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轉帖:美股50年投資理念變遷與啟示 厚德載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aa7a970102dwl6.html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顧美國股市50年歷史,可以發現很多可資借鑑之處。


價值型投資和成長型投資的週期循環

投 資理念主要發源於最具活力、最具創新精神、最發達的美國證券市場,美國大學的理論學術研究和全球一流企業的經營管理創新實踐為投資理念的不斷發展和革新提 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創新平台。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演進,各種新的投資理念也從發源地向外圍擴散,在傳播到外圍股票市場,如歐洲、日本、新興市場、發 展中國家等的過程中,必然會結合不同的市場特殊情況與其它投資理念不斷發生碰撞,誕生出新的投資模式。互聯網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更是加快了發源地的新興投資 理念在全球傳播的速度,1999到2000年由美國傳播而來、在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證券市場颳起的互聯網熱潮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20世紀的大部分時期,基本分析學派已成為發達國家或地區股市的主流,它發展出的兩個主要分支是內在價值型投資和成長型投資。前者認為,投資者投資股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每年收取現金股息紅利,該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倫.巴菲特。成長型的投資者購買股票的主要目的則是獲得價格差而非現金紅利,該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彼得.林奇。人類要求迅速致富的心理導致對成長型投資的先天偏好,然而歷史經驗表明,在經歷過度的熱情追高成長型股票導致最終幻想破滅之後,必然又會走回到穩健的價值型投資的老路上,循環往復,週而復始,投資理念的變化呈現週期性的循環規律。


與 不同年代的產業發展週期一致,處在高增長期行業的高增長速度的熱門股在股票市場歷史上各時期比比皆是,如19世紀的鐵路股、20世紀初的鋼鐵股和汽車股、 50年代的鋁工業股、60年代的電子股、70年代的石油股、80年代的生物製藥股、90年代的互聯網絡股等等,各領風騷,概念股是成長型投資的必然產物和 昇華。


復興的50年代

由於剛經歷了1929到1933年的大崩 潰,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小規模的個人股票投資被認為是危險的舉動,個人投資購買股票不多。個人持有普通股熱是從五六十年代開始的,主要因為當時人們很 難相信大環境會再次出現蕭條、股崩、滯漲。1958年玻璃纖維船股票是當時市場上的搶手貨,它具有完全替代木船的許多優勢,迎合美國50年代的休閒主題。 後來的互聯網股票同此時期的玻璃纖維船股票熱有許多類似之處。

騰飛的60年代

這個階段的鮮明特徵是後綴有「trons」的公司名稱的流行,是增長股票和新股的狂潮期。在很大程度上,電子工業股熱與當時的美蘇兩國太空軍備競賽有關。


成長股是預期有高收益、高增長的股票,特別是那些與高新技術相聯繫的公司股票,如生產半導體、速調管、掃瞄器以及先進儀器儀表的公司,這些行業由於投資者對其產品強大市場前景的憧憬而股價飛漲。從60年代開始,多年以來傳統行業的5到10倍市盈率規則被50到1000倍取代。1961年數據控制公司的市盈率達200多倍,而增長穩健的IBM和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的市盈率也達80多倍。在此時期,以市盈率倍數為核心、注重未來現金流預測的穩固基礎理論讓位於注重投資者心理因素,「高買高賣、順勢而為」的空中樓閣理論。

為 滿足投資者對騰飛的60年代股票的無止境的投資飢渴,1959到1962年發行的新股比之前的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多。如同90年代後期的「.com」熱潮, 以「trons」後綴命名的公司紛紛湧現,電子狂潮在1962年捲土重來,5個月後終於爆發可怕的拋售浪潮。成長股、績優股同樣被捲入暴跌的災難,超過大 盤的平均跌幅。股票市場從動盪中恢復趨向穩定後,進入的下一個運行熱潮便是企業併購浪潮。


投資者對公司高增長的預期,如果不能通過高增長或高科技的概念獲得,便需要創造其它新的方法或概唸作為接力棒。於是,60年代中期誕生了美國產業發展史上的第三次併購浪潮。該時期企業併購浪潮的主要動力在於兼併過程本身會導致股票收益的增長,其中的技巧是財務或金融知識而非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1968年由於該次併購浪潮中的領導者發佈的季度公告收益低於預測,引發了市場的懷疑和震動,企業併購浪潮開始急劇降溫。


在 60年代,除了上述概念之外,市場還誕生出其它概念股票,施樂公司是概念股票的典型案例。該概念是一種新型工業生產的機器,能靜電複印干型複印品,具有專 利保護和領先優勢,這個真實、可信、革命性發明的故事吸引幾乎所有業績優良的基金經理。後來這種概念化投資策略發展到任何概念都行的地步。概念公司經常出 現的問題是擴張太快、負債過多、管理失控等,公司的經營管理風險很大,成長的不確定性大。當1969到1971年的熊市來臨,概念股跌幅比漲幅還大、還 快。此後很多年,華爾街不再迷信業績和推崇概念。


就像行業或經濟發展有自己的週期一樣,整個60年代公眾對概念崇拜的理唸經過了近十年的洗禮之後,又回歸到週期循環的起點,崇尚績優成長股。到60年代後期,隨著基金數量和規模的不斷擴大,開放式基金之間爭奪公眾資金的競爭加劇,公眾開始關注基金近期的業績記錄,尤其關注基金是否購買了那些有令人振奮的概念和完整信服歷史的股票。業績投資便開始風靡華爾街。


穩建的70年代

經 歷了60年代的購買小型電子公司和概念股票之後,基金經理和投資者恢復了理性和穩健原則,開始投資於有令人信服的增長記錄的藍籌股,這些股票還有持續增加 的股利以及很大的總股本(流動性好)。人們認為這些股票不會像60年代投機狂熱時代那樣垮掉,人們普遍的心理是購買後開始等待長期收益,被稱為是謹慎的行 動。當時的50只時髦股票主要有:IBM、施樂、柯達、麥當勞、迪斯尼等。人們認為任何時候購買這些已經被歷史證實的成長股都不會錯,這被稱為「一鎚定音」股。而且,購買藍籌股還能為機構投資者帶來謹慎投資的聲譽。在眾多機構大肆追逐下,這些時髦股票的價格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增長。


狂嘯的80年代

80 年代是生物工程股的好年華,同樣具備許多投機過頭的好股票,它以另一波包括生物技術和微電子在內的新領域的新股浪潮而開場。1983年出現的高科技浪潮是 60年代的極好翻版,僅僅是改變了名稱而已。技術革命喚醒了人們對高科技將徹底改變人類未來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幻想,直接刺激起60年代的概念炒作理念 的復甦。幾乎所有的原始新科技股都是搶手貨,新股上市後還會狂漲。再次引領概念股的是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生物技術的革命性突破以及驅動生物技術狂熱的是抗 癌新藥的問世。


《商業週刊》當時對此也以標題文章「生物科技時代的來臨」作出樂觀的預期。1980年面世的基因科技 公司的股票上市後的最初半小時狂漲近3倍。60年代概念股是以50倍的收益出售,而到80年代卻是以銷售額的50倍出售,華爾街還因此出現了專門針對生物 技術公司的新估價方法。最終的結果還是市場自身來消化自己吹起來的泡沫,從80年代中期到後期,大多數生物技術公司股價跌去3/4,1988年的市場復甦也沒有幫多少忙。


刺激的90年代

90 年代首先是前半期的「亞洲四小龍」熱,當時的背景是基金經理因美國本土經濟的發展速度放緩後而將目光轉向海外。而對新興國家市場由於有了激動人心的發現和 預期其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加上人們對該市場的風險知之甚少,直接推動了股票投資的國際化——「亞洲四小龍」熱,後來因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而崩 潰。90年代後半期至今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概念股的狂飆及退潮,人們對此至今記憶猶新,同樣也經歷了一個從狂妄到恐慌、最終到崩潰的完整過程和結 局。


    追溯美國股票市場近50年投資理念演變的歷史,可以發現以下三點規律:


1、美國股票市場近50年投資理念演變的歷史,大致按以下線索在展開,其中又蘊涵著某種週期性的循環規律:電子半導體(60S)——績優藍籌股(70S)——生物工程股(80S)——互聯網絡股(90S)——傳統行業績優藍籌股


在 每一週期中,投資者對證券評價的風格和方式在證券定價中起關鍵作用,從而也就奠定該時期的主流投資理念。概念股興起時期,以內在價值型投資為基礎的穩固基 礎理論屈從於空中樓閣理論,借助於投資大眾的從眾化情緒和過度反應,將憧憬美好的空中樓閣演繹得登峰造極。在概念股崩潰之後,受傷的弱勢群體和投資大眾追 求安全和穩健的觀念又深入人心,以內在價值作為股票投資價值的心理底線牢不可破,從而矯枉過正地走向另一個極端,回到有看得見的收益增長和分配現金紅利的 傳統產業,直到下一輪週期新的振奮人心的概念出現。


    2、市場投資理念的週期性變化同股票市場籌碼結構的調整過程驚人地一 致。被低估的市場籌碼,成長型股票熱時必然導致市場大量拋售價值型股票,持續一段時期後必然導致價值型股票被低估,在經過成長型股票熱的高峰之後,逐步被 調整到更積極、堅定的投資者手中時,而一旦這種市場籌碼結構轉換的調整完成或時機成熟之後,新一輪的市場熱點或週期就為期不遠了。這種週期性在任何國家和 地區的股票市場都是合乎邏輯的,因為它與股市零和博弈遊戲的利益矛盾或盈虧結構相一致。


    3、基金引導著市場主流的投資理 念。無論是向新型行業投資、向高成長的新興市場投資,還是向國內績優藍籌股投資,基金始終伴隨著先進的產業理論、管理思想的武裝,走在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最 前沿,領先於經濟週期。正是資本的驅利性和對投資領域的高度敏感,資本才始終能夠率先找到流動的方向,引導社會資金(資源)流向回報最高、最具有長期投資 價值的產業和公司,而一旦遇到阻力便開始自動調整,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13

轉帖:如何不被上市公司忽悠 厚德載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aa7a970102dzlv.html

從戰略上建立防忽悠的意識。

從本質上說,上市企業vs流通股東,大股東vs小股東,管理層vs外部股東,賣方(券商)vs投資者(買方),是有利益衝突的。往大里說,國家-集體-個人,政府vs百姓是有利益衝突的,因為資源就那麼多,國家政府拿得多了,百姓個人就拿得少了。只有在極少數時候,通常在國家民族危難時刻,才會有利益一致性。這大概就是股市中所說的底部的深淵時刻吧。在熊市底部,上市公司回購,算是跟投資者在一個戰壕裡吧。

 

上市公司跑來上市,受那麼多約束和騷擾(稅收、法律監管、投資者騷擾),如果不為圈錢,實在是冤大頭。象FB的小扎,為了創投資金的退出,不為圈錢的,那是罕有少見的。咱A股,不曾出現過。港股有零星,那也是鳳毛麟角。既然為圈錢,並且此後還有持續再融資,有意無意把公司亮點、好處放大是人之常情。新娘上花轎,哪個不塗脂抹粉?哪有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新娘子?所以大股東、管理層、賣方(券商),合力打扮上市公司是可以理解的。

 

有的時候,大股東或者管理層的首領,從本意上說未必是想誤導投資者,但人性的弱點,使得他們自己放大了曾經的輝煌,過往的優勢,傳達了錯誤的信息。其實時代是進步的,江山代有人才出,保不齊那豪氣干云,揮斥方遒的當家人,正處於頂峰的拐點處呢。可圈可點甚多,早年的倪潤峰是典型。週期性行業裡,這樣的誤區最多。颱風裡的豬,都以為自己有翅膀的。國企每每標榜自己的壟斷地位,也未必真是好事。

 

買的沒有賣的精,這是古話。牢牢銘記在心。但一直到很晚才建立起這樣的意識,蓋因過去十多年大牛市經歷烙印實在太深,我們真是牛市的孩子。上市公司忽悠習慣了,大牛市中投資者其實並非靠企業利潤和業績,而是靠M2的增長擊鼓傳花,只要有由頭炒作就行了,哪管事實真相?

 

還有就是文化制度和宗教傳承上的問題了。按基督教(如今地球上最主流的宗教)的說法,人是有原罪的,人是軟弱和有巨大缺陷的。因此,孔教所謂的「仁」,所謂的道德治國,根本就是烏托邦。為何西方在金融、醫療等專業領域要制定「舉證責任在辯方」?就是假設專業人士客觀上有能力欺詐。我們的教育,從小都是在欺騙小孩子,從未告訴他們真實的世界是如此豐富,完全不是童話中的真空。所以小孩子長大面對真實的世界,惶惑之餘,多半變得非常虛偽。因為大人們從未有勇氣正視、好好理解、認真對待這複雜的世界。這代代相傳的虛偽,不真實,軟弱,屈服,實在是非常非常的可怕。

 

扯得太遠。在頭腦中建立防忽悠意識後,需要一些具體的措施方法。例如:

1、交叉驗證。好在現在上市企業多了,大多數公司都有同行業的參照或上下游的比對。勤快點,多看多想多問,總共會發現企業是否誠實,是否刻意隱瞞真相。

2、常識,草根調研。如果10多年前的投資者像現在這樣有常識,會做一點點草根調研,藍田股份、銀廣夏的騙局就不會得逞。因為世面上從未見它們的產品,這造假的技術含量太低。可見投資者在進步,上市公司必須道高一丈才可繼續忽悠投資者。

3、財務稽核。在上述兩點之後,花點時間,靜心把財報看看,尤其是報表附註。相信能發現很多信息。絕大多數人既貪婪,又懶惰。不騙他們騙誰?神祇拯救自救者。

4、連環畫──歷史跟蹤。巴菲特說,要買有10年以上歷史的公司。這當然不是絕對的教條,但意思是我們可以通過歷史的跟蹤來驗證企業的方方面面。例如誠信,一個謊言需要N個謊言來掩蓋;例如企業是否習慣性自大,是否從來都不達預期;等等,包括經驗性的很多數據,都可以通過歷史跟蹤來獲得。如果一間公司,不是強週期行業,持續10年穩定盈利,穩定分紅,資產負債表健康,那至少是值得一看的。

5、學會做減法。人的能力是有邊界的。並不是說做了上述動作之後就能防忽悠了。大多數的行業,還是需要專業知識的,並非我們普通人能覆蓋。否則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就不需要那麼多高薪的研究員了。對於好多高難度領域,例如保險,就算看十遍財報和報表附註,我也昏昏然。還是放棄拉倒。我一再說過,連巴股神都不賭長期利率,不買壽險公司,我們有何德何能去挑戰這1000米高的欄?

 

最近持續參加業績發佈會有感。

 

錯過花期
 

大米如果不是合適的水分、恰當的火候,一旦煮成夾生飯,再怎麼弄都不會好吃。

一個人,如果少年時候不曾懷春,青年的時候沒有戀愛,恐怕終身未知啥叫憐香惜玉,什麼是浪漫情懷──縱然他有一堆後代,不過是動物一枚。

 

錯過花期,頂多是一隻長僵掉的果子。

 

20多年前華為、萬科、招行、中集等一大批如今的優秀企業誕生、成長。20多年後,就算有比任正非、王石、麥伯良等能力強10倍的人,如今也未必能成大事。環境已然不同。絕大部分傳統行業已經沒有了創業的機會。

5-8年前,張裕、雪花等開始做消費品品牌,認真去開拓終端、深度分銷。現在隨便一個面向個人消費者的公司,都會談及這些,這已經成了標準配置了。但問題是,如今的人工成本、租金、營銷費用、消費者的精明程度,已經和5年前有本質的不同。除非毛利夠高,否則成本費用打下來,恐怕不賺錢。大概率上看已經有品類代表的細分產品,再出龍頭企業難度很大。所以看恰恰,在葵瓜子以外的拓展都費力,曾寄予厚望的薯片就不給力,因為已經有大塊頭佔據了消費者心智,再怎麼弄,都不成。已經佔據消費者心智的那些公司,無論大小,日子應該是有的過。

 

5年前,當商業地產的價格還比較低,租金還比較便宜的時候,中國也沒有能夠形成全國性的零售企業,百貨絕大部分是區域性的;零星幾個跨區域發展的也不成氣候。連沃爾瑪這樣的巨頭都未能在中國形成足夠大的規模和覆蓋,到底是中國地方政府的阻撓,還是分稅制的干擾?當物流成本和商舖租金、地價持續高漲之後,啃連鎖零售這塊硬骨頭,沒有血拼的資本就免談了。擔心永輝,圍觀京東。

 

消費品中,高毛利的那些,多半是老祖宗(前輩)留下來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其實淨資產是低估的。算上品牌重置成本,ROE沒有那麼高。它們是幸運的,在股價低的時候買入持有這些的人是有眼光的。

 

但大部分消費品都不可能具備高毛利,必須靠走量,才能覆蓋各種費用──高昂的費用。如果不具備廣闊的市場空間,不能做大的,今後會怎樣呢?謹慎、悲觀。

像旺旺這樣,本不應該高毛利的,靠的是欺騙小孩子,它家的乳飲品,那叫一個甜,甜得膩人!那些膨化食品,真真是垃圾食品,做父母的實在不應該給孩子大量吃這些東西。所以它居然有60%以上的毛利,營收還幾百億的規模。真是難得!!做股東是幸運的。不過千億市值,新股東的前景會如何呢?不好說。

 

成長陷阱──續那些年忽悠過我們的公司
 
藍籌股不給力,新興行業始終有誘惑,但先要排雷,做減法。至少要在行業空間、生命週期、博弈格局(行業內的,相關上下游這兩方面)、以及估值等方面做一票否決。轉帖南方基金邱國鷺的博文《成長陷阱》。他在微博中總結:市場上的許多「偽成長股」,只要進行簡單的波特五力分析,就能清晰地看到其增長速度的不可持續性:有的是行業沒有足夠門檻去阻止跟風者,有的是公司對上下游沒有足夠議價權,更多的是相對競爭對手沒有足夠的比較優勢。

成長陷阱by邱國鷺

許多人認為,買股票就是買未來,因此,成長是硬道理,要買就買成長股。的確,最牛的牛股一般都是成長股;然而,最熊的熊股也往往是「成長股」。許多國家(包括A股)的歷史數據表明,高估值成長股的平均回報遠不及低估值價值股。原因就在於成長陷阱(GrowthTrap)比價值陷阱更常見。

成功的成長投資需要能預測新技術走向的專業知識,需要能預判新企業成敗的商業眼光,以及能預知未來行業格局的遠見卓識。沒有多年摸爬滾打的細分子行業研究經驗和強大的專業團隊支持,投資者就很容易陷入各種成長陷阱。

【1、估值過高】最常見的成長陷阱是過高估值(Overpay)--高估值的背後是高預期。對未來預期過高是人之本性,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統計表明,高估值股票業績不達預期的比率遠高於低估值股票(今年中小板/創業板的中報就是例證)。一旦成長故事不能實現,估值和盈利預期的雙殺往往十分慘烈。

【2、技術路徑踏空】成長股經常處於新興產業中,而這些產業(例如太陽能、汽車電池、手機支付等)常有不同技術路徑之爭。即使是業內專家,也很難事前預見最終哪一種標準會勝出。這種技術路徑之爭往往是你死我活、贏家通吃的,一旦落敗,之前的投入也許就全打了水漂,這是最殘酷的成長陷阱。

【3、無利潤增長】上一輪互聯網泡沫,ProfitlessGrowth大行其道,燒錢、送錢為手段來賺眼球。如果是客戶黏度和轉換成本高的行業(例如C2C、QQ),在發展初期通過犧牲利潤實現贏家通吃,則為高明戰略;如果是客戶黏度和轉換成本低的行業(例如B2C電商),讓利所帶來的無利潤增長往往不可持續。

【4、成長性破產】即使是有利可圖的業務,快速擴張時在固定資產、人員、存貨、廣告等多方面需要大量現金投入,因此現金流往往為負。增長的越快,現金流的窟窿就越大,極端情況導致資金鏈斷裂,引發成長性破產(GrowingBroke),例如拿地過多的地產商和開店過快的直營連鎖(特別是未上市的)。

【5、盲目多元化】有些成長股為了達到資本市場預期的高增長率,什麼賺錢做什麼,隨意進入新領域而陷入盲目多元化的陷阱。因此成長投資要警惕主業不清晰、為了短期業績偏離長期目標的公司。當然互補多元化(例如長江實業/和記黃埔)和相關多元化(橫向完善產品線和縱向整合產業鏈)另當別論。

【6、樹大招風】要區別兩種行業,一種是有門檻、有先發優勢的,Success begets moresuccess(成功導致更大的成功);另一種是沒門檻、後浪總把前浪打死在沙灘上的,Success begets morecompetition(成功招致更多的競爭)。在後一種行業,成長企業失敗的原因往往就是因為太成功了,樹大招風,招來太多競爭,蜂擁而至的新進入者使創新者剛開始享受成功就必須面對無盡跟風和山寨。例如團購,稍有一兩家成功,由於門檻低,一年內中國就有3000家團購網站出現,誰也賺不到錢。即使是有門檻的行業,一旦動了行業老大的奶酪引來反擊,一樣死無葬身之地,例如網景瀏覽器(Netscape)的巨大成功,樹大招風,引來微軟的反擊,最後下場淒涼。

【7、新產品風險】成長股要成長,就必須不斷推陳出新,然而新產品的投入成本是巨大的,相應的風險也是巨大的,而收益卻是不確定的。強大如可口可樂,也在推新品上栽過大跟頭。穩健的消費股尚且如此,科技股和醫藥股在新產品上吃的苦頭更是不勝枚舉。科技股的悲哀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開發出來的新產品常常不被市場認可,醫藥股的悲哀則是新藥的開發週期無比漫長、投入巨大而最後的成敗即使是業內專家也難以事前預知。

【8、寄生式增長】有些小企業的快速增長靠的是「傍大款」,例如,有的是為蘋果間接提供零部件,有的是為中移動提供服務,在2010年的「中小盤結構性行情」中都雞犬升天,在2011又跌回原形。其實,寄生式增長往往不具持續性,因為其命脈掌握在「大款」手中,自身缺乏核心競爭力和議價權。有些核心零部件生產商在自己的領域內達到寡頭壟斷地位讓下游非買不可,提高自己產品的轉換成本讓下游難以替換,或者成為終端產品的「賣點」(如英特爾),事實上自己已經具備核心競爭力和議價權、成為「大款」的,另當別論。

【9、強弩之末】許多所謂的成長股其實已經過了其成長的黃金時期,卻依然享有高估值,因為人們往往犯了過度外推(Over-extrapolation)的錯誤,誤以為過去的高成長在未來仍可持續。因此,買成長股時,對行業成長空間把握不當、對滲透率和飽和率跟蹤不緊就容易陷入成長陷阱而支付過高估值。

【10、會計造假】價值股也有這個陷阱,但是成長股中這個問題更普遍。一個是市場期望50%增長的成長股,另一個是市場期望10%增長的價值股,哪個更難做到?做不到時,為避免戴維斯雙殺,50倍PE的成長股和10倍PE的價值股,哪一個更有動力去「動用一切手段」來達到市場的預期?

各類價值陷阱的共性是利潤的不可持續性,各類成長陷阱的共性是成長的不可持續性。成長是個好東西,好東西人人想要,想要的人太多了,就把價格抬高了,而人性又總把未來想像得太美,預期太高,再好的東西被過度拔高後就容易失望,失望之後就變成陷阱了。成長本身並不是陷阱,但人性的弱點中對未來成長習慣性的過高預期和過高估值卻是不折不扣的陷阱。

2012年1月27日

 

 

正確地做減法 
 

《那些年忽悠過我們的公司》,說的是小公司陷阱,買貴又買錯,死在哪裡都不知道。血的教訓。

《藍籌殭屍成為大概率事件──續《回望沃爾瑪》》,要警惕「價值投資」,明白藍籌的價值在於箱體,在於波段。它們真的是過了高速增長階段了。包括中國經濟。那麼多人不承認這一點,該心痛還是欣喜?

(大概率來說,和固定資產投資相關的板塊,過了最輝煌的階段,估值相應下調。傳統行業接下來應該是整合、兼併收購,留存幾個大公司。即使是留存的大公司,也難以給高估值了。)

剔除上述兩類,剩下的不多。大消費算一個,新興產業算一個,只不過分分鐘墜入小公司陷阱。考眼光。

 

正確地做減法,而不是盲目做加法。

 

更多的時候是不做什麼,把該做的那點做好,而不是非要做點什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