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與「小天鵝」火鍋遙遙相對的「嫩綠」茶吧

http://www.21cbh.com/HTML/2012-7-14/xONDE4XzQ3NDQxOQ.html

「這是我們自己開發的椰子抹茶奶貝,上面是涼涼的冰淇淋,下面是奶茶。喝到一半的時候攪一攪。會是另外一種味道。」

廖韋佳的專業不輸於店裡的任何一個「夥伴」。她把嫩綠的服務員都稱為夥伴。廖韋佳是重慶嫩綠茶藝有限公司(下稱「嫩綠」)總經理。她的另一身份是重慶小天鵝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小天鵝」)老闆何永智的女兒。何永智在2008年位列胡潤餐飲富豪榜第八位,被人稱為「火鍋皇后」。

土生土長在中國,又在星巴克發源地西雅圖留學生活數年,這使得廖韋佳在創業時就有了亦中亦洋的因子。2008年由父親設立創業基金資助,廖韋佳和她的日本籍丈夫安吉盛夫妻搭檔,用咖啡機做茶,瞄準都市白領一族,輸出休閒生意。

這個身材高挑卻仍愛穿高跟鞋把身高拔到1米8的知性女子,悄悄偷師「星巴克」。

如今嫩綠在選址、經營等方面都具有中國式星巴克的味道。目前,嫩綠在重慶已經有3家門店,在成都有1家門店。廖韋佳的野心是嫩綠要爭取在未來4年做到150家店,並最終在納斯達克上市。

對於年僅30歲的廖韋佳而言,能否駕馭如此快速的擴張仍是未知數,但類似以巨頭為師的操作已有成功的先例。十幾年前,重慶快餐企業鄉村基以德克士為藍本,此後一舉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募集資金8000萬美元。

「有條件」的自立門戶

嫩綠是小天鵝擴張的產物。

早在2009年,何永智就希望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恰好何永智一個有連鎖企業工作背景的朋友想投資連鎖企業。雙方一拍即合,理了三個投資方向,一是社區麵館,其次是做茶,第三是做港式甜品。

2007年,紅杉資本和海納亞洲創投投資2000萬美金成為小天鵝的投資人和戰略合作夥伴,並對外宣稱將在未來三至五年幫助小天鵝擴張,幫助小天鵝實現海外上市。按照與風投的相關約定,小天鵝有盈利和上市壓力。

2008年,留洋11年的廖韋佳帶著華盛頓州立大學經濟和工商管理專業雙學位回國,後在小天鵝集團擔任主管人事、行政的副總裁。

DQ、subway等多個國外知名餐飲品牌陸續進駐小天鵝旗下的洪崖洞;搖滾音樂會、嘉年華會等時尚活動也在古色古香的洪崖洞相繼亮相。

但這並不平坦。有一個例子,廖韋佳曾嘗試在小天鵝集團內部發起合理化建議運動,結果收到的建議還沒整理建議的人的數量多。

廖韋佳希望自立門戶,建立屬於自己的平台。何永智的新投資無疑則給廖韋佳提供了機會。重慶當地媒體曾報導,何永智在2009年計劃在1年到2年內為廖韋佳提供一筆1000萬元的創業基金,讓她擁有自己的公司。

對於具體投資方向,廖韋佳首先想到的是做茶,「我不喜歡麵館的業態,甜品又沒有做過,優勢不大。」

廖韋佳曾在西雅圖留學數年,學校外邊就有一家台灣人開的咖啡館。廖韋佳過去與同學聊天聚會或獨自複習功課、上網都喜歡帶上筆記本泡咖啡店。在西雅圖,還有全球咖啡巨頭星巴克。這家有12000家門店的巨頭向全球輸出「休閒」。這些都給了廖韋佳靈感。

2010年6月,重慶嫩綠茶藝有限公司成立,公司註冊資本金100萬,廖韋佳擔任法定代表人,其經營範圍包括銷售工藝美術品;預包裝食品零售;飲品店。廖韋佳的丈夫安吉盛則擔任嫩綠首席執行官。夫妻搭檔,共同創業。

用咖啡機做茶

找到了方向是第一步,更為關鍵的是如何去做。生長與中國,又久居海外,廖韋佳自然而然萌生了糅合傳統與洋派的創意。

「80後、90後和父輩一代不一樣,生活水準提高,但現在能提供類似服務的茶樓並不多,服務產品也沒有達到星巴克等的標準、精緻。重慶正好缺乏這樣的休閒時尚去處。」廖韋佳說。

在星巴克發源地西雅圖留學的經歷為其提供了靈感。

2011年,廖韋佳在微博中寫道,「今天和Joe去了Seattle周邊很多家咖啡廳考察,為下個嫩綠茶的設計尋找靈感。下午正好到了有名的Pike PlaceMarket, 於是順道在全球第一家星巴克門口照了像。40年前星巴克就是在這裡起家,這也是唯一使用原始Starbucks Logo的店。」

星巴克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其體驗式營銷。廖韋佳說,「我們就是要給消費者不同的、更好的體驗。」

最終,廖韋佳給自己一個定位:打造成類似星巴克,只做直營,最終做成國際化的茶廊連鎖品牌。

嫩綠的主打產品是類似奶茶的新品種。對於茶樓而言,大部分奶茶都是用茶精做,有很多添加劑。嫩綠希望用新鮮的茶做飲品,讓消費者喝到天然的飲品,做原生態的茶。為此,廖韋佳先後考察英國倫敦、日本、法國巴黎。看看茶如何融入當地生活,當地人如何做茶。

廖韋佳說,「我們發現歐洲都很傳統,日本有創新,將茶做成奶茶喝。」

在調研的過程中,安吉盛發現可以通過咖啡機將茶萃取,用咖啡機做茶。現在嫩綠很多飲品都是用咖啡機來做。台灣出了咖茶機,但是味道很淡,達不到需要的口感。

用咖啡機做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做茶的一些困境。

第一,由於是剛剛萃取,每杯都是新鮮的。最為關鍵的是,能保證每杯茶的量是固定的。而傳統的茶樓茶、水都有隨意性,無法固定量,因此每杯茶的口感都不同。廖韋佳說,「這能保證口感都一樣,今天喝,兩個月之後來喝都相同。」

其次,咖啡和茶比,咖啡濃郁,茶比較淡。茶很難達到咖啡的味道。用咖啡機做出來的感覺很濃郁。

第三,傳統的茶水合一,喝茶的時候需要去收拾茶末子。用咖啡機做茶則實現了茶水分離。更為乾淨、簡便,適合白領的消費行為。

「這相當於建立了一個介於茶和咖啡之間的產品。」廖韋佳說。儘管嫩綠也提供傳統茶水,但主要是點類似椰子抹茶奶貝等新茶。

六個月平衡的時間窗口

按照最初的設想,嫩綠是小天鵝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是如果只小打小鬧則顯然達不到最初的目標。

重慶快餐連鎖企業鄉村基花了10年時間做標準化,其食品採購、物流和製作都有定量數據。這使其大獲成功,在獲得風投2000萬美元投資後,又成功登陸紐交所IPO。

對此,廖韋佳有一個初步的戰略規劃,嫩綠在經過幾年發展後,就是要實現上市。對於期望上市的連鎖企業,首先需要具有一定規模,其次是改善現金流狀況。

目前,嫩綠在重慶已經有3家門店,在成都有1家門店。

廖韋佳說,要開3家以上的門店才能確定基本的模式,在第一家門店開業後,就決定無論成功與否,都將在半年內開第二家門店。2011年6月,嫩綠第二家門店開業。

「現在在重慶的3家門店都已實現盈利。」廖韋佳介紹,一般而言飲品連鎖門店最慢需要半年時間盈利。嫩綠的門店一般能在4到5個月實現盈虧平衡。「在成熟商圈,如果超過6個月都沒實現盈虧平衡就不正常了。」

今年嫩綠計劃開6家,已經簽約的有4家,成都還將開2家。2013年計劃開20家門店。以後逐漸增加。按照廖韋佳的設想,彼時的嫩綠將有一定的品牌效應。

嫩綠的擴張步伐首先會主要放在西部,比如成都、昆明。此後再逐漸進入一線城市。到2018年嫩綠的總門店有望達到150家,總收入能達到4億元到5億元,並實現獨立上市。

事實上,嫩綠門店的開張速度與鄉村基相近。從第一家店到第十家店,鄉村基用了10年;從第50家店到第100家店,鄉村基只用了兩年。

對於連鎖企業而言,迅速擴大門店數量的手段是增加加盟門店。不過,廖韋佳對此並不認同。「我們不會做加盟的,做加盟品質將難以保證。」

不做加盟,嫩綠則選擇了另一種融資方式,即尋找合作夥伴合資,然後合作建店。此模式將主要用於一線城市。因為在一線城市的成熟門店資源相對更稀缺。因此在合作方的選擇上,會首先選擇有資源的機構,並同時選擇兩家分別開店,以實現規模化,降低成本。

「如果運行成功,合作方需要投入60%的資金,持有49%的股份,多支付的11%資金是對品牌的溢價。」

合作模式並不能解決全部資金問題,引進風投成為必然。「這條路肯定要走。我們會在最近兩年內考慮這個事情,這需要考慮嫩綠發展對資金的需求。最快的話2013年開始去找。」

廖韋佳坦承,在引進戰略投資者上,現在嫩綠與幾家機構比較「曖昧」,不過現在還不到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時間窗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52

星巴克開茶吧?咖啡大佬的茶葉生意經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4/56375.html

【導讀】當咖啡店在中國遍地開花時,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卻開始將注意力轉向茶飲。在此黑馬哥分享這篇每經網(孫宇婷)的文章,對於星巴克開拓茶飲市場可能遭遇的風險,主要還是原料風險。目前星巴克茶葉從全球各地採購,而茶葉質量很容易受到諸如氣候、栽培技術等影響,這或許是未來星巴克經營茶飲面臨的最大風險。

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當咖啡店在中國遍地開花時,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卻開始將注意力轉向茶飲。

星巴克轉向背後凸顯了美國飲料市場格局的變化:2003年至2013年10年間,美國人對咖啡的消費量僅增長1.9%,而對茶葉的平均消費量則增長了22.5%。

星巴克總部在郵件回覆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全球範圍看,茶飲市場一年有900億美元商機,僅次於水,潛力巨大。據公司內部調查,美國市場的茶飲需求出現明顯增長,並日益受到大眾的青睞。

在剛剛過去的2013財年 (截至2013年9月29日),受咖啡業績持續增長推動,星巴克交出了史上最出色的答卷。金融危機後至今的5年時間裡,星巴克(NASDAQ:SBUX)股價累計漲幅超過7倍,表現不僅優於麥當勞、可口可樂等消費類股,甚至遙遙領先蘋果、谷歌等炙手可熱的明星科技股。

目前,茶飲在星巴克咖啡店的銷售比例僅為1%,它能否成為星巴克的下一個增長點?

掘金900億美元茶飲市場

1971年,成立於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咖啡、茶以及香料專賣店首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儘管從名稱上看,茶亦是星巴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但42年致力於咖啡調製及零售領域,當人們談及星巴克,首先聯想到的無疑是咖啡。

據最新出爐的星巴克2013財年Q4財報,該季公司收入同比增長13%至38億美元,美國市場以及中國/亞太市場同店銷售均錄得8%的增長。2013財年,公司全年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12%,達到149億美元,刷新星巴克歷史最佳成績。

作為一隻傳統消費類股,星巴克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並不輸給當下人氣最旺的科技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計算發現,金融危機後(2009年迄今),蘋果(NASDAQ:AAPL)累計漲幅約490%,谷歌(NASDAQ:GOOG)漲逾200%,而相對低調的星巴克,5年漲幅竟達到770%。

然而,就在其咖啡事業蓬勃發展之時,星巴克突然宣佈,開始深耕茶飲市場,謀求飲料品類多元化,標誌性事件是星巴克全球首家茶吧的誕生。

對於這一決定,星巴克公司向《每日經濟新聞》解釋道,「我們看到美國市場對茶的興趣正與日俱增,在這裡,茶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飲料,更是一種日常的體驗。當前的消費趨勢也為茶飲這一細分市場提供了機遇。」

目前,全球茶飲市場有900億美元的商機,僅熱茶市場就佔了其中的四成,已有成熟飲料零售經驗的星巴克看到了潛在的機會。

10月23日,名為TeavanaFineTeas+TeaBar的星巴克首家茶飲店開張了。Teavana模式強調個性化體驗,不同於傳統茶吧。這裡除了提供多種熱茶和冰茶,抹茶拿鐵,以及起泡茶飲外,所有散茶或配製茶都可以從Teavana「茶牆」上選擇,由Teavana的夥伴(partners,星巴克對其店員的稱呼)現場沏制,或者被消費者帶走飲用。

一直以來,星巴克以販售文化著稱。在將西方咖啡文化複製到東方的嘗試中捷報頻頻,截至2013財年,中國/亞太區營收一枝獨秀,同比增幅達27.1%。這一次,其又能否成功地將東方的茶文化引入西方呢?

當記者問及星巴克茶吧與以往的咖啡店有何不同時,星巴克提到了「茶宗」的概念,星巴克稱,「不僅僅是茶道,還有茶文化的感官體驗。我們甚至將茶葉融入到門店的裝飾元素中,也將Teavana的『茶牆』融入其中,牆上展示了不同種類的優質散茶和配製茶。」

新店位於紐約曼哈頓上東區第85街和麥迪遜大道交界處,對於選址全球消費力首屈一指的紐約富人區,星巴克告訴記者,「紐約上東區有著頗具活力的藝術、設計場景,其本身也是奢侈品零售目的地,使得這裡成為星巴克首家茶吧的不二選擇。」

提前佈局 收購兩茶企

事實上,星巴克和茶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並非始於TeavanaFineTeas+TeaBar,早在上個世紀末,星巴克就已開始佈局茶飲市場。

自1999年收購茶葉專賣零售店泰舒茶(Tazo)品牌以來,星巴克對茶的興趣日漸濃厚。借助星巴克門店、官網以及零售商出售茶包和瓶裝茶飲,公司產品線得以擴展,也為其帶來額外的10億美元年銷售額。

為鋪平進軍茶葉市場的道路,2012年11月15日,星巴克出價6.2億美元收購了專業散茶零售商Teavana,這家兼賣茶葉和茶具的連鎖企業,在被星巴克盯上前,已擁有了近200家門店。資料顯示,Teavana銷售超過100種茶葉和相關茶製品,曾於2011年7月登陸紐交所。

為進一步瞭解美國茶葉市場整體狀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翻看了Teavana的招股書,從其公佈的歷年財報中可以發現:美國散茶銷量的季節性波動極其明顯,全年呈遞增趨勢,其中四季度為每年銷售的季度峰值,這與四季度美國假期數量較多成正相關。此外,在Teavana所售產品中,茶葉的毛利率最高。

在完成對Teavana的收購後,星巴克首席執行官霍華德·舒爾茨(HowardSchultz)對外透露,茶業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茶飲已到了再創新和快速發展的時機。

去年星巴克在西雅圖開設的首家泰舒茶坊被用作Teavana的實驗室,該茶坊提供超過80款不同種類的散茶、抹茶拿鐵和冰茶。

文化產業專家林瑋曾表示,星巴克把第一家具有象徵符號色彩的泰舒茶專賣店建成Teavana的實驗室,使之成為星巴克「茶文化」的用戶體驗中心,飲茶愛好者們可以在此自由搭配,DIY出真正的定製茶。這種將茶與體驗經濟密切結合的發展方向,或許就是「星巴克高端茶文化」的雛形。

在吸納泰舒茶和Teavana後,星巴克旗下茶品牌得以壯大,當嘗試向飲茶者提供優質和獨特的定製體驗時,相較行業對手,星巴克已具備了領先優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在星巴克Q4財報中,其他部門業績被單獨剝離出來,用以反映Teavana等新收購品牌的銷售狀況,該季這部分收入為1.05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2%,且大部分由新增的Teavana零售店貢獻。

星巴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過去的15年裡,Teavana的增長反映出美國人正在尋求一種更加強大的茶飲體驗。「博大和豐富的茶文化給了星巴克摸索茶葉零售足跡的鍛鍊機會,正如星巴克做大咖啡市場一樣,我們也希望為消費者營造優質的品茶體驗。」

據知名研究機構Mintel對美國茶飲市場的分析報告,「隨著茶在美國市場的普及度日益提高,也向製造商開放了一個強調茶葉天然味道、種類以及各類搭配方式的市場。通過培訓,茶商有能力將茶葉製作成為類似咖啡的優質飲料。」

即飲茶市場開始興起

近年來,美國茶葉進口量猛增,但跟全球其他地區相比,茶消費程度仍然不算高,這也為飲料企業發掘這一細分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調研機構EuromonitorInternational預計,到2017年,美國即飲茶(on-trade)消費將增長10%,至37727噸。

記者留意到,不止是星巴克,全球銷量第一的茶葉品牌立頓(Lipton)也在通過擴大旗下茶葉品類突圍茶飲市場。背靠世界最大日用消費品公司之一的聯合利華,立頓從其強大的渠道和議價能力上獲得了巨大優勢。2012年,聯合利華茶葉銷量增長了2%,達到3.85億美元。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前秘書長、現祥源茶業副總經理吳錫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和立頓袋包茶所不同的是,Teavana專注的是高端茶市場,除品飲外,亦在向消費者傳遞茶文化。類似Teavana這樣的業態,除了經營茶飲外,也供應糕點,通過增加服務延伸實現綜合運營,將品飲、體驗和銷售有機融合,使得三者互為促進。」

Euromonitor在針對美國茶葉市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即飲茶市場的興趣已蔓延至大規模的即時消費渠道。當許多消費者開始尋求碳酸飲料的替代品時,罐裝/瓶裝茶在餐飲渠道流行起來。從健康角度看,茶葉的優勢是其他軟飲料無法比擬的。為了滿足健康導向的消費者,如麥當勞這類餐飲網點已經開始供應現做的冰茶。」

談及未來茶飲行業發展趨勢,吳錫端表示,「儘管互聯網的出現催生了電子商務這樣的銷售方式,但強調溝通和交流的體驗式消費是互聯網無法取代的。」

對於星巴克開拓茶飲市場可能遭遇的風險,吳錫端指出,星巴克有多年咖啡零售經驗,服務方面沒有什麼問題,主要還是原料風險。目前星巴克茶葉從全球各地採購,而茶葉質量很容易受到諸如氣候、栽培技術等影響,這或許是未來星巴克經營茶飲面臨的最大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708

UNIQLO紐約蘇豪區旗艦店重開全球首引入書報攤抹茶吧

1 : GS(14)@2016-09-09 05:08:28

日本服裝品牌UNIQLO殺入美國十週年,在紐約曼哈頓蘇豪區重開28,000呎旗艦店,成為全球第一間在店內引入書報攤及抹茶吧(MatchaBar)的分店,裝潢充滿日系風格。UNIQLO美國行政總裁滝寬志(Hiroshi Taki)接受專訪透露,盼透過旗艦店提高UNIQLO在北美知名度,明年更進軍美國首都華盛頓開店。駐紐約記者:鄭柏齡快速時裝品牌UNIQLO在亞太區幾乎無人不識,北美市場發展卻不盡人意,近年皆錄得虧損。公司上周五重開十年前已落戶蘇豪區的旗艦店,翻新後該店以「蘇豪區的新東京」為主題,希望重新獲得紐約消費者注視。《蘋果》記者在旗艦店開幕當日現場直擊,UNIQLO為首日的顧客派發現金券,吸引過百名市民在早上8時左右已到店外排隊,當中不少是亞裔臉孔。翻新後蘇豪店無論燈光及人偶衣服飾品搭配皆悉心設計,幾乎是東京分店翻版。除可看到UNIQLO標誌性大型玻璃櫥窗外,店內一幅已故紐約潮流教父安迪.沃荷(Andy Warhol)巨型畫像,更成為旅客自拍熱點。最特別是,以往只賣時裝的UNIQLO,竟劃出專區售賣日本雜誌、時裝書籍等,為全球首間設書報攤分店。另外,該三層高旗艦店逢周六日舉辦特別活動,推廣日本文化,如9月份邀請布魯克林區日本餐廳抹茶吧(MatchaBar)開設快閃店(pop-up store),為顧客免費沖調抹茶飲料。曾任香港、台灣UNIQLO高層的滝寬志,用半鹹淡廣東話「麻麻地」形容美國業務表現,「財務數字大家都可以看到,我們的目標是盡力提高盈利」。他透露,明年將首次進軍首都華盛頓,以及中西部城市丹佛(Denver),又計劃擴張波士頓及洛杉磯業務規模,但集團暫時無意把系內最平價的時裝店GU引入到美國。目前,UNIQLO在全美經營44間分店,其中5間位於紐約市。作為世界時裝之都,紐約服裝品牌競爭激烈,滝寬志認為當務之急是提高品牌在北美市場知名度,「產品款式、質素皆獲美國客人認同,但如何把訊息傳遞開去?開旗艦店是其中一個做法」。另外,公司將開拓各種市場推廣方式,如繼續贊助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及與本地藝術家及餐廳合作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8/197644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1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