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轉貼:古粉怨與怒: GoogleReader被停與數字時代的內容生產 Pune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9bbe.html

這文章寫的像論文:)

雖然我不同意他算法推薦的看法。不過我很喜歡這文章的多視角。

古粉怨與怒: GoogleReader被停與數字時代的內容生產

http://journalician.com/articles/古粉怨與怒-googlereader被停與數字時代的內容生產

By Ivan Zhai on April1st, 2013

無論你曾多麼依賴Google Reader,今後都要改變了。心愛的產品可以被緬懷,但更適合被超越,關於內容聚合閱讀,值得期待的還有很多。

Google宣佈將於2013年7月1日起,停止GoogleReader服務。消息公佈後的一週裡,我蒐集了22篇相關文章,為寫這篇東西做些準備。歸納起來,文章來源主要有兩種:
1. Twitter (17篇)
2. RSS訂閱(Feedly&Google Reader,5篇)
(之所以3/4強的文章來自Twitter,這與自己上網時間分配有關:作為社交媒體編輯,每天有差不多有15小時掛在Twitter上。)

這些數字說明了至少兩件事:
1. 我們可以從社交媒體上獲得足夠多且有用的信息(只要fo對人且花的時間夠多)。
2. 一年以來個人使用GR越來越少,甚至在知道它要被停的時候,也沒想去緬懷一下(由此處起,下文將用「GR」代替「GoogleReader」)
如GigaOM文章所說,「GR之死沒有給我帶來太多困擾」。但文中「Social news haswon」的判斷也不準確。傳統RSS方式是在受到社交媒體的衝擊,但後者還不是一個好工具。某種程度上,它比RSS更差。

為什麼?這要從數字時代的內容生產(production)與發佈(distribution)說起。

UGC:為何社交新聞還沒贏

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戶產生內容)被視為Web2.0的一大特徵。Web1.0時代的論壇發貼算是UGC的早期形態,當更適合「即時信息」傳播的社交媒體和智能手機普及後,它的力量愈發顯現出來。

UGC的麻煩在於,獲得有用信息的前提是fo對人並投入足夠多的時間。如果你想要找的是某類特定信息,這明顯是個笨辦法。當然,有網友會像@Beichen一樣善用工具(如TwitterList),在UGC的大平台上,建起自己的小管道(nichechannel)。但無論如何,我們要享受社交媒體帶來的「社交」功能,就只能同時接受其並不高效的「媒體」功能。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時使用Twitter和RSS平台的網友不難發現,同一專業人士,其博客文章平均質量肯定比其tweets更高,這是因為作者的博文不需承載聊天搭訕等社交功能。也正因此,與完全為「閱讀」而設計的GR相比,社交新聞還沒有言勝的能力。

PGC:為什麼我們愛GR

GR將停的消息一出,其重度用戶哀怨一片,@virushuo一文是其中代表。文中有許多感情強烈的個人觀點,但也不乏冷靜的判斷,如「GoogleReader確實始終沒能成為一個大眾產品,但因為其用戶偏向專業和嚴肅,所以其數據質量相當高」一句,既總結出重度用戶熱愛GR的主因,也可視為對廣義PGC(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專家產生內容)的一種概括。

UGC和PGC這種分類,最早多見於傳統媒體內部,目的是為區分專業新聞人與普通網民在生產內容時的不同特點。本文所用PGC,是特指@virushuo文章中提到的「高質量數據生產者」——那些討論專業問題的博客們。

但很多GR用戶也曾被以下這個問題困擾過:即使某博客作者關注的領域很集中,其文章還是不可能永遠只談某一個主題;越是高產的博客,話題可能越寬泛,文章深度也相應越淺——通俗地說,越水。結果是訂閱者點看無用信息的風險越大。假如你定了超過三位數的個人博客和機構網站,每天即使只掃一眼收到文章的標題,瀏覽的時間成本已經高得嚇人。GR重度用戶的「1000+強迫症」也由此而來:每天全看一遍太費時,但不掃完又怕會漏掉什麼。

怎麼破?

AAC:算法產生內容的未來

關於算法,有個簡單邏輯我們可以先演繹一下:是否有些事情用機器做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如果是,就讓那些能學習的機器去做;如果算法還能沒代替人腦做這些事,譬如,還沒能幫助我們接收和篩選信息,那一定是有地方出了問題(換句話說,有地方出現了機會)。在RSS和社交閱讀都遇到問題的時候,算法產生內容(Algorithm-Aggregated-Content)可看做第三條道路(有不少評論也提到,GR的倒下也許還是件好事呢)。

去年有朋友推薦了Zite,一個「你可以不斷訓練它」的app。經過差不多12個月的使用,可以確認在投入產出上,Zite完勝GR,更不用說Twitter:單位時間內,你能在Zite上讀到更多理想內容。

Zite的工作原理很早就有玩家做過概括,這裡只想特別強調它的「學習能力」。譬如說,你關注了一個叫「心理學」的主題。第一次點入,能看到前後4-6天、共約四五十篇與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等有關的文章。你點開奧巴馬政府宣佈支持繪製腦圖的那篇,看完⋯⋯關鍵步驟來了:Zite首先會讓你選是否喜歡這篇東西(不像Facebook,Zite提供「不喜歡,以後不要再收到」的選項);同時,它會自動列出4-5個關鍵詞(tag),你可全選,也可只選其中某幾個。假如你只選「brainmap」,那麼,以後你在Zite裡將有更多機會,看到含有這個關鍵詞的文章。你對某類文章表示愛或不愛的次數越多,選的關鍵詞越集中,Zite就越能明白你想看什麼,下次就能更好地按你所需聚合文章。

(目前iPad版的Zite才有關鍵詞選項,在iPhone和iPod Touch上則沒有。)

GR和TwitterList遵循的是「信息源訂閱(subscription)」,雖然它改變了Web1.0時代內容發佈與接收的單向模式,可協助用戶在海量信息源中,訂閱自己偏好的部分,但這種訂閱還是很粗糙的:你不得不泥沙俱下,接收整個管道(channel)帶來的所有東西。

(GR也曾嘗試通過PostRank幫用戶提高閱讀效率,可惜這項實驗只持續了一年左右即告結束。)

Zite則在前兩者的基礎上進了一步:通過人機互動和機器學習,訂閱可精確到詞,從而實現更個人化的「定製(customization)」。這種定製模式下,「管道」不再是某個博客或者某個網站,而只是你關注的那個問題。

Zite和AAC的作用值得繼續探討下去:對渴望減少無用信息干擾、集中關注某類話題的人士來說,這是福音。而對於在「信息超載」時代受到嚴重衝擊的媒體產業來說,AAC能成為他們更有效發佈信息、找到更多利基市場(nichemarket)的新工具嗎?

改變世界的動力

@virushuo文中提到很多對GR的期望,其中一句大意是,GR做得好的話,本來有機會改變人類的知識結構。如果GR真的這麼重要,為什麼Google不願繼續做下去呢?猜測很多(herehereherehere這裡,和這裡),我們可以慢慢討論。當下的關鍵問題,是找到內容聚合產品的短期替代方案(這裡這裡,和這裡),以及它的長期方向——AAC如何改善其不足(這個有機會另文再談),以及AAC是否有機會與社交媒體或RSS結合。

再有,就是持續做下去的動力。有玩笑說懶人推動著世界進步,這話對了一半。也許很多新需求確實來自懶人(譬如我就懶得每天看1000+的訂閱),但只有勤快人才可能將其實現。那麼,又是什麼在支持勤快人去執行?是互聯網界創新和開放的精神?是商業利益的驅使?抑或其他?

每個人給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這裡只提其中最不可能的一種:請願,以及——比請願更壞的——向政府請願。

話說GR被kill消息傳出沒多久,Twitter上就出現這樣一推:

「有消息稱,大量美國用戶將向政府發起請願,請願人數達到10萬後,政府無論如何會給予一個說法,保持關注。」 #GR關閉#

— 谷小西(@isaac_koo) March 14, 2013

現在看來,這多半隻是誤傳(萬幸),否則就真是個天大的笑話。如果有技術有能力有獨立思考習慣的geek們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都是要向政府請願救自己,那這世界就真的麻煩了。

附錄(1)簡單回顧本文提到的內容分類:誰是生產者

UGC:用戶產生內容(User-Generated-Content),如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體用戶生產的內容。

PGC:專家產生內容(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代表是@virushuo文章中提到的「高質量數據生產者」——討論專業問題的博客和網站——製造的內容。

AAC:算法產生內容(Algorithm-Aggregated-Content),代表為Zite和用戶互動後,通過算法聚合併發給單個用戶的定製內容。

(感謝@mountain看完草稿後提出修改意見:「Algorithm-Aggregated-Content」是較為準確的用法。)

附錄(2) 參考文章
1. 如何通過 Google Reader 翻牆
2. How To Access Blocked Sites WithGoogle Reader
3. RSS inventor doesn't see what allthe fuss is about closing GoogleReader
4. Google Reader lived on borrowed time:creator Chris Wetherellreflects
5. Focusing On The Google ReaderShutdown
6. Google Reader: Why is Googlekilling Google Reader?
7. GoogleReader為什麼會關閉
8. 谷歌閱讀器 Google Reader已死!到底谷歌為何如此狠心?
9. 從Reader之死看Google的短視

10.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GoogleReader和Google
11. 短文:Google的社會化夢想與Reader
12. TC說GoogleReader長得醜不說還是塊攔路石,TheVerge卻認為丟了Reader很可能就丟了互聯網的開放性
13. GoogleReader之死是社交新聞的勝利  Why the death of GoogleReaderdoesn't bother me that much — social news haswon
14. 從閱讀需求看新媒體時代的閱讀器
15. RSS反思:只是PC上消亡移動社交永生?
16. 古老的應用更可靠
17. 為佩奇關閉GoogleReader的魄力叫好!
18. Google Reader統計數據拾遺
19. GOOGLE, WHO AREYOU?
20. Google Reader 即將關閉,如何備份 RSS訂閱清單並轉移至其他替代方案?

21. Google Reader 即將關閉! 取代它的 16 個 RSS訂閱軟體、服務
22. google reader關閉後,我們有什麼別的替代方案?最全的替代方案盤點

完稿後又看到一篇有趣文章,一併附上供參考:
The Evolution Of Google ReaderStarted With A Cras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39

拒做樓奴 蝸居樂與怒

1 : GS(14)@2010-10-17 18:44:08

2010-10-09 iM  

香港樓價持續高企,有樓階級自然笑不攏嘴,上不到車的則人人叫苦連天。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面對遙不可及的樓價,人人自危,有人要政府遏抑樓價,有人要復建居屋,有人要資助置業,建議方法層出不窮,誓要成功上車為終極目標。

這邊廂有人為買樓而苦惱,那邊廂有年輕人卻樂於蝸居,享受無壓力的生活。24歲,大學畢業兩年的阿軒,現職區議員助理,月入約1萬元,他沒有為上車而煩惱,反而樂於跟另外兩位朋友一起租住3,000多元的油麻地平價閣樓,希望追求生活上的富足而非環境上的滿足,更篤信大學老師的一句格言︰「只要一日有人玩個Game(樓市),就永遠都唔會完。」

有人樂於蝸居,亦有憤怒一族,抱怨上車難上難,婚後仍與家人擠在300呎公屋;更有話劇團把荒謬的樓市搬上舞台;有保育人士索性歸園田居,化身港版「阿凡達」與村民一起悍衞土地,免得被貪婪的地產商進佔。

無憂蝸居族 3000元租閣樓

放工時分,打工仔拖着疲憊的身軀趕回家,跨區工作的阿軒,晚上8時才回到住處。記者跟隨他一起從油麻地港鐵站步行返家,閒談間他提到,這晚是他鮮有早回家的日子,因為平日放工要到大學上課,沒11點也回不了家。

阿軒表示,當日選擇搬出來住,其實是害怕經常夜歸,影響家人休息,才決定搬至交通方便的油尖旺區。

市區鬧市,夜夜笙歌,但這晚與阿軒的歸家沿途,卻意外地寧靜。走過昏暗的街道,在阿軒的帶路下,記者沿着一條狹窄的樓梯拾級而上,他拉開樓梯旁的一扇門,來到了他們位於士多地舖的閣樓「蝸居」。

橫樑壓頂閣樓月租$3700

記者登門而入,立即便被大廳中央「T」字形的大橫樑搶住了目光,每次走過橫樑底都要小心翼翼低頭閃避,而屋內燈光亦被這橫樑分隔得半明半暗,這真算是名副其實的「橫樑壓頂」吧。

記者抱以奇怪的眼光望着天花,阿軒在旁卻沾沾自喜的說,這條橫樑其實是他們的「幸福之柱」,沒有這條柱他們根本不可能以3,700元租住,比較同區兩房 300多平方呎單位,月租介乎4,000元至5,000多元,他們的單位已便宜了市價近千元,可謂焉知非福。阿軒與兩位朋友分租這個閣樓,他每月只需付 1,000元租金,但要跟朋友同房居住。

雖說租金便宜了,但屋內其實不包任何傢俬,唯一的裝置熱水爐又經常失靈;還有一個「小人國」廁所,每逢人有三急,也須俯身而入;廚房設備亦十分簡陋,環境總是讓人感覺灰灰暗暗。相信大部分人對於如此居住環境,都會感到不舒服,但阿軒和朋友三人卻樂在其中,原因不在於環境,而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以如此租金租住市區心臟地帶,已經賺了,而且我覺得自己在工作以外的生活質素,亦因住這裏而提升了。」阿軒表示,因油麻地交通方便,不論上班或上學的交通時間都縮減了,而且附近食肆、士多眾多,任何時間食飯和跟朋友聚腳都十分方便。周六日他們的「蝸居」更是朋友間的聚腳點,猶如電影《六樓后座》的「私竇」一樣,在繁重的工作當中,仍能維繫了一伙人之間的友誼。

享受零壓力拒做「樓奴」

阿軒強調,油麻地唐樓一帶的鄰舍關係十分緊密,出入都會禮貌的打招呼,平時外出,鄰居甚至會幫忙看屋,不用鎖門;搬屋時,樓下街舖老闆會主動幫忙,一齊搬傢俬上樓;大時大節街坊更會聚首一堂。阿軒三人在這舊區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密切,這些感覺對他們來說是住在高樓大廈、大型屋苑裏不會找到的。

時下年輕人總歎樓價太高,沒能力上車,希望政府出手幫助,但阿軒卻表示,就算樓價下跌兩、三成,他也沒有想過要買樓,因為樓價實在貴得不合理,「基本上我有足夠首期也不會買私樓,就算政府再推居屋也沒有打算要上車,因為我不想工作一世,只為了一層樓,根本不值得。」他深信大學老師的話︰「只要一日有人玩個 Game(樓市),就永遠都唔會完。」所以他決心不會成為「樓奴」。

對於將來,阿軒希望仍可以租住油麻地唐樓,或者有朝一日可以租住東涌或鄉郊的寮屋,享受無壓力的生活。加上他目前正積極進修社工碩士學位,希望將來收入更充裕,始終現時仍有家庭及學費貸款的財政壓力,每月的儲蓄近乎零,所以雖說目前沒有太大的住屋壓力,但生活上仍然不算穩定。

區議員幫人上樓 自身難保

「我幫過好多人上樓,但自己就上極都上唔到!」北區區議員劉國勳(Edward)最近成了「八十後買樓難」的人辦,這句無奈輕歎,順理成章成為金句。

Edward在訪問中一直強調自己不是「窮到燶」,亦非買樓族中最需要幫助的人,惟臨三十而立之年,心中想要「娶妻」也有「置業」念頭,可惜兩個只能活一個。追溯從前,Edward一直用心儲蓄靜待上車良機,但每當一腳踏上車廂,列車就高速行駛,嚇一嚇,腳又站回原地……

施政報告發表前夕,外界吹風愈來愈猛,謂特首將提出重點協助「上到車與上唔到車之間」的夾心人。這一趟,助人無數的Edward可會得救?

2008年上不到車失良機

出身基層的Edward,從小與父母和妹妹同住粉嶺祥華邨一個300多平方呎的公屋單位。地方淺窄,一家四口日常所有活動都以客廳為「主場」;兄妹同房,人愈大愈覺不方便和沒有私隱。「讀書年代,通常要等家人入睡才溫書、做功課;妹妹換衫、睡覺,做大佬自然要退讓。稱得上私人空間的,就只有一個床位。」

生於同年代的香港人,家中一樣是父母兩孩的黃金組合,哪有不明白「蝸居」之理?但當眼前一個六呎高的大男孩,屈膝坐在下格床被窩,心又總覺不忍。

「其實我不太認同『蝸居』,不理別的地方怎樣,我們香港從來就是這個模樣,習慣了,有感情,怎會嫌棄?不過我想講的是,香港買樓真的很貴很貴!」

一如大多數「八十後」,25歲過後便得計劃將來,最好三十出頭就可以置業安居。Edward自言是個慳家仔,自第一份穩定工作以來,每月都儲起近三分之一人工為置業鋪路,希望與女友Casta早日拉埋天窗:「難道結婚後五個人一齊住300呎公屋?」事實上,Edward非常爭氣,2008年已儲得10多萬首期,那年金融海嘯樓價暴跌,他首次萌起落實置業的念頭。

「我想在本區置業,私樓、居屋都可以,若果買私樓就將貨就價,500呎已經好心足。你都知議員這份工『四年一結』,算過應該造八成按揭先夠穩陣,無謂一鋪清袋嘛!另外又要預多筆裝修費,加上大家都說樓市剛剛開始跌,所以打算努力儲多半年錢,那段期間一直都有睇樓、打價……」誰不知,樓市一跌即回,然後急起上揚,直到今日。

手揸30萬未夠首期裝修

翻查當年記錄,Edward提過的兩個樓盤:粉嶺花都廣場和碧湖花園,前者2008年一個高層547平方呎單位叫價118萬元,剛於上月以182萬元轉手,兩年內升了64萬元。而碧湖花園2008年一個515平方呎的單位售價124萬元,如今已叫價166萬元,升了42萬元。Edward苦笑:「差不多啦!」

按Edward的同事所言,他由2008年起一直收集區內樓盤傳單,除了儲錢,傳單儲得最多,可兩年後的今日,他翻了案頭好幾次也找不着,無名火起:「我現時已有30萬,但都係買唔起,丟晒啦!」

問及對下周的施政報告的期望,Edward快人快語:「我最想要梗係首置(首次置業貸款計劃)啦!我現時每月儲7,000至8,000元,基本上夠供樓,所以來來去去也只欠一筆首期,我知道不少人的處境也和我一樣。」

整體而言,他支持政府適度復建居屋,修補傳統住屋階梯:「先住公屋,後轉居屋,再轉私樓」的斷層。此外,政府應重新審視公屋入息上限及研究設按揭關卡,遏抑炒風,或者考慮「先租後買」等社會已有共識的方案。

最後一問:「若果施政報告幫唔到你,你會點?」Edward又是苦笑:「必要時都焗買啦!唔通唔住咩?」

又一教人無奈的金句!

施政報告房策成焦點

本港樓市炒得火熱,政府數度出招遏抑樓市,成效卻不顯著,縱然近期成交轉弱,但樓價仍然高企。特首曾蔭權下周三(13日)發表的施政報告,預計物業市場和房屋政策問題將會成為焦點,相信會提出多項長短期措施,以解決樓市問題。

長遠方面,政府擬重提填海方案,開闢新土地來增加建屋面積,提供更多房屋供應,而且很大機會尋求維港以外的造地方法。政府首選希望盡早落實「三合一」新發展區的規劃,即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3個新發展區,加上洪水橋新發展區,作為長遠增加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

至於短期方案,政府將會資助市民置業,以解決目前市民買不起樓的問題。而資助對象則定於有供樓能力的夾心階層,避免8年前推出首次置業措施時,出現「上錯車」及大量斷供的問題。據悉,政府會委託房協出任代理人,批地予其建「先租後買」房屋,但數量不會太多,政府或者會改以短期或一次性的資助置業機會,幫助欠首期的市民上車。

而資助置業的申請方法預計亦會作出改變,不再沿用以前攪珠抽籤的方法,會改以按申請條件排次序,使最有需要者可優先受助。此外,房委會將繼續落實推行活化居屋第二市場措施,更會研究包括讓合資格的非公屋住戶,購買未補地價的居屋。但是,獲大多數政黨及市民支持的復建居屋計劃,相信推行的可能性不大。(另有施政報告房屋政策前瞻報道刊《iMoney Wealth》P.60)

《天上人渣》道盡置業荒謬

在將軍澳一片綠油油的大草原上,矗立一幢名為「天上人間」的新樓盤,樓盤景致優美、綠草如茵、享有特大露台和會所、實用率高達六成,還隨屋附送陣陣「心曠神怡」的味道。港男朱彪為了娶得港女女友為妻,花畢生積蓄,買下「天上人間」單位。沒錢沒朋友的他為籌備婚宴,請來3位久未聯絡的小學同學擔任兄弟,豈料他們為在這弱肉強食的社會生存,早已變成「人渣」中的代表,令屋中接連發生離奇命案,而朱彪最關心的也不是朋友的安危,而是如何讓新居不變成凶宅,拖累樓價下跌……光看這故事大綱,已令人會心微笑,編劇張飛帆把困擾許多港人的住屋問題搬上舞台,寫成將在11月上演的《天上人渣》。

600呎新居放不下傢俬

台上的劇本源自台下的生活,《天上人渣》的劇組在現實中,也為高樓價所苦,只得飾演有勢力人士的梁榮忠已上車,「我都試過投資損手,捱了許多年才能夠成功買下第一層樓,所以演這舞台劇,我都好有感受!未買樓的總想樓價跌,買了樓的總想樓價升,難免有矛盾。其實樓是用來住的,炒風太盛對業主也不好。」其餘劇中的演員都是無殼一族,有的跟父母同住;有的長居於排練室;有的剛被業主加租迫遷;更多的寧租不買,不願被樓債捆綁一生,「以我現在租住的單位為例,只要樓價無端端跌一成,那損失已足夠我租兩至三年樓,我為甚麼要冒這個險?」編劇張飛帆說。

訪問在他和女友租住標榜距離地鐵站5分鐘路程的西九新樓盤進行,但記者由地鐵站起走了許久也找不到,最終走過多條橫街窄巷,行經滿街的五金舖、鋼材舖、舊式工廠大廈,一個華麗的翠綠庭園兀然在街中出現,「我起初都覺得間屋好超現實!」更奇趣的是他由600平方呎的居屋單位,搬進逾600平方呎的新居,原有傢俬竟然放不下,「這裏只等於400平方呎的居屋單位面積,全屋最大是沒有用的露台和窗台,這就是發展商的魔法!」

怨氣加深皆因看不見岸

劇中一幕,描述殺手想借朱彪的新居廁所射殺其鄰居,豈料廁所太細連長槍也放不下,靈感便來自朋友的「精裝」廁所。雖然新居問題多多,售價卻有升無減,兩年前售價約260多萬元,現已升至300萬元,月租9,000多元,他笑說入住新居的最大得着是給了他寫《天上人渣》的靈感,「但這單位在同區新盤單位中已不算瘋癲,究竟點解新樓要這麼貴?這其實是一個哲學問題!」

劇中,朱彪嬌妻非業主不嫁;現實中,多位演員娶妻後依舊租屋,「因為現在的港女沒有太多選擇!有多少人30歲能有一層樓?好的女朋友都會明白。」正職為妙法寺陳呂重德紀念中學演員創意總監的演員冼振東說,他指近年香港的怨氣加深,皆因看不到岸,「以往我們能預測經濟數年為一循環,樓價會按周期調節,但現在樓價因內地熱錢不斷流入,能升不能跌,現在甚麼新樓都叫世紀豪宅,市面上200萬元以下的樓已經少之又少,那誰能上車?」

跟劇中主角一樣,張飛帆正在籌備跟未婚妻年底的婚禮,許多人問他買樓了沒有,他反問︰「為甚麼結婚一定要買樓?」他說港人太習慣被社會期望所操控,「誰說婚禮一定要擺酒?擺酒一定要播成長相片?生了小孩一定要花數千元讓他上Playgroup學玩玩具?為甚麼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人生?我們希望觀眾笑完,會回答自己這些問題。」張飛帆說我們的生活其實比劇本更荒謬。

----------------------------------

保育先驅 港版「阿凡達」

政黨及輿論壓力下,預期施政報告,會推出一系列協助「八十後」買樓的抒困措施,以滿足他們的置業要求。但是對於26歲的陳劍青來說,這一切的所謂關注,其實都令他感到非常反感,「我不想買樓,就算推出任何措施,目的其實都是『局』我們買樓,為甚麼要我貢獻青春,去建立一種我不願意過的生活呢?」他認為,現時「八十後」不是因為買不起樓而不滿,而是因為人人都想着要買樓,社會上根本沒有其他生活模式讓他們選擇,生活選擇權被剝奪才是他們真正不滿的原因。

陳劍青現時在浸會大學從事市區重建、新市鎮發展空間的研究工作,一直身體力行關注本地城市和鄉郊的發展。3年前他就曾在喜帖街示威被警察拘捕,後獲法庭判無罪釋放。今年初他更成立了新界東北發展關注組,開始研究新界將來發展的方向。

馬屎埔土地陸續被收購

陳劍青現居於粉嶺馬屎埔一間木搭建寮屋內,是村民免租讓他居住的。事緣早前,他協助上水一戶農民處理收地滋擾時,認識了一班馬屎埔村民,熱心的村民知道劍青渴望過鄉郊寮屋生活,便立即清空一所舊屋,邀請他搬進村。劍青一嘗遠離煩囂的鄉郊生活,同時還協助村民解決他們被強迫收地等的事情。

記者跟劍青前往粉嶺馬屎埔,由火車站坐小巴至總站下車,只見沿途全是大型私人屋苑,半點鄉郊情懷。劍青指,附近的綠悠軒、帝庭軒,10多年前其實都是馬屎埔的一部分,是當年政府聲稱建公屋而收地發展出來的。而短短一街之隔的馬屎埔,目前只剩原來大小的三分之二,土地更陸續被地產商收購。

鄉郊面積日漸縮小,取而代之的就是一排排的高樓大廈,跟劍青居住的小寮屋相比,形成強烈的對比。當記者走入屋,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因為屋內明顯比屋外清涼,劍青形容這是村民建屋的智慧。雖然沒有冷氣,但樓底高、窗口多,令屋內空氣流通,不會焗促。而且,高樓底可以在屋內加建小閣樓,增加空間,水浸時更可將貴重物品移上,避免浸濕損壞。劍青還大讚村民的建屋技術,在夏天打風落雨時,屋頂也沒有漏水,非常穩固。

寮屋的建築充滿生活的智慧,而為體驗完整的鄉郊生活,劍青還仿效他們開耕務農。他跟一些全職農夫合作,租用了附近一大塊農地,辦了個社區農場。而且,他們更定期舉行農耕工作坊、鄉郊導賞團,向外展示他們自給自足的鄉郊生活。

搞耕作班推廣農耕經濟

鄉郊生活令劍青十分享受,而他更希望將這種生活展示給久居城市的香港人,讓他們認識這種跟環境融和的生活,「晚上一大班村民會搬凳仔到河邊乘涼傾偈,交換一下務農心得;附近因沒有街燈,晚上滿天都是星星,還有很多螢火蟲,整個環境非常舒服,是真正感受到生活的質素。」他認為這種生活是買豪宅也不會得到的,有些人可能很享受高級會所的設施,但事實上他們跟居住環境是完全隔絕的。

劍青表示,他們每星期的耕作班,都吸引不少居住附近大型屋苑的居民參加,而且他們亦十分投入。有些學員甚至正四處找田地,希望自己開耕實踐,只是附近農地被地產商大量囤積,才限制了他們,「以耕種來發展經濟,以我們的經驗來看,是可行的,因為以一名全職農夫,一星期落田5至6日為例,平均收入就可達 8,000元,時薪絕對超過現時建議的最低工資33元。」

對基層市民來說,務農耕作可能比他們出外打工的收入更好,而且又不用受老闆客人的氣,不失為解救貧困的方法。加上,租一斗田(7,260平方呎),每年的租金只不過1,500元,負擔不是很大,而且更可在旁邊搭建寮屋,一並連住屋問題亦可解決,「地產商根本不知農業是甚麼,他們只視土地為銀行。」根據劍青表示,單是某一地產商在新界囤積的農地已有340萬平方呎,面積接近三分之一個九龍,而且他們的收購還正在快速進行。

鄉郊發展模式應予保留

地產商收地,跟政府的新界發展政策不謀而合,劍青指,例如十大基建、環保城等建議,無不同樣以改建農地為目標。但事實上,新界居民和很多新一代,其實都十分嚮往這種鄉郊生活,但他們的選擇權卻愈來愈狹窄。劍青住馬屎埔的半年間,看到不少被迫上樓的村民,閒時仍然回歸落村,白天仍在田間生活,繼續開田耕種,對從前的生活始終依依不捨。

劍青形容新界北區一帶,是珠三角最後一塊有農田的大面積綠化地帶,這裏絕對有條件可以發展大型鄉郊農村,讓香港人有多一種生活模式選擇,不致人人變成地產商下的「樓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96

星期日檔案 2010-11-21 - 蝸居樂與怒

1 : GS(14)@2010-11-22 22:59:29

http://mytv.tvb.com/news/sundayreport/113507#page-1
2 : 龍生(798)@2010-11-25 00:48:41

我無睇
但我想知有咩值得樂呢?
3 : 亞力士(1473)@2010-11-26 00:06:35

一個打壞區議員,加一群港女。
4 : GS(14)@2010-11-26 09:42:24

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buy the property, but shows that they didn't want to lend money to bu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719

撐特朗普者 只因苦與怒

1 : GS(14)@2016-11-10 07:57:28

【採訪手記】是精英敗於藍領,是鄉郊圍堵城巿,是憤怒殺死理性,民調錯的,分析假的,地球村被恐懼緊鎖,迎向特朗普領導的未知國度,不忍卒睹。這大半個月來,記者努力尋找特朗普的支持者,他們到底是甚麼人?他們期望的美國是怎樣的?希望世界會變成怎樣?經歷這段日子,記者心底裏暗自希望他們全部都是如研究所指的:無學位的白人、為了飯碗不理別人死活的自私精、拿着槍以為自己是救世主的中年人,這樣便又可以生產一個又一個簡單二元而又戲劇性的人物故事。


保持對話才能永續社會


結果是上述人士的確統統存在,然而記者亦遺憾地發現,他們的經歷痛苦深刻又真實,甚至不比(如果要強行比較的話)被歧視的女性、同志或者有色人種為小。如果說他們因憤怒而失理性,就好像人們佔路,要附近的商舖捱義氣不做生意、員工不吃飯一樣,同樣是傲慢,沒有把別人的痛苦放在眼內。簡單的投票鬥人多或者道德審判不能解決人們生活的困境,不能消弭內心的憤怒,從政者要正視這些需要,新聞人更不能忽略這些聲音。今早有傳媒數據分析今次選舉再次是世代之爭,年輕人鬆一口氣,因為當老人全死去,世界就是他們的,但有一天年輕人也會成老人,他們的想法永遠不會相同,惟有保持韌力,保持對話,才是永續社會的力量。■記者張嘉雯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0/198290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7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