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腫瘤藥市場強勁增長 單抗藥物預計五年銷量翻三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7700.html

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上周出爐,腫瘤藥的大幅降價成為市場最關切的重點,包括阿斯利康、浙江貝達等在內的國內外腫瘤藥企迎來了“價格換市場”的機遇。

但事實上,腫瘤藥物的市場五年前就已進入強勁增長狀態。如今,伴隨著醫藥科技的革新換代,單抗藥物有望在腫瘤藥物的細分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下一個受市場矚目的子領域。

腫瘤藥下一個“爆款”?

根據Evaluate Pharma此前發布的數據,2015年全球藥品市場總量為1萬億美元左右。在這其中,抗腫瘤藥物的銷售額從2010年的510.7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792.3億美元,銷售額市場占有量排名第一,五年增長了55%,表現出了高市場占有量並且高增長率的強勁態勢。

在中國市場,腫瘤藥物市場的增長則表現得更為搶眼。

根據麥肯錫在2015年發布的《中國醫院藥品利用觀察》報告,中國醫院渠道的抗腫瘤藥品市場自2012年~2014年以來的複合增長率達到17%,在2014年銷售額達到約460億元,這一強勁增長在未來仍將持續。

在腫瘤藥的細分領域內,單抗藥物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五年最具成長性的藥物品種。

從全球數據看,1999年,全球單克隆抗體藥物的市場銷售額僅有12億美元,而到了2002年,單克隆抗體的全球銷售額已達40億美元。隨著已上市品種的銷售額不斷增長以及新適應癥的批準和新品種的上市,單克隆抗體藥物市場容量迅速攀升。資料顯示,2015年全球單克隆抗體藥物的銷售額已達到980億美元左右。

在中國市場,根據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的數據,在過去的一年,中國的單抗藥物市場已經達到了72億人民幣,2020年有望達到200億。

“目前中國的單抗市場僅占全球市場單抗藥物的1%~2%。我們預計到2020年,這一市場有望增加到200億人民幣左右,大約三倍的市場增長潛力。”藥明生物首席執行官陳智勝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美國,單抗藥物在過去的5年~10年間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內這兩年單抗藥物的研發也開始變得火熱。

國內企業進軍單抗領域

單抗藥物的全稱為單克隆抗體藥物,該類藥物具有靶向性強、特異性高和毒副作用低等特點,其代表了藥品治療領域的最新發展方向,並且在抗腫瘤和自身免疫系統缺陷治療領域得到了有力的推廣。

“在過去幾年大,部分中國的制藥企業對單抗藥物多處在研發階段,比如中信國健、複宏漢霖、恒瑞等都在研發,有一些即將獲批,所以現在有些企業開始考慮廠房的建設。”陳智勝透露。

上周五,藥明生物與德國生物藥研發設備供應商賽多利斯宣布在上海共建了“聯合實驗室”,這一實驗室將用以滿足未來中國以及全球市場市場包括單抗藥物在內的生物藥研發。

“我們可以看到,單抗類藥物的新產品正變得越來越多,當然這一藥物也是非常昂貴的,比傳統的小分子靶向藥要貴五倍以上,但是我們正在嘗試通過一次性使用生物反應器系統來提高生產的效能,那麽未來單抗藥品的價格就有下降的空間。”陳智勝說。

根據上海市醫藥行業協會透露的數據:截至2016年,國內將會有4~6款單抗藥相繼問世。預計到2020年,將會有6~10款單抗藥上市,其中不乏自主研發的藥品。

據悉,目前國內只有兩家企業有人源化單抗產品,其中之一是中信國健,另一家是百泰生物。

中信國健生產的一款抗體藥“益賽普”,上市第一年就取得6000萬元的銷售額,目前累計銷售超過30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始終位居第一,2014年末的市場份額保持在60%以上。

“抗體藥物是一個和市場很貼近、目前來說比較新的領域。我們可以看到近兩年全球單藥銷售的前十五位中,大部分是抗體藥物的品種。所謂的重磅藥物都是在這個領域產生的。”中信國健總裁王俊林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認為,抗體藥物相對於傳統的化學藥物,其靶向性特點導致它在療效上會提升較大的數量級,而且因為它是蛋白質藥物,人源化程度高,無論是做投資還是研發都是一個無法抗拒的領域。

但誘人的同時風險亦存。根據三生制藥此前公布的年報(中信國健去年底成為三生制藥控股子公司)目前中信國健擁有包括賽普汀、利妥昔單抗、貝伐單抗、曲妥珠單抗、西妥昔單抗等在內的在研單抗藥物。但就在本月初,中信國健對賽普汀進行了申報撤回,按照原計劃,賽普汀原本有望在2017年拿到批文上市。

“包括複星醫藥、禮來都已經在國內對單抗藥物的生產研發企業進行了投資,但總體來說,單抗藥的投資風險還是比較大的,並且投資要求也比較高,單個藥物的研發成本至少在1億美元左右。”高特佳投資執行合夥人王海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1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