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再创业 曾因贪污判无期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090223/03075886947.shtml


  褚时健的果园是绿色的王国, 每一位初来乍到的客人都因此而沉醉。高高的艳阳、清甜的花香,这浪漫的场景和一位老人紧密相连。褚时健和他的老伴马静芬信守诺言,第一次相对正式地邀请部 分亲朋好友参观了自己的果园,这或许就是褚时健骨子里自信的展示,而且这位82岁的老人,这次终于为自己为什么要不辞劳苦开辟荒山搞果园给出了最真实的答 案。

  “你眼睛看到的只是一部分”

  褚时健的果园位于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附近的两片山头。在哀牢山连绵起伏的山峦中,连片的果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透露无限希望。21日中午,褚 时健和他的老伴马静芬邀请亲朋好友,参观打理多年的园子。春天的果园里,处处洋溢着清香,每一棵橙树上,白色的小花次第相连。艳阳下的蜂蝶偏偏起舞,工人 们正忙碌地穿梭于果园中。去年的果实刚刚摘去,今年的丰收仿佛又要来临。

  烈日下,褚时健用厚实的双手亲抚一棵橙子树,并摘掉了那多余的新长出了枝丫,“今年的花苞比去年的大。花苞不能小,但也不能密,否则要消耗更多的营养,过不了几天都会掉下来,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褚时健说,看到这些花苞,他心里就有了底,今年的收成肯定比去年更可观。

  褚时健的园子里有200多名工人,他们都来自附近的山区。去年年底,戛洒镇建新乡43岁的农民李永成在这里拿到了万余元的结算工资,这相当于是他承包看护的3000株橙苗的年底分红,而每月,他也能在这里拿到500元的生活补助。

  农户称,每个在这里劳作的果农,都能拿到在家务农10倍左右的收入。因为实行承包制,果农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只有那些实在学不进技术又懒散的农民才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但今年,这样的农户只有一家。

  这是褚时健第一次相对正式地邀请客人参观自己的果园,所以当昆明卷烟厂曾经的两任党委书记瞿怡静与何忠禄站在果园里的山头时,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惊叹:“我知道他在搞果园,但想不到面积这么大。”

  褚时健幽默的回答说:“你眼睛看到的还只是很少的那部分!”这样的对话耐人寻味,别有一番深意。

  褚时健的果园总共有2400亩,有34万棵果苗,他说,这样的规模在全国来讲,并不是特别大,“我不追求数量,我只追求质量。”而对于多年的低调,他说:“质量好了,口碑就好,所以我从不主动宣传。”

  这样的话语很容易让人回想到数十年以前。上世纪60年代,褚时健在戛洒镇的一个小糖厂担任了10年左右的厂长,之后来才跨入烟草行业。之后,褚 时健为烟草行业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狠抓烟叶的质量,终于把握了改革的先机,为云南的烟草行业一跃成为国内的领头羊出了一把力。

  如今戛洒小镇颇似一座小县城,而20年前,这里连公路都没有。糖厂甘蔗的清香在戛洒的大街小巷里飘扬,褚时健的二次创业再次选择在这里并不是偶然,他说:“我熟悉这里的气候,这里也有很多我熟悉的人。”在外人看来,这其中或许还有一些乡土情结。

  如今褚时健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不久前,昆明一些销售商打出了“褚时健种的冰糖橙”的广告语,销售异常火爆,这让褚时健本人都始料未及。

  “真诚是我成功的基础”

  一封举报信将褚时健拉入了其人生的低谷。1995年,中纪委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河南洛阳个体烟贩林政志勾结三门峡烟草分公司,通过向褚时健家 人行贿取得卷烟指标。紧接着云南省委便着手调整玉溪卷烟厂的领导班子,褚时健显然没有意识到近在咫尺的“危险”,后来还走得更远。

  1998年9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审褚时健贪污案,这是云南省第一次在高级法院审理一审案件。由于褚时健和红塔集团的知名度,案件在社会上 引起轰动。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几个月后,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红和妻子马静芬分别被收审。1995年12月,褚映红在牢房里留下一封遗 书后自杀身亡;马静芬也于1996年4月正式被捕。一年后,褚时健被监视居住,并于1997年7月正式被捕。

  2002年,70多岁的褚时健因患严重的糖尿病得以保外就医,也就是从这年开始,他转身投入水果行业。从意气风发大批人生谷地,再到如今的二次创业,对于经历的风雨,从他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已淡然。

  如今,82岁的褚时健精神矍铄,说话的声音沉稳清晰,走路稳健有力,他不需要拐杖,当有人要搀扶他,他多少有点拒绝。但他的耳朵已经不再灵敏,和他说话,必须附耳于其左右。尽管每个月都能从玉溪市和戛洒之间来回跑两三次,但褚时健承认说,这几年,觉得自己老得快了些。

  他的满头银发里,夹杂的淡黑的那部分,已经越来越难以让人察觉。

  褚时健的白衬衫有点发黄,卷开的袖子口有黑色的污渍,他说,自己身上的衣裳都是廉价货,而且他没有修边幅的习惯,以前去美国,他也坚持不打领带。

  褚时健说,如果自己这辈子还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东西的话,那就是真诚,他用诚心感染周围的人,从而一度缔造了自己的烟草帝国,同样,他再次用诚心为实现自己二次创业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并声称要带领园中打工的农户一起走向富裕。

  不少人对褚时健提议,应该出本个人自传的书,但他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打算,他认为,如果要留下精神上的遗产,倒是很希望有本家书给后代看,如果有一天,褚时健的后代有了比他更杰出的人物,大家如果认为是因为受了他的影响,就心满意足了。

  记者和他的谈话是在当天的晚餐后进行的,他说只聊半个小时,要早点休息,但是在不知不觉间,一个小时就过去了。记者并不愿意以采访的名义占用一 位老人更多的时间,他需要休息,而且在说话时,他有一支接一支抽烟的习惯。在一个小时的谈话后,他站起身说,这样的对话不一定深刻,希望有机会深谈。不过 在记者看来,对话虽然简短而匆忙,但是其中一些内容,仍是耐人寻味的。

  褚时健与记者畅谈果园及经验

  记者:储老,能介绍一下您的果园吗?

  褚时健:我们果园面积5平方公里,占地2400亩,共有果树340000棵。目前,果园农户210人,公司管理人员40人,临时工100余人,整个加起来近400人。来年我们还要换品种,严格要求达到高质量,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控制在20万棵之内。

  记者:冰糖橙跟其他橙类相比有什么特色?

  褚时健:其他品种的橙子一般是甜而腻,塞牙等不足。我们的冰糖橙做到了清甜、水分足、不塞牙、口感好,因为施的都是无公害的有机肥,所以有益于身体健康,吃多了也不上火。我们种的橙子所含的糖酸比是18比1,其他橙类是很难达到这个标准的。

  记者:发展果园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

  褚时健:主要靠以前积累的人脉和自己的人品,东借西凑来1000多万元,投入了果园基础、发展建设。估计今年,最多明年,这钱就能还清。搞果园借了那么多钱,再多借我也会心慌。

  记者:对自己的果园是怎么进行管理的?

  褚时健:分配是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们是实行家庭“分片”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农户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具体表现 在,将果园划成片,以3000-5000株为标准,分包给农户,平常每月给农户发500元的基本生活费,等果子成熟后,按果子质量,以每吨不同价格向农户 收取,收多收少,切身关系到农户的收入,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农民的主管能动性,有的农户基本上天天都在自己片区的果园“打滚”,为了便于管理,增加收成,有 的农户举家在山上,果园修筑了临时房子,吃住都在了山上。

  记者:那技术方面怎么解决?

  褚时健:主要是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科学管理,果园有专门的技术员,我每个月也亲自到果园来看两三次,给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如果园的剪枝、施肥、 除虫等。再一个,我们以打造绿色食品为宗旨,所以都以有机肥料为主。在肥料的配制方面,我们是非常有讲究的,很少有人能做到如此标准,我们的肥料是自己的 配方,成本在200元每吨左右,可是我们的肥料比市场上1000多元每吨的都要好。我们用自己的肥料,已经将这里的土壤结构都改变了。

  记者:农户的收入如何呢?

  褚时健:因为农户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起来,我们又对其进行科学指导,技术、肥料又由我们提供,这样他们承包的果园自然能够得到丰收。去年收入最 高的农户家庭达到了24000多元,最低的也有12000多元。这比他们平常做农活2000多元的年收入家庭,要高出好几倍。收入的好坏,直接刺激了这样 他们的主观积极性。目前果园有50余农户家庭,也有少数几户因懒散,适应不下去,结果放弃出局的,比如有一个,成天到处跑,找人打麻将,这样肯定不行,自 然会被淘汰,做不好他自己也会害羞。

  为发展果园 ,通宵学技术

  记者:二次创业为什么选择种植冰糖橙?

  褚时健:我弟弟以前也是搞水果行业的,从他那里了解了中国水果行业的相关情况。美国的水果一直在世界前列,所以我不服气,我就想到了搞水果。我 尝了很多冰糖橙,湖南的,国外的,感觉都还有不足。后来发现橙子含维生素多,吃了对身体有益,又容易储存,所以就下狠心种这个果子。

  记者:你以前精通种橙子吗?

  褚时健:懂是懂一点,但谈不上精通。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父亲40多岁就去世了,当时我才10来岁,家里很穷,读高中时,一天的伙食费只够吃一 餐,我除了下田地,干农活之外,还要帮助母亲,支撑整个家庭。对农业、对土地上的事情还是懂一点的。后来“出来”了就跟人家去学技术,也买来大量农业种植 技术方面的书,慢慢的学。

  褚时健老伴:他“出来”后着手种橙子,天天研究种植技术。如果遇到橙树出了什么问题,不管我怎么催他,他一个晚上都不会睡,看书看通宵,直到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虫害,病害他摸索了好几年,现在比精通种植业的技术员,还懂得多。

  种橙,他想与外国人一攀高低

  记者:你说自己弄果园是闲不住,可这应该不是真正的答案,对吗?

  褚时健:以前我在玉溪烟厂当厂长的时候,每天都要干12个小时。我对我的员工说,你们干8个小时,我就给你们8给小时的工资,干12个小时,我 就给你们14小时的工资。那时候我们的资金不如人,装备不如人,牌子不如人,只能没日没夜的干,工人的积极性就这样调动起来了。我说我闲不住这点是没有错 的,也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我晚年有个保障。

  褚时健老伴:以前社会上有很多人说,你褚时健搞烟厂搞得那么好,那是因为政策好,云南烟得天独厚,烟厂交给挑扁担的(任何一个农民)都成。他做果园,就是想否定这个。

  记者:以前你是公认烟王,现在你是果王吗?

  褚时健:社会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是不是果王,不是我说了算。我是做事的,评价是别人的,我给自己打个80分吧。我的果园还需要再努力,目前的 产量在全国不是最大的,但我应该做到最好。农业上、土地上的东西我懂一些,刚刚做烟草的时候,是高一脚低一脚地下地,后来做果园,也差不多。那些朋友在我 园子里很惊讶,我褚时健把果园弄这么大,我自己觉得,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目标迟早有一天会实现的。我的果园也把果皮色泽的问题解决了,我就敢和美国的新骑 士比了,估计两三年的时间,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记者:您是怎样打造冰糖橙品牌的?

  褚时健:前两年我们一直很低调,一个是为了修炼“内功”,空下时间潜心钻研、发展橙子种植。现在条件慢慢成熟,我们正在加强打造自己的品牌。现在我们很少宣传,主要是通过自身高质量的产品,去撬动市场,让老百姓自己去评价。

  记者:家里人支持你现在的事业吗?

  褚时健:我老伴特别支持。只是儿子瞧不起,也不肯学,不想继承我的事业。

  记者:那你的种橙事业后继有人吗?

  褚时健:有的,我的外孙女很支持我,她留学回来后,已经多次到果园来学技术,学管理。她说以后来继承我的事业。

  “面对挫折不要消沉,做事业需要野心但不能脱离实际”

  记者:你的人生大起大落,对于年轻人,你能不能教他们如何面对挫折?

  褚时健: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消极对待,要积极对待,一定要心宽,做到心宽不容易的。我的一些老朋友,一遇到挫折就消沉下去了,这不行,越消沉越就站不起身来。人生不要有太多计较,要向前走,要相信一年比一年好。

  记者:您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吗?

  褚时健:不但是我,在我们玉溪,原来的厂里,现在的果园,我们的工人或许讲话不多,但做起事情来,绝对是认真的人。

  记者:作为男人,必须有野心吗?

  褚时健:人啊,对很多东西的希望值不最好不要太高,不要计较过多,计较过多了,上级处不好,左邻右舍处不好。一个好人会发现好人,一个坏人专门 发现坏人,遇着好人了,就踏踏实实干,实实在在干,迟早也会被发现的。但人必须有野心,没有野心不行,这个野心是有基础的,不能脱离实际,也要有基本的道 德。现在我想清闲了,棱角磨得差不多了(笑)。

  记者:你现在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褚时健:以前是喜欢抓鱼、打猎、打篮球。现在是种菜、看报纸、看杂志。

  本报记者  刘木木  赵伟  文   本报记者  金林  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63

云南大旱“橙王”褚时健创业遇考验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326/248927.shtml


  每经记者 曹晟源 发自上海
超过200天无雨,西南五省市的大旱正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在经受残酷的考验。
在大旱中煎熬的,还有被称作“从烟王到橙王”的褚时健。昨日(3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从褚时健妻子马静芬处得知,褚时健从红塔集团一把手位置上下 来后搞的果园,目前正在经受着新的考验。
种橙遭遇百年大旱
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次云南大部干旱等级升至100年以上一遇,西南部的五个省 市无一幸免,其中也包括褚时健那一片2400多亩的橙子果园。
“今年的旱灾真的很厉害,如果这样下去还不知道今年的收成会怎么样呢?”新成立 公司的董事长马静芬,昨日在电话另一边向《每日经济新闻》描述道,“虽然橙子的收成还要等到下半年才能看出来,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橙子的种植还是受到 了些影响。”
“现在我们正在靠山上的水来维持(橙子的种植),并且开始想办法从别的地方取水。一方面,用抽水机抽水,另一方面,从水源处开始 引水。”马静芬介绍道。
褚时健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之所以能够把这个果园建立起来,启动资金“主要靠以前积累的人脉和自己的人品,东借 西凑来1000多万元。”实际上果园的外债在上一季过后已经还清,“股东也实现了分红”。
橙子的收成最近几年也是一年比一年好,马静芬向记者 透露,去年的总产量差不多是4000多吨,“如果没有这次的旱灾影响,今年的收成肯定要比去年还要好。在昆明的水果市场上,以褚时健名字命名的橙子“褚 果”因为颜色和味道上的高品质,销量特别好,仅一家水果超市从去年的11月初开始的不到1个月中,就卖掉了17吨橙子。
但是突如其来的旱灾显 然打乱了年初的计划,分红和收成可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马静芬表示,“现在对于来年的产量目前还不太好估计,等哪一天下雨了就有数了。”
“烟王” 转身变“橙王”
随着时间的流逝,褚时健这个名字或已被很多人慢慢淡忘。这个现在在种植橙子上小有作为的老人竟然还是上个世纪末中国烟草业的风 云人物,而这一切都和他曾经的工作单位云南红塔集团密不可分。
他1928年出生于云南的一个农民家庭,从事过各种各样的职业,51岁时被任命 为玉溪市卷烟厂厂长。到90年代中期,他已经将“把一个地方小烟厂做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固定资产从几千万元发展到70亿元,年创利 税近200亿元。“红塔山”卷烟品牌无形资产被评估为332亿元。
人们常说盛极而衰,褚时健“出事”的那年是1995年,当时云南烟草的发展 延续着势不可挡的劲头,烟草经济的蓬勃发展备受瞩目,褚时健一度被视为最大“功臣”。而一封检举信将他送入监狱,他的人生也从此改变。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2002年,褚时健因患严重的糖尿病得以保外就医,获得自由的他已年逾古稀。正是这位古稀老人做出了一个让外人 看来不可意思的决定,开始橙子的种植。
本来以为当初褚时健选择种植橙子背后有着复杂的背景,但是马静芬的答案却非常简单——为了生活。
当初选择投资橙子,褚时健表示,他的弟弟以前也是搞水果行业的,从他那里了解了中国水果行业的相关情况。“后来发现橙子含维生素多,吃了对身体有益,又 容易储存,所以就下狠心种这个果子。”他还称自己有着一颗想和美国的水果一争高下的心。
去年年初,云南当地的一家报纸就曾经以不小的篇幅报道 过褚时健从“一代烟王”到“橙王”的转变,将其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48

75歲再創業的褚時健:種好橙子,活著

http://www.iheima.com/thread-7262-1-1.html

因為好奇,我問了褚時健先生一個問題,「褚老,您最快樂是什麼時候?最艱難是什麼時候?」老先生的答案是:「別人認為我最快樂的時候,我不快樂。」
兩個月前,在云南哀牢山嘎灑鎮,我見到了傳說中的褚時健先生。他穿著泛黃的圓領衫,領子都洗捲了,黑色的褲子鬆鬆垮垮,站在村口的小飯館等我們吃飯。聽說我們要來,他上午十點多就在這裡,等了我們兩個多小時。

很 多人知道褚老的故事,有幾個標籤都可以貼給他: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優秀企業家,中國煙草大王,曾經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物。在別人眼裡,他最快樂的時候,應該 是煙草大王時代,他用18年時間,將瀕臨倒閉的云南紅塔卷煙廠,變成年納稅高達300多億的超級企業。這是上世紀90年代的數據,300億元放到今天是什 麼概念?

那時候,「褚時健」三個字是金字招牌,他隨手寫張紙條就相當於幾十萬,褚門難進,一面難求。在外人看來,這時的褚時健風光無限,誰能說不快樂?
「雖然別人認為我應該很快樂,但我不快樂,出差到北京也不敢讓太多人知道,我不敢露面,找我的人太多了,多得沒有辦法,我非常不輕鬆。雖然要講指標,中國工業的十項指標,我們都遙遙領先,但我的壓力很重!」頗有種高處不勝寒之感。

但真正的不快樂應是隨後,1999年,72歲的他臨近退休卻身陷囹圄,「褚時健」這三個字成為一代企業家爭議嘆息的對象。用他自己的話說,「要改革,總要有人付出代價」,他成了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最具標誌性的悲劇人物之一。

75歲因嚴重糖尿病被允許保外就醫,褚時健此時已是風燭殘年,從任何角度看,這個歷經坎坷的老人,都該安度晚年了。但他沒有這樣,他選擇「再創業」。

我 問他為什麼,他說出獄時已經沒有工資了,只有老伴的退休金,一個月兩三千,「不能閒,也閒不住」。在我理解,就像我們一進門他緊緊握著我朋友的手半天,說 的那句話,「80多歲了,心還是不甘!」他的不甘心只可意會,其實是不想窩囊而死。在一邊聽到這句話,不知何故,我就開始抹眼淚。他老伴看到了,對我說, 「你別哭啊,我們現在不是挺好的嘛?」她越是這樣安慰我,我心裡越是不知哪兒來的酸楚。

褚 老最開始想開礦,但這是大生意,以他當時的經濟狀況,想想就算了。於是想做點小生意,比如,賣米線。他路過一家生意極好的米線店,那裡的客人要排長隊,他 問老闆一碗米線賺多少,一天能賣多少,老闆說,「一碗米線賺一塊錢,一天能賣1000碗」,褚老一算,一個月可以賺3萬,於是動心籌劃做米線。他請了師傅 研製了兩碗米線,但一碗做甜了,一碗做酸了。就這樣,米線沒做成。

後來,他想到年少時家裡有兩棵橙子樹,另外云南的水土很利於種湖南的橙子,又開始籌劃。瞭解情況的人跟我說,「種橙子、賣橙子,這個門檻最低,沒人再會說什麼閒話」。

75 歲褚時健開始上山種橙子。種苗種下去時,他跟朋友描述六年之後豐收的景象,朋友推算,6年之後,81了,「一個70多歲的人創業,向大家描述80多歲時的 景象,簡直不敢想像。」最初的種植面積是2500畝,成本2000萬,因為包山地要花錢,種苗要花錢,很多朋友借錢給他時說不用還了,但他承諾「必須 還」,有一個退休工人給了他200塊,褚老夫婦不要,但工人哭說,「你以前對我們好,現在落難了,這個錢你一定收下」。

「不敢想像」的事情成了現實,10年後一橙難求。「煙草大王」變身「橙子大王」。再加上之前太多的人生故事,「禇時健」三個字又有了其他意義。褚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入口的水果,我聽說,有的孩子參加大考時都要吃一個褚橙,吃「勵志橙」居然成為新習俗。

當被問到什麼時候最快樂時,他說,「現在我覺得還差不多。我沒有專利保護,每年賺五六千萬,規模在不斷擴大。這12年,最主要的是種果子,每年看到果子長,慢慢長大了又過去一年,到2007年把債都還清了,才感覺這事算成功了,人才輕鬆了。」

對,賣橙子一年能賺五六千萬。當他闡述什麼是快樂的那一刻,我想起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想想當時的情景,再看今天褚橙在全國的榮譽,正是印證了巴頓將軍的那句話,「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跌到低谷時的反彈力。」

有人曾說,他以前在煙廠的輝煌是佔了政策之便,說昆明街上隨便一個挑扁擔的都能把煙廠管好。今天當他在沒有任何專利保護的情況下把農場做成功,證明了自己之後,快樂還有這一層。

我 在想,這個老人當時種的是橙子,如果當年他選擇做米線,也許會成為「米線大王」。我問褚老,「到目前為止您覺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麼?」他說,「在做實際 的事情時,沒有把事情做好的,還很難找出來。」他中學時為賺學費釀過酒,後來參加過游擊隊,當過地方官員,管理過糖廠、煙廠,現在又種橙子,在這些看起來 完全不同的領域裡做事情,他的態度始終如一。他說,「事情做好了,樂趣就在裡面,不管大事小事,事情做不好,心不安,晚上睡不著覺,脾氣不好,一點事都掛 不住。」

朋友跟我說,2003年他去看過褚老,當時儲老正為了修水泵跟別人砍價,要價80,他只想出價60,兩人爭了幾個來回。朋友當時差點落淚,一個為國家納稅近千億企業的老闆,此時為20塊錢討價還價。

種橙子其實不簡單,剛開始,他找來的農民受不了這份苦,干兩天就走了。沒有人手,兩個年齡加起來超過140歲的老夫婦只能自己來,索性就住在田裡,搭個棚子睡,抬頭就能看到天。

雨 季來臨,橙子會掉一地,蟲災的時候,橙子會爛,褚老想了很多辦法,找專家不行,找農民不行,只能自己找書看,經常一個晚上一個晚上睡不著。我很好奇他這些 年的閱讀,他給我拿出一堆書,包括《柑橘技術100問》、《柑橘病蟲害診斷與防治》、《臍橙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柑橘栽培病蟲草防治彩色圖譜》……我翻 看這些書,有兩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一是書裡面夾著橙子葉,整整齊齊;另一個是書上密密麻麻記著筆記,這些筆記主要和如何使用農藥有關。這些書,價格都不 貴,十幾塊一本,我想在這些書裡,很難尋找到種橙子的秘訣。褚老說,「每個地方種橙子的情況都不同,土壤,氣候,品種,都有自己的獨特性,能把橙子種好, 除了看書還要自己摸索。」個中艱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現在,雨多的時候,橙子還是常掉,夫人很心疼,褚老哄老伴說,「別怕別怕,咱們可以漲價嘛!」說完,在場的人都笑了。現在的褚老,煙抽得少了,從一天三四包,到三四天一包。不過,他抽煙的姿勢很特別,大拇指和食指握著煙。他低頭抽煙的樣子,讓人心裡五味雜陳。

臨走時,我問褚老,「您現在最大的心願是什麼?」他想了想說,「種好橙子,活著」。

(原載於《智族GQ》)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054

褚時健“勵誌橙”背後的營銷方法大揭秘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2/148328.html

i黑馬:同樣是橙子,為什麽褚橙卻成了眾人眼中的“勵誌橙”,它是怎麽做到的?
褚橙在營銷上的成功讓其不再僅僅是銷售食品,而是銷售不同人群的解決方案,這或許是企業所需要借鑒、學習的發展趨勢。
 
\首先,它被人賦予了褚時健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其次,在對產品深入分析理解的同時,定義消費群體,滿足個性化的要求,用“讓用戶參與進來”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營銷方案,通過這些過程褚橙走向成功。
 
很多人意識到農產品最大的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標準化、品牌附加值問題。
 
長久以來,所有農產品都是被當作普通田間地頭的東西,通過層層的中間渠道再進行銷售,並沒有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商品。
 
在過去幾年來,走了很多彎路,我提出了像可口可樂一樣賣農產品,既可以做出標準化,同時讓用戶為了一些文化價值和產生本身之外的東西買單。
 
褚橙的前世今生
 
第一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農產品標準化方面我的理解,先介紹一下禇橙的背景。2012年網站剛剛上線,我們去雲南見到了禇老,想跟他談一些合作,當時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過去的。
 
網站7月份上線,9月份跟禇老接洽的時候,日均單數是70單,是非常小的新生事物,如果從雲南本地把這些產品運到北京來,一車是5千箱,按照每天70箱的銷量,要賣將近100天,在當時來講是沒有太大把握的一件事情。
 
當年禇老已經85歲,聊了以後,九月份禇橙許多還未成熟,禇老就摘下來給我們吃,他的精神狀態讓我們很感動。當時跟去的兩名記者,沒有采訪報道宣傳的意圖,但回到北京以後,他們第一時間寫了兩篇報道。
 
禇老師是不能接受采訪,也不能在報紙上做一些過多披露。這兩篇報道應該是在11月份經濟觀察報發出去,經濟觀察報微博第一時間做的轉發,微博發出來的10分鐘,王石就轉發了這條微博,他還引用了巴頓將軍的一句法,一個人的高度不在於他走得多高,而是在於他低到谷底以後能反彈到多高。
 
王石周圍的一些商界朋友都迅速做了一個轉發,當時百度的搜索量獲得了迅速的提升。
 
接下來一周不到的時間里,到的第一車20噸貨很快就銷售一空,從日均70單網站,一周之內上升到將近日均500、600單,最高達到將近700、800單。之後,經過迅速調整策略,發現在整個禇橙微博傳播中有一個詞被大家反複提到就是“勵誌”。
 
2012年最大的特點就是參與傳播或者購買者,發現基本上是以60後的企業家為主,這些人他們對禇老故事比較了解,他們會參與到整個傳播中來,並且有很多人把禇橙買回去當做自己企業的禮品和員工福利。
 
2013年的時候,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跟禇老的合作升級了,銷售上跟禇老之間達成的合約,要將近3000噸,2012年銷量在200噸,翻了10幾倍銷量的壓力。如果2012年是禇橙元年,2013年則是全年營銷能力的展現。
 
社會化營銷源於產品理解
 
當整個團隊2013年需要推廣禇橙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禇橙到底是什麽?
 
在很多做營銷的時候,做農產品營銷,最重要是一定要解讀清楚,售賣的產品到底是什麽東西。最後通過幾輪的討論,首先我們認為禇橙是一個好的商品,其次這個商品具有全世界最好的代言人,第三是一個食物。它是一個好商品,大家比較熟悉了,禇橙無論是口感,還有外觀,還是種植,禇老是全身心投入進去。
 
第三就是食品,食品作為電商有一個好處,特別易於分享,不管是辦公室同事之間,還是親戚在一起,都是一種食物分享,在中國文化環境里面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
 
如果是別的商品,比如服裝,基本上不會有一個女生穿了一件特別好的裙子,然後跟自己的朋友說你也去買一件,這樣就撞衫了。
 
整個社會化傳播要對產品進行一個非常深入的分析,所有的營銷來自於這個營銷團隊對這個產品的理解。
 
我們根據對這個產品的理解,制定的一個策略就是把80後作為一個傳播和消費主體。
 
我們在禮品基礎上推出個人禮品概念,重點突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分享,成為個人之間的一個互相傳遞,在互相送禮過程中,把我們的產品推銷出去。根據這樣的分析,在2013年制定禇橙的主題就叫傳承。
 
我們選擇的媒體途徑,從傳統媒體發布端,通過微博進入自媒體傳播。我們將所有自媒體充分利用來進行傳播,主打人群是80後。制定了一整套廣告文案和整個傳播素材,第一階段告訴大家禇橙是禇時健種的冰糖橙。
 
把禇老他的一些人生做了一個總結,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85年的跌蕩人生,75歲再次創業,耕耘10載,結出2400畝累累橙果,和21∶1黃金甜酸比。
 
很少有人拿一個數字描述一種口感,我們提出了這樣的數字,來描述個性化的口感感受。最後我們做了一個提煉:符合年輕人對理念的認知,逆襲的喜悅,是中國人欣賞的甜。
 
我們對產品的營銷做了一個策略性的分析以後,實際操作上非常重視包裝,現在越來越多產品開始註重包裝,當時還是比較革新化的做這件事情。在為禇橙做的設計上,把禇老頭像做成黑白背景,用他一生為產品做背書,整個畫面橙子是亮色。
 
在整個包裝里面做了說明書,做了一個預售卡,禇橙的銷售期是一個月,2013年在10月份就做了一輪預售卡的銷售,作為個人禮品的傳遞。這是我們設計的一個包裝箱,為了跟年輕人更貼近,做了這個包裝。在去年的時候,這還是一個比較創新的事情。
 
個性化定制延長傳播時效
 
第三部分,分享的是個性化定制概念,當時做禇橙我有兩個案例,第一是故宮博物院。第二個案例借鑒的是可口可樂,今年用的是歌詞,把標準化的產品做了一個分眾化,每個人買這個產品的時候,獲得了自己心中喜愛的標簽。
 
當時我們通過內部的頭腦風暴,在微博上做了前期網友互動,做了將近12款個性化包裝:把一些網絡上流行語印在包裝上,形成一些特別標簽,每個標簽背後都鎖定一個人群,就是12個人群。
 
比如有一句話叫做“謝謝你讓我站著把錢賺了”,這是電影里面的一句臺詞。2012年的時候,老板買了很多禇橙當做福利送給員工,能不能讓員工買禇橙送給老板或者上級,這樣把受眾面做大。做後期統計的時候會發現,很多老板買了褚橙送給跟他有業務關系或者欠錢供應商,發現回款率非常高。
 
比如“在複雜的世界里有一個就夠了”,當時是主打80、90後文藝小青年,當時給韓寒送了這樣一箱禇橙,他就在微博上做了一個曬單,包括他自己的APP“ones”,包括他周圍的朋友以及他的父親也都參與了分享,這成為當時一條熱門微博。
 
跟雕爺之間的互動是“即便你很有錢,我還是覺得你很帥”,這個時候有人就來揭露真相:你覺得你帥嗎?怎麽心安理得的收了?娛樂化的互動和調侃便產生了。
 
我們除了要打動整個80後喜好之外,也考慮到禇橙非常勵誌,在一個多月的銷售周期里面,讓所有人反複講這樣的故事,會把人講膩,加上調侃類的東西,進行一些高大上的消解,形成亞文化的東西,傳播實效會大大延長。
 
這是我們做另一個包裝,“我很好,你也保重”,這是2013年王菲跟李亞鵬離婚的,王菲送給李亞鵬的一句話。有人也說把這句話做成包裝,會不會有人買?事實證明,在我們公司里就人買了送給他的男朋友,覺得非常解氣。
 
這些反應是在社會化傳播中非常重要的現象,開放式的傳播,在整個營銷過程中已經不是以往的口號式,或者宣講式,在中央電視臺買一個時段不斷講一句話,通過洗腦的方式,讓用戶記住,而是跟讓小米講的一樣讓用戶參與進來,不要給他標準答案,讓他自己進來,參與感和傳播性就會更強。
 
這是我們當時做的另一個視頻案例,“80後向80後致敬”,張波是嘀嘀打車的創始人,當時選擇的人都是找的剛剛在社會上有一些冒頭的人,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沒有錢。
 
這個時代大眾偶像沒有了,有的只是分眾化的偶像。我們每個人拍了一段3分鐘左右的視頻,這些人都是3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處在一個事業轉型期,我想通過他們的經歷映射到禇老的經歷,現在年輕人在城市中確實不容易,但是跟禇老經歷來對比,很多都煙消雲散了,不值一提了。
 
瞄準了主力人群是80後,選擇了對象就是蔣方舟和韓寒,這段時間是韓寒獲得塞車年度冠軍的時候,韓寒本身對禇老非常尊敬,他在采訪中把禇老作為一個植入,基本上所有的采訪他都會提到禇橙。
 
如果給80後講,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如果通過韓寒的嘴向80後轉述,大家都很樂意接受。當時我們考慮到要主打年輕人,所以在禇橙上面標著了拼音。
 
我們把蔣方舟的一句話做在箱子里,限量一千份,買一箱禇橙會送一本蔣方舟的書。蔣方舟把這一千份禇橙送給了他的朋友,這些人受到了蔣方舟送的禇橙以後,他們都在微博上做了互動。
 
羅永浩是蔣方舟的粉絲,他發了一條微博以後,下面跟了一個貼說你是不是做廣告?他直接在下面說,做廣告死全家,然後他連續發了10條,所以有人問我那條是不是我留言。
 
包括像劉濤很多名人在整個下半年的時候,加入到整個狂潮中來了,感覺我不來說兩句,我就OUT了。
 
最後我分享一下我近期的思考,我認為全渠道是品牌建設的一個趨勢。在樂視提出了一個概念,叫五屏聯動。
 
通過這樣一個模式,可以完全跟蹤到用戶每一個生活場景,把用戶碎片時間整合下來,下班路上買菜和回家路上收菜的體驗,視頻是最適合表現食材的富媒體形式。
 
現在有一個很好的趨勢,在座各位想做農產品電商,或者做農業方面的,應該朝這個方向關註一下,就是智能廚房。
 
通過智能化廚房設備,可以發現一個趨勢,未來是沒有產品只有服務,如果單純賣產品,其實是很容易被淘汰,用戶真正需要的是服務。未來所有的設備都是網絡客戶端,大家可以想象在廚房里所有設備都會被互聯網聯系上,冰箱、微波爐等等,用戶需要的不再是食材而是解決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50

褚時健:企業都該反思十年來的成就是什麽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1/148689.html

i黑馬:這兩年,生鮮電商發展的很快,以“褚橙柳桃潘蘋果”為代表的名人生鮮迅速崛起。這些生鮮產品,僅僅是因為名人效應而聞名嗎?小編最近品嘗了褚橙,口感確實要更好一些,由此來看質量還是要放在第一位的。本文是褚時健口述的幹貨,大家看看他是如何做的。 
\兩年前他們(本來生活網CEO喻華峰等人)來果園找我們合作,正好我們也想把橙子銷到北京等大城市。考慮到現在很多人希望不用去超市就能買到水果,喻華峰說他們搞電子商務的可以直接送貨到別人家里,我們就談成了。第一年賣了200噸橙子,實在太少了,但開頭開得好,第二年我們本來答應給他2000噸,但我們這邊不夠賣,只給了他1400噸,今年能夠保證給他1600噸,到明後年可能還會慢慢增加。後來我跟他本人見面很少了,業務方面的事都是子孫輩在跟他們打交道,他們之間聯系得多。

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在現在果園的基礎上擴大3倍種植面積,但是擴大3倍後我就不敢再繼續增加了,那時就要看看中國經濟在世界總體發展情況是什麽樣的了。國內國外市場變化都很大,我只能大體上說說,誰都說不準,未來會有什麽變化,現在我的規劃就是擴大3倍種植面積和慢慢覆蓋全國各大省級城市的銷售。我已經歲數大了,不接觸互聯網,沒有精力搞那些,網絡商務這塊也是後輩在做。

電子商務的風險是很大,但供求關系還是緊張的,我們只要做好就不怕。而做好這一點我比其他人都有把握,因為我們基礎搞得很紮實,質量也在穩中提高,原來我們才900畝土地,後來我們周邊的農民很多都不種地,我們就租來幫他們種,這樣慢慢擴大到2400畝,現在在這個行業里我們是領先的。

到今天來說,褚橙的例子影響了很多人,100元的成本能創造200元的利潤,百分之百的利潤空間。但這樣就造成很多人的盲目性,看到有這麽大的利潤,很多人都來幹,商品供應是有平衡關系的,到過剩的時候,優勝劣汰,品質差的就滯銷,賣不出去。我敢說,接下來的3到5年,還有很多幹這個的人會把本錢都丟掉。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我們國家是以政治鬥爭為主,之後是以發展經濟為主,那樣的大環境對創業者來說機會要比現在好。但有些人把握不住,把握住的就一下上去了。那個時候遍地是機會,對雲南來說,當時有些人開礦山,積累兩三年資本就發家了,現在基本沒有這樣的情況了。90年代中期,國營的一些中小企業要改制,改制就要拍賣,從公營轉私營,有些人會做,就賺了,成了大老板。

相對來說,這一部分資本在當時膨脹要容易得多,今天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現在已經開始出現合理的利潤,因為中國經濟開始進入一個比較平穩的發展勢頭。國家已經意識到這點,不能發展太迅猛,就好比修一條公路,本來三年才能修好的,你用一年就修完了,那質量怎麽能保證?中國的高鐵也是,一股勁趕速度,搞來超過全世界的速度了,後來不就出問題了。

所以40年代末出生的那一代人經歷了很多磨難,那些磨難都是外界強加給這一代人的,但是改造了他們,教他們懂得了很多東西。所以現在我覺得老一輩的人,幹事特別認真,年輕人的耐心就差點,都想一口吃成胖子,這樣沒有耐心是不行的。雖然時代背景不一樣,但是這一點是相同的,事情成不成要多下功夫去自己多思考多幹,失敗了要自己想想,也要聽聽別人講,總結經驗,慢慢改進,就會越來越好。

現在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懂得多,闖勁大,我們那一輩的思想保守一點,在這方面跟他們還是有點難融合。我覺得有些東西來得快但不紮實的話就會去得也快,什麽都不會一帆風順,要穩紮穩打,像德國人的將軍打仗,打下一個地方,就要搞個堡壘把它守住。現在年輕人很不會想這些,一股勁地發展,要有個休整時間,其中有很多東西是會在發展的過程中留下隱患的,你要是慢一點,這些隱患就會很容易發現,自己總結就會提高,防範就更多一點,失敗有時候也不完全是壞事,他們可能會碰到。

我做事從來都不敢把資本全部投入,我要是有100塊錢,我會留30塊錢做備用,70塊錢拿來投資。當年山東的秦池酒是中央電視臺的標王,別人出一億,他們出兩億,剛開始還不錯,但後來就倒黴了。當大家知道他們的酒品質並不好,一下子就垮了,垮得很徹底,連競標的錢都沒有了。這些企業都是起得快,破產破得也快,有時候,財富積累是需要機會的,但你不要因為機會來了,就盲目上馬新項目。

以前中航油老總陳久霖,他讓這個企業發展得很快,資本積累很快,但是他最後也遇到事了,搞了期貨,脫離他的實際能力了,那一次恰恰就搞砸了。這對他一生影響很大,我現在不敢像他那樣膽大。年輕人有些地方可能欠考慮,整頓一下,步伐慢一點,回過頭多看看,就會理解更多。現在的商業環境,很少有人會放慢腳步來回頭想自己做過的事。

拿種橙子來說,年輕人知識基礎好,學得快,好領會,但上了年紀的這些經驗豐富,看一棵樹就知道缺不缺肥,缺什麽肥都一眼能看出來,但年輕人要達到這樣的水平還需要學習好幾年。

積累是一個過程,技術積累、資本積累都需要過程,現在每個做企業的人都應該反思一下,這十年來的成就是什麽。

一股勁的發展有點危險,該穩的時候要穩一穩,很多事情急於求成就會受損失。


【美文】87歲褚時健:我已經甘心了,我筋疲力盡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8/148799.html

i黑馬:他是紅塔集團原董事長,他曾是有名的“中國煙草大王”,他的名字叫褚時健。1994年時,他是全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1999年,因貪汙受賄,他被判處無期徒刑。

這是個閑不住的老頭兒。2002年,他辦了保外就醫,出獄。出獄後開始種褚橙,一種十幾年,2012年,褚橙在全國風靡。今年他已87歲,還能活多少年,他也沒把握。但只要活著,他就能幹出一些事兒來,讓人期待。

這是《中國企業家》的一篇人物特寫,文辭優美,讀完黑馬哥都醉了。


 

“心累。”
 
這是褚時健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他頭發花白、蓬亂,倚坐在老式皮沙發里,我能清楚看見他灰毛衣上成片的毛球和藏藍色褲腳上的泥。
 
他語速緩慢,有老年人的含混並夾帶方言,需要人仔細辨別他說的每一個字。這令我想到馬龍•白蘭度扮演的“教父”。有人聲嘶力竭也沒人要聽,有人低沈含混卻聽眾雲集。
 
現在,媒體、幫助對接此次采訪的萬科公關和褚時健的幹女兒、紅塔集團派來記錄褚時健生平的攝像師、幾名照顧他生活起居的工作人員,或站或坐,全聽他說。
 
這是褚時健的成功,也是他的負累。
 
從“紅塔山”到“褚橙”,作為罕見的、身陷囹圄之後還能以古稀之年東山再起的企業家,通過電商和媒體的演繹,他變成了一個勵誌符號,他跌宕悲辛的人生也被省去了晦暗不明的部分,成了最佳的心靈雞湯。本不願面對媒體的褚時健不得不拋頭露面,為“褚橙”代言。他給人們的正能量,也是“褚橙”前進的力量。
 
他是企業家心中的企業家,王石、柳傳誌都對他倍加推崇。“80多歲了,心還是不甘。”
 
他對王石說的這句話,通過王石女朋友田樸珺小姐的文章在互聯網上廣為傳播。
 
“還有什麽不甘心?”他耳背,我又大聲重複了一遍。
 
“我已經甘心了,我筋疲力盡了。”87歲的老人說。
 

 
密集的炮火聲中,年輕的褚時健精疲力竭,上級要求撤退的命令一次比一次急迫。但他仍在戰場上徘徊,一具一具翻開那些屍體,有自己人,也有國民黨的人。
 
這個不是。
 
這個也不是。
 
都不是二哥。
 
他執拗地尋找,最終,褚時健背著二哥的屍體回來了。
 
1949年加入雲南武裝邊縱遊擊隊,上過戰場,見過生死的褚時健勇毅、果敢。因為這些優秀品質,他被迅速提升,入黨、提幹,歷任區長、區委書記、玉溪地委宣傳部幹部管理科科長和行署人事科長。
 
但這個從大山里走出來、當過遊擊隊員的男人並不適應政府官員的生活。他的直接和執拗,讓他得罪了一些人。接下來狂風暴雨般的政治運動中,他很快被打為右派,一家人一起被下放到新平縣紅光農場。
 
褚時健的商業天分卻在這段艱難歲月顯露出來。1970年開始,他主持工作的華寧糖廠成為當時雲南少數盈利的糖廠之一。造反派整日互毆,卻都舍不得把他這個幹事的往死里整。 彼時右派相聚,多滿腹牢騷。
 
一個縣委書記總和褚時健講,“怎麽就把我劃成右派”。
 
“莫管那些事啦。不公平大家都無奈,關鍵是把事情做好。”褚時健寬慰對方。多年以後,他仍清楚記得當年的情景,“他們發牢騷沒有用,起碼我當時做企業,把小企業那一套都弄懂了。”
 
褚時健很快等到了他的機會。1979年,他被調進瀕臨倒閉的玉溪卷煙廠擔任廠長。
 
他馬上開始大刀闊斧地對這個半作坊式小廠進行改造。一方面,大舉借債購入國外生產設備,煙廠負債率最高時達到500%;另一方面,引進品種改善種植,從源頭幫煙農種出好煙葉。更關鍵是他分利於人,竭力改善員工待遇。這在那個吃大鍋飯的年代尤為難得,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積極性。據煙廠老員工回憶,起初當地小夥子都不願意去煙廠工作,褚時健來了一兩年,大家就爭著要進煙廠。
 
好運接踵而至。1988年,雲南連發兩次強震,中央財政無力支援,決定放開雲南的煙草管制。與此同時,國家還放開了名煙的價格管制。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褚時健同時擔任玉溪卷煙廠廠長、玉溪煙草公司經理和玉溪地區煙草專賣局局長,絕對權力,所向披靡。
 
紅塔山迅速崛起。那時的有錢人,穿個“的確良”襯衫,胸前口袋透出里面裝的“紅塔山”,倍兒有面子。
 
1990年,玉溪卷煙廠躋身中國工業利稅大戶第三名,此後一直高居榜首,撐起雲南財政半壁江山。褚時健也走上了人生巔峰,“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國十位改革風雲人物”等榮譽接踵而至。
 
偏安一隅的小煙廠成為政商名流趨之若鶩的名利場。但很快,又成了人人噤若寒蟬的調查所。1995年,褚時健被匿名檢舉貪汙受賄。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廣為流傳的說法是他即將卸任,面對個人創造的巨大財富和所得薪資的落差,他鋌而走險,“在不該拿錢的時候,拿了該拿的錢”。比較陰謀論的說法則是,他得罪人了。這樣的說法幾乎存在於所有類似的企業家入獄故事里。
 
1999年1月,褚時健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此時,他的女兒已於河南獄中自殺,夫人也身陷囹圄。
 
大時代的浪潮把他打翻過,又把他送上巔峰。現在,他第二次被拋棄了。
 

 
2001年大年三十。一大早,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居委會書記任新明便上山摘菜、殺雞。像前兩年一樣,他要帶上燒好的菜,到監獄陪褚時健過年。這是褚時健入獄後的第三個春節。
 
從1979年到玉溪卷煙廠蓋職工宿舍認識了褚時健,“褚廠長”一直是任新明的偶像,那時他二十出頭,褚時健五十多歲。褚時健看中他年輕肯幹,便提拔他做事,後來把煙廠的輔料交給他做。他們既像朋友,又似父子。“在我眼里,他就是個神一樣。”任新明說。
 
“褚廠長”出事後,他十分想不通。那麽好的人,為什麽會遇到這種事。在他看來,“褚廠長”對國家貢獻多,就應該多拿一點。
 
那兩年,只要貼個“褚”字,沾個“馬”(褚時健夫人馬靜芬)字的人都要被徹查盤問。很多原來和褚家來往密切的人,都不敢來了。專案組的人說任新明,“沒見過你這樣的人,大家都跑了,你怎麽還天天來。”任新明說,“我不一樣,沒有他就沒有我,砸鍋賣鐵我也得幫他。”
 
“做事先做人”,這是他從“褚廠長”身上學到最重要的東西。他自己和整個大營街都是在紅塔集團的蔭蔽下富起來的,現在是他報恩的時候了。
 
他把“褚廠長”的外孫女接到自己家中。這個自幼養尊處優的小女孩,現在失去了母親,外公外婆深陷囹圄,成了一只孤雁。征求她父親的意見後,任新明把她帶到了自己身邊。小女孩要上初中,他找到玉溪最好的中學,向校長懇求:“幫幫忙,我的孩子沒什麽,這是褚廠長的孩子。”
 
他天天送這女孩子上學、放學,心里想的就是等“褚廠長”夫婦出來,他能把孩子好好交到他們手中。等女孩初中畢業,他花了不少錢,把她送到加拿大讀高中。
 
任新明一邊做飯,一邊想起從前在煙廠,都是“褚廠長”做飯。“褚廠長”喜歡逛農貿市場,也愛做飯。他做飯非常好吃,就是味道要硬一點。“褚廠長”做的雲南“蘸水雞”是一絕,蘸水無比美味,他每次吃剩下都要打包。
 
天輪到他給“褚廠長”燉雞了。
 
但到了獄中相對,兩人反而沒多少深沈的話要講。“褚廠長”只是問他的企業做得怎麽樣,而他一遍又一遍地讓老人註意身體。
 
這是褚時健在獄中度過的最後一個春節。2002年,他辦了保外就醫。
 
“他們原來在玉溪卷煙廠的房子漏雨。我和褚廠長說,是不是修一下。他說你看著辦,我就修了。我和我愛人在里面生著火住了三天,把房子烘熱了。等到馬老師回來,說真不敢相信。”任新明回憶。後來,在褚時健夫婦的堅持下,他們的外孫女改跟任新明姓“任”。
 
像褚時健這樣出獄後的企業家,若要重出江湖,多半從事老本行。任新明也和褚時健討論過,但褚時健覺得,社會變了,現在做出“褚煙”也未必好賣。
 
一天,75歲的褚時健和任新明說,自己要種橙子。這是褚時健老家華寧縣的傳統作物。
 
任新明極力反對,“你那麽大歲數,就安享晚年吧。我來負責你生活,也吃不掉多少。”
 
“我閑不住。”褚時健說。他向昔日朋友們籌了1000萬,包下了哀牢山上2400畝的政府農場。
 
“當時沒敢想大規模。搞規模要投資,我投不起。但我有個目標,就是我這個橙要搞到最好。所以我起個名字叫‘雲冠’,雲南的冠軍。”褚時健對我說。
 
所謂英雄本色,說的是男人失意落魄時,怎樣找回尊嚴。
 

 
3000公里外的文藝男馬鉞剝開一只“褚橙”。不同於一般的橙,它皮薄,柔軟,易剝,味甜微酸,質綿無渣。
 
“閹橙。”馬鉞不屑道。這不是他喜歡的口味。在他看來,橙的辛辣香氣、強烈酸甜都被馴化了。但更多人對這口味趨之若鶩。2014年,因為災害天氣,“褚橙”嚴重減產,產量僅8000噸,一個月內全部售罄,價格提高還供不應求。
 
馴化滿山的冰糖橙,褚時健用了6年。起初,橙子的味道不行,銷量也不暢。全靠褚時健昔日的朋友、徒弟們幫襯,雲南的各大煙廠就把哀牢山的橙子消化泰半。
 
但就像當年褚時健出山並非僅憑時機,現在,他也不想全靠人脈。他又用上了煙廠的那套打法:重視技術,利益共享。事實證明,這在種橙子上同樣奏效。
 
他對肥料、灌溉、修剪都有自己的要求,工人必須嚴格執行。種橙期間,遇到任何難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看書,經常一個人翻書到淩晨三四點。他不上網,但是每天看報、聽收音機。就算在山上,《新聞聯播》也是他每天必看的。
 
“管理果園和管理煙廠一樣,首先要考慮員工利益,不讓他們吃虧,事情就好辦。”說起種橙子,褚時健談興漸濃。他詳細地和我說起,以前這些農民在家鄉種玉米、種甘蔗,一年就賺一兩千塊,現在跟著他種果樹,一年賺四五萬。“每家都有兩臺摩托。他們原來在老家是最窮的,這才出來打工。現在他們回老家請人吃飯,算是最富的。所以幹活才特別周到。”
 
“雲冠”在雲南聲名日盛。2012年,褚時健種橙的第十個年頭,經過生鮮電商平臺“本來生活”網的社會化營銷,“褚橙”挺進北上廣,成為全國範圍的勵誌象征。
 
他再次證明了自己,也為聲名所累。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前來拜訪,青年想從他那里得到智慧,企業家想從他那里得到力量,媒體想從他那里得到故事,官員想從他那里得到助力。他們有時候會問很實際的問題,更多時候只是想要一張和褚時健的合影。尋褚,更像一種儀式。
 
雲南新平縣褚橙莊園,中間的水塘是冰糖橙的灌溉水源
 
在地方政府的盛情下,褚時健不情願地上馬了一個新項目——褚橙莊園。
 
雲南省計劃5年內在全省打造100個現代特色農業精品莊園。建成後的褚橙莊園,將囊括當地上萬畝冰糖橙果園,容納遊客在莊園內吃住。
 
褚時健並不相信這個投資2000萬元的莊園可以產生政府所期待的效益。建這個莊園,他需要出資600萬元,其它部分由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三級政府承擔。
 
 
褚橙莊園主打休閑旅遊牌,莊園內可垂釣
 
“一年最多1/3的時間有人來,其余時間都閑置。我一年要拿100多萬來補貼這個莊園,不然人家來了吃不好住不好。”褚時健說。
 
莊園建設和未來迎客,對果園的影響也很大。可以想象,大家來莊園多是想見褚時健,會給這位年邁的老人帶來多大的困擾。
 
“他(褚時健)說如果回絕了,有點對不起來說這件事兒的好心人。政府也是想把這件事做大,以點帶面。我們新平種了二十多年橙子。銷路一直不行,現在大家都好賣了。”任新明說。
 
“是‘褚橙’讓你滿足了、甘心了?”我問褚時健。
 
“也不完全是。搞了這麽多年,我感覺我現在全身心都搞不動了。兩條腿不行了,心臟、血管都不行了。”褚時健說,自己隨時可能因為心肌梗塞而死去。
 
但接著,他話鋒一轉,“可我心里還老想著,現在是1萬噸果子,過個三五年要搞到五六萬噸。這個目標還一直壓著我。如果我現在因為這些毛病一下子不行了,我還有點不放心。這個目標怎麽實現?品質能不能維持?我還希望再有十年時間,讓我把這些都辦了。”
 
“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這句廣告語讓“褚橙”打動了很多人。從生產到品牌都打著深刻褚時健烙印的“褚橙”將如何傳承?
 
褚時健咳了兩聲,“還能再活多少年,我也沒把握。所以我希望能趕緊把差的東西補上。”
 
2014年11月20日,褚橙莊園開門迎客,遊客如織。褚時健與遊客閑聊,逗小孩兒玩。
 
在他的主持下,2014年果園的土地又被深翻一次,旨在提高保水能力,應對高溫幹旱天氣。 他點燃了一根煙,是“紅塔大師”。據說這是紅塔集團向褚時健的致敬之作,空心過濾嘴,1000塊一條。本來還想讓他在上面簽名,但顧慮到簽名就要對品質完全打包票,他最終還是沒簽。
 
“品牌靠質量,一旦質量出問題,這個品牌就不行了。”褚時健希望兒子褚一斌可以繼承自己的這片心血,把品牌和質量延續下去。
 

 
從二十多歲開始,褚一斌就一心想離開父親。
 
一個具有絕對權威的父親並不是一件讓人愜意的事,尤其對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而言。他有了堅強的靠山,也生活在山的陰影里。
 
剛從學校畢業,褚一斌就被父親安排到煙廠做工人。一天工作11個小時,他沒太多空間設想自己的理想和未來。老父代他做了規劃,但不是他想要的。
 
更難堪的是,不論他走到哪里,人們都會說,“這是褚時健的兒子”。他想往外跑,想給自己爭一口氣。
 
剛好一個朋友說有機會去日本留學,褚一斌要奮力一搏,脫離父親的庇護。褚時健給他的條件是“成家了就可以走”。
 
這有點像民國時期新青年離家求學前的最後一個任務。褚一斌在半年時間內迅速完婚。1987年,他奔赴日本求學,其後在新加坡定居並從事金融工作。此後,褚家突生變故,盛極而衰,褚一斌一直流寓在外。
 
“我對老爺子一直很佩服,也同情。作為兒子,我肯定想盡力幫他,但我又不願把自己犧牲掉。”褚一斌說,起初自己不太想回來,因為父親實在是個性格很強悍的人。
 
褚時健家族觀念極強,家族的事業需要有人繼承。在父親的強烈要求下,褚一斌最終還是回到玉溪。他結束了自己的事業,第二次進入到父親的事業里。
 
“我今年五十幾歲了,走到哪里還都是‘褚老的兒子’。”褚一斌有些無奈。但他也到了知天命之年,對這些也釋然了。
 
褚一斌的做派和褚時健截然不同。盡管也回國幹了幾年農業,在他身上還能清晰感受到海外生活多年的金融精英氣息。
 
2007年底,他剛回國,受父命所托去看一塊地。那天,他和村長、支書、會計等人聊到很晚,索性住了下來。會計把床讓給了他,他才躺下把被子一蓋,就被沖鼻的味道熏個夠嗆。
 
“從那里作為一個起點,現在我一個月不去田里還真覺得少了點什麽。原來的朋友叫我去打球,我說我正打著呢,不過不是用球桿,是用鋤頭。我的球場也夠大,有幾千畝地呢。”褚一斌玩笑道。他搞金融時做海外市場,常年過著晝夜顛倒的生活,現在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身體也好了不少。
 
12月的玉溪,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加之天氣陰沈,我們在褚家位於大營街的別墅小院里烤火,聊天,並在火上烤起了紅薯、雞翅和雲南特色的包漿豆腐。
 
正熱哄哄的吃著,原本在客廳休息的褚時健忍不住跑了出來,“我來指導你們一下,他弄得不好吃。”
 
可惜他最終還是沒加入我們。他看了一會我們燒烤,又看了一會院內的花草,最後在一棵結著黃澄澄橙子的小橙樹前久久駐足。
 
“前年冬天,也是在這里烤火。我一個做基金的朋友來看望老爺子,說您這個東西我給您打包上市多好,老爺子不同意。”褚一斌說。金融是他的本行,可以感覺到,他對資本的看法和父親並不一致。
 
“我相信我父親對社會進步是理解的。拒絕上市,一個是他年齡大了,一個是他覺得自己承載不了上市後對社會的責任。他的表達方式比較簡單直接。但這個事情我覺得只是時機成熟與否的問題。”在褚一斌看來,眼下“褚橙”的重點還在種植。至於“褚橙”上市,現在不可能,但未來可期。
 
時代變了,幫助褚時健種橙子的是講義氣、人情味、榮譽感、責任心,但最終燒起來的一把火卻是電商的營銷能力。而未來的發展,還需要繼承者更多的權衡和探索。
 
“你怎麽評價自己的一生?”我問褚時健。
 
“讓別人去評價吧,我很難評價。但有一點,我在做事的時候,不怕自己吃虧,怕別人吃虧,這是我的優點。”褚時健回答。
 
少年得誌,壯年失勢,中年一飛沖天,老年跌入谷底,卻能以八十高齡絕地反彈,褚時健人生大起大落,大悲大喜都與社會變革息息相關。
 
“我的心態是不計較社會對我的不公平。因為現實你沒有辦法,多少人都得低頭。別人說我們這一家,是叫花子養鸚哥,苦中作樂。”他還真的養了不少鳥,客廳地上一排的籠子,不知其中有沒有鸚哥。
 
“我來雲南五年了,好像社會上任何有頭有臉的人都受過褚老的恩。”烤著火,萬科的公關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帶媒體上山見褚時健的情景。那位媒體人發了條拜訪褚時健的朋友圈,立刻就有老領導來回複他,說一定要帶話給褚老,感謝褚老在他們當年最困難的時候,送了一輛車,解決了采訪出行的問題。“所有人都覺得領了他的恩。你看這麽多淘寶小商家崛起,大家並不會說我感謝誰誰,只會覺得是自己的努力。”
 
而此時褚時健鉆進廚房,先是煞有介事地指揮正在做飯的廚師如何蒸香腸,接著又顛起炒勺炒起了豆豉,炒了幾下,似乎覺得無趣,他又把炒勺塞到了廚師手里。
 
這個老頭兒,還是閑不住。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褚時健是個首席產品官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02/149488.html

黑馬說:鐵鷹還是不改他的老風格,那就是寫啥,都往根上摳。這次寫褚時健又是這樣。現在寫禇時健,誰不寫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啊?那多豪邁、多勵誌呀!可鐵鷹他們卻把充滿悲情感嘆故事的著名企業家褚時健先生,寫成了一位腳上有泥、臉上有汗的老農,充其量是個園藝師。不過,這樣的寫法,我真的非常喜歡,因為在煽情盛行,把文學故事當成企業界和商學院教科書的今天,他們再次把事情回歸到了根本。

不應該每個成功的中國企業家都要有蕩氣回腸的磨難,中國的企業家為什麽不能順利一點兒呢?為什麽不能在把握好環境,也把握好自己的同時,用正確的經營管理方法使企業能較順利地成功呢?
 

寧高寧

中糧集團董事長
 

文 | 中糧集團董事長 寧高寧

 

沒見過褚老先生,但我熟知他的故事。從鐵鷹這次寫的褚橙來看,我更確信褚時健過去管企業和現在的成功都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毅力,勇氣和吃苦耐勞,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方法和路徑。這個方法和路徑就是他心里非常清楚,要做個好企業,必須做出好產品;必須集中資源先把產品做好,然後再說營銷,再說品牌,再說賺錢。王石說褚時健是精算師,鐵鷹把褚時健描繪成園藝師,我認為用現在的話說,他更像首席產品官。

 

記得褚老先生在紅塔山的時候就抓種煙葉,否則怎麽可能有當時紅塔山香煙的紅火;今天再種橙子,還是老道理,還管用。所以,褚時健的故事,悲情波折、堅毅再生是一部分,方法路徑認真做好產品是另一部分。這第二部分往往被人忽視了,而這一部分往往是急於成功,急於賺錢的中國企業家所缺的。

 

如果說,中國現在最好的冰糖橙是由一位85歲的老人種出來的,那其他種水果、種橙子的人怎麽想?因為現在我們市場上的水果外表和實際口味已大大分離。我們有很好看卻沒有味道的蘋果、桃子、西紅柿、草莓……有人說,這是因為澆了過多的水,用了過多的肥。可從鐵鷹的研究報告可知,褚橙也澆水,也用肥料。只是用法不同,褚時健把水和肥都做了研究,把事情做認真了,做實了。

 

現在我們有多少事在名義上,在大面上,說起來是差不多了,可實際上沒有做到?記得多年前,華潤在大連買了個啤酒廠,它的啤酒品牌叫“大尼根”,我問,為什麽叫“大尼根”?他們告訴我,因為喜力啤酒的名字叫“海尼根”(Heineken),我們的名字就叫“大尼根”,就是大連的“海尼根”。名字是學了,可其他沒有跟上,後來酒賣不動了,這個名字也就消失了。

 

也有人說,現在水果不甜不酸、沒味道是因為追求產量,可鐵鷹的報告里說了,褚橙也追求產量,而且產量比一般的同行還要高。為什麽?褚時健用的是不同的方法,不僅澆水施肥不同,剪枝、間伐也與傳統做法不同,而且還不斷地對比試驗。

 

褚時健沒種過橙子,沒有框框。不僅如此,他還有方法,有科學探索的方法。我們有時見到一些大科學家,總想在他們的言談中發現他們的天才之處,可後來才意識到,他們對世界探索的成功是因為他們不懈堅持地使用科學方法。

 

還有人怪水果質量不好是因為種植戶分散無法管理。的確,農業種植養殖中的所有公司加農戶模式都面對這樣的挑戰。組織大了,又是相對松散性質的,利益不完全一致,有人不守紀律,有人不守誠信,當然更有人不守科學。因為科學種植要增加成本,收益最後能有多少並不完全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想種出同樣質量的好橙子,是對管理的商業模式的挑戰。褚時健好像把它解決了,但鐵鷹的報告里沒詳細寫這種模式在褚橙是如何起作用的。

 

現在,農業種植者和養殖者的一大矛盾就是生產者和銷售者利益不一致,種植者希望增加產量,降低成本,利益最大化;銷售者希望低價買進賣相好的貨。如果廚師對吃飯的人沒有責任,矛盾必定沒完沒了。鐵鷹後來的報告中,也提到澳大利亞果農的組織形式,其實發達國家的農業合作社對農業產業一體化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歐洲奶業的合作社,肉類業務的合作社,澳大利亞糖業的、小麥業的合作社都很好地解決了農民分散、科技水平低、對市場變化反應慢的問題。農業工業化了,管理數字化了,散漫的種植變得科學了。雖然褚橙目前規模還不太大,但其管理模式有發展成大集團的機制基礎。

 

人類發展到今天,企業的組織形式是人類與自然界物質交換的基本形式,幾乎所有人生活福祉的提升,都是通過各種形式的企業來實現的。多年以來,企業的組織管理變得越來越複雜,因為規模大了,因為跨國了,因為目標多了,企業往往在過程中迷失了它初始的方向,忘了自己存在的理由就是用最高的效率做最好的產品。成功企業所有努力的結晶就是好產品。產品是企業與外界溝通的唯一通道。否則營銷品牌幹什麽?上市融資幹什麽?兼並重組幹什麽?激勵團隊幹什麽?每天開會幹什麽?褚時健從一開始就執著地做好產品,否則沒有褚橙的今天。好產品會說話,好產品自己會走路。

 

農業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行業。愛它是因為農業是個道德定位很高的行業,是人類生存和獲取能量的起點,是一個國家安全的要素,因此,農業讓所有國家都加倍重視。可農業也是個很讓人糾結的行業,因為它涉及人們每天入口的東西,所以在價格上,在進出口上,在產業標準和政策上都受到不同國家政策的影響。也正因為如此,在農業種植中找到個盈利好的模式不容易。誰都說農業重要,可農民往往是這個國家的低收入群體,而且很多時候需要政府補貼,包括發達國家對農業都有不同形式的補貼。

 

農業回報率低,資本在農業的投入就少。農業一直被認為是傳統的產業,農民被認為是接受教育和知識水平較低的人。但在我接觸農業的這十幾年里,我了解到的事實是,農業是一個高技術和研發驅動的行業,無論是種植業的育種還是養殖業的配種,還是土埌、飼料、疾病控制、作物營養、水利灌溉、農業裝備的研發,科學技術才是農業進步的主要原因。

 

就拿現在糧食種植中的最大品種—玉米來說,不是說轉基因的品種,傳統種植的玉米在技術上也可以做到每粒種子都發芽,穗大稈小,成熟期一致,成熟時水分含量控制在多少。科學技術不僅使產量可以提升,更使得農業有利可圖,褚橙就是個好例子。

“褚橙,你學不會”


褚時健
 

你以為褚橙的成功源於哀牢山的獨特氣候?

事實上,褚時健接手前,國營農場同樣種植冰糖橙,卻無奈轉讓。

 

 

你以為褚橙的成功靠的是褚時健的個人名望?

事實上,推廣初期很多煙草局不給面子,2008年400噸褚橙爛在倉庫

 

 

你以為互聯網營銷是褚橙的主要銷售渠道?

事實上,在本來生活網賣了1500噸褚橙的那一年,褚橙在傳統水果銷售渠道賣掉了8500噸。

 

當潘蘋果和柳桃漸行漸遠,褚橙為什麽能成為“水果銷量之王”?

 


黃鐵鷹

 

黃鐵鷹:


《海底撈你學不會》作者、華潤創業前董事總經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深入褚橙產地哀牢山,探訪中澳兩國橙產區,歷時8個月,修改11稿,揭開褚橙背後的秘密!

 

《創業家》4月刊獲黃鐵鷹獨家授權,出版《褚橙你也學不會》精華版!

 

我們將帶你走進哀牢山那片神奇的果園,探尋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互聯網文明的精髓碰撞。

 

點擊此處搶先預訂《創業家》4月刊!購買後,請在訂單備註里留下您的微信號,我們將帶您進入創業者“傳橙”微信群(僅限訂單前500名)。

 

看書不過癮,那麽接著往下看!

 

黑馬學院-“向大師學轉型互聯網”系列課程

 

中國第一產品經理——褚時健爆款產品學

 

【課程信息】
 

開課時間

5月15-16日

 

具體安排

15日上午,黃鐵鷹教授 褚橙的爆款產品是怎樣打造的

15日下午,黃鐵鷹教授,褚橙爆款的背後是什麽

15日晚上,黑馬學院教務長 斯坦福博士羅小渠

主持學員閉門私密私董會:我們到底向褚橙學什麽?

16日上午,本來生活網聯合創始人胡海卿,如何用互聯網營銷褚橙

16日下午,黃鐵鷹教授,海底撈的極致服務是怎麽打造的

 

開課地點

北京
 

課程費用

25800元人(含2天午飯、1天晚餐,及培訓教材)

黑馬會會員獨享23800元

黑馬營學員獨享21800元
 

報名電話

馮老師13811444279




馬雲的農產品新實驗:“傳奇橙王”褚時健天貓賣橙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0-10/952174.html

“傳奇橙王”褚時健家族旗下金泰果品、恒冠泰達兩家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宣布達成獨家戰略合作。褚時健父子在天貓開設“褚氏新選水果旗艦店”,與阿里“滿天星”計劃開展深度合作。

每經記者 蔣佩芳

“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主席”這個頭銜不是虛的,馬雲開始了綠色農產品的“互聯網+”新實驗。

今日下午,“傳奇橙王”褚時健家族旗下金泰果品、恒冠泰達兩家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宣布達成獨家戰略合作。褚時健父子在天貓開設“褚氏新選水果旗艦店”,與阿里“滿天星”計劃開展深度合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次阿里的農產品實驗采用了新的技術創新,“雲冠紅心青柚”農產品將附有獨一無二的“滿天星”二維碼身份證,消費者通過手機淘寶掃碼即可進行商品真偽驗證和產地溯源。

資深業內人士李達指出,通過電商平臺的“二維碼+雲計算”技術,對農產品供應過程中的各種信息進行記錄存儲,從而實現對農產品的溯源,“互聯網將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褚時健:每一次轉型都是科技轉化為生產力

“2012年,我們的橙子借助電商渠道進入市場,引起廣泛關註,所以說我也是一個農產品借助互聯網戰略成功的例子。”“雲冠”品牌奠基人、“傳奇橙王”褚時健告訴記者,“2013年,我們成立了電子商務公司,專門負責褚橙的電商市場開發,並於今年在天貓開設了褚氏新選水果旗艦店,也算是搭上了阿里巴巴這個順風車。”

褚時健表示,通過電商進行點對點的銷售,減少中間環節,改變了整個商品的流通模式。

對於科技的力量,褚時健有深切體會。他說,“我本人大半生都在從事與經濟相關的工作,從釀酒、糖廠、煙廠,到現在從事農業種植,我認為每一次積極轉型都是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結果。”

在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巖宏看來,雲冠橙與普通的四川冰糖橙相比有巨大的差價,這就導致許多水果經銷商踴躍造假。然而使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打假成本較高,效果也不明顯。

“溯源防偽是滿天星計劃改變傳統農產品銷售渠道和傳統品牌商營銷方式的一個範例。”阿里巴巴集團資深總監、滿天星計劃負責人張闊稱,在掃碼溯源基礎上,未來有望以淘寶眾籌等方式,在雲冠新基地或東南亞種植基地發起雲冠果園眾籌等。

生鮮電商未來增長空間可期

生鮮電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產業鏈中從農戶到消費者的層層批發環節:通過從批發市場采購、與供應商合作、產地直采或自建基地的方式取代了傳統農產品流通的多級批發商模式。其中,產地直采或自建基地將供應鏈壓縮到最短:直接控制供應端的采購,利用網站平臺實現向消費者的銷售,最後通過物流配送中心將產品送達消費者。對比傳統的農貿市場渠道,生鮮經營模式能實現“眾多農戶—生鮮電商—眾多消費者”的“從產地到餐桌”的直線模式。

作為電商的最後一塊肥肉,生鮮電商從2014年開始逐漸走熱,天貓、京東、亞馬遜、順豐優選、一號店、我買網等綜合型電商都在布局這一領域。同時,垂直型生鮮電商也很受資本關註。

根據麥肯錫《2015年中國數字消費者調查報告》數據,生鮮電商用戶在一年中平均購買生鮮的次數為24次,排在常溫食物、遊戲類產品和電子票務之後,位列第四,若只看實物類商品,則可排名第二,需求明顯、潛力巨大。

  • 每日經濟新聞
  • 柴剛
  • 每經記者 蔣佩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褚時健如何帶一幫農民種出世界一流的橙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05/160175.shtml

褚時健如何帶一幫農民種出世界一流的橙子
周樺 周樺

褚時健如何帶一幫農民種出世界一流的橙子

他說,對於農戶和作業長來說,最大的監督力量還是工作績效必須和個人收入掛鉤,“不然你牽只老虎去也沒有用”。

文|周樺

他說,對於農戶和作業長來說,最大的監督力量還是工作績效必須和個人收入掛鉤,“不然你牽只老虎去也沒有用”。

以下內容節選自:《褚時健傳》

在褚時健決定做農業的時候,親友們除了覺得農業本身很辛苦外,還有一層擔心就是,傳統中國農業經濟社會,農民們大都不懂市場經濟,不太理解市場商業行為、不理解契約精神,不習慣在工業化的流程里待著;褚時健要掛帥帶著一幫農民,投資千萬做一件五年後才見效的事。——褚大爹,您準備怎麽搞?

讓“移動”的農民定下來

第一年褚時健就嘗到了“厲害”。最開始到果園做工的有30多戶,其中20多戶是老農場留下的農戶。這些農戶的統一特點是長年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可謂一窮二白。所以在心態上,這些農戶隨時把自己處於“移動”狀態,哪里掙錢就去哪里。第一年春節前夕,好幾戶農戶在沒打招呼的情況下,一夜之間就卷鋪蓋攜家帶口走了,給其他農戶留下話說:“搞不到吃的,另外找活兒幹。”褚時健只好讓作業長們四處尋臨時工頂上。

更糟糕的是農戶們對於褚時健標準化的種植方式很不理解,有的農戶因為文化極低,連農藥噴霧器上的刻度數字也無法看懂,必須作業長手把手教,或者直接用筆在瓶子上畫上粗粗一道線這種最原始的方法進行指導。

在農戶看來,這很難接受,他們從小都是跟著父輩憑經驗和感覺來種地,春天播種秋天收獲,有蟲打蟲,天幹淋水,哪里來這麽多規矩?但褚時健的要求卻都是數字化的:深挖地要到多少厘米、株距行距是多少數字、農藥噴打是多少量、剪枝是哪一個時間段、剪枝要剪到多少量、平均一個果大概有多少樹葉搭配才科學,否則要控梢……農戶們讀書時也未見過如此複雜的數字,更何況要全部記下來並且執行到位,這實在太難。

褚時健對此的方法是強行執行:一方面,年複一年地培訓農戶們的科學技術知識和具體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強化作業長們的帶頭作用,農戶學習培訓的每一步,都要有作業長帶著走。與此配合的,則是精細到家的獎懲制度。北大黃鐵鷹教授曾經就褚橙的生產經營案例做過研究,他錄下了這麽一份2013年褚橙基地的工作計劃:

2月份潰瘍病檢查,四年生樹及掛果樹按15片葉/株的標準,扣除預支生活費10元/株;一二三年生樹按3片葉/株的標準,扣除預支生活費10元/株。

春季修剪不到位,樹冠內堂通風透光不好,檢查時扣預支生活費100~200元。

在焚燒疏除枝梢及剪除的幹枯枝時,若燒著果樹,扣預支生活費50~100元。

頂果工作檢查,發現墜地果以50個為基數扣預支生活費20元,每增加10個多扣5元。

除草劑危害果子檢查,以5個為基數扣5元,每增加5個多扣5元。

日灼果檢查,發現未用紙包裹的,以5個為基數扣5元,每增加5個多扣5元。

在花芽現蕾時,要用0.2%的磷酸二氫鉀+0.15%的硼砂噴花。

在盛花期,根據花量每株補施氮肥70~100g。

第一次生理落果結束後,要用30~40ppm赤黴素保果;在70%以上的樹開始第二次生理落果時,用50ppm赤黴素保果。打完保果劑,每隔7~10天用手動式噴霧器噴一次800倍多豐素+1000倍鈣田力。同時剪除樹上幹枯枝及流膠病枝,並集中燒毀。

果園內20厘米以上的雜草要清除幹凈。

施肥溝,深30厘米、寬20厘米、長80~100厘米,每株施有機肥7.5公斤+複合肥0.3公斤。

——繁複,精細到角落的數字。看得出來,褚時健是用細到不能再細的條文約束農戶們必須往工廠化管理的方向上走,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一次褚時健到果園巡看果樹,發現樹上有一種先期打藥本該滅幹凈了的蟲子,馬上把質保主任叫來:“這是什麽?”質保主任慌了:“打藥了呀。”褚時健叫他把當時打藥的一些工具收上來查看查看,拿過來一看,褚時健火了:“制度上寫得很清楚,樹長到3米以上,樹體很大的情況下,要更換大的打藥機,你這麽一些小小的噴霧器怎麽行?工作這麽馬虎,你對誰負責?人家看著你是打藥了,其實一點作用不起!”

80多歲的褚時健平素和藹,嚴肅起來還是很凜然。最後褚時健一擺手:“我看這件事你不要搞了,換人。這種事開不得玩笑。”

經過幾年的制度化管理,道理講通了,農戶也都明白和理解了褚時健的做法。一名農戶在果園碰到馬靜芬,馬靜芬問:“幹得咯開心?”(雲南話:“幹得開不開心?”)農戶說:“開心的嘛!你趕我走我都不走。”

農戶的開心主要在於收入的提高和環境的改善。褚時健說:“農民不太懂條文契約精神,但是他們有堅定的感情契約。”早在玉溪卷煙廠期間,褚時健就不遺余力地對種植煙葉的煙農給予各種補助。他的道理很直接:把利益共享問題解決了,農戶比自己都要對工作負責。

在2007年以前,金泰公司對農戶的工資制度主要是每月固定工資加一些獎金。公司還在果園給農戶提供住處,這些房子都是金泰公司出資修建的青磚瓦房,水電沼氣、廚房廁所一應俱全,每家還配1~2畝菜地,種菜養家禽都可。

2003年前後,每個農戶平均每月工資是300~400元,之後逐年按每月增加100元的幅度增長。到了2007年,果園大量的樹開始結果,果子收獲量達到2000多噸。褚時健對農戶開始采取另一種薪酬制度:每人每月按時會領到2000元的借發工資,到年底果子收獲後,按農戶交出的橙子總量、橙子的等級兩個標準算出收入總量,把借發工資刨除後,剩下的發給農戶。

這是褚時健獨創的一種薪酬制度,也是金泰公司到今天人員穩定的最大保證。借發工資保證了農戶們的基本收入和生活水平,2000元在當地工廠也算不低的一個數字。而到年底按生產量和種出橙的等級來算總收入,則是一種激勵式的算法。在收入高低的比較下,農戶們都願意做到高產量、高品質,而且唯一的方法就是:按照褚老板嚴格、精細的生產制度來辦。

金泰公司每個農戶的平均月收入,2004年是每月400多元。10年後,2014年,一個農戶家庭負責2000多棵橙樹,年收入最低能到五六萬元,最高的能到將近10萬元。“就算一家養兩個大學生,他們也吃得住。家里還可以買兩部摩托車。而且平時生活沒支出,果園里的水源、農藥,所有生產資料都是公司統一配,不用他們掏成本。公司給他們都修建了配備齊全的房子住,而且每家都有公司給的菜地,吃菜吃雞吃蛋都不用花錢,就買點大米買點油,過得應該滿意了。”褚時健幫農戶們算得一筆賬。

“褚橙基地的農戶們不是農民,是農業戰線的工人。”作業長王學堂開玩笑說。

作業長們的收入當然要高很多。2013年褚橙基地豐產,從2012年的8000噸一下躍到了12000多噸。褚時健除給幾個作業長增加了年終獎金外,還每人獎勵了一套在玉溪的150平方米的住房。作業長的年收入,好的超過了20萬,低的也有十多萬。一次新平縣縣長開玩笑說:“作業長們的收入比我還高嘛!”褚時健笑笑:“你們一樣辛苦,不過你比他們責任還要大一些。”

位高權重的作業長

褚時健在果園剛剛建立的幾年,曾經成立過一個生產技術部,是作業長與他之間溝通的中間渠道。本來他希望來自作業長們一線的生產信息經過生產技術部的技術性淘汰後,他能更有效地處理果園的各種即時狀況,但幾年下來後,他發現這種溝通方式無效的地方居多,信息溝通不直接,所以他果斷裁撤了生產技術部,由作業長們直接面對自己。

宣布裁撤那天,他告訴作業長們:“有問題你可以打電話跟我講,我聽得懂。有些事情覺得複雜,一下說不清的,我第二天早上就下來。”

褚時健不喜歡在公司里設太多人,在金泰公司,農戶和管理技術人員的比例大致在10∶1。褚時健的觀點是:公司里人多了,事情就少了,人會懶。但農業是個勤行,人一旦犯懶,會影響很多事情。“要讓人做事,叫他多負點責任。不然他吃閑飯還要罵人:這個老板一點都不放我們的手。”

作業長是果園里重要的工作崗位,上對褚時健,下對各個農戶,果園里的一切生產情況,他們直接向褚時健負責。王學堂有一次對褚時健開玩笑說:“我覺得我們是夾心餅幹,您一邊,農戶一邊。”褚時健說:“夾心餅幹好吃呢嘛!”他給作業長的定義是:有關生產的技術工作、行政工作,統統都集中在作業長身上。所以作業長必須懂技術還要懂行政管理,作業長們經常聽到褚老板的一句“訓話”是:你們自己技術不過關,搞到農戶認為你外行管理內行,那就鬧笑話了。

有意思的是,作業長里無論王學堂還是郭海東,都認為褚時健是一個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實幹家+戰略家。

褚橙基地一共設了四位作業長,最早果園基地是2400畝,每人管理600畝左右的果園。隨後,褚時健不斷擴增周邊的土地,到2015年,褚橙基地已經有6000多畝果園,掛果的就有3200畝。作業長管理的農戶也從二三十戶增長到了2015年的50多戶。

按作業長郭海東的說法,作業長層面的幾個人既要發現問題,又要解決問題。在褚老板面前,農戶可以只提出問題,而作業還要會解決問題。而且褚時健並不喜歡企業的中層幹部只是一個傳聲筒而沒有自主判斷的意識和能力。

2014年秋天,雲南幹旱,日照過強,許多果子都被曬白,褚時健著急,從玉溪趕到果園去查看情況。他把幾個作業長召集在一起到果園現場商量解決方法,褚時健告訴他們:“這麽個曬法,過幾天果子就會往下掉了。你們趕緊套袋。”套袋在某幾個橙子上是用於吸光,保住大多數果子。他沒想到的是,幾個作業長說,因為時間著急,沒和他商量,已經采買了10萬元的袋子,馬上就準備套上了。褚時健聽了很欣慰:“你們主動一些,我就省心多了。”

果園的工作計劃都是由作業長來定,每年肥料結構的調整、灌溉的安排、施肥的時間、剪枝的培訓和執行、農戶工作的監督和檢查,都是由作業長來負責。這些工作也決定了作業長們一年收入的多少。

褚時健總是說,一個企業要在競爭中進步,但差不多從2012年以後,褚橙就沒有競爭對手了,所以內部競爭就很重要。褚橙基地四個作業長之間,以自己片區的果子產量、果子等級的比例來計算出年收入,因為彼此有差異和比較,自然競爭的局面就產生了。

褚時健一直強調作業長要經常巡果園,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讓農戶看到作業長出現在地頭。這是一種身體力行的表現,也是一種監督的體現。褚時健也是如此,在果園最初的幾年,他幾乎每周都要去果園。在果園建設成熟後,他依然保持每月必須到果園兩三次的頻率。

不過,他說對於農戶和作業長來說,最大的監督力量還是工作績效必須和個人收入掛鉤,“不然你牽只老虎去也沒有用”。

本文內容摘自《褚時健傳》,創業家整理編輯。

褚時健 褚橙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褚家“創三代”褚楚:做褚時健的孫女其實很幸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01/167177.shtml

褚家“創三代”褚楚:做褚時健的孫女其實很幸運
四郎 四郎

褚家“創三代”褚楚:做褚時健的孫女其實很幸運

很多年輕的家族接班人,往往急於證明自己,而刻意擺脫家族烙印,顯然褚楚不認為自己需要這麽做。“作為褚時健的孫女其實很幸運。”3歲即離開出生地玉溪的褚楚,如今和家人聊天,還是說著一口標準的雲南方言,她也不止一次透露出對於身為褚家一員的身份認同和感恩。

2018年1月23日,橙王褚時健正式成為“90後”,在生日前夕,消息傳出褚老已有意將接力棒傳到後代手里。

褚時健沈浮一生,74歲攜妻上山種樹,十年日曬雨淋,終得“褚橙”,這個白發創業奇跡也讓原本闖蕩在世界多地的褚氏二代、三代,回歸家族大旗下,回到了他們人生的起點——雲南玉溪。這其中,不僅有中生代的兒子褚一斌,更有“創三代”的孫女褚楚和外孫女任書逸、外孫女婿李亞鑫等後輩。

其中,長孫女褚楚格外引人註目,即將30歲的褚楚,雖已在玉溪跟隨褚老五年之久,但此前極少面對媒體曝光。如今,作為雲南沃土果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外界開始將她視為褚家事業的有力接班人。

近期,隨著褚家聯合中糧我買網推出新一代精選果品“褚柑”,長期默默忙碌在玉溪果園基地的褚楚,也逐漸被推到褚家大幕的前臺。

圖片1

褚楚

金融海歸回鄉種地 “大不了晚點嫁人”

“我就是‘富三代’,這個是事實。”

但是,這個眼前的“富三代”卻樸素得像個素面朝天的學生。黑毛衣、灰色大衣,渾身上下沒有一處配飾;Kate Spade小號手包和穿得有些舊的UGG靴子,已經很難被稱為奢侈品。

“小時候也買奢侈品,現在,那些都用不上了。”褚楚說。

褚楚口中那個“小時候”的自己,人生軌跡原本是這樣的:從深圳貴族學校出國,到英國就讀私立寄宿女校,進英國大學讀金融,畢業做期貨、進投資銀行……但是五年前,她做出一個勇敢的決定,辭掉深圳的工作,鉆進玉溪山里和爺爺褚時健一起種橙子。在此之前,爺爺已經召喚她多次,讓孫女跟著自己一起做農業。

“糾結了近一年,最終下定決心的一刻,是我意識到,如果沒有邁出這一步,以後一定會後悔。”褚楚回憶,“那時最擔心的是,生活完全不一樣了,要離開社交圈、朋友……”連褚楚的媽媽也提醒她,一個25歲的海歸姑娘回到玉溪,婚嫁問題可能更難解決了。

“朋友,在哪里都可以交,我也想好了,大不了這件事(個人問題)就再晚幾年考慮吧。”

就這樣,褚楚只身回到爺爺身邊,選擇了一條不同於父親褚一斌的道路——在褚一斌年輕時,為了擺脫父親褚時健的影響,離別故土,轉戰海外,從事金融投資;而褚楚,則離開金融職場,轉身回歸山林。中國傳統文化“子承父業”的接力棒,在褚家三代間兜兜轉轉,就這樣隔代交到了褚楚的手中。

如今,褚楚已在玉溪結婚成家,也算在她的“沃土”紮下了根。

“我就是褚時健的孫女,不怕別人說”

當然,也正如褚楚所料,身份和角色的轉變並不容易,行業和環境的差異需要她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外闖蕩時,每天只需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不需考慮公司規劃和戰略。但回到爺爺褚時健身邊做事,褚老的風格是充分放權,指明方向後,整個過程並不會幹涉,只在事情完成時,才會告訴她哪里做的對,哪里做的不對,這需要褚楚對自己操盤的事業有更加清醒的認識。

當年褚一斌曾經對來自父親褚時健的巨大聲名,感到備受壓力,如今褚楚卻並不顧慮這一點:“我就是褚時健的孫女,我不怕別人這麽說。也許這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男人會想要超越對方,作為孫女,我只想跟爺爺多學一點是一點,把眼前的事做好。”2015年上手褚柑的那段時間,褚楚在3800畝的果園基地連續住了一個多月,不論是種樹苗還是基地管理人員的培訓都要從頭開始,親眼看著褚柑從樹苗長到果樹,然後掛果、成熟,基本每個星期都要到基地去一兩趟。

如今,說起果園里的凡此種種,褚楚已能如數家珍,如何把握疏果(為保證品相和口感,人為剪除多余枝杈,減少單株的成果數)的分寸,褚橙和褚柑剪枝的不同秘訣,沃土果園獨創的肥料配比,如何設計回報機制引導農戶生產行為。

在褚柑的培育過程中,褚楚最感謝的還是爺爺褚時健給予的支持。褚柑的核心團隊成員均來自之前的褚橙團隊,在生產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這是褚老留給褚楚的最珍貴的軟資產。褚老也一直叮囑褚楚,要真心對待核心技術人員,要給人家好的待遇,不要讓人才流失了。

“為什麽我們能成功,最根本是品質”

“人生總有起伏,精神終可傳承。”這是褚柑包裝箱上印制的宣傳語。作為褚家精心培育的第二個產品,褚柑不僅繼承了褚橙優質的產品特性,也傳承了褚老的那份褚橙精神。

“可能我們褚家人,都是這個特點,比較認死理,講原則,做事有自己的底線,這一點上我也很像爺爺。”褚楚說,自己初入社會,一度因為價值觀差異而抱有挫折感,“但是我們家里人也總結過,為什麽褚橙可以這麽成功,當然一方面有爺爺70多歲上山種樹的這種精神,但是,最根本的,是我們的品質。”

憑借這種認死理、講原則的勁兒,褚楚和褚柑團隊從選地、肥料配比、水源引流、疏果減產、選果定級等各個方面和自己“死磕”。褚柑選取了高糖高酸的沃柑品種,口感上比褚橙更甜,也更適合於國人的口味,另外源於橘子的特性,果皮更易剝離。單從外觀上來看,褚柑比褚橙更大,果皮呈現出的是偏紅的橙色,更為漂亮。

相比於褚橙成熟和固定的供銷網絡,褚楚希望在褚柑方面進行更多新的擴展,開辟新的渠道,主動擁抱新零售等新生業態。

為此,她帶著褚柑北上,選擇中糧我買網作為華北地區的合作夥伴,進行線上和線下的渠道鋪設。褚楚表示,在爺爺身上她學到,術業有專攻,她最重要的事情是把水果種好,而營銷和市場則交給我買網這樣的合作夥伴來做。

圖片2

左起:中糧我買網趙平原、褚時健、褚楚

在爺爺身邊久了,褚楚的也自然有了一份“慢性子”。今年是沃土果品褚柑規模上市的第一年,關於未來,她表示不急於擴張,希望可以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對於外界紛紛揚揚議論的褚家接班人之爭的說法,褚楚也不回避內部確有競爭,“我們要做就一定要做最好的,到最後,還是質量來說話。”

褚時健 褚橙 褚楚 創業者 中糧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