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開鑫貸:國資系的雙刃劍該如何用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22/152077.shtml

導讀:具有天然優勢的國資系P2P平臺,從2011年醞釀到2014年涉水,逐漸形成了行業的一個重要分支,憑借資源廣、管理規範、風控完善等基礎,獲得了投資人的認可,但自身機制與共同面臨的行業問題也在制約著國資系的發展。作為國內首家國資系P2P網貸平臺,開鑫貸是如何利用國資系這把雙刃劍的?

1113625722_14183761033211n

開鑫貸總經理 周治翰

2011年,對周治翰來說是具有轉折性意義的一年。如果沒有調入開鑫貸,他的人生或許是另一個軌跡。

這一年12月,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召開了一次中小企業融資專題會議。周治翰回憶,“當時,與會總行局和分行領導都根據自己所做的業務進行了很多準備。結果一開場,總行領導卻問大家了解P2P嗎?大家都沒想到會討論這個問題。”

但也是這個問題成了開鑫貸創立的原點。

在2011年,P2P的概念並沒有被普遍接受,模式也只局限於個人對個人的借貸。而當時小微企業融資貴、融資難的同時,老百姓手上有錢。開行想做的其實是以互聯網的方式把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和老百姓的理財需求對接起來。

最早提出這一想法時,周治翰形容,很多人都覺得“腦洞大開”。來開鑫貸之前,他在國開行工作了10年,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負責的是中小企業的業務,他解釋,國開行提倡“用批發性方式解決零售問題”,做中小企業業務也是和地方擔保公司、小貸公司、統貸平臺等合作,開鑫貸的合作機構就是在此基礎上衍生而來的。

當時,國開行給開鑫貸的投資是490萬元,據說這是開行有史以來最小的一筆投資,但是經歷的程序和上十億、上百億的大項目一樣,都是經過總行投委會審批,在這個前前後後的方案設計過程中,總行局級以上領導來了不下十多次,經過了一個複雜的流程。

2012年,籌備組耗費了半年多的時間去找合作銀行。“2012年的時候,這是一個新興的事物,很多大行都把我們拒絕了,江蘇銀行是我們地方法人機構,而且經省金融辦協調,最後江蘇銀行幫我們做了支付結算渠道。”

同年底,開鑫貸網站正式上線運營,引入首批30余家江蘇省監管評級A級以上的小額貸款公司作為合作擔保機構。2013年,網站上線不足一年,交易額突破27億。2015年7月,成交金額累計突破100億元。

如今回憶,周覺得開鑫貸成為國內首家國資系P2P網貸平臺,有自己的先發基礎。“國開行是政策性銀行,當時提出要引導社會資金支持實體經濟,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強調引導作用;其次,國開行與小微金融機構是合作而非競爭性的關系,便於與小貸等開展業務協同;第三,國開行以機構業務為主,不設零售業務網點,可以利用互聯網作為面向普通人群的渠道。”

風控和資產是競爭核心

雖然國資P2P有“爹”可拼,但是它們也並不能跳過風控這個環節,某種程度上,由於國資背景其財務制度設置將更為嚴苛。

開鑫貸實行線上線下兩次審核,並引入第三方擔保,增加借款人的信用級別,保障借出人的資金安全。二次審核引入江蘇全省的小額貸款公司提供擔保,擔保采用屬地原則,即由借入人屬地小貸公司進行貸款調查和提供擔保。

周介紹,該業務僅限於省內200家信用評級在A級以上的小貸公司開展。江蘇小貸公司全部聯網運行。金農公司在數據集成的基礎上,開發了供各級金融辦使用的監管系統,以便實時查詢管理區域內小貸公司業務數據,實現動態化管理。

去年開始,開鑫貸的產品線已經搭建完整,除了小貸公司,與保險公司合作的保單質押類產品,與銀行合作的銀行承兌匯票質押類產品,與國企、上市公司合作的商業承兌匯票質押類產品等幾大產品線也初步完善。從規模來看,他介紹,現在小貸領域大概占一半,供應鏈領域占一半左右,保險領域已經做了一個多億。

“國資系最大的優勢在於公信力強,有品牌背書。投資理財一般有三個指標,收益、安全和流動性。國資系P2P平臺傳遞安全理念,風險小,收益就會低一些,這也意味著比民營平臺有更低的融資成本,將會吸引更優質資產。”眾信金融首席運營官譚陽曾表示。

的確如此,對於“國資系”平臺來說,公信背書、資金實力以及獨家的可用資源是它們的優勢,同時它可以靠內部來消化一些客戶,挖掘一些資產,作為有保底的初始規模。

和其他國資系平臺相比,周治翰提到開鑫貸的優勢:第一個它的銀行背景帶來了兩個好處。一是本身風控比較嚴格,我們現在依然是堅持著銀行級的風險控制方法。二是對於產品創新方面做得更多一些。這種創新不是說有多少品種,關鍵在於如何貼近用款客戶的需要。

他舉例,比如保單質押產品,實際保險公司本身和銀行合作也蠻多的,但是我們在合作過程中,一是質押率可以做得比較高,銀行70%,我們最多做到90%多,質押率高變現效率就比較高。二是放款速度,用戶提交申請以後,兩三天就可以拿到資金。但是對於傳統的金融機構來說,最少得一個多星期。三是我們的期限也比較長,最長可以做到三年,一般的銀行來說是半年左右。

“一方面不放松風控,但是又把銀行的一些弊端給回避掉,方便、快捷地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滿足比較靈活的需求。”周說。

國資系是把雙刃劍

雖然國資背景帶來許多資源,在2000多家的P2P平臺中,大多數國資平臺的交易規模、收益水平等並不突出。

網貸之家3月數據顯示,在其統計的19家國資系平臺中,當月成交量為6.78億元,遠低於銀行系、上市公司系、風投系及民營系平臺的規模。當月投資人數1.64萬,在幾類平臺中也屬最低。

在周治翰看來,國資系平臺從2014年以後才開始大量出現,成立時間普遍不長。相對來說,對資產風控比較謹慎,不接受外邊的資產,所以在資產的供應量上也不會急速擴張。自己體系內就有幾千幾萬的員工,不缺投資人。“像我們觀察到的有一些平臺也做了有三十多個億了,也不錯了,就按照這種發展速度來說不算慢。”

但是在譚陽看來,某種意義上,國資系的背景是把雙刃劍。“人才是體制機制制約最直接的一點。對於互聯網行業而言,股權激勵已經非常普遍,但對國資系而言,推進比較難。”

而且,相對於民營P2P網貸平臺18%~20%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國資系不超過10%左右。在獲客成本高、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對於員工之外的投資人而言,收益率低也削弱了國資系的吸引力。

周治翰解釋,影響平臺經營的因素不僅僅是出資的背景,也要看掌握的資源、機制、理念及人才。“做互聯網金融平臺,大家一直討論獲客、用戶、資金怎麽來,其實現在看來最重要的還是能不能獲得風險相對比較低、收益率又比較高的資產。在這種情況下,比拼的是金融管理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再把客戶體驗做好。”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5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