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執行長交出首張成績單 翻身計畫再下一城 宏碁陳俊聖上任105天自評:做得不錯

2014-04-28  TWM
 
 

 

在陳俊聖出任宏碁執行長的過去三個月裡,他馬不停蹄進行組織調整,並展開全球巡迴鞏固通路夥伴,完成宏碁翻身計畫的第一章。接下來,以四月十五日在台灣主持首場新品發表會為起點,他將正式領兵出擊,迎向更大的挑戰。

撰文‧何佩珊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宏碁董事會宣佈延攬陳俊聖擔任執行長,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各界都想看,陳俊聖究竟要如何帶領連三年虧損的宏碁谷底翻身?今年上任以來,除了一月的媒體見面會,及新春團拜短暫亮相,他沉潛了一○五天,在宏碁內部進行了一場整頓計畫。

首先,陳俊聖在汐止總部舉辦了一場認識CEO的活動,與員工面對面,一一回答他們對自己,和對宏碁未來的疑慮。早在陳俊聖到任前,他就已經對宏碁做過一番研究,到職還不滿一個月,就為宏碁開出第一張組織改革的藥方。

對此,有業界人士解讀為陳俊聖的肅清異己行動,加上財務長何一華,以及大中華區總經理林顯郎、宏碁技術長暨筆電事業群共同主管李傳威等幾位老臣,接連離職或退休,更引發外界討論。

老臣出走軍心不慌

新組織凝聚員工共識

不過宏碁內部對於這波變革倒是有不同的聲音。宏碁一名高階主管就認為:「新的組織比以前更加精準,誰要負責什麼都很清楚,而且才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他(指陳俊聖)就已經凝聚了大家的共識。」經常要負責部門間協調工作的中階主管的感受更深刻:「相較於過去部門間各自為政,連要借調一個人都很困難,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大家是真的在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雖然是以空降身份進入宏碁,陳俊聖的個人魅力和開放的美式作風讓他很快就融入團隊。「就像他在記者會現場的表現一樣,他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人,在會議中他經常也是這樣走來走去跟大家互動。」這也是為什麼宏碁設計總監彭學致會說:「未來宏碁產品的設計會更大膽、更活潑。」

市場給面子

宏碁股價上漲近一五%

「但如果你吹牛,他是會挑戰你的。」宏碁高階主管指出,陳俊聖把過去在台積電的紀律帶進宏碁,現在宏碁的運作比之前更敏銳,也更有效率。以開會為例,不只是高層會議的密度從月會變成週會,他還特意將會議時間挪到週一召開。「盡快確認有什麼情況,接下來還有四天可以做事。」陳俊聖說。

改變不只發生在台灣總部,過去三個多月裡,他也完成了第一輪的全球巡迴之旅。畢竟行銷出身的他,深知市場和通路的重要性,親自走這一趟,目的不只安定軍心,更重要是穩固樁腳。他也預告:「未來每一個區域,每一個季度至少要去一次以上。」對這項任務的重視,就連宏碁爆發內線交易的醜聞,都不能影響他的出訪計畫。

「我覺得我們做得不錯。」面對外界的檢視,陳俊聖頗有自信,因為攤開各家第一季營收成績,宏碁季減一一.四%,比起華碩季減一六%,「我們明顯較好。」這樣說來有些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畢竟基準不同,但對於近年壞消息頻傳的宏碁來說,打從陳俊聖確定接任執行長後,市場信心已經反映在股價上,上漲了近一五%,「宏碁算是有穩下來了。」

下一步:主動出擊

紐約新品發表,將秀成果宏碁董事長施振榮也不吝稱讚:「找了跳火坑的Jason(陳俊聖的英文名)之後,我們的業績已經止血了。」不過就如陳俊聖自己說的:「公司在經過一個turnaround(虧轉盈)的過程,我們面臨的內部、外部挑戰其實是相當不容易的。」用一百天的時間完成內部整頓對宏碁還是不夠,營運要想真正翻轉,他必須要站出來帶領宏碁主動出擊。

宏碁內部透露,原本陳俊聖的目標是要在六月對外一舉展示宏碁初步整頓的成果,然而,隨著初步整頓結束,他已經決定要將部分成果提前到四月底的紐約全球新品發表會上曝光。

陳俊聖很清楚,過去這麼長時間以來,在全球成功翻身的企業個案少之又少,宏碁的情況不論對他或對任何人都是大挑戰。特別就像國際數據資訊(IDC)分析師嚴蘭欣所說,相比於智慧型手機這類終端硬體只要滑一滑,高下立見,現在宏碁主打自建雲(Build Your Own Cloud,BYOC),要往軟體和服務轉型,需要有更長時間的觀察和發酵。

因此過去三個多月來,施振榮的回鍋和陳俊聖的加盟雖然讓宏碁股價止跌,卻還看不到回升。但陳俊聖也不願輕易畫下大餅,對於外界的關心,他只能賣個關子說:「拭目以待」。

宏碁今年以來組織調整

名稱異動

筆電事業群一月新成立

固定運算暨顯示事業群一月新成立自建雲暨平板產品事業群原雲端技術事業群,新增平板業務電子化服務事業群擴大管理伺服器業務商用市場全球運籌中心裁撤。伺服器、商用桌機和商用筆電分別歸入電子化產品、固定運算暨顯示產品、筆電產品事業群全球策略規畫暨運籌中心原電腦產品全球運籌中心,電腦行銷及產品規畫業務改歸入筆電產品事業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63

專訪〉上任一周年 行政院長自評四大施政目標 毛治國:台灣移民政策需要換腦袋


2015-11-30  TWM

去年九合一選舉後,行政院院長江宜樺為執政黨敗選負責下台,由副院長毛治國接棒。一年過去了,毛治國推出哪些政策,為國家帶來哪些改變?《今周刊》專訪毛治國,談這一年來的施政重點。

一年前的十二月八日,毛治國從江宜樺手中接下行政院院長職位,在總統馬英九執政後期,帶領台灣社會向前行。明年一月中新任總統與新國會產生後,毛內閣即將進入看守狀態,在這有限的施政時間與空間下,「為年輕人找出路、為老年人找依靠、為企業找機會、為弱勢團體提供有尊嚴的生存環境。」是毛治國標舉的四項施政重點。

在上任一周年前夕,毛治國接受《今周刊》專訪,談他的政策思惟與重點,以下是訪談綱要:《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過去一年來,您的施政重點為何?

毛治國答(以下簡稱答):當時接這項工作就知道挑戰性很高,雖然,理論上是二○一六年五月二十日卸任,但一月就大選,我真正能用的時間只有一年。這樣短的時間,大家所關切的問題這麼多,而且是從九合一選舉結束,銜接到下一個選舉,難度很高。

談因應人口老化

全面鬆綁僑生移民 大增新住民預算

接任後兩周,我去立法院報告,過去一年來所作所為都是扣緊當時說的那四句話,「為年輕人找出路、為老年人找依靠、為企業找機會、為弱勢團體提供有尊嚴的生存環境。」很多都是先做起頭,希望讓台灣發生結構性的改變,以後順勢做下去。

問:台灣最迫切的結構性問題是人口老化,在這方面,施政如何因應?

答:台灣少子化、高齡化,這兩年是轉折點,接下來工作人口(指十五歲至六十四歲的勞動力人口)每年減少十八萬,是人口結構上的重大質變,許多公共政策的思惟也要因此換腦袋。比如說,移民政策。

過去,開放移民是台灣的禁忌,認為可能影響就業,這個對台灣比較陌生和敏感,所以我先推動僑生、外籍生的移民,預計今年十一月底全面鬆綁法令。

以往僑生、外籍生畢業後想要留在台灣,必須先回國工作兩年,其實等於把他們趕走了,但這些人是我們最缺的年齡層,不該把他們趕走。所以我們把兩年的門檻拿掉,兩千人︵指僑生及外籍生︶留在台灣的目標快達到了;十一月底前,勞動部會把薪資的限制︵編按:過去僑外生留台工作資格,必須大學畢業、有兩年工作經驗,月薪四萬七九四一元以上︶也拿掉,短期內以五千人留在台灣為上限。

問:台灣也有愈來愈多的新住民,政府如何讓這群人更能在此安身立命?

答:目前外配、陸配第一代有五十萬人、第二代有三十五萬到四十萬人,加起來近百萬人。現在的新生兒中,四個有一個是新住民第二代,政府需要系統性去協助他們。第一代要幫助他們融入社會,而第二代有多元文化的先天本錢,尤其東南亞是我們將來主要進軍的市場,有這樣的語言和血緣,是很好的優勢。

我們有俗稱「外婆橋」的「新住民火炬計畫」,在寒暑假時,讓新移民第二代回到母親的故鄉學習語言文化,讓台灣下一代保持多元化,甚至變成台灣競爭力的一部分。今年下半年,我成立新住民院級協調會報,兩個月開一次會,多規畫了十億元預算,作為各部會推動政策的資金後盾,有需要就從中動用,每年盡可能維持在十億元水位。

談鼓勵青年創業

修法放寬新創公司募資限制

問:台灣年輕人普遍對未來缺乏信心,政府如何為年輕人找到出路?

答:現在的年輕人,有相當比率想自行創業,因此,創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是政府必須做好的事。

依國發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歸納,發現這一塊有幾個問題:法規不健全、資金籌措不力、國際連結不足。

所以我們第一件下手的是法規,《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在五月三日施行,開放第三方支付,這是電子商務很重要的基礎。

接著是讓有技術和有錢的人更容易結合,今年六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有限合夥法》,並於《公司法》中加了閉鎖型公司專章,放寬新創公司募資限制。過去新創公司礙於法規,都跑到英屬開曼群島設立,現在法規健全,會讓那些公司考慮回來。

其中,閉鎖型專章開放股東人數五十人以下、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有限公司,每股價值、股東的權利義務可以不同;這個想法原本和《公司法》正面衝突,後來我們找到用另設專章的方式解決問題,規定只要在公司章程裡,把權利義務講清楚即可,未來中小企業都可以轉化成這個模式。

談推動產業轉型

成立專案小組 業界不必單打獨鬥

問:在產業政策上,是否也有因應創新經濟的新作法?

答:全球都在講創新經濟,我們希望讓台灣在世界地圖上變成亮點。台灣有個優勢,ICT(資通訊產業)基礎很好。過去,新創公司若有好的點子,或許都能拿到幾百萬美元的投資,但遭遇的問題是產品做不成,很多案例後來拉到台灣來,我們有足夠的技術,在幾周內做好。

「快製」,就是台灣的特殊優勢,競爭者是中國深圳,但他們對智慧財產權尊重不夠,因此台灣仍是全球數一數二可以把創意轉化為創業的地方。現在我已責成工研院作為台灣的創新快製媒合中心,有案件進來,他們媒合,這些也是很重要的開始。

一方面要讓台灣社會轉型,帶動有潛力的新創事業,一方面是為了年輕人的出路,這也是在為ICT產業找到出路。

問:今年以來,台灣出口明顯不振,從產業轉型來說,政府有何長線作法?

答:台灣是海島型經濟,中小企業直接做出口約十幾趴︵%︶,另有三十幾趴︵%︶是做出產品後賣給大廠再出口,有一半以上中小企業仰賴出口;出口做不好,台灣就垮了。過去最主要的出口產業是ICT,ICT的終端是消費性電子產品,但這類商品的生命週期越變越短。要產業轉型,基本上就是要擺脫(生產)零組件的宿命,這時系統化產品變得非常重要,透過產業連結,讓產業加值,整個思惟就是「生產力四.○」的十年計畫。

其中,重要的是「彈性生產」,把過去少量的自動化,進一步升級變成智慧化,讓生產線和消費市場直接對話,過程中,就能創造新興商機。我們已成立專案小組,讓產業界不要單打獨鬥,也讓台灣有不同的產品出口。這是新的帶動,需要一點時間,但我們先在整個產業界放火,現在,這把火差不多也燒成一些氣候了。

談加入區域組織

對外「求同存異」 對內「化異求同」

問:台灣經濟的重要隱憂之一,是在國際整合當中被邊緣化,馬習會之後,台灣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及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等區域經濟組織是否樂觀?

答:國際談判成敗不在對方,而是自己。自己的態度和內部是否有共識,決定人家對我們的接納度。我常說,對外必須「求同存異」,但是對內必須「化異求同」。

過去,世界沒有貿易壁壘的障礙,只要努力就有市場;但今天沒有這樣的環境,如果我們想進入人家的市場、卻不讓對方進來台灣的市場,後果就是走不出去。

我們要想清楚,台灣是否有條件來賭氣。

加入TPP對台灣人來說是「must」(必須)、不是「choice」(選擇),美國的立場是要進口他們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才行,我們必須想辦法克服這個問題。努力的方向有兩個:首先,是「說服對方」,找出「不能開放」的更充分理由;另外,就是在內部做好各種因應準備。

問:整體而言,你過去一年的施政心得感想為何?

答:台灣有很多被各界高度關切的問題,都是短期難解的結構性問題。

就像高鐵財改案,只是一個相對較小的結構,也幾經波折才在今年獲得解決;如果沒有前面醞釀的過程,我不可能在這一年找到解方。至於其他更大的問題,複雜程度在我眼裡就像一道道「聯立方程式」,像是貿易開放、缺電、缺水、年金改革等,要解決,需要時間,也需要共識。

在我可以做事的一年內,有一些成果,但很多都是起頭,希望未來能夠順勢走上對的方向;至於其他結構性問題的改變,也是台灣未來終將順勢面對的課題。

上任周年 行政院為台灣帶來哪些改變?

──毛治國一年施政成績

目標內容

為年輕人找出路通過《公司法》「閉鎖型專章」、成立台灣新創競技場,及創新快製媒合中心。

為老年人找依靠通過在立法院「躺」了三年多的《長期照護服務法》,將高齡社區關懷據點增加到2457處。

為企業找機會啟動「生產力4.0」,達成製程改善節省成本,創造更好的工作機會,讓企業競爭力升級。

為弱勢提供

有尊嚴的環境低底盤公車已過半、推動「新住民火炬計畫」。

撰文 / 賴若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87

「做了偉大的事」自評政績攞A

1 : GS(14)@2017-03-03 00:59:08

被指是近年最不受歡迎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圖),前天在演說前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為自己的表現評分,自言政績出眾應獲「A」,但自認與公眾溝通僅得「C」。


與公眾溝通僅得C

「在政績方面,我做了很多偉大的事情,我給自己『A』。不過,我們未能與公眾妥善溝通,只有『C』。」特朗普又指自己所作的努力應有「A+」,但政績遠比過程重要。最新民調顯示,55%受訪選民認為特朗普的表現差強人意,僅38%表示認同。眾議院少數派領袖佩洛西日前批評特朗普「令美國生病」,特朗普回應時稱兩黨制度對國家更健康,但「民主黨逐漸式微,美國很快變成一黨制國家,因為她(佩洛西和民主黨)實在不堪」。民主黨在去年大選除失去白宮,亦無法奪回國會兩院控制權。被問到近月的反特朗普示威浪潮和洩密風波時,他認為是前總統奧巴馬在幕後推動示威,政府洩密亦是奧巴馬的人搞的,但無提出證據。霍士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02/199445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414

達哥自評似蔡思貝

1 : GS(14)@2017-07-01 09:53:45

林慧韡(達哥)昨日以CEO身份出席達魂製作手機遊戲公司發佈會,計劃與藝人、娛樂公司及KOL合作開發手機遊戲,何佩瑜(Jeana)及余曉彤(Hidy)到場支持。達哥坦言有興趣與撞樣的蔡思貝合作:「我知佢有套新劇,不過未有時間睇,我覺得都有啲似樣,氣質似,佢係港姐嘛,之前都有合作,不過都要睇老闆意思,佢始終係電視台藝員,唔係想做就做。」同為自由身的Jeana及Hidy正物色經理人公司,Jeana說:「都有香港同內地公司傾緊,男朋友都有畀意見,等年底先決定,忙埋手頭嘅嘢先。」採訪:盧妹攝影:陳慧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9/200720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2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