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蔡東晨的資產增值布局

2013-12-09  NCW  
 

 

引入外部投資人,解決公司體制問題,資產重組有進有退,

重塑石藥的財富管理版圖

蔡東晨 石藥集團董事長 劉冉 財新記者

【對話背景】

最大藥企石藥集團一度輝煌,上市後占據市場首位。但很快遭遇行業困境,市值大幅縮水。石藥主動走向轉型之路,引入市場化的大型PE 控股已近六年的時間,產權結構改變、公司治理晉級及一系列的資產重組後,石藥轉型效果如何?更激進還是更有成效 ?

石藥集團始建于1938年5月,其控股子公司中國制藥(1093.HK)(下稱香港石藥)于1994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醫藥企業。

1997年,河北制藥集團、石家莊一藥集團、石家莊二藥企業集團等幾家市屬企業聯合組建石藥集團。石藥集團擁有原料藥、成藥和醫藥商業三大業務板塊和維生藥業、中諾藥業、歐意藥業、恩必普藥業、銀湖制藥等三十余家下屬公司,現有資產總額200億元。

1999年和2003年, 由於青黴素系列、維生素、7-ACA、頭孢菌素類產品市場行情走好,石藥集團依靠巨大的規模和技術優勢雄踞國內,2003年,石藥集團銷售、利稅、利潤總額都位居醫藥行業首位。

2007年6月,聯想控股正式以8.7億元人民幣全資收購石藥集團,持有後者100% 股權,17個月後,聯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資接手石藥,目的是將醫藥業務全部轉移到弘毅投資,以避免與聯想控股今後的直接投資產生競爭。

2012年6月,大股東將集團的三家成藥公司恩必普、歐意、新諾威注入香港石藥中。截至目前,香港石藥總股本達59.08億股,市值300億港元,已成為香港市值最大的醫藥上市公司之一,並成為香港恒生紅籌股指數成份股。

經過管理層股權激勵後,弘毅投資持有石藥集團80% 左右的股份,石藥集團持有香港石藥約75% 左右的股份。

今年10月10日,聯想控股之弘毅投資通過旗下Jinling Investment 及Joyful Horizon 擬以每股4.04元至4.1元,配售5億股舊股,占已發行股本13.1%。配售價較停牌前4.35元折讓5.7% 至7.1%,套現20.2億至20.5億元。

1953年出生的蔡東晨從1984年起擔任河北制藥廠廠長,1994年擔任河北制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自1997 年至今擔任石藥集團董事長。

10月15日,蔡東晨在石家莊石藥集團總部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暢談了石藥不得不走的轉型之路、資金管理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對話摘登】

給老虎插上翅膀

財新記者: 石藥集團上市公司從2011年應占溢利2.3億港元,到2012年的21.6億港元,你認為是什麼實現公司價值的這一變化?

蔡東晨: 靠轉型,我們成功從原料藥生產商轉型為創新藥、製劑藥製造企業。5年前,我們原料藥和成藥的銷售收入比重是7:3,今年原料和成藥的銷售額比重正好反過來,變為3:7。現在石藥的創新藥占利潤的90%,加上製劑藥就是100%。

2003年後,原料藥出口量銳減及VC 市場呈現低迷狀態,石藥業績大幅下滑。2005年,香港石藥三大原料藥青黴素、頭孢、維C 的銷售收入占全年銷售收入的75%,全年淨利約1.56億港元。

2006年,香港石藥營業額雖然同比增長11% 至約35.4億港元,但純利卻同比下降90% 至1566萬港元。與輝煌時期的2003年相比,2006年中國制藥(1093.

HK)的市值已縮水至20多億港元。

石藥不得不走向轉型之路。到2012年,香港石藥新特藥三大品種恩必普、歐意、新諾威銷售收入占全年總收入的75% 左右,稅前利潤合計約為4.2億港元,超過公司總體利潤的90%。而原料藥當年銷售收入僅占全年總銷售額的25%。

財新記者: 弘毅入主石藥的初衷至今是否有改變?弘毅的加入給企業帶來哪些變化?

蔡東晨: 根本原因是弘毅與石藥的想法不謀而合,要轉型做製劑成藥,減少原料藥比重。雖然轉型初期,製劑成藥的研發拖累了公司的整體盈利,但弘毅仍然在戰略上給予全力支持。

弘毅更多的是戰略性管理,他們比較相信石藥管理層,並未插手公司具體經營管理,讓管理層放手去幹,不用經營指標綑綁管理層,使得管理層真正發揮了作用。

弘毅投資入主石藥後,從股權激勵、薪酬設計、管理層的自主權等多方面進行改革,改變企業原有機制,實現股東利益和管理層利益的一體化和最大化,最終實現轉型目標。

聯想入主石藥時,該公司董事長柳傳志說過,石藥是一隻老虎,他要給老虎插上翅膀,就是讓管理層持股。

目前,石藥有超過100名的核心管理人員都分到公司股份,占到石藥集團母公司25% 的股權。薪酬方面,石藥改變原有國企體制,向市場看齊。

在財務管理方面,弘毅凸顯其資本市場背景優勢。一方面,把石藥納入聯想系企業的授信,使石藥集團獲得授信資金量增加,同時還為石藥引入境外投資銀行,如東亞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等,幫助我們拓展國際業務。

資金管理得失

財新記者: 石藥集團如何管理資金?

蔡東晨: 簡單說,在資金管理上,石藥將投融資權力集中到集團,由集團的一支筆簽字,給子公司剛性預算指標,子公司只要把預算指標用好了,不會被束縛,效益反而更高。

由於醫藥企業有顯著的應收應付賬款管理特點,石藥的做法是主要根據一些資信的控制來促進銷售。應收賬款方面,集團針對不同客戶的特點,發放不同的產品資信額度,由石藥財務部進行監控,監督回款,上市公司也會審計監 督回款。

財新記者: 目前石藥集團股價每股5港元左右,市盈率在27-28倍間。而中國生物制藥(01177.HK) 對應今年淨利潤的市盈率在33-34倍之間。恒瑞醫藥(600276.SH)的市盈率則達到39倍。您之前曾說過石藥集團被資本市場低估了,但也有人認為石藥的研發能力尚有差距,尤其是在抗腫瘤產品方面,您怎麼看?

蔡東晨: 我們還是希望能有更高的估值,我們的心腦血管、神經類產品絕對 是第一名的,目前這兩類疾病在中國已排到前幾位,市場需求量很大。中國是癌症大國,我們今年專門成立了抗腫瘤藥事業部,現在已有130多人的銷售隊伍,並擁有國家一類新藥津優力、首仿藥多美素等10余個優勢品種,目前正在逐漸增加學術推廣力度。預計後年會有新品種繼續上市,後續多個脂質體平台儲備的藥品都能跟上。

在一類新藥研發方面,目前石藥已經有25個一類新藥的儲備,其中12個在臨床階段,主要集中在五個領域:心腦血管、抗腫瘤、代謝、抗感染(抗病毒)、精神類疾病。其中進入三期臨床的有2個,關於代謝類的糖尿病藥屬於生物制藥,有望成為世界大藥,能做到10億美元。

我們最近在國外找了一個合作伙伴,進行了專利授權,他們在歐洲和美國去做臨床,上市以後,我們可以拿銷售額的提成,這比我自己做利潤率還高,也很穩定。所以說,目前我們有品種豐富的研發產品,未來可以帶來豐富的現金流回報。

財新記者: 石藥的資產負債率為何明顯超出行業水平?年報顯示,2012年末,石藥集團流動負債62.4億港元,非流動負債6.94億港元,權益總額136.99億港元,企業資產負債率達50.6% ;同期哈藥股份(600664.SH)負債率為44.8% ;恒瑞制藥(600276.SH)負債率僅為7.6%。,2012年的財務費用達到6009萬港元。石藥如何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

蔡東晨: 石藥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偏高,是因為我們有較多的原料藥業務。原料藥的生產需要的資產規模較大,對應的現金需求量較大,銀行貸款較多。而哈藥股份原料藥業務小,恒瑞醫藥原料藥業務更小,幾乎都是製劑成藥。我們預 計今年這種情況會有所改善,資產負債 率會下降,因為我們今年把一部分原料藥資產轉售出去了。

財務費用的降低主要是依靠境外融資代替境內融資,比如在香港獲取一些銀團貸款、在香港市場發行債券。同時,將出口的美元應收賬款賣給外資銀行,以換取低利率的美元貸款,這些貸款的利率通常在2%-3% 左右,以替換國內的銀行貸款,國內貸款的利率一般在6% 左右,這大大降低了資金成本。這種方法還可以提高回款速度,一般出口產品應收賬款回款期較長,經常要等三個月之後才能回款,而外資銀行用美元直接買斷這部分應收賬款,使得回款迅速完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總體而言,今年石藥的資產負債率和財務成本會有所降低,但未來還要看是否會進行一些投資,同時財務成本對藥企的報表影響並不大。我們認為,合適的債務杠杆實際上是可以提升公司效益的。

財新記者: 目前原料藥佔用石藥資金規模較大,增加企業財務成本,不僅沒有給企業盈利,反而帶來虧損。未來打算如何處置原料藥業務?

蔡東晨: 原料藥哪個品種是否繼續發展,要看三個指標:規模、技術和成本,將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果三個指標均是第一,就堅持做下去,如在全球市場佔有量超過50% 的產品咖啡因、維C 等將大力發展。排第二的我也做,採取“ 跟隨”策略,如頭孢類產品。市場佔有率排在第三位的產品將直接“ 關、停、賣”,我的理念是不做“小三”。

去年和今年,石藥已經賣了2個原料藥廠,關了1個原料藥廠,把青黴素板塊的資源騰挪出來,把人和有限的資金向新藥上轉移。現在石藥有全世界維C 市場最大份額,我們是不會放棄的。

維C 是個增長的品種,中國目前需求量一萬多噸,美國三萬多噸,中國人的健康觀念在逐漸加強,維C 市場未來還有較大增長空間。

未來資本運作

財新記者: 銀行目前提供的服務有無創新?目前企業債務成本呈上升之勢,你們有何壓力和需求?

蔡東晨: 銀行目前提供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非常好,一是促進上游廠商對我們穩定的供應;二是促進我們的產品銷售後能及時回款。

對我們的上游供應商來說,資金緊張就不能大規模供貨給石藥,但銀行提高授信後,規模可以做大,成本可以降低,石藥占據了關鍵的成本優勢。

對下游而言,採購了石藥的貨,原來可能不能及時回款,但下游獲得授信以後,能夠把錢及時支付給石藥,一方面降低了自身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石藥的融資成本,加速了石藥集團應收賬款的回流。

不過,創新藥的研發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費用,現在的銀行給的還是行業基準利率,希望在此基礎上,銀行能給高新技術企業一些貸款優惠,尤其在高新技術產品如創新藥的研發階段。

財新記者: 除了銀行和證券市場,石藥還進行哪些渠道的融資?

蔡東晨: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效益的提高,融資能力也逐漸提高。石藥的評級是AA 級,可以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再加上企業債、公司債等渠道,融資通道還是多樣化的。

財新記者: 目前石藥集團母公司是否會引入其他股東?

蔡東晨: 這要看控股股東聯想的想法。

目前石藥的業務暫時還不需要大量的資金,因為製劑成藥是相對來說佔用資金比較低的業務,費用更多的是花在市場上,做廣告、市場維護、推廣和銷售業務員等方面。

財新記者: 石藥自身是否會成立PE,考慮對一些企業進行股權投資?

蔡東晨: 我們以產業投資為目的,追求產業回報,而非資本運作。有閑置資金會收購一些合適的產品、文號、藥廠等,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生產效益。

財新記者: 是否有打算赴歐洲、美國等地收購當地制藥企業,以實現公司的國際化?

蔡東晨: 目前並不將收購作為戰略考慮。我們五六年前就已做了研究,要看我們的發展戰略需求,有合適的項目會考慮收進來。

國際化方面,石藥主要做三方面,一是中國批的化合物,在美國也做研究。今年上半年已提交美國FDA 丁苯軟膠囊的新藥臨床(IND)申請,開展二期臨床,另一個產品在美國明年年底也將開展二期臨床。

二是在美國做仿製藥,美國FDA 也已經給批了三個品種,允許石藥在美國市場銷售。還有九項產品的簡約新藥申請(ANDA)亦已遞交美國FDA,明年還有幾個將得到批准。“這些藥是我們石藥的牌子,能自己做銷售的我們自己做,不合適的就交給當地代理商”。

三是採取技術授權的方式開展國際合作。我們研發的具有高技術門檻的仿製藥、專利藥的技術可以授權給美國制藥公司或藥品經銷商去開發美國、歐盟等市場,技術授權不僅收取技術費用,每年還將按一定的銷售額比例收取提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9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