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贫富的距离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69762.html

这是一年的中间月份,正如人生中财富积累乃至生活阅历中承上启下部分。我想分几个部分来聊聊为富与保富的事儿。
说到富,可能要涉及到贫,因为那似乎是一个社会的天然两面。其实,世界上本没有贫富,所谓的贫富,就是比较出来的。大多数的人,可以熬过自己啃着窝 头,而隔壁邻居只能喝稀饭的艰苦生活,但未必能安于自己住着豪宅但迎面的小同事却住在别墅的场景。如此看来,贫富竟是一种感觉,一种你比别人,尤其是你认 识的、你亲近的人多那么一点点的感觉。这种比人优越的感觉,让你觉得富有,让你觉得幸福。但感觉不是看不到、摸不着、稍纵即逝的东西吗?为了让这些感觉有 些“实质”内容,于是人们有了用一种货币符号的单位数来表示所谓的贫富差距。

贫与富的差距,历来是经济社会很多问题的纠结点。多年前我借住在加州的一位好友家。那是在当地比较有名的“高尚社区”,每一户人家的左邻右舍都有相 当的距离。当时也是纽约的治安丑闻刚刚得以控制,但尚未完全改善之际。朋友的先生曾跟我说:什么是贫富距离?就是你掌握了财富和政治机器,但你还是怕 他……假如有一个衣衫不整的黑人青年在星期六的傍晚一直在我家门前溜达,我一定会报警……

那时我确实有点不解,这不是以貌取人的典型吗?若干年后方慢慢悟得。所谓的距离其实是先从心里产生的。当一个人身无分文,乍一看到无穷的财富,必是 先不适应地惊慌失措;而当一个人有了不少的积累,他就会时时害怕失去已经获得的,当他不能主宰比他强的团体时,他必然对不如他的一群人划出所谓安全的距 离。而很多时候划分人群的标准,就是财富,或者说金钱。

但贫富的距离在现实生活中真就有这么大吗?其实未必见得。对一个普通人而言,由贫致富何其艰难;但对一个资产富有的人而言,由富致贫又是何其常见。 有时候,前者如登雪山,后者如坐滑梯。古人曾言,财为五家所共有,这五家就涵盖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灾人祸。要避开天灾固然不易,要克服人祸也是相当困难的 事。

有时候,贫穷和富有只是一场病的距离。这是几年前在美食界负有盛名的媒体人原晓娟的人生感悟。无独有偶,陈黛女士在6月15日的同乐坊博客中发表的 “其实我们都生不起病”,更真切地反映了我们周边每天都在发生的普通人的财富因病转换的故事。原女士曾在博客中感慨:在我们追逐富有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 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健康和生命呢?这样的感慨,如果不是一个被疾病折磨过的人,不是一个睿智的人,不是一个看破放下的人,又怎能悟得出?但这样感慨,如果 被我们早闻、早接受,岂不是人生的幸事?

贫富有时候只是一张桌子的距离。我的一位至亲好友,少时聪明能干,总能抓住个把市场机会,获得当时看来很是不菲的收入。要是能勤勤恳恳地做下去并好 好打理,他现在应该也有上千万身家了吧。但他似乎平生最爱麻将,一天不往外跑就在家里如坐针毡,每次靠聪明努力赚来的钱,没几天时间就在牌桌上被瓜分完, 可怜他的太太和幼小的孩子,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他所赚到的一沓沓钱,对家人而言,就如江南梅雨季节乍现的一缕阳光,尚未驱走潮湿的霉迹,就又被密密厚厚 的云层给盖住了,难言何时可以走出阴沉晦暗的日子。不知在他蓦然回首的时候,是否会意识到,自己本可以过得美满富足的生活,就活生生悔在了一张桌子前。

贫富有时候只是一口气的距离。我少时的一位同学,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经商,虽然书读得不多,但靠着妥帖的为人处世和家中长辈的帮助,事业有成, 有了自己的工厂。多年后的一天,他忽然告诉我举步维艰,令我不禁讶异。细问之下,方才得知原来他有一次陪客户去澳门,经不起老千的一句刺激,输光了随身的 钱卡。不仅如此,经历过十多年商海打拼的他居然在一次次激将法下,打电话让财务直接汇钱做赌注,当已经一无所有的时候,还欠下了债务……我那时见到他的时 候,他正为归还工人的工资而奔走,早没了原先的意气风发……只是那么几句话,就让十数年的积累荡然无存。难道我们这么害怕失去财富,以至于被人挑战一句 “你没钱不敢吧”?都难以忍受?对我这位同学而言,财富真的成了过眼云烟。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朋友,因为一口气,而失去了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东西,又何止 是钱财?

纵然在心里有千百距离,而在现实中贫富确实可以被迅速转化的。同样在世界杯土地上的津巴布韦,两年前就遭遇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其2008年上半年的 通胀率居然达到1468倍。所有所谓富人的货币资产,在可以看到的几十个日夜间就荡然无存。这又怎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可以预见和抵御的?这个时候,如果 一个人总是往外求,总是遗憾懊悔于财富的流逝,那么人生的意义和幸福可能也难以回来了。

其实,贫富就在一念间。贫者如果能安于简单生活,努力脚踏实地,亦能得到风轻云淡的感受;富者如果为富不仁,纵有千百资产也总是担心财富缩水,因而 一辈子都不会有富足感。而我们芸芸众生,在贫富之间奔波劳顿,与其说是为了生存,不如说是为内心深处对于财富优越感的向往。但我们大多数时候,只是在计算 可以迅速计量的货币、股票和其他资产,人们身体的、内心的贫富,却很少、又很难有人用什么东西去丈量。比如健康,比如家庭和乐。如果说比人好一点点的感觉 就是富有的感觉,那么帮助别人、援助别人一定是增加富足的一种手段,因为当你有能力拿出钱财物来帮助另一群比你弱或比你穷的人的时候,至少说明:1.你比 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在物质上都要富有;2.你给予了之后还是比他们富有;3.你用你认为并不致贫的物质,换来了那么多的感谢;4.你感觉你在物质和精神上 都富有了;5.你不再怕穷人,并且享受这种源源不断的给予。

记得几年前与孩子共读爱的故事,有一篇佚名文章,贫困家庭11岁的小姑娘玛丽为了罹患脑瘤的弟弟安德鲁,拿着仅有的11美分,一路走来要去买一个奇 迹挽救弟弟的生命,而恰巧在一个小店里遇到了亿万富翁,后者便以11美分将一个真正的奇迹卖给了他——医生、治疗,还有完整的家庭。这是一个很好的诠释贫 富互相融合各取所需的感人事例。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我们不仅看到了人性柔软美丽的一面,更坚信这位富翁和这位小姑娘,彼此都没有失去什么,却给对方,也给 自己带来了更大的富足,他们之间不仅没有距离,也给像我这样阅读的周遭人带来了持续的暖意。

而这,并非只有富翁可以做,每一个人,都可以伸手去帮助比我们弱小的群体,都可能因此改变某个人的人生。既然贫富只是一念间,那作为现今世上还有那 么点家财的我们,何不转变自己的心态。与其天天害怕不慎跌过一个距离由富转贫,倒不如及时享受一下富人的感觉。而最能体现自己富人感觉的,不是与那些比自 己多一些资产的亲朋好友比,而是适当地资助那些穷亲戚、穷朋友和穷不相识的人。与其藏起来怕被偷被抢,让窃贼来分配,不如拿出来按自己的意愿去布施;与其 通过牺牲身体和为人准则去积累财富,不如放慢速度,减轻压力和包袱。宛如爬山途中,看看山顶虽然是遥不可及,但偶尔向下探望一下,或者扶一把走不稳的行 人,更是一种增加我们勇气和信心的作为。

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习惯、平和的心境、慈悲的心怀,这些才是一个人真正摆脱贫困的四大支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7

十二五系列 - 內需物流, 運輸距離大增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03731

內需是之外十年的大趨勢, 這個係人都知, 問題是, 哪種內需才是高增長呢? 龍頭內需股隻隻估值比天高, 一旦增長不再, 分分鐘唔跌死都悶死。我的看法是, 要看人民的可支配收入的變化, 尢其是減去基本食物成本的可支配收入的變化。

.

 

我年頭的時間, 不斷去找民工加薪受惠股, 因為我認為民工荒一定會令工人或低收入者收入大幅增長, 令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上升, 於是就是以花多點, 買好些的東西。目標就是一些檔次不算太高, 或銀碼不是很大(small ticket items), 在受惠收入增加的廣大受薪階層的消費能力以內的。當時選了維達等, 耐性不足早放了, 食不了整個浪, 但方法還是對的。

.

當時的想法是, 國策支持呀! 國策就是要人民幣慢慢升值, 人民幣升值慢就會引起通漲, 而中國的各種政策就是要令工人漲工資 - 加大農民的各種優惠、令工人不足, 叫價能力提升等等。都是走這個方向的。

.

溫總年頭說過一句話, 控制通漲預期, 重中之重就是控制農產品價格。今年天氣反常, 看看, 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 4.4%CPI 後面, 食物成本上漲10-30%, 你叫低收入者怎麼辦? 更慘的是, 以前炒農產品的是中間商, 中史可對他們大大打擊。現在呢, 正常家庭也做囤囤族, 你他們都是保護自己還食得起飯, 你是不是把他們全都關進牢? 這個問題很難搞, 我們還是看看中央可以怎樣拆招。這個民工加薪受惠股策略肯定是行不下去了, 因為這批人就是通漲之下夾得最慘的人,他們的可支配收入正在下降, 於是就是以買少點(), 買差些(檔次)的東西。

.

什麼會受惠呢? 貴野, luxuries. 還有一樣比較可靠的, 四五六級城鎮的內需。每個人心目中的一二三四五級城市都不同, 先說我的, 未必對, 但對以下統一有幫助。一級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二級是所有的省會、直轄市或和省會同級的城市, 如成都;三級是其他二線的地級市, 如威海;四級是縣, 五六級則是村、鎮、旗等等。

.

大家想想, 今次的通漲, 漲在農產品, 再加上利農措施, 農民的可支配收入還是應該上升的。「十二五規劃」中也有說, 「加強縣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42), 「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以縣為單位建立社區銀行,發展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和小額信貸,健全農業保險制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11). 農民賺的錢, 縣域經濟是十二五之下一個政策, 雖然不可說是很重要的政策, 但對我們了解內需是重要的。政府不斷改善農民生計, 但也鼓勵農民把賺到的錢駛番出來, 而縣、村、鎮等四、五、六級城鎮就是他們最主要的消費點。這些456級城鎮的消費將會比較高、而且比較肯定。還記得嗎? 中國搞的城鎮化, 城鎮就是指十萬人以下的人口集中地。

.

問題是, 中國每個農民年均收入只是5000元。他們可買些什麼?家電? 已買了, 也到達了環比下降期。食品? 你信不信通漲再升很快便被限價? 其他small ticket items? 你知不知道一二三線城市目標顧客被夾的影響大還是四五六線村鎮擴張的影響大? 老實說, 如果你想找一隻只做四五六線地區的內需股, 應該是找不到的。這些地方的人, 買的可能是和名牌差一個字的仿名牌, 農民花的錢, 可能性有很多, 可能是上多幾次館子吃餐好, 也可能是有病可買藥看醫生, 你點估到咁多。

.

不過, 要說內需, 不得不提兩大內需通殺之王, 是可以一定受惠的 - 一是超級市場, 二是貨車。超級市場一定要設得密集才賺到錢, 村鎮多的應該沒有, 有也不要選, 現在我們說的是貨車。不是嗎? 我理得你買蒙牛牌還是蒙頭牌, 總之就要運貨, 是不是? 貨車銷售相當周期性, 而且傾向集中爆發, 但是貨運量一定是隨內需量穩定上升的? 是不是, 車軚用量是也, 對不對?

.

運量精細分開來說,是噸公里。隨著內需增長,噸就增加,沒什麼好講,公里的故事才多。以前的貨量以外需為主,海外進料入來,廣東碼頭入口,運到廣東工廠來料加工,再運回廣東碼頭出口,貨車走了多少公里? 現在搞內銷,一件貨,賣到全國大江南北,又走多公少公里? 這是第一大點,亦是最大的一點,內需銷量每噸貨的公里數必定遠遠大於外銷公里數,從而引起運量的提高。

. 

第二點,來回的問題。比如說,我是賣鞋的,我華南運貨到華北,會不會自己買貨車,自己運? 一半半吧,運到華北的中央倉/物流中心/各小型衛星倉的一程一級運輸多數不會, 因為不想回程空車呀!而中央倉運到各零售鋪就可能會, 視乎物流時間要求。一級運輸通常都是外發就物流公司的,如順X那些,因為人家有網絡,可減少空車率。回正提了,一二三級市運輸的回程空車率是比較高的,但四五六級的空車率肯定高,這些地方工業不多,有什麼可運出來? 還有呢, 一二三級的人口密集,四五六級的人口密度低。簡單來說, 就是四五六級地方的銷售佔比越高,貨車空車率就越高,每噸貨跑的公里就越高。

. 

第三點,網購。網購如淘寶越來越盛行,這些貨物貨送都有一個時限,總不能等夠貨才出車。尢其在四五六級地方,高檔點的東西也不能在商店中找到,就要網購。網購出的車我相信肯定和一級運輸、和出口運輸不同,是裝不滿車的, 即是說,每噸網購貨跑的公里又會再高一點。

. 

第四點,西部大開發,其實這是和內需無關的,但也和噸公里有關。西部大開發大建設是國策,尢其是新彊。要用大量水泥物資對不?  但新彊基本上不可能變出這麼多物資出來,全都要來自華中的,你就看最近的甘肅蘭州吧,蘭州到烏魯木齊的距離就等差不多等於蘭州到北京的距離,即是走半個中 國。人人都想,新彊大開發要買工程機械股、建材股,但究竟之前大建高鐵用量多還是新彊多量多呢,如果減少就即是倒退,這個問題我不懂答。但這超大規模的物 資運送建設肯定是第一次。只前四川的主要是水運的,二三百元一噸的水泥,陸運就打不進四川盆地。新彊的水泥建材肯定不足,大量物資跑半過中國入去搞基建, 不是也增長每噸公里數了?

. 

食貨運量的股就是公路、車軚。興達,主要做貨車軚中的子午鋼線,貨運量大了,車軚自然換得多。市場是oligopoly,  新入行要3-5年認証。興達長年return on fixed asset 30%以上,不久之前配股擴建,還是搞新能源鋼線。是不是有些偏離本業? 興達的主要工序,就是買盤條(鋼線)回來抽線再強化,現在做新能源光珪板的切割鋼線,應有其一定優勢。十二五要求將行業子午化率提高,也是幫助。

. 之 前說新材料國策口惠實不至,可能解釋得不好。我的意思是,新材料得到的政策幫助可能只要稅務,如果只看政策幫助層面,是比較少的。新材料是一樣有前途有意 思的東西,好的產品可大幅增長盈利能力,但如何判定這種新材料有沒有市場,這個功夫真考人,技術含量相當高,斷不是有「新材料」三隻字就可以成功。如果你 要找低技術含量的,還是選水泥吧,一有政策肯定受惠,牛頭角順嫂也懂。既然興達說這種鋼線現在毛利達80%, 過去幾年管理層住績也良好,理應對這個新材料投入信心一票。15倍左右的normalised PE也不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66

市場距離與情緒 Consilient_Lollapalooza

http://blog.frankyfan.com/2012/02/blog-post_13.html
很多時會談到market view ”我睇升/跌”,甚實這些對話,如果沒有Time Frame的界定,是沒有大意義的。一定是先跌後升或先升後跌。如果語言用得不好,便會影響我們的思維能力及決策。因為,我們必須清楚了解市場距離。熟習了一種距離,便可以試不同的距離。更甚就是一心多月,處理multiple time frame。

不難研究出一些技術方法去處理multiple time frame的問題。簡單就是日線周線月線或小時線等方法就可以了。然而,這些招式必須心法的配合才可以運用得當。如果心態上的市場距離不變,招式套路便用不到勁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市場參與者不能沒有情緒,因為情緒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理解情緒的來源,以及怎樣影響我們的決策能力。我的經驗是,壓力多數源自招式與認知的不配所造成的。如果感到不對勁,最好審視自己的組合是否合乎自己的市場距離,比例是否適合。

最後,我們要小心我們接收資訊的觸角。因為資訊是死的,人是生的。眾說紛紜,各有道理,因為各人也在描述海上大小波浪的起起跌跌。真的懂股票的人,不是描述者,而是真正能在股市中獲利及享受的衝浪者。

近日看不少新聞股評的Time-frame都很短,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距離神經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99

小馬奔騰:丈量藝術到商業的距離

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210/t20121019_365607.htm

  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從廣告起家的小馬奔騰將業務擴展到電視劇、電影、動漫、影院投資、新媒體、演藝經紀等各個領域,N駕馬車協同作業,形成一條完整的娛樂產業鏈。小馬奔騰的理想是打造「啞鈴式結構」,廣告和影院投資作為穩定的兩頭提供資金等支持,中間的影視、動漫等業務風險較大,但能塑造品牌的核心價值。
  除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與前輩獅門影業一樣,小馬奔騰在探尋藝術與商業的平衡點上也頗有過人之處。在相當於一場「賭博」的影視領域,憑藉嚴格的風險管理和成本控制,小馬奔騰成為了一名「謹慎的賭徒」,從簽約導演、編劇,到項目的選擇、融資、執行,小馬奔騰將商業的邏輯貫穿始終。而近日,小馬奔騰又開始了併購擴張的嘗試。

  
  對很多人來說,北京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統稱「小馬奔騰」)這個名字還頗顯陌生,其實,在電視劇《歷史的天空》、《甜蜜蜜》、《我的兄弟叫順溜》、《我是特種兵》,電影《越光寶盒》、《將愛情進行到底》、《黃金大劫案》等一系列影視作品的背後,都有小馬在奔騰著。
  小馬奔騰的前身是成立於1994年的北京雷明頓廣告發展有限公司,在之後的十幾年時間裡,小馬奔騰的業務觸角延伸到電視劇、電影、動漫、影院投資、新媒體、演藝經紀等多個領域,N駕馬車相互配合,形成了完整的娛樂產業鏈。2009年開始,小馬奔騰對公司進行集團化架構調整併對資源進行整合,最終成立了北京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較為完整和穩定的業務板塊,小馬奔騰還有另外的過人之處。從簽約編劇、導演,到項目的選擇、融資、執行,小馬奔騰的風險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被業界稱道,配合強大的營銷功力,善於「以小博大」的小馬奔騰是個地地道道懂藝術的生意人。
  N駕馬車並行,打造娛樂產業全鏈條
  從廣告起家,小馬奔騰逐步將業務拓展到電視劇、電影、動漫、影院投資、新媒體、演藝經紀等領域,N駕馬車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娛樂產業鏈。按照小馬奔騰的規劃,未來公司業務將被打造成「啞鈴式結構」,兩頭的廣告和影院投資業務作為較為平穩的業務板塊提供穩定的資金供給,中間的影視、動漫、新媒體等風險較大的業務用以塑造品牌核心價值。

  敲門磚:故事從廣告講起
  跟華誼兄弟一樣,小馬奔騰的故事也是從廣告開頭。上世紀90年代初,從北京廣播學院攝影系畢業後的李明成為一名廣告片攝影師,經過最初的行業經驗積累,1994年,李明創立了北京雷明頓廣告發展有限公司。
  1995年4月,央視一套《新聞30分》開播,1996年,雷明頓獲得了《新聞30分》欄目廣告的獨家代理權。此後直到2009年11月中視金橋(00623.HK)接替雷明頓獲得該欄目廣告代理權,其間的十幾年,此項業務一直是雷明頓的一項主要業務,為其帶來了穩定持續的收入來源,也成就了雷明頓最初的起點。除此之外,雷明頓還曾代理過央視《新聞會客廳》、《夕陽紅》等節目的廣告,目前,其仍代理央視二套《經濟與法》、新聞頻道《環球視線》的欄目廣告及央視電影頻道大部分時段廣告。
  廣告業務是小馬奔騰起步最早的一駕馬車,對於小馬奔騰整個產業鏈的構建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廣告行業已經十分成熟,廣告業務能保證穩定的收入,為其他業務的嘗試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目前,廣告業務收入大約佔小馬奔騰總收入的1/3;第二,在廣告領域近20年的耕耘幫助小馬奔騰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為影視劇植入廣告提供了便利,雷明頓廣告承接了小馬奔騰影視公司多個工作室的影視劇植入廣告業務,這些大客戶也有可能轉化為投資商;第三,營銷對於影視劇行業非常重要,電視、戶外、雜誌等廣告渠道資源為小馬奔騰的影視劇宣傳提供了天然的平台,節約營銷成本。

  影視業務:知名度來源
  廣告是小馬奔騰最初的起點和資本,可是,如果其僅僅是一家廣告公司,那麼,即使是它代理了更多收視率更高節目的廣告,我們可能還會在聽到「小馬奔騰」這個名字的時候一臉茫然,是影視業務讓更多人瞭解、至少「聽說過」小馬奔騰,為小馬奔騰帶來了品牌知名度。
  1998年,小馬奔騰的廣告業務已經進入平穩運作階段,依舊有著光影情結的李明決定進入電視劇製作領域。2004年,小馬奔騰出品了第一部電視劇《歷史的天空》;隨後又推出了《甜蜜蜜》、《我的兄弟叫順溜》、新《三國》、《我是特種兵》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電視劇,電視劇成為小馬奔騰的另一駕運行平穩的馬車(表1)。


  從電視劇行業過渡到電影產業,對小馬奔騰來說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兒。2005年,有投資方找到小馬奔騰,勸其進入電影業,而當時,李明認為時機尚未成熟。直到2008年,《非誠勿擾》、《畫皮》、《赤壁(上)》、《長江七號》、《功夫之王》、《功夫熊貓》、《梅蘭芳》等十幾部電影票房過億元,國產電影總票房達到40多億元,首次超過進口片。李明認為時機到了。
  2009年,從跟投《機器俠》開始練兵,小馬奔騰在電影行業的投資一發不可收拾。此後的幾年,小馬奔騰共投資十幾部電影,其中5部電影票房過億元,分別是《越光寶盒》、《武林外傳》、《建黨偉業》、《將愛情進行到底》、《黃金大劫案》。其中,小馬奔騰獨立投資運作的《將愛情進行到底》掀起一股懷舊風,以2000萬元的投資獲得了超過2億元的票房。同樣獨立投資運作,由簽約導演寧浩執導的《黃金大劫案》成為了2012年五一檔國產片的唯一勝者,面對三部好萊塢大片前後夾擊,依然取得近1.6億的票房成績。憑藉強大的營銷功力,小馬奔騰「以小博大」的亮眼表現為其帶來了更大的知名度(表2)。


  業務拓展:打造全產業鏈
  目前,廣告、電視劇、電影是小馬奔騰的三項主要業務。和許多影視公司一樣,小馬奔騰也有著全產業鏈的夢想,在這三項業務的基礎上,小馬奔騰不斷進行業務拓展。多駕馬車並行的方式可分擔風險,並可通過不同業務之間的配合逐漸打通產業鏈。影院投資、動漫、新媒體、演藝經紀都在小馬奔騰的計劃版圖之內,其中,影院投資業務尤其受到李明的重視。
  2011年,北京小馬奔騰影院投資有限公司成立,小馬奔騰開始涉足院線建設。按照計劃,未來5年,小馬奔騰計劃每年開發10-15家影院,規劃發展50家影院、400塊銀幕,預計年票房產出超過10億元。目前,一線城市,尤其是北京、廣州、深圳等地的電影屏幕數量已經達到飽和,而隨著群眾生活水品的提高、娛樂消費的提升,二三線城市表現出極大的挖掘空間,小馬奔騰在院線上的佈局也是從二三線城市開始。2011年9月,其旗下首家影院—慈溪歡樂小馬電影城開業,小馬奔騰高層悉數亮相影城開業典禮,2012年下半年歡樂小馬電影城江蘇淮安店、重慶大渡口店也將陸續開業。
  小馬奔騰高層領導對影院投資相當重視,這種重視的背景是中國電影產業的票房分成模式:院線和影院大約可以分得票房收入的57%,製作方和發行方只能拿到43%,這43%還是在廣電總局的「要求」下實現的,曾經,這一比例只有30%。而且,如果說拍電影是一場賭博,那麼,電影院則是穩賺不賠的賭場。按照小馬奔騰的規劃,未來,院線業務將和廣告一起成為其「啞鈴式結構」的兩頭,為集團其他業務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中間的影視、動漫、新媒體、藝人經紀風險相對較大,但將成為塑造品牌核心價值的部分,並且,各個業務之間相互配合,形成一條娛樂全產業鏈(圖1)。

  影視業務:是藝術,更是生意
  影視產業在藝術與商業的天平上左右遊走,試圖尋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對於這種探尋,小馬奔騰頗具天賦,從與編劇、導演的合作方式,到項目的選擇,再到整個項目的運作過程,小馬奔騰將商業貫穿到整個產業鏈當中,對於小馬奔騰來說,影視業務是藝術,但更是一門生意。

  與編劇、導演合作方式:從江湖到商業
  藝術以人為本,對於影視行業來說,編劇和導演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也因此,著名編劇和導演成為眾家影視公司爭奪的熱點。小馬奔騰旗下也匯聚了一批優秀的編劇和導演,如有「中國第一編劇」之稱的劉恆、《活著》和《霸王別姬》的編劇蘆葦、《武林外傳》編劇寧財神和《士兵突擊》編劇蘭曉龍,還有束煥、孔二狗、李修文等。而導演方面又有吳宇森、張一白、寧浩等坐鎮。
在與電視劇導演的合作上,小馬奔騰採取了「御用」機制。這並不是電視劇領域的通行做法,一般而言,電視劇都是按照項目來運行,先敲定題材,再臨時聘用一位導演來拍攝,影視公司跟導演和編劇之間的關係相對鬆散,所簽訂的協議一般也只是針對某一項目。
  小馬奔騰的做法曾經受到業界詬病,但李明卻堅持如此。導演的御用機制雖然成本較高,但更有助於電視劇質量的提升。對於電視劇來說,作品直接出售給電視台,相當於B2B業務,確定了編劇、導演、演員等,收入基本能夠測算,因此與導演的穩定合作能保證收入。
  另外,小馬奔騰在編劇導演合作方面雖然採取了「御用」機制,但並不意味著簽約導演不能執導其他項目。如果有其他機構想與小馬奔騰的簽約導演合作,由小馬奔騰對項目進行評估,並對可行的項目進行聯合投資,這也讓小馬奔騰擁有好項目的投資主動權。
  在電影產業中,導演與影視公司之間的合作一直充滿了「江湖味兒」,例如馮小剛與華誼兄弟,分手前的張藝謀和新畫面。小馬奔騰則選擇了一種「商業味兒」更濃的合作方式:採取「FIRST LOOK」的方式,對於導演手頭兒的項目,小馬奔騰具有優先投資權,簽約導演每年至少完成一部影片的拍攝。小馬奔騰這種與導演的合作方式既鬆散又緊密,每年一部影片的要求保證了影片的數量,優先投資權又利於小馬奔騰選擇質量高的項目,有效降低風險。同時,這也避免了對某位導演的過度依賴,旗下導演的相互合作又提升了小馬奔騰出品影片的質量,例如寧浩在張一白執導的《將愛情進行到底》中客串角色為影片助陣,而寧浩執導的《黃金大劫案》的監製就是張一白。
  小馬奔騰在與電視劇和電影導演的合作中採取了稍顯不同的方式,但都將投資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既保證產品質量,又能降低風險。

  引入金融手段,做謹慎的賭徒
  即使有了優秀的編劇、導演、演員,誰也無法預料一部電影的票房,當影片推向市場,可能叫好叫座,也可能血本無歸。做電影就像一場賭博,小馬奔騰力圖做一個「謹慎的賭徒」。而要達成這一點,金融手段的引入至關重要。
  小馬奔騰的風險管理能力被業界稱道,而提起小馬奔騰的風險管理能力,《機器俠》是繞不過去的一部作品,而鐘麗芳是離不開的那個人。《機器俠》是由導演劉鎮偉操刀,胡軍、孫儷主演的科幻加愛情主題電影,鐘麗芳是北京小馬奔騰影業有限公司總經理。2003年,在英國獲得國際市場營銷管理、風險管理碩士學位後,鐘麗芳回國加盟了小馬奔騰,也將金融投資的理念和方法帶給了小馬奔騰。當《機器俠》最初的投資方找到小馬奔騰的時候,小馬奔騰通過評估認為《機器俠》存在較大的風險,於是,金融專業出身的鐘麗芳採用了一些風投常用的手段:第一,優先回款;第二,保證成本加20%利潤的回款額;第三,共管賬戶。最後,《機器俠》市場反應不理想,除了小馬奔騰獲得了20%固定收益外,其他投資方都沒有掙到錢。
  小馬奔騰將「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的理論充分應用到電影投資裡,根據投資規模將影片分為三類:4000萬元以上的項目被劃為大項目,這樣的大項目或者可以獲得大回報,或者對公司在行業樹立品牌有所幫助,例如跟投《建黨大業》;千萬級及以下的小投資片子被視為「小成本博驚喜」的部分,《武林外傳》、《將愛情進行到底》就屬於這一類;中等投資的影片對小馬奔騰來說是風險最高的類型,因為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成比例,如果一部影片投資4000萬元,那麼票房達到1億元以上製作公司才能收回成本,而票房過億又是很大的一個坎。
  在對影片進行大概的分類之後,對於單個項目的運作,小馬奔騰也會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小馬奔騰成立了專門負責審核項目的評估委員會,由公司管理者、財務、製片人、編劇、導演共同審核並修改劇本,並研究如何控制成本。除此之外,其與專業的調研機構合作,從多個角度瞭解市場需求,對項目的操作更為有理有據、更為可控。「小馬奔騰的這一做法走在了行業的前面,雖然行業內很多公司開始了這樣的嘗試,但並沒有成為一種常態,這也是小馬取得不錯成績的一大原因。」 藝恩諮詢分析師楊舒婷表示。
  鐘麗芳曾表示,小馬奔騰對於影視作品的投資大部分來自於公司內部資金,外部投資所佔的比例並不大。即便如此,小馬奔騰也一直在嘗試將更多的金融手段引入到影視業務當中來,以《黃金大劫案》為例,小馬奔騰運用了多種金融手段,尋找了多家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其中包括四家銀行和美國的保險公司。另外,據報導,北京銀行以版權質押+房產抵押+第三方保證的組合擔保方案,累計為小馬奔騰提供了1.9億元的授信支持。
  2012年9月24日,有報導稱,小馬奔騰和印度信實媒體以3020萬美元的價格對知名特效公司數字領域進行收購,其中,小馬奔騰擁有75%的股份。數字領域由詹姆斯·卡梅隆創辦於1993年,該公司製作了《泰坦尼克號》、《終結者》等卡梅隆的電影,還參與了《指環王1》、《加勒比海盜3》、《變形金剛》等大片的製作。實際上,在被收購之前,數字領域已經是一家進入破產重組程序的公司,正因為如此,小馬奔騰才得以以較低的價格入主。本次收購僅涉及數字領域最核心的特效業務和加拿大的特效工作室,其他業務則暫不包括,小馬奔騰的意圖在於,在競爭已經十分激烈的中國電影產業裡,尋找到「3D特效」這一新型熱門板塊,並達到「牆外開花牆內香」的目的,這與之前小馬奔騰與好萊塢特效公司數字王國的合作有著異曲同工之效。
  嚴格的風險管理和成本控制,運用多種金融手段進行融資,通過合作與收購擴展版圖,小馬奔騰作為影視行業黑馬備受關注的一個原因在於,它似乎找到了藝術和商業的連接點。事實上,小馬奔騰引入金融手段的做法只是中國影視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雖然中國的影視公司還不能像時代華納、獅門影業等成熟的影視公司一樣在藝術和商業的天平上遊刃有餘,但隨著政策、市場、投融資環境和條件的逐漸成熟,藝術與商業的牽手將更為頻繁和自然。

  上市路:一波又三折
  擁有多駕馬車的小馬奔騰自然走到了上市的路口。2009年,華誼兄弟在創業板上市,開啟了影視公司上市的序幕,隨後,光線傳媒(300251)、華策影視(300133)、橙天嘉禾(01132.HK)、星美國際(00198.HK)、博納影業(BONA. NASDAQ)緊跟其步伐。進入2012年,又一波影視公司上市熱潮來襲,中影集團、上影集團、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萬達電影院線等近10家公司在排隊上市,小馬奔騰也躋身其中。

  上市前的融資:受風投追捧
  2011年3月,小馬奔騰進行了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超過40家機構表示了投資意願。最後,由建銀國際文化產業基金、開信創投、信中利以及清科創投組成的投資團隊勝出,建銀國際文化產業基金領投,其他幾家跟投。小馬奔騰此次融資金額達到7.5億元,數額甚至超過了華誼兄弟和保利博納的IPO募資額,這也成為中國影視產業迄今為止最大一筆融資。
  小馬奔騰為什麼會受到風投的熱捧?一位行業分析師在接受《新財富》採訪時表示,投資影視公司看兩點:第一要看它的業務板塊是否完整,小馬奔騰的業務覆蓋了廣告、電視劇、電影、院線等,總體來說,業務板塊相對完整;第二,影視行業有一定不確定性,風投會根據一家公司過去的表現來預估它未來的表現,而小馬奔騰過去的表現不錯。
  在此之前,小馬奔騰還曾有過一輪融資。2008年3月,其獲得了霸菱亞洲投資公司的4000萬美元投資。在霸菱亞洲投資公司看來,小馬奔騰具有四大優勢:擁有綜合性傳媒業務、財務管理嚴格規範、高質量的影視作品以及在中國影視圈的良好口碑。4年後,小馬奔騰的這幾個「優點」得到了更好的發揮,只是,對於計劃在國內上市的小馬奔騰來說,霸菱亞洲的外資身份將成為阻礙。由此,在為上市鋪路的第二次融資中,霸菱亞洲主動退出。

  一波三折:上市板塊未確定
  小馬奔騰曾考慮過到納斯達克上市,但經過多方面的考量,最終決定投入國內資本市場的懷抱。鐘麗芳曾表示:「我們的市場、消費者主要集中在國內。每籌拍一個電影、一部電視劇,其本身無疑就是最好的營銷模式。但如果在海外上市,我們可能需要不停地去做路演、不停地去和投資人解釋我們所做的事情。其中的成本對比顯而易見。」
  即使確定了在國內上市,上市之路依然一波三折。最初,小馬奔騰找到中銀國際做其承銷商,中銀國際建議小馬奔騰在中小板上市,而小馬奔騰更傾向於創業板。隨後,因為中銀國際人事變動等原因,小馬奔騰轉而選擇中信建投,中信建投曾擔任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的上市承銷商。小馬奔騰到底是選擇中小板還是創業板,目前尚未最終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83

要和媒體保持距離 史玉柱的9大創業經驗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258.html

1、創業,最好主攻一個方向

不要搞多元化,尤其企業不大的時候。我覺得能少幹一件就少幹一件,不但不要多元化,而且創業的時候最好主攻一個方向,要做就做一個產品。你要做這個產品還不能說平均用力,一定要把你的核心競爭力那一點用足。聚焦聚焦再聚焦。凡是你想幹的事越多,你失敗得越快。

反正我看得太多了,只要違背這個規律的,今天見了這個他想做這個,明天他又想做另外一個,後天一問,他總共在做三個。再過一年問他,他啥都做不成了,因為他已經破產了。但是如果他堅定不移地就是聚焦到一點上面,做一個產品,把這個產品給他做到極致,所有的團隊、人力、財力、物力,全部押到這個上面,這種成功概率比其他的要大很多。要專一。如果違背這個,我覺得失敗的概率相當大。

2、民主決策後要堅定地執行

再一個就是,我覺得在公司內部,民主集中制很重要。早期我在公司的時候,往往我不民主,然後中間也有過不集中的時候,其實都不是很好。公司的決策一定要既有民主,又有集中。任何一個人腦袋都會犯錯誤,你是老闆,是個天才,你也會犯錯誤。我剛才說,我過去自以為想成熟的,70%的都是錯的,我作為一個企業的負責人,錯誤的東西是很多的,所以我只能和自己的企業內部骨幹多交流,多徵求他們的意見,決策權一定要民主。一旦大家共同努力,某個想法認證完了之後,就要果斷地決策。決策完了之後,只要不是方向性錯誤,就要堅定地執行。不要經常停下來調整調整,再停下來調整調整。有時候登山有很多條路,有可能你選的這條路不是最近的,有可能遠一點,但是如果你堅持走,總比那種你走了一條路,發現不是最近的,說另外一條路近,然後再下山再去登那條路,發現又不是最近的,登了一半再下來,總比那種好。所以公司管理機制上,要儘量地走民主集中這條路。

3、營銷驅動型公司,老闆要親自抓營銷

營銷驅動型公司,我覺得老闆必須自己抓營銷,必須自己抓廣告。只要老闆不自己親自抓的,這個公司一般沒戲。

如果是靠一個副總抓的,那這個公司如果是有戲的話,將來這個老闆肯定要被這個副總開除掉。

因為老闆親自抓營銷,就意味著這個公司的命脈是掌握在你手裡了,其實比你掌握著資本還重要。

對於營銷驅動型的公司,營銷就是個舵,你作為一把手你自己都不去管這個方向,管這個最重要的舵,那這個公司很容易出錯。

老闆重視,並不是說老闆一定要比別人聰明。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的老闆比員工還是聰明的。但是即使你不聰明也沒關係,因為只要老闆重視這件事,整個公司上下都會重視這件事。

如果老闆一年都不聽一次廣告的匯報,這個公司搞廣告的人都不用心了,都想換部門了。所以老闆親自抓,其實是必須的。

像網絡遊戲,我就親自抓研發,也就是產品,產品的體驗。這個也很重要。

大家一看我抓,所以整個研發人員,就特別注重這塊,去開發個新功能,特別注重消費者的感受。消費者會不會評價好?好還是不好?這個對公司就有無形的壓力。

廣告也是。我一抓,全國的骨幹、分公司經理、總部的人,就每天自己也在那琢磨廣告的事,消費者的事。

老闆親自抓,更大的作用是:整個公司的資源,人力、財力、物力,會往那個方向去流。

老闆不管,那個地方資源是缺乏的。

4、創業者如何統一個人興趣與市場需求?

創業的時候,究竟是做自己喜歡的,還是做市場特別有需求的?我覺得取決於這個老闆的性格,如果老闆是浪漫型的,那就應該做自己喜歡的,如果老闆是一個任勞任怨的,那就是做需求。這個跟老闆性格有關。

好像每天也得任勞任怨地在那辛勤澆灌,但是我有興趣。我每天玩遊戲我覺得挺浪漫的在裡面。

別人覺得你怎麼天天趴在電腦前面11個小時還覺得很開心,別人覺得我很苦,所以這是興趣,因為我本身就是喜歡玩遊戲。

我以前不管保健品的時候,上班的時間偷偷玩遊戲,因為每天在公司,有時候別人偶爾過來跟我匯報工作,別人一敲門,我就把電腦屏幕「嘭」地給按掉。

要是下屬看見老闆上班時間玩遊戲,多丟臉,不准他們玩,你自己在玩。

後來我一開發遊戲,我就理直氣壯了。這個主要是興趣。


5、我的用人心得

選人標準就是兩個,毛主席說的又紅又專。

紅,指人品好;專,指他的業務好。其實這個是兩方面的,其實任何一個團隊,你在周圍找人,都是能找到合適的人的,又紅又專的人都是能找到的。

紅,我想稍微有一點經驗的人,其實他的人品早期還是能看出來的;專,其實很大部分跟培養有關。

你如果給他放那個位置,卻不授權給他,那他永遠專不了。你要把他放在那個位置上,還要授權給他,然後就培養他。

當然我有一個特點,其實我挺保守的。

一般關鍵崗位用人,我都是用跟我10年以上的人,像劉偉都已經跟我快20年了。幾個關鍵崗位的人,跟隨我差不多都在15年以上。這種人,能力你肯定瞭解了,跟你3年你就已經很清楚了,紅的問題自然解決了。

過去給他這麼多經濟上犯錯誤的機會,他都沒犯經濟錯誤,經過考驗的,所以也沒事。所以我用人上面,我覺得還好,從沒出什麼太大的問題。

6、要允許下面的人犯錯誤

用人,他可能是70分,我可能是90分,我授權的時候,我就要忍受這個20分的差距。必須忍受,我也能忍受。

比如我剛才說的保健酒,我看到就不行。這個做是能做,但是我總覺得,最後這塊的利潤對公司的貢獻,比腦白金會小很多。

雖然我覺得不行,但是決策權在他們。最後他們就做了,當然也不能說是失敗的,但是也不能說是成功,所以他們自己後來也覺得我當時的提示是對的。但交一次學費不就好了嗎?下次就不這麼幹了。

7、如何授權

我授權比一般的老闆會徹底一點。就是下屬非常堅持的,如果我又不是說百分之百的有把握的,我一般不會否決他。

我只是覺得,我也沒有把握百分之百說會失敗,最後它也不能完全說失敗,但是稱不上成功,稱不上大成功,所以我覺得花那麼多精力比起來不太合算。

我還是覺得:選中了人,然後給予授權,給予科學的一些監督,就行。

我的幾個企業,用人都是用的我內部的老幹部,但像創業的人,上來就應該這樣:你先帶他帶一段,送一段,然後充分授權。因為他只有在充分授權之後,成長才能更快一點。

要允許他犯一些錯誤。

當然如果是滅頂之災的錯誤不能讓他犯,但是作為一個一把手來講,你已經去抓了命脈了,其他的地方只要不是財務問題,只要不是安全問題,它一般也不會是滅頂的,一般來講犯個錯誤還都有糾正機會。

只要有團隊和產品,摔倒也能再起來

大批企業,摔倒了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我摔倒的時候,還是很年輕,三十多歲。因為我還年輕,又不服輸,自己覺得還能起來。最關鍵還是有周圍的人。儘管摔倒了,我的團隊還沒散掉,有些員工走了,但是我的核心幹部團隊還有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還在。他們還給我鼓勵。再加上又碰到一個好產品,就是腦白金這個產品,當時覺得靠這個產品確實能起來,所以也就沒有灰心。

他們為什麼不跑?一是大家在一塊干的時間比較長了,我跟他們私交也挺好,團隊之間私交也不錯。

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公司摔倒的時候,腦白金這個產品已經研發出來,樣品已經出來了。

我讓每個人都吃,吃了之後第二天早上大家都起不來,睡覺特別好,大家都覺得這個產品能做起來,所以能看到希望。一個是跟你團隊的感情,第二個就是公司未來還有沒有希望,這兩個少一個都不行。感情再好,未來耗著反正一直是破產了,他也會走,所以這兩個要同時具備才行。

8、跟媒體保持距離

媒體,我覺得在現在這個網絡時代,能少打交道就儘量少打交道。因為媒體記者對你幹的這一行不一定熟,你的消費者他也不熟,你的行業主管他也不熟,他聽你的話的時候,很容易把你的意思給曲解。

媒體這塊還是保持距離好,現在不是有微博了嗎?有什麼東西在微博裡寫寫就夠了,我覺得不用接受媒體採訪,這個對企業主來說可能是最安全的,能不接受儘量不要接受。

9、如何應對媒體的困擾

媒體會不會給我們製造困擾?

我們的網絡遊戲公司沒有遇到過,因為網絡遊戲這塊本來就不投放傳統媒體的廣告,而且我們在美國上市,在國內也不需要做廣告,所以沒有。

保健品是經常碰到,每個禮拜都有。比如哪個媒體,一般都是報紙,過來說,你要在我這地方投廣告,你要不投我的廣告,我就曝你光。

曝什麼光?

他說我們收到一個「人民來信」,其實他自己寫的,說你的產品有毒,或者你的產品沒有效,或者在你的產品裡發現一個蒼蠅,等等這種事。

開始的時候我們忍氣吞聲,最後我也想開了,你這種方式我一律不登,最後也就出過兩三次事,也沒多少。

現在我不管了我不知道,反正我管的後期,頻次已經少很多了。可能一般來講,就是那幾撥人,一旦敲詐幾次敲詐不成,他就不找你了。

敲詐成功之後,他同一個體系的其他人再敲詐你,換個媒體繼續敲詐你。

這種情況在中國是很厲害的。所以很多中小企業,尤其做面向消費者產品的企業,其實經常會被這個困擾。

過去我管的時候,幾乎每個禮拜都有,中央媒體地方媒體都有。我們都不讓他得逞。

他跟你說話的時候,你錄音就行了。我們處理過很多次了,最後每次只要一遇到這個電話就給他錄音。對方真威脅你的時候,就說反正我有錄音。

有錄音的話,一般來講他是忌諱的,他電話裡跟你提條件了嘛。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敲詐是比較厲害的,是一個中央媒體的記者,他登廣告個人還要十萬塊錢,他的手段也是編個「人民來信」。

最後這個事我也沒有管,法務部的人、公司的律師去了,談的時候給他錄了音,交給公安局把這個人抓起來了。

結論:每一份成功都是心血澆灌

對於廣大創業者和想創業的人我想說:每一份成功,其實都是靠心血澆灌出來的,沒有投機取巧。

你看著別人成功好像很容易,但別人一定是靠著心血澆灌出來的,就別指望有太多的捷徑要走。

希望大家在創業的時候,或準備創業的時候,要有這樣一個充分的思想準備,就是將來要把自己全部的心血,澆灌到某一個點上去,把那一個點澆灌得足足的,讓它充分地滋潤,我覺得就有可能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953

如何用O2O的方式,幫助餐館突破距離消費者的「最後一公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528.html

從家到餐館中間隔著一萬個懶惰。

今天,人們在出門吃飯之前早已習慣了先用大眾點評查餐館,甚至還能順便獲得一些折扣;與此相對的是,叫外賣的體驗卻似乎十年如一日,沒什麼顯著變化。其實,在這些年裡,這種情況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孟超是外賣網站「外賣庫」的創始人,2009年他還在做其他項目,進度很緊張,整個團隊每天的吃飯問題基本都靠外賣解決,他們發現手上沒什麼留下來的外賣單,於是只能叫麥當勞、肯德基這種快餐,但吃一段時間就膩了,想找點別的。那時候他在學校已經接觸過一些外賣訂餐網站,於是上網看能不能找到。找了一圈後,最後只在一家網站上找到兩家外賣店,並且叫了後發現還不好吃。

3年過去,外賣這件事再也不是當初的樣子了。打開外賣庫,點擊「附近外賣」,周邊的大小外賣店按照距離順序一溜排下來,隨便找一家點進去,就能看到這家店的菜單和起送價格。選好餐品後,可以直接撥打電話訂餐。

而在其他應用中,連打電話這步都可以省去。「餓了麼」是一家上海的創業公司,他們已經支持部分餐館的在線下單。打開網頁或手機應用,選擇一家餐館,花幾秒鐘勾幾個菜,點擊提交,那頭的餐館就能看見,開始製作並將食物送到你的手上。

在「吃喝的最後一公里」這條路上,還有人提供更一站式的服務,比如「點我吧」。這是一家起源於杭州的第三方外送公司,他們也有自己的網站和應用,你只要花幾秒鐘在上面下單,剩下的都由他們完成:先通過一套系統通知餐館訂單情況,再由外送員上餐館取餐,並送到消費者手中。餐館自己送餐往往無法保證服務質量,相比起來,點我吧的服務更標準化。

除此之外,這個領域還出現了其他新模式。比如偏傳統產業玩法的友寶,他們通過鋪設互聯網自動售貨機,解決白領的吃飯問題。還有去年才成立的連咖啡,他們只送咖啡,卻又不僅是一家咖啡外送公司。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在《禮記》裡寫「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吃喝是人最基本、最頻繁的需求,一堆人瞄準這個需求,都向著吃喝的最後一公里發起衝擊。儘管現在一切都還剛剛開始,但已經看到了值得關注的方向……

輕公司的平台夢

「到最後大家都是殊途同歸,只是做的順序不一樣。」孟超說,他在後面又很嚴肅地加了一句,「但是順序很重要。」外賣庫只提供外賣信息,它已經有35萬用戶,收錄2萬家餐館信息。

他所指的「殊途同歸」,用點我吧上海公司總經理蔣磊的話說,就是「做平台」。點我吧除了送外賣外,也涉足超市和跑腿業務,最終想成為「本地化生活服務平台」。目前,它在上海已經跟700多家門店合作,每天訂單量2000左右。維持這個業務的是140多名員工,其中70%都是配送人員,而外賣庫一共只有5個人。

這是一家輕公司。在外賣行業,當其他公司都在紛紛開拓線下的時候,它選擇先從線上做起。

其實最開始,孟超也嘗試過做線下。最初他一個人跑遍北京1000多家外賣店,一點一點把信息搬到互聯網上。之後,他也嘗試跟一些外賣店談合作。

每家外賣店都要發傳單,不僅需要印刷成本,還得僱人去做這件事,按照孟超的計算,一年下來需要9000元左右。「如果放在我的網站上,一天收10元,一年才3000元,而且很省事兒。」孟超抱著這樣的想法去跟外賣店老闆談,卻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外賣店老闆的群體跟一般群體不一樣,比如跟Costa這種連鎖店談,他們本身會對廣告這件事感興趣,而外賣店老闆則對廣告沒有概念。」 孟超說。不僅如此,外賣店老闆還會問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如「你那網站上還有別的店,大家去了別的店怎麼辦?」而為了一單幾千塊錢的生意,不僅得專門安排一個人去跟進,而且幾乎不可能見一兩次面就達成合作。「我們沒時間做這件事」,孟超很快就放棄這條路。

即便如此,把餐館菜單搬上網也不是一件輕鬆事,外賣庫曾有10多名市場人員,他們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去一個個餐館拿外賣單,但後來孟超把他們都辭退了。

「這要感謝移動互聯網」,2012年下半年,外賣庫推出移動端,目前已經有30萬下載量。其中有一個欄目叫「外賣星探」,用戶在餐館用餐時,順手拍下餐館的菜單並上傳,經審核通過就可獲得2元獎勵。

「UGC」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這讓人想起大眾點評早期的模式,都是將用戶的價值用UGC的方式釋放,並以滾雪球的方式不斷壯大。目前孟超已經基本放棄網頁端,精力都投在移動端上。

一直以來,外賣行業都沒有一個大平台,這跟該行業的特殊性有很大關係。由於外賣生意的時間跟餐廳生意的高峰期重合,當餐館很忙的時候,平台控制不了餐館到底能不能按時出餐。而整個中國餐廳的信息化程度很弱,基礎設備非常不完善,平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建設,卻受限於餐館從業人員水平,仍然舉步維艱。更重要的是,這個行業的利潤很低,所投入的成本與收入不匹配。

外賣庫選擇了一個互聯網公司更熟悉也更擅長的玩法,以極低的成本獲取線下餐館信息,滿足用戶能叫外賣的需求,從而黏住一群用戶,再去跟餐館談就會更有底氣,也更有針對性。

「我知道哪家餐館被電話打的最多,那我就去找這些生意最好的餐館談,我不需要在那99%生意不好的餐館身上浪費時間。」孟超的這個思路有利於在外賣行業利潤率很低的情況下節約成本,而這是很多外賣網站能否活下來的關鍵。

但目前這樣只做平台面臨兩個問題。一是無法保證用戶體驗的穩定性,網站的口碑完全依賴於小飯店的服務,如送貨質量、時間、禮貌等,而這幾乎是不可控的。另外,線上信息很輕鬆地就能被某些平台抓取,如何保持用戶黏性和忠誠度至關重要,而這又取決於給用戶提供的服務。

無論如何,在商戶還普遍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這種純線上的平台思路確實滿足了用戶需求,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不花一分錢推薦的情況下,外賣庫的手機端已經有30萬下載量。儘管還不夠完善,但這種做法至少能讓自己活得更久,等到出現轉機的那一天。

幫助餐館互聯網化

不是所有人都在等,比如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這位85年的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在校期間就開始創業送外賣,如今在上海閔行區起點創業營的辦公室裡,他管理著200多人的隊伍,他要做的不只是送外賣了。

「其實我們是餐館界的淘寶網」,張旭豪在母校畢業典禮的演講中如是說。

從用戶一端看,「餓了麼」也只是一家外賣信息平台,但背後,卻是在餐館一端的深耕細作。餓了麼開發了一套餐館管理後台系統,市場人員將這個系統安裝到合作餐館。通過這個系統,不僅可以直接外賣下單,還可以滿足餐廳的日常管理需求。

如果餐廳想更改菜單,只要在後台上做簡單操作就可,以往卻需要重新印發傳單。在這套系統裡,還能看到每日的交易情況和統計,餐館能查看一段時間內的營業數據,如哪個菜最受歡迎,便可以相應地對菜單做出優化。

「用了我們的餐廳後台管理系統,以前接外賣還得有人接電話,現在只要半個人就能處理。」張旭豪堅信一家好的餐廳,6分靠管理,3分靠口味,1分靠運氣,所以他要提高餐館的管理水平,讓餐館用數字來決策。

理想狀態確實如此,現實卻有另一套邏輯。

拿沙縣小吃這種店來說,老闆壓根沒電腦,也沒覺得需要電腦。張旭豪也承認,很多餐館第一台上網的電腦是餓了麼帶老闆去買的,買完還得安裝,出問題了,老闆還會找餓了麼維修。即便有電腦了,也未必有網絡。所以至今在餓了麼所覆蓋的所有商家中,裝了這套系統的只佔30%。這意味著,還有70%的用戶必須通過電話來訂單。

餓了麼專門有一個客服人員辦公室,一到訂餐高峰期,此起彼伏的電話聲讓這些客服沒有片刻的休息。從這個方面看,餐館全面互聯網化還太過遙遠,尤其是外賣行業中的一些低端餐館。在此之前,大家做的其實是教育市場,包括剛剛入場的淘寶。

6月17日,淘寶低調上線淘寶點點,首先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個城市試點,用戶能自助點餐並通過二維碼下單。據報導,這款產品就是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事業部負責人張建鋒口中的 「足以改變行業現狀的、革命性的本地生活類產品」。

淘寶點點直接與入駐餐廳的系統打通,消費者下單後,餐廳的點餐後台系統將直接同步。跟國內其他點餐軟件的到店人工下單不同的是,淘寶點點支持直接掃瞄餐廳二維碼下單。

在點菜網站「嘩啦啦」CEO王濟民看來,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大公司所擁有的龐大用戶基數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對於推動餐飲O2O的發展有著積極意義。對於在餐飲領域深耕多年的一批企業來說,他們深知推動餐飲O2O發展的教育市場的成本和困難是巨大的,單靠個別企業或某一個大佬是很難推動行業進步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公司的進入對小的創業公司而言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儘管餓了麼已經耕耘多年,並終於開拓到8個城市,但跟淘寶這種量級的平台比起來,在渠道能力上很難有競爭力。一家餐館改採用的系統之間是有排他性的,使用一種系統來管理就很少去用另一種,那麼,商家為什麼要選餓了麼而不是淘寶?

更何況還有大眾點評。儘管目前大眾點評沒有涉足外賣業務,但在會員卡業務中,大眾點評也為餐館裝入了一套管理系統,接下來,大眾點評也將開始訂位業務,很難說以後這套系統是否會與其他業務整合。

另外,在做用戶的同時將餐館接入互聯網,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用張旭豪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們是整個互聯網裡最苦的一段」,這也是他不可能再涉足物流的原因。即便如此,對一家創業公司而言,它的風險依然很大。作為市場的教育者,意味著你必須先投入,但卻不能保證能活到產生收益的那一天。

在將餐館接入互聯網的道路上,從團購到優惠券,再到現在的外賣,各方力量都在角力,作為一家創業公司,餓了麼面臨很多挑戰。

移動互聯網武裝外送員

如果說餓了麼模式在外賣行業是競爭最激烈的一種,第三方物流也不相上下,它需要有過硬的核心競爭力才能生存。

在所有物流種類中,餐飲對物流的要求最為苛刻。快是最基本的要求,而這並非物流一方就可掌控,還得依賴於餐館的製作時間。一旦一家餐館慢了,會直接影響下一單的遞送;其次得乾淨,中式餐飲很多湯湯水水,怎麼才能不濺灑出來?另外還有物流團隊的調配問題,怎樣一套系統才能既快又有效率?

點我吧的外送員都叫「騎士」,每名「騎士」都配備一台智能手持機,裡面裝有「點我吧」自己開發的訂單系統軟件。這些「騎士」分散在全城各地,一旦「點我吧」的訂餐系統收到訂單,會根據訂單的距離結合「騎士」的GPS定位來分配。並且,「點我吧」還會有一個專門的計算公式,來測算一個訂單的送達需要多長時間。在訂單送達過程中,用戶還可以查看和跟蹤訂單狀態。

這樣做的不止點我吧一家,兩位來自搜狐、朗訊的技術男也在北京進行著類似的探索。他們的「生活半徑」不只是送外賣的,而是以45分鐘內送達的速度覆蓋本地生活服務的外送。

據報導,清華畢業的CTO王超為快遞人員設計了一個定製的Android app,每位快遞人員可以在app中查看最適合他派送的訂單,並且還能看到商家和訂餐用戶的地理位置等信息,並在訂單完成時同步訂單狀態。

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東風,他們結合一套專門的系統,試圖用技術實現更快更有效率。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光靠物流一方的信息化還不夠,還需要餐館的深度配合。

點我吧會給合作餐館安裝一個訂餐終端,一旦點我吧收到訂單,餐館終端會自動將訂餐信息打印出來。點我吧上海區總經理蔣磊透露,之後也會幫助餐廳建立Wi-Fi環境,實現網絡訂餐。此外,點我吧還跟餐館簽訂合作協議,保證餐館能按時出餐。

生活半徑則給商家提供GPRS訂單打印機、Android Pad 或網頁端管理系統,用戶直接從網上下單到達商家,節省以往電話下單再告知商家的中轉時間。他們也和商家簽訂協議,確認商家優先處理「生活半徑」的訂單,半小時內必須完成,超過時間則以五折出售,商家自擔損失。

不論是點我吧還是生活半徑,他們的服務範圍都很有限。點我吧早在2009年就開始從杭州做起,2012年後才謹慎進入南京,直到今年才打入上海市場。並且,它只服務於中高端餐飲企業。

而目前生活半徑的服務範圍為北京擁有大量住宅樓的回龍觀、五道口、天通苑等幾大商圈,為平時愛宅在家裡的家庭住戶提供外送。而這些住戶聚集的商圈最大半徑都控制在2.5公里以內,有利於通過算法解決快遞人員的調配問題。

除了外賣業務外,他們也都無一例外的開展了其他業務,如超市業務和點我吧的跑腿業務。跟普通的同城快遞比起來,「點我吧」的跑腿業務是以分鐘來計算的,並且可以根據距離進行測算,最快在40分鐘左右。而生活半徑還可能涉足獻花遞送業務。由於外賣送餐的時間比較集中,一般都是中午和晚上的用餐時段,只要與此不衝突,有很多想像空間。用生活半徑CEO徐偉昊的話說是,「如果縱向上在一個商圈可以打深打透,那麼在橫向上品類的拓展將不是難事。」

以往我們談論物流,無一不是大物流的概念,動輒投入數十億的規模,但如今,專注於細分市場的精益物流也是一種稀缺的能力。在本地生活服務越來越本地、蜂窩狀往下深入的時候,正需要這樣的物流來落實。相信隨著本地生活服務的進一步深入,他們會有更多機會。

離用戶越近能做的越多

他們知道你的姓名、電話、職業、家庭住址、公司地址,知道你買了什麼,你喜歡吃什麼,用什麼牌子的化妝品……他們是快遞員,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現在有另外一種快遞員,他們會在送上東西的時候說一句「張小姐,今天你的衣服真好看」,或者給你送上一個親手折的摺紙,他會經常送給你一些小禮物,比如咖啡杯、紙杯蛋糕,你們會互相關注微博並加彼此的微信,你會將你們的合影發到微博上……

這就是連咖啡的外送小哥,他們已經成了用戶生活的一部分。

連咖啡是一家專門的咖啡外送公司,目前遞送星巴克和Costa的咖啡,很快將與太平洋咖啡合作。用戶通過微博私信或微信公眾平台下單,連咖啡小哥去咖啡館購買咖啡,再送到用戶手中,每單收取2元外送費。

這些「小哥」一般都是大專或本科學歷,夏天穿統一的白色T恤和牛仔褲,T恤上會別上「連咖啡」的徽章,他們每人都有一個專門的外送背包,所有這些都是統一配置,看上去乾淨漂亮。

「把咖啡送到只做了30%的工作,剩下的是怎麼跟用戶有效的溝通,讓用戶瞭解連咖啡。」創始人王濤對小哥的要求是,要能對用戶的問題自如的對答,做咖啡領域的專家。

有的用戶點美式咖啡,既不加糖也不加奶,所謂「清咖」。碰到這種用戶,「連咖啡」的小哥會建議用戶在裡面加一點牛奶,因為不僅能增加口感的柔滑,還能保護胃黏膜不受刺激。王濤解釋之所以這樣做,是「希望通過專業的咖啡知識跟用戶建立聯繫,讓他們感覺我們是專業的咖啡服務公司。」

在對王濤的採訪中,他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是「服務」,想通過這種服務「讓用戶信任我們」。

因為這種服務,連咖啡能深度介入用戶的生活。比如男朋友會給女朋友訂早餐,告訴連咖啡女朋友的辦公桌在哪裡,要求早上送上一杯咖啡和一個三明治。

王濤要做的並不是送咖啡,而是跟生活密切相關的一切事,咖啡只是一個媒介。今年的3月14日被稱為「白色情人節」,「連咖啡」採購30份日本的白色戀人餅乾,與咖啡一起組成套餐售賣,一份100多元,並不便宜,但用戶很喜歡,很快就賣完。

這並非咖啡行業特例,類似做法的還有一個校園快遞團隊。

不管是北大、清華,還是其他的二、三線高校,校門口都有一道共同的「風景」:「地攤快遞」。一輛輛的小金盃車後蓋打開,快遞公司的人站在前面發快遞,周圍圍了一圈取件的高校學生……學生是網購的一大群體,但由於要上課,並沒有固定的取件時間,再加上學校不允許快遞進校園,便催生了這一奇葩現象。

三位剛畢業的大學生正是發現了這個商機,在校園外租賃一個門面,幫「四通一達」等完成快遞投遞業務,每個包裹向快遞公司收1元費用,同時向要上門投遞的學生收1元費用。

一段時間後,他們註冊了微信公眾號,其中一位技術能力強的合夥人通過微信開放接口,建立了一個快件信息平台,同學可以通過微信隨時查件,到件了也會得到微信通知。他們在每個快遞上都貼上二維碼,並告訴每一個來取件或送件的學生關注他們的微信號。

之後,他們利用微信賣學生需要的商品,比如鮮花,並且幫你送到女生手裡。平時還會賣飲料、水果、小吃等。據說現在還代理駕校報名,GRE、托福、雅思培訓推廣等業務。

「離消費者越近,機會便越多。」,說這話的是友寶媒體部的李舒。不只是快遞員可以接近你,自動售貨機也可以。只是你平時用的自動售貨機只能買飲料和零食,友寶還提供快餐盒飯。

位於北京東三環的銀泰中心地下一層裡,有一家友寶自助便利店。一到中午,成排的盒飯便被擺放在了快餐區的貨櫃中,有永和大王、和合谷等快餐,透明、鋥亮的櫃體顯得乾淨整潔。

上班族們提前在友寶的手機端上訂餐,一到飯點,只要來到這些快餐貨櫃前、輸入取貨碼,餐格的門就會自動彈開。整個過程幾秒鐘就能完成,所以儘管取餐的人不少,卻幾乎沒有排隊的情況。

「我們解決的是白領吃飯問題,但其實是個人服務的終端」,李舒介紹。

它能24小時聯網監控系統,讓供應商實時監測銷售數據;同時,還採用分眾和維洛城模式,不僅作為廣告展示屏幕,還提供優惠券服務;另外,在O2O互動營銷領域也很有作為。比如你在線上註冊為銀泰網會員,送你一杯可樂,以往這種營銷因為缺失了線上到線下一環而很難實施,友寶剛好填補了這個空白。接下來友寶會拓寬業務範圍,如能直接通過友寶購買電影票、進行公共服務繳費、音樂下載等。

之前,我們談本地生活服務,更多以一個城市或城區為單位,比如團購。現在這群人讓本地生活服務的單位變成某個小區、某棟寫字樓、某座醫院、某所學校……如果說以前的本地生活服務是分子型,現在則正處於原子化的過程中。它更加碎片化,極度離散化,成蜂巢結構無限往下深入,是真正的本地。

這群人試圖打通從線上到線下的最後一公里,讓整個消費決策不再斷層。不僅如此,他們還試圖補上O2O「失落的半圓」——線下到線上的反推,真正加速信息在用戶與商戶之間的雙向流動,而不再是之前單純的「挾用戶以令商戶」。

他們都抓住最後一公里,因為這離人最近。在流量價值已經越來越小、用戶時間越來越碎片化的今天,大家搶佔的其實是用戶時間和跟用戶接觸的機會。誰能不斷地接觸到用戶,誰就能從中挖掘價值。就像智能手機中的應用一樣,一款應用的裝機量並非決定性因素,而是用戶打開並願意停留在上面的時間。

但目前來看,這個行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中國餐飲業水平參差不齊,信息化和文化水平都偏低,這導致餐飲是最難被互聯網撬動的行業之一。所以儘管不斷有人在嘗試,如今各家仍處於原子狀的游離狀態,每一家都各自為戰,都只解決了極小一部分人的需求。不知這些小趨勢何時、通過什麼方式才能轉化成更大的商業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279

距離20公分還有香味別碰!

2013-09-02  TCW
 
 

 

パン(音胖)達人(以下簡稱胖達人)麵包被爆出使用人工香精同時,還直指烘焙業用香精早已是常態!這讓沒吃過胖達人麵包的人,也緊張起來了。到底香精吃下肚後,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

輕可引發氣喘、過敏,重則傷肝腎

俠醫林杰樑欽定的接班人──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指出,市售產品的香精有上百種,每種成分、影響都不一樣,但許多香精都是使用化學物質如丙二醇當基底,若長期或過量食用丙二醇,醫學上已證明會妨礙腎臟功能,造成代謝性酸中毒。他強調,人工香精容易造成氣喘、皮膚發疹子等不良過敏反應,或讓過敏體質的人容易感到不舒服,「最好就是統統不要用,只吃食物的原味。」

「香精一點營養價值也沒有,只是騙你的嗅覺。」向來只吃家裡自製麵包的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補充說,部分香精還可能造成神經障礙、頭暈想吐,過量更造成肝功能受損。依據他的麵包DIY經驗,純天然成分的麵包,通常要把麵包略擠一下,把空氣擠出來,才能聞到香味,所以要判斷有沒有添加香精,只要鼻子在距離超過二十公分的位置,還能聞到味道,就有嫌疑。

衛生局檢查胖達人麵包使用的香精還有添加色素。「麵包摻了色素更麻煩,」顏宗海說,目前已有研究證明,某些色素會造成小孩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最好還是選食物原色。

如何自保?買前看標示、隔夜放冰箱

烘焙業者分析,胖達人麵包賣的改良歐式麵包,為符合台灣偏好的鬆軟口味,讓麵包較濕潤,導致保存期限較短、易滋生黴菌。顏宗海強調,不論乾麵包、濕麵包,隔夜一定要放入冰箱,否則黴菌產生毒素將造成肝功能受損。

報載胖達人麵包使用的酵母添加了乳化劑,江守山分析,所有酵母都是天然的,要注意加了哪一類乳化劑,如果是磷酸鹽類,易造成骨頭、腎臟病變,到底用什麼乳化劑,還須等衛生局調查結果。

「重點是,一定要標示清楚!」顏宗海希望,未來主管機關能要求食品清楚標示添加物,消費者才能知道、並選擇自己要不要吃下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81

距離USDA的報告日越來越近 諸葛就是不亮

http://xueqiu.com/2325980630/25217949
距離USDA的報告日越來越近。隨便寫點自己的觀點吧。
從年初開始到現在,主要是研究農產品。
從目前看,之前的大部分觀點都是對的。今年也確實是做多粕類最簡單的一年。買近月,快到期的時候朝後滾月多單就能在掙錢。十分的簡單。
其實幾句話就能說明問題。
1、現貨價格走低的概率到底有多少?菜粕可能現貨價格走低的可能性非常大,畢竟需求和供應均在逆轉,但豆粕現貨走弱的基礎就不存在。禽畜類存欄都在回升。所以買豆粕拋菜粕依然是理想的套利標的;
2、美豆到底體現了多少利空和利多:我個人認為,目前國內整個產業鏈還沒有從空頭情節中走出,已經經歷了漫長的一年時間,但國內從貿易商到油廠到飼料商,對於美豆的看空仍然是根深蒂固。成本說,陰謀論,忽悠,就連去美國搞實地調研,都對當地100度附近的高溫隻字不提。甚至還有人說:那幫人早賺得盆滿缽滿。這簡直太幽默了。今年美豆一共只有一輪漲勢,連25%都沒有,就盆滿缽滿了?美豆現在猶豫的走勢顯示出美國人對豆子的判斷也忽左忽右。5個月前我一直關注某國內著名糧商的美國版報告,從4月起,該美國著名分析師就認為美豆低點在10美元之內,對應豆粉價格在285美元/噸。上週起,這句刺眼的判斷終於從報告裡不見了,加了一句:我們之前猜測的低點可能不會出現。別把自己當成受害者了。假如今年美豆漲了100%,你覺得USDA騙了你,挺正常。現在美豆還沒怎麼動彈呢。
3、對於農產品的整體判斷:我認為農產品基本上進入長期牛市,尤其是高人工品種,純農業品種。工業屬性的品種也許會跟隨工業品被向下牽引,但也有更大的可能被向上牽引。比如白糖,比如玉米(美盤);我一直堅持認為,自現在起我們進入了一個超級時間週期的災害性天氣,跨度大概長達30-40年。
就這麼多吧,有問題就問,我會的,都回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99

距離沃爾瑪一步之遙 阿里巴巴逼近全球前十大最值錢公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91

阿里巴巴在周二的交易中突破100美元,幫助公司短暫超越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一度成為全球十大最值錢公司之一。

在周二的交易中,阿里巴巴最高上漲2.8%,觸及100.50美元,幫助公司市值超過2470億美元。如果現在市值排名第七的諾華制藥第三季度業績不及預期而導致公司股價下跌的話,阿里巴巴很有可能正式進入十強位置。

在周一晚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舉行的WSJ全球科技會議上,阿里巴巴集團執行董事長馬雲宣稱,該公司有意與蘋果在金融支付方面建立合作關系。此消息被視為利好因素,推升股價走高。不過阿里巴巴周二最終收於99.68美元,市值因此回落至2460億美元,未能超越沃爾瑪。

阿里巴巴今年9月19日在紐交所上市,IPO價格為68美元,當天上漲38%。不過隨後美國三大股指在當天見頂並出現明顯回落修正。

alibaba

市場大多數分析師對於公司前景看好,超過四分之三的券商給予阿里巴巴買入評級。券商Jefferies在周一對阿里巴巴的首次評級中表示,“公司將在未來10年中保持中國零售商老大地位,超過一半的中國人口將在阿里巴巴的平臺上購物。”

一些負責阿里巴巴上市承銷的知名券商和投行目前還不允許對公司股價及評級發表看法,不過這種限制期即將結束,而阿里巴巴也將在下周公布財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967

油價距離50美元僅剩一道支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403

WTI原油期貨周一(12月1日)亞洲時段盤初一度下跌3%並跌破65美元,創出64.10美元/桶的2009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分析師認為油價已經下破72~75美元及66美元兩個重要支撐,目前奔向56~57.5美元支撐與50美元支撐。

oil-m1

Dragonfly Capital Management創始人Gregory W. Harmon 11月14日時撰文指出WTI油價面臨四個重要支撐位:

第一個是72~75美元一帶,這是2006年高點及2011年和2012年回調時的支撐;

第二個是66美元一線,如圖左邊的交易量數據所示,66美元上下的交易量存在明顯的區別;

第三個是56~57.5美元一帶,該價格區間是2005~2007年間原油價格的重要支撐位,不過在這一價格區間交易量比較少,可能形成的支撐力度也較弱;

第四個是50美元一線,這是油價15年上漲趨勢的重要支撐200月均線(1999、2002、2009年分別觸及後反彈),跌破這一支撐可能宣布油價進入長期熊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5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