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国高速传动终止与大摩的6875万股掉期合约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506/2009050603132659.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中信泰富(00267,HK)外汇掉期巨亏、碧桂园(02700,HK)股份掉期巨亏、国泰航空(00293,HK)燃油掉期巨亏……

        去年下半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被曝出因投资金融衍生品而发生巨亏。在此情形下,也有上市公司开始想办法“自救”,中国高速传动(00658,HK)就开始不断通过回购可换股债券以及提前终止掉期合约等方式以期减少亏损。

终止部分掉期合约

        昨 天中国高速传动发布公告称,截至5月4日,公司与股份掉期对手摩根士丹利已经终止了6875万股股份的部分掉期,扣除提早终止费用及其他费用和开支后的每 股股份平均最终价格为12.8495港元,股份掉期对手应付总净额约为8.84亿元。目前,公司尚有未终止的股份掉期数目约为1261万股。

        值 得注意的是,中国高速传动在昨天的公告中,并没有指出在此次终止的掉期协议中,公司到底是盈利还是亏损,只是表示“对手方应付总净额为8.84亿元”。而 在其不久前公布2008年年报中显示,截至2008年底,公司的股份掉期的公允价值损失约为3.8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联系中国高速传动在香港的公关人士,该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还没有到年底结算的时间,且此次公司终止的掉期协议只是一部分,所以并不可知悉目前的具体亏盈情况。

        据了解,此次终止掉期协议,是中国高速传动自去年不断购回可换股债券后,采取的“自救措施”的一部分。

        去年10月份,因中信泰富炒外汇巨亏引发的市场对于涉及金融衍生品上市公司的一轮沽售,这令中国高速传动的股价一度连续多日大跌。紧随其后,中国高速传动便开始了不断的回购债券,并称公司已经于与摩根士丹利就掉期协议下剩余股份的提早终止权进行初步磋商。

回购收益可抵消掉期亏损

        去 年10月31日,中国高速传动回购金额为2.55亿元的可转债;11月10日,该公司再回购面值为3180万元的可转债,而10月底回购的2.55亿元债 券已经正式注销;11月18日,中国高速传动以两个价格共回购了1.27亿元的可转债。而在其后的12月份,中国高速传动又进行了多次的债权回购操作。

        据悉,去年中国高速传动回购的债权面值总额超过8亿港元,而截至目前其在市场上仍有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超过11亿元。公司曾表示,将在董事会认为债券市价估值有吸引力时在公开市场进一步购回债券。

        在 2008年5月14日,中国高速传动发行了以人民币计值,以美元偿付的可转债,总金额为19.963亿元。而一般而言,如果一家公司在发行可转债之后,希 望对冲股价风险,那么就可以通过股价对赌协议来完成,中国高速传动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宣布发行可转债的同时,公司还与摩根士丹利签订了价值11.13亿 港元的公司股份进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掉期交易,这就是上述公司提前终止的那批股份掉期协议。

        上述中国高速传动的公关人士指出,去年中国高速传动虽然股份掉期存在亏损,但公司在债券回购方面是有收益的,所以综合起来公司应该是没有亏损,但具体情况要到年底业绩结算时才可知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64

推銷員與大狀 左丁山

2010-6-24  AD






 

曾特首自喻係南 韓,余若薇係阿根廷,算佢十分有風度,起碼有英美政壇人物之幽默感。可惜嘅係,佢在辯論台上,過份拘謹,唔識講吓流行用語以抵禦余若薇之諷刺,即二流推銷 員推銷次貨、不合規格產品。余大狀背後謀臣度到呢條橋,將曾特首定位為推銷員,政改方案為次貨,實在相當巧妙,比較之下,特首背後之政治班底,相形見絀。 照計何安達、劉細良兩人加上譚志源、黃偉綸,都係計仔多多之人,何故人在特首辦辦公,就會忘記了市井智慧?葉劉淑儀議員在有線電視惡評特首嘅班底,話佢哋 冇鬼用,肥仔K聽到,大嗌一聲話:「唉吔,葉劉議員連佢嘅頭馬都鬧埋一份!」

何出此言?肥仔K話:「陳岳鵬吖嘛,史丹福碩士,讀公共政策, 舊年成班留美學生在怡東酒店飲酒,我在其中,識咗佢,佢咪係幫葉劉搞匯賢智庫嘅囉。兩個幾月前先轉咗去特首辦做助理之嘛,乜葉劉咁快翻面不認人?特首出街 起錨,陳岳鵬陪伴左右o架!」

 

有時駡人駡得興起,邊會記得連自己嘅前任得力助手都鬧埋吖,政治係咁o架嘞。肥仔K認為余大 狀之推銷員比喻十分恰當,但言辭之間,對「行街」(推銷員俗稱)呢行,似乎帶有貶義,令眾多「行街」朋友,聽得唔舒服,覺得大狀有職業歧視之嫌。肥仔K覺 得特首其實可以即時回應:「我係推銷員出身,服務政府咁多年,大半生用於在本地推銷公共政策,在外地推銷香港,職業無分高低,推銷員勤勤懇懇工作,要買私 樓,多數從買上車盤開始,然後希望逐步搬到市區一千呎樓,然後希望搬上半山區住兩千呎,唔似得早已住在馬己仙峽道嘅成名大律師,一搬就話要上山頂獨立屋。 我現在推銷嘅政治方案係上車盤,上咗車先至有希望由細樓搬大樓,余議員,唔係人人都係資深大狀,唔可以一買樓就買帝景園嘅啫!」唔,守中帶攻,可以係北 韓,只輸一比二俾巴西,唔似南韓輸一比四俾阿根廷喎!頭大咗,學北韓與葡萄牙鬥攻,就會輸足零比七o忝。不過輸多少無關重要,最緊要係出線進入十六強,在 陸羽飲茶碰到議員W,佢好肯定咁話:「民主派分裂,政改方案會通過嘅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2

後谷咖啡資金告急迷局 風投與大股東火線攤牌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21/xONDE4XzQ1ODcxOQ.html

這幾天云南昆明陰雨連綿,而和這天氣相似的則是德宏後谷咖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後谷咖啡)董事長熊相入的心情。

因為上市而引入的基金公司,在公司的發展和管理上,和公司原有管理層產生嚴重分歧,目前中國最大的速溶咖啡生產企業——後谷咖啡的資金鏈面臨隨時斷裂的可能。

目前,業內傳出熊相入已經抽逃資金跑路的消息,不過後谷咖啡方面否認了這一消息。

同時,入股的基金公司代表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採訪時亮明了自己的觀點:「此前我們投資的資金,目前並沒有看見真正用於公司正常的運營和發展上,我們急需要瞭解的是我們投資的錢去了哪裡」?

隨著基金公司的代表和後谷咖啡攤牌,准上市民營公司和引入風投之間的資金鏈迷局被推上了高潮。

為上市引入風投

昨 日,昆明翠湖畔,原本和媒體約好採訪的熊相入並沒有如期出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得知熊相入臨時接到電話離開昆明,而代替熊相入和媒體見面的後谷咖啡的 控股公司——德宏州宏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天實業)法定代表人張瑞靖,他滿面愁容,顯然目前公司的情況讓他無法淡然。

「希望該基金公司認真履行協議,回到談判的軌道上來,真誠為後谷公司成長努力,為後谷咖啡早日上市作出積極努力。」在表達完相關的意願之後,張瑞靖開始沉默。隨後,張的助理將後谷咖啡和引入風投之間的糾葛一一道出。

2009年下半年,後谷咖啡開始繼續推進此前一直在規劃的上市方案。並希望在2011年或2012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同時借上市的契機進一步鞏固其在中國咖啡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地位。

不過,民營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經驗和相關推廣渠道比較匱乏,再加之對於大量資金的渴求,熊相入及其管理團隊都希望有專業的風投公司來協助其完成上市計劃。

沒過多久,北京某基金公司就進入了熊相入的眼中。據後谷咖啡方面稱,該基金早就對後谷咖啡感興趣,隨後熊相入也公開表示將引入風投推動公司順利上市。

2011年初,上述基金公司與後谷咖啡公司達成投資協議,由該基金公司在2011年7月聯合關聯的6家股權投資企業成為後谷咖啡公司的新股東,合計持有後谷咖啡36.25%的股權。

在引入上述股權投資公司之後,宏天實業以及原來的創業團隊還共同持有63.75%的股權,目前後谷咖啡的大股東還是宏天實業,其股權佔到了後谷咖啡的59.74%。

此後,後谷咖啡上市的步伐加快了。隨著雙方合作不斷深入,各種分歧和相互質疑也不斷出現,分歧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愈發激烈。

股東之間矛盾激化

對於出現的分歧,後谷咖啡方面指出,基金公司的進入沒有達到其預期的目的,卻阻礙了後谷咖啡的上市步伐。公司不僅被拖進 「泥潭」,上市遙遙無期,甚至讓後谷咖啡公司置於嚴峻的生存挑戰。

在後谷咖啡看來,引入的基金公司很有可能在接下來的時間之內,乘公司目前處於危機中奪取公司的最終控制權。

據後谷咖啡稱,按照該基金公司制定的章程,其對後谷咖啡公司的所有事項均有決定或者否決的權利。此後,該基金公司取得後谷咖啡公司的人事和財務管理權。

「目前公司的正常運營和管理是由公司的原有股東和引入的基金公司共同來負責」。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後谷咖啡方面的聲音,基金公司方面卻有截然不同的說法。

「我們沒有也不會對這個公司的控制權感興趣。」上述基金公司代表人士強調,「況且財務總監一職也是由社會招聘產生的,並不會存在我們這邊的委派行為,並且我們所能夠參與的公司日常運營非常有限」。

資金鏈有斷裂風險

不僅僅是在公司的管理運營上出現分歧,對於目前最敏感的資金鏈問題,雙方也有著迥然不同的看法。

後谷咖啡方面稱,銀行多次電告後谷咖啡公司,新的貸款授信審批已經完成,但放款前需要後谷公司的董事會決議,因為沒有收到後谷公司董事會決議,所以無法放貸。基金公司通過不在董事會決議上籤字,以達到脅迫後谷咖啡交出管理權,從而導致後谷咖啡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險。

對於目前後谷咖啡的經營情況,上述後谷咖啡方面的高層人士透露,目前公司的總資產為20億元,而總的負債金額為14億元。

「目前據我們瞭解,此前我們入股的3億多元資金可能並沒有用於公司正常的運營發展過程中。」上述基金公司代表人士反駁道,「在不清楚這些資金的流向之前,你說我們有可能會在相關的協議書上籤字麼?」

不僅如此,原定於20日召開的公司董事會也因為人員不齊,未能召開。後谷咖啡表示,之後還將召開一次股東大會商討相關公司發展的議題。

據上述基金人士透露,這幾天熊相入也通過各種手段試圖和基金公司方面談判,不過沒有形成最終的和解方案。這段時間之內云南省相關部門也曾經試圖出面調停此事,但是其效果並不明顯。

雖然雙方意見有較大的分歧,但是無論是後谷咖啡還是基金公司方面都是希望能夠迅速將公司從泥潭中帶出,畢竟後谷咖啡的存亡關係到50萬咖農和中國目前的咖啡產業的健康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53

焦作萬方與大股東纏鬥升級背後:“雙簧”戲碼隱現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7603.html

焦作萬方與大股東纏鬥升級背後:“雙簧”戲碼隱現

一財網 楊佼 2015-11-26 22:57:00

公開沖突半個多月,焦作萬方與大股東之間的纏鬥不斷升級,“雙簧”的味道也越來越重。 

焦作萬方11月26日公告稱,12月11日,該公司將舉行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對大股東西藏吉奧高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吉奧高”)采取反訴措施、 授權公司管理層全權處理與大股東股權轉讓糾紛訴訟兩項議案。 

“雖然雙方都在起訴,但訴求確實一樣,上市公司似乎在配合大股東解除合同。”有法律界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稱,上市公司選擇的方案,仔細推敲起來,其實並不利於上市公司。

欲拍賣大股東所持股份

雙方的交惡的緣由,始自2014年的一項收購。2014年8月,焦作萬方以17億元現金收購吉奧高名下的萬吉能源100%股權,吉奧高以其所持焦作萬方股份作為業績承諾擔保,並約定,若業績承諾未實現,焦作萬方將以1元的價格,回購吉奧高所持股份。

吉奧高承諾2014年—2017年,萬吉能源實現的凈利潤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分別都不低於3000萬元、3.5億元、5億元及8.2億元。2014年9月19日,萬吉能源完成股權過戶。

《第一財經日報》查閱資料發現,2014年9月,吉奧高以8元/股的價格,受讓大成基金、華夏基金、金元惠理、泰達宏利等公募所持焦作萬方2.06億股股份,成為焦作萬方第二大股東。當月底,吉奧高增持94.8萬股,持股比例上升至17.25%,成為焦作萬方第一大股東。

然而,萬吉能源不但未能如當初承諾,甚至在今年前9個月未能產生任何收入。數據顯示,萬吉能源2015年上半年虧損47.61萬元,且截至2015年9月,萬吉能源尚未收到2015年的任何勘探服務費,已確定無法完成業績承諾。

今年11月初開始,圍繞上述股權轉讓,雙方沖突開始公開化,並迅速升級。11月11日,焦作萬方披露,吉奧高以股權轉讓糾紛為由,對該公司提起訴訟,要求解除上述股權轉讓協議。

11月18日,焦作萬方公告稱公司已經反訴,但卻放棄了“1元回購”的約定方案,而是提請凍結了前者所持公司2.11億股,並計劃強制拍賣。焦作萬方表示,公司請求判令吉奧高全額返還萬吉能源科100%股權轉讓價款,並賠償利息損失9846萬元,同時凍結吉奧高銀行存款4.21億元,或查封、扣押其等額財產。11月17日,上述訴訟請求已經執行。

雙方爆發沖突,引起了深交所關註。對於萬吉能源業績與承諾的巨大差異,深交所要求焦作萬方董事會說明原因,並就股權轉讓是否進行充分盡職調查、考慮相關風險,以及董監高人員是否已盡勤勉義務。

不過,焦作萬方在回複函中將責任推給了吉奧高。公司稱,公司董監高人員在收購萬吉能源股權過程中及收購後,按照規定履行了勤勉盡責義務。雖然國際油氣市場低迷,導致油氣勘探業務萎縮,但吉奧高也沒有為萬吉能源境外勘探業務做任何實質性的安排,在公司一再催促之下,仍無任何實質性行動,導致萬吉能源業務停滯,迄今無任何收入。

同時,焦作萬方還披露,將在股東大會授權之後,將與解吉奧高除此前的合約,並擇機拍賣已經凍結的吉奧高所持公司全部股份。

然而,值得註意的是,對於部分信息,焦作萬方並未及時披露。公開信息顯示,10月17日焦作萬方就已收到民事裁定書,經該公司申請,吉奧高所持焦作萬方2.11億億股,被焦作中級法院凍結。而直到10月23日,焦作萬方才對此進行風險提示。

“從這一點來看,對於收購標的業績不達標的風險、以及與大股東的訴訟,上市公司肯定是知情的,也應該及時披露,但直到法院進行裁定之後才公布。不過,在監管部門沒有認定之前,還不能斷定是信披違規,但這種做法肯定是存在問題的。”上述法律界人士評價稱。

“雙簧”?

根據此前約定,作為收購的風險保障措施,如果萬吉能源未能實現承諾業績,焦作萬方將以1元的價格,回購吉奧高所持該公司全部股票及派生股份,吉奧高所獲現金分紅亦應全額返還,吉奧高以其所持公司股份為萬吉能源的業績承諾提供擔保。

而在焦作萬方的最新披露中,似乎已經放棄追償。根據其公布的方案,是請求法院判令吉奧高全額返還股權轉價款和相應利息損失,並未提及1元收購其所持股份之事。

焦作萬方的說法是,之所以計劃拍賣大股東所持股份,是因為稅務機關已經凍結吉奧高所持股份中的9261萬股,存在被拍賣的風險,且不排除吉奧高其他權利人對剩余股份凍結措施的可能。在此情況下,1元回購吉奧高所持該公司全部股份難以保障。

根據公告,吉奧高此前起訴時,就明確要求解除上述股權轉讓協議。而焦作萬方的上述方案也意味著,拍賣大股東所持公司股份,就意味著不再繼續履行合同。但在此前的11月18日,拉薩國稅局已經解除了吉奧高所持股份的凍結。

“大股東不想讓合同生效,上市公司也不想繼續下去,那雙方的想法就是一樣的,這場訴訟大戰的真正目的令人生疑。”深圳某PE人士認為,從這一點來看,雙方的訴求是一致的。

而回溯雙方的上述交易,自始至終都充滿了蹊蹺。按照萬吉利能源轉讓時雙方的約定,吉奧高受讓的股份,自其將股權轉讓價款全部用於購買焦作萬方股票,或持股比例達到20%之日起,到其業績承諾履行完畢,或履行完畢股份補償義務之日鎖定期,期限最短不少於12個月。

“按照合同,兩個條件中任意滿足一個,大股東受讓股份就會產生鎖定期。如果不滿足,就不存在鎖定的問題。”上述法律界人士認為,從目前來看,上述兩個鎖定期的條件根本就無法形成約束,大股東可以隨時轉讓、減持。

而吉奧高就是這麽做的。今年4月14日,焦作萬方開始長達兩個月的停牌。6月19日,焦作萬方在複牌公告中披露,停牌期間,吉奧高與上海隆倉投資管理中心就股權轉讓進行了探討,但雙方存在較大分歧而未能達成一致最終終止。

 “從後面的情況來看,當初的鎖定期條款,就是在為大股東鋪路,目的就是不想形成鎖定期,以便隨時轉讓、減持,存在利益輸送的痕跡。“上述法律界人士認為。

如果拍賣吉奧高所持股份變成事實,就意味著雙方合同解除,萬吉能源100%股權是否也需退回?對此,焦作萬方在公告中並未提及。26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次致電公司董秘,但截至發稿,電話仍未接通。

“如果1元回購,大股東持有的股份等於被沒收了,合同還是會繼續履行,收購標的繼續留在上市公司,選擇終止合同,收購標的的股權,可能就要退回去。”上述法律界人士表示,1元回購大股東所持股份並變現,等於是獲得業績補償,而焦作萬方目前采取的措施,僅僅是收回轉讓價款,“對公司利益構成損害”。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792

舊制度與大逃離:無論廖珂是否離職,衛視都已進入“改革悖論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30/157069.shtml

舊制度與大逃離:無論廖珂是否離職,衛視都已進入“改革悖論期”
三聲 三聲

舊制度與大逃離:無論廖珂是否離職,衛視都已進入“改革悖論期”

並不是所有離開體制的人都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

對於地方廣電而言,改革者和受益者正在成為新一批的逃離者。

6月28日,微博ID:衛視大混戰 曝出消息:“湖南衛視知名總導演@廖珂或者廖爹 廖珂確認離職,衛視代表作《湖南衛視跨年晚會》《花兒與少年》《中國最強音》,這是繼《爸爸去哪兒》總導演謝滌葵後,芒果臺又一大佬走出體制。”

早前,更重磅的消息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流傳:包括浙江衛視總監王俊在內的幾位衛視頻道總監也被傳將離開體制,更有報道指出山東臺副臺長閆愛華將加盟樂視。截至目前,除閆愛華公開否認之外,這輪消息所涉及的當事人和衛視平臺尚未做出正式反饋。

無論廖珂是否真的離開芒果臺,一個明顯的趨勢卻正在發生。僅從2015年年底開始,衛視範圍內已經開始出現新一波的離職動向。先後有原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總導演謝滌葵、原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總導演岑俊義、原深圳衛視《極速前進》總導演易驊、原東方衛視經營中心副總監、廣告總監袁春傑、原江蘇衛視頻道副總監、節目部主任趙軍、原湖南廣電副臺長王平等,不同衛視的內容創作者和高層管理者開始選擇離開體制進入市場。

同時,這些離職者的下一站也較為集中:選擇自主創業成立內容公司,或者加盟視頻網站擔任高管,從而形成新的一股市場主體和力量。

利益和空間是吸引人才流動的磁鐵,廣電離職潮本質是人才的流動,也是市場的選擇。雖然核心團隊的離職對衛視的內容生產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對於有著求變基因的強勢衛視平臺而言,在理論上,每一次大規模離職都可能會引發體制內新一輪、被迫式的持續改革。

但是,廣電體制改革必須服從和妥協於整體改革環境,並且擁有時機和條件,如果持續如今高層意識形態控制繼續從緊和國有企業改革寬容度依舊較低的狀態,廣電體制改革將遭遇“玻璃門”,即文件紙面和政策表態上擁有可能性和空間,而實際中卻是步履維艱、無法動彈。

地方廣電改革正在進入某種悖論:從2015年開始,廣電體制內改革的外部環境和邊界正在收緊,之前改革所釋放的人才和團隊,由於體制無法繼續滿足自身對於物質、地位和內容方面的訴求,因而構成了新一批離開體制的主力人群。

1

 1 “這些人遲早都是要走的”

“如果體制內的問題不能解決,這些人遲早都是要走的。”

中國廣電格局中的強勢衛視,特別是湖南衛視,有著成體系的內容生產能力和人才培養基礎。以至於有人曾說,在不計其數的節目制作公司中,每一支團隊里面都有曾經在湖南廣電工作過或者實習過的人。

一線衛視在過去幾年中經歷了內容引爆和廣告爆發的時期。湖南衛視單頻道在2015年的廣告收入已經超過100億元,位列第一,緊隨其後的浙江衛視在2015年的單頻道廣告收入也處於80億元左右的水平。

作為處於政府職能和市場行為之間的主體,地方廣電依然在快速發展和發財的過程中保留著單位編制等制約。在經濟條件較好的衛視,實際待遇與行政級別雖然實現了部分脫鉤,但是年輕人才沿著體制的固定路徑向上進步的道路卻是相對阻塞的。

根據《三聲》記者的了解,僅僅湖南衛視,目前超編的處級幹部就超過百位,這意味著晉升到下一級行政崗位需要漫長等待。為了消化多余幹部,湖南廣電內部細分出諸多部門,設置一系列虛職。所幸湖南衛視有著較強的經濟能力和空間,為在級別方面無法滿足的內容人才提供較好的住房、薪酬等物質方面的解決方案。

這些年爬升速度最快的浙江衛視,一定程度上正是將自己的崛起建立在綜藝節目的制播分離基礎之上,而更為徹底的制播分離本身正是上一輪廣電改革的能量和重點。2012年的第一季《中國好聲音》正是由浙江衛視和燦星制作(現為“燦星文化”)聯合制作,並且在合作過程中率先使用了收視率-廣告分成的對賭模式。

《中國好聲音》一位導演在回憶2012年節目誕生過程中,曾經如此描述,“沒有人敢相信,一個出生於東方衛視的節目公司,能夠去給浙江衛視制作一檔節目。”

浙江衛視以制播分離為支點的改革有著被動性和主動性的考慮。“我剛到衛視的時候,整個衛視人員只有300多人,現在有600多人,也就是說有一半是新兵蛋子。我們就是一批新兵蛋子在打拼天下。”原浙江衛視總監夏陳安曾說。

引入市場的制作力量既能夠使得浙江衛視在短時間內迅速擁有較好內容,並且能夠與內部制作團隊形成競爭,激發內部活力和鬥誌。正因為如此,當2013年,浙江衛視啟動《奔跑吧兄弟》時,內部制作人員憋著一口氣,調遣所有精銳,“用大兵團作戰的方法拿下這個節目”。

不過,浙江衛視無論從待遇還是從級別方面,都沒有解決行政性和市場性之間的矛盾。重要的是,浙江衛視的後續改革力度正在下降,從而沒有繼續解放生產關系。

相比較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內部主力創作團隊的待遇相對較差,與市場所給的條件更是具有相當大的差距。進入市場之後,他們不僅在資源調動力度上面獲得加強,重要的是有了更為自由的發揮空間。

2015年初,夏陳安加盟上市公司北京文化擔任總裁一職;6個月後,原浙江衛視節目中心副主任陳偉加盟愛奇藝,擔任高級副總裁職務;幾個月之後,“跑男”總導演岑俊義離職創業,在拿到來自樂視視頻的投資之後建立樂禧傳媒。

“我意識到制播徹底是分離了,綜藝節目市場局勢變化很快,我可以先出來拿一個號碼牌,趁市場還在,抓住這個風口。”在之前的采訪中,岑俊義如此對《三聲》說。

 2 “可見範圍內還實現不了”

值得註意的是,東方衛視在2015年開始出現新的活力,不僅在內容層面開始出現“現象級”綜藝,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也有了新的動作。

很大程度上,東方衛視的改革屬於上海文廣集團(SMG)整體改革的一部分。2015年,SMG開始加速推進整個集團向互聯網化的轉型,並且完成百事通和東方明珠兩家上市公司重組合並組建上海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2

發生在2015年的SMG旗下上市公司的資本重組,是中國A股市場經歷的最為複雜的並購交易之一。兩個上市公司重組之外,東方購物、尚世影業、五岸傳播和文廣互動註入百視通,以及百視通定向招募100億元配套資金等三項重大資本動作同時發生。

實際上,國有廣電集團與資本市場實現某種有效對接,一直是廣電改革的目標和路徑,同樣也是難度和複雜度最高的部分,邏輯和難點和二十年以來的國企改革基本一樣。

在整個廣電行業中,目前都還沒有推行過如此規模和複雜的資本運作。央視旗下上市公司中視傳媒、湖南廣電旗下的電廣傳媒、快樂購都采取了只裝有母體業務的很小一部分,並且上市公司與控股公司央視、湖南廣電之間,都是相對獨立的運營。芒果TV則在本月剛剛完成B輪融資。

一位不願署名的一線衛視高層向《三聲》說,“現在絕大部分的廣電上市公司,都屬於單產品的性質,沒有真正發揮資本作用,整體上市在可見範圍內還實現不了,這是播控平臺的性質決定的。”

東方衛視改革核心是通過進一步推進節目制作環節和播出環節的適當分離,同時賦予節目團隊更多的自主權。獨立制片人制度和互聯網節目生產中心是具體的體現部門。

根據《三聲》記者了解,互聯網節目生產中心將探索有限合夥制的員工持股,獨立制片人的項目在成熟時也可能作為優質資產註入上市公司東方明珠。上海改革或許將享有政策優勢,中宣部已將東方明珠作為探索大型國有文化傳媒企業股權激勵的試點。

回顧廣電改革歷史,可以明確地感受到其中“強人政治”的色彩。這意味著改革強人能夠依靠自己的智慧、人脈和手段在時間窗口出現的時候,迅速打開局面並且快速推進,但也使得改革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受制於自己的能力半徑和後續安排。

在這個意義上,目前上海廣電所推行的改革,如果想獲得突破性成功,必須保證後續的堅持和耐心,這也是目前廣電改革的悖論所在。早期的改革推動者和執行者在取得一定成績,並獲得市場認可之後,往往會受到外部更大的誘惑,如果內部結構靈活性較差,有可能造成新一批的離職潮,甚至是高層離職。

必須指出的是,在輿論內容和意識形態層面,目前的整體風向並不利於廣電的進一步趨向市場化的改革。究其本質,作為行政機構和政宣部門,廣電集團的首要屬性是安全性,如果對於安全的強調超過了市場經濟的正常範圍,無論是內容還是機制,其活躍性和寬容度都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挾制。

典型表現是,和全國行政機構、事業單位一致,廣電系統也正面臨著領導層降薪的可能性,目前收入高的廣電集團的降薪幅度可能會更大,這也將拉大體制內外在金錢價值方面的已有落差。

 3 “不是所有離職都會成功”

人才離開體制尋求更廣闊的內容生產空間,本質上是一種良性的流動。

視頻網站是橫向,內容生產是縱向,雙方訴求的契合是很多體制內的從業者選擇出走衛視而與視頻平臺發生關聯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視頻網站正在從版權購買向內容自制方面轉型。在綜藝內容方面,主要視頻網站目前的主要做法是投入重金引進模式版權、與優秀的制作團隊一起聯合制作,推送內容向著精耕細作方向發展。

在這樣的勢能之下,視頻網站對優秀制作團隊的需求日益擴大。值得註意的是,視頻網站也正試圖超越單純交易關系,而是通過資本與娛樂內容生產者形成較強的關聯。在《三聲》的采訪過程中,發現優酷土豆、騰訊、愛奇藝、樂視、芒果TV等在線視頻公司的投資基金正在日趨活躍,尋找有潛力的內容生產者。

部分創業者也願意選擇有著互聯網平臺背景的投資,對於他們而言,內容和平臺之間的強關聯同樣重要,而且這種屬性的投資對於內容生產和創業的過程,相對具有耐心和空間。在謝滌葵的投資人中有著騰訊的身影,而岑俊義的投資方為樂視視頻,合一創投也投資了某家新起的綜藝創業公司。

3

但是,並不是所有離開體制的人都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其原因已經超越單純是否適應市場的範圍。

因為不管是從廣電進入視頻平臺,或是直接出來創業,廣電人跳出體制的道路雖然不盡相同,但他們始終沒有離開核心的內容生產,他們中的很多人更願意把自己看作是“生產內容的手藝人”。

《三聲》在分析燦星對於後續創業者啟示的文章指出(點擊左側藍字可收看相關報道),這一輪節目內容的創業者都需要思考一個商業模式問題:如何讓自己跳脫開單一的制作環節和廣告回報,即如何讓自己不僅僅是一個“生產內容的受益人”?

首先,對於內容生產而言,創業者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將自己擅長的內容實現“規模化和規律性”。可以總結的是,所有的綜藝內容創業者,離職之後都將自己在體制內最成功的節目視為核心競爭力,但是如何在此基礎上,利用市場化的資源實現突破和再創造,成為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次,在離職創業2.0階段,投資人和平臺方所渴望的是更為“互聯網化”的商業玩法。可以預見的是,在這一批離開體制進行娛樂內容創業者中,大部分的商業模式本質依然是以TO B 為主,而TO C恰恰是更獲得資本和粉絲高認同,以及產生對於平臺由高消費能力的流量。

例如,主要能力基於廣告招商能力的離職創業者,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和平臺達成合作,並且在收益方面會較快實現,但是由於商業模式過於傳統,而且內容研發能力較弱,將成為這個潮中未來預期較差的一員。

新的互聯網渠道或許能帶來機會,特別是直播、VR等技術的普及,節目的生產和展現有了更多可能。根據《三聲》的了解,目前視頻網站和直播平臺都在尋找能生產出優質直播形態的節目團隊,而部分已經成型的團隊和節目也將加入直播因素。

離開江蘇廣電創立遠景影視的王培傑曾表示,如果遠景要做直播,肯定會是一檔素人類的互動節目;燦星總裁田明也表示《2016中國好聲音》肯定會加入直播部分,甚至燦星可能會建立自己的直播平臺;在易驊與騰訊合作的新節目《RUN!》中,直播形態也有可能會占據很大比重。

“在體制內,你以為自己的潛力已經被挖掘了,但創業之後,你發現自己原來還有更多的潛能。”正如一位離開體制的創業者所言,創業維艱並且隨時充滿挑戰,而留在體制內的人可能想說的是,“創業維艱,改革更維艱。”

4

『三聲』聚焦文娛創業領域的企業、人物、熱點、資本,提供最專業的文娛產業報道。 

改革 體制 廖珂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663

“老鼠門”再調查:海底撈的小農文化與大企業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28/164861.shtml

“老鼠門”再調查:海底撈的小農文化與大企業病
張琳娟 張琳娟

“老鼠門”再調查:海底撈的小農文化與大企業病

所有問題的表象背後,都是系統bug。

 來源 | 餐飲老板內參(ID:cylbnc)

文 | 張琳娟 

海底撈正在遭遇成立23年來最大的“滑鐵盧”。

任何問題的表象背後,一定是系統的bug。

而阻礙海底撈壯大的最大的系統bug,正是它一路走來最獨到的武器。

“張大哥”還是“張老板”?

“老鼠鉆進食品櫃”、“漏勺掏下水道”,這樣的醜聞擱在任何一家餐飲企業身上,都會是滅頂之災。(相關閱讀:為什麽那麽多人選擇原諒海底撈?)

神奇的是,海底撈強大的“品牌免疫”(即完全占領了消費者心智,與其建立情感鏈接,致使忠誠消費者自發為品牌問題進行辯解甚至選擇性忽視),使公眾輿論聚焦在“要不要原諒海底撈”上。

更神奇的是,當海底撈在事發當天發出第二份公告時,支持它的呼聲一度蓋過了對它的譴責。

微信圖片_20170828134610

轉折點發生在公告的第6條:兩家涉事門店的幹部和員工“無需恐慌”,“該類事件的發生,更多的是公司深層次的管理問題,主要責任由公司董事會承擔”。

這,和2011年海底撈遇到第一次輿論危機——“骨湯門”時,如出一轍。

當時,掌門人張勇發了這樣一條微博:

“菜品不稱重偷吃等根源在流程落實不到位,我還要難過地告訴大家我從未真正杜絕這些現象。責任在管理不在青島店,我不會因此次危機發生後追查責任,我已派心理輔導師到青島以防該店員工壓力太大。對飲料和白味湯底的合法性我給予充分保證,雖不敢承諾每一個單元的農產品都先檢驗再上桌但責任一定該我承擔。“

這種“護犢子”,很有水泊梁山式的江湖氣:“兄弟們只管幹吧,出了事大哥擔著!”

2

從危機公關的角度,兩次“護犢子”的處理,都為身陷輿論危機的海底撈扳回不少得分。

關鍵時刻不甩鍋、護著自家員工,海底撈的確做到了“厚德”如一。可是,對於一家體量龐大的現代企業來說,這樣真的好嗎?

這個問題,就連張勇本人,也曾疑惑。有一個細節是,在一次對張勇的采訪中,他非常困惑於員工對自己的兩個稱呼。他表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張大哥”,還是“張老板”?

3

海底撈的“大企業病”

張勇的困惑,大概是種“成長的煩惱”:一方面,企業越做越大了;另一方面,越來越難管了,問題越來越多了。

不妨來看看,在這次食安危機中,除了老鼠,海底撈還暴露了什麽?

(1)人員流動大,管理無序。

8月25日事發當天下午,內參君走訪北京的兩家涉事門店時,店面的負責人還一臉懵:誰是臥底尚不得而知。這真讓人哭笑不得,如果不是臥底記者太高明,就是海底撈人員流動太大,或者員工管理太無序。

(2)原有的組織模式弊端漸顯。

據內參君所知,海底撈是店長負責制,店長擁有開店權、選址權、用人權等一系列自主權。這種機制的好處是,能夠激發基層的積極性,以店面為單位靈活地應對市場。

而缺點是,在涉及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命門死穴上,基層和高層的感受容易脫節。比如,店長更看重可量化的經營業績,但對於食品安全這樣需要長期隱性投入、卻很難有顯性產出的問題不感冒。

此外,還容易產生內部混亂。一位商場招商經理就曾透露,遇到過同一個鋪位兩個海底撈店長“打架”的情況,搞得他很懵逼。

(3)有制度欠執行。

海底撈對食安的重視和制度之完備眾所周知。在其官網上,每個月都會公示例行食安檢查的通報,今年幾乎每個月都不乏洗碗機檢查不達標的案例。

4

而這次曝光中,“洗碗機里滿是汙垢”“後廚有老鼠”“用拖把清洗洗碗池”“火鍋漏勺掏下水道”這些細節,無一不在“打臉”。

(4)企業文化斷檔。

在視頻中,面對臥底記者對操作流程的提醒,後廚人員的一句話讓公眾紮心了:“幹好你自己的事。”要知道,海底撈倍受稱道的特質之一,就是員工的主人翁精神。如今,一句冷漠的回答再次“打臉”。

我們常說的“大企業病”,通常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機構龐大,制度成空,效率低下,人才流失,信息阻隔,管理失控。對照一下海底撈,“老大”當了太久,是否已經出現“病癥”?

“家文化”正在拖垮海底撈

“鄧巴數”理論告訴我們,人類維持溝通的組織規模極限是150人。

當企業人數在150人以下的時候,借助於人際思維就可以讓員工之間建立起親密無間的關系。當一家企業超過150人後,它的管理問題就隨之出現,借助於人際思維來提高績效很難。

這或許可以解釋張勇的困惑,也可以解釋海底撈的“大企業病”——對於擁有約200家店面、15000名員工的海底撈而言,“家文化”正在由法寶變成拖累。

首先,店越開越多,越開越快,新員工不再是家鄉人了,人員流動又快,你的“家文化”神魂,就很難傳導給每個人。

盡管張勇曾半開玩笑地說海底撈不是“家文化”,自己是“資本家”,但這並不妨礙海底撈的“小農”基因。

其次,餐飲完全是一個依賴“人”的行當。以食品安全為例,不在於老板的決心、高層的表態乃至於大量的經費投入,而在於每一個員工的責任心。

良性的企業文化,應該是“我有責,我承擔”,而不是“員工有責,老板擔”。

出了食安問題,公司高層確實有管理不力之責。但是,漏勺插進下水道、洗碗機長久不清洗,難道不是一線員工直接導致的後果?

順豐王衛護的是受欺負的員工,而海底撈護的是犯錯誤的員工。無原則的“護犢子”式的家文化,只會讓員工在潛意識里放松責任心。

最後,組織架構上,無論是老板張勇的“甩手掌櫃”式管理,還是對待門店的“無為而治”,在龐大的組織和迅速的擴張中,弊端都會越來越明顯——那就是失控。

總之,“家文化”在企業初創期是凝聚內部的法寶,但是,隨著企業越來越壯大,就會成為職業化管理的絆腳石。

海底撈的“中年危機”

事實上,即使堡壘沒有“從內部攻破”,看上去穩坐行業老大的海底撈,活得也並不輕松。

資本層面:2016年,海底撈旗下底料企業頤海國際在港交所掛牌,被認為是海底撈“曲線上市”,來自海底撈的收入占其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供應鏈的上市,倒逼店面必須增長,而快速開店勢必帶來一系列管理問題。

競爭層面:近兩年,以火鍋黑馬“巴奴”為代表的新興品牌,公開挑戰海底撈。甚至,在局部市場,挑戰者的客單價等關鍵性經營指標一度躍居第一。而海底撈的出招回應,比如在無錫打價格戰,被認為是傳遞出了“老大的緊張”。

6

消費升級層面:比起巴奴、湊湊們在產品、場景、模式上的花樣創新,海底撈這麽多年來似乎乏善可陳。“除了服務還有什麽?靠什麽贏得年輕人?”消費者的叠代,也在拷問著這位老大。

以上種種,都在打亂海底撈原有的節奏。

內外因素夾擊下,海底撈正駛入壓力驟增的“音障區”——沖過去,就能穩定在新高度;突破不了,就面臨跌落。

某種程度上,海底撈的這次危機,並不完全是“偶然”。就如海底撈自己所說,是“深層次的管理問題”。

能否“叫醒”中餐的整體食安意識?

在歐美,麥當勞經常因為“飲料太燙燙到客人”這種“吹毛求疵”的問題而賠償。

在中國,所有餐企的食品安全意識都還在一個很低的水平線上,法律、制度層面的監管力度也遠遠不夠。

令人尊敬如海底撈,卻依然無法超越整體的現實大環境。

對於海底撈來說,危機暴露出來是好事,它是企業系統故障的報警信號。

對於整個餐飲業來說,但願,這次因行業標桿的危機而引發的集體討論和反思,能夠帶來業界食品安全基準的整體提升。

海底撈 食品安全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27

吾知政財 - 吳仁 大家樂與大快活 (2012年06月01日)

1 : GS(14)@2012-06-02 15:12:00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6322&d=17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648

馬化騰﹕持細股也可話事 股權僅10% 「與大股東合作良好 」

1 : GS(14)@2013-10-01 16:18:5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01/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想以合伙人機制上市,以求長久控制董事會;不過,同樣在自己一手開創的公司持小股的騰訊(0700)創辦人馬化騰,卻按規矩辦事。馬化騰昨日接受訪問時稱,雖然自己只持有騰訊一成左右的股權,在董事會中管理層亦不過半數,但與其他股東,尤其佔三成股權的南非大股東Naspers溝通良好。他直言,持股多寡,無礙集團運作,並無意改變目前股權結構。

騰訊的股權結構多年來奉行「同股同權」,上市9年未因創辦人持股較少,而發生任何股權或管理糾紛。另一間科網巨頭阿里,則要行合伙人制度,以免管理層大權旁落,影響長遠發展。騰訊與阿里對股權架構的看法迥異,並有部分反對合伙人制度的市場人士,以騰訊去反證阿里的言論。





大股東Naspers未曾「以大欺小」

馬化騰昨日在訪問時不評論阿里上市及其合伙人制度,只謂各間公司面對的情不同。他直言,雖然Naspers持股最多,但未發生過「以大欺小」的問題,「這個股權結構有歷史因素,多年來與大股東關係很好,穩定及長期合作,不覺得發展業務時受到阻礙」。馬又指出,即使與大股東有意見不合時,最後亦是互相討論及以理服人,而集團亦無意改變現時簡單的股權結構。

騰訊董事會8人 管理層佔3席

在現時騰訊的董事會上,管理層佔據3個執行董事名額,Naspers委任兩名非執行董事,其餘3人則為獨立非執行董事(見表)。管理層在董事會上並不佔優勢。相反,阿里巴巴的機制,則要求只佔10%股權的管理層委任超過半數的董事。

內地互聯網業競爭激烈,馬化騰明言,集團發展遇上不少挑戰,而將來最為關注的項目,就是網絡安全及流動互聯網。他指出,近年積極挑起火頭的奇虎360,在其防毒軟件上排擠其他軟件,屬惡意競爭,「行業有競爭是好事,這樣大家才能進步,但要在法律框架下去做,要有底線去競爭」。

「行業競爭 要有底線」

集團去年5月大幅整合集團架構,馬氏稱完成後,各項業務營運更暢順。他以微信及手機QQ為例,因兩者的架構分離,在互相競爭下,令開發效率偏低,故將兩個部門歸入同一個業務架構內,令發展更為順利,「我愈來愈後悔,不早點開始整合,幸好最終能夠完成,才不會令集團在流動互聯網時代落後」。

指內地無寡頭壟斷

近年,內地科網業現整合潮,更出現「BAT」三大科網龍頭,即是百度、阿里巴巴及騰訊,但馬化騰認為並非壟斷整個行業,「其實與美國目前情一樣,騰訊是facebook等社交網絡,阿里是ebay、亞馬遜等電子商貿平台,而百度則是Google做搜尋器」。

他指出,內地除了有「三巨頭」外,亦有不少中小型科網企業在發展,大部分是良性競爭,故不存在寡頭壟斷的問題。

明報記者 岑䓪豪
2 : GS(14)@2013-10-01 16:19: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01/news/ea_eaa2.htm
股價9年升百倍 淡然處之
  2013年10月1日

【明報專訊】今年科網股熱潮由騰訊(0700)帶動,其股價節節上升,更突破400元大關,堪稱藍籌「股王」。主席馬化騰身家自然是水漲船高,其持股10.21%,按昨日收市價406.8元計算為772.5億元。不過,他坦言對日常生活沒太大改變,而他的身家暴漲,但身形沒暴脹,他笑言「現在要食清淡一些,有點胖了,需要減肥」。

上市時沒想股價升至400元

市場為騰訊上市短短9年多,由最初招股價3.7元,暴升109倍而感到興奮,但馬化騰依然低調應對,未有為此有太大感受,「最初上市時,當然沒想到會升至現水平,但到了一個數字,之後只是一個數字,(心態)不會有太大變化」。

他表示,難以預計集團股價,日後會升至什麼水平,並認為資本市場的升跌不太重要,反而是集團的長期發展穩定,才是最重要。

今次這股科網熱潮,馬氏稱不是過去的科網泡沫,「現在根本不是泡沫,特別是互聯網企業,與傳統的實體行業,結合得很緊密。以往是不看市盈率,現在真是要看市盈率」。騰訊2013年的預測市盈率約為36倍,與美國同行Google等看齊。

無意拆細 盼盈利與行業同步

近年騰訊的盈利增長,較以往有所放緩,馬化騰認為增長多少難去預測,因市場大趨勢不能夠去控制,但集團希望利潤率與行業整體同步。他又表示,股價抽升至現水平,入場門檻頗高,但集團暫無計劃拆細股份,並否認要分拆業務上市的傳言。
3 : GS(14)@2013-10-01 16:19:2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01/news/ea_eaa3.htm


【明報專訊】內地科網巨企如騰訊(0700)、阿里巴巴及百度等,均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內拓展。阿里主席馬雲聲言要「顛覆傳統銀行業」,但早前有份申請民營銀行牌照的騰訊主席馬化騰,則希望科網企業與銀行,不是去競爭而是合作,互惠互利。

申銀行牌為響應政府呼籲

馬化騰表示,申請民營銀行牌照,是為了響應地方政府的呼籲,並非要涉足銀行業務。他又指出,集團積極開拓互聯網及移動支付服務,是看準這片市場的商機。故此,集團投資電子商貿行業,是為了支付業務,帶來更多商機。

「目前正在研究小額貸款,讓有需要的用戶更快獲得貸款,而手機支付是可令用戶消費時更方便。」馬稱,日後可將集團收集到的社交數據,向銀行提供信用審查,令相關業務變成一個信貸平台,一來可助銀行開拓新的客戶群,二來用戶貸款更方便,「不少2、3天的借貸周轉,去到銀行審批卻要花數周時間」。

提供支付平台 不涉足基金業

阿里巴巴推出餘額寶獲市場追捧,馬化騰表示,騰訊亦有相同服務,而日後只會是提供平台,讓基金公司出售產品,而集團一定不會涉足基金業務。

與此同時,為吸引海外用戶轉用微信,馬化騰直言,計劃在微信內引入商戶或品牌的會員卡,讓用戶在一個平台上,可以獲得會員優惠,而毋須大量的會員卡隨身,「商戶亦可透過微信去推廣,而日後在收費時,只需要掃瞄當中的二維碼,就可支付及獲得優惠,方便用戶使用」。
4 : GS(14)@2013-10-01 16:19:4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01/news/ea_eaa4.htm


【明報專訊】騰訊(0700)目前主營業務為網上遊戲,主席馬化騰坦承自己喜歡打機。雖然現時工作繁忙,但亦會試玩自家出品的遊戲。微信升級至5.0後,接連推出5款手機遊戲,包括小遊戲「打飛機」、「天天愛消除」等大熱遊戲。他自言﹕「玩得最好是『節奏大師』,其他不太懂玩,而總裁劉熾平『打飛機』最叻。」

除了在全年業績會上與傳媒見面之外,近年已少與傳媒接觸,馬稱不喜歡太高調,「將我的名字放在輿論之上」。不過,他昨日會見傳媒時,簡簡單單的逷衫配西褲,完全沒有老闆架子。席間談笑風生,幾乎有問必答,擺脫平時不苟言笑的形象。

手持金色iPhone 5s「用炒價買」

今年將近42歲的他,一談到打機時更是滿臉孩子氣,並笑言畢業後工作的數年,曾經少許沉迷打電腦的射擊遊戲,「以前午休或下班時,會與同事一起打『三角洲部隊』搶旗,喜歡地圖夠大,可以用包抄戰術」。

他認為,手機遊戲是未來的趨勢,但電腦遊戲並不會沒落,因有一批核心玩家願意付費,「手機遊戲則較難預測,主要是不能夠評估其生命周期,可能一兩周內已被玩家拋棄」。

他表示,微信推出遊戲後,已加入一些收費道具,而每月每戶平均收入(ARPU),亦較預期為高,每日活躍用戶亦有數千萬戶。目前,微信約兩個星期會推出一款新遊戲,馬氏認為目前速度屬正常,日後會推出更多不同類型的遊戲,例如角色扮演等。

身為科網巨企的領軍者,馬化騰亦緊貼潮流,更已購買已斷市的金色版iPhone 5s,並笑稱「自己都要用炒價買」;他擁有的是64GB版,先達回收價約需要1萬元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755

與大升股敦沛 摩肩而過 周顯

1 : GS(14)@2014-06-17 11:01:0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有一隻股票,近日大升特升,但我並沒有買,可說是十分後悔,這就是敦沛金融(0812)。


話說我有一位弟腳,是個很有實力的礦業商人,認為現時是銅業有史以來的最低點,今日大量入貨,過幾年便會發大達,所以很想買一隻殼,去作注資,以作未來發大財的旗艦。

於是,我找了朋友,去為他找了一隻殼,就是敦沛金融。中間人的說法是﹕「這隻殼已經有了買家,但你如果出高價,我都可以轉賣給你。」

這單「刁」結果沒有談成,但是當時的我竟然沒有買番一百幾十萬,作為傍身,實在是非常非常的後悔。但話說回來,誰能想得到它竟然會賣給西南證券咁勁的買家呢!

政改方案料超寬鬆

然後,在日前,我致電給中間人,質問他﹕「賣給西南證券,咁都唔早講給我聽。」

「單未完成架,可能到最後,賣畀第二間都未定呢!」朋友施施然地說﹕「乜你覺得西南證券好勁咩?」

「幾百億公司,咁都叫唔勁?」我說。

「哈哈,總之家是坐梗西南證券,仲有可能是更勁的買家。」他說﹕「你放長雙眼去睇啦。」

近日最熱門的政治新聞,莫過於中央推出白皮書。那天同朋友講起,我說,我可以同你打賭十萬元,政改方案會寬鬆到令你難以置信。至於原因?我說﹕「,家都講到明,中央政府擁有管治權,就算畀你無篩選特首,都係中央的手下,驚你會飛咩!」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我周顯大師作出的政治預測,不敢說全中,但比我的股票預測好得多,所以我當日才會錯失了敦沛金融這隻大升的股票!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83

【神級演技】《瑪嘉烈與大衞》林保怡崩潰solo 網民like爆

1 : GS(14)@2016-07-06 08:01:23

第二十四集結尾,林保怡的演出細緻到可以做教材,網民一致激讚。他還多了個外號,叫「帽兒」,因為網民戲稱他戴了綠帽。



「求影帝演技GIF」、「solo內心戲好正」。用一場三分鐘的崩潰戲震驚全球網民的,是林保怡。林保怡係令我開心嘅男人。杯葛TVB多年,對於他,我的記憶仍停留在他唱的神曲「男人心一字馬」。想起他,哼番句「讓女人艷麗也暗啞」,總是笑到腰都彎。但林保怡最近令我好揪心。


因為ViuTV劇集《瑪嘉烈與大衞系列綠豆》,第二十四集(28/6播出)最後一幕,他飾演的大衞收到同居女友瑪嘉烈的訊息趕回家,卻發現對方已收拾離開,他那種悵然,欲哭無淚,唔知應該行定企定坐,然後黯然關門,坐下,抽泣,痛哭,拭淚,致電,失望,那份心酸流出銀幕之外。約林保怡做專訪,身邊朋友大為興奮,甚至有鍾意套劇鍾意到已在翻看的女同事自薦要來幫忙,可見《綠豆》真的牽起了熱潮。「各位高登哥哥,高登姐姐,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他笑說。我追問:「其實嗰場戲有冇NG?」「只拍咗一次,多一次都唔得。老實講,我睇咗三次,三次都有喊,有流淚。」自己給自己演技感動,都應該係演技最高境界啦啩?「我唔敢講係演技,我根本冇演『大衞』。嗰段日子我就係大衞,無論發生咩事,我都係大衞,拍拍下外面爆炸,我都仲係大衞,唔會變番林保怡。你看《珠光寶氣》高長勝就是高長勝;《金枝玉孽》孫白揚就是孫白颺。」冇得NG,因為那一刻的情緒是堅的,堅過石堅。「其實每次拍新劇,我都好驚,開頭要『執藥』,逐啲逐啲了解角色,慢慢就知要帶咩武器去做。」投入每次演出的他,看電影會仔細留意走位、對白、燈光,更會研究演員的細緻演出,對表演藝術絕對尊重。我提到大台玩浮誇無聊的所謂「演技節目」《Sunday好戲王》,他答得很妙。「我突然諗係將高倉健同占基利擺埋一齊。」過了兩秒,他笑說:「都可以食餐飯嘅。」得體!運鏡、燈光、敍事、場景、演出,《綠豆》都跟大台製作很不同。他認為劇作貼近生活,好逼真。「我哋唔係一開機就講對白,會做吓其他嘢先。自然啲。其實有啲似佢哋擺咗部機响度偷拍我哋。」大台電視劇真身係廣播劇,幾乎沒一秒沒對白,好怕觀眾唔明,會特寫物件、演員表情交代劇情,搞到演員擠眉弄眼,再送上幾分鐘前才播過的回憶片段,觀眾在電視台眼中到底有幾冇記性?「我們的觀眾不蠢,但當我們經常把他們當蠢仔蠢妹,佢哋就真係變成蠢仔蠢妹。大家太習慣所有嘢都講到好白。有啲位我哋希望讓觀眾自己領會。以前拍劇好趕,一開機就要將對白講完。『夠鐘收工啦,我哋剪接就得,觀眾都會睇,冇問題』。」但這次他與幕後都寧願花時間好好討論才roll機,未諗通寧願先擱置。「唔想粗製濫造。」神級演技除了源自林保怡個人造詣,還由於有時間讓情緒蘊釀。流水作業,演員戲都未入到,配備最鋒利嘅刀,都擺到生鏽。「我記得《珠光寶氣》有場喊戲我拍咗三次,但我真係喊唔出,因為戲根本令我哭唔出。」對於《綠豆》兩位新晉導演Fatball和25,他讚不絕口。「我拍咗20幾年電視劇,首次遇上咁鍾意的導演。我同佢哋講『唔好理我係邊個,我唔係咩視帝。你要話我知,場戲有咩要加減。』如果我覺得自己係大牌,唔使聽人話,我就蝕啦,戲都唔會咁好睇。」劇中有有關同志愛的劇情,有觀眾覺得破格,也有人覺得敏感。「我可唔可以試下扮高登仔?『嘟嘟嘟嘟嘟』。唔使大驚小怪囉,我一直都覺得啲角色根本沒性別,只係講愛情,瑪嘉烈同大衞可以係同一個性別。」係囉,都2016年了,有禁忌的劇集,誰還想演,誰還要看?記者:葉青霞攝影:鄧鴻欣



很多網民唔明林保怡只係的士司機,點解戲中間屋咁靚。他笑說:「一個的士牌好貴,要七百幾萬。大衞以前高薪厚職的,駕的士,係因為佢鍾意自由。」

林保怡與周家怡都十分入戲。林保怡說現在周家怡打電話給他,他仍會用大衞tone跟她說話。

高登網民真心like林保怡演出,睇到好肉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705/196814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6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