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負面情緒升溫 艾薩 Isaac Sofaer

2011-12-22 NM

我投資中國,而不是經濟一團糟的西方國家,何必擔心?我用已知的事實評估一間公司的價值,不會盲從瑞信、西門子的分析報告;我只買我知道的,按照個人投資哲學行事,一旦偏離,容易犯錯,例如思捷。

財爺言之過早
放 眼中國,出口放緩,但內需受到的衝擊有限。官方打擊投機活動及過度借貸的決心依舊堅定。如果你認定這是壞事,難道全民一窩蜂參與炒賣,妄想以小博大,才算 好事?看看西方,她們的愚昧是多麼令人髮指!你是否希望中國步她們後塵?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提到要重點發展多個行業,只要它們增長理想,利率將保持高企,新 職位會增多,工資亦有望上升,但幅度會比現時的一成五低。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說要放寬壓抑香港樓市的一番言論,蠢得交關。如果壓抑有用的話,過去二十八年,香港樓價就不會飆升三十倍。自一九八三年以來,歷任政府夾 份推高樓價,造就巨型的樓市泡沫,引致息口長時間低企;而礙於港元跟美元掛鈎,港府的貨幣政策亦與經濟形勢背道而馳。樓價高昂,港元貶值,是我們今天嘗到 的惡果。曾司長首要任務是解決樓市泡沫,處理香港經濟背後的「虛火」,而不是自作聰明,藥石亂投。 新鴻基地產早前減價賣樓,對其或者有利,但一眾過去五個月合共花了二十三億港元買樓的業主,卻遭殃。他們從其他發展商買回來的物業,所付出的樓價有多高? 新地股價較其每股資產淨值折讓四成,不無啟示吧?

中國無限好
如果有人想把中國當前經濟形勢跟○七年次按風暴前美、歐 經濟局面混為一談,簡直是妙想天開!不要忘記,在中國,資產價格過去四年實際下跌了七成五,全國只有一成人口擁有物業,遠低於西方社會的七成。我不認為上 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樓市有泡沫,即使有,都不代表中國其他一百個城市同樣出現泡沫。事實上,這些地方的樓價只及香港、澳洲、英國的十分之一。淡友們想找 泡沫的話,最好另覓他方。 ○七年次按風暴前,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充斥市場,大部分獲評級機構評為3個A級別,投機情況前所未見。按揭資產被重新包裝成一張張按揭證券,賣給西方投資 者。他們亦買入形同廢紙的票據,其只不過是西方銀行家「合成」出來的產品。相反,中國沒有這種情況。我看不見有投資者過度槓桿、有機構依賴巨額借貸。過 去,我曾指出過行業中的害群之馬,但整體上,我覺得中國企業無虞。事實上,他們已透過發債,把風險轉移到投資者身上。 我亦見不到政府有缺水,銀行又如何?截至今年九月三十日,壞賬已充分得到撥備,金磚四國不良貸款的比率下降。存款增長比貸款快,服務收費成為銀行一大收入 來源。那麼,她們能有多糟糕?我不想妄下判斷,不如你告訴我吧!切記,不管唱好唱壞,都毋須理會,自行判斷,你的未來會更好! 祝君好運! 艾 薩mailto:[email protected]

艾薩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23

負面解讀老闆的話 是自找壓力

2013-03-18  TCW
 
 

 

任職於金融機構的D君垂頭喪氣的這麼說:「『我原本以為這項工作交給你,可以做得更完美的』。聽到老闆這樣說我時,真是青天霹靂。」這是原本生活與工作壓力毫不相干的他,受失眠所困而來我這裡看診時的事。我問他最近有沒有發生什麼影響心情的事,他便像是突然想起要緊的事般的這麼說。

再問下去,才知道D君的工作,是日復一日持續加班至深夜的嚴苛環境。而且自從金融海嘯之後,公司人手也減少,變得比以前更加忙碌。不過,D君說他卻不曾為那樣的忙碌感到工作壓力。這麼說來,問題癥結似乎不在忙碌本身,而是自己全力以赴卻得不到老闆任何的稱讚。

「聽到老闆這樣說我時,有如之前的努力在瞬間化為烏有般,飽嘗屈辱……。」

當他這麼訴苦時,彷彿正被老闆如此的數落般,對我一邊說時,膝蓋也一邊顫抖著。

實際上,最近因工作壓力劇增而患上憂鬱症等心理疾病,進而長期留職停薪的人也正在增加。根據財團法人日本生產力中心基金會的心理衛生研究所,每兩年進行一次的企業問卷調查,回答「最近三年間公司職員的心理健康問題正在增加」的企業,上升至將近全體的六成。

此外,也有調查結果顯示,實際上有八成的企業,有職員因心理健康問題而停職的情形。若停職者增加,對企業而言也造成相對的人事與經濟負擔。消除上班族的工作壓力,對企業來說也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不要浪費情感的能量

那麼,上班族工作壓力的原因到底從何而來?請教研究這個問題的專家們後,大致上可以得到以下的答案。

「與追求業績、實行裁員等導致組織構造急遽變化有關。」

「不管怎麼說,因數位化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遠,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工作內容複雜化,實質上的工作量暴增。」

「雇用情況日趨不穩,才是問題所在。」

也就是說,就業環境的變化與惡化,是使得在這樣環境下工作的人壓力直線攀升的理由。

當然,上述的這些原因每個都說得沒錯。我也在診所經常遇到忍不住抱怨「被要求扛下這麼多的工作量,得了憂鬱症也是理所當然」的人。 不過,在進行這樣的「職場工作壓力原因分析」時,有一個常被人忽略的問題,那就是「在工作崗位上的人」本身的問題。

我這麼一說,總是有人馬上就會反應過度。

「反正你想說的,就是『現在的年輕人是草莓族,禁不起打擊、耐力不夠,我年輕的時候就不會這樣』吧?」

絕對不是如此,請冷靜下來聽我說。像這樣劈頭便「反正你就是打算這麼說吧?」尚未切入話題核心反倒先情緒激動了起來,這就是個問題。說不定對方還正打算說些完全相異的東西,但自己卻先入為主,以「一定就是這樣沒錯」的負面觀點推測,還對那些話感到生氣、憤怒、受傷、沮喪。

我發覺像這樣,對某個人所說的話或行動,幾乎不自覺的會將自己感情能量的指針撥往負面方向的人越來越多。事實上,光是這些情緒反應就需要非常多的能量,並產生相當的心理壓力。

拿D君的故事來說,老闆說的話真的很過分嗎?我倒不覺得那些是否定D君表現的措辭,反而聽起來像是激勵D君「你應該能做得更好」,督促他奮發向上的期待。

現在的年輕人們有著將過多情感或感覺帶進職場的傾向。不過,我卻認為「感覺真的有這麼重要嗎?」(虧我還是個心理醫師)。將情感或感覺看得太重,反而妨礙工作的例子也不少。

我想這是從臨床診療經驗所得到的結果,不過,因職場的工作壓力而有心理疾病的人們,一般而言,有很多是感情豐富且敏感的類型。

再從D君的情況來看,他屬於小地方都會注意到的類型,也許這就是會對老闆說的話反應過度的原因。而「真是青天霹靂!」這樣的感情劇烈起伏,就是無謂浪費自己的能量。

如果老闆說:「我原本以為這項工作交給你,可以做得更完美的」時,首先,不進行過度的解讀,而是對這些話照單全收,並試著回答「是,下次會努力!」這麼一來,應該不至於發生什麼麻煩就能夠安全度過難關。

情感的能量,與時間同樣都是工作上有限的資源。為了想藉由檢視並改正工作的進行方式來減少無謂的加班,若能夠著眼於自己有沒有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浪費情感的能量,我想這也可以達到減輕工作壓力的效果。大家覺得如何?(本文摘錄自第六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33

【投資思考:價值投資的「負面清單」 -- 這個遊戲你可以玩嗎?】 耐力投資

http://xueqiu.com/7096399426/28713405
任何遊戲,都有一定的規則,在這個規則之下,參與者需要先判斷自身條件是不是適合玩這個遊戲,然後決定要不要參與這個遊戲。任何遊戲,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參與並獲得勝利---- 這就是所謂的「參與者適當性」 問題 :

上身長雙腿短的人,參與跨欄遊戲,幾乎注定是不會勝利的;
體重不到80斤的人,參與相撲遊戲,幾乎注定是不會勝利的;
身高不到1米2的人,參與跳高比賽,幾乎注定是不會勝利的;

那麼,如果把價值投資,看做是一種「遊戲」的話,你適合參與這種遊戲嗎?

先來看 「遊戲規則」 :
       「價值投資:以便宜價買好貨,等到價格高估時賣出」
(這是一種簡單化的敘述方式,不是很嚴謹,僅僅是為了說明下面的問題而已)

下面看參與這個「遊戲」,有哪些「負面清單」 ?

1.  你的資金是不是「完全自由」的? (即在未來若干年內都不打算用於各種生活支出)。
   如果你的資金是計劃在短期內要買房,支付孩子學費等,那這個遊戲顯然不適合你。

2.  你的目標是不是盡快實現「財務自由」 ?
   如果你的資本金很小,同時,你又想盡快通過投資來實現「財務自由」,那麼,這個遊戲不適合你。

3.  你是否是一個很有耐心持股等待的人?
   如果不是,那這個遊戲不適合你。

4.  你是否是一個理性客觀但又堅持己見的人?
   很顯然,如果你是一個「軟耳根」的人,這個遊戲比適合你。

5.  你是否是一個勤於學習研究、善於獨立思考的人?
   如果不是,這個遊戲不適合你玩。

6.  每日每週每月股價的漲跌對你的情緒是不是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是,這個遊戲不適合你玩。

7.  朋友告訴你:「我今年炒股賺了100% !」,你是不是很羨慕並為自己的業績感到慚愧?
   如果是,這個遊戲不適合你玩。

8.  如果股票很長一段時間被套,你是不是整日悶悶不樂?
   如果是,這個遊戲不適合你玩。

9.   還有什麼呢?想不起來了,請雪球的價值投資大拿們補充 。。。

從這個「負面清單」可以看出,其實很多人是不適合玩這個遊戲的(這裡只是客觀的分析,絕對沒有貶低的意思。當然,即使不在這個「負面清單」中的人,也未必就一定能玩得成功)。包含在這個「負面清單」中的人,去玩」價值投資」這個遊戲,最後真的可能就玩成「架子投資」了。

所以,玩價值投資這個遊戲,需要認真考慮「參與者適當性」這個問題。如果不適合,價值型投資者們,就不要忽悠人家來搞價值價值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793

關於中國聖牧的負面新聞分析: 閔行土鱉

http://xueqiu.com/8339142040/30484242
26日在中國經營報上刊登了一片關於中國聖牧的負面新聞,雖說不知道是不是敲詐類新聞,不過本人這裡還是逐條對比內容真實性

第一條現聖牧高科第六牧場附近建有化工廠,而且緊臨該牧場正在新建一家化工廠
該條已經由公司公告回應,就不用多說了,話說去年10月的東西再拿出來說一邊,好像沒什麼用麼?

第二條有機認證
記者這邊主要吐槽了在那個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沒查到聖牧的資料,恩。這裡就不吐槽該網站搜索功能的渣了。

輸入「聖牧」是搜索不到任何信息的,同理「蒙牛」「伊利」「光明」等字樣也是沒有信息的,
介於本人對於人肉搜索的相關經驗,最後還是依靠了大百度查到了公司的全名:巴彥淖爾市聖牧高科牧業有限公司。於是再次搜索,就有了結果。結論就是改搜索引擎需要打入全名。。

查看原圖
第三條財務數據
這邊記者文章中的槽點太多,不知道記者以前有沒有好好做過行業分析。
槽點1:
中國聖牧公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有機牧場13個,位於烏蘭布和沙漠,有機奶牛為30621頭,其中成母牛為16825頭;非有機牧場有12個,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奶牛總數為29836頭,成母牛有19025頭,共有奶牛60457頭。平均每頭產奶量為8.5噸。2013年銷售收入11.4億元。有機奶牛的成母牛加上非有機奶牛的成母牛總數為35850頭,按其公佈的每頭產奶量為8.5噸,成母牛的總產奶量為30.4725萬噸。年銷售收入11.4億元除以成母牛年總產奶量,最後結果是每公斤約合3.75元。而這個價格遠遠低於有機奶的平均價格,甚至低於普通奶的價格,刨去一些經營和奶牛成本,還能達到如此高的利潤,數據有造假嫌疑,利潤明顯虛高。

本人的觀點:
平均每頭產奶8.5噸,這個數據我找遍了招股書,在財務資料集這邊看到這個數據:

查看原圖
然後記者就用這個數字乘上成母牛數量,在除以收入。。得出3.75每公斤的價格。得出造假結論,,恩恩。。就是醬紫的。
其實,,招股書中寫的很明確13年有機奶總銷量92331噸,非有機奶111465噸,一共20萬噸左右,你是咋算出30萬噸的,人家牛均產量8.5噸(況且還是估值中提到的),不代表銷量8.5噸吧?
價格是多少捏,再來算算,其實也不用算,招股書都寫了,有機奶5,247元/噸,非有機4,377/噸,換算公斤分別是5.25元/公斤,4.34/公斤。人家數據寫的清清楚楚,為什麼記者要自己測算呢,更逗的是11.5億是包括了液態奶的總銷售金額,居然就直接可以用來算進有機奶和非有機奶的售價了,無力吐槽了。
查看原圖
槽點2:
業內人士表示,既便按照每噸5247元的售價來算,和普通牛奶的售價沒有太大區別,目前廣東普通牛奶的價格基本在6000元人民幣/噸,聖牧有機奶從價格上體現不出其優勢,更談不上有很高的利潤可言。

拿廣東的價格來跟內蒙古比人力和自願成本不在一個檔次的吧?根據百度來的數據,北方的奶源價格也就在4.25/公斤-5/公斤的水準。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自行查找。

槽點3
此外,業內人士還指出,聖牧稱平均每頭牛年產奶量為8.5噸的水平是很難達到的,尤其是對於有機奶牛來說,新西蘭的有機奶牛喂牧草的最好產奶量在4~5噸,如果喂精飼料最多產奶量也就7~8噸,幾乎沒有能達到8.5噸的有機奶牛。而喂的精飼料包括玉米、豆粕等,這些飼料全部做到有機非常難,幾百頭還可以做到,幾萬頭喂精飼料達到有機幾乎沒有可能。

本人這裡偷了下懶,只是翻越了網上的信息:現代牧業11年牛均奶量7.8噸,並且表示2015年後可以達到9噸(鏈接在這裡http://finance.qq.com/a/20120221/004823.htm),輝山乳業2012年牛均奶量9.1噸(在一份報告中提到),光明的也超過8噸(鏈接在這裡http://www.shbiz.com.cn/Item/231618.aspx)。對比上述這些,聖牧的8.5,似乎也不是一個很離譜的數字吧。本人再按照銷量/成母牛數量(年初和年末分別計算)的方式算出,這個數值在5-6噸/一年,按照8.5計算的話,聖牧的奶牛多餘的奶都藏起來了吧?或者是奶力沒開足?所以這裡記者所有數據都按8.5噸來算本人認為是一個錯誤的參數。


結論,可以看到中國經營報上中國聖牧的負面新聞(鏈接在這裡http://finance.qq.com/a/20140726/004446.htm)中存在諸多漏洞。可能帶有一定的做空目或者其他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565

擔憂信貸壓力 高盛下調中國房地產業評級至負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59

高盛近日公布報告顯示,駐香港分析師Kenneth Ho為首的高盛信用分析師調降了對中國房地產業的評級,由中性降至負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該報告認為,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使用杠桿的形勢在惡化。2009年以來,開發商的杠桿呈直線上升趨勢,過去12個月增長速度加快。而且房地產市場的存量在增加。

報告寫道:

“我們並未發現立即出現的信貸壓力,但為信貸狀況在惡化感到擔憂,強調需要分辨實力更強的開發商。”

高盛分析師認為,

中國的政策正從“容忍”變為更“主動”的改革戰略,“我們認為,這可能導致未來信貸壓力更大。”

這些分析師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國內銀行可能“在資本市場發行有實質意義的證券”,相信可能近期產生一些影響,因為一些投資者可能在削減所持的中國房產風險。

但分析師認為,任何這類影響都是短暫的,他們建議更專註於信用的基本面,還說那就是高盛“將評價轉為負面的主要原因”。

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下行調整,上月中國央行發布的例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今年年初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持續放緩,上半年中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4.2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比第一季度回落2.7個百分點。

中國央行稱,在盈利壓力增大、信貸政策投向引導力度較大的情況下,今年一些商業銀行傾向於將有限的信貸資源更多地配置到收益更高的小微企業、個人經營貸款等領域,房地產信貸投放意願有所下降。

華爾街見聞上周文章提到,房地產開發資金回籠的風險引起監管層重視。據《經濟參考報》獲悉,近日銀監會口頭要求各信托公司謹慎對待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項目,盡量不做民營企業位於非核心城市的房地產項目業務。

中國房地產協會會長劉誌峰當時表示,在房地產周期性變化的背景下,部分三四線城市開發企業資金緊張,銷售量大幅下滑,回籠資金不暢,面臨較大的償債風險。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中國開發商資金吃緊,不得不大量求助貸款。據彭博對84家公司的統計,中國的住房建築商今年已向外資行貸款59億美元,同比增長39%。這類建築商的債務股本比飆升至128%,為2005年以來最高水平。

華遠地產董事長任誌強也一改之前口徑。他認為,若政府不采取行動,明年9月供求關系或將惡化。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存量可能難以消化,統計報表上庫存大概有5億多套,

“有些庫存可能再過十年亦消化不了,會逐漸累積。”

本周中證報報道稱,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9月1日在建行2014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在目前大環境下,建行更傾向於選擇和央企房地產企業合作,並盡量選擇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項目,收縮三四線城市項目。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房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04

國資改革遲遲未出 監管官員呼籲“負面清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64

國資改革方案尚有多個關鍵問題亟需明確,今年可能難產,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近日呼籲,應加快制定發展混合經濟中的“負面清單”,便於各方對政策有底,並避免改革的方向和性質存在爭議。

國資改革的方案文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與《關於完善公有制實現形式的指導意見》原定上月出臺。上月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時代周報》的消息,多位國務院國資委官員透露,延遲出臺是因為有許多內容“尚需修改”,亟需頂層設計說明,國資委內部最新口徑是“延後至明年由中央深改小組出臺”。

季曉南對推遲出臺國企改革方案的是解釋,改革總體設計已有方案,但有關方面認識還不一致。按照市場取向深化國企改革不是要削弱國有企業,在航空、軍工、油氣、電信、棉糧國家儲備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資本必須保持絕對控股,不屬於這些領域的企業可以允許國資相對控股、參股甚至退出。

季曉南認為,“負面清單”的範圍不宜太寬,除此以外的領域和行業,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都可以控股。“項目清單”以外的領域和行業由誰控股,由企業自主決定,由市場競爭決定。同時,要加強對混合所有制進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流失問題的防範,加強監督機制創新和內控制度建設,引入社會監督,保證混合所有制經濟規範健康發展。

季曉南建議,可以先易後難,解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在盡快推進新建項目和企業吸引民資的同時,還要積極推進存量國有資本的混合同時,要研究制定辦法,促進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減持國有股,使國有企業控股比例保持在合理水平。

今年8月,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表示,國企改革是有順序和底線的。應先破除壟斷再進行所有制改革。否則即便引入民資也只會形成新的壟斷,很容易帶來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

他提到,深化改革推進混合所有制首先要進行分類改革,目前根據企業不同類型分為三大類:一是公益類或公共服務類;二是保障類或戰略類;三是商業類或競爭類。根據三大類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改革,關系國家安全或國家經濟命脈的領域應絕對控股,體現國家戰略導向的可以相對控股,其他大部分一般競爭性領域,國有資本沒有必要控股的,可參股甚至全部退出。

季曉南則是認為,要達到發展混合經濟的目的,至少要達到三個條件,即:實現集團層面的混合;國有股持股比例不能太高;公司治理中要有非國有資本的產權代表。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助推器。

既要加快讓電力、電信、油氣、航空、鐵道、公用事業等自然壟斷業務與競爭性業務分離,放開競爭性業務,又要根據自然壟斷性業務和競爭性業務分別進行改革。

目前,國資委允許的第一批央企四項改革試點有三項試點包括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授予董事會職權,試點央企的方案已出爐。新華社下圖可見今年7月啟動的四項國資改革試點內容及參與試點的六家央企。央企,國企改革,國資改革,混合所有制

國資委內部此前早已就頂層設計方案的基本理論達成共識,深化將重點抓住兩個關鍵環節:

一是加快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二是深化國有企業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192

【黑問精選】對話伏牛堂張天一:當項目爆火後,如何面對負面?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30/147328.html

i黑馬註: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90後,因為熱愛家鄉的美食,所以在帝都開了一家常德米粉店。這家店因為口味不錯,加上得到了徐小平的青睞並獲投資,一夜時間,被貼上了“90後、互聯網思維、玩轉路邊攤”等標簽,爆紅於各大媒體。那麽,爆火以後,他的創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黑問:因為媒體的關註,生意也隨之明顯火爆了嗎?
 
張天一:關註會帶來人流。但是這樣的人流存在一些問題:

1、非目標顧客,對產品沒有認知,所以很容易造成負面口碑;

2、影響正常的營業秩序 ;

3、這種人流的持續性不強,除非能獲得持續關註;
 
黑問:那這種正面的、負面的口碑會影響到你的經營思路和產品嗎?
 
張天一:自己的想法與輿論的博弈,完全取決於leader內心的強大與否。所謂“三人成虎”,“眾口鑠金”,輿論的力量是積極強大的,羅永浩這樣的戰鬥機都扛不住,很難說我們這樣的90後團隊會不受影響。
 
這個時代的邏輯其實就是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們的思路,懷疑一切,打倒一切。吃伏牛堂和泡郭美美很像。我能想象,有些花錢泡了郭美美的人,目的一定不是為了約後給五星好評,而是為了在人前能夠吹這樣的一句牛逼:“嗨,也就那樣。”
 
所以因為關註來消費伏牛堂、黃太吉、雕爺等品牌的客流與其說是消費米粉,毋寧說是為了花20塊錢睡一次“互聯網思維餐飲”這個公共廁所,最後再吹句牛逼:”嗨,也就這樣。”這里面絕大多數都是負面口碑,很難產生正面口碑,這和人的心態有關系。比如,無論我怎麽解釋,就是有很多人不相信十萬塊錢能夠在一個寫字樓里面接手一家轉讓小門面,他可以繼續意淫:伏牛堂會做火鍋啦,不務正業等等等。
 
這其實很像早期我剛開始賣米粉的時候,很多人來問我,上來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為什麽畢了業要賣米粉。其實他壓根不需要我的答案,在他的心里面壓根也不在乎我說什麽,他心里面已經意淫了一個我為什麽賣米粉的戲劇套路模板。
 
這種先意淫出某一個靶子,後打倒的邏輯挺盛行。古時候叫“劃分隊伍”,皇帝砍外戚,外戚砍太監,太監砍士大夫這種事情在中國歷史上太多了。到了今天,就是伏牛堂=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炒作+難吃,所以綜上,伏牛堂必死。帶著這樣的事先預設劇情來,再加上路上開了三個小時車,再加上本來對米粉沒有認知,再好吃的東西大概也都可以給差評了。
 
所以這里面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始終要搞明白自己的根在哪里,自己從根上是個什麽玩意兒。比如我的湖南米粉,我就知道我的根兒是湖南人這個客群,兼覆蓋一些湖北、江西、四川等有吃粉習慣的人群。其它不懂米粉的非目標客戶過來,你炮轟就炮轟吧,我也不當一回事。但是要有湖南人說我的粉難吃,我就會難受了,我知道這個才是我真正在意的。
 
說了這麽多,一句話,對於鍵盤俠這種生物而言,打不絕,殺不死,也沒有必要去搭理。搭理的結果就會像老羅這樣里外里不是人。檢驗一個生意好不好的根本在於他在商業上成立不成立,因為關註帶來人流不能說明我火,關註的人流走掉了也不能因此說我會死,我們需要觀察的是,一年乃至十年後,伏牛堂是否還是好好地活著
 
至於互聯網思維雲雲,在我看來,也不重要,能夠增加流水的思維就是好思維,不能夠增加流水的思維,談它也沒有太大意思。
 
黑問:除了去消化那些刻意的負面評價,爆火對於其實還挺苦逼的創業者意味著什麽呢?
 
張天一:剛才說了,爆火的一個方面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是負面的。但對企業發展的正面的東西也就會來了,所謂“鳳棲梧”。資金、團隊、市場合作這些難死早期創業團隊的問題可能對一個紅了以後的創業團隊而言就都不是問題了。比如投資人,伏牛堂的投資人有險峰華興、真格、IDG,有人戲稱我們是歷史上投資人陣容最豪華的米粉店。我們從來沒有刻意找過投資人,都是抱著隨緣的心態,也把錢給融了。 但紅火以後帶來的資源井噴我覺得是挺危險的。因為大量的信息湧入進來,你不知道接多少,怎麽接,你甚至不知道哪個是資源,哪個是坑。搞得不好就搞成了一波流。因為此種爆紅對於我們這樣的創業團隊而言,多少是有點半由人事半由天的成分在里面。我喜歡讀歷史,也喜歡從里面里面琢磨伏牛堂的商業哲學和邏輯。你比如說,歷史上那麽多的草根起義者,李自成、黃巢、太平天國,都是在暴發戶似的暴增之後身死名滅,反而是不聲不響的劉邦、朱重八這樣的草更創業者最後活了下來。大概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本來都應該有自己的成長周期和空間,過速催化出來多少都會有一點問題,就好像段譽猛然吸了一大堆內力要不是運氣好,就直接死掉了。 我自己信一點佛,所以我始終覺得對我們這種爆火的團隊而言運氣和腦子清楚非常重要,有多大能力就辦多大盤子的事情,搞大躍進、放衛星都會導致爆紅之後就爆死,我從來不敢說伏牛堂要開多少家店,之前寫了篇文章“伏牛堂,一年開一百家店?”說明這個意思,結果別人一解讀,直接把問號去掉,變成“伏牛堂一年要開三百家店”了,搞得現在這種文章也不太敢寫。伏牛堂到了今天我有了一點底氣,在於我把我的目標客群組織起來了,我們搞了一個在京湖南年輕人的社群——霸蠻社,我們所謂的市場和公關團隊就幹一件事情,帶著我們霸蠻社的小夥伴玩,我知道這是伏牛堂的命根子,關鍵時刻可以續命。
 
黑問:那麽對於期待自己爆紅的其他創業者,你有什麽建議嗎?
 
張天一:簡單點說就是發出自己的聲音唄。
 
我會說伏牛堂不需要媒體,伏牛堂自己就是媒體。所以順著這個思路,在有伏牛堂這個米粉品牌之前,我們先做了“伏牛堂創思維”這個微信公眾平臺,或者說自媒體。
 
只要有聲音,我自己分分鐘就能夠發出來。
 
我們這個公眾平臺上每天會受到一些投稿,很大一部分是受了這一波創業潮的啟發,互聯網人士或者大學生開始賣某一種小吃,然後把文案投到我們這里,希望我們發出去。
 
這些文案我一看,就樂了,標題清一色的“我為什麽XX了去賣XX”的結構。從一個事情上講,沒有那麽多奧妙,有的時候就只是做在前面而已,後做的只能成為跟隨者。所以我會和這些投稿的兄弟姐妹們講,你們千萬別用這個標題,不如改成“坑爹!我後悔為什麽XX了去賣XX”,可能會好一點。
 
這個玩笑背後的意思是,創業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事情,這個特立獨行、這個反潮流一定是發自骨子里面的而不是學來的,這里面的邏輯不是“因為我想不一樣,所以我要怎樣……”,而是“我本來就不一樣,所以我怎樣……了”,最後呈現在文案和行為方式上,那就是能夠抓住人的眼球。
 
另外,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同學的經歷是編造或者無病呻吟,或者為了寫文案而寫文案搞出來的“類型文案”,這里面為了公關而公關,為了策劃而策劃,我認為就有問題了,沒有真情實感,讀者不是傻逼,寫出來恐怕蒙不了人。
 
當初伏牛堂的第一篇文案,寫出來的時候雖然我知道會產生傳播力,但是這個東西確實是我發米粉發到半夜三點,看著樓上外資企業的加班的人都一個個走完了,心里面很多感慨一氣呵成的,而不是為了寫而寫。所以這個文案也沒有產生於我一開始賣米粉的時候,而是我的米粉賣了幾天後。
 
一句話,兄弟,你屌,能夠一屌到底本色出演,別學羅振宇這樣認慫。那你就會不一樣,不一樣的東西,才會產生娛樂效應和傳播效應。
 
黑問:最後一個問題,想對黑問的其他用戶(均為創業者)說點什麽呢?
 
張天一:自從創業以後,朋友圈基本上換了一圈人一樣,信息類型也換了,整天充斥著投資、科技、XX項目之類的信息。好像整個世界就變成了融資、找錢、找模式這點事。
 
有時會想,我們的社會還有這麽多問題需要思考呢,宇宙還有這麽多問題要思考呢,我的人生還有這麽多問題要思考呢,這些問題好像無法在一個創業者的生活圈里面呈現。所以我覺得創業是一個挺限制視野的事情。
 
所以不妨跳出創業來看創業,我會覺得它就是一個人生經歷而已,沒有那麽神聖,也夠不成人生原動力,上市也構不成人生目標。跳出創業看創業,很多在創業過程中覺得是事兒的事其實都覺得不是個事兒了。


點擊鏈接,上黑問社區和創業者一起討論相關問題~詳情請戳:http://ask.iheima.com/?/yiwenyida/5197


港股如何應對負面消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0/4029809.html

預計做空機構未來的目標,多數會集中於零售行業,也會重點攻擊民營企業,而且集中攻擊的公司市值都比較小,這些股票一旦下跌,跌幅會很大。
A

股市場上,不少惹上負面消息的公司,股價在經歷短暫的下跌之後,往往會有出人意料的大幅回升。然而在港股市場上,這並非時常發生,有些公司經歷打擊後一蹶不振;有些公司則在短暫下滑後就隨著基本面波動;有些則在業績預期帶動下,股價經歷短暫低迷後突破歷史新高。

最近不少香港上市的內地地產股都突然遭遇了負面消息,雅居樂(03383.HK)董事長和執行董事被查,導致股價大跌,供股計劃被迫更改;而市場盛傳佳兆業(01638.HK)主席被查,盡管佳兆業對此否認,不過股價依然大跌。

對此,不少投資者都在討論何時才是抄底機會。對此香港匯業證券策略師岑智勇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市場有各種傳言,未必沒有原因,投資者要避險為上,況且市場上選擇多得是,不宜過分冒險抄底。

過去一段時間,香港上市公司高管被查的,主要是涉及到紅籌股的國企反腐敗,包括昆侖能源(00135.HK)和“華潤系”華潤電力(00836.HK)等多家紅籌上市公司,這些公司股價受挫後,走勢更多與基本面相關,昆侖能源因為業績下滑再創新低,而華潤電力則因為煤價下跌,基本面向好而一度創下新高。

香港有些公司遭遇做空機構發表報告“唱空”後,或者遭遇媒體曝光產品或者財務數據問題,盡管都會馬上發出公告逐條反擊,但股價多數都一蹶不振,之後屢創新低,有部分公司甚至最終退市;而這其中,一年前中國兒童護理(01259.HK)(此前名稱為“青蛙王子”)一度遭遇做空機構格勞克斯發表報告質疑,盡管此後發出公告逐條反擊,但至今股價已經跌去近八成,投資者損失慘重;而蠟筆小新食品(01262.HK)被媒體質疑財務數據造假,產品質量有問題後,至今股價跌幅超過八成;而在上述公司股價下跌過程中,不少機構都發布研究報告對其支持。

興業僑豐證券投資服務董事總經理鄭家華稱,一些上市公司對做空機構的反擊不足夠讓投資者信服,這使得股價繼續下跌,只有公司主動落實回購或者大股東增持有比較大的幅度,不僅僅是象征性的話,才能對股價有足夠支撐。預計做空機構未來的目標,多數會集中於零售行業,也會重點攻擊民營企業,而且集中攻擊的公司市值都比較小,這些股票一旦下跌,跌幅會很大。

另外,有些公司在經歷了負面消息後,盡管股價短暫下滑,但這卻給投資者一個不錯的入市機會,之後股價在基本面推動下創出歷史新高,合生元(01112.HK)和聯想集團(00992.HK)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關報道

滬港通箭在弦上 各方聚焦啟動日期

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並沒有如業界所期待地給出滬港通的啟動日期。雖然10月27日仍被認為是最可能的正式啟動時間,但截至目前,滬港通何時正式啟動仍然是個謎。


(編輯:李燕華)


報告稱奔馳車主收入高 路虎車主學歷低 寶馬車主負面多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900

2002年,賓利贈送給英國女王的特制版Bentley State Limousine,此後,此車取代勞斯萊斯成為她的禦用座車。 (本刊資料庫/圖)

11月26日,胡潤發布《2014中國豪華車品牌特性研究白皮書》,這是首個經過系統調查研究產生的豪車車主和品牌標簽報告。

2014年2月至10月間,胡潤研究院在全國10個主要城市對以上8大品牌共800位豪華車車主進行問卷調查,10個主要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大連、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廈門、昆明、成都。

調查選取了在華豪華車品牌中最具代表性的8個品牌,包括奧迪、寶馬、奔馳、雷克薩斯、沃爾沃、路虎、凱迪拉克、英菲尼迪。每個豪華車品牌各100個樣本。

中國青年報消息,近年,進口豪車品牌以年均超過30%的增長率占領中國市場,人均收入並不高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頂級豪車賓利和勞斯萊斯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寶馬、奧迪、捷豹路虎和奔馳S級的全球最大市場。

中國豪車車主是何方神聖?這些高富帥為啥對豪車情有獨鐘?南方周末網通過整理研究報告告訴你。

根據《2014胡潤財富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千萬資產以上高凈值人群數量已達109萬人,比上一年增加4萬人,漲幅3.8%。胡潤研究院預測,未來3年,中國千萬資產以上高凈值人群數量可能達到121萬人。

而《2014中國豪華車品牌特性研究白皮書》顯示,最愛買豪車的中國車主們,平均年齡33.5歲,男性居多占76%,平均家庭年收入達到105萬,將近1成在國外時間超過3年。

其中,奔馳車主家庭收入最高,平均總資產達到1130萬元;英菲尼迪車主家庭收入最低,平均總資產為644萬元;奧迪、雷克薩斯、路虎三品牌車主平均總資產為900萬元上下;而寶馬、沃爾沃、凱迪拉克車主平均總資產在800萬以上。

而從八大豪車品牌車主比較,奔馳車主個人收入最高,英菲尼迪車主家庭收入最低;路虎車主學歷相對最低,沃爾沃車主學歷最高;寶馬車主女性比例最高,凱迪拉克車主男性比例最高;奧迪車主政府官員多,路虎車主個體戶多;寶馬和路虎最張揚,雷克薩斯車主身份不鮮明,沃爾沃最低調。

除了愛上豪車的尊貴、氣派和知名度高外,中國車主購買豪車的第一關註點是安全性,占比高達80%。此外,30-49歲處於事業成長高峰階段的車主在使用車的功利性目的上明顯強於其他年齡段,具體表現為對身份象征的用途提及率更高。關於人車關系,16%認為車是情人或老婆,36%認為是朋友,15%認為是戰馬,只有3成車主認為車只是普通交通工具。

不過,近來媒體不斷爆出豪車車主素質不高,炫耀性消費而導致的社會負面新聞。如新疆豪車司機醉酒當街大便扔交警,大罵“你們就是我養的狗”;濟寧“卡宴”豪車午夜狂飆將騎車女子撞飛40米致死,逃逸被追逃”等負面消息,網友們紛紛吐槽,“有錢就是任性”。

報告顯示,負面新聞中飆車肇事和醉駕肇事最多,超過9成。其中,寶馬負面新聞提及率最高占69%,沃爾沃最低基本為0。

  


圍繞券商股的負面傳言幾多真假?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891

圍繞券商股的負面傳言幾多真假?
作者:羅毅、陳福、沈娟

股價上臺階,傳言自然來。傳言一:兩融收益權轉讓被定義成非標;傳言二:證監會下周派檢查組查兩融業務,有券商會被處罰。

針對傳言一,或是事實,但幾無影響。目前券商兩融收益權雖然對接的是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池的標準化產品,但資金成本確按非標資產的類別支付,即5.8%-6.2%,遠高於標準化產品5.4%-5.5%的成本。即便界定為非標,進一步擡升資金成本的概率也較低。

針對傳言二,我們認為大概率是例行檢查。證監會對兩融業務一直監管較為嚴格,要求證券公司每天上報業務情況,對於部分違規行為也曾多次通報批評,因此,嚴重違規行為極小概率。據我們調研,兩融業務容易出現違規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融資6個月到期後沒有平倉,直接續借;二是單一券商所有客戶的信用賬戶持有某標的股票的市值超過該標的總市值16%後沒有及時上報並獲證監會書面同意。這兩方面性質並不算惡劣,可以通過補流程等方式解決。因此,我們判斷,檢查兩融業務多是例行檢查。

另外,市場傳言有券商違規高杠桿做兩融,據我們了解,各家券商兩融保證金比例在50%-80%不等,不存在1:3的情況,如此高杠桿,是收益權互換等業務。

目前兩融業務火爆,資金供不應求。多家主流券商已資金告急,短期內,兩融收益權轉讓可以補充部分彈藥,而正在密集推進的增發、H股將在明年1、2月份起逐步提供充分彈藥。

券商是牛市中的戰略稀缺品種,請珍惜手中籌碼。證券行業利潤增速高,今年100%,明年50%,且有超預期可能,其他行業難以媲美,券商股調整後仍將獲得資金青睞。目前股價上漲到一定階段,各種負面消息不斷出臺,我們也將承擔起更多責任、以正視聽。(華泰非銀羅毅、陳福、沈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