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国太保“魅影” 西部证券股东麦秋投资探秘


http://www.21cbh.com/HTML/2010-4-2/zMMDAwMDE3MTMzMQ.html


一则看似并不起眼的股权挂牌转让公告,让深藏西部证券的神秘股东——上海麦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麦秋投资)浮出水面(详见 本报3月25日13版《西部证券IPO折翼 神秘股东麦秋投资慌忙抛售股权》)。

2007年5月,麦秋投资借道上海国际信托入股当时正欲上 市的西部证券共计772.6132万股。其所获股份来自于陕西省秦隆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秦隆国资)持有的西部证券国有股,不禁让人生疑?

经 记者连日调查,麦秋投资的身份逐渐明朗。

偏爱金融股

尽管麦秋投资低调,但其为数不多的股权投资 却有鲜明共性——偏爱金融股。2006年,麦秋投资第一单股权投资情定南京银行(601009.SH)。

南京银行招股说明书显示,2006 年,该行创立股东之一的南京飞元实业将205万股转让给麦秋投资,但未披露转让价。

2007年7月19日,南京银行上市开盘价高达 19.20元,较发行价11元上涨74.55%。

尝到甜头后,麦秋投资盯上了同样是为上市做最后冲刺的西部证券和保险业巨头中国太保 (601601.SH)。

2007年11月,中国太保发布的A股招股说明书显示,众多信托公司持有其原始股,数家信托公司并非自有资金持 股,为规范持股,就有关股权做出相应的规范处理。

由此,通过上海国际信托持股中国太保的麦秋投资再次浮出水面。

有关公告显 示,2007年11月21日前,上海国际信托将其持有的中国太保股权转让给信托受益者,其中144万股的受让方正是麦秋投资。

几乎同时,上 海国际信托将西部证券股权以分配信托利益的方式,全部转让给该信托受益人麦秋投资。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2007年11月,麦秋投资从上海 国际信托处共受让西部证券772.6132万股,这笔股权为当年5月由秦隆国资转给上海国际信托。

诡异的股权成交价

遗 憾的是,炙手可热的银行、保险和证券股权,麦秋投资尽管连中三元,但按有关公告的信息推算,似乎仅在南京银行有所斩获。

中国太保A股招股说 明书显示,麦秋投资受让价为26.38元/股,锁定期限为上市后一年。该股上市一年后跌至10.02元。截至今年4月1日,该股收报27.45元。

如 此看来,麦秋投资似乎刚保本,但考虑到中国太保2007年和2008年两次每10股派3元,其盈余已相当可观。

而麦秋投资入股南京银行和西 部证券的成本,并无公告披露。

业内人士指出,倘若麦秋投资真如中国太保上市公告所称以26.38元的高价入股,那么麦秋投资的三笔投资颇为 诡异。

记者从上海工商局获得的麦秋投资财务数据显示,2008年初,麦秋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为4101万元,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为零。 2006年末,其长期股权投资为481.7万元。

而2006年,麦秋投资至少在长期股权投资中获得205万股南京银行,如此推算,其所持南 京银行成本不超过481.7万元,平均每股约2.35元/股。

假如2007年,锁定期一年即将期满的南京银行股权被其从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中剔除,那么当年末,麦秋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则至少包括中国太保和 西部证券。

而麦秋投资投入中国太保的资金为3798.72万元,则表示772.6132万股西部证券的成本仅302万元,折合每股不到 0.39元。但相关财报显示,西部证券2006年末每股收益达0.59元,每股净资产则已达1.571元。

同时,另一个数据佐证着上述三笔 交易的诡异。

上述麦秋投资有关财务数据显示,其2007年总资产约5527万元。

而这一年,麦秋投资名下资产至少包括南京银 行、中国太保、西部证券。其中中国太保的投资达3798.72万元,扣除其他应收款项765万元和货币资金259万元,那就表示205万股南京银行和 772万余股西部证券的投资价格不超过700万元。

假设麦秋投资持有南京银行至今,按4月1日该股收盘价17.91元计算,加上该股在 2007年、2008年两次10股派3元的分红,其持股南京银行中获得账面价值达3755.95万元。

即便西部证券上市被阻,但其 2007、2008年每股分红超过1元,麦秋投资所获红利已近773万元。

虽然其近日挂牌出售的该部分西部证券股权售价还未揭晓,但 2008年西部证券每股净资产为2元,即使不给与任何溢价,这部分股权出售后,也将达1546万元。

综上所述,麦秋投资投资南京银行和西部 证券仅三年,至少获利近5400万元。

中国太保“魅影”

上述工商资料显示,麦秋投资成立于 2005年12月6日,由叶温思、凌云等10位自然人出资458万元设立,法定代表人为叶温思。其中,叶温思、凌云分别出资100万元。2006年,叶温 思接受凌云100万元股权,股权占比达43.66%。

全国公民身份号码信息数据库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登记在册的上海籍人士仅一位名叫叶温 思。

相关数据显示,叶温思,现年65岁,曾任共青团上海市委财务科长、主管会计师,兼任业余大学会计专业讲师,曾在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财会 科、黄浦区药材公司、市委任会计、会计科长、主管会计师。

当记者致电叶曾工作的单位查询,人事处相关人员表示,叶数年前已离开上海市共青团 委,现已不知其去向。

记者查阅麦秋投资的工商资料发现,2006年8月,凌云转让100万投资给叶温思的股权转让协议中,叶留下的家庭住址 为上海市徐汇区徐虹北路x小区2号楼x号。而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该住址正好是中国太保员工宿舍楼。

“该小区建于1996年,是当时中国太保 为员工开发的员工宿舍,后来进行房产改革,这批住房最后都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中国太保内部员工,尤其是2号楼,全部都是太保员工居住。”3月31日,该小区 一位保安告诉记者。

(记者潘沩对本文亦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18

葡萄酒企打响西部圈地战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12/2NMDAwMDE3Njc2NQ.html


在房地产企业大举囤地受到国家宏观调控之时,中国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却忙着圈地。所不同的是,它们瞄准的不是一二线城市,而是远在西部的酿酒葡萄产 区。

自去年1亿元收购了新疆天珠酒业后,近日,张裕股份总经理周洪江宣布,今年,公司将计划以5倍的资金,用于新疆石河子市的土地购置和陕 西咸阳的酒庄项目等。到年底,张裕股份的葡萄基地将达到25万亩,占国家规划的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1/4,全国第一。

截至去年7月底,张裕 已在全国拥有葡萄基地20.15万亩,分布在烟台、陕西、宁夏、新疆、辽宁及北京。烟台和陕西泾阳产区分别有8万亩和1.5万亩葡萄基地;宁夏的贺兰山东 麓年种植5万亩葡萄,分布在黄羊滩农场和宁夏青铜峡;位于新疆石河子的天珠酒业有5万亩葡萄基地;地处辽宁桓仁县的黄金冰谷冰酒酒庄占地5000亩,北京 密云则是张裕爱斐堡北京国际酒庄所在地,坐拥1500亩葡萄。

“公司计划在宁夏和新疆共新增5万亩葡萄基地。”去年9月的烟台国际葡萄酒节 上,张裕股份总工程师李记明就对本报记者说。今年4月16日,张裕股份董事会决议公告称,在新疆石河子市计划投资7500万元,购买60公顷土地种植 800亩酿酒葡萄示范园,发酵高档原酒5000吨。

按照张裕的说法,其在烟台可开垦的葡萄园越来越少,不得不把原料基地建设方向转向西部优 质产区。“今年的布局重点是西北。”周洪江说。

除了张裕,王朝、长城也在宁夏、新疆等产区大面积圈地自建葡萄基地。

早在 2006年,王朝就投资1亿元和原酒生产企业宁夏御马葡萄酒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王朝御马酒庄。双方合作的基础在于王朝的品牌优势和御马在贺兰山东麓2万 亩的葡萄基地的资源优势。

而同在石河子市,新天酒业也和张裕贴身肉搏,将西域葡萄酒业纳入囊中。

事实上,新疆最早的葡萄基地 抢夺战始于2005年。当时中国最大的葡萄原酒生产企业新天酒业和新奥酒厂打得不可开交。新奥以先期支付30%的原料款大举从农户手里收购葡萄,后又在新 疆昌吉建葡萄酒生产基地。昌吉位于天山北麓,是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之一。“然而,由于收购价格高于新天,又缺乏规模优势,所以在2006年就谈不上抢购原 料了,葡萄也不是那么紧俏。”有研究员表示。

原料采购战为何烽烟再起?

俗话说,“七分原料,三分工艺”。葡萄酒原酒和基地, 同奶源一样稀缺。“国内葡萄酒企业的唯一出路是自建葡萄种植的原料基地。”李记明表示,从国外进口的原酒一般是中低档次的葡萄酒,所以要立足国内优质产 区,生产出自己的优质葡萄原料。而好葡萄是:好品种+优质产区+科学的栽培技术,三者缺一不可。目前国内有十大优质葡萄产区,完全能产出与世界著名产区相 媲美的葡萄酒。

据海关统计,去年1-9月,2L以上进口葡萄酒进口量为57692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55%。据了解,2升以上进口葡萄酒 大部分被葡萄酒企业用来调配国产葡萄酒汁。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组反常的数据,可能是国产葡萄酒加强对本土原料的采购,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所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26

联想PC全球市场份额首达两位数 将向中国西部扩充产能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16/1127700.shtml


每经记者 陈未临 发自上海
柳传志回归后的联想“九人”执委会昨天(7月15日)亮相,该集团CEO杨元庆称联想PC的市场份额首度达到两位 数10.2%,并透露联想将在中国西部扩充产能,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他仍未透露详细的细节。
“我们当前正以两倍于业界的速度成 长,为了满足并维持这种高速成长,我们会相应地扩充产能”。昨日,联想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罗里·瑞德(RoryRead)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 透露,未来公司还会向中国西部地区扩充产能。
“具体的部署我们希望在下个月和大家分享。”罗里·瑞德表示,具体的地点布局和产能增加数字目前 尚未到公布时间,而联想在扩充产能上的主导思想是“取得产能和销量、ODM(原始设计商)与自身产能的双重平衡”。据了解,和去年相比,联想集团已经增加 了100万台的产量。
杨元庆表示,根据市调机构IDC的数据,2010年第二季度联想PC的全球市占率已经上升到10.2%,增速更是居全球 五大PC厂商之首为47%,而业内的平均增速仅为22%。
今年4月,联想正式发布了其移动互联网战略,而该战略的重点产品——与中国联通合作 的WCDMA手机乐Phone,也已于今年5月开卖。在联想管理层看来,面对像苹果iPhone这样强劲对手,联想乐Phone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联想对 中国市场的了解以及巨大的销售渠道优势。杨元庆直言,“苹果的店现在是以个位数计算,而联想的专卖店则是成千上万的。”
据介绍,联想乐 Phone目前在中国联通和联想自由渠道的铺货量比重在1:2左右,而销量比则为1:1。“中国消费者似乎还不是很适应在电脑渠道里购买手机,所以我们会 根据这个情况作出渠道方面的调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52

畅想西部引资:喝可乐 运水泥 做芯片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5981.html

如果说外资的趋利性理念是难以改变的话,何不因地制宜开发“有利可图”的合作项目以求双赢。



这可能是西部地区吸引使用更多外资所必须做好的功课。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要引导跨国公司向西部进发,必须要找到那些适合在中西部投资的外资企业,有针对性地予以政策鼓励。

商务部数据显示,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由1998年的23.5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66.19亿美元,增长了181.54%,占全国的比重由1998年的5.2%,上升至2008年的7.2%。

然而,东西部实际引资差距依然较大。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家数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4.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6.7%。而东部的这两组数据分别是84.3%和86.8%。

昆山专设西部转移培训中心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刘亚军在近日举行的“创造更加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曾对记者表示,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所占的比重不是很高,这是长期以来的结构性问题。

促进产业有序转移是各方正在努力推动的工作。

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到产业成熟度,虽然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和东部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王志乐表示,广大西部省份只要找对路,依然拥有自己的吸引力。

王志乐认为,外资的趋利性是一大难点,而东部沿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吸引投资的重镇。因此,必须要找到那些适合在中西部投资的外资企业,有针对性地予以政策鼓励。

他认为有几类企业可重点关注:

首先是必须利用当地市场,且销售半径有限的企业,比如说可乐、水泥类产品。“这些产品本身价值不大,还非常沉,交通费用占成本比重较重。比如一吨水 泥运到太远的地方卖就不合算了,我计算它的销售半径在400~500公里,因此,以此为主营业务的世界财富500强之一的拉法基集团就会乐于选择在四川发 展。”

其次是有意于当地相对较低人力成本的企业。今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很多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这可能会吸引部分外资企业选择西部。 “比如一些芯片厂,由于芯片重量较轻,即使空运,成本也是可控的。类似的,世界500强之一的ADD电气有限公司也已在重庆设厂。”王志乐说。

此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些加工贸易类企业可以利用西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将其加工能力向西部转移。“我们在江苏的昆山 专门建立了一个西部转移的培训中心。培训他们如何转移,西部也有一些适合他们转移的地方,那里的劳动工资是比较低的。”陈德铭说。

服务外包产业纳入鼓励重点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指出,需要抓住西部区域特色,利用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同时,探索改善西部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解决中小企业、“三农”融资难等问题。

这一表态正好与今年4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外资利用的若干意见》中的相关条款相呼应:“对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要加大 政策开放和技术资金配套支持力度,同时完善行政服务,在办理工商、税务、外汇、社会保险等手续时提供便利。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 业务。”

刘亚军强调,西部引资将强调服务业发展。“因为服务业受地域空间、自然的环境和交通地理基础设施的限制相对少一些,比如与电子信息服务相关的业务,无论是在西安还是在上海,都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他指出,对于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国家将给予相应的支持。

王志乐认为,服务外包产业也应该是下一步政策鼓励的重点。在这方面的引资,“西三角”的重庆、成都、西安,将成为突破力量。“因为这些地区高校密集,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明显。”

而成都市近年服务外包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自2005年以来,成都软件产业连续5年每年都以超过30%的速度在增长。

7月19日,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实施进一步促进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成都计划通过3~5 年的努力,建设成为中西部领先、国际知名的服务外包城市。根据《通知》,世界500强、全球服务外包100强及国内服务外包100强企业在成都设立服务外 包企业,将在房租、税收、人才培养、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及资金支持。

适合投资西部的外企

可乐、水泥类产品

特点:这些企业必须利用当地市场,且销售半径有限

范例:世界财富500强之一的拉法基集团

芯片类研发

特点:有意于当地相对较低人力成本

范例: 世界500强之一的ADD电气有限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60

重慶創新:西部IT城縱深跳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7/1NMDAwMDIyNDM1Nw.html

「世界是平的。」中國西部一座城市的市長正在把這句著名的話一步步變成現實。

「更準確地說,虛擬世界是平的。」3月2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下稱經信委)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處長居琰對本報記者解釋。居琰,重慶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主攻軟件業,西部IT城「造城運動」主推手之一。

領銜人黃奇帆則多次說,「現代科技有三顆皇冠上的明珠,分別是電腦、通信和網站,而重慶希望這三顆明珠的光亮都是全國之最!」

自惠普、富士康、廣達、英業達、華科、新普六大IT製造企業在渝建立生產基地後,重慶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

集成電路是重慶市大力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去年重慶成立了國際半導體學院和重慶集成電路產業聯盟,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也投資300億元助推重慶集成電路。

現在,重慶縱深一躍的是軟件業。「中國的軟件外包業才剛剛起步。我們並不認為我們的軟件產業比瀋陽、大連差很多。重慶非常有信心,將來進入中國的前三甲。」重慶經信委主任沐華平說。

而在西部諸城中,黃奇帆隨身攜帶的最大利器,就是創新。

中國首個

國際電子商務交易認證中心

「不管做電子商務也好,云計算也好,都是在把握潛在的商業機會。」3月2日,在重慶市經信委辦公室,居琰一語中的。

「軟件業的發達程度,往往和文化水平高的城市緊密聯繫。」居琰總結。

北京,各大軟件巨頭的總部聚集地,行業應用軟件扎堆;上海,網遊的樂園;深圳,多媒體創新之家,就連西部的成都,也是數字娛樂的天堂。重慶,軟件業的突破口在哪裡?

方向的迷失,曾一度讓決策者們徬徨。

「重慶要打造結算型金融中心。」黃奇帆對重慶這樣定位。

這個在中國獨一無二的金融中心包括離岸國際金融結算、電子商務結算、要素市場結算、企業總部結算等。

重慶已從離岸結算中心中嘗到了甜頭。去年,僅惠普在渝結算業務稅收,相當於重慶直轄時78億元財政收入的四成。

何不把電子商務結算中心作為重慶軟件業的發展方向?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相關政策法規的滯後帶來了機會。」業內人士說。

這還得從網上和傳統外貿交易的差異說起。傳統外貿有紙質合同,有出關報關單、購物發票等,美元打到銀行賬戶後,通過結匯才能轉換為人民幣。而網上交易恰恰沒有這些憑證。由於國家對電子商務缺乏有效的監管,很多灰色收入,包括大量熱錢就這樣通過網絡流入國內。

網上跨境交易的火爆和其中的監管漏洞引起了重慶決策部門的極大關注。何不建一個國際性的電子商務交易認證中心,作為第三方監管來帶動電子商務結算的發展?

去年12月28日,該中心在重慶成立。這是全國第一個官方設立的電子商務國際貿易認證中心。

3月2日,本報記者在重慶市中安國際大廈28層看到,該中心和重慶市信息產業投資促進中心合併辦公,目前尚在網上交易認證的試驗型論證階段。「手工流程本月內開始試運行,至少3個月,也可能半年左右。」有關負責人說。

「圍繞現行政策法規,我們做了一些創新。」居琰稱,一單單的結匯,小到一個手機套,認證非常麻煩。如何累積起來變成大單?重慶的做法是可以累積到一定交易金額,再結匯。

中心的關鍵是對買賣家實施監管。如何把灰錢堵住?如何防止熱錢大規模流入?光靠政府一家肯定不行。

這需要創新。黃奇帆表示,重慶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國家海關總署,爭取到了「制度平台上的一個小突破」。「外匯管理部門可以進入認證中心這個平台,我們還得到了海關的大力支持。」中心有關負責人解釋道。

儘管還在摸索中,認證中心已得到了國內外電子商務巨頭的青睞。

2月25日,前一天還在美國的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云馬不停蹄飛到重慶,和兩江新區管委會簽下合作備忘錄,阿里巴巴將在渝成立電子商務國際貿易服務中心,並逐步將在線跨境擔保交易相關業務轉移至重慶。

此次來渝,阿里巴巴團隊共14人。諸多高管齊聚一個項目,馬云說還是首次。他和重慶的談判也不到半年就搞定。

事實上,這和阿里巴巴正在經歷的困擾有關。來渝前幾天,馬云「揮淚斬馬謖」——衛哲辭任集團旗下B2B公司阿里巴巴(1688.HK)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辭職的原因是,去年,該公司有約0.8%,即1107名「中國供應商」因涉嫌欺詐被終止服務。這樣的行為已「觸犯商業誠信原則和公司價值觀底線」。

不難理解,急於在重慶落戶,阿里巴巴為其在線跨境交易找到了一道合法監管的屏障。

而貝寶公司的到來,也讓阿里巴巴先吃了顆定心丸。

認證中心掛牌的同一天,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支付提供商美國貝寶公司也在華掛牌,設立了第一個國際電子商務結算平台,就在重慶。

根據協議,貝寶公司將在渝打造「一平台五中心」,包括國際電子商務外匯結算平台、軌跡電子商務交易認證中心、電話營銷中心、國際電子商務培訓中心等。

雙方計劃將貝寶在渝項目的外匯結算規模在5年內做到100億美元。不過黃奇帆期望,貝寶在渝項目能在2015年前做到300億美元,這樣未來貝寶在渝項目的國際電子商務結算規模才可能做到2000億~3000億美元。

「認證中心主要收取交易手續費,不再盈利。我們更看重電子商務巨頭進來後,大筆結算收入帶來的產業發展。」居琰說。

打造亞洲最大的

離岸云計算數據走廊

在居琰的辦公桌上,躺著一本中國移動和重慶市政府共建「云端智能重慶」的合作意向書,中移動將為云端智能化提供基礎設施建設。

「雙方很快就要簽約。」居琰說。

3月2日,PACNET和重慶市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著力構建全球領先的離岸數據管理試驗區。

PACNET是亞太地區最大的獨立電信服務提供商,亞洲最大的私營海底光纜營運者。其在中國投資的合資子公司太平洋電信成為第一家簽約入駐重慶國際離岸「云計算」特別試驗區的企業,並運營至少一個有1500個機櫃左右的數據機房,為園區提供云計算相關服務。

重慶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說,PACNET將為試驗區國際數據出入提供足夠海纜帶寬,保證離岸數據的處理業務正常營運,並將吸引跨國企業將離岸數據處理業務向重慶轉移。當來自全球的大量數據聚集重慶處理後,服務外包企業將圍繞數據清理、整理和錄入環節等賺錢。

中興通訊就是最早捕捉到商機的一家。當天,該企業就在網上掛出招聘云計算的開發工程師,具有移動、數據、云計算等通信理論知識者優先,薪水面議。

「云計算為我市發展外包產業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和切入點。」沐華平總結。

兩江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李光向本報記者介紹,作為該區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按照規劃,重慶將在兩江新區約10平方公里區域內,開始建設國際離岸「云計算」數據特別管理區。項目第一期總投資約1.5億美元,其中機房內部建設、云計算軟硬件平台投資約3000萬美元。

試驗區來之不易。由於涉及到國家互聯網管理政策的創新和突破,需要國家相關部委的批准和支持。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重慶市經信委多次與國家工信部、國家安全部溝通。

據介紹,重慶市的「國際離岸云計算數據特別管理區」不與境內法人機構或個人發生經濟關係,只是將數據傳輸到重慶集中處理後,再傳輸出去,原理上大致與沿海地區的實物加工貿易一樣,因此在監管機制上必須有創新。

近日,國家安全部正式覆函表示同意並支持該項目建設。重慶市作為「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開展此業務,符合國家「十二五」規劃發展方向。

何為「云計算」?即通過寬帶網絡對計算機等資源進行統一管理調度,形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提供按需服務。

按計劃,重慶最終要形成擁有上百萬台服務器、上千億美元規模的「云計算」基地,成為亞洲最大的離岸云計算數據走廊,從而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到2020年,全市服務外包產業收入規模將達2500億元。

「重慶的競爭對手是北京、上海和廣東。我們把別人忽略的一塊做起來。」居琰說。

「中國的軟件外包業才剛剛起步,你說哪個城市已經跑在前面領先多少,現在還為時尚早。包括大連,整個軟件外包的產值也就幾百億元的樣子。我們並沒有認為軟件產業比他們差很多。所以重慶非常有信心,將來進入中國的前三甲。」沐華平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41

中環在線:西部水泥張繼民為仔押股 李華華

2011-3-4  AD




 

禁售期啱啱過咗無幾耐,西部水泥(2233)上個禮拜五就宣佈,大股東兼主席張繼民將3.03億股股份,押咗畀瑞信,換取3000萬美金有期貸款融資擔保。雖然張總押股,但對西部水泥股價嘅影響只係一日咁多,今個禮拜一跌咗唔夠5%,但以噚日收市價計,就累升咗近3%。

用於私人鐵礦業務

雖然話對股價無乜影響,但張繼民噚日都親自解畫,原來背後又係一個「世上只有爸爸好」嘅故事。

張總話,押股主要係為個仔嘅鐵礦業務籌錢,所以押股得嚟嘅錢,會用喺個人業務,同上市公司業務無任何關係。佢仲話西部水泥現金流充足,未來亦都無再押股嘅意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83

鋁業西進:5年內西部5省區電解鋁產能或佔全國一半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420/2300042.shtml

 每經記者 張國棟實習生 王國信 發自北京
在中國鋁行業,一場「西進運動」將在未來5年內呈現。
「預計到2015年,全國擁有 百萬噸級電解鋁生產及加工能力,上下游產業鏈基本形成大型企業集團超過10家,核心產量佔到全國60%以上,在電力資源豐富的新疆、青海、寧夏、內蒙、云 南等五個省區,電解鋁產量可能達到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4月1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鋁部處長李德峰在第七屆中國有色金屬產業鏈發展論壇暨鋁產 業鏈論壇上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受能源和環境成本逐步提高的影響,目前東部鋁企形勢嚴峻,山東、河南等鋁產業大省情況更糟。「電 解鋁成本中40%以上為電力,如按平均每度電0.48元、16600元/噸的鋁價計算,很多廠子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不具名的鋁企負責人大倒苦水。
同時,今後鋁工業發展尤其是電解鋁行業將逐步轉移到資源較為豐富的西部地區。內蒙古、新疆及甘青寧區域,將成為鋁業投資的重點。
難以承受成本和資源之重
論壇現場,憂慮刻在參會者臉上。
「河南情況比較困難,能源價格上漲,電價也漲,企業雖然沒虧多少,但基本不盈利。」鋁電解專家、河南中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梁學民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
記者瞭解到,在國內電價偏高的省份,鋁企的生存形勢更加嚴峻。
據悉,自去年5月以來,河南電解鋁行業已步入全面虧損,全行業面臨的困難甚至比金融危機時期要嚴重。「有部分企業已經關停了,到現在還沒有復產。」梁學民說。
百川資訊鋁行業高級分析師張如風分析,鋁企的資源性問題也開始顯現。「目前河南的鋁土礦已經很緊張了,可能還有未開發的,但也不太多。」梁學民說。
西部五省電解鋁產量將過半
「『十二五』期間,國內電解鋁的供應仍然相對過剩,競爭也步入相對激烈的時代,增量向西部轉移將是大勢所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鋁部處長李德峰在論壇上表示。
李德峰稱,「到2015年,預計全國擁有百萬噸級電解鋁生產及加工能力,上下游產業鏈基本形成大型企業集團超過10家,核心產量佔全國60%以上,在電力資源豐富的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云南等五省區,電解鋁產量可能達到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
對東部眾多高耗能企業而言,西遷的動力來自於西部充足的基礎條件,尤其是優惠的電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測算,1噸電解鋁約需要14000度電,若每度電低0.1元,相當於生產一噸電解鋁能省下1400元。
「現在東部鋁業產能過剩,就電解鋁來說,河南和山東最為突出。轉移之後,對企業和當地都是雙贏。」我的鋼鐵網分析師李旬稱,企業可以降低成本,靠近市場;而當地可以增加就業,推動經濟發展。
「最先轉移的是電解鋁廠,目前已經開始大量轉移;緊隨其後的是型材廠和鋁棒廠,這是一個由低端向高端逐漸轉移的過程。」李旬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4

商業地產熱浪席捲西部

http://www.infzm.com/content/62974

2007年前成都連一個城市綜合體都沒有,但兩三年內就發展出了20家,而在未來3年,這個數字將超過90個,建築體量超過了1000萬平方米,是過去數十年沉澱的成都商業面積之和。

三年前,美國NAI新巢地產成都總經理蔣鵬就已經在成都四處轉悠。他想找的是適合投資的商業地產項目。不僅他在找,摩根士丹利、紐約銀行等眾多境外 客戶也在找。但直到現在,看了近三十個項目之後,他沒有發現一個符合其投資標準的項目。其實他們的投資標準並不苛刻——每年投資回報率僅需6%,有基本穩 定且專業的商業經營團隊。

蔣鵬一度對他們的方法論是否適應中國產生了懷疑。要知道這一切是在中國商業地產熱潮鼎沸的背景下發生的。在住宅市場頻遭政策打壓的背景下,資本正快 速從住宅流向商業地產,從一線城市流向商業生態並未成熟的三四線城市。2007年前成都連一個城市綜合體都沒有,但兩三年內就發展出了20家,而在未來3 年,這個數字將超過90個,建築體量超過了1000萬平米,是過去數十年沉澱的成都商業面積之和。

深圳方潤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舒東說,現在中國每個縣城都有一個或者多個城市綜合體,每個綜合體動輒數十萬平米,投資上百億。「很多都活不太好,將來除了炸掉沒有其他辦法盤活。」

在成都高新區,過去是一片農貿市場的地方,現在變成了場面宏大的新南天地超級商圈。 (東方IC/圖)

不商業,無土地

「只要能帶去家樂福、沃爾瑪,地都好談,否則就招拍掛拿高價地吧。」

三年前,當幾乎所有基金都在搶佔中國一線城市的黃金地段時,蔣鵬決定到西部來看一看。蔣鵬所在的NAI是一家全球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擁有很多類似匯豐銀行、麥格理這樣的金融客戶和沃爾瑪、麥當勞這樣的零售商資源。

此時,住宅市場頻遭調控高壓,限購令甚至蔓延至全國,過去兩年國有、外資和民間背景的資本都在商業地產領域集結。而在成都這個「西部最大中心城市」和福布斯「未來十年全球發展最快城市」的大帽子下,投資商業地產正在成為一件「無比正確」的事情。

2011年8月27日一早,建築面積達180萬平方米、號稱全亞洲最大購物中心的成都龍湖時代天街開盤,近萬人將開盤現場成都新會展中心圍得水洩不 通,搶購商舖、寫字樓和公寓。當天,時代天街的銷售團隊將10億元收入囊中,創下了成都商業地產的單天成交紀錄——商業地產幸運地避開了限購令,成為異地 人群可以不受限制購買的物業。

過去兩年,有一百多家開發商找上蔣鵬,希望能從他那找些救命的錢,或者找來大型零售商合作。「很多人一開口就說自己有5000畝土地,但要他們拿土 地證,卻拿不過來,我覺得就沒有接下來談的理由了。」這種原則的堅持讓他否決了大部分合作。但其後蔣鵬的團隊漸漸發現,這種情況在中國幾乎已成常態。在中 國,你問別人做什麼生意,他會告訴你他什麼生意都做,「因為他佔有了資源」。

這些項目持有者,往往是一些和官員關係密切的公司,他們往往需要和大型零售商捆綁在一起,找到地方政府要價。只要能帶來產業和人流,就很容易得到政 府支持,隨即得到廉價的土地,蓋起一個看似不錯的綜合體,但實際上大多數公司並不具有資金實力和運營能力,他們做商業的初衷仍舊是快進快出。

而地方政府「敞開懷抱」、開發商低價拿地粗放開發的蠻荒時代漸行漸遠,基於長期的稅收、就業等考量,地方政府開始熱捧集成式的城市綜合體,甚至要求 在房產之上形成產業生態,帶動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地產開發不得不「師出商用之名」:若不做商業及配套,甚至連拿地機會都免談。

「只要能帶去家樂福、沃爾瑪,地都好談,否則就招拍掛拿高價地吧。」中城建第五工程局成都總經理劉寧琳這樣表示。劉寧琳在過去一年拿下了四川省內多個縣級市新區的整體開發權。

在綿陽,萬達廣場已經開工建設,而宜賓則規劃建設四川第一高樓,德陽CBD「希望城」超大體量城市綜合體已經破土動工,人口僅70萬的自貢,號稱要做一個70萬平米的南湖綜合體……西部眾多三四線城市,已開始迎來一輪由商業地產驅動的投資熱潮。

僧多粥少的窘境

蔣鵬過去一看驚呆了——這個綜合體竟然把大體量的商業物業,隱藏在小區深處,開發商設計的時候,也沒有想好要招哪些商家進來。

在成都,政府與發展商們的商業佈局早在4年前就漸次展開。在高新區一片過去的農貿市場裡,是成都市2007年開始著力打造的新南天地商圈。宜家、歐 尚、迪卡儂等知名品牌陸續被開發商引入。凱丹廣場、富森·美家居,以及將落成的蘇寧廣場、大鼎·世紀廣場、凱德廣場等超級購物中心,組成了新南天地的超級 賣場陣容。

而新南天地更往南,沿著成都市的東大街走下來,全中國乃至全球最頂級的商業開發商就盡收眼底了。萬達、中糧、華潤、龍湖、瑞安、新鴻基、凱德、仁恆、九龍倉、太古等,這還不算打著綜合體或者產業旗號圈地的央企和製造企業了。幾乎任何行業的玩家你都能找到。

而城市綜合體的熱潮,也抬高了成都商業地產的價格。使得成都商業銷售均價從幾年前的七八千每平米,升至如今的約兩萬元每平方米。較為強勁的租賃需求,也推動了甲級寫字樓的平均租金水平,達到了110元/平米/月的歷史最高位。

從銷售角度來講,成都的寫字樓和商舖目前還沒有遇到太多問題——在中國,實在沒有太多的投資選擇。

不過,隨著全市幾十家購物中心集中湧現時,開發商們發現自己已經進入一個尷尬的局面:太多的物業裹進爭奪少量優質商家的巷戰之中。

金地集團商業地產公司常務副總裁潘韜以超市為例指出,「目前中國真正能夠成為合作夥伴的超市,以金地的標準不超過8家,全國未來兩三年要建幾百個購物中心,搶這8家超市,僧多粥少,招不來商,即使招來商同質化現象也非常嚴重,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洗牌是一定的,也許就在明年。」蔣鵬坦言,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僅在於項目集中供應過多,而是多數項目符合不符合商家和市場標準。

曾經有一家成都本土大開發商做的綜合體找他融資,蔣鵬過去一看驚呆了——這個綜合體竟然把大體量的商業物業,隱藏在小區深處,開發商設計的時候,也沒有想好要招哪些商家進來。「太匪夷所思了,」他認為,那些盲目進入且不明根本的投資者和開發商或將成為炮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29

西部光伏難退燒

2013-3-4 NCW
 
 

 

西部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建設仍在火熱推進,地方政府正逐步形成一個挾光伏項目

讓製造業落地的賣方市場

◎ 本刊記者 蒲俊 文在江蘇、浙江等東部省份,深陷產能過剩危機的光伏製造企業已很難再得到地方政府的青睞。但在以青海、甘肅和新疆為代表的西部省份,電站建設正呈現一片繁忙景象,地方政府正積極爭取相應的製造業配套落地。

“光伏行業現在身處寒冬,在我們這裡卻是春天。 ”2013年1月18日,在天華陽光30MW 光伏電站項目並網儀式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電力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表示。

所謂產業轉移,並不是通過異地製造一個春天,就可逃離原有的寒冬。

多位業內人士對財新記者指出,目前中國適合大型地面電站的土地資源和並網點已日益稀缺。從光伏電站到配套設備製造,西部地方政府固然依靠自身優越的光照資源,找到了一條重要的經濟增長路徑,但其背後邏輯仍是追求固定資產投資、生產總值和稅收的數字遊戲。數年前催生光伏製造產能飛速增長的東部地區,如今仍淪陷于產能過剩的寒冬;正在步其後塵的西部省份,最終又能收穫什麼?

阿拉爾後起躍進

天華陽光的30MW電站項目,自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首批並網的大型地面光伏電站,也是阿克蘇地區第一座並網光伏電站。天華陽光在阿克蘇兵團農一師墾區的光伏電站目標是200MW。

在首期30MW光伏電站項目中,天華陽光出資70%,農一師電力公司出資30%,總投資約3億元。劉明對財新記者透露,作為當地招商引資項目,阿拉爾市給出的土地政策非常優惠。但這個光伏電站項目跟不少企業談過,由於並網和消納方面的問題,進展並不順利,跟天華陽光也談了大約兩年才最終敲定。事實上,西部地區的光伏電站用地常見的是無償劃撥,有償使用,具體做法各地有所不同。

“兵團很多地方以農業為主,用電高峰集中在夏秋兩季,其他時間相對較 少,有電用不完的問題。 ”一家央企光伏電站開發人士對財新記者稱。

農一師電力公司是發輸配一體的電力企業。天華陽光董事長蘇維利稱,這是選擇阿拉爾的一個重要原因,光伏電站的發電量首先併入當地電網使用,如有剩餘,再併入國家電網的南疆主網。此次並網的項目也已經與國網新疆公司簽署了並網協議。獲得這樣的並網協議 並非易事,因為地方電網和國家電網的關係並不融洽。

阿拉爾位於天山南麓,是一個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直轄的縣級市,建市不過十年。阿拉爾市對光伏的熱情和野心遠不只200MW,它已經把占地約1.4萬畝的五號工業園區定位為專門的光伏工業園區,主要用以電站建設,並網規模定位在 GW(相當于1000MW) 級。阿拉爾目前電力裝機以火電為主,規模約900MW,計劃到2015年增至4GW。

阿拉爾的光照資源在新疆不算突出。在光照更好的新疆哈密地區,光伏電站建設的競爭早已白熱化。 “可用土地已經開發得差不多了,並網點條件也不是很好,當地政府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資源價值,很難打交道,而且還有些灰色地帶比如攤派。 ”一位在哈密進行過項 目投資的人士表示。蘇維利也承認,正是因為哈密提出的一些條件比較苛刻,所以沒有選擇在哈密投資。

阿拉爾市的目光還投向了設備製造, “全鏈構造,業態集成”是其發展方向。名為 “阿拉爾台州光伏新材料園區” (浙江台州對口援建阿拉爾)的三號工業園區以光伏設備生產為主。 “有一家叫哥蘭德的企業,你們聽說過嗎?”劉明在並網儀式上問在場記者,記者們面面相覷,不知所然。根據阿拉爾市官方資料,新疆哥蘭德新能源有限公司總投資6.8億元,占地面積800畝,從事石英玻璃製品、多晶硅提純真空設備以及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等生產銷售。在建設過程中,哥蘭德曾向農一師黨委申請撥付廠房建設資金2000萬元。劉明也承認,由於2012年光伏行業整體情況不好,哥蘭德的生產銷售情況不盡如人意,不過2013年還會有兩家民營組件生產企業落戶園區。

據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落戶光伏企業已有六家,計劃投資183億元,建設2600MW太陽能電池組件、350MW太陽能光伏並網發電、750萬片 LED 藍寶石晶片生產項目。兩個光伏產業園是阿拉爾城市發展夢想的重要部分,但光伏電站目前的投資收益率不過個位數,且快速發展容易帶來並網消納的壓力,小型組件企業能夠實現多少有效產能,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都要畫上大大的問號。

阿拉爾市的光伏夢,以及當地泷多拔地而起卻空無一人的高樓,都令業界十分擔憂。

西部政府的賣方市場

新疆是西部光伏熱潮的後來者。近兩年來,中國幾乎所有的西部城市都建立了以電站項目為主的光伏產業園,規模動輒上GW。不過,青海等地在經過數年的光伏大躍進之後,現在地方政府的心態和做法已經發生變化。2011年 的“9 · 30” 是 青 海 光 伏電站爆發的起點。青海地方政府許諾 向當年9月30日前並網的光伏電站提供1.15元 / 千瓦時的上網電價補貼。一位在 “9 · 30”之前就到青海的電站投資者向財新記者回憶, “當時項目隨便拿,地免費給,只要不出問題政府就不管。 ”在他看來,光伏項目給西部地方政府帶來了一個幾乎沒有成本的增長點, “政府只需要批條子蓋章,荒地可以白給” 。

但在電站開發商一擁而上之後,政府又變成了什麼都管,提出100萬元 / MW的電站建設保證金、配套當地建廠等苛刻條件, “否則你愛幹不幹。這完全是個政府賣方市場。 ”上述青海電站投資人士說。

在青海的電站建設熱潮中,有路條批完不建的,也有土地手續及環評不規範的,地方政府逐漸發現,光伏電站帶來的稅收和解決的就業人口,都相當有限。於是地方政府感到,需要引進製造企業,為地方帶來更多的好處,同時能夠增加當地用電負荷,促進新能源發電的本地消納。從2012年上半年開始,青海省政府開始對組件的本地化提出要求,並推出了本地推薦產品目錄。

有熟悉西部光伏電站的人士介紹,國企電站投資者一般不受採用本地設備的限制,但當地政府對有組件產能的企業提出希望在當地建廠,對沒有製造業背景的企業則要求能夠與當地的生產企業綁定,或將生產企業帶到當地。

國內一線光伏大廠在西部擴產顯然已不大可能。晶澳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和青海共和縣的蓓翔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合資建設了一座組件工廠,晶澳占股80%。據財新記者瞭解,晶澳是將半成品從其他工廠運到共和縣,在那裡只進行簡單的邊框、接線盒安裝等工序。

甘肅也要求光伏產業園區配套製造企業,並優先考慮能帶來製造業的電站審批,而落地的製造企業也會要求拿到一些電站項目配套,或由當地政府幫助銷售其產品。

2012年7月,溫州市市光電產業促進會和甘肅酒泉市簽署了一項200MW 的光伏電站合作項目。甘肅當地政府希望這些溫州企業能把部分產能遷到當地,有已經西遷的,也有拒絕的。

“一些小廠求生存,西部省份給優惠,成本低,如果能綁定一些項目,也可能就活了。 ”前述青海電站開發人士認為。不過,也有另一種可能是,光伏電站開發成為國企的天下,地方政府難以要求他們在當地採購設備。

數位接受財新記者採訪的光伏行業人士都認為,西部地區地方政府以資源換取製造業落地的想法無可厚非,但實際進展並不順利。路條向國企傾斜路條是西部光伏電站的關鍵詞之一。隨著大量投資者湧入和並網消納問題的日漸突出,地方政府的路條發放越收越緊,投資者也越來越謹慎。

2012年的冬天,不少西部光伏電站冒著嚴寒和施工質量受影響的風險,在趕施工進度。一企業稱,要趕在核准文件規定的並網時間點之前完成,但下半年的項目核准時間普遍較晚,工期就變得緊張起來。

現在,敢拿了路條就未核准先建的企業越來越少,因為有拿不到核准,無法並網的風險。青海省把2013年的光伏電站項目新增裝機目標定在1.5GW,其中大型地面電站1GW,路條的發放也基本據此進行。前述青海電站投資者介紹,大型國企能夠得到一定額度,在額度內建設的電站一般也都能得到核准,而其他企業的核准風險就要大一些。

天華陽光董事長蘇維利在去年年末曾告訴財新記者,2012年青海的路條給了72家企業,2013年將明確進行較大規模的縮減。 “大型地面電站會出現集約化,不會所有的玩家都讓玩兒了,政府也會增加准入門檻。 ”終端的路條可能今後會更多的向發電企業傾斜,這是中材集團一位從事光伏業務人士的判斷。

國企已是西部電站開發的主體,有說法稱占比超過60%。在2012年青海的1GW 路條中,國電電力、國電龍源、中節能、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公司、大唐等國企都有數十兆瓦甚至更多的份額。

一位公司總部位於上海的光伏電站開發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現在拿到路條的主要是國企和在當地有些能力的企業,後者會把部分路條再倒手。在轉讓 路條的價格方面,未拿到核准的路條,每瓦價格從幾分到一毛錢;而核准條件較好的,能到每瓦五六毛錢。前一類項目的裝機規模通常比後者大,因此後者對開發者來說更加實惠。他亦認為,國有企業先天更適合進行大型地面電站建設——投資規模大,有時對投資回報並不十分在意。

近年來,地方政府的做法開始發生變化,一方面增加了就地消納;另一方面開始限制規模,因為裝機規模上得太快,並網成了大問題。以甘肅敦煌為例,2012年建成和在建的光伏發電裝機超過500MW,並網發電僅133MW。

西部地區用電負荷少,電網建設相對滯後,不少電站項目並網送出卡在了變壓器容量或主線路建設進度上。青海格爾木地區的裝機已經達到1GW,但送出壓力巨大,需要等待750KV格爾木變電站主變擴建,以及青藏聯網750KV柴達木變電站擴建等工程的完成。在新疆哈密,地方行署曾說服光伏電站業主先行集資修建220KV 的送出線工程。 “電網方面並非沒有努力,但是沒有那麼快。 ”前述來自上海的開發者認為。

同時,在晚間光伏發電不出力時,為了避免電網功率波動過大,需要其他電源支撐點進行調峰,這也是西部地區目前難以解決的瓶頸問題。

隨著土地和並網點資源的日益緊張,西部地區也把目光投向了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青海在2013年的規劃是180MW,找屋頂的光伏業者也已經出現在了新疆、甘肅等地。 “建議在政策上有所區隔。什麼省份適合發展大型地面電站,什麼省份適合分佈式。如果不做規定,當地政府也是不明白的,他們急於發展,很難拒絕投資。 ”有業界人士如此評論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06

西部經濟大減速

2014-03-17   NCW
 
 

 

短時間內改變經濟結構並不現實,西部各地怎樣避免「資源魔咒」?

◎ 財新記者 於海榮 文yuhairong.blog.caixin.com 如果將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各地區的經濟走勢描繪成曲線,西部的走勢是其中起伏最大的一條。

2011年之前,靠投資驅動和能源資源相關產業的支撐,西部經濟一路高歌猛進,成為危機後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西部的產業結構決定了其增長具有更強的週期性和波動性,2012年以來的經濟增速放緩中,西部經濟增速下滑也明顯快於全國。

對西部地區來講,短時間內改變經濟結構並不現實,更現實的是要避免「資源富足的地方,經濟發展往往遲緩,社會福利水平較低」這一「資源魔咒」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穀樹忠認為,這與利益分配機制有關,應該通過財、稅、金、費、價改等多種手段,形成利益共享機制。

現狀是,西部資源大都是大型央企、省屬企業在開發,稅收歸企業註冊地,資源所在地得到的利益很少,卻要承擔移民、環保等大量成本。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中,能否改變這一格局,事關西部的長遠發展。

西部失速

2012年年中,中國經濟剛出現放緩勢頭時,即有多位研究者提出,相較於東部產業佈局完善、內生增長動力較強、主動轉型能力強,西部經濟減速更令人擔憂。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的一份報告稱,中西部經濟增長的波動幅度會明顯大於整體經濟的波動幅度, 「在整體經濟緩慢減速的情形下,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有可能會突然快速下滑」 。

過去兩年間,這種擔心正逐步成為現實。從經濟增速看,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在2010年增速最高,達到10.4%,隨後一路放緩,2012年和2013年增速均為7.7%,放緩2.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近年來的增速峰值多出現在2010年和2011年,而與最高值相比,部分省份的回落幅度超出5個百分點。

2013年,12個西部省份中,有7個未能完成年初制定的增長目標,廣西、四川、寧夏、貴州、陝西、青海等省份都在列。12個西部省份,今年的增長目標全部調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目前率先回落的東部沿海地區逐步適應了新的環境,增長率下了一個台階,已經基本趨於穩定,且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有所改善。中西部尚未企穩, 「東部的企穩有可能使中部和西部在今後不長的時間裡穩住」 。

西部經濟大幅放緩的一個原因是,過去兩年多間,投資增速大幅回落。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3年西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3%,較2011年回落6.2個百分點;而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4.2個百分點。

產業結構過度依賴資源產業是西部增長脆弱的重要原因。四川省攀枝花市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釩鈦、能源、化工、鋼鐵四大支柱產業佔工業產值比重的80% 以上。受宏觀形勢的影響,2013 年全市經濟增長10.7%,低於年初目標2.8個百分點。

雲南昭通是國務院列入的全國31個資源成長型城市之一,有資源「金三角」之稱,有豐富的煤、硫鐵礦、鉛鋅 礦、有色金屬資源。2013年,受產業政策調控、市場前景不明、預期收益下降、生產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煤炭、鉛鋅、電石等主要工業產品價格下滑,部分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導致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增速放緩至13.4%,低於年初目標2.6個百分點。

四川宜賓也是如此。以五糧液為代表的白酒行業和煤炭行業,佔其工業經濟比重近60%。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和出於安全生產的需要,煤炭行業實際正常生產時間僅有4個多月,209個合法生產礦井中有63個政策性關停。

中央出台的八項規定,對公務消費佔六成的五糧液影響頗大,儘管調整了產品結構,推出中檔產品,但發展速度仍然放緩。

這「一白一黑」產業的放緩,使得「近幾年經濟增長從未低於12%」的宜賓,2013年經濟增速大幅放緩至8%,低於年初目標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僅增長6.5%。

利益共享第一步

與整個中國經濟一樣,西部地區也希望通過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式,來提高經濟增長效益,增強可持續性。但與東部相比,無論是產業基礎、創新能力,還是捕捉市場機會的意識,西部地區都有很大差距,實現轉型非一日之功。

對西部來講,地方政府希望、也相對容易做到的是,通過相關改革,來消除「資源魔咒」 。這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

目前,中國的資源開發,多由大的央企、省屬企業來經營。這些企業及其區域總部的註冊地,往往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省會城市,按照註冊地納稅 原則,資源開發的大部分收益都由城市獲得,資源所在地提供了大量資源,承擔了巨大的環境、移民和發展成本,所獲收益遠遠不能彌補其成本。以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壩水電站為例。大壩水庫淹沒地區涉及四川、雲南兩省三市州的六個縣,各縣都有一定移民。水電站投入運營後,通過特高壓輸送到華東地區,每千瓦時電當地獲得3釐的分成後,其他收益、稅收都與電站所在地無關。

與此同時,水電站所在地需要承擔大量的移民和社會成本。負責建設水電站的三峽公司負責人和當地負責移民工作的官員都對財新記者稱,大壩建設中,相當大部分的資金都花在了移民安置上,而且隨著物價水平的提高,移民費用越來越高, 「佔現在已有投資的一半以上」 。

更讓當地政府憂心的是,搬遷出來的移民沒有謀生手段。為了保證水質,向家壩周邊不再允許網箱養魚,作為補償,三峽集團每年投放部分魚苗,供沿江漁民捕撈,但這「遠不能滿足謀生需求」 。每千瓦時電3釐的分成,遠不能彌補後續的移民安置成本。

「好幾萬人沒有產業支撐,這是一個安全隱患。 」按照當地官員的說法,儘管建成了效益很好的水電站,並沒得到多少實惠,華東地區 「既有就業,又有稅收和產業發展,我們永遠是國家級貧困縣」 。

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長林凌通過大量調研發現,在過去的資源開發過程中,曾給老百姓很多承諾,但現在看,很少有地方在資源開發後富裕起來, 「相反,有些地方是貧困的,尤其是電站開發,電站建起來了,百姓更貧困了」 。

「資源開發應該與富民結合起來。 」中國社科院城市所副所長魏後凱也表示,過去西部資源開發通過很多大型國企來運作,但「國企的開發與地方發展是『兩張皮』 ,資源開發了,還是江山依舊,老百姓兜裡還是沒有錢」 。

他建議,應該加大對資源所在地的補償,包括資源補償、生態補償、耕地保護補償和落後地區的區域補償四部分。既要通過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來加大補償力度,也要通過上中下游之間的橫向支付來加大補償。

一個可以參考的案例是,國家發改委在浙江和安徽啟動的千島湖及其上游新安江流域水資源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試點為期三年。從2012年起,中央財政每年拿出3億元資金,浙江、安徽財政各拿出1億元資金用於生態補償。

儘管每年5億元的補償資金是否足夠,尚存爭論,但意義重大。

根據全國 「兩會」代表和委員的建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探索建立跨區域、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修改為 「推動建立跨區域、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從 「探索」到 「推動」 ,表明政府對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更加積極的態度。

在地方政府看來,生態補償之外,更根本的解決之道是通過財、稅、金、費、價改等多種手段,形成利益共享機制。

目前,地方政府嘗試改變現有局面的做法,包括爭取部分資源開發企業在當地註冊;與財政部、國稅總局協商,給予一定稅收返還。不過,這種 「一事一議」的方式並非長久之計,也不符合新一輪財稅改革的總體思路。

有資源所在地地方政府建議,中央應加快完善跨區域總分機構稅收分配秩序,建立資源開發利用轉移支付制度,完善資源稅,彌補資源輸出地的實際利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0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