斷章取義」。


每日簡佈會倡改兩周一次

被問及特朗普有否錄下與科米的對話,以及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以至行政官邸有否裝上錄音裝置,斯派塞一律拒絕回應,「總統對此事沒有補充」,又指特朗普在Twitter的發言已說明一切。特朗普較早前在Twitter指自己「貴人事忙」,白宮發言人根本不可能完全準確地傳達他的意思,若要問題徹底解決,未來「最好就取消未來所有新聞簡佈會」,由總統親自遞上書面回應。但他在霍士新聞昨日播出的訪問中表示,不是提倡全面取消簡佈會,而是由每日改為兩周一次,由他自己主理。白宮記者協會主席梅森表示,白宮的新聞發佈會為記者提供「兼具實質和象徵意義」的提問政府機會,體現言論自由,取消將降低政府透明度和問責能力。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4/200206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948

超級富豪 如何迴避戰爭風險? 周顯

1 : GS(14)@2017-09-10 11:40:57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70116
和幾個超級富豪在家全七福吃午飯,這個級數的人物,對於避險工具,特別有研究。

一位拍賣行C.E.O.在座,講起了藝術品投資,他坦言:「買藝術品,千萬別想用來投資賺錢,因為它永遠是在你最不需要錢的時候,是最值錢的,當你最需要錢時,就賣不出去。」

要sell超級富豪,不像銀行或保險公司sell垃圾基金,不能用「騙」的手段,因為他們比你更精明十倍。你只能講老實話,使他們相信你坦誠相向,任由他們自行判斷。

另一位仁兄則趁趣說:「如果要賣藝術品,已經很糟糕了,像當年的趙從衍、徐展堂。」

我說:「真正戰爭時,藝術品可以帶出國外,逃跑最容易,當年溥儀兄弟便是把藝術品偷運出紫禁城。」

我又補充一句:「前摩根史丹利董事總經理Barton Biggs說,當年日軍治港,何東家族沒飯吃,用珠寶來換米,可見得在災難時,珠寶也是有價值的。」

一位超級富豪開腔了:「其實最有用的,是債券,當然不是以前國民黨那種,變為廢紙,而是美國債券,幾時都可以變錢。」

我說:「有債券,還要逃得出來,才有用呀,所以你們個個都有私人飛機。」

剛才說話的仁兄又開腔了:「到時怕政府不准私人飛機起飛喎。」

超級富豪笑笑說:「現在飛也不容易,我下個月飛,就只有早上八點半一個期。」

我說:「香港是全世界最超級富豪-friendly的地方,大家都想把它變成貧民窟,房屋都是幾百呎的公屋,全部都是廉航,人人收最低工資……」

仁兄說:「所以除了私人飛機外,還要有船。」

超級富豪點頭:「船很重要。」

我說:「所以你都要買德國鐵船,那些幾千萬元的玻璃纖維膠船實在太差勁了,要幾億元以上的鐵船,才經得起風浪,路遙知馬力,着草見船堅。」

有人說:「但是,逃難去到了外國,都要有錢花呀?」

超級富豪拍拍他的老友肩頭:「所以我們個個在歐洲都有幾百億元投資,乜你以為投資外國真係為咗賺錢呀?講到賺錢,有甚麼比在香港搞地產發展更好呢?」

他的超級富豪老友乾笑幾聲,沒有說話。

至於我們這些窮人,我只能夠勸告大家,在家中多存糧食,至少要有一個月的存糧,否則到時搶起糧食來,超級市場早在你下班前,已經被搶個清光,不說甚麼,三十幾年前港元匯率危機,已經試過一次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