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李途純:被剝奪與被釋放 吳曉波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3179

2月14日,中國的民營企業界收到了一份「情人節禮物」:湖南太子奶集團的創始人李途純被宣佈無罪釋放。

所有的「禮物」都有代價。李途純的代價是:被超期羈押15個月,名譽及身心都遭到摧殘,從太子奶徹底出局,親舅舅自殺。而這樣的結局,被認為是「最好」的。

在李途純之前,曾有很多「前輩」有過極其類似的經歷,比如江蘇鐵本的戴國芳、廣州健力寶的李經緯、廣東三九的趙新先、日照鋼鐵的杜雙華、東星航空的蘭世立,他們中的一些人有過比李途純更為不堪的結局。這份名單是如此之長,以致於讓當代企業史始終無法揮去悲涼的底色。

李途純顯然是一個充滿激情而又錯誤百出的創業家。在他的身上,可以讀出一代人共同的特徵:善抓機遇,敢於賭博,個性張揚,勇大於謀。他的商業故事可以被分成兩段,分別是兩種性質的「大敗局」。

李途純顯然是一個充滿激情而又錯誤百出的創業家。在他的身上,可以讀出一代人共同的特徵:善抓機遇,敢於賭博,個性張揚,勇大於謀。他的商業故事可以被分成兩段,分別是兩種性質的「大敗局」。


從1996年到2009年,是一場被激情擊潰的大敗局。李途純以100萬元起家,於短短數年內便在競爭空前激烈的配製奶市場爭得一席之地,1997 年的中央台「標王」無疑是一個很有寓意性的「高峰」。2006年,太子奶從摩根、英聯、高盛私募7億人民幣,再次為李途純式的冒險注入了新的動力。很多觀 察者把太子奶與伊利、蒙牛相提並論,這其實是一個誤讀,因為,以乳酸菌飲料和配製奶為主業的太子奶的競爭對手從來只是杭州的娃哈哈。在過去的十年裡,缺乏 營養的配製奶被純奶壓迫,並不處在高速成長的通道中。李途純在主業上沒有形成核心的競爭力,卻又同時犯下擴張過速及多元化的致命錯誤。

所有這一切,都僅僅是李途純「自己的錯誤」,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及時的戰略調整,太子奶確乎很難獲救。然而到了2009年之後,陷入債務困局的李途純卻又成了被獵殺的對象,這是另外一場政商博弈的大敗局。

株洲市政府為了拯救太子奶,組建高科奶業,對之進行「封閉性經營」。接下來的故事是:國有性質的高科奶業被私營化,李途純的股權被強制性稀釋,在慘烈的博弈過程中,拒絕退出的李途純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罪名被捕。這是一個當代版的「狸貓換太子」。

從現有的資料看,這位操盤人名叫文迪波,他的官職是株洲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天元區委常委、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和株洲高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的 計劃大概是這樣:先把李途純排斥出局,讓太子奶恢復生產經營,然後再出手售賣,或賣給戰略投資人,或賣給產業資本,或爭取上市,總之,太子雖瘦,猶可食 之。

但是這只名叫文迪波的「狸貓」太貪心也太無能了:他的私有化計劃被過早曝光,他本人在任公職期間的貪污行為被揭發,而他實際上又缺乏拯救一家危機企業的企業家才幹。2011年8月,他被湖南省紀委「雙規」,這成為太子奶風波路回峰轉的關鍵。

此刻,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會做這樣的猜想:如果這只「狸貓」沒有過早啟動私有化,如果他是一個清廉的官員,如果他確乎有才幹讓太子奶走出困局──哪怕能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那麼,李途純的出局是不是就不會再被質疑?

在我看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在當今中國,以公權力的名義對私人資本進行剝奪,仍然是一個強大而不容質疑的「傳統」。清代錢大昕在論及政商關係時曾說,政府剝奪商人財產往往有心理上的優勢,因為「吾取諸於商,而非取諸於民也」。

在這個意義上,今日李途純的釋放僅僅是一個僥倖──他的「無罪」恰恰是建立在對手「有罪」的前提之下,對雙方而言,這都是一場「法罪錯位」的殘酷遊戲。在資本歸屬、契約關係及法理上,沒有人還李途純一個公道。

這個被剝奪了的人,在獲得「自由」之後,還要對剝奪者感恩戴德並保持沉默。對於整個企業家階層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屈辱性的妥協。

李途純與太子奶的故事應該還在路上。我希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8

「拋棄與被拋棄」 ——光伏首富施正榮的光影人生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401

他出生就被拋棄,他討厭種田,他試圖通過學習改變一切,他最終做到了——獲得了所有渴望的名利、尊重,但當所有光環集其一身之時,他又如此「缺乏安全感」,追逐、拋棄很多,以致信任的鏈條斷裂。

回鄉

施正榮回家了,在這個時間。

清明節前的第四天,3月31日這天,這個曾叱咤新能源市場的富豪終於帶著妻子張唯回到老家江蘇揚中,為去世十多年的養母掃墓。在這之前,他有一年沒看過他的生父母了,甚至連春節都沒有回去。

他在生父母家待了一個下午,讓他們「不要害怕」。

就在過去的半年間,他的生父母看見報紙上都是兒子的負面消息,急得找他數日,沒有任何音訊。他的中學同桌想安慰他,好幾次電話也無人接聽。有人說他去山裡靜修了,也有人稱看見他在北京的後海喝酒。

他身邊的人說,「此時他不想談任何事情,也不想見同學父母和老師,他需要一個人靜靜」。

這個從江蘇揚中走出來的小夥子「完全沒有了過去的精氣神」。

他曾是中國新能源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在新能源和中國企業赴美上市上都做出了開創性的成就。他一直相信,隨著世界能源需求從化石能源過渡到新能源,他的公司體量將擴大到能與石油公司抗衡的程度。

如今,這個昔日的行業領袖,先是失去了公司首席執行官的位子,繼而又失去了董事長的權力。更要命的是,他面臨被自己親手創立的公司尚德電力拋棄的命運。

2013年3月20日,無錫尚德宣告進入了破產重整程序。

當年功成名就後,施正榮曾將揚中老家生父母和養父母的老宅重新修葺了一番,成為了當地最豪華的別墅。並捐資將家門口的土路修成水泥路,起名「榮興路」。

他也曾為成長路上的重要節點都打上自己的烙印——他給母校長春理工大學捐贈了1000萬元設立「正榮獎學金」,並在長春投資成立「榮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幫助東北這個幾乎在新能源上一片空白的地方發展新能源。

「榮興」,寓意「因施正榮而興」,但未來在哪裡?51歲的施正榮確實需要「靜靜」。

棄兒

施正榮本不姓施。他一出生,就是被拋棄的那一個。

1963年,江蘇揚中縣,這一年縣裡很多百姓都患上了身體浮腫、消瘦青紫的病症,肇因是自然災害導致的營養不良。

和平村陳家母親已懷孕數月了,肚子又大又漲,這位29歲的母親已經育有一女,她萬萬沒有想到,農曆二月十二這天,她生下的居然是對雙胞胎。

食物已非常匱乏,兩個男嬰並不受歡迎。父母將其中一個送給了離家幾百米遠的另一戶人家。於是,雙胞胎中的弟弟成為了這家的長子,取名施正榮。

成長在貧窮人家的雙胞胎弟弟施正榮,不得不從6歲起就開始幫父母幹活賺錢。他幫父母用竹子編暖壺殼,一個可以賣5分錢,一直編到了13歲。「他日子過得苦一些。」施生母坦言。此時的同胞哥哥,則過著正常小孩童年應有的頑皮生活。

抱養的經歷奠定了施正榮一生的性格基調。生母說他跟哥哥有著截然相反的個性,哥哥急躁強勢,性格隨了生母,而他卻緩慢溫和,這與生父母和養父母的性格皆不像。在其兄嫂眼裡,施「沒脾氣,軟得很」。

這種性格在被抱養的家庭裡受到了歡迎。施正榮懂事,不頑皮,幹活勤勞,長得也漂亮,這經常得到大人表揚。在將近10歲時,他已從鄰居嘴裡基本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陳家施家雙胞胎十歲生日,村裡的另一戶姓金的人家買了三套當時最時髦的小軍裝做生日禮物,分別送給陳家、施家和金家的小弟。生日當天,陳家和金家小弟都神氣地穿上了新軍裝,而隔著一條小河的施家小弟,卻沒有穿上小孩最喜歡的新衣裳,「只是一個人站在河邊望著對岸熱鬧的生父母家,始終沒有過去。」

「你在這個小孩子的眼睛裡讀到了什麼?」施正榮的一位揚中老鄉說,養父母愛子,一直不允許他跟生父母家有過多來往。生母有時思念兒子,偶爾讓施正榮到家裡過夜,「不知他是不想還是不敢」。

一條河,不寬,卻幾乎阻斷了他的童年。就在那條河上,成名後的施正榮捐資重修了一座新橋,他起名為「博士橋」。這次,他可以在豔羨的眼光中邁過那座魂牽夢繞的小河了。

「學霸」

成名後的施正榮給外界的印象是一個典型的「技術男」,其實在其很小的時候,他就渴望讀書,不用像父輩一樣種地。

這個出生於長江中一個沙洲的孩子,6歲就跟著大孩子去學校聽課,十多歲時,徹底厭煩了插秧的施曾跟生母抱怨說,「狗日的才插秧」。

在施正榮的同學老師的印象中,中學和大學期間的施正榮「除了刻苦,其他的並不怎麼樣」。如果用現在比較時髦的話形容,他是一個典型的「學霸」。

他的高中同學王學起(化名)說,中午回家吃飯,為了節省時間,他走路速度極快。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現在——尚德的下屬也很難跟上他的步伐。

高中班主任對施正榮的印象是「家庭條件不好,綜合素質還不錯,喜歡展示自己」。他的一位同學說,施從來沒有當過三好學生,而施在紀錄片中站在中學教室的門口說,自己是三好學生。施的物理和數學成績突出,語文和政治則是弱項。施還是化學課代表,他的化學老師後來被安排到了尚德工作。

也正是這種韌勁,他從剛入高中時的100名左右爬到全年級前十名。高考時,他只有16歲,這年全國有760萬考生參加了高考。為了能一次考上,施正榮報了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現長春理工大學),一個遠離家鄉的地方的冷僻專業——光學儀器。

很難想像,正是這次選擇奠定了施正榮此後的發展路徑。

1979年,年僅16歲的施正榮來到了長春。這個南方的同學小巧玲瓏,但不談戀愛,也不參加文體活動,每天過著教室、食堂、寢室三點一線的生活。很快,便樹立了「理工科研男」的形象。

大學時期的班長靖繼賢說,他那時就感覺這個人「怕是要當科學家」。另一位大學同學鄭建平清晰地記得,施正榮曾說20年後,他的名字一定要登在某本學術雜誌上。後來他的名字上了美國《時代》雜誌。

四年的苦行僧生活,讓施正榮成為本專業唯一一名考上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生的學生。沒有考研的同學,則分配非常差。唯有施正榮,不僅獲得了業界最有名的光學教授的錄取,還成功回到了大城市上海,這直接改變了施的命運。

真正讓施正榮走上「出國深造」,以至後來踏入光伏圈,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

有次,他與哥哥在上海看見一家很有檔次的餐廳,兩人想進去,卻被告知餐廳只接待洋人。回去後施正榮生氣地跟母親說:「我以後也要當洋人,也要西裝革履的!」

5年後,他出了這口氣——不僅拿到了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博士學位,還如願在30歲時加入了澳大利亞國籍,成為了真正的「洋人」。


首富

後來的故事被所有人熟知。施正榮在37歲時以海歸洋人的身份回到中國,創辦了一家小型製造公司尚德電力,這家公司踩准了國外市場爆發的時機,在2005年一舉成為了第一家在美紐交所上市的中國公司。

2006年,在《福布斯》雜誌「全球富豪榜」上,施正榮以22億美元排名第350位。這個揚中農民家的棄兒三年積累的財富超過了榮智健家族30年的積累,成為大陸新首富。

有的人說「首富先生」變了,他變得缺乏安全感,為此僱用了6名保鏢24小時保障他和家人的安全,儘管這些年從未真正遇過一次危險。

他似乎還「變」得冷酷無情了,他開始重用一些背景更體面的人才,創業之初從底層跟隨他奮鬥的員工則感到他們被施正榮拋棄,沒過兩年這些背景體面的高管也被其拋棄了,2009年,他又用一批更為體面的外籍高管將其取而代之。

事業的大成,讓他對光鮮亮麗的追求達到了頂峰。他願意花20萬美元包一架公務機去參加達沃斯論壇,也願意在企業社會責任上一年擲出6000萬人民幣,他與美國副總統戈爾共進晚餐,與英國查爾斯王子談合作……

也有人說「首富先生」沒變。他依舊不愛應酬,不去酒吧,不去KTV,不打球,不玩古董,也不信宗教,只每年帶著全家去澳洲度假。他依舊愛吃河豚,再喝點白酒,或者下班後去尚德附近的一家日本料理店點一份涼拌三文魚。跟同學在一起高興時,「還是那個樣子,還是那個味道」。

有人說,他留給自己的那一面沒有變,變的是給別人看的那一面。儘管個人簡樸,他卻給自己買了近十輛頂級豪車,包括三輛雷克薩斯,一輛寶馬,一輛奔馳S600,一輛頂級賓利,一輛路虎,一輛沃爾沃……他身邊的人說,他見不同人時會開不同的車,他一向是個特別注重禮儀的人。

總之,首富的日子裡,他得到了他過去所有渴望的東西,這些名利對於那個揚中少年來說更具有補償性質。

信任

「可惜了他的名聲。」一家大型能源央企的董事長慨嘆道。要知道,過去的幾十年內,他曾那麼注重自己的名聲。

導致信任喪失的最主要原因,是過去幾年一系列牽涉他個人利益的關聯交易,這損害了上市公司尚德電力的利益。美國投資者已經對此提起集體訴訟。此舉直接導致施正榮在尚德董事會和無錫市政府面前失去了信譽。

就在尚德財務危機爆發的這7個月,本可挽回信任危機的施正榮又再一次「失策」,他一直在無錫市政府與美國投資者之間扮演著「中間人」的角色。

「他告訴投資者他能讓無錫市幫忙償還到期的5.71億美元可轉債,又告訴無錫市政府他能搞定美國投資者,到最後他都沒有做到,只能被兩邊拋棄。」一位參與了債務談判的知情人士說,這讓雙方都對他失去信任。

創業13年,他打造了一個上萬人的新能源帝國,卻沒有建立起一支核心管理團隊。他一手在尚德內部打造的管理團隊也陸續分崩離析。

從創業初期的楊懷進、李延人,到副總裁葉得軍、CFO張怡、首席商務官Andrew Beebe、首席運營官David Hogg,以及副總裁張光春、季廣峰……10年間其核心高管全都相繼離開,目前唯一留在尚德的核心高管僅剩下集團副總裁雷霆一人。

冷酷的同時,他卻又對犯了錯誤的員工「心慈手軟」。「他最大的缺點就是過分老實,太好說話,從來不懲罰人。」施正榮的一位親戚說,家人曾提醒過他多次注意公司內部的混亂,但他總說哪有這回事。

「他是個好人,是真心想把公司做好,吃虧在用人上,真心幫他的都走了,留下的都是些拆台的。」這位親戚感嘆。

更早之前,施正榮在薄膜電池、多晶硅長單等環節多方擴展的「章魚戰略」已被證明失敗,行業對他的判斷失去了信任。「多方擴張的背後還是他什麼都想抓住,什麼都想要。」一位施正榮身邊的人說,關聯交易同樣是他希望佔有更多。

一位尚德的高管說,施正榮並不是一個成熟的企業家,他性格里有缺陷,其實當時管理層都知道,只是不知道缺什麼。

「他一開始要很多很多的錢,後來又要很多很多的名,這些都佔有之後,發現自己還是覺得匱乏,想擁有更多。」一位施正榮的生意夥伴說,或許他缺的,正是他從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78

新浪三次併購與被併購,為何總能左右中國互聯網的格局?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418.html

第一次,盛大收購新浪,最大門戶+最大網遊公司的超級想像力

2005年2月19日,不甘心只做遊戲的盛大宣佈盛大及其控股的地平線媒體有限公司,斥資2.3億美元,通過公開股票市場交易收購了新浪網公司(Nasdaq:SINA)大約19.5%的已發行普通股。盛大成新浪第一大股東,此前新浪最大的股東四通公司的持股量也不過4.96%。此次併購的目的是為了將新聞資訊、網絡遊戲、休閒遊戲等數字娛樂內容全部植入盛大的數字家庭,實施盛大公司的數字家庭娛樂戰略。

當時整個中國互聯網最賺錢的模式是廣告、SP和遊戲,新浪、盛大都又正當年,什麼社交、電商、視頻都還比較弱小,移動互聯網更稚嫩。如果盛大收購新浪成功,那麼將可能誕生中國互聯網史上市值最高的企業(廣告+遊戲),一舉改變中國互聯網產業格局。

但當時還是中國第一門戶,靠著無線和廣告業務在中國互聯網呼風喚雨的新浪,自然不把以遊戲發家的盛大放在眼裡,那會新浪管理層的心態可是有點「驕傲」。

於是,十幾個小時之後,時任新浪網CEO的汪延給員工的一封信中一再強調:「雖然盛大已經成為新浪目前的第一大股東,但它並沒有任何法律或實際意義上的控股權或控制權。盛大沒有控制我們的董事會和管理層,我們的高層管理人員(包括曹國偉和我自己),也從未在盛大購買我們的股票前夕拋售過股票或期權……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只有一個信息要傳遞:新浪沒有變。」

2月22日,新浪正式宣佈啟動「股東購股權計劃」(俗稱「毒丸計劃」)。按照該計劃,盛大如果試圖繼續擴大新浪股份,將付出超過每股150美元的代價。基本上扼殺了盛大進一步增持新浪股票進而收購控制新浪的企圖。

後來盛大花巨資打造的「盒子」在市場上遭冷遇,巨額研發費用打「水漂」,盛大的數字家庭娛樂戰略宣告失敗。之後,盛大對新浪股票的收購轉變為純粹的投資。

2006年11月,盛大向花旗環球金融轉讓370萬股新浪股票,作價9910萬美元,並使盛大所持新浪股份減至11.4%。2007年2月,盛大再度出售400萬股新浪股票給花旗環球金融,作價1.296億美元。該交易結束後,盛大仍持有新浪股票210萬股。而今年5月,盛大把剩下的全部210萬股新浪股票出售,作價7650萬美元。至此,盛大公司不再擁有新浪股份。在三次拋售中,總價為3.05億美元,減去當初收購共花費的2.3億美元,盛大獲益超過7000萬美元。

第二次,無奈的新浪擬併購分眾傳媒戶外廣告業務,壟斷新媒體廣告,把媒體基因進行到底

2008年12月22日晚,新浪和分眾傳媒集團宣佈雙方達成協議,新浪將合併分眾旗下的戶外數字廣告業務。新浪CEO曹國偉認為,兩家公司的合併將形成中國最大的佔主導市場的新媒體廣告企業。新浪有許多網絡用戶,分眾傳媒、目標傳媒(Target Media)和框架傳媒也有許多用戶。兩家公司將能夠共享用戶資源。而且合併後,新公司將能不限時間、地點為用戶提供內容,不管用戶是在家裡上網,還是在室外。因此能為廣告主提供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新媒體廣告解決方案。

併購分眾戶外廣告業務,應該是新浪管理層「最痛苦時候」的一次無奈之舉。因為2006年之後,門戶行列裡,人們不再言必稱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了,騰訊通過門戶+IM模式強勢崛起,流量很快趕超新浪,成為第一門戶(影響力上還不是)。

網易遊戲本就排第二;搜狐後來也搗騰出一個超強的現金牛業務—暢遊,2008年暢遊遊戲營收已佔了搜狐半壁江山,在新浪宣佈併購分眾傳媒的當時暢遊已在衝刺上市了(2009年4月暢遊上市)。這樣,傳統3大門戶只有新浪這個老大變得最孱弱——只靠廣告業務苦苦支撐,遊戲、社交、視頻等熱門業務一無所獲。要命的是,以網絡廣告為主業的新浪,在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下,營收壓力極大。曹國偉只好橫了心打造「中國最大的新媒體廣告企業」,寄望通過線上線下廣告協同效應來獲取更多溢價。

最終因涉嫌壟斷,商務部不批准,併購不了了之。2009年9月28日,新浪與分眾傳媒同時宣佈,合併交易終止。但同時又宣佈以曹國偉為代表的新浪管理層以約1.8億美元的價格,購入新浪約560萬普通股,成為新浪第一大股東,完成管理層持股。這時,新浪微博已內測近1個多月,新浪完成MBO為新浪微博的崛起提供了體制保證。

因禍得福,說的就是曹國偉。

第三次,不同意阿里全資併購或者控股新浪微博,新浪左右猶疑,不甘只做媒體

這次跟阿里談收購,持有新浪微博的新浪和曹國偉是最有底氣的,但也猶疑不定。站在阿里巴巴佈局移動互聯網和社會化電商的角度,阿里巴巴當然希望全資或者控股收購新浪微博,但可以想像,即便新浪一口氣以33億美元賣了新浪微博,剩下的新浪門戶怎麼辦?(搜狐IT也採訪證實阿里確實想全資併購或者控股新浪微博,曹國偉不同意,想讓新浪微博獨立上市)

現在無論是四大還是五大門戶的PC門戶,都因為用戶大量轉向移動端,流量和影響力受到巨大挑戰。「傳統門戶已死」的呼聲早在2012年下半年就比較明顯。為了救自己的命,搜狐和網易都賭新聞客戶端,搜狐新聞客戶端號稱用戶量已過億。

新浪因為有微博,所以押寶在「社會化閱讀」上,推新浪視野;騰訊有微信和微博以及QQ瀏覽器,對新聞客戶端需求沒那麼大。

如果新浪把微博完全賣給或被阿里控股,新浪就不剩下什麼可想像的業務了。那對於2009年實現了MBO的新浪管理層來講,不能接受,新浪微博將來上市會否讓他們獲利更多?畢竟這是一張移動互聯網的重要門票。其實對新浪管理層來說,理想狀態是,新浪形成一個類搜狐的架構:搜狐門戶+暢遊——新浪門戶+新浪微博。

不過如果不跟阿里合作,新浪微博的變現能力又無法提高,眼看著微信一天天做大,新浪管理層有點上火。2012年長達一年的探索已證明,新浪尚沒有除廣告和無線業務外獲取其他新型規模營收(虛擬物品、遊戲和電商)的能力。

所以,談出5.86億美元佔股18%,最後不高於30%的股權比例是比較完滿的結果。它既合乎新浪管理層因新浪微博受微信擠壓,而借阿里入股加強變現能力,提振業界和投資人信心的心理需求,又合乎新浪管理層對新浪微博未來還有「憧憬」的微妙心理——不賣,待價而沽嘛。

如果阿里全資合併新浪微博,阿里+新浪微博與騰訊競爭,未來會否在移動互聯網市場形成兩大寡頭對決格局?難說。但目前這種對阿里來說不咸不淡的架構,對微信影響有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45

萬科高開逾3% 地產與被舉牌板塊領漲

萬科A高開3.36%,報20.33元,現報20.27元,上漲3.05%。受此影響,地產板塊與被舉牌領漲,地產板塊中,嘉凱城上漲7.23%,光明地產上漲4.24%,金融街上漲3.9%。被舉牌板塊中,恒順眾昇與新世界漲停。

中國恒大以及萬科A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截至8月4日,恒大已經累計買入萬科A股5.17億股,占萬科已發行總股本的4.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20

《人間世》:感動的,煽情的,與被遮蔽的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300

《人間世》(影視劇照/圖)

《人世間》的確感人,它為我們呈現了醫者仁心的形象,但如果我們想要尋求醫患矛盾的紓解之道,我們就不該在邏輯的半山腰上嚎啕大哭。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人間世》背後,除了感動和煽情,被遮蔽的有什麽?

時下,聚焦醫療關系的紀錄片《人間世》很火,它在豆瓣上的評分達到了非常驚人的9.7分,《人間世》觸動人心的地方在哪里?

不少觀眾的第一反應是,感動。

《人間世》雖然直面醫患關系,但它首先要直面的是疾病和死亡。而一說到疾病和死亡,必然會涉及到親情。《人間世》里令人難忘的,是一張張病人親屬的面孔。他們的恐慌、痛苦、肝腸寸斷、緊張、不舍、無奈、期待、祈禱,令觀眾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觀眾無法想象,如果不幸降臨在自己的愛人、父母、小孩、手足、朋友身上,自己又該如何應對?就像古希臘悲劇的“崇高感”,在《人間世》的生離死別里,我們見證了自己的愛與怕。

當然,這部由上海衛計委策劃的紀錄片,著重想要探討的仍是醫患關系,誠如這部紀錄片的推介語所說的,“通過換位思考和善意的表達,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因此,《人間世》里為我們展現了一批盡心盡力無怨無悔的醫生。

他們起早摸黑加班熬夜,超強度的工作,極大的精神壓力,甚至為工作犧牲了家庭和個人生活;他們醫者仁心,比患者家屬還期望病人能夠好起來;他們並非冷漠,他們只是太明白醫學的局限性……就像是微博時不時出現的“醫生睡倒在手術室”,總能引起網絡上一時的轉發點贊潮,同樣地,《人間世》也讓許多網友“理解”醫生:“醫生太不容易了”“醫生太偉大了”“不要再為個別醫生而罵大部分無辜的醫生了”……

在這樣的氛圍下,得出請患者多理解醫生、多信任醫生的結論,似乎便是水到渠成了。在不少人看來,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病因在於醫患之間的不信任,因為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患者就醫時常常會有一種“弱者心態”,擔心被醫生欺騙或者醫生不盡心、不盡責。《人間世》力圖澄清這一點:醫生很苦醫生很累醫生很盡心,並且醫學還不完美,也許永遠不會完美,請接受它有些時候的無能為力。

人們或許以為信任是一種可以習得的感性情感,但實際上,信任是一種制度的結果,它不是你口頭說說、寫文章呼籲一下或者煽情一下就能夠建立起來的,它是完善的機制與制度下,自然而然涵養出來的。

(新華社/圖)

比如令患者焦心的“看病難”。據南方周末報道,編導之一秦博在瑞金醫院蹲守了超過一年半。他從前也因看病排隊而焦慮,拍紀錄片,才知道了長隊另外一端的故事——秦博說,2016年7月4日到10日,瑞金醫院僅內分泌科4間診室就接診3692人——平均每個診室每天要接診131人,而每個診室上午和下午都只有一位醫生。

想想看,每個醫生每半天要接診65個人,平均分配給每個患者能有多少時間?五分鐘不到!而這背後還有多少人沒有排上隊的?醫生很累、患者很苦,雙方火氣都很大,稍不留神就擦槍走火。但信任丟失的責任卻不應該由他們雙方承擔,問題的癥結在於:醫療投入不足、醫療分配不均,在一種“哄搶有限資源”的語境下,信任是很難生根的。

數據顯示,中國醫療支出僅占GDP的5.6%,醫療分配不均,延續的也是城鄉二元結構,極少數的優質資源集中於大中城市三甲醫院,患者往大醫院擠,但大醫院資源有限、醫生有限,患者自然看病難。

再比如加劇醫患緊張的其他一些問題:像“看病貴”,醫生搞創收、收紅包,這與我們“以藥養醫”脫不了幹系,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曾說,“全世界醫生靠技術吃飯,而中國醫生靠賣藥、用設備、開檢查生存”。至於民營醫院靠不住,這不僅僅是資本的貪婪,事情的另一面是:雖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喊了二十多年,但民營醫院在牌照審批、融資、土地審批、職稱評定、處方權、設備引進等方面面臨太多政策壁壘,民營醫院在夾縫中艱難生存、走向歧途,並且,它們的放縱難道沒有監管失守的責任?

總而言之,並非患者不信任醫生,很可能是患者在就醫過程中遇到了太多苦頭;並非患者不明白醫學的局限性,而是多少看似悲情的犧牲,很可能是人事未盡;並非醫生貪婪、冷漠,而是因為他們也是凡人,他們也要生存,他們也會疲憊、也會偶爾地失去耐心。在醫患關系緊張這一難題上,醫患雙方都是受害者,他們不是問題的始作俑者,解鎖的鑰匙也不在他們身上。

《人世間》的確感人,它為我們呈現了醫者仁心的形象,但如果我們想要尋求醫患矛盾的紓解之道,我們就不該在邏輯的半山腰上嚎啕大哭。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296

中國互聯網的抑郁:抄與被抄都很痛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8/162639.shtml

中國互聯網的抑郁:抄與被抄都很痛
PMCAFFPMCAFF

中國互聯網的抑郁:抄與被抄都很痛

你想做的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壁壘有多高?

本文由PMCAFF(微信ID:pmcaffcom)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季源

Facebook中一些團隊已經驕傲地喊出:“不要驕傲得不屑抄襲”(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根據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發表的文章,Facebook成立了一個“青少年團隊”(Teens Team),專門研究如何搶奪Snapchat的青少年用戶。

落到具體的產品上,這種策略就更明顯了,根據不完全統計,這種喊著口號的抄襲在這兩家公司之間上演了不下於五次:

1、2011年,Snapchat因為單純的「閱後即焚」功能走紅,2012年12月,Facebook發布了一款叫做Poke的產品也是類似的功能。(該功能已於2014年5月下線)

2、如果你是自拍達人,對於faceu的那款口吐彩虹的AR濾鏡應該不陌生,因為它就來自於Snapchat。Facebook 在 2014 年 6 月上線單獨應用 Slingshot,用戶可以拍攝視頻或照片然後添加塗鴉和濾鏡。結局是後者落敗,一年之後下線了這個App。

3、其實Slingshot上線一個月之後,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 團隊也上線一款獨立應用,叫做Bolt,並且還加了諸如晃動撤銷發送等創新功能,後來也因為用的人太少被悄悄下架了。

4、2013 年 Snapchat的Stories 功能上線,除了可以在照片或視頻上添加字幕,還可以將多張照片或者視頻拼接在一起組成一個個故事。Instagram 倒好,直接把幾乎一比一模仿 Snapchat Stories 的 Instagram Stories 功能加在了產品首頁。

5、WhatsApp的限時動態功能Status允許用戶給朋友分享照片、視頻和GIF動畫,而所有分享都將在24小時後消失。這又和Snapchat的Live Stories如出一轍。

雖說之前都不怎麽成功,但鍥而不舍的模仿抄襲開始對Snapchat造成影響了。

111_meitu_33

Instagram 於4月14日宣布,Stories 的用戶數已經達到了 2 億,這意味著抄完這個功能之後,Instagram只用了8個月的時間就在用戶數上超過了Snapchat。而後者的 Stories 目前每天有 1.58 億人在使用。

大公司靠快速模仿產品功能蠶食小產品的用戶這種現象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愈演愈烈了。時間久了,小公司會抱怨很多時候「創新」只是在給大公司打工趟雷,但反過來看,大公司又有一種恐懼和焦慮是來自於激流勇進的創業者看到了他們視線之外的戰場。

Facebook像素級模仿Snapchat;BAT湧向內容分發都想殺死今日頭條;支付寶死磕小程序、生活圈,這些都表明了一種焦慮,焦慮中小型選手走在了巨頭的前面。

所以大中小各個體量的選手在當下以及未來都必須考慮「壁壘」這個問題,即:你想做的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壁壘有多高?

產品功能體驗是最沒有門檻的壁壘

1、Snapchat

先拿文章開頭的Snapchat舉例,網絡上的年輕用戶因為搞怪的視頻、塗鴉濾鏡和閱後即焚而並非強烈的社交需求(聊天)來玩這款產品,所以可以說它的壁壘還是在產品的功能層面的,當Facebook這樣用戶規模、收入規模已經很大的公司對 Snap 進行業務上的打擊時,它的用戶量和獲取新用戶的能力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222_meitu_35

圖片來源:TechCrunch

圖中顯示的是每季度每天使用 Snap 人數的環比增長率。2016 年第三季度,Instagram Stories 發布後,Snap 的增長幅度迅速放緩。

想和朋友圈分享搞怪視頻、新奇濾鏡,我在已經用了多年的Facebook(或者旗下的產品)里就能做到了,為何還要打開Snapchat呢?

2、臉萌和足記

臉萌和足記是2014年里移動互聯網里的兩個爆款產品。

333_meitu_1

臉萌和足記

臉萌是一款拼臉App,用戶用它來做搞怪頭像。半年做到了總下載量3000萬吧,一時間在朋友圈、App Store瘋狂刷臉,還拿到了數千萬的投資,新鮮感很快就過去了,加之功能單一,在一些攝影類軟件也具備類似的功能之後,臉萌很快就落後了。

足記是一款圖片社交App,用戶用它來制作電影大片範兒的圖片,就這樣一個給圖片加字幕的功能,讓足記在一個月內獲得了160萬用戶,然而在它火爆之後,美拍等一批攝影類App很快就跟進了,依靠原有的用戶基數和實力,後者很快就瓜分了市場。

臉萌和足記的命運一樣,都成為了巨頭成功背後的註腳。

3、分答

上線僅42天的分答依靠60秒語音問答+1元偷聽的功能橫空出世,1000萬參與用戶,100萬買單用戶,分答可以說是這一波知識付費潮流的引領者。

444_meitu_2

只從競爭的角度來說,分答作為引領者的地位轉瞬即逝,知乎迅速叠代子產品值乎,垂直類社區也快速跟進問答功能,比如脈脈推出了職場問答平臺,雪球推出了股票類的付費問答功能,分答的付費問答模式的壁壘同樣還是在產品功能層次的,本身有一定積累的平臺來搶占用戶和市場,分答必然會面臨挑戰。結局很可能就是你變成了別人產品的子功能。

用戶關系鏈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壁壘

現在我們都傾向於認為,中國已經很難再出現BAT這個量級的互聯網公司了。所以針對壁壘我們就拿這三家來討論。

BAT里面,騰訊的用戶關系鏈是基於社交的,阿里的用戶關系鏈是基於商品服務交易的,百度的壁壘則是技術,然而搜索上的技術優勢在這幾年已經被競爭對手追上一些了,人工智能那邊還不如騰訊搞幾個圍棋AI鬧得動靜大呢,就暫且不表了。

騰訊和阿里的用戶關系鏈一個基於社交一個基於交易,兩者不同,兩邊的用戶遷移成本就會很高,所以在這兩家之間你很難看到「影響對方在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的地位」這種級別的競爭。

騰訊基於社交的用戶關系鏈的構建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微信,微信所占據的社交壁壘已經讓它的存在超越了App本身,你可以用微信幹大部分事情,它也承載了絕大多數中國人的數字生活。

555_meitu_3

不下載摩拜單車的 App,一個普通用戶幾乎可以享受摩拜單車的所有基礎功能。

社交壁壘給微信帶來了不少優勢。微信作為一個強關系的社交平臺,做起垂直業務來更加容易了,拿最近火爆的共享單車來說,摩拜單車接入微信掃碼之後算是輕松拿到了一個小程序的線下流量入口,而對於摩拜來說看起來是把自己的用戶直接交給了微信,想象力貶值了不少。

而作為工具型產品的支付寶想打穿這一層社交壁壘,可惜場面一度十分尷尬,效果平平就不說了,鬧出的圈子事件還搞得母公司的董事長出來寫信認錯,以至於支付寶做社交都成了用戶茶余飯後的笑談。

有了這層壁壘的微信考慮的更多的是機會成本(業務的取舍)以及除了即時通訊,用戶在微信上應該做什麽?訂閱號、服務號、小程序和去中心化的傳播方式讓我們從張小龍的克制中看出,未來和交易相關的收入更可能成為主導,而非廣告。

已經形成壁壘的公司,也從來不敢放松警惕

在互聯網這樣一個急劇變化的市場里,很少有人能保證有一招可以一勞永逸。還記得PC時代新浪是門戶的標桿,但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的時候,門戶時代的玩法又不完全管用了,然後又開始發力長文章、短視頻、付費問答等新的內容分發形式,以防被今日頭條彎道超車。畢竟今日頭條也開始了短視頻、問答、社交化。

666_meitu_4

新浪微博和今日頭條的「微頭條」

不久前今日頭條上線了類似微博的產品「微頭條」,和早期的微博采取了一樣的運營策略,大量拉攏明星名人做大V用戶,頗有叫板微博之勢。

自媒體企鵝生態也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與今日頭條反目的曹會計,真心稱得上狠上加三分。雖然不清楚張一鳴是通過什麽手段逼著微博離場的,但3年賺了20倍的曹國偉仍顯然很不高興。這才有了今日頭條剛剛Close D輪,微博就趕緊跟一點資訊抱在一起,甚至把最核心的短視頻、直播和視頻資源拿出來。微博在扶植一點資訊同時,還早早就開始加碼對本已放棄的移動新聞客戶端的投入。」

所以在一個變化的市場里,你的核心競爭力可能是需要動態調整的,而微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個碉堡可能還遠遠不夠,你需要多個碉堡圍成堡壘。每個季度阿里巴巴公布財報時,大家都會死死盯住交易額(GMV)這個指標,早些年阿里在各個領域的投入也讓人表示並不理解,結果2016年馬雲一句話「GMV從來不是我們的核心指標,商業的基礎設施才是。」以及季報中不再展現GMV數據(改為年報中披露)的決定讓投資人和外界看明白了阿里的四大業務矩陣(中國零售平臺、雲計算、數字媒體和娛樂、創新項目和其他業務),股價蹭蹭地漲。

因為原有的優勢而忽視了對未來的長遠考慮也會削弱競爭壁壘。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完備的賬戶體系是不可或缺的資產,阿里的賬戶體系包含了你所有的金融生活,騰訊的賬戶體系中包含了你所有的社交關系。而百度呢,因為賬號體系的薄弱帶來的用戶關系鏈缺失讓它在日後的交易型業務中有些力不從心。

互聯網經過短短幾年的充分競爭,已成為人們所謂的“傳統領域”,這種抑郁的痛才是商戰中的平常事,當人們真正習慣,互聯網這個莽撞的少年才真正走入社會,長大成人。

互聯網抄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002

網聯董俊峰:監管科技有助於降低監管者與被監管者的合規成本

“監管科技有助於降低監管者與被監管者的合規成本,提高雙方的效率,並最終提升行業發展健康程度。”5月19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在“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分享了有關金融基礎設施服務監管科技的思考。

“如果說金融科技是我們乘坐的高速飛車的強勁發動機,那監管科技就是保險杠、安全帽,乃至穩定器。讓市場另外,監管科技最終實質上服務為民。“董俊峰表示。

”追本溯源,監管科技通過服務監管部門和市場參與者,從規範經營行為到實現有效的行業體系監控,再到反詐騙、反洗錢等,監管科技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防控核心風險,促進行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通過先進技術手段加速和保障規範化進程,回歸為用戶創造核心價值的正確方向,這是監管科技的初衷和使命。”他稱。

董俊峰稱,金融基礎設施服務監管科技共有五方面優勢。除了合規的信用優勢外,金融基礎設施還具有樞紐橋梁優勢、技術安全優勢、行業深度整合優勢。

而從從成本方面考量,金融基礎設施還具有資源集約優勢。董俊峰表示,金融基礎設施是對行業公共服務的集約化運營,通過規模效應和資源集中效應,減少分散重複建設,實現全局統籌優化,提升行業整體的基礎能力和運行效率,降低市場體系整體運營成本,並提供更強的創新支撐。

董俊峰表示,金融基礎設施參與監管科技,可以考慮探索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相結合、雲服務與監管科技相結合的方式,“由金融基礎設施采用雲服務的形式,依法合規地為監管部門提供相關服務支持,也能更好發揮金融基礎設施的市場紐帶特性和技術服務優勢。”。

他認為,金融基礎設施服務監管科技應依托中心化平臺服務監管和市場機構,同時,構建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火墻,並在防火墻內進行監管沙盒的探索和應用。在防火墻建立之後,金融基礎設施可基於監管科技協助提升監管機構識別風險、防範風險的能力,進而監管可以有充足的信心在風險可控的金融基礎設施上構建“監管沙盒”,支持市場探索創新業務。

“監管科技有助於降低監管者與被監管者的合規成本,提高雙方的效率,並最終提升行業發展健康程度,讓普羅大眾受益。金融基礎設施作為專業監管科技公司,不但可以解決隱私保護、惡意競爭、利益沖突等問題,而且能夠通過複用現有基礎設施降低實施成本,充分利用其技術和行業經驗,具有獨特的優勢。”董俊峰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17

【吃與被吃】扮成包裝肉類 反思消費肉食

1 : GS(14)@2016-06-06 03:02:51

外國反思消費肉食的插圖。 圖片來源:hazteveg.com


最近看了一段台灣藝人蔡康永哽咽地談吃肉的短片,提到他到達一個農場,不敢向圍欄後的動物打招呼,因為他知道夜裏要將牠們吃掉。場主卻笑指那是他的寵物,都有名字,吃的是另一邊的動物。蔡康永說我們吃動物,是因為沒有愛過牠們,沒當過牠們是生命體。我們吃肉的時候,都不想承認我們在吃動物的屍體。後來我又讀了他一篇刊登於《南方都市報》的文章,指我們在雞肉罐頭上畫笑瞇瞇的雞和在豬肉罐頭上畫笑瞇瞇的豬,都是為了讓吃肉的我們寬心點。在這一方面,我們實在不及獅子老虎,獅子老虎可沒要求被吃的動物露出愉快的表情。我記得非牟利獸醫診所執行主席麥志豪提過,幫貓幫狗不因牠們可愛,只因為牠們應有的權益被剝削了。而同樣被剝削了權益的還有海豚、野豬、牛和禽畜……最近就有外國動物保護團體在西班牙巴塞隆拿市中心,扮成包裝肉類,呼籲大眾反思消費肉食。我近年為健康和人道已減少吃肉,你又有何想法?記者:許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602/196370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908

泛民啟動彈劾周浩鼎民建聯死頂:與被查者溝通有先例

1 : GS(14)@2017-05-19 05:22:41

■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昨決定聯手對周浩鼎提出譴責動議,啟動褫奪議席程序。何頴賢攝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與民建聯周浩鼎被揭「扯貓尾」,企圖干預立法會調查UGL事件專責委員會研究範疇後,周面對各方抨擊仍拒辭去委員會職務,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決定將行動升級,聯手對周提譴責動議,啟動褫奪周議席程序。民建聯主席李慧琼企圖再為周開脫,指專責委員會與受查人士溝通有先例;但有立法會前議員、前官員甚至建制陣營中人仍不滿周浩鼎,認為他必須問責。記者:陳雪玲



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昨開會商討追究周浩鼎的行動,會議召集人涂謹申會後說他們達成共識,引用《議事規則》49(B)啟動譴責周浩鼎的議案,另外獨立議員毛孟靜連同朱凱廸、陳志全及羅冠聰聯署提譴責動議,毛說將於明日內會討論,最快6月7日大會提出,若議案經三分二議員通過,周將被褫奪議席。



郭榮鏗斥涉誤導公眾

毛孟靜指,周浩鼎作為委員會副主席,容許受查者梁振英干預調查、甚至干預整個立法會事務。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補充,周未有盡忠職守按議員宣誓行事,亦涉公職人員行為失當,而周在會上三番四次指有關修訂建議是由他本人提出,亦涉刻意隱瞞及誤導立會和公眾。至於民主派會否同時啟動彈劾特首梁振英,涂謹申則說明日將會一併討論。周浩鼎昨日出席立法會會議繼續被傳媒追訪,但一律封口不回應。而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接受訪問時企圖再為周浩鼎開脫,指專責委員會成員與被查人士溝通,有先例亦有需要。李慧琼又自爆民建聯也是在委員會主席謝偉俊向周浩鼎查詢時,才知悉這件事,批評部份傳媒報道屬抹黑及不符事實,但承認周處理事件手法可以更好,較恰當的處理方法應是將梁振英意見直接向委員會提出。被問到這次是個別事件抑或民建聯過往亦有幫官員將修訂提交立會,李慧琼說:「係絕對冇,不可能。」


黃國健倡解散委員會

另一邊廂,委員會將於明日再舉行閉門會議,委員黃國健建議解散委員會,在內務委員會舉行重選。黃稱,對於民主派4名委員高調評論事件,「意圖要脅迫委員會按佢哋意圖去作出結論,我覺得係非常唔恰當嘅做法」。委員會主席謝偉俊指解散與否要交由內會決定,而明日會議相信會討論周是否要退出的問題。委員梁繼昌回應指立法會並沒有任何先例可以援引去解散一個專責委員會;另一委員、公民黨楊岳橋則指,如果一個委員行為出現問題、缺乏公信力,「點解要成個委員會一齊同佢陪葬?」楊岳橋質疑建制派議員只是想棄車保帥,用解散委員會的方法轉移政治壓力。民主思路召集人、立法會前議員湯家驊認為,梁振英是被查對象,有權提出意見,但以往做法是直接向秘書處或委員會主席提出,而非私下找小組成員修改文件,而事件已令周浩鼎不能履行委員會工作,認為他應辭去委員會職務,而建議修訂的內容對梁振英也未必有着數。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昨在《am730》撰文批評梁振英捨正途不走,做法不尊重,甚至有蒙騙立會之嫌。王又斥周浩鼎作為委員會副主席更是大錯特錯,「這個做法是否構成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值得立會研究及向市民交代」。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昨也在社交網發文批評周浩鼎愚不可及,又指周怠惰,原封不動將梁修改的文件交往秘書處,令民主派有藉口對梁作沒完沒了審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8/200250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4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