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国出版集团转制完成:冲刺A股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5/xMMDAwMDIxODIxMg.html

伴随地方出版集团在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中国出版集团的转企改制工作终于完成。

1月21日,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将在2月份争取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12年初,股份公司将争取国内A股上市。”

中国出版集团的转企改制历时6年之久。早在2004年,国务院即批准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直至2010年12月30日,中国出版集团才获得中宣部批复,完成股份公司成立的所有基础工作。

一家大型出版社权威人士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明确提出打造国内三大出版集团航母,包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出版集团作为其中之一,将会更多的参与国内出版业重组整合。”

转制完成

“2010年7月1日,集团公司就正式加入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这标志着集团公司转制单位已全部实现职工身份转化,转企改制工作全面完成。”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路英勇称。

中国出版集团的转制工作始于2004年。此前的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等12家出版发行机构,从原政府主管部门剥离出来,组建了中央级的大型现代化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

路英勇介绍称,“中国出版集团转制工作量极大,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员身份的转变。现实的情况是,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编辑为例,按照事业编制退休的部分人员工资都很低,最终,利用财政部补贴等手段,实现了职工身份平稳的转换。”

截至目前,中国出版集团拥有各级子公司、控股公司等企业法人96家,其中,中国出版集团拥有出版社40家,员工7500人,总资产71亿元,年营业收入达41亿元。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出版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8%,资产总额同比增长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其中,出版业板块,中国出版集团的全年市场占有率为7%。

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共拥有29家出版集团,各类中央以及地方性的出版公司约450家。其中,北方联合出版传媒(601999.sh)和皖新传媒(601801.SH)等地方类出版集团已经实现上市目标。

聂震宁称,“作为国家级的大型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以及上市工作,比地方性的出版集团,需要经历许多复杂的过程,不过,上市和重组是必由之路。”

上市路径

中国出版集团的上市进程,已经箭在弦上。

路英勇介绍称,“中国出版集团在过去的一年,已经按计划完成了尽职调查、资产核资、调整上市范围等工作。目前,我们正按照中宣部2010年12月30日,对中国出版集团的批复要求,抓紧股份公司的登记注册。”

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透露,“2011年2月底之前,中国出版集团将完成旗下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册工作。股份公司将涵盖中国出版集团国内出版和发行等主要资产,净资产规模约12亿元。”

具体而言,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涵盖中国出版集团旗下21家出版相关业务的子公司,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中华书局有限公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等。

聂震宁透露,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已经确立,但是,由于涉及部分股东是上市公司等原因不便透露具体情况。不过,他称,主要股东包括一家来自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的公司,包括一家重要的国家级基金会等。

聂 震宁强调,“中国出版集团将在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占据绝对控股地位。此外,股份公司成立后,中国出版集团将积极申请3年豁免,争取2012年初,最 快能够实现国内A股上市。”除了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相关板块,中国出版集团还拥有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新华书店总店、荣宝斋等几家重 要资产公司。其中,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2010年占中国出版集团总收入的52.33%。

对于包括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荣宝斋在内的资产,聂震宁称,中国出版集团将会在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之外,为其寻找新的资本市场的机会。

内外整合

中国出版集团谋求在资本市场取得突破的背景是,中国出版行业存在的重组的重大契机。

出版业内权威人士称,按照国家出版总署的要求,总署已经明确提出打造3家大的出版集团,并且,会积极从政策上,配合3家大的出版集团去实现重组联合,未来3-5年,将实现3家出版集团能够成为“双百亿”集团,以参与国际竞争。

路英勇称,2010年,中国出版集团已经完成对华文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重组,目前,中国出版集团仍在实施对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重组工作。

中国出版集团内部人士称,“在国家出版总署打造3家出版航母的背景下,中国出版集团获得的重组机会很多,起码现在看,与中国出版集团接触的重组企业,量不在少数。”

此前,外界有传言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将联合整合。对此,聂震宁称,“两家集团的接触确实存在,但是,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息公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9

「四大」被轉制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5-25/100393882_all.html

 財政部5月10日發佈《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本土化轉制方案》(下稱《轉制方案》),要求四大中外合作會計事務所(普華永道中天、德勤華永、畢馬威華振、安永華明,下稱「四大」)轉為特殊普通合夥制。其中,最硬性的是要求「四大」的境外合夥人佔事務所合夥人總數比例不超過40%,到2017年不超過20%,首席合夥人須具有中國國籍。這四家目前均採取有限公司形式。

  啟動改制對於「四大」來說並不突然。「『四大』早已建立專門負責轉制的小組,與財政部定期溝通。」「四大」中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結合去年來國有商業銀行和央企力推的換審硬性要求,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對「四大」的態度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這是不少「四大」的高級合夥人內心存在的疑惑。

  從此次轉制的要求來看,其規定之細超過其他地區,但總體而言,是推動「四大」本土化的大趨勢所致。「四大」在中國的「特殊待遇」結束了。

轉制疑問

  在轉制中,備受關注的是兩方面內容,一是轉制是否會對「四大」的審計質量造成改變;二是在「四大」中,境外合夥人數量眾多,且為數不少並不具備中國註冊會計師資格。面對中國政府對境外合夥人數量的嚴格限制,「四大」所將如何處理現有合夥人的利益。

  「我們最關心的是轉制後的『四大』,是否還能從總部獲得技術支援。」一位接受「四大」審計服務的國企管理人員表示。

  不過,接受「四大」服務的數家企業管理人均表示,不擔心轉制對於「四大」品牌和服務質量可能造成的影響。

  截至目前,「四大」內部不具備中國註冊會計師執業資格但具備其他國家或地區註冊會計師專業資格的境外合夥人,佔合夥人總數的比例總體約為50%,其中絕大部分為香港特區居民。

  「由於中國內地與香港有專門關於兩地會計師資格互認的協議,根據協議,在香港已經取得資格的會計師在內地參加考試可享受部分科目豁免。」一位審計業內人士介紹說。由此,他認為,真正面臨挑戰的是非港澳台籍的外國合夥人,「中國註冊會計師考試本身通過率就比較低,加上語言障礙,對於外國人來說難度不言而喻。」

  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ICAEW)稱,中國財政部這一規定,將使在華境外事務所的運營方式與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更為接近,便於本土相關機構的管理。

  ICAEW大中華區總監黎日忠表示,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地也經歷了一個會計師事務所的「轉制」過程,但轉制標準並沒有像中國政府規定的如此詳細。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Paul Gillis介紹說,當時在新加坡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任職的境外合夥人多為英國人,其英國資質在當地也都得到認可,因此轉制難度並沒有中國內地這麼大。「香港和新加坡的轉製成功標誌在於本地合夥人當選為事務所的首席合夥人。」

  但他認為,目前的《轉制方案》對「四大」來說比預想的好很多。「『四大』與政策制定者多次協商。若非如此,他們很可能被要求100%本土化。」

倒計時

  一年前,財政部會計司會同工商總局、商務部、外匯局、證監會、最高法院、保監會等部門的相關司局和財政部條法司、稅政司、監督檢查局、中注協等十多家單位成立了「四大」本土化轉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大綱和工作計劃,統籌協調進行「四大」本土化轉制工作。

  根據工商登記資料,德勤華永的經營期限至2013年2月9日,安永華明至2012年9月1日,畢馬威華振至2012年8月17日。普華永道中天經營期限到期時間較晚,為2018年3月27日。《轉制方案》要求,到期後的有限公司,要按照規定轉製為特殊普通合夥企業。

  特殊普通合夥制與一般合夥制的主要區別在於責任承擔上。一般的普通合夥企業中的普通合夥人,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中的普通合夥人,根據其應對債務的形成所負的責任大小,來決定其是否承擔連帶責任。這種形式多為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服務機構採用。

  會計師事務改採用特殊普通合夥組織形式,應當有25名具有中國註冊會計師資質並符合財政部關於工作年限等其他要求的合夥人和100名以上的中國註冊會計師。

  持有財政部認可的相關國家或地區註冊會計師專業資格證書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居民及外國人也可以擔任特殊普通合夥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但該類合夥人佔合夥人總數的比例及其在合夥人管理委員會(或履行會計師事務所最高決策管理職能的其他類似機構,下同)中的比例不得超過40%。這一比例還將在規定期限內逐步縮減。至五年過渡期結束,上述比例不得超過20%。

  《轉制方案》規定,具有中國註冊資產評估師、註冊稅務師、註冊造價工程師資格的員工,可以擔任特殊普通合夥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但需滿足一定條件,且該類合夥人人數及所持有的合夥財產份額,均不得超過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總數和合夥財產總額的20%。

  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合夥人,將只能在事務所內擔任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管理等內部管理職責,且人數佔比不得超過合夥人總數的3%。

  黎日忠表示:「根據新加坡、香港等地的經驗,公司可選擇將外籍合夥人派遣回海外,但大部分公司還是希望他們留下來,協助公司發展其他非審計領域的業務。這樣既能幫助公司盈利,還能在其他非審計領域為本地合夥人提供指導和支持。」

  一位接受「四大」審計服務的國企管理層人員表示,「現在『四大』遇到技術難題,可從總部得到經驗和知識分享,改制後,這種技術支持的機制是否還存在,對其審計質量會產生影響。」

  「在美國、新加坡等其他國家,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主要團隊都是由具有本地資質的會計師組成,本土化不會對他們的國際品牌產生任何影響。」黎日忠表示,外國合夥人可以更致力於發展非審計服務內容,如諮詢、併購等,這也是中國政府和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下稱中注協)一直鼓勵的。

  不過,「四大」在中國面臨種種挑戰,確實正在影響其現實地位。財政部力推的換審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換審爭議

  「推動換審一般有兩種方式,制度推動與個案推動。當時建行是一個特例,換審制度尚未建立,畢馬威大幅提價,建行就將獲取審計服務的方式由單一來源採購改成了招標。」建行有關知情人士介紹說。

  2010年8月,建行更換審計師之後,財政部隨後發布《金融企業選聘會計師事務所招標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國有金融企業必須每三年通過招標等方式重新甄選一次對其負責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並且連續聘用同一會計師事務所年限不得超過五年。

  由此,繼畢馬威退出四大行審計之後,其他三大行的審計師普華永道、安永和德勤也即將面臨換審的挑戰。而四大行以其龐大體量,無疑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中國最重要的服務客戶之一。其中,工行與審計師安永的服務合約2014年到期,中行與普華永道的服務合約、農行與德勤的服務合約期均為2013年。作為三大行大股東的匯金,積極推動了換審工作。

  對於與審計師服務合約到期的時間,企業和審計單位都有不同理解。如德勤提出,作為農行上市後的審計師,尚未經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但匯金更傾向於按照已出審計年報的數量計算實際已服務年限。

  有關知情人士表示,「這次大行換審,並不代表要淘汰哪家,而是希望建立更市場化的機制,避免長期一家審計可能帶來的一些弊端。」

  這一換審行動很快蔓延到央企。依據國資委頒發的《關於加強中央企業財務決算審計工作的通知》(國資廳發評價[2005]43號),同一會計師事務所連續承擔企業財務決算審計業務不應該超過五年。業內人士表示,國資委今年年後召集中鋁、華能國際等企業開會,力推換審。

  「這一點在國際上一直存在爭議,即股東和投資者決定是應定期換籤字審計師,還是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黎日忠表示。

  業內人士也存異議:「是否更換審計師,應該尊重現有的公司治理原則。不同企業按照公司治理的程序決定即可,無需國家強制推動。」

斗轉星移

  1992年,中國開始批准外國會計師事務所與中國會計師事務所根據《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設立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當時的國際「六大」(即安永、德勤、畢馬威、普華、永道和安達信)成為第一批准入者。

  當時,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在銀廣夏、鄭百文、藍田股份等會計醜聞中被陸續曝光,聲望降至冰點。社會各界對「四大」的誠信寄予莫大期望。 在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推動下,「四大」被正式、全面引入中國的資本市場。

  2001年,中國證監會頒佈「補充審計16號文」,要求上市公司IPO及再融資時,財務報告除國內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法定審計外,還必須由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補充審計」。一些商業銀行也相繼規定,貸款的公司必須到指定的外資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信用審計。

  2003年啟動的國有銀行改制上市,原本被本土會計師看成是做強做大的契機,但在當時的氛圍下,本土事務所失去了市場信任和發展的機會。這一繁重的審計任務,最終由「四大」擔當。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最終以「四大」簽署無保留審計意見的報表與國際標準接軌,在境內外順利上市。「四大」由此迎來了在中國大發展的契機。

  據中注協公佈的數據顯示,2004年,「四大」在中國的業務收入已經牢牢佔據了前四名的位置。

  最近,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20年的整合發展,「四大」在中國境內的分所達到25家,2010年實現業務收入95.17億元,佔全行業總收入的25.72%,其中審計業務收入83.94億元,佔全行業總審計業務收入的33.58%。

  多年來,「四大」以其風險內控程序嚴格繁複、國際知名度高、專業人員人數眾多等方面優勢,使其審計質量和客戶數量與眾多本土事務所遠不在一條水平線上。

  從過去種種案例來看,「四大」在不少審計案中能夠堅持原則,對中國的金融和國企改革,做出了相當的貢獻。能夠得到「四大」的審計,是中國公司能到境外IPO、或在私募發行中引入外資的必要條件。

  但這一趨勢近年來正在面臨微妙的改變。一方面,「四大」是否都能堅持原則,是否能在所有審計案例中堅持原則,開始出現了一些分化,「四大」中也出現了一些有爭議的案件。另一方面,要求給本土事務所更多發展機會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張連起表示:「希望業內的高級管理人員能積極利用轉制的機會,提高本土所的話語權、管理權、控制權,維護中方合夥人的利益,有效推進中外合作所的本土化進程。」

  2007年3月18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不再實施特定上市公司特殊審計要求的通知》,即日起取消特定上市公司實施特殊審計的規則。

  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於加快發展我國註冊會計師行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加快現有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本土化進程,在中國法律框架和統一市場規則下公平競爭」。

  隨後,財政部明確規定H股上市公司無需再進行雙重審計,首批獲得H股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除了「四大」以外,還有八家本土所。時至此番轉制,實為各種訴求的妥協和平衡。「四大」的本土化早在進行:「四大」本身實為勞動密集型的本土企業,每家的本土員工數量都在幾千人;本土合夥人在所有合夥人的比例,也從十幾年前的鳳毛麟角變成了半壁江山。此次財政部要求境外合夥人比例不得高於40%, 對「四大」來說並非高不可企。

  「從國際經驗來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取得和本土事務所一樣的『本土身份』,無論是在更多發展國有企業客戶方面,還是開拓其他領域服務方面,都是一個契機。」黎日忠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14

城投轉制大幕開啟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將退出歷史舞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067

城投公司紛紛轉制,在此趨勢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也面臨大規模的改革。未來這些融資平臺改革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走國企改革的道路,二是退一步成為一個項目的實體。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時代已經開始漸行漸遠。今年3月份,安徽馬鞍山城投便著手改制工作。並在今年5月20日正式更名為江東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繼馬鞍山城投先行一步轉制成江東控股之後,多家地方城投公司也紛紛試水轉型改制工作。這意味著伴隨國家財稅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此前扮演過重要角色的城投公司改制大幕正式開啟。據《經濟參考報》,安徽亳州的3家地方城投公司已整合並轉制成地方國企,安徽阜陽、江蘇鎮江、無錫等地的城投公司也在醞釀改制,把具有政府背景的城投公司轉變成普通企業。以建安投資控股集團為例:這家公司由3家城投公司重組而來,目前總資產大概730多億,凈資產450億。新組建的建安控股作為一般類投資公司,按市場化原則運營管理所屬企業及資產。今年6月26日,亳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變更亳州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有關事項的通知,亳州市國資委將其持有的藥都地產、交投公司、公交公司、文旅公司、保安公司及安源檢測線公司的股權經中介機構評估後,對建安控股集團公司增資20億元人民幣,增資後建安控股集團公司註冊資本為30億元人民幣,然後上述6家公司股東名稱全部由亳州市國資委變更為建安控股。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副秘書長楊農表示,改制和整合一定不能只是換個牌子在形式上的整合,應該朝著現代企業制度的方向改制。並且要規範微觀主體行為,優化金融監管和產業監管。楊農建議,未來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改革可以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往前走一步。即按照國企改革的要求,對這類企業實施規範化的改革和重組。第二種模式是往後退一步。使其成為一個特殊目的實體。其目標是專門做政府的公益項目。針對政府公益項目建設任務輕重程度,目前全國只有少部分城投公司可以采用第二種模式。城投公司或將退出歷史舞臺城投公司屬於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所謂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是指各級地方政府成立的以融資為主要經營目的的公司,包括不同類型的城市建設投資、城建開發、城建資產公司等企業(事)業法人機構,主要以經營收入、公共設施收費和財政資金等作為還款來源。據中央財經大學地方財政投融資研究所所長溫來成介紹,由於我國預算法規定地方政府不得舉借債務,不得發行政府債券,因此,地方政府就要通過城投公司這個平臺來為地方政府籌集資金。城投公司產生比較早,大概在上世紀90年代,但大規模湧現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央實行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之後。根據國家審計署2013年12月30日公告的《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里提及的數據,全國共有約7170個融資平臺公司。溫來成表示,“這7000多家城投公司大多數都是2008年之後設立的。”不過,未來城投公司或將轉變成新的角色,乃至退出歷史舞臺。5月20日國務院批轉的發改委《關於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規範政府舉債融資制度。開明渠、堵暗道,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溫來成表示,“城投公司探索改制可能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及國有企業改革,提到要建立一部分國有控股公司;二是預算法正在修訂,有可能在近期討論通過,一旦預算法允許地方政府自主發債,那麽大多數城投公司就不再有存在的價值,轉型是必然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00

玉山銀進廣東 亞洲盃進度後發先至 深圳分行轉制子行 「靜靜地讓競爭者備感壓力」

2016-01-25  TCW

等了四年,玉山銀行終於順利在中國成功將深圳分行轉制為子行,並拔得頭籌成為第一家在華南地區被中國銀監會核准通過的台資銀行,更是廣東自貿區第一家外資法人銀行,玉山銀行打亞洲盃的策略為何?

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說,玉山銀雖非最早登陸,但在中國申設子行成功,已有後發先至的意義。

趕在台灣總統選舉前夕,玉山銀行期盼已久的深圳子行終獲中國銀監會核准通過,一舉超前台灣金控業在中國布局的進度,成為繼富邦華一、永豐銀行之後,第三家成功升格子行的台資銀行。

然而,好不容易等來許可令,好日子卻過完了;面對去年以來經濟成長力道不再的中國市場,台資銀行不僅在大陸分支機構的利差下滑,授信風險也不斷增高。

根據金管會銀行局最新公布本國銀行二○一五年前十一個月獲利比,一四年衰退二.五%,其中中國分行衰退幅度高達二三%,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也衰退一一%,玉山銀行此刻面對的經營環境其實嚴峻。

中國總部設於深圳前海

就在眾多競爭者陷入進退兩難,甚至把目光移轉到東協市場之際,只有玉山銀行堅持一步一腳印,一舉登陸,「它安安靜靜地就讓競爭者備感壓力。」一家台資銀行行長如此描述他們眼中的玉山銀。

有別於多數台資銀行大部分以上海或北京為據點,玉山銀行另闢蹊徑選在珠三角地區搶灘,並直接將中國總部設在深圳前海,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說,「雖然玉山登陸不是最早,但集中資源耕耘深圳,找到自己的利基點。」事實上,珠三角的仗也不好打,主要競爭對手是中資和香港銀行。一位台資銀行香港分行總經理表示,中國或香港銀行可直接拿台商在中國廠房作抵押,但台資銀行卻不成,貸款金額逾千萬元台幣的案件,更必須經台灣總行批准,程序繁鎖,無形中削弱了台資銀行的競爭力。

困難還不只這樣,「光是東莞,經常兩個客戶分處東西,車程一個多小時,一天只能拜訪一、兩個客戶,要維繫客戶關係只能靠勤跑。」黃男州坦承,要克服的困難確實不少。

但明知山有虎,玉山銀當然撥好算盤才敢上山;東莞是中國台商投資最為密集的地區,全市現有台資企業近一萬家,約占廣東省台資企業三分之一,眾多台商市場,當然是玉山銀值此大環境不佳時機中,仍拍板登陸的關鍵因素。

一向定位為亞洲區域銀行的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陳亮丞表示,以星展的經驗,聚焦區域可提高效率,台資銀行先天上與台商同文同種的優勢,的確是很多外銀無法取代的。

玉山銀行很早就看好深圳前海是中國現代服務業最重要的示範區,具有深港合作、金融創新、制度改革的重要使命,搭上這幾年中國力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及「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片區」,截至一五年十二月底,入駐企業高達六萬餘家,註冊金額三.二兆元人民幣,,未來很有機會成為「中國版的曼哈頓」。

海外布局重視「五L」

然而,當亞洲盃成為金融業須面對的趨勢,台灣總部如何避免海外分行各唱各調、變成不同企業文化的銀行?

「海外據點不是一個『義肢』放在那個地方,必須血肉相連。」黃男州講得坦白,台灣的企業往亞洲布局,遇到的困難都是制度的結合,「你怎麼管理中國當地幹部?海外的總經理薪資要怎麼給?這都是台灣企業國際化遇到的最大挑戰。」海外布局必須有「五L」,除了Licence(執照)、Leadership(人才),更要抱持Long-term(長期經營)心態,一旦要經營當地客群,就要Localization(本土化)用當地人,雖然初期成本高,但長期一定是對的。

第五個L,也是台灣金融業者最容易忽視的Logistics,後勤資源系統。黃男州舉例,當初玉山銀設立柬埔寨分行,為了管理人力資源系統,台北總部的資訊系統不僅有中文介面,還有英文介面;此外,為了順利在地化,制度上也給予很大的彈性、包容性。「台灣銀行業也必須學習的是如何跨文化管理,以及學習和國際專業經理人共處。」去年玉山銀行海外分行獲利占比已達一○至一二%,若含OBU已逾五○%,「未來三至五年目標是海外獲利成長到一五%。」黃男州自信地說。

此時在中國市場設立子行,挑戰不可謂不小,玉山銀要如何閃過風險、打通這條關鍵筋絡,繼續提升海外獲利,市場很關注。

撰文 / 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