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做空潮再襲中概股:近50家企業遭停牌或退市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9409/

從恆大到奇虎360,外國做空機構對中概股開始了新一輪獵殺。

自2011年3月開始,以渾水、香櫞為代表的外國做空機構,頻頻針對涉嫌造假的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發佈亦真亦假的調查報告。面對這些借做空牟利的神秘機構的攻擊,多數「中招」的在美上市企業罕有招架之力。

那些「敗走麥城」的中概股,股價暴跌甚至被停牌,並觸發了全行業的生存危機。除幾十家企業被迫退市外,有不完全統計的數字顯示,當前有近40家中概股股價跌至1美元以下。

與此同時,如迅雷、神州租車等原本有意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則取消或推遲了既定的IPO計劃。據統計,整個2012年上半年,僅有1家中企在美國掛牌。

美國做空機構觸角伸向港交所

恆大遭遇做空的事實說明,美國做空機構已不再侷限於在本土獵殺中該股,它們開始將目光放到香港。

7月4日,恆大執行董事兼副總裁賴立新出現在香港警務處。市場推測,恆大此行是為了報案。

6月20日,美國做空機構香櫞發佈了長達57頁的研究報告,稱恆大資不抵債,用欺詐手法掩飾資金問題。報告發出後,恆大股價一度下跌超過20%。隨後,恆大立刻召開公開電話會議對香櫞進行反駁,並強調要追究其責任。

香櫞此前已做空過近20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並因此成為名聲大噪的「業界明星」。此次做空恆大,則是其首次將觸角伸至香港市場。

香櫞並不「孤單」,在2010年前後,美國「冒出了」不下40家做空網站。其中,渾水、Geoinvesting等機構均將做空的準星瞄向過中國概念股。

這些做空機構的戰績彪炳。至2011年底,已有接近50家中該股因被指責財務造假而被停牌或退市。

「做這件事情是有成本的,所以我必須賺錢。」渾水創始人卡森·布洛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

做空牟利的大體操作步驟為,做空者預先判斷股價會下跌,然後先從市場上借入股票賣出;待股票下跌時,再從市場上買入同樣數目的股票歸還。

據此,有人把渾水、香櫞等刻意做空機構的盈利路線圖簡化為,「跟蹤-確認-下單-出具報告-做空」。

做空中概股的豐富「回報」

豐富的「回報」驅動著這些2010年前後出現的公司不斷的攻擊中概股。

美國60餘歲的約翰·伯德即通過做空中概股獲利甚豐。他在發現中國天一醫藥庫存訂單等方面存在問題後,於2009年8月以每股15.7美元的價格賣空了幾萬股天一醫藥的股票。

起初,他一度損失掉了9萬美元。但隨著後來因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介入調查和天一醫藥下調營業收入預期,天一醫藥股票暴跌30%以上,伯德淨賺了一百多萬美元,「收穫遠遠比想像的要豐厚。」

而那些市值更為龐大的中國企業,給予做空者們的「回報」更加豐厚。公開報導顯示,2011年6月,渾水曾發佈了一份40頁的報告做空市值超過50億美元的嘉漢林業。隨後僅半個月內,其市值就跌去了40億美元。渾水的這份報告可謂「每頁價值1億美元,可謂一字千金。」

卡森·布洛克曾透露說,由於做空機構之間存在著相互競爭的關係,「就像投行之間的競爭一樣」,所以做空機構常各自為戰,「很難在相互分享信息,無法在一起工作」。

事實上,做空機構「並肩作戰」、集體圍獵一家公司的案例並非沒有。來自中國廈門的軟件企業東南融通,市值一度達到10億美元。但在2011年4月下 旬香櫞發佈第一篇質疑其會計造假的報告後,渾水、OLP Global等機構做空者紛紛跟進。僅僅21天後,東南融通便被納斯達克停牌。

無獨有偶,中國高速頻道退市的過程中,亦同時承受了渾水和香櫞的火力攻擊。

中概股是一隻「爛蘋果」?

在美國成功上市後,一些「編故事」企業的缺陷,迅速被做空機構舉起的顯微鏡捕獲。

為何獨獨青睞中概股?香櫞創始人安德魯·萊福特認為,與其他新興市場相比,中國有更大的流動性。這是他「在這個市場有更多做空機會的原因」。

還有,做空機構蜂擁而上,還因為它們嗅到了中國概念股中一些「爛蘋果」上存在著業績造假、運作不規範等「縫隙」。SEC官方數字顯示,2007年底 到2011年3月之間,共有159家中國企業通過反向併購進入美國場外櫃檯交易系統(OTCBB)——通常情況下,這些企業在國內IPO很難獲批。

根據公開報導,中國企業為反向併購付出的成本並不算太高,少則六七十萬美元,多則不超過300萬美元。在向各路資本掮客支付幾十萬美元後,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會按美國通行的相關制度將企業的報表粉飾得鮮亮。

部分中概股的「名不副實」,單是從其在美上市後的名稱便可窺到一二。位於山東的職工人數200餘人的嘉周化工,在OTCBB的名稱為「中國化學公司」;中國綠色農業的前身則是楊凌鼎天濟農腐殖酸製品有限公司。

在美國成功上市後,部分企業企圖以做假賬取悅投資者。而當「做空潮」來襲後,這些「編故事」企業的缺陷,迅速被做空機構舉起的顯微鏡捕獲。

比如,香櫞質疑中國高速頻道的依據是,「業績好到令人難以置信,但這樣一家賺錢的公司卻居然少有報導」;而香櫞發難東南融通的關鍵點則是,其連續4個財年均逾60%的利潤率遠高於「同樣在美國上市的軟通動力、海輝軟件、柯萊特等同行」。

又如,渾水在「獵殺」新能源企業大連綠諾時,在報告中詳盡地描述了綠諾在財報中有不存在客戶及偽造數據;而渾水在指責東方紙業存在欺詐行為時,一口氣列舉了其「誇大2008年營收27倍」等九宗罪。

做空報告被指不靠譜

做空機構的報告有時會被質疑缺乏「真憑實據」,甚至被指「無中生有」。

做空機構的研究報告未達到無往不勝的境界。

「報告中包含針對本公司若干毫無根據的指稱或評。」6月21日,恆大地產逐條批駁香櫞的做空報告稱,香櫞背離了會計常識。

有投行為恆大背書時表示,香櫞對中國的房地產缺乏深入的瞭解,缺乏真憑實據的支撐,其指控「有譁眾取寵的感覺」。同樣,香櫞在2011年底連續攻擊奇虎360時,也被指為漏洞百出、犯了許多常識性錯誤,並被質疑「懂不懂中國互聯網?」

「很多中概股受到做空機構攻擊的理由都是無中生有。」全國工商聯併購公會於去年12月發佈的一份報告稱,最後真正被證實有問題的中概股企業只是少數。

但從結果來,除奇虎360、新東方等極少數企業退敵有方外,大部分遭到做空的中概股企業下場悲慘。

通常情況下,做空機構的研究報告一經發佈,中概股就隨即股價暴跌。跌幅動輒超過50%已屬司空見慣。如綠諾科技被渾水公司指責後的一個月內,股價最大跌幅達到了87%。

相比更嚴重的是,2011年的前五個月中,包括綠諾科技、東方紙業、中國高速頻道等在內的25家中概股企業因被指責財務造假而慘遭停牌或退市。而至2011年底,這一數字已接近50家。

潛伏在工廠中的做空調查員

圍繞著做空中概股,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業已形成。機構所僱用的調查員,有的會爬上工廠的牆頭拍照,甚至會冒充員工跑到電力公司查用電量。

與動輒市值幾億美元的對手相比,做空機構的規模實在過於微型——據媒體報導,香櫞僅有一名正式員工,即老闆萊福特本人;渾水公司則由創始人卡森·布洛克和工廠專家比爾組成。

有些做空者還保持著神秘的色彩。當希爾威和德爾電器決意向做空者Alfred Little反擊時,卻發現無法通過對方留的手機號和郵箱與其聯繫上,甚至Alfred Little是男是女、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無從得知。

多半時候,它們在完成一單研究報告時,需要借助他人或機構的幫助。有媒體報導稱,圍繞做空中概股已形成了一條完整產業鏈。產業鏈上,中國的諮詢公司、線人以及公司的獨立董事、律師事務所等均有明確的分工。

萊福特認為,要調查一家中國企業,應該先觀察其管理者。他表示,盯上恆大是因為「恆大主席是個很時尚的人,他會把這種特性帶入他的企業」,而交鋒奇虎360也是發端於「周鴻禕是個激進且富有爭議的人物」。卡森則說,其產生想法前,「很多人跟我說某隻股票有問題」。

通過切入點選擇好目標公司後,做空機構會僱用國內財經院校的大學生前往目標公司實地蒐集情報。其「潛伏」的手段千奇百怪:有的爬上工廠的牆頭「鬼鬼祟祟」地拍照,有的則在工廠前攔住路人詢問開工情況,有的扮成採購商與企業的銷售人員展開攀談。

「恨不得當場把他吃了。」泰富電氣董事長楊天夫的手下有次當場逮住了一名調查員,此前還有人冒充泰富的員工多次跑到電力公司窺探用電量。而希爾威遭到做空時,礦區門外被調查員安裝了攝像頭並連拍20多天,同期公司還接待了一些剛進工廠就到處拍照的「投資者」。

國內的一些諮詢公司也被指向做空機構「輸送過彈藥」。據悉,一家名為「青島聯信商務諮詢有限公司」的公司,曾向約翰·伯德和渾水公司售賣過天一醫藥和中國高速頻道的工商資料及信用材料,每份一千元左右。如果做空機構需要,它還可以接受委託安排律師赴目標公司實地調查。

同時,一家遭做空的中概股曾爆料稱,其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涉嫌向做空機構提供了「彈藥」——該公司納稅材料。在希爾威被做空時,幾個內部員工、合作夥伴和所在地公共部門工作人員,都涉嫌向做空機構提供了機密文檔。

中企赴美上市遇「冰封」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那些未直接遭受做空的中概股,也因為這場「做空潮」動搖了美國投資者的信心,無法置身事外。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6月,大約有38家中概股股價已不足1美元。根據「1美元退市規則」,今年上半年十餘家股價萎靡的中概股企業收到了退市警告。

有外媒評價道,中國概念股過去10年中所累積的市場信譽,已然土崩瓦解——在做空機構未攻擊之前的2009年,中概股全線上漲,平均收益約13%,有5家中概股累計漲幅甚至高達1000%。

如今,「『買了就賺』的中國概念股受到熱炒」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同作古的,還有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熱情。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少中國企業將門檻不算高的美國資本市場視為IPO的沃土。據《中國經濟週刊》報導,2010年,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數量達到45家,融資38.86億美元,「甚至出現了一週之內5家中國公司掛牌的盛況」。

但在中概股被做空波瀾乍起的2011年中,上述數字迅速銳減至「可憐的」11家,其中第四季度為零。普華永道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從美國資本市場退市的中概股企業有19家,同期卻僅有唯品會一家中國企業在美完成IPO,融資7200萬美元。

中企赴美步入「冰封期」,概因當前中概股慘淡的生存環境。

曾提交IPO申請的迅雷,於去年10月取消了在美上市計劃。普遍的分析認為,迅雷取消IPO與中概股遭遇的信任危機有關。今年5月,神州租車暫停了醞釀許久的赴美IPO計劃。神州租車方面將原因歸咎於「當下中概股的整體形勢不好」。

此外據統計,為規避相關限制,目前將近一半的中國在海外上市企業採取了「協議控制」(VIE)模式。去年5月,正值中概股遭遇狙擊最猛烈之際,馬云繞開大股東雅虎將支付寶股權轉移,極大動搖了境外投資者對中概股的信心。

去年下半年,曾有傳言稱,證監會擬全面取締VIE模式。此消息雖然被官方闢謠為「訛傳」,但新浪、網易等中概股股價短時間內大幅下跌。有分析認為,作為中概股「原罪」之一的VIE模式,以後不排除被做空機構拿來作為「掘金」的可能。

「短期看,美國資本市場很難回暖。中國概念股重建信任需要時間。」神州租車董事長兼CEO陸正耀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5

VIE恐慌再襲中概股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7/1921248.html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狄更斯的這句話或許恰好能概括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的現狀。

因VIE(可變利益實體)結構調整遭SEC調查事件發生後,新東方週二大跌34.32%,週三再度下跌35.02%,該公司週一收盤價仍為22.26美元,週三報收於9.50美元,創下近5年新低,兩天大跌57.32%。

在新東方事件的影響下,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集體走低,優酷、土豆跌幅超10%,新浪、搜狐、百度、攜程創近52周新低,其中百度盤中曾一度跌破100美元。

VIE恐慌

「這其實是一場信任危機。」I美股內容總監鐘日昕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採訪時表示,在中概股財務造假、支付VIE風波、雙威教育前CEO擅自 轉移國內資產等事件之後,市場對中國公司的信心非常脆弱。「另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也不是特別看好,所以引發了此次普遍下跌的狀況。」

新東方的VIE結構調整事件又變成了新的導火索。由於中國互聯網和教育行業的外資准入等限制因素,在美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和教育公司大多採用VIE結構,即通過國外殼公司以可變利益實體(VIE)的形式控股國內運營實體。

以新東方為例,在美國上市的主體通過VIE控制國內運營實體北京新東方,北京新東方此前由包括俞敏洪在內的11名股東持有,但近年其他10位股東大 多已經離開新東方。7月11日新東方公告稱,為加強控制,將北京新東方其他10位股東股份轉到俞敏洪名下,但美國上市主體股權結構不變,調整國內運營實體 的股權結構。

但是,去年由於支付寶事件使得美國資本市場對VIE結構表示擔憂,今年上半年又發生雙威教育將VIE控制下國內運營實體的資產和現金轉移,使得美國資本市場聞VIE調整色變。

7月17日,新東方在財報中表示,由於此前的VIE結構調整,SEC已經介入調查。此消息一出,新東方股價立即大跌。由於部分中國概念股也採用VIE結構,在此牽動之下,中國概念股遭到投資者拋售,股價集體聯動下挫。

新東方CFO謝東螢在財報後電話會議中表示,或許SEC認為新東方此次的VIE結構調整類似去年馬云支付寶VIE事件,但是兩者完全是不一樣的。新東方此次的VIE結構調整是光明正大的,只是清理那些與公司運營完全無關的VIE老股東。

「現在市場對於VIE結構調整已經是驚弓之鳥。」一位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其實很多公司都採用了這種結構,比如新浪、搜狐和百度等都是通過VIE模式 在海外上市的。「但這次新東方事件其實是凸顯了VIE結構存在的潛在風險,雖然新東方沒有做損害持有人利益的調整,但如果公司通過調整VIE結構做出一些 讓持有人利益受損的事情怎麼辦。」

做空機構主導?

「其實新東方的基本面沒有任何問題,VIE結構調整也屬於合情合理。」溫莎資本合夥人簡毅告訴記者,此次新東方股價的大跌,其實是華爾街在吸取做空分眾、奇虎經驗之後爐火純青的做空「傑作」。

簡毅指出,和之前做空分眾、奇虎不同的是,這次做空機構能夠如此成功主要有三個方面因素。第一目前市場整體氛圍不好,全球投資者普遍看空中國經濟; 第二,新東方的持股結構比較分散,做空機構容易在二級市場上收集足夠的控盤籌碼。第三,選擇在SEC對新東方VIE結構調整進行調查這個時點爆發,以最小 的代價非常巧妙地引發了市場空頭的共振。

「在調查期間,新東方的內部股東是不能回購股票的。」簡毅指出,這不像上次分眾遭遇做空的時候,江南春可以自己出面增持分眾的股票來反擊做空力量。也不像奇虎那樣由於持股相對集中,所以做空機構狙擊奇虎也未成功。從純市場派的觀點來看,空頭這次幹得真得很出色。

一直以做空中概股著稱的渾水機構((Muddy Waters)7月18日發佈報告稱,新東方存在賬目欺詐行為,因此給予其股票「強烈賣出」評級。報告中指出,新東方通過特許加盟費和其他費用來鼓吹現金餘額,新東方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的財報結果具有欺詐性。

「渾水機構在這次的做空中只是一個小角色,主要的做空力量還是來自於華爾街一些大的投資銀行。」簡毅指出,這些投資銀行的交易部門不僅通過做空新東方股價獲利,同時還將在相關衍生品上大賺一筆,而且後者更可能是贏利的大頭。

「從技術分析角度來講,7月17日新東方股價開盤16美元左右,已經是明顯的頭肩頂破位,此前應該一直有資金在賣出打壓。」美國中文投資網創始人王 惟對記者表示,當時他就預計新東方股價可能會被打壓到10美元左右。「現在已經達到了這一價位,後面可能會有一部分反彈,因為做空資金盈利很多,未來會回 購股票獲利了結,這會帶來一定的買盤,所以短期內應該會有一定幅度的反彈。」

7月19日,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對渾水報告中的質疑做出一一回應之後,新東方股價出現反彈,當日上漲17.89%,報收11.2美元。

「不過,目前我們還是建議投資者以觀望為主。」王惟指出,一旦被SEC調查之後,美國很多機構持有人都會選擇拋售,所以這整個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很大。短期內,新東方股價可能在8~12美元間震盪。

高盛在本週三暫停了對新東方的評級。高盛表示:「我們暫停了對新東方的投資評級和設定目標股價,這主要是因為目前並沒有充分的依據來決定其投資評級和股票的目標價格。」

中概股將再分化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VIE問題引發的中概股首次大跌,去年支付寶的VIE事件被認為是導致去年年中至今中國概念股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Wind 數據,納斯達克中國指數自去年10月創下137.69點底部之後,曾經小幅反彈,但在今年3月達到185.91點高點後一路下行,目前已經下跌至 138.77 點,與去年10月的底部位置非常接近。

「以前,由於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不錯,中國概念股在美國市場上曾經整體有一定溢價。」 鐘日昕對記者表示,最近兩年,隨著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以及中國公司財務造假的問題,投資者更加挑剔,中概股某種程度上是折價的。

「我覺得中概股未來可能會進入一個U形底,現在越來越接近U形左邊的底部。」簡毅指出,但預計在這個底部可能仍要持續很長的時間。

王惟則指出,中概股未來可能會走向分化。「像新浪、百度、網易這樣財務結構比較好、在美國上市比較久的公司,未來應該會觸底反彈;但另一些財務狀況確實存在問題的公司,可能還會繼續下跌。」

鐘日昕也表示,中概股中有一些基本面還是不錯,投資者可以挑選一些行業屬性好、商業模式沒有遇到挑戰,並且能保持一定增速的優質公司,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機會,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等待。攝影記者/吳軍 製圖/張逸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09

【專欄】馬雲和馬化騰的2014:不在跨界里重生,就在逆襲中死亡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4/148896.html

i黑馬:馬雲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要改變銀行。馬化騰說,“互聯網+”是一個趨勢,加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馬雲和馬化騰,兩個跨界者都想要改變世界,過去的2014年,這兩個重量級的跨界者碰撞出了什麽?跨界思維如何建立,在跨界競爭中有哪些攻守之道?小企業又該如何跨界?
 
\馬雲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要改變銀行。馬化騰說,“互聯網+”是一個趨勢,加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過去十幾年,互聯網的發展很清楚地顯示了這一點:加媒體產生網絡媒體,對傳統媒體影響很大;加娛樂產生網絡遊戲;加零售產生電子商務,現在已經很大;最近互聯網金融非常熱,互聯網將讓金融變得更有效率,更好地為經濟服務,符合“普惠金融”的精神。

兩個跨界者相向而行,自然撞個滿懷。不在跨界中重生就在逆襲中死亡。


“嘀嘀”“快的”——“請全國人民打車”

2014年新年伊始,嘀嘀、快的在巨頭主導下的支付大戰,雙方都甩開膀子:補貼!廣告!罵戰!這一場有關打車競爭的遊戲讓全國人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

2014年1月10日,“嘀嘀打車”軟件在32個城市開通微信支付,使用微信支付,乘客車費立減10元、司機立獎10元;緊接著1月20日,“快的打車”和支付寶宣布,乘客車費返現10元,司機獎勵10元。1月21日,“快的打車”和支付寶再次提升力度,司機獎勵增至15元。

2月10日,“嘀嘀打車”宣布對乘客補貼降至5元;2月10日,“快的打車”表示獎勵不變,乘客每單仍可得到10元獎勵。

2月17日,“嘀嘀打車”宣布,乘客獎10元,每天3次;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司機每單獎10元,每天10單,其他城市的司機每天前5單每單獎5元,後5單每單獎10元。新乘客首單立減15元,新司機首單立獎50元;同一天,“快的打車”和支付寶也宣布,乘客每單立減11元。司機北京每天獎10單,高峰期每單獎11元(每天5筆),非高峰期每單獎5元(每天5筆);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每天獎10單。

2月18日,“嘀嘀打車”開啟“遊戲補貼”模式:使用“嘀嘀打車”並且微信支付每次能隨機獲得12至20元不等的補貼,每天3次;同一天,“快的打車”宣布,用“快的打車”並用支付寶付款每單最少給乘客減免13元,每天2次。同時發狠話稱,“後續無論什麽情況,只要對手調了,我們‘永遠比對手多補貼1塊錢’的政策都會自動快速生效。”

“嘀嘀打車”宣布,每周使用“嘀嘀打車”微信支付車費10次以上的用戶,贈送時下最熱門微信遊戲“全民飛機大戰”中的大禮包一個。緊接著,“快的打車”承諾,用支付寶支付車費5次,可獲贈淘寶天貓平臺的退貨保障卡一張。同時,“快的”還提供用積分兌換網易電影、網易印象派、錦江之星、漢庭酒店、摳電影、格瓦拉等的優惠券。

這樣的競爭無疑對於打車人和司機師傅是雙贏的結局。有人驚呼:“這已經不是簡單優惠幾塊錢,贈送幾個小禮品,而是在請全國人民打車。”而皆大歡喜的背後卻是騰訊和阿里兩大巨頭跨界與反跨界、逆襲與反逆襲的明爭暗鬥。

打車應用市場背後的存在著巨大的商業利益。對於出資的騰訊、阿里巴巴來說,“燒錢”背後的本質是移動支付之爭——誰能圈到更多的客戶、誰先讓客戶通過優良的體驗形成消費習慣,誰就會在未來的移動支付平臺競爭中掌握更大的主動權。用戶傾向於用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支付,在哪里用什麽平臺支付,都關系著騰訊、阿里巴巴的互聯網金融布局。而直接的現金補貼刺激是短時間內吸引用戶體驗的最快捷的方式,從而更快地改變原有的現金支付習慣。從這個層面上講,僅用10元的補貼就可得到一個移動支付的用戶,可謂花小錢辦大事,當然很劃算。

再進一步看,騰訊與阿里目前爭的是移動支付的客戶,終極對決的則是O2O商務,這也是眾多打車應用企業不惜放血“燒錢”來瘋狂般的占據市場的原因。O2O模式的實現,改變的將不僅僅是傳統行業,更有可能的是商業社會規則的重新塑造。過去十多年,互聯網解決了大多數網民如遊戲、音樂、閱讀等的娛樂需求,未來的十年,互聯網將解決的是人們的生活消費需求、衣食住行等。


馬化騰“跨界”與“跨界者”馬雲撞個滿懷

在PC互聯網時代,馬化騰似乎還算本分,盡管攻城略地,但是基本上都是相關多元化,並沒有跨界,但此時的騰訊似乎碰上了增長與發展的天花板。2010年前後,隨著智能手機問世,移動互聯網大潮撲面而來,而且波濤洶湧,這讓馬化騰看到了新一波潮頭,並迅速果斷地研發微信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弄潮兒。馬化騰激動地說:“我認為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互聯網。它的使用時長、流量會比PC有10倍以上的增長。”

有一次,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與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聊天,王健林問了一個尖銳問題:馬總,你覺得未來互聯網的前途在哪里?當時,馬化騰低頭沈思良久才緩緩地說:移動支付。其實,這時的馬化騰已經開始了翻雲覆雨的跨界競爭之旅,而他的對手則是另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馬雲。


一、馬化騰跨界動了馬雲的“奶酪”

外界將馬化騰看成是第一個坐上移動互聯頭等艙的IT大佬,而馬化騰則將微信視為騰訊進入移動互聯網的“神兵利器”。隨著微信用戶規模的日益巨大,馬化騰希望將用戶與實體世界更緊密地連接起來,這樣一方面可以促成騰訊“接地氣”,另一方面讓用戶享受到指尖改變生活的樂趣。而要想將微信用戶與實體經濟聯系起來,必須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移動支付。

誰都知道,無論是在淘寶、天貓或是京東購物,只有一種第三方支付方式可以選擇,那就是支付寶,然而,騰訊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財付通,與支付寶一樣第一批拿到了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而且當微信5.0上線之後,財付通又及時推出了微信支付,並與易迅和拍拍電子商務網站全面接入。作為目前用戶量最龐大的移動社交工具,微信除了能連接朋友圈,其支付的便利性更能實現從線上到線下的完整閉環,從而打通O2O的最後一環。這種結果意味著,騰訊在淘寶的支付地帶上撕開了一條缺口。馬化騰的跨界動的是馬雲的奶酪。


二、遭到馬雲強力阻擊

馬雲本來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跨界者,他喊出的“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的瘋狂口號,讓金融界至今戰戰兢兢,而他的支付寶及其余額寶更是讓吃慣了政策飯的銀行坐立不安。但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更何況是掌握著6億用戶的微信,跨界者馬雲和他的支付寶感到了威脅並開始還擊。

2013年10月,為了力挺阿里移動社交工具“來往”抗衡微信,馬雲宣布自己將永久關閉微信賬號。緊接著,實行內部全民總動員,要求所有員工都在“來往”上擁有100好友,否則不能拿到年終獎,這一內部激勵機制據說給“來往”帶來了至少500萬用戶。同時外部征召10萬淘女郎,邀來網絡大V助拳,發動史玉柱、李連傑、文章、趙薇等名人明星都加入“來往”。雖說這套組合拳打得“土豪”味十足,但在事態緊急的情況下,也實屬無奈之舉。

馬化騰VS馬雲,一如武當VS華山,張三豐VS風揚清,馬化騰如水,馬雲似火。與馬雲高調、激情的強力阻擊不同,馬化騰的反應則顯得溫文爾雅,在2014年春節期間,用悄悄推出的微信紅包逆襲支付寶,讓馬雲嚇了一跳。二馬鬥法表明,互聯網時代,一切不願改變的行業都會被淘汰,包括互聯網公司本身。要麽改變,要麽等死。不在跨界中重生,就在逆襲中死亡。


三、“互聯網+”是一個趨勢

馬化騰認為,在未來的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是一種趨勢。馬雲跨銀行的界,馬化騰跨馬雲的界,這樣的跨來跨去將成為企業發展與競爭的常態,跨界融合已經邁入了實質性的高速發展時期,未來,每一家公司都應該是“創造新顧客價值”的跨界融合創新公司。

蘋果是一家什麽企業?它是一家硬件企業?軟件企業?時尚企業?還是?很難說。移動互聯網時代,你很難用一個“屬性”去界定一個企業,行業、企業之間的邊界將有利於模糊不清,無邊界時代已經來臨,“互聯網+”將成為前瞻性企業的競爭制勝利器。

例如,移動+汽車,將來,一切汽車都會完結網絡互聯,“車輪上的移動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新體驗;移動+金融,線上信息與線下業務進行整合,銀行產品就能創造出更多的銷售機會;移動+家電,未來家電內部交叉、跨界融合、終端一體化將成為趨勢;移動+旅遊,通過定制化城市或景區服務類APP、LBS等技術手段與遊客接觸與互動,還包括依托於智能手機的旅遊規劃,預訂和分享旅行體驗;移動+……。


跨界思維與攻守之道

互聯網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產品、服務約定俗成的印象,比如火鍋店可以是最好的指店甲,咖啡館是VC聚集地,銀行等待區域是小型書店。一切都在跨界,一切都在顛覆,很多跨界與顛覆,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力。不同行業以互聯網新概念、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為基礎,融入自身行業內容,實現跨界融合。

跨界是一種時空概念,從某種程度來說邊界是企業和行業在某個發展階段所抵達的時空範圍。它會隨著時空的推進而改變,而非一成不變的。企業應建立跨界思維,並完善跨界發展規劃,在不同發展階段做不同的事。


一、建立跨界思維

2013年,“BAT”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不約而同地跨界經營,掀起互聯網金融風暴,各種“寶”如雨後春筍般紛湧而出,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互聯網金融徹底顛覆了市場對貨幣基金的認識,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極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為實現全民理財帶來了便利。華夏銀行行長樊大誌用“不明覺厲”來形容互聯網對金融的沖擊,銀行搞不清楚誰在和銀行競爭,但確實競爭很激烈。在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壓力下,基金、保險、銀行、券商更多呈現的是“躁動”狀態,不斷推出新業務、更新系統、跨界合作。有人提出這是“跨界搶劫”,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跨界合作”的開始。

什麽是跨界思維呢?用互聯網的思維做手機,用互聯網思維做金融,用媒體思維做商業,就是跨界思維。跨界思維的核心是顛覆性創新,且往往來源於行業之外的邊緣性創新,因此要跳出行業看行業,建立系統的、交叉的思維方式。用跨界的思維,突破傳統的貫性思維,超越傳統的經營理念和商業模式,才會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可以說,互聯網模糊了所有行業的界限,使跨界成為一種新常態。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破壞性創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方面:

1.從側翼發起進攻,顛覆性破壞。互聯網創新從來不是正面進攻,而往往是繞過重兵布防的馬奇諾防線,從側翼發動致命一擊。例如三星、蘋果擊潰諾基亞,並不是靠能打電話、發短信、摔不壞的手機,而是靠能上網、看電影、聽音樂、拍照片、玩遊戲的智能手機,它們顛覆了手機的概念。

2.以用戶為中心,得用戶者得天下。在中國互聯網界,有一個傳奇,這就是形成BAT三家互聯網公司鼎立之勢。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之所以能牢牢占據中國互聯網食物鏈的頂端,在於它們都有一個獨步天下的絕門秘技:百度占據了信息端,阿里巴巴占據了交易端,騰訊占據了交際端。只要手持“用戶為王”的尚方寶劍,想怎麽跨界就怎麽跨界。

3.顛覆傳統行業的競爭壁壘,因糧於敵、出奇制勝。傳統企業的江湖地位是靠專業技術和資源建立起來的,而互聯網企業輕而易舉就顛覆了這些安家立命的競爭壁壘。例如,傳統銀行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營業網點成為了用戶把錢存進支付寶的工具;微信則分分鐘秒殺了移動、聯通的通訊鐵塔和電信牌照。互聯網大大降低了跨界的競爭壁壘。


二、跨界競爭的攻守之道

非洲大草原從不缺乏獵手,獅子的體格、獵豹的速度、雄鷹的眼睛和鬣狗的團隊作戰都是它們賴以生存的資本。那麽,在市場叢林中,哪些企業有能力跨界呢?它們攻城掠地的法寶又是什麽呢?

1.垂直整合——核心企業的不二法則。產業鏈的核心企業是跨界經營的兇猛野獸,它們天生就有垂直整合的基因和能力。蘋果公司是最典型的例子,從芯片、硬件、系統、App到銷售終端,蘋果幾乎控制了整個產業鏈。而且蘋果幾乎是一個獨立王國,獨立的ISO系統和標準,獨立的設計、開發、制造和銷售體系,這使得顛覆蘋果幾乎是一項不可完成的任務。對於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而言,它們最看重的是向微笑曲線兩端的研發、設計、物流、倉儲、市場和銷售環節跨界,而往往把制造環節外包給其他企業。微笑曲線,一端連著原料產地,一端連著市場和用戶,控制了微笑曲線的兩端就獲得了價值鏈的大頭。

2.水平擴張——行業大佬的修行之道。水平並購通過把行業內相關的重要企業招至麾下,從而完成關鍵的卡位和布局,鞏固和加強行業老大的地位。騰訊是一個水平擴張的高手,倒在企鵝石榴裙下的行業勁敵可謂驚人,從ICQ、MSN、聯眾到開心網,騰訊幾乎涉獵行業的所有細分領域,哪個行業火,企鵝就會空襲哪個行業。憑借著無以倫比的用戶資源優勢,騰訊往往能後來居上,秒殺一切競爭對手。

3.強強聯合——資源整合的最高境界。猛虎難敵群狼。跨界經營的最高境界是強強聯合、資源整合。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巨大的風浪,讓一幹行長談網色變,絕非一個馬雲、一個馬化騰或者一個馬明哲可為之。當三馬同槽,與傳統銀行搶食時,互聯網金融拉開了序幕,真正的挑戰開始了。跨界並不總是你死我活的競爭,有時候也可以是合作和共贏。既然誰也沒有能力滅掉誰,那就各自做出一些讓步,拿出部分非核心利益進行交換。與其紮緊籬笆吃不著肉,不如共同把蛋糕做大,共享跨界紅利。


三、小微企業如何跨界

跨界固然瀟灑,可是門檻也不低。企業要順利跨界,除了自身具備一定實力,還要采取合理的跨界策略。如此看來,跨界似乎是土豪們的專利,那麽小微能不能跨界呢?怎麽做好跨界前的準備呢?如果無力進攻,又如何做好防守呢?

1.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跨界有風險,實施需謹慎,但並不意味著小微企業就不需積極進取,坐以待斃。其實,任何一個行業大佬也是從小微做起來的,對於小微企業而言,要選擇行業大佬不屑染指的行業,集中精力開發一款產品,並做到極致。就像蘋果,到現在為止仍然只有iMac、iPhone、iPad、iPod等少數幾款產品,但是每一款都不可替代。初創與小微企業只有選擇行業大佬看不起、看不上、看不懂甚至看不到的行業埋頭苦幹、潛心積累,才有機會。同時,還要有跨界思維,采用迂回包抄戰術,主動創新,並在“野蠻人”入侵之前紮緊籬笆。

2.實現低成本、低調地跨界。小微企業要想生存下去,成本控制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兩條捷徑:一是互聯網化;二是聯合其他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跨界之路,絕不是和土豪做朋友,而是和小夥伴們抱團取暖。只有地位對等,才有可能確保公平交易。對於實力較弱的小微企業而言,跨界的雄心可以有,但是跨界的步子不可太急,最忌諱的是看到巨頭在那里大吃大喝,你沖進去要跟巨頭分一杯羹,肯定會被打得鼻青臉腫。要有一種坐冷板凳的精神,最好低調一些,千萬可別有了個想法恨不得敲鑼打鼓去宣傳,今天去新浪做訪談,明天到搜狐亮個相。而是要更多的跟普通人泡在一起,琢磨他們有什麽感性的需求,有什麽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然後把有限的力量聚焦在側翼的單點上。3年之後,等你再亮相的時候,發現巨頭就看不明白了。等它終於看明白了,就已經望塵莫及了,這樣才能真正獲得跨界顛覆的可能。

3.避免顛覆性錯誤。諾基亞前任CEO約瑪•奧利拉在被微軟收購時說:“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麽,但不知為什麽,我們輸了。”奧利拉說出了許多曾經輝煌的企業的困惑:為什麽我們輸了?諾基亞們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在門口的“野蠻人”砰砰撞門時,它仍然漫不經心地躺在既有的舒服領域里呼呼大睡。它們的失敗並不是源於原有體系的失敗,而是新的體系近乎殘酷的顛覆性破壞,風暴過後,諾基亞們蕩然無存。

4.跨界並非藍海。跨界意味著進入一個不同的領域,機遇和風險並存,既不能盲目樂觀,也不可過於悲觀。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發展周期和規律,在什麽時間,以什麽方式進入很重要,跨界之前是否做好充分準備,自身的資源和稟賦能否讓你抓住機遇同樣重要。國際大企業更傾向於垂直領域的跨界,鞏固其產業鏈的核心地位。就跨界的順序而言,垂直整合應先於水平擴張,而毫無關聯的跨界應排在最後,甚至不考慮。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292

研發防拐童鞋、平衡鞋的老牌兒回力 能成功逆襲中高端麽

有超過80年歷史的國民老字號回力,在2015年賣出了6000萬雙鞋,銷售額超過35億元。

事實上,上述銷售的貼著回力品牌的鞋子,並不都與品牌真正的擁有者上海回力鞋業有限公司有直接關系,而是由回力和它的十二個大的經銷商共同完成。“我們公司自營的實際銷售額在8億左右。” 上海回力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衛東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

這組數字,讓很多已經將回力這個品牌劃歸到爺爺輩消費群體的人十分詫異,是什麽在支撐回力品牌的生命力?期望實現老樹發新枝的回力,如何才能在國內外品牌的激烈競爭中提升自身的品牌競爭力?

品牌與銷量的矛盾

眾所周知的是,早在大約8年前,好萊塢明星腳蹬回力鞋的照片在網上流傳,隨即引發了一股懷舊熱潮。因為回力在歐洲的走紅,讓這個國產老品牌重新煥發了生機。人們發現這個也許是中國最“古老”的運動品牌,穿在大明星身上一點都不老土,反而有種別樣的時髦。

不過,隨著熱潮的退去,回力品牌的聲音又回到了之前悄無聲息的狀態。

“實際上並沒有,人們依舊在買回力鞋。”楊衛東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單在淘寶上就有8000家左右個人開的回力專賣店。”此外,還有100多家天貓店旗艦店。

網上銷售對於回力來說越來越重要。互聯網的銷售目前在回力的整體銷售中占到不可忽視的份額,與線下平分秋色,各占50%,而公司甚至預計在今明兩年會調整到線上、線下6∶4的比例。

綜合其中原因,除了是老品牌的知名度可以為其贏得信賴背書外,價格親民也是回力的一大優勢。在網上隨便一搜,顯示的回力鞋價格基本不會超過100元一雙,主要價位集中在50元左右。

“懷舊的情感需求似乎是貼給老國貨最顯眼的標簽。老國貨有口皆碑的質量過硬是相對於新品牌的另一個優勢所在;且老國貨的售價普遍較低,對於價格敏感的消費者而言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 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總裁王昕認為。

回力方面做過一個統計,在過去5年里,市場上累計賣出了2億雙鞋,這個龐大的數字所反映出的不僅是 “回力”背後的商業價值和品牌生命力。更值得思考的是,擁有巨額銷售量的回力,何時才能獲得與其量相匹配的品牌地位及認知度?以及如何充分讓這個有國民信任背書的老品牌在新時代有新的生命力?

延續品牌生命力

2014年年底,回力宣布由80後的張恩祈出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這個年輕人此前曾在國際知名投資公司中身居要職。

新鮮血液的加入讓回力在最近一年多里加速了品牌的調整和升級。近期,張恩祈的團隊做了一系列的大動作:一方面從產品的設計、質量、營銷上做一個拓展和升級。比如,他們請來了曾經與阿迪、耐克合作的國際大牌設計師為回力做新款設計;而在供應商選擇上,也引入了為國際大牌做代工的工廠來負責生產加工。

“回力的低端鞋子之前都是采用硫化工藝,現在產品質量做了提升後會用到冷粘工藝,在材質上也會更多地采用真皮。”張恩祈對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說。

同時,回力也瞄準了功能指向更明確的細分領域市場。比如幾乎絕跡的雨鞋就是目前的一個市場空白,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卻很需要這樣的功能性鞋子,回力為此研發了新型雨鞋的水逆系統;針對童鞋,則加入了衛星定位和報警系統的防拐設計;甚至還有內置平衡車功能的鞋子正在研發中,計劃於2018年左右推出。

在鞋子功能上加入大量科技元素的回力,想要打造細分領域的爆款。

在渠道推廣上,回力還在醞釀一個“同城一天到貨計劃”,在杭州、石家莊等地新建了物流倉庫,目的是加快消費者線上下單收貨的時間進程。“我們在線上有100多家天貓專營店遍布全國不同的省市城市,希望未來可以同城內早上下單,下午收貨。”張恩祈透露,回力還在做一個3公里區域內1小時送貨上門的項目。

楊衛東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回力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經銷商渠道整合。

目前回力在全國的實體店有2000多家,12個大經銷商以及若幹個中小經銷商,渠道比較混亂,回力公司能自行掌控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公司從今年開始,計劃用大約兩年時間,進行全國範圍內的渠道整合、強化管理,一方面理順經銷商渠道,另一方面加強回力自身對渠道的掌控力,屆時希望能改變目前渠道混亂、參差不齊的局面。”楊衛東說。

“延續老品牌的生命力可以從多方面著手,比如對產品線進行多元化、創新型開發,設計標準化的視覺形象,采用更大膽前衛的創新思路,利用環保簡潔的包裝設計等。”但王昕也指出,一些國內的老國貨品牌之所以越來越弱化,是因為企業陷入了產業價值鏈的最低端,難以翻身。“經過三十多年市場經濟的洗禮,消費者越來越成熟理性,僅靠情懷是無法持續讓消費者買單的。很多老牌企業大多產品單一,利潤又薄,產品附加值低。輕視設計,不重視包裝和宣傳讓很多老字號成為低檔、廉價的代名詞。”

提升產品附加值

回力也意識到了上述問題,低端產品毛利低、附加值低,即使擁有巨大的銷量,也不見得能真正為公司帶來利潤。

“未來回力會做一個衍生,從一個毛利率低、附加值低的低端品牌,衍生出更貼合消費者需求、緊跟時尚風潮、高附加值的中高端系列產品。”張恩祈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本報記者從回力方面了解到,該公司2016年新的產品價格體系是:未來其低端產品定價在99元以下;中端產品在200元左右;高端產品則要高於369元;少量產品定價將超過600元。

然而這一定價體系並不是按照中國消費者的年齡層來區分的,“如今的消費者你很難去判定什麽年齡買什麽衣服、鞋子,界限是模糊的。”張恩祈表示,回力按照收入來鑒定購買者的消費力,“比如我們會判斷家庭人均收入低於3000元的是購買我們低端產品的主力,而人均8000元的則是中端產品的目標人群,超過10000元的就是高端產品目標用戶群。”

對回力來說,品牌的升級並不是完全放棄低端產品。“回力很清楚那些價格較低的產品才是支撐回力漫長生命力的要素之一。我們只是希望在此基礎上,可以提升品牌附加值,往中端定位上靠。” 張恩祈表示,按照計劃,回力未來的產品架構是4(低)∶5(中)∶1(高), “在高端上,我們無法與那些國際大牌抗衡,所以主要精力會放在攻克中端市場。”

對於一家老牌國企來說,重塑品牌及產品提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品牌所在的公司本身有一個運轉良好的管理系統,有一群有創造力且執行能力強的管理者和員工團隊等。

在張恩祈看來,回力的中長期規劃有局限性也有自己的特色,“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老公司有老公司的特質,慢慢來吧。”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華誼集團旗下的公司,回力未來的規劃得到了母公司的支持,將與華誼旗下的輪胎公司(雙錢、回力)以及電池公司(白象)形成產業聯動,這對於回力供應鏈的改造,或許是另一個有力的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0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