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投資要投對人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20/4NMDcyXzM1ODY4NQ.html

「不要對我說愛人要愛他的靈魂,誰能看清對方的靈魂?」

「凡是結了婚的我們要訪談老婆、離婚的我們要訪談前妻、沒結婚的我們要訪談 爸媽」,今日資本總裁徐新最近的這番表態,足可見投資人為瞭解「結婚對象」不惜血本。儘管沒有人系統地談過如何「看人」,但從散落於各種談話間的細節中也 可見一斑:如果去看製造業企業,「員工的伙食,廁所是否有味道」是可能用來判斷公司前景、團隊是否專注。

「投對人」比投對的商業模式更重要,否則再好的保護條款也不足以保障自身利益。但投資人們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說:這點在中國尤為困難,因為「缺乏最夠的、有信用的公開資料」。

有 家總部位於香港的PE人士曾舉例說:甚至連稅收證明都可能不真實。當時他跑到某地去看一家製造業企業,看了生產規模開始懷疑「營收數據」,覺得不匹配。對 方卻拿出完稅證明,最後他還是在印章上找到了蛛絲馬跡:「所有的星星的朝向都一致,只能說明這些章都是一次性印上去的」。

更多情況下,投 資人必須親自出馬。天圖創投合夥人王岑就說,在關注有機食品領域的投資機會時,他就曾在幾家大的超市「花好幾小時」去觀察有機食品的銷售情況、消費者都是 誰等。據深圳好幾家看過ITAT的私募基金經理說,他們就是實地觀測後最終沒投,「無論是產品的品牌、質量,還是各個門店的客流量」都不足以支撐ITAT 提供的財務數據。因此與目標企業有關的供應商、經銷商乃至競爭對手都是投資人獲取信息的渠道。

江湖大佬早說過:VC/PE這個行業錢不好賺。「5分鐘拍板、上個廁所就確定」只能出現在故事裡,終究是個傳說。即使閱人無數、練就火眼金睛也難保有一天看走眼。但對前仆後繼的後來者而言,「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更像是一句會成真的詛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8

薛蠻子:投資要投特殊材料制成的創業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18/155905.shtml

薛蠻子:投資要投特殊材料制成的創業者
薛蠻子薛蠻子

薛蠻子:投資要投特殊材料制成的創業者

偉大的創業者就算今天一無所有,未來很大概率還能夠起來。

黑馬說

近日,在由檸檬趨勢、國安創客、和訊網聯合主辦的《我是獨角獸》線下私享會-創投新變局上,知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就獨角獸、網紅、投資創業等講述了自己的看法。

觀點提煉

1、能成為獨角獸的團隊,創始人一定具有將軍特質。

2、創業者從創業開始就要想好將經歷5-10年的艱苦歷程。

3、偉大的創業者就算今天一無所有,未來很大概率還能夠起來。

4、真正好的網紅應該是一個團隊,能打組合拳,而不是單邊的。

5、今天為了網紅而網紅,為了直播而直播一定沒戲。

6、創業者不能跟風創業,要在從比周圍人更加了解的行業中創業。

7、做投資最難得是聰明、有悟性、有耐心。

8、投資要投三流事業,一流人才,不要三流人才,一流事業。投就要投特殊材料制成的創業者。

9、創業者本身要具有判斷力,在真正有需求的市場里一直往前走,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文|薛蠻子

能成為獨角獸因為創始人具有將軍特質

對於我來說,想投到獨角獸就要找具有特殊氣質的人,像過去偉大的將軍或者偉大的作家那種人。成功的創業者一定是天生的,所以他們會非常專註自己的事情,有的時候極其偏執,往往不好打交道,這些人都是熱愛折騰,享受折騰的過程,百折不撓。凡是為了賺錢折騰創業的,還不如幹點別的,別來創業,無法成就大的成功。

如果你想創業就要經歷5-10年艱苦過程。說個簡單的例子,就算你爸是劉翔,你也得12個月才能走路,你爸是姚明你也不可能12個月就能打籃球。所以創業都有個艱苦過程,所有創業的人都是九死一生,馬雲、馬化騰,沒有一個人不是九死一生。

創業者只能把自己打造特殊材料,這樣才有機會。最重要的是你自身的特點,是不是能hold得住,是不是能團結人,發不出工資時還能熬上半年,這需要判斷力,種種亂七八糟的事兒都加起來,最後拼的還是你個人的品質,人品和能力。能幹的人,像雷軍、周鴻祎,即使今天的生意全沒了,下次給他一個機會,還是有很大概率能夠起來。

真正好的網紅應該是一個團隊

網紅平臺實際代表了互聯網的趨勢,我們吸收信息從書本到電視,從電視到電腦,從電腦到手機一直都是越來越個性化,越來越直接,所以隨著個人的碎片化時間增多,隨著個人興趣的彰顯,個性化越來越突出,網紅就應運而生了。

網紅現象在全世界存在了若幹年,像韓國這樣的國家網紅十幾萬人,美國也是一樣的。每個人哪怕只有500人、1000人、5000人喜歡看你怎麽做意大利餐,那麽你在這個圈里就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人。你只跳西班牙佛拉明戈舞,你跳得好,全世界都知道你跳佛拉明戈舞就夠了。

像Papi醬,能吐槽,能罵街等,這是一個現象。但一個人的才氣是有限的,真正好的網紅應該是個團隊,應該打組合拳,而不是單邊的。我個人看網紅這個事業一是越來越向專業化發展。

今天出個小夥子我從來沒聽說過,他一下子成為財經界的網紅,叫李德林。這哥們一下子籌1000多萬元,我此前根本聽都沒聽說過。為什麽呢?他只有幾萬個長期看他電視節目的粉絲,這些人每天看他的節目《德林爆語》產生信任感。我們這個社會最缺的就是信任感,一旦有了信任感啥都行了。

網紅可以明星化,因為如今所有的明星要想再端著就很難了。因為一個明星向大眾展示自己的機會,一年演兩個電影,偶爾一個電視劇,很容易就被人遺忘了。如果要變成有最大影響力的,有優勢的,要直接和粉絲溝通互動,而明星目前高高在上,只能接受大眾的崇拜,並沒有互動。網紅有這樣的機會和你的粉絲互動,老百姓對你的親和力和信任感大得多。

今天為了網紅而網紅,為了直播而直播一定沒戲,就像我們若幹年前的千團大戰,大家都玩團購,現在一個團購都沒有了,當年上千家,全國是個做生意的電商全都玩團購。現在是個做社交的都玩直播,實際直播是非常昂貴的東西。像映客這樣的寬帶費以億計,嚇死人的事兒。

對創業者來說,不要糊里糊塗的,看哪個熱門我就去玩。創業最可怕的事是看別人做了什麽,旁邊哪個孫子蒙了錢了,就跟著去做,肯定沒戲。一定要做你比其他人比你的夥伴都了解得多的行業,這才有感覺。

所以,每個創業者都要依靠你的核心競爭力,只要你有點招分享給大家,原則上每個人都可以變成網紅。

做投資最難得是聰明、有悟性、有耐心

我認為千金易得,一將難得,最難得的是聰明,有悟性,有耐心。前陣子我投了一個騰訊出來的女同誌,她做的應該是個三流事業,一流人才。三流事業,一流人才,我認為大不了這個事兒掛掉了,老子繼續走。

我以前最大的教訓就是投一流的事業,三流的人才,覺得人才能換,人才根本不能換,一做起來馬上就歇。所以,人特別重要,找到好的創業者、或苗子是最寶貴的事情,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是我們所有投資者的追求。

創業者在沒有需求的市場里,越死磕死得越慘

我認為,每個創業者一定要分辨懂得啥叫堅持,啥叫維持。維持就是做一個不靠譜的事,拿了爹的錢,拿了女朋友的錢,拿了親戚的錢,拿了同班同學的錢,拿了哥們兒的錢,熬著,在那兒他媽瞎耽誤功夫,這是我見到的創業者不成功浪費三五年時間,最後腸子悔青的一個主要原因。

對創業者來說判斷力是非常重要的,礙於死面子,為了朋友的感情、親情、友誼,到最後你做不成這事兒,我們本來就是大量創業者幹事兒都是極端的感性,沒有做過充分的調研。我每天看到的商業計劃書玩的事都是自己意淫出來的需求,沒有這個需求,根本是瞎耽誤工夫。

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有判斷力,堅持就是相信自己的事業,真正找到了適合他的而且又有需求的,這事只是需要時間堅持。如果這事根本沒需求,你死磕只是死得更慘而已。

360截圖20160518135752231_副本

投資薛蠻子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679

基石資本 · 張維:不一定要投行業前三,只要有成長性的企業就值得投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4/160656.shtml

基石資本 · 張維:不一定要投行業前三,只要有成長性的企業就值得投資
投資人說投資人說

基石資本 · 張維:不一定要投行業前三,只要有成長性的企業就值得投資

投資是投一個行業里某個活生生的企業,而不是冷冰冰的宏觀數據。

本文由投資人說(微信ID:touzirenshu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張維。

23edd606640d438cbe296614a07fddd5

題圖:基石資本董事長 張維先生

1、關註產業周期

很多創業者都認為我們很關註宏觀經濟,因為我們做的是偏後期的投資,其實不然。宏觀經濟是7%的增長還是5%的增長,並不影響投資決策,因為投資是投一個行業里某個活生生的企業,而不是冷冰冰的宏觀數據。那麽,作為投資人我們關註什麽呢?答案是:企業的成長性

我所說的這種成長一定是持續穿越經濟周期的增長,不依賴於持續資本投入的內生性成長,能夠產生與凈利潤規模相匹配的現金流。我們拒絕偽成長性,即:依賴於經濟或者產業周期的短期成長;依賴於持續資本投入的輸血式成長;依賴於持續並購的捏合式成長。

而決定企業成長性的要素有:產業周期、公司治理、企業家精神、組織系統、產業結構、技術進步。其中,產業周期與企業的成長性密切相關,這是最核心的因素。

產業結構發展有其內在規律,幾乎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但又不是歷史的簡單重複。很多產業都經歷過這樣的成長演變過程: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判斷產業周期什麽時候結束與什麽時候開始同樣重要。在產業周期末期進行的投資或創業要想創造高回報是很難的。

舉兩家我們投的企業為例,一家是山河智能,基石資本在2004年投的。當時宏觀經濟調控,沒有人投,我們沒有指望獲得多高的回報,我們認為3倍就滿足了。後來這家企業2006年上市,2007年我們獲得了100倍的回報。之後山河智能進入下降周期,我們趕在了正確的時點上,在2007年達到高峰時我們退出了。

另一家公司是江蘇三六五網絡,我們是在它初創期時投的。這筆投資在退出時給我們帶來了100到200倍的回報,能獲得這麽高的回報,也是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的產業和市場因素。

我們投資的邏輯一定是投行業的前三名、前兩名嗎?其實不是這樣的。當時門戶網站商業模式面對不確定性,它們和電商、門店在結合的過程中還有巨大的空間和演化。對於中國企業來講,看行業前三名的市場份額,只有電信、鐵路、保險、銀行等比較集中的行業,絕大部分行業還是高度分散的,高度分散意味著大部分企業處在成長階段,還沒到行業整合時期,大家還都有機會

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的一項研究認為:所有的產業都將遵循同樣的路徑(一個被分為四個階段的S曲線)實現整合;兼並行動和整合趨勢是可以預測的;產業演進曲線可以作為重要工具,每一個重要的戰略層面和運營層面變動,都必須考慮產業整合的影響。 

2、企業家精神

總結這些年的經驗,我們不期待宏觀經濟的好壞,不期待企業商業模式的改造,不期待所謂的風口,也不期待改造一個團隊和創始人,大家經常聽說這個企業缺一個市場總監,缺一個合適的總經理,通常這種企業抓瞎了。一個企業有最重要的團隊基因,不是能隨便嫁接和空降,尤其是CEO

我講一個最失敗的案例吧。位於佛山市的鷹牌控股曾經是中國陶瓷行業的第一名,在新加坡上市,市值被嚴重低估了,因此我們在新加坡市場收購了第二大股東的股權。我們做了美好的規劃,退一步,萬一沒做好,也可重組回國上市。

但實際運作的複雜程度超出了我們的判斷,在我們入主兩年期間,公司在治理和管理上仍然面臨困難,而我們也沒有能力經營公司,最後就在新加坡市場把資產全部賣了,拿回了本金,大概賺了每年兩個點的微利。

這是一次看上去很美的投資,公司財務健康、回國上市還有跨市套利的空間,但公司是靠人來經營的,人若不行,你又不能簡單地把他趕走。這次失敗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公司治理的複雜性,以及優秀管理團隊的重要性。優秀的管理層有能力創造價值,是企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萬科,這形成了我們投資的基本價值觀。

萬科的特殊性在於,王石既是公司的創始人,又給公司創造了無與倫比的業績。寶能雖然是第一大股東,卻不能簡單把管理層趕走。因為企業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管理層不是汽車的一塊零件,可以隨便換。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核心的因素是企業家精神。德魯克1984年寫了一本書《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在他看來,企業家精神的本質就是有目的、有組織的系統創新。它有四個方面的內涵:

1)大幅度提高資源產出; 

2)創造出新穎而與眾不同的東西,改變價值

3)開創了新市場和新顧客群

4)視變化為常態,他們總是尋找,對它做出反應,並將它視為機遇而加以利用

談企業家精神,很快就會令人想到IBM的郭士納,許多人都讀過郭士納的自傳《誰說大象不能跳舞》。郭士納被稱為是IBM歷史上三個偉大的CEO之一,他在IBM當政十年,將IBM公司市值從320億美元增長到1600多億美元。

郭士納走之後,市值到目前為止低於郭士納在的時候,這十幾年過去了,IBM市值從大約1600億美元下降到1400多億美元,這說明什麽問題?像IBM這樣強大的企業,不缺人才、不缺機制、不缺體系,但它缺少引領企業的企業家,需要具有更大的知識能力、更敏銳的戰略創造力、更強悍的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

而企業家精神是投資中最難以把握和複制的,換個人就會不一樣。2016年2月29日,巴菲特在接受CNBC采訪時稱:現在,他不認為持有IBM股票是個錯誤,但稱其「有可能變成」一個錯誤。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企業家精神。海爾的張瑞敏,平安保險集團的馬明哲,萬科的王石,溫氏的溫鵬程等,都是優秀企業家的典範,引領企業不斷創新、成長為行業翹楚。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精力旺盛,特別愛折騰

3、治理水平

還有一個巨大影響因素是組織能力。企業的組織體系是企業從遊擊隊進入正規軍的重要保障,中國很多企業是靠著一個產品、一個渠道取得了勝利,真正來自組織體系發育的企業並不多。諸多企業曇花一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組織系統建設沒有到位,盲目擴張後轟然倒塌

比如,很多電商企業做大以後,最後檢驗的是企業體系,物流配送體系能不能支持關鍵的核心問題——低成本。用哈佛大學傑出戰略學家的一句話,傑出的企業要有戰略對稱,它的組織體系是協調並進的,這是優秀企業和普通企業最重要的區別

優秀的企業是規模化的,戰略配稱是指在整體的戰略活動領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組織體系是協調配稱的,這是優秀企業與普通企業最重要的區別,是創造競爭優勢的核心因素。它建立一個環環相扣,緊密聯接的「鏈」,將模仿者拒之門外。

優秀的組織體系的配稱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配稱是保持各運營活動或職能與總體戰略之間的簡單一致性;

第二類配稱是各項活動之間的相互加強;

第三類配稱已經超越了各項活動之間的相互加強,我稱之為「投入最優化」。

組織體系的建設在更大程度上體現了企業的長期發展的價值。像華為這樣的公司,在20多年前請全世界各大管理公司做咨詢。它的管理體系是很厲害的,否則不能夠管理20萬知識分子,並且8萬人持有股權。邁克爾波特的話來講,在各方面實現了協調配置的企業擁有了更大的潛力。

4、估值

現在很多創業企業非常關註的一個問題就是估值。其實投資的核心要素也是對成長性和估值的把握,如果說成長性是投資成功的必要條件,那麽估值則是實現超額收益的必要條件。

對比谷歌和蘋果,2005年到2015年,谷歌的利潤增長了10倍,市值也增長了10倍;蘋果的利潤增長了大概40倍,市值增長了10倍。谷歌作為更技術導向型的企業,是更具有前瞻性的企業,所以它的估值增長相比蘋果要更快一點。

對比騰訊和恒瑞醫藥,這是國內兩家出色的企業,騰訊的利潤過去十年從14個億漲到300個億,利潤增長幾十倍;恒瑞醫藥市值比利潤的增長幅度更快,利潤增長十幾倍,但是市值增長了三十倍,市值的增長速度更快,因為它是在國內的資本市場,具有更高的估值體系。

你再看中集集團和寶鋼,中集集團的利潤是下降的,但它們的市值都有所增長,說明中國資本市場的估值體系還沒有充分看透它。資本市場的不同特性對估值的影響巨大,對投資收益率的影響甚至是顛覆性的。

我曾經遇到一個在香港做管理的機構,他說很多人為了買打折的LV的包包專門飛到香港買包,他說為什麽不來香港買企業?很多企業在香港和LV一樣打了五折,為什麽不來買?我就跟這位朋友講,你這個看法,做營銷還可以,但如果做投資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A股、美股、港股的估值差距是巨大的,而且是長期的,大部分A股股票的估值在全球處於較高的水平。中國A股是散戶投資者結構,中國的監管體系也不支持完全的市場化,這導致了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長期高估。

我們經常聽到這個企業在國內上市,也可以在香港上市,可以獨立IPO,也可以大股東收購。從投資角度來講,如果你的認知對這個問題是含糊的,而不是像我們這樣堅定的、尖銳的,你在投資回報上一定是有天壤之別。

所以投資看似是簡單的事情,其實沒那麽簡單,因為企業是活生生的、複雜的,很多時候投資並不是一條直線上去。

投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71

莊辰超“重倉”便利店,劉強東大手筆投“茶界星巴克”!兩位百億身家互聯網大佬為何要投新消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0/161135.shtml

莊辰超“重倉”便利店,劉強東大手筆投“茶界星巴克”!兩位百億身家互聯網大佬為何要投新消費?
新消費內參新消費內參

莊辰超“重倉”便利店,劉強東大手筆投“茶界星巴克”!兩位百億身家互聯網大佬為何要投新消費?

為何新消費成為新貴偏好?

本文由新消費內參(微信ID: cychuangye)授權i黑馬發布。

近日,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發現一家名叫便利蜂的便利店開始出現在中關村附近,引起了龍貓君的註意。

對於便利店這種重要資產型的創業而言,在沒有特別大名氣之前,敢於在中關村這樣的核心地帶一口氣開多家店鋪,背後的資本實力不容小視。

事實上,在互聯網兵家必爭之地的中關村,已經有711、天天、易家等多家便利店林立。

據北京商報報道和消息人士向新消費內參(ID:cychuangye)透露,這家名叫便利蜂的便利店來頭不小,背後的核心投資人是互聯網圈的大腕級人物,多次連續成功創業的創業者莊辰超新近成立的斑馬資本。

斑馬資本成立之後鮮少有出手案例披露,此次曝出重倉的第一個案例就是牽手前711高管團隊,也可以看出互聯網圈新貴開始將投資機會轉向新消費。

這並不是第一例互聯網圈大佬牽手新消費,此前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已經跟前金錢豹CEO、前麥當勞中國區高管繆欽聯手創立了新消費品牌因味茶,跟此次投資類似,劉強東起始投資就是5億人民幣,雖然與此次傳言中斑馬投資的3億美金投入有差距,但也依然不容小覷。

這兩起投資幾個顯著的特點:互聯網大佬跨界新消費

首先都是互聯網大腕級創業者攜手消費零售圈頂級高手跨界創立線下品牌。此前劉強東投資地“茶界星巴克”因味茶操盤者繆欽,就是麥當勞中國第一位本土副總裁兼總經理。

2014年龍貓君曾經在龍貓君自己舉辦的餐飲論壇上與繆欽有過一面之緣,並且聽他進行過深度分享,業界餐飲高手一致認為他的經驗非常體系而系統,跟傳統餐飲人有著特別大的差別。

而這次和CC莊辰超合作的王紫亦是便利店行業的元老級人物,此前擔任711高管和鄰家便利店董事長。

其次,首筆投資都是極大金額,很可能是新近出現的“控股型”投資趨勢。

所謂的控股型投資,就是資本方在投資初期便控股該品牌。這在國外消費品界並不鮮見,國外頂級消費品牌PE來自巴西地3G資本,一直依靠控股型投資方式並購消費品牌。

為什麽在消費品領域會出現控股型投資趨勢?由於便利店、茶連鎖是一個依靠資金壁壘才能形成規模優勢的行業,起步階段如果要形成區域品牌優勢,只是像互聯網早期階段數百萬種子資金,根本不太可能撬動行業,形成對供應鏈的上遊整合優勢。

由於新消費品牌是一個典型的規模效應和資本密集型地行業,所以如果不投入大量資本幾乎很難再玩下去。

這也是消費品領域的邏輯,就是一旦資本決定介入,一定是大手筆參與,小打小鬧的幾百萬金額對於沒有杠桿效應的新消費品牌而言,幾乎毫無意義。

便利店大戰:為何新消費成為新貴偏好?

接下來龍貓君再來分析一下,互聯網大咖為何青睞新消費品牌,尤其是青睞線下新渠道品牌?

這中間先來說今天的熱點話題,C C莊辰超這樣的互聯網大碗,最新創業會選擇進入新消費渠道便利店領域?

事實上此前C C也參與投資了線上便利店模式的“愛鮮蜂”(C C為什麽這麽喜歡投資“蜂”呢?)。

所以頻繁去投資便利店也說明,大家都已經看到消費升級之下新消費渠道的機會。這些機會無論數據、政策、還是資本層面都已經有所顯現。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國便利店行業經營情況簡報》(以下簡稱“便利店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已公布年報的連鎖超市經營企業大部分出現了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

在大型超市發展普遍陷入虧損泥潭之時,便利店的發展卻一枝獨秀,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增添了一抹亮色。調查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便利店行業73.8%的企業實現了銷售額同比增長,其中同比增長10%以上的企業占比達到38.1%。

在所調查的企業中,52.3%開店數量保持增長勢頭,其中33.3%的企業開店數量增長了10%以上。

總體而言,行業發展規模保持穩步增長。這已經證明便利店已經成為消費升級增長主力渠道,龍貓君認識的大部分消費品牌都已經把便利店做為中國重要進入的渠道。

也正是看到這樣的趨勢與變化,家樂福這樣的傳統商超巨頭也開始嘗試easy家樂福這樣的便利店業態。

資本對這個市場也是聞風而動,2015年紅杉資本就聯手食品圈大佬牛根生一起投資了起家於南寧後來將總部遷往武漢的便利店品牌“Today”。

而另一家北京便利店品牌"好鄰居"此前也在2014年曾獲得過心元資本數千萬的A輪融資,這證明最近幾年資本對於這樣新型便利店投資越來越頻繁。

另外對於在尋找新流量入口的巨頭而言,天然具備非常好的交易場景的便利店也越來越受到巨頭青睞。

據傳阿里的新零售戰略今年也將會開始發力對線下店的改造。回到線下會成為2017新口號。

除了資本與市場趨勢的引導,外部技術環境的成熟也是便利店在中國大爆發的根源因素。

2015年開始的移動支付革命給便利店這種業態帶來了紅利與窗口期。據一位多年研究新消費資深人士向新消費內參透露:

“過去傳統便利店,單純如果只是靠著低客單價其實利潤並不客觀,但是隨著移動支付的便捷性,便利店可以提供服務集成越來越多元化,便利店逐漸成為區域性社區服務與區域性便利及時高頻產品的入口。

未來便利店將會融合越來越多早餐、水電氣很多服務,這就將一般的便利店變成了消費者一站式消費服務平臺,從而大幅度提升了便利店效能與利用價值。”

事實上,日本的711早就已經開始集成 ATM機這樣的金融屬性服務,如果政策許可,便利店是離金融最近的商業模式之一。

當然,便利店行業雖然具有消費升級屬性以及這麽多有利優勢,但是競爭也非常激烈,同時由於重資產屬性和擴張速度所限,中國便利店現在呈現出群雄割據,地域性品牌稱雄地特點。

比如起家於東莞、有著本土便利店之王稱號的美宜佳,即使2016年全年銷售額達到100億級別,依然還是主要處於東部沿海一帶,它主要依靠當初緊挨著工廠開店的策略而快速崛起。

在西南則是另外一片景象,本土的紅旗連鎖便利和喔喔便利、全家、舞東風占據市場主流,而東部的美宜佳不見身影。

而中部重鎮武漢則是Today比較強勢,上海北京則是群雄割據,各種品牌共存。甚至細分到每個具體的商圈都有自己特色的便利店。

對於最具知名度的兩大日系品牌711和羅森而言,雖然深度耕耘中國多年,依然也要面臨不斷進入的新品牌的挑戰,從這個角度而言,CC的“便利蜂”雖然值得非常期待,但是挑戰依然巨大。

控股型投資將會成為互聯網+消費品牌主要模式

說完了便利店,再來說說繆欽的“因味茶”,事實上新飲料品牌在國內外都是科技公司偏好投資的熱點,美國科技咖啡品牌bulebottle早就已經成為互聯網公司追投的獨角獸。

在上一波互聯網紅利已經吃透的狀態下,從新將投資的視角與視野回到新消費這樣抗周期,同時又能享受移動互聯網紅利的新消費品牌,而且還處在中國更新換代消費變革的前言,再借助大資本、一流團隊,依靠金融工具杠桿做控股型的消費品牌投資,肯定將會越來越成為主流的中國投資趨勢。

新消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