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雙匯「非典型」收購 肉食品業跨國併購案詳解

http://www.xcf.cn/newfortune/cy/201309/t20130923_497145.htm
經過數年的追逐,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國際終將以48億美元的代價收購美國大型肉類加工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雖然該交易還需取得一系列政府部門的審批,成敗尚未定論,但雙匯國際改採取的方案及相關路徑設計值得後來者學習和借鑑。

 

  此次雙匯國際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實際上準備了兩套截然不同的方案,具體採取哪一種方案取決於史密斯菲爾德現有債務的重組情況。但無論採取哪一種方案,若能完成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後續整合發展和去槓桿化,都是雙匯國際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2013年6月18日,美國大型肉類加工企業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SFD.NYSE),公佈了其與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國際控股公司(下稱「雙匯國際」)之間進行併購交易的公告,這起規模空前、極具轟動效應的中美兩國食品加工企業併購案全貌,得以初步展露在投資者面前。對雙匯國際而言,這場自2009年就開始的追求也得以取得階段性勝利。

 

  根據披露的交易聲明和交易方案,雙方對SFD的估值達到71億美元(SFD的股權價值和淨債務價值之和)。按照這個估值水平,雙匯國際將以34美元/股的價格對SFD發起全面要約收購,該收購價格較2013年3月28日SFD的收盤價溢價31%。僅從溢價水平來看,雙匯國際就已充分表現出對SFD志在必得的迫切。

 

  但雙匯國際的誠意和決心絕不僅限於此。通過對交易方案和SFD的分析,雙匯國際為收購SFD進行了大量的安排,無論是從交易架構,還是融資安排,都用心良苦。

 

  非典型「槓桿」收購

 

  雙匯國際是一家註冊在開曼群島的離岸公司,其主要股東有鼎暉、高盛、淡馬錫、新天域及雙匯國際高管團隊持股公司(興泰集團)等。在此基礎上,雙匯國際又通過兩家離岸公司間接持有境內雙彙集團100%股權並進而持有上市公司雙匯發展(000895)共計73.26%股權(雙匯國際股權架構形成過程可參見本刊2007年3月號《雙匯「激勵局」》一文)。SFD則是一家註冊地在英屬維京群島(BVI)的紐交所上市公司。因此,從雙方現有股權架構來看,這起併購屬於兩家境外公司之間的併購。正是由於這一特點,此次交易架構的安排也顯得相對豐富多彩一些。

 

  雙匯國際收購SFD普遍被外界稱為是槓桿收購,但根據SFD披露的交易公告,此案並非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槓桿收購方案,更為恰當的說法是遊走在槓桿收購邊緣,在槓桿收購上跳舞。

 

  雙匯國際此次收購SFD從本質上來講,只是一起上市公司的全面要約收購案,整個方案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全面收購SFD已發行在外的股份,此部分涉及金額至少在47億美元以上;二是對SFD的現有債務進行重組,以減輕其債務負擔,該部分涉及金額在39億美元左右。收購過程大體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雙匯國際設立全資子公司Sun Merger Sub

 

  雙匯國際在BVI註冊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Sun Merger Sub(圖1),以該公司作為此次併購的殼公司。顯然,雙匯國際在BVI而不是在其他離岸地區設立併購殼公司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後續與SFD的整合。而雙匯國際設立Sun Merger Sub所投入的初始資本金,預計將依據收購支付對價與外部融資額加以確定。

 

 

  第二步,Sun Merger Sub全面要約收購SFD

 

  雙匯國際在完成設立Sun Merger Sub後,依據其與SFD達成的併購重組協議,對SFD已上市發行的普通股按34美元/股的價格發起全面要約收購。收購完成後,SFD退市並成為Sun Merger Sub的全資子公司(圖2)。

 

  截至到收購協議公告日,SFD已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總計約1.39億股,按34美元/股計,Sun Merger Sub大約需支付47.26億美元收購資金,但這並不是股份收購金額的全部。

 

 

  SFD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公司,上市時間也比較長,因此其股權結構除了普通股股份之外,還包括了因多種原因形成的股份,最主要的是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形成的3類股份。而對於這些股份,雙匯國際(Sun Merger Sub)也需承擔相應的收購成本(由於激勵股份來源不同,各自的收購價格也相應不同)。經測算,該部分收購成本預計在0.88億美元左右(表1)。

 

  也就是說,雙匯國際為了完成對SFD所有股份的收購,需要支付現金在48.14億美元左右。這部分現金來源,主要依靠中國銀行的貸款加以解決。2013年5月28日,中國銀行向雙匯國際出具了貸款承諾函,中國銀行將向雙匯國際發放總額為40億美元的優先級擔保抵押貸款,貸款利率為LIBOR(倫敦同業拆借利率)加邊際利率。雙匯國際為獲得該筆巨額貸款,採取了資產抵押和信用擔保相結合的方式,用於抵押的資產是其所有的資產和財產權(包括收購後持有的SFD全部股權);在信用擔保上,Sun Merger Sub、SFD及其子公司不為該筆貸款提供擔保,全部由雙匯國際的其他相關子公司進行擔保。雙匯國際在獲得這筆貸款後,將以資本金的形式注入Sun Merger Sub,以收購SFD的股份,該筆貸款將在此次併購完成後5年內到期。

 

  在40億美元貸款之外,雙匯國際此次收購尚有8.14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其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值得關注。雙匯國際的主要資產是雙匯發展,2011-2012年雙匯發展分別實現淨利潤14.65億元、30.69億元,按雙匯國際合計持股73.26%股份計算,歸屬其利潤額分別為10.73億元、22.48億元,這與8.14億美元(約為50.31億元)資金缺口相比有著不小的差距。

 

 

  第三步,SFD吸收合併Sun Merger Sub

 

  Sun Merger Sub完成對SFD的收購後,即由SFD吸收合併Sun Merger Sub(子公司吸收合併母公司,反向三角併購),SFD成為雙匯國際的全資子公司,Sun Merger Sub則註銷(圖3)。經過此次操作,在產業結構上,雙匯國際初步形成國內以雙匯發展為主,國外以SFD為主的雙輪驅動模式;在財務狀況影響上,SFD的資產負債表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其債務不會發生重大變化(中國銀行40億美元貸款全部由雙匯國際承擔,與SFD無關),能大體以當前的資本結構狀況運營。

 

  第四步,對SFD進行債務重組

 

  雖然雙匯國際40億美元收購資金貸款與SFD沒有直接關係,不反映在SFD的資產負債表上,不會增加SFD的債務負擔,但雙匯國際依然決定對SFD的債務進行重組。

 

  根據SFD年報,截至2013年4月29日,SFD債務總額為46.18億美元,主要由經營性債務、應計費用、銀行借款、債券及退休金計劃等項目組成。此次債務重組涉及的種類主要是循環貸款、銀行定期借款和債券,重組的內容主要是針對循環貸款、銀行借款的額度及融資方進行調整和針對債券的贖回,涉及已發生的債務金額在24.65億美元左右。

 

 

  整個債務重組工作由摩根士丹利充當融資顧問,所獲得貸款額度和貸款資金全部由SFD的相關資產進行擔保或抵押。由於無法得知具體的融資細節,很難對債務重組收益進行詳盡分析。但毫無疑問的是,雙匯國際意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使SFD獲得更加優惠的資金(表2)。

 

  經過上述環環相扣的四個步驟,雙匯國際得以將SFD納入囊中,一舉奠定其在國際肉類加工市場的領先地位。

 

  仔細分析,雙匯國際的收購方式並非典型的槓桿收購,雖然此次收購的槓桿比例較高(若雙匯國際投入自有資金8.14億美元,則此次收購的槓桿比率在5倍左右),但貸款資金的擔保、抵押方式與典型的槓桿收購有著巨大的區別。加之雙匯國際在併購聲明中所做的一系列承諾,比如不關閉SFD任何原有工廠、SFD的管理團隊和職工隊伍將繼續保留原位等,都與典型的槓桿收購有著明顯的不同(附文)。

 

  緊接著,雙匯國際將面臨如何償還中國銀行5年內到期的40億美元巨額債務難題。

 

  債務償還難題

 

  一般而言,償還併購貸款的主要方式無外乎是依靠企業分紅、借新債還舊債、轉讓股權(資產)等,但對雙匯國際的40億美元巨額債務而言,採取上述方式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從分紅來看,雙匯國際償債資金預計將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雙匯發展,二是SFD,但這兩家企業近幾年經營狀況不足以對債務償還形成有效支撐(表3,按1:6.19匯率折算)。考慮到這兩家企業都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後續發展項目的因素,雙匯國際依靠旗下兩家主要企業的經營性收益解決全部債務問題難度可想而知,可選的方式是依靠經營性收益解決債務利息。

 

  借新債還舊債或者進行債務展期,也只是以時間換空間,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還有可能進一步加重雙匯國際的債務負擔。

 

  轉讓股權或許是一種有效方式,但雙匯國際必須首先創造出轉讓股權的空間。以收購公告日為基準,SFD股權價值約47億美元;雙匯發展市值112億美元,雙匯國際持股73.26%計算,折合82億美元。雙匯國際持有雙匯發展和SFD的股權價值合計129億美元,40億美元債務約佔31%。由於雙匯國際不可能喪失對雙匯發展和SFD的控股權,假設以持股51%為限,雙匯國際利用股權轉讓償還債務的空間為48億美元,雖與40億美元債務相當,但這一安全邊際有限,蘊含著一定的風險。比如,二者的股權價值屆時是否還能維持這樣的水平?雙匯國際如何順利實現減持雙匯發展22.26%股權?投資者是否願意投資一家非上市公司SFD?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要求雙匯國際儘可能地創造出更大的股權轉讓空間,以擴大其償還債務的安全邊際。

 

  因此,為解決債務難題,雙匯國際可能採取的策略是依靠兩家主體企業經營性收益解決期間利息,同時著力提升經營績效,增厚股本和企業價值為股權轉讓創造更大空間,並輔之以債務重組以備不時之需。但要順利落實這一思路,還受制於產業政策、經濟環境等一系列外部非可控因素,加之雙匯國際為獲得40億美元貸款幾乎將其所有的資產進行了抵押或擔保,一旦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將會對雙匯國際產生重大打擊。因此,雙匯國際在收購方案上必須做出其他的安排。

 

 

  隱藏的槓桿收購

 

  實際上,為降低債務問題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在摩根士丹利的協助下,雙匯國際為收購SFD準備了另外一套截然不同的收購方案,即對SFD採取槓桿收購。此方案的主要步驟是:

 

  第一步:雙匯國際依舊在BVI設立併購殼公司Sun Merger Sub;

 

  第二步:Sun Merger Sub以優先級無擔保方式融資8億美元,SFD利用其現金、現有循環貸款額度融資(預計5億美元)與Rabo銀行貸款額度融資,輔之雙匯國際部分現金,共同組成收購資金池,完成對SFD所有股份的收購。

 

  第三步:Sun Merger Sub與SFD吸收合併,SFD存續,Sun Merger Sub註銷。

 

  這種操作方式就是槓桿收購。收購完成後,SFD賬面資金將會減少,負債將會上升,並由於吸收合併Sun Merger Sub,後者8億美元的債務也體現在SFD的賬面上。SFD的債務具體增加多少,雖然需要看其現金使用情況及雙匯國際投入配套資金的多少,但毫無疑問的是,SFD將背負48.14億美元收購款的絕大部分,其資產負債率將會大幅攀升,甚至有可能出現超過100%情況(截至2013年4月29日,SFD資產77.16億美元,負債46.18億美元,淨資產僅有30.98億美元,與48.14億美元收購款相比有著不小的差距)。

 

  可以肯定的是,若該方案能得以實施,此次收購融資的債務風險將主要由SFD承擔,雙匯國際除SFD以外的其他資產將得到隔離,系統性風險將大大降低。但實施這一方案的前提條件是,SFD的現有債權人同意按照雙匯國際的要求對相關貸款條件進行調整。因此,考慮到SFD的市場信譽、行業地位及收購完成後的增長趨勢,不排除雙匯國際在收購SFD方案上採取了「聲東擊西」的策略,即以對SFD現有債務進行重組為條件「迫使」債權人同意其調整方案。或許,對SFD實施槓桿收購,才是雙匯國際的真實想法。

 

 

  SFD於2013年 7月19日發佈公告,Sun Merger Sub已完成總額高達9億美元的優先級債券的發行。債券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2018年到期,票面利率為5.25%的5億美元債券;另一部分是2021年到期,票面利率為5.875%的4億美元債券。顯然,根據這一融資成本,如果SFD現有主要債權人願意繼續和SFD保持債權債務關係,將不得不同意對相關貸款條件進行調整,這不僅將增厚SFD的淨利潤(僅考慮SFD在2007年發行的,於2017年到期的5億美元債券,如果其利率調整為5.25%,在不考慮所得稅因素的前提下,將每年增厚SFD利潤1250萬美元,約為其2012年淨利潤的6.8%),而且還能「幫助」雙匯國際實施槓桿收購(表4)。

 

  無論最終採取哪種收購方式,對雙匯國際而言,都將要對SFD進行整合和調整,因為此時的SFD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已非同日而語。

 

  風光不再的SFD

 

  SFD是一家歷史悠久的企業,1936年在美國弗吉尼亞州成立,迄今已有77年的歷史。如今,SFD已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及豬肉加工供應商,擁有Smithfield、John Morrell、Farmland等12個核心品牌,業務遍及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可謂風光無限。

 

  但最近幾年,尤其是2006年以來, SFD的競爭能力越來越不被市場所認可,最突出的反映是其股票的回報長期跑輸大市和行業(圖4)。

 

  簡單分析,美國資本市場之所以對SFD給予較低的估值和預期,主要是由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抗風險能力較差,利潤率波動大。美國有三家主要的肉類加工企業,分別是泰森食品(TSN)、荷美爾食品(HRL)和SFD。這三家企業中規模最大的是TSN,SFD居其次,HRL最小。近幾年,三者的營業收入基本保持一個均衡增長或變化的趨勢(圖5),但淨資產收益率的變化情況則各不相同,其中尤以SFD的波動幅度為最大(圖6)。這也就意味著,在面臨相同的外部環境下,SFD對經營成本及風險的控制能力相對較差。

 

 

 

  原因二:資產負債率偏高,財務費用消耗大。在2003-2012年10年期間,SFD的資產負債率一度達到70%,這在資產負債率普遍偏低的美國上市公司中算是一個異數(表5)。高負債率帶來的直接後果是SFD財務費用(含歷年債務重組形成的損失)侵蝕了其大部分營業利潤,對SFD的盈利能力提升形成很大的制約(圖7),並有可能使其陷入高負債—融資成本上升—增加債務重組損失—提高負債率的惡性循環。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SFD的股東要求將其資產進行拆分的想法。

 

  在SFD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雙匯國際實施了槓桿比例比較高的收購。無論這部分收購貸款是否會最終落在SFD的資產負債表上,儘可能、盡快地對SFD去槓桿化,優化SFD資本結構都是雙匯國際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這一問題在雙匯國際做出不關閉SFD工廠、不裁員等併購承諾後,難度將會更大,留給雙匯國際的解決空間已顯不足。

 

  去槓桿化的猜想

 

  按照一般的操作邏輯分析,要對SFD實施去槓桿化,雙匯國際可以選擇的方式有三種。

 

  一是發行優先股。雖然優先股採取的是固定股利支付,與債務定期付息類似,但優先股是一種權益資本,利用優先股募資並對債務進行置換,將能有效地降低SFD資產負債率,增強信用評級,降低融資成本,規避債務融資的財務風險。另外,優先股股東不能參與公司的經營決策,從而使SFD的控制權牢牢把握在雙匯國際的手中。

 

  二是在不影響雙匯國際控制權的前提下,引入部分普通股股東。實施這個方案關鍵是時點的選擇,這是因為雙匯國際是以溢價31%的水平收購了SFD的股份,雙匯國際需保證或使新的投資者認同甚至按照超過這一估值認購SFD增發的普通股。一個可考慮的方案是雙匯發展採取非公開發行並配套一定比例資金的方式收購雙匯國際所持有SFD的股權,收購完成後再用配套資金對SFD進行增資。但這將涉及諸多審批事項和配套資金比例確定等問題,要順利完成必將耗費較長的時間。

 

  三是在獲得新的權益性資本後,對現有債務進行重組,包括貸款條件的重設、金額的調整等,為SFD爭取時間。

 

  此外,雙匯國際也可考慮將SFD重新上市,但這種方案更多的是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對SFD去槓桿化的作用不是十分明顯。雙匯國際是否還有其他方式解決SFD的債務問題,值得期待和關注。

 

  啟示與借鑑

 

  雙匯國際收購SFD是一次重要的資源整合。通過收購,雙匯國際將降低對中國豬肉養殖市場的依賴,可以引進SFD成熟的管理經驗和方法,並擁有了一支國際化的經營團隊。對SFD而言,避免了被拆分的命運,將來還可以利用雙匯國際的渠道和市場營銷網絡,擴大其產品在世界範圍,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市場佔有率。美國人的飲食習慣,導致了美國豬肉價格沒有中國高。最近一年來,中國國內生豬收購價格,每公斤在13元上下波動,而美國的生豬價格,每公斤則在10.65元上下波動,總體比中國低了20%。可以預見的是,若收購成功,在中國市場將會很快出現本土化生產的SFD產品。對SFD管理層而言,收購完成後將獲得留任並獲得數額不菲的各種獎勵。從目前來看,這場併購照顧到了各利益相關方,是一次共贏的併購。

 

  在這過程中,不應忽視的是雙匯國際為收購SFD體現出的堅持、等待和忍耐,以及抓住機遇進行戰略調整和資源整合的魄力和決心。雙匯國際無疑給當下急於國際化的中國企業上了一課。

 

  在收購方案上,此次雙匯國際收購SFD實質上準備了兩套方案,一套方案從本質上來講,只是一起收購資金槓桿比例比較高的上市公司全面要約收購案,另一套方案則是以槓桿收購為主要方式的上市公司全面要約收購,決定雙匯國際如何取捨的是SFD債務重組情況。這樣的交易安排非常靈活,環環相扣。如果SFD的債權人同意雙匯國際開出的重組條件,雙匯國際則採取槓桿收購的方式,如果不同意,雙匯國際則採取一般方式完成併購並迅速對SFD進行債務重組,更換債權人。雙匯國際能做到這一點,和其以股權為紐帶,與鼎暉、高盛等國際金融資本形成利益共同體的背景密切相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22

$38素食buffet賺得少 「無肉食」

2015-10-22 NM

真係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廿七歲的楊應邦(阿邦)與廿六歲的拍檔黃永生(Sunny),在北角開設「無肉食」,以午市三十八元的素食buffet,打響頭炮,「諗住平價引起話題,估唔到反應咁誇張!」開業翌日,店外人龍的確排至街尾。可惜新鋪運作未暢順,急推優惠的結果是:出事!由於出菜速度跟不上,限時方式未周詳,令facebook專頁出現大堆負評。優惠期結束後更無以為繼,上月只賺兩萬。鋪如其名,「無肉食」!由於兩位老闆向家人和朋友籌借二百多萬開鋪,要還真正有排還;如今他們要諗計,如何令鋪頭生意變成:「有肉食」。

阿邦與Sunny是中學同學,同屬長跑隊,畢業後各散東西。阿邦在齋鋪工作,Sunny繼續升學。阿邦因工作環境而食素,Sunny則因為大學期間養了貓,「愛貓及豬」,認為同是動物,不應殺生,故亦開始茹素。在一次舊同學聚會中,二人都覺得瓜菜價錢低,但坊間齋鋪貴之餘選擇又少,很快有開一間大眾化素食鋪的念頭。阿邦自覺於素食餐廳打工兩年,了解食長素的人抗拒素肉,及素食餸菜的色水最重要,於是取長補短另起爐灶。「無肉食」有二十至四十多個buffet菜式選擇,並以清淡的住家菜為主:白烚菜心、南瓜炒雜菇、青豆蛋餅等等。現時午市五十八元,提供二十多款菜式;晚市九十八元,有近四十款。蔬菜的來貨價平,鋪頭毛利達到八成。阿邦長期食素,認為人是有良心的,他有個「單純」的如意算盤:「我以平價作招徠,食客就唔會覺得要食盡我!而且食素的原因都是因為想健康,食七分飽就最好。」不過,「無肉食」仍然被食客在facebook批評,令阿邦反思問題所在:

食評一:時段分得差

無肉食開業第一日,生意還不算多,但三十八元食自助餐的優惠消息,經過一晚瘋傳,第二天聞風而至的食客排到街尾,阿邦都嚇一跳:「我諗住我哋位置唔喺正街,無預計消息會傳得咁快。餸菜都準備唔夠,晚上嗰轉自助餐,八點幾就開始無嘢出。」食物準備不足,也不是最大問題,時段安排失當才是令阿邦最被食客指責。原來剛開業時,午市、晚市各自有兩個buffet時段,阿邦希望午晚市可翻兩轉枱,做足兩輪客。其中午市為十二點至一點三,及一點三至兩點半。一般打工仔午飯時間較彈性,此時段沒甚問題。但晚市是六點至七點九,及七點九至九點半。打工仔收工想早走?不用OT已經偷笑吧!就算附近返工的最早六時放工,到達時已過了一段用餐時間,寧願等七點九那一輪。結果導致第二輪太滿,遲來的客人不滿轉場。阿邦無奈說:「我檢討過食客意見,而家取消分時段的做法,改為以入座時間計時。午市可食一小時,晚市則一個半小時。」經阿邦改革後,客人在鋪外久等及部分時段充滿吉位的情況即減少。

食評二:款式變化少

有二、三十個選擇仍不夠?阿邦與客人聊天時,發現他們批評款式變化少,不是蒸就是炒。問題出在廚房上,當初由兩個資深師傅帶着四個年輕人,阿邦原希望給予經驗淺的年輕人機會,亦能節省成本。不過兩個師傅創意有限,而年輕的學徒經驗淺,未能提供太多諗頭炮製新鮮菜式。結果趁着幾個年輕人做不慣廚房要辭工,阿邦順勢換上一班老師傅。他藉店內的點心師傅昌哥搭路,介紹其他老師傅過檔。人工當然貴一截,不過新師傅很快帶來新意念,近日新菜式如蘋果雲吞、地瓜球、水晶餃等接連推出。阿邦撬了別人的師傅,一樣怕自己的師傅被撬走。他對現時的師傅十分尊重,亦盡量讓他們發揮,只會稍為提醒師傅要少油、少鹽。記者所見,師傅當了鋪頭自己有份,事事上心,間中會由廚房出來與食客吹水。攝影師想影餸菜相,昌哥即時製作,相當認真。

食評三:餸菜唔夠熱

開業一星期,客人就投訴食物很快凍。當時放自助餸菜的餐盤並沒有加熱設備,很快阿邦就在食物盤下加一個火酒爐,嘗試保持食物溫度。阿邦雖然很快就裝了火酒爐為食物加熱,不過記者親自試過一盤新鮮出爐的蛋餅,過了十分鐘就只得微溫,原因是餐盤沒有蓋,很快就涼掉。阿邦上星期上過內地,訂了一批有蓋加有電熱板的食物盤,希望徹底解決不夠熱的問題。其實,沒有考慮到食物會冷卻、及款式準備不足這些問題,全因阿邦花了七個月仍未找到合適鋪位,結果急如熱鍋上的螞蟻,找到鋪位便心急開鋪。大學修讀藝術的Sunny,主要負責裝修,承認開鋪時仍有很多地方未裝修好,「擺食物枱上的燈未裝,女廁的洗手盆未有……應該一個月後才開鋪。但阿邦心急,中間都有啲……比較緊張的討論(意思鬧交),最後一人讓一步,遲兩個星期開鋪。」現時開業三個月,鋪頭仍未裝修好,就連為鋪頭裝飾的畫,都未買齊,暫時只有一邊有掛。

搞埋素食講座

面對小店生意一般,阿邦稱已沒有方法節流,其實鋪頭已極少人手。無肉食的特色,是入到鋪頭先俾錢,之後就沒有人招呼。食客要自己收碗,將食剩的餸菜丟到廚餘箱。一般酒店自助餐都有大量樓面侍應,阿邦開業之前到過台灣、內地參考當地的素食菜式。他堅持:「最大的得着不是菜式的不同,而是兩地人都有自己執拾碗筷的習慣,香港人無理由唔得。」進餐廳時收銀員會提醒客人,用過的碗筷要自行放到收集箱中。這個策略可以免去大批樓面的人手。二十多張枱,只有兩個樓面負責收錢、抹枱。阿邦現時主要想開源,為用盡鋪頭,他將會加開下午茶自助餐時段,又推廣包場的服務。十一月開始就有旅行團包場及團體做生日派對等。另外他會與其他團體舉辦一些素食講座,令更多素食人士認識無肉食。開業投資的二百多萬,裝修已經用了二百萬!大部分由家人和朋友借出。按現時月賺兩萬的「進度」,要十年才還得清!雖然阿邦說並未受催促還錢,但相信他的最大目標,還是將無肉食變成「有肉食」!

專家意見:一念素食老闆凌志超

1. 做buffet有限制,就是要不停出菜,菜式的數量都要多,廚房的人手不能縮減。若果在某些菜式加上小量素肉,除了色水靚,準備時間亦能縮減。2. 師傅都要時間準備晚市,所以阿邦不能單做下午茶,要另外請一批師傅負責早餐及下午茶。那兩段時間並不一定要做buffet,可以考慮其他模式。

開業資料(07/15)

租金:$390,000裝修:$2,000,000食材:$50,000總投資:$2,440,000^兩按一上

營業資料(09/15)

營業額:$430,000租金:$130,000人工#:$160,000食材:$90,000雜費:$30,000盈利:$20,000#兩名老闆、七名員工

撰文:孫樂祈攝影:張國慶攝錄:廖健昌[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153

開補習社冇肉食名師整app捉正港媽心理

2016-07-07  NM

早前大台節目,某家長一句「贏在射精前」引發網民一連串負評,狂罵譁眾取寵,扭曲為人父母價值觀。但事實上不少人「邊罵邊做」,為報讀心儀學校扭盡六壬,不斷為子女報讀補習、興趣班來迎合名校入學要求,甚至有教育界人士指出,有名校小學要求學生入學時已學懂乘數、以及寫三百字英文作文!

中三時已開始補習賺錢的蘇廸希(Trevor),深知教育界易搵錢的道理,廿一歲時已用大學信用卡透支開設屋邨補習班,坦言家長對補習需求雖高,但競爭極大!眼見現時商鋪被領展(823)瘋狂加租,加上商場不斷有同行加入,三年前已決定轉型,開發專為補習班而設的手機應用程式「Handlebook」,運用「功課做得快有禮物」、「家長鬥快報讀有折」,吸納一班師奶之餘,更成功吸引一眾教育中心使用,令生意愈做愈大。

由於個app完全配合港媽「唔想執輸」、「要威過其他家長」、「想知仔女做乜又無時間」的心態,「Handlebook」上架不足一年,已吸引超過七十間教育中心購買,用戶數量已達六千人,Trevor更豪言:「我好有信心,如果隔籬開多幾間補習社我都唔驚!」

Trevor在教育界超過十年,見證整個行業變遷,他直指現時家長對子女愈趨着緊,每日要應付不同家長的需求,都有點招架不住:「每五分鐘會問到咗未、有無曳到,動機當然係好,但係真正去實施係無可能,上課途中覆WhatsApp就忽略小朋友,唔覆又無禮貌。」他決定與從事IT的舊同學一起研發「Handlebook」,方便學校運作之餘,又可以間接加學費:「我依度啱啱先加咗成三、四成租,學費無可能加到咁多,依家咪加多個app,就算加學費家長都會覺得合情合理。」

App研發兩年後推出,原本只是「玩玩吓」,但獲不少同行垂青,Trevor見有「錢」途,就決定將技術賣給其他補習學校。現時平均向每位使用的學生收約三十元,加上每一間新登記用戶收取四千元費用,單計上月這個app的盈利已經達六萬元,以做app來說,第一年能夠賺錢可以算是十分罕見,他就透露如何捉緊學生及家長心理,令應用程式使用率大增。

上堂似打機留住學生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Trevor深明學生的心理,他指:「試問有幾多個小朋友真係好鍾意讀書?以前補習社,都淨係不停做練習,小朋友唔會覺得有興趣,但過程中如果俾佢哋知道有得着,就會令佢哋更加投入。」訪問當天,記者見班房上擺滿了玩具,原來是暑假前給同學換禮物,Trevor解釋:「學生一入到嚟,就首先掃QR code簽到,上堂嗰時,用英文打招呼、做功課做得最快、答啱晒問題等等就有GP(即分數)加,夠分就可以『升呢』同換禮物。」其中余小朋友就指出,除了可以直接換禮物,更可以「抽蛋」:「10GP就可以抽一次蛋,我就試過抽中50GP,不過好多同學都係抽到垃圾!」似乎這個「抽蛋遊戲」已深深植入學生心中。Trevor坦言,有不少同學寧願留低大量分數,不換取禮物以顯示自己的「強大」,間接為補習社節省了不少買禮物金錢。他解釋:「我相信禮物都係其次,因為依家啲細路講一句,啲阿媽都肯即刻買,佢唔會珍惜,但係如果一分一分咁儲,就開心好多。如果學生退學,分數就會全部冇晒,有唔少學生都唔捨得。」但他坦言這措施最大好處都是提升學生學習的動機:「講真,一朝早返學,到五點幾嚟到,上足成日堂有邊個學生鍾意操練?依家我升咗『呢』,人哋見到,自己又開心,朋輩力量又可以令佢哋去追求依個等級。」

捉正港媽「唔執輸」性格

Trevor透露,現時大部分家長都對子女十分着緊,app的簽到功能正正配合他們的需要:「小朋友一嘟QR code,家長就收到message,到上緊堂,答啱答錯佢哋都會收到即時通知,佢哋就唔使直接打嚟問。」他坦言,補習社其實很難確保學生成績有多少進步:「家長都好清楚,就算係大人去學嘢,每星期一個鐘,轉個頭都有機會唔記得晒啦,如果有得保證就唔會有人考包尾。依家最緊要係俾佢哋知仔女每日做咗咩,依家個app會計番小朋友每日做功課嘅時間,快咗幾多佢哋都睇到。」他為了加強家長對app的依賴,決定在「每日家長簽到」內加設優惠:「家長本身都會有積分,好似儲印花咁,日日簽晒每個月就有學費減免,或者係換超市現金券。」其實怎麼「贏在起跑線」,說到尾都是顧全家長自己的面子。現時他就設「每月優質家長」,簽到率達一定數量就有獎狀,他更準備籌備十八區最優質家長頒獎典禮,好等家長不讓自己的子女專美。Trevor更特意在考試前將「限時報讀雞精班」、「介紹新學生有同行優惠」等彈出廣告,加入簽到前的畫面,他直指效果十分顯著:「唔使即刻俾錢,只係留定個位,我哋大部分打番去都肯加堂。」

同行獻計谷學生

Trevor指,有同行使用這個app後,更主動提供意見,最重要莫過於試題系統,星河教育經理Manson就表示,由於兩間分校已覆蓋港島區大部分小學,日後可用試題庫來吸引家長:「名校、普通學校都有,我就將題目分三個等級,成績比較好嘅學生就答多啲最高級題目,做完即刻用app對答案、分析邊部分最強和最弱。」由於試題庫已累積一定的題目,開發成本高,即使日後有類似的app推出都不易被搶生意。他透露,現時其他補習班每月支付約一千多元收入,「一年都係二萬蚊,買個小巴廣告都唔得啦,依家仲要有一個獨立嘅app,自己整都好難用咁少錢。」他表示最終目標就是成立教育中心大聯盟:「想一撳就有晒全港各區嘅補習學校,可以比較各間嘅優惠,滿足晒家長鍾意格價心理!」

開業成本(05/2015)

租金*:$0用戶介面#:$500,000程式設計及開發:$1,300,000總投資:$1,800,000

#所有程序由三位程式設計師設計,均為兼職*參與科學園培育計劃,豁免租金

營業資料(06/2016)

營業額#:$150,000租金*:$0程式開發及更新:$50,000 市場推廣:$30,000伺服器及雜項:$10,000盈利:$60,000

*參與科學園培育計劃,豁免租金#包括舊用戶月費及新用戶上架費

撰文:梁延宇攝影:鄭樹清、廖健昌攝錄:廖健昌[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40

陳啟宗早覺香港地產無肉食

記得以前分享過一篇有關陳啓宗的訪問,見《「熊市出英雄」- 陳啓宗》,今天希望回看他於2014年年初的訪問。大家還記得他算是代表了本地中型發展商,亦極之支持梁振英。如今離七一政府換屆還有不到一星期,當年陳先生的意見又如何理解呢?



當時,陳啓宗覺得香港樓市會平穩,地產商賺錢應不成問題,但不會再有「大茶飯」,主因是邊際利潤有限。他表示會在有很大邊際利潤才會回港發展地產,當時他不覺得香港的地產有很多邊際利潤。

對於香港地產的狀況,陳先生認為幾家地產商,每家都「牛高馬大」,與他們競爭很難「有肉食」,因此他覺得北上機會多很多。早於1992年他就已經北上,主因北上做地產也要學習,需要時間,亦不想在香港爭食。

未知陳先生對近年內地發展商來港高價投地有何意見,當年他的訪問也只是從香港地產商出發去看問題,得出的結論也已經是「無肉食」,如果計及內地發展商資金南下,更加不得了。

陳先生勸他剛結婚的司機,買市中心細單位也不要買郊區的大單位,從數據看,市中心的單位最快回升,達至97年水平,偏遠地區至今也回不了97年水平。人是喜歡聚居的,每個地方都是市中心地價樓價較有升值能力。

我覺得這也是應驗了買樓最緊要三點,就是「地點、地點、地點」。每次樓市經歷大跌後回升,港島、九龍、新界,三個地區的指數都會以不同速度回升。然而,不知陳先生如今對近幾年的「納米樓」有何睇法,因我一向認為這些是下一浪跌市時價格最容易大跌的產物。

富豪總有分家產的問題,近期也有鷹君集團的花邊新聞,陳啓宗又如何處理呢?他揚言不會把家產分給子女,因他不認為子女有何貢獻可以分得這副身家,對社會也好,對公司也好,他的子女都沒有貢獻。

陳先生透露其實恒隆公司也沒有自己份兒,而是家族的,他只是托管人。他自己的年薪為144萬元,這已經很多年了,後來引入非執董檢討公司高管薪酬,他才被調升薪金。

感覺陳先生是一位視錢財如糞土的人,另一位對分家產有相似理念的人是巴菲特,他認為自己的子女只是一粒幸運的精子遇上幸運的卵子,不應該以承繼去獲得如此社會巨富。外國富豪多有這個理念,而華人社會則少有。

當自己的身家遠遠超越自己的花費時,錢還算什麼呢?是一個有關數字的遊戲?這是我經常會思考的問題,如果你能想得通,至少在心境與支出操作上,達至財務自由會更容易。很多人生活得不愉快,多是因為金錢上未達富豪級數,但生活追求上卻希望追求富豪的級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plSkkefLtw&list=PL2FflE5xSM4SB9vazF_dcYmop-HiucsP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959

【吃與被吃】扮成包裝肉類 反思消費肉食

1 : GS(14)@2016-06-06 03:02:51

外國反思消費肉食的插圖。 圖片來源:hazteveg.com


最近看了一段台灣藝人蔡康永哽咽地談吃肉的短片,提到他到達一個農場,不敢向圍欄後的動物打招呼,因為他知道夜裏要將牠們吃掉。場主卻笑指那是他的寵物,都有名字,吃的是另一邊的動物。蔡康永說我們吃動物,是因為沒有愛過牠們,沒當過牠們是生命體。我們吃肉的時候,都不想承認我們在吃動物的屍體。後來我又讀了他一篇刊登於《南方都市報》的文章,指我們在雞肉罐頭上畫笑瞇瞇的雞和在豬肉罐頭上畫笑瞇瞇的豬,都是為了讓吃肉的我們寬心點。在這一方面,我們實在不及獅子老虎,獅子老虎可沒要求被吃的動物露出愉快的表情。我記得非牟利獸醫診所執行主席麥志豪提過,幫貓幫狗不因牠們可愛,只因為牠們應有的權益被剝削了。而同樣被剝削了權益的還有海豚、野豬、牛和禽畜……最近就有外國動物保護團體在西班牙巴塞隆拿市中心,扮成包裝肉類,呼籲大眾反思消費肉食。我近年為健康和人道已減少吃肉,你又有何想法?記者:許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602/196370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908

【動畫‧周日狂徒】兩男輪姦俄女再滅口 烹屍開P分肉食

1 : GS(14)@2016-11-13 11:32:33

俄羅斯西伯利亞發生恐怖食人事件。兩名男子把一名女子強姦殺害後,竟把她肢解,烹煮人肉後拿去一個派對與朋友「共享」,之後隨意把受害人遺骸丟在街尾的垃圾桶,毫無人性。兩人最近被判監12年。事發在西伯利亞的新庫茲涅茨克(Novokuznetsk),命案發生當日,31歲死者阿瓦庫莫娃(Nadezhda Avakumova)酒後被兇徒內米金(Kirill Nemykin)和梅特爾亞耶夫(Sergey Metlyayev)邀請到桑拿浴室,隨後三人交歡。案情顯示,死者曾表示當時太醉,與兩人做愛時「她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事後她與二人發生爭吵,揚言要報警,兇徒於是將她反鎖在其中一人住所的地牢內。阿瓦庫莫娃在地牢不斷拍門及尖叫求救,令內米金動了殺機,拿出一把大刀,一手抓起她的頭髮,把她割喉殺害。梅特爾亞耶夫其後用斧頭把她肢解,二人再合力烹屍,拿到派對上與朋友分享。法庭上指出,派對進行期間,梅特爾亞耶夫「拿着她被斬下來的腿在屋內走一圈,展示給每一個人看」,而且一臉歡樂地肆意大笑。在場的女賓客雖然喝醉了酒,但也不禁嚇了一驚。兇徒把吃剩的殘肢放進膠袋,棄置在街尾的垃圾桶,又施施然返回派對。後來其中一名兇徒的伴侶報警揭發事件,兩名狂魔才被繩之於法。案發於2014年,直至最近才被判刑。他們在庭上承認殺人,被判監12年,並須向死者的母親賠償80萬盧布(約9.6萬港元)。英國《鏡報》/《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3/198323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324

What we are reading:食肉食上癮

1 : GS(14)@2016-12-04 17:22:21

還記得《Fit壹一世》嗎?24年前某日,筆者初嘗其食譜,以後就不吃肉。據科普作家Marta Zaraska的觀察,能斷然戒肉的人,若非味蕾有問題,應有開放性格、敢於嘗試新事物,甚至有智商偏高之虞;在美國人眼中,多半是以進口小車代步、無宗教信仰、贊成大麻合法、反戰的東西岸自由派,肯定不是投Trump一票的「真男人」。時至今日,素食者的另類形象依然根深柢固,幸而素食日漸普及,我們不再「無啖好食」。大家都知道,過量肉食除了是健康大敵,更即將秏盡地球的水土資源,各國聯手對抗全球暖化的努力亦將毀於佔溫室氣體排放量14.5%的畜牧業。不幸地,儘管很多人已認同素食,素食人口至今沒有增長。有美國研究指出,若剔除暗中食肉部份,真正的蛋奶素及全素食者只佔0.3%。不少朋友曾決心食素,最終無一能長期適應。似乎食肉的魔力沒法擋,亦不需要任何理因。深受未能食素的困惑,Zaraska數年間走訪各地業界及學者,年初成書,題為《Meathooked: the History and Science of Our2.5-million-year Obsession with Meat》,回顧素食祖先轉為雜食的演化史,審視肉食與生理構造、味覺生化學、工業和政策,以至文化傳承和象徵的關係,勾勒出一個現代人偏愛肉類的人類學圖譜,探討為何「食肉食上癮」。作者並非環保人士,表明只能提供「肉味如何令我們上癮,社會文化如何鼓吹食肉,肉慾如何深藏基因」等事實。至於如何食肉食素,則是個人的選擇。Zaraska本身是魚素食者,但沒有坊間素食著作常犯的扭曲科學通病。不少素食朋友和我一樣,曾被狂熱者誤導,相信人天生食素。《Meathooked》以全書最長的篇章,引用最新科研證據描述演化史,結論人是雜食動物,但人之所以為人,和食肉密不可分。人類祖先和獸鳥爭奪屍肉、聯群獵殺、生火燒肉,和大腦容量暴增、走出非洲、以至語言和族群組織的形成等關鍵發展相輔相成。可是,人並非注定食肉。作者從近年出土的聖經古卷推測,假如素食者James the Just取代使徒保羅的地位,今天的基督教可能和印度一樣主張素食。事實上,肉味只是Umami(鮮味,近年發現的第五味覺)和脂肪味的組合,而令我難以忘懷的叉燒味則是來自Mallard化學反應的香味,都可以植物食材生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168

Follow Me:中糧肉食上望2.5元

1 : GS(14)@2017-04-22 10:21:32

此際揀股吃力不討好,但有一隻強勢央企作為後盾的半新股,至今仍潛水,非關實力,只因大市氣氛欠佳,卻可提供低吸良機,此乃中糧肉食(1610),博升四成,肯定有啖好食!中糧集團(COFCO)49年成立,業務包括貿易、金融、實業、糧油食品、酒店及地產等,94年起一直穩佔世界企業500強的中游位置,旗下上市公司眾多,連剛於去年11月在港上市的中糧肉食,合共12家,要栽培壯大市值僅68億元的家庭小弟弟中糧肉食,易過借火。有此潛質,招股價2元,仍吸引多家大型企業及基金成為基礎投資者,至今仍有六家持股5.7%至15%不等,陣容鼎盛,內有淡馬錫及霸菱等,連同母企在內,共持有80.7%股權,貨源盡在強者手中,而列為深港通股份後,北水已累積持倉達1,053萬股,足見受重視程度。可惜生不逢時,去年11月1日掛牌,美國大選進入直路,人心觀望,中糧肉食破底,最高1.87元,恒指亦急轉直下,七日內累跌1,311點或5.6%,導致中糧肉食跌至1.39元才見底反彈,今年2月才創1.96元高位,但仍未能浮回水面,基金齊齊坐艇!中糧肉食從事生豬養殖、產銷新鮮豬肉及肉類產品,坐擁47個豬場,遍佈內蒙、天津、河北及江蘇等省市,16年營業額66.16億元人民幣,增31%,盈利9.52億元人民幣,勁增5.3倍,每股盈利折約0.313港元,現價1.73元,PE僅5.5倍,較同業一哥萬洲國際(288)PE11.3倍,折讓50%!市值僅及萬洲的6.7%,中糧肉食PE應有折讓,只要收窄至30%,PE可提升至8倍,股價值2.5元,不但浮回水面,比現價更升達45%!以現價PB1.35倍計,中糧肉食也比萬洲的2倍,折讓32%,即使股價升至2.5元,PB仍比萬洲為低。再與同系的中糧油(606)及中國食品(506)PE分別為13.8倍及16.6倍比較,中糧肉食折讓更超過五成,反映出股價上升潛力優厚,以10倍為合理估值,股價上升空間更達八成!



高彰坡
http://www.fb.com/kocheungbo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0/199952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015

二五中環 萬南 2017/05/16 (週二) 券商咳孖展 經紀冇肉食

1 : GS(14)@2017-05-22 02:46:29

http://www.metrodaily.hk/metro_c ... E9%A3%9F/?page562=3

近期證監會(圖)好多動作,例如同電視廣播(511)開拖,TVB喺申請股份回購時要求可享清洗豁免(即無須全面收購),但證監唔多同意,額外加入條件,令TVB入稟挑戰裁決,仲講到明未能肯定回購股份計劃是否會進行。另一邊廂,證監會又向中介人埋手,負責呢瓣業務嘅證監會執行董事梁鳳儀開到聲,指部分經紀行批出嘅孖展過高,需要即時改善。
話說經紀行而家嘅經營模式,如果仍然全靠賺佣,早已摺埋等吃蕉了,好多經紀行惟有靠孖展勁鬆手,提供大量彈藥畀客炒,喺賺佣之餘仲食埋利息。點知好衰唔衰,近期有幾隻冧把急插,券商即使斬倉都瀨嘢。於是乎證監做嘢,頻頻要券商做壓力測試,睇吓夠唔夠水支持,唔掂就提早介入。
結果好多券商變成驚弓之鳥,紛紛關水喉狂咳孖展額度,某間以往出名鬆手嘅中資大牌券商,更由今個月開始,將客人原本最低30至50萬嘅貸款額加多度閘,客人若果要用,每次要搵RO再批,令到好多炒鬼叫苦連天。事關炒鬼都係見勢好即衝,等到RO批可能已升咗廿格,導致落場意欲大減,就連經紀亦大呻冇啖好食叫苦連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923

周顯﹕股票界形成肉食鍊

1 : GS(14)@2017-10-29 22:51:14

【明報專訊】當《戰狼2》拍攝中,有人給了某位大陸朋友一個投資這部電影的機會。大家都知道,這部戲的成本是800萬元人民幣,對方的offer是1600萬元人仔,即是升值一倍,買家還要另外購買1000萬元戲票,幫忙造勢「打成交」。

當時《戰狼1》已經上映,但票房只是幾億元,如果800萬元投資續集的一成,當然大有賺頭。但是再加800萬元的premium,另外還要1000萬元的戲票,假設續集票房是正集的一個折扣,那就未必有得賺了。誰知道近年中國的許多部電影,續集票房居然可以遠遠超過正集呢?(另一個大家熟悉的個案是《人在冏途》和其續集《泰冏》。)

莊家隻手遮天 想法落伍

前文所想帶出的主題,是今日的電影業,已不止是一個創作世界,而是一條完整的生產肉食鏈,其中最高端的,是融資部分。因此,最Top的電影人,並非拍得最叻的那一個,而是跟老闆關係最好,最能找錢回來的那一個,其中之一,當然就是王晶了。

在股票的世界,也是一樣,現在已形成了一條很完善的生產線,很多散戶以為,一個莊家可以隻手遮天,搞掂一切,是萬惡根源,這完全是錯誤的想法。

這條肉食鏈大約是﹕有一team人,是專門搞上市的專業人士,包括了corporate finance department的人,即是6號牌的principal,他們到處找公司上市,再加上律師和會計師,上市後,由莊家接手炒作,買殼的人,和負責炒的莊家不一定是同一人,亦有金主,專門負責提供資金,從借錢搞上市,到借錢給買殼,借錢給莊家炒作都有。有人提供人頭和打成交,是為之「liquidity provider」,已上市公司如要注資,有專人負責找項目,以及買賣項目,也有專人負責為項目估價,亦有專人負責沽出股票,有的精於在市場沽給散戶,有的精於沽給基金……這條產業鏈是一環扣一環,息息相關,所謂的「打老虎」,究竟又是打哪個環節呢?市民當然不甚了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55&issue=201710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