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郑志刚洗牌百货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15/HTML_C2N3V5MQE8KI.html


从北京到上海、从天津到杭州等地,五天辗转于六所城市,郑志刚9月的第二周颇为忙碌。

作为新世界百货(0825.HK)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他和他的团队这段时间频频暗访同行百货门店。在暗访的背后,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为新世界百货门店整合借鉴经验,二是寻找适合的收购目标。

一个明细的例证是,9月9日新世界东北区百货业的整合正式启动,郑将其沈阳的三家门店全部划分为生活和时尚两大主题。而划分的标准是客单价。

9月14日,曾供职于新世界百货的逸马国际顾问集团总裁马瑞光,对本报记者表示,新世界百货提出的“时尚店”、“生活店”的概念是对国内百货业有益的尝试,不过,国内百货业地区差异较大,这种尝试推广起来存在风险。

新世界百货在内地有33家门店,在上海有6家以“巴黎春天”命名的百货店。竞争对手包括百盛、太平洋百货及各地区域型百货连锁公司。

门店整合

“新世界百货的门店整合将持续两年时间。”郑志刚在谈到门店整合的时间表时表示。

以沈阳为例,在沈阳太原街商圈,分布着新世界百货的沈阳南京街店、太原街店和中华路店,同一商圈的三家门店成“品”字排列。

这种“一市多店”的战略,一直为新世界百货推崇,同一商圈多店共存的集约作用是明显的。据郑志刚介绍,三家门店在促销上可以形成协同效应,每一个促销季,最多时候三家门店可以节约1/3的人力资源成本。

但此布局下同一商圈的自我竞争就不可避免。为了达到门店整合的目的,新世界百货将以时尚、生活的概念,将新世界全国的门店划分为“生活馆”和“时尚馆”两大品类。

门店整合完成之后,南京街店的定位是35-55岁,客单价500元以上的时尚国际名品馆;太原街店的客单价是210元,人群是20岁左右的少女时尚折扣馆;中华路店定位则是25- 45岁的人群,客单价是300元以上的一站式购物生活馆。

新世界百货门店整合有着现实的背景。据了解,在新世界百货过去近17年的发展过程中,收购和自建物业的面积并不统一,有的百货门店的面积达到了4万平米左右的水平,而更多门店却只有1万多平米。

郑志刚担心1万多平米门店的竞争力偏弱。他表示,4万平米的门店商品门类比较齐全,而小面积门店则产品品类肯定不齐全,这样面积越小的门店正常来讲竞争力越差。“为此,只能走差异化之路。”

区 别于普通的百货门店,以模糊的中高低端的概念来定位百货门店,新世界百货的“生活馆”和“时尚馆”将以客单价为标准,实现对消费群体的细分。“生活馆”的 客单价将定位在200元—400元,以“一站式购物”的理念运营;生活馆分为“折扣店”和“国际名品店”等,其中国际名品店的客单价最高可达1500元。

对于此次门店整合,郑志刚介绍称,“整合的方案是在新世界百货上市之初就已经确定的,之所以做此整合,目的在于品牌输出。”

另外,据新世界百货内部高层透露,危机对百货零售商的冲击也是有的,由于跟厂商共同承担危机下的风险,毛利因此会有所下降。

对于经验的异地复制,郑志刚认为可以从品类管理的角度克服,“我们走到每个城市会保证有60%以上的品牌是这个城市最受欢迎的,这也是我们坚持本地化经营的一部分”。

据了解,新世界百货门店整合总投资将超过1亿元。

扩张之路

“我们今年还会保持每年两三家的开店水平。”在谈到新世界百货未来的开店速度时,郑志刚非常谨慎地表示。

不过,据上述新世界百货内部高层透露,新世界百货目前选定在建的物业已达7家之多,“今年不急于扩张,原因在于大环境的制约”。

而郑志刚并不讳言未来的扩张心态。据其透露,“新世界百货现在有30亿港元的资金,现金流比较充沛。而实际上,我们之前已经收购了郑州和沈阳的两家门店,我们未来还会收购更多的门店。”

在郑志刚看来,在此时推出门店整合,还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整个危机带来了很多的冲击,有些百货业被淘汰或者上市受阻,在这个全行业整合期的阶段,我们开始做内部的整合,这对于未来的扩张是有帮助的。”

而马瑞光对新世界百货门店整合的解读为,“打破区域百货零售商的身份是每家都在做的,新世界百货肯定也是出于将盘子做大的目的;之后,必定是提高自有商品的份额,破解国内百货业盈利模式的瓶颈。”

事实上,郑志刚一直对并购国内零售业以及相关制造业的相关资产很感兴趣。2008年10月22日人和商业(01387.HK)在香港挂牌,作为国内最大的私营地下商场运营商,其上市的背后推手就是二股东新世界。据了解,新世界策略投资以及关联公司对人和的总投资为16亿元。而郑志刚即为新世界策略投资的总经理。

在自有品牌收购方面,2008年郑志刚的主导下,通过由其管理的周大福收购了大陆著名的手表品牌“海鸥”,并将“海鸥”品牌引入了香港。

在谈到目标收购目标群体时,郑志刚表示,在零售领域,主要会考虑被收购门店所在城市的人口、商圈面积、内部回报率等,购物中心、百货店都会考虑。关于品牌,新世界百货在做一个品牌的代理,不过,未来的趋势是收购一些品牌,但要选择在国内有成长性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6

不甘守成 “八零后”郑志刚蹊径求新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2/5NMDAwMDE4ODA5NQ.html


7月16日傍晚,周大福家族(郑氏家族)第三代继承人郑志刚现身北京崇文区的“K11环保体验馆”。此后,不到24小时的时间,作为香港“八零后”另一类代表的郑志刚,又出现在武汉“K11都市农庄”。

在“K11环保体验馆”,郑志刚表示,发展低碳环保建筑减少资源消耗是国家政策鼓励的方向;在武汉,他对前来参观的人说,艺术、人文、自然、商业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郑志刚两地造势K11,身为第三代继承人,他更希望为家族企业带来创新变革,不仅仅作为一位年轻的“守成者”。“他们有的东西我有,因为我会跟他们学智慧、学经验,但是我会用一些创造性的、非传统的东西,去延续和壮大家族的光华。”郑志刚的个性可见一斑。

周大福家族600亿产业的第三代继承人在继承祖辈财富时,极力寻找突破。而公司内部员工评价,郑本人会非常执着地去做一件认定了的事。和郑志刚同辈的香港豪门财富继承者多在媒体的娱乐版上出现时,郑被员工暗地里称为“工作狂”。

“国内的商业中心太过同质化”

2007 年成功上市之后,2009年新世界百货实现净利润3.03亿港元,较上一年同期的1.58亿港元增长92%。新世界百货在内地17个城市亦有33家门店。 但郑志刚并不满足于此,去年6月,郑志刚在北京大张旗鼓地宣布新世界百货革新计划,用“生活”和“时尚”这样的购物形态来细分消费群体。

对郑志刚而言,在新世界百货品牌之外,创立独立品牌K11,表达的是他本人的梦想和信念,同时也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坐 落在北京崇文门区的K11环保体验馆,由三个展示区以及两个环保人居体验空间构成,采用体验结合展览的方式,系统探索与分析绿色城市与绿色建筑之可能性。 而K11都市农庄则追求艺术、人文、自然三大核心元素融合。例如,K11会长期展示典藏的本土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更通过举办不同的艺术展览、演出及工作 坊,让顾客购物的同时,可欣赏到不同的本地艺术作品及表演。K11的庭园式户外广场设计,除种植多种本地树种和植物外,运用多种设计手段将水景、柱廊、垂 直绿化、都市农庄、雕塑艺术品等构建成立体景观,使自然空间完美融合当地本土文化。

三年前,K11只是一个空洞的字母和数字的组合。郑志刚 正在努力将K11填满内容。“国内的商业中心太过同质化。”郑志刚说,他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必将面临一场淘汰赛。虽然K11有时被定性为一个公益平台,甚 至武汉K11都市商业中心的很多装饰被外界视为提高地产价值的铺陈。但在郑志刚看来,这并不矛盾,商业可以和艺术很好地融合。

郑志刚计划未 来5-7年投资78亿元在内地开设7家以K11为品牌的购物中心,7个商场总楼面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分布于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北京、天津及沈 阳,有关土地将从集团在内地的3000万平方米土地中拨出。作为持有型物业,未来贡献的租金收入将占集团所有持有型物业收入的30%-40%.

“内地楼市正处于闷局”

郑志刚名片上的头衔众多,涉及周大福、新世界发展、新世界中国地产、新世界百货、新世界策略投资以及K11。他上任三年来动作颇多:收购“海鸥表”,投资“人和商业”,代理意大利服饰品牌MOSCHINO,创建K11。横向扩张的同时,新世界地产却被外界评价发展较慢。

“就 像刚出生的孩子,新生儿总需要投入更多的经历去照顾,这些品牌就像孩子,我希望他们都乖一点。而地产业务已经做了20年,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郑志刚 说。而谈及内地楼市,他表示,“内地的房地产情况十分复杂,不同的城市面临的情况不一样,经过调控,市场已出现回调,目前的楼市正处于闷局”。新世界集团 不会因为调控而加快或者减慢发展速度,都是以正常的速度进行开发,而未来的拿地方式仍以“招拍挂”为主。

在6月初的股东大会上,郑志刚之父新世界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郑家纯表达了公司未来将会在二三线城市发展的想法。他提出,在楼市的调控期,公司将会争取进入受调控措施影响较小的二三线城市。

大 福证券的报告指出,新世界中国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开始在中国累积大量土地储备,现已成为在内地拥有最多土地的香港地产发展商。当前所拥有之36个发展项 目遍布国内十多个城市,可建楼面面积接近2.8亿平方米。约69%为住宅,13%为商业及写字楼,其余是酒店及停车场。此外还包括经营中的7间酒店在内的 多个投资物业,共有楼面面积超过21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既丰厚兼且成本廉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66

任志剛不尋常交易 搵毑笨の料庫

http://winnerbank.blogspot.hk/2001/06/blog-post.html
掌管本港一萬億元外匯儲備的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一直呼風喚雨。近日,他一擲卅七億元,購入中區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的十四層甲級海景寫字樓,作為金管局未來的總部,而自己的總裁辦公室,則位於大廈的八十八層高頂樓,大地在他腳下。他更拋出一個「管治委員會」改革方案,意圖擺脫財政司司長的管轄,令金管局變成完全獨立的王國。任志剛為自己設計的金管局「寶座」,既享有商業機構才有的高薪厚祿,而又同時獲得政府高官才有的特權。本刊亦發現,任志剛自出任金管局後,與堂兄之間有不尋常的交易,原因耐人尋味。 自九三年四月,脫離政府而成立金管局後,任志剛置業的作風,開始變得神秘起來,尤其是有兩宗與堂兄任錦光有關的,交易極不尋常。例如是九三年十二月,任職律師的任錦光,以一千三百萬買入半山嘉兆臺三座二十二樓A及三十四樓A室兩個住宅樓花,該樓盤於九五年三月入伙,亦由任錦光簽妥樓契完成交易。但直至九七年十一月,任錦光突然向土地註冊處提交文件,聲稱這兩個單位其實是由他與任志剛合資買入,所以要把一半業權轉回給任志剛。同日,兩堂兄弟達成協議分樓,任錦光取得二十二樓A單位,而任志剛則分得三十四樓A物業。而後單位於去年八月以六百四十萬代價,轉給當時的未婚妻葉小慧。然而,任志剛與現任嬌妻葉小慧,卻並非住在嘉兆臺,而是住在淺水灣道南灣大廈十八樓B複式豪宅。這個單位亦毫不簡單,原由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於八九年買入,榮太子一直以有限公司Weath Time Investments持有該單位。

堂兄代揸南灣物業直至九九年九月,榮太子突然把那公司的全部股權,轉給另外兩間空殼公司A. L. Nominees及L.M.B. Nominees,這兩間公司均由任錦光做董事,而股東則是他的律師行兩名合夥人,林文彬及白鴻滕。由於是股權轉讓,外界無法知悉物業轉售的價錢,而土地註冊處資料,亦無租約登記,而任志剛確是住在上址,不禁令人懷疑,該單位是否與嘉兆臺一樣,由任錦光出面替任志剛持有權益。為了求證,本刊上週五晚上登門造訪任錦光那位於黃泥涌峽道的豪宅,身穿深藍色絲質睡袍的任錦光親自開門。「點解你在九三年買入兩個嘉兆臺單位,而於四年後才突然話有一半權益是屬於任志剛,並將其中一個單位分給他?」記者問。「呢個唔係好方便答你,遲啲先講。」他回答。「現在任志剛住緊那個南灣大廈物業,究竟是你的還是他的?」記者再問。「呢個單位唔係我嘅!」他再回答。「那是否屬於任總的?」「總之唔係我嘅,其他嘢你自己查冊。」說罷他便關上大門。任錦光與任志剛屬堂兄弟,但兩人感情一直要好,關係密切。任錦光除了出面為堂弟持有物業外,兩兄弟同樣熱愛賽馬,還一同養馬過馬主癮。

兩兄弟夾份買馬早在八九年初,他們兩人便合資買入第一匹馬,起名為「自己友」(Insider)。到了九七年,任志剛動用十億元外匯基金借錢援助泰國後,兩兄弟再買入另一匹馬,起名為「威將名駒」(White Knight),暗示任總打救泰國一役做了「白武士」。可惜「威將名駒」從未出賽便已要申請退役,馬會保留他們的養馬配額,於是兩人去年再買入另一匹澳洲馬,這匹馬起名「怪招」(Intrigue)。馬圈中人估計,可能是任志剛為紀念於九八年花千億元入市打擊大鱷的「怪招」有關。自上週五給本刊追訪,任錦光之後數天一直沒有公開露面,本週一、二也沒有返中區都爹利街的律師行,連剛購入的一匹兩歲新馬「攞彩」於週日首次出賽時,亦一反常態沒有入場觀看賽事。更奇怪的是身為馬會董事、幾乎逢賽馬必到的任志剛,當天也沒有現身,不知兩人是否為避開記者。

內部認購新地樓未從政府過檔其獨立王國金管局前,任志剛買樓均是打正旗號,縱然是明有着數亦毫不避嫌。九二年六月,金管局成立前一年,任志剛與前妻方少珍,以低於市價一成多,以五百八十六萬元,向新鴻基地產內部認購跑馬地樓王蔚雲閣,一個頂樓複式千六呎C單位。當時樓下C單位平均呎價都要四千,而任總複式只三千六,新地分明賣大包。新地將全幢最矜貴的六個頂樓複式其中三個,以相宜價格賣予高級公務員,除任志剛的C單位最便宜外,隔籬相同呎數的D單位,則以六百七十三萬賣予林中麟(前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而樓王中的樓王,向馬場A複式千七呎單位,則賣予地政監督伯利(Nigel Burlay),作價七百萬元而已。當時任志剛未脫離政府體系「獨立」,即使內部認購單位,他亦要明刀明槍,依政府指示申報。然而金管局成立後,他竟改由堂兄出手,令個人投資即時「隱形」,變得不尋常。政府官員向來奉行利益申報制度,目前廿三名主要官員,一律要定期申報資產和公司股權,市民可隨時前往雪廠街政府總部十樓的公務員事務局查閱。過檔金管局、管理一萬億外匯儲備的金管局局長,有否同樣的申報機制?

只向財爺申報利益本刊上週五向金管局查詢,該局有否設立一個申報利益機制,詳情怎樣。該局公關部一直推說要搜集資料,直至本週二早上才致函回覆:「香港金融管理局設有機制要求員工申報利益……公眾可查閱本局總裁的投資及權益登記。」本刊於是前往金管局,希望查閱任總的申報檔案,接待處員工聽見要找任總檔案,表現十分茫然,馬上致電負責公眾查詢事宜的陳小姐。陳小姐透過電話向本刊說:「無一個可以給公眾查閱的file(檔案)喎!」再致電金管局新聞經理馮惠芳,希望她可以講清楚怎樣查閱,最初她說檔案最快在翌日才可給記者看,至晚上她才傳真一紙回覆,披露任志剛擁有兩個物業,一出租一自住,但沒具體地址。而本刊估計,自住的是南灣大廈,出租的是蔚雲閣複式。至於自九三至九七年間,有關他與堂兄任錦光擁有的嘉兆台兩項物業,金管局週二晚上再回覆,任志剛當時有依循規則清楚申報。財政司司長辦公室新聞主任亦於週二晚上向本刊表示:「我們兩方面(與金管局)已談過,可以肯定答覆你,他(任志剛)最初已有申報(嘉兆臺物業),亦一直有補充資料。」他透過堂兄名義持有的南灣大廈複式,及分別以自己及妻子名下擁有的跑馬地蔚雲閣及嘉兆臺物業,均是由恒生銀行做按揭。至於另兩項他以個人名義買入,則由金管局借錢做按揭。其中一個是半山麥當勞道龍景樓舊樓單位,於九六年與前妻聯名買入,作價千三萬,向金管局借八百萬,按揭六成一。而另一個他私人買的東山台二十二號豪宅,以一千二百八十萬購入,向金管局借了一千萬,按揭七成八。由於麥當勞道物業已轉到前妻名下,而東山台亦要蝕賣,兩項按揭已相繼贖回。

享高官特權無義務在政府架構中,金管局總裁一職被列為首長級第六級或以上的官員職位,但任志剛卻享有非一般官員的權利。他年薪千萬元,比特首還要高,比全世界任何一個中央銀行行長的人工都高。政府前幾年凍薪,金管局卻例外,他解釋金管局高層人員的薪酬要按商業原則釐定,若以公務員薪酬,則難以聘請人材。任志剛早年擔任外匯基金管理處處長時,以首長級第八級身分獲配給的AM78車牌,一直陪着他過檔金管局,直到現在;而他的坐駕也是政府高官使用的寶馬七系。他也可以像其他主要官員,使用機場貴賓服務。本刊向公務員事務局查詢,為何已脫離公務員行列的任總裁有此特殊待遇,公務員事務局發言人說這是行政署負責,行政署再推這是政府車輛管理處負責,幾經追問,最後答覆是:金管局屬政府一部分,故可使用政府車牌,但沒有解釋為何是AM78這樣巧合。而其他法定機構如貿發局、機管局、醫管局的行政總裁,卻沒有AM車牌可用,政府發言人解釋,以上機構並非政府機構,所以不獲發AM車牌。

群臣拱照任志剛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成員大部分來自本地銀行界,本身業務受金管局監管。如何制衡任志剛,令人費解。

左起滙豐主席:艾爾敦港大商學院院長:王于漸教授中國銀行董事:劉金寶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張建東浙江第一銀行董事長:孔祥勉渣打銀行集團執行董事:戴維思

金管局無皇管需要幸運車牌時,金管局說是政府一部分;若需要加薪及擴張時,金管局總裁卻又搖身變成按商業原則運作,兩頂帽子可隨時按需要戴在頭上,要制衡監管它,不知從何說起。事關金管局局長只須向財爺負責,而金管局日常運作,則由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管理。不過諮詢委員會內的成員,除港大的王于漸及畢馬威的張建東是獨立人士外,其餘均是銀行家,而他們的銀行,卻受金管局屬下銀監處監管,肯出來頂撞任局長的銀行家相信不多。而獨立人士張建東是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但九八年該行卻接了金管局生意,進行「銀行業顧問研究」,利益出現矛盾。亦由於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難以制衡,令任志剛踏上金管局八年膨脹之路。九三年成立之初,金管局只有三百二十四名員工,其後金管局不斷招兵買馬,平均每年增加人手一成七,直至去年的六百零四人,才些微減少百分之二的人手。而薪酬開支方面,九三年時金管局有關支出是一億一千萬,到去年達四億一千四百萬,增長三倍半。金管局的發展方向,明顯與其他國家央行要勒實肚皮、削減人手的做法,背道而馳。像英倫銀行去年定下目標,要削減二千萬英鎊(約二億五千萬港元)的開支,於是不單把人手勁減一成,而且還終止了原有的員工按揭資助計劃。四月底,金管局還正式落實斥資三十七億元,購買中環機鐵站上蓋的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十四層樓面作未來總部。

任志剛搬大屋金管局一直租用花園道萬國寶通廣場作寫字樓,最初只租三層共十一萬呎樓面,其後人手倍增,任總擴充「地盤」,再租多五萬呎樓面,至去年共十六萬呎。將來搬往「國金二期」,樓面面積達三十四萬呎,比現在多了一倍多。按任總的部署,日後會撥兩層作大堂及展覽廳,而任總亦把自己安排到「最高峰」,他的總裁辦公室設在八十八樓頂層。其實,任志剛由一名統計處統計員,三十年間逐步爬上金融沙皇之位,關鍵是八三年實施聯繫匯率。當年財政司彭勵治因港元暴跌,宣佈港元與美元掛鈎,那時只是丙級政務官的任志剛,是唯一有份參與制定此政策的華人官員,結果成為他仕途最大本錢。香港鐵定九七回歸後,來自英倫銀行、熟悉聯擊匯率機制的金融事務科外籍高官,都相繼離去,任逐級爬升上金融司一職,他其後再以不欲像其他政務官要經常調職,影響聯匯運作為由,成功說服港府,傚法星洲的金融管理局,成立金管局,將外匯儲備管理獨立於政府之外,九三年通過成立金管局,任志剛順理成章當上首任總裁。九七愈近,政府擔心港元受衝擊,愈不敢動金管局,愈形成他擁兵自重的局面。

阿松出手整治自新財爺梁錦松履新後,任志剛「無皇管」的歲月,正面臨重大挑戰。長期在美資銀行工作的梁錦松,出任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多年,對整個貨幣發行局運作瞭如指掌。任志剛欲擁「局」自重,看來較前困難,所以他先下手為強,罕有地約晤本地傳媒、政治編輯會面,吹出金管局局長脫離向財爺負責,轉而向新成立的「管理委員會」負責。他吹風之後自己卻不公開表明立場。原來這個未有知會新財爺的方案,其實是一年前曾蔭權與任志剛「度」出來的,但一直只停留在討論階段,任志剛今時今日從「櫃桶底」拿出這個建議,正因為時移勢易,他的央行行長獨立王國,正受到阿松正面威脅。而本刊記者詢問阿松對任志剛改革方案意見,他回應說:「金管局只係提供一些唔同可能性,都未有定案,所以無論政府或金管局,都毋須研究。」新財爺言下之意十分清楚——就是「叫停」。看來,金管局「無皇管」的美好日子,將一去不返。

金管局的回應本刊上週五向金管局查詢有否申報利益的機制,四日後至本週二,該局才回覆任總的檔案可公開查閱。

9:40am覆函:(圖1)本刊中午直奔金管局總部,希望一看任總的檔案,不得要領,只好再致電公關問清楚查閱手續,但公關未能即時答出。
六小時後,公關回應要預約方可查閱檔案,並致電說任總的檔案最快要在翌日才能給記者看。
6:46pm覆函:(圖2)本刊質疑該局為何遲遲未能公開檔案,最後在晚上七時半,金管局把任總的檔案傳真,但當中只說有兩項物業,沒有詳情。
過半小時,又再作補充,
7:33pm覆函:(圖3)
8:02pm覆函:(圖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63

香港系列----香港的地緣博弈之任誌剛的表態和罵戰眾生相(十二)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v74u.html


    金管局前主席任誌剛發表簡短文章,擔心占領運動持續,香港將失去法治、民不聊生。以下為文章全文﹕

 

《這樣下去》

這樣下去,香港不會有普選,真的、假的、理想的、現實的、實事求是的都不會有!

這樣下去,香港走的路恐怕會喪失法治,民不聊生!

香港的經濟繁榮,是建基於能有效扮演內地與外地的中間人角色,在金融領域尤甚。

中間人不合作、靠不住、添煩添亂,內地一定會減低依賴、另起爐竈、兩手準備、減少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對香港的政策傾斜。

這樣下去,香港經濟會內傷!

這樣下去,有賴繁榮經濟提供的就業機會、民生改善、財政健全、貨幣穩定將會大大削弱!

同學們,《基本法》保障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五十年不變。這樣下去,到2047年香港肯定會變!我沒有思考會怎樣變,因為如果還未死,到時我將會是100歲了!

同學們,到2047年你們可能是50歲吧!這是人生擔子最重的年齡,要幹活,要照顧上一代和下一代,還要適應2047年可能發生的巨變。這是令人擔心啊!

我關心的、親愛的同學們,回頭是岸啊!

在背後支持同學們的朋友們,要為同學們的長遠利益著想啊!

 

          任誌剛

 

    看了一個香港專欄作家對占中/反占中的爭論,寫出來,笑死了。大家看香港這一段,真是蠻有意思的:

“中央拋出「終極底線方案」,接受與否,頓時成為全港的爭論焦點。立法會議員、學界和各大網上討論區分成兩大派,就「方案袋住先」或是「假的袋不了」掀起一場大辯論。

務實派認為:「一人一票袋住先,唔袋就笨,否則最後香港巿民連一票都冇。」「袋住先,起碼較原地踏步好。」「袋住先,之後可以慢慢改;唔袋,以後點改?」

(普通話翻譯:一人一票先拿住,不拿就是笨蛋。最後一票都沒有。先拿住,比原地踏步好。先拿住,以後可以慢慢改,如果不拿住,怎麽改得更好?)

理想派則堅持:「真假是原則問題,不能妥協。」「袋下了假普選,以後就沒有真普選。」 「寧願原地踏步,也不要行差踏錯,否則恨錯難返。」「走錯了,以後更難改!」

(普通話翻譯:原則不能妥協,拿了假普選,永遠沒有真普選了。寧願不走,也不要走錯路。)

務實派反駁:「難得爭取到中央承諾,趁中央還未反悔,還不趕快袋住先!」「以中共的脾性,應承了的,也可以反口,何況沒應承過的。中共有説過,2017年沒有普選,2022年就會有嗎?你以為係六合彩,每期都開,今次唔得,下次會贏多啲?你憑什麼認為下次中央會給香港更好的方案?」

(普通話翻譯:這次不拿,下次可能就沒有了。)

理想派戰意昂揚:「反正也是假的,要來做什麼?」「民主是靠抗爭、靠群眾力量爭取回來的,不是靠當權者施捨,今日施捨給你的,他日都可收回,所以根本不用理會中央怎麼説。一天沒有真普選,我們就要抗爭到底!」

(普通話翻譯:鬥爭到底,不妥協。)

務實派語重深長:「政制原地踏步的後果很嚴重,行政立法關係破裂,香港走向全面對立,完全無法管治的地步,香港只有內耗內傷,到時受苦的,還不是普通小市民。你們好想見到嗎?你們是幫香港,還是害香港?」

(普通話翻譯:你們在害香港啊。)

理想派還擊:「你以為假普選出來的特首,就可管好香港嗎?行政立法關係就會改善嗎?不要自欺欺人了。」「有沒有想過,一人一票選出的特首,有了普選的光環和民意授權,更可名正言順推二十三條,行惡法,向一國靠攏,進一步扼殺公民社會,到時我們更慘。」

(普通話翻譯:你們才害香港。)

務實派不甘示弱:「你以為小圈子選出的特首就不能推二十三條,行惡法嗎?到時你連一票都沒有,想推他下臺更難。」

兩派人士都覺得真理站在自己那邊,都覺得對方偏激、無知、不看全局,誰也説服不了誰。爭拗由初期還算理性的辯論,逐漸演變成人身攻擊,潑婦謾罵,互扣帽子。到後期,「反中亂港派」、「港獨派」、「投共派」、「奴才派」、「地下黨員」、「美國特務」的帽子亂飛,互相攻擊,勢成水火,社會嚴重撕裂........“

    這個就是所有政治辯論的結果,基本上就是我歸納的“好派”和“屁派”。先是辯論,後來就是“地下黨員”和“美國間諜”罵戰了。

    結果現在的分歧,不是大家不同群眾的意見分歧了。而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你死還是我活的生死鬥爭了。

 


結束語


上面這些分析,不一定會成為未來的現實。只不過是現在介入香港局勢的各派勢力,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最大的主動權還是在中央,所以看各派勢力自己內部的整合如何了。

另外說一句,新加坡想在中國重構西太平洋架構上,扮演的謀士角色,這和英國在全球事務上,想扮演的謀士角色一樣。

英國的說法,就是我當年有全球帝國的經驗,這個可以幫助中國實現抱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94

任志剛談金融

任志剛這個名字,香港人應該不會陌生,他是前金管局主席,一直是香港最高薪的公務員,比較全球隨時也是最高薪的一位。早前買了他退休後所寫的著作《居安思危》,至今還未看,但今天想分享一下他的講座訪問,令止凡對金融界有深一點的認識。



看完任志剛的一些影片,有幾個點子很深刻。第一個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他如何定性金融業,他認為金融業始終是一個服務行業,但近年演變出自己的生命,變成一個相當賺錢的生意,甚至乎是暴利。

金融業應該是一個平台,讓缺錢的得到資金,讓有資金的得到投放資金的機會。若金融公司越收得多費用,越是謀利,投資者的投資回報就會越低,而集資者的集資成本就會越高,市場的效率因而降低。若金融業做得過份了,政府就要出來做平衡的角色。

例如,金融海嘯後的迷債事件出事之後,政府就會問銀行賣這些東西對金融服務到底有何幫助呢?所有操作理念如果還原基本步去想,從基本出發去想問題,很快便能分清行為的對錯。這令我想起投資時最好考慮還原基本步,跟著價值走,以做生意心態去思考問題,也是很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應有操作。

於97年回歸前後,香港這個金融中心的角色其實十分重要,香港可以作為替內地提供資金融通的平台。內地其實有相當多的地方還未開通,他認為只要這些地方在開通金融領域的政策上向香港傾斜一點點,香港的受惠程度將會不得了。要達到這個角色,香港一定要給予他人信心,這個信心並不是香港自己講的,應該是每一個用過香港的金融服務的人去講的。

香港的金融地位近年有所動搖,好像佔中事件之後,給國家一個印象,好像香港靠不住,政策停滯不前,中央領導人自然會另起爐灶,找別的地方。任志剛認為這是作為領導人應該去想的方向,因為國家的前途未來不可能只放在一個沒有信心的地方,對此感到無奈。

對於這一點,我相當認同,聽到時也相當感慨。佔中事件,與後期的暴力事件,的確犠牲了香港不少東西,任志剛所言的只是從金融業的角度看,其實失去的還有更多。而我身邊亦有朋友考慮移民,大家對未來都缺乏信心,作為香港人也感無奈。

另一點,就是討論聯系匯率,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任志剛退任之後,曾經於2012年出文章指香港的聯系匯率需要檢討。他於訪問中解釋,當年只是希望提出一個何時都應該去想的問題。這問題與想法主要是環境的變化,今天香港與內地關係,比起1983年與美國的關係更密切,若需要降低香港的通漲問題,可以積極研究與人民幣掛鉤。而當年他還未退任時,身在其位,一定要「死撐」這個聯系匯率,這是給予這個制度的信心表現,但不等於不去思考、研究有何更好的方法。

任志剛在位之時,面對經濟急速成長的中國,金管局設計出一個人民幣結算方法,這是全球獨一無二,把資金靠香港這一個點輸入輸出內地,令香港這個金融中心可以在中國經濟起飛時分一杯羹。這是金融硬件的配套,而軟件方面,他亦多次叫中央官員不要「另起爐灶」,不可以把這個人民幣結算交給別的地方去做,他認為這是有智慧的官員應該好好守住的一個政策。近年倫敦、新加坡也有人民幣的結算系統,這證明了競爭對手其實隨時會冒起,香港的金融硬件與軟件也應該不斷優化。

幹了數十個寒暑,任志剛最有滿足感或最「刻骨銘心」的,就是他讀經濟畢業後,香港的整個金融業可以任他去做,去制定政策,去規管業界,單是這份工作已經令他有極大滿足感。

若說一件「刻骨銘心」的事件,他選擇了政府如何取得匯率控制權。原來在1983年,匯率是由匯豐銀行去控制的,當時政府未有這個控制權,試想想,如果連貨幣及價格的控制與供應權都沒有,怎去監管呢?

於是到1988年,他就決定把這個權拿回來,當時要向政府、英國,以及中國作出遊說,因為當時若有任何金融政策有機會影響到97之後的金融環境,都要向內地交代。我們可以想像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算是金融管理制度的一場革命。這件事讓他最「刻骨銘心」,亦可算是他的個人代表作。今時今日這個金融環境,其實背後金管局不知不覺做了很多事情,的確厲害。

看見影片中一位退休高官,講述這幾十年工作上的經歷與所付出的東西,在言語間能感覺到他的自信,與及深感受到他非常熱愛他的工作,亦從工作中得到相當大的成功感。我們在不同的社會崗位也能發光發熱,能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這樣的人生可以很充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863

雲徙科技包誌剛:新零售最重要的特點是時時在線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07/165873.shtml

雲徙科技包誌剛:新零售最重要的特點是時時在線
野草新消費 野草新消費

雲徙科技包誌剛:新零售最重要的特點是時時在線

新零售最核心的是你能不能讓你的客戶、服務、商品、交易時時在線。

11月5日,由創業黑馬、野草新消費主辦的“最具潛力新零售TOP50黑馬評選”在中關村創業大街舉行,本次活動由韓後聯合主辦,企飛科技、DR鉆戒、神州順利辦、Recruit協辦。

自野草新消費10月14日聯合26家消費投資機構發起最具潛力新零售榜單以來,在短短半個月內超過220個項目參選,其中有超過50家B輪後頭部企業和近百個明星項目,參與投票人次上百萬。在評審會現場,40位消費投資人評委、50家行業媒體與150位新零售項目創始人匯聚一堂,在新零售風起的時候,觸脈未來。

在新零售主題演講環節,雲徙科技創始人兼CEO包誌剛發表了題為《數據與技術,企業新零售轉型的術與器》的演講,他認為,原來的消費場景是“貨、場、人”,由貨找到賣點,人去找到這個地方。未來是“人、貨、場”,人驅動貨以及整個營銷場景的變化。在這個變化里,最核心的是你能不能讓你的客戶、服務、商品、交易時時在線。

以下是包誌剛演講內容,經野草新消費編輯整理:

企業零售渠道模式正在發生變化

我是一個在IT業幹了20多年的老兵,之前一直在用友,去年做了雲徙科技。為什麽會做這個呢?我在原來的工作歷程中發現,互聯網對於很多大B的傳統企業沖擊很大。

傳統企業升級轉型的欲望很強,但由於種種原因,他們轉型轉的很痛苦。大B企業在營銷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傳統銷售渠道。

第二階段:電商渠道。很多企業成立了電子商務公司,一邊是原來傳統的渠道營銷,另一邊會做一些電商渠道。

第三階段:O2O線上線下。這個階段一個突出的問題是,應該怎麽做線上線下渠道的打通?

第四階段:新零售全渠道。

用新技術和大數據,解決快速變化、多元化商業需求

在第四階段,企業又面臨著一個問題:傳統IT能不能為企業多場景、多渠道、全路徑營銷做好支撐?

傳統IT大部分都是以流程為中心,以訂單、效力為驅動,預先設置了很多場景,是在解決已知世界的已知問題。但是在互聯網時代,有更多的消費場景、消費物種,交易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對前端響應的效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們認為,未來C端的營銷,企業更關心的是數據,那麽,我們能不能把一切業務能夠數據化?有沒有一套系統能夠幫助企業快速做業務的創新?

新零售架構

互聯網未來向大B轉型的時候,需要一個互聯網的架構,這個架構包括三層:

1、底層,即基於雲計算的底層基礎設施。

2、大中臺:用它來把所有和前端交易場景需要共用的資源、能力聚集起來,以微服務的方式向前端商業提供服務。

3、小前端。新技術架構平臺的前端業務在不斷地創新,轉型和升級。我們在領域的中臺里,要沈澱業務能力和數據,通過數據驅動上端業務的發展、轉型和創新。所以,很多大型企業在新IT領域的需求變化是,從一切業務數據化到一切用數據來驅動業務的創新和發展。

原來的消費場景是“貨、場、人”,由貨找到賣點,人去找到這個地方。未來是“人、貨、場”,人驅動貨以及整個營銷場景的變化。在這個變化里,最核心的是你能不能讓你的客戶、服務、商品、交易時時在線。

我認為,未來企業會實現從IT到DT的架構轉變——以雲計算為基礎設施,建立企業的大中臺,驅動前端場景的架構體系。

基於此,我們做了整個系統的創新,最終希望通過技術幫助更多企業做數據方面的應用和業務升級。

*本文系野草新消費原創,作者野草君。歡迎加入消費升級VIP群,請加野草君微信(zhangxiaojun2015)。

微信圖片_20171001215159

新零售黑馬榜 野草新消費 新零售 包誌剛 雲徙科技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901

鄭誌剛:新掌門打開“新世界”

作為新世界發展(00017.HK)第三代掌門人,鄭誌剛接棒之後已然開始緊鑼密鼓構建全新的新世界生態圈,而風頭正盛的K11便是這個生態圈中極為重要的內容。

6月12日,鄭誌剛在廣州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和舊如何去共存以及過渡,是這個時代必須面臨的問題,新世界希望在這個問題上引領時代的潮流。

事實上,早在2015年開始,新世界便開始了這種新舊商業模式的交替。彼時,該公司將旗下位於國內成都、武漢等多個城市的項目儲備作價近300億轉讓給恒大集團(03333.HK),完美地錯過了過去兩年國內房地產市場爆發的市場紅利。此後的2016年,該集團進一步完成了新世界中國的私有化。

與此同時,該公司加大在大灣區核心城市的投資布局,大力拓展K11等新商業模式的拓展。

種種跡象顯示,新世界發展這家最老牌的港資實業公司,在完成了三代人的順利交接之後,正悄然發生著某些企業基因的變革。

新掌門的新生態

“新生態”是鄭誌剛對企業發展前景的戰略思考。

“我搭建的K11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商場,而是一個博物館,但又是一個商業體。”

作為新生代企業領軍人物,鄭誌剛的思考更為時尚,貼近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和需求。而未來的新世界商業帝國,也將在這種富有藝術特質的文化基因上構建。

據透露,該公司投資的瑰麗酒店也將是以文化為核心元素的高端酒店品牌,同時,新世界還將圍繞養身養老等內容打造健康產業品牌,以及教育品牌。

“我們希望構建一個閉環的生態圈,讓客戶住新世界的樓盤、住我們的酒店、逛我們的商業,並可以接受我們的養身健康和教育等多元的服務。”

在房地產由過去的增量市場逐步轉變為存量市場的行業大背景之下,如何在客戶身上挖掘二次消費,是許多大型房企共同思索的問題。比如碧桂園(02007.HK)曾在2015年提出公司目標是“打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

新世界此番提出的“生態圈”,無疑是其對於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全新思考。據透露,該公司未來會在9個城市建立K11品牌,包括商場、寫字樓、公寓等,合計24個項目。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新世界在內地持不包括車庫的土地儲備總樓面面積約800萬平方米,其中470萬平方米為住宅用途。主要分布於廣州、佛山、深圳、武漢、寧波、北京、廊坊以及沈陽8個城市。

去年,新世界於大灣區新增土地儲備80萬平方米,包括深圳前海項目、太子灣項目、廣州增城項目等。

“未來還將投入151億(人民幣)左右的資金繼續在大灣區進行土地儲備,特別會留意一些城中村改造方面的項目,目標增加8~10個項目。”鄭誌剛透露。

業績波動難題待解

在推出其新的生態體系之後,擺在鄭誌剛面前的核心命題便是破解新世界發展業績波動難題。

數據顯示,該公司營業收入自2014年站上500億港元這一平臺後,已連續四年在這一位置上下波動,其中三年凈利潤也錄得同比下滑。而同期國內大部分房地產企業都實現了規模和績效的快速增長。

新世界發展2017財年的數據顯示,公司總資產4370億港元,收入566.28億港元,同比下降4.94%;毛利約為182.15億港元,同比減少1.65%;公司股東應占利潤76.75億港元,同比下跌11.4%。

今年2月底,該公司披露的2018財政年度中期業績顯示,期內公司錄得營業收入279.35億港元,同比上升4.9%;公司股東應占溢利為112.7億港元,上升159.9%;基本溢利41.97億港元;凈負債率下降2.1%至32.7%,現金及銀行存款為655億港元。

新世界是否已經走上一條新的上升通道,目前還不得而知。在2018財年,該公司在國內的銷售目標為160億,並未有顯著提升。公司同期則加大了核心商業物業的投資開發。

對此,鄭誌剛表示:“房地產開發中的現金流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很好地平衡。我們非常看重擁有良好現金流的商業項目。希望商業租金收入可以達到40到50個點的比重,這將使得公司可以發展得更加穩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821

[貼圖]張志剛

1 : GS(14)@2011-07-04 23:02: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221

C觀點 - 施永青 原來任志剛也贊成脫鈎 (2012年06月15日)

1 : GS(14)@2012-06-16 12:04:25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8303&d=1775
2 : idsdown(1658)@2012-06-16 12:25:25

變左雷曼滙率
3 : Ar Yan(11362)@2012-06-16 13:44:34

如果要為經濟來放棄匯率

佢當年匯率同期指,是但選一邊,佢自己都選匯率啦


依家話為經濟唔選匯率呵~~  佢對當年決策解左話架,先再支持佢依家架理論啦~~

當年美元係可靠架貨幣,今日,歐元咁搞一搞,美元依然係最可靠架貨幣~~

咁有咩理由要變?
4 : kobe bryant(28492)@2012-06-16 15:07:26

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 ... &e=181522&m=episode

老任, 違背良心都做咁多年?
5 : GS(14)@2012-06-16 20:44:23

他只是為某一樣野增加可變的可能性
6 : 鱷不群(1248)@2012-06-17 01:23:16

3樓提及
如果要為經濟來放棄匯率
佢當年匯率同期指,是但選一邊,佢自己都選匯率啦
依家話為經濟唔選匯率呵~~ 佢對當年決策解左話架,先再支持佢依家架理論啦~~
當年美元係可靠架貨幣,今日,歐元咁搞一搞,美元依然係最可靠架貨幣~~
咁有咩理由要變?

點都是為經濟,不同的是選擇,效果就要分析判斷
7 : cody9(14279)@2012-06-17 22:06:24

聯匯最大害處係:政府為咗維系聯匯而被迫放棄自行調控利率。好簡單,如果銀行個P昇到8至10,樓市真係重會昇成咁?
8 : GS(14)@2012-06-18 22:35:31

7樓提及
聯匯最大害處係:政府為咗維系聯匯而被迫放棄自行調控利率。好簡單,如果銀行個P昇到8至10,樓市真係重會昇成咁?


我覺得都要睇番供款能力
9 : idsdown(1658)@2012-06-18 22:39:58

睇餸食飯, 量力而為
10 : GS(14)@2012-06-18 22:41:30

無實力就唔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882

任志剛:滬自貿區削港優勢

1 : GS(14)@2014-06-24 10:05:2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4/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近日出版新書,在序言部分大篇幅講述對香港的憂慮,當中首次表明,內地在上海設自貿區,雖然中央多番安撫,但的確是削弱了香港的競爭優勢。他更憂慮,目前政局的發展已蠶食了中央領導人對香港的信心,使之要避免過分倚賴香港,而這會損害香港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努力。不過,有金融界人士及學者卻認為任總過慮,香港角色未能取代。


任志剛在其新書《居安思危》的自序部分,對環球及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宏觀評述,文末特別提到香港,稱決策當局目前面對的嚴峻問題,是提升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功能,避免內地進一步金融開放、與全球各地逐漸實現直接連繫後,使香港中介人的角色被邊緣化。

任志剛認為,這並非香港可決定的問題,要視乎內地是否希望如此發揮香港的作用。他特別提到國家公布成立上海自貿區及與海外建立更多人民幣境外結算中心等,「雖無可厚非,亦曾多番安撫港人,但卻間接削弱了香港的競爭優勢」,亦可能反映香港政局發展「正在蠶食領導人對香港的信心,致使他們避免過分依賴香港作為內地進行國際金融活動的地方」。

關焯照:內地資金進出仍靠香港

對於自貿區是否印證香港「失寵」,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自貿區的概念幾年前已開始規劃,將它和香港現時的政局變化拉上關係,是「把現在的圖畫放在幾年前(的環境)來講」。

關焯照認同港政治氣氛有所轉差,會帶來不穩定因素,惟不應因而過慮。儘管內地擁有絕對權決定香港命脈,但要在亞洲打造另一個像香港的金融中心並不容易,當資本帳未完全開放時,內地在資金進出方面仍然倚賴香港,外國資金也會對香港法制較感信心,「現在大家說內地會有金融海嘯,這在香港就一定不會發生」。

資深對基金經理錢志健則認為,一國兩制過了17年,還剩下三分之二時間,難斷言香港已失去發展機會,「任總是從中央領導的角度出發,立場好明顯,但每個人的求存方法都不同,不一定就沒有機會。他反而擔心隨更多中資機構進入香港,或起用更多「皇親國戚」,變相令香港年輕一代更難有上游機會。

任總籲港府強化政策理論基礎

另外,任志剛在後記部分指出,與貨幣及金融事宜相關的內地政策機構,在解釋政策理論基礎及提出背後理據方面,似乎跟老百姓溝通越趨頻密。他寄語香港亦有需要鞏固及強化政策制定背後的理論基礎,以避免出現頻繁政治失誤,削管治威信及「把香港推進危險的民粹主義深淵」。

明報記者 陳悅
2 : GS(14)@2014-06-24 10:05:3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4/news/eb_ebb1.htm



「港元重要性將漸減」


2014年6月24日





【明報專訊】任志剛在新書中表達對港元地位的看法。他指出,考慮到中國在全球經濟及全球金融崛起,要明白「這700萬人的特區貨幣」的重要性,長遠而言會逐漸減退,與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一再強調港元不會遭邊緣化成對比。


任志剛指出,中國擁13億人口,快將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系,與全球各地進行大部分金融活動,如採納只有700萬人使用的貨幣來進行,「是天方夜譚的,我們要接受現實」。若要使香港成為中國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中心,交易雙方進行國際金融交易時,必須要能選用他們認為理想的貨幣便捷地進行和交收,「明顯地,這一定是人民幣、美元和歐元等主要貨幣」。

資深對基金經理錢志健不認同港元會被邊緣化的觀點,因由英國殖民時代、到日軍佔領,再到今天成為國際都市,港人一直沒有摒棄港元,「不要因為多做了內地生意,就不再捍衛好」。他又質疑任志剛如今的言論,與當年擔任金管局總裁時不同。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當人民幣可完全國際化、匯價不會過於波動時,港元轉為與人民幣掛是合理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7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