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谭旭光奉命组建千亿航母:中通不“嫁”山东重工?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8/zNMDAwMDIwOTgzNw.html

“我们没有与山东重工就收购事宜进行洽谈,这是虚假消息。”12月3日,中通客车相关负责人态度明确地向记者表示,看到“山东重工收购中通客车”的报道时,他们非常惊讶。

这 已经不是中通客车第一次向外界否定被收购的传闻。2009年3月,中通客车曾通过公告向外界澄清中国重汽集团重组该公司的传闻不属实。当时以重组方式搭建 的山东第二个千亿“航母”——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山东省政府的牵线搭桥下筹备紧张的成立工作。当时一位嗅觉敏感的媒体人就曾撰文指出,如果重汽收购 中通未果,那么下一个收购中通的企业很可能是山东重工。一年之后,山东重工洽购中通的传闻见诸报端。

这个传闻并非一个子虚乌有的捏造。据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早在3个月前,山东重工方面就开始运作收购中通事宜,但由于山东重工旗下的潍柴动力、山推股份、潍柴重机均为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股票出现异常波动,此事一直在秘密的状态下进行。

近 日,山东重工洽购中通客车之事突然被媒体曝出,中通客车第一时间断然否决的态度同样让山东重工惊讶。“他们现在已经拒绝向媒体谈论任何有关重组中通客车的 细节,只是表态如果有行动,会第一时间通过公告的形式告知。”消息人士对记者说,现在山东重工对收购中通客车的传闻采取沉默的态度,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值 得注意的是,在山东重工收购中通客车的“绯闻”传出之前20天,位于江苏扬州的亚星客车已经通过公告披露,该公司控股股东江苏亚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拟将其 持有的亚星客车53.71%股份全部或部分无偿划转至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公司。一个月之内,接连传出重组两家客车企业的消息,山东重工的收购动机开 始引起业内人士关注。

山东设想第二艘千亿航母


“几个客车企业的车型销量加起来,还不如一家卡车厂。通过收购扬州亚星进入客车领域的山东重工,再收购一家与之销量相当、车型产品系列几乎相同的客车厂,从企业发展的商业逻辑上看,有点说不通。”

一 位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说,一般而言,在商用车市场,从卡车领域向客车领域延伸比较容易,反过来就比较困难,因为客车上的众多零部件都是从卡车产品中移植过 来,但客车总成一般不是自己生产,而是由企业去采购;从销量规模上看,客车企业的产品销量也远不如卡车。由此看来,主要为重卡市场提供发动机产品配套的山 东重工急于收购两家客车企业肯定另有隐情。

山东重工是由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 部国有资产,以及山东省交通工业集团总公司持有的山东德工机械有限公司国有股权划转至山东重工而组成。公司于2009年6月16日在山东省工商局注册成 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潍柴控股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出任该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据知情人士透露,山东重工的诞生完全由山东省政府一手谋划。为了培育8-1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11年形成两家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汽车企业航母,从2009年开始,山东省政府就已经着手对省内汽车企业的重组工作。

从以往的销售表现来看,2008年潍柴控股集团的销售收入为500亿元左右,山工集团70亿元、山汽集团20亿元,3家企业销售收入加在一起累计实现约600亿元,离千亿“航母”的企业目标并不遥远。于是在山东省政府的撮合下,三家企业走到一起成立了山东重工。

以 重组方式做大企业规模的山东重工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在短时间内利用重组手段实现规模扩张,以完成政府的千亿“航母”宏愿,于是与潍柴动力保持长期供货 关系,但经营状况不佳的扬州亚星成为山东重工的“猎物”,而同在山东境内的另一家汽车企业——中通客车——成为山东省政府为山东重工寻找的另一个“猎 物”。

“如果有一天,山东重工与中通客车走到了一起,那只有一种可能即两者均是奉政府之命‘完婚’。”知情人士对记者说,在山东省政府眼中,具有一定实力的中通客车如果被山东重工收入囊中,销售千亿元的汽车企业“航母”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中通一心单干

山东省政府规划的愿景虽好,企业却并不领情。自1993年在山东省聊城客车厂的基础上,由山东省聊城客车厂、中国重汽集团和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三家共同发起设立中通客车(当时名为山东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来,这家公司的命运就屡屡与“重组”擦肩而过。

据知情人士透露,2002年,山东省政府就曾有意让中国重汽收购中通。当时中国重汽刚刚重组不久,主要精力还放在公司主业的发展上,对 收购之事并不积极。而中通客车更不愿意归于其他企业旗下。但碍于政府情面,中通方面还是派人到重汽进行了参观,之后双方都不愿谈及此事,收购计划不了了 之。

2009年,根据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国重汽作为山东唯一一家入选“国家队”的商用车企业,与北汽、广汽一样,被鼓励实施“区域兼并重组”,这与山东省的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精神不谋而合。于是重汽重组中通客车的传闻再起。

当 时媒体推测重汽重组中通的依据是,中通隶属于山东交通工业集团总公司,其与重汽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山东省国资委,所以重汽重组中通可能会按照如下方式进行: 山东交通工业集团将控股的中通划归重汽,然后重汽将旗下客车和商用车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入中通,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局面。对此推测,当时重汽、中通均不予回 应,中通甚至特别发布公告称:重组只是传闻。

今年11月,当中通的重组对象换为山东重工后,已经习惯被传“绯闻”的中通客车甚至没有发布公告对此事做出澄清,只是在12月3日发布了一个令人玩味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产业化项目获批复”公告,这让一些伺机守候的股民多少有些失望。

该公告称,中通计划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投资约11.38亿元,进行厂区搬迁并设计建设2万辆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目前,该方案已获山东发改委批准及国家发改委备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年重汽重组中通传闻四起时,中通在澄清公告中,同样提及了其新能源客车项目,称2009年计划生产销售200辆到300辆新能源客车,预计实现2亿-3亿元的销售收入。

“发展新能源客车,是中通摆脱被并购命运的一种途径。”知情人士对记者说,自2009年国家大力倡导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中通客车对此就格外上心,他们认为,如果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做得风生水起,也许当地政府将不再把它纳入重组名单,而是让其独自茁壮成长。

“照目前的情形看,一心单干的中通如果硬性被政府拉入重组名单中,也许短期内能完成政府制定的千亿‘航母’目标,但从长远来看,拼凑而成的‘航母’能否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怀疑。”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3

出版航母集结号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70841&time=2011-06-18&cl=115&page=all

政府主导的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国字头出版社纷纷转企改制并寻求上市融资。他们的底气来自教材市场的垄断地位
财新《新世纪》 记者 马媛 郑斐 赵静婷

 

  一家被业界看作出版界“巨型航母”的中央级大型出版传媒集团,正紧锣密鼓筹备上市,计划于2012年三季度登陆A股主板。

教材教辅是出版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麦田/CFP


  这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语文出版社等五家机构整合而成的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教育出版股份公司)。它囊括了基础教 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外文教材和教学仪器业务。若上市成功,将成为首家借力资本市场的中央文教企业。其母公司、实际控制人,则是去年年末由上述五家主 体全部资产组建而成的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下称教育出版集团)。

  教育出版集团2010年经审计的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净资产80余亿元,集团销售收入60余亿,而净利润则为8亿元。预计2011年收入约为80亿元,净利润率为10%-15%。

  “目前教育出版股份公司的内部整合、财务统一和人力资源薪酬体系调整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教育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朋义向财新《新世纪》透露。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出版集团下属科学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版集团等两家中央级出版集团,也在积极筹备登录A股主板。

  显然,这是近两年来一波国字头大型出版发行机构上市热潮的延续。

  2010年1月,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境内第一股皖新传媒(601801.SH)挂牌上市;10月,中南传媒(601098.SH)作为A股市场第 一只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出版传媒类公司上市;此外,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实现借壳上市。

转企改制热潮

  这些“航空母舰”纷纷试水资本市场,并非偶然。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明确提出“打造一批大型出版传媒‘航空母舰’”的战略规划。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时间表,明年6月,非时政类的独立法人报刊的转体改制将全部完成。之后将出现新的期刊集团,这些集团也将寻求上市。”

  “融资上市首先是一项政治任务。”一位人教社内部人士表示。

  李朋义则透露:“(教育出版)股份公司的设立,是我们在三个半月时间内完成的。”

  之所以如此急迫,是因为有中央确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在先。早在两年前的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经营性出版社要在2010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的死命令便已下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亦强调要“培育一批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出版集团公司”。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中国教学仪器总公司的转企改制花费了一年多时间。

  紧接着,教育出版集团的筹建和上市工作可谓分秒必争。2010年10月,不仅股份公司尚未设立,集团公司也仍在组建过程当中,但上市事宜已经紧 锣密鼓的展开。“我们通过招标的形式,选择了中银国际作为主承销商”,李朋义透露,“来参加竞标的十多家中介机构都是国内顶级的。”2010年12月18 日,教育出版集团正式成立。2011年3月31日,教育出版股份公司完成整体变更。

  依据上市发行审核办法,3月31日完成工商登记变更、正式成立的教育出版股份公司需要满足持续运行三年的条件,由于教育出版股份公司系新设股份公司,没有有限责任公司的连续业绩可以计算,这意味着其上市需要申请三年持续经营豁免程序。

  “即使申请三年豁免,也需要满足运营一年的要求。”一位熟悉上市事宜的资深人士表示。这意味着教育出版股份公司需要在2012年3月之后申请三年豁免,而其上市需要的辅导、材料准备等工作会依次展开。

  事业单位转成企业,各出版社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菲。“五险一金”是改制必须的支出,李朋义没有透露具体数字,但也表示“数以亿计”。

国有股独大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教育出版股份公司注册资本39.50亿元,控股股东教育出版集团出资39.105亿元,另一发起人北京昱畅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资3950万元。

  北京昱畅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全资子公司。“昱畅天下的加入主要是为了满足法人股东超过两个的基本要求。”一位接近教育出版集团的知情人士表示。

  由于目前两个法人股东的结构仍显一股独大,为顺利上市,股东结构的优化势在必行。“2011年9月底之前,教育出版股份公司还会引入一些战略投 资者,目前包括高校出版社的发起人、地方出版集团、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都在进行谈判。引入战略投资者所占股份比例不会超过20%。”一位接近教育 出版集团的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文化产业基金正是中银国际与财政部联合发起设立。李朋义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股份公司的确处于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阶段, 而选择投资人的标准则是“要看是否有利于集团未来业务发展”。

  而对于员工持股,李朋义表示“目前没有安排。”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出版集团大多靠行政捏合而来,公司治理结构仍问题多多。

  “最要命的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基本上占了70%以上。”相对于外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质疑,李朋义更担心的则是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李朋义表示: “整合资源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首先是几家出版社组合后产生的内部整合问题,之前各个出版社各自的仓储物流、信息管理平台、数字出版、采购、财务 管理系统等都在着手整合。

  进入集团的出版社过去的不良资产还要剥离到集团公司。“这些不良资产要么在集团里选择好的模式继续发展,要么关掉一些。”李朋义表示。

  由于几家出版社独立经营时一些业务的重合,内部整合不可避免地牵扯到利益分割。“例如语文出版社的语文教材和人教社竞争,人教社、高教社、语文出版社这三家都有职业教育。到现在还在竞争。”李朋义对此并不讳言。他表示,解决的办法是“内部定规矩,避免内部竞争”。

垄断优势

  避免竞争的努力并不限于集团内部。由于高校出版社的快速发展和良好业绩,业内一度传出高校出版社也将加入教育出版集团、甚至整合进股份公司打包上市的传闻。

  一位接近教育出版股份公司引资事宜的知情人士透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一些高校,正和教育出版集团讨论加盟事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周蔚华则表示,没有考虑加入教育出版集团。

  一家中央级大型出版社人士分析,大多数高校出版社无意加入教育出版集团,原因是高校出版社突出的盈利能力,这样的高盈利产业,高校并不愿意拱手相让。而人事安排上也会出现很多障碍。

  不过,一旦上市获得融资,通过并购获得有利资源必然纳入教育出版股份公司的战略规划。“并购计划是募集资金投向的一部分,我们不仅会在国内,也将在国外寻找合适的并购目标。”李朋义说。

  李朋义的底气显然来自于旗下几家出版社的特殊地位。

  教材教辅是出版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中国出版业80%的利润来自教材教辅。人教社和高教社在教育资源上居垄断地位。全国出版业约四分之一的市场被中国教育出版集团占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庆国如此形容教育出版集团在业界的地位。

  根据教育出版集团提供的数据,集团的中小学九年教材占全国市场的50%,高中教材占70%,职业教育占35%,高等教育占25%。毫无疑问,组合而成的教育出版集团已经成为教育出版市场的龙头老大。

  “高教、人教一个垄断大学,一个垄断中小学,放在一起就更垄断了。这对其他80多家教材投资开发编写教材的出版单位来说,无疑是个打击。”某教材市场资深人士表示。

  以人教社为例。由于长期以来全国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出版均由国家授权其独家经营,虽然1999年以后,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垄断逐渐打破,但制度惯性之下,其教材特别是文史类基础教育教材仍可独占市场。

  据一位熟悉教材出版的人士介绍,人教社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租型”,即其他出版社如需安排印刷、发行人教社教材,必须按教材总价的3%额度租用人 教社可将印刷教材的胶片(型版),地方出版社便可以赚取发行利润。此人士分析,以前是事业单位,人教社不计较靠薄利多销取胜。但今后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要 求股东回报,取消租型对增加利润是很可观的。

  也有分析认为,人教社上市后可能放弃租型模式,收回教材发行权以求利润通吃。“人教社的教材很有优势,自己发行和配送的话利润会更加丰厚。”一位教材出版行业资深人士说。

  即使无法改变租型,无论是整合前的人教社还是现在的教育出版集团仍有能力要求地方出版集团保证其50%以上的教材份额,这一协议则是租型的先决条件。

  基础教育文史类教材可能回归统编的说法,更令教育出版集团获得垄断。“我们在教材编写方面的确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李朋义对此并不回避。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亦表示,从目前来看,无论情况怎样变化,中国教育出版集团承担着教材的“国家队”的身份、地位、角色不会改变。

  目前,教材市场真正的竞争其实主要在于教辅材料市场份额的争夺上。“教辅市场基本上已经放开了,只有教材其实是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民营出版公司大规模做教材还不现实”。一位出版界资深人士表示。

  “目前民营对教育出版集团并不构成挑战。”李朋义对竞争信心满满。“我们是做全科,而且掌握着著作权。”李朋义称。

  上述熟悉教材出版行业的人士表示担忧,“成立出版集团,更有资格去垄断。其他出版社被挤出市场的可能性更大。”

  财新《新世纪》记者杜柯、张新名对此文亦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57

為國購第一航母 香港買手十年兜踎

 2011-8-18  NM




剛完成五日試航,本週日返回大連 港的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瓦良格號,原來與香港甚有淵源。香港創律集團於九八年用二千萬美元,向烏克蘭買下航母,打造成進軍澳門的賭船。創律的董事向本刊直 認,賭船是幌子,買航母才是真,目的是要西方放下戒心。創律買艦的過程不僅看到中央在港布下的棋子、脈絡,亦看到國家怎樣「善待」昔日立功的創律。

大連港週日非常熱鬧,軍方大放炮仗,慶祝瓦良格號試航完畢,但在香港,當日購艦的創律集團卻很冷清。創律集團有限公司位於銅鑼灣海都大廈天台,風光時有十 三個物業、卅一幅地皮的創律,今日辦公室僅四百平方呎的僭建天台屋。內裡只得桌椅,文件不多,回來取東西的職員對本刊說:「哪隻航空母艦?賣咗好耐啦!你 唔使等,老闆唔會返嚟o架喇,呢度都無乜辦公。」

十年磨劍

本刊接觸到創律董事之一徐增順,他是主席徐增平兄長,居於海都大廈一單位,記者問徐增平有沒有獲邀去大連看試航,徐增順酸溜溜地說:「試航總得去看看。我 弟弟徐增平可能是去了,但我不清楚。」「當年創律買艦,話要搞海上賭場,為何現在變航母?」原來不停說航母一事敏感,不欲多言的徐增順,聽到記者如此問, 馬上得戚地說:「以前計劃用來做賭船是假的,是幌子,其實一開始便是為中國買航母,這麼大的國家,怎能沒有自己的航母?」怎能沒有自己的航母?一直是中央 多年心結。大陸軍隊科技落後,無法生產航母,擁有航母的歐美強國,又擔心中共擴軍,一直不肯賣艦。九十年代尾,中國軍方曾欲透過商人買艦,減低敏感性,人 選之一是海外人脈廣的賴昌星,怎料賴因遠華走私案潛逃海外,軍方於是想到早種香港的棋子徐增平。

曾慶淮撐腰

現年五十九歲的山東人徐增平,八三年從廣州軍區退伍,來港從商,從事電器、地毯及農副產品貿易,生意雖不顯眼,但他跟內地高幹交情非淺。本刊查到他與太太 劉克先(中國女籃前隊員)共同佔有五成股份的中華文化城有限公司,董事之一是曾慶淮(內房股花樣年董事長曾寶寶的父親),曾大有來頭,兄長是國家前副主席 曾慶紅,曾慶淮在港搞中港文化活動,實際上擔當統戰工作。有曾慶淮撐腰,徐增平「忽然」富貴,九七前買了銅鑼灣、北角十二個商住單位,又在大嶼山、坪洲豪 掃卅一塊農地、荒地。奇怪是這些地皮沒甚商業價值,至今亦未曾建過什麼。但中國軍方卻無比信任徐,徐於九七年拿坪洲一塊海濱荒地(九一年買入價只是二千六 百萬元)作抵押,竟向上市公司航天科技公司借到三億三千萬元。航天時任副總裁劉超英,她父親正是當初欲找賴昌星買艦的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原來九七年, 烏克蘭招標出售航母瓦良格號,徐增平在八月於澳門成立創律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將買船一事,包裝成變身賭船的鴻圖大計。創律旅遊大股東達程投資,由華夏證券 持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股權,華夏股東包括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開發投資銀行、中國華能財務等大型國企。

有官、軍脈絡射住,徐再拿着航天借來的巨款,於九八年向烏克蘭買艦。徐一直向外強調買艦絕無軍事成分。「當時隻船係準備做海上賭船,有酒店房、賭廳,公司 請晒建築師畫晒圖則,這些工夫做得好認真,令人相信真係用作商業用途。」一名知情人士說。徐雖然買到母艦,但各國仍質疑賭船之說,徐趁當時澳門醞釀開放賭 權,找澳門立法局議員陳繼杰(前亞姐陳奕詩男友,因廣南騙案潛逃至今),向澳門政府申請搞賭船。另一方面,徐更財大氣粗,年頭買艦,年尾又以二億五千萬元 買入港版「梵爾賽宮」深水灣道三十七號豪宅。豪宅○一年放售時,賬面賺四千萬元。徐增順向本刊說:「四千萬元算什麼?比起要買整條航空母艦簡直微不足道, 如果這房子放到今天,起碼漲多幾個億!」烏克蘭賣艦前拆走所有武器、雷達、甚至引擎;九九年底,母艦被拖離烏克蘭港口,但駛至黑海遭到土耳其以安全為由阻 撓,要中國外交部出面斡旋,擾攘三年,才經新加坡駛到南中國海;但船沒駛入澳門,反而北上大連軍港,創律旅遊的博彩許可證,於母艦抵大連當天,被澳門政府 吊銷,各國才知軍艦變賭船不過是幌子。而徐花了二千萬美元買來連動力都沒有的母艦空殼,連同三年來的過路費、運費、罰息等總開支高達一億美元,也只可說是 慘勝。

十年兜踎

記者問徐增順買艦一事,國家有否出力?「如果沒有國家支持,這艘船很難搞回來。」徐答。究竟母艦最終是送予國家還是售予國家?徐無奈地說:「國家哪有付 錢?錢都是我們出的!」果然,船一抵大連,債主就登門,中央祝福亦用光。曾經豪氣的徐增平和創律就風光不再,徐氏兄弟擔任大股東的八間公司,有三間執笠; 另外根據法院公開的資料,十年來有十三間公司曾向創律和徐增平追債共三億港元,大債主是當日放數的航天科技,○四年曾入稟要求創律和徐增平償還二億二千萬 元,至一○年創律還欠七千萬元。記者向徐增順查詢何以創律欠債纍纍,他說:「你看到的公開資料都無錯,我只能告訴你,每間公司都有自己的困難吧,別人要申 請我們破產有別人的權利,商業社會就是這樣。」你們徐家如此幫國家做事,國家應否報答你們?徐唏噓地道:「我們只要對國家貢獻便行,至於國家怎對待你,是 國家的事,我們實在不好說了。」

第一航母的誕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46

朱孟依王國為何盛極而衰 中國地產界「隱形航母」的隱形跌落

http://www.infzm.com/content/93198

九年前,朱孟依麾下的合生創展成為國內首家銷售額超百億的地產公司,被稱為「中國地產界的隱形航母」。但在一系列人事震盪之後,在萬科等追隨者如今已成千億航母時,合生創展卻仍在百億徘徊。朱孟依地產王國的發家和衰落,映射了這個與地方政府關聯密切的行業由亂而治的歷程。

一年零五個月過去了,那把總裁的交椅上仍空蕩蕩的。

合生創展集團(00754.HK)這艘「地產航母」,自2008年就開始顯露衰象。五年間,這裡已換過三任總裁。不管是雄心勃勃的武捷思、臨危受命的陳長纓,還是如履薄冰的薛虎,在董事局主席朱孟依的家族王國裡,都成了匆匆過客。連短暫代理行使總裁職責的張懿也不能倖免。2013年7月11日,合生創展發佈消息,張懿辭任執行董事、副主席兼財務總監。接替張懿擔任董事局副主席的,是年僅24歲的朱孟依之女朱橘榕。

總裁級的管理層如此頻繁地更迭,這在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史上亦屬罕見。

朱孟依十幾歲即外出闖蕩,1980年代從廣東豐順一個商業街成功起步,用不到20年時間創造了中國第一家銷售額過百億的房企。

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朱孟依一直是以地產富豪的身份上榜。但在朱孟依家族的事業版圖上,地產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控制的珠江投資集團是廣東省首家本土壽險公司珠江人壽最大股東,珠江投資的產業還遍及高速公路、鐵路、煤礦與電廠等。其大哥朱拉伊(新南方集團董事長)及三弟朱慶伊(廣東珠光集團控制者),亦是各大富豪榜的常客。

過人的商業天賦,敢「捅破天」的強悍風格,讓朱孟依家族在過去三十年混亂無序、缺乏基本規則的商業環境中如魚得水。然而在走過草創期之後,朱氏家族似乎變得力不從心。

「十幾年前剛進公司的時候,老闆當時意氣風發,不怎麼好看的一個人也讓人充滿敬畏。這兩年明顯感覺他的精氣神沒了,一言一行都流露出無比的疲憊。」一位跟隨朱孟依多年的部下對南方週末記者稱。

早在2004年,合生創展已是內地首家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房企,讓萬科、恆大等甘拜下風。但遺憾的是,9年過去了,在曾經的追隨者均已跨越1000億元銷售額門檻時,合生創展仍舊在為150億元的年度銷售目標苦苦掙扎。最新銷售數據顯示,萬科2013年前七月累計實現銷售金額976.5億元,恆大這個數字是527億元,而合生創展僅為62.8億元。

「朱老農」的家族接班人

女兒朱橘榕在她高二時的一篇作文中曾描述過朱孟依的工作狀態:長年累月四處奔波,身邊無親人陪伴,也沒人照顧,有的只是一堆看不完的文件,推不掉的應酬和壓得人喘不過氣的壓力。當時還不滿十八歲的朱橘榕在作文裡寫道:「爸,不用害怕。你老了,現在是我牽著你的手往前走了。」

穿過矗立著阿波羅太陽神與八匹駿馬青銅雕塑的廣場,和一個奢華的古典宮殿式大堂,經過曲曲折折的走廊,到達一個寬敞的空間。這裡是位於北京中央商務區的珠江帝景豪廷酒店3樓,54歲的朱孟依每天在此辦公。

與其旗下樓盤及酒店窮奢極欲的張揚相反,潮汕人朱孟依一直保持刻意低調,未接受過媒體的採訪,也不會在鏡頭裡露臉,甚至曾有報紙因刊登朱孟依的照片而被其要求撤投廣告。這份神秘感使得他成為中國房地產界一個地下教父式的人物,王石一度感嘆朱氏家族的企業才是「中國地產界的隱形航母」。

刻意低調部分來自朱孟依略顯封閉的性格。從外表上看,這位頭髮稀疏、顴骨突出的商人衣著普通,沉默寡言,就像你在鄉下隨隨便便能碰到的農民。不認識他的人,很難把這位其貌不揚的中年人與一位現代大亨相聯繫,這是他被業內戲稱為「朱老農」的原因。不過讓人稱奇的是,這樣一個人開發的房子在北京和上海均賣出了天價。

朱孟依甚至沒有什麼業餘愛好,不打高爾夫,偶爾也只是鬥鬥地主,「他的娛樂很少。如果有一個漂亮女孩子坐在他旁邊,他臉上還會流露出不自然的表情。」熟悉朱孟依的人透露。

另外,巨大財富帶來的不安全感亦讓朱氏家族天然地遠離媒體,在2009年傳出朱孟依因涉及黃光裕案被帶走協助調查的消息後更是如此。

儘管是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朱孟依卻依舊保持著一個潮汕商人的勤奮。他沒有什麼固定的日程安排,常常工作到凌晨,長年在珠江帝景的臥室、餐廳和辦公室三點一線。這位富豪生活很簡樸,吃飯就是白粥青菜參湯,但請客的時候非常豪爽。

女兒朱橘榕在她高二時的一篇作文中曾描述過朱孟依的工作狀態:長年累月四處奔波,身邊無親人陪伴,也沒人照顧,有的只是一堆看不完的文件,推不掉的應酬和壓得人喘不過氣的壓力。當時還不滿十八歲的朱橘榕就在作文裡寫道:「爸,不用害怕。你老了,現在是我牽著你的手往前走了。」

六年後,朱孟依家族史的時間表果真翻到朱橘榕這一頁:2013年7月11日,由於張懿辭職,24歲的朱橘榕接替張懿擔任合生創展董事局副主席。

其實在過去兩年中,朱孟依已經費盡心思為女兒安排了一條成長通道,一點點地將她推向公司重要崗位。因此,當朱橘榕接班的消息真的傳來時,公司內部已經不覺得新奇了。

2009年12月,朱橘榕就開始擔任合生創展總裁助理一職,分管集團財務、人力行政管理等工作。彼時,她才21歲,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系大三學生。合生創展一位前管理層人士稱,朱橘榕能在2007年去中國人民大學讀書,是因為當年朱孟依捐款幫該校修建圖書館新館及國學館。不過朱橘榕對外稱,自己從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畢業後,是以港澳生的身份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當時考了六百多分」。

合生創展與朱橘榕共事的一位管理層人士對這位接班人的評價是:聰穎努力,感情細膩。在重男輕女氛圍濃厚的潮汕區域,朱孟依卻對女兒朱橘榕表現出非同一般的疼愛。一進入公司,朱孟依就讓女兒負責全公司的人事。

可想而知朱橘榕當時的壓力有多大,甚至不容有試錯的機會。「一開會,黑壓壓坐了一大堆老男人,沒有在房地產公司幹過一天,就要調配上百億公司的人力資源,當時她沒有一點威信和專業背景,就算有也是父親給的。」一位在朱橘榕手下幹過的人士如此描述。

但朱橘榕顯然比朱孟依更能關注到一些細節,哪個員工需要搬家,她會提前叫物業幫忙;哪個員工太太要生孩子了,會提前叫人事部門找個產科主任,她還經常組織員工去海邊拓展,登山、打球。

朱橘榕以處於半年報發佈的靜默期為由,多次婉拒了南方週末記者的採訪請求。合生創展的一位負責人稱,朱橘榕跟她父親很不一樣,朱孟依可以駕馭很多資源,朱橘榕剛剛「被副主席」,自己也還沒想好說什麼。

職業經理人出走

「朱老農」也曾一度致力於空降職業經理人改造合生創展,但終未能長久。隨著職業經理人的紛紛出走,合生創展此後的家族色彩愈發強烈。

創業初期,朱孟依傳承著潮汕商幫沿襲數百年的「家族模式」,帶著一批老鄉跟隨自己做事。在安排兒女接班之前,朱孟依的妹夫何國華、親戚朱克林分別掌管過珠江投資,2007年法定代表人還曾變更為其三弟朱慶伊,如今珠江投資控股集團的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是朱橘榕的二哥朱偉航,而朱橘榕的大哥朱一航,則被朱孟依派往與合生創展並沒有直接架構關係的珠江商貿物流公司擔任董事長。

「朱老農」也曾一度致力於空降職業經理人改造合生創展。2005年前後,一大批房地產行業頂尖人才聚攏在珠江投資和合生創展,包括廣東省前省長助理武捷思、前萬科地產總經理姚牧民都曾被朱孟依高薪招至麾下。

「三年後,合生創展將是國內最大的地產開發商。」這是武捷思2005年4月掛帥珠江投資首次發言就放出的豪言壯語。

武捷思的確協助朱孟依將這家公司帶入新發展階段,他為合生創展引入淡馬錫以及老虎基金,此後又成功通過配股和發行可轉債籌得大筆資金,這是合生創展上市以來最為炫目的一次資本運作。

但到了2008年1月,在離合同到期還差三個月時,武捷思以身體原因辭任總裁,一度令業界疑惑。一位前高管稱,武捷思曾試圖精簡合生創展組織架構,並設計了一整套能把合生創展真正發展為國際化大公司的決策,這其中包括收購當時瀕臨破產的順馳地產,以及旅遊衛視等,「但朱孟依並沒有信任武捷思,這些建議最終都不了了之」。

武捷思走後,工程建築出身卻又擅長營銷的陳長纓接任總裁一職。他是業內知名的營銷高手,在他曾負責的北京區域2004年完成銷售30億。2008年年底,朱孟依受黃光裕案牽連被協助調查,消失了長達9個月,有關商業銀行一度停止對合生創展放貸,到2009年春節期間,沒有老闆決策的合生創展,一度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此時正值金融危機,臨危受命的陳長纓帶領全公司在春節期間加班賣樓,並在北京及上海地區大幅降價,包括珠江帝景等個別項目降價近40%。當年上半年合生創展銷售將近100億,終於將公司從資金鏈斷裂的懸崖邊上拉回來。

然而,帶領合生創展渡過危機的陳長纓並沒有得到朱孟依的首肯。一位前高管稱,在創始人消失的近一年時間裡,合生創展從財務及運營上平穩過渡,甚至比朱孟依管理下的公司還要健康平穩。然而,正是這種跡象讓剛剛渡過大劫、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朱孟依有一種錯覺,「他會想,這是誰的公司?」而且,2009年下半年樓市行情的突然反轉,讓朱孟依認為陳長纓上半年房子賣便宜了。

2010年1月,陳長纓以「希望有更多時間處理個人事務」為由辭去總裁一職。

隨著職業經理人的紛紛出走,合生創展此後的家族色彩愈發強烈。朱孟依的強勢與不安全感,也讓其周圍有一種揮之不去的肅然氣氛。從公司的總裁,到其他高管人員,無不對朱表現出一種敬畏感。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也讓朱孟依之外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逐漸成為程序性和事務性的,即使位高如董事局執行董事,亦只是「傳聲筒」。

2012年3月,合生創展第四任總裁薛虎辭職,朱橘榕隨即就任常務副總裁。有知情人士稱,薛虎離職的當天,他給最好的朋友打電話說:「解脫了。」

在薛虎掛職總裁的最後幾個月,他甚至刻意躲著朱孟依,「老朱上北京他就呆在廣州,老朱上廣州他又跑到上海,有一段時間連電話都不接。」上述知情人說。

「什麼事都得負責,你又負不了責,沒有權力。明明不能干的事情都讓你幹,像土地證還沒有拿到就讓開發,出了事都是職業經理人自己承擔,這怎麼弄?」一位前高管向南方週末記者抱怨,合生創展總裁這個位子更像坐在火山口上。

「屬於朱孟依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那片鹽鹼地上,朱孟依耗費了8年時間,累計投入200億元,建起了數千棟別墅。不過如今,這裡背上了亞洲最大「空城」的名號,而它也成了合生創展的「滑鐵盧」。

沒人能算清合生創展過去五年因過度人事震盪造成的損失。根據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最新發佈的國內房企50強的榜單中,萬科、綠地、保利、中海等2013年上半年都突破600億元銷售額大關,萬科更是憑藉830億元的銷售額奪魁——但作為2004年即創下百億銷售額、規模曾經不遜於萬科、中海的合生創展,如今竟然淪落到50名之外,處境著實尷尬。

多位離任高管及接近合生創展決策層的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合生創展多年來的土地策略、財務策略、企業領導者的個人風格,讓他們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盡顯疲態,「屬於朱孟依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地產界,朱孟依走「高層路線」已不是什麼秘密。

朱孟依在房地產行業一戰成名,始於1992年在廣州天河區開發的華景新城項目。當時那裡還是一片農田,合生以極低的價格拿地。不久之後,廣州市政府宣佈城市規劃,天河區成為廣州市中心區域。

此後的駿景花園、珠江帝景、逸景翠園、華南新城這些樓盤的地塊當時都很偏僻,不被市場看好,但朱孟依能先於城市發展規劃一步拿下,除了他大膽外,最關鍵的是他早已獲悉廣州城市的發展規劃是向東、向南,他總可以在城市規劃公開實施前,以極為優惠的價格拿到地塊。

協議拿地則是合生創展早年騰飛的重要因素。合生創展近年來在土地市場上的動作不大,大部分土地仍舊是它以前握有的大量用協議方式獲得的廉價土地。高盛的一份報告稱,合生創展在上海、廣州、惠州購買的土地,成本是全房地產行業最低的,最典型的是位於天津寶坻區的「京津新城」項目,拿地成本僅為78元/平方米,完全是一個象徵性的價格。

一位合生創展前高管稱,朱孟依2003年能獲得天津寶坻2.5萬畝的土地打造京津新城,也是借助於關係。朱孟依在那投資了6億,做了一個超過900個房間的凱悅酒店。

「當時我們都認為在那片荒地上做酒店一定會虧的,勸老朱做個200個房間的小酒店就行了,結果他還是堅持做一個有900個房間的超大型酒店,結果凱悅酒店這幾年每年虧幾千萬。」該高管稱。

在那片鹽鹼地上,朱孟依耗費了8年時間,累計投入200億元,建起了數千棟別墅。不過如今,這裡背上了亞洲最大「空城」的名號,而它也成了合生創展的「滑鐵盧」。

「政府最開始稱這裡有京津城際,還會有很多配套,結果很多承諾都沒兌現,到後來就是一個民營企業幹了政府所有的活。如果老朱是一個土地的販賣商,他肯定賺翻了,但他還是踏踏實實幹下去——現在看,如果把那些錢投在北京、上海,周轉會更快,利潤會更高。」一位合生創展的高管說。

朱孟依簡介。 (CFP/圖)

走出地產業

以土地「招拍掛」為分水嶺,房地產企業的座次漸次分化。一些此前專門靠倒買倒賣土地生存的公司逐漸萎縮、消失,另一些適應了新規則的公司則迅速擴張。

2004年8月,中國土地市場遊戲規則發生重大調整,土地實行公開「招拍掛」出讓。此後,土地協議出讓雖未絕跡,但逐漸在實踐層面退出。以此為起點,房地產企業的座次漸次分化。一些此前專門靠倒買倒賣土地生存的公司逐漸萎縮、消失,有著較高聲望的房地產企業則迅速適應了新規則,並在資本市場助力下進行規模擴張。

隨著房地產行業越來越規範,利潤越來越薄,朱孟依的重心也開始向其他產業傾斜。早些年在房地產業賺錢堪稱暴利,只要花8%的自有資金就能撬動一個大項目,跟政府關係好就可以隨便囤地、調規、土地變性和更改容積率。「現在的房地產業在老朱看來是辛苦錢,他都不願意掙了。」合生創展的一位前高管稱。

2012年12月,珠江人壽低調開業,朱孟依家族掌舵的「珠江系」加快進軍金融、投資業,構築三大支柱產業的戰略部署初見雛形。此前,泛房地產、基礎設施與能源已成為「珠江系」的左臂右膀。

公開資料顯示,珠江人壽註冊資本為人民幣6億元。朱孟依、朱拉伊、朱慶伊三兄弟旗下企業各持股20%,為珠江人壽實際控制人,另外40%股權由粵財信託與廣州國際控股集團平分。民營資本能拿到壽險牌照並非易事,但朱孟依總能通過各種途徑分食壽險蛋糕。

2000年,珠投集團獲得了為廣州九運會鋪設數據傳輸網絡工程的機會,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便在廣東省內鋪設了三千多公里的網絡。珠江投資旗下的廣東盈通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成為廣東省內擁有光纖網絡資源最多的公司,後來朱孟依將其在盈通的絕大部分股份,出售給急於介入電信行業的中信集團。

珠江投資集團官網則顯示,其已發展成為集房地產、公路橋樑、通信網絡、煤炭能源、電力水利、商貿物流、管理諮詢、教育、證券等行業為一體的大型投資控股公司,總資產超過200億元,該公司官網預計,僅泛房地產、基礎設施、能源三大板塊,未來10年內,將實現年銷售收入435億元,年利潤達到84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85

航母經濟學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8/blog-post_15.html
2013年6月18日筆者拙文《南海有第二個波斯灣》指出今年所謂在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的「習奧會」,其實是骨子裡兩派幫會香主為堂口和相關利益的講數。簡而言之便是海權和中美在全球經濟這塊大餅中劃分自己的勢力範圍。戰爭的勝負關鍵其實在乎概念,航母作為現代軍事核心的重要性其實是二戰時的中途島海戰中確立。到了二十世紀,筆者對究竟航母是否應該仍具備超過半世紀之前的作用存有疑問。不過近日第一島鏈內風雲四起,先有強國而現在尚連導彈也沒有的菲律賓也嚷著要發展航母,加上大日本帝國的出雲號下水,今天且讓筆者就共匪的航母經濟學胡扯一番。

其實早於1985年,中共已經向澳洲政府買入已退役HMAS Melbourne作「廢鐵」以發展國內工業。之後買入基輔級航空母艦明斯克號(Minsk)和基輔號(Kiev)作為綜合休閒娛樂平台。後來鄧小平矢志發展經濟,因此中國航母發展連一些亞洲的小國也不如。直至近日成功把前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瓦良格號(Varyag)改裝成遼寧號後,中國才勉強成為擁有航母的軍事「強」國。
擁有航母是綜合國力的體現,因為除了航母本身外,尚要有艦載飛機和配套艦隊的配合,其中涉及的金錢和資源開支乃天文數字。此外要成為具真正實質意義的海上霸權,必須擁有相稱的軍事工業體能自行生產這些配套。除美國外,當今亦只有俄、英、法勉強才擁有如此實力,因此擁有十一隊航母特遣艦隊的美帝實際上是當今世上惟一而不可挑戰的海上霸權。
以2011年的GDP計,米帝的GDP剛好是共匪的一倍,如此推論中國應擁有五至六隊航母特遣艦隊。根據Lawrence James的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事頭婆在十九世紀末業的Man-O-War維持在其他所有國家總和之上,所以後來德國發展公海艦隊推倒這個軍事平衡令大英帝國非置德國於死地不可(見拙文《The Crowe Memorandum》)。以當今米帝外,其他國家共有十隊航母特遣艦隊亦剛好不超過這個數目。不過這十艘航母的噸位跟米帝的尼米茲級(Nimitz Class)的十萬噸計比較,基本上只等於舢舨,這可尚未包括八艘四萬噸黃蜂級(Wasp Class)兩棲突擊艦、艦載戰機數量、導彈和技術。
當今米帝其實是繼承十九世紀的大英帝國而以十一隊尼米茲級(Nimitz Class)航母特遣艦隊控制環球市場和資源(特別是石油)的市場和分配。近代全球化、環球資本主義乃至共匪中國模式的成功其實有頼米帝作為世界警察維持秩序的能力。中美進行軍事競賽甚至共匪挑戰米帝海權在現階段皆是非常不智的行為。至於米帝只對中國的市場和利用其人口紅力加上透支其環境資源以替美國資本家賺錢有興趣,誰會願意像當年大日本皇軍般愚蠢要佔領一個人多資源少的低等民族以虛耗國力?!以共匪當今的軍事實力和技術,即使建立了五隊舢舨航母特遣艦隊也還未能動米帝海上霸權的皮毛。
不過筆者有一猜想,其實「習奧會」的其中一個要點是米帝是否願意把第一島鏈拱手出讓給共匪成為其內海勢力範圍。事實上米帝基於財困而戰略焦點仍是環球市場乃至中東和其他地區的石油資源,只要共匪保證不挑戰米帝的海上霸權,把第一島鏈交予習總做睇場又何妨?至於習總接管後一方面專心開發區內石油資源,另一方面又可以逐步建立其「大東亞共榮圈」的東亞自由市場,傚法米帝在東亞劃地為王以竟其「小美國夢」。這個策略亦是中國「後世界工廠」的惟一出路,而習總亦必須有足夠武力應付區內其他國家挑戰其地位,當中的主要對手當然是支那人的世仇大和民族!

中日近年在軍事上劍拔弩張,其深層意義在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44

SMG整合大棋局:百視通、東方明珠合體 造A股首家千億級傳媒航母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03/145395.html

i黑馬:被稱為國有文化傳媒行業整合“第一局”的上海文廣(SMG)重大資產重組大局已定。除了擬將A股文化傳媒板塊中市值排名第一第二的百視通、東方明珠公司合二為一外,尚世影業、東方購物等文廣旗下諸多優質資產亦將註入,A股首家千億級文化傳媒上市公司即將誕生。
 
 
值得關註的是,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恰逢中央著力打造新型主流媒體之新政,內外因疊加所產生的能量,或許超乎市場預期。
 
SMG整合大棋局:合並+註入
 
作為國內廣電系唯一有兩家上市公司平臺的上海文廣,如何規避同業競爭、做大做強,一直是業界及資本市場關註的話題。

整合猜想大致有二:

猜想一認為將同時保留兩個資本運作平臺,但調整各自的定位、方向;

猜想二是將兩者合並,打造統一資本平臺。
 
一位深諳國有文化傳媒企業資本運作的投行人士向表示,第一種方案不僅涉及證監會對同業競爭和獨立性問題的嚴格審查,而且還會導致誰是文廣核心資產優先註入平臺之爭,不利於整合資源,規模化發展。“應是合並方案——不存在誰吸收合並誰的問題,百視通與東方明珠合並為新的上市公司平臺,將文廣集團優質資產批量註入,從子公司上升到集團戰略層面,打造新上市公司的嶄新格局。”如此一來,市場對SMG重大資產重組的關註點就自然聚焦於註入什麽資產和新公司的新戰略上。
 
百視通和東方明珠的盈利能力在A股文化傳媒類上市公司中已是鶴立雞群。上半年財報顯示,兩公司凈利潤合並就已達9.95億元,按慣例全年合並應該超過20億。
 
而文廣旗下具備註入上市公司條件的優質資產在國內文化傳媒企業中也首屈一指。
 
去年才引入弘毅投資的尚世影業有望率先註入。資料顯示,成立僅三年多的尚世影業是國內首批轉企改制的國有影視企業。公司業務除影視劇投資制作和引進發行外,涉足整合廣告營銷、演藝經紀、衍生業務等眾多領域,拍攝的影視劇包括《蝸居》、《懸崖》、《十月圍城》、《龍門飛甲》等。2013年,尚世影業營收近6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長超過60%,2013年凈利潤超過8000萬,2014年有望破億。
 
“尚世影業證券化的進程,比外界預料的可能要快得多。”SMG尚世影業總經理陳思劼9月2日在上海舉行的東方證券傳媒及互聯網高峰論壇上表示。在該會議上,陳思劼高調宣布尚世影業即將與迪士尼展開合作拍片計劃,與好萊塢獨立制片公司STX成立合資公司探索影視制作新商業模式,並且將與華納兄弟和華人文化基金共同發起設立影視劇基金,可謂三箭齊發。“尚世影業的業務規模目前與剛剛借殼上市的長城影視類似,又有全產業鏈為依托,加上大張旗鼓的國際化戰略,資本市場的估值將會相當可觀。”現場的行業分析師表示。
 
除了尚世影業外,國內電視購物行業龍頭東方購物更是蓄勢待發。“東方購物2013年的銷售額已超過80億,凈利潤近5億元,而且現金流極其充裕。尚世影業、東方購物等優質資產足以讓重組後新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大大增厚。”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此外,SMG旗下炫動傳播、東方娛樂、東方廣播等傳統廣播電視業務也潛力不小。據分析師估計,此部分資產盈利能力目前在10億元左右,但因政策因素,短期暫難註入。
 
千億傳媒航母“試水”文化新政
 
上海文廣資產大整合,恰逢中央關於打造新型主流媒體之新政出臺之際。
 
8月18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該新政被稱作是十七大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以來最好的政策機遇。
 
“縱觀A股國有文化傳媒類上市公司,能夠在資產規模、盈利能力和運營能力上引領市場的,可能就只有重組完成後的上海文廣集團旗下新上市公司了。”上述投行人士表示,該人士稱,重組完成後的新上市公司既有文化傳媒全產業鏈運營優勢,又依托SMG傳統內容和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和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等新興媒體牌照等資源優勢,其業務布局之全面,業務形態之多樣,堪與迪士尼、時代華納、NBC環球等全球傳媒巨擘比肩。
 
記者獲悉,上海文廣重大資產重組已進入最後沖刺階段,國內首個市值千億級的文化傳媒上市公司之誕生將指日可待。據悉,SMG將以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為契機,“積極響應並加快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和建成新型傳媒集團的號召和指示精神,大力推進實施互聯網轉型戰略,力爭成為中國文化傳媒行業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典範。”
 
除了政策之“天時”,“人和”因素亦不可忽視。集上海文化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和總裁於一身的黎瑞剛,還執掌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坐擁大量海內外傳媒資源,業界預計,黎瑞剛既然操刀文廣大整合,應該不會僅停留在傳統廣電業務的三分地上,其後續的資本運作也值得期待。
 
據悉,加大與國內外資本、傳媒和互聯網巨頭的合作,縱橫捭闔、並購擴張,進一步夯實內容、渠道、平臺、服務等全產業鏈布局,加快互聯網化轉型,有望成為黎瑞剛主政下的上海文廣新上市公司的戰略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79

啟動“航母計劃”對外融資 百度要將外賣進行到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676.html

啟動“航母計劃”對外融資 百度要將外賣進行到底

一財網 劉佳 2015-07-30 14:32:00

百度高管曾宣布將對百度外賣和91桌面等項目進行獨立發展和開放融資。據百度內部人士透露,除了百度外賣和91桌面以外,百度還有其他十多個項目準備進一步對外部投資者開放,為他們提供直接投資百度優質資產的機會。

在遭遇了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後,百度公司(BIDU.NASDAQ)宣布其董事會已批準了一項股票回購計劃,根據該計劃,該公司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內,可能會回購最高十億美元金額的股票。

該公司將根據市場條件以及相關規定,在公開市場上按照市價,以協商交易、大宗交易和通過其他法律允許的手段不定期回購股票。該公司董事會將定期審查股票回購計劃,並會授權調整其條款和規模。該公司計劃使用現金回購股票。

事實上,百度選擇在當前股價被低估的情況下回購股票,一方面可以通過較低的成本提振市場信心;另一方面待未來股價回升有望獲取更高的收益;同時,回購股票有利於優化股權結構,以進一步提升投資者信心。

在回購股票的同時,有百度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百度在內部啟動了一項“航母計劃”。

在此前的百度第二季度財報分析師會上,百度高管曾宣布將對百度外賣和91桌面等項目進行獨立發展和開放融資。據上述人士透露,除了百度外賣和91桌面以外,百度還有其他十多個項目準備進一步對外部投資者開放,為他們提供直接投資百度優質資產的機會。而這一系列對投資者開放百度優質資產的項目在百度內部被統稱為“航母計劃”。

主導該計劃的百度高級戰略顧問何海文在內部指出,“航母計劃”對百度加速生態構建、釋放優質業務潛力和激發員工創業激情三方面具有重大積極意義。

首先,在對外構建生態上,目前資本市場上最大的痛點是豐裕的資金找不到好的項目。而百度在發展過程中,除了傳統的搜索業務,圍繞移動互聯網孵化了一大批高質量的新興業務。百度通過“航母計劃“向市場釋放出一大批投資機會,將受到資本市場的普遍歡迎。

其次,百度通過航母計劃可以充分釋放業務的資產價值和業務潛力,有利業務的長期健康發展和壯大。在積極吸引外部優秀投資者的參與過程中,只要是對業務的發展有利,百度甚至可以不控股。

第三,在對內激發創業熱情上,“航母計劃”給相關業務團隊創造了新的機會,有利於增加創新業務團隊的熱情和鬥誌。

作為百度“航母計劃”首批重點項目,百度外賣此輪融資的金額為2.5億美元,由水木投資集團和漢能基金聯合領投。漢能投資擔任此次交易的獨家財務顧問。

據介紹,上線一年多以來,百度外賣目前已覆蓋了全國近90個核心城市。同時,作為該業務的物流體系,也已實現階段性建設目標,物流規模及運行效率均遙遙領先同行。百度外賣自上線伊始,即選擇了一條差異化的發展道路,一方面是堅持品質定位,聚焦於中高端白領及住宅用戶;另一方面則圍繞著目標用戶的核心痛點,大力推進物流體系的建設以保障送餐體驗。未來,百度外賣將繼續加速擴張,基於其同城物流體系,拓展至商超、便利店、鮮花、藥店等更多商戶及品類,擴大平臺優勢。

何海文稱, 為百度外賣充分引入外部資金和業務資源,將使這一業務如虎添翼,投資者也能從投資百度的優質資產中獲得豐厚的回報。

漢能投資董事長陳宏表示,巨頭公司開放優質資產進行獨立發展是2015年資本市場創新的突出亮點。百度外賣作為“航母計劃”的首批重點項目,也是百度O2O戰略中的重要一環,漢能投資以財務顧問和投資者的身份參與其中。

對於財報中公布的另一個對外融資項目91桌面,何海文指出,91桌面這種體量並不大的業務,雖然產品體驗很好,但在當前百度母體中所占比重太輕,得不到內部優勢資源的充分支持,獨立後可以以個體身份爭取到充分的外部發展資源,自我壯大。據悉,手機桌面軟件的競爭格局已進入“寡頭時代”,百度系手機桌面市占份額與用戶數均處於領先地位。

嘉禦基金董事長衛哲稱對百度“航母計劃”表示興趣和關註。中國資本市場,尤其是A股市場,近年來一直在爆炒各種互聯網概念,然而虛浮的概念下,往往沒有經得起推敲的業務和業績支撐。衛哲表示,百度“航母計劃”對缺少真正優質互聯網標的的中國資本市場來說,無疑是一針興奮劑。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31

國防部確認中國第2艘航母正在大連進行建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3614.html

國防部確認中國第2艘航母正在大連進行建造

國防部網 2015-12-31 16:49:00

楊宇軍:中國擁有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是“遼寧艦”。有關部門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後,啟動了第二艘航空母艦研制工作,正在自主開展設計和建造。

記者:媒體報道,中國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請予以證實,並介紹一些情況。

楊宇軍: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我們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管轄海域,保衛國家海上方向安全,維護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是中國武裝力量的神聖職責。大家都知道,中國擁有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是“遼寧艦”。有關部門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後,啟動了第二艘航空母艦研制工作,正在自主開展設計和建造。

記者:能不能再介紹一下關於第二艘航母的情況,比如它在哪里建造?它基本的技術和戰術性能怎麽樣?包括配套的裝備情況?

楊宇軍:據我所知,這艘航母完全由我國自主開展設計,正在大連進行建造,排水量約為5萬噸級,采用常規動力裝置;搭載國產殲-15飛機和其它型號艦載機,固定翼飛機采用滑躍起飛方式;艦上將配有滿足任務需要的各型設備。第二艘航母的設計和建造吸收了“遼寧艦”科研試驗和訓練的有益經驗,在許多方面將有新的改進和提高。今後關於這艘航母建設的相關進展情況,我們將陸續發布。

編輯:朱逸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71

美國航母在哪里?中國“天眼”告訴你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755

12月29日0時0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 (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圖)

在距離地球數萬公里的浩瀚宇宙中,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守護者,他們個個“視力超群”,觀測著神州大陸上的每一寸土地,共同守護著中國的太空疆域。他們就是被譽為“中國天眼”,正式名稱為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

2015年12月19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為我國“天眼”團隊增添了新成員。2016年1月5日,高分四號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太空旅行”後發回了首張“明信片”,分辨率達五十米,開創了世界先河。

高分四號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分辨率光學成像衛星,也是目前世界上空間分辨率最高、幅寬最大的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它可以長期“凝視”目標區域獲取動態數據,實現對中國及周邊地區的高精度觀測,還可以對動態目標的運行軌跡、趨勢進行捕獲,成為一個“準攝像機”,滿足減災、氣象、地震、林業等應用需求。

由於它不間斷地覆蓋中國領土和周邊地區,可以立即發現受地震或臺風影響的地區,從而給予人道主義救援。同時,它還讓中國能夠對處於該衛星監測範圍內的別國戰略性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設施及海軍基地加以監視。美國科技雜誌《Popular Science》(大眾科學)甚至將高分四號稱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地球同步軌道偵察衛星”。

然而,高分四號的作用不止於此。

據國科環宇分析,高分四號可以在任何氣象條件下,觀測到地面和海面的目標。其可見光條件下50米的分辨率,中波紅外譜400米的分辨率,可以清晰地觀測到大洋中行進的美軍航母。這是因為美軍航母一般長度都在330米以上,在高分四號的視線中是一個很大的物件。

因此,早在發射之前,這顆新星就已經引起了世界關註。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曾在去年十月報道,中國即將發射的高分四號地球軌道同步觀測衛星將專門用於搜尋美國的航空母艦,為中國東風21和東風26兩型導彈服務。報道稱,在1996年臺灣海峽導彈危機期間,中國軍方因為被派去保護臺灣的兩艘美國航母的存在而感到不安。此後,中國研制出兩種新型反艦彈道導彈來對抗美國航母,而高分四號衛星則用於對航母進行精確定位。

美國防衛集團公司高級分析師凱文•波爾彼得說:“高分系列衛星在打造這種定位系統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中國研發並部署遠程精確打擊系統,它意識到了對於有效的自動化指揮系統(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與偵察)平臺的需求,以獲得大片海洋的圖像,來試圖確定航母等目標的位置。” 他認為,在圖像處理過程中,航母位置會移動,但大致位置是確定的。

“高分四號”的設計壽命為8年,未來可能會被分辨率更高的地球同步軌道觀測衛星所替代。參考消息稱,未來衛星的光譜段分辨率也許能達到1米左右,屆時這種地球同步軌道偵察衛星可能將不只是發現類似航空母艦和導彈發射車這樣的目標,還可以傳回敵軍一舉一動的實時視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355

湖北兩大激光企業合並 打造千億激光航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5236.html

湖北兩大激光企業合並 打造千億激光航母

一財網 周芳 2016-02-29 12:12:00

楚天激光是我國第一家民營激光企業,經歷31年的發展歷程,保持著行業排頭兵的地位,擁有469項國家專利,創造了36項中國第一。

湖北省激光行業重組暨楚天激光、團結激光合並大會29日在武漢召開。會上,楚天激光集團、團結激光集團和楚商資本集團共同簽訂了合並重組戰略協議。

按照規劃,楚天激光與團結激光合並重組後,將整合優勢資源,進軍工業激光、醫療激光、文化激光、軍事民用激光、激光加工站連鎖、激光醫療美容院連鎖等六大產業,打造100家激光科技館及旅遊景點;打造500家激光醫療美容連鎖機構;打造1000家激光加工連鎖站;三年內形成300億以上的產值規模、市值500億以上規模,五年內形成800億產值規模、市值1000億規模、利稅200億,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激光企業。

據悉,楚天激光是我國第一家民營激光企業,經歷31年的發展歷程,保持著行業排頭兵的地位,擁有469項國家專利,創造了36項中國第一。

而團結激光亦擁有23年發展歷史,是中國著名的高功率激光成套設備供應商,在中國率先建成“高功率激光器——高功率激光成套設備——全國激光加工連鎖”的激光產業鏈,在全國建有最大的激光加工站連鎖網絡,高功率激光技術領域擁有20多項中國第一。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獲悉,本次重組合並的資金來源於湖北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群。具體來說,由湖北省聯發投、省高新投等代表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出資10億元作為主劣後資本;楚商資本與其它投資機構出資30億元作為次劣後資本;合作銀行按照1:1.5的比例出資60億元作為優先資本;總共形成100億元激光產業重組基金規模。

兩家企業合並後,將利用資本力量,通過兼並收購形式,在國內A股市場實現上市,打造激光上市企業航母。

同時,以楚天團結激光為核心,收購湖北省內10家及省外5~10家激光企業,對激光產業上下遊企業進行整合,迅速壯大企業規模。

並且利用資本運作,到歐美、東南亞進行海外並購,瞄準歐洲、美國、俄羅斯優秀激光公司,推動光谷激光產業國際化。

最終目標是布局全球,在世界20個國家建立分公司或辦事處,真正成為世界一流的激光企業。

專家指出,楚天團結的合並重組不僅增加了產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還使“中國光谷”品牌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第一,同時亦為實現“我國制造業細分領域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頂尖水平”的“十三五”規劃目標添磚加瓦。

編輯:劉展超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1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